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下第二十四章拾穗

 

【代下二十四1「约阿施登基的时候年七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年。他母亲名叫西比亚,是别是巴人。」

                  作王四十年:有的学者对40年的统治时间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因为在犹太人的观念和人类的生存或忍耐方面40象征着“相当长的时间”(2520;出2111635;民1433)。大卫和所罗门也各在位40(撒下54;王上1142)。因此他们认为约阿施统治的40年里包括了亚他利雅统治的6年。但无论从圣经的年代记录或从考古学的考证来看,统治时间的确为B.C.835~796 ――《圣经精读本》

                  ●「约阿施」:字义是「神的赏赐」。

                  ●「西比亚」:字义是「瞪羚」。

                  ●「别是巴」:是迦南地最南端的城市,以撒曾经在此筑坛 262325 ,字 义是「七倍盟誓之井」。

                  ◎作王四十年,到底是否包含亚她利雅的统治时间,学者间有不同的看法。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 年代小注】约阿施于主前八三五年至七九六年在位,与他同时代的以色列王是耶户、约哈斯、约阿施。当时统治亚述的是撒缦以色三世、桑希阿达德五世(Shamshi~Adad V)和阿达德尼拉里三世。——《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1~3约阿施的统治记录序文:约阿施在北以色列王耶户7年,即在他7岁时登位,统治了40年。他在祭司耶何耶大生前实行了善政(4~14),但耶何耶大死后便侍奉偶像,杀害先知,大肆施行暴政,最终被大臣所杀害。因为没有了对神忠诚的耶何耶大的摄政(2),约阿施自己则施行了暴政,与耶何耶大的善政完全对立。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四1~16约阿施在耶何耶大辅政下的治绩:像对其他贤君一样,作者描述的重点是在约阿施对圣殿的贡献。――《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四2「祭司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约阿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祭司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王下122记录为“约阿施在祭司耶何耶大教训他的时候”。也就是说,“在耶何耶大在世教训他的时候”,约阿施行了为正的事。可见约阿施的信仰是依赖于他人的信仰之上。同样,今天的信徒也应当对信仰有更坚定的确信。因为,信仰是神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受他人的影响被左右。 ――《圣经精读本》

                  ●「在世的时候」:SH 3605+SH 3117,「所有的日子」。―― 蔡哲民等《历 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3「耶何耶大为他娶了两个妻,并且生儿养女。」

                  约阿施并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生都是跟随人,而不是跟随神:当大祭司耶何耶大活着的时候,约阿施热心修理圣殿(4),「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2);但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却听信「犹大的众首领」(17)的话,「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18)。──《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四4「此后,约阿施有意重修耶和华的殿,」

                  本节至14节所记与《王下》十二4~16有出入,作者略去《王下》十二4~8关于利未人收了捐献未办理修殿一事的记载;但增加了利未人参与修殿工作(611),并说明这种捐项乃摩西为建造帐幕而设,早有定例(6)――《启导本圣经注释》

                  ◎比起列王纪下的记载,此处略去 王下 124~8 利未人收了捐献未修圣殿的记 载,增加了利未人参与修殿工作 24611 的记载。不过 245 还是说「是利未人不 急速办理」,有「指责」的意味。

                  ●「重修」:SH 2318,「更新」、「修补」。――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 料》

 

【代下二十四4 古代近东修复庙宇的观念】无论是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还是以色列,庙宇/圣殿都是文化、经济、社会的中心。它是城市守护神明的居所,因此被认为是神祇临在之处。「照顾喂饲」神明,是城市统治者的责任。神像需要每天沐浴、穿衣、喂饲。对君王来说,维修神祇的居所与军事上的胜利同等重要。亚述和巴比伦无数建筑物的碑文,都以君王重修某某神明的庙宇,作为他虔诚的证据。同样重建或修复耶和华殿的人,也得到这种虔诚的名声。修复包括实际和礼仪两方面。荒置庙宇的建筑需要整修(13节的注释),或有遭窃的陈设和器皿须得复原。金器和墙上所贴的金箔可能也要重新设置。然后需要执行适当的仪式,使庙宇恢复圣洁。最后它又需要人力物力上的供给,才能正常运作。——《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4~14关于约阿施修建圣殿的热诚,参看列王纪下十二章213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筹款修殿:圣殿在亚她利雅统治时受到严重破坏,极需修葺。但利未人只能从百姓的宗教税中抽取费用,结果事情拖延了。于是约阿施采用自由捐助的方式筹款,将修殿之责交与朝中官员,雇用工匠动工重修圣殿,使圣殿的祭祀更加兴盛。――《串珠圣经注释》

