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苦澀與甘甜(二至三章)(唐佑之) 熟悉的人難說話(3:1-27) (聖經姊妹版) 先知的受差(結三 3∼27) (台北靈糧堂) 作守望者(結三:4-27) (基督之家) 屬靈的經驗,生命的操練(3章4至15節)
(香港讀經會) 順服神的事奉(3章16至27節)
(香港讀經會) 苦澀與甘甜(二至三章)(唐佑之) (經文:結二至三1-11) 教會在這時代須接受時代的挑戰。教會在這時代到底應該怎樣明白神的心意呢?我們就應該讀以西結書。 以西結是神的工人,是先知,他站在歷史的苦難危機中,他在神前領受並在人前傳揚。以西結素稱為「被擄的先知」。 為何以色列人遭受擄掠到外邦?為何他們要面對歷史的苦難?是因他們犯了罪,不能滿足神的心意;雖然他們是神的選民,他們在神的恩惠範圍裏;但神公義的,不能以有罪為無罪。 我們是屬於神的,正如以色列人屬於神一樣;如果我不能滿足神的心意,我們也要面對神公義的審判。 聖經告訴我們,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五17)神要審判以色列人,然後審判外邦人;神要審判教會,然後審判整個世界。 以西結約在主前五百多年時,出來傳神的信息。神的話不但向當時代發出,且在每個時代都有同樣的信息,甚至此時此地,神同樣用祂的話告訴我們。先知的聲音沒有淹沒在時代的廢墟中,反而經過時代的走廊發出巨響;經過這個時代,經過現代每個角落進入人心,發生回響。先知以西結當時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也是對我們說的;雖然是對當時的以色列人所說的,但也是對我們今日的教會說的。神的真理永遠長存,神的話語永不過去,神的話帶凓能力,至今仍發出功效。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不但在主前五百多年之先,甚至在主後的今天以至將來,我相信神不斷要對祂的教會說話。 以西結在神面前受了感動,當他看見異象之時,有隻手伸出來,手上有書卷;神要他把書卷吃了,這就是今時代教會應該明白的信息。以色列人失敗了,所以神要審判他們;每個時代教會失敗了,所以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教會在這時代,要面對這個審判;因為神審判世界之前,要審判教會。在啟示錄,神審判世界時,先要審判教會,審判亞細亞的七個教會。示每拿教會沒有受審判,因他們在苦難當中仰望神,神就憐憫他們,幫助他們。非拉鐵非教會沒有受審判,因他們傳福音、神覺得無須審判他們;但是,神卻要審判其他的教會。 今天世界很多地方的人,甚至我們的同胞,也有多苦難的。很多教會在苦難中,他們仰望神,他們不須受審判;但是你我,很多教會,在這時代,包括自由世界的教會須受審判;因為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先知有此感受,他是神的僕人,他有時代的知識;他知道在那個時代的環境,知道歷史中有神的手,在歷史過程中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歷史的每個危機,都是神的審判;所以他在神前體會到,他應作當代的見證人。他須在神前領略屬靈的感受,他必須把書卷吃下。由此可知神的話何等重要!多麼有能力! 在士師和撒母耳時代,當時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難道神的話不在當代傳出來嗎?難道神的心意不願表達出來嗎?不是的,乃是因祂找不到合乎祂心意的人。當撒母耳屬靈知識還不甚充分的時代;神選召他成為當代的見證人。神要在我們中間尋找為祂傳話的人。今天的撒母耳在哪裏?今天的以西結在哪裏? 一個真正願意為神發言的人,要具有時代的意識,屬靈的感受。神的手伸出來,我們感受得到嗎?我們看得見嗎?我們能看見別人所看不到的,感受別人所不能感受的嗎?以西結就有這樣的經驗;神要他把書卷吃下,他吃時感到書卷滿有甘甜;因為神的話比一切都有意味。 在今天的世界裏,有許多人得不到神的話;是因為缺少見證人,沒有為神傳話的人。有的人聽不見神的話;因為看不見真理在我們基督徒身上表達出來,這就是當時以色列人失敗的原因。 神揀選以色列人,是否他們比別的民族優秀?