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三十八章拾穗 【結三十八1】「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第三十八、三十九章描述以色列將來所面對的攻擊,以及神要拯救祂的子民。入侵的軍隊“從北方的極處”來(三八15)攻擊巴勒斯坦,卻被超自然力量的幹預所摧毀(三九3)。埋葬他們的屍體需要七個月(三九11~15),而他們的兵器將要為以色列提供七年的燃料(三九9,10)。戰爭的時間不明確。以色列人將會安然居住,無論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情況(三八11,12)。這就指出戰爭會在大災難中期發生,當時以色列在與敵基督互定條約下感到安全。但戰爭完結後,有飛鳥和野獸來吃戰士的肉,這情景跟大災難末期的哈米吉多頓大戰相似(三九17~20;啟一九17,18)。此外,在衝突結束後,列國要看見神審判的手,而以色列也知道“耶和華”是他們的神(結三九21,22)。也許第一次的攻擊在大災難中期前開始,其後繼有一浪又一浪的入侵,直到末期引發哈米吉多頓大戰。約翰在異象中看見歌革和瑪各在千禧年結束時的戰爭(啟二○7~9),但那在時間和特色上跟以西結所描述的都有不同。兩處都使用歌革和瑪各並不表示兩個戰爭是相同的。這裏的用詞指一個明確的地點,啟示錄卻指基督在世界各地的仇敵。──《雷氏研讀本》 三十八~三十九章預言要攻打以色列的各國,但以色列會得到神的幫助。──《啟導本註釋》 【結卅八1~6 瑪各、歌革為何地何人?】 答:歌革Gog(意房頂,高),是瑪各地的領袖,就是羅施,米設,土巴的王。(結卅八3)。按創世紀十章二節的記載,瑪各,米設,土巴,哥蔑都是雅弗的兒子。他們建立了北方的諸國,米設與土巴人曾到推羅販賣過人口,又是成為盜殺之民。(結廿七13,卅二26)。一般認為羅施是指俄羅斯Mussia,但無根據。米設是指莫斯科Moscow,土巴是指他巴斯克Tobolsk( 西北利亞城名),此二地大約是在小亞細亞的東部。歌蔑是指基米利亞人Cimmerians,發源於黑海的北邊,至以西結時代,便遷至小亞細亞一帶。陀迦瑪是指亞美利亞Armenia,位於小亞細亞的東北邊。不論各國究竟為何,從以西結的觀點看來,他們都是住於北方的極處,(結卅八6,15;卅九2)。就地圖關係位置而言,乃是指為俄羅斯無疑。這些國民皆屬強橫野蠻之族。歌革,瑪各都是象徵代表全地上不敬神的國家,歌革是預言中所題這世界末了的一王,因到耶路撒冷搶奪財寶而滅亡(結卅八2—卅九29)。在啟示錄中,歌革、瑪各二名再次出現,代表受撒但掌權指揮的列國,他們末次攻擊神的百姓而被天火降滅。(啟廿7—10)——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上)》 【結三十八章 歌革是個國家嗎?還是一個人?】 以西結在三十七章裡啟示了以色列(神的百姓)將如何從世界各地回到家園。一旦以色列強壯起來,北部的聯盟就要向它進攻,為首的是歌革(參啟二十8)。他們的目的是要摧毀神的百姓。歌革的聯盟從黑海東南部的山區和裡海(土耳其中部)的西南部,到今天的伊朗、埃塞俄比亞、利比亞也許還有俄羅斯等地區。歌革可能是個人(他有時被認為是西元前660年路德的吉基王),或者是世間罪惡的象徵。無論是象徵性的還是字義上的,歌革代表了對抗神的全部軍事力量。 許多人說,以西結描述的戰鬥將在人類歷史的最後階段發生。但在啟示錄20章中描述的內容和在這裡所描述的事件又有許多差別。無論這場戰鬥發生在哪兒,在何時,信息都是清清楚楚的:神要拯救自己的百姓,在神至高無上的能力前面沒有能站得住的敵人。──《靈修版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1~16】歌革攻擊以色列地:這段敘述表露歷史事實與神旨意的相互關係。以色列民回歸故土後,生活平定,誰知北方的一股勢力正在醞釀,準備南侵攻擊以色列,率領者心中有數,勝券在握。但耶和華另有旨意,會藉著歌革的野心來彰顯自己的聖名。──《串珠聖經註釋》 本文描繪了由歌革率領的聯合軍向以色列進攻的光景。那時,以色列和列國聯軍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戰爭。神以大能與約民同在,以色列大獲全勝,從而高舉了神的榮耀和權能。直到耶穌再來的前夕,教會將一直受撒但的逼迫和抵擋,但這是撒但的最後掙扎,最終勝利必然屬於聖徒和教會。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1~29】指出以色列的鼎盛期——大衛時代的和平與繁榮將會得到恢復。它預示了將來歷史所要發生的事件,表明神國度的成長和撒但對此的攻擊。列國因嫉妒以色列的富強,而發起氣勢兇猛的攻擊,但最終也是以被毀滅而告終。