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西結書第四章拾穗

 

【結四1「“人子啊,你要拿一塊磚擺在你面前,將一座耶路撒冷城畫在其上。」

以磚石當作一種文件,在巴勒士坦並不普遍。這是巴比倫的作法,甚至從示拿建造巴別城與塔,已予例證可援(創十一3)。作磚也是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勞工,埃及人也在磚石上畫圖樣,有歷史的考古可尋。這是建屋用的磚,在未曾被陽光烤烘乾燥之前,先刻劃,乾了之後,就成為清楚的地圖。在巴比倫的用途,專在磚上刻有列王的名字,作為史記的資料。──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424章記載先知關於猶大和耶路撒冷的預言。其中包括:1,預言猶大國將要傾倒(47章);2,關於耶路撒冷之罪和審判的異象(811章);3,宣告耶路撒冷必定受審判(1219章);4,耶路撒冷傾毀前最後的警告(2024章)。

先知口啞不能說話,預兆以色列民的罪惡將受到耶城圍困的懲治。這些預兆是指《王下》二十四1016和二十五111所記載的兩次被圍。耶路撒冷第二次圍困是在第一次圍困十一年之後。──《啟導本註釋》

         : 是古代巴比倫常用以築城或砌牆的土磚,此磚是太陽光曬乾的,並沒有用以火烤。耶路撒冷: 是以色列信仰的中心(3:13),希望(2:15),也是神所居住的聖潔之地<代上11:4-9,耶路撒冷>。然而,就是這耶路撒冷如今竟成了神的審判物件(9:11;19:8)。由此可知,神所審判的並不是人的外表,而是人的內心(撒上16:7;18:10)。──《聖經精讀本》

 

【結1 象徵性行動】以西結之前一千多年,馬里文獻中的先知已經使用象徵性行動和雙關語作為傳達信息的媒介了。在一個案例中,先知生吞了一隻羔羊,藉以宣告吞吃全地的危險即將臨到。以賽亞(賽二十──露身赤腳行走)和耶利米(耶十九──遊行之後進行碎瓶咒詛儀式)都使用街頭戲劇的方式,來吸引聽眾,藉行動向百姓表明危險的嚴重程度。──《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1 泥版地圖】在泥版(和合本:「磚」)上繪製的地圖雖然十分罕見,加瑟時代(主前十五世紀)卻有一幅尼普爾城的地圖。其上繪有從幼發拉底河伸展出來的多條運河,並且顯示這些水道流入城中分割出來的各區。圖中有兩條平行線,表示三個城門和城牆。廟宇和倉庫也都在地圖中標明。西帕爾的遺址附近又發現了一個世界地圖,按考證來自主前七世紀。一條河環繞圓盤狀的世界,圖頂繪有群山。圖中標明瞭巴比倫、亞述,以及其他城市和國家。──《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1~3神吩咐以西結“演出”耶路撒冷即將被圍困(在主前587年;王下二四20二五21;耶五二411)的情景。以西結在一塊用軟土造成的“磚”上畫上耶路撒冷的形狀,造“臺”(高樓),築“壘”(斜坡)把兩者連接起來,然後“安營”(士兵)來圍攻它。圍攻者的力量和難以逃脫的景況,用以西結所設立的“鐵鏊”(或盆)來表示(3節)。──《雷氏研讀本》

         在四13,先知用四種“實物”作象徵,向百姓描繪耶路撒冷被圍困時的情況。在“磚”上書寫:繪畫是巴比倫人的習慣表達方式;當時先知身在巴比倫。──《啟導本註釋》

         指出了耶路撒冷被包圍的緊迫狀況。西底家王治理之時,神通過耶利米吩咐他們應該向巴比倫王屈服,並事奉巴比倫(38:17,18)。但是,西底家卻聽從了親埃及派的意見(38:19)無視神的警告而對抗了巴比倫(17:15,16;代下36:12-16)。因此,巴比倫軍隊包圍了耶路撒冷城,終於攻陷了城池(17:17;代下36:17;39:1)。沒有認識自己的卑微無視神愛的警告(代下36:16)而背約的人(17:16,18,19),均會落到這種下場(2:5)。 ──《聖經精讀本》

