列王紀下第六章短篇信息 目錄: 通行諸天的權柄(王下六1~23)(史伯誠) 無窮糧食的供應(王下六24~33)(史伯誠) 大開眼界(王下六15~17)(吳獻章) 失落的斧頭(王下六1~7)(趙世光) 更多(王下六8~19)( 趙世光) 饑荒(王下六24~33)( 趙世光) 失力與得力(6:1~7)(賈玉銘) 被圍與解圍(6:8至7:20)(賈玉銘)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六章)(劉銳光) 與我們同在的更大更多(王下六1~18) (臺北靈糧堂) 人潛意識中隱藏的獸性(王下六19~33) (臺北靈糧堂) 多坍與撒瑪利亞(王下六1~33) (臺北靈糧堂) 耶和華是隨時的幫助(6章1至23節)
(香港讀經會) 不要怕,只要信!(6章24至7章20節) (香港讀經會) 以利沙與門徒(六章1~23節) (臺北基督之家) 以利沙與撒瑪利亞城解圍(六章24節~七章20節) (臺北基督之家) 通行諸天的權柄(史伯誠) 讀經: 列王紀下六章一至二十三節:『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亞蘭王與以色列人爭戰,和他的臣僕商議說,我要在某處某處安營。神人打發人去見以色列王,說:“你要謹慎,不要從某處經過,因為亞蘭人從那裡下來了。”以色列王差人去窺探神人所告訴、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備未受其害,不止一兩次。亞蘭王因這事心裡驚疑,召了臣僕來,對他們說:“我們這裡有誰幫助以色列王,你們不指給我嗎?”有一個臣僕說:“我主我王,無人幫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將王在臥房所說的話,告訴以色列王了。”王說:“你們去探他在哪裡,我好打發人去捉拿他。”有人告訴王說:“他在多坍。”王就打發車馬和大軍,往那裡去。夜間到了,圍困那城。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僕人對神人說:“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敵人下到以利沙那裡,以利沙禱告耶和華說:“求你使這些人的眼目昏迷。”……於是,領他們到了撒瑪利亞。他們進了撒瑪利亞,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些人的眼目,使他們能看見。”耶和華開他們的眼目,他們就看見了。不料,是在撒瑪利亞的城中。以色列王見了他們,就問以利沙說:“我父啊,我可以擊殺他們嗎?”回答說:“不可擊殺他們。就是你用刀用弓擄來的,豈可擊殺他們呢(或作“也不可擊殺,何況這些人呢?”)?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吃喝,回到他們的主人那裡。”王就為他們預備了許多食物。他們吃喝完了,打發他們回到他們主人那裡。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 這一段聖經是說到一個和寶座相聯結的人,他不需要和外面的人、事、物接觸,只要坐在他的房間裡,就能作眾人所不能作的大事。這裡所說的以利沙是一個看見主耶穌得勝的異象,而通行諸天權柄的人。神的權柄在他身上,他也是一個代表主耶穌在地上執掌王權的人。這是一章專門說到通行諸天權柄的聖經。 雙倍的聖靈賜下是為著通行諸天的權柄 神把雙倍的聖靈刺下來,不僅叫以利沙能表現諸天的生命,並且也叫他表現諸天的權柄。聖靈就是主的生命,聖靈也就是主的權柄;當一個人被聖靈充滿的時候,他定規是一面表現耶穌的生命,另一面也通行耶穌的權柄。聖靈來是為著榮耀主耶穌,主在地上進過了各各他偉大的得勝,然後聖經說,神用右手將祂高舉,使祂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為主。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末了,當主耶穌復活之後,祂也親口告訴我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去作什麼?要去作這個權柄的活表現,要讓這一個偉大的權柄在我們身上再活出來。這是聖靈的工作,聖靈要我們來執掌耶穌的權柄。不是到了新耶路撒冷降臨時我們才與主同作王,乃是今日主就歡喜叫我們與主同掌王權。 得勝的呼召是為著通行諸天的權柄 啟示錄二至三章裡說到得勝者的呼召,在最後的一個呼召裡,一面說到生命,另一面說到權柄。祂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接著就說:『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的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祂同坐一般。』得勝的人和主耶穌一同坐在席上,這是說到享受基督的生命,但另一面也要和主耶穌一同坐在寶座上,這就是說到和祂一同掌權。主歷史歷代都這樣呼召人為祂活在地上,使他們充滿了主的生命,他們就能在地上通行主的權柄。神呼召了亞伯拉罕,就叫亞伯拉罕在迦南地通行神的權柄;神呼召了摩西,就叫摩西在埃及地通行神的權柄;神呼召了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就叫他們在巴比倫通行神的權柄。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直到今日主也是這樣呼召我們,在這地上通行諸天的權柄,成為諸天權柄的活表現。 屬靈的生命和屬靈的權柄是雙倍聖靈的兩面表現 在以利沙一連串的故事裡面,從第二章到第三章都是說到經理基督豐盛的生命。在壓力下產生了能力;在倒空裡帶進了充滿;經過十字架的工作得著了生命的更新;因著復活的經歷長到豐滿的身量。這些事都是說到藉著雙倍的聖靈,經歷主無限豐盛的生命。但從第六章開始,以後所有的故事都是說到聖靈另外一方面的工作,就是以利沙的身上彰顯主耶穌屬靈的權柄。但我們必須知道這兩件事是絕對不能分開的;權柄永遠是跟著生命的。所以在以利沙的故事中先說到生命,然後才說到權柄;有了屬靈的生命,才能有屬靈的權柄,有多少屬靈的生命,就能有多少屬靈的權柄,權柄和生命是永遠分不開的。 禁閉在主的同在中表現基督偉大生命 是通行諸天權柄的首要秘訣 在這段記載裡面,雖然是說到祂如何通行諸天的權柄,但我們若仔細的讀,就能看見這件事一直和屬靈生命發生密切的關係。他先給我們看見這個人是怎樣的住在主裡面。在以利沙所有的故事中我最喜歡他常用的三個字就是『關上門。』倒油的時候,他就說要關上門;在書念婦人小樓上以利沙使死人復活的時候,他又說關上門;乃縵去求潔淨的時候,以利沙也這是住在他那間小房子裡面,乃縵站在門前;到了第六章說到這麼的事之先,他還是說到建造房屋居住的事。他一直不從這個境界裡出來,他是一個那樣住在裡面,是那樣親近主的人,所以他才是一個在裡面與寶座有直接聯接的人。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若是和主耶穌之間有一點間隔,主的權柄就不能在我們身上表現出來,若是屬靈的生命發生了問題,所有的權柄就都完了。在這裡頭一件事給我們看見,他是一個住在主裡面的人。 接著又給我們看見以利沙是一個認識基督得勝,並且充滿了得勝之靈的人。所以他在仇敵面前表現得那樣安息,那樣穩定。這一種的表現就說出了他裡面豐盛的生命。末了他把亞蘭的全軍都擄掠來了,就在這最末了的表現中,更證明他裡面生命的豐盛,以利沙的表現實在像我們的主耶穌;那一天以色列王對以利沙說:『我可以擊殺他們嗎?』他回答說:『不可擊殺他們;就是你用刀用弓擄來的,豈可擊殺他們嗎?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吃喝回到他們主人那裡。』啊!這個人的表現和我們的主耶穌真是何等的想像。 屬靈的人是神國中的戰車馬兵 那時,以色列國遠不如亞蘭國強盛,以色列王雖然有許多的軍隊,有許多的勇士,有許多的謀士,但一聽見亞蘭國的大軍來了,就嚇得魂不附體。在第五章就說到以色列王如何懼怕亞蘭國的權勢,當亞蘭國的元帥乃縵帶著禮物要來見以色列王的時候,以色列王就撕裂衣服說:哀哉,他們是要尋隙來攻擊我。你看,以色列王對亞蘭王怕到一個地步,是無法附加了。今天許多神的兒女們也是這樣。懼怕仇敵的權勢遠超過懼怕主。但在這裡有一個人是所有以色列國的軍隊都趕不上的,只要有以利沙活著,亞蘭國對以色列國就沒有辦法。今天一切的問題是神能不能得著屬靈的人。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讀以利沙故事最受感動的有兩節聖經:當以利亞升天去的時候,以利沙一直追著他喊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以後等到以利沙快死的時候,以色列王也來伏在以利沙的身上,用同樣的話呼喊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哦,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當今天教會這樣荒涼的時候,當今天神兒女們這樣軟弱的時候
,只有那些被主雕刻過的人,只有那些被主充滿的人,只有那些在神百姓中間真正屬靈的人,才是我們的戰車馬兵。天國的力量是被建立在這些屬靈的人身上,他們是神國的戰士,他們是神寶座和權柄的活表現。 一個聯於寶座的人偉大的表現 禱告的生活是扭轉整個局面的力量 以利沙只有一個人關在小房間裡面,但是他們的影響力卻普遍到全世界,他並沒有作什麼大事,也沒有用任何的計謀,但亞蘭王跟以色列王爭戰所計畫一切的事,以利沙在他的房間裡都知道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一個聯於寶座的人,他只要坐在房間裡就戰勝了亞蘭國的全軍。他的能力救在於禱告他的神。今天很多神的僕人都失掉了禱告的生活,若是我們不喜歡等候在主面前,只是注意工作,發展工作,那就是我們要遭遇悲慘失敗的時候了。只有那些有豐富禱告生活的人,他們才能成為神兒女中間的戰車馬兵。以色列支配了整個國家的大勢,識破了仇敵的計謀,擊潰了黑暗的權勢,因為他是一個禱告的人,他在房間裡禱告支配了神的國。 因著看見基督而有的安息是扭轉整個局面的力量 這故事開頭說到亞蘭王和以色列人爭戰,和他的臣僕商量要在某處安營,這些事都給以色列人知道了。亞蘭王實在給弄糊塗了,他以為在他的臣僕中有人幫助以色列王。以後才知道以利沙把他在臥房裡所說的話都告訴了以色列王,這亞蘭王實在聰明,他知道只要將以利沙殺死,以色列國就一切都完結了,於是在晚上她偷偷的將大軍開到多坍城,把整個多坍城圍困起來,為要對付以利沙。以前以利沙一直事先將亞蘭王的計謀告訴以色列王,說不要到這裡,不要到那裡,教以色列王躲開亞蘭軍隊的埋伏;但現在亞蘭國的大軍臨到他自己的身上來了,他反而既不逃也不躲,他也不說話也不驚慌,只是安安靜靜的睡在主裡面,其實他裡面造就知道了。等到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一看,哦,不得了!這一個小小的多坍城整個被亞蘭軍隊包圍起來了。他非常害怕,爭戰一臨到,他屬靈的光景完全顯露出來了。他說:『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才好呢?』