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第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歷代志上第四章精華(漆立平)
從家譜看神作工的記錄(四章)(王國顯)
雅比斯──安慰的信息(曾霖芳)
奇妙的團契(曾霖芳)
選民(一至四章)(賈玉銘)
選民之宗教生活(四章)(賈玉銘)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章)
(香港讀經會)
家譜:猶大的後裔與西緬後裔(代上二1~四43) (台北靈糧堂)
神應允求告(代上四章1~43節)(台北基督之家)
歷代志上第四章精華(漆立平)
第四章 猶大其餘與西緬支派的後裔
第四章開始記載以色列其他各支派的後裔族譜,這包括:
一、補記猶大支派的其他後裔(代上4:1-23)
二、西緬的後裔族譜(代上4:24-43)
── 漆立平《歷代志上精華》
從家譜看神作工的記錄(四章)(王國顯)
03從家譜看神作工的記錄
我們一同禱告,主啊,我們感謝禰!在禰榮耀的旨意裡面禰是一直照著禰的定規來執行禰的工作,禰定意要憐憫人禰就憐憫人,禰定意要成全禰自己的國度,禰也就一步一的帶進禰所要做的。我們感謝讚美禰!因為禰沒有失信,禰不能背離禰自己,所以從過去一直到現在我們看到禰的信實在那裡,顯明了禰的作為,到禰面前來,我們心裡實在是滿了喜樂和歡喜。因為一切的事不在乎我們是在乎禰自己,禰的靈在那裡說,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我們都是不配蒙恩的人,但是禰選中了。所以是禰在做工在這些人的身上,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不是因為我們的好,乃是因為禰的憐憫。
因此我們真願意我們更多的被禰自己的愛來吸引,因著禰的憐憫心思更多的轉向禰。主啊,晚上我們在這裡,在讀禰自己的話。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字句上面我們實在有困擾,但感謝禰,禰的靈甚麼時候向我們發出亮光,我們就看見禰自己的作為,也明白禰的榮耀的心意,主啊,晚上我們就是存著這樣的心思等候在禰面前。藉著賜智慧和賜聖靈把我們裡面的眼睛打開,讓我們看到禰做工記錄的奇妙,主啊,我們感謝禰!主帶領我們今天晚上這段時間,我們這樣的仰望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再數點猶大支派
我們今天晚上要從第四章來開始,上個禮拜我想今天來把家譜的這個部份來完結。但是看來這只是一個野心,卻沒有可能,除非我們不看,要看的話呢裡面雖然是很多情節我們抓不到頭腦,但是如果一點點,主給我們看見,我們就看到那裡有非常不簡單的事。我們來到第四章的時候,我們就看到裡頭的內容就是把猶大的後代又來數算一下,那這裡就發生兩個問題,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猶大要數算兩便?第二個問題就是為甚麼數算猶大數算那麼的比較詳盡?這是我們要問的,因為在其他的支派的裡面神的數點好像輕輕的帶過就是了。
我們特別題過,歷代志是圍繞著幾個點來做記錄的。一個是國度,一個是聖殿,還有一個就是王。那這幾個點是歷代志裡邊的主要的成分,那所以看在數點那個分族的時候猶大是數的比較詳細。利未支派也是數得比較詳細。那其他的那個支派就是輕輕點點就過了。我們曉得猶大跟國度聖殿,王之間發生關係。利未跟聖殿,敬拜之間發生關係。那是不是我們很自然看到在這倆個支派裡面的數點就比較清楚。因為在聯繫到國度的時候,聯繫到那個王的那個顯明的時候,是需要他那個整個的淵源,是需要很清楚的。侍奉神的人也是一樣,可是在這兩個支派的裡面,那一個數點就比較的詳盡。不但是詳盡,也同時在那裡表達了為甚麼是給神選中,而這是在歷代志裡面我們要看到的,不然的話,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一堆的枯燥的文字。
猶大全部後代的家譜
第四章一開始我們就看到,猶大的兒子是法勒斯、希斯侖、迦米、戶珥、朔巴。那弟兄姊妹你就注意了,在上帝題到猶大的時候,那個他的後代是著重在法勒斯和希斯侖。但是當這個第四章的時候呢,而我們才發現,原來猶大不但是從他瑪是生了謝拉和法勒斯,原來,猶大還有其他的兒子。這是我們平常很忽略的,有一個是我們該忽略的,但是結果我們也是好像是把它忘掉了。那弟兄姊妹我們知道,猶大先是有三位兒子,頭兩位兒子都壞事,那他瑪就是他大兒子的媳婦,那按照他們的規矩,大兒子死掉了,那位次子要替哥哥生子立後,但是老二不肯做這件事,所以就在神面前作了惡事。結果這兩位兒子都死掉了,就剩下一位小兒子叫示拉。那猶大起初就是生怕示拉也是這樣死掉的時候,他不讓他娶他瑪。才弄出猶大的後來的一段故事。結果他瑪就為猶大生下了法勒斯和謝拉。
這段故事我們是記得清楚,但是他第三個兒子示拉呢?我們就好像把他忽略掉。那也不會再查問,怎麼聖經就是主要的記載法勒斯,輕輕帶一下謝拉。那麼那個示拉怎麼樣了,我們就好像不太的理會。那現在我們在這裡再看,在第四章裡頭,我們就看到示拉的後代了,同時也看到那個法勒斯,他這個系列裡邊的人,所以在第四章的裡面我們看到到許多的人物是我們平常不大注意的,比方題到頭一位士師俄陀聶,那就是猶大支派裡面出來的人。他的那個血統是怎樣這裡就題了。
但是在這一個地方的裡面,讓我們所注意到的呢還不是裡面出的個別的人,而是特別題出了在十二個支派的裡頭,為甚麼猶大支派是特別的給神來紀念的。那如果我們光是從歷代志上面來看,我們還不太容易看得出來,但是在歷代志上的時候,就很清楚給我們指出為甚麼猶大支派在神面前特別給神來看中。我們上一次看到那個雅各十二個兒子的時候,從他們的那個排列先後的次序我們已經指出了在神眼中所注意的不是他們生來的次序,而是他們在神面前蒙紀念的那個次序。
神看出猶大支派的原因
現在我們來注意了,那為甚麼猶大在以色列人的十二個支派的中間神特別的看中他?那第五章給我們看到一件事情。頭一節:5:1以色列的長子原是呂便,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份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5:2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長子的名份卻歸約瑟。我們常常說十二個支派的裡頭,神在他們中間顯明的是猶大得了長子的應許,或者說長子的祝福。他不是長子,但他是接受了長子的應許和祝福,但是卻他接受長子的祝福的時候呢,神也沒有把長子的名份給他。甚麼叫做長子的名份呢?那是說,承受雙倍產業的那一個身份,那我們想約瑟得了那個長子的名份,所以他在以色列中承受產業他就接受雙份。
我們記得在約書亞記分配產業的時候,約瑟支派是分了兩份,一份是歸在以法蓮的名下另外一份是歸在瑪拿西的名下,而瑪拿西跟以法蓮原來是雅各的孫子。但是在承受產業的事上面,他們是站在兒子的地位上去接受,那實際上他們兩個只能在約瑟的名下去承受。但弟兄姊妹們記得雅各在臨終的時候給兒子們的祝福的哪一件事,他最後說,來,給他的兩個孫子祝福的那一回,約瑟也不明白神的意思,那他以為他的父親搞錯了,但是雅各說,我兒,我知道,我知道,這是神的應許。這兩個是你的兒子,但是也要歸到我的名下做我的兒子。那這是過去歷史上的事情。
但是歷史是歸歷史,但是如果神不點頭,神不這樣做安排。雅各把兩個孫子升級做兒子也沒有意思。但是神是要這樣做。那因此我們就看到這裡所說,長子的名份就歸了約瑟,而長子的那個祝福呢,因著前面那幾個兄弟都出了大問題,失去了那個承受的資格,就輪到猶大,那雖然是輪到猶大,但是如果猶大他也是有很明顯的瑕疵的話,那恐怕猶大也不能承受這些,給老五接過去,但神讓我們看見,到了猶大神的那個祝福就在他的身上現出來了,那當然我們可以從約瑟被賣後來弟兄相認的事情上,看到猶大是比別的弟兄活得更準確。所以這裡第五章第二節就說,猶大勝過一切弟兄。但是如果光是他一個人,恐怕也不能很確實的解決問題。但神的確是揀選了猶大。為甚麼呢?在第四章我們就看到了有一些可能性,我不敢說我所認為的一定就是神當時的安排,但是,是值得我們在神的面前去思考的。
猶大支派的屬靈光景
因為在第四章的裡,弟兄姊妹你看到,猶大支派裡面有一些個別人,這些個別人呢,他們有些個別事情。但是這些個別人的事情如果是一定的加起來呢,我們會看到猶大在神面前屬靈的光景,猶大支派在神面前屬靈的光景,雖然我們看過去,在曠野的時候,在士師記的時候猶大也不見得強到甚麼地方去,但是如果從比較上面來說呢,猶大支派還是在神的面前有神的紀念,而有神的紀念不是神偏待猶大,也要猶大支派實實在在有一些事物在主的面前可以被數算。
但是我們怎麼知道猶大支派有可數算的事?在過去一個記載的裡頭,我們沒有很明顯的看到。但是在讀到下面第四章的時候我們稍微看到一點,我先和弟兄姊妹來注意,有哪些人是給神來特別留意到的?首先有一位俄陀聶剛才我們題過他,他是第一位被興起來的士師。那我們曉得這個是在士師記初期的時候,在這段日子的裡面,整個以色列可以說是離棄神的,但是在猶大支派裡頭,卻是有一些人他們心裡頭仍然是嚮往神的名,嚮往神的榮耀,所以神就在他們中間尋找到有人能夠給興起來做頭一位士師拯救神的百姓,而這位是俄陀聶。
