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西結書第四十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祭壇——十字架(四十三1327)(史百克)

祭壇(十字架)統轄一切事(四十三13~27)(史百克)

離愁與復合(九至十一,四十三章)(唐佑之)

更新後的變與不變(43:1-27) (聖經姊妹版)

耶和華榮耀的歸回(結四十三 112) (台北靈糧堂)

蒙神悅納的路(結四十三 1327) (台北靈糧堂)

神重返聖殿(結四十三章) (基督之家)

沒有永久的阻隔(43) (香港讀經會)

 

 

祭壇──十字架(四十三13~27)(史百克)

 

十字架掌控一切

以西結書第四十三章第十三至二十七節,內容說到大祭壇與其職事。第十三節說:“以下量祭壇,是以肘為度(這肘是一肘零一掌)。底座高一肘,邊寬一肘,四圍起邊高一掌,這是壇的座。”從第十四至二十七節說到更多方面的量度和侍奉之職。我們都知道舊約的祭壇預表十字架。這祭壇是為要在其上獻全牲的燔祭,等同希伯來書第十章所記“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如同燔祭。因此,我們同來思想“十字架”有關其“中心性(centrality)”和“宇宙性(universality)”。

以西結書中,整座“殿”所占之地是正方形的。如果正方形畫兩條對角線,那交叉點就是大祭壇建造所在。殿占地之正中央就是祭壇。以西結書中的殿,與以色列人在曠野所建的會幕不同。會幕占地不是正方形的,燔祭壇的位置在會幕近門處。以西結的殿,祭壇在所占方形地的正中央。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四周交叉的線彙聚於祭壇,也可說交叉線是從祭壇向四周散出。因此,祭壇是周圍一切的中心。

祭壇掌控全域,掌控殿內所有的一切;殿內全部物件都受祭壇之掌控。貼近殿周圍地帶也受祭壇之掌控。整座殿,通道不一,全面涵蓋,其中祭司的聖屋、宰殺祭牲之聖屋和其他的屋,都設在殿的四周。可是殿和周遭一切,都在祭壇掌控之下。

殿的典章、禮儀、法則都受祭壇之規範管理。也可以說,殿內之侍奉之職,無一不與祭壇有關。就是殿外,較遠之處,四圍的全境,所有的一切都受管於祭壇之規範。就是流向全地的河,也在祭壇的旁側通過,此點將在下一篇論及,現在還是先談殿內之祭壇。

十字架在其應有的地位上

茲將一重大緊要的真理開列於此:“當十字架是度量充分(立)在其應有的地位上時,任何其他事就井然有序,而且賦予其意義與價值。”此真理必須加強說明之,原因是我們常常關心事情外表:例如教會的聖品制度、崇拜秩序、神職人員等等。我們關心的常是外表,故此用心去建立制度、安排人事、選舉長老、行事曆、崇拜節目等(按:就怕安排不慎而出毛病)。可是十字架若真能充分(立)在其應有的地位上,那些事就會各得其所。只要十字架在其應有的地位上,神的百姓也就會各就各位,工人也就會滿有生命,神的家也就會井然有序。神做事方法就是這樣,必須十字架在正中央,發揮豐滿量度,正如殿內之大祭壇,那麼其餘周圍每一事物都按部就班,各得其所,滿有生命配搭在一起。

祭壇應該是銅制的(按:以西結書中沒有明文)。可是因為摩西在曠野會幕裡的祭壇是銅的,所羅門建殿,祭壇也是銅的,因此才斷定以西結書中的祭壇也是銅的。我們也在殿門口,見有一人,顏色如銅,此人按神的旨意用竿量度殿和其中每一事物。在《聖經》裡,銅預表神公義的審判。大祭壇代表神全然公義之審判。此銅壇被銅狀的人所量度,因此銅壇代表神審判之理念。

燔祭牲在祭壇上全然焚燒,表明有一“不義者”全然被挪移。在銅祭壇上見“一人”被燒成灰。灰從祭壇收起來倒在祭壇旁邊地上。這是神心意的一幅圖畫,去對待“不義者”或“天然人”。“不義者”被神審判的火焚燒,被燒成灰,灰被倒在地上。這就是神的心意去對待天然的人。反過來說,唯有那“義者”在祭壇前才能站立得住。進一步說,那些乃是主耶穌的身位和工作的兩方面。一方面“祂替我們成為罪”(林後五21),祂才足以如祭物全然被焚燒成灰。主耶穌受死之時,大聲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二十七46)祂誠然被熬煉,如同焚燒成灰,被倒在地上。另一面是“祂不知罪。”(林後五21小字)在祂裡面全無“不義”,因此祂能通過祭壇的火,仍然活著。彼得引詩篇的話說:“禰必不叫禰的聖者見朽壞。”(詩十六10)因為祂原是無罪的,祂原不能被死拘禁。祂聖潔的生命超越了神公義的審判。這就是大祭壇的意義;“一人”被結束,“另一人”取代了他的地位。萬事萬物在祭壇上已被判決;照樣,萬事萬物在十字架上也已被判決。

我們在主耶穌的十字架上已被判決,我們在自己裡面已被帶到盡頭。在主耶穌的十字架裡,一切天性都被判決,被引到盡頭。有這樣的認知是十分重要的。十字架的能力使任何事都成為可能。所以說,十字架若在應有的地位時,每一件事都會穩妥,各得其所。殿對了,那就是教會對了,職事也對了,安排秩序也對了。不用人工,不必費力去把一切弄對,十字架的工作自然而然就會穩妥。

希望各位牢記在心,神的家發生紊亂,有人大發肉體,有很多情形不對勁,大家要怎麼辦?如何應付?請記得只能用十字架的原則去應付一切。千萬不可只去對付發生事端的人,也不可只去應付所發生的事。若應用十字架的原則來對付當時的情形,就能解決所有難題。

(此處Tape內有史老弟兄的見證,茲謄錄並中譯如下:)

多年前我在美國傳道,我被請去向一間大型教會的主日學老師們講道。在美國,不但有兒童的主日學,還有成人的主日學。這所主日學很大,附屬於一間美國最出名的教會。教堂設備應有盡有。有一噴水池,巨大管型風琴,等等。主日學的校長請我吃飯,向我請益。他說:“我們的主日學有很大的難處,請你指教。我們的難處是主日學的老師們從不讀《聖經》,教課也不用《聖經》。他們把宗教勸人為善的書當課本來教學生。而且老師們的生活世俗化,他們從不參加教會的禱告會。我不知該如何去糾正他們,生怕一開口,他們都辭職不教了。請問如何是好?請問有何方法可以解決此難處?”我說:“有辦法。”我打開《聖經》,翻到羅馬書第六章來讀給他聽。我請他把與基督同死、同葬、一同復活的真理講給那些老師們聽,換言之,將十字架的意義闡明。十字架的真實意義就是與基督聯合。校長聽後喜形於色,他說:“你的此番話解決了我的難題,可以說是一語中的,是我前所未聞的。我在訓練師資時,從來沒有講過十字架。所以今後的訓練課程一定要講十字架,主日學的難處應該就可迎刃而解。”