以利沙說:『不要害怕!』弟兄姊妹,我們讀到這裡,不能不想起我們的主耶穌來,當主耶穌復活起來的那一天早晨,馬利亞和好些婦女們到墳墓那裡去,她們看見石頭已經輥開了,天使降下來坐在上面,她們就非常驚怕,將臉伏於地,她們聽見了天使所傳的話就回去,又害怕又歡喜,忽然主耶穌向她們顯現,並且對她們說:『不要害怕。』到了啟示錄約翰看見主的時候,他也撲倒在地,好像死了一樣,主用祂的右手按著他,又對他說那句話:『不要害怕。』為什麼不要怕?不是我們膽子特別壯,乃是我們知道我們的主已經復活了,祂已經升到天上,坐在寶座上面,遠超過了一切,主耶穌完全得勝了,所以我們不懼怕。哈利路亞!疾病不能在纏累我們,罪惡不能再轄制我們,死亡的權勢也不能拘禁我們,主耶穌已經得勝了,無論是患難,困苦,逼迫,饑餓,危險,刀劍,都不必再怕了,因為耶穌已經得勝了,祂完全得勝了。 諸天所有的力量圍繞著耶穌的見證人 那一天,以利沙就為那個少年人禱告,求主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他睜眼一看,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弟兄姊妹們,巴不得聖靈幫助我們知道一件事,就是所有在神國裡的人,都有分於這一個屬靈的爭戰,屬靈爭戰絕對不是客觀的,我們若是跟隨羔羊,我們就已經站在這個戰場上面。這一個爭戰對我們是何等的實在,撒旦要藉著各種各樣的事物來打敗我們。我自己從前有一個錯誤的觀念,我以為說我若是病得著了醫治,這是我個人的得勝,若是得不著醫治,這也不過是我個人的失敗了;或者我有一個缺乏,我不能應付,這也不過是我個人的失敗,若是靠著主應付過去了,這是我個人的得勝。但在這些日子裡面,聖靈給我們看見神的國裡,絕對沒有個人的事,在我們身上每一件小事都是和整個神的國發生關係。因此,我們不能再隨便了,為著主的榮耀,疾病必須要勝過去;為著神的國度,難處必須要勝過去。弟兄姊妹們,在這樣實在的戰場上面,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能影響神的國度。我們若是失敗,神的國就要虧損;我們若是得勝,神的國就要被建立。在每一個神的兒女身上所遭遇的事都不是偶然的。若僅僅是為著我們自己,我們或者還可以馬虎一點;但是為著神國度的榮耀,我們在每一件事上都不能讓步,都不能隨便,必須讓主耶穌得榮耀,也讓主耶穌的得勝從我們身上通過去。這是爭戰,這個爭戰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一個天天圍繞著我們的實際戰爭 弟兄姊妹們,巴不得主幫助我們,讓我們看見,在教會中間沒有個人的事,在你身上每一件個人的事都和神的國發生關係。無論在事奉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我們都要問說,我們是讓撒旦得勝呢?還是讓主耶穌得勝?主耶穌不僅要在新耶路撒冷中作王,聖靈已經降下,祂今天就要在教會中作王,也要在我們的心裡作王。有的人以為神的兒女發一次脾氣是小事,但你若認識主的榮耀,你就知道在人面前發脾氣,不僅是你個人的一次失敗,並且是叫整個神的國度受到虧損。撒旦經常從各方面來攻擊我們,我們必須要警醒,不讓他得著地位。 站立在基督得勝的磐石上面是通行權柄的又一秘訣 那一天以利沙的眼睛看見了天上的榮耀,看見了主耶穌的得勝,看見了滿山都是火車火馬,所以他在仇敵四圍的環境中能夠那麼安息,我們行不行呢?我們有時候只要遇見一點小事,就跳起來了,以利沙那樣的安息,就是權柄的表現和記號。你看那個少年人以利沙的僕人就沒有辦法,他一看見亞蘭國的車馬和大軍就慌的不得了,說哀哉;但以利沙卻如同錫安山那樣穩固不搖動,因為他的眼睛看見耶穌的榮耀。保羅說到那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信在神兒女身上也是一件大事情,信是放在頭一件,沒有信不能望,沒有望就不能愛,愛心也是從信心帶進來的,有的時候只要聽聽我們禱告的聲音;禱告得好像那麼迫切,聲調那麼悲哀,都是表明一件事,表明我們沒有信心。我自己就常常這樣禱告,好像非常懇切,正是最沒有信心的時候;但當裡面真實有了信心,就不這樣禱告了。你看以利沙有沒有這樣迫切的禱告,有沒有說:主啊,叫他們這樣那樣;以利沙只說一句話:『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睛;使他能看見。』不要再喊哀哉哀哉了。這個少年人一看見滿山都是火車火馬圍著他們,一切懼怕都出去了。以利沙真是一個通行諸天權柄的器皿。弟兄姊妹,主的權柄要通過我們,我們不過是器皿,器皿本身算不得什麼,他不該有自己的計畫,他不該得著榮耀,他只負責一件事,就是要充滿主耶穌,讓耶穌的權柄通行出來。 一個通行諸天權柄的偉大見證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等到以利沙把整個圍困他們的大軍俘虜來以後,以色列王真是不行,他說:『我父啊,我可以擊殺他們嗎?』你看他的信心雖然沒有,殺人的本領倒還真不小,他真是會佔便宜,主耶穌得勝一顯出來,我們可神氣了。以利沙對他說:『就是你用刀用弓擄來的豈可擊殺他們嗎?』能說這樣話的人,能有這樣屬靈度量的人,能這樣充滿神聖大愛的人並豐盛的洋溢生命的人,他才能得勝。以色列王是永遠只會打敗仗的,因神的祝福不在他身上。以利沙的權柄是證明他裡面的生命尊貴。先有君王的生命,然後才有君王的權柄。他把整個的大軍都俘虜來了,以色列王說要擊殺他們,但以利沙說:『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吃喝回到他們的主人那裡。』那一天以色列王可真是破費不小,要擺上多少的食物才能叫他們吃飽喝足呢?但最後記載一句話:『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今天主耶穌已經得勝,祂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我們要把主耶穌的權柄活出來。主耶穌已經被父神用右手高舉,使祂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聖靈已經賜下,並且住在我們裡面;主的權柄就是祂的生命。今天祂何等盼望我們能在生活力,在每件小事上都不隨便,讓耶穌的得勝和權柄顯出來。但願天上地下所有讚美的聲音都歸給主耶穌,叫主耶穌因著我們得榮耀。弟兄姊妹,在神的兒女這樣荒涼的時候,所有人的辦法,都沒有用,所有人的道理都沒有用;只有這一條路九是從壓力下產生能力,從倒空裡帶進充滿,藉著十字架生命的更新,因著復活的也是長成豐滿的身量,並且充滿了生命,讓主耶穌的權柄得著彰顯。我們必須有主觀的經歷。仇敵要失敗,撒旦的權勢要崩潰,神的國度要被建立,我們的主要得著完全的榮耀。 ── 史伯誠《雙倍的聖靈》 無窮糧食的供應(史伯誠) 讀經: 列王紀下六章二十四至三十三節:『此後,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上來圍困撒瑪利亞。於是撒瑪利亞被圍困,有饑荒,甚至一個驢頭值銀八十舍客勒、二升鴿子糞值銀五舍客勒。一日,以色列王在城上經過,有一個婦人向他呼叫說:“我主、我王啊,求你幫助!”王說:“耶和華不幫助你,我從何處幫助你?是從禾場、是從酒榨呢?”王問婦人說:“你有什麼苦處?”她回答說:“這婦人對我說,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兒子。我們就煮了我的兒子吃了。次日我對她說:要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可以吃。她卻將她的兒子藏起來了。”王聽見婦人的話,就撕裂衣服……王說:“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兒子以利沙的頭仍在他項上,願 神重重地降罰與我!”那時,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長老也與他同坐。王打發一個伺候他的人去,他還沒有到,以利沙對長老說:“你們看這兇手之子,打發人來斬我的頭,你們看著使者來到,就關上門,用門將他推出去。在他後頭不是有他主人腳步的響聲嗎?”正說話的時候,使者來到,王也到了,說:“這災禍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 七章一至十七節:『以利沙說:“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如此說:明日約到這時候,在撒瑪利亞城門口,一細亞細面要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要賣銀一舍客勒。”有一個攙扶王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在城門那裡有四個長大麻風的人,他們彼此說:“我們為何坐在這裡等死呢?我們若說,進城去吧!城裡有饑荒,必死在那裡;若在這裡坐著不動,也必是死。來吧!我們去投降亞蘭人的軍隊,他們若留我們的活命,就活著;若殺我們,就死了吧!”黃昏的時候,他們起來往亞蘭人的營盤去,到了營邊,不見一人在那裡。因為主使亞蘭人的軍隊聽見車馬的聲音,……所以,在黃昏的時候,他們起來逃跑,撇下帳棚、馬、驢,營盤照舊,只顧逃命。那些長大麻風的到了營邊,進了帳棚,吃了、喝了,且從其中拿出金銀和衣服來去收藏了。……那時,他們彼此說:“我們所作的不好!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來吧!我們與王家報信去。”他們就去叫守城門的,告訴他們說:“我們到了亞蘭人的營,不見一人在那裡,也無人聲,只有拴著的馬和驢,帳棚都照舊。”守城門的叫了眾守門的人來,他們就進去與王家報信。王夜間起來,對臣僕說:“我告訴你們亞蘭人向我們如何行:他們知道我們饑餓,所以離營,埋伏在田野,說:‘以色列人出城的時候,我們就活捉他們,得以進城。’”有一個臣僕對王說:“我們不如用城裡剩下之馬中的五匹馬(馬和城裡剩下的以色列人都是一樣,快要滅絕),打發人去窺探。”於是取了兩輛車和馬,王差人去追尋亞蘭軍,說:“你們去窺探窺探。”他們就追尋到約旦河,看見滿道上都是亞蘭人急跑時丟棄的衣服、器具。使者就回來報告王。眾人就出去,擄掠亞蘭人的營盤。於是一細亞細面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賣銀一舍客勒,正如耶和華所說的。王派攙扶他的那軍長,在城門口彈壓,眾人在那裡將他踐踏,他就死了,正如神人在王下來見他的時候所說的。』 一個眾聖徒所共同從事的偉大爭戰 在這段聖經末了說到一種景象,神為祂的百姓預備了無窮糧食的供應。但在這事之先,他先說到一個可怕的爭戰,並且這一次的爭戰是非常劇烈的爭戰,對神的百姓來說是一個很悲慘的戰事。在以利沙一生的年日中,亞蘭國人常常來喝以色列人爭戰;(這是預表撒旦的國和神百姓中間的爭戰)每一次爭戰的末了,總是靠著以利沙扭轉整個的局勢,使仇敵完全失敗;若是沒有以利沙,神的百姓就要滅亡了。那些年間,神的百姓實在是處在一段非常艱苦的年日中。弟兄姊妹,我們必須看見,當我們重生的時候,我們就被遷到神的國裡,因此我們就進入這一個偉大的爭戰中,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事奉都是一個非常實在的戰場;並且每一個神的百姓在這一個爭戰中都有他們屬靈的責任。