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歷代志上第七章拾穗

 

【代上七1「以薩迦的兒子是陀拉、普瓦、雅述(“雅述”在創世記第4613節是“約伯”)、伸侖,共四人。」

         本章記有以薩迦、便雅憫、拿弗他利、河西瑪拿西、以法蓮及亞設六個支派的譜系。

以薩迦的譜系(1~5)部分來自《創世記》四十六13及《民數記》126章。便雅憫的譜系(6~12)只記三子,但《民數記》二十六38~41記有五子,《創世記》四十六21則記有十子,由此可見聖經記載家譜自由不拘,因目的不同而作取捨;但8章記有一個詳盡的便雅憫家譜,似在介紹掃羅受膏為王,為大衛王朝的全面描寫鋪路。

拿弗他利的譜系(13)見《創世記》四十六24和《民數記》二十六48~50。他是雅各和拉結的婢女辟拉所生,故說是“辟拉的子孫”。

河西瑪拿西半支派的譜系(14~19)見《民數記》二十六29~34及《約書亞記》十七1~18.婦女的名字在此譜系中多次提到。西羅非哈的女兒尤其出色,因為是她們的努力,女子爭取到財產繼承權(民二十七1~11)

以法蓮支派的譜系(20~29)見《民數記》二十六35.領導以色列人進迦南的約書亞來自此支派。以法蓮的地業和住處(28~29)見《約書亞記》16~17章。

亞設支派的譜系(30~40)見《創世記》四十六17和《民數記》二十六44~46.

大衛王在位時曾核點百姓人數(撒下24),從本書4~8章所載各支派的譜系中,屢見“大能的勇士”和“弓箭手”等名稱(18;七540;八40),所依據的材料可能部分來自這次戶口調查。――《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以薩迦:雅各曾預言以薩迦支派是“強壯的驢,臥在羊圈之中”(4914)。這雖不無否定意義,卻意味著以薩迦支派將成為強大的宗族。本書作者極力從肯定性角度列出了各支派的家譜,這裡的以薩迦支派不論是從其勇猛還是從其數量,都對以色列共同體的國力擴張帶去很大的益處。 陀拉:  是在士師時代亞比米勒企圖破壞支派聯盟體制的事件(91~55)發生之後,成為士師將以色列引領到神面前的信心之人(1012)。事實上,解決一個時代危機是極其不易的事情。尤其是,像今天這樣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上面臨諸多難題與逆境的情況下,更加切實地需要像陀拉這樣的人物。 ――《聖經精讀本》

         「以薩迦」:字義是「有價值」。

         「陀拉」:字義是「蟲」。

         「普瓦」:字義是「燦爛的」。

         「雅述」:字義是「他將回轉」。

         「伸崙」:字義是「守望高處」。――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1~5“以薩迦的兒子”。參看創世記四十六章13節和民數記二十六章2325節。――《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以薩迦支派:在以薩迦的四個兒子中,作者只提到陀拉的後代;在陀拉的兒子中又只記述烏西的後代。本段及下面便雅憫支派家譜的資料取自民26章,所記載的各人都是軍隊的首領。――《串珠聖經注釋》

         1~5節是北部以薩迦支派的家譜,可能包括了西布倫支派。──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八章所載各支派的家譜中,常提到「大能的勇士」(24;七540)、「弓箭手」(18、八40)等軍事術語,表明這些數字可能來自大衛數點百姓人數(撒下二十四)──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以薩迦支派能出戰的人數,摩西第一次統計是54400(民一29),第二次統計是64300(民二十六25),到了大衛年間有145600人。這個數目非常大,可能包括了西布倫支派的五萬人(十二33)──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以薩迦和西布倫都是雅各的妻子利亞的兒子(創三十五23),地業毗鄰(申三十三18)。「他們的族弟兄」(5)可能指西布倫支派。──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1~5記錄以薩迦的子孫,和男丁的統計。――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5以薩迦支派】在以薩迦的四個兒子中,作者只提到陀拉的後代;在陀拉的兒子中又只記述烏西的後代。本段及下麵便雅憫支派家譜的資料取自民廿六章,所記載的各人都是軍隊的首領。——《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七1~40歸回百姓的家譜及統計數字:本章論及了以薩迦(1~5)、便雅憫(6~12)、拿弗他利(13)、瑪拿西半支派(14~19)、以法蓮(20~29)、亞設(30~40)支派,對他們的家譜與統計數字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尤其是,本書作者主要論到可以出征的兵力數位,似乎暗示百姓將象迦南征服戰那樣,為了重建以色列而團結一致。 ――《聖經精讀本》

         1~40是約旦河西、耶路撒冷以北各支派的家譜,這些家譜的排列次序是一個交錯平行(Chiastic Parallelism)結構,刻意突出便雅憫支派,引出國度計畫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掃羅王:

o A1. 北部支派:以薩迦、西布倫(1~5)

o  B1. 中部支派:便雅憫(6~12a)

o A2. 北部支派:但、拿弗他利(12b~13)

o  B2. 中部支派:瑪拿西、以法蓮(14~29)

o A3. 北部支派:亞設(30~40)

o  B3. 中部支派:便雅憫(1~32)和掃羅(33~4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七2「陀拉的兒子是烏西、利法雅、耶勒、雅買、易伯散、示母利,都是陀拉的族長,是大能的勇士。到大衛年間,他們的人數共有二萬二千六百名。」

