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歷代志上第二章拾穗

 

【代上二1「以色列的兒子是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

  除了但以外,雅各兒子的排列與創3523~26是一樣的。省略了約瑟,如出11~4。順序如下:先是第一個妻子利亞的六個兒子;然後是但,沒有按順序;再接下去是第二個妻子拉結的兩個兒子;第一個妾辟拉的另一個兒子;最後是第二個妾悉帕的兩個兒子。辟拉的第一個兒子但,沒有按順序出現,而是列在利亞的第六個兒子以後。他的名字在雅各兒子中的位置是依據雅各臨終前祝福預言的順序。關於這些名字的其他排列,見創468~25;民15~1520~47134~15265~48;申336~24――SDA聖經注釋》

         「以色列」(1)是神給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先雅各所起的名字(創三十二28;三十五9~10),代表神的揀選。回歸的百姓未來的盼望,在於神過去的揀選。因此,《歷代志》的作者只用「以色列」這個名字來稱呼雅各,以強調選民的身分,只在引用的詩篇中才提到「雅各」(十六1217;詩一百零五61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聖經中幾處記錄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順序都不同,這些順序差異跟當時作者的 寫作目標有關。――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1~2本節相當於(2~8)的序論,記錄了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第一祖先的名單。一般來說,記錄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順序是利亞、拉結及兩個婢女所生之子,若其順序不具有重要意義時,則是順其自然地進行了記錄,本文亦屬這種實例(492~27;民15~15265~48)。我們可以藉著本文思考以下兩個問題:①與其它所有民族一樣,以色列民族最初亦是起源于亞當,但形成明確的民族血統之時則是以色列的十二子誕生之際<493~27,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②“十二”被視為完全數(啟 緒論,聖經中數字的象徵意義),尤其是使人聯想到耶穌基督的十二門徒(613)。正如以色列藉著此十二子誕生一樣,教會已藉著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孕育,繼而擴張成永恆的神之國度。 ――《聖經精讀本》

         本章1~2節所記以色列十二個兒子的次序與《創世記》三十五22~26相同,只是但從第九位升到第七位。本節詳記諸支派的家譜時,則以猶大居首(參五1~3)。猶大的五個兒子,珥和俄南因犯罪均早死(創三十八710)。三子示拉的家譜見四21。本章專記其餘二子法勒斯和謝拉的譜系(483面“大衛王的家譜”)――《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1~2節列出了以色列十二個兒子的名字,作為第二至八章家譜的序言。這些名字的排序與《創世記》中的三次排序(創二十九31~三十24;三十五22~26;四十六8~27)都不相同,並非按照長幼順序,而是用交錯平行(Chiastic Parallelism)的文學手法,刻意把約瑟和便雅憫放在中心,突出承受長子名分的約瑟(1)和產生以色列第一個王掃羅的便雅憫:

o A. 利亞的兒子: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

o  B. 拉結婢女辟拉的兒子:但;

o   C. 拉結的兒子:約瑟、便雅憫;

o  B1. 拉結婢女辟拉的兒子:拿弗他利;

o A1. 利亞婢女悉帕的兒子:迦得、亞設。──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二1~2  以色列眾子的資料哪裡尋?】有關以色列眾子的事(雅各的十二個兒子),請參創世記2932節至5026節;並請分別參創世記373845章約瑟、呂便、猶大的人物介紹。――《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上二1~3作者列出十二支派之後,便把焦點放在猶大支派上;大衛的王朝正是由此而出。――《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代上二1~55從雅各到大衛的家譜:本文可分為三個部分:①(1~17)是從以色列(雅各)到大衛的家譜(11~3431~24);②(18~41);③(42~55)部分則各自介紹希斯侖與迦勒的後裔。值得注意的是,聖約的家譜之序是雅各→猶大→法勒斯。事實上,猶大是有很多缺陷的人,他娶了迦南女子為妻(281),又與兒婦他瑪同過房(3812~18)。然而,他身上也有優秀的一面。他說服眾弟兄將瀕臨死亡的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3725~28),也曾為便雅憫懇求過約瑟(4418~34)。就是這樣的猶大承繼聖約之血統完全是神驚人的祝福與主權性的護理。 ――《聖經精讀本》

         第一章列出了從亞當、挪亞、亞伯拉罕到以色列的家譜,顯明全世界都在神的救贖計畫之中,但神的救贖是借著對單個家庭的揀選預備和延續。第二至八章列出了以色列十二個兒子的家譜,單個的家庭變成了一個民族,神的選民照著祂的應許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創二十二17),神借著這一批滿了殘缺和軟弱的選民,賜福給「地上的萬族」(創十二3)──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這十二支派的家譜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名單並不完整,如大衛的兒子拿單的後裔就沒有列出來(路三24~31)。因此,這份家譜目的不是用來認祖歸宗,而是神借著數算自己的百姓,顯明神揀選的計畫不受人的失敗(37)和被擄(17~24)影響,被擄的百姓「所剩下的,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必歸回全能的神」(賽十21)──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二2「但、約瑟、便雅憫、拿弗他利、迦得、亞設。」

         52 說明了歷代志作者寫這些家譜時,背後的史觀。―― 蔡哲民等《歷代 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3「猶大的兒子是珥、俄南、示拉;這三人是迦南人書亞女兒所生的。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使他死了。」

         “書亞女兒”,正如創世記三十八章2節。――《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為了預先防止淫亂而可憎的外邦風俗,神禁止以色列百姓與外邦民族通婚,但他們卻輕易地將此番警告拋諸腦後(36;拉1010)。猶大亦然,他給自己的家人帶來了諸多災難。不顧祖父以撒的警告(281),娶了迦南人的女兒,生下本節所記錄的三個兒子(珥、俄南、示拉)。長子珥雖與他瑪成了婚,卻因在神面前行了惡,故沒有留下後嗣就死去(383~7)。其後俄南以不正當的方法拒絕代兄立後嗣的責任而死去(3889)――《聖經精讀本》

         雖然以色列長子的名分歸了約瑟(2),但按照雅各的預言(創四十九8~12),彌賽亞的譜系將在猶大支派中延續,一直到大衛和他的後裔。大衛將作為國度的王,承受大衛之約(十七7~14)、預備建造聖殿。國度和聖殿是《歷代志》的重點信息,因此,在十二支派的家譜中,猶大支派被放在首位,篇幅最長(3~23),是十二支派家譜的核心;而大衛則是猶大支派家譜的核心,也是整本《歷代志》的核心。第二個被重點數算的是在聖殿中事奉的利未支派(1~81)。這兩個支派的家譜,突出了本書國度和聖殿的主題。──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2),但他卻娶了迦南人為妻(3),行為與蒙揀選的地位完全不相稱。猶大的兩個兒子因犯罪而遭神公義的審判(創三十八710),但外邦兒媳她瑪與他亂倫生了兩個孿生兒子,卻蒙神憐憫而存活(創三十八14~30)。這份精心挑選的家譜,特地提到這段很不光彩的歷史(4),給失敗的百姓帶來了盼望:選民和世人在全然敗壞的本相上並沒有任何不同,都沒有條件贏取神的垂青。若非神在公義之中存留了憐憫,地上沒有一個人配得存活。因此,神的揀選是無條件的,所以也是信實可靠的。連這樣一位滿了殘缺的猶大,都可以成為大衛王和彌賽亞的祖先,可見神的救贖計畫並不依賴人的光景和努力,完全是根據神奇妙的恩典與全能的護理,祂「親口應許,親手成就」(代下六15)──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整個猶大支派的家譜(3~23)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刻意把大衛的家譜放在中心:

o A. 猶大的後裔(3~55)

o  B. 大衛的後裔(1~24)

o A1. 猶大的其他後裔(1~23)──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這份精心挑選的家譜,再次提到一個不光彩的人物「亞幹 עָכָר/ä·kär’(7)。原文故意修改了「亞幹 עָכָן/ä·kän’(書七18)的最後一個子輔音,使之與「連累 עָכַר/ä·kar’(7)諧音,因為「亞幹」個人的失敗導致了以色列整體的失敗(書七1~26)。神在此提醒百姓:祂在地上所要得著的,不是個別人的見證,而是國度整體的見證;這國度在舊約時代是選民,在新約時代是教會。今天,神的心意是要得著基督身體的見證(弗四12),在教會中得榮耀(弗三21);因此,沒有一個肢體可以清高自義、獨善其身,「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來三13)──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書亞」:字義是「財富」。