                  约阿施命令修理耶和华殿:约阿施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修理圣殿。当时的圣殿被“亚他利雅的众子”拆毁(7)。通过圣殿修理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可了解到以下几点:①圣殿修理计划失败的原因(5~7):把圣殿的修理工程和财政交给祭司和利未人来管理,这是错误的安排(5节;王下125)。利未人的本职工作是掌管祭祀和敬拜,因此不懂得修缮工程,而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工程中去。因此他们对筹备资金也没有热心(5b),最终没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这一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神的事业应当根据每一位信徒的特点而适当地分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这一点讲,教会初期,使徒只专心于祷告和传道,饭食由专门选派的7人来管理是有很深的意义的(1~6);②第二次圣殿修理工程成功的原因(8~14) i.自发地捐款(89):约阿施在圣殿门口放置捐款柜,使百姓能够自发地捐款。这与第一次修缮圣殿时半强制性的筹款(5)相反,可见今天的教会捐款也应当如此,提倡自发地捐款<林后91,关于捐款> ii.公正地管理捐款:约阿施将捐款柜放在圣殿门口,使捐款管理公开化。从而使百姓了解用途而放心地捐款,同时监督祭司不能擅自动用。因此捐款严格地用在了修理工程中,而且剩余部分立即投入到了圣殿器皿的制作上(14)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四5「便召聚众祭司和利未人,吩咐他们说:“你们要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每年可以修理你们神的殿;你们要急速办理这事。”只是利未人不急速办理。」

                  《王上》和本章都未解释利未人何以迟迟不用收到的银子修理圣殿。圣殿曾遭亚他利雅破坏,急待修建;直到约阿施24虽,已能独立之时,才追查此事。从《王下》十二16可以推知,利未人或者不愿意将供养他们的钱拿出来修殿。――《启导本圣经注释》

                  「捐纳银子」(6):捐项包括作圣殿使用的赎罪银。(3012~16),另见王下124――《串珠圣经注释》

                  约阿施为神大发热心,要求众祭司和利未人「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5),用征税的方式来修理圣殿。「只是利未人不急速办理」(5),他们可能认为征税修理圣殿并不合适,让祭司和利未人负责收税更不合适。因为无论是摩西建造会幕(出三十六3~4),还是大卫预备建殿(代上二十九1~9),都不是强制「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而是让百姓自由奉献。──《圣经综合解读》

                   245 是希望利未人去犹大各城市收「税金」或「捐款」,让圣殿可以「年 年维修」,但是利未人不愿意这样做。――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5 捐献的收集】古代近东的君主素有收集捐献来修复庙宇的惯例。但他往往亦会使用徭役来重建庙宇,或向百姓征收建筑材料。只有列王纪下十二5~7记述第一次的收集过程,该次筹募并不成功。收集款项的物件,和合本译作「所认识的人」(NIV:「司库」〔treasurer),这字只在有关这事的描述中出现,如今根据乌加列和亚喀得文献,考证为「殿库」之义。它可以是指分配庙产(或殿产)的官员,也可以是指财产本身。——《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5 以色列的赋税】圣经可以译作「赋税」的字眼少得出奇。最常用的一个最为广义,其意思是「为课税估价」。这字可以形容以色列王被逼向霸主缴纳朝贡,也可以形容为圣殿收取款项,本节就是一例。撒母耳记上八15~17描述了课税的过程。君王有权豁免整个家庭,不用他们纳税(见:撒上十七25)。所罗门有一团官吏,负责定期收税(王上四7~19)。北国背叛罗波安的动机显然也是苛税。一些记录运给君王饮用之酒,上有「御用」一语的陶片,在撒玛利亚出土。陶片来自好几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是集中地方性赋税的仓库。徭役是赋税的另一个方式(见:出一10;书十六10;撒下二十24)。美索不达米亚的税收记录虽更完备,与以色列的税收惯例相比,似乎仍有很多相同的特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6「王召了大祭司耶何耶大来,对他说:“从前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为法柜的帐幕与以色列会众所定的捐项,你为何不叫利未人照这例从犹大和耶路撒冷带来作殿的费用呢?”」

