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歷代志上第二十二章拾穗

 

【代上二十二1「大衛吩咐聚集住以色列地的外邦人,從其中派石匠鑿石頭,要建造神的殿。」

         “外邦人”。已定居的迦南人。――《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本章至29章為大衛王朝末期的記事,聖經中只見此處。環繞的主題包括:1,籌備建造聖殿;2,利未人和祭司的職任;3,王位的繼承。

    本節繼續前章所記大衛購地和奉獻禾場建造聖殿的事。他用外國人服勞役,這些人多為戰爭中的俘虜或征服地上的居民,無政治權利。――《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外邦人」:徭役制度始於大衛;他的大臣中就有亞多蘭負責掌管「服苦的人」(撒下2024)。日後所羅門大興土木,連以色列人也徵用了(代下21~2)

          「鑿石頭」:考古學發現以色列人自大衛──所羅門時代開始,建築時採用曾經刻鑿的方塊石頭。――《串珠聖經注釋》

         外邦人:這些人是被征服的迦南人之後裔,在所羅門年間他們約有5萬名。他們隸屬於以色列而事奉以色列。 ――《聖經精讀本》

         本節在和合本中是上一章的最後一節,但在原文中是本章第一節(新標點和合本,英文譯本)──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神允許大衛數點百姓犯罪(二十一1),又引導大衛認罪悔改(二十一8),讓他領會了神的啟示:「這就是耶和華神的殿」(1),這裡就是「神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申十二11)。神所選中的聖殿地點,是施恩赦罪的神與認罪悔改的人相遇的地方,也是神公義的審判與恩典的憐憫相會的地方。──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撒但所興起的攻擊,反而讓大衛領會到神要建殿的旨意。從此,大衛餘生的工作,就是預備建殿。二十二至二十九章整體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

o A1. 大衛為聖殿預備材料(二十二2~5)

o  B1. 大衛吩咐所羅門建殿(二十二6~10)

o   C1. 大衛吩咐以色列眾首領同心建殿(二十二11~19)

o A2. 大衛為聖殿預備人(二十三1~二十七34)

o  B2. 大衛臨終前勉勵所羅門建殿(二十八1~21)

o   C2. 大衛臨終前勉勵以色列人同心建殿(二十九1~1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耶和華神的殿」是大衛之約的記號。人並沒有守約的能力,只有神是信實守約的神,祂甘願降卑自己,借著立約來約束自己,借著聖殿來見證祂所立的約。因此,神與人立約,乃是神對人主動的恩典。聖經中一共提到六個約,逐步啟示神救贖的計畫:

   1.生命之約(創二15~17):神應許賜人工作和供應;條件是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創二17);記號是「分別善惡樹」(創二17)。這個約又叫工作之約、亞當之約。

   2.挪亞之約(創六18;九9):神應許不再以洪水滅世;這約是無條件的;記號是「彩虹」(創九13)

   3.亞伯拉罕之約(創十五18;十七4):神應許國度、君王都因亞伯拉罕而出(創十七6);條件是亞伯拉罕在神面前「作完全人」(創十七1);記號是「割禮」(創十七11)

   4.摩西之約(出二十四8):神接受以色列為屬神的子民(出十九5);條件是以色列人順服神(出十九5);記號是兩塊刻有十誡的「石版」(出二十四12)

   5.大衛之約(撒下七8~16):神應許國度、寶座永遠堅立(撒下七16);這約是無條件的;記號是「聖殿」(撒下七13)

   6.新約(耶三十一31~34;來八6~13):由基督親自成就了救恩(太二十六28);這約是無條件的;記號是「洗禮」(西二11)──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21 大衛指定神聖殿的位置與祭壇。

         外邦人。即住在巴勒斯坦的非以色列人。他們被迫從事以色列人所不用做的各種勞務(見王上920~22;代下87~9)。――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 石匠這個時代的石塊加工的技術稱為「琢石石工」。工匠用鐵鑿修飾石塊正面貼近邊緣的部分,石面的中央卻不施鑿。耶路撒冷周圍地區盛產石灰岩,也有石礦可供開採,但質地較硬的石材則需從遠方運來。加利利和哥蘭(戈蘭)一帶出產大量的玄武岩,亞拉巴南部以拉他(以祿)附近的沙岩表層底下則可開採花崗岩。巨石是用木楔子深插岩縫之中開採,木塊在澆水之後膨脹,便能使岩石爆裂。建築時將巨石砌在指定位置的方法,是把鉛球散在下面的石塊之上。再在其上加砌石塊時,鉛球自會壓扁。──《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二1~4建殿的人力物力:包括:領導、勞工和材料。――《串珠聖經注釋》

