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下第二十章短篇信息

 

目錄:

試驗心內如何希西家(王下二十章)(黃彼得)

神准許的旨意(王下二十1~717)( 趙世光)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二十章)(劉銳光)

善用神賜的光陰(王下廿1~21) (臺北靈糧堂)

希西家得病求愈(王下廿1~21) (臺北靈糧堂)

在神裡面永不絕望(20121) (香港讀經會)

生生死死(二十章1~21) (臺北基督之家)

 

 

試驗心內如何希西家(王下二十章)(黃彼得)

 

經文:代下32:20-31; 王下20

引言:
  知人知面不知心,如箴言20:5人心懷藏謀略,好像深水。希西家王在猶大國算是好王。二十歲為王,在位二十九年。潔淨聖殿,獻祭,廢除偶像。重新獻十分之一,又靠禱告打敗亞述王。其事蹟在列王紀下18—20章,歷代志下29—32章及以賽亞書36—39章有清楚的記載。但在歷代志下32:31這件事中,神離開他,要試驗他,為要知道他心內如何。到底神試驗他的甚麼心?

一.愛神的心如何?
  歷代志下32:24記載希西家不甘願死。當時他大約五十多歲。這表示他愛神的心不真,死是與父神永遠同住,他都不肯,且看為很痛苦的事。在列王紀下20:3記載希西家大大痛哭,表示他對去見神,與神永遠同在是件不快樂的事。

二.感恩的心如何?
  他沒有照所蒙的恩報答神(代下32:25)。他蒙恩作王,也得勝仇敵亞述王,都是大恩。他應當為神而活,使人從他身上看見神的榮耀。但事實上他心中驕傲,認為自己對國家與宗教的復興有大貢獻,認為神應當感謝他的勞力去復興國家與宗教。

三.對財物的心如何?
  希西家這些財物是人民到耶路撒冷事奉神時給他的(代下32:23),但他卻將這些財物藏起來(代下32:27-29)。後來他又向不信的外邦人展示他的財物,才引起亡國。他有財物,但不是好的管家。

四.他愛人的心如何?
  他只求自己一生平順就好(王下20:18-19),對於其子孫及國民有災難則不管。不但沒有愛心也沒有良心。

結論: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139:23-24)

 

 

神准許的旨意(王下二十1~717)( 趙世光)

 

「經文:列王紀下二十17,17

當希西家作王壽數滿足時,正當以賽亞作先知。這一次,神差遣先知以賽亞去告訴希西家王,因為他要離開世界了。神顧念他,預先差遣以賽亞去告訴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豈料希西家王不願意死。是的,人人都希望有強健的身體,更希望多活幾年,何況他是王呢?他聽到了以賽亞的話,心裡很難過,就哭了,他雖然不能起來禱告,他就在 心裡禱告,他的祈禱對不對呢?讓我們來看他怎樣祈禱吧!請看列王紀下廿章三節:「耶和華啊,求你紀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為善的」,希西家王這樣說你以為對否?希西家實在是存著完全的心,做神看為好的事,他的錯誤點就是不願死。各位,我們的存留,動作都在乎神,神要我們死,你不能說我不願意死。創世記有幾位老年人死了,他們經歷「壽數滿足而死。人在壽數滿足時是要死的。神知道人壽數滿足時,神便叫那人回去。當然有些人的死是例外。有些人不當心身體,隨便犯罪,所以壽命減短了。基督徒的身體是神的殿,基督徒如果去犯罪,等於破壞神的殿。好久以前,大概前二十年。有位太太,她精神上十分痛苦。有一天,她流著淚來問我說:「我可否自殺」我說:「不能」。她說:「是我的身體,我為什麼不能自殺」?同時她又問:「自殺是否是犯罪」我回答說:「自殺是犯了一樁大罪,因為你的身體不是你的,你的身體是神的殿,你豈敢拆毀神的殿呢」?有人如此說,凡自殺的,沒有一個是得救的。我不敢說這話,但是在我心中總是不忘記這句話。我們不能消極的把神的殿毀壞,我們要積極的保守神的殿,等我們壽數滿足了,我們寄居世上的日子滿足了,神要我們回去時,我們就去,不要強求不死。

