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下第六章拾穗

 

【代下六1「那时,所罗门说:“耶和华曾说他必住在幽暗之处。」

         “幽暗之处”:看《王上》八12注。语言文字的说明的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描写神的无限。耶和华神自己描写自己时,只能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我是初,我是终”(启二十二13)。“幽暗”(出二十21)、“密云”(出十九916)都是人用有限的语文来描写无限的天父的努力。――《启导本圣经注释》

         「幽暗」:象征神居住在一处神秘的地方(参出2021)――《串珠圣经注释》

         幽暗处:其字面意思似乎与圣经的“神就是光”(15)的前提相矛盾。但是它的原意是“云”或“密云”的意思,因此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神是“荣光之云”。事实上神的确曾经在云中临到以色列百姓并与他们说话(1992021;申411522),因为人不能直接看到神的至尊的荣光。 ――《圣经精读本》

         「祂必住在幽暗之处」(1),也可译为「祂必住在浓云之中」,因为此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13)。神并不住在受造物中,祂创造了万物,却不受万物限制。「浓云之中」、「幽暗」(出二十21;申五22;诗九十七2)都是比喻神的隐秘和崇高。──《圣经综合解读》

                  ●「幽暗之处」:「乌云」、「密云」、「阴暗」、「漆黑」。

                  1~11节这一段,所罗门王说明神信守大卫之约,所以圣殿可以完成,他可以 接续大卫作王。――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1~42所罗门的祷告:本章是第5章的延续,没有记载特别的事件,只记录了所罗门的祈祷。其内容可分为以下两部分:①见证与赞美(1~11i.承认圣殿就是神的居所(12) ii.祝福会众(3)。承认建殿的背后有神的引导(4~11)。所罗门动员了庞大的人力和财力,并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完成了圣殿。面对这些成就,他完全可以为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而骄傲和自豪。但所罗门并没有炫耀世俗的荣耀,而是谦虚地承认圣殿完全属于神,从而无愧于神政王国君王的职位。他进一步强调了建殿并非按自己的计划,而是完全按神的主权的旨意去完成的,而且建殿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神的监察之下进行的。我们对待自己时也应当如此,尤其当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时,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一切并非来自我们的才能或努力,而应把所有的赞美和感谢归给神,因为神才是一切的动因(161)。②祷告(12~42):这一部分的祷告分为王权的祷告(14~17)和祭司的中保祷告(18~42)。为王权所做的祷告包括: i.赞美建殿过程中显现的神的真实可靠性(1415)ii.恳求神保守大卫的王权(1617)。祭司的祷告由:i.祷告的序论(18~21)ii.祷告的本论(7种祷告题目,22~39),③祷告的结论(40~42)三个部分组成。尤其这一部分作为旧约祷告的最佳典范之一(94),充分地表现出了所罗门的信仰。这是所罗门作为神政王国的君王,为他的百姓所求的,带有浓厚的中保性质。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2「但我已经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为你永远的住处。」

         「但我已经建造殿宇作祢的居所」(2),意思是巍峨的圣殿正是象征神的住处隐秘、崇高。──《圣经综合解读》

         神并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里(18),祂说「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二十五8),只是用圣殿来作为神与人同在的记号。「为祢永远的住处」(2),既是指圣殿可以成为约柜永久的居所,也是盼望神与百姓永远同在。而在神的旨意中,神确实要得着一个永远的住处,永远「与人同住」(启二十一3):过去是圣殿,现在是教会,将来是新耶路撒冷(启二十一22)──《圣经综合解读》

                  ●「建造」殿宇:原文仅有一个「建造」, 王上 813 有两个「建造」连接在 一起。――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3「王转脸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以色列会众就都站立。」

 

【代下六4「所罗门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亲口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

         所应许的:指神通过拿单与大卫所立的盐约(撒下714~17)。这里的“手”表示神的权威和能力(10123724;赛591)。所罗门告白说建殿工程是在神的主权的引导下进行的,而且神用他的能力亲自完成了整个工程。可见神忠于自己的约。 ――《圣经精读本》

         建造圣殿,是一个「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的事奉:

o 建造的动机本于神:是神亲口应许了大卫之约(4),「也亲手成就了」(4)祂的应许。

o 建造的过程倚靠神:虽然神的旨意是要建造圣殿,但什么时候造、在哪里造、由谁来造(5~9),都必须根据神的拣选。只有神自己「成就了祂所应许的话」(10),人所造的殿才能成为「天上样式」(来九23)的影儿,人的「立意」(7)才能合神心意。

o 建造的目的归于神:圣殿是为了见证「柜内有耶和华的约,就是祂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11),而不是彰显人的荣耀。──《圣经综合解读》

                  ●「所应许的」:指 撒下 75~16 的记载。――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5 他说:‘自从我领我民出埃及地以来,我未曾在以色列众支派中选择一城建造殿宇为我名的居所,也未曾拣选一人作我民以色列的君;」