         「珥」:字義是「清醒」。

         「俄南」:字義是「強壯的」。

         「示拉」:字義是「懇求」。

         23 「耶和華」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就是審判被揀選的猶大支派。而且描述 猶大的長子是用「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這個用詞是表示「長期的行惡」,所以 神用「死」來懲罰他。――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猶大的兒子。與創38章的名單一致,但簡要得多。

         長子珥。參創387

         耶和華就使他死了。保留這句原始記錄(見創387),符合《歷代志》作者的宗旨,就是說明犯罪的可怕後果,和行義的報酬。――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3~4猶大有三個兒子,但長次二子都被神懲罰死去,後來猶大由媳婦她瑪多生二子(參創38),大衛即出自她瑪一系。猶大與她瑪發生關係一事,實為後來摩西律法所不容(1815 2012),可見此事雖顯出神容忍的恩典,卻不足效法,只可視為前車之監。猶大三子示拉的族譜錄於本段末尾(421~23)――《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二4「猶大的兒婦他瑪給猶大生法勒斯和謝拉。猶大共有五個兒子。」

         他瑪:猶大曾應許他瑪將藉著示拉立長子之後,他瑪見公公還不肯履行此約,便主動接近猶大並從其受孕,生下雙生子法勒斯與謝拉(3811~30)。他瑪的此番行為雖極其奸惡,卻也反映了其耿直的信仰。她雖然失去了丈夫卻不肯回本國,反要得子立後,直到最後也要成為聖約的百姓(413~17)――《聖經精讀本》

         24 其實也是扼要的說出猶大的罪惡,他故意不讓自己的兒子去執行為哥哥 留後的義務,所以她瑪假扮妓女透過猶大取得後裔。

         「她瑪」:字義是「棕櫚樹」。

         「法勒斯」:字義是「違規」、「破壞」。法勒斯在家族上列為長子,大衛 與耶穌基督都是他的後代。

         「謝拉」:字義是「升起」。――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5「法勒斯的兒子是希斯侖、哈母勒。」

         法勒斯的兒子希斯侖是本章所記譜系中的關鍵人物,因他生蘭(9),蘭的後裔中生了大衛的祖先波阿斯(10~15),耶穌基督就是大衛王族的後裔。

    法勒斯的另一子哈母勒,《創世記》四十六12和《民數記》二十六21及本節都記有他。但以後沒有再提到。――《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希斯崙」:字義是「被牆圍住」。

         「哈母勒」:字義是「留下」。――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5~8大衛出身的法勒斯家系留到本章下半詳述,這裡先記法勒斯弟弟謝拉的子孫。――《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二6「謝拉的兒子是心利、以探、希幔、甲各、大拉(“大拉”就是“達大”),共五人。」

         「心利」:可能就是書71的撒底。

          「以探」:王上431稱他為「以斯拉人」,另把他和希幔、甲各、達大一併列為智慧人。――《串珠聖經注釋》

         王上 431 記載「以探、希幔、甲各、達大」是當時有名的智慧人。

         「心利」:SH 2174,字義是「我的音樂」。 71 的「撒底」SH 2067 可能就是這個人。

         「以探」:字義是「堅忍」。

         「希幔」:字義是「信實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甲各」:字義是「支撐」。

         「大拉」:字義是「臂」。――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謝拉的兒子。從這裡開始所提供的材料都是以前的聖經裡所沒有的。

         心利。在書71中為撒底,是亞干的祖父。在希伯來語中,m 很容易與b混淆,r很容易與d 混淆,所以zmr zbd 十分相似。關於這些希伯來字母,見本書14頁。――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7「迦米的兒子是亞干,這亞干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連累了以色列人。」

         “亞”的意思是“困擾”,他的罪困擾以色列。參看約書亞記七章1節的腳註。――《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迦米」:乃心利(撒底)的兒子(參書71)――《串珠聖經注釋》

         迦米的兒子是亞干:亞干因貪戀而私藏,給整個以色列百姓帶來了敗戰的恥辱,自己則在亞割穀被石頭打死(7)。本書作者欲藉著記錄此事,加強被擄歸回之後遇到諸多難題之後百姓之團隊意識<41~22,以色列的共同體意識與新約教會>。另外,在聖徒中間也真被邪惡的欲望所驅使而破壞整體團結力量之輩(520),如耶穌十二門徒當中的加略人猶大(141011),再如初期教會的亞拿尼亞與撒非喇(51~11)――《聖經精讀本》

         「迦米」(7)可能是心利的兒子(6節;書七1)。「迦米的兒子」(7)原文是「迦米的眾子」,但卻只提到一個兒子。這在家譜很普遍,可能是習慣用法,與兒子的數目無關。──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迦米」:字義是「我的葡萄園」。其實照 71 的記載,迦米應該是心 (或撒底)的兒子,此處沒特別交代,應該是認為讀者都知道。

         「亞干」:SH 5917 71 SH 5912。兩字意義相似都是「惹麻煩者」 的意思,僅僅相差一個子音。――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迦米的兒子。迦米是亞干的父親,撒底或心利(6)的兒子(71)。但《歷代志》的作者略去了這個細節。

         亞干(見書71)。聖經的家譜中,常常省略許多細節,故有時會引起誤解。亞干是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718)。書724裡只說他是謝拉的曾孫(原文為兒子)。聖經中“兒子”的概念必須按照作者原意來理解,與現代的含義往往不同。

  聖經常用“兒子”來代表“孫子”。如甯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王下9214)被稱為甯示的兒子(原文,見王上1916)。其他典型的例子是亞撒利雅(王上42;參代上68~10)和基士(撒上911451;參代上833939)。亞他利雅是稱孫女為女兒的例子(王下818;參王下826,原文)。也有把外孫稱為兒子的(314355;代上221~23)。“兒子”還用來表示更遠的後代,如亞干的例子(見上面第7):以斯拉被稱為西萊雅的兒子(71)。其實西萊雅在以斯拉參加耶路撒冷的工作以前130年就已經過世了(見代上614;王下2518~21)。以斯拉的家譜和其他許多家譜一樣(71~5),省略了許多名字。在其他家譜裡,“生”可以指“是……祖先”(如《馬太福音》裡的十四代,太11~17;見本書卷一186)。“大衛的兒子”,“亞伯拉罕的兒子(原文)”實際上是指他們的“後裔”。還有一些希伯來表示親屬關係的用語也一樣含糊。拉班和雅各是舅甥,亞伯拉罕和羅得是叔侄,都被稱為弟兄(138;創1414;見創2912注釋)。不清楚何巴究竟是摩西的岳父還是內兄(見民1029;士411注釋;參路136 “親屬”)。不可能把聖經家譜裡的關係都弄清楚。而且這樣做意義也不大。現代的讀者不必吹毛求疵。因為這只不過是一種古代的習慣,含義比現在更籠統一些罷了。――SDA聖經注釋》

