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十章拾穗 【結十1】「我觀看,見基路伯頭上的穹蒼之中顯出藍寶石的形狀,仿佛寶座的形像。」 這寶座不是至聖所內的約櫃,而是從天降下的,由基路伯扛著。神的榮耀以藍寶石的珍貴與華美來形容。七十士譯本省略了這句「彷彿寶座的形像」,在敘述上簡化了很多。──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參1:26。於該處,「他們頭以上」的「他們」是指四個活物,而這裡則指出寶座的形像是呈現於「䣝嶋篐」頭上的穹蒼。──《串珠聖經註釋》 本章重述一章先知在迦巴魯河畔所見異象,但較詳盡,並說出所見活物乃天使基路伯。2節的火炭代表刑罰,神的榮耀離開耶城(18節),不在祂子民中間。但看九3注。──《啟導本註釋》 寶座的形像: 是神的榮耀所臨格的地方(1-26:28),象徵神的統治(啟4:2)。──《聖經精讀本》 【結十1 藍寶石的寶座】本節覆述一章26節對寶座的形容。按照蒲林尼的著作,至少從羅馬時代開始,「藍寶石」一詞其實是指天青石。直至中世紀時代末期為止,深藍色的天青石都經常被稱為藍寶石。「藍寶石」(希伯來語 sappir,英語 sapphire)一語源自梵文,後被拉丁文用作借詞。天青石是由似長石(felspathoid)、方鈉石(sodalite)、青金石(lazurite)等礦物構成,產地是阿富汗的山區。這種石頗為易碎,有首飾、馬賽克鑲嵌畫、裝飾傢俱等用途。使之宜於作為飾物的閃爍特性是來自石中的黃鐵礦成分。在亞喀得文獻中,這石經常與大神的居所有關聯。──《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十1 基路伯】有關聖幕和約櫃頂蓋裝飾性基路伯的形貌,可參看:出埃及記二十五18~20,二十六1~6的注釋。耶路撒冷聖殿中的兩個基路伯是用橄欖木製造,用金包裹(見:王上六23~28)。這幾個物件的圖像意義,都是基於神的臨在是高舉在基路伯雙翼之上的觀念。神和基路伯的密切關係,可能與迦南和美索不達米亞神祇騎著或站在動物背上的形像有關(例如:巴力跨在公牛背上)。亦需一提的是亞述藝術中的有翼活物,對於聖經中基路伯的描繪,可能也有影響(見:結一5的注釋)。第一章並沒有表明這些活物是基路伯,但本節將他們歸於這類。這是很合理的,因為基路伯最常見的形容,是屬神之物或神臨在的守衛者。──《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十1~7】耶京的罪惡已一一列出,耶和華發出命令準備焚燒耶京。這個審判是神離棄 百姓的徵兆。──《串珠聖經註釋》 【結十1~8】代神施行審判的人,聖潔的基路伯取滿火炭,撒在城上,使城成為火海。此異象意味著以色列諸城將徹底被毀壞,那火如曾經降在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硫磺之火(創19:24,25)。 ──《聖經精讀本》 【結十2】「主對那穿細麻衣的人說:“你進去,在旋轉的輪內、基路伯以下,從基路伯中間將火炭取滿兩手,撒在城上。”我就見他進去。」 「主對那穿細麻衣的人說」原文謂:「主說……對……說」「說」字重複,為要加重語氣,表明十分鄭重,可在聖經中別處見到(如創廿二7,四十六2;撒下廿四17;斯七5;尼三34)。 穿細麻衣的人必有祭司的身分,可以進去到基路伯中間,執行神的命令。他將炭火撒在城上,表明神的忿怒,降在耶路撒冷。神是烈火,能燒燬與除滅。這是忿怒的火降下,如祂曾降火在所多瑪,俄摩拉城(創十九24)。這火降下,猶如落雨,也有說明在詩篇(十一6及一四○11)。 這炭火在積極方面除掉人的罪,潔淨一切的汙穢(賽六6、7)。但此處完全是除去與消滅罪人,是可怕嚴厲的刑罰,為彰顯耶和華的榮耀,祂公義與聖潔是大而可畏的。