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九章短篇信息 目錄: 離愁與復合(九至十一,四十三章)(唐佑之) 耶路撒冷毀滅的異象(結九 1∼11) (台北靈糧堂) 額上有記號的人(結九章) (基督之家) 目中無神,放縱自己(9章) (香港讀經會) 離愁與復合(九至十一,四十三章)(唐佑之) (經文:結九3,十18-19,十一22-25,四三1-5)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聖殿。在過去的日子,耶和華的榮耀曾與以色列人同在,但亦曾經離開過聖殿和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失敗犯罪,虧缺了神的榮耀,而且忽略了神的榮耀。神不得已離開他們,神實在不願意,不捨得!但神是聖潔公義的,所以不能不離開犯罪的以色列人,和祂的聖殿。 耶和華的榮光離開以色列民,這正是他們歷史信仰的經歷。教會在這時代有沒有這個危險,能否儆覺信仰的危機?希望悲劇不重演。求主的靈光照我們,感動我們;激動責備俄們,讓我們知道怎樣在神面前謹慎。 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人,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以迦博」(撒上四21)當以利的孫子生下來時,起名以迦博,是因耶和華的榮耀離開了他們。這不但是以利家族的悲劇,也是整個以色列民的悲劇。祭司以利是撒母耳從小和他學習事奉神的那位神的老僕人,他有屬靈的經歷,他教導撒母耳認識神呼召的聲音;他也有事奉的經驗;多年在聖殿事奉神。當他年老時,沒有在神前儆醒忠心事奉;而且他的家庭完全失敗,他兒子犯罪作惡,甚至把聖潔之地成為淫污之所。 各位!我們多麼需要在神面前儆醒!一個神的僕人,雖然有經歷,有經驗,曾經被神使用,尚且會被神丟棄;以利失敗,兒子也失敗,甚至他孫子的名也叫「以迦博」;以致以色列民也陷在非常可怕的前途中。 求主憐憫教會!教會在這時代必須在神面前好好省察,讓神的僕人在我們禱告中支持;而我們也要用禱告支持他們;以免因一人的失敗,成一個家庭的失敗,就影響到整個團體,整個教會。一個亞干足以影響以色列全會眾,叫他們在敵前失敗。一個以利不但使他的家庭失敗,也叫整個民族陷於險境。所以你我所處的是多麼重要的地位,所肩負的是多麼重要的責任。求神憐憫我們!叫我們知道必須為自己,為神的工人,為教會負責人禱告,免得神的榮耀離開了我們。 教會在這時代,要警覺信仰的危機;因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我們必須在神面前恭敬,聖潔,規矩,謹慎;不要倚靠以往的虔誠,屬靈的成功;因為我們今天的熱心不能確保昨天的成功,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隨時隨地在主面前謹慎。 以西結所見的異象,有榮耀在聖殿裏。神的寶座本在䣝嶋篐護却之下。當以色列人失敗時,神就必須離開他們。當神的榮耀離開時,寶座就上昇。但神捨不得離開祂的百姓,還在那裏等候、纏綿,留戀。神的愛如此!雖然神的公義,要責備以色列人,因為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但神還寬容等待,希望以色列人悔改;神一再忍耐等待,先知流淚嘆息地等待以色列人回轉;可惜他們沒有回轉,所以神的榮耀再離開了。 有一位蘇格蘭詩人馬德遜,他是神重用的僕人;他在大學讀書時奉獻作傳道,突然他的眼瞎了,因此未婚妻就和他解除婚約。他清楚神呼召他,他就越加盡力親近神。在他寫作的詩中,有幾句很出名的話說:「神啊!我曾經為玫瑰感謝𣿫千次,但從未一次為玫瑰的刺感謝𣿫。」還有一次他禱告說:「神啊!感謝𣿫!因為𣿫愛我,感謝𣿫!因為𣿫的愛裏有智慧。」