當天下午我向主日學的老師們講道,主賜給我的信息正是傳講十字架。令人訝異的是,老師們都聚精會神地聽,目不轉睛,一字不漏都聽進去。似乎上了一堂前所未有的課,對他們的影響將是深遠無疑。

原則在此,不可先從外面著手,先去對付人,對付神家中的秩序安排,應付侍奉之職等等,而是要先從十字架來著手。但願神的子民看見十字架,才會使一切事平息,恢復秩序。但願各位認知十字架審斷萬事。

羅馬書充分地將十字架的信息傳達出來。在羅馬書裡面可以讀出十字架的偉大量度來。羅馬書中十字架包羅萬有。十字架把亞當族類帶至盡頭,基督復活帶進全新族類。新約《聖經》的第一封書信,把豐滿度量的十字架放在這卷書裡,令人印象深刻。雖然保羅所寫給教會的書信,羅馬書並非保羅最早寫的第一封信,可是在新約《聖經》裡,排列秩序是第一封書信,這是出乎聖靈的意思安排。新約《聖經》書信之排列秩序,有聖靈的主權掌控;在聖靈屬天安排,祂將祭壇之豐滿排在最前。請諸位默想羅馬書全部內容就可明白。

接著哥林多前書說到,在教會裡十字架對付屬血氣與屬肉體的。屬血氣與屬肉體者進入不該進入之地。此“不義者”溜入了教會大門,因此保羅以釘十字架的基督來應付這些屬血氣、屬肉體的人。所以林前之十字架是來應付“那人”;不像羅馬書應付教外人,林前應付的是教內之人。

哥林多後書,十字架攸關“職事”。林後告訴我們職事要從“破碎、卑微”的器皿流出。後書的內容太豐富,不能在此詳述。

加拉太書,十字架毀去“宗派組織的基督教”、“律法主義約束的基督教”。使徒運用十字架的真理,措詞強烈。保羅大有能力地運用十字架去對抗“約束信徒之規範和有組織的基督教”。

到了以弗所書,十字架的工作提升教會到屬天的地位。以弗所書中十字架將教會從屬地的地位上全然割斷。十字架將教會領出“時、空與世界”。

到了腓立比書,十字架被應用在使神子民失和的事件上。教會之中發生令人痛心的失常脫節情形。教會內有私人利益、個人驕傲,以致產生不愉快。有人不願放棄私人利益,有人不甘放下個人驕傲,也有人無法去原諒得罪他的人。因此使徒保羅將十字架帶進來,去解決教會失和、失序、脫節的情形。保羅指出若有十字架在雙方的生命中,一切難處都可解決、糾正。

到了歌羅西書中,說明了十字架拯救我們脫離所有屬靈的虛假現象。十字架將“神秘主義”,將“使基督小於祂所是的”都從教會中挪移出去。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中,十字架是受苦難之力量——借著主再來的應許。帖前後兩書中未直接說出十字架,可是有其原則。教會為基督的緣故受苦難,蒙受重大損失,他們等候主的拯救,可是遲遲未等到。因此使徒勸勉他們說,苦難會催促基督降臨在榮耀中。受苦乃是有份於基督的苦難。他們為基督受苦,交通於十字架,然而苦難產生榮耀。主必再來,使我們脫離苦難。所以十字架對苦難中的信徒有極其真實的信息。

十字架的信息在希伯來書中作了一個總結。在希伯來書中,十字架如何將一切帶入豐滿,帶入最後結局,全部與殿之內部相關。十字架觸及行為,觸及品格,觸及秩序,觸及侍奉之職事。當十字架在應有的地位上,諸事一概生效。

上面保羅書信逐卷的分析,不僅是查經而已,要緊的是看見十字架是解開各卷的鑰匙。十字架的真理內在如何真實,外在也如何真實。教會之感化能力全面受十字架之影響。河水從十字架(壇)流出,說明感化能力從聖所(殿、教會)發出遍及全地。十字架賜給職事有效的侍奉達到全世界。因此使徒到處傳揚釘十字架的基督。

十字架是對抗世界的防禦力量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祭壇有大能防禦仇敵。請讀以斯拉記第三章第三節,有話說:“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因懼怕鄰國的民。”以色列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的原因是懼怕鄰國的民。壇代表十字架是防禦的大能——十字架保護我們免受世界侵入。世界乃是教會的大敵。世界的靈從來就是教會之大敵(按:讀者必須領會“世界”一詞之意義,免致誤解這句話)。撒但千方百計要將世界混入教會,破壞教會,破壞教會的職事,搗毀教會在地上的感化能力。仇敵撒但的詭計就是把世界帶進教會,來搗毀教會在地上的影響力。因此保羅說:“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

真實與主同釘十字架的人決無世界入侵之危險。唯有在十字架無法做工之時,世界才會得著地位。在有同釘十字架經歷的人(男女信徒,教會團體)身上,世界得不著地位。十字架有抵擋世界入侵之大能。

(此處Tape有史老弟兄的一個見證,茲謄錄並中譯如下:)

他說:“我必須將過去的一頁歷史說給你們聽,因為作見證是最強有力的說明。

“我過去曾充當一間不屬靈而屬世的教會的牧師。該會的詩班有非信徒的成員,募款的方式是開音樂會和義賣。教會的新派人士甚多。我當上了他們的牧師,那些世俗化的教友對我說,禱告會是絕不可能成立的。雖然如此,主帶領我進入羅馬書第六章的經歷,很為深入。因此開頭有三年之久,我不傳別的信息,單單傳+字架,結果教會裡所有的難題都解決了。音樂會、義賣、世俗募款方式都去掉了。教會成立了一個很大的禱告會,信徒大多數參加,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禱告會。

“教會有所改變並非我出面去糾正他們,若禁止他們做這、做那,說不定反而會把事情搞砸了。我沒有那樣做,我只傳講十字架。難題解決了,情況改觀了,教會成為當地主的見證。”

若要把世界擋在外面,就必將十字架放在應有的地位上。十字架若在應有的地位上,教會每一件事都必井然有序。十字架是抵禦世界入侵之大能,也是抵禦惡勢力的大能。十字架使萬事轉為安全,為著主使萬事安穩。

弟兄姐妹,主願意交托自己,主要把自己信託給祂自己的百姓;可是十字架若不在位,不做工,主就不能把自己信託給他們。主會說:“我將自己信託給他們甚為不妥,因我不能與未同死的人合夥。”十字架為主使萬事安穩,十字架為教會使萬事安穩。若十字架真實做工在我們中間,我們就會彼此信任。將自己信託給有同釘十字架經歷的弟兄或姐妹是十分安全的。