         为我名的居所:指圣殿,表示神将以圣殿为中心宣布神的道(2522)。新约时代的信徒就是神所居住的殿(林前619)。因此,信徒应当时刻把神的道铭记于心,与神同行(33)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6 但选择耶路撒冷为我名的居所,又拣选大卫治理我民以色列。’”」

         关于神与大卫所立的约,参看撒母耳记下七章1216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耶路撒冷有别于其它地方,它象征神的域邑(1222),“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1322),他预表着基督,这告诉我们建立神的国度的重要原理。换言之,神的国度将通过大卫所预表的耶稣基督成就(2112)。因此信徒应当用坚定的信念期待“肉身的帐棚拆毁之后,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的在天上永存的房屋”,使自己在所信的道上不断长进(125) ――《圣经精读本》

                  ●神的「名」:在希伯来文化中,名字代表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和人格,而且按 照我们对他的认识或他向我们启示的程度而定。「神的名」等同于「神」。――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7「所罗门说:“我父大卫曾立意要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殿,」

  见王上817注释。如果有更多神子民像大卫那希望样为祂建造壮丽的圣堂,今日世界上就会有更多敬拜神的教堂了。──《SDA圣经注释》

 

【代下六8 耶和华却对我父大卫说:‘你立意要为我的名建殿,这意思甚好;」

          68 显示神认为大卫想要为祂建立圣殿的心意是好的,他虽然没答应让大卫 建立圣殿,却仍然悦纳大卫的心意。我们能了解当我们乐意奉献时,即使神不收或 不用收我们的奉献,祂也会赞赏悦纳吗?――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见王上818注释。──《SDA圣经注释》

 

【代下六9 只是你不可建殿,惟你所生的儿子必为我名建殿。’」

         大卫生前不能建殿的原因是,他作为军人经历了很多战争,使很多人流了血(代上283)。圣殿象征和平和和谐(523;提前28),所以不能让一个双手沾了血的人来建造。因此神应许和平之王所罗门(所罗门的名字来自希伯来语,是和平的意思)来建造圣殿。可见神的国度(圣殿)并非靠世俗的力量来成就,而是通过神的道,用和平的方式成就<115;神的国度概念>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10「“现在耶和华成就了他所应许的话,使我接续我父大卫坐以色列的国位,是照耶和华所说的,又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

 

【代下六11「我将约柜安置在其中,柜内有耶和华的约,就是他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

  见代下510;王上821注释。──《SDA圣经注释》

 

【代下六12「所罗门当着以色列会众,站在耶和华的坛前,举起手来,」

         「站在 ...... 坛前」: 13节及王上854看来,所罗门王其实是跪着祈祷的。――《串珠圣经注释》

         所罗门造了一个铜台,放在院中的祭坛前(12~13)。他先是「站在耶和华的坛前」(12)向百姓致辞,然后「当着以色列的会众跪下,向天举手」(13)──《圣经综合解读》

         「在耶和华的坛前」(12),是一个正确的地位。所罗门不是站在圣殿建造者的地位,而是站在蒙救赎的地位上向神祷告。如果没有祭坛作为救赎的基础,人不管为神的名做了多少工,那些工作也不能成为他向神说话的资格。而所罗门站在正确的地位上,就说出了正确的话:「祢亲口应许,亲手成就」(15),他承认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建造了圣殿,而是神自己「亲手成就」了祂的应许。──《圣经综合解读》

          612~13 说明所罗门王是在外院中设立一个铜台,对着内院的铜祭坛,所罗 门王即在铜台上当着以色列人的面向神祷告。

         12~21节此处所罗门的意思是:神是伟大的,其实这个圣殿不能让神居住, 但是当人在这圣殿祷告的时候,求神还是听、赦免。比较特别的是所罗门似乎特别 强调「赦免」这个举动。――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12~13 祈祷的姿势】所罗门最初的姿势,在第12节和列王纪上八22是站着高举双手,掌心向上,向会众发表演说,为圣殿作出奉献祈祷。列王纪上八54暗示所罗门于某时开始跪下,历代志下六13提供了这个细节。美索不达米亚史料中之咒语祈祷,如以伊施他尔为物件之祈祷,暗示祈求者是俯伏于地,并且仪式化地高举双手。赫人史料也显示相似的姿式和手势。君王领祷并不罕见,但祷文是预先作好还是现场自发却难以断定。——《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六12~42所罗门献殿的祈祷:有关本段的详细解释,请参阅王上822~53注。整段祷文强调当以列人遭遇个人及国家的危难时应当向神祈祷,而圣殿是祷告的地方(参但610) 作者引用这段祷文来勉励归回故国的犹太人要专心向神祈祷,以应付各样的艰难。本段在内容和文学体裁上属「遭难时的祷告」,与「摩西之歌」(321~43),和「但以理的认罪祷文」(94~19)相同,释经时应互相参照。――《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六13(所罗门曾造一个铜台,长五肘,宽五肘,高三肘,放在院中)就站在台上,当着以色列的会众跪下,向天举手,」

