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歷代志下第三章拾穗

 

【代下三1「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摩利亞”。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點。參看創世記二十二章2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摩利亞山是亞伯拉罕獻獨生子以撒為祭的地方,因神預備公羊替代,所以稱那山為“耶和華以勒”(創二十二14)。此為聖經唯一說明錫安山便是摩利亞山的地方。大衛從耶布斯人阿珥楠購入禾場和附近的地方(代上二十一21~22),作為殿址。今天回教的阿馬爾寺便建在此廢址上。

耶路撒冷城建于群山之上。由於此城及聖殿屢遭破壞,當日情況已難稽考。但知聖殿建于城的東北,所羅門的王宮則在殿的南邊。看《王上》五3注。

本章對聖殿建築的描寫若和《王上》比較,可說極其精簡,只記下殿的大小,殿前的大柱,至聖所的兩個基路伯,銅壇、銅海和金燈檯完全未提。《王上》六4~22所記內殿和外殿的結構,卻著力描寫殿內的裝飾和用具(6~9;四6~9)。――《啟導本聖經註釋》

         摩利亞山: 是人為神奉獻最神聖的祭祀的地方(22214),大衛又稱這裡為“神的殿”(代上221)因為神指定這裡為聖殿的基地。我們的信仰也應當建立在萬世前就已經預表的耶穌基督之上(317;提後219;來1110) ――《聖經精讀本》

         「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1)位於大衛城後面略高一點的「摩利亞山」(1),這裡是天使要執行公義、準備滅城的地方(代上二十一15),也是神主動施恩、停止降災的地方(代上二十一15)。「摩利亞山」更是神指示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創二十二2),這裡既有亞伯拉罕的信心和順服,又有神的代贖與恩典的預備,所以亞伯拉罕給這裡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創二十二14),意思是「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二十二14)──《聖經綜合解讀》

         《列王紀》首先提到「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王上六1),然後提到「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王上六1);而《歷代志》的順序正好相反,原文首先提到「所羅門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1節,英文ESV譯本),然後指出地點是「摩利亞山」,最後才說「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這種交錯替換(Chiasm)的修辭方法,可以把這兩段經文聯繫在一起,提醒熟悉《列王紀》的讀者注意兩者的不同,領會聖靈所要啟示的重點。──《聖經綜合解讀》

         與《列王紀》相比,《歷代志》省略了許多對聖殿內部細節的描述,但對聖殿的地點「摩利亞山」和獻殿的儀式(五至七章)卻記錄得更加詳細。因為對於本書最初的讀者來說,所羅巴伯所建的第二聖殿比所羅門的聖殿遜色了許多,細節描述得越多,百姓的失落感也越大。但聖靈不要回歸的百姓停留在自己的感覺裡,而要他們注意「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也要他們注意聖殿的真實意義。神允許大衛數點百姓犯罪(代上二十一1),又引導大衛認罪悔改(代上二十一8),指示大衛在「耶和華以勒」築壇獻祭(代上二十一18),作為自己赦免和施恩典的記號,啟示「這就是耶和華神的殿」(代上二十二1),這裡就是「神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申十二11)。因此:神所看重的聖殿,乃是施恩赦罪的神與認罪悔改的人相遇的地方,也是神公義的審判與恩典的憐憫相會的地方。──《聖經綜合解讀》

                  ◎「摩利亞山」:  221-19 亞伯拉罕獻以撒就在此處。

                  ◎「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 代上 2118-25 。記載大衛買下的禾場。――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1 摩利亞山】提出這地名的用意是將聖殿的場址與獻上以撒的事件相連(見:創二十二2的注釋),即使這關係可能不過是名字相同而已。——《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1 阿珥楠的禾場】有關大衛購下這個場地的討論,可參看:撒母耳記下二十四15~25的注釋。禾場和城門一樣都是在法律上特殊功用的地點:穀物在此分配,訴訟在此解決(見:王上二十二10),神亦可能在此顯現(見:士六36~40)。禾場一般設在城牆以外的高地,以便大風把糠𢒑吹散。初民認為選擇在何處建廟十分重要,往往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來進行。他們又相信神祇自己會指定地點。本段沒有描述這種過程,這個具有悠久聖潔傳統的場址已經合用。沒有求問默示,也沒有從神而來的信息指定地點。——《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1  所羅門選擇建聖殿的地方,有何特別的歷史背景?】所羅門在摩利亞山上建造永久的聖殿,代替設在基遍、曾隨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流動式會幕。在這山上神曾阻止亞伯拉罕殺以撒獻祭(參創221~18)。這塊地原是禾場,大衛將它買下來築祭壇(參撒下2415~25;代上2122~24註釋)――《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三1~2建殿地點、時間:作者指出:聖殿雖然是簇新的建築,卻不是座落於寂寂無名的地方,因為聖殿山就是摩利亞山 ── 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又是大衛獻祭贖罪的禾場。由此可見這是