希西家的祈求,神有否答應呢?神聽了他的祈求。不過,神雖聽他的祈求,但希西家並沒有得到什麼。神有原來的旨意,和准許的旨意。准許的旨意不是原來的旨意,神原來的旨意是叫希西家王留遺命與他的家,因為他必定死,不能活了。但是,希西家不願意死,神原來是要他死,現在他不願意,於是神就用准許的旨意,也可以說違反原來的旨意。結果,神再准許他活十五年。請看五,六兩節「你回去告訴我民的君希西家說:「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醫治你,到第三日你必上到耶和華的殿。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壽數』」,這裡說,神必加增他十五年壽數。如果我們不用思想來看,我們一定為希西家快樂。並說:希西家啊,你本來要死的,現在神聽了你的祈求,加增你十五年壽數,恭喜你了!其實仔細來看,就有不對的地方。那不是說我們生病不可祈求神,如果多活幾年事奉神是多好,但是,這一次神差遣以賽亞清清楚楚的告訴希西家說:「你必定死」。希西家應該說,神哪,如果你不要我死,最好,但是不要照我的意思,願你的旨意完全。我們的主耶穌,祂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豈不也是如此說嗎?主耶穌知道在十字架上要嘗第二次死的苦味,所以他大聲流淚禱告說:「父啊!求你將這杯撒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他一連三次都是這樣禱告。後來主明白了神的旨意,神原來要祂嘗死味。彼得想救耶穌,耶穌說:「父要我喝這苦杯,我豈敢不喝呢」?這樣看來,耶穌是何等的順服,所以能得天父的喜悅。有時候,有些事未必稱你我的心;事情起初或許稱你我的心,但是結果才知道是個大錯。我們要順服神的旨意,雖然當初是黑暗的,是痛苦的,到後來才知道神的意念超過我們的意念,神所作的總比我們好。你想,希西家的錯處在那裡?我總覺得做一件事的動機,目的,很重要。動機若不顧及神,總不會有好結果。根不好 ,怎麼能結出好果來呢?神雖然有祂的旨意,但是你的動機和目的要合乎祂才好。事情的開始,比事情結局重要。我們的眼光不要短視,不要單顧眼前,如果單顧眼前,後來就會不斷的受虧損。現在有一班人,他們在香港九龍罪惡的所在中醉生夢死,你好意的提醒他,他要見怪你。你同他講上帝,耶穌。他討厭你;他有錢,他說:「用完再說」。這樣多危險!我們不可這樣。我們中間初來聽道的各位,我告訴你們,我們的身體是暫時的,不要說加增十五年,就是加增一百五十年,當一百五十年過去時,也要死的。我再說,這身體是暫時的,你裡面的靈魂是永遠的;你單顧暫時的身體,不顧永遠寶貴的靈魂,你太對不起自己了。你身體是應該保重的,但是你更不能忽略那寶貴永遠的靈魂。你把幾十年的身體,與永遠的靈魂來相比較,其差不能計算。你單顧身體不顧靈魂,你這樣做對不對?神差耶穌來到世界,為要叫我們顧念這永遠的靈,神看重的,我們不能不看重,神看為寶貴的,我們不能忽略,願我們寶貴永遠的靈魂。

我現在告訴各位,希西家祈求的錯誤點在那裡。希西家如果知道,當他身體離開世界時,他的靈魂就立即去到神那裡去,他就不會哭了。希西家的祈求蒙神垂聽後,想不到後果卻是這樣:請看廿一章一節:「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瑪拿西是希西家的兒子,他登基時,年十二歲,他作王五十五年。瑪拿西是希西家病好後兩三年中生的,希西家死後,他登基,所以只有十二歲。他做王五十五年。年代很久,他有否像他的父親那樣敬畏神呢?請看第二節:「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哦,他行神看為惡的事。他父親敬畏神,他離棄神,他還作了許多壞事,請看第三節「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毀壞的邱壇,並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和外邦人的偶像、他再進一步怎樣呢?請看六節:「並使他的兒子經火」,瑪拿西做王時做了列王不敢做的事。列王沒有做的,他完全都做了。他敬拜外邦的偶像到什麼程度呢?有的偶像是銅做的,裡面燒著火,瑪拿西甚至將自己的兒子,活活的放在銅像火裡燒死。事情壞在他作王五十五年,如果五年還好。希西家如果在十五前死了,就沒有瑪拿西;沒有瑪拿西,有別人作王。別人作王至少不會像瑪拿西。如果希西家早知道事情的結局,他就不會再求活下去了。我們的存留,動作都在乎神。你有不願的,但是我盼望你應該說:「不要照我的意思,願你的旨意成全」。主耶穌如此說,你也要如此說,你更要順服神的旨意。