最後強調的一句話:十字架不是用來教訓人的道理,不是一篇講道的題目。十字架固然應該去傳,去講;但是不應該僅僅是教訓和道理。十字架乃是能力。十字架乃是個人經歷,十字架是我們生命中一個遭遇。十字架是轉捩點,十字架是革新(革命)。十字架是地大震動,也是耶穌被釘受死的地大震動。(參太二十七51)十字架若進入我們生命,就會產生大震動,大搖動,大翻動。十字架就像一個大地震,極大地震撼人心。所以十字架決不僅是一條原理、一個道理。十字架統管萬有。結論:這篇信息說明了十字架的“中心性”和“宇宙性”。

求主使我們弟兄姐妹經歷同釘十字架的功課。

求主使我們所屬之聚會是同釘十字架的聚會。

求主使全教會看見,十字架的真義。── 史百克《耶和華沙瑪》

 

 

祭壇(十字架)統轄一切事(四十三13~27)(史百克)

 

十字架的中心和宇宙性

以西結4313-27,給我們看見,偉大之祭壇和其職務(或效益)。這裏說﹕『以下量祭壇、是以肘為度;(這肘是一肘零一掌)底座高一肘、邊寬一肘、四圍起邊高一掌;這是壇的座。』然後又說到別樣的尺度和獻祭的禮儀。我們都明白舊約的祭壇總是豫表象徵十字架。這個祭壇是獻燔祭(整個祭都燒成灰)的地方。希伯來十章說到主耶穌就是這個燔祭。所以我們要傳講十字架的中心和宇宙性。

我們曾看見神殿整個的面積是正方形的。如果由對角劃線兩對角線的交點就是偉大祭壇所在的地方。意即神殿的中心就是偉大的祭壇。我們要知道,此殿和曠野的會幕是不同的。會幕的院不是正方形的,祭壇安置在會幕的門口;但此處的殿是正方形的,祭壇安置在全殿之中心。這是非常重要而應確認的。由殿的四周任何一點、向對面劃線,必然經過祭壇。所以祭壇乃是全殿之中心,意即每一件事的中心點就是祭壇。祭壇管轄統治殿裏的每一件事。一切在殿中的人和物件都是以祭壇為中心,而且受祭壇的管轄和統治。一切在殿中的事奉和工作、也都是以祭壇為中心,也都是受祭壇的管轄和統治。此外,超過這殿和這殿的四圍、甚至到全地,每一件事也都是受這偉大祭壇的管轄和統治。我們將要看見,有一條河從祭壇那裏流向全地。

十字架安置在應在的地方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是致命的真理。當十字架安置在殿的中心,每一件事不僅都有秩序、都按等次,並且都有意義、都有價值!意即十字架應用在一切人事物、生活行動、工作事奉上面,一面剪除了舊造的成分,一面引進復活的基督。用保羅的話來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今日你我常常注意關心、試著推行一些外面的事,一些神殿()之等次作法、組織人、安排事的事,但忽略有分事奉的人必須是釘十字架的人,意即剪除了舊造天然人(自我),活出了復活基督之新造人。若是這樣,你我就必僅像世界有才幹之人,推行一些屬地宗教事業或企業,實際是毫無永存價值的。如果十字架在中心的地位上,意即有分服事的人、在所遭遇之苦難中學了順從、達到完全(屬靈的長大成人589),就他們這班事奉的人和事奉的事,必是照著基督的,而且彼此間之關係、也必是對的、正確的、和諧的!

祭壇(十架)審判每一件事

會幕的祭壇、所羅門殿的祭壇都是銅的,所以這祭壇也必是銅的。銅豫表神公義的審判。站在殿門口之人像銅,量度之竿是銅的,這偉大祭壇豫表神公義的審判!壇上的燔祭都要燒成灰,意即一切不義的人都完全被移除,像灰一樣傾倒在壇邊的地上。這是神的心意對不義人或天然人的一副圖畫!所以只有這義人能站立在這祭壇的面前。自然、這是說出主耶穌(其人和其工作)的兩面。一面祂為著我們成為罪、在祭壇上被燒成灰;故喊著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甚麼離棄我?這是灰的呼喊!祂被燒成灰,傾倒在地上!但另一面,祂是不知罪的(林後521),在祂裏面毫無不義,所以祂能經過祭壇的火,從火裏出來!『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227)。因祂無罪,故死亡不能拘禁祂。祂聖潔的性質能勝過神一切的公義審判!這是偉大祭壇之意義﹕一種人(天然人)被帶到死地,結束了;另一種人(基督人)活到永永遠遠!祭壇(十字架)審判每一件事!

裏面真實看見了十字架的意義

我們已經在主耶穌的十字架那裏受了審判,我們的己生命(自我)也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結束了。確認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任何永存的生活工作和事奉都將成為可能!只要十字架作過工(意即確實曾在各樣苦難試煉中、學了順從、活出基督),你我所服事的教會、事工、各項活動,就都是正確的!我們要將這件事書寫或刻劃在我們的思想和心靈中!在神的殿或家中,我們可能面臨某些紊亂的事,可能遇見某些天然人的活動,也可能碰到某些完全錯誤事的光景。你我要如何處理或應付它們?答覆﹕只能藉著十字架的原則來處理或應付那些局面。你我不能針對人的本身,事的本身,乃是將十字架的原則帶進這些局面,才能解決整個的問題。我們曾說過,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許多問題的答覆﹕就是『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我們處理或應付這些複雜局面,絕對不能開始自外面從人開始,從事開始,從局面開始;我們乃是開始自裏面從十字架開始。意即聖靈藉使徒和眾主僕傳遞『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的豐富信息;你我事奉的人進入了聖靈的交通,裏面確實看見了十字架的意義甘願捨棄自我、活出基督;這個時候,一切的問題才能得以解決。歷代信心的見證人、錫安山上成全神永遠目的之羔羊(十字架)同伴都是如此甘願捨棄自我,活出基督,即一舉一動、都是照著基
督!

保羅書信之信息十字架

羅馬書是十字架的偉大書信,包括每一件事。它給我們看見整個亞當族類的結束,基督由死裏復活、引進完全新的族類新的創造!羅馬書不是保羅寫的第一封書信,但聖靈卻安排在第一本。意即聖靈將十字架(祭壇)正確的排在第一位。其內容在此不多說,你們可以仔細研讀。

哥林多前書說明十字架應用在天然屬肉體之人的身上。天然屬肉體之人在教會中毫無地位。保羅將基督和祂釘十字架帶進來,應付了一切天然屬肉體的事。羅馬書是應付教會之外的人,哥林多前書是應付教會之內的人。

哥林多後書說到事奉的事。意即一切的事奉都是從十字架曾經破碎過的器皿裏流出來的。在此也不能多講,留給你們去解釋。

加拉太書說明十字架打破拆毀基督教會一切律法制度的捆綁。使徒說了很重的話。(請讀祂必加增、我必減少一書)

以弗所書說明十字架剪除教會一切屬地的立場,使教會完全站在屬天的地位上。十字架使教會超過了時間和空間、超過了世界任何地理上的城市!