──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那給忠心的餘民畫記號的文書,這時把毀滅的火炭撒在城上。──《雷氏研讀本》 「撒在城上」:火炭落在惡人身上乃神審判的舉動;(參詩140:10; 啟8:8);耶路撒冷所受的審判有如所多瑪、蛾摩拉所受的(創19:24)。──《串珠聖經註釋》 將火炭……撒在城上: 此經文表明施行審判的就是耶和華神(詩50:6;賽66:16),而且神將藉著巴比倫軍隊審判耶路撒冷。B.C.588年,尼布甲尼撒率領軍隊包圍了耶路撒冷,B.C.586年,他終於攻陷了耶路撒冷(王下25:1-3)。神對不義的人施行自己的公義(耶11:20),以潔淨罪孽(耶33:8)。在聖經中,“火炭”多半象徵潔淨(賽6:6),在本文則意指審判。 ──《聖經精讀本》 【結十2 火炭代表刑罰,這刑罰將會以甚麼方式臨到耶路撒冷?】神的全然聖潔要對罪進行審判。基路伯是大能的天使,將燒紅的煤炭撒在全城,代表了對罪的清洗。這在耶路撒冷則意味著那些拒絕悔改和明目張膽犯罪之人的滅亡。這一預言發出不久,巴比倫便燒毀了耶路撒冷(參王下25:9;代下36:19)。──《靈修版聖經註釋》 【結十3】「那人進去的時候,基路伯站在殿的右邊,雲彩充滿了內院。」 「那人」必仍指那穿細麻衣的,他進去,發現基路伯站在殿的右邊,右邊是南邊。依照八、九章,重點一直在北邊,那邊人們在犯罪拜偶像,行可憎的事。所以基路伯站在另一邊,為避免這些罪汙。 雲彩是表明神的榮耀,榮耀充滿在內院,在至聖所,神在那裡,使先知可以感受得到。──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十4】「耶和華的榮耀從基路伯那裡上升,停在門檻以上。殿內滿了雲彩,院宇也被耶和華榮耀的光輝充滿。」 耶和華的榮耀是祂的同在。但是祂的榮耀即將離去,從基路伯那裏上升。這是祂離去之前第一步驟。基路伯仍在原處,因為他們還有工作,要幫助那穿細麻衣的來執行神的審判。 雲彩與光輝使人仍回想出埃及的歷史經驗,他們曾在曠野的時候,有神的引導,日間有雲柱,夜間有火柱,神一直陪伴凓他們,與他們同在。那景象是光耀的,顯而易見,給予神的子民保證的恩惠。──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本節的“基路伯”跟第九章3節的基路伯相同。本章的另一些基路伯則有所不同,他們與寶座戰車的異象有關。──《雷氏研讀本》 榮耀……停在門檻以上: 自今為止,神都是坐在基路伯中間向百姓說話(出25:22;利16:2)。如今,因百姓罪孽深重,神的榮耀就要離開那裡。罪使神擔憂(撒上15:11;弗4:30),且使神無法彰顯大能而離開那地(士16:20;撒上16:14)。因此,聖徒當懼怕犯罪過於懼怕死亡(創39:9;但3:18),且要過聖潔的生活(弗4:21-32)。
──《聖經精讀本》 【結十4 耶和華榮耀的光輝】有關神「榮耀」(kabod)的討論,以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學中神性榮光梅嵐穆概念的對比,可參看:以西結書一4,一26~28的討論。有關比較埃及和亞喀得宗教文獻對神性光輝的描述,和對看見這神聖光芒之人所構成的危險,可參看:出埃及記十三21~22,三十三18~23的討論。──《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十5】「基路伯翅膀的響聲聽到外院,好像全能 神說話的聲音。」 聲音。拍動翅膀暗示基路伯準備離開聖殿(見結1:24)。 全能神('El-Shaddai)。是耶和華常用的名稱。Shaddai有時單獨使用而不加'El(神),特別是在《約伯記》中,這樣用了31處。Shaddai 的詞根含義不明。學者們提供了各種解釋,但都不令人滿意。──《SDA聖經注釋》 【結十6】「他吩咐那穿細麻衣的人說:“要從旋轉的輪內、基路伯中間取火。”