                  王召了大祭司:这里的大祭司的希伯来文,是指“那祭司”,而不是“大祭司”,因此大部分英译本都将此句翻译为“祭司”(KJVNIVRSV)。但在王下127中称耶何耶大为大祭司,因此并非是改译圣经的错误。约阿施召见耶何耶大,为耶何耶大没有立即执行他的命令而责问他。但他并没有责难或惩罚耶何耶大,而是同他一起研究圣殿修理工作的新方案。 ――《圣经精读本》

                  ●「所定的捐项」:指  3012~16 摩西数点以色列人时,超过20岁的每个 人要纳半舍克勒(约六公克)银子。这原本应该是一生缴纳一次,但是后来演变成每年都缴纳一次,金额是三分之一舍克勒  1032,而到了耶稣时期每年要缴交半 舍客勒银子或两块希腊币  1724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6 法柜的帐幕】法柜的帐幕较常称为会幕或圣幕(见:出三十三7~10的注释)。所罗门圣殿建筑之前,这是以色列人用作崇拜的中心地点,也是约柜和其他祭仪法器的安放之处。即使到了王国时代,圣幕继续在以色列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给人这帐幕是支搭在圣殿场地之中的感觉(见:王上八4=代下五5)。——《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7(因为那恶妇亚他利雅的众子曾拆毁神的殿,又用耶和华殿中分别为圣的物供奉巴力。)

                  「亚她利雅的众子」:据2210~11,亚她利雅的儿子已全部被杀,「众子」大概是指附从亚她利雅的人或她外家的亲属。――《串珠圣经注释》

                  此时圣殿已经建成120多年,而且「亚她利雅的众子曾拆毁神的殿,又用耶和华殿中分别为圣的物供奉巴力」(7)。因此,约阿施决定筹款「重修耶和华的殿」(4)。──《圣经综合解读》

                  「亚她利雅的众子」(7),可能指附从亚她利雅的人或她娘家的亲属,因为亚她利雅的儿子已全部被杀(二十二10~11)

                  ●亚她利雅的「众子」:SH 1121,可能是「党徒」、「成员」的意涵,而非 「儿子们」。

                  ◎此时圣殿建成已经有124年,且经过亚她利雅的破坏 代下 247 。――  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8「于是王下令,众人做了一柜,放在耶和华殿的门外,」

                  王下129记载耶何耶大作柜收取捐银,这里显示他的行动是出于王的命令。

                   祭司担任的始终是保护与监管王室的角色。――《串珠圣经注释》

                  作了一柜:根据列王记的记载,是耶何耶大作了柜(王下129)。由此可推,耶何耶大是受约阿施之令准备了柜。这捐款柜是圣经历史上最初的捐款柜,一直保留到耶稣时代(1241)。当时通过这一捐款柜筹集到的银子是由君王和祭司派遣的专人来管理的(代上2620)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四9「又通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百姓,要将神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吩咐以色列人的捐项给耶和华送来。」

                  「摩西在旷野所吩咐以色列人的捐项」(9),指律法规定二十岁以上的男丁要奉献半舍客勒作为会幕的使用(出三十13~16)。──《圣经综合解读》

                  当约阿施不再让祭司和利未人「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5),而是改用自由奉献以后(9),「众首领和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将银子送来,投入柜中,直到捐完」(二十四9~10)。──《圣经综合解读》

                  ●「通告」:SH 6963,「声音」、「响声」。

                   249~10 ,不再派利未人去各城收,而要求大家把捐款送到圣殿中。

                   249~14 可以看见出钱的、监督的、出力的,都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在修理 圣殿的工作上,圣殿就恢复旧观。我们是不是也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让神的事工 顺利完成?――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0「众首领和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将银子送来,投入柜中,直到捐完。」

                  ●「捐完」:SH 3615,「结束」、「完成」。――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 料》

  这个项目的主要倡导者是世俗的首领,而不是祭司。百姓一旦明白了工程的性质,就愿意为如此伟大的事业付出代价。他们做这项工作是在侍奉神。神的喜乐充满他们的心中。――SDA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四11「利未人见银子多了,就把柜抬到王所派的司事面前;王的书记和大祭司的属员来将柜倒空,仍放在原处。日日都是这样,积蓄的银子甚多。」

