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十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脆弱與堅韌(十五、十七章)(唐佑之) 葡萄樹被焚的比喻(結十五 1∼8) (台北靈糧堂) 無用的葡萄樹(結十五章) (基督之家) 發揮生命的本質(15章1至8節)
(香港讀經會) 脆弱與堅韌(十五、十七章)(唐佑之) (經文:十五1-8,十七7-12,22-24) 當耶路撒冷未陷落,聖殿未被毀,以色列國還未敗亡之前;先知以西結已被擄到外邦。表面上,似乎他的工作受了限制,他不能向整個以色列會眾傳講神的話語;但另一方面,神保守他在外邦地,使他在巴比倫國的迦巴魯河邊,向被擄的以色列人作牧養的工作。他傳講神的信息;也讓那些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帶回去神審判的信息,好叫整個以色列人知道。 以色列國好像葡萄樹,在聖經中不論舊約新約均屢次有題及。葡萄樹是一種奇特的植物,一方面看來很脆弱,樹枝柔軟,不能作有用的木材;它的真正價值,乃在於結果子。它的樹枝雖柔軟,但結果纍纍,枝子彎彎下垂卻不易折斷,所以,說它脆弱,或說它堅𤪦,兩方面說法都對。這表明神的選民,在性質方面既脆弱,而又是很堅𤪦的。照樣,神的教會,以及你我凡屬於祂的人也是如此。脆弱或堅𤪦,乃視乎樹枝本質的功用而定。神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正是這時代教會應該明白的信息。 舊約中有數處關於葡萄樹的信息,新約也有幾章重要的聖經,是關於論到葡萄樹的。首先我們思想到以賽亞書第五章,稱為葡萄園之歌;它是一章極美麗的希伯來抒情詩,但另一方面也可說是非常悲慘的信息。 「我要為我所親愛的唱歌……論他葡萄園的事。」神如何賜福以色列人,為他們預備栽種美麗且豐盛的葡萄園。「我所親愛的有葡萄園,在肥美的山崗上。」意思是既有美好的環境,又朝凓陽光,地質極肥美,而且栽植了上好品種的葡萄樹。這裏充分說明神對以色列人的恩典,神揀選以色列為選民,並非說他們是特別優秀的民族,有高尚的道德,悠久的文化;而是完全出於神的恩典,揀選這個弱小民族來彰顯祂的大能。叫他們成為恩典的導管,藉以把神救贖的福音傳出去。因為神的救恩,不單為以色列人,也是為整個世界。神為以色列預備,美好的環境和最有利的條件,讓他們成為真正上好的葡萄園;神指望他們結好葡萄,但是反而結出野葡萄;因以色列人在神的恩典中墮落了,使神的心傷痛。照樣,我們今天也是如此,我們所以稱為屬於神的人,唯一的解釋乃是神的恩典。我們怎可以在神的恩典中墮落呢?因此,教會在這時代,當認清自己的地位,功能和應有的本份。(耶二21)耶利米先知所傳的是同樣的信息。「然而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樹,全然是真種子;你怎麼向我變為外邦葡萄樹的壞枝子呢?」在何西阿書第十章,神使以色列成為茂盛的葡萄樹結果繁多。這不是指屬靈方面,是指物質方面。神是豐富的,使他們一無所缺;但是相反的,他們卻日漸墮落,沒有將榮耀歸給神,甚至去拜偶像;以致以色列人陷於悲慘的命運裏。這並非因神不賜福他們,乃因他們在神的恩典中墮落了。 從以色列民族歷史的信仰,看我們今天的教會,我們能不加以謹慎嗎?神為我們預備極豐富的一切,是要我們在祂的恩典中長進;不要在恩典中墮落,祂要我們明白得恩典,不是沒有條件的。是的,恩典是白白賜給我們的,但是請各位注意,恩典是附有條件的;如果我們不願領受,我們就得不凓。如果我們沒真正在神面前珍貴恩典,我們能否享受神的恩典呢?神選召以色列時,藉凓摩西告訴他們:「如今你們若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出十九5)要順從,信服,遵行,神的恩典就臨到。