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第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歷代志上第七章精華(漆立平) 神工作記錄的兩條線(六至九章)(王國顯) 恩典與得勝(七至八章)(曾霖芳)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章)
(香港讀經會) 家譜:其餘六個支派(代上七1~八40) (台北靈糧堂) 嫩的兒子約書亞(代上七章1~40節)(台北基督之家) 歷代志上第七章精華(漆立平) 第七章 以色列其他七支派的後裔族譜 第七章所包括的支派族譜較多,但其內容繁簡不一,受到資料的影響極為明顯,這其中包括: 一、以薩迦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7:1-5) 二、便雅憫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7:6-11) 三、但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7:12) 四、拿弗他利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7:13) 五、瑪拿西支派河西的後裔族譜(代上7:14-19) 六、以法蓮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7:20-29) 七、亞設支派的後裔族譜(代上7:30-40) 在這些族譜有的非常簡略,可能是因為缺少資料。例如但支派,他們在士師時代,就自設了偶像祭堂。到了王國分裂之後,耶羅波安又在但設立金牛犢的殿,都與他們習慣背道有關,所以但支派成了以色列人中最早消失的支派。 有的支派族譜中列有勇士與軍隊的人數,乃因大衛王曾命元帥約押清點以色列各支派的民數,後因神的不悅而中斷,因此有的支派有人數,有的支派無人數的記錄,其原因可能在此。 ── 漆立平《歷代志上精華》 神工作記錄的兩條線(六至九章)(王國顯) 05神工作記錄的兩條線(六至九章) 我們上一次從歷代志看到第六章的一大半,我們看到了利未人的,他們當中一部份的服侍。我們感謝我們的主!藉著利未人的服侍給我們看到一切的服侍是跟據生命。沒有生命的不能做服侍。一位服侍的人必須是在神面前在生命裡給紀念的。在舊約面,生命這個事實並沒有很明顯的給發表,但是藉著利未人的服侍,把這一個事實來給我們打開了,我們感謝我們的主!並且,神讓我們從利未人的服侍裡,帶我們到了一個服侍的高點,而這個高點乃是敬拜和讚美。 敬拜和讚美不是只是在那裡熱鬧,敬拜和讚美可能是一點熱鬧的氣氛都沒有,但是也不是說絕對沒有。但絕對不是依靠那些熱鬧的氣氛。我們看到在舊約裡,他們的敬拜的時候,是重在詩篇裡面所記述的那一些事實,一個明顯的內容乃是述說神的作為,承認神的地位,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沒有這樣的一點,一切的服侍就成了外面的活動,沒有裡面敬拜的實意。 利未人的產業 當神在那裡數點過了,或者說查點過了利未人的服侍以外。我們就看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關乎利未人他們所接受的產業。神一再的在律法的裡面來說明,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當中沒有產業。神說,祂要用祂自己作為利未人的產業,包括祭司在裡面。神不讓他們承受土地的產業,但是神卻沒有忘記他們在地上的生活。雖沒讓他們去承受地土,但神卻是讓他們得著居住的,或者說是安住的地方。所以在第六章的下半,我們就看到了利未人所居住的地點。當然我們看到利未人所居住的地點,我們就看到一件很明顯的事情,神是他們的供應,神讓他們在地上享用安息。 並且還有一件事情,是我們不能忽略的,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的地裡面所居住的地方,是在每一個支派裡,他們分別了一些城和一些地是讓他們居住在那裡。他們按照支派來接受分配。他們沒有產權。但是他們卻有使用權。我們感謝神!他們有使用權的那些地點,我們在文字的記錄上面,我們看得出來,都是以色列每一個支派當中最好的地。這一件事我們覺得非常有意思。乃是說,他們雖然沒有屬地的豐富,但是他們卻享用屬地的最美,這樣的一個事實,不但是在舊約的日子是如此。一直到今天,神都是用這樣的一個安排來帶領那些給祂分別出來服侍的人,這是一點我們要看得很清楚。 比方說,猶大地的希伯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區,而這希伯侖就是給利未人居住的地方。示劍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點,示劍也就是利未人居住的地點。而我們看見這裡所記述的那些城的名字,我們就看出這樣的一件事。