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四十一章拾穗 【結四十一1】「他帶我到殿那裡量牆柱,這面厚六肘,那面厚六肘,寬窄與會幕相同。」 這聖殿的牆柱大小相同,門寬十二肘,與摩西會幕的寬度相同(出26:16,22,25)。 ──《聖經精讀本》 殿。指聖所(見王上6:17;7:50)。 牆柱。在入口兩邊,厚六肘(3.1米),和牆一樣厚(第5節)。──《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1 外聖所的描述和大小】外聖所隱約有一點受巴比倫的影響,並且與米吉多、夏瑣、基色的早期城門有具體的對應之處。這些城門都可能是所羅門建造的(王上九15)。例如:米吉多的北門甬道的三個門室,與以西結所描述的完全一致。本節(四十一1)所述的是門廊和至聖所之間的大堂。美索不達米亞無數廟宇都是按這模式設計的(見:出二十六;王上七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十一1~4】聖所的說明。以西結看到的聖殿也與所羅門聖殿一樣,分為廊子、聖所、至聖所三個部分。以西結是祭司,故能進入聖所,但停留在至聖所的入口,只有帶領他的人進到至聖所繼續測量(利16章;來9:7)。在此特別要注意的是廊子、聖所、至聖所的入口分別是寬14肘、10肘、6肘(40:48;41:2;41:3;)。入口逐漸縮小,象徵聖殿的聖潔度也不斷提高。下圖是以西結聖殿的平面圖。 ──《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1~26】聖殿本身的架構及設備:使者領先知進入聖殿。 聖殿是長形的,以三道門隔成三部分:即入口處的門廊、外殿及內殿(就是至聖所)。外殿是只有祭司能進入的地方。聖殿三道門的寬度,由殿門的十四肘(參40:48注) 、 外殿門的十肘(41:2) , 到內殿門的六肘(41:3),一直逐漸收窄,表示越來越神聖。 環繞著聖殿外的南、西、北部設有三層的房屋
(參王上6:5-10),每層合計三十間 (6) , 可能作安放聖殿器皿的儲物室(參王上7:51),或作收集奉獻的庫房(參代下31:11; 尼10:37; 瑪3:10)。每一層的旁屋面積不同,即越上越寬(7) , 只能由南及北面進入(11)。 環繞聖殿外的這些旁屋有高六肘的月臺(8) , 月臺以外有空地一直伸展到祭司的聖屋(即10節的「對面的房屋」,見附錄41,圖三)聖殿的後面朝有一間房子,可能也是儲物室(12)。──《串珠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2】「門口寬十肘。門兩旁,這邊五肘,那邊五肘。他量殿長四十肘,寬二十肘。」 門口全寬十肘,兩邊只五肘,十分平衡與均勻的正中,可見氣象豪大。殿長四十肘,寬二十肘。這平衡的長方形,是會幕,也是聖殿的形狀,一似往昔的傳統。──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門兩旁。指從門到牆的尺寸。 四十肘。和所羅門的聖殿一樣(王上6:2,20),除非以西結採用了長肘(見結40:5注釋)。──《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3】「他到內殿量牆柱,各厚二肘。門口寬六肘,門兩旁各寬七肘。」 此處的門兩旁是指側牆,兩邊的側牆的寬度各為七肘。這裏還是內殿的門口。內殿應為至聖所(下一節即為說明)。但是此處的「內殿」用詞(H-y-kh-l),也可作聖殿的整體,如本書八章十六節。──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他到內殿: 這句話與“他帶我到那裡”明顯不同(40:1-3,17,28,32)。以西結是祭司,可以進到聖所,卻不能進入至聖所,因為只有大祭司才能進入至聖所。因此,帶領他的天使獨自進入了至聖所<民8:5-26,利未人的祭司職分>。 ──《聖經精讀本》 他到內殿。天使單獨進入至聖所(見來9:7)。 牆柱。指聖所和至聖所之間的門柱,只有二肘(1米)厚,而聖所入口的柱子(第1節),則有六肘(3.1米)厚。 門口寬六肘。即牆柱之間的門口。 門兩旁各寬。據七十士譯本,七肘(約14英尺)是指從門口到邊壁的兩肘厚的牆。這兩面牆加上門口的六肘,就是房間的寬度。──《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4】「他量內殿,長二十肘,寬二十肘。他對我說:“這是至聖所。”」 內殿是見方的,長寬均為二十肘,可謂傳統的尺寸,因為會幕與所羅門聖殿都有見方的至聖所。這裏引導先知的那位特別指明至聖所,也是值得注意的。