腓立比書說明十字架應用在神子民中不合諧之事體上。在教會肢體中有了疼痛脫節之苦。原因﹕肢體間因個人的利益或驕傲產生了不愉快;某些人不肯放棄自己的權位;某些人被絆倒,不肯赦免人。使徒帶進了十字架,應用在他們的不和諧、脫節的事上。只要十字架作了工,每一件事都必正確和諧。

歌羅西書說明十字架拯救人脫離一切虛假的屬靈實際。十字架將一切屬於奧秘主義和每件小於基督的事,都擺在一邊。

帖撒羅尼迦書說明十字架是基督徒的復活大能,在地上經歷苦難和試煉、直到主再臨。神子民為著基督受苦,並與祂一同受苦。他們的苦難和試煉將帶進主的再臨和榮耀。他們所受的眾苦難乃是基督的苦難。十字架乃是基督徒非常實在的信息!

希伯來書說明十字架使每件事達到最終的豐滿。神的殿或家中的事有關行為的,品性的,等次秩序的,教會各項事奉的,都要達到最終的豐滿!如果十字架在正確的地位上,就每件事都是有果效、有影響力的。

在此我們不是傳講一些聖經道理或教訓,乃是說明十字架是每件事的鑰匙。十字架不僅在教會裏面是實在的,並且在全地上也是實在的。祭壇(十字架)下有一條河流出來,從聖所(教會)流到全地!意即十字架信息的實際、影響全世界!所以使徒到處都是傳講『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十字架是偉大的防禦勢力

另一件事,祭壇是防禦仇敵的偉大勢力。『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因懼怕鄰國的民』(33)。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就是將十字架應用在該應用的地方;鄰國的民就是仇敵。意即十字架是防禦仇敵侵入的偉大勢力。這仇敵有三面﹕

一,世界(或世界的靈林前212)。何謂世界(或世界的靈)?由新約聖經可知﹕約翰壹書二章十六節所說的世界﹕一切肉體的情慾(過度貪戀)—如喫喝、嫁娶、買賣、耕種、蓋造(1727-28);一切眼目的情慾如萬國的榮華(48)、巴比倫的奢華(1812-13);一切今生的驕傲如名聲權位、錢財富有、學問知識、屬地宗教…(112426,徒1722,出1212、林前107)。這些世界的事都是神子民的巨大仇敵。仇敵狡猾的計謀將這些世界的事或這種世界的靈侵入教會,使教會變成屬世界的宗教團體,失去她屬天屬靈的特性彰顯基督。保羅反對這件事,所以他說﹕『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614)。世界和世界的靈,在那些真正釘十字架的男女身上,都是毫無地位的。如果你我要將世界關在門外,就十字架必須應用在該應用的地位上。十字架(即在各樣遭遇中、學了順從捨己、活出基督)是防禦世界之偉大能力。

二,邪惡的勢力魔鬼的詭計,屬靈氣的惡魔,就是邪惡的勢力(1112)。使徒要信徒穿戴神賜的全副軍裝,抵擋仇敵魔鬼的邪惡勢力。意即抵擋一切虛謊偽裝、不義邪惡、紊亂混擾、不信懷疑、世俗哲理。撒但經常試以藉著這些邪惡勢力,來破壞教會和事奉、以及對世人之影響。一切經歷釘十字架的信徒,都是穿戴神全副軍裝的人有真理、公義、平安、信德、救恩

三,肉體的行為肉體的行為是與聖靈相爭的。使徒說﹕『肉體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宗派、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519-21另譯)。有主僕將這些肉體行為分成五類﹕極污穢之罪惡,與撒但之交往,血氣之脾性表現,宗教之派系,嗜好之放縱。『血(屬魂、屬自我)和肉(屬肉體)、不能承受神的國』(林前1550另譯)。不能承受神的國,並非指著不能得救(即靈活過來),乃是指著不能承受神真實作主掌權、以實現神永遠目的。十字架的意義就是自願捨棄一切屬肉體屬魂的,完全順服主作王掌權,活出基督(Anointed—受了靈膏)

十字架保護一切主的事都穩妥。神樂意將祂自己信託給我們,但十字架必須作了工才能實現。主好像說﹕你們若沒有釘十字架的光景,就我將自己信託你們、乃是不穩妥的。所以十字架使主的事穩妥,使教會的事穩妥,使信徒彼此之間的事也穩妥。一切釘十字架的男女都是可信託的。

我們在此強調十字架不是一種道理之教導,不是一個題目之傳講。自然,我們應當教導,應當傳講,但首要的事,十字架不僅是道理、題目,乃是一種能力。十字架是我們生活事奉中的生命經歷和轉機。十字架是一種轉變、一種革命、一種地震。耶穌釘十架時,發生地震。我們的經歷也是如此,每一件屬乎舊造的事都被震動破裂,甚至傾覆瓦解。十字架管治每一件事。求主施恩,使我們眾弟兄姊妹都成為釘十字架的人,使我們所屬之各處聚會也成為釘十字架的聚會。也求主使整個的教會都能真實看見並認識十字架的意義。── 史百克《神持久永續之目的》

 

 

離愁與復合(九至十一,四十三章)(唐佑之)

 

(經文:結九3,十18-19,十一22-25,四三1-5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聖殿。在過去的日子,耶和華的榮耀曾與以色列人同在,但亦曾經離開過聖殿和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失敗犯罪,虧缺了神的榮耀,而且忽略了神的榮耀。神不得已離開他們,神實在不願意,不捨得!但神是聖潔公義的,所以不能不離開犯罪的以色列人,和祂的聖殿。

  耶和華的榮光離開以色列民,這正是他們歷史信仰的經歷。教會在這時代有沒有這個危險,能否儆覺信仰的危機?希望悲劇不重演。求主的靈光照我們,感動我們;激動責備俄們,讓我們知道怎樣在神面前謹慎。

  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人,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以迦博」(撒上四21)當以利的孫子生下來時,起名以迦博,是因耶和華的榮耀離開了他們。這不但是以利家族的悲劇,也是整個以色列民的悲劇。祭司以利是撒母耳從小和他學習事奉神的那位神的老僕人,他有屬靈的經歷,他教導撒母耳認識神呼召的聲音;他也有事奉的經驗;多年在聖殿事奉神。當他年老時,沒有在神前儆醒忠心事奉;而且他的家庭完全失敗,他兒子犯罪作惡,甚至把聖潔之地成為淫污之所。

  各位!我們多麼需要在神面前儆醒!一個神的僕人,雖然有經歷,有經驗,曾經被神使用,尚且會被神丟棄;以利失敗,兒子也失敗,甚至他孫子的名也叫「以迦博」;以致以色列民也陷在非常可怕的前途中。

  求主憐憫教會!教會在這時代必須在神面前好好省察,讓神的僕人在我們禱告中支持;而我們也要用禱告支持他們;以免因一人的失敗,成一個家庭的失敗,就影響到整個團體,整個教會。一個亞干足以影響以色列全會眾,叫他們在敵前失敗。一個以利不但使他的家庭失敗,也叫整個民族陷於險境。所以你我所處的是多麼重要的地位,所肩負的是多麼重要的責任。求神憐憫我們!叫我們知道必須為自己,為神的工人,為教會負責人禱告,免得神的榮耀離開了我們。