自從神的見證在地上出現以來,這個爭戰一直繼續,幾十年來都沒有停息過。亞伯拉罕一生從事過這一個爭戰;摩西一生從事過這一個爭戰;大衛一生也從事過這一個爭戰;在新約裡面,保羅、約翰等也都從事過這一個爭戰。當保羅寫提摩太后書的時候,他說:『那美好的杖我已經打過了。』他的一生都在這一個偉大的爭戰裡面。提摩太前後書是保羅晚年所寫的書信,這是保羅殉道之前的書信,在這兩封書信裡面充滿而來爭戰的靈。他說:『我兒啊,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杖,持定永生;』『我在叫萬物生活的神面前,並在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面前囑咐你。』……這是一個偉大的爭戰,在我們身上有何等重大的責任;我們不是為著自己的利益爭戰,也不是為著所謂的真理爭戰,我們乃是為著神的國爭戰,為著主的名,為著主的榮耀和主的見證爭戰。所以我們每一件事都不能隨便,在我們生活中就是一件最小的事都能影響到神的國度。在這個爭戰中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站在自己的地位上。撒旦可以藉著我們羞辱主,撒旦葉可以藉著我們來敗壞主的工作。但另一面,主能藉著我們來榮耀祂的名,也能藉著我們把神的國度帶進來。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負著爭戰的責任。 屬靈爭戰中第一個危機——屬靈的糧食被截斷 在爭戰中有兩件事是撒旦所常用的手段:第一,就是撒旦要截斷神兒女糧食的供應;第二,就是撒旦要毀滅神兒女向著主活潑的信心。這兩件事實在是撒旦所能使用的最可怕的方法。所以在這一章中,當大爭戰開始的時候,亞蘭的軍隊圍困撒瑪利亞城,他們沒有急於攻擊,他們知識要截斷以色列人的糧食,使他們沒有東西吃。因此在撒瑪利亞城裡發生了大饑荒。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撒旦知道屬靈糧食對神兒女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神兒女屬天的能力來自屬靈的糧食;神兒女屬靈生命的成長和表現都必須靠著屬靈的糧食;撒旦若是能把神兒女屬靈的糧食截斷了,就能使他們癱瘓,任憑仇敵宰割。所以我們必須知道撒旦最陰險的計謀,就是要來截斷神百姓屬靈的糧食。今天凡是有主感覺的人,都會知道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屬靈大饑荒的時代,到處神的兒女都在屬靈饑餓的光景裡面。每逢主日有多少講臺所傳講的不過是一些教訓、知識或道理,找不到真正屬靈的供應。所以神的兒女表現得那樣貧窮、軟弱和膚淺,不能有份於神的爭戰。屬靈糧食的供應的確是常常藉著講臺所傳的信息,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信息都是糧食,反而多半都不是屬靈的糧食,真正成為屬靈糧食的信息真是太稀少太寶貴了。 主耶穌是神百姓的牧者因為祂是屬靈糧食的偉大供應者 馬太福音第二章說到主耶穌降生時,希律王問文士說: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恒;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恒啊,……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羊我以色列民。』伯利恒的意義就是「糧食之家」。哦!這一位君王是從糧食之家出來的,所以祂才能牧羊神的以色列民,當主耶穌來了,是在帶著豐盛的生命和供應而來;祂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一個有豐盛聖靈生命的人才是供應屬靈糧食的器皿 我很喜歡詩篇一百零五篇裡所說關於約瑟的話:『約瑟被賣為奴僕,人用腳鐐傷他的腳;他被鐵鍊捆拘。耶和華的話試煉他,直等到他所說的應驗了。』因著神在他身上的工作,他被聖靈組織訓練,經過多少年才成為一個屬靈的人。當全地遭遇饑荒的時候,只有在這個人那裡有豐盛的糧食,所有要得飽足的人,都必須到約瑟那裡去。親愛的弟兄姊妹,屬靈的糧食也是這樣,必定是從屬靈的人身上出來。再看摩西,當神的百姓在曠野饑餓之時只有摩西能為大家帶來糧食,神從天上降下哪嗎來,使百萬的百姓得到飽足。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之久,沒有缺乏。摩西是一個偉大供應糧食的人。屬靈的糧食和屬靈的人是沒有辦法分開的。到了新約時代,在保羅那裡有糧食,在約翰那裡有糧食,在彼得那裡也有糧食。因為屬靈的糧食必定是從屬靈的生命產生出來的,屬靈的人才能供應屬靈的糧食,這是一個定律。不在於你講什麼道,而在於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講的是不是從上面來的,是不是從寶座流出來的,是不是由於聖靈的工作組織在你裡面的。如果是這樣,你所說的話才是生命,才是靈,才能使人得著滿足,得著糧食。 仇敵的工作就是要四圍截斷能供應屬靈糧食之人的道路 屬靈的糧食對神的兒女實在是太重要了。撒旦最知道這件事,所以他頭一個工種就是來截斷神兒女屬靈的糧食。你看每一個時代神興起供應屬靈糧食的人來,常是多方受到攻擊,四圍的路都被封閉;這些情形絕不完全是人為的因素,乃是神的國和撒旦的國中間的一個大爭戰。撒旦要把神的糧食從神的子民中間奪去,只要神的兒女一失去糧食,神的兒女就逐漸癱瘓,不能再從事爭戰了;並且要落到一種非常可怕的荒涼情形中,生命的長進停頓了,屬靈的事奉消失了,屬靈的見證也維持不住了。若是長久下去,就要白病業生,什麼可怕的現象都會顯露出啦。那天在撒瑪利亞城裡面所發生的事情何等可怕,因著缺乏吃的東西就互相交換吃自己的兒子。今天豈不也是這樣?神的百姓因長久缺乏屬靈的糧食,在他們中間什麼樣可怕的事情都產生出來了;道德失敗,愛心失敗,行為失敗,見證失敗,事奉失敗,把許多世界的潮流和作風都帶到教會中來,把教會鬧得烏煙瘴氣,失去了神的同在,靈裡極其痛苦。弟兄姊妹,這種情形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缺少了屬靈糧食供應的結果。 失去了屬靈糧食是導致神子民道德極度低落的原因 仇敵常常要找機會利用神兒女裡面的天然生命來羞辱主的名。我們必須知道這是一個爭戰,只要缺乏了屬靈生命的供應,我們裡面的血氣肉體和種種敗壞的東西都會顯露出來,並且神兒女屬靈的感覺也逐漸遲鈍、硬化、麻木了。這些墮落可怕的景象,因常見常聞也就習以為常了。一個人餓得厲害的時候,什麼都會吃,只要得到暫時的果效,後果就顧不到了。撒旦就是這樣,不讓神的兒女得到屬靈糧食,以至於神的百姓都陷在大饑荒中,因此彼此吞食,甚至以糞土當作糧食,那個光景真是何等淒慘!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些話不是一些道理,這是事實,撒旦就是要來截斷我們屬靈糧食的供應,而使我們落在完全失敗中。 屬靈爭戰中第二個危機——信心被毀滅 第二件事,撒旦不僅要截斷糧食的供應,撒旦還要毀滅神兒女向著主耶穌那一個活潑的信心。那一天亞蘭國軍隊的權勢實在太大了,以色列人將自己和仇敵比一比,知道自己的力量實在太微小了,所以他們的心就像水溶化了一樣,對主失去了信心,這也是撒旦一個最可怕的工作。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今天我們正處在神的家最艱難的時代裡,我們常碰見一些從前很愛主的人,但在這些年來,被荒涼的光景摧殘了、破壞了,他們從前那樣誠實的跟隨主,熱切事奉主,而現在卻改變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看見四面仇敵的勢力太大,許多做首領的人都失敗了,他們灰心了。屬靈的荒涼常常是從首領身上開始的,這一次表現得最沒有信心的就是以色列王,第二個沒有信心的就是他們的軍長,他們不僅沒有堅固神百姓的手,反而叫神百姓的心軟弱,他們不僅沒有盡他們的職責,反而拆毀神百姓的信心,他們不僅沒有靠著主去攻打仇敵,反而把壞的消息一直帶給神的兒女們。首領、君王、軍長先失去了信心,他們失敗了,使神的百姓也落在軟弱中。當一個婦人對王說:『我主我王啊,求你幫助。』這位君王竟然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他說:『耶和華不幫助你,我從何處幫助你。』請想他說這樣的話,那麼他作君王是作什麼的?他還用諷刺的話說:『我從何處幫助你;是從禾場,是從酒醡呢?』連他自己的禾場和酒醡都是空空的,他能從什麼地方幫助別人呢?整個撒瑪利亞城只剩下五匹馬,連他自己都沒有馬騎了,還能幫助別人麼?這些話一面是真的,他自己裡面都枯乾了,自己都得不著屬靈的供應,怎能供應別人?但另一面也說出他不信的噁心,他自己不能,他也不相信神能。這一位君王說信心的話本事沒有,說血氣的話本是倒很大。他說:『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兒子以利沙的頭仍在他項上,願神重重的降罰與我。』 以利沙是預表從「屬靈之家」出來的偉大君王 以利沙真是一個受過神嚴格訓練的人,當他聽見以色列王說這樣兇惡的話,他說:『你們看這兇手之子,打發人來斬我的頭;你們看著使者來到,就關上門,用門將他推出去。』在以利沙的故事中,『關上門』這三個字真有意思。他關上門,住在房間裡,這不僅說出他是一個相信主的人,更是一個活在主裡面與主聯結的人,他說你們關上門,用門講他推出去。那天那位首領是領頭失去信心的人,他不僅不相信有屬靈糧食的供應,而且他們也不信主再能作事;他說完了完了,耶和華降罰給我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信心完全破產了。等到最後主的大恩臨到了神的百姓,那些人去報好信息的時候,以色列王半夜聽見這個消息,夜間起來,但他還是不信。他說我告訴你們,根本不會有糧食的,那是仇敵的詭計。他說:『我告訴你們亞蘭人向我們如何行。他們知道我們饑餓,所以離營,埋伏在田野說,以色列人出城的時候,我們就活捉他們,得以進城。』及泥潭這樣的聲音也真不少呢?自己沒有屬靈的糧食供應神的百姓,還攔阻神的百姓到別人那裡去接受屬靈糧食。親愛的弟兄姊妹,君王首領是失去了信心,神的國就整個癱瘓了。撒旦知道這兩件事的厲害。所以頭一件事,他要來截斷神兒女屬靈糧食的供應;第二件事,他是要來毀滅神百姓的信心。神的百姓餓到一種地步,饑不擇食。一個驢頭就要賣八十舍客勒銀子,兩升鴿子糞就要賣五舍客勒銀子;這是說連驢子頭和鴿子糞都吃不到。弟兄姊妹,我們必須會分辨什麼東西是可以吃的,什麼東西是不可以吃的。曾有人對我說:「弟兄,你這樣是不是太驕傲一點。」不錯,驕傲是不該的,但我們必須要分辨什麼是真的糧食,什麼是假的糧食?這不是驕傲。你給我鴿子糞吃,我不吃,這不算是驕傲;你若給我擺上山珍海味,我就謙謙卑卑的吃下去。在這章裡說他們吃鴿子糞,真是可憐,神的百姓連什麼是糧食都不能分辨了,有時連先知道的門徒們也不能分辨。有一次他們遇見了饑荒,先知門徒去到田野掐菜,就摘了一兜野瓜來,他們切了擱在熬湯的鍋中,因為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他們吃的時候,才發現裡面有致死人的毒物。弟兄姊妹,有的糧食是有毒的,必須要小心。