同樣,向神的權柄挑戰的撒但勢力也終將被滅亡。生活在這世界上的基督徒雖然遭受許多患難和痛苦也不致受挫折而垂頭喪氣,因為確信基督最終必戰勝撒旦的勢力(路12:32)。對歌革和瑪各的審判預言,暗示末世裡敵基督對教會的攻擊。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2】「“人子啊,你要面向瑪各地的歌革,就是羅施、米設、土巴的王發預言攻擊他,」 瑪各是雅弗的兒子。長子為歌蔑,是與歌革聯盟,是陀迦瑪之父(創十3),也是聯盟(卅八6)。歌革為瑪各之代表。歌革是來自北方的極處(卅九2)很有力的首領(「羅施」的字義),與他同盟的也都是在北方的極處(卅八6)。耶利米十分強調北方的仇敵(四-六)。──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歌革”。這字詞的來源難以確定。歌革大概指住在瑪各的人的領袖。約瑟夫認為“瑪各”就是西古提人之地,是一個位於黑海北面和東北面,以及裏海東面的地帶(現由獨聯體的三個成員國佔領: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羅施、米設、土巴的王”。羅施位於今天伊朗。土巴位於今天土耳其。──《雷氏研讀本》 「瑪各地」:無法確定為何地,大約是指北部。 「羅施」:原意是「頭」、「首要」,故「羅施 ...... 土巴的王」可譯為「米設、土巴的大君」(3節同)。 「瑪各、米設、土巴」在創10:2中是雅弗的兒子,即挪亞之孫。米設、土巴的地點,參27:13。──《串珠聖經註釋》 “歌革”指“瑪各”的王,含義不詳。據猶太史家約瑟夫說,瑪各在黑海以北,今俄羅斯聯合體國境內。羅斯、米設、土巴都是在小亞細亞。這段預言極難解釋,因不知道這些地方何所指,有的認為歌革指波斯或希臘;有的認為瑪各指俄羅斯。──《啟導本註釋》 瑪各地的歌革: 關於歌革的身份,有以下幾個見解:①理底亞王該吉(Gyges),他的名字在亞述巴那帕文獻中記載為Gugu;②該雅(Gagaia):在Tell el-Amarna文書中描述為外邦地;③迦迦(Gaga),是Ras
Shamarah文獻中的一位神的名字;④亞歷山大或與他相似的歷史人物。在這些見解中,最恰當的可能是第一個主張,名字的起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象徵著欲毀滅神子民的惡勢力之首。在舊約聖經中,瑪各是雅弗之子,除此之外再無其它出處(創10:2;代上1:5)。在約翰啟示錄中瑪各和歌革相聯合(啟20:8)。但是以西結卻清楚地告訴我們瑪各人歌革所居住的地名。 ──《聖經精讀本》 歌革。這是以西結所指出的外邦軍隊領袖的名字。他們要攻擊被擄回歸後復興的猶太國(見第14-16節)。迄今為止無法把他與歷史上的任何人物等同起來。這個名字的來源不明,在聖經中工出現13次,但均沒有透露其含義。歌革在代上5:4中是流便支派珥的兒子;在啟20:8中和瑪各用在一起,指一千年以後撒但所招聚進攻基督,包圍新耶路撒冷的邪惡國家。它在《以西結書》出現十一次(結38:2,3,14,16,18;39:1,11,15),指外邦國家大聯盟的領袖。撒瑪利亞版本和七十士譯本的民24:7把亞甲拼為歌革。結39:11,15用了複合詞“哈們歌革”(“歌革的群眾”),指埋葬歌革群眾的山谷。但所有這些經文都沒有說明歌革的身份。只有結38:15透露了他的來歷,說:“你必從本地,從北方的極處率領許多國的民來。” 瑪各地。以西結所說的瑪各(Magog)是歌革的故鄉。它和“歌革”一樣,詞義不明。這個名稱可能是以西結自己將首碼 ma和名詞gog複合而成的。“瑪各”在聖經中共出現五次。兩次在《以西結書》(本節和在結39:6),為歌革之地;一次在啟20:8,指惡人的國家;在創10:2和代上1:5為雅弗的兒子。一些把歌革當作呂底亞國王吉格斯的人,認為瑪各就是呂底亞,但缺乏歷史的證據。在巴比倫國王的一封信裡,曾提到一個名叫瑪各的野蠻部族(見對創10:2節的注釋)。 王(nesi' ro'sh)。nesi'是王子。ro'sh 在這裡可能指“首要”。但七十士譯本和英RV 版把它譯成專用名詞“羅實”(Rosh)。英RSV版則與英KJV版一致。無論採用何種譯法,預言的基本教訓是一樣的。如果把ro'sh 當作一個國家,我們還須界定其身份和領土。 米設。這個名字在聖經中共出現9次。在創10:2和代上1:5中,米設被列為雅弗的兒子。在代上1:17中,可能是書寫的錯誤,把米設列為閃的兒子,但是無疑是指“瑪施”,與創10:23一致。另外六次的米設是指一個國家。其中三次在結38,39章,有兩次在結27:13;32:26,剩下的一次在詩120:5。據七十士譯本,賽66:19的“拉弓的”也應為“米設”。在《以西結書》的五處(以及創10:2和代上1:5)中,米設和土巴列在一起,表明是雅弗的後裔。