  教會在這時代,要警覺信仰的危機;因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我們必須在神面前恭敬,聖潔,規矩,謹慎;不要倚靠以往的虔誠,屬靈的成功;因為我們今天的熱心不能確保昨天的成功,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隨時隨地在主面前謹慎。

  以西結所見的異象,有榮耀在聖殿裏。神的寶座本在䣝嶋篐護却之下。當以色列人失敗時,神就必須離開他們。當神的榮耀離開時,寶座就上昇。但神捨不得離開祂的百姓,還在那裏等候、纏綿,留戀。神的愛如此!雖然神的公義,要責備以色列人,因為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但神還寬容等待,希望以色列人悔改;神一再忍耐等待,先知流淚嘆息地等待以色列人回轉;可惜他們沒有回轉,所以神的榮耀再離開了。

  有一位蘇格蘭詩人馬德遜,他是神重用的僕人;他在大學讀書時奉獻作傳道,突然他的眼瞎了,因此未婚妻就和他解除婚約。他清楚神呼召他,他就越加盡力親近神。在他寫作的詩中,有幾句很出名的話說:「神啊!我曾經為玫瑰感謝𣿫千次,但從未一次為玫瑰的刺感謝𣿫。」還有一次他禱告說:「神啊!感謝𣿫!因為𣿫愛我,感謝𣿫!因為𣿫的愛裏有智慧。」他真是個精神新鮮的人;始終如一忠心於神。還有一首詩歌是極美的:「噢!神的愛不會離開我,一定不會離開我,是要我仰望祂;讓我透過流淚的眼睛,能看見永恒的彩虹。」

  是的,神實在捨不得離開我們,但我們若一直犯罪,不肯悔改;並且惱羞成怒,將錯就錯;甚至每況愈下,變本加厲,神就不得不離開了。神在殿門口等候,依依不捨,但終於不得不離開了。「以迦博」神的榮耀離開了,實在太悲慘!

  歷史的事實記載在聖經中,雖然神的信實會再回來;可憐以色列人已遭受了歷史空前的酷劫了。當他們痛定思痛時,纔會想到先知的話;那時不能不悔改,不能不在神前低頭敬拜,說:「神的道聖哉!善哉!」這幅圖畫,希望不再出現。

  我們讀教會歷史,看見神的榮耀已多次離開!回來又離開。教會在這時代,不能讓神的榮耀離開;我們也不願又不敢讓神的榮耀離開,我們當禱告,求神的榮耀不離開我們。沒有任何事情比較神離開我們更加悲慘的!

  當神的榮耀離開了掃羅,他就成了悲劇的人物。士師參孫,多麼悲慘!神曾用他,可惜他在婚姻上失敗,在道德上失敗;能力失去了,竟不自知。神的榮耀離開是逐漸而穩定的。當神看見我們的軟弱,就一再警告、提醒、施恩、責備我們,一直等我們回轉;我們若不回轉,神的榮耀,神的恩典就離開了,而我們自己卻不知也不覺。我們一點點的軟弱,一點點的過失,和罪惡污穢,就足以逐漸讓神的恩典離開我們。別以為少一次的聚會,少讀一節聖經,少一點禱告,少一點奉獻,少一點事奉沒有甚麼關係;其實卻大有關係;因為逐漸地,不知不覺地;神的能力、恩典,福樂就離開了。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需要神的憐憫!我們不要像參孫,能力失去也不自知,連眼都瞎了,結果如牲畜一樣在磨坊推磨,落在厭煩的生活中。

  摩西上西乃山,在神的面前禱告,四十晝夜之後;下山時,臉皮就發光而不自知。屬靈的長進自己不知道,屬靈的破壞自己也不知道。一樹棵倒下,但未倒之先已出問題。火車關掣後,還可繼續行兩步;所以,別以為自己還可以把恃!保羅說:「自己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3)求神光照我們!

  神的榮耀怎樣進到聖殿裏面呢?當神創亞當和夏娃,每一天開始之時,神都和他們交往,他們可以瞻仰神的榮光,生活充滿光亮。但他們吃了禁果犯了罪,就逃避神的面。神來尋找亞當,祂說:「你在哪裏?」人躲避神就失去了神的同在,失去了神的榮耀;所以神就把他們從伊甸園趕出去。人失敗了,但神永不失敗,神就為他們預備敬拜贖罪的方法。他們敬拜,也教導兒子們敬拜。當人敬拜時,就體會到神的同在,體會到神的榮耀。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神的僕人摩西照凓神指示的樣式建造會幕;神不厭其願,仔細周密地把敬拜的儀節指示他們;於是摩西就忠心按凓神的命令指示去做。當會幕建成獻祭之時,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會幕。所以何時有敬拜,何時就體會到神的同在,就能看見耶和華的榮光。由會幕我們聯想到所羅門建造的聖殿,當聖殿完成獻祭之時,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整個聖殿。可惜以色列人沒有專心跟隨神,他們一面敬拜神,一面卻去拜偶像;因此,神甚不喜悅。他們雖然經過屢次宗教改革,但他們還沒澈底悔改。猶大國最大一次的復興,是在約西亞作王年間,他重修聖殿,復興敬拜的事。表面看來,宗教已復興;可惜,他們只有敬拜的外表,而忽略了內裏的敬虔;以為有聖殿就有安全,可以不受外邦侵略,耶路撒冷就沒有外患了。然而,耶和華並不居住人手所造的殿;若人離開祂,祂的同在也必離開他們,那麼,聖殿何用之有呢?耶利米書七章告訴我們,神叫先知站在聖殿門口,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這是耶和華的殿。」你們若改正行動作為,我就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倘若他們不悔改就一定會敗亡,聖殿一定被毀壞;因為沒有耶和華的榮耀,沒有耶和華榮耀的同在。我們清楚看到,這是歷史的事實,歷代神用祂的話警告教會,叫我們儆醒。教會在這時代須要儆惕,因已面臨信仰上的危機。

  主耶穌臨世,道成肉身,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住在我們中間。意即主是會幕,在我們中間支搭,帳棚是神與人相會之處。主受難前,與門徒在一起,有一個門徒對祂說:「這是何等的殿宇!」耶穌卻回答說:「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祂曾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建立起來。祂這話是以自己的身體為殿說的,因為祂乃是神榮耀的顯現。我們卻沒有看見過神和神的榮耀,只有父懷裏的獨生子可以表明出來。主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凓祂,就沒有人能到父那裏。主被釘十字架,祂的榮光好像熄滅了;但主從死裏復活,而且那天,祂的身體豈不是已經得了榮耀嗎?因祂的身子道成肉身,表彰神的榮耀。現在祂的榮耀祂的身體在哪裏?祂的身體就是教會,換言之,教會是神的道繼續地成為肉身,教會有神的榮耀。「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一23

  我們的教會有沒有神的榮耀?神是輕慢不得的;如果我們忽略,犯罪,墮落,神的榮耀可能離開我們,所以我們要細心省察!