是否他們的文化道德超越於其他民族?絕對不是。以色列不過是中東地帶,一個弱小的民族,幼稚而沒有文化;埃及,巴比倫諸國的文化比以色列更優秀。神所以揀選以色列民,乃要他們事奉神,神恩待他們,乃要他們得到恩典之後,把恩典帶出去;因為神的救恩不是單為以色列人,神的救恩是為全世界的。 以色列人失敗了,他們在恩典中墮落了。你我也是如此,神揀選我們作祂的兒女,並非你我比別人強,唯一的說明,乃本於神的恩典。我們是否在恩典中長進呢?或是在恩典中墮落呢?我們想到神的恩典,神真是奇妙的神,祂的恩典白白賜給我們;不須我們付上任何代價,不須我們任何功德,儘可白白享受。神的恩典太多,我們卻忽略了神的恩典,沒有珍貴神的恩典。恩典雖可白白得來;但是貴重無比,我們並無法以任何代價換取;所以神把恩典白白地賜給我們。可惜!我們在恩典中角落了,沒認真在恩典中長進。 神的教會所需要的是公義,審判的信息;就是昔日神要以西結傳出的信息。神的公義裏面有無限的慈愛,慈愛裏面有許多公義,且兩分不開。神吩咐以西結要向以色列人傳道;並非到言語難懂的外邦人中去。 教會在這時代須有屬靈的敏感,教會須作差傳,須傳福音;但我相信,若我們沒有在神面前切實悔改,切實復興;要做差傳工作,福音工作是不可能的。神告訴以西結,以色列人很硬心,不願意接受神的恩典;他們在屬靈方面麻木不仁。所以神的僕人先知以西結,必須具有屬靈的感受,屬靈的敏感力。教會也必須有屬靈的敏感,靈敏感受神的恩典;否則,神的審判就會臨到。若我們沒有受過神的管教,怎能澈底悔改呢?所以我們多麼需要在神前思想我們的光景。神的心意在這時代,特別要叫我們明白祂的公義,明白審判從神的家起首。須在神前切實悔改,然後我們纔能復興;承受神的使命,有力量把神的恩典帶出去。這樣,福音纔能發生功效,差傳工作纔有果效;不然,恐怕我們就不能切實達到神的心意。 所以以西結先知必須開口吃書卷,因書卷充滿了神的話;先知切實吃了下去,先有屬靈的感受,然後纔可以把神的話帶出來,這樣的話語纔有能力,纔有功效,纔能到達與很多需要的人。 教會在這時代,對神的話語實在太膚淺,太幼稚;沒有真正的得凓,沒有真正的領受;沒有真正的享受,也沒有真正的承受。故此,神的話語就被我們綁凓,沒有出去。 有一位文學家曾說,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無話可講說的,但卻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其實廢話連篇,毫無內容,全無真理;可是卻有很多人聽,很多人接受。另外一種人有話可講,話有內容,有真理;但他們卻保持緘默,令人不解其意。(這樣的人乃指基督徒而言)基督徒有話語有信息,可是不講。這個世界充滿了虛謊,所見所聞都是世俗淫亂,虛謊,嘆息,哭泣悲哀的聲音;我們怎麼還保持緘默呢?教會應該成為先知的教會,成為先知的團體。我們每個人都應領受神的話語,將神的話語吃下去;然後發出來,這樣就必看見神話語的功效。每個信徒都有責任,將神的話傳揚出來。 先知以西結吃了書卷,他感到口中非常甘甜。各位!我們有這經驗嗎?這是今天教會應有的經歷。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感到神話語的甘甜,以致我們在恩典中墮落;在真理中矛盾,在信仰中逃避,在現實中被腐蝕。 何以我們會在恩典中墮落,乃因沒有讓神的話進入我們裏面,不明白也不體會恩典的實際,對神的話一知半解,所了解的不過一鱗半爪;沒有真正在神的話語上下工夫,沒有真正將神的話如書卷吃下去。我們因為忽略了神的話語,所以在恩典中墮落。我們往往知道了一點真理,卻不甚清楚,以為聖經的話不過是理論,演講,說說聽聽而已。我們不能把真理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在教會聽道時。雖然覺得真理是對的;出了教會,因面對種種的挑戰,看見世俗的情況,於是心裏又發生矛盾。覺得神的話不夠實際,不能應用在我們實踐的生活中。所以就在恩典中墮落,在真理中矛盾,在信仰中逃避。另外有種信念,雖然知道神是慈愛公義信實的,但只是一種觀念,沒有在生活中去真正體驗;結果,信心就呈逃避的態度。而且我們在需要時,纔鍜煉一下信心;以為信心具魔術性,可改變事情。