         連累。可能是雙關語。“亞干”希伯來語是`akar,根據一些權威人士的說法,是指“麻煩”;還有人認為是指“妨礙”,“斷絕交往”。約書亞問亞干:“你為什麼連累我們呢”(725)。亞干埋葬身在“亞割谷(亞割就是連累的意思)(72426)。――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8「以探的兒子是亞撒利雅。」

         「亞撒利雅」:字義是「耶和華已幫助」。――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 資料》

 

【代上二9「希斯侖所生的兒子是耶拉篾、蘭、基路拜。」

         本節作者突出大衛一脈,也可從記載希斯侖三子的先後次序看出。他在1017節先寫蘭的家譜,提到他後裔中耶西所生七子,其中有“七子大衛”。然後接上在18~20節記迦勒(即基路拜為基尼人,以後才入猶大支派)的後裔。長子耶拉篾的家譜到25節才記述。――《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法勒斯的兒子「希斯侖」(9)是大衛的直系祖先。希斯侖後裔的家譜(9~24)也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首尾都突出了大衛的家譜:

o A. 從蘭到大衛的家譜(9~17)

o  B. 希斯侖其他的後裔(18~24)

o   C. 耶拉蔑的後裔(25~41)

o  B1. 希斯侖其他的後裔(42~55)

o A1. 大衛的家譜(1~24)──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耶拉篾」:字義是「願神憐憫」。

         「蘭」:字義是「高貴的」或「高的」。

         「基路拜」:SH 3621字義是「我籠中之物」,這個字也作SH 3612「迦勒」, 218 就用這個字。――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希斯侖所生的兒子。希斯侖的家族在猶大的後裔中顯然占重要的地位。本章第9~55節專門講希斯侖的後代。

         耶拉篾。這份家譜經常提到耶拉篾(925~273342),但是他的名字在《舊約》其他地方只是在提到他後裔時才出現(撒上2710;撒上3029)。他們住在猶大的南部。叫耶拉篾還有另外兩個人(代上2429;耶3626)

         。耶拉篾也有一個兒子叫蘭(代上225)。但是得419;太13;以及路333裡的蘭,是希斯侖的兒子。

         基路拜。可能指希斯侖的兒子迦勒的家族(18)。――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9~17蘭的後裔:本段是整個猶大族譜的中心──大衛出身的譜系(參串)――《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的家譜:這是在從1章開始記錄的家譜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因為,15節記錄的是耶穌基督最具代表性的祖先大衛(11;路132)。為神所立的大衛不僅在政治上堅固了統一王國的基石,在制度上,宗教上也留下了業績。他是卓絕的戰略家、勇士、詩人與音樂家,也是篤實的信心之人。並且,重要的是大衛預表了耶穌基督(1916)――《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10「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作猶大人的首領。」

         「拿順」(10)是出埃及時猶大支派的族長(民一7),他的妹夫是第一任大祭司亞倫(出六23)──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亞米拿達」:字義是「我的親屬是高貴的」。

         「拿順」: 17 23 都說此人是出埃及時猶大支派的領袖。―― 蔡哲 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蘭排在希斯侖其他兒子的前面,因為大衛的王族是從他而出的(代上210~15;得419~22;太14~6;路331~33)――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11「拿順生撒門;撒門生波阿斯;」

         「撒門」(11)的妻子是投靠神的耶利哥妓女喇合(太一5)。「波阿斯」(11)的妻子是投靠神的摩押女子路得(太一5)。這兩個名字都使會使本書最初的讀者聯想到神對投靠祂的外邦人的悅納。──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撒門」:SH 8007,字義是「服飾」, 421 的「撒門」是SH 8012,僅 拼字略有差異。

         「波阿斯」:字義是「快速」。――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拿順。在《出埃及記》裡是猶大的一個族長(17231014)

         撒門(421;太14;路332)。可能是伯利恒的建造人(見代上25154)。――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12「波阿斯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俄備得」:字義是「服事」。

         「耶西」:字義是「我擁有」。――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syncBible ref=代上2:12>

【代上二12  這位波阿斯在哪裡見過?】波阿斯是路得的丈夫,是大衛和主耶穌肉身的直系祖宗。路得記中有他的生平事蹟。――《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上二13「耶西生長子以利押,次子亞比拿達,三子示米亞(“示米亞”即“沙

         撒上 1712 記載耶西有八個兒子,此處記載七個,可能是一個比較早夭折 或者抄寫錯誤。耶西的前三個兒子在撒上 166~9 有記載,但其他兒子就不曾出現於 此處以外的其他聖經之中。

         「以利押」:字義是「神是父」。

         代上 2718 記載大衛有個哥哥叫「以利戶」,一般都認為是耶西長子「以 利押」的另一種寫法。

         「亞比拿達」:字義是「我父是尊貴的」。

         「示米亞」:SH 8092,字義是「名聲」。 撒上 169 SH 8048―― 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13~17節是耶西的家族。根據撒上1610111712~14,耶西有八個兒子,大衛最小。但也有說大衛是耶西的第七個兒子(15)。可能是因為耶西的一個兒子沒有後代。《歷代志》和《撒母耳記》都把以利押,亞比拿達和示米亞(或者沙瑪)列為耶西的頭三個兒子。――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14「四子拿坦業、五子拉代、」

         「拿坦業」:字義是「神的賜予」。

         「拉代」:字義是「踐踏」。――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15「六子阿鮮,七子大衛。」

         “七子大衛”。根據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011節,耶西有八個兒子。其中一個可能夭折了,所以家譜並沒有列出他的名字。――《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據《撒上》十六11所記,大衛是耶西的第八子。此處說“七子大衛”,可能有一子早逝,沒有記在家譜中。――《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大衛在此列為耶西的第七子,而在撒上1610 1712則為第八子。學者對這差異至今仍未有完全滿意的解答,但對經文的真確性則無疑問。古代猶太釋經學者根據2718認為七子為以利戶,八子才是大衛。――《串珠聖經注釋》

         七子大衛:耶西共有八子(撒上166~111712~14),大衛是末子(撒上1611)。由此看來,耶西有一子似乎年幼時夭折。亦即,本書作者是在有一子已死去的前提下,將大衛視為七子。關於大衛的家譜請參照以下圖表。 ――《聖經精讀本》

         大衛是耶西的第八個兒子(撒上十六11;十七12),但這裡說「七子大衛」(15),可能有一個兒子還沒結婚就已去世,所以沒有記在家譜中。──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阿鮮」:字義是「我將催促他們」。

         「大衛」:字義是「受鍾愛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16「他們的姐妹是洗魯雅和亞比該。洗魯雅的兒子是亞比篩、約押、亞撒黑,共三人。」

         洗魯雅與亞比該:皆為大衛的姐妹,作為女子特意被記錄在家譜上。她們似乎是因其兒女的出色活動而記錄在家譜上。本節所記錄的大衛三侄皆在大衛王朝中擔負了重要的作用(撒下1813~15)――《聖經精讀本》