  昨晚我們特別注意先知的經歷,因教會是先知的團體,今晚我們所注意的是祭司的團體;因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我們敬拜神,向神獻祭;以神的話語教導人,醫治人,幫助人,體恤人,好像祭司一樣。如果我們失敗,神的榮耀就會離開我們。我們有否好好地敬拜神?

  今天的教會在敬拜上是失敗了,我們個人缺少敬拜,沒注重靈修生活,沒有用心靈誠實事奉神;終日以工作為前提,以為參加教會許多活動就是事奉,其實不然。真正的事奉,要從心靈開始。保羅在(羅一9)說:「用心靈所事奉的神。」事奉的真正意思,就是敬拜。所以羅馬書十二章說:「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約書亞記廿四15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事奉不是指工作而是指敬拜,要誠心實意事奉神。我們個人和家庭,有沒有好好的敬拜神?很多基督徒家庭,沒有家庭禮拜。在家庭若沒有敬拜怎能在教會的大家庭有好的敬拜呢?我們在敬拜上失敗了!我們以為上禮拜堂聽道就是敬拜,這樣的敬拜神是不悅納的。真正的敬拜要從心靈開始,個人開始;從小家庭至大家庭,然後從大家庭又帶回小家庭。般基督徒雖然每主日到教會,不過聚會稍長便不勝其煩,缺乏真正敬拜的態度。敬拜是漫長的路,帶我們步步更親近神。

  創世記載,亞伯和該隱,在父母教導之下曉得敬拜;他們獻祭,該隱敷衍塞責,亞伯卻認真奉獻;所以神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卻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因此該隱變了臉色,他在敬拜上失敗了。

  弟兄姊妹!如果你在生活中沒有快樂,有憂慮,嫉妒,煩惱;表明你在敬拜上失敗了。當我們在奉獻上失敗之時,我們在敬拜上就失敗;如果我們在敬拜上失敗,整個基督徒生活就完全失敗了。神怎能與我們同在呢?神實在不願離開我們。當時神不願離開該隱,還安慰他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神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後果是不堪設想!該隱沒有悔改,殺了他的兄弟亞伯;以致一生過凓流離飄蕩的生活。

  我們平日的敬拜是「零」的,主日的敬拜是「整」的;我們應該化零為整,進教會敬拜以後,到家庭還要再敬拜,化整為零。這是基督徒必須有的。

  教會常講奉獻的道理,林後也告訴我們「損得樂意是神所喜悅的。」我們常把這節聖經應用錯了,其實,這裏所指是附帶的奉獻。舊約燔祭是主要的奉獻,平安祭素祭乃屬附帶的奉獻;不獻也不算犯罪,但若獻得樂意是神所喜悅的。至於燔祭乃屬主要的奉獻,不論家庭個人,樂意或勉強,一定要獻;不獻就是犯罪。教會對此常沒有弄清楚。求神憐憫我們!我們應該拿主要的奉獻教會,然後奉獻額外的附帶的,我們獻得樂意是神所喜悅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君尊的祭司,我們每個人都要敬拜,每家庭都要敬拜,然後大家庭好好敬拜。我們個人獻上,家庭獻上,全教會獻上,這纔是教會的復興。

  各位弟兄姊妹!教會在這時代,已面臨信仰上危機;只片面而不切實,不能真正蒙受神的恩典。我們是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我們是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由此可知,我們參加培靈會,我們也要參加教會;要把培靈會的熱心,帶到教會。我們每個人都要下決心,說:「主啊!我要愛教會。」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今日教會仍繼續「道成肉身。」教會是神榮耀的居所;培靈會會過去,等到明年纔再有;但教會是恒常的,讓我們衷心思想,我們對教會如何?

  我們必須建造神的靈宮,創世記十一章載,有好多人在建造巴比塔;但我們是屬神的,我們當建造靈宮。很多時候,我們受了世俗的影響,受了時代逆流的衝擊;身在教會,不建造靈宮,卻建造巴比塔,如同當日的以色列人一樣。神不能住在巴比塔,只能住在靈宮;我們若建造巴比塔,神就離開我們了。我們必須建造靈宮,纔真正在神裏面,神也在我們裏面。祂的榮耀,祂榮耀的同在和我們一起,我們真正地蒙福且恒久蒙福。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啟廿一3)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這是神始終如一的心意,祂必要實現。讓我們恒心仰望祂吧!── 唐佑之《從以西結書看教會在這時代》

 

 

更新後的變與不變(43:1-27) (聖經姊妹版)

 

屬靈生命
如果我們將以西結看見的祭壇,跟所羅門的祭壇相比,會發覺以西結看見的祭壇比所羅門所建的還大。如果獻祭代表神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說,以西結看見祭壇的更新,該會明白神和以色列的關係將會有新的氣象。但同時,以色列人在使用這個祭壇前,跟以往一樣,都要先獻上贖罪祭,一連七日,不可間斷;到了第八日,才可以正式用新的壇獻燔祭和平安祭。
靈命更新後,改變的,可能是我們與神的關係更密切;不變的,就是我們仍要省察自己的罪和不足。我的小組組長去年經歷了一次靈命復興,她與人分享自己復興的經歷,又努力向身邊的人傳福音,可惜,半年以後,她竟陷在一段不倫之戀中,不能自拔。我們勸她悔改,她卻甚為堅持,最近,終於發現對方玩弄感情,組長飽受傷害,才又回到教會。她分享,復興過後,她變得自以為是,沒有省察自己的罪,令自己走偏了路。
默想
「滿了七日,自八日以後,祭司要在壇上獻你們的燔祭和平安祭,我必悅納你們。這是主耶和華說的。」(43:27
心靈的鏡子
我們的信仰有更新嗎?不要忘記,省察的工夫不能間斷。

 

 

耶和華榮耀的歸回(結四十三 112) (台北靈糧堂)

 

在導覽新聖殿后,先知被引到聖殿朝東的門,這個方位過去是他看見神榮耀離去的地方(十 18-22;十一 22-24)。如今在相距十九年後,神的榮耀卻從這裡回來(四十三 1-2),要悅納這新聖殿並聖別它,作祂聖潔的居所。先前祂因極度厭惡耶路撒冷的整個情況,選擇自我離去,好使耶路撒冷和聖殿被毀,但也借著毀滅和重建,使它再次得著潔淨,重新被祂所悅納。先知這異象無異是給被擄之地無望的以色列人,注入回轉和盼望的強心劑。