從前有位基督徒的母親,她所最愛的兒子死了。她的信心很好,她就跪下來,為她死了的兒子禱告說:「神哪,你是使死了復活的神,主耶穌啊,你是復活之主,在你並無難事。現在我所愛的兒子死了,我祈求你,使他復活,若你不使他復活,我就跪著不站起來,如果你使他復活,我以後更要信靠你」。後來,他兒子真的活過來了,她就快樂得不得了,到處作見證說:「讚美主,我的兒子死了,神聽我的禱告,他就活了」,後來,誰知道她的兒子在二十歲時,做強盜被人捉去,槍斃了,那位母親看到這裡結局,她就痛哭後悔,她又禱告說:「神哪,早知這樣,我就不強求你」,我們的神,祂所作的,有時我們不理會 ,後來才知道 ,才要讚美祂,重要的,我們不可要神准許的旨意,要遵行神原來的旨意,雖然有時要受苦,只要是神的旨意,我們都要甘心接受,雖然有患難,只要是神的旨意,患難一會兒就會過去的,只要出乎神的旨意,當初雖黑暗,但後來就有光明,我們雖不能看見神,卻要信靠順服祂,那末將來我們與主同在時,情境的甘美,沒有別人能領會。

希西家病好後,還做一件愚笨的事,我們在列王記下廿章中,不是看到希西家由神加增了他十五年壽數嗎?希西家在這多活的十五年中,他一件好的事都沒有做出來,他好像空空的活了十五年,人享長壽是好的,但是壽數的長短,與事業並沒有關係,希西家多活十五年,不如多活十五天做一件好事還好,耶穌在地上工作只三年另六個月工夫,祂三十歲出來作傳道,在三年半中,他所做的事多不多呢?我沒有資格說,但那是祂所愛的門徒說的,請看約翰福音末了一章,末了一節:「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翰說,耶穌所行的事,若是一一的寫出來,他想,恐怕世界也容不下,耶穌在三年半中的工作,超乎我們三十六年的工作,所以並不在乎你活得多長,只在乎你怎樣在神面前過你的生活,怎樣的事奉神?基督徒啊!你得救後,你工作了多少,你所作的有沒有滿足神的心呢?我們要愛惜光陰,不可虛度光陰,難道我們就吃吃,喝喝,睡睡,過一生嗎?諸天述說祂的榮耀,穹蒼也要傳揚祂,雖然我們小小的人類,但是也要在短短的時期中,述說祂的榮耀,傳揚祂的作為,你在作什麼?舊約裡的瑪土撒拉,他的一生,只是生兒養女,白活了幾百歲,快近一千歲的年紀。聖經中有一卷書是沒有結束的,別卷書都有個開頭,也有個結束,唯有使徒行傳是沒有結束的一卷書。為什麼沒有結束呢?因為主要你我繼續下去。這卷書裡所記載的事以關於保羅與彼得的事最多,其他的人記載很少。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是你我工作的時候了。保羅在亞西亞傳道時,他說傳福音的地方已經去盡。當時工作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他被記載在使徒行傳裡呢?因為他所盡的力最多。神是公義的,現在既然是你我工作的時候,我們不可懶惰,也要盡力多作主工。