         “铜台”。就是他跪在其上的平台(王上八54)――《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东方的君王外出,百姓都须回避;不获恩准,不得直视其面。所罗门为了让会众看见他祷告,特造“铜台”,任人观看。――《启导本圣经注释》

         「曾造一个铜台 ...... 放在院中」:这是所罗门专为献殿礼而在外院设立的讲台,并非永久性的。――《串珠圣经注释》

         跪下:表示尊敬(王下113)、敬拜(1411;腓210)、谦虚(1714,可1017)地祷告。跪下祷告的人有以斯拉(95)、但以理(610)、彼得(940)等,此外耶稣也曾亲自跪下祷告(2241)。向天举手:表示真心诚意地将自己的全部依托给神,并向神恳求神的能力和帮助(2826341342)。所罗门的这种祷告的姿势让我们联想到基督在客西马尼园所做的祷告(2636~46)――《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14「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你的!你向那尽心行在你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

         有关所罗门这伟大祷告的思路,参看列王纪上八章2353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这篇祷词极其优美(看王上八22),确认神的无所不在,不同其他的神祇;而且预见到有一天世上的万民都会认识祂的名(32)――《启导本圣经注释》

         「慈爱」(14)可译为「不变的爱」(英文ESV译本),是盟约中的用语,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圣约的「不变的爱」。「祢向那尽心行在祢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14),这句话提醒被掳回归的百姓,也提醒今天的每一位信徒:无论我们曾经怎样不忠、失败或跌倒,只要尽心行在神面前,神一定会不离不弃,因为祂是向我们「守约施慈爱」的神。──《圣经综合解读》

                  ●「尽心」:「全心」。――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14~17为王权而作的祷告:这一祷告完全以神的约为基础。即所罗门把建殿理解为神与大卫之间约的成就,因此所罗门恳求神永远保守大卫王朝。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15「向你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现在应验了。你亲口应许,亲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样。」

         正如今日一样:是感谢自己蒙受的祝福并表示坚信神的约的祷告。基督所要求的正是这样的充满确信的祷告(1124;约162324) ――《圣经精读本》

         圣约是《历代志》的主题,国度和圣殿都是永不改变的大卫之约的一部分,神一定会负责成就。因此,虽然后来所罗门和百姓都没能遵守「耶和华的约」,以致圣殿被毁、百姓被掳七十年;但他们无论怎样失败,神在管教之后,还是领他们回来重建圣殿。这是圣灵对本书最初的读者极大的鼓励和安慰,也是给陷在软弱和失败中的新约信徒复兴的应许;因为新约和大卫之约都是神无条件的应许,不是倚靠人肉体的努力,而是神「亲口应许,亲手成就」(15),祂必会在我们学够功课之后、再将我们领回。──《圣经综合解读》

         所罗门第一次说神「所应许的话现在应验了」(15),是宣告神已经应验了「他必为我建造殿宇」(代上十七12)的应许。而所罗门第二、第三次说「现在求祢应验这话」(1617),是求神继续应验「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代上十七12)的应许。──《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六16「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所应许你仆人我父大卫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遵守我的律法,像你在我面前所行的一样,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现在求你应验这话。」

         《历代志》比《列王纪》(王上八25)增加了一句「遵守我的律法」(16),更明确地说明什么是「谨慎自己的行为」(16)。神要所罗门的子孙「像你在我面前所行的一样」(16),并不是指像所罗门一样为神建殿,而是像所罗门此时那样谨守神的律法;不是效法宗教的仪式,而是效法敬虔的实际。──《圣经综合解读》

                   616 比起 王上 825 ,多加了「遵守我的律法」。显示历代志更明确的阐 明何谓「谨慎自己的行为」。――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17「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求你成就向你仆人大卫所应许的话。」

  参大卫在代上1723的呼求。──《SDA圣经注释》

 

【代下六18「“神果真与世人同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

         天和天上的天:古人认为天是神秘的存在,不仅如此 ,还认为天是人类所能想象得到的最高的境界。希伯来语中天是“苍穹”或“地的天顶”的意思。因此“天上的天”是指“最高的天”。此外,后期的犹太教认为天分为几层(林后122),因此“天上的天”是指最上层的天,通过文学的修饰强调了神的至高无上。 ――《圣经精读本》

