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四十八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 貳、逐節詳解 【結四十八1】「“眾支派按名所得之地記在下面:從北頭,由希特倫往哈馬口,到大馬士革地界上的哈薩以難。北邊靠著哈馬地(各支派的地都有東西的邊界),是但的一份;」 〔呂振中譯〕「以下是眾族派的名字:從北方的邊界、沿希特倫的路向到哈馬口、哈薩以難、大馬色的境界,向北沿到哈馬:都必歸於他、從東面到西面〔意難確定〕:是但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挨著但的地界,從東到西,是亞設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但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亞設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3】「挨著亞設的地界,從東到西,是拿弗他利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亞設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拿弗他利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4】「挨著拿弗他利的地界,從東到西,是瑪拿西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拿弗他利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瑪拿西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5】「挨著瑪拿西的地界,從東到西,是以法蓮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瑪拿西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以法蓮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6】「挨著以法蓮的地界,從東到西,是流便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以法蓮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如便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7】「挨著流便的地界,從東到西,是猶大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如便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猶大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8】「“挨著猶大的地界,從東到西,必有你們所當獻的供地,寬二萬五千肘。從東界到西界,長短與各份之地相同,聖地當在其中。」 〔呂振中譯〕「『挨着猶大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必須有你們該劃出的特別區,寬二萬五千肘,長跟各族所分從東面到西面的地一樣;當中必須有聖地。」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9】「你們獻與耶和華的供地要長二萬五千肘,寬一萬肘。」 〔呂振中譯〕「你們所劃出獻與永恆主的特別區要長二萬五千肘,寬二萬〔傳統:一萬〕肘。」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0】「這聖供地要歸與祭司,北長二萬五千肘,西寬一萬肘,東寬一萬肘,南長二萬五千肘。耶和華的聖地當在其中。」 〔呂振中譯〕「這聖特別區要歸與這些做祭司的人,北邊二萬五千肘,西邊寬一萬肘,東邊寬一萬肘,南邊長二萬五千肘;永恆主的聖地必須在那當中。」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1】「這地要歸與撒督的子孫中成為聖的祭司,就是那守我所吩咐的。當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他們不像那些利未人走迷了。」 〔呂振中譯〕「這地要歸與撒督的子孫中受聖職的祭司,就是那些守盡我所吩咐的職守的;就是當以色列人走迷了路時候、那些沒有走迷了路的;他們不像利未人走迷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2】「這要歸與他們為供地,是全地中至聖的。供地挨著利未人的地界。」 〔呂振中譯〕「這要歸與他們做國土內特別區中之特別區,是至聖的;挨着利未人的地界。」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3】「利未人所得的地,要長二萬五千肘,寬一萬肘,與祭司的地界相等,都長二萬五千肘,寬一萬肘。」 〔呂振中譯〕「歸與利未人、挨着祭司地界並排着的、長要二萬五千肘,寬要一萬肘;全長要二萬五千肘,寬二萬肘〔傳統:一萬〕。」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4】「這地不可賣,不可換,初熟之物也不可歸與別人,因為是歸耶和華為聖的。」 〔呂振中譯〕「任何部分他們都不可賣,不可交換〔傳統:單數〕,也不可將這地的上好部分轉讓〔傳統:單數〕給別人,因為是歸永恆主為聖的。」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5】「“這二萬五千肘前面所剩下五千肘寬之地要作俗用,作為造城蓋房郊野之地。城要在當中。」 〔呂振中譯〕「『剩下之地、五千肘寬、二萬五千肘長、要作俗用,作為造城蓋房子修牧場之用;城必須在那當中。」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6】「城的尺寸乃是如此:北面四千五百肘,南面四千五百肘,東面四千五百肘,西面四千五百肘。」 〔呂振中譯〕「以下是城的尺寸;北面四千五百肘,南面四千五〔傳統多:五〕百肘,東面四千五百肘,西面四千五百肘。」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7】「城必有郊野,向北二百五十肘,向南二百五十肘,向東二百五十肘,向西二百五十肘。」 〔呂振中譯〕「城要有郊野牧場;向北二百五十肘,向南二百五十肘,向東二百五十肘,向西二百五十肘。」