         以色列人的家譜通常並不記錄女兒,但這裡卻特地提到大衛的姐妹「洗魯雅和亞比該」(16),因為她們的兒子都是為國度爭戰的勇士(撒下二18;十八13~15),所以都在神的紀念之中。而17節又很不尋常地提到了這個家族的女婿「以實瑪利人益帖」(17節,撒下十七25又名以特拉),再次表明神的國度對外邦人的接納。──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1~15節的這段家譜,簡潔明快、單刀直入地把神的揀選顯明出來:祂從以色列的十二個兒子中揀選了猶大(3),又從猶大的五個兒子中揀選了法勒斯(5),再從法勒斯的三個兒子中揀選了希斯侖(9),一路揀選下去,最後從耶西的七個兒子中揀選了大衛作國度的君王(15)。這一連串的揀選,既不是根據人的功德、成就,也不是倚靠人的行為、配合,「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羅九16)──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洗魯雅」:字義是「香膏」,是大衛的姊姊,他的三個兒子亞比篩, 約押, 和亞撒黑是大衛手下的英勇戰士。他的丈夫名字聖經沒有記載。

         「亞比該」:字義是「我父是喜樂」。

         「亞比篩」:字義是「我父是耶西」或「我父是禮物」。

         「約押」:字義是「耶和華是父」,是大衛的軍隊統帥。

         「亞撒黑」:字義是「神所造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好幾次提到亞比篩,約押和亞撒黑是洗魯雅的兒子(撒上266;撒後218)。他們的父親無法確認。――SDA聖經注釋》

<syncBible ref=代上2:16>

【代上二16  我可以在哪裡找到有關約押、亞比篩的資料?】約押的事蹟記在撒母耳記下23章,102024章,列王紀上12章,歷代志上1149節,1921章各處,他的生平介紹請參撒母耳記下18章的附錄。亞比篩的事記在撒母耳記上26章;撒母耳記下23章、10章,1521章及23章;歷代志上1812節,19章各處。他的生平介紹請參撒母耳記下21章的附錄。――《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上二16~17參《撒下》十七25注。――《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代上二17「亞比該生亞瑪撒。亞瑪撒的父親是以實瑪利人益帖。」

         「亞瑪撒」:字義是「負擔」。

         「益帖」:字義是「豐足」。――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亞瑪撒。是押沙龍的元帥(撒下1725),大衛的外甥(撒下1913)。所以洗魯雅的兒子約押(代上216;撒下2181725)和亞瑪撒是表兄弟。

         以實瑪利人益貼。又叫“以實瑪利人(又作以色列人)以特拉”(撒下1725)。――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18「希斯侖的兒子迦勒娶阿蘇巴和耶略為妻。阿蘇巴的兒子是耶設、朔罷、押墩。」

         “迦勒”。並不是那位有信心的探子,第四章15節提及的迦勒是一百年後的人。――《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歷代志》作者希望被擄歸國的以色列民重建信心,除了幫助讀者看清與顯赫的大衛王朝的歷史淵源,也要他們恢復以耶和華神為中心的社會生活。因此本書十分看重聖殿的歷史。20節所記迦勒的後代中,特別突出比撒列。此人是建造摩西會幕的總工程師(出三十一2~11;三十五30~35;三十八22;代下一5)。作者在以後緊接的幾節中,先提大衛,後提比撒列,為以後記述所羅門造聖殿的伏筆。――《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迦勒娶阿蘇巴和耶略為妻」:應作迦勒娶阿蘇巴為妻,生(女兒)耶略。――《串珠聖經注釋》

         「希斯侖的兒子迦勒」(18),又名「基路拜」(9),並不是窺探迦南的耶孚尼的兒子迦勒。這位迦勒是希斯侖的三子,他的家譜要在長子耶拉篾的家譜(25~41)之後才詳細數算(42~55),之所以在這裡先列出一部分家譜(18~20),是為了在提到被神揀選建立國度的大衛(15)之後,立刻引出被神揀選建造會幕的「比撒列」(20節;出三十一2)。國度和聖殿的起頭從這裡開始,最後在所羅門建造聖殿的事上合二為一(代下三1)──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這一段經文除了此處外,聖經中並無他處有相關記載。

         「希斯崙」:字義是「被牆圍住」。

         這個「希斯崙的兒子迦勒」與「耶孚尼的兒子迦勒」 136 似乎並不相同。

         「阿蘇巴」:字義是「被遺忘的」。

         「耶略」:字義是「幔子」。

         這個「耶略」,學者有幾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阿蘇巴」就是「耶略」, 另一種是「阿蘇巴」與「耶略」都是迦勒的妻子。另一種是「耶略」是迦勒與「阿 蘇巴」的女兒。不過 218 的兒子,是「陰性單數詞尾」,因此這三個人只是一個 女性的兒子,因此第一種說法似乎比較可能。

         「耶設」:字義是「正直」。

         「朔罷」:字義是「叛逆的」。

         「押墩」:字義是「壓制者」或「逃亡者」。――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 經資料》

         希斯侖的兒子迦勒。顯然不是耶孚尼的兒子迦勒。那個迦勒是約書亞的同時代人,征服了希伯侖和底璧地區。希斯侖是隨雅各進入埃及的(4612)。他的兒子迦勒是建造會幕者的曾祖父(代上21920;比較出312)。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在出埃及時只有39(146713141513~17)

         阿蘇巴的兒子。很可能是阿蘇巴的兒子。而42~45節則是耶略的兒子。――SDA聖經注釋》

<syncBible ref=代上2:18>

【代上二18  又一個迦勒,他是──】這裡的迦勒,並不是與約書亞察探應許之地的迦勒。作探子的迦勒記在415節。──《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上二18~20迦勒的後裔:迦勒又名基路拜 (9), 他並非摩西所派窺探迦南十二探子之一(參民136),因為探子迦勒乃比撒列同時代的人物(20), 而這個迦勒乃比撒列的曾祖父。――《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二19「阿蘇巴死了,迦勒又娶以法他,生了戶珥。」

         戶珥:是以色列與亞瑪力人爭戰時,與亞倫一起扶住摩西雙臂的人(178~16)。摩西滯留在西奈山的時候,戶珥與亞倫代摩西領導了以色列(2414)――《聖經精讀本》

         「戶珥」(19)可能就是以色列與亞瑪力人爭戰時,與亞倫一起扶住摩西雙臂的助手(出十七8~16),猶太人傳統認為他是摩西姐姐米利暗的丈夫(《猶太古史記卷3354節》)──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以法她」:字義是「灰燼堆」、「多產的地方」。

         「戶珥」:字義是「洞」。

         猶太人傳說 1712 與亞倫一起扶住摩西手的戶珥是米利暗的丈夫,不過 沒有其他證據支持這個傳說。另有人認為他是會幕工匠比撒列的祖父、迦勒的兒子, 也就是此處的「戶珥」不過這也不是很確定,有可能只是同名的人。―― 蔡哲民等 《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以法他。參第50節。

         戶珥。戶珥是迦勒和以法他的兒子,伯利恒的父親(代上44)。以法他是伯利恒的原名(見創3519注釋;參得411;彌52)。――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0「戶珥生烏利;烏利生比撒列。」

         “比撒列”。建會幕的工匠。參看出埃及記三十一章3節的腳註。――《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比撒列乃建造會幕的工匠(311)――《串珠聖經注釋》

         「烏利」:字義是「火熱的」。

         「比撒列」:字義是「在神的庇蔭 (保護) 之下」。

         比撒列是聖殿的工程師 312 3530 ,此處顯示大衛的家族跟聖殿的建 造者是有親屬關係的(雖然不是活在同一個時代)――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 資料》

  比撒列是建造會幕的能工巧匠(3123530;代下15)――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1「希斯侖正六十歲娶了基列父親瑪姬的女兒,與她同房,瑪姬的女兒生了西割。」