 1 停止殺戳的地方;

 2 獻祭的地方;

 3 神向人顯現的地方(參創2211~13 15 代上2115 26)。──《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1~17聖殿建築的樣式: 本章與王上6章並行,簡明扼要地描述了建殿過程:①遵照神的旨意進行(3:所羅門在建殿過程中沒有根據任何個人的計畫或構圖,而完全依照神指示的樣式進行。不僅建殿的時間和地點,就連聖殿各部分的尺寸也都按神啟示給大衛的樣式照辦。今日聖徒當以聖經作為我們生活的唯一指南;②用最名貴的寶石進行裝飾(67910) :象徵著新耶路撒冷的榮耀(211921)。今日的信徒也應該努力用聖靈所結的果子裝扮自己的人生(522)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2「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開工建造。」

         “二月”。主前966年四、五月間。――《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所羅門作王第四年為主前967年。二月指宗教曆的二月分,等於陽曆四至五月。――《啟導本聖經註釋》

         「初二日」:有學者認為這是日後文士多抄了上去的。(參王上61)──《串珠聖經注釋》

         作王第四年: 指B.C.966。逐漸穩定的內政和穩固的對外地位,意味著推進浩大的建殿工程的時機已成熟。 ――《聖經精讀本》

         所羅門於主前970年繼位,「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2),是陽曆主前967年四、五月之間。──《聖經綜合解讀》

         ◎「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應該是西元前9674月到5月間。――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2 年代小注】所羅門即位不久,建築工程便於主前九六○年代中葉宣告開始。二月初二日時春天雨季剛好結束,年初的節期亦已成過去。該月的初一日大概是月朔的節期,所以到初二日才動工。——《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3「所羅門建築 神殿的根基,乃是這樣: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都按著古時的尺寸。」

         “肘”。有關尺寸的問題,參看列王紀上六章2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古時的尺寸”:參《以西結書》四十5;四十三13。本書寫作時期,以色列人有兩種“肘”作計算長度的單位。古時的尺寸為被擄前所用,比後來的“肘”約長一掌。――《啟導本聖經註釋》

         「按著古時的尺寸」:以色列人曾同時使用兩種量度系統。作者在此聲明書中所用的是不復使用的量度系統。──《串珠聖經注釋》

         聖殿的長和寬都是會幕的兩倍(3),但聖所和至聖所的尺寸比例都與會幕中的比例相同。這表明聖殿是會幕的延續,在預表的內容上沒有變化,但在數量上卻增加了,更豐富地表明會幕所預表的基督。──《聖經綜合解讀》