神的兒女們常常饑不擇食,什麼都拿來吃,這也是仇敵一個厲害的詭計。 扭轉整個局面的器皿——四個長大麻風的人 到了第七章就說到在這樣可怕的爭戰中,有了一個偉大的轉機。不錯,這個轉機藉著以利沙帶進來的,但也是藉著那四個長大麻風的人,他們把整個局面扭轉了。那四個長大麻風的人,他們親眼看見了神的異象,他們自己先吃足了,喝足了,他們先得到了金銀和衣服,他們先得著了一些財物;然後他們起來呼喊,整個的局面就都轉變了。那麼多的糧食,以色列人吃都吃不完,這特別是描寫各各他爭戰的得勝。那天主藉著這四個長大麻風的人,扭轉了整個的局面,他們先看見,先享受,先得著;然後他們說我們所作的不好,今天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做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來吧,我們與王加報信去。哈利路亞!弟兄姊妹們,就是這樣,他們扭轉了整個局面。今天主也給我們看見了那偉大的異象,在各各他山上主耶穌的完全得勝;我們也已經吃到了那生命的糧食;我們也已經得著了金銀,成為我們屬靈的豐富;讓我們也起來把好信息去報給神的兒女們!這就是耶穌基督的見證人。你們說長大麻風的還有什麼好的見證嗎? 實在說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長大麻風的。不過這四個人先知道了自己是長大麻風的,因此就蒙了拯救。他們都成了主的器皿,扭轉了當時的局面。他們能夠蒙到這麼大的恩典,是有條件的:第一,他們實在站在神的光中,看見自己的無有。一個貧窮的靈,這是何等寶貴的一件事。保羅說:『不再是我』,能說這句話不容易,這是十字架深的經歷。因為說這一句話的保羅是一個相當豐富的人。今天有許多人只要有一點點的恩賜,只要為主作了一點點工作,就以為自己了不起了。你看主要倒空一個人是何等不容易!他可以在外面表現得很謙卑,但裡面卻非常驕傲。但這四個長大麻風的人有他們蒙恩的原因,他們說到異象的時候,他們的靈是高昂的,他們實在吃飽了,喝足了,在報好信息的時候,那個靈真是榮耀;但一說到他們自己,他們就沒辦法不低下頭來,承認他們是長大麻風的人,他們是坐在城門外的人,他們是被人棄絕的人,就是在他們自己的感覺裡,也覺得自己是應該被棄絕的,不要說別人不要他們,連他們自己也厭惡他們自己。所以說到主,他們是滿了榮耀,但說到他們自己,他們就把頭低下來,滿面羞愧。弟兄姊妹,只有這樣的人才是扭轉局面的人。 主說到天國的福分,頭一個福分就是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天國之子都是活在自己無有的靈裡;他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自己算不得什麼;不僅是口裡這樣說,而心裡所感覺的比口裡所說的還要多。第二,他們不僅是靈裡無有的人,他們也是心裡饑渴的人。唉呀,以色列百姓餓得把兒子都吃掉了,還不知道出去找糧食,饑餓到這種地步還不曉得要主,真是可憐!這四個長大麻風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餓了,他們就去找主。你聽他們說:「我們去!」他們的聲音裡充滿了饑渴的靈。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必須謙卑,向著主充滿了饑渴,在一個剛剛得救的人身上,常有這種光景,反而得救多年的弟兄姊妹特別是為著主作工的人,向著主的心卻不那麼饑渴,愛主的心也漸漸冷淡了。這是極深的墮落,願主憐憫我們。但願我們能在主面前痛悔,能對主說:「主啊,我們所餘下的日子不多了,使我們什麼都不要,只要耶穌,我們願出一切代價來追求你。」弟兄姊妹,最要緊的是滿了饑渴的心和謙卑追求的靈,我們不能再驕傲剛硬了,我們要快快的悔改了。我們的知識算不得什麼,我們的經歷也算不得什麼,讓我們回到小孩子的樣式,謙卑下來,完全向著主。我們要說,主,我們的心滿了饑渴;我們要說,主,除了你之外,我們沒有滿足。雖然我們有一點點屬靈的知識,雖然我們也有一點點神奇的經歷,雖然我們也會為主作了一點點的工作,我們從前也寶貴這些東西,但現在我們實在痛悔了,不願再拿這些來代替主。我們心裡只愛耶穌,只要耶穌,只願意天天住在主裡面,時時住在主裡面;若有一個時刻不住在主裡面,我們就會覺得痛苦,雖活若死,人生毫無價值。讓我們只有一件事,就是得著耶穌,充滿耶穌,時時覺得榮耀的主充滿在我們裡面。弟兄姊妹們,這就是那天四個長大麻風之人的靈。他們說:我們餓得受不了了,我們要起來去尋找主。經上說,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飽足;他們尋求主就必尋見。他們一出去,我們看見神就作事,使他們看見了基督得勝和屬靈的豐富。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些長大麻風的人他們實在看見了主,所以呼喊的時候那個靈都不一樣;你若懂得屬靈的事,人講到主,你聽一聽聲音就能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若真看見了主,我們就要呼喊,若是我們不呼喊,天亮的時候,罪就要歸與我們了。當主耶穌再來時,我們就會被定罪,受到審判;我們必須把我們所看見的告訴人。那天他們看見那樣豐富的糧食,那麼好吃的東西,他們真不曉得那先吃哪一種才好。等他們自己吃飽了,喝足了,又把那麼多的好東西:金子、銀子,和衣服等都收藏起來了。但他們裡面覺得不對,他們彼此說:『我們作的不好;今天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做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來吧,我們與王加報信去。』今日王的家就是神的家,正在屬靈大饑荒的時候,你若吃飽了,你要紀念你的弟兄們;你若喝足了,你要紀念你的弟兄們,不然,到主來的
時候,我們要受到指責。親愛的弟兄姊妹,這一班長大麻風的人,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不過是一班特別蒙憐憫的人;那一天主藉著他們帶進來一個大的復興。神的百姓爭先恐後的搶著往前去,要得著糧食;並且都豐豐富富的得著糧食回來。 一個嚴肅的警告 末了,我們還要注意一件嚴肅的事。聖經記載說:『王派攙扶他的那軍長,在城門口彈壓;眾人在那裡將他踐踏,他就死了,正如神人……所說的。』他說不信神的話,破壞神兒女們的信心,所以可怕的審判,就臨到他身上。但願今天我們都作一個蒙恩的人,求主給我們一個饑渴追求主的心,使神的家中到處滿了糧食,到處滿了活水,好叫主耶穌得著榮耀。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是一個爭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 史伯誠《雙倍的聖靈》 大開眼界(王下六15~17)(吳獻章)
當歌利亞來向以色列軍隊討戰時,以色列人眼中看到的是可怕的巨人,大衛看到的卻是一個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來攻打耶和華的軍隊(撒上一七:26)。同樣的,當亞蘭王軍隊來捉拿神人時,僕人眼中看到的是車馬軍兵圍困了城,以利沙看到的卻是比敵人更多的火車火馬保護着他們(王下六:15-17)。今天多少信徒灰心喪膽,眼中只見困難,而看不到神,原因就是沒有屬靈的眼睛。我們將從列王紀下第二章一至十四節思考以利沙得屬靈洞察力的秘訣,好叫我們遇困難時,眼界得開。 一.專一,緊緊地跟隨
以利沙自蒙召後,即起身跟隨服事他的老師以利亞(王上一九:19-21),親眼看老師執行神的公義(責備亞哈王貪心,王上二一章)及神蹟(王下一章),一直到以利亞要結束世人的旅程時,他更是緊緊地跟(王下二:1-10),從吉甲跟到伯特利及耶利哥!以利沙不是以利亞的唯一學生,其實這三個地方都是先知學校所地,以利亞奉差遣(二:4)往這三個地方去,無非是要堅固這些學生,在自己離世後,繼續成為以色列這黑暗時代的見證人!但是從以利沙對以利亞三次的回答:“我指着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2,4,6節)及兩次“你們不要作聲”(3,5節)來回答先知門徒,我們看出以利沙不容許任何聲音,事情來影響他專一的跟隨!就是在第一至十八節中我們就找到了六次二人同行的記載,我們看出以利沙和其他先知門徒不同之處,就是他緊緊地跟,沒有一點距離! 以利沙緊緊地跟隨,眼界就開了。(1)
他看到約但河分開了(8節),經歷到那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和約但河的神,仍是信實有能力的主!(2) 得到格外的恩典──聖靈的恩膏(9節),(3) 從以利亞的升天,不見死地,看到人可以不死的真理(約一一:26)!我們是否讓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今生的驕傲,來蒙蔽我們的眼目,還是願意成為清心的人,來瞻仰神的榮美(太五:8)﹖ 二.渴慕,切切地求
在靈性黑暗的時代如以色列國,要見證神所最需要的,恐怕是能力!今天教會的困難,不單是不願見證主,而是沒有能力來見證主!見證主所需要的能力那裏來的﹖聖靈(徒一:8)! 以利沙自緊緊地跟從後,看到以利亞身上的能力,必是很渴慕!過了約但河,片刻間一代先知就要離世歸主,以利沙在老師給他最後一次求的機會,不求別的,只求能力的源頭──“感動你的靈加倍的感動我”(9節)!這裏的“加倍”,原文不是指一般的雙倍,而是求長子雙分的財產(申二一:17),從第十二節以利沙稱以利亞為“我父,我父,以色列的戰車馬兵”看出,承續以利亞靠聖靈能力的事奉,喚醒以色列人遠離偶像,歸回真神! 當以利亞升天後,以利沙哀傷地將自己的衣服撕成兩半,但以利亞的見證和能力,卻繼續存留在這位內心渴慕神,懂得切切地求的以利沙身上!以利亞如何打水過河,他也照樣使約但河分開(14節),以致於那些遠遠看的先知門徒都說以利亞的靈感動以利沙了(15節)!以利亞曾使西頓寡婦的油,麵不減少(王上一七:8-16),他則使一寡婦油滿器皿去還債(王下四:1-7),以利亞能死人復活,他也能(王上一七:17-24;王下四:32-37)!兩個人都被稱為以色列的戰車馬兵(王下一三:21),事實上以利亞共行八個神蹟,以利沙則是十六個!甚至以利亞沒做完成的事,是在以利沙手中完成的(膏了耶戶去滅絕亞哈,耶洗別這拜巴力的皇室)!只因為以利沙懂得像鹿渴慕溪水一樣,切切地求! 多少時候,我們只是奢想像以利亞屬靈的地位,卻用人為的方法去爭那地位!妄想以利沙行十六個神蹟的權能,卻不看看以利沙在跟從渴慕上所付的代價,及背十架所付的工夫!親愛的朋友,如今,以利沙所渴慕的加倍的聖靈,已在主耶穌受死復活昇天後賜下來了!信的人要作比主在世上所作的事更大(約一四:12)!你的眼界開了嗎﹖ 失落的斧頭(王下六1~7)(趙世光) [經文:列王紀下六1~7] 在以利沙的周圍,有許多門徒。那班門徒,都在學習怎樣事奉神。這正如現在的神學院與聖經學院。但是請問:在以利沙周圍的許多門徒中,有那一位門徒接續以利沙的工作呢?至少在聖經中並無記載,也沒有提及。那班先知的門徒,真不知在學什麼,我心裡有一件很難過的事要告訴各位:我辦過神學院,也辦聖經學院,我知道一些實在有的事情。所以,我常常對那班學生說:[你們不要以為進了神學院和聖經學院,將來出來就能講道]。有些學生,進了神學院和聖經學院,還不知道為的是什麼。