 

【結四1~17以西結以獨特的姿勢和動作,象徵性地表現了將要臨到耶路撒冷的審判(4:1-5:4)。這是為了集中被擄之民的注意力,從而使他們弄清其意義(27:2-11),也是因為倘若不用這種獨特的方法,就不能喚起他們對神話語的關心。猶大比周圍的國家更墮落,它的結局是戰爭、疾病和饑餓,審判會使他們成為亡國之奴(5:12-17)。由此可知,所謂神的審判就是神以公義來處理百姓惡貫滿盈的罪,就如挪亞洪水和放逐迦南民族一樣(5:6,11;6:5-7;18:24,25)。審判的結局就是苦澀的痛苦、眼淚、遭到拋棄和被鄰舍取笑(5:12-17)。 ──《聖經精讀本》

 

【結四1~27以講道、象徵、比喻的形式,揭露了選民猶大百姓所犯的罪,宣告了由此而帶來的神之審判。本文的內容可以分為四大部分:①神的審判通過獨特的動作得以宣佈(4:1-5:17) ;②說明審判的原因和遭到毀壞的光景(6:1-7:27):主要通過講道文章來宣佈;③關於聖殿和耶路撒冷被毀的預言(8:1-11:25):這一部分的信息最為悲慘。因為本文描述了聖城耶路撒冷和神的聖名所居住的聖殿被毀的悲慘情景。神以可怕的震怒來對待不守自己律例的人。聖徒不可因得著了救恩而懈怠或心存驕傲,乃要以恐懼戰兢的心繼續走向成聖(2:12) ;教會也要緊緊地抓住神的話語,從而不至於被神挪走燈檯(2:5),必須緊緊握住神道;④審判墮落的猶大人(12:1-24:27)。 ──《聖經精讀本》

 

【結四2「又圍困這城,造台築壘,安營攻擊,在四圍安設撞錘攻城,」

圍城之戰咯,為亞述人所發明。圍城最主要的先斷絕一切的支援供應,使城完全孤立。造台築壘,使外面任何支援,都無法送至圍困的城。錘子是為撞城門的,城門裏為防禦,也置放這樣錘子,為使城牆堅硬,不被撞破。可見錘可攻也可守。──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2 圍城戰略】本段所述的全都是亞述和巴比倫典型的攻城器械和戰略。尼尼微和巴比倫的王宮壁畫很多時候都繪有攻城場面。有關攻城工程和攻城坡道的討論,可參看:耶利米書六6;以賽亞書二十九2的討論。撞城錘有時安裝在有輪的攻城塔架上,可以推到城牆或城門旁邊。斜堤是斜建在城牆側面的土坡,其功用是防止撞城錘發揮效用。帳幕繞城搭建,以確保居民不能逃脫。現存最生動的例證,是主前七十年革命時羅馬攻打馬薩大城堡,留下的羅馬軍營繞城而建的遺跡。──《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2~3圍攻城邑是古代戰爭的一種方式。在人看來,這種遊戲般的行動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但它象徵性地表明耶路撒冷將被攻陷的預言。鐵鏊……鐵牆: 鐵鏊是用以燒餅的薄薄器皿,用鐵鏊作城牆,意味著城內居民的浴血抵抗和巴比倫軍隊的不斷攻擊。 ──《聖經精讀本》

 

【結四3「又要拿個鐵鏊放在你和城的中間,作為鐵牆。你要對面攻擊這城,使城被困,這樣,好作以色列家的預兆。」

「鐵鏊」是指圍困的軍隊面對的鐵牆,圍困的情況實在太嚴重了,以致城裏的人一定無法逃脫。這「鐵牆」也可指神與他們的阻礙,他們的罪也太多了,無法蒙神搭救。(賽五十九2──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鐵鏊」:代表截斷耶路撒冷四面生路的鐵幕,也象徵耶京百姓已與耶和華完全斷絕關係。──《串珠聖經註釋》