那人就進去站在一個輪子旁邊。」 那人受命取火,但對那聖潔的榮耀,還是怕接觸以免觸犯,所以謹慎地站在輪子旁邊,等待著基路伯將火遞給他。在第七節記述基路伯的動作。這裏完全沒有提到城內被火焚燒的情景與後果。但是這與第九章的描述完全符合,在異象中,神的使者要執行審判的使命。歷史的事實證明這事,在五八七年耶路撒冷城被火焚燒,記載在列王紀下廿五章九節。──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這些動作象徵地上的事件是與上天密切聯繫的。歷史絕不是盲目前進的。在人間事件的矛盾衝突背後,有神在實施祂的旨意(見結1:19注釋)。 ──《SDA聖經注釋》 【結十6~7】雖然這“火”只是神審判的象徵,但巴比倫人確實焚燒了耶路撒冷(王下二五8,9)。──《雷氏研讀本》 焚京的情況沒有在異象中顯明,這裡只描寫執行這使命的使者離去的情景。──《串珠聖經註釋》 【結十7】「有一個基路伯從基路伯中伸手到基路伯中間的火那裡,取些放在那穿細麻衣的人兩手中,那人就拿出去了。」 猶太人希望神的殿免受玷污,但他們失望了。這種污穢,部分是因拜偶像者屍體的血而造成的。──《SDA聖經注釋》 【結十7-8】這裏值得注意的是「手」,基路伯伸手將炭火傳遞給那穿細麻衣的。那人伸兩手來接取,之後就立即拿出去執行。手是作事的,他們都以順服的心來作神吩咐的事。傳遞的手和接取的手,神的事工就這樣做成了。 還有在基路伯翅膀之下,顯出有人手的樣式。這是基路伯的手嗎?還是另一些描述。是到手,不僅顯明神的作為,也表露神的顯現。祂榮耀的彰顯(Theophany : The Divine Manifestation),是為表明祂的公義。神的顯現,是以話語與作為,而這作為往往是審判的、刑罰的。詩人切切地求神的顯現(詩廿七4,四十二3),他們的目的無非證實神的同在與看顧。──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十8】「在基路伯翅膀之下顯出有人手的樣式。」 這只手代表全能神的手,支持和引導著天上的生靈。這些生靈又推動輪子。這象徵神的手在引導著地上的事件。
──《SDA聖經注釋》 【結十8~17】這段描述跟第一章類似的寶座戰車。在第一章10節,活物的四個臉被描述為人的臉(他們向以西結移動時,這臉在前面)、獅的臉(在右面)、牛的臉(在左面)和鷹的臉(在後面)。在這裏(一○14),他們卻在以西結的南面,向東面移動,以致牛的臉向以西結;以西結稱之為基路伯的臉,也許由於他首先看見這臉。──《雷氏研讀本》 【結十8~22】這裡再度描寫1:8-21的異象,指出一些在1章中沒提過的細節,但主要表明這次的異象與先知在谷中所見的無異(15, 20, 22)。
以色列之神的榮耀竟然離開聖殿的施恩座,任聖城被焚毀,荒涼,這是一件驚人的事實,對選民而言無異是最可怕的刑罰(參申31:16-17)。──《串珠聖經註釋》 【結十9】「我又觀看,見基路伯旁邊有四個輪子,這基路伯旁有一個輪子,那基路伯旁有一個輪子,每基路伯都是如此;輪子的顏色(原文作“形狀”)仿佛水蒼玉。」 這裏的敘述,是重複第一章,活物就是基路伯。在一章十五節,活物的臉旁各有一輪。十六節也敘明輪子的顏色好像水蒼玉。──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基路伯: 頻頻地出現在聖經中,有多重含意:①定義:基路伯的希伯來語,意指“中保”,屬於天使的一個階層;②身份:基路伯似乎分幾個等級。聖經多半稱他們為“主的使者”(Angle of the Lord)。基路伯的頭領被稱為“天使長”(帖前4:16;猶1:9),或“大君”(但10:13)。可能迦百列和米迦勒的名字似乎也與此相關;③數目:未曾指明總數。但是根據1:5;10:9,12,有四個基路伯。以色列宗教建築物中的基路伯,都是複數,因此其數量估計頗為壯觀;④形狀:i.人和獅子的臉(結41:18);ii.