         預備建聖殿:本文記錄了大衛為建聖殿而作的準備。雖然大衛因各種原因而不能直接建造聖殿,卻在自己力量所及範圍內盡了全力。今日參加建立並擴張天國之業的所有聖徒都要具備這種態度,當每一個聖徒都以感恩的心擔當好自己的使命時,整個神之國度便能蓬勃地發展(林前1212~31)。本文尤其突出了外邦人的參與(13),啟示出了神對外邦人的護理(178)――《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十二1~18預備建殿:本章一方面接續上文敘述建殿的經過,另一方面是要介紹所羅門。――《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為建造聖殿而作的預備:作為赦免昔日的過錯,重新恢復聖約的標誌,神曾降火在燔祭壇上(2126)。大衛對神的慈愛與恩典(58)充滿感激,進而熱切地盼望為神建聖殿。大衛的這種盼望通過三個階段而得以具體化(1~4節;5~15節;16~18),在(28)他再次吐露了此番心聲。 ――《聖經精讀本》

         221~2930 是一大段歷代志獨有的資料,聖經中沒有其他明顯的平行經文。 ――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十二2「大衛預備許多鐵,作門上的釘子和鉤子;又預備許多銅,多得無法可稱;」

         供建殿用的材料十分豐富,“多得無法可稱”,“許多”且“無數”。銅是大衛征戰得來的擄物(參十八811),鐵本來是非利士人的專有金屬(參撒上十三19~22),現在已治服非利士人,鐵器的供應充足起來。――《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銅」:來自被征服的國家(188 11) , 也可能是采自紅海附近的銅礦。

          「鐵」:在地中海中部(薩丁島附近鳥嶼)出產。監於該處是非利士人的老家,大衛可能由他們手上取得原料及製造鐵器的技術(參撒上1319~22; 代上181)

          「多得無法可稱」:本段有許多類似字眼,例如:「無數」(3)、「許多」(3)、「甚多」(4),為要強調聖殿的價值。――《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為建殿所做的第一個準備,是預備材料(2~5)──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建造聖殿是神百姓的工作,但卻從「外邦人」(2)開始。聖殿乃是新約教會的影兒,在神的屬靈建造裡,從開頭就包括「外邦人、西頓人和推羅人」(24)。只要外邦人願意歸向神,他們也可以受割禮、守逾越節(出十二48)──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22 說明大衛使用「服勞役」的方式來取得建材。―― 蔡哲民等《歷代志 上研經資料》

         。很早就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人使用(見創422注釋),但大約直到大衛的時代才推廣開來。

         。黃銅是銅鋅合金,使用的歷史比較短。青銅是銅錫合金。在古代東方已得到廣泛使用。 雕上歷史畫面的銅板,被用來包裹撒縵以色三世一座建築的大門。西拿基立說他王宮的大門包裹著閃閃發光的銅。――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2 鐵制的釘子和鉤子在這時代鐵器的使用已經十分廣泛,但仍被視作裝飾。本節的「鉤子」(和合本;NIV:「配件」)最有可能是釘在門上的鐵片或箍環裝飾。──《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二2~3大衛的征服事業不僅使王國威震四方,也為國民經濟打開了巨大的收入來源。他在戰爭中所獲取的戰利品極其龐大(1810202),大衛並非把這些據為己有,而是為了建聖殿而獻在祭壇上(1811)。推羅和西頓有著頻繁的海上貿易活動,與大衛王國具有友好的外交關係,他們大力幫助了為建聖殿而想盡辦法的大衛(141)。大衛為了建造聖殿而高揚神的名,集中了國內外的所有力量。這教訓我們,我們的內心當充滿對神的熱情,致力於福音傳播事工(25)――《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十二3「又預備無數的香柏木,因為西頓人和推羅人給大衛運了許多香柏木來。」

         “香柏木”盛產於黎巴嫩,是著名的建築材料。――《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香柏木」:產於利巴嫩,為最上乘的建築材料。――《串珠聖經注釋》