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8】「靠著聖供地的餘地,東長一萬肘,西長一萬肘,要與聖供地相等;其中的土產要作城內工人的食物。」 〔呂振中譯〕「剩下之地、論長、挨着聖特別區並排着的、東面一萬肘,西面一萬肘、也挨着聖特別區並排着。它所出產的要給城裏作工的人做食物。」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19】「所有以色列支派中,在城內作工的,都要耕種這地。」 〔呂振中譯〕「所有以色列族派中城裏作工的人都要耕種它。」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0】「你們所獻的聖供地連歸城之地,是四方的:長二萬五千肘,寬二萬五千肘。」 〔呂振中譯〕「你們劃出了特別區、連〔傳統:北面量起來四千五百肘。城門是按以色列族派的名字叫的。有三個門:向北〕屬城的地業、全部的特別區、要二萬五千肘乘二萬五千肘,是四方的〔此字稍經點竄〕。」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1】「“聖供地連歸城之地,兩邊的餘地要歸與王。供地東邊,南北二萬五千肘,東至東界,西邊南北二萬五千肘,西至西界,與各份之地相同,都要歸王。聖供地和殿的聖地要在其中,」 〔呂振中譯〕「『聖特別區和屬城的地業、二者的這邊和那邊、剩下之地要歸與人君。東邊橫切面對着特別區的二萬五千肘直伸到東界,西邊橫切面對着二萬五千肘直伸到西界,挨着各族業分並排着的、都要歸與人君。這樣、聖特別區就是殿的聖地在那當中的、」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2】「並且利未人之地,與歸城之地的東西兩邊延長之地(這兩地在王地中間),就是在猶大和便雅憫兩界中間,要歸與王。”」 〔呂振中譯〕「跟利未人的地業、和屬城的地業、都要在那屬於人君的地業之正中:在猶大地界和便雅憫地界之間歸與人君。」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3】「“論到其餘的支派,從東到西,是便雅憫的一份;」 〔呂振中譯〕「『其餘的族派呢、從東面到西面:是便雅憫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4】「挨著便雅憫的地界,從東到西,是西緬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便雅憫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西緬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5】「挨著西緬的地界,從東到西,是以薩迦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西緬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以薩迦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6】「挨著以薩迦的地界,從東到西,是西布倫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以薩迦的地界、從東面到西面:是西布倫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7】「挨著西布倫的地界,從東到西,是迦得的一份。」 〔呂振中譯〕「挨着西布倫的地界、是迦得的一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8】「迦得地的南界,是從他瑪到米利巴加低斯的水,延到埃及小河,直到大海。」 〔呂振中譯〕「挨着迦得的地界、在南面、南方,那界線從他瑪到米利巴加低斯的水、延到埃及小河、直到大海。」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29】「這就是你們要拈鬮分給以色列支派為業之地,乃是他們各支派所得之份。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這就是你們要拈鬮分給以色列族派為產業之地:這些乃是他們各族所得的分:主永恆主發神諭說。」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30】「“城的北面四千五百肘。出城之處如下:」 〔呂振中譯〕「30~31『以下是城的外圍:城門是按以色列族派的名字叫的。北面量起來四千五百肘,有三個門〔傳統:北面量起來四千五百肘。城門是按以色列族派的名字叫的。有三個門:向北〕;一個叫如便門,一個叫猶大門,一個叫利未門。」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31】「城的各門要按以色列支派的名字。北面有三門:一為流便門,一為猶大門,一為利未門;」 〔呂振中譯〕「30~31『以下是城的外圍:城門是按以色列族派的名字叫的。北面量起來四千五百肘,有三個門〔傳統:北面量起來四千五百肘。城門是按以色列族派的名字叫的。有三個門:向北〕;一個叫如便門,一個叫猶大門,一個叫利未門。」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32】「東面四千五百肘,有三門:一為約瑟門,一為便雅憫門,一為但門;」 〔呂振中譯〕「東面四千五百肘,有三個門;一個叫約瑟門,一個叫便雅憫門,一個叫但門。」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33】「南面四千五百肘,有三門:一為西緬門,一為以薩迦門,一為西布倫門;」 〔呂振中譯〕「南面量起來四千五百肘,有三個門:一個叫西緬門,一個叫以薩迦門,一個叫西布倫門。」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34】「西面四千五百肘,有三門:一為迦得門,一為亞設門,一為拿弗他利門。」 〔呂振中譯〕「西面四千五百肘,有〔傳統此處有:他們的〕三個門;一個叫迦得門,一個叫亞設門,一個叫拿弗他利門。」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結四十八35】「城四圍共一萬八千肘。從此以後,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 〔呂振中譯〕「城四圍共一萬八千肘。城的名字、從那天起、必稱為:“永恆主在那裏”。」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西結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以西結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