我們除了領會到神的這一個安排以外,我們還要注意一件事情,在上面看到那個西緬他們所承受地業的時候,我們曾經稍微的題了一下,西緬這個支派是承受地業。 但是實際上面,他們並沒有生活在他們的地業上面。他們是分散的居住在以色列其餘的那個支派的地。為甚麼西緬支派會有這樣的一個結果呢?很顯然的弟兄姊妹你記得,雅各臨終的時候所宣告的那一個事實,因為西緬和利未他們在示劍城殺了很多人,這一件留血的事情就讓這兩個支派受了咒詛,而西緬支派在整個進迦南的過程的裡頭,可以說是一再犯錯,所以他們進了迦南以後這個咒詛在他們身上沒有改變。 但是我們留意到,雅各那個咒詛是落在兩個支派的身上,那對西緬支派是如此,那另外一個支派就是利未。那利未支派現在在以色列人中間的光景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很顯然的看到神給他們居住的地區。分散在十二個支派的地業的裡頭。但是呢,你就看到一件事情,和西緬支派完全不一樣,西緬支派分散就是分散。西緬支派就是得不著地業。而利未支派呢?得不著地業這個形式沒有改變,但是,那個內容卻改變了。怎麼改變的呢?雖然他們沒有承受地業,他們是分散在十二個支派的裡頭,但是他們卻是承受神的祝福做他們的產業。 這個就是內容上的轉變,而這一個內容的轉變是根據怎麼一回事呢?而不是因為亞倫做祭司,也不是因為他們在會幕裡頭做服侍。表面看來是這樣,因為他們在會幕裡頭服侍,亞倫和他的後代都作祭司,所以神這樣紀念他們。在表面看來是這樣,但是我們要問,為甚麼他們做祭司?為甚麼是他們來服侍神?如果我們不問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找不到那個原因,因為當以色列人拜金牛犢的時候,可以說整個十三個支派的裡面,只有利未支派當時在神的光照臨到的時候他們站在神的那一邊。那這是在出埃及記裡面的歷史,那因著那一次利未人他們站在神的那一邊檢選神的喜悅,所以神也就把他們分別出來做一個侍奉的支派。 神作工的日記 我們看過了利未人他們的居所以後,我們就留意到一個問題來了,那接下去第七章才是,那就在那裡記述其餘的支派的他們的光景,在記述那個其餘的支派的光景的裡面,我想弟兄姊妹們你非常容易的留意的到,包括以法蓮支派在內,神的這樣的記述比猶大支派和利未支派的記述簡單多了。尤其是第七章以後,所講到的記述到每一個支派的光景的時候,他那個重點是重在他們能打仗的有多少人。和他們的族長是誰。那就不像在猶大那裡頭,對那個一代,過一代,過一代是怎麼樣的來記錄下。那弟兄姊妹們你留意到這一個點的時候,你就發現了一件事情,記載猶大是非常的精細。記載利未支派也是非常的精細。我們記得歷代志裡頭的那個特點,神做工的日記,所以在裡面所記載的事情,都是以神的工作的最主要的那一些內容為主題。 我們從歷代志裡,我們看到兩條線索,是很明顯的,這兩條線是並行的,一條是祭司的線,一條是君王的線。或者說,一個是國度的線,與它平行的是侍奉的線,或者是敬拜的線。國度的線以大衛的寶座為中心點。侍奉的記載以聖殿做那個中心點。所以直接和這兩個線有關的那兩個支派就給記述的非常的明確。因為一位是王,一位是祭司,這兩個系統都是非常嚴格的要求那生命的系統,所以數點了他們以後,數點到其他支派的時候,就比較簡單了,只是題到族長是哪些人,能打仗的有多少。 以法蓮的屬靈光景 弟兄姊妹你就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記述是個國度的建立有關的,到下面我們就看到這個事情。我們感謝我們的主!那我們看這個記敘的次序。我們很容易看到,這個記敘的次序既不是根據生來的次序,也不是根據他們支派在以色列中的強弱。人數多或者是少的問題。我舉一件事情,弟兄姊妹就曉得。十二個支派,利未支派不算。我們讀過《士師記》。我們很清楚地看到這裡有一個問題,在十二個支派裡面,最囂張的是哪一個支派呢?那是以法蓮,那的確是很囂張,處處要出頭,處處要顯明只有他們是做領導的。誰欺負了他們,他們就要興師問罪。但是你看到這裡記敘的時候,以法蓮沒有擺在前頭。並且記載以法蓮的時候,才記載了他們中間的一些短缺。所以,如果我們從第七章裡面看到,以法蓮的記敘是說到他們在實際的光景裡面並不那麼的蒙紀念。 但是很有意思,你看以法蓮這個支派給數算的時候,我們看到在這個支派的裡面有很多優先的條件。有甚麼優先的條件呢?有對的祖宗,就是在神面前有特別蒙紀念的祖宗。那是約瑟。他們也有一個對的地位,因為他是從約瑟那一邊是接受了長子的祝福。在雅各兒子的裡面,那個長子的祝福是落在約瑟支派二兒子的頭上。以法蓮是約瑟的長子,但是他原來不是長子。但是,神把他提升,站在長子的地位。所以說,他有對的地位。但是有一個很明顯的事情,以法蓮支派沒有對的實際。所以我們看到對以法蓮支派的那個記載。是記載到約書亞為止。那是在二十七節。記載到約書亞就停了。 弟兄姊妹你留意,好多的記載是記載到大衛的時間為止,但是現在以法蓮的記載到約書亞為止。剛才我題到了,因為約書亞死了以後,那就是士師記了。士師記哪一個最囂張的支派就是以法蓮,有對的祖宗,有對的地位,但是卻沒有對的實際,以法蓮雖然說在以色列的歷史裡面它是占一個很大的部份,我不說它是很重要的地位。我只能說它是占了很大部份。但是他們在神的面前的光景,不光是在歷代志的時候,開頭的時候沒有給好好的記載,這是我們看到以後以色列分裂成為南北兩國的時候,以法蓮人是為首的,但是他為首,是帶進一個很快就背棄神的光景。