 

【結3 鐵鏊的用途】以色列人制餅和預備素祭的方法,是用烤盤燒在明火之上,或在泥制烤爐中烘制。有錢人買得起銅鏊鐵鏊,窮人則使用陶瓷的小盤。──《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3 鐵牆的象徵】鐵在較早時代被視為貴重金屬。到了主前六世紀雖然比較普及,由於堅固耐用,鐵器依然很有價值。以西結指揮圍城,因此是扮演神的角色。因此鐵牆必須解作神和耶路撒冷居民之間的分隔。它表示即將被圍攻的他們,不必指望神聖戰士耶和華為他們提供任何幫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4「你要向左側臥,承當以色列家的罪孽,要按你向左側臥的日數,擔當他們的罪孽,」

在前一個象徵的動作,有關圍城的事(四1-3)。在後一個象徵的動作,是關乎日後的災禍(四9-11)。在這二者中間的動作,是專指以色列及猶大的罪孽,由先知的象徵的動作,表示擔當。

此處以色列全家是指猶大,事實上包括北方以色列與南方猶大,是神的子民整體,在廿三章阿荷拉就是北國撒瑪利亞、阿荷利巴是南國耶路撒冷。兩國都包括在內。四章四至五節指北國,六節才指猶大南國。──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46「左側」、「右側」:左可指北部,右則指南部(參結16:46);因此左側可指北國以色列,而右側指南國猶大。──《串珠聖經註釋》

 

【結四4~8以西結“向左側臥”(不是連續不斷的,而是在白天說預言的時候),表明北國以色列的罪,而“向右側臥”卻表明南國猶大的罪。當中的數目難以理解(七十士譯本在第59節作190日,而不是390日)。從王國分裂(主前931年)開始算三百九十年,是主前541年(被擄的人在538年重獲自由返回本國)。從主前722年亞述的擄掠開始算一百九十年,是主前532年。那四十年可能從主前586年(耶路撒冷淪陷)至主前546年,那時古列是一股威脅巴比倫的勢力。──《雷氏研讀本》

         左右側臥:目的是要表明以色列的罪孽,並聲明這罪孽現在由先知來擔當。──《串珠聖經註釋》

         以西結的第二個象徵動作,說明了北以色列和南猶大遭受苦難的日期。日數: 北以色列受刑罰的時間是390,南猶大受刑罰的時間則是40,總共長達430年。有些人根據在埃及為奴430年的歷史事實,認為這只是象徵性的數字,表明以色列要像在埃及一樣,將在巴比倫過痛苦的俘虜生活<啟 緒論,聖經中出現的數字的象徵意義>。但是,大部分解經家都認為這430年是把兩段時間加在一起的年數,即從北以色列因耶羅波安而分裂到以色列得以從巴比倫歸還的約390年時間,和從猶大王國滅亡到得以歸還的約40年時間。這告訴我們:①神對聖徒的審判並不是為要永遠毀滅;②乃是為了錘煉聖徒,藉著審判使之悔改認罪並在嶄新的信心中得到聖潔(23:10;66:10)。 ──《聖經精讀本》

 

【結四417 <syncBible ref=4:4-17>先知借著種種象徵的動作,是要表達甚麼信息?百姓有何反應?】

    以西結不尋常的行為象徵著耶路撒冷的命運。他向左側臥了390天,是說以色列將受到390年的懲罰;然後向右側臥了40天,是說猶大將受到40年的懲罰。以西結不能動地方,象徵著在耶路撒冷的人將被囚禁在城內。我們知道,以西結並不需要整天臥著,這些經文也交待了神讓他在此期間做的其他事情。他獲准吃少量的食物,代表著在敵人圍城的時候,城中的人尚有口糧可吃。但這食物要用糞來燒烤,象徵著猶大的不潔淨。