                  ●「司事」:SH 6486,「监督者」。

                  ●大祭司的「属员」:SH 6496,「官员」、「代理人」。―― 蔡哲民等《历 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1 王和祭司共同管理资金】亚述王以撒哈顿(主前七世纪)的记录,亦证实了共同管理修复庙宇资金的习例。该文献又记载双方因工程遭受拖延的问题,彼此就谁当负责而互相指摘。——《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12「王与耶何耶大将银子交给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他们就雇了石匠、木匠重修耶和华的殿,又雇了铁匠、铜匠修理耶和华的殿。」

                  「办事的人」:见王下1211注。――《串珠圣经注释》

                  王与耶何耶大将银子交给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由君王的书记和大祭司数点银子后把它交给了负责圣殿工程的监工。此处的“办事的人”在列王记中称为“监工”(王下229)。他们与2318中“耶和华殿的看守”不是一拨人。前者是负责圣殿修理工程的监工,后者则是监督圣殿的整体运作是否按律法进行的侍奉的人(2318)。监工再把银子交给木匠和工人(王下1211),这可能就是他们的工钱。这些银子又用于采购工程所需的木材和石头(王下1212)。由此可见,捐献的银子有计划地用在了圣殿修理工作上。 ――《圣经精读本》

                  ●「石匠」:原文是「挖掘」、「凿」,指的应该是「切割石头的工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2 修理工人】日常维修圣殿复合建筑,是「殿里办事的人」的责任。但大规模的修理则需另觅熟练劳工承办。本段所列的劳工种类与同时代的亚述记录大体相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13「工人操作,渐渐修成,将神殿修造得与从前一样,而且甚是坚固。」

                  ●渐渐「修成」:SH 7244,「痊愈」、「恢复」。――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 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3 工程的性质】熟练劳工重修圣殿似乎直修到原有的地基。这些工人包括了木匠、建筑工人、石匠和凿石工人。「建筑工人」包括了熟练和主要负责搬运泥土的非熟练劳工。木匠负责工程所用的一切木料,包括屋顶、门窗、梯级,以及殿中一切祭仪法器。石匠和凿石工人在山穴和山壁矿井中开采石头,然后切割成适当大小之石块。必须记得的一点,所罗门的圣殿是腓尼基匠人承建的。但圣经没有明言约阿施年间有否使用外籍劳工来修复圣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14「工程完了,他们就把其余的银子拿到王与耶何耶大面前,用以制造耶和华殿供奉所用的器皿和调羹,并金银的器皿。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众人常在耶和华殿里献燔祭。」

                  他们就把其余的银子拿到王与耶何耶大面前:圣殿的监工把支付修理圣殿的劳务费和材料费后剩下的银子返还给了君王和耶何耶大。这一行动教育我们,献给神的财物不能为个人的目的而使用或隐匿。从这一角度讲,我们有必要明查今天的教会财政是否为世俗的目的而使用,或是否做了彻底的记账和监察。 ――《圣经精读本》

                  百姓的自由奉献是专款专用,专门用于修理圣殿(12)。工程结束后,才用剩余的银子制造圣殿的器具(14)。──《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四14 圣殿的器皿】本节所列的祭仪法器是由所罗门的匠人所造(王上七50),与腓尼基人制造的器皿(王上七13~47)不同。约阿施之后两个多世纪,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取耶路撒冷时,这一切器具都沦为战利品。这些器皿最理想是译作:「为供奉和燔祭所用的器皿、碗,和金银的器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15「耶何耶大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死的时候年一百三十岁,」

                  耶何耶大活了「一百三十岁」(15),是圣经中出埃及以后最长寿的。而现代最杰出的以色列拉比Yitzhak Kaduri活了108岁,2006年去世前预言耶稣就是弥赛亚。──《圣经综合解读》

                  ◎「一百三十岁」,由于约阿施作王四十年,所以耶何耶大保护约阿施脱离亚 他利雅的时候,已经八、九十岁了。耶何耶大的寿命比摩西(120)、亚伦(123 )还长。这也说明为何 245利未人似乎不听约阿施的话, 246 约阿施找出耶何 耶大来处理。应该是 245 中拒绝约阿施的,不是耶何耶大,而是少壮祭司,耶何 耶大因为老迈,这种行政事务已经不太管了。――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约阿施共做王四十年(1),所以耶何耶大策划推翻亚她利雅,立约阿施为王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九十岁。──《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四15 耶何耶大终年一百三十岁】耶何耶大的寿命比摩西(120)、亚伦(123)还长,显出神对他大施恩宠。历代志作者突出耶何耶大的年岁,证明他十分重要,地位和犹大君主相等。埃及文献视一百一十为理想岁数,一百二十则是美索不达米亚人想象中的目标。主前六世纪时,巴比伦王拿波尼度的母亲阿达德古皮据称活到一百零四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15~16耶何耶大寿高而死:又葬在列王的墓地,显示他是蒙神喜悦、受人尊重的人。――《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四15~22约阿施的恶行:祭司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所犯的罪行有:①追随了恶人的谗言(17);②鼓动偶像崇拜(18)。在亚他利雅的统治下饱尽沧桑的犹大百姓对偶像崇拜深恶痛绝。因这些原因,约阿施在耶何耶大生前修缮圣殿,热心地侍奉过神。但耶何耶大死后,马上追随邪教,崇拜偶像,露出了他薄弱而不坚定的意志。可见他的信仰如“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种”(135),“盖在沙土上的房子”(72627)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四16「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