         一肘大約是45釐米,但這裡使用的是「古時的尺寸」(3),可能每肘要另加一掌(結四十5),即52釐米。──《聖經綜合解讀》

                  ●「肘」:等於44.45公分,六十肘就是26.67公尺,二十肘就是8.89公尺, 三十肘就是13.335公尺。

                  ●「一百二十肘」:約「53.34公尺」,此處是「殿前的廊子高度」。 王上 62 說聖殿高三十肘。――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3  經文中的量度標準是怎樣的?】這裡所說的一肘,等於現代的52公分。以西結在異象之中所見的聖殿,就是用這個尺度。――《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三3~4 規模】歷代志對聖殿實際尺寸的描述並不完備,並且其中的數字和列王紀上六2(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高三十肘)也有不同。歷代志略掉主建築物的高度,但在第4節指出殿廊的高度是二十肘(新國際本按照七十士譯本及古敘利亞文譯本;和合本按照希伯來原文作「一百二十肘」)。因此,這尺寸可能是依照地基計算而已。兩處經文在用語方面也有不同,但可以用語言隨時代變遷來解釋。「古時的尺寸」之肘比申命記三11的肘略短。美索不達米亞文獻對廟宇的形容旨在把榮耀歸給建廟的王,反之,聖經則提供足夠資料讓讀者得以想見(但不足以重新興建)其建築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3~4 廊子】殿廊是耶路撒冷聖殿三個部分最外面的一部分。其存在使聖殿設計與泰納特(Tainat)與敘利亞、腓尼基各地之廟宇的模式相仿。這廊子似乎不是聖殿複合建築的基本部分,而是附加的建築。它沒有門戶,和殿內兩室不同。在結構上它和王宮的大院相仿(見:王上七12)。聖殿的主室和至聖所合起來可稱「耶和華的殿」,殿廊則可比對傳統近東建築的大型住所附設之院子。——《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3~7聖殿的大小:有關聖殿殿宇的描述,參王上62注。──《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3~9記錄了聖殿的規模及所用的材料。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4「殿前的廊子長二十肘,與殿的寬窄一樣,高一百二十肘,裡面貼上精金。」

         “高一百二十肘”,變成一座高約一百八十至二百零九英尺(55~64)的高樓。但有人認為那是抄寫上的錯誤,應作“高二十肘”(30~35英尺,或9~10.6)――《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高一百二十肘”當為“高二十肘”的誤抄。《王上》六2記有殿本身的高度為30肘,廊子的高度不可能高過正殿四倍。

    一肘約等於0.45公尺。――《啟導本聖經註釋》

         「高一百二十肘」:這顯然是文士抄寫之誤,根據王上62,殿高只有三十肘。──《串珠聖經注釋》

         「殿前的廊子」(4),指聖殿的前廳。──《聖經綜合解讀》

         「精金」(4)指純金。會幕和聖殿中的「精金」,都象徵神的性情和生命。──《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5「大殿的牆都用松木板遮蔽,又貼了精金,上面雕刻棕樹和鏈子;」

         “大殿”。聖所(相對於至聖所,8)――《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大殿”為聖所,至聖所(8)在大殿之內。――《啟導本聖經註釋》

         「松木」 按王上615的記載,松木只用來鋪地板,其他裝飾用的是香柏木。──《串珠聖經注釋》

         這裡稱聖所為大殿(the great house),因為聖所是聖殿的中心。棕樹象徵繁榮(9212)、美麗(778)和勝利(1213;啟79),因此多用在聖殿的裝飾上。鏈子比喻“患難”或“捆綁”(368;徒2629;來1136),但在這裡是指祭司服(2814)和聖殿柱子上的金鏈子。在表示神對耶路撒冷的保護時也用過金鏈一詞。聖殿天花板上的雕刻意味著神的美麗和榮耀,以及神的永恆的保護。 ――《聖經精讀本》

         聖殿裡「用香柏木板貼牆」(王上六1518),「又用松木板鋪地」(王上六15)。但這裡卻只提到「大殿的牆都用松木板遮蔽」(5),因為香柏木也是松木的一種。會幕的牆用的是無佳美形容的皂莢木,代表人的本相。而聖殿用的是常青的松木,使最初的讀者想起「松樹長出,代替荊棘;芭樂長出,代替蒺藜。這要為耶和華留名,作為永遠的證據,不能剪除」(賽五十五13)──《聖經綜合解讀》

         聖殿是用石頭建造的,但殿裡卻一點石頭都不顯露,「都用松木板遮蔽」(5),代表神「永遠的證據」(賽五十五13);「又貼了精金」(5),表明聖殿裡充滿神豐盛的生命;「又用寶石裝飾殿牆」(6),代表屬神生命的「華美」(6)──《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5 棕樹和鏈子的雕刻】在巨型建築來使用棕樹為裝飾主題最明顯的例子,可見于心利林年間(主前十八世紀)馬里王宮的壁畫。棕樹是多產的象徵,所生的棗是整個地區經濟的主要資產和食物來源。鏈子在列王紀上七17只是用來裝飾銅柱的柱頭,歷代志的版本擴大了其應用。埃及廟宇中柱子的棕樹和蓮花所代表的概念,是廟宇作為神祇領域之全地的縮影。——《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6「又用寶石裝飾殿牆,使殿華美。所用的金子都是巴瓦音的金子。」