         「預備」(3)原文就是大衛之約中的「堅定」(10節;十七111214)和「堅立」(十七24),在本章中原文出現了五次(3514)。這個雙關語生動地表達了人「與神同工」(林前三9)的實際:一面是人「預備」建殿,一面是神「堅定」國度;人只管忠心事奉,神負責成就應許。──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鐵」(3)本來是非利士人的專有金屬(撒上十三19~22),現在大衛已經治服非利士人(十八1),鐵器的供應比較充足。「銅」(3)是大衛的戰利品(十八81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香柏木」:香柏樹的生長速度緩慢,樹齡可以高達三千年,高達36.5公尺。 這種樹木經久耐用,因此古代大部分廟宇和宮殿都以之為精選的木料。黎巴嫩森林 是這些樹木生長的少數幾處地方之一。西元前4000年以來,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已 經進口這些木材。到了西元前1000年時,當地著名森林的樹木已經所剩無幾,使得 該木料越來越珍貴。――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黎巴嫩山林盛產香柏木,在東方世界遐爾聞名。關於木材從黎巴嫩運到耶路撒冷的方法,見代下216。――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3 香柏木香柏木的主要用途是製造房室中的細工護牆板。第二個可能的用處是在各層石工之間加插的梁桁。聖殿中的雕刻很多用的都是橄欖木而非香柏木。──《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二4「大衛說:“我兒子所羅門還年幼嬌嫩,要為耶和華建造的殿宇,必須高大輝煌,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所以我要為殿預備材料。”於是,大衛在未死之先,預備的材料甚多。」

         “年幼嬌嫩”。即沒有經驗。參看列王紀上三章7節的腳註。由於所羅門沒有為偉大的神建聖殿的經驗,所以大衛為他做好準備工作。――《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這節解釋大衛之所以準備這樣多的物資,是因為恐怕所羅門年紀尚幼,難以籌措建殿的需要;至於所羅門執政時的年紀是多少則沒有交代。無論如何,大衛和所羅門二人必定共同執政一段時間。――《串珠聖經注釋》

         「香柏木」(4)產於黎巴嫩。香柏樹生長速度緩慢,高度可達40米,主幹直徑可達2.5米。「香柏木」紋理細緻、經久耐用,高樹脂含量能防止黴菌的生長。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都進口香柏木,作為廟宇和宮殿的上等木料。──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年幼「嬌嫩」:SH 7390,「膽小」、「怯懦」。此處可能是指所羅門「缺 乏經驗」。

         大衛認為只有「高大輝煌」的聖殿才能配得起神,因此他怕所羅門無力承擔 這件工作,只好他先來為之預備材料。

         神禁止大衛為祂建殿,卻沒有禁止大衛為祂的聖殿預備材料。此處說明大衛 處心積慮收集大量建材。且所羅門即位四年就開始建聖殿,如果沒有大衛事前的預 備,應該是不可能進行的。――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年幼嬌嫩。指所羅門缺乏經驗。大衛還在代上291裡這樣說所羅門。代下137也用“幼弱”來描述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代下137)

         傳遍萬國。神的旨意是讓耶路撒冷成為世界的首都。從這個城市發出光來照耀地上各國。神通過靈感向大衛啟示了聖殿的計畫,要使它的名聲傳遍全球。不論何處,人只要聽說聖殿,就會聽說神,於是就前往路耶路撒冷,去敬拜和榮耀耶和華。聖殿要成為輝煌的建築,正確代表神的榮耀。――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5「大衛召了他兒子所羅門來,囑咐他給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建造殿宇。」

         大衛立所羅門為他的繼承人,先向國中領袖宣佈(16~18),然後公開宣告(28)。本節至16節為給新王所羅門的囑咐。所羅門“年幼嬌嫩”,實際年齡難確定,但年輕且無經驗則是事實,他在基遍的禱詞中也說自己是“幼童”,沒有行政經驗。所羅門繼大衛作王時大概剛逾20(看王上三7)。要這樣一個年青人擔負建殿的重任,必須為他作許多準備(1316)――《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嬌嫩」(5),可譯為「缺乏經驗」(英文ESV譯本)。大衛擔心所羅門年輕、缺乏經驗,所以幫他「為殿預備材料」(5)。雖然神沒有讓大衛建殿(8),但他卻沒有因此懈怠,而是專心「預備材料」,讓所羅門去成就建殿大功:「功成不必在我」,這才是神的僕人當有的態度。──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聖殿的外表「必須高大輝煌」(5),目的是「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5),但更重要的是裡面要有屬靈的實際,才能讓神的名在地上「被尊為大」(十七24)。大衛雖然沒有建成物質上的殿,但他心裡已經為神建造了一個滿有屬靈實際的殿。──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在未死之先預備的材料甚多」(5),預備建殿成為大衛生活的中心,讓他的生命有了永恆的意義。人的工作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神的工作卻是「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雖然神沒有揀選大衛建造聖殿,但他也可以預備材料;雖然神沒有呼召大家都做宣教士,但我們都可以為宣教奉獻;雖然神沒有賜給各人相同的恩賜,但我們都應當「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弗四16)──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神並「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徒十七24),但卻樂意住在人的心裡(林前三16;六19),教會就是「神的殿」(林前三16),信徒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林前六19)。我們的勞碌,有多少是在建造自己的家?有多少能讓自己的心成為適合聖靈居住的殿呢?我們的建造,有多少是高舉自己的名譽榮耀,有多少能使神的「名譽榮耀傳遍萬國」呢?──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聖殿通常稱為所羅門的殿。其實規劃聖殿是他的父親。是大衛通過靈感瞭解這座建築的樣式。於是他就負起責任,收集材料,把建殿的任務交給所羅門。所羅門後來所做的,只是執行他父親給他的指示而已。――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5~15大衛囑咐所羅門建殿:本段記載大衛向所羅門重述神給他建造聖殿的應許,在文學技巧上與申311至書1章相似 (參本書簡介) 。 與代上17章比較,本段加添了神拒絕大衛請求的原因 (171~6), 以及預告所羅門的名字(8)――《串珠聖經注釋》

