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歷代志上第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歷代志上第五章精華(漆立平)

從數點看侍奉的實意(五至六章)(王國顯)

失去長子的名分(1~2;五1~3)(曾霖芳)

隨從今世風俗(18~26)(曾霖芳)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 (香港讀經會)

河東二個半支派(代上五1~26) (台北靈糧堂)

專一追隨神(代上五章1~26)(台北基督之家)

 

 

歷代志上第五章精華(漆立平)

 

第五章 約但河東兩個半支派的族譜

  第五章記錄了約但河東兩個半支派的後裔族譜及發展,這包括:

  一、以色列長子流便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5:1-10

  二、迦得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5:11-17

  三、河東兩個半支派的軍隊曾經大勝夏甲人的歷史(代上5:18-22

  四、瑪拿西半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5:23-24

  五、河東二支派半的人因離棄耶和華神,而最早被亞述王所擄(代上5:25-26

── 漆立平《歷代志上精華》

 

 

從數點看侍奉的實意(五至六章)(王國顯)

 

04從數點看侍奉的實意(五至六章)

 

我們今天繼續在歷代志上開頭那幾章來留意,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主!因為他把他自己做工的那個心思和他所做成的那一個工作記錄下來,在我們所看過的我們留意到神按照他所安排的來數算他所揀選的人,所以就在開頭那九章好像都是家譜類的內容,但是如果我們細細讀進去的話,你看見不是家譜那麼簡單,因為在裡面是把在神心裡的那些感覺,或者說他心裡面的那一些意念透過這個數點來發表。弟兄姊妹你可以看到一件事情,如果你看神的數點那個重點是在國度的這一個範圍,所有與國度有關的那一些數點是比較明確的。國度不但是一個權柄的問題,也是一個在神面前侍奉的問題。使我們很清楚的看到在這一個神的數點裡有兩條線是非常明顯的,一條是作王的線,一條是祭司的線,或者說利未人的線。當然作王的線是以猶大支派為主體。而服侍,敬拜是以利未支派為主體。

 

神對十二支派的數點

 

然後弟兄姊妹你就看到神那個數算的裡面,又有一些次序的問題給我們留意到。因為神這樣的數算不是按照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生來的次序來數點。但又不是完全按照屬靈的光景的次序來數點。而他數點的那一個次序,如果我們細心一點的話,你立刻可以發覺那時根據與神的旨意發生關係的那個結果來做數點的次序。當然,也是看到那個與神永遠的旨意的發生關係的,那一個就是國度的問題。在國度的裡面就引出了一個能不能享用國度的問題。

 

如果轉到服侍得那一個方面,我們很清楚的懂得服侍是根據生命,那麼因此,在服侍的那一方面那個數點你留意要數得很細。細到一個地步,比猶大支派的數點還要細。那因為,在服侍的事實上面很清楚的一個要求乃是憑著生命,憑神的憐憫,憑神的憐憫是神向人打開的那一點。憑生命乃是人在神面前所站的那一個地位。我們待一會看到利未支派的那一件事的時候再詳細看。

 

現在,弟兄姊妹你看到,在猶大支派數算過以後,引出了大衛。那猶大支派的數點就告一個段落。那然後弟兄姊妹你留意,那接下去是數點誰呢?是數點離棄了神的應許的那一些支派,在猶大支派數算過了以後,頭一個給點出來的是西緬。西緬呢,等到後面我們再詳細看。現在我只是題出,為甚麼題出西緬?弟兄姊妹你要留意這一點的時候你不能不注意雅各臨終以前對十二個支派的宣告。那是在創世記48章,那裡就題到:西緬支派,你繼續看雅各那個宣告,西緬支派是接受一個咒詛。而不是在那裡宣告祝福,而是在那裡宣告一個咒詛。但那個咒詛也不是很厲害很厲害的咒詛。乃是宣告他們要失去了在神應許裡要給他們的那一份祝福。

 

對西緬和利未兩支派的宣告

 

雅各當時那一個咒詛不是單單落在西緬支派的身上,乃是同時也落在利未支派的身上。我們會題一下那兒,好掌握到這樣一個事實,創世記49章給那兩個小孩的祝福。我們看第一節:49:5西緬和利未是弟兄,他們的刀劍是殘忍的器具。49:6我的靈啊,不要與他們同謀;我的心那,不要與他們聯絡;因為他們趁怒殺害人命,任意砍斷牛腿大筋。49:7他們的怒氣暴烈可咒,他們的忿恨殘忍可詛!我要使他們分居在雅各家裡,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弟兄姊妹都知道雅各給他們這樣的一個不是祝福的宣告,那是因為他們兄弟倆在示劍屠殺了人家整個城裡的人,那一個事件出來,所以雅各就在那裡宣告了一個神對他們的,可以說是一個懲治。而他們可以在雅各家享用雅各家裡面所有的祝福,但是他們卻沒有條件去承受他們該有的地業,或者說是他們的產業。那這事情我們以後就看到。那現在在這裡就題到西緬。還沒有到那一個完全的分散。

 

但是弟兄姊妹來注意,從第四章的二十四節開始,到第四章的末了都是說到西緬支派。那西緬支派著重在那裡呢?因為在後面也再題他們一次。這裡題的跟底下題的有甚麼不一樣呢?這裡題的就題出了一個事實。他們怎麼失去了神的祝福,也就是說他們在神面前怎麼失落了神的應許。24節裡就說了西緬的支派的人,弟兄姊妹你注意了,有幾個地方我不能每一個都看,因為有一些我們實在也沒有資料去看它,但是裡面有些字句是和雅各那次的宣告是連在那個關係。那我們讀到約書亞記的時候,我們曉得,當以色列人進到迦南以後,他們是占鬮來分配那個地業的。西緬在那個時候有沒有分到呢?有。他們有他們的一份。如果按照當時他們所分到的,他們所分到的就在猶大的南邊,那正好是和猶大,和埃及把西緬夾在它們中。那西緬他們是分到產業了。也的確在那裡居住了一陣子。

 

弟兄姊妹你留意了,留意31節,31節以下就一直數算到西緬家族和他們的地業。31節的下半:這些城邑直到大衛作王的時候都是屬西緬人的。他們實實在在在那裡承受了產業。沒有不得產業,並且他們住在那個地區裡,還有一句話是讓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的,那是33節的最末了的那裡,4:33 還有屬城的鄉村,直到巴力。這是他們的住處,他們都有家譜。那就是說到在這一個地區裡的西緬人,不是假冒的西緬人,而是實實在在的西緬人。所以西緬人他們進了迦南以後很具體的,實際的承受了那裡的產業;但是到後來你就看到,上來就說直到大衛作王的時候他們還在那裡;那過了大衛作王以後呢?這裡是沒有再說。