希西家還有一件愚蠢的事,就是他病好後發生的。請看廿章十二節:「那時巴比倫王巴拉但的兒子,比羅達巴拉但聽見希西家病而痊癒,就送書信和禮物給他」。哦!巴比倫的王子因為聽見希西家病好了,就送書信和禮物給希西家。希西家多快樂!多榮幸!於是他把國中所有的金銀財寶都給他們看,這就是一件愚蠢的事。當這班使者回去的時候,巴比倫王一定會問及,猶大國豐富與否的問題。他們當然據實回答說豐富得很了。結果,猶大國所有的,要被巴比倫俘去。,我們所有的,都是神所賜給我們的,我們要把榮耀完全歸給祂,切不可偷神的榮耀,我們只不過是個管家,只應好好地照顧神所賜給我們的,我們要把榮耀完全歸給祂,切不可偷神的榮耀,我們只不過是個管家,只應好好地照顧神所賜給我們的。希西家在巴比倫王子面前,彰顯自己的富有,結果他所有的,猶大國所有的,被俘到巴比倫去。願各位把神的榮耀完全歸神,好叫神再更多的賜福於你。——趙世光《聖經寶藏(卷四)》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二十章)(劉銳光)

 

列王記下二十章   得意生驕的希西家 
   
希西家是一代好王,但還是有他的弱點,而且這弱點造成國家日後的傷害。這弱點就是他因得意忘形,洋洋自得,不知收斂。
一.病得醫治      (v.1-11)
   
病得醫治是這次得意忘形的背景。
 1
.傷心         (v.1-3)
   
希西家得病,從先知口中得知這是不治之症(v.1),他極其傷心,靈性跌到穀底。
   
希西家有這表現是可以理解的。
   
正在英年。希西家登基作王時年廿五歲,共作王廿九年。從他以後可以再活十五年來計,可知他已作王十四年,正好是卅九歲,正值黃金年華,可以大展拳腳。這麼年輕就要離世,心實有不甘。
   
剛克服亞述威脅。亞述國的欺壓曾使他飽受痛苦,但因為依靠神而得以克服,經歷神的可靠,甚感得意。正在這時候忽然得了不治之症,怎能接受﹖怎不傷心﹖
 2
.得醫         (v.4-11)
   
希西家的心情,痛苦和禱告,神都知道,看見。神動了慈心,要醫治他。神並且以攪動天然界來證明希西家必得醫治(v.11)。這麼大的神跡,除了約書亞時代,神叫日月停止的事件以外,此後就沒有再出現過。神喜悅希西家,在此可以盡見。
   
經歷神這麼奇妙的醫治,希西家自然大樂,到處向人見證,聽見的人都同感奇妙。

二.顯露財富       (v.12-21)
   
希西家得神醫治的奇跡傳遍天下,連巴比倫王也知道了,特派使者來慰問(v.12)
   
希西家樂極了﹗病既得醫治,還可以再活十五年。又得遠近的人來慰問,連東方新興的獅子也來問安,怎不大樂﹖怎不得意洋洋﹖
   
人得意的時候,往往是危險的時候。
   
希西家得意忘形,他把國家的財富顯露在巴比倫人面前,炫耀他的豐富,顯示他的成就(v.13)
   
希西家這樣炫耀國庫,財寶,正是巴比倫日後要來掠取,搶奪的誘因(v.16-18)。先知以賽亞把神的警告告訴了希西家,豈料希西家這時不知悔改,反而不以為意,竟說﹕「你所說耶和華的話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穩固的景況,豈不是好麼﹖」(v.19)。被得意㛦昏了腦筋,糊塗起來,不把神的警告當作一回事,這真是希西家一生的敗筆﹗
   
得意是好的,但千萬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得意生驕。

 

 

善用神賜的光陰(王下廿1~21) (臺北靈糧堂)

 

一、「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以賽亞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必死,不能活了。』」人的年限,由神預先定準(參徒十七26),人活多少年,乃神的預定,連先知以利沙也不例外(王下十三14);基督徒勿為自己的生死憂慮,相信神的預定,順服神的安排(參太六27)

二、一個人從生到死,距離並不遙遠,只一步之差,一紙之隔而已,「希西家就轉臉朝」(2節),如人一翻身立刻就面向著,一切都無路可走,到此為止了。

三、以賽亞宣告希西家必死,出來還沒有到中院,耶和華的話又臨到他,祂必加增希西家十五年的壽數,以賽亞與神的交通是十分親密的,神的話臨到他是新鮮活潑的(參徒七38),神的話有原則,也有細節,有原則也有例外,一個人的壽數固然是神所預定的,人若犯罪,可能神會使他提前死,人若行義,可能神會使他加增年數「當取一個無花果餅來…貼在瘡上,王便痊癒了」(7節),與耶穌吐的唾沬和泥,及提摩太稍為用的酒一樣,神也使用醫藥醫治人的病。