人、獅子、鷹、牛的臉(1:6,10;10:14,21,22);iii.有兩個或四個翅膀(1:6,11;王上6:24);iv.翅膀之下有人的手(1:8;10:8,21;賽6:2);v.腳掌如牛犢之蹄(1:7);⑤功能:i.監視(創3:24);ii.代行審判(10:2,7);iii.搬運神的寶座(1:16,17;10:11;出25:22;民7:89;撒上4:4;詩80:1);⑥在舊約中用以裝飾的例子:i.約櫃(出25:18-20;37:7-9);ii.聖所(出26:1以下;36:8,35);iii.所羅門聖殿(王上6:23-28;代下3:10-14;5:7-9);iv.以西結聖殿(結41:17-20);⑦結論:根據上述的事實,基路伯由神所造,是協助神展開救贖史的屬靈存在。 ──《聖經精讀本》 【結十9 水蒼玉】這種准寶石在本節和在一章16節一樣,都是稱為「他施石」('eben tarshish)。大部分解經家認為它是指綠柱石(beryl)或黃玉(topaz)。兩樣都能反射光線,符合本段經文半透明光輝的描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十9~22】以西結在迦巴魯河邊(1:4-21)所看見基路伯和輪子的異象,再一次出現在關於耶路撒冷的異象中。只是神的榮耀駕著基路伯徐徐離開了耶路撒冷聖殿。這象徵神在離開罪惡所玷污的以色列全地。由此可知:①神聖潔的榮耀,不能與惡貫滿盈的人共存(民12:9;何10:5);②罪會使人與神隔絕(賽59:2)。 ──《聖經精讀本》 【結十10】「至於四輪的形狀,都是一個樣式,仿佛輪中套輪。」 至於四輪的形狀,都是一個樣式. 表示彼此相似,由同樣的東西構成,有水蒼玉的顏色;每一個輪的外型、構造、質料、樣式都彼此一致,正如真實福音所產生的眾教會一樣。 仿佛輪中套輪並不是指輪在輪中,乃是指彼此交叉或彼此貫穿。──John Gill 【結十10-14】這幾節經文,也都是重複第一章的敘述,基路伯替代活物,因二者是同一的。他們仍是在同一方向,有同一步伐,直行並不掉轉。第一章四個輪輞周圍滿有眼睛。但此處特別補充,基路伯全身連背帶手和翅肪,也都有眼睛。第一章只提輪子,此處是旋轉的輪子,二者用字也不相同。這裏的描述似乎更加生動。 第一章曾提說活物四個臉面,這裏也有四個。第一章活物的臉面,前是人臉,後是鷹臉,右是獅臉,左是牛臉。這裏沒有提說臉的前後右左,只以基路伯的臉,即天使的臉,再有人臉及獅子與鷹鳥的臉。如果前後對照,基路伯的臉應為牛的臉面了。在米所波大米,有帶翅翼的公牛在宮殿與廟宇門口立像,作為守著。可能北國耶波安王在伯特利及但二地立的牛犢,也作為基路伯。基路伯只為守著耶和華的榮耀。但以後人們只當作神明的偶像來敬拜,可見他們隨從異教可憎的事(參閱王上十二28-29)。──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十11】「輪行走的時候,向四方都能直行,並不掉轉。頭向何方,他們也隨向何方,行走的時候並不掉轉。」 輪行走的時候,向四方都能直行由於四個輪彼此貫穿,所以有四個不同的方向,正如新耶路撒冷是四方形的(啟二十一16),表示它們的情況和狀態彼此一致,又表示它們的行動、行為和言談也保持一致。 並不掉轉並不轉左或轉右,它們忠於使命,緊緊跟從神的話,所有的談論、教訓和敬拜都遵照神的話。 頭向何方,他們也隨向何方意指教會長老和牧者們談論和作為完全跟從元首基督的旨意,引導全體成員隨之行動。 行走的時候並不掉轉意指它們一面注意「頭」的心意,一面使行動完全附和。 【結十12】「他們全身,連背帶手和翅膀,並輪周圍,都滿了眼睛。這四個基路伯的輪子都是如此。」 參1:18。這裡連基路伯的全身都長滿了眼睛。──《串珠聖經註釋》 他們全身,連背帶手和翅膀這是指基路伯的身體、背部、手.
和翅膀,而不是四輪的;正像四輪的外型、構造、質料、樣式都一樣,基路伯的身體、背部、手.