所以也是沒有實際。 便雅憫支派的記錄 那好,我們不說這些,我們就來看跑到第八章那裡去,那到第八章的時候,一開頭就是述說便雅憫支派。說到便雅憫支派的時候,那個記載的內容和那個他們的譜系就比較多了一點。當然,我們可以說,便雅憫是給記述在最靠後,因為他是小兒子。但是弟兄姊妹你細細的就注意了,便雅憫數算的到最後,和他是小兒子沒有關係,為甚麼就把他擺在最後呢?如果我們看得嚴肅一點。你要看到從便雅憫記載的時候,這一個記載就已經轉了一個方向,怎麼轉了一個方向呢? 弟兄姊妹你留意,前面那每一個支派都說到他們能打仗的有多少人,但是說到便雅憫支派的時候,就不說他們又多少人可以打仗,而也不是因為他們人數稀少,弟兄姊妹記得便雅憫幾乎是絕種的,因為在士師記最末了的時候,我們還記得這樣的一件事,所以便雅憫支派在人數上來說是比較少。但是很顯然你看到,在記載便雅憫的時候重點不在他們人數的多少,好像是因為他是小兒子,所以在最後把他來記述,都不是。你怎麼知道? 弟兄姊妹你留意,便雅憫的記載,記載到一個甚麼地步為止?突出一個甚麼事實在便雅憫的記述裡呢?掃羅做王。所以弟兄姊妹你輕輕的看到,這些記載已經開始轉向國度的這一條線了。因為嚴格說起來,掃羅是以色列的頭一位王。但是因為他是人把他捧出來的,所以他也沒有辦法能承擔神的那個計畫裡要建立國度的這一個責任。所以他們便雅憫支派的當中所出來的掃羅他做王並不長久,也沒有把國度建立起來。那這是一方面我們要留意的,但是我想這個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因為如果你要特別突出掃羅出來的話,那他跟國度是沒有關聯的,他只是一位阻擋國度的人。那既然這是一位阻擋國度的人,那為甚麼會引出便雅憫這個支派的記載是比較詳細一點的呢? 如果我們看到國度這個事實,我們就看到那個真相,那個真相不是因為掃羅是第一任的以色列的王,乃是因為便雅憫支派,他們是和大衛支派聯繫在一起,跟隨大衛沒有改變。弟兄姊妹們會記得,南北分裂的時候,十個支派在北邊,在南邊的猶大只剩下兩個支派,但是這兩個支派,一個是猶大,另外一個就是便雅憫。但是為甚麼是便雅憫?我們不能找到一個很明確的答案。 十個支派都背叛了大衛家,那甚麼便雅憫支派不放棄大衛家呢?聖經裡面也沒有很明確的給我們一個答案,就是擺出一個事實,便雅憫是跟著大衛家,沒有跑到北方的十個支派國裡。如果你從地理環境上你來看,跟猶大連在一起的就是便雅憫。你說也許因為太接近了,他們沒有膽量脫離猶大,當然是可以這樣想,但是除了便雅憫以外,跟猶大緊緊相連的還有其他的支派。那只有便雅憫害怕,別的不害怕嗎?所以這個並不能作為一個很合理的推測。雖然我們如果要找這些答案的話,都是推測的成份是比較高。但是推測也要有所根據。 現在就碰到這個困難,為甚麼便雅憫不脫離大衛家呢?而緊緊地跟著大衛家呢?你說因為你猶大的國度是在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是在便雅憫的地界裡,耶路撒冷不是猶大的地界,所以當然猶大國的政治中心是在便雅憫的境界。所以便雅憫就跟著猶大,弟兄姊妹這個想法跟剛才所說的那個也差不了多少。如果是一個比較是有可能的,弟兄姊妹們要記得,大衛跟約拿單結盟的那一件事情,這一個可能性還比較明顯,因著這個大衛跟約拿單的結盟,所以好像在情分上面更緊密一點。 特別顯在大衛和米非波設的他們中間的那一段的歷史,弟兄姊妹們,這個可能性是比較強一點,但是我們不管有多少的可能性,但是一個事實是,我們是絕對不能推翻的,那就是便雅憫支派,它是緊緊地靠著猶大。所以他,便雅憫支派他是國度裡頭的主要的百姓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當然可以說,如果真的從國度的範圍來看,北方的那十個支派就不在國度裡,不是這樣子,但是我們就著歷史本身來說,在那裡表達國度的,你只看見就是猶大和便雅憫這兩個支派。那所以除了猶大你就看到便雅憫,所以便雅憫在歷代志的記錄,或者說在神做工的日記裡面,神記下便雅憫的事情也比較詳盡一點。 國度發展的亮度加強 現在一進到第九章,我們馬上就看到更明顯的事情了。我們就看到國度的那個發展,或者是國度的描述是越來越明確了,一到了第九章的時候,弟兄姊妹們,你看到甚麼了?你看到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是哪一些?記載到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我們看看他們怎麼來開始說到這一點,他說:以色列人都按家譜計算,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猶大人因犯罪就被擄到巴比倫。9:2先從巴比倫回來住在自己地業城邑中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甯的首領。9:3住在耶路撒冷的有猶大人、便雅憫人、以法蓮人、瑪拿西人。 弟兄姊妹你看當他記載耶路撒冷居民的時候,怎麼先來寫上他們被擄的那一個歷史呢?