         “巴瓦音”。地點未能確定,也許是阿拉伯。――《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巴瓦音”:確切地點不詳,可能在亞拉伯。此詞可以是地名,也可指一種特純的黃金。――《啟導本聖經註釋》

         「巴瓦音」:這字的意思不詳,一般學者認為是地名(有以為是位於亞拉伯的東北)。但即使在作者的時代,可能已無人知道這地確實位於何方,此字已變成精金的代稱了。──《串珠聖經注釋》

         所羅門先是用巴瓦音的金子帖聖所的各個部分,然後用名貴的寶石再做裝飾。同樣信徙的人生也應當用神所喜悅的寶石般的信心來建造,用奉獻和忠誠來裝扮(724~27;林前311~13;彼前17) ――《聖經精讀本》

         「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大衛明白的(代上二十八19),石頭、松木板、精金和寶石連接在一起,成為聖殿的牆壁,表達神的見證。建造教會也是如此,「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二5),但「殿裡一點石頭都不顯露」(王上六18)。因為神雖然照著人石頭的本相來接納我們,但人的本相既不能榮耀神、也不能蒙神悅納,只有「披戴基督」(加三27)、「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才能成為合乎聖靈居住的殿(林前六9)。如果我們藉口神已經照著人的本相接納了我們,因此體貼肉體、生命停滯不前,就是在殿裡顯露了石頭。──《聖經綜合解讀》

         「巴瓦音」(6)的意思是「東方的地區」,「巴瓦音的金子」可能也是一種精金。──《聖經綜合解讀》

                  ●「巴瓦音」:SH 6516,字義是「東方的地區」。――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6 巴瓦音的金子】巴瓦音雖然最有可能是地名,其位置卻不可考。有人提出此地就是葉門以及阿拉伯東北部的理論,但卻沒有遺址與之牽上關係。這字可能是金子純潔程度的標準,字本身則可能來自 parim「公牛犢」或 para「果樹」。但不論字源學上的背景是哪一個,金子的顏色類似血或果子,都可能是這種金子級數特高的原因。——《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7「又用金子貼殿和殿的棟樑、門檻、牆壁、門扇,牆上雕刻基路伯。」

         「金子」(7)指普通的金子。會幕和聖殿中的「金子」,都象徵神所賜的信心。──《聖經綜合解讀》

                  ●「棟樑」:SH 6982,「椽子」、「橫樑」。

         ◎比較特殊的地方是此處完全不提香柏木這個高貴的建材,歷代志的作者不知 為何緣故完全省略香柏木。反倒是用了許多不同的說法來描述「純金」。―― 蔡哲 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7 雕刻基路伯】本節對牆上雕刻的形容,與列王紀上六29對應。這種有翼的活物是神臨在的象徵,亦繡在聖幕內層的幔子和分隔至聖所的幔子上(出二十六1)。阿貢卡克裡默(Agum~kakrime)於主前第二千年紀後期的一個碑文,描述他的捐獻和興建瑪爾杜克、薩爾帕尼通(Sarpanitum)二神神廟的事蹟。這神廟門上的裝飾包括有角的蛇、野牛、狗、蠍子人,和幾個邪魔,保護性的拉赫穆邪魔(lahmu~demon)亦在其中。同時代敘利亞達拉泉的廟宇也有很多人面獅身獸和獅子的雕刻。——《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8「又建造至聖所,長二十肘,與殿的寬窄一樣;寬也是二十肘,貼上精金,共用金子六百他連得。」

         “六百他連得”。約七十二萬安士(22.5噸或20公噸)――《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六百他連得」:即一萬八千公斤。──《串珠聖經注釋》

         至聖所是一個立方體,「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二十肘」(王上六20),「貼上精金,共用金子六百他連得」(8),約20.5噸金子。將來的新耶路撒冷也是一個立方體(啟二十一16),「城是精金的,如同明淨的玻璃」(啟二十一18),「城內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啟二十一21),表明整個城就是一個至聖所,所以「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啟二十一22)──《聖經綜合解讀》