其實不然,信心乃是神的恩典,聖靈的感動,加以我們需要在神的話語中切實下工夫;然後我門在主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如果我們在恩典中墮落,在真理中矛盾,在信仰中逃避;我們定會在現實中腐蝕;因我們的生命不堅強,太軟弱,經不起考驗,我們生活的力量就越加脆弱了!這是教會的現象嗎?但願不是吧!可惜事實卻如此!我們當在神前切實悔改,若不在神的真道上建立自己,怎能知道要在聖靈中禱告呢?又怎會知道仰望神的憐憫呢? 教會在這時代,需要把書卷吃下,纔能覺得甜蜜。我們也需要有這經驗,否則,神的審判和公義就會臨到我們身上。「耶和華啊!𣿫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然而𣿫有赦免之恩。」我們需要神的赦免;因我們在話語上失敗輕忽,必須重新奮興;讓聖靈在我們心裏動工,祂的話無不帶凓能力;一出來就有功效,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一進入就覺甘甜。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先知以西結對神的話有苦澀的感受。神的話語神的信息,一方面表達祂的慈愛恩典和公義;一方面也表達祂的震怒和說不出來忿怒的態度。「……其上所寫的有哀號,嘆息,悲痛的話。」二-10)吃下時是甘甜的,傳出來時是苦澀的。這是先知的感受,你呢?當我們得到神的話語時,我們覺得甘甜;神有說不盡的恩慈,神有無限的愛;但另一方面,神的話不是福音,不是佳音,乃是禍音,叫人感到害怕痛苦。是否我們傳福音太隨意、單講神的慈愛,沒有講神的公義。先講福音,再講禍音,後講佳音;然後我們纔領會神無限的慈愛。 怎樣吃書卷,茲題出三方面。我們讀神的話語,必定要注意三方面。 (一)必定要默念真理的奇妙,一遍又一遍反覆細讀 如詩篇第一篇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結果子……」晝夜不住思想默念神恩典的奇妙,就是我們吃書卷的經驗。 (二)尋求話語的引導,求問神今天對我說甚麼 因為神的心要我們明白,祂所表達的話語要引導我們,叫我們從神的話語,來思想祂的心意。 有的人說,信心不該有理智,有理性的信心是不堅定的;但是信心若沒有理性就是迷信。有許多基督徒是迷信的,如果沒有把悟性放在神裏面,沒有把理性放在神手裏;基督徒的信心很可能會變成迷信。信仰不是叫我們逃避,而是叫我們面對現實,幫助我們勇往直前。 (三)思想神的作為,明白神的心意 神在這時代,在此時此地的環境,叫我們明白教會在這個時代要作甚麼,我們在這時代能作甚麼? 我們尋求神的引導,明白神的心意;然後,我們的禱告,如詩人在詩篇119篇32節的禱告:「你開廣我心的時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
唐佑之《從以西結書看教會在這時代》 熟悉的人難說話(3:1-27) (聖經姊妹版) 家庭親子 心靈禱告 先知的受差(結三 3∼27) (台北靈糧堂) 在以西結將神的話吃進去後,本段就記述以西結的受差遣。首先,提及他奉差是到那悖逆又是被擄的以色列人那裡去。神明確地告訴先知以色列人的悖逆是「額堅心硬」,對神的信息比外邦人還沒有反應( 6-7)。對這沒有果效的事奉神也安慰先知,他們不肯聽從你是「因為他們不肯聽從我」,因此先知無需為此自責或沮喪。同時,神也給先知一些應許去面對這艱巨的事工:⑴祂必賜給先知剛強堅毅的力量,使他的額頭像最硬的寶石,比火石更硬,不會因為敵對者的剛硬敵擋而驚惶或挫折,反而能勝過他們。⑵祂必賜下話語給先知;他只要傳講神要他說的,而不用去理會他們聽或不聽。 其次,先知蒙召受差後,引發三種不同的回應: ⑴先知身後有稱頌神榮耀的「震動轟轟的聲音」。⑵四活物從天上用翅膀發出回應的響聲。⑶先知被神的靈舉起帶走,神的靈在他身上大有能力,他「心中甚苦、靈性激憤」,他捲入神對以色列人的義怒中,使他的情緒有負荷過重的感覺。然而,神瞭解先知的軟弱,因此並未要求先知立即行動,讓他在感受神的義怒和為百姓的悲慘這交雜的情緒中等候七日(關於「七日」有學者認為與利未記八 33的祭司就任有關,但或許更是與先知需要一段重新調整期,好使異象和信息可以深植於心有關)。第三,神設立以西結為守望者,並明確指出他的職責。城池的守望者乃要站在城牆觀看敵人是否來襲,以警告城民;倘若他沒有警告,造成城內死傷,他就必須償命。神以此為喻要求先知警戒惡人與義人(他可能是指借著自己的好行為,表明自己是守約的人),若他們對先知的警戒沒有反應,就當為自己的抉擇負責。 