         「大衛年間」:有關這次人口普查,參撒下24章; 代上21章。――《串珠聖經注釋》

         「烏西」:字義是「強壯」。

         「利法雅」:字義是「耶和華的先鋒」。

         「耶勒」:字義是「受神教導」。

         「雅買」:字義是「耶和華保守的人」。

         「易伯散」:字義是「愉悅的」。

         「示母利」:字義是「他的名是神」。與「撒母耳」同字。―― 蔡哲民等 《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烏西的兒子是伊斯拉希;伊斯拉希的兒子是米迦勒、俄巴底亞、約珥、伊示雅,共五人,都是族長。」

         「共五人」:伊斯拉希只有四個兒子,所以五人是包括他本人在內。另有學者認為:「伊斯拉希的兒子是」這幾個字是抄錄時誤加上去的,故此,應是「烏西的五個兒子是伊斯拉希、米迦勒 ...... 」。――《串珠聖經注釋》

         「伊斯拉希」:字義是「耶和華將照耀」。

         「米迦勒」:字義是「有誰像神」。

         「俄巴底亞」:字義是「耶和華的僕人」。

         「約珥」:字義是「耶和華是神」。

         「伊示雅」:字義是「耶和華會借予」。――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4「他們所率領的,按著宗族出戰的軍隊,共有三萬六千人,因為他們的妻和子眾多。」

         因為他們的妻和子眾多:以薩迦支派的人口之所以能夠突增的原因似乎是在一夫多妻制的結果。事實上,若以創造事件為據(221~24),合乎神旨意的是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開始於墮落之該隱的後裔(419),舊約所記錄的族長納妾的行為(撒上12)是隨從近東世界的風俗與倫理《漢莫拉比法典》,違背了神的旨意(1717;提前32)。出戰的軍隊:若比較民12章所記錄的軍隊數量與本節的數量,就可以知道雖然歲月在流逝但人口卻呈現減少的趨向。比如說,亞設支派的軍隊數量(40),在摩西的第一次人口調查時為41500名,在本章則是26000名。但是,不用為此感到特別疑惑。正如上文圖表所示,很明顯第一次人口調查時亞設支派的數位是整個支派的數位,本章的數位則是一部分數位。便雅憫支派的人數地很明顯的表明了這一點。 ――《聖經精讀本》

 

【代上七5「他們的族弟兄在以薩迦各族中,都是大能的勇士,按著家譜計算,共有八萬七千人。」

         這一段用了許多軍事術語「按著宗族出戰的軍隊」、「大能的勇士」等,所 以很可能是軍隊的名單。

         雖然這段家譜只節錄「陀拉」與「烏西」的後裔,不過以薩迦的人數,如果 22600+36000+87000=145600。是猶大支派以外最多作戰人力的支派。

         西布倫支派可能被混在以薩迦支派的家譜之中。――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 研經資料》

  在摩西第一次統計時,以薩迦的勇士有54400(129);第二次統計有64300(2625)――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6「便雅憫的兒子是比拉、比結、耶疊,共三人。」

         本書缺西布倫和但二支派的家譜,而8章重載便雅憫的家譜。有的學者認為本節到11節是西布倫的家譜,誤抄為“便雅憫”。但從所記便雅憫諸子之名譽《創世記》46章及《民數記》26章西布倫的對照,殊少相同者,此說難成立。不過,由於此處和八1的便雅憫家譜中諸子之名亦有出入,很可能為便雅憫和西布倫二支派的混合家譜也說不定。

本節只記便雅憫三個兒子的名。耶疊(義為“神所知的人”)很可能就是八1的亞實別(義為“巴力的人”),希伯來人不喜此異教名字,故以耶疊替代。

但在代上八1記有五子,創四十六21則記有十子,此種出入或為所據史料不同,又可能與記此譜系的目的有關。第七章1~11著重軍力,多處記有他們是“大能的勇士”,6節可能因此只提三人。――《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便雅憫:雅各預言此支派是“撕掠的狼”(4927),很生動地表現了他們的好戰性。事實上,這種好戰性在以色列的歷史中也得到了突出的表現,肯定性地評價了:①士師以笏的英雄故事(315~30);②掃羅的王政建立與爭戰(撒上17章以下);③出色的投石手與弓箭手(代下1481717)。但是,在基比亞對抗整個民族的事例(20)則表現出了欲破滅民族共同體的極其狠毒的一面。 ――《聖經精讀本》

         「耶疊 」(6)原文的意思是「神使自己為人所知」,很可能就是「亞實別」(1;創四十六21)。「亞實別」原文的意思是「屬巴力的人」,後來「巴力」一詞專指假神巴力,所以以色列人就把「亞實別 אַשְׁבֵּל」改成了「耶疊 יְדִיעֲאֵל」。──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這一份家譜與 4621 2638~41 代上 81~2 幾乎都不一樣。不過便雅 憫大兒子「比拉」則是每份資料都一致。導致這些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便雅憫有幾 個妻子,各自生了兒子所致。