另外底下也題到那個示拉的後代,那我們看到示拉的後代的時候,聖經裡說到猶大的兒子示拉的後代他們做的是甚麼工作?這工作並不是甚麼很尊貴的工作,都是作泥土的工作,他們是窯匠。不曉得是甚麼窯了,是做磚瓦的窯呢,還是做茶杯啊飯碗的窯,反正他們就是做這樣的一個行業,但是卻特別題到一件事情,在歷代志上二十三節裡面,雖然他們是與王同處,為王做工,這是說到他們很忠心的,當然這裡所說的王主要是說大衛,因為我們看從第一章到第九章裡面所數算的支派,他們有幾個終點,要麼就停留在大衛,要麼就停留在被擄歸回。所以我們從這些記錄當中,我們看到,這些人所以給點出來,乃是因為他們在國度,在王,在殿這幾件事上有所表現。
關於雅比斯的禱告
還有一個人,今天晚上會多用一點時間看這個人,因為這一個人是非常特別,特別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前面講過,大概有好幾十年了,人把他捧得很,不算是最高了,也算是蠻高。但是,聖靈把這一個人和他的事記在神的做工的記錄裡,卻不是因為他在神的面前作了很大的事,而是因為他這一個人,他反映了神的百姓在神面前那個屬靈的光景,那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第九節所說的那位雅比斯。而這位雅比斯,他在甚麼事上給人捧得相當的高呢?是在他的禱告上面。所以我們特別是在前幾年,我們到處的都聽見人在說雅比斯的禱告,這些人說到雅比斯的禱告時非常非常的不得了,那我們就要看看雅比斯這個人,他的確是在神面前有禱告,聖靈也把他禱告的內容記錄下來。
我們從第九節來看起。4:9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4:10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就是這麼一段記載。很多讀聖經的人,特別是在一些追求屬靈經歷上的人,他們就把雅比斯的禱告捧得通天那麼高的禱告,也難怪人會捧他捧得那麼高,因為神就應運他所求,弟兄姊妹我們說,神應許他所求,那就是他禱告到神的心坎裡面去了,我們說他和神中間的交通是非常的緊密的,以致把神所要做的事情都帶出來,那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深的一點去細細注意,你發覺這樣子來看雅比斯這個禱告,好像有點難處,平常我們很不喜歡人家說,那個事情在聖經裡面只題過一次,雅比斯這個事情的確在聖經裡面只題過這一次,你在別的地方再也找不到雅比斯的禱告也看不到雅比斯這個人,也沒有辦法領會雅比斯究竟他在神的百姓當中做了甚麼事,就是這樣人的一個禱告,人就把他放在非常可羡慕的地位。
弟兄姊妹,我寧願相信我的領會,神在這裡計算雅比斯的禱告,乃是為著表明,猶大支派在那一些時間裡面他們屬靈的光景,如果你按照雅比斯的禱告的本身來說,有一樣是可以馬馬虎虎過來的,有一樣是非常非常地不合神心意的禱告,嚴重來說那是一個非常自私的禱告,是圍繞著自己做中心的禱告,如果這樣的禱告能把它作為一個禱告的典型,或者說模範的話,標準的話,那我想我們今天很多人禱告就不會有那麼多恐懼的感覺,今天晚上我們要多花點時間,弟兄姊妹們,來看清楚這件事。儘管,題出這個禱告的人有好些還是很能幫助弟兄姊妹的人,但是我們不管是甚麼人,我們要管的神的話在這裡說了甚麼。
神聽人的禱告和應允人的禱告
首先我想,弟兄姊妹們要注意一個,就是關乎神聽禱告的這件事,這明明就是神應運了他的禱告,如果我們不讀到裡面去,如果我們不是全面的讀聖經裡面怎麼說到關乎神聽禱告的那些記載,就會很簡單的說,這裡神應允他所求的就是全部都給應允。弟兄姊妹們,在希伯萊文裡頭,我不熟悉希伯萊文,我不敢說,但是一些我們在手上找到資料的,好像在這裡,所記錄下來的不是應允了他的禱告,乃是神聽了他的禱告。
那如果從字面來說聽禱告和應運禱告,那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我可以聽見你向我有很多的要求,但是不等於我就答應了你的要求,那這個只是從字面上頭來說,那我們不曉得裡頭的屬靈含義他是怎麼說,好像也答應了他的禱告。但是有一些其他的英文的譯本呢,也沒有印得那麼明確的話,我們從神聽蒙人禱告的那一個有記載的歷史上去看,聖經裡面記載,神聽見人的禱告而有反應的記載不是很多,不過有幾處很明顯的,你就看到神聽人的禱告的反應是怎樣的,很詳細的記錄。
我想,弟兄姊妹你先翻到約書亞記去,我們看第十章,我們從十二節裡頭念一段,當耶和華將亞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約書亞就禱告耶和華,在以色列人眼前說:“日頭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亞雅侖穀。”10:13於是日頭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國民向敵人報仇。這事豈不是寫在雅煞珥書上嗎?日頭在天當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約有一日之久。10:14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
弟兄姊妹你注意了,我不是說那個歷史的過程,我是留意聖靈在這裡所下的評論,他說,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以前沒有,以後也沒有。這句說甚麼?那我們平常禱告,神聽了沒有?神也聽了,怎麼說以後也沒有呢?那弟兄姊妹們你注意,聖靈既然已做下這樣的記錄,這裡面一定是有一些我們要找出來的那一個要注意的事。
那我們留意了,當約書亞禱告的時候:日頭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亞雅侖穀。這是約書亞所求的。那這些事情按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是當日事情果然就照著約書亞所求的發生了,而完全按照約書亞所求的做成了。那因著這樣一件事,聖靈的評論就是:
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為甚麼呢?因為耶和華為神的國征戰,原因就是這是神要做的。神要做的事,約書亞就禱告到神要做的事上。那麼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完全就是神心裡面要做的。神就應允了他,神就聽了他,就按照他所求的顯明他所要作的。
這一件事情我們要留意了,光是這裡已經給我們一個題示。說到我們一般人的禱告,普遍在神面前禱告,有欠缺,也不準確,那神聽了沒有呢?神都聽了,但是神聽了不等於神同情,不等於神答應。是怎麼回事呢?那從約書亞這一件事情,我們可以領會到一點,禱告在神面前準確了,神一點難處都沒有。成全。如果,禱告了不在神的心意裡的呢,那神就不按照他所求的去成全。其實這樣的事實在新約的話裡頭也說得蠻清楚。你可以看約翰一書第五章的時候,那裡就說你按照神的旨意所求的,你所求的無不得著。那如果你不按照神的心意去求呢?那麼你盼望能得著嗎?如果神讓你得著的話呢,那不見得是一件喜事。弟兄姊妹記得西希家那個禱告就曉得。
光是憑約書亞這裡的事情我們還不能那麼大膽的下這個結論。那我們再看看歷代志下第七章,那這裡是說道,第十章,不是第七章,對不起,是第七章,那裡是所羅門的禱告,第十一節,所羅門建造好神的殿,那他就在神面前有禱告,向神有所求:那然後十二節:7:12夜間,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我已聽了你的禱告,也選擇這地方作為祭祀我的殿宇。7:13我若使天閉塞不下雨。以下是說,說,說了一些,都是很困難的環境,14節:7:14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7:15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神重複的說了這個事實兩次,但是在說出兩個事實以前你看到一件事,神說,我聽到你的禱告。但神有沒有答應他的禱告呢?基本上是答應了,但是神題出了條件,只要那個條件符合了我就答應,那如果條件不符合呢?你禱告可以禱告,神不會答應,你不能只說我向著這個殿禱告,神說了,向著這個殿禱告他就聽,但是神說你必須要自卑,你要轉離惡行,你如果不自卑不轉離惡行,只是為了求祝福。神就說,對不起,我聽見了,但是我不能給你看到結果。
神沒有完全聽允雅比斯的禱告
弟兄姊妹們,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了在禱告的結局的上面,許多次我們說神聽我們的禱告,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讓神答應我們的禱告,這是另外一回事情。我們感謝主!當我們留意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繼續來看雅比斯的禱告,神就應允了他禱告所求的。應允他所求的甚麼呢?他在這裡求了好幾件事。頭一件事情,第一:甚願你賜福與我。第二:擴張我的境界。第三: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弟兄姊妹們,不管你在舊約也好,在新約也好。你來看這個禱告的內容,有哪一些是神毫無條件的答應的呢?又哪一些是神有條件才答應的呢?又哪一些神根本就不會答應的呢?弟兄姊妹,在這裡題到他禱告的這幾項事情,我們就題出三個可能性出來,那當然這三個可能性在這裡都發生了,你就看到了,究竟在雅比斯這個禱告的裡頭,蒙神應運的有多少的成分呢?