         瑪姬是瑪拿西的兒子,後裔住約但河東(民三十二39~41)――《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瑪姬」:瑪拿西的兒子,分得約但河東的地方(3239~41)――《串珠聖經注釋》

         「瑪姬」(21)是瑪拿西的兒子,他的後裔住在約旦河東的基列地(民三十二39~41)。「睚珥」(22)定居在約旦河東的基列,被算作外祖父瑪姬的後裔,所以他的後裔被稱為「瑪拿西的子孫」(民三十二41),而不是猶大支派。──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基列」:字義是「多岩之地」。

         「瑪吉」:字義是「賣出」。

         「瑪吉」是摩西時代瑪拿西的族長, 3239~41 ,此處等於是猶大支派與 瑪拿西支派聯姻。

         「西割」:字義是「被高舉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希斯侖。第21~24節是另一組希斯侖的後代,定居在約旦河東岸的基列。

         瑪姬的女兒。瑪姬是瑪拿西的長子,基列是父親(171;民2629323940)。――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2「西割生睚珥。睚珥在基列地有二十三個城邑。」

         睚珥在基列地有二十三個城邑:睚珥屬猶大支派,但民3241卻記錄說“瑪拿西的子孫睚珥”。這似乎是因為:①其母是瑪拿西支派的瑪姬之女(21);②睚珥主要居住在瑪拿西地區。他居住在約但河東瑪拿西支派的城中,“取了直至基述人與瑪迦的地界,亞珥歌伯全地”,並稱為“哈倭特睚珥”(“睚珥的生活”之意),本節所記錄征服二十三座地邑的事件就說明了這些事實。 ――《聖經精讀本》

         「基列地」(22)這個名字意味著國度的爭戰,大衛曾在基列地與亞捫人、亞蘭人和押沙龍爭戰。──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睚珥」:字義是「他啟迪」。――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睚珥。是西割的兒子,被稱為“瑪拿西的子孫”(3241;申314)。後來有一個出於基列家族的士師叫睚珥,有三十個兒子和“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104)。――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3「後來基述人和亞蘭人奪了睚珥的城邑,並基納和其鄉村,共六十個。這都是基列父親瑪姬之子的。」

         「亞蘭人」:是指早期亞蘭人建立的小國聯盟中的瑪迦。(參申314; 書125 1313; 代上196)――《串珠聖經注釋》

         「基述人」(23)是約旦河東與基列毗鄰的民族(申三14;書十三13)。基述王的女兒瑪迦為大衛所生的押沙龍(2),幾乎顛覆了大衛的寶座,迫使大衛逃亡到「基列地」藏匿。而押沙龍的女兒也叫瑪迦,她被羅波安所寵愛(代下十一21),帶頭在南國猶大製造偶像(代下十五16),嚴重敗壞了羅波安和亞比雅兩代猶大王(代下十一22)──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因此,「基列地」、「基述人」這兩個名字,會讓人聯想到大衛的國度曾面臨的一系列嚴重挑戰,那時所埋下的隱患,最終導致了猶大的亡國。──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基述人」:SH 1650,字義可能是「驕傲的觀看者」,位於加利利海東北 邊。是一個亞蘭城邦。

         後來大衛娶了基述王達買的女兒瑪迦,生了押沙龍 32 ,造成大衛王朝的大 問題。因此 223 多敘述了基述人相關的記載。

         「基納」:字義是「財產」。――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基述人和亞蘭人。基述位於加利利海的東北和東面,後來成為一個獨立亞蘭人王國(代上32;撒下331337158)。亞蘭位於巴勒斯坦北部,包括敘利亞和北美索不達米亞。這些住在巴珊和黑門山地區的人,後來為以色列人所征服,但是沒有被驅逐,而被允許“仍住在以色列中”(1311~13)

         共六十個。申314記載,睚珥“占了亞珥歌伯全境,直到基述人和瑪迦人的交界,就按自己的名稱這巴珊地為哈倭特睚珥”(見民324041;書133031)。在所羅門的時代,依然提到“睚珥的城邑”,還說巴珊有“大城六十座,都有城牆和銅閂”(王上413)

         這都是基列父親瑪姬之子的。西割和睚珥,以及他們的後代,被算作其外祖父瑪姬的後裔,而不是其父親希斯侖的後裔。所以他們被劃如瑪拿西的後裔,而不是猶大的後裔。這兩個家族的關係如下:猶大生法勒斯,法勒斯生希斯侖;瑪拿西生瑪姬,瑪姬生女;希斯侖娶瑪姬之女生西割,西割生睚珥。他們的後裔在基列地區與瑪拿西族的人拈鬮之後,這些原本屬於猶大支派的希斯侖的後裔,從此通過母系歸到瑪拿西族。睚珥也就自然算為瑪拿西人(3241;申314;書1329~13)。――SDA聖經注釋》

  猶大生法勒斯,法勒斯生希斯侖;瑪拿西生瑪姬,瑪姬生女;希斯侖娶瑪姬之女生西割,西割生睚珥。――SDA聖經注釋》

  他們的後裔在基列地區與瑪拿西族的人拈鬮之後,這些原本屬於猶大支派的希斯侖的後裔,從此通過母系歸到瑪拿西族。睚珥也就自然算為瑪拿西人(3241;申314;書1329~13)――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4「希斯侖在迦勒以法他死後,他的妻亞比雅給他生了亞施戶;亞施戶是提哥亞的父親。」

         「希斯侖在迦勒以法他死後」:有學者認為應譯作「希斯侖死後,迦勒遷居以法他」。――《串珠聖經注釋》

         「迦勒以法他」:應該是個地名,字義是「狗羣」或「骨灰堆」。

         「亞比雅」:字義是「耶和華是父親」。

         「亞施戶」:字義是「黑」。

         「提哥亞」:字義是「柵欄」。

         224 的意思,就是亞比雅為希斯崙生了一個遺腹子亞施戶。有學者把 224 解釋成「希斯倫死了以後,迦勒與他父親的妻子以法她同房,她給他生了提哥亞的 父親亞施戶」。這種事情出現在摩西、約書亞時代的迦勒身上,實在是不太可能。 因為這時十誡與律法已經頒佈,這樣的亂倫要治死的 2011 2720 ――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本節的原文有些難解。七十士譯本譯為:“以斯侖死後,迦勒來到以法他;以斯侖的妻子是亞比雅,為他生了提哥亞之父亞施戶”。有些學者認為“亞比雅”應為“她的父親”,使經文解讀為迦勒接近他父親的妻子以法他。――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5「希斯侖的長子耶拉篾生長子蘭,又生布拿、阿連、阿鮮、亞希雅。」

         耶拉篾族的人住在猶大的南地(撒上二十七10;三十29)。本節至41節是聖經中僅有的耶拉篾的家譜。――《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25~41節是希斯倫的長子耶拉篾的後裔。在大衛的時代,耶拉篾的後裔定居在猶大南部的曠野(撒上二十七1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耶拉篾後裔的家譜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三次提到有人「沒有兒子」(303234)。以色列人若沒有兒子,這個家族從此就消失了,本來不必在家譜中再被提及。但這份精心選擇的家譜,卻偏偏紀念了三個「沒有兒子」的人,並且讓沒有兒子的「示珊」(34)重新有了後裔(35~41)。這會使回歸的百姓聯想到耶利米對被擄百姓的忠告:要在被擄之地「娶妻生兒女,為你們的兒子娶妻,使你們的女兒嫁人,生兒養女。在那裡生養眾多,不致減少」(耶二十九5)──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耶拉篾」:字義是「願神憐憫」。

