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導論例證與靈感集錦 【禱告帶來復興】約翰衛斯理是英國教會的名人,有一次當他傳道時,有一個婦人對他說,她已為英國復興禱告了二十年,現在因看見神藉衛斯理所作的工,便知道神已應允了她禱告。這只是一個婦人的見證,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已為英國的復興而禱告,以致做成了如此奇妙的復興。 聞說神復興了美國亞斯比尼大學。在復興前該大學有許多紛爭,情況有陷於完全分裂的狀態。幸而有四位同學,看見這情形心中非常難過,流淚在神面前禱告。在想不到時,神在那裏做了奇妙的工作;因著學校的復興,許多教會也得到復興。這是因為有人肯在神面前付代價,今天教會也極需要,這些肯為教會付上禱告代價的人。── 鮑會園《以斯拉記信息》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次序的屬靈教訓】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這兩本書,在次序上也相當有意義。尼希米記是記載以色列人在外邦人中,重新恢復他們的見證;以斯拉是記載百姓回國後,重建聖殿的工作。聖殿是代表敬拜神,重靈裏與神的關係。以斯拉記在先,尼希米記在後,在他們實行真正有效的事奉前,必須先在靈裏恢復他們與神的關係。基督徒的事奉,不是一個工作﹐乃是一個生命的流露。若我們單憑表面努力去作,恐怕這工作只不過是個人努力所產生的效果,因為我們的生命若不是在神前被建造,一切的工作就成了枉然的勞苦。——鮑會園《以斯拉記信息》 【以斯拉記概說】誰是你心目中的偉人?是政治明星,戰鬥英雄,樂壇巨星,還是父母知己呢?他們哪些行動和氣質令你崇敬他們?那麼,聖經裡哪些人物是你心中的英雄?是做過轟轟烈烈的事、講道精采的人嗎?你的名單中有沒有以斯拉?雖然以斯拉並不常受人賞識,但論到偉人,就絕不可漏了他。 以斯拉是祭司、文士,也是領袖。他名字的意思是“幫助”,他奉獻一生來服事神和祂的子民。一般認為以斯拉撰寫了歷代志上下的大部分、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詩篇119篇,並領導一百二十人的議會訂定了舊約正典。以斯拉記集中記述神藉耶利米宣告的對以色列人回歸故土的應許,其後半部對以斯拉作了個人的描述,從中可看到神和神的應許也成了他人生的中心。他得神的智慧,不但通曉聖經,且相信並服從神的話語。 歷代志下結尾處提到波斯王塞魯士讓有志者返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以斯拉記接續描寫百姓的回歸(1:1-3記載跟代下36:22-23極為相似)。第一隊回國的百姓由所羅巴伯率領,人數超過42360人(2章)。他們返抵耶路撒冷後便開始築祭壇、建聖殿(3章)。可是敵人群起反對,控告他們,又散播謠言、使工程受阻(4章)。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不斷鼓勵百姓(5章)。最後大利烏頒不可耽誤工程之令(6章)。聖殿重建後五十八年,以斯拉率領第二批百姓回國。他帶著亞達薛西王的法令和授權來管理該地(7-8章)。他抵達後,發現百姓竟與外邦人通婚。他悲痛不已,流著淚為國家向神禱告(9章)。他謙卑認罪,為國家帶來復興(10章)。以斯拉是一位屬神的人,一位真正的英雄,是以色列人的榜樣,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讀以斯拉記,記念謙卑順服的以斯拉並效法他,以他作榜樣,奉獻一生為主工作。──《靈修版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