  不少百姓一定看到了這些景象,在整個過程中也不時地聽到了以西結的信息(27)。可惜的是,他們並未做出應有的回應。我們要學習以西結,有勇氣為神作見證。──《靈修版聖經注釋》

 

【結四5「因為我已將他們作孽的年數,定為你向左側臥的日數,就是三百九十日,你要這樣擔當以色列家的罪孽。」

當先知向左側臥,是向北方,所以這是特別指以色列北國,他向左側臥的日數竟需有三百九十日。北國的罪孽更加沉重,所以被擄的時間也長。

照七十士譯本,不是三百九十日,而是一百九十日,在本節及九節都是如此。如果計算以色列人被擄,首先是被提勒毗勒撒在主前七三四年的作為(王下十五29)。從那時起至耶路撒冷城陷落,南國淪亡,時在主前五八六年,那麼共一百四十八年。可見數字未必完全正確,但為時較長卻是事實。

另一種計算的方法,是在此有三百九十天,再加上六節的四十天,共四百三十日,正好是他們在埃及為奴的時期共四百三十年(出十二40)。但在使徒行傳七章六節與加拉太書三章十七節,只作四百年的時期。

「作孽的年數」也有譯為受罰的年數,四百三十年是從掃羅王(一○一七年)至南國敗亡(五八七年)。這些又可作相當理由的解釋。有人認為北國比南國敗亡早一百五十年,則與上述一百四十八年十分接近。可見不同的演算法,似都有充分的理由。──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三百九十日」(同9):七十士譯本作「一百九十日」。這兩個數目的計算法無從確定,因此不能決定那個抄本正確。有的學者認為三百九十年是從南北國分裂至被擄歸回的期間,四十年是從南國亡至古列開始壓制巴比倫的一段時間;有的學者依從七十士譯本,認為一百九十年是從北國亡至被擄歸回為止。──《串珠聖經注釋》

 

【結四5~6先知每日大概要用數小時來做這些象徵的動作以替代說預言。390年可能計自所羅門王到耶城險敵。40年為惡王瑪拿西登基至認罪中間的時期(王下二十一1115;代下三十三1213)。──《啟導本註釋》

 

【結四56你要向左側臥三百九十日,向右側臥四十日,何意?】

答:這是先知以西結以側臥來「承當以色列家的罪孽」(4),就是豫言以色列家將因罪而受刑罰的年數。他們作孽被擄的年數是三百九十年,在七十士譯本(The Septuagint)中,把59節的三百九十,譯作一百九十年,正是自主前七二一年,以色列人被擄至亞述之時,至五三六年之間的大概年數;如果原文是三百九十年的話,就要延伸到希臘時代亞力山大皇帝的時候了。他征服列國時,曾以寬大的態度對待猶太人,有人認為那四百卅年的時期,就是三百九十加上四十年的總數,正是以色列人流落埃及的年數(出十二40,參上冊43題)。至於那猶大的四十年,可能是一個概括的年數,一般稱之為一代的時間,大約是自主前五八六年至五三六年,就是猶大人被擄至巴比倫的時間。據庫克氏Coode的意見,認為那三百九十的數字,乃是由於善寫者,把「以色列家的罪孽」(4),解釋為以色列家犯罪的整個時期之故,根據列王的年譜,從王國在羅波安統治下分裂時起(王上十二120),至主前五三六年止,一共是三百九十四年有半的時間。總而言之,這時間上的計算相差多少,無關緊要。先知豫言的主要目的,乃在用他這生動的動作,來向以色列發出豫言:耶路撒冷不久將被毀滅,百姓將要被擄受苦受罰(結四18)。――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

 