因為神學院和聖經學院是不收學費的,只收膳費。有些人貪便宜,以為毋須學費,便進去了。如今據說,香港也有人想進神學院和聖經學院,因為進了神學院,住的問題吃的問題都可解決。他們進神學院的目的,是在乎吃住,不是想將來事奉神。請問神將來能否用他。我們不要單想在人那裡得造就,重要的,要直接從神那裡受造就。許多人來聽道,是盼望神藉著人來造就自己。許多神學院和聖經學院畢業的傳道人,他們的失敗,就是不從神那裡得造就,得亮光,單把學校裡課堂內所得來的傳給別人。現在讓我講個比方:在中國的某些在中國的某些鄉下來了一個客人,那家人要請客吃飯,便把許多小菜搬出來。但是他們的風俗是:做客人的,不可樣樣菜都吃。我並沒有記錯,大概碗中的魚,你不可吃。吃好飯後,主人把那條魚仍舊拿進去,藏在廚房裡。如果下次又有客人來,再搬出來請客。客人只好看看這條魚,卻不能動他的筷子。這條魚真太寶貴了!不斷地拿進搬出。雖然每次總煮一煮,因為不煮要壞的。如果過了半個月後,即使把那條魚給你吃,你也不要吃了。如果從神學院和聖經學院出來的傳道人,每次聚會,總將二年前課堂裡得來的給人,豈不是奉人以黴物嗎?人不要聽陳舊的,人要聽新鮮的真理。我們當向神支取新鮮的給人。我們中間有神學院和聖經學院的學生,你不要生氣,我勸你們不要單想向人得造就,卻要向神那裡支取新鮮的真理;你必須求神親自來造成你。中國教會不需要有名無實的馬提亞,而需要像保羅那樣的傳道人。先知的門徒,漸漸多起來,住的地方就不夠了。所以,那班學生便對以利沙說:[現在房子太小,多人不夠住,可否蓋多點房子],但是沒有錢,怎麼能蓋房子呢?於是學子建議約但河那邊,自己去砍伐木料。這裡讓我們知道,以利沙在神面前是多麼的清白。我們尚記得乃縵大痲瘋得醫治後,豈不是要把金銀送給以利沙作酬謝嗎?這是個好機會。以利沙可以對乃縵說:[我們的學校裡學生多,地方小,這你捐多少錢發展我們的學校]。以利沙卻不如此做。他同意了學生的建議,就回答說:[你們去罷]。本篇的資訊,就是怎樣砍樹。各位要奇怪,怎麼講砍樹呢,我不是木匠,我也沒有砍過樹。不過我們現在要看先知們徒怎樣砍樹;從他們的砍樹中,以思想其中的教訓,雖然這不過是件小事情,但在神看來,卻並不小。只要你誠心去作,雖是小的工作,但神卻並不以為小。如果你不存誠心,也沒有正當的動機,雖然做的似乎是大事,神卻視為零。因此,我們的動機,我們的目的,都很緊要。 他們想到約但河那邊去伐樹,大概那邊的樹木是野生的,任何人都可隨便砍伐。以利沙同意後,其中有一個門徒,他認識他的先生,他要求以利沙一同去。他並非叫以利沙也一同去砍樹,乃是請以利沙同去。這裡的所含靈意,雖系專對傳道人講的,但是每個聖徒也應該知道。那就是你無論到什麼地方去,不可一人獨走。有時,如果你一個人單獨去,會跑個空。你無論到什麼地方去,你總要像先知的門徒一般,要求主一同去。有些人到香港來,行李與其他東西都不忘記,單把耶穌留在原來的地方。你因離棄主而受苦,自己尚未知其緣故。你把耶穌忘記帶來,你知道不知道,別樣東西都可忘記,唯有耶穌你不可忘記。你無論到什麼地方去,耶穌必要帶著一同走。耶穌不但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朋友,祂也是你隨時的幫助。在你人生的過程中,祂無時無刻不看顧你。當你有需要時,耶穌能供給你一切的需要:你軟弱時,耶穌加你能力,你有痛苦時,耶穌要安慰你,你在生病之中,耶穌有醫治的能力。各位阿!這樣的耶穌,你還能忘記祂嗎?耶穌願意同你一起走。有些人不要耶穌同他一塊兒去,為什麼呢?因為他以為如此則可以自由了。在浪子比喻裡,並非父親不願與兒子同住,乃是小兒子不願與父親同居。小兒子想要自由。有些人就是如此,他們對耶穌說:[耶穌阿!你現在不要去,讓我任意去放縱私欲,等我無路可走時,再請耶穌來替我開出路吧!]我們的耶穌是否隨便任人擺佈的呢,沒有這回事,你現在不要耶穌,等你需要耶穌時,祂不是不願來幫助你,乃是因為時候已經過去了。你已經失去機會了。門徒不但稱呼以利沙為師父,有時卻叫主啊![主]什麼意思呢,那就是不論做什麼事,都讓他作主。比方學生要蓋房子,須經以利沙的同意。耶穌不但是我們的師父,也是我們的主。我們要尊主為大,不論大小事,都須先求祂的意見才動手。這樣,主必使你所做的無往而不利了。 在許多門徒中,有一個門徒很苦。他砍樹的斧頭,是向別人借,他自己沒有斧頭。我推想,他對於砍樹一定沒有多大的經驗,因為他自己連斧頭也沒有。如果自己有斧頭,可以常常去砍樹,多砍樹,就得到經驗。只因是借來的斧頭,所以不慣使用,又不知道這斧頭與柄相連得緊不緊。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存著不好的心。人常有這樣的存心:別人的東西不愛惜,亂砍,亂用。那個門徒所借來的斧頭,沒有砍了幾下,斧頭的頭就落到水裡了。他手裡拿住的只有柄。單柄有什麼用,如果你用柄去砍樹,砍了一年這樣恐怕一動也不動吧!慚愧得很!我有時工作失敗也如同拿著柄在砍樹一般。斧頭沒有頭,就失去了實力。傳道人與基督徒啊!你的能力有否失去,你屬靈的景況與以前比較起來,有否兩樣,有的人看起來好像在工作,其實已經失去了斧子的頭,無頭有柄的工作等於零。那門徒失去斧的頭以後怎樣呢?幸虧他懂得,他連忙跑到以利沙那裡,告訴以利沙。當時,那門徒急得很,因為斧頭是借來的,現在落在水裡,要賠別人,那裡來的錢去賠呢,幸虧他不靠自己。有些人在這樣情形下,會把柄放在旁邊,下水去摸,有的如果不會游水,也會跳下去,結果喪失生命。人在忙亂中,常會如此。這是多麼愚蠢的行動!假使那門徒靠自己,能濟於事否?他以為最好的方法,乃是跑去告訴以利沙。如果靠自己,和水爭紮,反而會遭不測。這是普通的知識:你若一不留心跌倒水裡去,你越要爭劄越向下沉。你越是大叫,你吃水越多。如果你兩腳伸直不動,慢慢地反會浮上來。浮上來後你仍不能得救,別人看見你這樣,會救你起來。所以我們當學習在急忙時鎮靜,學習依靠主。那個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哀哉,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以利沙問道:「掉在那裡,他說:「落在這裡」。於是,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浮上來了。這根木頭,我確實的告訴你們,是預表耶穌的十字架。基督徒啊!何時你失去了出了毛病,一定或許有得罪主的地方。你若做了一件不合主旨意的罪,你要來到十字架下悔改認罪,好叫你失去的能力複得。我聯想到啟示錄二章,耶穌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以弗所教會樣樣都好,耶穌說:「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們」。有人說只有一件事還要責備,又不是兩件,三件事,更不是許多事。可惜以弗所教會普通的都能好好保守,而一件最要緊的事反倒疏忽了。所以耶穌說:「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們」,一件什麼事呢?耶穌說:「你們失去了起初的愛心」。耶穌要他們回想他們從那裡墮落,並要他們悔改。各位啊!你有否失去起初的愛心,如果你已經失去,你也要回想從那裡墮落的,並要悔改。你是否犯了一樣罪?把起初的愛心失落了。是否你不禱告,不讀經,把起初的愛心失落了?是否你不順服主的旨意,把起初的愛心失落了,是否你貪愛世界,世界的一切充滿你的心,所以你把起初的愛心忽略了?是否你貪愛錢財?把你起初的愛心失落了?是否你不肯做主要你作的工,而把起初的愛心失落了呢?對這一串的問號,你要回想,並要悔改。如果你不悔改,主要把燈檯挪去。你的燈或許已經沒有油了,你要發光,需先有油;你要悔改,須讓聖靈充滿你。不是主不願充滿你,乃是要問你內心清潔否?有沒有罪的滓渣留著?你內心須要清潔,主的靈才能充滿你。你必須要悔改,主寶貴的血才得潔淨你的內心,得回失落的起初愛心。我講得嚴格點,你失去了起初的愛心,等於失去了耶穌。什麼叫起初的愛心,起初的愛心,就是完全的愛。當我們蒙恩得救時,我們的心獻奉給主,甚至於願為耶穌活或死。這好像一對青年人,起初相愛時,這愛是聖潔的,是完全的,是不為自己的,心裡時時想起愛人。有好吃的東西,希望給愛人吃,有享受,希望愛人來一同享受。基督徒起初的愛心,就是如此。主責備以弗所教會,只有一件事,就是他們失落起初的愛心。什麼東西能把這起初的愛心奪去呢?那就是世界。基督徒啊!你要悔改。你必須要悔改。如果你不悔改,主要把你的燈檯挪去。這樣一挪去,永遠不能再取回來了。現在你的燈檯還住,你還可悔改,悔改吧!主有能力的寶血,要潔淨你的內心。主的靈,要充滿你,你要得著大復興。基督徒啊!你悔改吧!得回已失去的起初愛心,像那個門徒得回失落的斧頭一樣,得回後才能繼續的工作。你那時才能砍下樹木做木料,成就你心裡所願的。——趙世光《聖經寶藏(卷四)》 更多(王下六8~19)( 趙世光) 「經文:列王下六8~19」 現在我們要來看亞蘭國的軍隊怎樣圍困以利沙的家,各位聽了以後,一定覺得希奇,為什麼亞蘭國的軍隊圍困以利沙的家?亞蘭國大元帥乃縵的大痲瘋豈不是神藉以利沙令他潔淨的嗎?並且他還回來感謝以利沙呢!難道乃縵忘恩負義嗎?如今亞蘭國不但來攻打以色列國,還要把以利沙的家圍困起來。其實在聖經中
,沒有說是乃縵的軍隊來圍困以利沙,乃縵已經認識以色列的神,亞蘭的國王卻尚未有認識這位元真神 。這次亞蘭國來打以色列國,恐怕是國王的意思。以色列國當時是弱國,亞蘭國是強國,所以亞蘭國來侵略以色列國。有一件事我推測的,那就是:這次亞蘭國王起意來侵略以色列國,乃縵並不是阻止王,原因可能如下:各位不是記得以利沙有一個僕人名叫基哈西嗎?他起了貪財之心。以利沙雖再三拒絕接受乃縵的禮物,想不到基哈西卻再追上去,藉著以利沙的名義,取了乃縵的禮物。因著基哈西的貪心便替以利沙留了一個污點。雖然乃縵很樂意的將禮物給基哈西,但是,我相信當他在回家的路途中,一定要如此想:為什麼當面送給他,他再三拒絕?後來卻又叫僕人來拿去一點呢?恐怕乃縵有這樣誤會的思想,以為以利沙沒有堅固的意志。乃縵不明白這是基哈西的謊話,以利沙也沒有機會向乃縵解釋。因著基哈西貪財之心,影響不小。恐怕乃縵會如此說:「以色列的先知,也只不過如此而已」。因此,這次亞蘭國來侵略以色列國,雖然是國王的意思,乃縵本來也可以惋言勸止的,但因他或許對先知印象並不好,所以就閉口不言了。基哈西因有貪財之心,長了乃縵的大痲瘋,不但自己長大痲瘋,他的子孫也要長大痲瘋直到永遠。並且,如果這次沒有神的拯救,以色列一定要死許多人,這都是因基哈西的影響。雖然起貪心是件小事,但是可能成了一個大禍。不但起貪心的罪有如此的影響。任何一樣的罪,都會如此的。不可以為小罪不要緊而去犯,也不可以為犯這罪不會影響別人,我們也許當你正在如此以為的時候,已經影響了別人了。我們務要追求聖潔,免去不需要受的苦楚。 第二個資訊。就是當乃縵的大痲瘋得醫治後,他不但肉體上的病得醫治,並且他內心也得著改變。乃縵回國後,影響了許多人,甚至影響及於全國。本來亞蘭人不知道有先知以利沙這樣的一個人,經過乃縵這一次見證後,差不多每個亞蘭人都知道以利沙了。雖然乃縵得治的消息散佈全國,最可惜的就是他沒有把醫治他大痲瘋的神見證出來。這次亞蘭國侵略以色列國,是亞蘭王的意思,怎樣知道呢?因為亞蘭軍隊幾次失敗後,王心裡不快樂,他以為必是本國人去幫助以色列王。亞蘭王沒有乃縵那樣肯離開偶像敬拜真神的心。這亞蘭國又以為以色列人之能打仗,乃先知以利沙之助。亞蘭王以為以利沙一定有打仗的經驗,好像中國以前的孔明一般。其實以利沙沒有打仗的經驗,一切都是神指示他的。亞蘭王不認識神,沒有把神估計在內。