         所罗门知道,创造宇宙的神不会居住在人手所造的殿里(18);他也知道,祷告要紧紧抓住神的应许。所以接下来他在神面前的七个祈求,都是根据神的应许,不是依仗自己建殿的功劳。──《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六18~21这一部分是“所罗门作为祭司所作的中保祷告”的序论。在此特别强调了神与人的同在(18),以及恳求神的拯救和宽恕(19~21)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19 惟求耶和华我的神垂顾仆人的祷告祈求,俯听仆人在你面前的祈祷呼吁。」

 

【代下六20「愿你昼夜看顾这殿,就是你应许立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听仆人向此处祷告的话。」

         “向此处”。犹太人从字义理解这话,于是向着耶路撒冷的方向来祷告(比较38)。参看但以理书六章10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向此处”即向这殿。后来犹太人照字面解释这句话,祷告时都面朝耶路撒冷。参《但以理书》六10――《启导本圣经注释》

         如果人有敬畏神的心,圣殿从外面看是殿,从里面看就是「祢应许立为祢名的居所」(20)。但人若没有敬畏神的心,圣殿里里外外都只是一座建筑,所以后来的亚哈斯王、玛拿西王敢亵渎圣殿。在《历代志》里,这殿就成了试金石,试验神百姓的心向着神是不是准确。──《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六21「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

         犹太人照字面解释「向此处祈祷」(21),祷告时都面朝耶路撒冷(但六10)。但向着圣殿祷告(212629323438)、来到圣殿祷告(2224),都代表回转归向神,而不是使祷告灵验的宗教仪式。人若回转归向神,神一定会「垂听而赦免」(30),因为「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祢必不轻看」(诗五十一17);人若只是把祷告当作宗教形式,就成了自欺欺人,因为「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六十六18)──《圣经综合解读》

         神早已指示:百姓中若有难断的案件,「你就当起来,往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去见祭司利未人,并当时的审判官,求问他们,他们必将判语指示你」(申十七8~9)。而大祭司处理疑难案件的方法,可能是让当事人在祭坛前起誓,然后用乌陵土明、让神来决定。──《圣经综合解读》

                  ●「垂听而赦免」:原文也可以翻译为「垂听且赦免」。―― 蔡哲民等《历 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下六22「“人若得罪邻舍,有人叫他起誓,他来到这殿,在你的坛前起誓,」

         罪:广义的罪包括:①法律所定义的罪;②伦理道德所定义的罪;③宗教的罪等。此处以“邻居”为前提,因此可能是指①和②种罪。也就是说,犯了十诫中510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诫命(51718) ――《圣经精读本》

                  ●「起誓」:  2210~12  511~31 记载起誓相关的律法。―― 蔡哲民等 《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22 起誓在司法程序中的角色】有关誓言应用之背景,参看:申命记一918的注释。起誓在古代近东的法典中颇为普遍,偷窃案件和财物受损的案件都见得着它。它又出现在条约缔结的程序中,神明被呼召来见证所达成的协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六22~23「“人若得罪邻舍,有人叫他起誓,他来到这殿,在你的坛前起誓,」

         罪:广这一部分属于本论,是七种祷告中的第一种,将人与人之间的犯罪行为的最终判决交托给神。本文给我们的教训是:①唯有神才是能够分辨善恶的公正的审判官;②信徒之间如果发生纷争和不和,首先应该交给神来解决,而不是世俗的法律。 ――《圣经精读本》

         因此,所罗门的第一个祈求,是表明君王和百姓都愿接受神的审判权柄,好让公义彰显在应许之地(22~23)。因为神「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神,又公义,又正直」(申三十二4)──《圣经综合解读》

                   622~23 的意思是让以色列人的「发誓」有效,神真的介入审断。这里的原 文看不出哪一个人是恶人还是义人,所罗门王大概也没有要指出谁是恶人的意思。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23「求你从天上垂听,判断你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

         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神无偿地拯救人类(551;林前918),但根据人的行为审判人(6212;箴2412;传1214;耶1710;结1830)。新约也传承了这一原理(1627;罗26;林后510;彼前117;启2012)。因此,信徒应当尽全力使自己的信仰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绪论,行为与信心> ――《圣经精读本》

         「判断祢的仆人」(23),原文是「采取行动判断祢的仆人」(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违反诫命,「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从一条路去攻击他们,必从七条路逃跑。你必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申二十八25)──《圣经综合解读》

                  ●「判断」:原文是「采取行动断定是非」,和合本没有翻译出前面的「采取 行动」或「行事」。――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24「“你的民以色列若得罪你,败在仇敌面前,又回心转意承认你的名,在这殿里向你祈求祷告,」

         回心转意……祈求祷告:通过本节可以归纳出真正的悔改的要素与顺序:①从罪恶中回转;②承认神的主权;③祷告;④祈求(332728;诗3418;约壹19;路131~9)。由此可见,当我们犯罪时,也应当毫无犹豫地离开罪恶,祈求神的宽恕,那么不仅能够得到赎罪,而且蒙受恢复的恩惠。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24~25第一种祷告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事,第二种祷告则讲到国与国之间可能发生的战争。祷告的对象是以色列民族,讲到了从战败中挽回的方法。 ――《圣经精读本》