以西結說到他們是與推羅交易“銅器”和奴隸的商人(結27:13)。《詩篇》說他們喜歡“爭戰”(詩120:7)。 土巴。這一個名字在聖經中出現八次。在創10:2和代上1:5中土巴被列為雅弗的兒子。土巴出現在賽66:19;在七十士譯本裡還有米設(見上文關於米設的解釋)。土巴在《以西結書》中被提到五次(結27:13;32:26;38:2,3;39:1),均與米設同列。其複合詞“土八該隱”在創4:22中出現兩次,為拉麥和洗拉的兒子。──《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2 歌革】歌革的身分多年以來一直令解經家困惑。最合理的解釋認為這個名字衍自居格斯(Gyges)一名。居格斯是亞述和希臘史料之中一個裡底亞王的名字。前者稱他為古古(Gugu),統治「瑪特古古」(mat Gugu);在亞喀得語中,這就是「古古之地」的意思。但他是在以西結之前至少五十年在位,因此,有人辯稱這名字成為他後代的王號。以西結時代的裡底亞王名叫阿呂阿特斯(Alyattes)。裡底亞並沒有曾經威脅猶大的證據,但主前五八五年時他們與瑪代王古阿薩勒斯發生大規模戰事。歌革一名與以色列人的著名敵人亞甲和噩十分近似。──《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2 瑪各】瑪各很可能是亞喀得語瑪特古古──「歌革之地」──一名的希伯來語音譯。約瑟夫指出這地就是安那托利亞西部的裡底亞。──《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2 米設、土巴】主後八世紀末這兩個安那托利亞的王國相繼被內戰所蹂躪,被亞述王撒珥根二世所征服,又被俄羅斯南部的辛梅裡人所侵略。可惜這兩國從主前七世紀至主前六世紀初的歷史,極少留存至今。學者相信辛梅裡戰爭結束之後,它被裡底亞所吞併。主前五八五年春季,裡底亞與瑪代爆發戰爭。到了波斯時代,這兩個國家再以個別種族的身分出現。亞述人分別稱他們為穆什庫(安那托利亞中部)和塔巴珥(安那托利亞東部);希羅多德則稱之為莫斯希和提巴雷奈(兩者都是波斯帝國的附庸)。主前八世紀末的穆什庫王名叫米塔,在希臘文獻中就是能夠點物成金的米達斯王。他位於戈爾迪昂的陵墓已經被學者確認挖掘。──《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3】「說主耶和華如此說:羅施、米設、土巴的王歌革啊,我與你為敵。」 羅施、米設、土巴的王歌革啊: 有些譯本將這句話譯為“米設、土巴的大王歌勒啊”。之所以有不同譯法,是因為:①無法確定羅施是地名;②聖經常常一同提及米設和土巴(27:13;32:26;創10:2);③羅施具有“頭”、“首領”之意。我們無法確定哪一見解正確。米設和土巴是位於黑海沿岸的北部國家(27:13)。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4】「我必用鉤子鉤住你的腮頰,調轉你,將你和你的軍兵、馬匹、馬兵帶出來,都披掛整齊,成了大隊,有大小盾牌,各拿刀劍。」 耶和華先將歌革帶出來,容他作一些可怕的事。但是描述的,好像將野獸帶出來,是用鉤鉤住的,這樣就限制他的行動(參十九4,廿九4)。 調轉他,看他是否真的對付巴比倫,或是只是將他帶回來,不許他再有甚麼行動。所以歌革雖是惡勢力,卻仍在耶和華的權下,不得恣意蠢動。──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雖然這戰役用真“馬”上陣,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難以置信的。但要記得,在大災難期間,生產和貨物的運輸都因當時的審判而受到極大的限制。──《雷氏研讀本》 「釣住你的𤾂頰,調轉你」:耶和華要如馴獸師一樣,把滿有野性的歌革征服,他要成為一股強盛的軍隊,但這是為要完成耶和華的旨意(參16-17)。──《串珠聖經註釋》 我必用鉤子鉤住你的腮頰: 使人聯想到將畜牲拉到屠殺場的情景。歌革被描述為難以制服的牲畜,主人只能是強迫他。也就是說歌革沒有被說服,乃是在強迫下才能乖乖地順從神。以西結曾將神對埃及法老的審判,比喻為捕捉尼羅河的鱷魚(29:3-5)。本節暗示歌革入侵以色列是因其背後神絕對主權的護理。 ──《聖經精讀本》 我必……調轉你。不是從巴勒斯坦調轉,而是出於某種目的驅使歌革進攻聖地。這可以從上下文和結39:2裡看出。他就象一頭自行其是,不受約束的畜牲,但他還得受一個超然勢力的控制。本節把這個勢力說成是出於耶和華的,因為聖經常常把神允許撒但做的事說成是神做的(見代下18:18;結38:10注釋)。 用鉤子鉤住你的腮頰。參結29:4。 你和你的軍兵。這支向以色列進攻的龐大隊伍裝備精良,細心規劃,準備充分。從軍事角度來看,進攻者似乎佔有一切優勢。