反過來看,以利沙所住的地方雖被人包圍了,以利沙心裡仍舊很平安。以利沙的門徒急得很,不但急,並且還十分害怕。但是,以利亞仍舊坦然無懼。他也是個人,為什麼他被敵人圍困起來後,心中仍有平安呢?他又能說:「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以利沙能如此鎮靜,乃因他心裡有神,神在他面前,神在他上面,他內心依靠的是神,他所仰望的是神。有神與他同在,則雖在艱難中,仍舊能平安地過去。神作了他的避難所,作了他的遮蔭處。 當亞蘭軍隊圍困以利沙的家時,他的僕人發出可哀的聲來。以利沙怎樣對僕人說呢?他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王下六16)他安慰僕人說:「不要懼怕」。怎樣的人可以安慰人呢?就是先要自己不懼怕,才可安慰人。僕人看不見,以利沙看得很清楚。各位不要誤會,以為以利沙有一對特別的眼睛。以利沙的眼睛和我們原是一樣的。僕人起初不知道,但當以利沙祈求後,那僕人就知道,並且看見了耶和華的天軍。基督徒啊!你單有屬世的眼光,沒有屬靈的眼光,是不夠的。你單知道世上的事情,不知道神的事,那太可惜了。有學問的和有經驗的人,請你們原諒我這樣說。是的,你有與眾不同的看法,別人常到你那裡來請教你,你也指教他們。在許多事上,但是你還缺少一件。你對屬世有好事物的經驗,但你還不知道神。我昨天對一位同工說:「我們的禮拜堂建立起來,在人看來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在神看來,實在不算什麼」。我們天上的神,是掌管宇宙萬有的。祂有祂的計畫,有祂的智慧。祂作的是奇妙大事,是我們這微小的頭腦想不透的。這位管理萬有的神,祂看世界是怎樣的呢?祂看這世界小極,算不得什麼。我們以人的地位來看這世界並不小,可以說大極了
。世界上人所打算的,我確實的告訴各位,絕對逃不過神所定規的。神不但管理我們世界上人的行動,並且還能管理頭腦裡的思想。如果我們肯相信神,我們不但知道屬世的事,我們同時也懂得屬靈的一切。我們有時看看世界的動態,千變萬化,無從捉摸,同時,我們想到神那方面的計畫,就更甚測不透的。我相信我們的神,是有大權能的。「在人不能,在神萬事皆能」。人不能改變的事,神能轉變。我們信靠我們的神,祂能使黑暗變成光明,痛苦變快樂。以利沙環境的轉變,是因為他依靠神,照以利沙的環境,如同在沙漠地,無處遮蔭,無處隱藏。但是他信靠神,神就作為他的避難所,作了他的遮蔭處所以他仍舊很平安。 以利沙所講的好不好呢?他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神是耶和華,又稱為萬軍之耶和華,請看六章下十七節以利沙的禱告。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
,使他能看見」。於是,「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這少年人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心裡就平安了。我並不以這樣的經歷為滿足;我並不滿足,並非因為所見的多少。而是因為有進一步的要求。各位知道從前摩西有一次在神面前,神派一位天使與摩西同去的事嗎?摩西當時不答應,我想如果神叫千萬的天使與摩西同去,摩西一定也不答應的。摩西要神同去,有神就有一切,有千萬的天使,沒有神
,有什麼用呢?就是在天堂裡,如果沒有神,天堂立刻變地獄。沒有神的天堂,你去不去 ?我不願意去。所謂天堂,就是有神的地方。只要有神,我們就一無所缺,有千萬的天使,我不滿足。我們需要神,請問你有沒有神?神有否在你心中?如果你沒有神,我替你害怕。今天你肯否敞開你的心門?接受主神到你心中,作你隨時的避難所與遮蔭處? 昔日主耶穌基督,留下最後的應許;這應許,你要握住,不可放過,也不要忘記,並且最好親自經歷在此應許中。主說:「我要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末了」。有的基督徒,忘記了主的應許,不知道主日日與他們同在,樣樣事情都受拘束,不自由。如果你要打麻雀,神與你同在,祂坐在旁邊,你還好意思打麻雀。如果你要跳舞,主與你同在
,你不好意思踏進跳舞場。你想,有神同在多苦!要想犯罪也不敢犯。所以,他們好像與主立約,在一個禮拜中,主啊。禮拜日與我同在 ,禮拜一至禮拜六,你不要與我同在。禮拜日上午散會時,大家說「阿們」,他不是說阿們,他向神說:「再會,下星期日上午再見吧」!這何等的損失?主同在是福氣,主同在我們可以靠主前進。為何有些基督徒在困苦中求告神
,神不聽呢?因為他們平時沒有依靠神,這是公平的。我們不能利用神,乃要依靠神。我們不可在需要神時才請神來,不需要時就不理祂。我嚴格地說:我們不能離開主。主說:「你們離了我,就不能作什麼」。這句說話記載在約翰福音十五章裡,各位信不信?我百份之一百相信:「我們離了主,就不能作什麼」。不論大事或小事,如果我們靠自己去作,我告訴你們結果一定失敗的。我們不能離了主,我們需要主,我們要依靠主。我們如同主手裡的器皿,讓主來使用。這樣,我們不但能
一件事的成功,並且還能看見主的作為。雖然,有時我們有缺乏,有困苦,有患難。感謝主!主立刻成為我們的避難所和庇蔭處。 主怎樣應許,祂的應許必不落空。到了時候,就必應驗,不過,有許多人不明白主怎樣與我們同在,他們說:主不是已經升天,現在在神的右邊,為我們祈求嗎?他怎樣同時又與我們同在呢?我簡單的告訴各位:主升天後,祂立即派聖靈到世上來。在五旬節的那一天,聖靈降臨下來了。聖靈不但重生我們,祂還住在我們裡面。聖靈是主的代表,稱為安慰師。聖經裡記載有四次,可惜中文聖經只翻出二次。這安慰師,按原文的意思是說:祂老是跟著你,你無論到那裡去,祂跟著你,你有痛苦,祂安慰你。聖靈是主的代表,聖靈同在,如同主的同在。基督徒有時有試煉,有痛苦,有患難。有試探時,祂不停地的安慰我們,勉勵我們前進,叫我們不要灰心,不要喪膽,不要憂慮,叫我們仰望依靠神。基督徒走這條天路是不容易的。有時,魔鬼要來阻止我們,魔鬼如同少壯的獅子在吼叫,想要吞吃我們。我們如有聖靈同在;祂會壯我們的膽,我們就不害怕,就這樣的沖過去了。保羅說:「要努力面前,忘記背後,向著標杆跑」。誰是標竿呢?耶穌是我們的標竿,我們的路
現在還沒跑完,這標竿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耶穌是我們的標竿,就是我們的目標,是我們天路的終點。主知道這條路是難走的,但是有安慰師同在,祂加添我們的力量。有一天,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時,生命的冠冕已為我們預備好了,天上的榮耀也等待我們去得。所以,我們要前進,見證主耶穌,發出快樂的讚美聲,高唱「哈利路亞」讚美主。——趙世光《聖經寶藏(卷四)》 饑荒(王下六24~33)( 趙世光) 「經文:列王紀下六24~33;7~10」 當以利沙作先知時,以色列的仇敵,就是亞蘭國。亞蘭國不止一次再次的來攻打以色列國。撒瑪利亞是以色列國的京城,這一次,亞蘭國的軍隊,不但來攻打撒瑪利亞京城,竟把整個的撒瑪利亞包圍起來。撒瑪利亞京城不大,被圍不久
城內就發生了饑荒。本來不吃的的驢頭,他們也拿來吃了。城裡頭大鬧饑荒,以色列王還不知道。他們在城裡不敢出來打,因為當時亞蘭國十分強盛。有一天,王在城上經過,有一個婦人呼求以色列王。一個人沒有東西吃,是擔當不起的。原來當時城裡有兩個母親,她們實在餓得不得了,於是兩個母親商量,今天吃我的兒子,明天吃你的兒子。她們在沒有法子中只好如此決定。第一天,比較誠實的母親,真的把自己的兒子燒了大家吃。各位,母親總是愛兒子的,親生的兒子,怎麼能吃下去呢?那是因為人在餓極的時候,就一切都不顧了。第二天,應該由另一個母親把兒子拿出來吃。那個母親愛她的兒子,不忍吃自己的兒子,她就把自己的兒子藏起來。昨天殺兒子果腹把兒子拿出來吃。那個母親愛她的兒子,不忍吃自己的兒子,她就把自己的兒子藏起來。昨天殺兒子果腹的母親,為此就與另一個母親爭論說:「你不是答應今天要吃你的兒子,怎麼你竟把你的兒子藏起來呢」?那位母親沒有法子,所以來呼求王說:「我主,我王啊,求你幫助」。王怎樣回答呢?王說:「耶和華不幫助你,我從何處幫助你?是從禾場,是從酒榨呢」?這句話,是王被環境迫著說出來的。雖然這樣幾句話,但是從這幾句話語中,我們可以得著一個教訓。神若不幫助你,你有什麼盼望呢?我們的神,是掌理宇宙萬有的,祂若不幫助你,血肉膀臂的幫助有什麼用呢?願我們依靠神仰望祂,不要依靠人的幫助。以色列王無意間聽到婦人的話,才知道撒瑪利亞有這樣的饑荒。他聽了以後怎樣呢?他就大大發怒,怒氣歸在誰的身上呢?想不到他的怒氣歸在以利沙身上。他怎樣呢?請看列王紀下六章三十一節:「王說: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兒子,以利沙的頭仍在他的項上,願神重重的降罰與我」,他說:「好了,我要把以利沙的頭砍下來」。他是什麼意思呢?為何他的怒要歸在以利沙身上呢?因為王想
,以利沙為何不禱告神呢?我們已經到了這樣的環境,他還不知道嗎?同時,他心裡覺得神靠不住。以色列王心裡不是沒有神,他在第六章末了,至少有三次提到神,他心裡有神。他這次的發怒,發怨言是什麼緣故呢?他怎樣發怨言呢?請看三十三節:「正說話的時候,使者來到,王也到了。說:「這災禍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他說:如果災禍從神那裡來,我何必仰望神?基督徒啊,你有時也發怨言麼?你若不查察自己,反而發怨言怨神,如果你有這樣錯誤的思想,你的苦還加增。以色列王還預備把以利沙的頭砍下來。他怎樣想呢?他想大家同歸於盡,大家死。王知道有許多次遭遇患難,幸虧以利沙敬畏神,蒙神的幫助,一切的危難都由他挽回過來,他現在怨以利沙
為何不祈禱神?不過,有兩句話十分重要,各位要記住:「人的盡頭,是神的開頭」。人到失望時,所有盼望都失掉時,便是神的機會。以色列王到了盡頭,他沒有法子了,城裡甚至母親要吃兒子。本來城裡的人還可打仗,現在沒有東西吃,怎麼還能打仗呢?如果出去投降,恐亞蘭人也不會赦免的。投降要早點投降,王知道出城是死路,在城裡也要餓死,既然盼望都失去了,他想何必再留以利沙呢?以利沙算不得什麼,重要的是以利沙的神。那位神是永遠活著的。以利沙只不過是個人。我們不知道當時以利沙在做什麼,單知他坐在家中與幾位長老,同在一處。他沒有講話,好像一動也不動,因為聖經沒有記載關於他那時的