甚願你賜福與我,這個沒有問題,神樂意賜福給尋求他的人,擴張我的境界。那這個就有點保留了,我要對弟兄姊妹們說,常與我同在,只要你活在活在神的同在,這個也是不成問題,這個是神願意做的但是是帶著條件的。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這個神也願意看見他的子民過很舒暢的日子。但是神不保證一定不給他經過患難,經過艱苦。因為認識神的人都曉得,神常常讓人困苦以此來造就人。那所以這個呢,又可能答應,並不完全答應。
所以弟兄姊妹,當你看到這裡面的內容的時候,你就看到神應運他所求的,是怎麼一回事。不是說神在這裡完全照他所求的去成全,我不曉得,日子太久了忘了趙庸基那個教導人要不住的在神面前列出條件來,要不住地向神要,神包管要給你,是不是和雅比斯的禱告有點關聯。因為我看他那個四度空間的書是很長時間以前的事。所以記不清楚。也許有關聯。弟兄姊妹你注意,神聽了雅比斯的禱告,神答應了他的一個部份,神沒有完全答應他。
怎麼知道的呢?這是另外一個事情我們要留意。第一,他說求神擴充我的境界,我要請弟兄姊妹們注意了,雅比斯是哪一個時代的人,我們不知道,我們完全沒有他其他的資料,但是我們從這裡所題這個數點的人來看,我個人認為他可能是活在埃及裡頭的時候,也可能是在曠野流浪的時候,當然也可能是才進迦南不久的時候。從這第三段到十段他不可能是出現在其他的日子。那現在,弟兄姊妹你注意,如果他是活在埃及,擴張我的境界是甚麼意思?你在埃及是做奴隸,你擴充甚麼地界呢?好,我現在出了埃及了,我現在可以自由了,不再做奴隸了,那如果他是在流浪的這四十年的曠野流浪的時候呢,你擴張甚麼地界呢?你今天所住的並不是明天晚上所屬你的地方,你去年所走過的路也不是你今天所站的地點,你根據甚麼去擴張地界呢?四十年都是在曠野裡面轉來轉去。
每有一個固定的立腳點。怎麼擴張地界呢?那你進了迦南了,弟兄姊妹,我們都曉得,進了迦南以色列人承受產業是通過抽籤來決定的。你該得哪一個地方你就從抽籤的裡面你就得著。得著以後呢?有好幾個條例是限制你不能越過你所承受產業的範圍。一個是禧年的那個規矩。以色列人承受的產業不能賣掉的。你如果把它賣掉了那不就是可以了嗎?是你可以賣掉,但是到禧年,你就無償的把它收回來。那麼,弟兄姊妹你看看,你怎麼擴充地界呢?你怎麼去擴充呢?你如果要擴充的話,你就是侵犯別人,這個是根本不可能再以色列人當中發生的。
但是近代人在說它的時候就容易把它說到屬靈的境界,當然屬靈的境界是很寬廣的。但是那個原則就是在基督裡面。如果你活得非常非常的對。基督裡一切的豐富都是你的。何必再基督以外尋找擴充呢?另外一個,如果你活得不太對,你沒有失去在基督裡的地位,但是你享用在基督裡的那個福分是有限制的,你沒有辦法越過你自己所有的那一份的界限,所以弟兄姊妹,不管你是從字面上取領回,或者是說,從屬靈的實際去領會。擴張我的地界,這一個禱告在主的面前,是不能向神說的,所以神不答應,神老早就給以色列該承受的都已經很清楚的在那裡說明了。
進迦南的時候,迦南地的那個範圍很清楚的說明,東到哪裡,西到哪裡,北到哪裡,南到哪裡。你今天所說的,你說我為以色列來求擴充疆界難道不對嗎?神沒有給以色列在迦南國以外的應許。弟兄姊妹們,我們必須要很明確的來留意到這些屬靈的原則的事情,所以在雅比斯的禱告的內容上面去留意,或者說從雅比斯的時代去留意,或者說雅比斯個人的這個立場上去留意,他這個禱告在神的面前不是一個很好的禱告。
但是,神說,神應運了他所求的。這怎麼說呢,弟兄姊妹們,我們必須要留意到當時,所以不管在埃及,或者是在曠野,或者是才進迦南,士師記的日子,弟兄姊妹很清楚的看到一件事情,在神的百姓中間尋求神的人沒有幾個,那麼看,進了迦南就下去了,在曠野的日子呢,也給弟兄姊妹看見,他們在神面前暴亂的時間比其他的任何的尋求神的事情都多,尋求神的時間都長。這就是當年的以色列的光景。但是在以色列當中,有一個支派叫做猶大,雖然在這個支派裡面,零零碎碎出來一些人,雖然他們是零零碎碎,但是他們會尋求神,神給我們看這一點,神聽他的禱告,神應運他的禱告,是因著這一點,在沒有人尋找神的時候,有一兩個人在那裡尋求神,神就悅納了他。但是神悅納他是一件事,神完全遵從他們所尋求的是另外一件事。
我們必須要把那件事情弄得很清楚,不然我們自己都糊塗起來。如果雅比斯他這一個禱告是那麼重要,你在聖經裡頭別的地方,最低限度你會總要看見有人題起他,但是沒有。屬靈的影響沒有在聖經裡面給你找到,那因此我們需要有個準確的領會來看雅比斯的這個禱告,而我們說他在這裡給題出來,乃是在一個悖逆神的情形的地下他不失為一位尋求神的人,所以神就聽了他的禱告,神就答應了他一部份的禱告。
我們感謝我們的主!當我們是這樣的來留意的時候,我們就看到整個的第四章,乃是說出,為甚麼猶大這一個支派在神面前是被神看中,神要一王從這個支派裡面出來,神用這這個支派的人去建造聖殿,去建造會幕。當然也是用這這個支派的人來再題建造聖殿。那為甚麼是這個支派呢?我們讀第四章,我們會看到一點點眉目。這也是在歷代志的裡頭,猶大的支派給神題起那個次數,內容,並範圍比較多的這個原因,我不敢說我所領會的這一個絕對是當時的事實。但是最低限度,值得我們去思考,這個是第四章。
脫離神應許的兩個半支派
到了第五章的時候呢,這個我們可以特別的留意,按照這裡頭數算,弟兄姊妹千萬記得這是神做工的日記,或者說神做工的記錄,它題過了猶大支派裡頭,他接下去題的是甚麼事呢?那第五章的裡面就是題在河東那兩個半支派的事。那題這兩個半支派的事情是怎麼題法呢?那弟兄姊妹,頭一件事情我讓弟兄姊妹來注意的,在第四章以前,所題到猶大支派,在一個很明確的範圍裡,君王,就在這一個範圍裡。你很清楚的看到,他們是一代一代的記下來。誰生誰,誰生誰。
那除了這一段題到每一個家族就不是只是題家族裡頭的一個人,是題這個家族的起頭是根據誰。所以你看到第四章以前算的,除了那個特殊人物的數算,對猶大支派的數算,這個人他是甚麼人的祖宗,他又是甚麼人的祖宗,他又是誰誰的祖宗,一個家族的祖宗,那等到現在開始輪到第五章以後的數算除了利未支派的數算,又回到那一個宗族的數算以外,你留意到這其餘的支派的數算是數算當時他們的族長是誰,是族長,卻沒有特別題到他的祖宗,成為一個蒙紀念的家族。
在這一章頭一個開始數算的是流便支派,其次題到的是猶大支派,那弟兄姊妹你注意了,在題到這兩個半支派的時候,就題到他們甚麼呢?他們在約旦河東承受地業。用甚麼事情做他們數點的結束?用他們被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來擄去到亞述為止。弟兄姊妹們,很顯然你就看到一件事,在這裡面記載了一些事情,他們在神面前,也蒙神紀念,神也保守。神賜福給他們,而他們也因著神而征戰上面得勝。
但是弟兄姊妹們,你注意了一件事,儘管是這樣,他們的結局就是很早就被擄了,那他們被擄了那又和跟神在地上鮮明的國度就脫離關係了,和聖殿的敬拜就脫了節了。那神為甚麼又把他們放在數點了猶大以後就是題出他們?有一件事情是非常明確的,讓我們留意到,生活在約旦河東的人他們是由一些比其他的支派更早享用屬地好處的事實,但是不管他們所承受的那一個屬地的好處有多少,這一切眼見得好處都是在神的應許以外的。那因此,他們的結局就是,和神完全脫了節。
弟兄姊妹你注意,他們為甚麼會這樣呢?留意25節: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的心,他們就把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哥散河邊,直到今日還在那裡。為甚麼神的靈記載下這一點弟兄姊妹你還記得民數記?對不起約書亞記,他們在迦南地征戰過了以後,他們就回到河東地,起初他們很害怕河西的弟兄們不承認他們。這是他們心裡面的一個恐慌,但是他們怎麼能解決這個問題呢?他們就在河東那邊建造了一個祭壇,他們起初不是以為說要在那裡獻祭。
只是給河西的弟兄們看見,我們雖然不能常常來到會幕的那個堂裡面獻祭,但是我們還是在那個祭壇裡面有份的。所以我們就造這一個壇作為一個見證的壇,我們不在這裡獻祭,我們要獻祭還是到河西那邊。但是立這個壇作見證,我們還同你們同一個祭壇,這是他們起初的那一點用心,但是慢慢,慢慢的,第五章裡就說了,他們就隨從當地的居民,和他們一樣行邪淫了。這個祭壇還是在那裡,但是對他們不起作用了。弟兄姊妹這是甚麼?跟神的殿脫離了關係,因著他們與神的殿脫離了關係,結果他們就給擄到亞述去。因為他們從開頭就沒有活過在神的應許裡頭,以後他們也不信神的應許,以致以後很早他們就被擄去了。