         這一段與上一段一樣,用了許多軍事術語所以很可能是軍隊的名單。

         「便雅憫」:字義是「右手之子」。

         「比拉」:字義是「破壞」。

         「比結」:字義是「幼小的駱駝」。

         「耶疊」:字義是「神使自己為人所知」。――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 資料》

 

【代上七6~12“便雅憫的兒子”。參看創世記四十六章21節和民數記二十六章3841節,還有第八章1節及其後的補充資料。――《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便雅憫支派:本段內的名字來源不詳,只有比拉及比結二人曾在其他地方出現(參串)。事實上,便雅憫支派詳細的家譜記在八章。――《串珠聖經注釋》

         便雅憫支派能出戰的人數,摩西第一次統計是35400(民二23),第二次統計是45600(民二十六41),現在有59434人。──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6~12節是中部便雅憫支派和但支派的家譜。──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便雅憫一共有十個兒子(創四十六21)6~12節所記錄的是其中三個兒子的後裔,他們可能在南北分裂後住在北國以色列境內。──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6~12節列出便雅憫的子孫及統計數字。這裡只列出三個兒子。然而在代上812和民263839中列出了便雅憫的五個兒子;創4621列出了十個。在這幾份名單裡,比拉都列在第一,但其他名字則不相同。――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7「比拉的兒子是以斯本、烏西、烏薛、耶利摩、以利,共五人,都是族長,是大能的勇士。按著家譜計算,他們的子孫共有二萬二千零三十四人。」

         「以斯本」:字義是「我將擴張」。

         「烏西」:字義是「強壯」。

         「烏薛」:字義是「神是我的力量」。

         「耶利摩」:字義是「他是至高者」。

         「以利」:字義是「屬於一座城」。――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參代上83~5的另一份名單。這兩份名單可能是不同時期比拉的子孫。――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8「比結的兒子是細米拉、約阿施、以利以謝、以利約乃、暗利、耶利摩、亞比雅、亞拿突、亞拉篾,這都是比結的兒子。」

         「細米拉」:字義是「歌」。

         「約阿施」:字義是「耶和華催促」。

         「以利以謝」:字義是「神是幫助」。

         「以利約乃」:字義是「我的眼向著耶和華」。

         「暗利」:字義是「耶和華的門徒」。

         「亞比雅」:字義是「耶和華是父親」。

         「亞拿突」:字義是「禱告蒙應允」。

         「亞拉篾」:字義是「遮蓋」。――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9「他們都是族長,是大能的勇士。按著家譜計算,他們的子孫共有二萬零二百人。」

 

【代上七10「耶疊的兒子是比勒罕;比勒罕的兒子是耶烏施、便雅憫、以忽、基拿拿、細坦、他施、亞希沙哈。」

         「比勒罕」:字義是「他們的衰老」。

         「耶烏施」:字義是「他急忙去協助」。

         「以忽」:字義是「合一的」。與 315 的「以笏」同字。過兩人並非同 一人。

         「基拿拿」:字義是「經商者」。

         「細坦」:字義是「橄欖」。

         「他施」:字義是「黃色的碧玉」。

         「亞希沙哈」:字義是「我兄弟是黎明」。――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 資料》

 

【代上七11「這都是耶疊的兒子,都是族長,是大能的勇士。他們的子孫能上陣打仗的,共有一萬七千二百人。」

  如果把17200名耶疊的後裔,22034名比拉的後裔,和20200名比結的後裔加起來,便雅憫支派總共就是59434人。摩西第一次統計是35400(223),第二次統計是45600(2641)――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2「還有以珥的兒子書品、戶品,並亞黑的兒子戶伸。」

         本書各支派的譜系中未見但的家譜。《創世記》的家譜中列有但的一個兒子叫戶伸(四十六23)。《創世記》四十六21記便雅憫的家譜,有“戶平”一名,《民數記》二十六39記此支派的家譜,有“書反”及“戶反”之名。可見本節在抄寫時確有漏脫。書品與戶品應屬便雅憫的家譜。下半節應作:“但的眾子中有一個是戶伸”。解經家大都同意此一看法。――《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書品、戶品」:許多學者認為應屬但支派 (參民2642),因這兒欠缺但及西布倫支派的家譜;不過這二人也可能是便雅憫支派中兩個不見經傳的人物。――《串珠聖經注釋》

         「亞黑 אַחֵר/akh·ār’(12)原文的意思是「另一個、下一個」。「亞黑的兒子戶伸」(12),也可譯為「另一個兒子戶伸」,本書最初的讀者都知道但只有一個兒子「戶伸」(創四十六23)。但支派本來是中部的支派,後來部分北遷到但(士十八29),與拿弗他利支派毗鄰,成為最早拜偶像的支派(士十八30~31),所以可能作者故意不提「但」的名字。──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以珥」:字義是「屬於一座城市」。