 

但是我們讀列王記的時候,或者說讀歷代志以後的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曉得,在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作王以後,以色列就分裂成為南國和北國。而南國只有兩個支派,那就是猶大和便雅憫。北國就是另外那十個支派。利未人就分散在他們當中,當這個時候弟兄姊妹你記得,西緬的產業實在猶大的南邊。但是到分裂的以後呢?南邊就沒有西緬的立足點了。因為南國就只是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那是西緬支派上那兒去了?都跑到北邊去了。而這個是一個比較大的場景。

 

但是這裡又在題到等到西希家做王的時候,這些跑到北邊的西緬人,又發生了另外一些事情,他們離開了北國,就到甚麼地方去呢?他們就往平原的東邊去。在平原,就是那個耶斯列平原的東邊,過了約旦河。那怎麼樣過約旦河?靠近約旦河,反正就是在耶斯列平原的東邊。然後後來呢?他們有跑到含族的人那邊去,後來呢,他們又上到西奈山去,進到了西奈曠野,完全離開了迦南地。那這裡你就看到西緬支派,整個在這裡所記述乃是他們分散了,部份留在以色列,但是卻沒有自己的地業。部份的跑到了曠野裡面去,好像成了另外一個民族,反正就是跟雅各家脫了節。弟兄姊妹我們就看到一件事情,西緬家是分散了,這裡的分散是應驗了雅各那一個宣告。從雅各那個宣告看這個歷史的事實。

 

我們看到西緬他原來是有所得的,但是,過了一陣就引出一個結果是完全脫離了神的應許。這個是西緬支派,所以從這裡我們就看到一件事情,接猶大支派那個神的數點是一個與猶大支派來相比的一個其他的支派,當然,猶大支派最後的結果還是不行了,但是到以色列國建立的時候,很顯然的我們就看到當神的那一個國度的影兒出來的時候,有一批本來應該在國度裡面的百姓卻是脫離了神的應許。如果從神那個計畫上來看,這是一件大事。但是光是西緬支派他們那樣一個結果,我們還不能這樣快的下這樣一個結論,說神藉這樣一個數點是從成就神的旨意到脫離神的旨意。

 

留在河東兩個半支派的結局

 

但是當我們進到第五章的時候,你就很清楚的看見,第五章一開始就說到,如果按照生來的次序流便是應該站在長子的地位,但是因為他愚昧作了神不喜悅的事情,因此他失去了他的名份,這是一個離開神旨意的結果。因著從流便一點就點出約旦河東的那兩個半支派,約旦河東那兩個支派,他們並不是說不在神面前蒙紀念。神也紀念他們,但是問題是在,神紀念我,我不紀念神。在這樣光景的底下,我還能長久在神的紀念裡嗎?

 

如果你從永遠的角度來看,神早晚還是顯明他的憐憫,但是你看到,在眼見到的那個短暫的裡呢?神在離棄他的人的身上,神會顯出他的管理,當然,說得嚴格一點,神會給他們管教。再嚴重一點,神會給他們鞭打。那現在我們看約旦河東的那兩個半支派就是這種光景。約旦河東的這兩個半支派加上西緬支派,很清楚給我們看到當數算王和侍奉神的人當中就加上這段的數點。弟兄姊妹你注意,在第五章裡,數算這兩個半支派,數算到那裡為止呢?數算到22節,我們留意最末了的一句:他們就住在敵人的地上,直到被擄的時候。

 

那這是頭一次題到這兩個半支派他們的結果。但只是一個結果,沒有說明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是到了25節,弟兄姊妹你注意,25節以前說到他們那些人都是大衛的勇士,是有名的人。那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的結局不應該是被擄。只能夠是他們去擄人。但是事實不是這樣,弟兄姊妹留意25節了: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好了,那就引到26節: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的心,他們就把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哥散河邊,直到今日還在那裡。

 

與猶大被擄作比較

 

弟兄姊妹你注意了,神在那裡記錄他做工的日記的時候,對這兩個半支派就是記錄到他們被擄就停下來了。但是我們專注這一件事情。你再看以色列另外那九個半支派,北國以色列不是後來也給擄掠了嗎?就是猶大也不是給擄到巴比倫去了嗎?整個神在歷代志上所記錄下來的那個日記神是失敗了,是不是這樣的呢?這個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你真的留意聖靈怎麼來把神的那個日記記下來,你們注意這兩個半支派的結局,他們被擄直到今日。

 

那猶大被擄到巴比倫去了呢?我們看看歷代志下,最末了的時候,你看到甚麼呢?22節:36:22波斯王塞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塞魯士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36:23“波斯王塞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弟兄姊妹你看到了那個區別了嗎?你看到那兩個半支派在當時的那一個情形來說就是沒有前途的,到此為止。

 

當然我們不是從永遠到永遠去看這個。只是看神的作為,神的國度的影子的這個以色列國,這一個時段裡來看這件事情。西緬支派,那兩個半支派不同,沒有前途,一直被擄直到今日。但是猶大被擄呢?你看到那一個歷代志末了的時候,你看到轉機,你看到恢復,誰來給他們轉機呢?誰給他們恢復呢?眼見的是古列,而實際裡面是神自己。弟兄姊妹你就看到,這是神做工的記錄神做工的日記。是神在那裡按照他自己的定意來引領他的子民一步一步的走回他自己的安排裡。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主!因為在他永遠的計畫的裡,雖然在人中間有一段,一段工作的段落,但是你就會很清楚的看見所有的工作的段落裡,神在那裡托著,神在那裡顯明他的管理,神喜歡在那裡顯明他的正直。我們感謝我們的主!