         委託所羅門建造聖殿:本文介紹了大衛委託所羅門建造聖殿的場面。此處同時表露了作為父親的慈愛與作為聖約傳授者的嚴肅。12節尤為突出地扼要了大衛對以弱小年紀就登上王位之所羅門的勸告。雖然本書未曾記錄,但圍繞著所羅門的登基曾發生過一場暗鬥(王上1)。所羅門所要做的事是平息內部糾紛、統治大國並完成建造聖殿的使命。對他而言,急需的就是智慧及剛強壯膽。大衛雖然目睹了當時的混亂政局,卻能坦然道出所羅門年間國必康泰的確信(4),這是憑藉著基於對神之應許的信心。 ――《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十二6「對所羅門說:“我兒啊,我心裡本想為耶和華我神的名建造殿宇;」

         大衛為建殿所做的第二個準備,是預備建造者:所羅門(6~16)

o 宣告神的應許(7~10),聖殿就是西奈之約和大衛之約的見證;

o 勉勵所羅門剛強順服,在神的權柄之下接受建殿的任務(11~13)

o 要求所羅門「起來辦事」(16)、建造聖殿(14~16)──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所羅門」(6)的意思是「平安」。──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當大衛年老臨終之際,對兒子說了這番話。他嚴肅認真地向所羅門披露他非常珍視的計畫(見撒下71~5)。――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7「只是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你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為你在我眼前使多人的血流在地上。」

         本節說明大衛自己不能建殿的原因,不但是因為他忙於征戰,無暇兼顧(王上五3),更是因為流人的血太多。建殿的事應由“太平的人”所羅門來擔任,國泰民安,方可大興土木。――《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本節說明了將建造聖殿的榮耀使命委讓給所羅門的原因。這是因為大衛在許多次爭戰中殺死了許多人。這表明惟有公義和平之人才能建造聖殿(283)――《聖經精讀本》

         這一段大衛把他想建殿,但無法進行的原因說明給所羅門聽。其中228~10 資料比 撒下 7 代上 17 王上 53 更詳細。應該是歷代志的作者取得了撒母耳記 與列王紀作者沒有的資料。

         此處並未暗示大衛打仗犯了什麼罪,只是說明「流人血」這件事情讓神不准 大衛建聖殿。雖然聖經也沒說為什麼流人血就不可以建聖殿,但是似乎暗示神「珍 惜生命」。――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臨到我說。拿單向大衛傳達神的話,叫他不要建造聖殿(撒下74~17)

         流了多人的血。撒下74~17所記拿單給大衛的信息,沒有說明這個原因。拿單告訴大衛,他的任務是做一名戰士。在執行這項任務時,主會與他同在(見撒下79~11)。所以建造聖殿不是他的事。――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8「你要生一個兒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靜,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他的名要叫所羅門(即“太平”之意)。他在位的日子,我必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

         「所羅門」:來自希伯來文「平安」一字;但「太平的人」則來自「安息」。同樣「我必使他安靜」應作「我必賜他安息」。

          「安息」這有關聖殿的重要觀念,在作者描述下成為所羅門與生俱來的特質;而「平安」和「康泰」(原文作「安靜」)是安息的實際現象。――《串珠聖經注釋》

         太平的人:一語概括了所羅門王的特點。若說大衛的使命是英勇無比地推動征服事業而完全恢復應許之地;所羅門的使命則是智慧地治理恢復之地,而使國內外得享平安。太平之人所羅門預表著和平的君王耶穌基督(96)――《聖經精讀本》

         平安「康泰」:SH 8253,「安靜」、「安寧」。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所羅門」:字義是「平安」。――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你要生一個兒子。在大衛去世之前,所羅門肯定已經結婚生子。因為所羅門作王四十年(王上1142)。而他兒子羅波安即位時41歲了(王上1421)。所羅門一定是在大衛去世以前很久出生的。如果這個信息是在所羅門出生之前臨到的,那就是在大衛統治四十年的一半時間之前。