按照來說現在還不是說到被擄以後的那個光景,現在是說在起初猶大建國的時候,那個耶路撒冷的光景,那這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一件事,儘管插進了被擄的這一段歷史,但是並沒有打亂神在以色列人中的那一個安排,管理和帶領,我們感謝我們的主!因為這裡非常突出一個事實,乃是神的百姓住在神的地,我們感謝主! 侍奉神旨意的人 神的百姓當然是包括了十二個支派,但是現在在耶路撒冷裡面的呢?他只是突出幾個支派。猶大人,便雅憫人,以法蓮人,瑪拿西人,然後呢,上面就題到祭司利未人,還有,好弟兄姊妹們,你就看到一件事,居住在耶路撒冷是一些甚麼人?雖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有各種各樣,但是在神的做工的記錄的裡頭,你看到只有這幾種人,甚麼人呢?顯明神權柄的人,在神面前服侍神的人,我們感謝主,弟兄姊妹們,這給我們看到,耶路撒冷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它是猶大的京城。作為一個國度的京城,那它的內容應該是甚麼呢? 按照一般來看,作為一個國度呢那一定要講榮華,繁盛,很有氣派,應該是這樣,但是很稀奇,你看見神的工作的日記的裡頭,你看到所記載的耶路撒冷完全不接觸那些問題,榮華不榮華那不是神眼中要看的,威嚴不威嚴這個也不是神眼中要看的,繁盛不繁盛這個也不是神心中的意念。那一題到耶路撒冷的時候,弟兄姊妹你看到底下說的是甚麼,底下說的絕大部份絕大部份是祭司和利未人。但是記載這個祭司和利未人也特別在那裡記載這些人他們在耶路撒冷幹甚麼。 弟兄姊妹你特別留意有幾個地方,頭一個你注意的,第十一節,9:11還有管理神殿希勒家的兒子亞薩利雅。 他的譜系是怎麼算。那這個很明顯是給我們回頭再看到的那個生命的那個系統一定要清楚。這個是一貫給我們看到的,除非不是題到侍奉上的事。如果一題到侍奉上的事,就有一個很明顯的要求在那裡,生命的系統,這個我不再題,我要弟兄姊妹注意的是甚麼呢?那就是神的殿,你注意頭一句話,然後13節“善於做神殿使用之工的。”還有,17節,“守門的。”還有,說到第19節當中的,“管理使用之工,並守會幕的門。”很有意思,守會幕的門,或者是守聖殿的門,是哪一些人,可拉的後代。可拉的後代不單單是有唱歌的人,可拉的後代有的是看守聖殿的門的人。 你留意到了這一點的時候,你注意了,19節:“可拉的曾孫、以比雅撒的孫子、可利的兒子沙龍,和他的族弟兄可拉人,都管理使用之工,並守會幕的門。”接下去弟兄姊妹就要注意:“他們的祖宗曾管理耶和華的營盤,又把守營門。”弟兄姊妹你注意,看門的是誰?可拉的後裔。可拉是誰呢?可拉是帶頭悖逆神的權柄的那一個利未支派的。你說現在在神的聖殿裡面看門的是他們。他們怎麼可以看門呢?他們的祖宗悖逆神了,他們怎麼是可以現在為神來看門呢?那弟兄姊妹你更要瞭解一件事,在聖殿裡頭或者在會幕裡頭看門這一件事情,不是像我們今天說,“哎,這個人是看門的,”他們就做做那個門房,做守衛的。 當然在當時守衛那個聖殿的門和會幕的人是有守衛的那個成份,但是這個不是為了守衛這一個地方給入侵,弟兄姊妹你記得,利未人圍繞著會幕來安營,那他們的任務是甚麼?那個任務是不讓人闖入會幕,那為甚麼不讓人闖入會幕呢?那些人在保衛那一個重要的地方,但是你看深一層,你留意神的心思並不是在乎會幕給人侵入,神是在乎不讓人做這樣愚昧的事情招致神的擊打。所以說的清楚一點,利未人圍繞著會幕來安營,乃是為著保護以色列人。保護他們在神的賜福和紀念的底下。而不至於因著人的愚昧而招惹神的怒氣。 當我們留意到這個守門的這個很實際的功用,我們就看到一個問題來了,你說怎麼可能是可拉的後代來承擔這個責任,他們的祖宗有悖逆神的歷史,他們怎麼可以擺在這個作守門的位置上,我們感謝主!你看見神的憐憫,不因父而牽連子。雖然罪性是有遺傳的,但是罪行神卻不因著祖宗有過失,子孫也要擔當。在人這種事情是很平常,但在神,神不做這樣的事,在神的鑒察裡,人的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就給酸倒了,這個不是神的心思。我們感謝我們的主! 然後,弟兄姊妹,我們岔出去了一些,我們回來。那除了看門的以外,你又看到一個甚麼呢?28節,“利未人中有管理使用器皿的,按著數目拿出拿入,又有人管理器具和聖所的器皿……”下面也說到管理陳設餅的,為安息日預備擺列的。上面又題到管理盤中烤的物,那是關乎素祭的事情,在下面你又看到用香料來做膏油的。然後33節你就看到歌唱的。這就是在神面前服侍的,他們“晝夜供職,不做別樣的工。 ”然後就說了,“以上都是利未著名的族長,住在耶路撒冷。”知道住在耶路撒冷是侍奉裡面很注重的就是在神的殿裡面服侍的。上面輕輕題一下猶大支派然後就絕大部份的篇幅就說到聖殿裡頭的服侍。 神作工的目的在顯明祂自己 如果我們看見歷代志是沿著這兩根線來發展的,一個是國度一個是聖殿,那麼弟兄姊妹,你能看到一件事,國度跟聖殿擺在一起的時候,哪一個比重是要大一點?很顯然你看到,聖殿的比重是大。我們應該曉得,國度是表達神的權柄,但是,聖殿是表達神的所事。特別是說,他是配受敬拜的那一位。弟兄姊妹我們看到,神在地上做工的目的,他並不在乎建立他自己的權勢,因為全地都是他的,宇宙都是他的,不管人承不承認,這不能影響神這樣一個事實。 