聖靈記下這樣的一件事情,和先前記載為甚麼猶大在神面前蒙紀念,不是一個很明顯的比較嗎?我們感謝神!神把這樣一些事情都這樣留下來,留在他做工的日記上面。那我們今天讀神做工的日記,我們就不是單單只知道神從前做了甚麼事,我們也看見為甚麼做這些事。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主!他是照著他自己的定意來成全他所要做的,他在地上一直尋找那些與神同心的人。那他是找到了很稀少的一部份。只要神找到一位,兩位,三位,神就伸手出來,在地上作成他所要做的。
我們實在需要主給我們有這樣的一個體會。從過去神做工的記錄的裡頭來留意到神今天做工的等候,我們應該求神就我們脫離神不喜悅的,另一面求神讓我們向他有完全的敞開,讓他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意思自由的做成他所要做的工。我想,我們今天晚上就看這麼些。我越看,我就覺得我說話太快了。我還不敢保證下一次一定能把這個家譜的事情交通完,我們反正按照主給我們看多少,我們就看多少。
雅比斯──安慰的信息(曾霖芳)
【經文】代上四1-10
(一)憂傷之子
(二)禱告之子
(三)尊貴之子
(四)安慰之子
本書的二、三、四章,論及以色列後裔時,特別注重猶大支派。讀第二章時,說及神懲罰猶大支派犯罪的人,故第二章真理甚為嚴厲。
今日讀第四章,覺得滿有優美,柔和,安慰的訊息。有一個人,不知是誰,只說這個人的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傷痛之意,這孩子,比所有的孩子更有出息,更尊榮,他的母親滿得安慰。
前幾日在街上,有人問我「這次傳不傳安慰的訊息」?我在任何地方必定傳神安慰的聲音,因是神的旨意,祂要安慰祂的百姓,祂的孩子們。
安慰訊息是活在世上每個人的需要,人生在世,常有痛苦,常經憂患;也許你現在無此經驗,將來或許會有,因是人生必經之路。聖經中滿有安慰的真理,供給千千萬萬人的需要,願神藉今日的訊息,來幫助我們!藉這母親來安慰我們。
(一)憂傷之子──母親給孩子起名叫雅比斯,因生他時甚是痛苦。有人說是「難產」,「生產之苦」,其實這裏沒有此意;中文聖經表面含有此意,原來希伯來文和英文晗不是這意,而是「她生這孩子時,正是她最痛苦之時」──她正在憂傷當中生這個孩子。也許是丈夫去世,日夕用眼淚洗臉,心中有說不出的傷痛,也許正遭遇患難,天災人禍頻仍;也許碰到說不出之困難、打擊……以致心中傷痛,我不知她的傷痛是什麼,但知她在傷痛中生這孩子;因而起這名雅比斯──憂傷之子。他可以代表人生憂傷中的感觸,也表露人在患難中的深刻印象。傷痛刻在孩子身上而取這名,實在又以表出母親的心痛到什麼程度。世上的患難給我們的印象太深刻呵,這種患難所帶給我們心中的傷痛能沖淡許多好處。
生了一個孩子,本來很歡喜,在福建的風情習慣,大門口放炮仗,以示慶祝;在廣東,孩子滿月,大擺羌酌,歡宴親友,慶賀一番。但這母親太傷心,這種傷心把歡喜快樂沖淡了;在痛苦患難中什麼事都無甚意思,好聽好看的,都看淡了。這是人在患難中所經驗,苦難對人生太深刻了。假如我們前數十年很快樂,現在變為患難;那麼,這患難感受的痛苦把數十年的快樂沖淡了──這是雅比斯母親的經驗。
有些人在患難中要留下深刻的痕跡,這是天然的。有一個姊妹,受大痛苦,終日流淚,直至今日,眼中還帶凓淚痕,因哭得太多了,名也改為「若夢」──是「浮生若夢」之意,這傷心人心中深刻的痛苦,永遠不忘的。
經中也有一個婦人,從伯利恒到摩押去,後來丈夫去世,淚未乾,大兒子又去世,不久,三個兒子都去世了;只剩下孤寒婆媳三人,這是路得記的拿俄米。後來,聽聞伯利恒豐收,便偕媳婦回來,人見了說:「這是拿俄米麼?」她晗說:「不要叫我拿俄米,(甜的意思)要叫我瑪拉,(苦的意思)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她實在太痛苦呵!患難留給她的痕跡太深了!
人生在世,不會永遠天晴無雨,世上那有無波無浪的海。這人這名,代表人生的痛苦經驗,也可能代表你我之人生經騐驗。
(二)禱告之子──「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的所求。」這孩子是禱告之子,可能雅比斯經常在苦難中,可能從小就在這苦難的環境中,可能他從小就會禱告。有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舒服的環境,對孩子未必有好處,反而患難的環境,晗會有好處,會使你曉得禱告,求神看顧。
有一個人,他幾個孩子都很會禱告,為什麼?原來他們的父母在戰時帶領他們流離顛沛,痛苦飽嘗前途茫茫的戰亂中;他們禱告,禱告,從小就這樣,從患難痛苦的環境中產生出來。雅比斯在苦難中禱告,情詞懇切,最合神的心意,神就應允了。這禱告,對我們靈性上是大有好處的。
請看雅比斯的禱告,包括三件事:A 神的賜福、B 神的同在、C 神的保守,這禱告,在聖經中有許多寶貴的應許,都在這三方面的:
A 神的賜福──「神賜福與祂的民」(代下卅一10)「祂使我的福杯滿溢」(詩廿三5)「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詩百廿七1)一生有神的賜福最為重要。否則有時雖有本事,晗路路不通。
B 神的同在──神對約書亞說:「你當剛強壯嘅……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一9)神答應約書亞無論往何處去,必與他同在,在人生路途上,神在右邊扶持,才是最穩妥的。
C 神的保守──詩百廿一篇,從頭到尾,神必保守,不論白天,晚上,神都保守。免去一切患難,「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這應許是何等寶貴呵!
看此三件事,雅比斯一生,有神賜福,有神同在,有神保守,他是以色列人,向「以色列的神」(四10)禱告。我們屬主的人,向自己的主禱告,不要憂傷像無盼望之人一樣。這段經文說明人生途程上有一條禱告的路,也是今日每個遭遇患難的人可走的路。
雅比斯的禱告,恰與雅各一樣,雅各在伯特利,神在天梯上對雅各說的話(創廿八13-15)其中13-14正似雅比斯頭一個禱告「甚願𣿫賜福與我」的話,15「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那裏去,我必保佑你……正如雅比斯的第二、第三個禱告,同在與保佑。三件事完全一樣,是否雅比斯讀到從前祖宗以色列的事,他巴不得神也這樣待他;所以,他向以色列的神有這樣的禱告?神的應許,雅各的經驗,都可以作我們的保證。我們要學雅各,抓住神的應許,這是患難中的出路,患難生忍耐,患難生禱告,對人生靈性是大有造就的。
(三)尊貴之子──雅比斯出生時,誠然是在家庭困難,母親傷痛之中,如似百上加斤;豈料這孩子出生以後,並沒有增加困難和傷痛,晗比眾子更尊貴。有時神賜福我們,是像黑紙包凓的禮物,我們看不出,以為「好慘」,其實乃是神賜恩典來報償所遭遇到的痛苦。
某人多子,六子未生時,時時怨歎,怨歎為麼沒有子的又不多生,而自己多子又偏再有;這樣怨歎八個月,孩子才出世,後來這個第六子是最好的,他愛神,能讀書,有本事。母親過了幾年,臉才歡容,用廣東話對我說:「好彩生埋這個」,從前的「好慘」,現在變成「好彩」了。神藉凓這個孩子賜福她,請各位注意,神的賜福才是最要緊的。今日再與各位對照另一段聖經:
詩九一15-16「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許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15節完全像今日所讀之聖經,因雅比斯的愛神,神就答允他的禱告,在急難中與他同在,搭救他,使他尊貴。尚有二事,就是足享長壽和救恩顯明。但是最要緊的是你要愛神。
但以理在俘虜中,晗能在君王面前作總長,他責備伯沙撒,伯沙撒仍要把紫袍加在他身上;約瑟是囚犯,最大的希望是釋放出來,而神晗把他送上寶座,備極尊榮。這兩人是神使他們尊貴,且是出乎他們意外的。各位,你若要作一個有價值的人,就要愛神。今日雖落在苦難之中,要禱告,神就賜福,神會賜福你作尊貴之子。
(四)安慰之子──雅比斯出生時母親傷痛,結果晗與初生時光景大大不同,他尊貴了;母親也因此得凓安慰,這個訊息,說神是賜福之神,安慰之神。
我們的經歷有如蚌在海邊,一天,沙粒跑進蚌內,在磨難中,甚為痛苦;在刺激之下,分泌炭酸鈣化合物,漸漸把這物包裹起來。五年,打開一看,變為平均圓潤的珍珠,如果過了十年,更珍貴,價值更大,我們的痛苦是這樣。
這母親為雅比斯所受的痛苦,一年十年,以至于廿年卅年,孩子尊貴了,母親就得大大的安慰。長時間的磨鍊,是一件痛苦的事,但結果大有喜樂。