。我們只可以如此推想:以利沙也不是個完全人,他有時亦會疏忽。但是神不會疏忽。以利沙不關心神是關心。以利亞有時不儆醒,神總是儆醒的。基督徒啊,你難道不感謝這位神嗎?你的朋友,你的親戚會使你失望,會忘記你,但是神是永遠不改變的。你依靠別的,你會疏忽了忘記依靠神。人是靠不住的。環境也靠不住。你到了這樣盡頭的環境,只要你專心一意完全依靠仰望神,神會幫助你的,不但如此,你若專心仰望依靠神,你可放心,因為我們的神,能做人所不能做的事。你不可發怨言,你如果發怨言,你就好像阻止了神在你身上的工作。那末,你有禍了。人不幫助你,神並不是不能幫助你,乃是你自己發怨言阻止了神幫助你。所以,你切不可發怨言,卻要時常讚美祂。 當以色列王正要去殺以利沙時,以利沙就開口講話了。他所說的話,各位你信不信?我不是已經講過,因為沒有東西吃,甚至母親也吃自己的兒子,一個驢頭要買銀子八十舍客勒。但是以利沙怎樣說呢?請看七章一節:「以利沙說:「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這話是表明不是以利沙的意思,乃是神的意思。只要神有話講,那就有盼望。人到了絕望的時候,神要開始做奇妙的工作。請看下去:「耶和華如此說:『明日約到這時候,在撒瑪利亞城門口,一細亞細面要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要賣銀一舍客勒』」。明天的現在,還有廿四小時。神有時做祂的工作,也有一定的時候。這不是說,神不能在今天做,乃是神在未做祂的工作前,希望人有顆依靠祂的心。神願意工作,但是神要看人的信心。我已經說過幾次,神的能力,和人的信心合起來,就產生神跡。人有信心,好像替神開了一條工作的路。神要工作,人發怨言,不相信,這就阻止了神的工作。這次神工作,不是為了以色列王。照以色列王那樣的情形,神不會作工的;神也不是為了百姓,卻是因以利沙的信心。神不能不作祂的工。以利沙的神,也是我們的神,祂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神行奇妙大事,需要你我的信心。如果你有信心,不但自己能看見神的作為,還可使別人也看見神的大能。神說:「明日約到這時候,在城門口,一舍客勒銀子可買一細亞細面,也可買二細亞大麥。到明天的現在。面與麥便宜得很,這是神藉著以利沙對王說的。普通的人對他這番話不曾聽到的,只有攙扶王的軍長才聽到。他怎樣說呢?請看七章二節:「有一個攙扶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樣的事」。他說得太疏忽了,他不相信有這樣的事。他說:「即使神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樣的事」。他好像絕對的不相信,結果以利沙對他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但是神不能因那位軍長不信而不行奇事,祂仍舊因著以利沙的信心,施行人所不能做的奇妙大事。基督徒啊!你天天在禱告什麼?是否你像有些基督徒似的日日只念祈禱文:「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像念經一樣呢?你身為做母親的,是否天天為兒子祈求說:「神哪,求你看顧我的大兒子,二兒子,小兒子,阿們」。就算呢?你做妻子的,是否天天為丈夫祈求說:「神啊,求你使我的丈夫發大財,阿們」呢?我不是說你不可為自己的事禱告,乃是說,不要專為自己的事祈求。你天天這樣祈禱,神心裡要難過,你知道不知道?難道我們的神單看顧你的兒子嗎?單看顧你的丈夫嗎?你應該也要為神的事祈禱,要知道我們的神,是施行奇妙大事的神,祂能做人所不能做的事。你單單求吃的,喝的,這就不對了。並非說我們不可為
這些祈求,不過,不該專為這些祈求,還要顧到神的一方面。要知道神有祂的計畫,神有祂要做的事。神愛我們,願與我們同工。我們只需有信心,信靠神,我們的信心,可以使神施行奇妙的大事。現在基督徒為何不能見到神的大能奇事呢?這是因基督徒不顧念神。我第三次再聲明,不是不可為自己的事祈求,但是神的事比你自己的事更要緊,更重要。主耶穌說:「你先要求祂的國與祂的義,那一切都要加給你們了」。神要我們把祂放在第一。神是我們的根本,巴不得以後,你不但為自己的事祈求,還要紀念神的事,好叫神施行奇妙的大事。那麼,你才能時常讚美祂。 最後的資訊,我覺得很寶貴。那時有四個長痲瘋的人,他們並不住在城裡。當時的規矩,凡人長了大痲瘋,必要離開家庭,脫離群眾。他們因著城裡的饑荒,也受了影響。他們餓得不能再忍耐下去,於是,他們想去投靠亞蘭人。他們想,如果亞蘭國的人肯接受我們,我雖然做奴僕,飯總有吃的。如果他殺了我們,我們本來也要餓死的,殺死與餓死不是一樣嗎?他們再餓下去一定要餓死,如果去投靠亞蘭人,還有一線希望。於是他們不知不覺的來到亞蘭國的軍隊營裡。可是希奇得很,那裡連一個亞蘭人也沒有。這是什麼一回事?這是神的工作,神使亞蘭的軍隊都逃走了。他們怎樣會逃的呢?請看七6:「因為主使亞蘭人的軍隊,聽見車馬的聲音,是大軍的聲音,他們就彼此說:「這必是以色列王賄買赫人的諸王,和埃及人的諸王,來攻擊我們」。哦!當那天晚上的時候,神使他們聽見大軍的車馬聲,他們以為以色列王賄買了埃及人與赫人的諸王來攻擊他們。這許多王,是他們所怕的,所以他們毫不調查,撇下營地,逃之夭夭了。那四個長大痲瘋的人,一來到亞蘭人軍隊的營地裡,出乎他們的意外,一個敵人也不見到,剩餘物資卻極多,於是他們大吃一頓,並且還有金子,銀子可拿。這時候,他們恐怕會覺得自己口袋不夠大,不夠多,如果多有幾隻衣袋,不是金子銀子可以多點了嗎?他們一定都異口同聲的說:「奇怪!奇怪!真奇怪」!你問我吃飽否,我問你說吃飽否。大家吃飽了後,他們快樂得忘記了一切,後來不知什麼緣故?他們想起一件事來。什麼呢?請看九節:「那時他們彼此說:「我們所作的不好,今日是有好資訊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來罷,我們與王家報信去」。他們想得不錯,如果下去報告王,王要把我們的頭砍下來的。好的資訊,不能不去報告。如果不去報告,罪要歸在我們身上。這四個長大痲瘋的人所說的,給我們一個不忘的教訓。請問你有否去報告好資訊?你說:「我沒有好消息,他們有吃,有拿。我一樣都沒有,有什麼好消息去報告。你得著了耶穌,耶穌是全世界的救主,天使知道了,也不能不去報告給牧羊人聽。當主降生時,天使報告說:「我報給你們一個大喜的資訊,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一位救主
,就是主基督」。這好的資訊,天使已經報告過,牧羊人已經報告過,保羅已經報告過,歷代的基督徒已經報告過,現在要誰報告呢?現在要你報告了。請問香港九龍的基督徒有否在報告?如果香港九龍每個基督徒都把耶穌的救恩報告出來,香港九龍最起碼有一百萬人信仰耶穌。可惜,當我在一九三二年第一次到香港直至現在,香港九龍的教會仍舊和以前二十年前一樣,好資訊我們不可不報告,如果不去報告,追尋滅亡之人的罪,便要加在我們身上。請問你信了耶穌,你的朋友,你的親戚,他們有否相信?最後有兩句話,願各位記得:「好資訊,不能不去報告」。——趙世光《聖經寶藏(卷四)》 當以利沙為先知,名譽甚大,隨從的人日見其多,所以先知學院大有人滿之患。經眾人提議,擴充院舍,故至約旦河濱去砍伐樹木。並非募化造殿,乃各人甘願工作.砍樹造屋。以利沙亦允眾人之請,同去監視。有一幼年門徒,砍樹時斧頭落水中,即呼求以利沙,遂有斧頭自水中漂起之神跡。 亞蘭人和以色列人,原是常有戰爭。于6章8節至7章末節,即論到亞蘭軍兵有兩次來圍困以色列人:一次,是圍困先知以利沙所住的多坍城;一次,是圍困以色列的京城撒瑪利亞。只因有與神同在的以利沙,在被圍之中,也就莫名其妙的解了圍。這其中的經過,於我們在靈道中,有最要的教訓: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六章)(劉銳光) 列王記下六章 外邦人知以色列中有先知 2.亞蘭人被征服 (v.8-23) 二.以色列王不知有神人
(v.24-33) 與我們同在的更大更多(王下六1~18) (臺北靈糧堂) 一、先知門徒的斧頭掉在水中。斧頭離開人的手,就失去了功用;杖離開摩西的手,就變成蛇(出四3〜4);錢離開了婦人之手,就失去價值(路十五8)。人離開了神的手,就失去功用、權柄、價值,在神的工作中無功用,另一面在撒但的手卻有大用。 二、在聖經中常看見「浮」與「沉」的故事,如埃及人淹沒在紅海中,方舟浮在洪水中,耶穌及彼得在海面上走。沉在水中,代表死在罪惡過犯之中;浮在水面上,代表得救、得勝。 三、先知替神警告以色列王,防備亞蘭人來突擊,使在危險滅亡邊緣的人,能預知預防,以致亞蘭王懷疑自己政權中,有以色列人的間諜,他一個臣僕說,沒有間諜,乃是以色列中有先知,「將王在臥房所說的話告訴以色列王了」(12節)。今天迫切需要明白神心意、知道撒但計謀的先知,可惜沒先知!所謂傳道的人絕不可以搞自己的宗教事業,全力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擇手段的要爭取更出名,更有勢力,更有金錢,更有群眾,卻不知道神的心意及敵人的計謀。 四、先知僕人清早起來看見,來捉拿先知的亞蘭軍隊圍困了城,先知叫他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16節),先知求神開僕人的眼,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17節)。基督徒必需神開他心靈的眼睛,才看得見靈界的事,靈界的事是真實的,物質界的事是虛浮的。「…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弗一18),從心眼看見的,才能真知道。 默想 我要常在神的手中(神的權柄中),才能成為神合用的器皿。 回應 求使我心中的眼睛明亮,能看見靈界真實的事。 人潛意識中隱藏的獸性(王下六19~33) (臺北靈糧堂) 一、先知求神開僕人的心眼,他就看見與他們同在的,比與亞蘭人同在的更多。先知又求神使敵人的眼目昏迷,他們的心就迷亂了,先知就領他們不自覺的進到撒瑪利亞城中,神能使人眼開,也能使人眼昏迷,人的道路不在自己的手中,乃在神的手中,人不可自誇。 二、解除武裝,進入撒瑪利亞城中的亞蘭人,先知叫以色列王不可殺他們,給他們吃喝,放他們回他們主人那去,先知不僅有真知識替神說話,更應有神的性情,慈愛寬厚,善待敵人。今天基督徒只渴慕追求權柄、能力、恩賜,忽略了生命的除舊更新,缺少神的性情與哥林多教會一樣,。「…叫我們既脫離從世上情欲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彼後一4) 三、撒瑪利亞被亞蘭人圍困,遭遇大饑荒,城中兩個婦人饑火難耐,同盟先後殺自己兒子煮了分吃,第一天吃了婦人之子,第二天另一婦人卻將兒子藏起來;在這我們看見人心中的潛意識,浮在人心上的顯明意識所表現的道德、禮貌、理性等都不能代表人的本性,唯有在非常時間,有時是極大的災害痛苦,有時是極大的成就榮耀,由不得自己,人心中潛意識沉潛的性情浮上來,所表露出的獸性,那才是人真正的本性,如自私、貪心、情欲、驕傲、狂妄、兇殘等,那有母親不愛自己親生的嬰孩,但等到了極度饑餓,也可能殺子而食,也可能收藏起來,人本性是充滿矛盾衝突,生命務必除舊更新,要讓聖靈深入人潛意識作更新的工作(參耶四十八11〜12)。 默想 我究竟有多少神的性情? 回應 求主常顯明我的本性情,讓我看見,向神有真而深的悔改,不再自欺。 多坍與撒瑪利亞(王下六1~33) (臺北靈糧堂) 本章不但記錄了以利沙在日常生活中顯出的神跡,同時也記載他如何影響國與國的興衰。 一、找回的斧子 首先是「先知門徒」要為與以利沙同住之處,建造更寬廣的居所,因此到約旦河去,取木料回來建造。在砍樹的時候,有一位先知門徒「斧頭掉在水裡」,他哀呼時,以利沙便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掉斧頭的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這讓我們看見以利沙在日常生活中顯出神跡。 二、滿山的火車火馬 接著,我們看到千軍萬馬之勢,亞蘭與以色列世代爭戰,但是以利沙打發人去見以色列王說「不要從某處經過,因為亞蘭人從那裡下來了。」多次之後,亞蘭王相信他的周圍一定有間諜,但是他的臣僕說「先知以利沙將王在臥房所說的話告訴以色列王了」,於是亞蘭王差人往多坍去捉拿以利沙。就當大軍包圍困多坍時,以利沙讓他的僕人眼睛被打開,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不但如此,他也使亞蘭大軍「眼目昏迷」,以致以利沙將他們引到撒馬利亞。