         「書品」:字義是「蛇」。

         「戶品」:字義是「受保護的」。

         712 前半還是便雅憫支派的記錄。不過這段經文應該是遭遇某些程度的損 毀,所以跟前面的經文也無法銜接。――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亞黑」:字義是「部下」或「一個」。

         「戶伸」:字義是「急促的人」。

         712 後半有學者認為應該譯為「但的兒子是戶伸,但只有一個兒子」。參 4623 ,不過目前和合本的譯法是馬索拉經文的內容。不過歷代志的讀者應 該都熟悉創世記,所以應該會知道戶伸是但的兒子。而但支派是以色列中最早開始 偏離神信仰的 1830~31 ,所以可能歷代志作者故意不提「但」的名字。―― 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13「拿弗他利的兒子是雅薛、沽尼、耶色、沙龍,這都是辟拉的子孫。」

         “拿弗他利的兒子”。參看創世記四十六章24節和民數記二十六章4850節。――《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拿弗他利支派:參創4624; 民2648~50――《串珠聖經注釋》

         拿弗他利:雅各曾預言此支派是“被釋放的母鹿”(4921)。舊約聖經並沒有詳細論及拿弗他利支派的歷史。這有可能意味拿弗他利支派像自由的母鹿一樣任意移動而分散在四方的事實。本書作者特別簡單地談起此支派家譜的理由亦在此。換句話說,此支派很少有人為預表天國的大衛王朝作出大貢獻。 辟拉:是拉結(2928)的婢女,為雅各生下但與拿弗他利二子。在這裡,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但支派為何被遺漏在外。能夠成立的推測就是這並非誤漏,乃是因但支派陷入偶像崇拜而自己從神政共同體分離了出去(1718)。本書共出現三次但的名字(2212352722),但是在論到以色列整個支派的(661~81)(75~8)卻沒有記錄但的名字。 ――《聖經精讀本》

         13節是北部拿弗他利支派的家譜。只列出了拿弗他利的四個兒子(創四十六24)──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沙龍 שַׁלּוּם/shal·lüm’(13)是「示冷 שִׁלֵּם/shil·lām’(創四十六24;民二十六49)的另一種拼法。──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拿弗他利和但都是雅各與拉結的婢女辟拉所生的兒子(創三十五25)。「這都是辟拉的子孫」(13),表明前面提到的「戶伸」(12)很可能就是但的兒子。這樣,6~13節便雅憫、但和拿弗他利的次序就和創世記中家譜的次序相同(創四十六21~24)──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拿弗他利」:字義是「摔角」。

         「雅薛」:字義是「神分開」。

         「沽尼」:字義是「我的防禦者」。

         「耶色」:字義是「形成」。

         「沙龍」:字義是「報應」。

         「辟拉」:字義是「麻煩的」。

         「這都是辟拉的子孫」:這裏就暗示經文記載了拿弗他利與但的後裔。因為 「辟拉」的兩個兒子就是但和拿弗他利 303~8 ――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 資料》

  這裡列出拿弗他利的兒子,但沒有提供人口數字。這份名單與創4624和民264849相同,但有一些拼寫上的小差異。――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4「瑪拿西的兒子亞斯列,是他妾亞蘭人所生的,又生了基列之父瑪姬。」

         「瑪姬」:是瑪拿西的長子(171),他的子孫居住在約但河東,而瑪拿西其餘的子孫則住在河西。――《串珠聖經注釋》

         瑪拿西的兒子:本文是除523所論及約但河東半個支派在外的剩餘子孫,即居住在約但河西迦南中部的半個支派之家譜(177~13)――《聖經精讀本》

         這一份家譜與 2629~34 171~4 有很大的差異。可能是約旦河西的瑪 拿西家譜。女性在這個家譜中有很高的重要性。

         「瑪拿西」:字義是「導致遺忘」。

         「亞斯列」:字義是「我將會是神的王子」。

         「瑪吉」:字義是「賣出」。――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瑪拿西的兒子14~19節列出瑪拿西的家譜。

         妾亞蘭人所生。含義不明。中譯文與七十士譯本同。

         瑪姬。瑪拿西的長子(171)。――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4~19“瑪拿西的兒子”。參看民數記二十六章2934節。――《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瑪拿西支派:本段名字十分混亂及不齊全,可能是在版本抄錄及修訂的過程中給遺漏了。――《串珠聖經注釋》

         14~29節是中部約瑟兩個支派的家譜,這些家譜的排列次序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

o A. 河西瑪拿西半支派的家譜(14~19)

o  B. 以法蓮支派的家譜(20~27)

o  B1. 以法蓮支派的地業(28)

o A1. 河西瑪拿西半支派的地業(2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14~19節是約旦河西瑪拿西半支派的家譜。──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七15「瑪姬娶的妻是戶品、書品的妹子,名叫瑪迦。瑪拿西的次子名叫西羅非哈,西羅非哈但有幾個女兒。」