有一本聖經──是一位母親常常讀的聖經,她死了,有人打開,在耶利米四九11「你撇下孤兒,我必保全他的命,你的寡婦可以倚靠我。」旁邊有幾行是這母親手寫的字:「主阿,孩子是你賜給我的,我必定盡我的責任,相信𣿫必看顧他。」原來這母親有九個孩子,無倚無靠,常傷心流淚,有人勸她把孩子送給人;一天晚上,她大哭,極度傷痛,為這浛孩子啝心,她把丈夫送給她的聖經打開一看,看到神給予耶利米的應許,她安心照顧這九個孩子。各位,你知道嗎?其中第六子,便是全世界都曉得是神重用的僕人,一生帶領過百多萬人歸主的慕迪先生。也許這母親已看不見這孩子的成功,神是信實的,到底這孩子成為母親的安慰。我們禱告、忍耐,即使看不見,神的話語還是真的,願我們在任何環境中,都不放下對神的信心,愛神、相信神的應許,祂能安慰每個憂傷的心。── 曾霖芳《歷代志上家譜精義》
奇妙的團契(曾霖芳)
【經文】代上四11-23
(一)因凓主的恩慈
(二)因凓彼此認識
(三)因凓生命相通
今日所讀經文中,記載猶大支派中各樣的人,在十三節有一出名的人叫俄陀聶,是以色列人的士師,大能勇士,神使用他救以色列人脫離仇敵之手,14有一些人其中約押(不是大却之元帥)之匠人──如木匠、銅鐵匠、石匠……工人階級,猶大支派中有尊貴的人,(四9),有神重用的大能勇士,也有工人階級的匠人。十五節說到迦勒,迦勒是信心的英雄,以色列人在曠野,因大家不信神,信心不夠,以致所有以色列人倒弊曠野,只有約書亞與迦勒,與以色列人後代得入迦南,17-18說有一個人名米列,娶法老女兒比提雅為妻,娶的既然是埃及王的女兒,那麼,米列便是法老的駙馬爺,有權勢地位,在此又可以見到有屬靈和屬世的人。廿一節記載的是織細麻布的各家,通常細麻布是王家或祭司所用,他們織細麻布就是為王家作工的。廿二節有幾人是在摩押掌權的,就是在外邦作大官也許作王的。廿三節又有些𨦼匠,他們與王同處,從這各式各樣的人中,有尊貴的,有卑賤的,奇怪的是卑微的𨦼匠,晗與尊貴的王同在一處。──保留那些尊貴的,有信心的,大能大勇的……放在一邊未題,只向那些卑微的人看。
看看𨦼匠──我到猶太國,特找一個上午,看看𨦼匠如何用坭土作工;到了燒𨦼地,看見坭工陶工渾身污坭,骯髒得很,地低房狹,侷促不堪。這裏所說的如許卑微下賤骯髒的人,他們晗與王在一起,我想,王怎樣能與這些人同處呢?真是不可思議。今日我就以這事為題,稱為「奇妙的團契」。
(一)因凓王的恩慈──高高在上的人,能與最卑微的同在一起,是什麼意思?這王可象徵神,經上常說神是王,詩五2「我的王我的神呵,求你垂聽我呼求的聲音。」
詩八四3「……我的王我的神呵……」詩九7「惟耶和華坐凓為王。」詩十16「耶和華永永遠遠為王。」四七7「神是全地的王。」8「神作王治理萬國,坐在祂的聖寶座上。」──在詩篇滿有耶和華是全地的君王,惟有祂是王……等經文。
先知撒母耳對以色列人說:「……其實耶和華你們的神是你們的王。」每個神的百姓都當知道祂是王,要敬重祂,榮耀歸祂。世上的人本是低微卑賤,污穢骯髒,「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四19)所以保羅在林後七1說:「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以賽亞也說自己是不潔淨的人,(賽六5)「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賽六四4)這是世人的光景,也是以色列人的光景,包括以賽亞自己也在內。像𨦼匠一樣污穢骯髒的。這樣的人,又怎能與坐在寶座上的神團契交通呢?原來「人算什麼,你顧念他,世人算怎樣,你竟眷顧他。」(詩八4)「祂顧念我們在卑微的地步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百三六23)這奇妙的團契交通,是因祂的慈愛。有一本書說有一個出名的孤兒院,一天,來了一個週身污穢的小孩要見院長。看門人攔住說院長沒有空,小孩吵起來;院長聽見走出來,看見這個孩子覺得很可憐,就問他要見院長作什麼?他說:「有人告訴我這個院的院長可以幫助我,所以我來。」院長問:「你有無介紹信?」他:「沒有,只是這樣。」院長:「這就是你的最好介紹信了。」一個身世可憐,無父無母,週身污穢的孩子,是最好入見院長的介紹信呵!從此這孩子住在院中,常與院長在一起。院長顧念他,愛他──這可以說明今日的真理。
一個荷蘭人對我說,他們有很好的君王,百姓愛她,因她有愛心,是不以人民為卑賤的王。有些王高高在上,看一看也不容易,我們的王,他是老婆婆一樣的心腸,隨便梳頭髮像平民,隨便穿衣服像窮人。他到處跑跑,人告訴他的苦情,王就用各樣方法幫助人,常常顧念民,與人民交往。
我們的神就是像這王一樣的,如果我們有信心,將重杄交在神前;接受主,藉凓耶穌基督進到祂面前,祂從來不輕看,也樂意幫助人。
(二)因凓彼此認識──他們認識王,王也認識他們,最大的原因,是彼此同一支派,這奇妙的團契,因彼此間有認識,這也是很自然的。
記得一件事,戰後我回福建看母親,自然是穿得整齊,一切準備好;因怕母親見了以為兒子的景況很淒涼──其實作媽媽的不會這樣的,我穿得整齊與否是無關重要的。我帶凓行李,坐凓車子,向凓老家前去,急急想見到久別的母親。在馬路上有一個人,拿凓扁杄子,扁杄上綑凓一條繩,穿布衣短褲,定睛望凓我,將扁杄指指我,叫我的小名,「你回來呀!」我細認他,原來是小學同學,彼此認識,有好的交情,他用扁杄指指我也不相干;我便下車,大家很親熱的交談起來,他談起遭遇家散人亡的慘狀,我感同身受,真是一言難盡!談了許久,約期再會……我們能一見就交談得如此投契,那車伕覺得驚奇。其實這完全係基於彼此認識,因我們是小時的好朋友。今日我們與神的關係,也是如此,𨦼匠雖卑微,是與王同一支派的人,彼此認識,便可以建立團契。「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何六3)「認識𣿫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𣿫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十七3)彼此認識,是建立我們與神美滿團契的基礎。主耶穌曾說過:「凡稱呼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太七21-23)由這段話看來,進天國的條件,就是與主彼此認識,雖然有人有敬虔的外貌,但內心不認識神,這就不能與主同在一起。「主認識誰是祂的人。」(提後二19)我們要看看自己,是否屬祂的人,如果有信心,相信祂,進到神的面前;祂認識我,我認識祂,就可以在奇妙的團契中。
(三)因凓生命相通──他們是屬於猶大支派的,王也是猶大支派的人,同血統,同來源,可能內有叔伯兄弟的關係。正如我們與神的關係一樣,我們雖然污穢骯髒,但我們信徒晗與神有生命相通,彼後一4說:「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我們有神的性情,因我們已被拯救得看凓祂的生命,「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約壹五12)從重生之日起,神是我的父,我是神的兒子;這是生命的關係,故能在這奇妙的團契中。
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與朋友在他家花園中談天,他的孩子滿身坭土,污穢不堪的跑過來,要爸爸抱;爸爸便毫不介意的把孩子抱在懷中,完全沒有厭惡孩子的污穢會弄污自己衣服的表情。我明白了,他們是父子呵,他們的生命相通呵!今日我們帶凓生命到祂的寶座前,得幫助憐憫,是因我們是祂的孩子,雖然不好,仍是祂的孩子──這是基督徒一生的福氣。我們又可以隨時,照我們的光景,坦然無懼,到神前來求祂幫助。有重杄嗎?到祂面前放下,便得喜樂。疲倦嗎?到祂面前,祂加力量,只要你曉得享用你從祂得來的福氣,這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這些人與王有團契,彼此之間也有團契,因為同是為王作工的。我們在教會中的人也都有團契,因為同事奉一位王。這是何等寶貴,何等奇妙,人有各式各樣,地區也不相同,但在教會中就產生團契。
有一次我坐火車去倫敦,在車上與英國友人為主工作──派單張,每人拿一刼單張,我們兩人雖不同族,但在主裏有團契。後來,把單張派到一個人手裏,那人一面笑,一面拿出一本聖經來,意思是「我與你們一樣」,他是德國人,在葛培理佈道中信主,談下去,如同一家人。雖然英國與德國,前曾交戰。現在我們一個中國人,一個英國人,一個德國人,三人之間彼此契合。前是不相識,現在已聯合在一起了。教會就是這樣,是一個最美好的團契。
這些地位卑微的人能與王同處,為王作工,我們今天也與神在一起,有交通,有情份,也當為主作工。我想提出三個問題:
A 你肯不肯為祂作什麼?
B 你有沒有為祂作過什麼?