         因此,所罗门的第二个祈求,是若百姓因得罪神而战败,求神赦免在失败中悔改的百姓,领他们平安回家(24~25)。因为神曾经应许「虽是这样,他们在仇敌之地,我却不厌弃他们,也不厌恶他们,将他们尽行灭绝,也不背弃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利二十六44)──《圣经综合解读》

                   624~25 指的应该是一时战败被俘的状况。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 资料》

 

【代下六24~39祷文中提到的灾祸,不少是被掳归回的犹太人所经历过的,例如24~25节的充军(主前六世纪犹太人被巴比伦人所掳) 26~31节的天灾。

          另外,圣殿为万国祷告的殿之主题(32~33 参可1117),也是归国后的犹太人所熟悉的。――《串珠圣经注释》

         24~39节六个祷告中所提到的灾祸,很多都是被掳归回的百姓的经历。他们既已知道神的咒诅是真实的,就当知道悔改、回转之后神的赦免也是信实的,这是神对回归的百姓所发出的呼召。──《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六25「求你从天上垂听,赦免你民以色列的罪,使他们归回你赐给他们和他们列祖之地。」

 

【代下六26「“你的民因得罪你,你惩罚他们,使天闭塞不下雨,他们若向此处祷告,承认你的名,离开他们的罪,」

         使天闭塞不下雨:神惩罚罪恶时会采取责备(319)、肉体的痛苦(3319)、外敌的侵略(282526)等方式,其中包括自然灾害(2838~40)。例如,在亚哈王时期,神为了惩罚当时极度猖獗的偶像崇拜,有36个月没有下雨(王上171;雅517)。因此,今天的基督徒应从上世纪初开始急剧增多的众多灾害(饥饿、地震、环境污染、干旱、气温变暖)中认识到人类所犯的罪恶,同时也要具备属灵的洞察力,从而认识到神惩罚的原因。 ――《圣经精读本》

         神的百姓因「我们有律法」(约十九7)而自豪,他们的问题不是不知道「当行的善道」,而是不肯「离开他们的罪」(26)。人若不肯离开自己的罪,神就是差派先知「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他们也不会悔改,正如主耶稣所说的:「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太二十三37)。因此神宣告:「我所陈明在你面前的这一切咒诅都临到你身上;你在耶和华——你神追赶你到的万国中必心里追念祝福的话」(申三十1),百姓只有经历了「一切祝福和咒诅」之后,才会「心里追念」,这正是神领人回转的方法。──《圣经综合解读》

                  ●「天闭塞不下雨」:  2822~24 记载干旱是背约的咒诅。―― 蔡哲民等 《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26~27干旱是惩罚百姓之罪的手段之一,这一祷告表现出了承认神支配自然,主管丰收与欠收的是“万有之主”。 ――《圣经精读本》

         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行恶离弃神,「耶和华要用痨病、热病、火症、疟疾、刀剑、旱风、霉烂攻击你。这都要追赶你,直到你灭亡」(申二十八22)

         因此,所罗门的第四个祈求,是若百姓不遵行律法,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26~27),好让他们一生一世敬畏神。因为「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诗一百三十4)──《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六27「求你在天上垂听,赦免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的罪,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且降雨在你的地,就是你赐给你民为业之地。

         神早已宣告:百姓若事奉敬拜别神,「耶和华的怒气向你们发作,就使天闭塞不下雨,地也不出产,使你们在耶和华所赐给你们的美地上速速灭亡」(申十一17)──《圣经综合解读》

         因此,所罗门王的第三个祈求,是若百姓「偏离正路,去事奉敬拜别神」(申十一16),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27),重新降下时雨(27)。因为百姓若「爱耶和华——你们的神,尽心尽性事奉祂,祂必按时降秋雨春雨在你们的地上」(申十一13~14)──《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六28「“国中若有饥荒、瘟疫、旱风、霉烂、蝗虫、蚂蚱,或有仇敌犯境,围困城邑,无论遭遇什么灾祸疾病,」

                   628 都是申命记中记载的背约咒诅。――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28~31自然灾害:第四种祷告与人类历史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饥饿、病疫、灾荒)和人为的灾难(战争)有关,所罗门恳求神,当这些灾害发生并百姓及时悔改时,神以慈爱宽恕他们的罪。神的百姓遭受灾难是因为他们背判和不信任神(2628)。能够挽回这些灾难的方法除了29节中所讲的祷告和承认罪之外,还有依靠神的约(9110),消除灾难的起因(1062930)和顺服(2218)。因此,当信徒遇到灾难时,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自暴自弃,应该及时忏悔并完全依靠神,从而克服困难。 ――《圣经精读本》