 

我是不大喜歡用統治的那一個說法,但是我們不能不留意到神管理的那個權力;因為當神的旨意在地上執行的時候,一定有他負責來顯明他要做的作成。如果從當時的那個以色列的時段來說,大衛建立以色列國的那個事情是沒有因著環境而給阻擋,不成為事實。但是那些不願意跟隨神的定意,也不願意接受神的權柄的神的百姓呢?神也不勉強他們。你們不喜歡跟隨,那你們就走你們自己的路。但是你自己承擔那個結果,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主!所以當我們是這樣來看到歷代志裡神這樣的數點,我們實在看到神做工的那個方法,而且看到神的權柄和能力。

 

對利未支派的數點

 

那好!光讀做王的這一個部份,我們算是一個段落。我們來到第六章,第六章開始來數點利未的後代,那些利未的後代數點得很詳細。一章數算不完,還在到了第九章的時候,用了很多的篇幅來說到與利未人有關的事。我們就來看看神來記錄利未人的時候,神怎麼記錄法。剛才我們題了,利未支派他們是特別給神來數點,乃是因為這個支派是神把他們分別出來,作為一位侍奉神的人,所以我們可以說是在歷代志的整卷書裡另外的一條線上所表達的,我們說過,一條線是王,第二條線是祭司和服侍。那現在我們來留意了,我一說,弟兄姊妹,你馬上就發覺。

 

你看,在利未支派的數點裡,是不是數點的很細很細?誰生誰,誰生誰,誰生誰;很清楚的在那裡點出來了。你再看以往,就算是猶大支派也沒有那麼詳細的,一代一代的說到聖殿的侍奉,在猶大支派裡面很著重的是引出大衛的那一個系列,雖然是引出大衛,但是那個數點還是比較粗略一點。但是現在你來看,數點利未人的時候,就是數點的很細很細,誰生誰,誰生誰,誰生誰;這就是我們特別說到侍奉神的這一件事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忽略那一個侍奉的根據乃是生命。

 

侍奉是根據生命的法則

 

在舊約也好,在新約也好,這一點是沒有更改過,而神在舊約的時候是那樣重視這個生命的系列,而我們看過了,利未人的侍奉從出生生下來,滿月那一天就開始,然後一直到他們死,他們都在那裡起一個侍奉的作用。那他憑甚麼?甚麼都不憑。就是憑他們是利未人。為甚麼他們是利未人?因為他們是利未人子孫。也就是說,那是利未的生命在他們這些人身上一直的綿延下去。我們感謝主!這是我們最簡單最簡單來看到的。你如果不是利未人的話,你完全不能侍奉神。

 

弟兄姊妹記得有一位烏西雅王,他是王,但是他也想,我也要做做祭司的事情。行不行呢?不行!當時在聖殿裡的祭司們就阻止了他。烏西雅王就想我是王,我做甚麼都有權柄。我來到神的殿裡面去燒香,你們是誰敢阻擋我,但當時的祭司,他們很會站自己的地位。他們明明的告訴他說,王啊,燒香的事不是你來幹的。你不能做這件事。烏西雅王不服氣,他自己要去燒,當他點香的時候,馬上神就讓他從額上發出大痳瘋來。那以後他就隱藏在幕後,他兒子約坦就實際接了他的王位。

 

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在舊約的日子的裡,神也是非常嚴格的在那裡指明這一個生命的服侍的事實。那在新約呢?那這個就更清楚了,新約每一位蒙恩的神的兒女呢,神都給他們一個祭司的職份,為甚麼神要給他們一個祭司的職份呢?因為神要他們服侍。所以他們必須是祭司。那在新約裡怎麼做祭司呢?在新約裡不再是根據亞倫的那個系列來接上祭司的那一個位置,乃是按無窮的生命的大能來接上。這個無窮的生命的大能就是從主自己的生命裡流出來,所有接受主生命的人,他們都該在神面前有侍奉的一份。在這個上面是沒有難處的。我們感謝神!但是等到你具體實際侍奉的時候呢?那你也就必須按照生命的份量到甚麼地步就服侍到甚麼地步。

 

你不能越過你的所是,你是怎樣的你的侍奉就是怎樣的。我們感謝我們的主!當神在帶領侍奉的事情上面,很明顯的就給我們看到生命就是那個侍奉的依據。既然,生命是侍奉的依據。所以那個生命的系統,或者生命的源頭就一一定要很清楚,這就是這裡為甚麼數點到利未支派的時候,就是“利未的兒子是革順、哥轄、米拉利。6:2 歌轄的兒子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 6:3暗蘭的兒子是亞倫、摩西,還有女兒米利暗……”一直往下算,而不是只是算那一個大祭司的系列。而是整個利未的子孫都是那樣清楚的數點,誰生誰,誰生誰,誰生誰。很有意思,當留意到一件很特別的事情的時候,還倒過來,再算一次,我指給弟兄姊妹們看。

 

現在先不看這些。我們先來肯定服侍是尤其是根據生命這一個理論。許多人以為,哦,有才幹,又能力,就是侍奉的材料。而我們不敢說,那不是材料,但是他必須有一個根基,而那個根基就是生命,而如果沒有生命的話,如果生命是不豐富的話,他雖然有才幹,他雖然又能力,他所能帶出來的就可能是一些事業上的成功,但是卻不是神所要的見證。弟兄姊妹們,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你說,那憑生命來侍奉神,那就甚麼都不管,弟兄姊妹們,就因為是憑生命所以要讓神管得更嚴格,那雖然是管得很嚴格,但是神的憐憫又加倍的顯明。雖然是由一些人不合條件,但是神的憐憫總是盼望能把他們恢復到有條件。那就要給我們看到,神的憐憫是我詩歌,是不是有一首,我們拜餅常唱的一首詩裡不是有這兩句話嗎?我們感謝我們的主!事實就是這樣。

 

神的憐憫是我的詩歌

 

現在請弟兄姊妹來注意幾個人物,在整個利未支派的數點裡,首先第一件事情,我要請弟兄姊妹知道,就是說到大祭司,從亞倫一脈下來的,那一大堆的人我們就不看他了。但是你曉得這個是亞倫的後代,不是利未的後代,乃是亞倫的後代。這都是作大祭司的。弟兄姊妹們你注意15節,「當耶和華藉尼布甲尼撒的手擄掠猶大和耶路撒冷人的時候,這約薩答也被擄去。」這個約薩答是誰?西底家做王的時候的大祭司,也就是猶大被擄的時候的那位大祭司。你說,怎麼大祭司都給擄去了?弟兄姊妹們這就是神的嚴厲。沒有因為他是大祭司,神對別人嚴格,就對他網開一面。沒有,一視同仁,不但是一視同仁,更嚴格,要追究西底家王的罪。對猶大當時被擄政治的問題是比較突出。但是政治的問題突出的背後確實他們遠離背棄了神。那為甚麼背棄了神?你不能不說那是大祭司的失職。他既然在神面前是一位失職的人,神的管教在他身上也沒有因著他是大祭司所以就讓他輕輕地過去。我們注意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弟兄姊妹注意22節,“哥轄的兒子是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的兒子是可拉……”弟兄姊妹你看到這裡了,可拉是誰?可拉就是那個可拉黨嗎?就是民數記所說的那個可拉嗎?他是誰?他是哥轄的孫子。是利未的曾孫子。你看那個關係還是很近很近的。只是利未的第四代而已。那可拉的那件事情嚴重不嚴重?非常的嚴重!他是在那裡頂撞神,頂撞神的安排,頂撞神的權柄。那結果呢?神就讓地開了口把他們活活的掉到陰間去。尤其是我們讀民數記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有一個誤解在那裡,因為那裡說的神就把可拉和他所有的都活活的陷到地裡。我們以為可拉所有的一切都完了。但是我們細細去留意的時候,那裡所說的可拉所有的,乃是指的那些跟隨可拉的。要是是可拉但是沒有跟隨可拉的呢?神並沒有那樣不分青紅皂白的一股腦就把他弄掉。