                  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葬在列王的坟墓里的应该是约阿施,但他却没有葬在那里(25),本没有资格葬在大卫城的耶何耶大却蒙受荣耀,葬在了大卫城的坟墓里(16)。因为耶何耶大为“以色列和神和圣殿”尽心尽忠。可见,身份的高低并不是信徒进入天国的标准,而是是否遵循神的旨意行事才是关键。 ――《圣经精读本》

                  「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16),可译为「因为他在以色列为神和神的殿作了美善的事」(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2416 「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应该译为「因 为他在以色列为神和神的殿作了美善的事」。

                  ◎耶何耶大不是君王,但是葬在列王坟墓中, 2416 说这不是「僭越」,而是 百姓(应该也包含约阿施王)认为耶何耶大值得这样的尊荣。―― 蔡哲民等《历代 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7「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的众首领来朝拜王;王就听从他们。」

             「朝拜」指恳求;新一代的臣子要求约阿施批准他们恢复一度遭禁的巴力(美力克)敬拜(18)。——《串珠圣经注释》

                  「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众人常在耶和华殿里献燔祭」(14),但「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的众首领来朝拜王」(17),要求约阿施批准他们恢复过去被禁止的偶像敬拜(18)。──《圣经综合解读》

                  ●「朝拜」:「跪拜」、「叩拜」。这是一个外来字。―― 蔡哲民等《历代 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7~27约阿施悖逆神与受罚:在约阿施生平的最后一段,作者解释为何国家后来被亚兰欺凌,而他自己亦死于非命:

 1 他倒行逆施,把早期的宗教改革政策一笔勾销(17~19)

 2 他又杀害了指责他的大祭司撒迦利亚(20~22)――《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四18「他们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神的殿,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因他们这罪,就有忿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

                  「亚舍拉」:参王上1423注。

                   「忿怒」:指神藉外敌刑罚犹大,见23~24节。――《串珠圣经注释》

                  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神的殿:历代志的作者为了说明神惩罚昏君的原因,多次使用了这一词(2024节;7192212151522110)。当犹大的君王遵循神的诫命时,将蒙受祝福。但一旦背离诫命,必受神的忿怒与惩戒。 ――《圣经精读本》

                  ●「亚舍拉」:迦南的女神,巴力的配偶。通常是以立在巴力祭坛旁边的木柱 型态出现。

                   2418 是用「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神的殿」来描述约阿施的背叛。这是因为 「圣殿」是拯救约阿施的地方,也是约阿施可以当王的关键。但现在犹大全民要背 弃这个圣殿。――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8 亚舍拉】亚舍拉显然是立于树木旁边的人造柱子(见:耶十七2),但有时也可能是真树木(见:申十六21)。这个祭仪圣物是女神亚舍拉的象征。柱子通常被视作与女神的像有关,但这像是另一个对象。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下十三6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19「但神仍遣先知到他们那里,引导他们归向耶和华。这先知警戒他们,他们却不肯听。」

                  「先知」(19)原文是复数,表示神差遣了好几位先知。但约阿施和犹大的众首领心里黑暗到一个地步,「这先知警戒他们,他们却不肯听」(19)

                  耶何耶大所领导的复兴,竟然一夜之间完全翻转过来。因为百姓和君王一样,只是在外面跟随人、敬拜神,心里却没有绝对地顺服神、敬畏神。跟随人而不是跟随神,是每一个人的天然倾向,若我们不是真正地认识神、与神有生命上的联结,也会落到犹大的失败里。──《圣经综合解读》