他真是個精神新鮮的人;始終如一忠心於神。還有一首詩歌是極美的:「噢!神的愛不會離開我,一定不會離開我,是要我仰望祂;讓我透過流淚的眼睛,能看見永恒的彩虹。」 是的,神實在捨不得離開我們,但我們若一直犯罪,不肯悔改;並且惱羞成怒,將錯就錯;甚至每況愈下,變本加厲,神就不得不離開了。神在殿門口等候,依依不捨,但終於不得不離開了。「以迦博」神的榮耀離開了,實在太悲慘! 歷史的事實記載在聖經中,雖然神的信實會再回來;可憐以色列人已遭受了歷史空前的酷劫了。當他們痛定思痛時,纔會想到先知的話;那時不能不悔改,不能不在神前低頭敬拜,說:「神的道聖哉!善哉!」這幅圖畫,希望不再出現。 我們讀教會歷史,看見神的榮耀已多次離開!回來又離開。教會在這時代,不能讓神的榮耀離開;我們也不願又不敢讓神的榮耀離開,我們當禱告,求神的榮耀不離開我們。沒有任何事情比較神離開我們更加悲慘的! 當神的榮耀離開了掃羅,他就成了悲劇的人物。士師參孫,多麼悲慘!神曾用他,可惜他在婚姻上失敗,在道德上失敗;能力失去了,竟不自知。神的榮耀離開是逐漸而穩定的。當神看見我們的軟弱,就一再警告、提醒、施恩、責備我們,一直等我們回轉;我們若不回轉,神的榮耀,神的恩典就離開了,而我們自己卻不知也不覺。我們一點點的軟弱,一點點的過失,和罪惡污穢,就足以逐漸讓神的恩典離開我們。別以為少一次的聚會,少讀一節聖經,少一點禱告,少一點奉獻,少一點事奉沒有甚麼關係;其實卻大有關係;因為逐漸地,不知不覺地;神的能力、恩典,福樂就離開了。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需要神的憐憫!我們不要像參孫,能力失去也不自知,連眼都瞎了,結果如牲畜一樣在磨坊推磨,落在厭煩的生活中。 摩西上西乃山,在神的面前禱告,四十晝夜之後;下山時,臉皮就發光而不自知。屬靈的長進自己不知道,屬靈的破壞自己也不知道。一樹棵倒下,但未倒之先已出問題。火車關掣後,還可繼續行兩步;所以,別以為自己還可以把恃!保羅說:「自己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3)求神光照我們! 神的榮耀怎樣進到聖殿裏面呢?當神創亞當和夏娃,每一天開始之時,神都和他們交往,他們可以瞻仰神的榮光,生活充滿光亮。但他們吃了禁果犯了罪,就逃避神的面。神來尋找亞當,祂說:「你在哪裏?」人躲避神就失去了神的同在,失去了神的榮耀;所以神就把他們從伊甸園趕出去。人失敗了,但神永不失敗,神就為他們預備敬拜贖罪的方法。他們敬拜,也教導兒子們敬拜。當人敬拜時,就體會到神的同在,體會到神的榮耀。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神的僕人摩西照凓神指示的樣式建造會幕;神不厭其願,仔細周密地把敬拜的儀節指示他們;於是摩西就忠心按凓神的命令指示去做。當會幕建成獻祭之時,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會幕。所以何時有敬拜,何時就體會到神的同在,就能看見耶和華的榮光。由會幕我們聯想到所羅門建造的聖殿,當聖殿完成獻祭之時,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整個聖殿。可惜以色列人沒有專心跟隨神,他們一面敬拜神,一面卻去拜偶像;因此,神甚不喜悅。他們雖然經過屢次宗教改革,但他們還沒澈底悔改。猶大國最大一次的復興,是在約西亞作王年間,他重修聖殿,復興敬拜的事。表面看來,宗教已復興;可惜,他們只有敬拜的外表,而忽略了內裏的敬虔;以為有聖殿就有安全,可以不受外邦侵略,耶路撒冷就沒有外患了。然而,耶和華並不居住人手所造的殿;若人離開祂,祂的同在也必離開他們,那麼,聖殿何用之有呢?耶利米書七章告訴我們,神叫先知站在聖殿門口,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這是耶和華的殿。」