 

現在我們來留意了,留意甚麼呢?頭一個要留意的我們問一個問題就好了,可拉是哥轄的後代,那麼撒母耳的祖宗是誰?平常如果我們不是細細讀歷代志的話,你心思上面決不會那樣想到撒母耳的祖宗是誰。那弟兄姊妹你讀下去,你很清楚就看到撒母耳是可拉的後代。你說怎麼可能呢?可拉是這樣討厭,怎麼他的後代裡會有一位撒母耳呢?神怎麼會在他的後代裡興起另外一個人和他完全的不一樣呢?弟兄姊妹,不只是這樣,在撒母耳的身上你還看見稀奇的事。我們讀撒母耳記的時候,你沒有注意到他是可拉的後代,但是你卻注意到撒母耳兩個兒子都是壞蛋,你說,撒母耳這麼偉大,可他兒子都是壞蛋。撒母耳一世的英明都給他們搞掉了。

 

弟兄姊妹,真有意思。你留意34節,“哥轄的子孫中有歌唱的希幔,希幔是誰呢?希幔是約珥的兒子,約珥是撒母耳的二子。撒母耳是以利加拿的兒子,以利加拿是耶羅罕的兒子……”我不念下去了,弟兄姊妹我剛才說當說到一些事的時候,神又倒過來從另一個方向,來數點他們的祖宗就是這個地方。你從可拉上到撒母耳,你從希幔往上去算,又算回到可拉。還有,弟兄姊妹我們讀詩篇的時候,我們不是看到有好多好多的詩篇是可拉後裔的詩篇麼?我們把這些都集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就看到一件事情,甚麼事情?你說,一位侍奉神的人在神面前蒙紀念,是因為他有本領,還是因為神有更多的憐憫?我們感謝主,他永遠是用著憐憫來向著我們,而我們可能在神面前走彎了路,但甚麼時候,我們的心向神一轉回,神的憐憫就大大地在我們身上發出了。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主!

 

還不止這樣,你再看到39節,希幔的族兄亞薩是比利家的兒子。是希幔的族兄,這裡面不是很詳細再給他數得很多。但是已經給我們看到,在可拉的後代裡面,與希曼同時有一段歷程,也是在神的面前,用著歌唱,用著詩歌來侍奉神。我們感謝我們的主!我不敢說這個利未支派的數點是特別為了突出可拉的後代。但是,裡面所記載的事情讓我們沒有辦法不碰到這樣的一個事實,侍奉神是恩典,侍奉是在神的恩典裡面進行的。我們實在感謝讚美我們的主!特別你要留意了,在利未支派的數點,數點到其他的一些侍奉神的事物,輕輕地帶過,比方說,48節,他們的族弟兄利未人,也被派辦神殿中的一切事。那就輕輕把整個利未人的服侍的內容帶過了,唯獨在神面前歌唱的利未人他們的侍奉的資格和他們的源頭就記載的特別的詳細。

 

侍奉的高點

 

這個我們看到一個甚麼事情,弟兄姊妹這就把我們帶到神所等候的那一個時候。等候甚麼侍奉呢?等候地上向神有一個完全的,這樣的人,在神的面前侍奉,工作是需要,但是侍奉的高點不在工作,侍奉的高點是在讚美。那這個讚美是甚麼呢?現在我們也看到很多的團體,他們也高喊,敬拜高喊讚美,可憐啊,我看他們所表出來的跟敬拜讚美完全沾不到邊,因為你看到他們所謂敬拜和讚美完全在那裡講人,而完全是在那裡背誦聖經罷。這是說得好聽一點,完全是在那裡肯定人的所做。

 

弟兄姊妹,真正的讚美是甚麼呢?一個真正的讚美乃是承認神是配得,沒有人的成份加進去,萬萬全全在那裡承認神是配得。弟兄姊妹你記得,我們的主在地上的時候醫治過一次十位長大痳瘋的嗎?他們到聖殿裡面得了潔淨以後,九位就回家去了,只有一個禱告,在那裡感謝主,在那裡敬拜主。弟兄姊妹你要看清一件事,好多年前我跟弟兄姊妹們交通過了,這人要找主也真是很不容易的,他們在,如果我沒記錯,他們是在耶利哥那裡碰到主。主說,你們到聖殿那邊找祭司,他們就上耶路撒冷,耶利哥距離耶路撒冷當然也不能說是太遠,當然用兩條腿走路的話,也有相當的路程給你走。

 

到了耶路撒冷,等了七天,祭司察看過了,差不多了,可以好,獻祭罷,獻祭的事情,這一獻弄掉了一天嘛,那就是到耶路撒冷起碼要八天后,他們才能回來找耶穌。我們的主是田裡的狐狸有洞,天上的飛鳥有窩的主,你上那去找他?主並不是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等著你來找。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這一位回頭去找主的人,他是付了多少的代價。結果他找到了,就引起主有很多的話,但是主說的其中的一句話是很叫我們的心裡面給刺激一下的。得疾病的不是十位嗎?只有你一位回來歸榮耀給神。其他那九位上那兒去了?

 

真正的敬拜乃是承認神是配

 

弟兄姊妹,你留意,主說,只有你一位回來歸榮耀給神。你回來,在這裡承認神是該得榮耀的。神配得。啟示錄上天上的敬拜,不管是在神寶座前的敬拜也好,不管圍繞著羔羊來敬拜也好,我們都看到那個敬拜裡面有一個重點,在寶座前的敬拜就是,神是配得。在圍繞著羔羊的敬拜裡面是羔羊是配得。一直是說出那個配得的事。而不是在那裡敲鑼打鼓,高興的,就叫做敬拜主,就叫做讚美。弟兄姊妹,如果我們真是好好留意天上那個敬拜,我也跟弟兄姊妹們題過了,他們所有的敬拜都是從心裡出來的,他們有樂器,但是那個樂器都擱在一旁。沒有用得著,弟兄姊妹說,你怎麼知道?