                  ◎后半段这里的意思是希望神用惩罚性的灾祸管教以色列人时,如果以色列人 悔改,就请神施恩停止灾祸(不要太过生气)。――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29「你的民以色列,或是众人,或是一人,自觉灾祸甚苦,向这殿举手,无论祈求什么,祷告什么,」

         神对罪人的惩罚有时针对个人,有时也会针对集体。因此悔改和恳求的形式也分为个人和集体。所以“一人”是指个人在神面前的悔改,“万民”是指民族群体的悔改(203) ――《圣经精读本》

         「自觉灾祸甚苦」(29)原文是「各人知道他的灾难和他的痛苦」,意思是「知道这灾难和痛苦是神的惩罚」,因为这里所列出的「灾祸疾病」(28),都是申命记中所记载的背约咒诅(申二十八22353842)。百姓若经历了这些灾难,就应当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神,所以神保护的手已经收回了。──《圣经综合解读》

         以色列人的传统是在祷告的时候「举手」(29),而不是在唱歌赞美的时候「举手」。圣经中的「举手」,都是指祷告(出十七11)、祝福(利九22)或起誓(申三十二40),而不是指唱歌赞美。──《圣经综合解读》

                  ●「自觉灾祸甚苦」:原文是「因各人知道他的灾难和他的痛苦」。――  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30「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赦免。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

 

【代下六31「使他们在你赐给我们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你,遵行你的道。」

 

【代下六32「“论到不属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为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从远方而来,向这殿祷告,」

 

【代下六32~33这一祷告与上述的祷告有所不同,它采取了特殊的形式、对象和内容。首先从形式上来讲,上述祷告是以:①犯罪、②悔改、③灾难、④慈爱的顺序构成,而这一祷告没有①、③项,直接恳求了神的慈爱。其次就物件而言,上述祷告是为同胞以色列民族求的,而这一祷告将物件扩大到了外邦人。最后从内容方面来看这一祷告超越了犹大民族特有的排外和狭隘的民族性,充分表现了福音的全球性。这与新约中的拯救外邦人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811~13)。耶稣命令他的门徒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将福音传给普天下万民(1615),而且使徒保罗也曾说过众人在福音里合而为一(428;弗213)。可见,所罗门正是期待着在基督里万民合而为一而祈求神。――《圣经精读本》

         神早已宣告:「若有外人和你们同居,或有人世世代代住在你们中间,愿意将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你们怎样办理,他也要照样办理」(民十五14),显明神的恩典不仅给以色列人,也要给凡愿意认识祂的人。──《圣经综合解读》

            ·   因此,所罗门的第五个祈求,是求神让外邦人能敬畏祂、认识祂的名(32~33),「好叫世界得知祢的道路,万国得知祢的救恩」(诗六十七2)。因为「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徒十一18)。这个祷告表达了神悦纳外邦人的心意,遥指将来的教会,显明了圣殿所预表的实质。──《圣经综合解读》

                  ◎这一段显出所罗门的智慧与宽宏,愿意分享神的恩典给「外国人」、「外族 人」。多少人希望所有好处都留在本国本族阿。

                  ◎所罗门也求神为了让外国人认识神,敬畏神,垂听外邦人的祷告。我们为非 基督徒的祷告,是否也是为了让他们终究也能认识神?――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 资料》

 

【代下六33「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照着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万民都认识你的名,敬畏你,象你的民以色列一样,又使他们知道我建造的这殿是称为你名下的。」

                  ●「认识」:「知道」,「藉由经验中体认」,圣经以此字来描述「性行为」。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34「“你的民若奉你的差遣,无论往何处去与仇敌争战,向你所选择的城与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祷告,」

         若奉你的差遣:神的军队必须遵照神所应许的方法作战。只有这样,神才会替他们作战,赐与百战百胜的恩惠(159~153220~23)。这段给我们的教训是:①主宰战争胜败的是神;②圣战应依照神制定的方法进行。新约时代的信徒要切记属灵的战争必须遵照神的旨意进行。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34~35在这一祷告中恳求了军队的胜利。这里所说的战争是神所认可的,即是圣战< 绪论,圣战> ――《圣经精读本》

 

【代下六35「求你从天上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使他们得胜。」

         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谨守遵行神的律法,神必然会赐下得胜:「你们要追赶仇敌,他们必倒在你们刀下。你们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赶一万人;仇敌必倒在你们刀下」(利二十六7~8)──《圣经综合解读》

         因此,所罗门的第六个祈求,是求神向奉神的名争战的百姓赐下得胜(34~35),「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撒上十七47)──《圣经综合解读》

         「使他们得胜」(35),原文是「采取行动进行正义审判」。──《圣经综合解读》

                  ●「使他们得胜」:原文是「采取行动进行审判」。实际的意思当然也是「使 他们得胜」。――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36「“你的民若得罪你(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你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或远或近之地;」