但攻擊歌革的乃是耶和華。以色列是無所畏懼的。──《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4 用鉤子鉤住你的腮頰】亞述人有用鉤子鉤住被擊敗敵人腮頰的習慣,用意可能是屈辱對方,亦可能是方便把他們擄到外地。他們的年表經常提到這個作法,其壁畫浮雕亦生動地描繪此情景。敘利亞津吉爾利一個石碑描繪以撒哈頓用繩拉著穿在唇上的環子,拖帶推羅的巴力和埃及王特哈加。亞述巴尼帕自稱曾用尖利的工具,刺穿(以實瑪利王)烏阿特的雙頰,把環子穿在他的顎骨上。──《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5】「波斯人、古實人和弗人(又作“利比亞人”),各拿盾牌,頭上戴盔,」 波斯人也許是積極從事戰爭的,但古實與弗人都不是來自北方的,是否僱用的兵,或稱僱兵呢?但是他們儼然以戰士自居,披備軍裝武器。他們是屬於「這許多國的民」(6節),一同與歌革的軍隊前來,準備在大戰中來施行攻擊與掠奪。 古實為埃提阿伯,或衣匹比亞。弗人是彼底亞人(廿七10),他們都在南方,不是來自北方的。──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弗”:見二十七10注。“古實”:在埃及以南。──《啟導本註釋》 波斯人。先知先是召喚住在北方的民族,再召喚住在東部和南部的。沒有提到近鄰。他只召喚住在邊遠地區的人投入戰鬥。其可能的原因見第2節注釋,包括“土巴”條目。 古實人(Kush),古實是含的兒子(創10:6)。他的後裔住在埃及的南部,就是後來的努比亞,以及蘇丹部分地區(見創10:6注釋)。 弗人(又作利比亞人)。Put。見結27:10注釋。──《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5~6】其它盟國包括“波斯”(今天的伊朗)、“古實”(蘇丹北部)、“弗”(或呂彼亞)、“歌篾”(大概是土耳其東部和烏克蘭),以及“陀迦瑪族”(土耳其近敘利亞邊境的地區)。──《雷氏研讀本》 與歌革一起採取行動的五國中,前三個國家斷不會從北方下來。因為“古實”指衣索比亞,“弗”可能指非洲的利比亞,都是在以色列南方地區(27:10)。歌蔑: 一般來自黑海以北的亞述的Gimerrai族,他們是從黑海北部遷移過來的。陀加瑪族: 可能指亞美尼亞(27:14)。歌革與這些國家締結了龐大的統一聯合戰線後準備攻擊小國以色列。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6】「歌篾人和他的軍隊,北方極處的陀迦瑪族和他的軍隊,這許多國的民都同著你。」 歌革的兩個聯盟國,是歌蔑與陀迦瑪,都來自北方的亞美尼亞山區的地方。在廿七章十四節,陀迦瑪是推羅貿易的夥伴,在雅完、土巴、米設之後。他們用戰馬與騾子來交換推羅的貨物。照創世記十章三節(代上一6),陀迦瑪是歌蔑的兒子,為雅弗的後裔。歌蔑在希臘文學中為陰間的入口,沒有陽光照耀,是幽暗之地。──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歌篾」:在小亞細亞北部。 「陀迦瑪族」:在小亞細亞東北部,傳統認為即亞美尼亞。──《串珠聖經註釋》 歌篾、陀迦瑪:在今小亞細亞。──《啟導本註釋》 歌篾人。歌篾是雅弗的兒子(創10:2;代上1:5)。另一個歌篾是何西阿的妻子(何1:3)。還有就是這裡所提到的“歌篾人和他的軍隊”。這些經文沒有透露這些參加歌革攻擊以色列是什麼人。 在世俗的資料中,經常提及基米里(Gimirri),或西默里人(Cimmerians)(見荷馬《奧德賽》xi.14),據認為就是歌篾人和他的軍隊。他們是屬於雅利安人的野蠻部族,於西元前第七世紀,從現在的俄國南部,湧到亞述及其鄰國,製造動亂和流血(見希羅多德I.15.16)。詳見創10:2注釋。 陀迦瑪族。陀迦瑪是歌篾的兒子,雅弗的孫子,亞實基拿和利法的兄弟(創10:3;代上1:6)。除了上述兩處之外,陀迦瑪只出現在這裡和結27:14中。那裡說陀迦瑪族人在推羅市場上作騾馬貿易。在歷史上,他們被認定為亞述碑文中的提迦利穆人(Tilgarimmu,見創10:3注釋)。──《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6 歌篾】歌篾被鑒定為亞述年表中的吉米賴(Gimirrai),和希臘史料中的辛梅裡人。荷馬的《奧德賽》記載他們住在黑海的北岸。他們從北面攻打烏拉爾圖,並於主前八世紀侵擾亞述。撒珥根在土巴與他們作戰時陣亡。按照希羅多德的記載,他們似乎是被驅趕穿越高加索山脈進入安那托利亞的。主前七世紀他們與安那托利亞的裡底亞王國發生衝突。他們擊潰了弗裡吉亞人(Phrygians),並於主前六七六年洗劫了名王米達斯的京城戈爾迪昂。主前六四四年他們攻陷了裡底亞的國都撒狄。