                  ●「先知」:原文是复数型态,表示神派遣好几个先知去警告犹大人。

                  ●不肯「听」:SH 2388,「留心听」、「侧耳听」。―― 蔡哲民等《历代志 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19  神差遣了哪一个先知去警戒犹大?先知的信息内容是甚么?】神差派许多先知警告约阿施和百姓,指出他们正步向灭亡。约珥可能是这批先知之一。若想更详细地了解当时属灵上与政治上的情况,可读约珥书。――《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四20「那时,神的灵感动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他就站在上面对民说:“神如此说:你们为何干犯耶和华的诫命,以致不得亨通呢?因为你们离弃耶和华,所以他也离弃你们。”」

                  关于圣灵在旧约里的工作,参看士师记三章10节的脚注。“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不是先知撒迦利亚,而可能是耶何耶大的孙子。参看马太福音二十三章35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此处的撒迦利亚不是被掳后回国的那位先知,而是主耶稣曾提及在旧约中殉道的最后一位先知(太二十三35)。他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被约阿施叫人用石头打死(21)。后来约阿施因此为臣仆所杀,且没有葬在列王的墓里(25)――《启导本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呼吁百姓悔改。但百姓却选择「干犯耶和华的诫命」(20),「照王的吩咐」(21)行恶。──《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四21「众民同心谋害撒迦利亚,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华殿的院内用石头打死他。」

                  「在耶和华殿的院内」:比较2315,大祭司在这里被杀与亚她利雅在圣殿外被杀成一强烈的对比。――《串珠圣经注释》

                  过去,耶何耶大吩咐军兵不要在圣殿内处死亚她利雅(二十三14),以免玷污圣殿;现在,约阿施却吩咐人「在耶和华殿的院内」(21)打死了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形成鲜明对比。──《圣经综合解读》

                  ●「同心谋害」:SH 7194,「同盟」、「共谋」。

                   2421 说明是约阿施授意杀死撒迦利亚,而且是在圣殿院内杀害之,这样的 行为也同时玷污圣殿。 2324~25 耶何耶大还特别避免在圣殿中杀亚她利雅。――  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22「这样,约阿施王不想念撒迦利亚的父亲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杀了他的儿子。撒迦利亚临死的时候说:“愿耶和华鉴察伸冤!”

                  「愿耶和华鉴察伸冤」:这话强调约阿施日后的遭遇就是他纵容杀戳撒迦利亚一事的报应。――《串珠圣经注释》

                  不想念……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约阿施小时候受耶何耶大的妻子约示巴的照料才得以保住了性命(2210~12),而且是借助耶何耶大的起义登上了王位(23)。在他统治期间受耶何耶大的教导和帮助甚多(2)。可是耶何耶大一死,约阿施便恩将仇报,杀害了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新约中,蒙耶稣基督的恩得医治的9名麻风病人最后各走各的路(171718),亲眼目睹基督行善事却拿石头要打他的犹太人也是如此(8591031)。可见每个人内心都潜在着邪恶的本性(326;诗141~3;罗121) ――《圣经精读本》

                  耶何耶大救了约阿施,扶持他登基。现在约阿施却恩将仇报,所以撒迦利亚祷告「愿耶和华鉴察伸冤」(22)。「伸冤」原文和「寻求」(二十3)是同一个词,意思是「寻找」。这是《历代志》唯一提到神「寻找」人的地方。约阿施既已「离弃」神(20),神当然也就「离弃」(20)了他;但撒迦利亚却祷告神仍然「寻找」他,约阿施所受的报应就是被神「寻找」的结果。──《圣经综合解读》

                  ●「鉴察伸冤」:SH 1875,「寻找」、「调查」、「询问」。

                   2422 评论约阿施王忘恩负义,杀掉耶何耶大的儿子。―― 蔡哲民等《历 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23「满了一年,亚兰的军兵上来攻击约阿施,来到犹大和耶路撒冷,杀了民中的众首领,将所掠的财货送到大马色王那里。」

                  亚兰入侵,杀了犹大众首领,正是神对他们诱民犯罪的报应。(17)