         这是旧约有关人类普遍罪性的声明。――《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已经知道人人都犯了罪,不能靠自己的行为自救,须赖神的拯救。律法设赎罪的祭正是为此,但不能永远除罪。比较《创世记》八21。看《罗马书》三23. ――《启导本圣经注释》

         将他们交给仇敌:意味着摩西时代以后关于惩罚悖逆的以色列的预言(263344;申253664)将成为现实。即指悖逆的北以色列于B.C.722被亚述所灭,南犹大也在B.C.586被巴比伦灭亡,并被掳作俘虏的事件。可见,即便是被拣选的百姓,如果不悔改,神会举起惩戒的剑(1510),如果仍不回心转意就会从口中吐出来(316) ――《圣经精读本》

         神早已宣告:百姓若不肯遵行诫命,屡教不改,「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申二十八64)──《圣经综合解读》

         因此,所罗门的第七个祈求,是求神赦免悔改的被掳百姓,使他们在被掳之地蒙怜恤(36~39)。因为神曾经应许:「你和你的子孙若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你的神,照着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听从祂的话;那时,耶和华——你的神必怜恤你」(申三十2~3)──《圣经综合解读》

         所罗门求神赦免的根据,并不是根据百姓的属灵光景,因为「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36);也不是因为百姓的悔改或祷告(37~38),因为人常常在罪中而不自知;而是根据神的应许:「因为他们是祢的子民,祢的产业,是祢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的」(王上八51)──《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六36~39拯救俘虏:这一祷告针对以色列民族特有的遭遇。即所罗门预知悖逆的以色列民族将被掳到外邦作奴隶,因此向神恳求如有这种情况发生,神用他的慈爱宽恕以色列人,并拯救他们。 ――《圣经精读本》

         ◎所罗门的祷告看起来合情合理,不是随便乱要求神要施恩给好处。前面的祷 告,所罗门求神当以色列人悔改,祂就赦免施恩,这里是要「尽心尽性归服你」、 「回转回转」才拯救。而且他没有要求神让他们被掳归回,因为他知道那是很不可 能的。只求神让他们被怜悯。没想到神的慈爱过于所罗门所想的,最后还让以色列 人被掳归回。――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37「他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回心转意,恳求你说:‘我们有罪了,我们悖逆了,我们作恶了’;」

         想起罪来:强调悔改的第一步就是承认罪并归向神(王上841) ――《圣经精读本》

         「想起罪来」(37),原文是「回转」。第37节原文有两个「回转」,用以加强语气。──《圣经综合解读》

                  ●「掳到仇敌之地」:  2627~39  2845~68 就有被掳到仇敌之地的警告。 所以所罗门这样的祷告并非预言。

                  ●「想起罪来」:原文没有「想起罪来」,而是「回转」的意思。这样 847  有两个「回转」SH 7725,用以加强语气。――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38「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你,又向自己的地,就是你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和你所选择的城,并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祷告,」

 

【代下六39「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你民的祷告祈求,为他们伸冤,赦免他们的过犯。」

         「为他们伸冤」(39),原文与「使他们得胜」(35)相同,意思是「采取行动进行正义审判」。──《圣经综合解读》

                  ●「为他们伸冤」:原文是「采取行动进行审判」。―― 蔡哲民等《历代志 研经资料》

 

【代下六40「“我的神啊,现在求你睁眼看,侧耳听在此处所献的祷告。」

         所罗门的祷告或应在39节处结束。作者略去了《王上》八5051所记祷词最后两节,也就是以色列人蒙神拯救出埃及,成为自由的新民族的话。代之的是迎约柜入圣殿的颂赞,并求神坚定与大卫所立之约(4042)。因用词与《诗篇》一三二810极近似,可能所记是祷告结束时献上的诗歌(参代上十六822;诗一〇五115)――《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下六40~42所罗门的总结的祷告:本文是所罗门祷告的结论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①为祭司祷告;②为信徒祷告;③为自己祷告。尤其在(42)中强调了受膏者耶稣基督,因此有着特殊的意义。 ――《圣经精读本》

         41~42节引自诗一百三十二8~10。但作者特意颠倒了诗一百三十二10的顺序,用交错替换(Chiasm)的修辞方法,让熟悉《诗篇》的读者领会到,「弥赛亚」乃是圣灵所要启示的中心:

o A.  「求祢因祢仆人大卫的缘故」(诗一百三十二10a)

o  B.  「不要厌弃祢的受膏者」(诗一百三十二10b)

o  B1.  「求祢不要厌弃祢的受膏者 (42a)

o A1.  「要纪念向祢仆人大卫所施的慈爱 (42b)──《圣经综合解读》

         虽然本书最初的读者还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但圣灵却在他们心中重新点燃了「弥赛亚」的盼望:「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因为神必纪念祂向「大卫所施的慈爱」。同样,虽然「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壹五19),但神已经为我们开启了得自由的道路,因为祂应许「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圣经综合解读》