因為萬有都是根據祂,依靠祂,也歸於祂,但神所重視的呢?是他在地上或者說特別是在地上的人的中間,人給他一個甚麼地位。而不是說,神在那裡祂立一個地位,而是因為神的地位如果是很明顯的給接受和不給接受,所引出來的在萬有裡頭的結果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神樂意要讓祂自己的榮耀的充滿充滿在萬有裡,成為萬有的那一個享用。神不甘心萬有裡的那個悖逆的心思引進萬有要落在這個毀滅的結局。 弟兄姊妹,這個是神的心思意念很明顯的那個表達,所以我們就看到當神的這個做工的日記擺出來的時候,神重視國度和聖殿,因為國度是把人帶回神的面前。但是聖殿,是讓人在那裡毫無保留的承認神是一切,我們實在感謝主!現在我們就注意了,說到耶路撒冷居住的人的記載,幾乎整個來說,是以利未人為主體我們絕對的相信,住在耶路撒冷裡頭的人口,絕對絕對的要比利未人的人口多上好多好多倍,但神沒有題多其餘的人口,連王族的人口也不擺在那裡,神卻是用了很多的字句來記錄聖殿裡邊的服侍。那麼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很明顯的事實,神的確在工作,乃是為了顯明他的祝福。 我們回過頭來看,創世記裡面神造人的時候,神所宣告的,我們常常都題這個宣告,這個宣告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宣告一個是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而另外一個就是神把管理的權柄委託給人。這兩個事情擺在一起。弟兄姊妹很清楚的看到,雖然,神說的話就是那麼幾句,但很清楚看到,那個重點是在神的形象,委託神的權柄給人仍然是為著要顯明神的形象,我們感謝神!那現在我們看到神在以色列和列國的那個脈絡。很重很重的來點明那個聖殿裡面的服侍。 以色列國的起頭 說完了這麼一些,好了!弟兄姊妹現在就又進入另外一個主題去了,這個是甚麼呢?住在耶路撒冷的說完了,如果按照人來看,好像有點沒頭沒腦,因為啪的一下,35節,就題到住在基甸的人。怎麼會題到住在基甸的人?當你看到這兒的時候,你發現一件事情,說到住在基甸的人,和第八章末了的時候是一個重複的記載。因為這個記載在第八章裡面已經說了一遍了。現在第九章的末了又再說一遍,雖然是增加一點點,但基本上主要的內容完全一樣。那為甚麼?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我們就可以領會的到,從35節開始,那就是神做工的日記就轉為神的百姓的國權的起頭,因為底下的這一個就帶出掃羅。就是帶到掃羅,因為結下去,第十章就說到掃羅的結局。35節:就引起掃羅的起頭,第十章就說到掃羅的結局。 不管掃羅怎麼樣,如果從神的百姓的立國的歷史來說,掃羅總是第一位王。雖然這個王在神的工作的日記的裡面,我們看到神並不的承認他,雖然神同意,但是神並不承認他。所以,題到這個神的百姓的國權的開始,雖然神不承認他,但是在別的歷史的裡面,他是有他一定的那個位置。我們看到第十章,幾乎是把撒母耳記上末了的那兩章的事情和撒母耳記下第一章的事情濃縮的在這裡訴說一遍,但是顯然的看到一件事,這個是歷代志的一個特點,那個特點就是,整個的事件,在人是看到歷史的表面的過程,你就容易看見那個歷史為甚麼容易發生。 但是在歷代志裡,這一件事情就經常的給我們留意到,神不單是給我們看到那個歷史的過程,神也很清楚的給我們看到那個歷史發生的源頭。現在掃羅的事情出來了,他是給興起來做王的,那是人把他轟出來的。神是允許他們這樣做的,但是神並不承認他是在神的工作的計畫的裡頭的,那既然不是出於神的。那個結果當然也就是一個很不愉快的結局,因為沒有得到神的應許,也沒有得到神的祝福在裡頭,所以掃羅在歷代志裡面記載的就是他怎麼戰死。也同時指出他為甚麼會戰死。不單是他的死,連他全家都死。連那個好人約拿單也都與他一塊死。 神留意祂的旨意實現在地上 弟兄姊妹,神就在這裡指出,掃羅之所以在這裡敗亡,為甚麼呢,弟兄姊妹你留意,那這樣掃羅死了,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令,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當神這樣來記述整個以色列人從進迦南開始一直到建立國度為止,神是怎麼看他的百姓所經過的事,我們感謝神!我們看到神這樣的記下他工作的日記,他並不重視那個歷史的過程是怎麼樣,他所重視的是國度和聖殿這兩個事情怎麼給顯明出來。 在列王紀上面,你看不到這些事,雖然都是同說那些歷史的事,但是在列王紀裡沒有那麼清楚的看到這兩條線在神的記錄裡頭顯出來,我們以後看下去的時候,我們很清楚的看到整個事情是如何在神的工作日記裡面給記錄下來,另一方面給我們看到神怎麼來看地上所發生的事。另一面神要讓我們知道,他怎樣領著他名下的民朝著他的那一個永遠的旨意來行走,我就先給弟兄姊妹們題一點,你注意的時候,你讀,你自己也很容易瞭解,列王紀跟歷代志的末了都是說到猶大被擄,但是歷代志的最末了你只看到猶大王在被擄之地被恩待。 但是在列王紀裡,你就看不見猶大還有前途,你看歷代志的時候,歷代志的最末了是甚麼?