你們若改正行動作為,我就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倘若他們不悔改就一定會敗亡,聖殿一定被毀壞;因為沒有耶和華的榮耀,沒有耶和華榮耀的同在。我們清楚看到,這是歷史的事實,歷代神用祂的話警告教會,叫我們儆醒。教會在這時代須要儆惕,因已面臨信仰上的危機。 主耶穌臨世,道成肉身,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住在我們中間。意即主是會幕,在我們中間支搭,帳棚是神與人相會之處。主受難前,與門徒在一起,有一個門徒對祂說:「這是何等的殿宇!」耶穌卻回答說:「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祂曾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建立起來。祂這話是以自己的身體為殿說的,因為祂乃是神榮耀的顯現。我們卻沒有看見過神和神的榮耀,只有父懷裏的獨生子可以表明出來。主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凓祂,就沒有人能到父那裏。主被釘十字架,祂的榮光好像熄滅了;但主從死裏復活,而且那天,祂的身體豈不是已經得了榮耀嗎?因祂的身子道成肉身,表彰神的榮耀。現在祂的榮耀祂的身體在哪裏?祂的身體就是教會,換言之,教會是神的道繼續地成為肉身,教會有神的榮耀。「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一23) 我們的教會有沒有神的榮耀?神是輕慢不得的;如果我們忽略,犯罪,墮落,神的榮耀可能離開我們,所以我們要細心省察! 昨晚我們特別注意先知的經歷,因教會是先知的團體,今晚我們所注意的是祭司的團體;因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我們敬拜神,向神獻祭;以神的話語教導人,醫治人,幫助人,體恤人,好像祭司一樣。如果我們失敗,神的榮耀就會離開我們。我們有否好好地敬拜神? 今天的教會在敬拜上是失敗了,我們個人缺少敬拜,沒注重靈修生活,沒有用心靈誠實事奉神;終日以工作為前提,以為參加教會許多活動就是事奉,其實不然。真正的事奉,要從心靈開始。保羅在(羅一9)說:「用心靈所事奉的神。」事奉的真正意思,就是敬拜。所以羅馬書十二章說:「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約書亞記廿四15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事奉不是指工作而是指敬拜,要誠心實意事奉神。我們個人和家庭,有沒有好好的敬拜神?很多基督徒家庭,沒有家庭禮拜。在家庭若沒有敬拜怎能在教會的大家庭有好的敬拜呢?我們在敬拜上失敗了!我們以為上禮拜堂聽道就是敬拜,這樣的敬拜神是不悅納的。真正的敬拜要從心靈開始,個人開始;從小家庭至大家庭,然後從大家庭又帶回小家庭。般基督徒雖然每主日到教會,不過聚會稍長便不勝其煩,缺乏真正敬拜的態度。敬拜是漫長的路,帶我們步步更親近神。 創世記載,亞伯和該隱,在父母教導之下曉得敬拜;他們獻祭,該隱敷衍塞責,亞伯卻認真奉獻;所以神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卻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因此該隱變了臉色,他在敬拜上失敗了。 弟兄姊妹!如果你在生活中沒有快樂,有憂慮,嫉妒,煩惱;表明你在敬拜上失敗了。當我們在奉獻上失敗之時,我們在敬拜上就失敗;如果我們在敬拜上失敗,整個基督徒生活就完全失敗了。神怎能與我們同在呢?神實在不願離開我們。