居格斯就是這時身亡。到了以西結時代,辛梅裡人已經被阿呂阿特斯逐出裡底亞。他們後來被瑪代人所征服。──《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6 陀迦瑪族】「陀迦瑪族」(NIV:「伯陀迦瑪」),最有可能是安那托利亞中部王國坎瑪努的首都。赫人史料稱之為特迦拉瑪拉,亞述史料則作提珥迦林穆。──《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7】「“那聚集到你這裡的各隊都當準備,你自己也要準備,作他們的大帥。」 你: 文字上指“歌革”,但可視為象徵末日裡抵擋,逼迫神子民的撒但勢力。如同“歌革”是聯合軍的元帥一樣,撒但是邪惡勢力的元首。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8】「過了多日,你必被差派。到末後之年,你必來到脫離刀劍從列國收回之地,到以色列常久荒涼的山上,但那從列國中招聚出來的必在其上安然居住。」 以色列被擄之後,土地荒廢,經年累月成為荒涼之地,但耶和華從列邦中招聚子民歸回故土,重建家園;當國家已是四平八穩,人民安居樂業時,歌革會率領大軍攻擊以色列。 「多日」、「末後之年」:指經過相當長的年日。──《串珠聖經註釋》 被差派(paqad)。,這裡可譯為“聚集”,如賽13:4。這裡的paqad也可指“召喚”。 末後之年。參創49:1;民24:14;但10:14;彌4:1;見賽2:2注釋。不知這段時間究竟有多久。被擄還遠遠沒有結束,重建猶太國,達到這裡所說的狀況需要很長的時間。 列國。或 “許多民族”。 常久(tamid)。見但8:11注釋。以色列的群山過去並沒有長久地荒蕪,但在被擄期間卻長期荒涼。被擄回歸以後,需要有一個逐漸恢復的過程。直到新國家的敵人消滅以後,才會有完全的復興。──《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8~9】歌革將在“末後之年”攻打以色列,具有末世論意義。而且,他們將如狂風一樣襲來(比較珥2:1-11)。生活在末世中的我們要銘記周圍有許多吞吃我們的惡勢力,故應時刻要警醒禱告(弗6:18;腓4:6;帖前5:17)。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9】「你和你的軍隊,並同著你許多國的民必如暴風上來,如密雲遮蓋地面。”」 許多國的民,在六節已經提說,這些都是北方來的仇敵,除耶利米提說,以賽亞也提起(五26-29)他們前來侵犯,若沒有神的許可,是無能為力的。──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暴風……密雲”形容入侵者強大的力量。──《雷氏研讀本》 千軍萬馬的攻勢,場面震撼天地(參耶4:13)。──《串珠聖經註釋》 如暴風。參箴1:27;賽21:1;28:2;結13:11。 如密雲。有些人把這段預言用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認為密雲是指現代的空軍。這純屬猜測。撒但在一千年結束時的最後戰爭中(啟20:9;見結38:1注釋)會不會用空軍,我們不得而知。──《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10】「主耶和華如此說:“到那時,你心必起意念,圖謀惡計,」 你心……圖謀惡計: 歌革率領聯合軍侵略以色列,是為了滿足自己不義的野心和貪婪。故“心”指“心裡所浮現的計畫或想法”。根據這些事實可知歌革和聯合軍的入侵是邪惡的意圖,是事前已周密計畫的。撒但也會以各樣的詭計和惡謀,抵抗聖徒和教會(徒13:10;林後2:11;弗6:11)。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11】「說:‘我要上那無城牆的鄉村,我要到那安靜的民那裡,他們都沒有城牆,無門、無閂,安然居住。」 安然居住的以色列民對可能入侵的外敵毫無顧慮,不覺得需要建築城牆,正中歌革的惡謀。──《串珠聖經註釋》 【結三十八11 無城牆的鄉村】無城牆的鄉村(在本節;亞二8;斯九19中提及)與有牆的設防城相對,標準的解釋是沒有城牆、閂鎖、城門的農村,是不設防,沒有能力自衛的地方。──《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11~12】列國攻打以色列的目的是要奪取財富。──《啟導本註釋》 【結三十八12】「我去要搶財為擄物,奪貨為掠物,反手攻擊那從前荒涼、現在有人居住之地,又攻擊那住世界中間,從列國招聚、得了牲畜財貨的民。’」 歌革侵犯以色列的目的在於掠奪。這裏再描述以色列是怎樣不設防務的地方(8節)。以色列山曾一度長久荒涼,但現在再重建,有許多人口居住(卅六10、33)。