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三十四篇拾穗

 

【詩一百三十篇題註】「上行之詩。」

         這是朝聖者詩篇(參看詩一二○的腳註)的最後一首,這祝福的結尾呼籲祭司們稱頌耶和華,又接受祂的賜福。――《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禮儀詩,會眾離開聖殿時與留守聖殿的祭司對唱。本詩為“上行之詩”最後一篇。1~2節為會眾所唱,勗勉祭司繼續稱頌神;3節為祭司的祝福。――《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朝聖詩。――《串珠聖經註釋》

         稱頌與祝福的對話: 作者不詳的這首詩是15篇上行之詩(120~134)中的最後一篇。這首詩的結構較獨特,採用了對話體的形式。首先是城外的朝聖者督促在城內守城的利未支派祭司們稱頌神(12),然後就是城內之人以祝福來回應他們(3)

         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 指當時負責管理聖殿的利未人(36~8),他們當細心看守,使聖所的燈常常點著(2720)。徹夜巡邏服侍聖殿的利未人,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感動。 ――《聖經精讀本》

         我們從歷代志上九33得知,利未人詩班「晝夜供職」(他們的班次記在歷代志上第二十五章)。摩西的律法總括這一族的職分為:「抬……約櫃,又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申十8)。在約櫃找到安息所後,大衛給利未人新的責任,不過仍以敬拜為主:他們要「每日早晚站立稱謝讚美耶和華」(代上二十三30;參26)。這裡所稱呼耶和華的僕人,是指這一群人,而非全體會眾。──《丁道爾聖經註釋》

                  ◎這一篇是整個上行之詩的最後一篇,以「站在聖殿中的」來結束。──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四1「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

         “稱頌”。參看第一百三十篇1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1),可能是在聖殿中值夜班的祭司(出二十七20),或是預備天亮獻祭的祭司和利未人。──《聖經綜合解讀》

         本篇是上行之詩的最後一首。到耶路撒冷守節的百姓該回家了,卻還在聖殿流連往返,直到守夜的祭司都上崗了,才一面戀戀不捨地離開,一面勉勵那些神的僕人:「你們當稱頌耶和華」(1)──《聖經綜合解讀》

                   1341 一開始有個SH 2009,「看啊」,沒有被和合本翻譯出來。──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耶和華的僕人」:這是一個通稱,不確定指的是哪些人。有人認為是指祭司或利未人,也有人認為是包括夜間到聖殿敬拜的以色列朝聖者。

                  ●「稱頌」耶和華:SH 1288,「稱頌」、「祝福」。本段出現三次。──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三四1 夜間在聖殿執行的事奉】新國際本譯作「事奉」的動詞,意思是到崗位就位(和合本:「站」)。這字沒有必要是指什麼儀式,而是指祭司人員在夜間擔任守衛工作。聖殿每日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守衛,以求保證其聖潔不會受到沾汙,其貴重物件不被偷竊。但即使這麼「平凡」的工作,也能夠給人敬拜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夜間舉行儀式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因為夜間儀式在古代近東相當尋常,但月神和天象神祇對這些文化十分重要。某個在月朔慶典中宣讀,以月神為物件的亞述禱文中,崇拜者描述自己攤開純潔的香為晚祭。值得留意的一點,這亞述讚美詩是一首「舒伊拉」,即「舉手」詩歌。──《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卅四1~2詩人邀請耶和華的僕人稱頌耶和華。――《串珠聖經註釋》

 

【詩一百卅四2「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

         “舉手”:祈禱的姿勢(二十八2)。――《啟導本詩篇註釋》

         「舉手」:祈禱。――《串珠聖經註釋》

         向聖所是一個字的翻譯,即「聖」,在希伯來文中,這字可指「神聖」或「聖所」,在此處則作副詞用。因此它可能指「以聖潔」來敬拜(RV小字),成為提摩太前書二8「舉起聖潔的手」之背景經文;亦或如大部分譯本的偏好,意指「向(或「在」)聖所」。──《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卅四3「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給朝聖者的祝福。“造天地”強調神至高無上的能力。――《詩篇雷氏研讀本》

         祭司祝福朝聖的人。――《串珠聖經註釋》

         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指神在其所居住的殿賜下祝福,今日可理解為神藉著教會賜下祝福與恩典。 ――《聖經精讀本》

         福字也許是本篇的鑰字,每節都出現(譯註:和合本12節──稱頌)。在本節之前,都是歸於神的;而此處則從神還賜於人。但這種交換並不平均:稱頌神乃是以感恩的心承認神的所是;但要賜幅人,神卻要先使他成為他原先沒有的樣式,並要加給他原先他沒有的東西。

  最後,請注意神為「非常渺小」與「非常偉大」之人同樣預備的地方(借用一首詩歌的用詞)。祂既是造天地的神,便可無限量的賜予;而祂的道路也是測不透的。然而祂的祝福是從錫安而出,這是一個可找到的特定地點,以色列能夠起身前往。祂的賜福就像祂的命令一樣,不是「遠的」,不是「在天上」或「在海外」,而是「離你甚近」(申三十11~14;參羅十6以下)。祂的真正錫安山,就如希伯來書十二22~24所示:「新約的中保耶穌」在祂的子民中掌權。借用前一篇的詞彙:「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丁道爾聖經註釋》

         「賜福」(3)原文和「稱頌」(12)是同一個詞。本篇雖然只有短短三節,但每一節都有「稱頌」、「賜福」,每一節都有「耶和華」,處處都是神的祝福和同在。──《聖經綜合解讀》

         當上行之人回到應許之地的各個角落時,神的僕人就為他們祝福(民六24~26),這也是對他們上行途中的回應(一百二十1;一百二十一2)。過去,神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3);今天,神是讓教會成為賜福的管道。──《聖經綜合解讀》

         每一個與神聯合的人,都盼望「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二十七4)。但是,主耶穌帶三位門徒登山變像(太十七1~2),卻沒有讓他們留在山上(太十七49);神喜悅「弟兄和睦同居」(一百三十三1),也喜悅百姓把祝福傳遍應許之地(3)。神把上行之人從遠離神的「米設、基達」(一百二十5)帶回到聖殿,但並沒有讓他們停留在耶路撒冷,而是把人的身體變成「聖靈的殿」(林前六19),讓我們把見證帶回生活之中(徒一8)──《聖經綜合解讀》

         神讓上行之人在夜間離去,卻沒有讓他們空空地離開,而是與他們同在、賜福給他們(3),好讓他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二15)。正如主耶穌沒有讓門徒留在耶路撒冷,而是吩咐「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上行之人絕不會清高遁世,卻會把聖殿帶入世界;真正的屬靈不會只在教會,而會體現在日常的生活言行中,所以在《詩篇》之後,神就賜下《箴言》,讓上行之人有智慧活出在地如在天的生活。──《聖經綜合解讀》

                   1343 似乎與  622~26 大祭司對以色列人的祝福有關。──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133~135)

 1 在人際關係疏離的今天,你有否重視主內肢體的相交呢?參133篇。

 2 詩人說賜福是「從錫安」(1343)而出,內中隱含什麽意思?耶和華的賜福有地域、界限的分別嗎?

 3 詩人對耶和華的稱頌(1354 8 14),反映神是掌管歷史的。你對耶和華的認識是否只限於 創造的一面(6~7)?你有否忽略神在世界歷史和你個人生平的工作呢?

 4 詩人怎樣表達出耶和華是「超乎萬神之上」(1355)?參15~17節。這位在歷史中掌權、滿有能力的萬君之耶和華是否也活在你裡面,藉你見證 的大能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