         他的名。“所羅門”意為“太平”。希伯來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名字。這些名字往往代表父母希望兒女培養的某種品格。所羅門還有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撒下1225),意思是“耶和華所愛的”。但一般人只知道他叫所羅門。――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9「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他要作我的子,我要作他的父。他作以色列王,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

         「太平的人」(9)原文是「安息之所的人」。──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我必使他安靜」(9)原文是「我必賜他安息」(英文ESV譯本)──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神對大衛的計畫,是使他剪除「一切仇敵」(十七8),代表爭戰和得勝的國度君王;而神對所羅門的計畫,是「使他安靜,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9),「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9),代表平安和榮耀的國度君王。聖殿是神的「安息之所」(二十八2;代下六41;詩一百三十二814),也是人的「安息之所」(民十33「安歇的地方」原文;申十二9「安息地」原文),人的安息不可能與神的安息分開。因此,大衛要用爭戰為所羅門開路,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和地點;當「安息之所的人」所羅門得榮耀的時候,他就可以使用大衛所預備的,為神的名建造殿宇(1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神告訴大衛要由他的兒子所羅門來建造聖殿,這件事給所羅門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後來提到了這件事(王上55;代下68~10)。――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0「我兒啊,現今願耶和華與你同在,使你亨通,照他指著你說的話,建造耶和華你神的殿。」

         「照祂指著你說的話」(10),意思是所羅門就是神所應許「為我建造殿宇」(十七12)的大衛後裔。而神「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十七12)的應許,將從所羅門開始、在基督身上完全實現。──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210 是說明 1711~14 的「大衛的後裔」,就是指「所羅門」。當然,我 們今日知道這個預言中「國位直到永遠」,還有一點末世論的意味,最終是在基督 身上完全實現,不過在所羅門身上,也的確是實現了。

         「亨通」:SH 6743,「昌盛」、「興旺」。――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 資料》

 

【代上二十二10~12大衛囑咐所羅門努力建殿,語氣仿似摩西囑咐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二者有相同的格式:

         1 保證神會幫助 ── 「願耶和華與你同在,使你亨通」(10),「 ...... 賜你聰明智慧」(11)(參申316 8 23; 書15 9)

         2 勉勵 ── 「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12)(參申317~8 23; 書16~7 9)

         3 委任 ── 「建殿」(10),「治國」(11)(參申3114 23; 書17~9)――《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1「但願耶和華賜你聰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國,遵行耶和華你神的律法。」

         但願耶和華賜你聰明智慧:從某種角度來看,所羅門沒有向神求錢財、尊榮或仇敵的生命,而尋求智慧以便公正地治理以色列百姓(代下17~11),這也是大衛的心願。大衛曉諭所羅門,真正的智慧在於謹守遵行耶和華的所有律例。因此,所羅門告白“敬畏耶和華就是智慧的開端”(17),努力照著神的話語生活。 ――《聖經精讀本》

  大衛熱切的期望和祈求是所羅門得到智慧。父親的這種願望可能影響了所羅門對智慧的選擇。當時所羅門在夢中得到了選擇自己願望的機會(王上39~12)。――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2「你若謹守遵行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律例典章,就得亨通。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看《王上》二1注。――《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當剛強壯膽……不要驚惶: (225~15)――《聖經精讀本》

         「聰明 בִּינָה/bē·nä’(12)的意思是「辨明事理」。「智慧 שֵׂכֶל/seh’·kel(12)的意思是「洞察理解」。大衛吩咐所羅門預備自己:「但願耶和華賜你聰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國,遵行耶和華——你神的律法」(12), 可能所羅門因此向神求智慧(代下一1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212 大衛祝福所羅門獲得「智慧」可以治理以色列人, 王上 34~10 記載 當所羅門即位時,請求神賞賜智慧,可能與此處大衛的祝福有關。―― 蔡哲民等《歷 代志上研經資料》

       就得亨通。幸福,繁榮和平安來自遵守神的律法。

         壯膽。參申316;書167;賽431~5;耶18;約1427。――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3「我在困難之中為耶和華的殿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銀子一百萬他連得,銅和鐵多得無法可稱。我也預備了木頭、石頭,你還可以增添。」

         “金子十萬他連得”。約一億二千萬安士(3750噸或3400公噸)!“銀子一百萬他連得”。約十二億安士(37500噸或34000公噸)――《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我在困難之中」:可作「盡力」(292)――《串珠聖經注釋》