是古列王下令讓他們回國重建聖殿。弟兄姊妹,這樣你就看的很清楚。這兩卷都是記載同樣的歷史,但明顯就是不一樣,在歷代志你看見人是沒有前途的,但是在歷代志你看到,神的旨意沒有因著人的愚昧而有阻擋。那我們來抓住這一個點來看歷代志,你就看到神的那個記載的目的在哪裡。 雖然以色列的百姓他們的經歷是有高有低,但是神那個國度的旨意是誰也阻擋不了的,他是在出人意外的成全他所要做的,所以在歷代志的末了你看到古列王,感謝主,他從前是怎樣的帶領他的百姓行走在他旨意裡。現在也是同樣的帶著他的教會行走在他的旨意裡。我想我們今天晚上就停在這裡。 恩典與得勝(曾霖芳) 【經文】 代上七1-12、40,八1-2、33、40 (一)神的子民的數點 (二)精壯勇士的數點 本書七6-12記載便雅憫子孫的數目,八章專載便雅憫支派所有的人。從歷史眼光看,因以色列人第一個王掃羅是便雅憫支派人;所以關於這支派人,家族數目記載得很詳細。今日要注意數目的兩點,或者說今天的講題是恩典與得勝。 (一)神的子民的數點──關於便雅憫的子孫,在本章內數算得很清楚,便雅憫的長子比拉,共有子孫二萬二千零三十四人,二子比結,共有子孫二萬零二百人,三子耶疊,共有子孫能上陣的一萬七千二百人,合共五萬九千四百三十四人。數目細微到三十四人,零頭也算出來,一個不漏;這種數算頗有意思,神對於祂的百姓,一個一個數算出來,意思是我們屬祂的,沒有一個被忘記而不數算的。 便雅憫本是雅各的小兒子,神並沒有說他是小子,神對他的子孫數目格外清楚,連最微小零頭也不忽𥰁。我們讀這聖經,使每個神的百姓滿有安慰。主在世時曾說過一個道理,說天父連一隻麻雀也不忘記,何況人嗎?我住在平安大樓,我不知道平安大樓有多少麻雀,但神連最小的麻雀也不忘記。你我比麻雀貴重得多,難道神會忘記我們嗎?路十二章7「你們的頭髮被數過了。」我不知我有多少頭髮,可能人人不同,如指模一樣人人不同;我不知怎樣算法,而主耶穌說「都被神數過」。神對每一根頭髮也數過,難道對祂的孩子還會忘記的嗎?真的信徒有多少?祂的兒女有多少?屬祂的人有多少?祂都數過。 神對亞伯拉罕說:「你向天觀看,數點眾星,能數得過來麼?」(創十五5)我小孩子時也數過星,數這個忘那個,實在數不清的,亞伯拉罕也數不來的。但「祂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它的名。」「我們的主為大,最有能力,祂的智慧,無法測度。」(詩一四七4-5)祂的智慧能力,我無法測度,但感謝主,祂沒有忘記我。我算不得什樣,祂記得我們一個一個不失落。 作傳道人有一件很抱歉的事,因信徒多,常常碰到有人和自己點頭;但實在記不起他的名,因腦子記憶力有限,記得其面孔,忘其姓氏。有時想招呼,又想不起其姓名;不招呼,又不會被人說驕傲。要請原諒的,有時真的記不起姓名呀!雖然傳道人不記得,神晗記得,不會忘記你。你在神眼中,即使是最微小的如便雅憫,祂也不會忽𥰁忘記。願這個恩典訊息,慈愛的事實能幫助你! (二)精壯勇士的數點──上述便雅憫三子的子孫數目,長次二者,每個子孫都算在內;只是三子耶疊上說能上陣的一萬七千二百人,這比較就有些不同。每個兒女神前都不忘記,特別記得能戰者,能為國盡忠者,得勝者。神的兒女很多,但能為主出力盡忠,在聖會中作得勝者;可能數目打了折扣,聖經把三個數目放在一起,必有其特別用處。 第一批,神都記念他們,他們都是蒙恩,也可能白佔地土。請注意,聖經上常說人生如戰鬥:與自己私慾爭鬥,與情慾爭鬥,與世界爭鬥……若不勝過世界,世界便勝過我們;若不靠主勝過世界,許多人會被世界引誘墮落了。魔鬼是我們的仇敵,他是掌管幽暗世界的世界之王;在信徒心中作試探,最大的戰爭是這個。我們要靠主,像保羅一樣「那美好的仗打過了」,保羅告提摩太:「我兒阿,你要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同受苦難,好像基督的精兵。」(提後二1、3)第一、論及恩典──我們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第二、要剛強起來──作精兵。還有亞基布(門2)以巴弗提(腓二25)聖經都說是「當兵的」,因人生是在戰爭中。以弗所書六章所有信徒要穿起全副軍裝,意思是以弗所信徒都是神的軍隊。歷代志說大却的軍隊是耶和華的軍隊。約書亞出戰,有一人拿刀在他面前,那人說:「我來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聖經常說神是你們的王,撒母耳記說神是信徒的王,而我們都是精兵。 從前以色列人在聖會中,四週安營,把帳幕團團圍住,為神的名字,為神的聖會。今日的信徒,也當有此託付,為神出力、盡忠。 代上七、 A 「壯」丁──精壯的而不是衰敗的,軟弱的。如果是軟弱的就自顧不暇,不能為主。軟弱的,還要別人常常幫助,鼓勵,方好一些;這樣,又何能幫助別人,為主作戰?戰時我在貴州,見過有一批人,衣凓不好,疲倦不堪,臉色不佳,行路無力,手拿飯碗也無力伸出,我問:「這些是什麼人?」有人說:「他們是壯丁。」唉!這樣骨瘦如柴的能稱為壯丁呵!非壯丁就不能作戰的,今日教會之信徒,是壯丁嗎!還是骨瘦如柴軟弱非常呢?民數記是專數數目的,出埃及時神要摩西數點有多少人能作戰的;摩西數出有六十萬零三千五百五十人。