C 你能為祂作些什麼──雖然是最微小如𨦼匠的工作,以報答神的恩典嗎?── 曾霖芳《歷代志上家譜精義》
選民(一至四章)(賈玉銘)
第五章 萬民中之選民(1:1~45)
我們從歷代志上第1章,即可以看明神對於人類,有史以來即有其揀選之旨意;因而從萬人當中,有其特選之聖民。凡他所揀選的,他皆知名,所以於史冊一 一的記載;不但記於史冊,亦必記錄於天。所有特選的,他也必保守,不使與世界各族相混淆。他所揀選的他亦管轄,不任憑他們各行其道。在本章內可分為三大段,略略解說:
一、亞當子孫中之選民(1:1~4) 1至4節,是論亞當之家譜。自亞當至挪亞共計十代;挪亞以後,亞當家族經過洪水之滅沒,獨留挪亞家族。我們於這首四節所載,亞當子孫頭十代的名字可顧名思義,得到亮光:
(一)可表明人之來源——亞當 亞當是人類的元祖。名曰亞當,即紅土人之意,表明人是神用土造的,是從微賤的塵土而來。再從一方面看來,亞當雖然是塵土,卻是由於神,是神的兒子(路3:38),這也表明人無上的尊貴。
(二)表明神對人類的意志——塞特 按塞特原是立定或設立之意。“亞當又與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說:神另給我立了一個兒子代替亞伯”(創4:25)。亞伯被打死了,即設立塞特代替他;更是為從該隱子孫中.甄別出來,設立他的子孫為聖民。
(三)表明人公然的崇拜——以挪士 按以挪士是軟弱人或必死的人。就如詩篇所說:“世人
算什麼,你競眷顧他”(詩8:4)!人既是軟弱不免於死的,算不了什麼,自然需要神的眷顧,要倚靠那位有能力的神。所以“起名叫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創4:26)。人越覺出自己的軟弱.即越倚靠神。
(四)表明人物質的思想——該南 按該南是佔有產業或執業之意;正可表明人的世界思想,注重物質。人雖是軟弱必死的,卻仍注重今世的物質。
(五)表明人對神的讚美——瑪勒列 瑪勒列意即神的讚美,或神是榮耀的。人能求告耶和華的名,而不貪求物質,方能顯出神的榮耀而讚美神。
(六)表明人道德之墜落——雅列 雅列是下降或墜落之意。這是表明人在那時代之墜落。其所以墜落,或以該南為原因,以該南既為佔有或得業之意,人越注重物質,其道德靈性必越退步。
(七)表明人對神的本分——以諾 以諾有教授之意,也有祝聖或獻奉之意。即表明人當分別為聖,敬奉神,我們顧名思義,可知以諾所以“與神同行三百年”(創5:22),是為什麼原因了。
(八)表明那世代的命運——瑪土撒拉 按瑪土撒拉,意即:“待此兒死時,災即來到了。”瑪土撒拉活了969歲,是人世中壽數最高的,神既預先定規那世代的命運,卻等了969年,才降了洪水.足證神對人的忍耐。照創世記所載,瑪土撒拉到187歲生拉麥,拉麥182歲生挪亞,挪亞600歲降下洪水,以此三數相合,適為969年.可見神的旨意是確定的。以諾生瑪土撒拉而與神同行(創5:22),以其常呼瑪土撒拉之名,即常想到將來的災難,心靈自必時時警惕。
(九)表明人苦難的利益——拉麥 拉麥即有力之意。其所以有力,乃因以瑪土撒拉為父,不免常常想到大災難即快來,大災難既快來,心靈中自然生髮奇異的效感。
(十)表明神所備的救恩——挪亞 挪亞意即安息.或安慰的意思。歇息是由於作工而來,即工完安息(來4:10)。挪亞所以歇息,是因進入方舟,在方舟裡得安息。正是表明得救不是靠功,乃是靠恩;人必須息了自己的工,方能進入主的安息。
二、挪亞子孫中之選民(1:5~27) 選民的聖統,原是可把1節與24節連起來,此兩節皆是以閃相連貫的。
(一)挪亞的眾子(1:5~23) 在4與24節之間,雖先述挪亞三子,於洪水以後之蕃衍:
1、雅弗之後裔(1:5~7) 雅弗的兒子是歌蔑、瑪各、瑪代、雅完、土巴、米設、提拉,與猶太人關係最少。按神的教會說,他們算是外人,本處記載他們的事最簡略。
2、含之後裔(1:8~16) 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其後裔中有甯錄——叛逆之意——乃世人中首先為王的,于示拿平原,結黨聯盟,抗逆上主。譜系內所以重述麥西(1:11~12)與迦南(1:13~16),正因此二人之後裔,日後為聖民之勁敵。但神卻以埃及作了選民的贖價,使古實人作了以色列人的替代(賽43:3,詩80:8)。
3、閃之後裔(1:17~23) 閃的兒子是以攔,亞述、亞法撒、路得、亞蘭、烏斯、盧勒、基帖、米設。本書即專論閃族,將含與雅弗就擱置一邊了。
(二)閃族的選民 17至23節,所論閃的後裔,是統而言之;24至27節,是論選民中之選民,其餘的即置之不論了。24節是緊接第4節,有閃在其中把兩節連起來。若將1至4節,與 24至 27節連在一氣,所有人名,適於路加第3章36至38節相同。先後共有廿代,自亞當至挪亞為十代;自挪亞至亞伯拉罕又十代;經過了人類兩千年的歷史。其中最要者,有人類三個始祖:亞當為人之元祖;挪亞為第二個始祖;亞伯拉罕為信心選民的始祖。亞當意即紅土人,是表明人的出身——紅土;挪亞意即安息,表明神之救恩——靠恩不靠功;亞伯拉罕意即信心之父;表明人進入安息之方法——因信稱義。軟弱人得賴救恩得以進入安息。
三、亞伯拉罕後裔中之選民(28~53節)
(一)以實瑪利之裔(1:28~31) 先略論以實瑪利之後裔,以實瑪利原是奴僕所生的奴僕,是代表不信的猶太人(加4:23)。他有十二個兒子,皆為牧伯,他們的名字,亦— —記錄,乃是證明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創17:20)。只因他是屬血氣的奴僕故不評論之。
(二)基土拉之裔(32~33節) 基土拉是亞伯拉罕的妾,其後裔乃東方之子,故不能與以撒一同承受產業。解經者或言夏甲表明舊約的聖會(路4:24~25),生子為奴僕。撒拉乃表明新約的教會(加4:28~31),生自由的兒女。基土拉可代表將來返國歸主的猶太人,或災期中的教會;所生之子得榮較次,不能與屬靈的兒女同得基業(創25:6)。
(三)以掃之裔(35~54節) 亞伯拉罕之孫,以掃的後裔,即以東人,是選民的仇敵。譜系所載,於創世記第36章10至43節可以參證。本處記載因為是由亞伯拉罕而出,以後即再不提起,因為他們是選民中的非選民,自然就將他們擱在一旁,再不提起了。
神之揀選乃聖經的要道。此揀選亦由於神之美旨與公義,藉此達其永世之目的,並非出於神的偏愛。信徒今日得蒙救恩,亦莫非由於神愛的揀選;此揀選雖本於神的意旨,亦不悖人的自由;因為我們信仰的實行,確於冥冥中隱有神旨的範圍。人一切動作雖是自由的,卻不能逸出神美旨的範圍以外,如此可以使人的自由,皆與神的美旨相合。我們信徒今日從萬民中得蒙拯救,也就是新約時代內的萬民中之選民了。
第六章 選民中之選民(2:1至4:23)
于歷代志第1章所述,是神在萬民當中,有他特選的聖民,所注重的是聖民;凡聖民以外的,即置而不論。自2章以下至第9章,皆是論選民中之選民。因為自雅各以後,其一切子孫,凡以色列十二支派,莫非神的選民;不過選民亦不同,于選民中還有選民,自2章1節至4章23節所載,即論此選民中之選民。這其中於我們亦很有教訓,今日教會中的信徒亦不等,其中亦常有神所特選之人,而為選民中之選民者:
一、特選子民複被選之統系 本處所述選民,即于選民中,又特別被選的子民。此特選子民中,即首選雅各家(2:1~2)。雅各有十二個兒子,子孫繩繩,多如海邊沙,莫非神的選民;直至耶穌再來,此十二支派,仍各自存在,並各在基督的國裡,有自己的地界。不過這十二支派,雖皆是選民,其中卻還有特別被選的子民,即猶大家(2:2~54,4:1~23)。猶大家亦不一等,即從猶大家中特選大衛家(3:1~24)。大衛家除了他嬪妃的眾子不計外,共有十九個兒子;從這十九個兒子中,又特選了所羅門與拿單。所羅門是表耶穌為王統系;拿單是表耶穌為人的統系。當日選民中.有特別被選的子民;今日教會中,亦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大家雖同在基督裡被選,但各人在主裡所得的地位恩賜等,卻各有不同。而且主在各時代中,也有他特別興起的人,於各時代中.作合於各時代的見證。未知讀者諸君,願否在今日時代中,為選民中之選民呢?