                   「将所掠的 ...... 大马色王那里」:与王下1217~18稍有出入,或许二者记载了不同阶段的情形,整件事的发展可能如下:亚兰军入侵,大肆杀掠,之后约阿施恐怕亚兰王(「大马色王」)再度犯境,就把圣物与金子一同送给哈薛王。――《串珠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临死时呼吁:「愿耶和华鉴察伸冤」(22),结果这次神没有再等六年,审判很快就临到了。过去,基甸曾经靠着神以少胜多,消灭了米甸大军(士七7)。现在百姓效法外邦人拜偶像,这些偶像不但没能给犹大带来兴旺,反而因此失去了神的保护。「亚兰的军兵上来攻击约阿施」(23),并且以少胜多,犹大的大军就败在少数敌人手中,应验了「无人追赶,你们却要逃跑」(利二十六17)。──《圣经综合解读》

                  ●「满了一年」:「过了年」、「来年」。

                  ●「民中的众首领」:原文是「民中所有的人民首领」。―― 蔡哲民等《历 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23 春季打仗】在古代近东,春天(NIV:「一年之初」;和合本:「满了一年」)是发动军事冒险的惯常季节。首先,冬季的气候不容许大规模的行军;第二,春天作物成熟,入侵的军队可以掠为粮秣。亚述年表特别详细记述冬天或盛暑,士兵最是辛苦之时发生的战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23~24 与亚兰争战】主前九世纪末叶随着亚述方面的压力消除,大马色的亚兰王国开始向西向南延伸势力,直逼犹大(见:王下十32的注释)。他们并且攻打迦特(大概是萨非拉北部的基他音,不是非利士人的迦特),直接对耶路撒冷构成威胁(见:王下十二18)。这时的亚兰王名叫哈薛(见:王下八8的注释),他在主前八四三年登基,统治到主前九世纪末为止。——《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四23~27亚兰的入侵及约阿施的死:亚兰王哈薛的入侵可归纳如下:①原因:i.神的惩戒(1820)ii.哈薛急于确保地中海沿岸的商路(王下1227);②经过:从以色列王耶户手里夺取约旦以东地区后(王下103233;摩13),哈薛进入西南地区,开始攻打犹大。他先攻取了非利士地区的迦特城之后,进攻了耶路撒冷(王下1217)。对于战争的经过,本文和列王记作了不同的记录。列王记没有记载约阿施在战争中负伤的情节,而本文则省略了约阿施给哈薛献贡品而休战的环节;③教训:约阿施不仅在战争中受了伤(25),还被自己的手下暗杀而悲惨地结束了一生。更重要的是没能葬在列王的坟墓里,这对于他来讲是很大的耻辱(25)。这教育我们,与神的关系被破坏,就会被众人所遗弃,而且无辜者的血(22终究会偿还。――《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四24「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是因犹大人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所以藉亚兰人惩罚约阿施。」

         比较王下1217~18,历代志作者在此对这场战事下了评语。――《串珠圣经注释》

                  亚兰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通过“小队”和“大队”的对比,强调了战争的胜败在于神的道理。即当犹大王和百姓依赖神的时候,尽管军队的数量或战略处于劣势,但仍然取得了胜利(149~152021222),相反,如果不依赖神,那么尽管军队数量多,仍然会惨败。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信徒的属灵战争(610~20) ――《圣经精读本》

                  亚兰王哈薛可能先从北国夺取了约旦河东的基列地(王下十32~33;十三25),然后还想控制沿海大道,所以试探性地派了「一小队」(24)军兵穿过北国的疆土,长驱直入到西南部的「迦特」(王下十二17)。不料,「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24),「一小队」亚兰人不但攻陷了坚固城迦特,还能沿着以拉谷「来到犹大和耶路撒冷」(23),并不担心后方受到北国的威胁。这证明是神「借亚兰人惩罚约阿施」(24)。而由于「犹大的众首领「(17)鼓动约阿施拜偶像,所以神也允许亚兰人「杀了民中的众首领」(23)。──《圣经综合解读》

                  ●「患重病」:SH 4251+SH 7227,「受重伤」的意思。

                  ●耶何耶大「儿子」:原文是「儿子」的复数型态,可能被杀的不只是耶何耶 大的一个儿子。不过七十士译本与武加大译本此处是「单数」型态。―― 蔡哲民等 《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24~25人忠信于神,完全仰望祂的时候,人数虽少,以一可以敌百(士七7;撒上十七45)。一旦背弃神走世俗的道路,敌人虽只一小队,也可杀败犹大大军。――《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四25「亚兰人离开约阿施的时候,他患重病;臣仆背叛他,要报祭司耶何耶大儿子流血之仇,杀他在床上,葬他在大卫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坟墓里。」