         ●「六百他連得」:約等於20400公斤。

                  ◎此處「六百他連得金子」貼至聖所似乎是太多,如果是貼整個聖殿似乎就比 較可能。 代上 223 說釘子用鐵做,因此「五十舍客勒」的金子如果僅用來貼鐵釘的表面,數量就合理了。用純金當釘子強度也不足。――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8 金子六百他連得】相比之下這麼小的至聖所竟然貼了六百他連得(39600)金子,手筆可能過大了。如此大量的黃金比較可能是打成金箔,包在整個聖殿的內牆之上。有關金子數量的比較,可參看:歷代志上二十二14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8~9至聖所:這是一間長闊高俱為二十肘的房間(參王上620)。──《串珠聖經注釋》

         記錄了聖殿中最重要的部分至聖所的建築過程。至聖所的長、寬、高(此處漏記)均為20(9.12),是正立方體的建築。聖經中正立方體象徵絕對的完整性(4820;啟2116)。因此,至聖所象徵著神的絕對而完全的臨在。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9「金釘重五十舍客勒。樓房都貼上金子。」

         七十士譯本和武加大譯本認為每一顆釘重“五十舍客勒”。約二十安士(1.25磅或0.56千克)――《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金釘」:用途不詳。

          「五十舍客勒」:約半公斤。

          「樓房」:是聖殿的旁屋(參代上2811)。──《串珠聖經注釋》

         金釘重五十舍客勒: 五十舍客勒(571)是很少的量,由此推斷很可能是鍍金的鐵釘。――《聖經精讀本》

         「金釘重五十舍客勒」(9),大約0.57公斤。純金的強度不足以做釘子,所以「大衛預備許多鐵做門上的釘子和鉤子」(代上二十二3) ,「五十舍客勒」的金子可能只是用來貼釘子的表面。──《聖經綜合解讀》

                  ●「五十舍客勒」:約等於0.567公斤。――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9 金釘重五十舍客勒】撇開新國際本的翻譯(和合本同),這句難解經文的意思大概是把金制鑲飾釘在牆上的鐵釘,一共用了五十舍客勒重的金子包裹。五十舍客勒(14.5盎司)若是一口釘子的重量,這釘子就太重了,若是金釘的總重量,釘子的數量就少得不敷應用。——《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10「在至聖所按造像的法子造兩個基路伯,用金子包裹,」

         基路伯是大能的天使。──《靈修版聖經註釋》

         「基路伯」(10)是一種天使,負責執行公義的審判(創三24)、彰顯神的榮耀(結九3),好讓神的性情得到滿足。

                  ●「造像的法子」:SH 4639+SH 6816,「雕刻的手藝」。SH 6816,「雕刻出 的圖像」,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10~13 基路伯雕像】這些獨立的橄欖木雕像充任至聖所保護者和門口守衛之職(參較王上六23~28),和真基路伯在伊甸園的工作一樣(創三24)。古代近東廟宇的建築設計在好幾方面,都令人聯想到這個園子(作為神明的住處或聽政廳)的圖像。由樹木(通常是棕樹)形式之柱子擺列的複合性有翼活物十分普遍,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幼發拉底河上游一帶尤然。和至聖所中遮掩約櫃的基路伯一樣,這兩個包金的基路伯也是神臨在和某種寶座的象徵。古代近東的圖像設計對君王和神祇的描繪,經常在其兩側擺列複合性的有翼活物。迦南風暴之神巴力的像往往塑造他站在公牛之上(有關耶和華「乘坐」基路伯,可參較:詩十八10)。進一步資料可參看:出埃及記二十五18~20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10~14基路伯:基路伯是天使的一種,至聖所內到處都有他們的圖像:

 1 作為法櫃以上施恩座的支柱(參撒上44)

 2 巨大直立包金的木雕(10~13 王上623~28)

 3 至聖所門上的圖像(14 王上632)。──《串珠聖經注釋》

         至聖所內有:①兩個基路伯;②幔子。基路伯是用堅固耐久的椰欖木做的(王上624以下),它的長度是至聖所長度的一半(10)。在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之前罪人是不能進神聖的至聖所的,但是因為有了基督的贖罪,我們可以坦然地呼喚神為父,並與神親密交通。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11「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共長二十肘。這基路伯的一個翅膀長五肘,挨著殿這邊的牆;那一個翅膀也長五肘,與那基路伯的翅膀相接。」

         這兩個基路伯的翅膀是完全展開的,四支翅膀,每支「長五肘」(11),正好是至聖所的寬度二十肘(8)。基路伯的的翅膀從牆的一邊到達另一邊,象徵完全地保護約櫃。──《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12「那基路伯的一個翅膀長五肘,挨著殿那邊的牆;那一個翅膀也長五肘,與這基路伯的翅膀相接。」