二、特選子民皆無被選之資格 按選民中首先被選的雅各.原是為人狡猾詭譎,名利薰心,誑其父,欺其兄,多疑畏怯,自私好勝;以其品德而論,實無足稱道,倒不如其兄以掃,宏量大度,磊落率真;考其生平,除輕視長子名分外,在其品德上,似無大過可指,究竟神為何特選雅各呢?自雅各而後則選猶大;論及猶大家事多不堪述,“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使他死了。猶大的兒媳他瑪給猶大生法勒斯……”(2:3~4)。大衛家中亦多有乖人道之事;接續聖統的所羅門與拿單,即大衛經過殺夫奪妻之罪史與赫人烏利亞之妻拔示巴所生的。由此可見特選的子民,究竟有何被選的資格呢?美哉神奇妙的旨意,常是“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7~29)。
三、特選子民所以被選的原因——無資格之資格 選民中之選民,既無特別被選的資格,究竟為何被選呢?神豈是無緣無故的隨意作事麼?不是的,我們看聖經,可知特別被選的於民,其所以被選,雖然不夠資格,卻也有他們那無資格的資格。所言無資格的資格,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神的愛;一方則是由於人的信。如經上論雅各被選有話說:“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羅9:13)。在雅各、以掃尚未生出之前,神已預先指示利百加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這正是“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羅9:1l~12)。但根本說來,神所以愛雅各,雖然不在於他的行為,卻是在於他的信仰。雅各為人雖詭譎,但他卻有最深的信仰。我們看創世記清楚記載雅各數次築祭壇.並有數次特別祈禱,如:在伯特利(創28:18~22);在毗努伊勒(32:22~32);在伊利伊羅伊以色列(33:19~20);皆可作人祈禱的模範。神所以愛他,無非是在於他的信仰。人究不能因行為蒙神喜愛,還是因信討神歡悅。所以神會向雅各顯現過五次,皆是因他有信。猶大支派是十二支派中最大、最美、最有榮耀的;其名為猶大,即讚美之意——讚美神,我們可以顧名思義,想到他所以被選的原因。而且他在弟兄當中,曾救約瑟脫離流血的死(創37:26);並願捨命,為弟兄作中保(創43:9,44:23);皆可略為表示他堪為基督的預表。至大衛所以被選,更是因為他是神所愛的——大衛即蒙愛之意。其所以蒙愛,自然是在於他那堅深榮美的信仰。大衛是大軍事家、大政治家、大音樂家、大詩家,更是個大有信心蒙神喜悅的人。聖經首次記載他的事,就是說耶和華是看他的內心的(撒上16:8),“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撒上16:18)。再則論到他如何憑信心,去打非利士的大將軍歌利亞(17:37,45~47)。他既有十九個兒子,從其眾子中.特選所羅門與拿單:是以所羅門可預表耶穌為平安王——所羅門即平安之意。又揀選了拿單;拿單命名之由來,諒以大衛因聽先知拿單的勸言,痛心悔改,即特名其子為拿單。不但藉此表明敬重拿單之意,更是作他悔改蒙恩之紀念。以拿單即“給予”或神賜給之意。正是可以表明耶穌到世上來,作了多人的贖價,這其中也是深具一種信仰的含意。我們統觀選民中之選民,雖然無被選資格,卻也皆有無資格之資格。神所以特別揀選他們,多是在於信仰方面,大可以表明神所以愛人、選人、用人,其原因中的原因,就是在於人的信仰如何。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人非有信,亦不能被神所用。人非有信,不能受主所托。人非有信,不能顯王榮耀。“信心”就是人被神特選、特用,惟一的原因。
今日信徒被主揀選,亦無人在主前,有堪被揀選的資格。聖經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4:19)。也不是我們揀選主,乃是主揀選我們(約15:16)。“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2:8)。雖然人對此揀選之道有種種批評,以為如果神有揀選,好像顯出神不公義;並且與神“願意萬人得救”的意旨相背。殊不知全能全義的神,自有正當的權衡,待遇他所造的人類,此揀選之道究為神的美旨,並非神的偏愛。人所以蒙選,雖然皆無被選的資格,但在神眼中,亦必有他看為相當的原因,使萬人在神前,無不讚美他旨意的奇妙。
選民之宗教生活(賈玉銘)
第七章 選民之宗教生活
譜系雖是曆述選民各支派的姓名,但其中亦常附記選民的生活,如言:“以色列人未有君王治理之先,在以東地作王的”;“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使他死了”;“屬亞實比族,織麻布的各家……”等語。其中亦偶爾言及宗教的生活,于第4章內,有三處記載關於宗教的生活,略表選民對於神的態度。
一、於靈交有經驗——苦——產難——虔禱“雅比斯比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於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遇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4:9一10)神允他所求,照他所願的賞賜他,這是信徒宗教生活中必有的經驗:
(一)難產生貴子(4:9) 雅比斯比眾弟兄都尊貴,因母親生他甚苦,所以起名雅比斯。母親生他甚苦,起名叫雅比斯,即信心生髮的原因,越有產難越生髮信心。
l、產難愈痛愈被重視 “雅比斯比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母親因生他甚痛苦,為他付的代價多,自然他在母親眼中,更看為尊貴。我們今日在靈道中,也必須付上產難的代價,方能得獲尊貴的子女(加4:19)。
2.產難愈大愈生恩感 婦人生子不免有艱難,不過生兒子以後,即忘了以前的艱苦,而且也將艱苦變為喜樂(約16:20~21)。艱苦愈大,以後的喜樂亦愈大,因而感恩之心亦愈深。
3、產難愈大愈受造就 苦難是神造就人的良好工具,所以越有產難,受的造就越深,也就越有能力與特效。
人產難愈大愈堪紀念 雅比斯命名之意,為要紀念產難之苦。不但名其子為雅比斯,以後亦有一城名雅比斯,如此常久紀念,自必生出感力,患難之蕊雖苦,其果總是香甜。所以雅比斯城,即成為文士家的發源地(2:55),並成為宗教家的境界了(4:9)。
(二)虔禱蒙殊恩(4:10) 雅比斯之尊貴,即苦難之效果,其所以尊貴,最要之點,即在於信心的祈禱。
1、求的對象 他所求的,不是當時外邦各族的邪神,乃是“以色列的神”。以色列是雅各因祈禱得勝而起的新名;雅比斯求以色列的神,表明他禱告,正是效法雅各的禱告。
2、求的目的 他所求的共有四種:(1)求神賜福氣;(2)求擴張境界;(3)求主常同在;(4)求不遭患難。按他所求的這四樣福氣:有關於本源的,有關於結果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屬物質的,也有屬靈性的;其中最要的一樣,即“求主常與我同在”。
3、求的效果 “耶和華就應允他所求的。”在祈禱時,能如願以償,在信仰經驗中,即必日有進步了。
二、化俗務為聖工——與王同處為王作工 本處記載猶大兒子示拉的子孫:“這些人都是窯匠,是尼他應和基低拉的居民,與王同處,為王作工”(4:21~23)。按尼他應、基低拉.意即叢林柵籬;那些住在叢林中、柵籬中的窯匠,如何能與主同處,為王作工呢?這是事實,這其中也包含了最深的靈意:
(一)與王同族 猶大的兒子示拉的子孫與王同族,是與王有血統的關係.即生命的關係,與王是親屬。我們信徒對於耶穌極大的關係,也是生命中的關係,是在靈命中相聯屬的。波阿斯是路得的親屬,因而也作路得的求贖者(得4:1)。主耶穌基督實在是我們的親屬,他是第二個人(林前15:47),是新生命之根源;凡在主裡有生命的,皆是與王同族。
(二)與王同處 奇怪啊,示拉子孫本是住在叢林柵籬中,何以又與王同處呢?須知信徒所以得與王同處,多是因為住在叢林柵籬中啊!
l、與王同處不在住址 本處言示拉子孫,是在叢林中柵籬中,是在荒野人跡罕到之處,卻仍能與王同住。信徒與萬王之王同處,就更不在地點了。
2、與王同處不在事工 示拉子孫或織細麻布,或作磚瓦.或制陶器,皆可與王同處。可見信徒無論作何事工,皆可與主同處。
3、與王同處不在地位 奇怪啊!本處不說那些文武百官與王同處,只言作普通工藝的與王同處。表明我們今日與王同處,絕不在乎我們原有的地位如何。
4、與王同處不在境遇 叢林柵籬不但指地點荒僻,也是指處境艱苦。聖經論及我們的主有話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賽57:15)
(三)與王同工 示拉子孫所作的工,或是織麻布,或是作磚瓦,制陶器,如何算是為王作工呢?