         在困難之中……預備了: “困難中”意指“在痛苦的努力中”。亦即,大衛奉獻從爭戰中獲取的戰利品,作耶和華之殿的材料或經費。 ――《聖經精讀本》

         「亨通」(1113)原文的意思是「昌盛、興旺」。大衛之約是無條件的應許,但大衛的子孫只有借著順服才能支取這個應許,所以「你若謹守遵行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律例典章,就得亨通」(13)。大衛的子孫若不順服,神「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撒下七14),但大衛之約的應許卻永不改變,神照樣能興起其他的大衛後裔來成就大衛之約。──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願耶和華與你同在」(1116節;申三十一6823;書一59),「你當剛強壯膽」(13節;申三十一723;書一6),「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12節;申三十一8;書一9),這三句話也是摩西和神對約書亞的吩咐。這是提醒所羅門、也是提醒回歸重建聖殿的百姓:建造聖殿與征服迦南同樣重要,同樣需要信心和神的同在。正如征服迦南是神自己帶領,建造聖殿也是神自己負責;正如征服迦南不能只讓摩西一人帶領,建造聖殿也不能只讓大衛一人承擔。──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213 大衛委任所羅門,與 16~9 316~8 中所記對約書亞的委任相 似,都要他們勇敢承擔。

         我在「困難」:SH 6040,「貧困」。

         「十萬他連得」:相當於3400000公斤,3400公噸。

         「一百萬他連得」:相當於34000000公斤,34000公噸。

         此處的金銀數量龐大,目前全球的黃金資源大概是9萬公噸左右,每年開採 量大約是2500噸。因此一般認為此處的金銀比例合理,但數量太大。如果不是重量單位「他連得」與後期通用的「他連得」不同,就是數字傳抄失誤導致。―― 蔡哲 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這裡的數字似乎非常龐大。他連得有輕有重,但可能是指常衡,重75磅。加起來大約相當於3770噸黃金和37700噸銀子。也有可能“十萬”或“百萬”是泛指數量大,不一定是指實數(見第15)。――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3 金子十萬他連得這是多得驚人的金子。三千七百五十噸金子照今日的價格,約值四百五十億美元,當時的購買力更遠超於此。在舊約聖經中這是數量最大的一筆金子,遠超過其他經文。歷代志其他地方曾經提及三千他連得(112)金子(代上二十九4)。歷代志之外數額最大的是金子六百六十六他連得(25),那是所羅門每年所得的數量。埃及法老獻給神明最大的金銀數額,是示撒所獻的二百噸(有很多是取自耶路撒冷)。在亞述碑文中,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撒珥根二世、撒縵以色三世等君王甚少列明所得之貢物或戰利品中金子的重量,即使有,也通常是十至五十他連得而已。多個世紀以後的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相信囤積了古代西方世界最大的寶庫。這城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時,金銀寶藏的價值估計是十二萬他連得(4500)銀子。──《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二13 金子若干?按照一九九三年世界礦藏量的統計,全球金子共有五萬五千四百三十五噸。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黃金存量約有九千噸。一立方呎的純金重一千二百磅(照今日的市價值七百萬美元)。大衛給所羅門奉獻的金子若是製成這種方磈,足可從地板到天花板,放滿一個可以容納兩輛汽車的標準車庫(6250)。建造聖殿的人用的若是這種方塊,足以建成聖殿兩個主室三面的外牆。牆厚一呎,長九十呎,寬三十呎,高三十呎。──《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歷代志上二十二13記載大衛將要興建的聖殿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但歷代志上二十九則說他只預備了金子三千他連得;我們怎樣解釋這個衝突呢?(D)

        答案很簡單。歷代志上二十二章所記的是大衛籌建聖殿,為建聖殿工作所預備的大量材料,使所羅門將來展開建殿工程時,百物俱備。但歷代志上二十九章卻記載了另一項建殿基金,是大衛向支持者呼籲,展開另一次籌幕運動,就是在二十二章所記述的財物以外,再加添一筆基金。二十九34兩節經文的意思非常明顯:「且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以外(即二十二14的十萬他連得金子),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神的殿,就是俄裴金三千他連得,精鏈的銀子七千他連得,以貼殿牆。」換句話說,在過往為建造聖殿而籌集的基金以外,大衛認為仍需要預備另一筆款項,以作補充。經大衛呼籲後,那時的富人商賈都以大衛為榜樣,再捐贈了金子五千他連得零一萬達利克,銀子一萬他連得,銅一萬八千他連得,鐵十萬他連得。由此看來,二十九章及二十二章的數字沒有衝突,因為第二十九章所記是後來籌集得的財富,補充加強第二十二章的基金。──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歷代志上二十二13指出大衛為將建的聖殿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這個數字可靠嗎?抑或只是在經文流傳過程中起了訛誤?】