人民已經從列國被招聚回來。 這裏沒有提以色列的山,卻說「世界中間」,直譯是世界的肚臍,表明是在世界中心微凸的高阜。──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以色列的財富是入侵者所尋求的戰利品。“世界中間”。直譯作:地球的中央(比較五5)。──《雷氏研讀本》 「世界中間」:也許指耶路撒冷(參5:5) , 這裡特別用這名詞更可能有重要的意思:這場戰爭與其他戰爭不同,結局可能影響整個世界的歷史。──《串珠聖經註釋》 住世界中間: 可從以下三方面探討:①地理方面:指以色列位於亞述、巴比倫、埃及等強國之中;②宗教方面:以色列作為選民,當向世界萬國宣佈神律法的事工中起核心作用;③新約方面:指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的聖徒。因此攻擊以色列民族是嫉妒、抵抗神的作為。
──《聖經精讀本》 世界中間。直譯是“地的高處”。這個比喻在別處只用在士9:37,指示劍附近的一座小山,視其為約旦河和地中海地區的中心。本節視巴勒斯坦為地球上的中心,正如說耶路撒冷“在列邦之中,列國都在她的四圍”(結5:5)。──《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13】「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和其間的少壯獅子,都必問你說:‘你來要搶財為擄物嗎?你聚集軍隊要奪貨為掠物嗎?要奪取金銀,擄去牲畜財貨嗎?要搶奪許多財寶為擄物嗎?’」 貿易的國家有示巴(廿七22)、底但(廿五13,廿七21)、他施(廿七12),以及客商,都是廿七章的重複。 「少壯獅子」在此處似不大適合,除非著重那些商人如獅子那樣兇猛地抓食謀利。七十士譯本譯作「村莊」,指他施和村莊的客商,似乎較易解釋。 這些商人認為,如果歌革真可掠奪許多財貨,必有助於他們的貿易,所以他們反覆詢問,目的在於利益。這裏重複的問題中,有許多用詞有同樣字根的,有諧意的,確有文體之美。──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示巴人、底但人”。亞拉伯人。“他施”。位於西班牙南部,直布羅陀附近。參看約拿書一章3節的腳註。“少壯獅子”。貪婪的統治者。(另有版本譯作“鄉村”。)──《雷氏研讀本》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都見財心喜,聽說歌革要搶財奪貨,便起來紛紛議論。 「示巴」:見耶6:20注。 「底但」:見結27:15注。 「他施」:見賽2:16注。 「少壯獅子」:原文可作「鄉村」(如古譯本的譯法)。──《串珠聖經註釋》 “示巴、底但”:都在亞拉伯。“他施”:在今西班牙南部。“少壯獅子”:指君王、政客。──《啟導本註釋》 示巴人。先知在他的國家名錄又增加了三個名字。沒有提到他們參與進攻,但是說他們問起所掠奪的戰利品,也許希望其中有一些能落入他們手中。關於示巴,見結27:22注釋。 底但。見結25:13注釋。 他施。據認為是腓尼基人位於西班牙的殖民地塔特索斯。一直有人試圖把它認定為巴勒斯坦周圍的國家。但根據聖經中的描述,他施遠在海外。來自他施的礦物現在依然在西班牙加工。塔特索斯似乎符合有關的所有細節(見創10:4注釋)。“他施的客商”可能是腓尼基人。──《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13 示巴、底但】示巴王國是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的貿易重鎮,外銷貨品包括寶石、黃金、香料。地方性的史料和亞述年表稱之為撒巴。主前第一千年紀時,此地的都市文明極發達。進一步資料可參看:歷代志下九1的注釋。底但是阿拉伯半島中部的綠洲,推羅的獨特鞍轡來自此地。按考證,此地是現代的烏拉,位於葉門通往巴勒斯坦的乳香商道之上。──《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13 他施的客商】按照本段的文理,他施客商似乎是從陸路橫越阿拉伯沙漠前往示巴和底但,以及前往地中海的行商。──《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13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是在維護以色列人的利益嗎?】“示巴”和“底但”是阿拉伯的貿易中心。它們實際上在對歌革說:“你是誰,竟敢奪取我們在貿易上的領袖地位?”接著示巴和底但也會加入這一聯盟。他施是西部的主要貿易中心。許多人認為它在西班牙。──《靈修版聖經註釋》 【結三十八14】「“人子啊,你要因此發預言,對歌革說,主耶和華如此說:到我民以色列安然居住之日,你豈不知道嗎?」 