l、借俗務作聖工 或為機匠,或為窯戶,所作的工固為俗務,卻也能在俗務中作聖工,或藉著俗務作聖工。即在俗事俗務中,表現王族之真精神,不失王家子民的體統,也就是為王作工了。信徒如能在凡事上,表現基督徒的本色,也就是在俗事俗務中作聖工了。
2.雖俗務亦聖工 工作之為聖為俗,不在所作的是什麼工,乃在是否為王家之工;因在王的家中,工作原不一致,連織麻布、燒磚瓦、制陶器,雖是平常事工,亦未嘗不是王家需要之工作。利未人在殿中,非必以點燈焚香為聖工,連掃地開門也是聖工。今日信徒在教會內,非必作傳道為聖工,連看門打鐘也是聖工。
3、化俗務為聖工 王的子民所作諸事,如果是為王作的任何事工,就皆是王的工。今日信徒在主家中為主作工,亦不在作什麼工,乃在存什麼心;如果凡事為主而作,工作的中心點是耶穌,凡所作一切事工,就都化為主的事工了。不論作買賣,種田園,或女信徒在家教養子女,治理家庭;如果凡事為主而作,處處求主的榮耀,就都化為主的事工了。所以保羅說:“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
示拉子孫住在叢林柵籬中,且都是窯匠,竟能“與王同處,為王作工”,這事可以深深地教訓我們,使我們注意到:(1)不論何人皆可與王同處為王作工——窯匠。(2)任處何地皆可與王同處為王作工——尼他應、基低拉的居民。(3)任何工作皆可與王同處為王作工——織布、燒磚。(4)任遇何艱苦皆可與王同處為王作工——叢林籬柵中。人要為王作工,最要者當與王同處;必須與王同處,方可知道王的心,明白王的旨意,懂得王的辦法,隨時受王的分派,並得王的助力。這也是今日在神家中,作聖工者最要之點。其中緊要而又緊要的,即與王為同族,作了王家的人;非作王家的人,不能作王家的工。我們今日在主家中,也必須先成為主的人,然後方能作主的工,不然任作何事工,皆不得算是為主作工。
三、以事業為福樂——工作即享受 “他們往平原東邊基多口去,尋找牧放羊群的草場,尋得肥美的草場地,又寬闊,又平靜”(4:39~40)。這兩節聖經,正是表明神的兒子,在事業上所得的福樂;也是藉著事業,表明他們在主裡的福樂。以色列族原是以畜牧為生,在這畜牧的生活裡,即常常享受到人在主前所得的福樂。所以在舊約時代,靈界的偉人,多有以牧羊為業者;大衛在他的詩篇裡,特別表明人是主的群羊(詩23:l~6)。耶穌自己也曾清楚說明他是好牧人。在舊約,在新約,以人為神群羊之處不一而足。故本段所論,誠然是論及他們事業的福樂,也是藉著事業,表明他們在神前所得的福樂。此處藉羊場表明靈界福樂最要的有三點:
(一)肥美 “尋得肥美的草場。”迦南地固然是肥美草場,流奶與蜜,如同神的園囿;但還不如主內靈界的牧場,所有豐恩厚賜,更是享受不盡的。
(二)寬闊 尋得肥美的草場,地“又寬闊”。不但表明迦南美地,是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更是表明屬靈地界之肥美廣闊,信徒居處其中,可以往來自由,有享受不盡的福氣快樂。
(三)平靜 所得牧場,不但肥美寬闊,而且“平靜”。可以使群羊不驚不擾地安然臥在青草地上,溪水旁邊,是何等的福樂!我們看迦南地四周多山,且有大海環繞,藉此天然保障,使選民國少受鄰邦的攪擾;在屬靈牧場內的群羊,更是“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穩的住處,平靜的安歇所”(賽32:18)。原來信徒“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
詩曰: 唯有主愛滿足我心 日復一日越久越深
靈恩厚惠皆備於我 愛中豐富勝過一切
我今安享迦南地業 流乳與蜜肥美廣闊
遠超地與世界隔絕 靈界福樂勝過一切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章)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讓我從歷史人物身上學習當記取的教訓。
對任何國族來說,族譜的記錄和保存都是異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後代人追溯他們祖宗的根源,藉以肯定自己的身分、價值和民族尊嚴。因此,歷代志上一開始這連串的族譜,乃追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血統,以維繫他們民族自信及其獨特身分。這一大段落中,從亞當開始一直至第9章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來作結束,當中的名字繁多,且覆蓋三千五百年歷史之久,全文均以誰生了誰為描述方式,讀起來既陌生、又容易感到沉悶乏味。然而這既是出於神所默示的,從中我們至少可以記取和反省的有:
1.神重視名字:雖然在這八章的經文中所記的名字繁多,但每一個名字其實都是神所尊重的。神重視祂所揀選和所愛的每一個人,因為凡在祂「紀念冊上被記錄的敬虔人,都特特歸屬於祂」(參瑪4:16~18),這是何等寶貴,又何等使人得鼓舞的安慰。
2.展延的生命關係:「族譜」之其中一個共通點,就是當中的名字不單止是湊合一起,而且是互相連系的。無論是父子關係或是別的連系,都告訴我們,神不斷在其子民的事𤂌中動工,正如今天神在我們身上作工一樣。再者,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本分和位置,由父及子,逐一將火把傳遞下去。在人類各方面的建構上,都各自有他的部分,正如海島一樣,如果沒有低谷,就不可能有高山峻嶺;如果沒有藉藉無名的小卒,就不會有勳功偉績的名人。
3.人生真實寫照:在族譜中,既有英雄氣慨的人物和信心偉人,亦有毫不顯眼的小人物。但他們都有一共通點:生命中仍有罪惡的顯露及不光彩的陰暗面。兩者神都能精細地將之準確地顯示出來,神雖然赦免他們的過錯,但仍給予一番分析,使我們從中看見人生真實的寫照。
每一個生命在神眼中都是獨特的,因為神看重每一個人,甚至在其成長過程中積極參與。在你的生命中,也能感受並體驗這樣的恩典嗎?
「感謝神如此看重我,願我的品格能添上你的榮美,成為高尚、蒙你喜悅的人。」
我的心得 ………………………………………………………………………
……………………………………………………………………………………
家譜:猶大的後裔與西緬後裔(代上二1~四43) (台北靈糧堂)
《歷代志》第一章是從亞當到雅各的家譜,第二章則集中在雅各眾子中猶大的家譜。為什麼這麼看重猶大的家譜呢?因為歷代志最主要的角色是大衛,因此大衛所從出的猶大家譜就非常重要了。
一、 以色列的兒子
首先列出了雅各的家譜「以色列的兒子是呂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但、約瑟、便雅憫、拿弗他利、迦得、亞設。」(二1-2)神將雅各改名為以色列,這就是他十二個兒子的名字,也是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稱。接著論猶大的家譜「猶大-法勒斯-希斯侖-蘭-亞米拿達-拿順-撒門-波阿斯-俄備得-耶西-大衛」(二3-17)這就是從猶大直到大衛的家譜。之後二18-55,四1-23都再記猶大支派其他的家譜。
二、 大衛的兒子
接著我們看到大衛自己的家譜「大衛…所生的兒子…暗嫩、但以利、押沙龍、亞多尼雅、示法提雅、以特念、示米亞、朔罷、拿單、所羅門、益轄、以利沙瑪、以利法列、挪迦、尼斐、雅非亞、以利沙瑪、以利雅大、以利法列」(三1-9),大衛一共有十九個兒子。其中所羅門繼承王位,所羅門的家譜是「所羅門-羅波安-亞比雅-亞撒;-約沙法-約蘭-亞哈謝-約阿施-亞瑪謝-亞撒利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瑪拿西-亞們-約西亞-約雅敬-耶哥尼雅-西底家。」(三10-16)這就是猶大列王的傳承,其中有好王如大衛一般遵循主話;有壞王帶進偶像崇拜,得罪神。最後的三位約雅敬-約雅斤(耶哥尼雅)-西底家,都是壞王,導致猶大被擄於巴比倫。
三、 耶哥尼亞的兒子
這裡也同時列出了被擄之後的大衛後裔的家譜「耶哥尼雅被擄。他的兒子是撒拉鐵、瑪基蘭、毗大雅、示拿薩、耶加米、何沙瑪、尼大比雅。毗大雅的兒子是所羅巴伯、示每。」(三17-19)耶哥尼雅就是被擄到巴比倫的約雅斤,他的後代成了歸回時的正統,值得注意的是撒拉鐵與所羅巴伯。許多地方稱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此處卻讓我們知道是叔侄關係,一般認為撒拉鐵可能是當時著名的領袖,因此將歸回時的重要領袖放在他的名下,將所羅巴伯是大衛正統子孫的身份突顯出來。此點證明《歷代志》是歸回時代的著作,目的則是以歷史的興衰提醒歸回的百姓。最後加了一段西緬的家譜(四24-43),因為西緬的領地夾在猶大曠野,在兩國分裂後即屬於南國猶大。
默想
我是否在歷史中學到功課,無論是以色列歷史,或個人經歷,明白與主同行或失去祝福的因由,成為自己之儆誡?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不改變的主,你與以色列人的互動法則也會應用在今天,保守我走在你的心意之中。阿們!
神應允求告(代上四章1~43節)(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四章雖然也是猶大的家譜,其實是法勒斯家譜的補充資料。譜系中不但有人名,也有地名;像是:「某某」之祖的「某某」就是地名。舉例說明:第四節「基多之祖是毗努伊勒」的基多就是地名;所以這一句也可以翻譯成「基多城的創建者是毗努伊勒」。此外,有些經文不但記錄家譜,也交代職業,或定居當地的原委。
比較令人注意的是,第九、十節所特別著墨的雅比斯以及他的祈禱。其實,聖經中有關雅比斯的資料並不多,除了此處的兩節經文以外,還有歷代志上二章五十五節:「和住雅比斯眾文士家的特拉人、示米押人、蘇甲人。這都是基尼人利甲家之祖哈末所生的。」由這些僅有的資料,我們只能知道,雅比斯家族與敬虔的利甲家族關係密切(利甲家族的敬虔,可由耶利米書三十五章二至十一節得知),也可能長久支持文士抄寫經文的工作;經文說:「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代上四9),可以料想到,在歷代志撰寫的時候,雅比斯家應該是眾所周知,極具影響力的家族。
雅比斯的禱告很簡單扼要:第一,他祈求神賜福;第二,他求神擴大他能擁有更大的地界,轉換成今天的情境,就是求神擴大他的事業領域;第三,他懇求神的同在;第四,他呼求神的保護。由他的禱告可見,雅比斯認為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好處,都是從神而來。從上下經文的結論就是,雅比斯的蒙恩、蒙福,能夠極具影響力,原因就是他向神祈求。其實這也是主耶穌給我們的應許:「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七7~8)
主耶穌在教導「主禱文」的時候,也告訴我們,可以為著我們的需要向神求告;因為天父也顧念我們的需要。親愛的基督徒,你是否也認定:「你所能得到的一切好處,都是從神而來。」鼓勵你凡事尋求神,求告信靠祂!
回應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總是顧念我們的一切需要!求禰幫助我認真愛禰,凡事尋求禰,求告信靠禰,常常向人見證禰的同在!阿們!
禱讀:歷代志上四章10節
10 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 神說:「甚願禰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 神就應允他所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