         「戶品、書品」:有學者認為應修正作「示劍、希弗」。(參書172)――《串珠聖經注釋》

         但有幾個女兒:對以色列人而言,繼承權首先屬於長子(2531)<代下213,聖經中的長子權與繼承>。然而,神也垂聽了欲繼承父產業之女兒的祈求(273~11)。這種事實暗示凡聖徒就可超越民族、人種、男女之別而皆能成為神的後嗣(112;羅816;林前111112;彼前37)――《聖經精讀本》

         「瑪拿西的次子名叫西羅非哈」(15),原文是「另一個的名字是西羅非哈」。「西羅非哈」並非瑪拿西的次子,而是瑪拿西的玄孫(書十七3)。「西羅非哈」的女兒們為了讓父親的名在神的百姓永被紀念,要求繼承父親的產業(民二十六33;二十七1~11),結果她們也在這份家譜中被紀念。──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戶品」:字義是「受保護的」。

         「書品」:字義是「蛇」。

         「瑪迦」:字義是「壓制」。

         「亞斯列」的母親是個亞蘭女性,但是名字沒有被記錄下來。

         「戶品、書品」是 712 所記的便雅憫人,「瑪迦」是這兩個便雅憫人的姊 妹。原文的「姊妹」是「他的姊妹」,由於 716 說「瑪迦」是瑪吉的妻,所以這 個「他」應該是把「戶品、書品」兩人當成是一體的「便雅憫人」來看待。

         「西羅非哈」:字義是「頭生的」。

         715 「西羅非哈」女兒爭取繼承權的事情,記載在 2633 271~11 ――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戶品、書品。本節含義不明。有人認為瑪姬娶了戶品和書品族人的妻子。還有人認為他娶戶品和書品為妻子。

         西羅非哈。據民2633和書173,西羅非哈是希弗的兒子。希弗是瑪姬的孫子。

         女兒。見書1735注釋。――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6「瑪姬的妻瑪迦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毗利施。毗利施的兄弟名叫示利施;示利施的兒子是烏蘭和利金。」

         「毘利施」:字義是「糞」。

         「示利施」:字義是「根」。

         「烏蘭」:字義是「他們的領袖」。

         「利金」:字義是「雜色」。――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這裡所列的名單沒有出現在聖經其他地方。――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7「烏蘭的兒子是比但,這都是基列的子孫。基列是瑪姬的兒子;瑪姬是瑪拿西的兒子。」

         「這都是基列的子孫」(17),指17~19節中都是基列或與基列有關的後裔。──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比但」:字義是「審判中」。――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比但。這個名字僅在撒上1211又出現。――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8「基列的妹子哈摩利吉生了伊施荷、亞比以謝、瑪拉。」

         「亞比以謝」(18)是士師基甸所屬的宗族(士六1115)──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哈摩利吉」:字義是「王后」。

         「伊施荷」:字義是「威嚴的人」。

         「亞比以謝」:字義是「我父是幫助」。

         「瑪拉」:字義是「疾病」。――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在書172中,亞比以謝為瑪拿西的兒子或後裔。在士6112434裡,亞比以謝是基甸所屬的部族。――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19「示米大的兒子是亞現、示劍、利克希、阿尼安。」

         「示米大」(19)是基列的兒子(民二十六32)──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示米大」:字義是「有智慧」。

         「亞現」:字義是「親如兄弟的」。

         「示劍」:字義是「肩膀」。

         「利克希」:字義是「學習」。

         「阿尼安」:字義是「民的哀悼」。――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20「以法蓮的兒子是書提拉;書提拉的兒子是比列;比列的兒子是他哈;他哈的兒子是以拉大;以拉大的兒子是他哈;」

         這個家譜的目的當在說明“嫩的兒子是約書亞”的出處(27)――《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以法蓮:雅各在作祝福禱告時,應許他要比其兄瑪拿西更大(4819)。欲將更大的產業賜給長子是人之長情。但神不看人的外表而看人的內心(516)。並且,耶穌也曾藉著“有在後的,將要在前”(1330)的話,強調救恩並非是某一個人特權與功勞,乃是惟靠神的恩典。 ――《聖經精讀本》

         「以法蓮」:字義是「兩堆灰塵: 我將獲雙倍果子」。

         「書提拉」:字義是「破碎之雜音」。

         「比列」:字義是「冰雹」。

         「他哈」:字義是「駐地」。――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20~29“以法蓮的兒子”。參看民數記二十六章3537節。――《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以法蓮支派:本段記載共分四部分:20~21上及25~27乃以法蓮後代的名錄,主要連接到約書亞的身上;21下至24是支派內的一些歷史;28~29是他們的領域。――《串珠聖經注釋》

         20~27節是以法蓮支派的家譜。──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0~27節記錄了以法蓮的家譜。這份家譜有些難解。據民263536,以法蓮有三個兒子,書提拉的一個兒子叫以蘭。本處的家譜顯然是從書提拉開始,經由比列到第八代,但那時以法蓮似乎還在世(22)。以法蓮的兒子可能是書提拉,比列和他哈(見民2635的書提拉、比結以及他罕)。撒拔的兒子書提拉應被視為書提拉家族的最後一位(20)――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21「他哈的兒子是撒拔;撒拔的兒子是書提拉。以法蓮又生以謝、以列;這二人因為下去奪取迦特人的牲畜,被本地的迦特人殺了。」