──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至聖所: 長、寬各20肘的正方形。這規模與所羅門聖殿的至聖所相一致(王上6:20)。 ──《聖經精讀本》 至聖所。20平方肘(第716頁K),和所羅門的聖殿一樣(王上6:20)。──《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4 聖殿中為何要設立“至聖所”?】貫穿新舊約的中心主題是神的聖潔。最聖潔的地方是殿中最裡面的至聖所(參出26:33-34)。這是停放約櫃的地方,也是神榮耀的居所。這個地方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主持為全民族贖罪儀式的時候才能進去。──《靈修版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5】「他又量殿牆,厚六肘,圍著殿有旁屋,各寬四肘。」 殿牆。其厚度(3.1米)和外院的圍牆一樣(結40:5),與史載古代東方大量的建築一致。──《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5~11 建築設計】以西結形容聖殿的附屬建築。本段包括了好幾個建築學的專門術語,其中不少的意思都未能肯定。然而其中大部分的形容,卻令人聯想到所羅門聖殿的部分(王上六5~8)。以西結雖然勾畫了聖殿周圍的附屬建築,卻沒有描述其功用,列王紀上的作者也沒有。埃及的宗教中心裡面的類似建築,顯示這種單層或多層房屋是廟宇的藏寶庫。例如:梅雷他和蘭塞二世(主前十三世紀)所建築的廟宇,其倉庫有廟宇本身三至四倍大。這在美索不達米亞也很普遍。──《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十一5~12】關於旁屋的說明。旁屋是圍著聖殿的南、北、西三面修建的,與殿壁相對應共有三層,各層有30間房間。這些旁間用於保管聖殿的器皿及獻祭時使用的器皿,也用來儲藏什一奉獻和各種禮物(瑪3:10)。有些學者推測說,祭司長和利未人也使用這些房間作住所(詩134:1)。旁屋的規模與所羅門的聖殿有些相似,只是在數字上有些差異(王上6:5-10)。 ──《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6】「旁屋有三層,層疊而上,每層排列三十間。旁屋的梁木擱在殿牆坎上,免得插入殿牆。」 每層有三十間,不同的譯本有不同的演算法。照希伯來文的文法,可作兩種譯法,三層每層三十間,或三十又三間。拉丁文古代譯本作三十六間,因為三十間之外,再加兩個三間。這樣三十六間每層應為十二間。在猶太註釋書中,有三十八間,三層每層有五間,共十五間各在北南兩邊。西邊有八間(在下端兩邊各有三間,在上端兩邊各有二間)共計應為三十八間。可見計算起來各不相同。旁屋的梁木擱在牆坎上,不插入,怕被弄汙,不潔淨。所羅門的聖殿也是如此。──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旁屋。與所羅門的聖殿相似。四肘的寬度顯然指一樓的屋間。──《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7】「這圍殿的旁屋,越高越寬,因旁屋圍殿懸疊而上,所以越上越寬,從下一層,由中一層,到上一層。」 越高越寬,是由於旁邊有階梯盤旋而上,看起來似乎很寬。照猶太註釋本,懸疊而上的是在殿的東北角,即在右邊,然後轉向南邊,再向東才到上一層。所羅門的聖殿似無這樣階梯。列王紀上六章八節,只有門內旋螺的樓梯,可能仍與以西結書相似。──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旁屋越高越寬,而殿壁則越高越薄。所以旁屋的大樑沒有插入聖殿的牆,只是搭在臺階式的聖殿外壁上。旁屋的大樑沒有插入殿牆,表明不允許外在要素侵犯聖潔之神的聖殿。 ──《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8】「我又見圍著殿有高月臺。旁屋的根基,高足一竿,就是六大肘。」 圍著殿有高月臺。即殿宇所坐落在高地基。這一月臺似乎超越屋子外牆(第9,11節)五肘(2.6米),在屋子週邊形成一個過道。 大肘('assilah)。意為“關節處”。含義不明。可能是建築術語。──《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9】「旁屋的外牆厚五肘。旁屋之外還有餘地。」 這外牆大概是指殿牆。這些旁屋是向東的,還有餘地空間,空間也許並不很大,但將旁屋分開,稍有距離,也為必要。