這些就是條件,神的恩典不是不給我們,乃因我們拒絕了。 教會在這時代,必須在神的恩典中長進,要認識我們的地位、身份、也認識我們的本份。我們一定要結果子,不然,就會被丟在火裏燒了。 以色列人在神的恩典中墮落,神審判的火已經燒在葡萄樹的枝子上,兩頭都燒了,連中間都要燒。(結十五4)根據歷史,以色列民本有十二支派,在曠野時,摩西從神領受命令,建立會幕,在四邊安營居住,每邊三個支派;會幕邊緣,東有摩西亞倫,另三邊有利未人的子孫;他們都有工作,經理會幕的事。神這樣的安排,一方面叫他們有自由,完全自主,沒有中央極權的政體。摩西也不是他們的中央領袖,唯耶和華是王。每支派努力自治,當獻祭時,他們在敬拜中合而為一。這裏我們看見一幅教會的圖畫;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教會,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宗派;如同以色列人有十二支派,大家互不干涉,各自在神面前,妥善發揮地方教會的功能。但是要合一,不是組織的合一,而是屬靈的合一,在敬拜中合一。以色列人本是這樣,到了大却在耶路撒冷建造京城,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聖殿時;北方支派不滿南方支派,於是省域觀念產生,以致南北分裂。這在神眼中這是件極不合理的事。宗教成為他們的政治手段,甚至北方自立在聖所拜偶像。結果,北國早於南國敗亡;一端的葡萄樹燒起來了,因神的審判臨到他們了。另一端,南國滿得神的恩福;因為神是信實的神,他曾經應許大却家有永遠的王位;但是後來他們犯罪,所以葡萄樹枝的另一端也燒起來了,連中間都燒了;耶路撒冷在南方之北靠近北方,可說是中部,故此,耶路撒冷也要被毀。神是公義的神,萬不以有罪為無罪;神是烈火,是輕慢不得的。我們在神面前須何等謹慎! 以色列人本如荊棘,該被焚毀,但神的愛真奇妙。當摩西在何列山,看見前面有燒凓的荊棘燒不掉;因為神的愛繼續在以色列人身上,神不願意消滅他們,這是神在歷史中的計劃。以色列人失敗,神仍要復興他們;神的福音仍要傳給外邦人。歷代教會失敗,神仍要保守一些忠心的人。 我們多麼需要神的憐憫!我們如同葡萄樹枝,若不結果子,有何價值呢?當柴燒也不經燒的。神是公義的神,祂要焚燒一切,連我們也要完全被焚毀的;但是神捨不得,祂屢次想將我們拯救出來;祂赦免憐憫我們,把我們拯救出來,如同從火中抽出來的柴一樣。在阿摩司書和撒迦利亞書都有:「從火中抽出來的柴。」的這一句話(摩四11,亞三12)我們蒙了神的憐憫,但我們不能止於僅僅得救,我們要進一步蒙受神的恩典。 新約有段經文,主耶穌親口說葡萄園的主人,到葡萄園要收葡萄的果子。(可十二1-12)當然這背景是論到以色列人,拒絕了神的兒子,亦即拒絕了葡萄園主的兒子,我們知道園主要在園裏找果子。神今日亦向教會要收果子,我們有沒有果子奉上呢?約翰福音第十五章是我們很熟識的經文,耶穌基督清楚說,我們是葡萄樹的枝子;若枝子不結果子就被扔在火裏燒掉因它沒有存在的價值。 神是烈火,神的公義是火。在舊約曾經論到我們在神面前,當明白神的性格。有時說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有時說神的忿怒,有時說神是忌邪的神。這三事同屬於一,都說到烈火。祂對以色列人的心是火熱的,對全世界人的心是火熱的;祂的愛,祂的公義,祂的忿怒,都是熱切的,視乎我們在祂面前如何反應吧。讓我們真正知道神是烈火,我們須在祂面前得凓祂熱切的愛,而非在祂烈怒之下,這是我們需要認識的。 