亞蘭軍雖然全數被放回,但是他們有一段時間不敢再犯以色列境界。 三、撒瑪利亞被圍困 過了一段時間,亞蘭王再次來犯,他們「圍困撒馬利亞」,以致城中有饑荒。有一天王在城上,有一個婦人呼叫說王的幫助,婦人說「這婦人對我說:『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兒子。』我們就煮了我的兒子吃了。次日我對她說:『要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可以吃。』她卻將她的兒子藏起來了。」原來城中已經開始易子而食了。王甚驚懼,卻將責任歸咎於以利沙,他打發人去抓以利沙,隨後王也到了,說「這災禍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以色列王不感恩以利沙多次救他,等於神保守他,卻將禍患都諸于神與先知。 默想 我是否在患難中,不定睛於患難,乃是定睛於主,求主打開我的靈眼,看見的作為與保護?我是否紀念數算主的恩典,並不忘恩?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得勝的主,幫助我在靈裡清明,如同看見那看不見的主。當我們在患難中,信任你的搭救,也在患難中,經歷你的真實,不再三心二意。阿們! 耶和華是隨時的幫助(6章1至23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求你使我心中的眼睛明亮,能看見你隨處隨在的大能大力。 耶和華的幫助隨處隨在,不論大小事情,祂都樂於幫忙,沒有一件事是神不願看顧的。在本段經文的開始,列王紀作者描述一位先知門徒在砍樹時,不小心地把斧頭掉在水裡。本來,失去了一把斧頭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然而,以利沙卻為此而行了一個神跡,這意味著神除了關心大事外,也看顧那些在人看來是微小的事。 其後,列王紀作者繼續記述亞蘭與以色列之間的爭戰。自亞哈攻擊基列的拉末後(參王上22章),亞蘭經常以遊擊戰的形式入侵以色列領土,掠奪人畜財物。然而,亞蘭王后來多次的偷襲行動都被以色列識破,令他大惑不解。追問之下,臣僕才告知亞蘭王,其行動的失敗與以利沙有關。當亞蘭王查出以利沙藏身在多坍後,便派人圍困該地,要剷除以利沙。可是,這只是亞蘭王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耶和華的能力是無人能阻的。 有信心與沒有信心的人,面對挑戰時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清早時分,以利沙的僕人看見圍城的亞蘭軍隊人數眾多,嚇得目瞪口呆,以利沙為了堅固他的信心,於是向神禱告,求神開其僕人的眼睛,讓他看見神的作為(17)。以利沙又求神使亞蘭軍的眼目昏迷,繼而引他們進入撒馬利亞城中,落在以色列王的手裡。 當神開了亞蘭軍的眼睛後,亞蘭軍才發現自己已落入敵人手中。以色列王本打算除滅他們,但以利沙卻阻止他,並提出為被擄的人提供飲食,然後釋放他們。結果,這個以德報怨的方法,使亞蘭和以色列化敵為友,「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23) 你是怎樣向神禱告的呢?會否只在禱告中求神紀念一些在你看來是重要的大事,卻把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小事忽略了呢?你會否認為神沒空或沒興趣關心瑣碎的事?請謹記,事無大小,神都顧念! 因著以利沙的信心,神讓他看見其他人看不見的火車火馬。你是一個有信心的人嗎?神給你看過甚麼異象沒有?你會怎樣回應神給你的異象? 人生在世,難免樹敵。我們是怎樣對待敵人的呢?以利沙對待敵人的方法,給與我們甚麼啟示?「多一個朋友就是少一個敵人」這句話對我們有甚麼意義? 不要怕,只要信!(6章24至7章20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加添我的信心,使我行事為人只憑信心,不憑眼見。 6:24的「此後」一詞,並非指其後的經文是6:8-23的延續,而應是指另一場戰事,這與前一段經文沒有直接關聯。在被亞蘭軍隊圍困的同時,以色列正面對嚴重的饑荒,城內糧食短缺,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於是怨聲四起。有人甚至宰吃自己的親生兒女,景況慘不忍睹。面對困境,以色列王把責任全推卸給以利沙,並下令剷除他。雖然以色列王看到眼前的困境是出於耶和華,但他卻不去反省困境出現的原因,而只懂得推卸責任(6:31)和埋怨神(6:33)。事實上,以色列王的反應,正是許多在逆境中的人的反應。 面對眼前的困境,全國上下,不論是王或王的軍長,都不抱一絲期望,然而,以利沙仍然確信神的看顧,他知道神總有自己的時間,人需要的是耐性,因此,他要求以色列王等待,讓神工作。神就在此時使亞蘭軍視聽失調,誤以為草木皆兵,撇下一切物資逃命;祂又讓四個長大痲瘋的人,抱著「死就死吧」的心態前往亞蘭軍營,結果他們在無意中發現敵人遺留下來的物品。 當這四個痲瘋病人走進被棄置的軍營吃個痛快後,便想到若他們等到第二天才回去報喜訊是不應該的(7:9),因此,他們漏夜將這好消息帶給以色列王,然而,除了守城門的人外,王與他的臣僕都對聽到的消息半信半疑,惟恐這是亞蘭軍的伏兵之計。在派人查看之後,以色列人才敢出去掠奪亞蘭軍撇下的財物。饑荒的威脅終於解除了,物價亦隨之大幅下調,整件事情就如以利沙所預言的在一天之內發生(7:1)。 王又差派了本來負責攙扶他的軍長到城門口負責指揮的工作,結果他卻被擁擠的群眾踐踏致死,這便應驗了以利沙曾向他發出的預言:「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7:2、19)一個對神話語抱懷疑態度的人,下場是淒慘的。 面對逆境,不信的人只會看見困難,信主的人卻可看見神的同在。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心情,你會在逆境中埋怨神還是忍耐等候,取決於你的心態。 那四個痲瘋病人解困後,尚且有最基本的道德勇氣回去報喜訊,沒有見死不救!作為已得救贖的人,我們又應如何面對那些在救恩門外的親友? 以利沙與門徒(六章1~23節)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段經文敘事的前段(一至七節)是延續前文(第四章)以利沙與門徒的互動,講到以利亞如何解決了門徒的問題;後段(八至二十三節)則是敘述以利沙如何對付圍困多坍的亞蘭大軍。不論是觀察前段或後段經文,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同在或同去」的多次出現;而且,問題或困境的克服也是因為以利沙的同去或同在。如果從「以利沙是神在地上的代表」的角度來看,這兩段敘事就是要強調「神同在」的重要性,小至於影響個人生活,大至於影響國家存亡;尤其是後段經文敘事,更是清楚地詮釋了「以利沙是以色列的戰車馬兵」的意思,乃是明指「神才是以色列的戰車馬兵」(王下六16~18、20)。 美國加州馬鞍峰教會的主任牧師華理克,曾經為教會敬拜下個簡單的定義:「在歡慶中稱頌神的同在」。換句話說,「神的同在」對選民而言是件已經成就的事實,正如主耶穌的應許:「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所以我們對敬拜的態度,正好是反映我們對神同在的「信心」。今天大部分的教會,聚會時間已經開始許久之後,還有許多信徒才姍姍來遲,顯然是不相信神已經同在;唱詩歌敬拜的時候,總有些人不專心、或不投入,有些是看自己的週報,有些是與人竊竊私語,也會有人左顧右盼在找人,還會有人走進走出,更多人唱詩歌的聲音小到連坐在前後左右的人都聽不見。試想,如果連基督徒都不相信神與我們的聚會同在,未信者來到我們中間會經歷到神的同在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否真的相信神與你同在?如果是!請問你,「神的同在」是如何影響了你的生活呢?「神的同在」又如何影響了你的國家呢?我們今日所讀的這段經文就是要強調「神同在」的重要性,小至於影響你我個人生活,大至於影響你我國家的存亡;你就是今日神的先知,是今日的戰車馬兵,如果連你周圍的人,都無法透過你經歷到神的同在,他們的盼望在哪裡呢?你的「神同在」是真實的嗎?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求禰赦免我們不看重禰的同在,把禰的同在當口號、當理論、虛擬化了,以至於「禰的同在」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影響,甚至不能影響教會的聚會;懇求主在我的生活中、也在教會聚會中彰顯禰的同在。阿們! 禱讀:馬太福音十八章19~20節 19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以利沙與撒瑪利亞城解圍(六章24節~七章20節)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段經文敘事中的人物眾多,而且情節曲折離奇。故事從撒瑪利亞城被亞蘭大軍圍困,以至於彈盡源絕的一幕開始;當王得知道城中糧食已經缺乏到「易子而食」的地步,居然遷怒於以利沙,而且宣稱不再仰望神。以利沙聞言後,立刻預言隔日就要解除糧食危機,王的侍從官聽見就譏笑神絕不能辦到。此時場景一轉,城門口的四個痲瘋病患心想,餓死、殺死都是死,就去投降亞蘭軍,沒想到亞蘭大軍已經留下營盤、財物撤離一空,因此就回報以色列王;王聞訊後還認為是亞蘭欺敵戰術,先派人窺探搜尋亞蘭軍隊的蹤跡,確定沒有詐騙之後,城內百姓就出城掠奪亞蘭人營盤,果然糧食危機因此解除,反而王的侍從官在城門口維持秩序的時候,被人踩死。 經文敘事中的侍從官是個悲劇性的配角,代表一班不信、嘲笑神應許之人的結局;以色列王在經文敘事中的角色,代表另一班人的態度,好像信又好像沒有信心,在神應許的邊緣猶疑。痲瘋病患有點像丑角,雖然對大局似懂非懂,卻成為最早得知真相的人;他們雖然成為神使用的器皿,卻對神的心意渾然不知。雖然以利沙在整個敘事中,出現的篇幅不多,卻是運籌帷幄、深知神時機的關鍵人物。 敘事中的四個角色,如果代表今日教會中的四類型的人,親愛的基督徒,你覺得自己比較像哪一類呢?或許以色列王和痲瘋病患的角色,比較能夠代表今日教會大多數信徒的光景;因為今日大部分的基督徒,好像很信但卻又好像沒有信心,常常對聖經中的應許猶疑不決,無法勇敢委身,雖然好像是服事神的人,卻又對神的心意渾然不知;不過無論如何,神的本意卻希望我們都能夠像以利沙一樣,成為祂心意的出口。世事紛擾常如波浪滔天,基督並不希望祂的教會只是渾渾噩噩的隨波逐流;教會是祂的身體,也是祂向世界傳達心意的器皿,而你我就是教會的一部份。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求禰赦免我們常常被世俗潮流捲入,以至於迷失方向,雖然身處於恩典之中,卻不常明白恩典之主的心意;懇求主拯救教會脫離昏蒙迷糊的魔障,成為黑暗中指引人方向的明燈。阿們! 禱讀:以弗所書五章15~18節 15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