當時神不願離開該隱,還安慰他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神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後果是不堪設想!該隱沒有悔改,殺了他的兄弟亞伯;以致一生過凓流離飄蕩的生活。 我們平日的敬拜是「零」的,主日的敬拜是「整」的;我們應該化零為整,進教會敬拜以後,到家庭還要再敬拜,化整為零。這是基督徒必須有的。 教會常講奉獻的道理,林後也告訴我們「損得樂意是神所喜悅的。」我們常把這節聖經應用錯了,其實,這裏所指是附帶的奉獻。舊約燔祭是主要的奉獻,平安祭素祭乃屬附帶的奉獻;不獻也不算犯罪,但若獻得樂意是神所喜悅的。至於燔祭乃屬主要的奉獻,不論家庭個人,樂意或勉強,一定要獻;不獻就是犯罪。教會對此常沒有弄清楚。求神憐憫我們!我們應該拿主要的奉獻教會,然後奉獻額外的附帶的,我們獻得樂意是神所喜悅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君尊的祭司,我們每個人都要敬拜,每家庭都要敬拜,然後大家庭好好敬拜。我們個人獻上,家庭獻上,全教會獻上,這纔是教會的復興。 各位弟兄姊妹!教會在這時代,已面臨信仰上危機;只片面而不切實,不能真正蒙受神的恩典。我們是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我們是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由此可知,我們參加培靈會,我們也要參加教會;要把培靈會的熱心,帶到教會。我們每個人都要下決心,說:「主啊!我要愛教會。」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今日教會仍繼續「道成肉身。」教會是神榮耀的居所;培靈會會過去,等到明年纔再有;但教會是恒常的,讓我們衷心思想,我們對教會如何? 我們必須建造神的靈宮,創世記十一章載,有好多人在建造巴比塔;但我們是屬神的,我們當建造靈宮。很多時候,我們受了世俗的影響,受了時代逆流的衝擊;身在教會,不建造靈宮,卻建造巴比塔,如同當日的以色列人一樣。神不能住在巴比塔,只能住在靈宮;我們若建造巴比塔,神就離開我們了。我們必須建造靈宮,纔真正在神裏面,神也在我們裏面。祂的榮耀,祂榮耀的同在和我們一起,我們真正地蒙福且恒久蒙福。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啟廿一3)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這是神始終如一的心意,祂必要實現。讓我們恒心仰望祂吧!──
唐佑之《從以西結書看教會在這時代》 耶路撒冷毀滅的異象(結九 1∼11) (台北靈糧堂) 在第八章神宣告對以色列不虔不義的審判信息,第九章則開始針對這些不虔不義的偶像崇拜者發動審判的行動。首先,先知聽到有大聲對他說,城中滅滅的使者要拿滅命的兵器前來。然後,他就看見七位使者從朝北的門上來,這正是「觸動主怒偶像的坐位」所在(八 3)或是婦女為搭模斯哭泣的地方(八 14),也是神「罰惡的杖(就是巴比倫)」(七 11)所要來的方向,表明神的刑罰就是針對偶像崇拜的罪汙。在這七位使者中,有一位是獨特的,他身穿細麻衣(這是祭司的衣袍),腰間帶著墨水匣子,他督導其餘六位審判使者的殺戮行動。當他們受召時,就站在銅祭壇前等候以色列神的吩咐,才開始執行審判行動。 在審判行動展開前,神的榮耀從在基路伯上,已升到殿的門檻,表明這是神離開聖所的第一步。從這個起點,祂發出指示,先給穿細麻衣的使者,再給那六位執行滅命的使者。於是在滅命使者執行殺戮審判前,這位穿祭司衣袍的使者,借著墨水匣子在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歎息哀哭的人,畫記號(『記號』這字是希伯來文的最後一個字母,外型像英文字母的 X)在額上」。他們是忠於耶和華的人。