耶穌在葡萄園的比喻中說:「不結果子的枝子要燒掉,結果子的要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祂要修理,潔淨,把修理的剪刀放在結果子的枝上;讓枝子的生命力集中,果子更加甘甜豐富。 各位!教會在這時代,必須結果,否則就被扔掉。 在這個時代有不少的教會,他們作神的工作,奉主名聚會,但卻被神棄絕。「主對以弗所教會說,你若不悔改,我就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啟二5)因他已完全失去教會的地位和功能。我們多麼需要神在我們的教會作工。今天華人教會四分五裂,本應在神前合一;但卻如同以色列南北分裂,都是人的作為,人的見解,偏見,污穢,罪惡。我們多麼需要神的憐憫! 有些人標榜自己的屬靈,以為宗派不屬靈,四分五裂;其實宗派是神在歷史中的作為,反對宗派的,明顯更有宗派的色彩。中國教會受了太大的損失,就是因為對教會沒有清楚的認識;如果我們還在分裂的話,就必像上述葡萄樹的枝子,一端燒凓,另一端連中間都燒起來。那麼,見證在哪裏?教會在這時代,不要有那偏窄似是而非的信仰,最要者,必須在神面前結果子。 教會作修理潔淨的工作,表面看來,好像是反面的,是消極的,其實是積極的。該拔的拔,該掘的掘,該拆毀的拆毀;然後進行栽植。神所作的是澈底的工作,澈底的拆毀,澈底的拔去,然後栽植。(耶一10)澈底的工作不單是表面的改善,凡要結果子的,就要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本書第十七章的歷史背景,當年的猶大王朝,非常脆弱,他們想用政治手法,維持一時的安全。當時有兩種世界的強權,有人說,一是巴比倫,一是埃及。到底依靠哪個呢?那時猶大王朝處於進退維谷的境況,先知說依靠任何方面都是不對的。很多時候教會也有這樣的危機,信徒們也有這樣的危險;我們常感覺到無所適從。事實上,甚麼都不可靠,「惟依靠神」這是先知的忠告。 在以賽亞時代,猶大國情況危殆,因敘利亞要聯盟北國進攻亞述;猶大若與敘利亞攜手,可能擊破亞述的強權;若依靠亞述,敘利亞必來攻打他。(賽七)以賽亞卻說,甚麼都不要依靠,惟有依靠神;但他們不肯聽先知的話,以致遭受極大的損失。 請看!東風(指巴比倫)一吹地就枯乾,葡萄樹不能維持下去了。這裏我們看到教會應有的路向,教會是屬乎主的,我們要做得正確。教會在這時代要有一定的方向,我們並非留戀過去,亦非要回復使徒時代的樣式。到底教會應回到耶路撒冷的路向,或安提阿的路向呢?都不是;因神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所以我們別留戀過去;時代背景不同,當時可用而今天則不宜。教會要更新,並非不注重過去的傳統;但是神已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教會需要復興;若是死氣沉沉,就是你我的問題,我們都有責任。我們都要起來作神的工,神要為我們常常修理乾淨。 你我在生活中,有沒有得過神修理潔淨的經驗呢?我們若肯將自己擺在神面前,祂就修理潔淨。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軟弱脆弱無用。耶穌說我們若離了祂,就不能作甚麼。另一方面,我們若靠凓神的恩典,靠凓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我們就從軟弱無用的葡萄樹枝,成為堅𤪦有價值能結果子的枝子。不過,如果我們自大驕傲,神就不能賜福給我們並使用我們。我們的一切,都是從神領受的,無可自誇之處。另一方面,神也不賜福給那些自卑的人。基督徒常自嘆不及他人而自卑,這是不健康的靈性,我們應當謙卑,在神面前自信。當我們信心堅強完全依靠神之時,我們深信工作必有價值,能結果子。