四、希西家得到神加增的十五年壽數後,將自己家中的財主,及庫中的軍器,都展現給巴比倫的使者看,歷代志下卅二章24節說這是因他的驕傲,以致神說,他必亡國,他的子孫必被巴比倫王擄去;以弗所書五章16節叫我們要愛惜光陰,希西家沒有善用神加增給他的年數,從長遠看,不如不加增,少活十五年,反而更好;真的,人生不在乎時間的長短,乃在乎內容好壞,神的國度也需要「保密」!不要事事張揚!

五、「日影往後退十度」(10節),與約書亞記十章13節「…日頭在天當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約有一日之久」,神為了借著人執行祂的命令,甚至改變天體運動來配合,可見神的計畫不能攔阻,也看見人的重要性。

默想

對生死逐漸看透,相信神的預定,順服神的安排。

回應

珍惜神賜給我的今天,善用光陰。

 

 

希西家得病求愈(王下廿1~21) (臺北靈糧堂)

 

本章記錄猶大王希西家患重病的史實,至於它的時間點,究竟是在亞述王圍攻之前、之後或是之中,有不同的看法。由本章所記「並且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我為自己和我僕人大衛的緣故,必保護這城。」來看,似乎是在亞述王圍城之前或之中的可能性為高。

一、希西家病得要死

希西家染病,並且「病得要死」,那時先知以賽亞去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聽了之後就轉臉朝牆,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求你紀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做你眼中所看為善的。」希西家痛痛的哭泣在神面前。

二、耶和華給予兆頭

此時以賽亞已經離開,還沒有走到中院,神就感動他,回去告訴希西家「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醫治你。」並且告訴他,病會很快就好「到第三日,你必上到耶和華的殿。」不但如此,神還「加增你十五年的壽數」。至於亞述王帶來的壓力,神也承諾「並且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我為自己和我僕人大衛的緣故,必保護這城。」

以賽亞要人取一塊無花果餅來,貼在瘡上,希西家便痊癒了。希西家問以賽亞,三日之後就能上耶和華的殿,是否有甚麼兆頭?以賽亞要希西家選擇「日影向前進十度呢?…往後退十度」希西家的選擇是「日影往後退十度」,因為他認為日影本來就往前進,因此前進容易,後退較難,他認為較難的事,可以顯出這兆頭的真實。果然日晷原本向前進的日影,就往後退了十度。

三、巴比倫使者來訪

當希西家痊癒之後,巴比倫王「米羅達巴拉但」差使者送書信和禮物來。希西家在病癒的快樂之下,將寶庫的金子、銀子、香料、膏油、軍器、財寶,都毫無顧忌地帶使者參觀。當先知以賽亞得知希西家將財寶都給使者看了,就告訴希西家,他的舉措完全錯誤「凡你家裡所有的…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因著希西家的輕忽,讓巴比倫人開始覬覦這些財寶,日後必來掠奪。同時「從你本身所生的眾子…被擄去在巴比倫…當太監」,希西家的回答頗讓人扼腕「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穩固的景況,豈不是好嗎?」

默想

我是否能居安思危,不與狼共舞,而將自己隱藏在主的裡面?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眷顧我們的主,求主幫助我,在主的眷顧與恩待之下,能力保守自己,不與世俗為友,而能隱藏在主裡,躲過人帶來的風暴。阿們!

 

 

在神裡面永不絕望(20121)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我的一切本乎你,除你以外我並沒有可誇的。

 

本段經文記述希西家病重,先知以賽亞來見他,著他及早預備後事。對於事業如日中天的希西家來說,神藉以賽亞所傳遞的信息,有如晴天霹靂,於是他苦苦哀求神(3)。結果,神再一次垂聽他的禱告,並叫剛離開的以賽亞折返,向他宣告,神必醫治他,給他添壽十五年。