                  ◎最后这一段结论与 王上 850~53 略有差异,不过与 1328~10 非常相似。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41「耶和华神啊,求你起来,和你有能力的约 柜同入安息之所。耶和华神啊,愿你的祭司披上救恩;愿你的圣民蒙福欢乐。」

         “求你起来,和……约柜同入安息之所”。指约柜安放在圣殿里。――《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安息之所」:有关安息的观念,可参阅代上17章; 229282注。――《串珠圣经注释》

         所罗门在为自己祷告之前,首先为神和神的百姓作了祷告,他的这种祷告的态度对于今天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信仰有很大的启迪。 ――《圣经精读本》

         「安息之所」(41),原文是「安息的地方、安息」,指圣殿。神的约柜进入「安息之所」,神的百姓才能在「安息之所」寻得安息;信徒的心中若要有平安,首先要让基督在里面掌权,好「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西三15)──《圣经综合解读》

                  ●「安息之所」:SH 5118,「安息的地方」、「安息」。此处指「圣殿」。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六42「耶和华神啊,求你不要厌弃你的受膏者,要纪念向你仆人大卫所施的慈爱。”

         “慈爱”。希伯来文是hesed。即给予大卫的应许。参看何西阿书二章19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本节引自诗13210,但次序却先后倒置了,为要强调神对大卫家的慈爱。另外,有学者认为本书作者在此亦参照了赛553,因而补充了「慈爱」等字眼,作用是向那些经历亡国之痛的犹太人证明神与大卫所立之约并未废弃(参代上简介)――《串珠圣经注释》

         最后,他以“不要厌弃(掩面)”概括了自己的恳求。“面”是最能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部位,因此在圣经中神常用“面”一词表示他的喜怒哀乐。这一祷告充分地表现出了所罗门希望神对自己的爱能够永远持续的恳切的心情。――《圣经精读本》

         所罗门之所以敢求神「睁眼看,侧耳听在此处所献的祷告」(40),不是因为自己建造了圣殿,也不是因为百姓的公义,而是因为神信守大卫之约,「纪念向祢仆人大卫所施的慈爱」(42)──《圣经综合解读》

         所罗门的祷告,可能是在赎罪日的祷告,所以七个祈求里没有一个是求神赐福。因为他知道,神的百姓只要活在神的光中,福气就不是问题,正如主耶稣的应许:「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人的问题不是神不赐福,而是自己堵住了蒙福的道路;因此,人最重要的不是求神赐福,而是认罪悔改,求神除去阻挡自己蒙福的因素。──《圣经综合解读》

         「受膏者」(42)的希伯来文就是「弥赛亚」,也就是希腊文的「基督」。以色列的祭司(出四十15)、先知(王上十九16)和君王(撒上十1;十六13)就职时,都要用油膏在头上,象征从神接受职分和能力。这是《历代志》原文中第二次出现这个词(代上十六22;代下六42),也是在希伯来圣经《塔纳赫》中最后一次出现「弥赛亚」。──《圣经综合解读》

                  ●「受膏者」:SH 4899,「弥赛亚」。――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5 6)

 1 建殿完毕,首要的事就是将约柜运进圣殿。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见610~11 2521~22

 2 本书特别强调在约柜抬进至圣所后,有祭司和利未人奏乐、唱诗赞美神,跟着神的荣光充满圣殿,甚至祭司不能供职(511~14)。今天,你的教会是否重视音乐的事奉?你有否在这方面奉献所长?

 3 大卫与所罗门立志为神建圣殿,并努力实行,显示他们敬畏神的心。有人说,基督徒「为自己应一无所求,为神则应求大事」。你同意吗?

 4 61~18可说是所罗门向神祷告的基础,试加以分析(留意神的超越、祂与百姓的关系、祂的应许)。这方面的认识对你的祷告生活有什么启发?

 5 所罗门的祷文中,强调圣殿是百姓祷告的殿。也求神垂听一切在圣殿中诚心的祷告。今天的礼拜堂应否也是祷告的殿?这会否影响你参与教会祈祷会的态度?

 6 所罗门的祷告中,除了求神赦罪,免去灾殃,使民久居应许地、作战得胜之外,还牵涉什么?参23 27 30~31 33 41~42节。所罗门祷告的事项对今日教会祈祷的内容有什么启发?

 7 所罗门一方面求神居于圣殿(641),另一方面多次描述神是在天上(21 23 25 27),不受地理环境限制(18)。今天,你对神的同在有多少认识?你会否把神的同在和活动局限于你的教会、你的宗派之内?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