         「蘭」:字義是「高的」、「高貴的」。

         「布拿」:字義是「聰明」。

         「阿連」:字義是「香柏」。

         「阿鮮」:字義是「我將催促他們」。

         「亞希雅」:字義是「他的兄弟」。此字可能僅表達「阿鮮」是「阿連」的 兄弟,而非一個專有名詞。――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耶拉篾25~33節是希斯侖的長子耶拉篾的家族。在大衛的時代,耶拉篾獨成一支,定居在猶大南部的內蓋夫(撒上27103029)。這是聖經中唯一提到這個家族的地方。

         。不要與耶拉篾的兄弟蘭混淆(9)。參伯322。以利戶是蘭族人。――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6「耶拉篾又娶一妻名叫亞他拉,是阿南的母親。」

         耶拉篾的第一個妻子聖經並沒有記錄名字,甚至第一個妻子的後裔記錄也少 於第二個妻子亞她拉後裔的記錄。

         「亞她拉」:字義是「一頂王冠」。

         「阿南」:字義是「精力充沛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阿南的後代見28~33節。――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27「耶拉篾長子蘭的兒子是瑪斯、雅憫、以結。」

         「瑪斯」:字義是「暴怒」。

         「雅憫」:字義是「右手」。

         「以結」:字義是「子孫」。――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28「阿南的兒子是沙買、雅大。沙買的兒子是拿答、亞比述。」

         「沙買」:字義是「荒涼的」。

         「雅大」:字義是「他知道」。

         「拿答」:字義是「豐富的、慷慨的」。

         「亞比述」:字義是「我父是一面牆」。――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代上二29「亞比述的妻名叫亞比孩,亞比孩給他生了亞辦和摩利。」

         「亞比孩」:字義是「我的父親是有權力的」。

         「亞辦」:字義是「聰明的那位兄弟」。

         「摩利」:字義是「生產者」。――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30「拿答的兒子是西列、亞遍;西列死了沒有兒子。」

         死了沒有兒子:對希伯來人而言,未能留下自己的後嗣而去世是最大的不幸(2633271~7362~4)――《聖經精讀本》

         「西列」:字義是「高舉」。

         「亞遍」:字義是「兩個鼻孔」。――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31「亞遍的兒子是以示;以示的兒子是示珊;示珊的兒子是亞來。」

         34節說示珊沒有兒子,此處應作“示珊生亞來”。――《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以示」:字義是「他救了我」。

         「示珊」:字義是「高貴的」。

         「亞來」:字義是「啊! 但願!」。――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示珊沒有兒子(34),亞來很可能是女兒。如果是兒子的話,那他就是沒有後裔的。或至少是沒有提到。――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32「沙買兄弟雅大的兒子是益帖、約拿單;益帖死了沒有兒子。」

         「益帖」:字義是「豐足」。

         「約拿單」:字義是「耶和華已給與」。――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代上二33「約拿單的兒子是比勒、撒薩。這都是耶拉篾的子孫。」

         「比勒」:字義是「敏捷」。

         「撒薩」:字義是「明亮」或「完整」。――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代上二34「示珊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示珊有一個僕人名叫耶哈,是埃及人。」

         示珊大概讓埃及僕人耶哈入贅,以延續其子嗣,所以說“給他生了亞太”(35)――《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示珊沒有兒子,只有女兒」(34),但他的女兒和埃及僕人所生的後裔,卻被當作他的後裔詳細數算(34~41)。這再一次顯明外邦人在神救贖計畫中的位置,甚至連神百姓曾經的仇敵,也能被神改變、接納進祂的國度。在神全能的護理之下,「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賽十九24)──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耶哈」:字義是「掃除的月分」。

         這一段特別指出某些人死了沒有兒子 2303234 ,似乎在挑動被擄歸回的猶 太人想起當時代許多人無後的遭遇。――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第34~41節記錄示珊的後裔,提供了以利沙瑪的家系(41)。據推測,以利沙瑪大約生活在《歷代志》作者的年代。但以斯拉的時代沒有人叫以利沙瑪。在耶3612裡倒有一個以利沙瑪,是耶利米時代猶大的一個貴族,擔任文士。從猶大算起,示珊是第十代,以利沙瑪又晚了十四代,所以完全有可能這份家譜中的以利沙瑪就是耶3612裡的猶大貴族。――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34~35以色列百姓為了繼承作為聖約百姓的血統和傳受自己所得產業等諸目的,非常重視家譜的承繼。就原則而言,家譜藉著長子得以承繼,若遇到與本文類似的例外,則按照以下方法得以維繫:①若失去長子,當藉著次子承繼(388);②若沒有兒子,則藉著女婿承繼(34~41);③若妻子不能生兒女則通過婢女所生的兒子承繼家譜(1130162)或在僕人當中選立一人作後嗣(152)。然而,最重要的事實是若有神主權性的揀選之時,就與長幼之序無關,家譜為蒙揀選者所承繼(撒上16711~13;瑪123;太126)<代下213,聖經中的長子權與繼承>――《聖經精讀本》

         234~35 描述示珊的女兒嫁給奴僕耶哈之後,其後裔算為示珊這 一族。――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35「示珊將女兒給了僕人耶哈為妻,給他生了亞太。」

         「亞太」:字義是「合適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36「亞太生拿單;拿單生撒拔;」

         「拿單」:字義是「賜予者」。

         「撒拔」:字義是「他贈與」。――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37「撒拔生以弗拉;以弗拉生俄備得;」

         「以弗拉」:字義是「仲裁者」。

         「俄備得」:字義是「服事」。――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38「俄備得生耶戶;耶戶生亞撒利雅;」

         「耶戶」:字義是「耶和華是他」。

         「亞撒利雅」:字義是「耶和華已幫助」。――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 資料》

 

【代上二39「亞撒利雅生希利斯;希利斯生以利亞薩;」

         「希利斯」:字義是「他已拯救」。

         「以利亞薩」:字義是「神已經做成」。――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代上二40「以利亞薩生西斯買;西斯買生沙龍;」

         「西斯買」:字義是「鷺鷥」或「燕子」。

         「沙龍」:字義是「報應」。――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41「沙龍生耶加米雅;耶加米雅生以利沙瑪。」

         「耶加米雅」:字義是「耶和華興起」。

         「以利沙瑪」:字義是「我的神已經聽到」。――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 經資料》

 

【代上二42「耶拉篾兄弟迦勒的長子米沙,是西弗之祖瑪利沙的兒子,是希伯侖之祖。」

         “耶拉篾兄弟”:比較二25~33.“迦勒”:看二9注。希伯侖為猶大南部的大城,是歷史上的宗教聖地(書十四13;十五13;士一20)

從本節至末節所記的有人名也有地名。“祖”是“創始人”的意思。例如49節可譯為“又生了沙亞弗和示法,沙亞弗是麥瑪拿城的奠立人,示法則創建了抹比拿和基比亞城”。

本節的意思是:耶拉篾的弟弟迦勒的長子是米沙,米沙生西弗,西弗生瑪利沙,瑪利沙生希伯侖。但因“生”字前後二人之間可能隔好幾代,《和合本》遇此情形,大概都用“祖字”,而不用“生”字。――《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迦勒的長子米沙,是西弗之祖,共同譯本將此處譯為“迦勒的長子是米沙,正是他創建了西弗”,將“西弗”視為地名。據希伯來文的句子結構來看,可以如此翻譯,其位置可能是在希伯侖東南部約6.4公里處的今日的Tell ziph(1555)――《聖經精讀本》