只要忠心,信服仰望神,我們所作的,必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保羅在(林後四7)說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其實貴重的物件應放在貴重器皿裏。寶貝放在瓦器裏,是個恩典的原刖;寶貝不因瓦器而貶值,反而瓦器因藏有寶貝而增值百倍。但是,榮耀的福音,奇妙的救恩,偉大的救主;經我們的見證常打了折扣,貶了價值。我們萬勿如此? 我們無所自大,然而也不可自卑;因出於神的有莫大的能力。「能力」應繙為潛力。「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凓能力。」(徒一8)「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一18)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因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羅一16)神的能力在我們身上,潛在的能力,偉大的能力,莫大的能力,莫大的潛力,全都是我們不能想像的。正像葡萄樹枝,看來沒有用處;但可以結果子;好像很脆弱,卻是很堅韌;枝上果子纍纍,彎彎負荷也不折斷。我們怎可自卑輕看自己呢,我們當靠凓神的大能大力,剛強起來。「莫大」在(弗一19)說:「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浩大」就是「莫大」,「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弗三18-19)就是這個意思。(林前十二31)保羅說:「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浩大的能力!更妙更偉大的能力!教會在這時代,需要這樣的能力。有時我們的信心太小,屬靈的容量太窄;神給我們很大的能力,我們沒有善用。教會在這時代,實在有莫大的能力;以往忽略了,現在必須注意,纔能看見神更大更奇妙的工作。 「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子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創四九22)雅各晚年的靈命真是登峰造極,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臨終時扶凓杖頭敬拜神。多麼恭敬屬靈的風度!他說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枝條探出牆外。這是一幅教會增長的美麗圖畫。教會增長不僅要結果子,且要讓枝條探出牆外。神的工作須在幅度方面增長。 本書十七章末段說,以色列不但是葡萄樹,更是香柏樹栽在高處;經得起風雪考驗,神叫矮樹升高,高樹降卑。神使教會在地上,真正有尊貴榮耀的地位。神看重以色列,神的心意揀撰他們,要他們把祂的恩典帶出去;他們失敗了,但神沒有失敗。 教會在這時代,應當明白神的心意,神期望我們如多結果子的葡萄樹。有生命水的供應,我們纔能多結果子,且能發展探出牆外。神不但叫我們作葡萄樹,更要叫我們作香港樹,在屬靈高處,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教會在這時代,是神抱凓最大希望的時候;祂等待凓我們,要我們好好在祂面前仰望倚靠祂;領受祂的恩典,接受祂的修理,潔淨,叫我們結果子更多。 但願主這樣地引導我們!── 唐佑之《從以西結書看教會在這時代》 葡萄樹被焚的比喻(結十五 1∼8) (台北靈糧堂) 先知的信息在向以色列領袖宣判定罪後,現在轉向用比喻來控訴整個以色列家的不忠誠。