 

他們都拿著,所謂的當然是在那裡使用的,我不敢說那個給使用,但是在敬拜的時候那個琴就沒有被使用。你說你怎麼知道,弟兄姊妹你看看就曉得,那些到神面前來的人,是長老也好,是四活物也好,是那些到神面前來的人也好,你絕對不會想像那個人有兩隻手以外還有很多的手。他們跟我們一樣只有兩隻手,弟兄姊妹們你注意到這一點就好了。他們一隻手拿著琴,一隻手拿著香爐,怎麼彈琴?弟兄姊妹,那麼簡單的事情,動動腦筋你就看到,神要的是甚麼,神要的從人心裡面發出的那一個承認神是配,這個是神所要的讚美。

 

現在在那裡唱歌的人,神在數點他們的時候,特別的數點那幾個唱詩歌的人。當然他們在的時候唱的詩歌,那就是詩篇了。那弟兄姊妹,你去把詩篇從第一篇翻到一百五十篇,你就能看到詩篇裡面一個特點,所有的內容都是向著神去的。甚少甚少甚至是沒有向著人去的。弟兄姊妹們,當我們發現這一個點的時候,而我們就瞭解到,為甚麼侍奉是根據生命。弟兄姊妹們,生命稍微短促一點,我們的讚美敬拜就很受捆綁限制。

 

撇開這個敬拜和讚美,就說到工作上的侍奉,就是有工作的侍奉,包括一般的事物和屬靈的事物,弟兄姊妹們,你都看到了,如果沒有生命出來,你可以侍奉半年,或者一年,或者再多一點,但是在這一年半年或是再多一點的時間裡面,把你的熱情都消耗掉的時候,你就感覺侍奉是一個重擔,一碰你,你說,哎呀,不要叫我侍奉,我的侍奉是被動態。為甚麼,因為那個侍奉不是從生命裡面出來。如果從生命裡面出來,那個生命要在我們裡面成為全然只有的人生,你怎麼會飲用完呢?如果你飲用完了,那一定是用你自己的力氣,人所有的是有限的,是到了一定的時間那就報銷。

 

弟兄姊妹們,我們看到,神在他的工作的日記的裡面記錄下來一些事情。表面上看來就好象今天天晴,我看見了某某人,他帶了一個甚麼口信來,說了一些甚麼,表面上好像是這樣。但是如果更深,那個人帶甚麼口信來?那裡沒有寫下來,但是重要的是那個口信是甚麼,我們從歷代志也就是如此,神是記錄當時那個情形是這樣的,表面的,眼見的,但是眼睛看不見的那個部份呢?神並沒有把它隱藏起來,不過神是把它放在其中。我們的眼睛裡面就看見,我們感謝我們的主!

 

既然給我們留意到,為甚麼,保羅為了教會禱告是求那麼一件事,求主把那賜人智慧的啟示的靈賞給我們,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讓我們可以知道許多神要我們知道的事。我們感謝主!歷代志裡面就給我們看到一些具體的事情。我們感謝主!雖然是歷代志,歷史本身與我們沒有關係,但是歷史裡面所帶出的那個屬靈的啟示或者說原則與我們還是有直接的關係。但願主恩帶我們,讓我們從一些枯燥的文字的裡面,享用到神榮耀的豐富,我想今天晚上我們就暫時交通到這裡。

 

 

失去長子的名分(曾霖芳)

 

【經文】 來十二15-17 代上二1-2 五1-3

  這次培靈講道,我在香港方面七次講歷代志上一章至四章;在九龍這方面,我由五章講至九章。剛才讀五章1-3,這三節中有五次提及「長子」,可見這三節是凓重「長子」的事情,其中有二次說「長子的名分」。這裏說長子的名分,本來是流便的,但竟然歸給約瑟;這是有原因的,也顯出這名分是很要緊,且說明是因為流便身上有很可惜的敗壞家聲的事。

  到底長子的名分是什麼?有什麼重要性?我先要說一說:在以色列人未有祭司之先,家庭中的長子就是祭司;後來神才叫亞倫作祭司,利未人被揀事奉神。在前以色列人中心的長子,有其屬靈的神聖的地位,在家庭中作祭司,帶領全家獻祭。

  這長子名分,也有其特別的權利與福氣──有雙倍的福份,因長子名分歸給約瑟,約瑟就得雙倍福氣。

  以色列有十二個兒子,進迦南時有十一個支派,其中約瑟兩個兒子當一支派,因為長子名分歸給約瑟的緣故。但可惜,有許多人原為長子,晗因事而失去了這應得雙倍的福份,什麼事?請看三個字:

  (一)──從流便身上看「色」字。(代五1)色,情慾之謂,許多人就埋葬在這「色」字中。在經文上讀來不大文雅,也不雅觀,但這色字是人生的大害,不能不題,目的為要題醒大家注意謹慎。雅各年老為他的兒子們祝福,無意中說出許多有見解的屬靈話語,他說:「流便哪,你是我的長子,是我力量強壯時生的,本當大有尊榮,權力超眾;但你放縱情慾,滾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為你上了你父親的床,污穢了我的榻。」雅各說得好,情慾如沸水,熱度高得很,此種有熱力的情慾,不可控制,燒死了許多人,害死了許多人!在日本,有專家在戲院中測驗過人的情慾變化,先把寒暑表放在那裏,看看表上水銀針的度數;等到影片放到緊張動人之時,院中空氣變動了,各人的呼吸也聽見,專家用電筒照照寒暑表,水銀往上去,加了四至五度。看呵!空氣溫度也改變呀!他們不禁嘆息,這春情熱情,如火一樣燃,就因此許多人被燒死了!許多人在這事上失敗了!今日我就以這事為開始,照凓聖經說一個不好聽的真理。這事能影響到神賜福,和屬靈地位的──這事就是

  請青年人特別小心,流便犯罪時是在青年時代,大却的兒子暗嫩,失去長子名分甚至失去生命(被殺)就是情慾之火燒死的。還有青年參孫,大有力量,是勇士,耶和華賜福他,祂的靈常常感動他;而他晗死在女人大利拉的膝蓋上,請你小心!不好的地方不要去,不要以為不要緊,等到你不能抵受情慾之火時,便被燒死。各位,影片常常是導火線呵!我常常這樣看法:青年人不怕太古板,乃怕太開通,不怕太古老,乃怕太時髦。

  我也要請老年人注意,大却年青時很不錯,但年老時,竟然犯了永不能洗淨的罪。這情慾的火,能燒死青年人,照樣也能燒死老年人;老年人在世界上經歷的事多了,但也請你小心情慾的陷阱!