──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餘地: 旁屋的門向著聖殿的南面和北面的餘地,餘地就在環繞四面的殿壁,是聖殿院子的通路。 ──《聖經精讀本》 外牆。旁屋的外牆,厚度比聖殿的主要承重牆要少一肘。 還有餘地。見第8節注釋。──《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10】「在旁屋與對面的房屋中間有空地,寬二十肘。」 【結四十一11】「旁屋的門都向餘地,一門向北,一門向南,周圍的餘地寬五肘。」 這旁屋的門是否通往南北呢?照列王紀上六章八節,只描寫旁屋門內有樓梯上高層。但此處只指門外通向各方的餘地。這裏的餘地有五肘,如果加上二十肘,共有二十五肘正符合在四十章所記述的尺寸。──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十一12】「在西面空地之後有房子,寬七十肘,長九十肘,牆四圍厚五肘。」 西面空地之後的屋子,有很大的面積。這房子是甚麼性質呢?似乎仍是旁屋。這西面的屋似對著禁區,所喟禁區,就是聖殿的本身。希伯來文的用詞(G-z-d-h)在中譯詞顯然是省略了。英譯詞直接譯為「聖殿」。 「這房子是對著聖殿的」七十士譯本特別注意這樣的描述。聖殿成為禁區,因為人必須敬拜與獻祭,才可進入,由祭司引導,聖所不能隨意進入,至聖所更加不准。所以在量度方面,只在聖殿之後面空地來看。西面是聖所的位置。──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在西面空地之後有房子: 此建築位於聖殿后面,即西院子是與聖所不相連的建築。所羅門聖殿也有類似的建築,其用途不明確(王下23:11;代上26:18)。但是根據人們進入此建築時使用了完全與殿分離的路來看,可能這是一種倉庫,目的是為要輸送聖殿內的垃圾或污穢之物。 ──《聖經精讀本》 房子。沒有說明這所房子的用途。它可能相當於古代聖殿的遊廊(見代上26:18)。 空地(gizrah)。其詞根是gazar(“分割”)。故意為“分割的空間”。它在聖殿的西端,聖殿和房子之間,也許沿著聖殿(見對第10節的注釋)的北面和南面。──《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13】「這樣,他量殿長一百肘,又量空地和那房子並牆,共長一百肘。」 那房子。約200英尺,從聖殿的後牆到房子西牆的外面。──《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13~14】整個聖殿的長度是一百肘(見附錄頁42,圖四),聖殿以西直至盡頭(包括20肘的空地、儲物室的寬度及兩堵五肘厚的內牆)共長一百肘。──《串珠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13~15】關於聖殿規模的說明: 聖殿長為100肘。即廊子的牆厚5肘(40:48)+廊子寬12肘(40:49)+殿門的牆厚6肘(1節)+殿長40肘(2節)+內殿牆厚2肘(3節)+至聖所寬20肘(4節)+聖殿牆厚6肘(5節)+旁屋寬4肘(5節)+外牆厚5肘(9節)=100肘。聖所的東邊內院也是一百肘,這表明聖殿的整體規模構造緊密。神的救贖計畫<徒7:6,認識救贖史>,也極其嚴謹絲毫也沒有漏洞,故此我們可以更加信靠神,並擁有確信得救的確據。 ──《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14】「殿的前面和兩旁的空地,寬一百肘。」 【結四十一14~15】聖殿東部連同空地是一百肘寬;在西面儲物室連同內牆也是一百肘寬,形成一個極其均衡的結構,和諧而不淩亂。──《串珠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15】「他量空地後面的那房子,並兩旁的樓廊,共長一百肘。」 內殿和外殿: 內殿指至聖所,外殿指聖所。內外四牆和門都用木板遮蔽,窗櫺都有蔽子,就無須用木板遮蔽。遮蔽聖殿內牆的木板上,穿插雕刻著基路伯和棕樹。 ──《聖經精讀本》 那房子。這是房子的週邊尺寸,包括其五肘厚的牆。──《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15 第二座房子和樓廊】第二座建築物究竟是什麼,主要是得視乎和合本譯作「樓廊」的晦澀字眼當如何解釋。這些樓廊是在建築物的外面,若非三個一組,就是分作三層,內院外院都能看見。部分學者的結論認為其功用是遊廊或走道(或二者皆然)。──《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十一15~26】關於聖殿裝飾和器皿的說明。遮蔽殿壁的棕樹上,雕刻著有二臉的基路伯<10:9,關於基路伯>。這種裝飾也出現在所羅門聖殿(王上6:29)。在基路伯的二臉中,人臉象徵智慧,獅子的臉象徵勇氣。這些反映出基路伯具有勝戰所有惡勢力的資質。耶和華面前的桌子如同擺陳設餅的桌子(出25:30;民4:7)。