         42~55節是希斯侖的三子迦勒的其他後裔。在這段家譜中,許多人名同時也是地名,有的「某某之祖」是指某人的祖先,有的「某某之祖」是指某城的創始人,有的兩者兼有之。──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希伯侖」(42)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曾經居住(創三十五27)和最終埋葬(創四十九29~32)的地方,也是大衛登基作王的地方(撒下二11),還是押沙龍開始叛亂的地方(撒下十五10)。「西弗」(42)、「瑪雲」(45)都是希伯侖附近的城鎮名字,這些名字會讓人聯想起大衛在曠野的經歷(撒上二十三24~25):有希伯侖人的擁戴(撒下二4),也有西弗人的出賣(撒上二十三19),還有瑪雲人拿八的辱駡(撒上二十五2)──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米沙」:字義是「拯救」。

         「西弗」:字義是「城垛」。 撒上 2319 261 都記載此處的人向掃羅出 賣大衛的情報。其實這裡的人應該是猶大支派。

         「瑪利沙」:字義是「山頂」。

         「希伯崙」之祖:字義是「聯合」。 撒下 21~4 記載大衛在此受膏作王。

         242 的原文不容易理解,可能是「耶拉篾兄弟迦勒的兒子,他的長子米沙, 是西弗之父親,瑪利沙的兒子是希伯崙之父親」。――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迦勒的。可能是迦勒的妻子之一耶略的子孫(見第18)。耶略的兒女以前沒有提到。

         米沙。與摩押的一個國王同名(王下34)。他與1868年在摩押的迪本發現的摩押石碑當然沒有聯繫。作為西弗的父親,米沙很可能是勒家族的一個族長,住在希伯侖南面的西弗(155455;撒上2314)

         西弗。以下的許多人名同時也是地名。也許這些後裔是根據地名來命名的。或者這些地方是以其建造者為名的。西弗是猶大的山區。瑪利沙位於猶大的示非拉,希伯侖的西北部。――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42~55迦勒的家譜:(18~20)早已簡單地記錄了迦勒(或稱基路拜)的家譜,這裡則更加詳細地進行了記錄。根據此處所記錄的名字與巴勒斯坦的幾個地名相關的事實來看(4243),他們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人物。 ――《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42~55迦勒家譜的附篇】希斯侖之子迦勒已在18~20節交代過了,此處明顯是指另一族居住在猶大支派中的「迦勒人」,現收錄入猶大支派之內(參撒上廿五3, 卅14)。本段內的名字大都是希伯侖附近的鄉村。最常見的公式是:「甲是乙之祖」,其中的乙是地名。——《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二43「希伯侖的兒子是可拉、他普亞、利肯、示瑪。」

         「可拉」:字義是「光禿的」。

         「他普亞」:字義是「蘋果城市」。

         「利肯」:「利金」,字義是「雜色」

         「示瑪」:字義是「聽聞」。――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他普亞。猶大低地的一個城鎮(1534168)。準確位置不明。

         利肯。便雅憫的一個城市(1827)。――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44「示瑪生拉含,是約幹之祖;利肯生沙買,」

         「約干」:字義是「空無的民族」。

         「沙買」:字義是「荒涼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45「沙買的兒子是瑪雲;瑪雲是伯夙之祖。」

         「瑪雲」:字義是「棲身處」。

         「伯夙」:字義是「岩石之屋」。――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46「迦勒的妾以法生哈蘭、摩撒、迦謝;哈蘭生迦卸。」

         「以法」:字義是「沮喪的」。

         「哈蘭」:字義是「交叉路」。

         「摩撒」:字義是「泉水」。

         「迦謝」:字義是「修剪者」。

         「迦卸」:字義同「迦謝」,也是「修剪者」。――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 研經資料》

  我們只知道摩撒是便雅憫的一個城鎮(1826),本節的其他人名或地名都不清楚。這個妾的兒子們可能是一些混雜不清的部族。――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47「雅代的兒子是利健、約坦、基珊、毗力、以法、沙亞弗。」

         247 是一個獨立的家譜,用以交代 246 迦勒的妾以法的家譜。

         「雅代」:字義是「他將安置的人」。

         雅代的「兒子」:SH 1121,可以是「後裔」的意思,不一定要翻譯成「兒 子」。「以法」就是女性。

         「利健」:字義是「朋友」。

         「約坦」:字義是「耶和華是完美的」。

         「基珊」:字義是「腫塊」。

         「毘力」:字義是「釋放」。

         「沙亞弗」:字義是「分區」。――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上文沒有提到過雅代。――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48「迦勒的妾瑪迦生示別、特哈拿,」

         「瑪迦」:字義是「壓制」。

         「示別」:字義是「打破」。

         「特哈拿」:字義是「親切」。――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49「又生麥瑪拿之祖沙亞弗、抹比拿和基比亞之祖示法;迦勒的女兒是押撒。」

         “押撒”:參《約書亞記》十五16以後;《士師記》一12以後。――《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迦勒的女兒是押撒」:探子迦勒的女兒亦稱為押撒。(參書1516; 士112)上文已經表示這迦勒並非探子迦勒,那麽為何有同名的女兒呢?學者的解釋有三:

   1 兩位迦勒碰巧有著同名的女兒;

   2 押撒並非這迦勒(249)的女兒,而是他的後代;

   3 49下乃後人補編的,為要加強迦勒族在猶大支派內的地位。――《串珠聖經注釋》

         迦勒的女兒是押撒: (1516)(112)也出現“迦勒”與“押撒”之名。但是,本節的迦勒(或稱基路拜)不是迦南征服戰的英雄迦勒。 ――《聖經精讀本》

         「基比亞」(49)是以色列第一位王掃羅的老家和首都(撒上十四2),這個名字會讓人聯想到士師時代基比亞人的墮落(士二十6),以及掃羅對大衛的追趕。──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希斯侖的兒子迦勒的女兒叫押撒(49),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的女兒也叫押撒(士一12),但並不是同一個人。──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麥瑪拿」:字義是「堆肥」。

         「抹比拿」:字義是「緊密結合」。

         「基比亞」:字義是「小山」。

         「示法」:字義是「耶和華競爭」。

         「押撒」:字義是「足鏈」或「腳鐲」。――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麥瑪拿是猶大南部的一個城鎮(1531)――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50「迦勒的子孫就是以法他的長子戶珥的兒子,記在下面:基列耶琳之祖朔巴、」

         「以法她」(50)原文就是伯利恒的古名(創三十五19),「大衛是猶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耶西的兒子」(撒上十七12)──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這份家譜兩次提到「以法她」(1950),並非偶然。這個名字和「基列·耶琳」(50)一起出現,會讓人聯想到大衛把約櫃迎到耶路撒冷的歷史,正如詩一百三十二6所說的:「我們聽說約櫃在以法他,我們在基列·耶琳就尋見了」。這個名字和「伯利恒」(51)一起出現,也會讓人聯想到先知彌迦對彌賽亞的預言:「伯利恒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彌五2)──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以法她」:字義是「灰燼堆: 多產的地方」。

         「戶珥」:字義是「洞」。

         「基列耶琳」:字義是「森林之城」。 撒上 71記載約櫃曾經放在此城鎮。

         「朔巴」:字義是「流動的」。

         250~55 記錄戶珥的後裔。――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迦勒的子孫。有人認為在“迦勒的子孫”後面應該有一個句號,使本句歸如前面的材料,而不是後面的,從而結束了42~49節迦勒家族的名單,相當於33節結束了耶拉篾家族的名單。