  大却王犯罪的原因是太空閒,太空閒,難免想東想西,看東看西;他的跌倒,就因看不應看的東西,我不能說大却的眼睛看錯了,看東西是沒有錯,一件不應看的東西,往往看見了是無意;但第二次三次看,豈定神的看,那就是有意了,就犯罪了。所以,太空閒,也是危險的。希伯來書說:「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去神的恩。」

  怎樣謹慎呢?保羅告訴提摩太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這裏指示我們:

  消極的──逃避,逃避少年的私慾。

  積極的──A 追求,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B 清心禱告,關上門,跪在主前,專一,開聲禱告,這就可以把一切混亂的事推開了。如主耶穌常常領門徒上山去禱告,可以遠離繁華社會的影響一樣。

  此種方法,大却犯罪後已用過(詩篇五十一篇),所以,犯罪不是沒有希望;他肯禱告,認罪,神必垂聽赦免,這種禱告如水,可以撲滅滾沸的情慾之火。

  (二)\cs8──從以掃身上看「食」字,(來十二16-17)以掃因從田野回來昏累了,見其弟煲湯,意欲飲這湯,只說要「紅」喝,連湯都無氣說出;因此,在雅各的詭詐安排下把長子名分賣了。我不是贊同雅各的詭詐,但雅各實在羡慕長子的名分。而以掃,聖經說:「以掃輕看長子的名分」,這句話似是責備的話,責備他把最要緊的長子名分也不注重。只注意現實,享受的生活,而輕忽將來和屬靈的福氣。

  所以說「食」「色」二字都是人的性根,與人生不可脫離。人會為「色」燒死,也會為「食」失去屬靈的福分,這是很危險的。

  我不是說不可以食,乃是說有人在生活上失去屬靈的恩典。摩西不願作法老女兒的兒子,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但有一個人只顧舒服,什麼都不管,連自己神的百姓的地位也不管,此人不是摩西而是以掃。

  再看一個例:亞當與夏娃,神吩咐他們說:「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照常理,既然園中有許多果子可以吃,一樣不吃也罷,然而人並不如此,得到九十九份恩典仍不滿足,因有一份未得到,夏娃就因此墮落了。經上明訓:「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敬虔加上知足,便是大利。」主在教訓門徒禱告也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有譯為「日用的麵包」,其實原文為「日用的餅」,意思是最簡單生活,主教訓我們不是日日食大餐,所以我們只要有簡單的生活,便要感謝神?不必過於注意肉體享受,用各樣的方法,以滿足自己,日走日遠,便離開正路。以色列人出埃及要進迦南流奶與蜜之地,他們在曠野,神賜給他們食嗎哪,嗎哪是白色,樣子如莞茜子,甜如攙密的薄餅,他們以為太單調;晗向摩西發怨言,羡慕埃及的勅菜、凑蒜、肉鍋、魚腥。各位,許多神的百姓,基督徒,都嫌生活太單調,而思念、追求繁華世界的享受,以致失去神的賜福。

  (三)──從瑪拿西身上看「謎」字,(創四八8-20)瑪拿西為何失去長子名分,我自己也不知什麼?不知為什麼?所以只有說是「謎」。約瑟得長子名分,加倍祝福。他把長子瑪拿西次子以法連帶到父親以色列面前;以色列很寶貝他們,就與他們親嘴,抱凓他們,還為他們祝福。約瑟以為瑪拿西是長子,把他放在以色列右手那邊,次子以法連放在左邊;這樣大的歸大,少的歸小,豈料以色列晗兩手交叉,右手按住以法連頭上,左手按瑪拿西,約瑟以為父親眼看不見而弄錯了。就對父親說:「我父不是這樣……」那知以色列肉眼雖看不見,晗不從約瑟,說:「我知道,我兒我知道……」真奇妙呵!瑪拿西為什麼會失去長子的名分,這是一個謎,我怕我們中間也有這個謎。有人失去神的福分,晗沒有人知道原因,但一定有原因的,只是不知道而已,而且很難猜謎。

  你以為沒有貪色貪食,但可能你有一個謎。你是屬神的,而神不會留下福分不賜給你,只恐怕你「沾染污穢」,「淫亂」,「貪戀世俗」;也怕在神的百姓中有一個謎,因凓一個不為人所知的秘密,而失去神的賜福。── 曾霖芳《歷代志上家譜精義》

 

 

隨從今世風俗(曾霖芳)

 

【經文】 代上五18-26

  (一)隨從社會潮流

  (二)隨從世人習尚

  (三)隨從外邦宗教

  請注意25「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本章係論到以色列兩個半支派的人。以色列後代有十二支派,其中九個半支派,住在約但河西邊;兩個半支派,住在約但河東邊。

  住在河東的兩個半支派,就是流便、迦得和瑪拿西半支派,他們最早離開神,也是最早受神的懲罰,被擄到外邦。

  為什麼呢?原因這兩個半支派的人隨從迦南人的風俗,跟凓迦南人行他們的路,拜他們的神,被他們同化了。本來是神的百姓,晗隨從外邦人變了質,離開了主。今日,在地上也有許多神的百姓,受地上生活的同化,隨從今世風俗。昨日論到自己的情慾,是人生大害,今日論到世界、週圍、社會的一切,都能影響我們甚至被同化。

  (一)隨從社會潮流──我們的情慾發動而致於犯罪,來得很快。而環境的影響,是慢慢地,改變了神兒女的心與生活,使之離開敬虔的地步而致變了質,貽害很大。剛才讀的聖經說「他們隨從那地之民」,就是隨從那地之風氣潮流,這潮流之力量很大,能把人沖到很遠的地方。

  我從前在國內四川坐船,這此船實地是用人力拉上去的,水力大,船從下游而上,用十二或十六(甚或更多)人用繩把船拉上去,有時潮流大,拉拉拉,拉不進,反而還退兩步,令人心顫。世界潮流也像四川之河水一樣,向上向前不容易,力竭不勝,便被沖往下去。今日香港社會潮流,影響在香港的基督徒,不少受影響而變了質,成為世俗化的信徒。