本章以葡萄樹為喻,因為葡萄樹不僅是以色列重要的經濟作物,在傳統上是作為以色列的象徵,是神所培植和眷顧的,以至於以色列才能有穩定和繁盛。(參,詩篇八十 8-9;以賽亞書五 1-7)就當時的習俗來說,葡萄園主會在園子四周築籬以防動物來侵食葡萄樹,並架設守望樓來看守以防任何可能造成損失的狀況發生,而且園主要細心照顧,期使葡萄樹在栽種四年後能結出豐盛的收成(利未記十九 23-25),可見園主為他的葡萄園是發了不少的心血,因此,聖經常以葡萄園主來比喻耶和華神。就此,我們就可以體會先知用葡萄樹為喻的指控,在信息中先知故意忽略提及果子,因為從以色列整體的表現,她根本不能產生任何果子,這使栽種她的耶和華祂呵護的心血全然白費。於是,先知先在十五章 1-5節用連續三個問題來呈現以色列的毫無用處:⑴「葡萄樹比別樣樹有什麼強處?葡萄枝比眾樹枝有什麼好處?」答案自然是,當它能結果子時,它才比眾樹枝有價值;⑵「其上可以取木料做什麼工用,可以取來做釘子掛什麼器皿嗎?」顯然它除了結果子外,是不能當木料來使用,因它與眾樹枝相較,是微弱無力的,連作成釘子來掛物的小用途它都不能,因為神栽種它的目的是為結果子,而不是成為有力量的木料;⑶「已經拋在火中當作柴燒,火既燒了兩頭,中間也被燒了,還有益於工用嗎?」本來健壯的葡萄樹都不能有前述的功能,更何況是被焚燒過的葡萄樹呢?先知整個比喻都一再地強調這葡萄樹的毫無用處和價值,因為它根本沒有顯出它當有結果子的功用,這就是先知所控訴的以色列整體的屬靈光景。 接著,先知在十五章 6-8節具體的指明不結果子的葡萄樹與極度傷心失望的園主,就是以色列家與耶和華。面對毫無用處的以色列,耶和華重複地說:「我必向他們變臉。」傳達祂的離棄和憤怒;因此祂必使耶路撒冷遭火焚毀(「火」在聖經中有兩種象喻,一則是神煉淨祂百姓的不敬虔,另則是神對不敬虔者的毀滅性審判;在本段,焦點當以後者為是),即使他們從火中出來,也要被燒滅,叫他們無法脫逃審判的結局,使地土從豐腴變為荒涼,都因為他們行事不忠貞,好使他們在遭逢這事時,可以真知道唯有耶和華才是栽種並培植他們的神。 在本段的比喻中,我們可以深刻體認一個屬靈原則:向神忠誠,必結出豐盛的果實;失去對神的忠誠,生命在神面前就毫無用處,只有丟棄毀滅一途。以色列不在於他們外在人數的增加和社會的進步,而在於他們社會整體的信仰生活是否展現出敬虔的實質。同樣地,神看重教會和檢驗我們的,不是我們有無產生繁茂翠綠的葉子,而是有無結出果子來;教會若順從神的吩咐行,必然結出豐盛的生命;因此從個人到整體對神的忠貞順服,是教會當有的生命特徵。 另外,也有一個附帶的提醒,就是栽種我們的神對我們有期待,當該收成時候到,祂就要檢視我們的結果;因此,我們的人生是要面對交帳的,是善僕或惡僕,其結局是大有不同(參,馬太福音二四 45-51);所以,我們應當警醒預備迎見祂,在平時就當活出祂要我們活的生命樣式。 默想 主前省思: 1.從葡萄樹的失去被栽培的目的和結局,對你有何警示?禱告主,求主一方面提醒你,你是被神所驗中和用心培植的,是神所關愛 的;另一方面,警示你除非你全然向祂忠誠,否則生命就失去意義和價值;並求告聖靈賜你力量,引導你作神順命的兒女。 2.思想在生命的信仰上,有哪些因素會導致我們失去對神的忠誠? 回應 禱告主,求聖靈常常引導我們去檢視自己所思所想是敬畏祂或偏離祂?到底有哪些人事物成為我們與祂緊密連結的阻攔?祈求聖靈剛強我們的願意,助我們革除這些屬靈障礙物。 無用的葡萄樹(結十五章) (基督之家) 分享: 這段經文以葡萄樹來形容以色列人的光景、第 2 節耶和華對先知說:『人子啊,葡 萄樹比別樣樹有甚麼強處?葡萄枝比眾樹枝有甚麼好處?』以色列人一直認為他們 如同神從眾樹中揀選葡萄樹一樣、他們是被神從列國中特別揀選出來的、他們以他
們是神的「選民」而自傲、自滿、然而第 3-5 節神卻是感慨地說:「這棵葡萄樹已經 完全無用了」!為什麼呢?