 

【代下三13「兩個基路伯張開翅膀,共長二十肘,面向外殿而立。」

         約櫃的施恩座上面已有兩個基路伯,現在加造兩個大基路伯,站在約櫃的後面,「面向外殿而立」(13),迎接進入至聖所的大祭司,也提醒大祭司:人若不謹守遵行神的律法,神的審判必然會臨到(創三24)──《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14「又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和細麻織幔子,在其上繡出基路伯來。」

         「幔子」:舊約聖經其他地方從沒有明言聖殿的至聖所前有一幔子把它與聖所分隔開來,王上631~35反倒記載它有一扇木造包金的門。代下的作者提到幔子,有可能是受了會幕設計的影響(參出2631 3635),對王上記載作出補充。──《串珠聖經注釋》

         幔子: 聖所中有兩個幔子,一個掛在聖所的入口處,一個掛在區別聖所與至聖所的地方(2631~35)。除了大祭司外,誰都不能進入幔子裡邊,而大祭司也只能在一年一次的贖罪日才能進去(96~8)。這意味著舊約時代祭祀的暫時性和預表性,以及神與世人之間的距離。然而當耶穌斷氣時幔子裂為兩半(1538),從此給基督徒賦予了特權,不僅可以坦然仰望神,而且能夠進入至聖所(1019~22) ――《聖經精讀本》

         「兩個基路伯」(10)的原文是「基路伯兩個」,而在王上六23中的原文則是「兩個基路伯」。作者用這種交錯替換(Chiasm)的修辭方法,把10-14節和王上六23-28聯繫在一起,讓熟悉《列王紀》的讀者注意到,作者在此刻意改變了王上六23-28中的文學結構,換用不同的修辭方法描述了「兩個基路伯」,並且更詳細地提到幔子上所繡的基路伯(14),但卻省略了殿內的其它細節(王上六29-36)。這是提醒讀者注意基路伯:一方面當思想自己能否在執行公義審判的基路伯面前站立得住;另一方面,雖然約櫃在被擄回歸以後已經失蹤了,但基路伯仍然在保護約櫃,一直到末日第七號吹響的時候,「神天上的殿開了,在祂殿中現出祂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啟十一19)──《聖經綜合解讀》

                   314 中描述聖殿的幔子,舊約聖經中僅有此處描述聖殿的幔子。王上 631-35 描述內外殿之間是用門扇隔開,並沒有提及是否有幔子。新約聖經則描述希 律聖殿有幔子  2751  1538 。――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14 幔子】按照列王紀上六31~32的記述,所羅門聖殿的兩個部分以一扇木門分隔。門上刻了基路伯、棕樹、花,並且貼了金子。歷代志指出這幔子如何作為第二層的屏障。新約時代的聖殿也是又有門,又有幔子。將聖潔特區從俗世的不潔中隔離出來,是古代廟宇建築必備的一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15「在殿前造了兩根柱子,高三十五肘,每柱頂高五肘。」

         看《王上》七15~16及注。《王上》記銅柱高18肘,此處則作35肘。或因希伯來文數目字1835近似,以致誤抄。有的譯文在“兩根柱子”和“高三十五肘”之間加“合共”二字。但兩個“十八肘”合在一道為36肘;不能充分解釋此不符。――《啟導本聖經註釋》

         「三十五肘」:王上615是十八肘,學者對數位的差異提供有下列答案:

   1 列王紀的才是正確的,歷代志作者往往為了強調聖殿的宏偉而把數目字誇大了(例如:38 45)

   2 作者把柱子的高度(十八肘),柱圍(十二肘)和柱頂的高度(五肘)加在一起:

   3 本書作者採用了不同的資料。

         不過,由於聖殿本身才不過高三十肘,要是說屋前豎有兩根高三十五肘的粗銅柱,按理是不大可能的,所以「三十五」可能是抄寫之誤。 ──《串珠聖經注釋》

                  ●「三十五肘」:15.56公尺。

                   315 中描述聖殿高三十五肘,但 王上 715 王下 2517  5221 都說高 度只有十八肘。此處可能是兩根柱子總和的高度,或是抄寫錯誤導致。

                  ●「五肘」:2.22公尺。――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15~17銅柱:有關這兩條銅柱的位置,學者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它們只是聖所門口作裝飾用的柱子,有的認為它們是殿屋前兩根獨立的柱子,用途有二:

  1 在神殿前作紀念;

   2 標明柱後乃神聖區域,是一般百姓不能進入的地方。──《串珠聖經注釋》

         殿前的兩根柱子: 指立在聖殿兩側的銅制的柱子(王上75~224142;王下251617;耶5217)。聖經中有關柱子的描述並不明確,對它的尺寸也不一致。複印本的列王記和耶利米書中柱子的高度是18(8.1),七十士譯本中是35(15.75)。此外,複印本中的圓周是12(5.4),七十士譯本則是14(6.3)。世人反對神,侍奉偶象,就如巴力神廟內的柱子(王下10261710)。神的百姓則反對罪惡,如鐵柱般鼎立於世,並用智慧之柱建造房屋(91),成為聖殿的“柱子”。因此作為信徒,不僅要依靠神的“雲柱”和“火柱”的引導(132122339),真正歸屬於“真理的柱石”基督,而且我們自己更要成為正義和真理的“柱石”(提前315)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15~17 獨立的柱子】進一步資料,可參看:列王紀上七15~22的注釋。它在聖殿的位置可與示劍、夏瑣、推羅的廟宇建築參較。——《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16「又照聖所內鏈子的樣式作鏈子,安在柱頂上;又作一百石榴,安在鏈子上。」

         “聖所”。更可作:至聖所。――《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鏈子」(16)意思是「串飾」。「石榴」(16)象徵豐富的生命。──《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16 安裝了石榴的鏈子】不論是在古代近東文化之中還是在立約的應許裡,石榴都是豐饒的象徵(申八8)。古代多個浮雕描繪獻祭的君王或祭司使用杖頭有石榴裝飾的權杖。新近出土的一個象牙石榴(大概是這種權杖的頂部),上面用希伯來文刻著「主之聖殿是屬」一語,顯示它為祭司所用。——《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17「將兩根柱子立在殿前,一根在右邊,一根在左邊;右邊的起名叫雅斤,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

         “雅斤……波阿斯”。關於這兩個名字的意思,參看列王紀上七章21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雅斤」(17)的意思是「他將建立」,「波阿斯」(17)的意思是「他大有能力」。後來猶大的君王登基的時候,會站在其中一根柱子旁邊,起誓謹守與神所立的聖約(王下十一14;二十三3)──《聖經綜合解讀》

         作者省略了銅柱的細節(王上七17-20),而是強調兩根柱子的名字(17)。這兩個名字不住地提醒神的百姓:神自己有能力建立祂所要建立的,不需要人的説明就能成就祂的計畫。因此,被擄回歸的百姓可以放心,因為神「將建立」、神又「大有能力」,他們應當憑信心重建聖殿和聖城;而新約的信徒也可以放心,因為主「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我們應當憑信心「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4)──《聖經綜合解讀》

                  ●「雅斤」:字義是「他將建立」。

                  ●「波阿斯」:字義是「快速」或「他大有能力」。――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3 4)

 1 所羅門將聖殿建在神顯現的地方(31);今天當你參與教會敬拜或作個人靈修時,感受到神的同在嗎?你是否渴幕神的顯現,以致願意常常親近神呢?

 2 試按照建造聖殿的描述,幻想一上聖殿的結構形像。你若處身在這聖殿中,會有什麽感受?相比之下,你自己的禮拜堂能否有此效果?

3 如果由你設計禮拜堂的裝設,俾能幫助人敬拜神,你會怎樣做?參約421~24 1315~16

 4 這兩章內,所羅門手下所建造或製造的每一樣物件有什麽作用和意義?

 ──《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1~1  建造聖殿】作者明顯地是以列王紀資料為藍本,但內容稍有不同:

 1 篇幅比較簡短;

 2 有關聖殿一些設備的數位則較大(見注),可能作者有意強調聖殿的華麗;

 3 就文學技巧來說,作者把聖殿描述為新造的會幕。──《串珠聖經注釋》

         聖殿的竣工: 記錄了籌備工作結束後開始建殿直到最後完成的全過程。 ――《聖經精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