         這裡的迦特不會是非利士地的迦特,否則,這件事當發生在以色列人未入迦南還住在埃及地的時候。――《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奪取迦特人的牲畜:在希伯來原文中本文的主語並不明確。因此,許多學者反而認為是迦特人襲擊了以法蓮(Matthew Henry)。以法蓮支派在尚未強大之前就在與非利士的爭戰中落敗,使欲使其“昌大”的神之預言推後成就。許多基督徒在自己的信心尚未成熟之前就被世界的誘惑所擄去(彼後316)。因此,若要在與撒但的爭戰中獲勝,就當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633)――《聖經精讀本》

         「迦特」(21)是非利士的五個主要城邑之一。神記錄以法蓮支派在此失敗,卻記錄便雅憫支派在此得勝(13)──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以拉大」:字義是「神已裝飾」。

         「撒拔」:字義是「他贈與」。

         「以謝」:字義是「寶物」、「財富」。

         「以列」:字義是「神已見證」。

         「迦特」人:字義是「酒醡」。

         「以法蓮又生以謝、以列」:原文僅有「還有以謝、以列」,沒有「以法蓮 又生」。但 722 顯示他們的父親的確就是以法蓮。也有人認為這時應該是在埃及, 怎麼會去非利士地搶東西被殺呢?不過這其實也不無可能。不過 721 的「下去」, 應該就是歷代志作者以「以法蓮分到的山地產業」或「以色列居住的山地」為中心, 來描述移動到海邊平原的「迦特」之行動。――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21~24節中斷了家譜,記敘了以法蓮兒子的死和比利亞的出生。比利亞的女兒舍伊拉建造了兩座伯和侖。――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22「他們的父親以法蓮為他們悲哀了多日,他的弟兄都來安慰他。」

         「以法蓮」:並非本支派的始祖而是他後代中一位同名者。――《串珠聖經注釋》

         他的弟兄都來安慰他:父母失去兒女是最難以承受的試煉之一。當以法蓮陷入這種處境而悲傷不已時,他的弟兄前來安慰的舉動表明了真基督徒的相交與仁愛。聖徒的真正友愛在於一起分享喜樂、承受痛苦。因此,我們當彼此勸勉,得以長大成人,直到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153132;弗413;來1025)――《聖經精讀本》

 

【代上七23「以法蓮與妻同房,他妻就懷孕生了一子,以法蓮因為家裡遭禍,就給這兒子起名叫比利亞。」

         神安慰以法蓮而賜給他後嗣。以法蓮為兒子取名叫“以利亞”,意指“災殃”,以此表現了對自己與支派的悲傷之情。藉著本文,我們可以認識到施行豐盛的安慰與拯救的神(51718;何61~3)――《聖經精讀本》

         「比利亞」:字義是「在邪惡裡」。――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24「他的女兒名叫舍伊拉,就是建築上伯和侖、下伯和侖與烏羨舍伊拉的。」

         伯和侖在便雅憫境內東面(書十八14)――《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伯和侖:位於以法蓮與猶大的邊界,是以法蓮的女兒舍伊拉所立的城邑(1635)。約書亞曾在此地力戰亞摩利五王而大獲全勝(101011),後分配給利未支派的哥轄子孫(212022)――《聖經精讀本》

         「他的女兒名叫舍伊拉」(24),指「舍伊拉」是「比利亞」(23)的後代,她可能是與嫩的兒子約書亞同時代的一位傑出女性,在迦南地建立了三個城。──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舍伊拉」:字義是「女親戚」。

         「伯和崙」:字義是「空虛之家」。――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25「比利亞的兒子是利法和利悉;利悉的兒子是他拉;他拉的兒子是他罕;」

         有古卷在“利法”後作“利法的兒子是利悉”,這樣自以法蓮至約書亞共十代,與以民在埃及400年的記載吻合。――《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烏羨舍伊拉」:字義是「舍伊拉的分」。

         「利法」:字義是「生息的恢復」。

         「利悉」:字義是「火焰」。

         「他拉」:字義是「精力」。

         「他罕」:字義是「營地」。――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26「他罕的兒子是拉但;拉但的兒子是亞米忽;亞米忽的兒子是以利沙瑪;」

         「拉但」:字義是「整理就序」。

         「亞米忽」:字義是「我的親屬是尊貴的」。

         「以利沙瑪」:字義是「我的神已經聽到」。――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 經資料》

       以利沙瑪。摩西時代的一位以法蓮首領(748)。――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27「以利沙瑪的兒子是嫩;嫩的兒子是約書亞。」

         約書亞:是摩西的繼承人,引領以色列百姓(14121522162173)定居迦南,成為以色列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本書作者將以法蓮支派的家譜歸結到約書亞身上,更加突出了其位置。約書亞之所以能夠強有力地引導頑固不化的百姓,是因為他首先攻克己身並順服了神的旨意。約書亞軍隊的迦南征服戰預表著聖徒與撒但的屬靈爭戰,我們當藉著約書亞的生平重新省察自己<書 緒論,聖戰>――《聖經精讀本》