「你豈不知道嗎?」:即「你豈不會留意,圖謀惡計?」──《串珠聖經註釋》 【結三十八15】「你必從本地,從北方的極處率領許多國的民來,都騎著馬,乃一大隊極多的軍兵。」 這不是一國的侵略,是北方的仇敵,聯合來攻打,糾合大眾,是罪惡的計畫,企圖大事掠奪。──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三十八16】「歌革啊,你必上來攻擊我的民以色列,如密雲遮蓋地面。末後的日子,我必帶你來攻擊我的地,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顯為聖的時候,好叫他們認識我。”」 神許可歌革來攻擊以色列,看來好似是神將他們帶來攻擊。耶和華怎會容讓他們來攻擊祂的地、祂的民呢?這裏就說出神的目的。神要藉著審判歌革,而使普世列國萬民,都認識神的公義,祂的公義是聖潔,如火一般會燒毀一切的罪惡汙穢,在歌革身上的審判,使神顯為聖潔。──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歌革攻擊以色列之舉是出自神的智慧,為叫世人認識神的作為(參39:21)。──《串珠聖經註釋》 我必帶你來攻擊我的地: 本節似乎描述神誘發罪惡。以賽亞所說關於亞述的入侵(賽10:5-19)和哈巴谷對迦勒底的威脅(哈1:5-11)均體現了這一點。但是,歌革並非是被全能又邪惡之神所控制的傀儡,他作惡是出於己意,且是為滿足內心的野心和貪欲。而神只是允許了他的任意妄為。創造主耶和華將自由意志賜給人,使人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惡。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17】「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在古時藉我的僕人以色列的先知所說的,就是你嗎?當日他們多年預言我必帶你來攻擊以色列人。”」 以前的先知從沒有提過歌革之名,但歌革的進攻正應驗了先知們有關敵人從北方侵襲的預言。歌革與亞述,巴比倫一樣,是神藉以審判選民的工具(參賽10:5-32; 耶4:6-29) , 為要煉淨神的百姓。──《串珠聖經註釋》 我在古時……就是你嗎: 古時的先知並未具體地預言過歌革的事件,只是預言邪惡勢力將會攻擊立約百姓,而這預言將會通過歌革成就。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17~23】神要借地震(“大震動”;19節)、士兵互相擊殺(21節)和一場可怕的“暴雨”(22節),親自打敗攻擊的人。──《雷氏研讀本》 歌革的侵略,惹動神的憤怒,耶和華將為約民大發熱心。創造主必把各種自然災禍加給那些攻擊神子民的仇敵。神所降的這一切災禍都是用未來時態記載的,表明這些預言將會在末後的日子成為現實,同時將會成就古先知的預言。並非指昔日的先知曾清楚地指著歌革發了預言,他們預言的是有危險從北方襲來,而歌革成就了這一點。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18】「“主耶和華說:歌革上來攻擊以色列地的時候,我的怒氣要從鼻孔裡發出。」 「我的怒氣要從鼻孔裡發出」:描寫神的盛怒。──《串珠聖經註釋》 【結三十八19】「我發憤恨和烈怒如火說:那日在以色列地必有大震動,」 這是震動的響聲,是推羅侵略者的擾亂(廿六10、15),是推羅傾覆的聲音(廿七28),是大樹墜落的響聲(卅一16)。這裏描寫震動的聲音是使大地改變,是神的幹預。──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大震動」:指大地震,通常與末世的異象有關。(參賽24:18-20; 珥3:16; 該2:6)──《串珠聖經註釋》 【結三十八19 以色列的地震】本節所述的似乎是個宇宙性的地震,類以出埃及記十九;士師記五4~5;以賽亞書三十27~28;哈巴谷書三3~7;詩篇六十八8~9,一一四篇所形容的地震(見:撒上十四15的注釋)。這一類的意象亦可見于亞述王以撒哈頓的年表。黎凡特地區地震頻繁,但以色列是處於以安那托利亞為中心的震區邊緣。歷史中有名的地震發生在主前七六○年和三十一年。基督紀元之後這地區的主要地震大約為每個世紀發生一次。──《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20】「甚至海中的魚,天空的鳥,田野的獸,並地上的一切昆蟲和其上的眾人,因見我的面,就都震動,山嶺必崩裂,陡岩必塌陷,牆垣都必坍倒。”」 這場浩劫是宇宙性的,鬼哭神號的情景一如前先知對「耶和華日子」的描述(參賽30:25-30; 34:8-10)。