先知先看見神的榮耀,也聽見神同在的聲音如同多水的聲音(四十三 2)。原本污穢荒涼的地,因著神的榮耀,就變得潔白光亮。先前在被擄之地迦巴魯河邊毀滅的異象中,所見的那位坐在天上寶座的神,卻使祂的榮光從殿的東門而入,充滿整個聖殿(四十三 3;另參,出埃及記四十 34-35;歷代志下五 14),竟再也不離開祂的百姓。先前是以色列人拜日頭的地方(八 16),是神厭惡而離去的地方(十 19),如今卻成為神榮耀進入的地方,這意味著先前悖逆的以色列人如今已變成新的聖民以色列。

接著,先知聽見有一位從殿中對他說話,宣告神對以色列的應許,先知的角色如同當年建殿的所羅門(歷代志下七);而神這新的應許可分為:

第一,神要在此設立寶座並永遠與以色列同住(四十三 7a);這意味著以色列將對祂的王權有全然的認知和順服,不再頑梗悖逆。

第二,以色列全家不再玷污耶和華的聖名(四十三 7b);他們不再拜偶像,使祂生出忌邪的憤怒;他們也會有清楚的聖俗之分和明白敬拜者與祂之間的差異,不輕率地使他們的門檻和門框挨近祂的門檻和門框,特別當他們又沾染污穢時,這事就更使祂憤怒(四十三 7b-9)。

第三,神將借著指示他們「殿的法則」(四十三 10-12)來重新與他們立約(這讓我們看見以西結不僅是先前像新的所羅門王,在此也如同新的摩西,他宛如是祭司君王的代表);這殿法則的啟示是在以色列家產生屬靈的懊悔之後(四十三 10-11a),顯見立約之法是在救贖恩典之後,這與以色列人過去出埃及後,在西乃山領受摩西律法是一樣的;這殿的法則涵蓋殿的一切藍圖與聖殿中各樣的敬拜禮儀和律法,這如同摩西會幕建造完畢後,神曉諭以色列人敬拜的禮儀法則和律例典章,使之成為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後,建殿、獻祭、守節和日常生活的依據。這前後呼應、一貫不變的傳承,都指向神的同在賦予聖殿新的意義,而新的聖殿帶出新的子民、新的時代與新的社會。

本段榮耀異象的信息不僅為被擄之民撥開絕望的迷霧,使他們帶著盼望和全新的自己,重新面對現有的坎坷處境;這也為我們今日的教會注入同樣的盼望;因此我們當其從中有所回應:

第一,我們不要怕有軟弱和過犯,而要怕不願悔改,因為這會使我們離開神同在的護庇;若我們願意向神懊悔並歸向祂,祂必然給與憐恤的機會,帶我們重回祂的懷抱;悔改就是復興的前奏。

第二,信仰的根基是在於認識並完全順服神的權柄,這也是我們一切敬拜的核心原則,因為因著祂,我們的生命才有意義,我們才領受聖民的尊貴身分;所以,我們個人的信仰生活和教會的一切敬拜活動,都當以祂為唯一的焦點,並獨尊祂為大。

第三,無論教會的個體或群體,在生活的經營或生命的建造上,都當按著神話語的原則,並視之為不可違犯的權柄命令,來活出聖民的身分;因此,我們個人或教會群體所追求的或是所行的,若不與這原則和目標相合的,就當摒棄它。

默想

主前省思:

1 從神說「這是我的寶座之地」,思想這對你有何啟示?禱告主,求聖靈幫助你願意單單讓耶穌基督坐在你生命的寶座上作王,也扶持你在凡事上能遵照祂的吩咐行。

2 思想聖殿的法則給你的提醒是甚麼?禱告主,求聖靈使你明白自己是蒙恩基督徒身分,並剛強你在生活中能守住這身分,所行所為能忠誠於聖經的教訓。

 

 

蒙神悅納的路(結四十三 1327) (台北靈糧堂)

 

本段與四十三 1-12的關係正如出埃及記四十 34-38與利未記的關係相似,都在論及一個蒙悅納的正確入口「獻祭」。經文中詳細的描述祭壇的尺度,清楚表明它的重要地位。借著祭壇上的獻祭,以色列與耶和華之間的團契再次得著建立。

首先,量度祭壇的尺寸,它共分為三層(參閱附圖三),它的底座是長寬皆 18肘,高 1肘;底層長寬高是 16162肘;中層長寬高是 14144肘;上層長寬高是 12124肘,上層的供台有四個拐角突出。這些祭壇的角可以說是神聖的位置,因為祭牲的血要塗在其上(四十三 20;參,出埃及記二十九 12),它們向來被認為是得著護庇的所在(參,列王紀上一 50-53;二 28)。此外,祭壇的臺階是朝東的(四十三 17),似乎是有意讓祭司在事奉時面向聖殿的榮耀主,而背向以色列過去所膜拜的日頭(參,八 16)。

接著,先知被教導祭壇建造的目的,乃是為獻燔祭和灑祭牲的血(四十三 18);而這血可以用手指抹在祭壇的四角。然後,先知被指示要透過八天的潔淨過程,使這祭壇能符合它被使用的資格(四十三 19-27)。這潔淨祭壇的過程如下:

第一,先知在頭一日要獻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主要的聖別對象是被選召來執行獻祭的祭司,他們被稱為是親近神和事奉祂的人,他們是來自利未支派的撒督家(四十三 19;四十 46);然後,要取些公牛犢的血抹在「壇的四角和磴台的四拐角,並四圍所起的邊上」,再把公牛犢燒在殿外的預定之地。

第二,第 2-8日的潔淨禮儀是一樣的,不過是已經由先知交付給撒督家的祭司來執行(四十三 24,26);這七日的淨壇行動是,祭司要比照首日獻公牛犢的潔淨禮,先將一隻無殘疾的公山羊獻上;然後,預備無殘疾的公牛犢和公綿羊各一隻獻為燔祭(四十三 22-25);在獻燔祭時,祭司要灑鹽在祭牲上(四十三 24),強調以色列人與耶和華的立約關係(參,利未記二 13)。

在壇潔淨後,祭司就可以代替百姓獻上燔祭和平安祭;然而,此處並未提及贖罪祭和贖愆祭,這似乎在表達百姓與神的關係是親近的,因此耶和華說:「我必悅納你們。」(四十三 27)充分的帶出神設立敬拜的目的,就是要使進到祂面前的人,得蒙祂的喜悅。

從這段祭壇和潔淨祭壇的敘述中,提醒我們一些事奉和敬拜的寶貴教訓:

第一,事奉的器皿在事奉前,必須經過潔淨,即使我們已被選召承接這服事或深具這事奉所需的才能恩賜,也都必須謹記這事奉的前提;因為這是就近聖潔主和敬拜祂的要事,我們切忌以輕慢的態度來靠近祂。

第二,事奉的主權是握在神的手中,事奉的器皿必須完全遵照祂的指示來服事;事工舞臺上的主角和幕後的總監,不是執行事工的器皿,而是神自己;因為我們被召乃是要執行祂的計畫,顯出祂的榮耀,不是要滿足我們的需求和凸顯我們自己。謹記,只有祂才是一切的焦點。