──《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16】「內殿,院廊,門檻,嚴緊的窗櫺,並對著門檻的三層樓廊,從地到窗櫺(窗櫺都有蔽子),」 這些聖殿內部的裝置,都有精心的設計,以木質加以却護,正如列王紀上六章九節,七章三、七節所敘述的。木料也在約雅敬的王宮建築物中,可參閱耶利米書廿二章十四節;哈該書一章四節。內殿的實況就有以下的描述,院廊門檻與窗欞,當然都是木質的,樓廊也是如此。窗欞可能是居高的地位,所以從地門窗欞,就會通到門,這是在下節提及的。──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十一16 窄窗】這些窄窗(和合本:「嚴緊的窗櫺」)大概是開在比附屬房室為高的牆上,與所羅門聖殿相似(王上六29~35)。結構相信與在甯魯德之亞述遺址所發現的「窗前女士」雕刻的三重槽舌設計相似。這雕刻來自主前第一千年紀初期。──《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十一16~26】聖殿的裝飾和器皿。聖殿內四周的牆都是用木板遮蔽(16-17),而且都在其上刻有棕樹及二臉的基路伯圖(18-19)。──《串珠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17】「直到門以上,就是到內殿和外殿內外四圍牆壁,都按尺寸用木板遮蔽。」 【結四十一17~20 棕樹和基路伯形象】棕樹和基路伯很清楚是回顧所羅門聖殿的形像(王上六29~35)。但這些基路伯只有人臉和獅臉,不像所羅門聖殿的有四個臉面。但基路伯已非獨自站立,而是刻於牆上,這可能是頭部較少的原因。基路伯的兩旁是棕樹設計,這是象牙雕刻和其他藝術形式的常見題材。敘利亞阿斯蘭塔什出土的主前第一千年紀象牙雕刻,以及巴勒斯坦孔蒂拉特阿吉魯出土之鐵器時代儲物罐上的繪畫,都有同樣的形像。──《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結四十一18】「牆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樹。每二基路伯中間有一棵棕樹,每基路伯有二臉。」 牆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樹: 在主要的建築或裝飾品上進行雕刻是東西方的共同點。有些人認為這些雕刻是從巴勒斯坦的考古學遺物中發現的象牙雕刻,但更有可能是如所羅門聖殿雕刻那樣鑲金的雕刻(王上6:29-32)。 ──《聖經精讀本》 基路伯是最高天使。──《靈修版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18-19】根據列王記上六章廿九節,所羅門聖殿中,周圍的牆上都刻二基路伯和棕樹,且有初開的花。但這裏在以西結書中只有基路伯與棕樹,卻沒有初開的花。 基路伯有兩個,這兩處的記載都一樣。在列王紀上六章,只提到各有兩個翅膀,並沒有提到他們各有兩個臉面。在以西結書一章與十章,他們應有四個臉面,向四個方向。這裏只有兩個臉面,人臉與獅子臉。他們是相對的,都朝著棕樹。 棕樹是代表生命樹的,有近東傳統的背景。基路伯的形態,與第十章的似不相同,因為在第十章,基路伯有輪子可以轉動。在這裏牆飾上並無輪子。──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十一19】「這邊有人臉向著棕樹,那邊有獅子臉向著棕樹,殿內周圍都是如此。」 這邊有人臉……向著棕樹: 這裡的基路伯與以西結異象中的基路伯有些不同。在1章中基路伯的形象如人、獅子、牛、鷹,但在本節中只描述了人和獅子的形象。人的形象象徵理性和智慧,獅子的形象象徵能力和勇氣。他們各自象徵勝利和凱旋的棕樹,這表明他們有信心戰勝黑暗的勢力,擁有勝利的確信。聖徒作為基督的精兵,在與撒但的屬靈爭戰中,當持有剛強壯膽的心和得勝的確信(弗6:10-17;提後2:3)。