和翅膀也都一樣,這表示福音的使者們,他們道理、事工和談論全都一致。 並輪周圍,都滿了眼睛意指輪的框架和四周都滿了眼睛,預表基督的教會是由明亮的人們所組成,深切知道他們的罪惡和危機,轉而仰望基督和祂的救恩,小心翼翼地行動,並相望相助。 這四個基路伯的輪子都是如此意指這些輪子都是屬於四活物或基路伯。──John Gill 【結十13】「至於這些輪子,我耳中聽見說是旋轉的。」 至於這些輪子意指教會雖然出現在各地,卻是屬天且合一的,性質像輪子是旋轉的象徵完全。 我耳中聽見說是旋轉的意指先知聽見有聲音告訴他基路伯的臉面像甚麼。(「是旋轉的」參閱上句解說。) ──John
Gill 【結十14】「基路伯各有四臉:第一是基路伯的臉,第二是人的臉,第三是獅子的臉,第四是鷹的臉。」 「䣝嶋篐的臉」:在1:10原是「牛的臉」。──《串珠聖經註釋》 是基路伯的臉: 出現在迦巴魯河邊的活物,其左臉是牛的面(1:10)。但是本文卻稱它為“基路伯”的臉。將新形象賦予活物,是為了表明這活物就是天使。
──《聖經精讀本》 【結十15】「基路伯升上去了,這是我在迦巴魯河邊所見的活物。」 【結十16】「基路伯行走,輪也在旁邊行走;基路伯展開翅膀,離地上升,輪也不轉離他們旁邊。」 【結十17】「那些站住,這些也站住;那些上升,這些也一同上升,因為活物的靈在輪中。」 【結十18】「耶和華的榮耀從殿的門檻那裡出去,停在基路伯以上。」 【結十18 門檻的重要性】地方的入口在聖經世界中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它可以是審判之處(申二十二20~21),也可以是施行法律之處,可以在此執行降服或崇拜的行動(撒上五4;結四十六1~2)。它可以標明進出某個住宅之處,也可以和以西結書這裡一樣,標明聖潔空間進入世俗環境的地點。──《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十18~19】十章四節,耶和華的榮耀從基路伯那裏上升,停在門檻。耶和華的榮耀已經移動,停在門檻,是內院的出口。那時基路伯完全沒有動作。但是基路伯現在又移動了,跟著出去。他們究竟是守著的靈,為侍奉耶和華的榮耀。──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耶和華的榮耀離開聖殿,來到殿的“東門口”(比較四三4)。倘若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時被接受為彌賽亞,祂大概也是從這門進入聖殿。基督被拒絕之後,便從這門出去了(太二一12~17)。──《雷氏研讀本》 【結十19】「基路伯出去的時候,就展開翅膀,在我眼前離地上升。輪也在他們的旁邊,都停在耶和華殿的東門口。在他們以上有以色列 神的榮耀。」 「東門」:是聖殿範圍主要的入口(參43:1, 4; 44:1-3),可通往橄欖山(11:23)。──《串珠聖經註釋》 【結十19 東門】這應該是聖殿外院的門口。聖殿複合建築雖是東西向的建築,王宮的建築物和院子與聖潔特區究竟有多麼密切的關係卻不清楚。以西結在此所指的可能是連接聖殿和王宮的門戶。若然,本節的意義就更深了,因為耶和華準備離棄的不但是宗教社群,更包括世俗的政權。──《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十20】「這是我在迦巴魯河邊所見、以色列 神榮耀以下的活物,我就知道他們是基路伯。」 【結十20-22】這裏總括以上的描述,幾乎完全與第一章相同。廿一章重複十四節上及八節。七十士譯本將四個翅膀改為四對翅膀,即成為八個了。 七十士譯本多附加「在以色列神耶和華榮耀以下」在「所看見的」之後。這樣為加重語意,以神的榮耀為主。最後一句是重複一章十二節上。──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十21】「各有四個臉面,四個翅膀,翅膀以下有人手的樣式。」 【結十22】「至於他們臉的模樣,並身體的形像,是我從前在迦巴魯河邊所看見的。他們俱各直往前行。」 【思想問題(第10章)】 1 本章1-8強調火炭是取自基路伯中間,象徵耶京所受的審判是神親自指派,並由 的使者所執行的。今天,你對自己的際遇有何看法?是機緣巧合,抑或是神在你身上的工作、審判或磨煉?參來12:5-13。 2 10章(9-17)再一次描述四輪的榮耀(參1),這幅圖畫究竟有什麽意義?參1章注及2-3章的思想問題2。 3 試追探神的榮耀之行蹤(9:3; 10:1, 18-19),並想像在榮耀中的神當時的「心情」。是誰佔據著你生命的寶座?是這位榮耀的主嗎?你是否屢次犯罪,使神的榮耀要遠離你?參林前6:19-20; 弗4:30; 雅4:4-8。 ──《串珠聖經註釋》 【結十章
神的榮耀逐漸離開了,是最終的遺棄?還是在等待猶大人回轉?】第8章到第11章中描繪神的榮耀離開了聖殿。神的榮耀先是停在北門上(8:3-4),然後移到“門檻”(9:3),接下來是聖殿的南邊(10:3-4),再下來是東門(10:18-19,11:1),最後到了聖殿東面的山上(11:23)。這座山也許是橄欖山。神的榮耀因為百姓犯罪而離開了聖殿。──《靈修版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