(民一46)一個一個數出來,其條件為廿歲以上的成年的長大的──這是壯丁。神要這樣的人,才能打美好的勝仗。 保羅說哥林多教會信徒是嬰孩,食奶的,屬肉體的,要人看顧的;後來到了十三章,保羅又論及小孩子,言語心思像小孩子。嬰孩與小孩,都是未長成,都不能為神工作,為神盡忠,為神作戰。 有人以為自己捐過許多錢給教會,教會就要由他支配,常說教會不好,不聽我話……;請記得,教會不是商店、工廠,在屬靈的團體中也將商店工廠之話帶進來。這是一種幼稚的表現,那麼,你始終像小孩子,未能長成。讓我們在神面前看看自己,是否能為主作戰? 我有一個朋友,朋友的兒子戰時給他一封信說:「再沒有事比這事更丟臉更傷心了」,什麼事?原來這兒子應征去當兵,先受檢查,身上有六處不及格:可能心臟有事啦,肺有黑點啦,關節不靈活啦,耳聽不清楚啦……結果不被錄取。這兒子還說「當時出來之後,恨不得遁地死去了,因為不能為國出力,真是羞恥。」今日我們在神面前合格嗎?像我們這樣能為主作戰嗎?我們有羞恥的感覺嗎? B「精」兵──所謂兵不在多,必在精,若兵多而不精,打仗是無把握的。若受過訓練的精兵,集體行動,一條心,行伍整齊,一樣步伐,戰爭便有把握了。教會能否為神作戰,不是個人之事,乃是集體行動;照以弗所書的教訓,個個信徒都穿起全副軍裝,這樣才能成為基督的軍隊,為祂作戰。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最精銳是眾所週知的,他們受過特別嚴格訓練,同一個目標,肯聽命令。一次在非洲,中計敗下來,不得不投降了;當盟軍檢查降軍時,他們穿凓整齊,儀容莊重,各樣修理潔淨,連臉也刮乾淨。盟國軍官見了這種軍容也為之搖頭嘆息,敗軍尚能如此,勝了更可以想象如何了。敗了仍不失為精兵本色,我們要諸事上顯出勝利者的神態。 人看見基督工作認真,就會說教會到底是教會,人看見信徒生活認真,就會說信徒到底是信徒。願我們內有同一的心志,外有精兵的本色。在教會中不自相紛爭,不消耗力量,同心合意,為主的名打美好的仗。 (三)「勇士」──勇士是不嘅怯,不退後的。聖經記載以利亞撒作戰時,非利士人來,以色列人逃跑,以利亞撒「站」在那裏,結果,打敗非利士人,使耶和華軍隊得勝。勇士,有奮發之志氣。 有一次,保羅在街上,「許多人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羅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徒廿一13-14)這種勇往直前,不顧一切,把生命置之度外的氣慨,奮勇奮發為主盡忠,是值得我們景仰和學效的。── 曾霖芳《歷代志上家譜精義》 人被神尊重(代上1章至8章)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讓我從歷史人物身上學習當記取的教訓。 對任何國族來說,族譜的記錄和保存都是異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後代人追溯他們祖宗的根源,藉以肯定自己的身分、價值和民族尊嚴。因此,歷代志上一開始這連串的族譜,乃追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血統,以維繫他們民族自信及其獨特身分。這一大段落中,從亞當開始一直至第9章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來作結束,當中的名字繁多,且覆蓋三千五百年歷史之久,全文均以誰生了誰為描述方式,讀起來既陌生、又容易感到沉悶乏味。然而這既是出於神所默示的,從中我們至少可以記取和反省的有: 1.神重視名字:雖然在這八章的經文中所記的名字繁多,但每一個名字其實都是神所尊重的。神重視祂所揀選和所愛的每一個人,因為凡在祂「紀念冊上被記錄的敬虔人,都特特歸屬於祂」(參瑪4:16~18),這是何等寶貴,又何等使人得鼓舞的安慰。 2.展延的生命關係:「族譜」之其中一個共通點,就是當中的名字不單止是湊合一起,而且是互相連系的。無論是父子關係或是別的連系,都告訴我們,神不斷在其子民的事𤂌中動工,正如今天神在我們身上作工一樣。再者,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本分和位置,由父及子,逐一將火把傳遞下去。在人類各方面的建構上,都各自有他的部分,正如海島一樣,如果沒有低谷,就不可能有高山峻嶺;如果沒有藉藉無名的小卒,就不會有勳功偉績的名人。 3.人生真實寫照:在族譜中,既有英雄氣慨的人物和信心偉人,亦有毫不顯眼的小人物。但他們都有一共通點:生命中仍有罪惡的顯露及不光彩的陰暗面。兩者神都能精細地將之準確地顯示出來,神雖然赦免他們的過錯,但仍給予一番分析,使我們從中看見人生真實的寫照。 每一個生命在神眼中都是獨特的,因為神看重每一個人,甚至在其成長過程中積極參與。在你的生命中,也能感受並體驗這樣的恩典嗎? 「感謝神如此看重我,願我的品格能添上你的榮美,成為高尚、蒙你喜悅的人。」 我的心得 ……………………………………………………………………… …………………………………………………………………………………… 家譜:其餘六個支派(代上七1~八40) (台北靈糧堂) 第七章是以色列其餘的六個支派的家譜,包括以薩迦(1),便雅憫(6),拿弗他利(13),瑪拿西(14),以法蓮(20),亞設(30)。