         「約書亞」(27)是摩西的助手,率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嫩」:字義是「魚」或「後裔」。

         「約書亞」:字義是「耶和華是拯救」。――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有兩種拼法:Non Nun]。――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27  不用說,你一定認識這位約書亞!】約書亞是以色列的偉大領袖,曾率眾進入神應許之地迦南。約書亞記講到他的事蹟,他的生平介紹見約書亞記2章。──《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上七28「以法蓮人的地業和住處,是伯特利與其村莊,東邊拿蘭,西邊基色與其村莊,示劍與其村莊,直到迦薩與其村莊。」

         28節是以法蓮支派的地業。其中「伯特利」(28)是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遇見神、敬拜神的地方(創二十八19;三十五3),是士師時代的敬拜中心(士二十18),也是北國耶羅波安一世設立金牛犢和假祭司的地方(王上十二2932);「示劍」(28)是亞伯拉罕進入應許之地的第一站(創十二6),也是約書亞臨終前與百姓立約的地方(書二十四25);「基色」(28)是所羅門王建造的兵馬城(王上九16~17),代表所羅門的強盛和榮耀。──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伯特利」:字義是「神的家」。

         「拿蘭」:字義是「年少的」。

         「基色」:字義是「部分」。

         「示劍」:字義是「肩膀」。

         「迦薩」:「亞雅」,SH 5857,字義是「荒場」。七十士譯本作「迦薩」, SH 5804――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這座城原來分給便雅憫(1822),但後來併入北方王國,歸屬以法蓮。見創2819;書1822注釋。――SDA聖經注釋》

 

【代上28~29本書作者對約瑟的兩個兒子瑪拿西與以法蓮子孫的居住地表現出了格外的關注。因為他們雖然是雅各的孫子,卻直接蒙受祝福,被列入十二支派的行列,繼承了以色列的產業(4814)<493~27,以色列十二支派>――《聖經精讀本》

 

【代上28~29 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屬地以法蓮的屬地介乎南面的伯特利和北面的示劍之間,並不包括沿海平原(基色是其西界)和約但河谷。瑪拿西的屬地位於以法蓮的北面,沿著耶斯列穀的南邊(因此包括他納和米吉多),含括撒瑪利亞山地(直達基利波)和迦密山脈。約但河谷(伯珊)和沿海平原(多珥)都在瑪拿西境界的範圍之內。──《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七29「還有靠近瑪拿西人的境界,伯善與其村莊,他納與其村莊,米吉多與其村莊,多珥與其村莊;以色列兒子約瑟的子孫住在這些地方。」

         29節是河西瑪拿西半支派的地業。其中「伯·善」(29)是掃羅王戰死後被敵人示眾的地方(撒上三十一30);「米吉多」(29)是著名的古戰場(士五19;王上九15),也是約西亞王戰死的地方(王下二十四2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作者只要提到「伯特利」、「基色」、「示劍」、「伯·善」和「米吉多」這幾個地名,就會讓回歸的百姓回想起坎坷的國度歷史,心中感慨萬千。──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伯善」:字義是「安靜之地」。

         「他納」:字義是「多沙的」。

         「米吉多」:字義是「群眾之處」。

         「多珥」:字義是「世代」。――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這裡提到的四座城原來是分給瑪拿西的,但位於以薩迦和亞設的境內(1711)。見撒上3110注釋。――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30「亞設的兒子是音拿、亦施瓦、亦施韋、比利亞,還有他們的妹子西拉。」

         亞設:這一支派的人數要少於其它支派,但他們都是可以出戰的精銳部隊。基甸的三百勇士雖然不多卻戰勝了蝗蟲般的米甸人(712)。神在作自己的工作時,並不需要很多人,而是需要被徹底訓練的少數的精兵。惟有穿上神所賜全副軍裝的人(61113),才能擔負神所交托的工作。 ――《聖經精讀本》

         「亞設」:字義是「快樂的」。

         「音拿」:字義是「右手」。

         「亦施瓦」:字義是「他相像」。

         「亦施韋」:字義是「他像我一樣」。

         「比利亞」:字義是「在邪惡裡」。

         「西拉」:字義是「王子呼吸」。――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亞設的兒子30~40節記錄亞設的家譜。

         音拿。參創4617。――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30~40“亞設的兒子”。參看創世記四十六章17節和民數記二十六章4447節。――《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30~40節是北部亞設支派的家譜。──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七31「比利亞的兒子是希別、瑪結;瑪結是比撒威的父親。」

         「希別」:字義是「忠實的同伴」。

         「瑪結」:字義是「我的王是神」。

         「比撒威」:字義是「特選的橄欖」。――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2「希別生雅弗勒、朔默、何坦和他們的妹子書雅。」