──《串珠聖經註釋》 海中的魚……並地上的一切昆蟲: 通過四種動物群代表整個動物界。因為在聖經中“四”意味完全。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21】「主耶和華說:“我必命我的諸山發刀劍來攻擊歌革,人都要用刀劍殺害弟兄。」 我必……來攻擊歌革: “刀”是公義之神用來懲罰邪惡的工具,指軍隊也時常使用(賽34:5,6)。人都要用刀劍殺害弟兄: 預言說作為神的審判工具,這些刀劍在完成其使命之後,必瘋狂彼此殺害。造成這種內部分裂是因為他們執行審判任務的時候濫殺無辜而越權,故此神要懲罰他們;也是因為他們擁有惡人的罪性,為著私欲而殺害同胞。由此可知:①惡人的亨通是暫時的(伯20:5);②因著內在的罪惡性情,惡人必會自取滅亡(詩141:10;箴11:5;12:26)。 ──《聖經精讀本》 【結三十八21
不管歌革是來自何方的威脅,神都要介入保護……】神將直接介入以色列的防禦。神要向從北面來的入侵者降下嚴重的自然災害。那些受災的異教國家最終將陷入混亂和痛苦之中。所有對抗神的人終遭毀滅。──《靈修版聖經註釋》 【結三十八22】「我必用瘟疫和流血的事刑罰他。我也必將暴雨、大雹與火,並硫磺降與他和他的軍隊,並他所率領的眾民。」 大雹。與此相對應的就是第七災。重達一他連得的冰雹將增加毀滅的力量(啟16:21)。“火”可能就是啟16:18的“閃電”。預言藉此而應驗,“猛烈的閃電從天空發射,像一片火焰包圍著地球”。 ──《SDA聖經注釋》 【結三十八22 大雹與火拼硫磺】在征服記載中提及神明降雹施行審判並不罕見。亞述王撒珥根寫信給他的神亞述,稟報在攻打烏拉爾圖的戰役中(主前714年),阿達德神「從天上降石」猛攻他的敵人,把他們滅絕。在這場戰爭中一隊聯軍被撒珥根進擊逃經隘口山谷,最後敵軍的王在山的裂縫中藏身。燒著的硫磺(和合本:「火拼硫磺」)是一種黃色的結晶體,在空氣中自燃,火山地區經常有這種物質。硫磺和雹之間沒有關聯,只是兩者都是可以降於某地的災難而已。──《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三十八23】「我必顯為大,顯為聖,在多國人的眼前顯現,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我必……顯現: 暗示以色列軍隊與兇猛的歌革聯合軍相比,力量極微小,但因著神的幫助必獲勝。在歷史上,以色列曾多次有過這種經歷(代下14:9-15;20:1-30;32:1-23)。神有時會使用超自然的方法保護自己的百姓,從而成就救贖事工。在人生的所有問題上,只要得著神的保守,就必成功。 ──《聖經精讀本》 【思想問題(第38, 39章)】 1 38, 39章的信息,是以西結先知在耶路撒冷被毀消息傳來的前夕,從神領受一連串信息的最後一個(33:21-22)。你認為當耶路撒冷被毀的消息傳來之時,這班被擄於巴比倫的猶太人會有什麽感受?他們對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會有什麽看法? 2 試重溫先知在33:23-37:28的信息。神在論歌革的預言中所重申的是什麽?對當日猶太人又有什麽意義?作為整個信息的總結,39:21-29有何重要性?當中,21-24對你瞭解38, 39章有什麽幫助?面對今日這個充滿了罪惡和痛苦的世界,你曾否質疑過神的存在或神的能力? 3 神昔日對以色列人的審判和應許,能否幫助你瞭解神對現今世界的心意?另參羅馬書1:24-32; 3:31-26; 啟20:7-9。 ──《串珠聖經註釋》 【結三十八1~三十九29】有關歌革的預言:這是一段非常難懂的預言;最大的問題是無法確實知道瑪各地和歌革是指何地何人。有的學者認為歌革是波斯王古列或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的別稱,當今一些預言家甚至把瑪各與蘇聯相提並論。以色列歸回故土,安然居住後,不久就要面對一個最後的威脅:由歌革領導的北方侵略者來攻擊以色列地,然而他不能勝過神的力量,神要護衛 的百姓,懲罰敵軍,和平安定將臨到以色列直到永遠,耶和華的名也會在列邦中被稱為聖。經文並沒有清楚表明侵略者何時南來;文體採用啟示文學方式,描述將來要發生的事,但這也是盛傳已久的威脅(參17; 39:8 ) , 我們無法確定歌革的侵略是指那次已發生的歷史事件,大抵應視「歌革」為敵對神,逼迫選民的權勢。──《串珠聖經註釋》 神懲罰歌革:歌革的侵略早有先知的預言。當歌革攻擊以色列時,耶和華必及時臨到,消滅歌革。歌革的死慘不忍睹,敵人全軍覆沒之後,以色列須用相當長的時間潔淨領土,地才歸回原狀:經此盛舉,人們得體會到耶和華的榮耀。──《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