──《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20】「從地至門以上都有基路伯和棕樹。殿牆就是這樣。」 在殿內的地皮,至門以上。「至門以上」在十七節也曾提及,都有這樣的裝飾。殿牆是指大廳的牆,即內殿的聖所。七十士譯本加註「聖所」,這樣加註似極為合理,內殿需要有這牆飾。──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結四十一21】「殿的門柱是方的。至聖所的前面,形狀和殿的形狀一樣。」 意思不詳,「至聖所 ...... 一樣」:或作「在至聖所前面的柱,形狀也是一樣」。內殿門口前設有一木壇(或「桌子」),稱為「耶和華面前的桌子」(22),亦即陳設餅的桌子。(參出25:23-30; 利24:5-9;王上6:20)殿內的三扇門都是兩扇並閉的,而且雕有棕樹和基路伯圖(23-25 ) 。 入口處的門廊有窗櫺,兩旁都雕著棕圖(26)。──《串珠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22】「壇是木頭作的,高三肘,長二肘。壇角和壇面並四旁,都是木頭作的。他對我說:“這是耶和華面前的桌子。”」 在列王紀上六章二十節,壇是用香柏木作的。但此處只說是木頭。壇的尺寸在四十章四十二節的「桌子」是鑿過的石頭,高一肘,長一肘半,可見是不完全相同的。 桌子是祭壇,正如四十章四十二節。但該處是預備祭牲的桌子,此處是實際獻祭的壇。只是此處二者似為並用。這是在耶和華面前,那麼這桌子不是祭壇,而是陳設餅的桌子,作為紀念的(參利廿四7-9)。──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這“壇”只是聖殿本部內的一件傢俱(外面有另一座壇;四三13~17),每邊寬三英尺半(1米)的正方形,高約五英尺(1.5米)。──《雷氏研讀本》 壇是木頭作的: 歷史上所羅門聖殿和所羅巴伯聖殿的院子中央,都有銅作的大祭壇。以西結在異象中,聖殿裡也有類似的祭壇(40:47;43:13-17)。如本節的描述,至聖所前面有一木頭做的壇,這與所羅門聖殿中的金香壇相對應。但是,為了不致讓木壇被火焰燒掉,是否鑲了金就不太明確。格外關注所羅門聖殿和以西結聖殿關係的人採取這些主張,而有些人卻認為此壇象徵基督的十字架之死,所以只是用木制的(彼前2:24)。耶和華面前的桌子: 有些人把木祭壇視燒香的香爐,但有些人卻理解為純粹的桌子,即擺陳設餅的桌子。若是後者,那麼每當安息日時就擺設十二個陳設餅。 ──《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22
壇的尺寸可能有所指──】所列出的面積可能剛好是在主面前放陳設餅的桌子尺寸(參出25:30),或是燒燔祭的壇的尺寸(參出30:1-3)。──《靈修版聖經註釋》 【結四十一23】「殿和至聖所的門各有兩扇。」 【結四十一23-24】在列王紀上六章卅一節起,與此處記述的相仿。門有兩扇,每扇又分兩扇,而且是摺疊的。這門扇在門鏈上可以自由轉動,或向前,或向後,兩扇摺疊的門也可有轉動的餘地。看來兩扇是向內轉,通往內裏。另兩扇是向外轉,可以出來,走向殿牆。──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如果要進至聖所,就得通過聖殿門、廊子、聖所之間的門、至聖所和至聖所之間的門。這些門的作用是隔斷外部的視線,更加重要的是只有通過此門才能進入神的聖殿、聖所、至聖所。聖所和至聖所的門上雕刻著基路伯和棕樹,與聖殿內部的牆上所雕刻的相同。這強調神的聖潔及來到神面前的人都當聖潔。──《聖經精讀本》 【結四十一24】「每扇分兩扇,這兩扇是折疊的。這邊門分兩扇,那邊門也分兩扇。」 【結四十一25】「殿的門扇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樹,與刻在牆上的一般。在外頭廊前有木檻。」 在所羅門的聖殿,門扇有包金,但在此處沒有提到。基路伯和棕樹,是第一座聖殿有的,此處只是重複。這些門飾與牆飾是一樣的。在外頭廊前有木檻,使人們在行走時十分謹慎,尤其是至聖所,是禁區,人們不可隨意侵入。「木檻」有的譯作蓋頂,不易明白,「木檻」較為明瞭。──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木檻(`ab)。只出現在本節和王上7:6。似乎是一個建築術語,詞義現已失傳。──《SDA聖經注釋》 【結四十一26】「廊這邊那邊都有嚴緊的窗櫺和棕樹,殿的旁屋和檻,就是這樣。」 這是指外面的廊子,可在列王紀上七章六節記述中可以明白,廊子有保護的頂蓋。木檻或指棟樑。也有人譯為門檻,即廊前有木檻,與中譯詞相同。在廊前或將入口關閉,就使人無法進入。──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嚴緊的窗櫺。或“格子窗戶”(見王上6:4注釋)。──《SDA聖經注釋》 【思想問題(第41章)】 本章詳述聖所和至聖所的構造,為何偏偏隻字不提約櫃、施恩座及法版等物? 這與新聖殿所處的時代有沒有關係?參耶3:16-17; 啟11:1-2注;
21:22。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