         背叛……杀他在床上:约阿施在战争中负伤后,躺在床上养伤。他的手下就趁机杀了他。这些人可能是王宫里的官吏,26节还提到了他们的名字。他们能够潜入君王的寝宫,杀害约阿施,可能也是借助了这一身份。此外,根据列王记的记载,约阿施死在“米罗宫”(王下1220)。本文指出,约阿施被杀的原因是因为要报“耶何耶大儿子流血”之仇。除此之外,被杀的原因还可推断如下:①王和祭司之间对立的关系(6节;王下1278) :在修理圣殿期间,约阿施因工期的延长而责备过祭司(6节;王下127)。此外他为了不让祭司经手与修殿有关的捐款,还把修理工程委任给了其他人(1112节;王下1278)。当然,这些都是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但对祭司来讲,无疑减少了他们的收入,而且他们的权利还受到了王权的挑战,因此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②压抑在百姓内心的不满:约阿施在他的统治后期不断施行暴政(15~22),激起了百姓对约阿施的不信任和不满的情绪。撒拔和约撒拔就借助百姓的不满情绪,趁机杀害了他。从约阿施的被害没有引起社会混乱,而且百姓并没有哀悼他的死,约阿施死后也没有受到相应的礼遇等细节(25b)来看,以上推断比较合理。 ――《圣经精读本》

                  约阿施一生都在跟随人,而不是在跟随神,所以有始无终,一旦没有人领着他走正道,他就开始随波逐流,越走越远,甚至「不想念撒迦利亚的父亲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杀了他的儿子」(22),结果就落在神的审判里。他敬拜外邦偶像,外邦妇人的儿子却「背叛他,要报祭司耶何耶大儿子流血之仇,杀他在床上」(25)。凡是跟随人的信徒,既可以像约阿施一样大发热心,也可以像约阿施一样倒行逆施,实际上都是出于自己的肉体,而不是出于神所赐的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来十一6),人靠热心所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归于虚空(1820)。我们带人信主,如果只是停留在「热心」上,这样的建造只是热闹一时的「草木、禾秸」(林前三12),经不住火的「试验」(林前三13)。──《圣经综合解读》

                  今天,每个新约的信徒也和约阿施一样,很容易跟随看得见的人,却不容易跟随看不见的神;明明知道应该跟随神,实际上却不知不觉地跟随人。结果带领的人一跌倒、一离开,跟随的人就成了约阿施。因此,传福音、教导人的人,一定要把自己隐藏在基督里,「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让人借着读经、祷告,直接与神交通;让人学习对所有的属灵文章和教导,都要自己「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十七11)。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人作主的门徒(太二十八19),而不是人的门徒。──《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四26「背叛他的是亚扪妇人示米押的儿子撒拔和摩押妇人示米利的儿子约萨拔。」

                  约阿施拜外邦偶像,结果死在外邦人手中。――《串珠圣经注释》

                  ●「示米押」:字义是「报告」。

                  ●「撒拔」:字义是「他赠与」。

                  ●「示米利」:字义是「警觉的」。

                  ●「约萨拔」:字义是「耶和华已赐与」。

                   2426 显示这是有外国血统的人杀了约阿施王,因为他背叛神,敬拜外邦 神,所以神就容让外邦人杀了他。――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四27「至于他的众子和他所受的警戒,并他重修神殿的事,都写在列王的传上。他儿子亚玛谢接续他作王。」

         “警戒”。为警告他而说的预言(比较19)――《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列王的传」:原文是「评论SH 4097列王的书上」。

                  ●「亚玛谢」:字义是「耶和华是强大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 料》

 

【思想问题(24)

 1 约阿施为什么要重修圣殿呢?壮伟的圣殿和众人的献祭显示当时犹太人的宗教情况如何?此外,神对大卫王朝的应许是在什么时候赐下的呢?见撒下7章;大卫的承继人应如何承继及完成先祖遗志?

 2 约阿施在耶何耶大去世后为什么判若两人?这是否刻划了选择虔诚伙伴或参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基督徒又应效法耶稣──道──成肉身的榜样,进到非信徒中向他们传福音,这两方面应如何协调?

 3 耶何耶大和约阿施这两位国家领袖的葬礼有何不同?这有没有什么意义?见2415~16 25。谁遵行了大卫之道?你认为他们如此葬在不同地方是否合理和公平?

 4 一小队兵士本来不可能挫败一大队军兵,但事实却发生了(2424);你从中学到什么功课?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