第三,事奉器皿的角色是根據祂的選召,不是依據才幹恩賜的分派,也不是根據背景或關係來安排;事工既是祂的,被祂所設立的領袖豈可在受祂託管的事上,存著私心私意、或隨心隨意、或憑藉客觀的經驗來行事呢?若主耶穌當日在呼召十二門徒的事上,都得向父神徹夜禱告,那麼我們就當知道要怎麼做了。

主前省思:

默想

1 從祭壇的潔淨,思想這對你有何啟示?禱告主,祈求聖靈引導你每天都能省察自己,好使你每一天的生活是蒙神悅納的、是有意義的;也求神的靈感動你常為在教會服事的同工守望,為他們每天都穿上聖別的裝飾事奉神來代禱,好使他們可被神所使用、所悅納。

2 思想祭壇臺階是朝東設置,這對你有何提醒?禱告主,求聖靈光照你的內裡是否仍存有一些膜拜偶像,使你背離神而不是心向著神;並祈求聖靈幫助你徹底地去除進這些竊占神寶座的偶像,使你專心和全心的以祂為你所要敬拜的主。

 

 

神重返聖殿(結四十三章) (基督之家)

 

分享: 以西結書十一章23 節是審判的訊號、因為耶和華的榮耀已經離去了、本章第1 節我 們看見神的榮耀再回來、表徵著神百姓的復興!前面幾章聖經提到神要重建嶄新的聖殿、 然而聖殿最重要的不是它龐大宏偉的建築物、最重要是的「神的同在」!新約時代的教 會也是如此!今天不知有多少的教會雖然有美麗宏偉、甚至造價昂貴的教堂、然而卻沒 有神的同在!正如中世紀的教會一樣、有一天教皇帶著神學家阿奎那參觀聖彼得大教堂、 教皇指著金碧輝煌的教堂、很自豪地告訴阿奎那說:「當年彼得說金和銀我們都沒有、 感謝上帝!現在我們金和銀都有了」!阿奎那感慨地回答說:「是的!金和銀我們都有 了、但是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叫人起來行走的能力、我們卻失落了」!願我們的教會是 真正有神榮耀同在的教會!我們從這段經文來看、什麼樣的教會才是真正有神同在的教 會:

第一、神同在的教會乃是「有神寶座」的教會!第 7 節神對新的聖殿說:「這是我寶座 之地」!真正神同在的教會是神坐王掌權的教會、是神的旨意能暢通無阻運行在 教會中的教會!是的!弟兄姐妹們!但願我們的教會都不是「人意主導」的教會、 不是活在儀文週期運作的教會、而是真正摸著神對教會的心意、遵行神旨意的教 會!當教會活在神的旨意和異象時、神必定與這個教會同在、這個教會一定是不 斷興旺、成長、有吸引力的教會!

第二、神同在的教會乃是「有神榮光」的教會!我們看見第1-5 節不斷地提到神回到新的 聖殿時、聖殿就充滿神的「榮光」、而當神的榮光充滿時、人便「自慚形穢」、我們從 以賽亞書第六章看見、先知看見神的榮光時、就被光照發現自己是一個不潔的人!是的! 真正神同在的教會、必定活在神的光中、常常蒙神的「光照」、以致我們是常常認罪悔 改的教會、我們是常存敬畏、謙恭的教會、而一個常常被潔淨的教會、第9 節提到「我 就住在他們中間直到永遠」、第27 節神說:「我必悅納你們」!神悅納我們潔淨的功夫! 不僅如此、第11 節神對先知說:「他們若因自己所行的一切事慚愧,你就將殿的規模、 樣式、出入之處,和一切形狀、典章、禮儀、法則指示他們,在他們眼前寫上,使他們 遵照殿的一切規模典章去做!」我們再次看見、唯有謙卑悔改的人才能於神建造教會的 事工有份!所以第18-27 節再次讓我們看見唯有被潔淨的利末人才能「親近事奉神」!願 神常常光照我們!

第三、神同在的教會是「有神聲音」的教會:第2 節提到神同在的聲音如同水的聲音! 是的!神同在的教會必定能常聽見神的聲音、聽見神的話語、但願我們的教會都是看重 神話語的教會、讓人來到教會能聽見神的聲音!

回應: 「主啊!願祢與祢的教會同在、我們願意讓祢在教會中掌權居首位、願祢常光照祢 的教會、並對祢的教會說話」!

禱讀:結四十三 7 背經:結四十三 7 上半節 聖經速讀:出卅六~卅八,太廿六:3156

 

 

沒有永久的阻隔(43)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父神啊!感謝你,因為你借著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挪開了我與你之間的阻隔。

綜觀以色列的歷史,耶和華曾經兩次離開百姓,不與他們同在:1昔日當以色列民剛剛離開埃及、摩西上山領受神的律法期間,百姓曾要求亞倫為他們鑄造偶像,這事叫神大大發怒,離開他們(參出第32-34章);2在以西結的時代,因著百姓的罪孽深重,神的榮耀也曾離開他們(參結8-11章)。從歷史的發展可知,當神離開了百姓,百姓的命運註定是悲慘的。

與此同時,不論聖殿的建築何等美輪美奐,但倘若缺乏了神的同在和悅納,它也不過是一個徒有空殼的房子而已。聖殿的存在,最重要的是有神的榮光在其中,這代表了神的同在和悅納,亦因此,在將來的新殿之中,必定會有神的榮光,神的重臨,神的同在。在第40-48章有關「新殿」、「新城」的異象中,神的榮光充滿聖殿正是這異象的核心(1-7)。

神與祂的子民同在,是祂最終的心意,但最叫人遺憾的是,人很容易受到情欲的迷惑,因而忘記了神的心意,並且投入了不潔的罪網之中。神明白人的軟弱,故此,祂要屬祂的人「遠除邪淫」(9),為「自己的罪孽慚愧」(10),而這實在是人得蒙神同在的最先決條件。此外,神的使者又指示先知,要「將殿的規模、樣式、出入之處,和一切形狀、典章、禮儀、法則指示他們」(11),使神的子民能夠規規矩矩的按吩咐而行,不至於偏離神的心意,也不像以前一樣隨從自己的情欲和喜好行事。

其後,神又指示先知如何建造新殿的祭壇,以及怎樣在其上獻贖罪祭和燔祭,後者有潔淨祭壇的作用。這些禮儀要七日之內每天都這樣作,使整個祭壇在使用之先,得到徹徹底底的聖潔,為神與人之間建立一個沒有罪惡阻隔的關係。

在你的心靈之中,有否一道鴻溝,阻隔了你與神之間的關係?那道鴻溝是由甚麼造成?自己的情欲、喜好、還是一直改不掉的壞習慣?你知道在我們和神之間,有一個「祭壇」嗎?這「祭壇」可以使我們坦然無懼的來到神面前。你知道這「祭壇」與耶穌的救贖有何關係嗎?請謹記,惟有回到神的面前,借著主耶穌基督的拯救,我們才可以除去心中那道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