     馬所拉抄本及七十士譯本的這節經文,都記載相同數字——金子十萬他連得,銀子一百萬他連得。這兩個數目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後來的凱撒大帝也沒有如此多財富。因此,很有可能是經文抄傳時出錯了。有一個例子與本段經文的情況相似:歷代志下九25與王上四26所記載的數字有衝突,前者指出所羅門有套車的馬四千棚,後者則指有四萬。顯然是王上四26的數字有問題,文士看不清楚該數字的符號,而將數字抄大了十倍。因此,可能是文士抄錄歷代志上二十二14時,將數字加大了一個位,而原稿的數字應該是「金子一萬他連得,銀子十萬他連得」。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抄寫員將彌那的撮寫法誤認作他連得(一他連得等如六十彌那)

    與此同時,我們應要觀察到,馬所拉抄本的數字也有可能是正確的。奇裡就題出以下幾個論點(Keil and DelitzschChroniclespp246~248)

         1        日常使用的或所謂「皇家」舍客勒的重量,似乎只有摩西「聖所舍客勒」的一半。若比較王上十17與代下九16,就可知上述分別:前者指出,用錘出來的金子,打成盾牌三百面,每面用金子三彌拿;而後者則記載每面用金子三百舍客勒。因為三百舍客勒等如六彌那,故此工上所記載的舍客勒,其重量是代下所記的兩倍。由此推論,歷代志所記載的十萬他連得,若用較前時代的重量單位衡量,就只得五萬他連得。歷代志寫成前代的他連得,只有三十七磅半,但所羅門時代的他連得,卻重七十五磅

         2        奇裡還指出,根據古代學者的記載,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的王宮府庫中搶去四萬至五萬他連得重的金塊或銀塊,還有鑄成金幣的金重九千他連得。亞歷山大大帝還在波斯波裡掠去金子十二萬他連得,在巴薩加台(Parsagada)掠去六千他連得,在伊克巴他拿(Ecbatana)掠去十八萬他連得。雖然上述數字或許有重複,但將它們加起來,總數達到三十五萬五千他連得金子及銀子。

         3        聖經記載大衛征服了以東、非利土、摩押、亞捫;還有大馬色、哈馬和瑣巴等亞蘭諸國,亞瑪力人亦受到大衛控制。撒母耳記下八7~13記載了被大衛打敗的國家,還指出大衛將從戰敗國掠得的財物都獻給耶和華。在大衛統治以色列的四十年期間,必積蓄了大量財富,尤其是大衛極少花錢在公共設施方面。另一方面,以色列與推羅及西頓保持良好的政治關係,與這兩個商業城通商,必由稅收及通貨而獲得大量收益。由此看來,代上二十二14所記的十萬他連得金子及一百萬他連得銀子(照以前的標準,是五萬他連得金子和五十萬他連得銀子)是大衛能負擔的,因為他已將自己的心思意念全放在籌建聖殿這事情上了。──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代上二十二14「你有許多匠人,就是石匠、木匠,和一切能作各樣工的巧匠,」

         「我在困難之中」(14),意思是「我已經盡力」(二十九2)──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一他連得」折合3000舍客勒(出三十八25~26),大約是34.2公斤。「金子十萬他連得」(14)折合3420噸,「銀子一百萬他連得」(14)折合34200噸。這是一個龐大的數目,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官方黃金儲備,2020年初也只有8133.5噸。但「十萬」、「百萬」也可能泛指數量大,不一定是指實數(16)──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214 一開始有一個「看哪」,和合本沒有翻譯出來。―― 蔡哲民等《歷 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十二15「並有無數的金、銀、銅、鐵。你當起來辦事,願耶和華與你同在。”」

         你當起來辦事:這是大衛對所羅門的最後一句囑咐,意指現在神與你同在,當起來建造聖殿。這與以賽亞先知“興起發光,……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601)的話語一樣,給人們帶來莫大的鼓舞。生活在繁雜社會的所有聖徒,都當具備只要神與之同在,即使是條件不盡人意也必斷然起來順服神命令的心志。 ――《聖經精讀本》

         「起來辦事」:「起來工作」、「起來處理」。――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 研經資料》

       無數的。暗示第13節的數字不一定是指實數。

         當起來辦事。這是在勸勉人執行任務。大衛把心中的重擔交給了所羅門。現在需要所羅門起來履行自己的職責了。――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6「大衛又吩咐以色列的眾首領幫助他兒子所羅門,說:」