         戶珥的兒子。如果“迦勒的子孫”後面有句號,本句所說就是“戶珥的子孫”,與七十士譯本和拉丁語武加大譯本相同。這裡開始敘述戶珥的子孫。他是阿蘇巴死後,迦勒所娶以法他的長子(19)

         朔巴。在代上41中,朔巴排在戶珥後面,是猶大支派的一個族長。

         基列耶琳。基遍人的城鎮之一(917)。――SDA聖經注釋》

         以法他是迦勒的繼室(看十八19)――《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代上二51「伯利恒之祖薩瑪,伯迦得之祖哈勒。」

         伯利恒之父撒瑪:這裡的“伯利恒”與“西弗”(42)、“基列耶琳”一樣,可以視其為地名,譯為“伯利恒部族的創建人撒瑪”。伯利恒是位於耶路撒冷南部8公里處的耶穌誕生之地(216)――《聖經精讀本》

         「伯利恒」(51)是大衛王的家鄉。而「伯利恒」和「瑣拉、以實陶」(53)這幾個名字放在一起,會讓人聯想到士師時代的慘痛歷史,包括但支派拜偶像(士十七7~9;十八11)、便雅憫支派差點滅族(士十九1)。這就提醒回歸的百姓:「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而經過幾百年以色列有王的歷史後,他們照樣失敗了,因此他們應當承認:只有以神為王(出十五18),才是真正的屬神國度。──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伯利恆」:字義是「麵包 (糧食) 之家」。

         「薩瑪」:字義是「服飾」。

         「伯迦得」:字義是「牆之屋」。

         「哈勒」:字義是「摘下」。――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薩瑪。參第54節。這個是迦勒和以法他的後代。第11節的撒門是迦勒的兄弟蘭的曾孫。他是波阿斯的父親,大衛的先人。――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52「基列耶琳之祖朔巴的子孫是哈羅以和一半米努哈人(“米努哈人”即“瑪拿哈人”)

         「哈羅以」:也許應作利亞雅(42)――《串珠聖經注釋》

         「哈羅以」:字義是「異象」。

         「米努哈」人:字義是「安歇處」。――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53「基列耶琳的諸族是以帖人、布特人、舒瑪人、密來人,又從這些族中生出瑣拉人和以實陶人來。」

         「以帖」人:字義是「餘民:傑出」。

         「布特」人:字義是「開敞」。

         「舒瑪」人:字義是「被高舉的」。

         「密來」人:字義是「觸及罪惡」。

         「瑣拉」人:字義是「大黃蜂」。

         「以實陶」人:字義是「我將被懇求」。――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代上二54「薩瑪的子孫是伯利恒人、尼陀法人、亞他綠伯約押人、一半瑪拿哈人、瑣利人」

         「尼陀法」(54)會讓人聯想到大衛的兩個勇士(撒下二十三28~2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尼陀法」人:字義是「掉落」。

         「亞他綠伯約押」人:字義是「約押王冠之家」。

         「瑣利」人:字義是「大黃蜂」,與「瑣拉」同字。―― 蔡哲民等《歷代 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55「和住雅比斯眾文士家的特拉人、示米押人、蘇甲人。這都是基尼人利甲家之祖哈末所生的。」

         “基尼人”,他們大部分融合在猶大。參看民數記十章2932節和士師記一章16節的腳註。――《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利甲家為一聖潔的家族(看王下十15注;耶三十五2)。基尼人是摩西岳父的後人,後來隨以色列人遷入迦南定居(民十29~32;士一16)――《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眾文士家」:或指住在撒弗地的居民。――《串珠聖經注釋》

 ── 《串珠聖經注釋》

         文士家:指摩西在世時與亞倫一起領導百姓的戶珥的後裔。他們似乎主要從事將神的律法教導百姓的工作,此外也作一些抄寫律法或整理行政檔等事情。文士作為律法的教師與解釋者,從文士以斯拉的時代開始發揮了其影響力(761112;尼814913)。基尼人:是摩西的岳父葉忒羅的後裔(11641117;撒上156)。數個世紀以來,他們在猶大支派的地界內擁有自己的產業而共同生活,似乎在期間為猶大支派所同化。 ――《聖經精讀本》

         「文士」(55)負責抄寫律法,後來成為律法的教師與解釋者,從文士以斯拉的時代開始在百姓中有很大的影響力。「眾文士家」(55)的這些人可能不屬於猶大支派,而是「基尼人利甲家」(55)的後裔。──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基尼人利甲家」會使回歸的百姓聯想到,他們雖然是摩西岳父的後裔米甸人,卻被邀請一同進入迦南、分享神的恩典(民十29~32)。在北國以色列的時代,利甲人約拿達與耶戶一起反對巴力崇拜(王下十23);在南國耶利米的時代,利甲人因順服先祖的吩咐,成為神給百姓的榜樣(耶三十五18~19);在被擄回歸之後的尼希米時代,利甲人瑪基雅是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監工之一(尼三14)。而在這份家譜中,神也特別紀念這些投靠祂的基尼人,把他們和猶大支派一起數算。──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對於本書最初的讀者、被擄回歸的百姓來說,希斯侖後裔的家譜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裡面提到的人名、地名,基本上覆蓋了大衛一生的經歷,這很可能是作者精心選擇這份家譜的目的之一。──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從猶大支派的家譜裡,我們既看到神對選民揀選的恩典決不後悔,也看到神對外邦人接納的大門始終敞開;不但看到神的公義毫不妥協,也看到神的憐憫遮蓋過犯。在這份家譜裡,神不住地提醒百姓的軟弱和失敗,也不住地紀念那些投靠神的外邦人。因為選民和外邦人一樣倚靠神的恩典和憐憫,「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羅三28~2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雅比斯」:字義是「憂傷」。這個名字在 410引出一個本書重要的禱告。

         「住雅比斯眾文士家」:「住雅比斯的文士家族」。

         「特拉」人:字義是「當關之夫」。

         「示米押」人:字義是「報告」。

         「蘇甲」人:字義是「樹叢居民」。

         「利甲」:字義是「騎師」。 35 記載這個家族,他們遵守祖先的吩咐、 不喝酒。

         「哈末」:字義是「堡壘」。――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雅比斯。一個鎮子,可能是猶大的一個城鎮。關於三個文士的家族,不詳。

         利甲家。在耶利米的時代,利甲人在猶太人中享有重要的地位(352~19)。利甲人約拿達堅決與耶戶站在一起反對巴力崇拜(王下1023)。利甲人瑪基雅在尼希米的時代是猶大的監工之一(314)。――SDA聖經注釋》

 

【思想問題(2~4)

 1 2章中特別提到珥和亞干的罪(23 7),有什麽用意嗎?這二人分別犯了什麽罪?參串。同樣,「應做不做,不應做卻去做」是否你的寫照?在你一生中,有什麽事情會使你名留千古或獲神紀念?是惡事還是善事呢?

 2 聖經別處沒有記載雅比斯的生平事蹟,此處卻記載他禱告蒙神應允(410),這有什麽屬靈意義?在你生平中,有什麽禱告是蒙神應允的呢?

 3 你對西緬的認識有多少?他是雅各那一個妻子所生?排行第幾?有什麽生平事略?

 4 2~4章的家譜中曾提到不同的行業,試將它們找出來。見255414 21~23 39。聖經記載這些資料,你覺得奇怪嗎?這對你有什麽啟發?

 ──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