【結四6「再者,你滿了這些日子,還要向右側臥,擔當猶大家的罪孽,我給你定規側臥四十日,一日頂一年。」

「再者」是指第二次,另一個階段,新的開始,一項新的動作。向右是向著猶大家,右邊是指南方

「四十日」一日為一年,則共四十年,民數記十四章卅四節,摩西遣十二個探子在迦南地窺探四十日,一年頂一日,擔當罪孽。先知以歷史的借鏡,將四十年曠野的漂泊作為以色列人因背逆而遭受的苦楚,來說明猶大未來所受的刑罰。──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7「你要露出膀臂,面向被困的耶路撒冷,說預言攻擊這城。」

       面向。指目標的堅定(見利17:1020:3,5,626:17;結15:720:46),“面向被困的耶路撒冷”。這要在先知側臥,象徵性地承擔以色列和猶大的罪孽時完成。這種舉動的聯繫,最好依據神在此時通過耶利米所顯示的旨意來理解。神藉著各種表號和象徵,以及直接的預言向留在猶大的人宣佈,他們唯一平安的出路就是順服巴比倫的國王。他們的罪孽太重了,無法改變耶路撒冷及其居民的厄運。他們必須承擔自己的罪孽。被擄是免不了的。這與好鬥者驕傲的野心直接衝突。這些人在假先知的支持下,公然拒絕了耶利米的懇勸,實施抵抗的計畫。耶利米則被視為內奸和叛徒。和以西結一同被擄的人也抱有同樣的看法。他們不肯耐心地接受神的計畫,承擔自己的罪孽,弄清他們苦難的根源,就是他們頑梗不化的心,倒希望他們所愛的城邑能繼續保存下來,並且他們很快就能回到自己的故鄉。

   露出。象徵準備行動。 ──《SDA聖經注釋

 

【結四8「我用繩索捆綁你,使你不能輾轉,直等你滿了困城的日子。」

         用繩索捆綁你: 這是神繼續讓先知處在痛苦的狀態。這象徵耶路撒冷的毀滅是神的懲罰,猶大百姓絕對不能避開那懲罰(5:22)。 ──《聖經精讀本》

 

【結四9「你要取小麥、大麥、豆子、紅豆、小米、粗麥,裝在一個器皿中,用以為自己作餅。要按你側臥的三百九十日吃這餅。」

小麥與大麥是巴勒士坦與巴比倫的主食,在用字方面,似指巴比倫的農產。豆子與紅豆是巴勒士坦的土產(撒下十七28,廿三11)。這裏小麥與大麥為一組,豆子與紅豆為一組,以成雙為單元。

「小米」在舊約中只有此處出現,此字dhn與亞甲文duh\nu十分近似,似只在巴比倫出產。粗麥在出埃及記九章卅二節提及,是在埃及出產的。以賽亞書廿八章廿五節,在麥田的邊上種這種粗麥。這食物是在側臥的三百九十日喫的,即指先知向左側臥的時候。──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9 餅的原料】這裡所列供以西結作餅的材料,包括一些普通的穀物(硬粒小麥、大麥、雙穗小麥〔和合本:「粗麥」〕)。這幾種穀物都是古代近東所有民族的日常食物,每一個在亞喀得語和烏加列語都有對應的同源字眼。小米是夏季收割的穀物。這配方中不尋常的作料是豆子和紅豆(NIV:「兵豆」)。這些蔬菜主要是作湯的材料,雖然偶爾磨碎加在小麥中製造粗麵包,但並不常見。布洛克(D. Block)很合理地提出以西結所調製的,是象徵圍城的麵包,材料是從各個容器底部收集回來的碎粒。──《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9~17以西結終於明白到即將臨到之圍城的可怖。他每天只可喝一誇脫的水,吃八安士的粗餅,還要用人糞作燃料來烤餅。以西結求主豁免他不用做最後那件事,他恐怕會玷污自己(14節;比較出二二31;申二三13),因此,神容許他用“牛糞”來代替人糞(15節)。──《雷氏研讀本》