最後,神的靈將先知帶到「平原」那裡去,使他經歷先前榮耀異象的景況,但卻是使他被關在屋內,用繩索綁住(應當不是反對者對他的禁錮,而是象徵神對他先知職務的限制),並使他的舌頭貼住上膛而啞口,心中充滿神的話語卻不能言,直到神吩咐他開口傳信息時,他才能說傳講。神要求先知絕對的順服才能在悖逆不順服的以色列家中事奉。 從這段以西結的受差遣的經歷,深深地在四方面提醒我們今日的基督徒應當要如何進入我們所處的世代中: 第一,神並未應許我們走一條容易的生命路,我們身處充滿險惡的世界,潔身自愛已不容易,神還要我們積極活出真道向世人發出信息;我們在其中,不當祈求減輕困難,而是求神加力量來面對艱巨的挑戰。 其次,神在乎我們的是我們有沒有活出順服的信息,而不是在乎我們所見證的信息有沒有所謂的果效;神所看重的是我們在整個生命過程中的順服,而不是生命服事的果效如何。 第三,生命過程中的一時美好成就或是軟弱失敗,不能據此就判定我們人生的結局;人生結局的判定是依據在人生末了時,我們對神的回應如何而定,這不是要我們趁機濫用神的寬容,而是要我們積極抓住神還有憐憫的時刻立即回轉。 第四,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應當效法先知融入神對罪惡世界的心情和體會世人無知悲慘結局的痛楚,以至於我們在面對身處的世界才能產生神聖的負擔和熱切。 默想 1.當你面對神給你的環境是艱難的,你會有甚麼反應?禱告主,保守你在不容易的環境中,能不抱怨、不逃避、也不妥協,並祈求神的靈扶持你在其中仍能堅守信仰的真道。 2.基督徒在這世界的使命是甚麼?神看重你生命的優先次序是甚麼?禱告主,讓你知道你是神設立在這世界的守望者,你的生命是有意義和呼召的,並祈求聖靈賜力量給你能在生活中順服神的真理行,也使你充分知道神所在意的,是你的人生是否願意順服祂,而不是你能否為祂做些甚麼。 作守望者(結三:4-27) (基督之家) 分享: 第三章 16
節提到神呼召以西結成為「守望」的人!守望者的職責是什麼呢? 那就是一方面他必須能看見百姓的惡行、他也必須明白神的心意、如同第 10 節 所說的:「要心裡領會、耳中聽聞」、而更重要的是、他必須把神要責備百姓的 話語去向這些悖逆、額堅心硬的百姓說話(第 7 節)!從這段經文我們一起來學 習兩個功課: 第一、我們從先知身上來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守望者!今天神也把祂的百姓交給我
們、我們也當為他們的靈魂時刻儆醒!當我們看見神的百姓行了神不喜悅 的事時、我們也應當勇敢地去說、第 18-21 節神告訴先知一個重要的原則、
那就是:「警戒惡人是我們的責任、他們聽不聽是他們的責任」!因此我 們不要因為害怕人不聽神的話語我們就不說出神的心意!神要我們只管 說、也不要害怕人的抵擋!當我們有勇敢的心時、一方面神會給我們力量、
使「我們的臉硬過他們的臉、我們的額硬過他們的額」(第 8 節)、而且 神的聖靈會不斷地加給我們力量(第 12;14;22;24)!所以讓我們不要 懼怕!讓我們作一個忠心傳講神話語的人! 第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聽見有人願意指出我們的惡行時、我們應當虛
心接受而不要悖逆或腦羞成怒!我們應當相信一般人都喜歡講「好聽」的 話、而不喜歡講一些人不喜歡聽的話、因此這些願意指出我們惡行的人、 他們都是敬畏神、忠於神的人、而且他們也都是因為愛我們的緣故、才願
意來糾正我們!當我們存著這樣的心時、就是我們轉離惡行的機會了!但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能聽的耳、也有一顆勇敢的心! 回應: 「主啊!求祢給我一顆勇敢的心作一個忠心的守望者、也求祢給我一個能聽