第八章又補進便雅憫後裔中掃羅王的家譜。 一、便雅憫的後裔 在這段經文中,最讓人疑惑的是七6-12的便雅憫家譜,與八章開始的便雅憫家譜不一致。參考創世記與民數記的便雅憫家譜,一般都認為八章的家譜是比較正確與完整的。因此解經家多認為七6-12的便雅憫家譜基本上是計算他們的「大能的勇士」(7,9,11),也就是軍隊,而八章的家譜才是真正的家譜。同樣其他幾個支派,也都以「大能的勇士」(7,9,11)來記錄,例如以薩迦(2),亞設(40),有可能都是記錄各族中有名望功績之人,而非完整的家譜。 二、在耶路撒冷的便雅憫後裔 第八章也特別記錄了便雅憫的聚居之地,包括「亞雅侖、耶路撒冷、基遍」(13,28,29)。記載耶路撒冷的目的,當然就是要突顯耶路撒冷的重要性。我們知道耶路撒冷位於便雅憫支派與猶大支派邊境,在約書亞時代,猶大支派曾征服耶路撒冷(當時叫耶布斯)。之後猶大支派在迦勒的引導下南移,以希伯侖作為他們的主要城市,成為南方的最大支派。然而留下的便雅憫支派似乎無力駐守耶布斯,因此此城在耶布斯人手中,直到大衛的時代,大衛才由耶布斯人手中拿下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的都城,也是放置神約櫃之所。 三、掃羅的家譜 最後我們看到以色列第一個君王掃羅的家譜,參考後面的經文,掃羅的祖先出自「基遍」(九35-39),是「在耶路撒冷對面居住」(32)掃羅自幼即面對著耶路撒冷,他的族人也與耶布斯人雜居在耶路撒冷,他卻不明白神的心意,是要將約櫃搬入耶路撒冷這個亞伯拉罕當年獻祭的地方。他雖然被膏立為王,卻用他的時間精力追殺大衛,完全沒有盡到一個被耶和華所膏立的君王的職責;大衛則是尋求神的心意,明白耶路撒冷乃是築壇蒙悅納之地,應當成為神的居所。 默想 我是否與主的心意擦身而過?如同掃羅,有機會明白主的心意,也有機會服事主,卻因為昧於自己的野心與無知,而與主的心意擦身而過。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亙古之主,你有你完美的計畫,幫助我們每天尋求你,敏銳于你的心意,讓我們不會與你的計畫擦身而過,而能把握住每一個服事你的機會,進入你的計畫,彰顯你的榮耀。阿們! 嫩的兒子約書亞(代上七章1~40節)(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七章記載以薩迦、便雅憫、拿弗他利、約但河西之瑪拿西、以法蓮、以及亞設等六個支派的譜系;便雅憫的家譜在此只有簡略介紹,待至第八章時,則會有詳盡的說明。整章的家譜,可能只有一個名字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第二十七節:嫩的兒子是約書亞。 聖經中約書亞的故事,就是隨著摩西開始的;在出埃及記裡,約書亞有個身分,就是摩西的幫手,或者是「伺候摩西的」。因此,當會幕完工之後,約書亞是除了摩西以外,最常待在會幕前面的人,也是利未支派以外,最靠近會幕(就是神的同在)的人。約書亞究竟是誰?他怎麼會成為摩西貼身的侍從?他如何成為領軍的戰士?最後竟然能夠成為摩西的接班人!聖經中的家譜對這些問題,並沒有提供解答的蛛絲馬跡,因為我們從約書亞的家譜中,看不出他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家世背景,可以促成他末後的身分地位。 那麼,是否是因為他跟在摩西的旁邊久了,自然而然就得到上層的青睞,也得到摩西的真傳呢?基哈西也同樣在以利沙的身邊服事多年,但最後既沒有得到以利沙的恩膏,也無法承繼以利沙的職志,反而是換來一身的大痲瘋(王下五25~27)。看樣子,也不是跟對人就沒有問題了,那麼,關鍵究竟何在? 民數記三十二章十一至十二節告訴我們,約書亞能夠鶴立雞群的理由:「凡從埃及上來,二十歲以外的人斷不得看見我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因為他們沒有專心跟從我。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可以看見,因為他們專心跟從我。」約書亞既沒有顯赫的身世,又沒有因為摩西而多得到什麼特權,他之所以能夠承擔重責,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乃是因為他專一跟從神;而且是早在他伺候摩西之前,他已經是專一跟從神的人了。弟兄姊妹,我們都非常平凡,但我們也都可以學習專一跟從神! 回應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將約書亞的榜樣啟示給我!我渴慕成為專一跟從禰的人,求禰幫助我,也幫助所有的基督徒認真學習,專一跟從禰!阿們! 禱讀:彼得前書一章13~15節 13 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是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