         按時量吃喝:這是代表耶京被圍困時饑荒的威脅。──《串珠聖經註釋》

         本文象徵性地表現了猶大將被包圍,百姓會驚惶戰兢地喝極少的水、吃不淨之餅。本文預言他們:①將因得不著所需的糧食,而陷入極度的饑饉;②將被擄到外邦人之中,吃不潔淨的餅(13)。神之所以使這些苦難臨到自己的百姓,是為了使他們回顧曾經所享受的豐盛恩典,從而認識到自己犯的罪。 ──《聖經精讀本》

 

【結四10「你所吃的要按分兩吃,每日二十舍客勒,按時而吃。」

以當時的量度計萛,一舍客勒為一一.三公分,二十舍客勒應為二二六公分,即為七.九兩,不到八兩。在那時窮苦人每日只喫兩餐,而每餐四兩,怎能果腹?這是糧食極為缺乏的日子。這是每日的量,又「按時」而喫,只有那麼多,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日子,必艱苦萬分。──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二十舍客勒」,約二二七克(八安士)。──《串珠聖經註釋》

 

【結10 食物的分量】以西結的食物必須過秤並在指定時候食用,代表圍城之時糧食必須實行嚴格配給。二十舍客勒等於八盎司。他不會餓死,但這麼少的熱量卻會使他嚴重虛弱。食而不飽的衰弱,正好反映了耶路撒冷的狀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10~11以西結所吃的食物極差,量也極少。二十舍客勒的餅(228.5g)1/6欣的(0.64l)的水就是他一天的糧食。現代人的饑饉並不是糧食的缺乏,乃是:①因聽不到耶和華的話語而導致的貧乏(8:11);②因沒有領受聖靈的活水而導致的屬靈饑渴和困乏(6:35;7:38)。 ──《聖經精讀本》

 

【結四11「你喝水也要按制子,每日喝一欣六分之一,按時而喝。」

一欣為一加命,共四誇特(quart)。現只○.七五誇特,也可說十分有限。圍城的情況十分嚴重。──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一欣六分之一」:約六十毫升。──《串珠聖經註釋》

 

【結11 水的分量】圍城之時亦有必要配給食水,因為城中居民必須倚靠水庫的存水(見:耶三十八6的注釋),以及來自西羅亞水道的池水。以西結每日的配給是六分之一欣,即三分之二夸脫。主前五八八年夏秋的酷熱天氣對耶路撒冷的居民來說,必然十分難受。食水配給這麼少,只會加增他們的痛苦。──《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12「你吃這餅像吃大麥餅一樣,要用人糞在眾人眼前燒烤。”」

大麥餅是窮人喫的,中產階級以上的才喫小麥的食品。在東方,以牲畜的糞,滲有碎草,曬乾後可作燃料,是極普遍的。但在律法中必視為汙穢,更河況是人糞?──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人糞」:在律法中被視為污穢。用人糞燒烤,表示以色列人於被擄之地將被玷污,無法遵守宗教上有關潔淨的條例。──《串珠聖經註釋》

         “用人糞…燒烤”:表示猶大人在被擄時要吃不潔淨的食物(四13)。中東民族有用牛糞加禾草當燃料,用人糞烤的餅是難以接受的食物。──《啟導本註釋》

         用人糞……燒烤: 因人糞是不潔淨的,所以把人糞當作燃料也是不潔淨的行為(23:13)。然而神卻如此命令以西結,這是為了表明:①將來,耶路撒冷城中不再有燃料;②以色列百姓將會過不潔淨的生活。 ──《聖經精讀本》

 

【結1215 燃料】牲畜的幹糞和壓榨橄欖剩下的渣餅,是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等地區最常用的燃料。樹木十分珍貴,不能作煮食、取暖之用。但當神命令他用人糞煮食之時,以西結卻大為嫌惡。因為人糞是不潔之物,必須埋在遠離人類住處的地方(申二十三1214)。以西結是個祭司,這樣做會使他不潔,他實在無法順從。神折衷讓他用牛糞煮食。──《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13「耶和華說:“以色列人在我所趕他們到的各國中,也必這樣吃不潔淨的食物。”」