  所羅門雖然偉大,但還不足以單獨承擔建造聖殿的任務。如果要建造神的聖殿,就需要以色列眾首領的支援。所以大衛邀請全國的領袖們通力合作,實現他們共同的目標。――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6~18大衛囑咐國中領袖襄助建殿:說話的格式亦和上文相同:

 1 保證(17)

 2 勉勵(18)

 3 委任(18)――《串珠聖經注釋》

         對眾首領的囑託:最後,大衛囑咐和鼓勵了以色列的眾首領:①使他們想起建造聖殿並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乃是全體國民的任務。眾民可通過參加這一神聖事業,親身經歷以信仰為首的生活;②大衛並沒有以自己的王權來強迫百姓投入建殿的工作,乃是囑託全以色列百姓都自發地事奉並委身於此事業。 ――《聖經精讀本》

         大衛為建殿所做的第三個準備,是預備幫助者:以色列的眾首領(17~19)

o 宣告神已成就應許,使百姓得享平安(18)

o 勉勵眾首領「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19)

o 要求眾首領「起來建造耶和華神的聖所」(1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二十二17「“耶和華你們的神不是與你們同在嗎?不是叫你們四圍都平安嗎?因他已將這地的居民交在我手中,這地就在耶和華與他百姓面前制伏了。」

  領土已經奪取。反對以色列的敵人已被征服。神對祂子民的應許已經應驗。耶和華與他們同在。只要他們保持對祂的忠誠,祂就持續與他們同在。他們為什麼不全心投入聖殿的建造,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呢?――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二18「現在你們應當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你們的神,也當起來建造耶和華神的聖所,好將耶和華的約櫃和供奉神的聖器皿,都搬進為耶和華名建造的殿裡。”」

         當立定心意:即使想要成就世上的事,也須要專注和殷勤,何況要成就偉大福音事工的人當付出何等的努力!因此,聖徒當時刻銘記主耶穌的話語:“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2237)――《聖經精讀本》

         建造聖殿不是大衛個人的事業,也是神給全體百姓的任務,需要全民配搭建造。教會的建造也不能根據個別人的熱心或興趣,由「超級肢體」包辦一切,而是每個人都應當「尋求耶和華」、「起來建造」;首先「尋求耶和華」,然後「起來建造」。──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事奉神,並不是做事越多、越做大事才越屬靈,不但要學會倚靠神做事,也要學會順服神不做事。人無論多熱心愛主,都不能越過神的界限;人無論有多大恩賜,都應該認清自己的有限。大衛盡力「為殿預備材料」(5),預備好了就交出來,連建造聖殿這麼大的屬靈功績和名聲都可以放棄,這樣的人才有資格要求「以色列的眾首領幫助他兒子所羅門」(17):不是給他兒子捧場,而是同心合意做成主工;不是叫人的名被高舉,而是單單叫神的名「被尊為大」(十七24)──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供奉神的聖器皿」:原文僅是「神的神聖器皿」。沒有「供奉」一詞。

         此處大衛激勵首領要看到神給予的恩典,讓國家太平。因此要建造聖殿回報 神。當然,這類重大工程,如果是君王與國民上下一心,就更容易推動,否則如果 有人陽奉陰違,那工程延拓也是難免的結局。――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尋求耶和華。參其他先知的類似勸勉(5468;亞23)。這裡勸勉所羅門要立定主意。作為國王,他會遇到許多誘惑使他走錯路。只有一條道路是安全的。那就是全心全意尋求神。這樣尋求的結果是:“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2913)

         也當起來建造。類似鼓勵的話需要對軟弱,困惑,掙扎,沒有適當敬拜場所的會眾說。神的聖所要造起來,並且需要由人起來建造。大衛藉著對的兒子勸勉,把自己的熱情和精神傳給了他。只有人起來建造,許多地方才會出現神事業的紀念碑。――SDA聖經注釋》

 

【思想問題(22)

 1神以大衛多流人血為理由,不允許他建聖殿,但卻讓他在戰爭中取得勝利(18~20)。由此看來,神對戰爭有何看法?你認為大衛東征西討的一生有否價值?參徒1336

 2 大衛順從神的旨意,在位期間不為神建殿,但是他仍為建殿預備材料。從大衛這做法你學到什麽?

 3 大衛對所羅門的囑咐中,以什麽為成功的最主要秘訣?參10~12節。你對成功又下什麽定義?你以為你是一個成功的人嗎?

 4 百姓不單要從重建殿,還應當怎樣行?見18節。你如何裝備自己被神用?

 5 今天,建造神的殿是指什麽?你應當怎樣參與?

 6 試從大衛對所羅門和對眾首領的吩咐,找出教會領導人應備有的質素和帶領會眾的方法。

 ──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