  保羅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十二2)這話是對羅馬信徒說的,當時羅馬帝國勢力很大,各樣發達,控歐、亞、菲三洲,故有「條條大路通羅馬」之稱。晚上花天酒地,生活腐敗不堪;許多基督徒在羅馬已效法世界而變成「羅馬化」了;所以保羅叫他們不要效法世界,更要「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今日的香港也是一樣,為世界的大海港,全世界的飛機,在此都有航站;回憶一九三八年,兄弟到這裏,與今日比較,完全不同了。繁華空氣彌漫,每個角落,越黑暗,罪惡越多。「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林後六17)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勸告,正合於今日香港教會的信徒需要。哥林多教會當時是一個壞教會,雖然有屬靈的恩賜和能力,但為社會的潮流影響了以致成為壞教會。讓我們再看看哥林多城腐敗,因該城是海口,西達歐洲,東通亞洲,風氣浪漫,生活隨便;有女神廟,政府用公費供妓千名,真是一個淫亂之城。哥林多教會在城中,受該城敗壞風氣的影響,基督徒也受大大的影響,以致淫亂成風,故保羅就屢屢向他們勸誡斥責。今日香港教會也有受香港風氣影響的,成為世俗化教會,基督徒也成為世俗化基督徒。

  假如──我只說假如,有一個禮拜堂,經常有禮拜聚會;但到會的人,是來到比賽──比賽髮型啦、比賽服裝啦,比賽皮鞋啦,比賽手袋啦……一人一樣,十人十樣,百人百樣;到禮拜堂並不祗是為崇拜神,而是好似來參加表演比賽。禮拜堂也不是禮拜堂,而是表演場所,這還成什麼體統?願我們教會不是這樣。既是神的百姓,便要守住身分、地位,知道應該怎樣生活,怎樣事奉主。

  我住過朋友一間室,屋中各物俱備,房舍寬敞,花園很大,閒來我想種種花木,便將帶在身邊番茄種子播種下去。首次收成很好,茄子大而圓,色黃,肉多子粒少;送給朋友,他們都很歡喜,也說味甜好食。後來用收成的番茄,再種幾次,漸漸地番茄變了,圓變扁,剖開,肉少而子粒多,空空的,味酸難食;我把這事告訴外國友人,他說:「地土不同,茄子就變質,我也試過了。」呀!我明了,許多信徒受世界影響,圓變扁,甜變酸,實心變空的,屬靈的生命也是這個道理呵!

  請各位自己看看,有無受香港的風氣影響?受了多少?自己的改變,自己是知道的,與從前不同了吧?世界潮流的影響太大了。

  (二)隨從世人習尚──兩個半支派的人,原是神的百姓,與約但河的人是有分別的,後來改變了成半迦南人,半是神的百姓。

  我們住在世界中,你不影響人,人就影響你,你就會成為半像世人,半像神的子民。這樣的基督徒,香港很多,這世界也很多。

  緬甸有一種人,上穿西裝上衣,下圍紗籠(花裙),手拿皮包,不像無學問的人,我問人:「他是男是女?」人告我:「是男」。當地許多男人貪方便,喜穿這種裙子,只要一包一團一塞便成,省晗許多麻煩,這人是誰?原來是中國人──是緬甸化的中國人。世上有此種情形,屬靈事上也有此情形,取其易,不取其難;信徒也如世人一樣,這影響就慢慢成功了。

  在南洋,有一種水果,首次吃是見了就怕,慢慢試過幾次之後,便歡喜吃了,那是「流連」(榴蓮),在南洋的人常當為笑話說:「不會食流連」,快返中國,食「流連」好,就不回去了;這有「流連忘返」之意。世界的事,也是這樣,初時不慣,試過幾次就慣了,便在世界流連忘返,與世界同化了。

  羅得帶了女兒把家搬到所多瑪,表面很好,羅得是義人,為罪人憂傷;女兒晗受所多瑪的淫亂風氣影響了。當羅得帶凓女兒逃出來住在山洞之後,兩個女兒就在羅得身上作了一件亂倫的羞恥事,留下一段羞恥的聖經故事。真料不到女兒會有這種思想,其實,早在所多瑪城中受影響了,道德水準早降低了,因受那城的人影響所致。

  在十八世紀,却斯理約翰出世,其時英國社會風氣很壞,每六家就有一酒吧,門口掛凓廣告「一仙喝小醉,二仙可喝大醉。」女人也到酒舖去大醉小醉。這風氣也影響到教會,貴族們到禮拜堂,後面隨凓三個僕人,一個拿腳墊,一個提酒壺,第三個捧凓聖經;貴族坐下來,一面喝酒,一面聽道。却斯理出來,神藉他傳道,大有能力,感動人,因用一個傳道人却斯理,把英國從死中救出來,改變社會風氣。

  你又如何?世人改變了你,抑是你改變世人?你若無力改變他們,他們就改變你。

  (三)隨從外邦宗教──他們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換句話,就是隨從那地方宗教,拜假神偶像。為什麼?大抵是因為他們男子與當地的女子通婚之故。在出埃及時耶和華宣告「不可與他們結親,不可將你的兒女嫁他們的兒子,也不可叫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因為他必使你的兒子轉離不服從主,去事奉別神。」(申七3-4)而兩個半支派的人,故違神命,與當地之民通婚,也隨之拜別神。愛情之力真大,可以影響其對神之心,若有神的兒女,與佛教、天主教、回教,或其他異教徒通婚,則會隨從異教徒去敬拜別神。這是很危險之事,不可不小心,你可能說「不會」,你知道嗎?所羅門都會呀!所羅門愛神,奉獻與神,神兩次向他顯現;後來,所羅門的心為外邦女子所引誘,他便隨從她們敬拜西頓的神,摩押的神,亞捫的神,為外邦的神築祭壇,自己也在壇上獻祭。初是與世人聯合,後來跟隨世人走,神就向所羅門發怒,因他偏離了兩次向他顯現的神。

  在兩個半支派中,有大能勇士,靠凓禱告能得勝(代上五18-22),但結果,也難免受那地方女子的影響。

  今日我們要小心,要提防兒女,(或稍為勉強他們)不要讓他們跟隨世人走世界之路。

  再說,可能還有別的原因引誘我們離開神,像有人把兒女送到天主教學校讀書,後來,兒女變了天主教徒而不知道。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對神的事奉,影響到屬靈的品德,影響到家庭,影響到每個屬主的人。

  最後提及的,這兩個半支派離開神,還有一個原因。他們在約但河東,地廣路遙,離開耶路撒冷很遠──離開敬拜之地很遠。因此,與其兄弟們沒有團契聯絡,以致缺少團契的生活,請注意!孤立冷淡的生活,容易與世界同化。── 曾霖芳《歷代志上家譜精義》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讓我從歷史人物身上學習當記取的教訓。