有人認為希西家在禱告中為自己求壽是自私的行為,但若我們從那時候的處境來看,便會發現這評論是不公平的。一般相信,希西家是在亞述王西拿基立圍攻耶路撒冷之前患病的,當時,他要面對亞述的步步進迫,而他的兒子瑪拿西年紀還小,未宜繼承王位,因此,作為一個愛國愛民的王,希西家欲保留性命以鞏固內政和保衛國土,實在是人之常情。事實上,耶和華也清楚指出,祂願意醫治希西家,乃是為著祂自己和大衛的緣故,讓希西家帶領百姓脫離亞述王之手(6)。為了證明神會醫治,且解決由亞述帶來的問題,希西家要求一些確據。神不厭其煩的向他顯明了一個高難度的徵兆(10-11),由此顯示了祂對希西家的愛。

希西家病癒後,巴比倫王的兒子米羅達.巴拉但到訪。希西家一方面為了向這位可能是日後的盟友示好,另一方面亦想炫耀自己的威榮,於是向對方展示了國家的一切財富與軍備。但希西家此舉卻惹來日後無窮禍患。神藉以賽亞發出預言,說巴比倫將要戰勝猶大,並擄掠她的百姓。希西家對預言的回應聽來有點奇怪(19),亦使人感到難以理解。或許,希西家的話是一種禮貌的回應,藉以表達出他尊重和接受神所說的,又因神不在他活著時毀滅猶大而感到慶倖。

我們所相信的神,是一位願意回應我們訴求、卻又有絕對主權的主。希西家求神憐憫他,加添他的壽命,神便按實際的情況,運用其主權讓希西家如願以償。誠然,我們在祈禱時,可以把自己的需要告訴神,但重要的是,我們要肯定最後的主權仍是在主的手中,我們要順服祂的回應。

此外,希西家向巴比倫王子展示財富的其中一個動機,乃是想炫耀自己的實力,但他這樣做的同時卻忘記了要將榮耀歸給神。我們做事時,會否也有想炫耀自己的心態?這種心態如何妨礙我們與神的關係?

 

 

生生死死(二十章1~21)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雖然經文敘事沒有交代,不過經過聖經學者的研究推論,希西家生病的時間應該在亞述攻擊猶大的那年。如果時間的順序是,先有亞述侵犯,經過千辛萬苦之後才脫困,沒隔多久就聽到「所罹患的疾病無法痊癒」之噩耗;那的確是令人喪氣、而又不甘心的消息。有聖經學者認為本段敘事的重點,是希西家得醫治的經歷;不過得醫治的經歷之後,緊緊接著一個錯誤的行為,甚而導致將來的亡國之禍,就不能不讓人從情節的鋪陳聯想到,作者的言下之意恐怕是要檢討希西家多活十五年的禍福功過。

不論在希西家的時代,或者是在今天,不治之症得到醫治,對任何人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是人人稱慶的好消息。俗話不也是說:「好死不如賴活」。然而在這段經文敘事的情節之中,卻逼得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評估「生與死」的意義與價值。希西家是個好王、也是個敬畏神的人,多活十五年應該是件好事;然而活久一些,不但讓他有機會犯下嚴重的錯誤,多活十五年也讓他生了兒子瑪拿西——這個在猶大諸王中,執政最久也是最邪惡的王。對希西家和猶大國而言,「好死不如賴活」這句話恐怕並不適用。

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多壽多福」,然而聖經裡的價值觀,對生命的評估,卻是將「長短」與「意義」分開討論;換言之,生命的長短與意義,並不成正比。耶穌基督並不長壽,然而祂不但活得有意義,死得更有意義。因此,生命的價值應該不是在乎活多久,而是在乎應該怎麼活才有意義。耶穌在面對十字架殘酷的死刑時,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禰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禰的意思。」(太二十六39)祂的榜樣讓我們知道,基督徒不但應該尋求照著神的旨意活,也應該將「死的主權」交給神,為主而死。不為主而活是錯誤,不為主死可能錯得更嚴重;希西家就是個活的借鏡。

回應:親愛的天父神!禰不但是我生命的救贖者,也是我生命的創造者與計畫者;唯有照著禰的計畫活,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唯有照著禰的計畫死,才是有意義的死、崇高的死。因此我不但將生的主權奉獻給禰,也將死的主權奉獻給禰;不但為禰活,也為禰死。阿們!

禱讀:羅馬書十四章8

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