以色列人被趕逐出本國,至外邦那些不潔淨之地。在以色列外,都不潔淨。可能那些地方都是拜偶像之地(本書卅六18下)。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是在不潔淨的狀況中,食物的預備與喫用,都不潔淨,好似喫居喪者的食物(何九3起,參閱申廿六14)。──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14「我說:“哎!主耶和華啊,我素來未曾被玷污,從幼年到如今沒有吃過自死的,或被野獸撕裂的,那可憎的肉也未曾入我的口。”」

先知的話確實表明聖潔的理想,既否認罪愆,也表明清白。試比較申命記(廿六13-15)有一連串的否認,其中以四節上為最主要的。

汙穢是以口為主,入口必為不潔(利十一44),以賽亞書五章十四節也以「口」為玷污之處,所以先知再經強調。──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自死 ...... 撕裂的」:律法禁止吃這些肉(利7:24; 22:8),原因是沒法把裡頭的血適當地放盡(參利17:11-16)。

          「可憎的肉」:原文指留到第三天的祭肉;律法規定把它燒掉(見利7:18; 19:7)。──《串珠聖經註釋》

         以西結認為把人糞當作燃料是不潔淨的,所以祈求神不要把人糞當作燃料。但以理、彼得等信實之人,亦拒絕用不潔淨之物,聖徒的生活與靈魂當因主的話語變得聖潔無瑕疵(119:9;2:15;彼後3:14)。 ──《聖經精讀本》

 

【結四15「於是他對我說:“看哪,我給你牛糞代替人糞,你要將你的餅烤在其上。”」

這裏神給予以西結特殊的許可,讓他將牛糞當作燃料,仍是象徵性的。在這些象徵的動作與物件,主為使先知明白未來敗亡與被擄的事無可避免,玷染汙穢也是必有的。在宣告審判與刑中,神不是沒有憐憫,仍有無限的恩慈,不但供應食物,使先知不致飢餓與乾渴至死,而且給予許可,將汙穢的都可成為潔淨,至少使先知不會那麼困難而接受與遵行。──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牛糞」:是平日所用的燃料。──《串珠聖經註釋》

 

【結四16「他又對我說:“人子啊,我必在耶路撒冷折斷他們的杖,就是斷絕他們的糧。他們吃餅要按分兩,憂慮而吃;喝水也要按制子,驚惶而喝。」

這節經文幾乎是引述利未記廿六章廿六節,折斷他們的杖,是使他們斷絕糧食而失去力量。在以西結書五章十六節饑荒的嚴重,十四章十三節也有與本節同樣的涵義。在利未記廿六章卅九節:他們因罪孽而消滅,在十七節也有同樣的語句,可參閱本書廿四章廿三節及卅三章十節。──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16~17耶路撒冷居民將會淪落到最壞的狀態,窮乏而敗落。他們將藉著這些懲罰而發現神的公義(6:10;7:4,27)。神懲罰聖徒是因為愛他們(3:19),也是因他們是神真正的兒子(12:8)。 ──《聖經精讀本》

 

【結四17「使他們缺糧、缺水,彼此驚惶,因自己的罪孽消滅。”」

「使」可譯為「結果」,是一種結語的形式(可參閱六6,十二19,十四5,十六63)。他們缺少飲食,物質的貧乏是說明神旳咒詛,而他們是自取滅亡,因為罪孽有自行毀滅的力量,無人可以逃脫。他們自知罪愆,因此驚惶不已,而且被此恐嚇,自知無法退避,惟有等候神大而可畏的審判。──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思想問題(第4章)】

 1 神為何要對一班已經被擄在外的猶大人,如此生動地預言耶路撒冷被圍困,被攻陷的慘況,及她受罰的年數?留意歷史背景。

 2 在傳信息的日子,以西結先知的生活要受什麽限制?試找出二二七克(八安士)麵包和六十毫升水的確實分量。你若要在生活上見證你的信仰,你的行動是否也會受到諸多限制?你願意嗎?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