         「雅弗勒」:字義是「他要拯救」。

         「朔默」:字義是「持守者」、「保護者」。

         「何坦」:字義是「封印」。

         「書雅」:字義是「財富」。――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3「雅弗勒的兒子是巴薩、賓哈、亞施法,這都是雅弗勒的兒子。」

         在亞設的家譜中,特地提到「這都是雅弗勒的兒子」(33),表明這個家族的影響力很大。但「雅弗勒、巴薩、賓哈、亞施法」(33)這幾個名字都帶有外邦色彩,而「書雅」(32)根本就是個迦南名字,表明亞設支派受周圍外邦人的影響很大。──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巴薩」:字義是「切除」。

         「賓哈」:字義是「割禮之子」、「虛弱中」。

         「亞施法」:字義是「光滑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3~39733~39 是歷代志獨有的資料,沒有出現在其他舊約聖經。――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4「朔默的兒子是亞希、羅迦、耶戶巴、亞蘭。」

         「亞希」:字義是「我兄弟」。

         「羅迦」:字義是「吵鬧」。

         「耶戶巴」:字義是「隱藏」。

         「亞蘭」:字義是「被高舉」。――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5「朔默兄弟希連的兒子是瑣法、音那、示利斯、亞抹。」

         「希連」:字義是「擊打的人」。

         「瑣法」:字義是「咒詛」。

         「音那」:字義是「他要轄制」。

         「示利斯」:字義是「大力」。

         「亞抹」:字義是「苦工」、「粗活」。――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 料》

 

【代上七36「瑣法的兒子是書亞、哈尼弗、書阿勒、比利、音拉、」

         「書亞」:字義是「橫掃」。

         「哈尼弗」:字義是「喘息」。

         「書阿勒」:字義是「豺狼」。

         「比利」:字義是「一口水井」。

         「音拉」:字義是「怨忿」。――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7「比悉、河得、珊瑪、施沙、益蘭、比拉。」

         「比悉」:字義是「金礦」或「遠方的營寨」。

         「河得」:字義是「光輝」。

         「珊瑪」:字義是「沙漠」。

         「施沙」:字義是「強壯」。

         「益蘭」:字義是「優勢」。

         「比拉」:字義是「一口井」。――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38「益帖的兒子是耶孚尼、毗斯巴、亞拉。」

         「益帖」:字義是「豐足」。

         「耶孚尼」:字義是「他將被面對」。

         「毘斯巴」:字義是「消失無蹤」。

         「亞拉」:字義是「獅子」。

         「烏拉」:字義是「軛」。

         「亞拉」:字義是「旅行者」。――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迦勒的父親也叫耶孚尼(136)――SDA聖經注釋》

 

【代上七39「烏拉的兒子是亞拉、漢尼業、利寫。」

         「漢尼業」:字義是「神恩寵的」。

         「利寫」:字義是「欣喜」。――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七40「這都是亞設的子孫,都是族長,是精壯大能的勇士,也是首領中的頭目,按著家譜計算,他們的子孫能出戰的共有二萬六千人。」

         亞設支派能出戰的人數,在《民數記》為41500(40~41)53400(二十六47)。現在只有26000人,數目銳減,反映當時的實際情況。――《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二萬六千人」:比起出埃及時的四萬一千五百人(140 227),及在曠野末期的五萬三千四百人(2647),亞設支派後期似有衰落的現象。――《串珠聖經注釋》

         亞設支派能出戰的人數,摩西第一次統計是41500(民一41),第二次是53400(民二十六47),現在只有26000人,數目銳減。──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北國以色列很早就被擄(王上十七6),本章的家譜卻特別數算了北國幾個支派能出戰的勇士。在主前853年亞述王與亞蘭聯軍進行的誇誇之戰(Battle of Qarqar)中,亞述軍的總兵力只有68200人,而僅僅這幾個支派就有23萬多名「大能的勇士」(5),竟然無法抵擋遠道而來的亞述軍隊。這表明北國的被擄並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戰士,而是「因以色列人得罪那領他們出埃及地、脫離埃及王法老手的耶和華——他們的神,去敬畏別神」(王下十七7)──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似乎是亞設支派勇士的數量。摩西第一次統計是41500(141),第二次是53400(2647)――SDA聖經注釋》

 

【思想問題(7)

 1 你對以薩迦有什麽印象嗎?試借助串珠找出有關他的經文,溫習一下。

 2 作者為何在這裡兩次記載便雅憫支派的族譜(76~12 8)?比較兩段記載,看看有什麽分別。

 3 為何這裡只簡單記述拿弗他利的家譜?見13節。

 4 瑪拿西後裔中西羅非哈幾個女兒(15)的故事,非常有趣。試借助串珠找出有關經文來溫習一下。

 5 作者記載以法蓮支派的族譜中,加插了一段歷史故事(721~24),你猜是為什麽?

 6 你對亞設有什麽印象?試找出有關他的經文,溫習一下他的故事。

 7 這一章(7)所記載的幾個支派的族譜都比較簡單,你以為有什麽原因嗎?你在神面前的生命經歷,是乏善可陳,還是有些東西可供後人記念,作為鼓勵?

 ──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