這圖像不禁讓我們想到神擊殺埃及一切頭生的逾越節行動。但可悲的是,埃及只有頭生的被擊殺,而這時的耶路撒冷,卻是凡額上沒有記號的盡都被滅絕。不管是年老的、年少的、處女、嬰孩和婦女都無一例外(成年男子不在名單之內,可能是這些人都在對巴比倫的作戰中死亡),顯見犯罪者是全面性的,與年紀大小無關,因此耶路撒冷的刑罰顯然超過神當日在埃及所行的。這似乎表明神對以色列家的罪惡的恨惡,遠超過祂當日對埃及的罪孽痛恨。而殺戮物件執行的起首,是從在聖所的祭司和在殿前的長老開始,因為這些屬靈的領袖是引偏以色列人走入迷途的禍首。他們的屍首充滿殿中,神親自使神聖的地方被污穢,表明祂徹底地離棄這早已因拜偶像而受污穢地方。 面對這極大的罪罰,先知雖是也痛恨這些罪惡,但這種殺戮的景象使他的情感卻無法負荷,因為他的額頭雖是堅如金剛鑽,無畏悖逆百姓的恫嚇,然而他卻有一顆關懷百姓,與他們感同身受的肉心,以至於他向神請求不要趕盡殺絕;但神向他解釋審判是必然的,因為: ⑴整個國家有流人血和冤屈的罪惡;⑵他們不知自省悔罪,卻只怪罪神不再眷顧他們。從這幅可怕的審判異象的記載,對我們今日的教會有極為嚴肅的提醒: 第一,審判地從起始點聖所擴及全年齡,這表明問題的核心是在於信仰的失落和聖民身分消失,而它的發生是起源于教牧領袖信仰的敗落與失職;因此領袖的敬虔與否是關乎全民的福祉;所以,作領袖的當更謹慎自己活在神面前。 其次,穿細麻衣的祭司領受召命,督導其他六位滅命使者執行審判行動;當神尚未吩咐時,他們站立在祭壇旁等候;而當神將命令交付給穿細麻衣的祭司,其餘的使者就隨從祭司的行動而行動;這是一幅順服權柄的團隊事奉景象。這提醒我們所當看重的事奉態度,是有否順服神的權柄吩咐和祂所設立的權柄代表,而不是在乎我們在其中扮演甚麼角色。 第三,以西結的額堅肉心教導我們如何在主前作一位為百姓代求的人。這樣的人,一方面要從神的眼光和心思,看待所處的土地百姓屬靈的景況是如何;另一方面,又能認同他們在罪中所承受的刑罰感受;因為代求者是不能抽離時空的。 默想 主前省思: 1 思想教會的同工團隊事奉的景況如何?並為他們懇切地代求?禱告主,使你能常常為教會領袖守望,祝福他們:有美好的靈性,彼此間的關係是同心的,在團隊中能有正確的權柄次序運作。 2 思想個人是否常為人代求?或向來只是為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禱告?禱告主,幫助你可以突破以自己為中心的禱告,轉變成為別人和國度性的事代禱,並求神賜給你一顆像以西結的心來從事代求的服事。 額上有記號的人(結九章) (基督之家) 分享: 這章聖經記載、以色列人的罪惡已經到了讓神無法忍受的時刻、於是神召喚
六個手拿「滅命兵器」的天使來執行祂的忿怒!要將以色列人全都殺盡!而這個 審判是從「殿前的長老」開始的(第 6 節)!正如彼得所說「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 的」(彼前四 17)!我們這些認識神的人、服事神的人我們應當何等儆醒在神的面
前、求主讓我們將來能坦然無懼地面對祂! 第 4-6 節我們看見、神在審判的行動中、特別吩咐要在一些人的額上劃記號、
並且命令滅命的天使不要擊殺這些額上有記號的人、這些額上有記號的人是誰 呢? 第一、他們是那些在以色列人最黑暗、罪孽極其重大的時刻仍然堅守真理的人!是
的!弟兄姐妹們!今天我們也處在這樣的一個世代中!聖潔守貞、公義良善、 誠實無偽的價值觀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 以」的價值觀!神的忿怒必然臨到這罪惡的世代、然而當我們持守真理、過
聖潔的生活、這些刑罰必不臨到我們的身上! 第二、這些額上有記號的人、不僅是那些在黑暗罪惡的環境中潔身自好的人、他們
不是那些只顧自己過聖潔的生活、卻對社會的墮落無動於衷的人、第 4 節我 們看見這些人是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嘆息哀哭」的人!是的!弟兄姐