的耳、能虛心接受人的勸戒」! 禱讀:結三 17 背經:結三 17 聖經速讀:鴻一~三,啟十五 屬靈的經驗,生命的操練(3章4至15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叫我堅持操練自己的屬靈生命,好叫我內在的生命健壯,又不怕外在環境的變遷。 神在差遣以西結的同時,指出以色列民不會願意聽他的說話。為此,神保證要「使你(以西結)的臉硬過他們的臉,使你的額硬過他們的額。我(神)使你的額像金鋼鑽,比火石更硬。他們雖是悖逆之家,你不要怕他們,也不要因他們的臉色驚惶。」(8-9) 神對以西結所說的話,一方面反映了事奉神的人要好好操練自己的生命,又需要求神賜剛強的心,不因事奉對象的冷言冷語而感到自卑,不因他們的嘴臉而自疚,不因環境的不利而灰心喪志。另一方面,事奉者也需要有一份堅忍的承擔,正如以色列人對神悖逆頑固,不容易被神感動和影響,但以西結仍堅持向他們宣講信息,並且不因他們的負面反應而退縮。誠然,事奉者往往需要有「額堅心硬」(7)的態度來面對事奉環境,但他們的心靈同時要對神柔軟,對事奉的對象又要有敏銳的觸覺。 被擄的以色列人身處異邦,與當地人言語不通。對他們來說,外邦人「說話深奧、言語難懂」(6),反之,他們熟習自己的鄉談,因此當以西結向他們宣告信息時,他們理應聽得懂。然而,他們對神冷漠,對先知的事奉亦沒有任何的評價。神預先告訴以西結,不要因百姓的反應而感到驚嚇和不安,因為這與他個人無關,而與神的工作和神本身有關。神清楚指明:「以色列家卻不肯聽從你,因為他們不肯聽從我。」(7) 第12-15節記述以西結蒙召後第一次被靈舉起,超越時空,來到「提勒.亞畢」。這次經驗使以西結在日後的事奉中更確認神的同在和差遣。此後,以西結有幾次同樣的經驗(參11:1、24,43:5),這些經驗超越了人的常規和限制,而且絕不是人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尋得的。以西結有這些奇妙的經歷,完全是出於神主動的賜予。當以西結回應神的說話,全心將自己放在神的手中,神就與他同在,把屬靈的經歷賜給他。 在現今物欲高漲的世界,人類所面對的刺激是前所未有的。不幸的是,各種刺激當前,很多人(甚至是信徒)卻對屬靈事物不聞不問,沒有屬靈的觸覺,即使神主動將我們「舉起」,我們也沒有太大的興奮。若你想切實的經歷神,請先重新檢視神在你生命中的計畫。你認定人生的目標是甚麼?現在就花點時間,在神面前安靜、尋求吧。 順服神的事奉(3章16至27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在我服事你以先,求你先給我看到你的榮耀;在我服事你的過程中,又求你向我說話,叫我盡忠到底。 神要以西結作一個「以色列家守望的人」(17)。為了完成這個託付,以西結需要先瞭解他所事奉的,是一群怎樣的人,從而得知自己的角色,以及可以在他們當中做甚麼。身為「守望的人」,以西結需要勇氣和膽量,有智慧地指出一切違背神心意的惡行,叫屬神的人回轉,脫離罪惡。以西結不可以因為別人的負面反應,而停止勸戒的行動,否則神要反過來向他討罪。可以說,神在乎的,是以西結在事奉過程中是否盡忠,以及百姓是否願意回轉。 在正式執行任務以先,以西結再次經歷神榮耀的彰顯(23-24上)。透過這次經歷,神再次確認祂的榮耀是與先知的使命連在一起的。先知的任務,主要是以他的口,把神的話傳給百姓。但既然神要先知發聲,為甚麼祂又把先知的「舌頭貼住上膛,以致你(先知)啞口,不能作責備他們的人」(26),直至祂「對你說話的時候,必使你開口」(27)呢?神這樣做,是要避免先知因看到以色列人的惡行而心焦如焚,忍不住在神的話語臨到前,便已經憑己意開口。誠然,憑己意說出的話只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對人毫無助益;惟有神的話語才能給人正確的方向,叫人得著提醒。作為「守望的人」,我們不能因為看到不法的事情而隨便說出晦氣的話,反之,我們總要先冷靜下來,把自己衝動的怒氣收起,確信神會有最好的處理方法。 由這刻開始,先知在面對事奉的物件時,不能再隨己意說話,直至巴比倫將耶路撒冷圍困,耶城被攻陷為止,先知才再次成為一個自主說話的人(參33:22),因為南國猶大已經落入外邦人的手中,神的百姓一直不聽先知的說話,這就應驗了神的預言──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19)。 今日,透過以西結這位「守望的人」的經歷,讓我們反省一下有關事奉的問題:在你事奉主的年日裡,曾否看見過神的榮耀?你有否被神的榮耀吸引,以致願意打從心底的在神面前擺上自己?你曾否在事奉中因人的問題而大發雷霆,忘了主正在背後掌管一切?現在回想起來,你可以從其中有甚麼學習?你是否願意等候神對你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