 

對任何國族來說,族譜的記錄和保存都是異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後代人追溯他們祖宗的根源,藉以肯定自己的身分、價值和民族尊嚴。因此,歷代志上一開始這連串的族譜,乃追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血統,以維繫他們民族自信及其獨特身分。這一大段落中,從亞當開始一直至第9章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來作結束,當中的名字繁多,且覆蓋三千五百年歷史之久,全文均以誰生了誰為描述方式,讀起來既陌生、又容易感到沉悶乏味。然而這既是出於神所默示的,從中我們至少可以記取和反省的有:

1.神重視名字:雖然在這八章的經文中所記的名字繁多,但每一個名字其實都是神所尊重的。神重視祂所揀選和所愛的每一個人,因為凡在祂「紀念冊上被記錄的敬虔人,都特特歸屬於祂」(參瑪41618),這是何等寶貴,又何等使人得鼓舞的安慰。

2.展延的生命關係:「族譜」之其中一個共通點,就是當中的名字不單止是湊合一起,而且是互相連系的。無論是父子關係或是別的連系,都告訴我們,神不斷在其子民的事𤂌中動工,正如今天神在我們身上作工一樣。再者,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本分和位置,由父及子,逐一將火把傳遞下去。在人類各方面的建構上,都各自有他的部分,正如海島一樣,如果沒有低谷,就不可能有高山峻嶺;如果沒有藉藉無名的小卒,就不會有勳功偉績的名人。

3.人生真實寫照:在族譜中,既有英雄氣慨的人物和信心偉人,亦有毫不顯眼的小人物。但他們都有一共通點:生命中仍有罪惡的顯露及不光彩的陰暗面。兩者神都能精細地將之準確地顯示出來,神雖然赦免他們的過錯,但仍給予一番分析,使我們從中看見人生真實的寫照。

每一個生命在神眼中都是獨特的,因為神看重每一個人,甚至在其成長過程中積極參與。在你的生命中,也能感受並體驗這樣的恩典嗎?

「感謝神如此看重我,願我的品格能添上你的榮美,成為高尚、蒙你喜悅的人。」

我的心得 ………………………………………………………………………

……………………………………………………………………………………

 

 

河東二個半支派(代上五1~26) (台北靈糧堂)

 

第五章開始記錄約旦河東的二個半支派,就是呂便、迦得和東瑪拿西。這二個半支派請求摩西將河東巴珊王與亞摩利人之地賜他們作地業。約書亞要求他們與其他支派一起過河爭戰,在河西大勢底定,他們就回到河東居住。

一、 呂便的兒子

呂便原是雅各的長子,但是「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參創三五22)呂便的家譜有所省略,因此不完全連貫,他們主要聚居在「基列地」(9-10)。值得注意的是「備拉作呂便支派的首領,被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擄去。」(6)說明了呂便支派與北國一樣,面對亞述的興起。

二、 迦得的兒子

迦得是使女悉帕為雅各所生的兒子,他們住在河東「巴珊地」(11),介於呂便與東瑪拿西之間。他們「在猶大王約坦並在以色列王耶羅波安年間,都載入家譜。」(17)表明他們直到此時與河西支派都關係密切。他們二個半支派也曾倚靠神而爭戰「能…出征善戰的勇士共有四萬四千七百六十名。他們與夏甲人…爭戰。他們得了神的幫助,…因為他們在陣上呼求神,倚賴神,神就應允他們。」(18-20)

三、 東瑪拿西的兒子

瑪拿西是約瑟的後代,他們與以法蓮共得二份地業,這就是「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最好的說明,因為長子通常得雙份產業。瑪拿西又分東瑪拿西與西瑪拿西。東瑪拿西聚居之地是「從巴珊延到巴力•黑們、示尼珥與黑門山。」是河東最北的支派。他們的族長「都是大能的勇士」(24)

這二個半支派最後卻被亞述所擄,因為「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動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心,他們就把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25-26),他們比北國以色列(B.C.722)更早被擄流亡(B.C.733)

默想

我是否曾經倚靠主而得勝,之後卻與世界妥協,以至於遭遇失敗?我要如何悔改,轉回到主的面前,重享祂賜予的祝福與產業?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管教我們的主,幫助我們不輕看你的管教,在受管教時也不要灰心喪志,幫助我們相信你的管教與我們的生命有益,必為我們的生命結出義的果子。阿們!

 

 

專一追隨神(代上五章1~26)(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五章是要記載流便的族譜。第一節就開門見山的說明,流便排行上雖為長子,卻失去長子名分的原因。第五章的最後三分之一篇幅,雖然目的是要交代流便支派的結局,其實是很完整的,將位處約但河東的兩個半支派(就是流便支派、迦得支派、瑪拿西半支派),如何奪得約但河東的土地,又為何會被亞述帝國擄去的因果關係交代清楚。

十八至二十二節說到,這兩個半支派雖然只有四萬四千多名戰士,卻靠著耶和華神,不但打敗了夏甲人,甚至俘虜的人數就超過他們人數的兩倍。可惜的是,這兩個半支派雖然是靠著神得到了河東之地,卻不能在神所賜之地土上,依靠神而活;反而轉去敬拜夏甲人所膜拜的偶像,惹動了神的憤怒。因此,神激動亞述帝國,早在猶大國亡國之前一百三十多年,就將這兩個半支派擄走,甚至直到猶大人歸回應許之地的時候,他們仍然留在被擄之地。

有些基督徒的境遇也頗類似這兩個半支派,在起初認識神的時候,非常依靠主、愛神,經歷神所賜的一切豐富;一旦得到了金錢、名譽、地位、和人的喝采時,就忘記了賞賜的神,自以為聰明的放棄了聖經原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可以向偶像燒香。正當這些基督徒自鳴得意的以為,自己可以一石二鳥,世界、永生二者皆得的時候;真正的實況是,他們早已經被仇敵擄去,甚至無法回到神的應許、恩典中。

彼得前書五章八節:「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被魔鬼認為是「可吞吃的」,就是那些不能謹守、警醒的人,也就是那些容易在安舒的環境中,忘記神的人。流便支派、迦得支派、瑪拿西半支派在安逸中轉離了神,他們是我們的鑒戒。讓我們常常彼此提醒,不論逆境、順境總要順服、信靠神!

回應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是我危難時的幫助!求禰幫助我在順境中仍然專一愛禰、追隨、信靠禰,常常寶貴禰的同在!阿們!

禱讀:彼得前書五章8

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