第一、葡萄樹若不結果子就一無用處!第3 節提到它們也不能作木料、甚至連作釘子掛 器皿都不能!它們只能當柴燒!正如耶穌所說的、不結果子的葡萄枝會被丟在外面枯乾
了、扔在火裡燒了!是的!弟兄姐妹!我們也如同以色列人一樣、神從茫茫人海中把我 們找尋回來、乃是希望我們成為祂的見證人、如同以色列人一樣、讓人藉著我們認識這
位獨一的真神、認識耶穌、然而若我們只因神揀選我們而自滿、卻不結果子、我們就一 無用處!若我們沒有活出基督的生命、以致於成為這世上的鹽、正如耶穌所說的:「鹽
若失了味、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適、只好丟在外面」(路十四34、35
節)! 我們希望成為無用被丟在外面的葡萄枝、還是願意成為多結果子的門徒呢?使我們與人 不同的不是我們的才智、成就、而是我們被揀選、被神分派去結果子、願我們都成為結
果纍纍、大有用處的葡萄枝子!以致於我們的父就因我們而得榮耀! 第二、當我們看見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們就想到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
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 (約十五5)!以色列人原本是被神揀選特作自己子民的百姓、然而、因著他們離棄神、
他們就完全變得無用了、因為「離了主、我們就不能作什麼」!是的!弟兄姐妹們!以 色列人就是我們最大的鑑戒!我們基督徒也是一樣、若我們的生命與神連結了、我們會
成為這世上最有影響力的人、我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我們可以使許多人因我們而蒙福! 然而、若離開了神、我們生命所有的活力都將枯竭、我們就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不能、
我們只能和世人一樣混混噩噩地度日、任憑我們的生命荒涼(第8 節)!讓我們緊緊跟 隨主、靠著祂我們才有精采的人生!
回應: 「主啊!謝謝祢從千萬人中揀選我、求主使我成為多結果子的基督徒、不讓我
成為被丟棄無用的基督徒!主啊!我要緊緊跟隨祢、因為我知道離了祢我就不能作 什麼!」 禱讀:約十五 5 背經:約十五 5 聖經速讀:創十七~十八,太六 發揮生命的本質(15章1至8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感謝你把生命氣息賜給我,求你使用,叫我多結出生命的果子。 以西結書12:21-14:23是神對以色列民的預言與審判。而在第15-19章,先知則以比喻和寓言來描述神的子民在當時的光景。他在本段經文先以被焚燒的葡萄樹來比喻耶路撒冷的居民。在舊約,除以西結外,以「葡萄」作比喻的先知還有以賽亞、何西阿、耶利米。以賽亞指責神的子民道德淪落,社會上沒有公平公義,暴虐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說神的子民是野葡萄,而不是好葡萄(參賽5:1-7)。何西阿以茂盛和結果繁多的葡萄樹,來比喻當時百姓在經濟上的豐富安舒,可是他們卻在這環境下越發增添祭壇和柱像,得罪神(參何10:1)。耶利米則指出神的子民本是純正的真葡萄樹種子,可是後來卻變成了外邦葡萄樹的壞枝子,由此形容他們在信仰上的失腳(參耶2:21)。 至於以西結,他以被焚燒的葡萄樹,來形容耶城的居民已失去原先的用處。葡萄樹的木即使完好無缺,其用途也比其他的木材來得少,因為葡萄樹的木是柔弱、幼小的,而且其枝子多彎角,難以使用。或許,葡萄樹最能發揮的用處,就是當它還有生命時,結出葡萄的果實。 以色列民對葡萄樹的形態和特性應該是熟悉的。正如葡萄樹需要得到足夠的養分,並且枝子相連,才能存活和按時結果子,同樣地,神的子民也應要從神那裡得到餵養,並且連結於祂,才能健康成長,結出生命的果子。但值得留意的是,在本段經文的比喻中,先知完全沒有提及「果子」,而他講論的焦點亦只是放在葡萄樹的枝條上,由此推之,耶城百姓連結果子的用處也失去了。 若從先知宣告這段信息的時間來看,神的子民在此之前已曾經歷過兩次「火燒」(4、5),第一次在主前605年,那時先知但以理也在其中,而第二次則在主前597年,這次以西結是被擄者之一。按後來歷史的發展,耶和華最後在主前586年「向他們變臉」(7),祂借著巴比倫的手攻擊其子民,叫南國猶大的地土變為荒涼,那時,神的子民終於真正經歷到預言的應驗。 作為屬主的人,我們應該要竭力運用主的恩賜,結出好果子。你認識自己的才幹和恩賜嗎?你可以怎樣發揮它們,從而幫助建立神的家,並回報神的救贖和祂所賜給你的恩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