妹們!當我們看見整個社會的沈淪時、我們不但應當堅守聖經的價值觀、我 們也必須起來為我們的同胞流淚禱告、我們不應當因為厭惡罪惡而逕自躲在 聖殿中自己享受神的恩典!我們應當如這些額上有記號的人一樣、為他們嘆
息哀哭、渴望看見我們的百姓能離棄罪惡、離棄偶像、回轉歸向神!第 8 節 我們看見、以西結先知也是一個代禱者!他在天使擊殺的時候、他仍然俯伏
在地、祈求神的憐憫臨到他的百姓!雖然他的禱告沒有蒙垂聽、但是他深深 摸著了神的心、因為他深知道──雖然神是施行公義審判的神,祂也是那位
充滿慈愛和憐憫的神。因此他在神已經離棄以色列時、他仍然奮力抓住神! 相反的,我們從第 9 節及八章 12 節都看見:這些因為罪而被神離棄的百姓、 他們心中認為「耶和華已經離棄我們、他看不見我們了」、所以我們更可以 為所欲為了!多少基督徒也常常如此地自暴自棄!但願我們不是這樣自暴
自棄的基督徒、我們乃是不管在什麼樣的景況中都「奮力抓住神」的基督徒! 回應: 「主啊!我願成為為我國家代禱的人、求主給我一顆愛同胞的心、也幫助我能摸
著祢為罪人傷痛的心!」 禱讀:羅九 1-3 背經:羅九 2-3 聖經速讀:瑪一~二,啟廿一 目中無神,放縱自己(9章)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求你幫助、提醒、保守我,叫我常在你的愛中,不因漠視你的同在而放縱自己。 在第8章,以西結記述神的靈把他舉到天地中間,讓他看見耶路撒冷的長老、祭司、婦女、百姓是何等的惡貫滿盈。到了本章,神差派六個「手拿殺人的兵器」(2)的使者,叫他們走遍耶路撒冷全城,「將年老的、年少的,並處女、嬰孩,和婦女,從聖所起全都殺盡」(6)。但在此之前,祂先叫另一個(第2節的「內中有一人」可解作「在那六個使者之中另有一位」,即第七位)「身穿細麻衣,腰間帶著墨水匣子的人」(這是當時文士的裝束,3),找出耶城中所有為著自己國家和同胞的罪行而歎息哀哭的子民,為他們畫上保命的記號。由此可見,上述七位使者有「拯救」和「審判」人的任務。 事實上,「七」這個數字對猶太人來說有「完全」的意思,代表了神的「拯救」和「審判」是完全和徹底的,沒有人可以逃得過神的眼目,因為祂是全知和全能的。以西結先後兩次引述百姓的說話,指出他們以為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看不見我們」(8:12、9:9)。然而,神不單沒有離棄百姓,更因著愛他們的緣故,多次差派先知勸戒他們,指正他們的罪行,呼籲他們回轉歸向神。可惜百姓一直陷在罪中,甚至誤以為神離棄他們,但實情是他們自己疏遠神、離棄神,以致要承受苦果。至於那些為著神的國度和子民而憂傷的人,神藉先知鼓勵他們耐心等待。雖然他們在等待時會感到傷痛,但若他們對神有信心和盼望,便必可看到神的工作和拯救。 以西結指出,神的審判要從祂的聖所開始,然後伸延至整個耶路撒冷(6)。在新約時代,使徒彼得也曾說:「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4:17)作為屬神的子民,我們要小心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因為我們將要面對最先和更大的審判。縱然我們常被軟弱所困,撒但亦好像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但只要我們願意回轉,仰望神的赦罪和憐憫,必可得到祂所應許的拯救。 你確信和感受到神的同在嗎?不論你的答案是甚麼,神與人同在,是鐵一般的事實,因為這是祂給人的應許;事實上,祂愛所有屬祂的人,並且十分緊張他們。你會怎樣回應神對你的愛,在生活中敬畏祂,遵行祂的旨意?請列出具體的行動,並把它們實踐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