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十七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
貳、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賽亞書註解》
叁、其他綱要
【以西結書第十七章】
一、政治的比喻和謎語(十七1-10)
1、在第一個情景裏面,有一隻大鷹,翅膀很大,羽毛多彩多姿
2、在第二幅語言的圖畫裏,又論到一隻鷹,飛來巴勒斯坦,落在栽種不久的葡萄樹附近
二、解釋謎語(十七11-21)
1、西底家的親埃政策,違反與神所立的約
2、西底家的親埃及政策,違反與巴比倫王所立的約
三、神是栽培的人(十七22-24)
──《每日研經叢書》
【兩隻大鷹和香柏樹(十七1-24)】
一、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
二、埃及法老王可夫勒
三、猶大王約雅斤是那「香柏樹儘尖的嫩枝」
四、猶大末代君王西底家則是那「以色列地的枝子」,後來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
——《新舊約輔讀》
【第十七章 佳美應許】
高樹矮小
矮樹高大
一、二鷹二樹比喻
(一)鷹擰樹梢
(二)栽於肥田
(三)剿平叛變
二、巴比倫來刑罰
(一)輕看誓言
(二)背棄盟約
(三)致受極刑
三、佳美的香柏樹
(一)栽上樹梢
(二)生枝結果
(三)宿在蔭下
── 張志新《以西結書查經分章大》
【關於審判的比喻】
1. 邪淫可憎的妻子 ﹝16:1-63﹞
(a)
神昔日憐愛以色列
﹝16:1-14﹞ �� 「以至極其俊美」:原文作「成為最美麗的飾物」;有學者譯作「成為成熟的女子」。 �� 「用衣襟搭在你身上」:是結婚的象徵動作,乃指神在西乃山時已與以色列締結盟約。
�� 我們在世所得的光榮和興旺不是因為自己的功勞,這一切全都是主所賜予的。
(b)
以色列卻去拜偶像
﹝16:15-34﹞ �� 「將來必…行了」:或作「不應發生,將來也不應再行」。 �� 「為你羞恥」:可能指非利士人至少忠於他們的神,不像以色列人那樣朝三暮四。 �� 「可見…何等懦弱」:作「何等意亂情迷」,這個感歎句譴責病態的情慾。 �� 當信徒厭棄神而倚靠世界的時候,在屬靈上將失去神的話語和聖靈的能力。
(c)
神定要審判以色列
﹝16:35-58﹞ �� 「許多婦人眼前」:指許多國家眼前。 �� 「使她們得安慰」:所多瑪、撒瑪利亞看見耶路撒冷也同樣遭禍,感到自己不是單獨遭殃。 �� 信徒聖潔的生活方向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故此我們要時刻警醒。 (d) 神最終記念祂的約
﹝16:59-63﹞ �� 「不是按著前約」:此約首先成就在悔改歸回的餘民身上,將來會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成就。 �� 神在千禧年的國度裏將會帶領以色列進入新約的祝福,復興以色列。
2. 兩隻大鷹和兩樹 ﹝17:1-24﹞
(a)
兩鷹兩樹比喻內容
﹝17:1-10﹞ �� 「東風」:本代表炎熱的風,這裡可能指東來的巴比倫軍。
(b)
解明比喻隱藏意思
﹝17:11-24﹞ �� 「嫩枝」:神親自栽種香柏樹的「嫩枝」,這「嫩枝」乃是指大衛王朝的苗裔彌賽亞。 �� 「各類飛鳥」:預示所有民族均將因歸服彌賽亞而得救。 �� 神治理世界的方法就是高舉那自卑、服事他人的人。因此,我們當在神面前常存謙卑。
──《以西結書主日學課程》
【F.
謎語 — 二鷹二樹比喻 (十七章)】
神要以西結先知用迷語來向猶太人傳信息,主旨是宣佈神的
主權。這謎語其實也就是一個比喻。
a. 謎面(v.1-10)
這個謎面就是兩隻大鷹。
(i). 第一隻大鷹(v.1-6)。「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家出謎語,設比喻,說,主耶和華如此說:有一大鷹,翅膀大,翎毛長,羽毛豐滿,彩色俱備,來到利巴嫩,將香柏樹梢擰去,就是折去香柏樹儘尖的嫩枝,叼到貿易之地,放在買賣城中;又將以色列地的枝子栽於肥田裡,插在大水旁,如插柳樹,就漸漸生長,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其枝轉向那鷹,其根在鷹以下,於是成了葡萄樹,生出枝子,發出小枝」,這是第一隻大鷹的謎面。
牠的景況 —
翅膀大,翎毛長,羽毛豐滿,彩色俱備(v.3)。 牠的作為 — 來到利巴嫩,將香柏樹梢擰去。將之放在買賣城中(v.4)。將以色列地的枝子栽於肥田(v.5)。枝子成為葡萄樹,轉向大鷹(v.6)。
(ii).第二隻大鷹(v.7-10)。「又有一大鷹,翅膀大,羽毛多。這葡萄樹從栽種的畦中向這鷹彎過根來,發出枝子,好得他的澆灌。這樹栽於肥田多水的旁邊,好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葡萄樹。你要說,主耶和華如此說:這葡萄樹豈能發旺呢?鷹豈不拔出他的根來,芟除他的果子,使他枯乾,使他發的嫩葉都枯乾了麼?也不用大力和多民,就拔出他的根來。葡萄樹雖然栽種,豈能發旺呢?一經東風,豈不全然枯乾麼?必在生長的畦中枯乾了」,這是第二隻大鷹的謎面。
牠的景況 — 翅膀大,羽毛多(v.7)。
牠的作為 —
使葡萄樹轉向牠(v.7-8)。
耶和華的話 — 對於這葡萄樹,有神的話臨到—它不會發旺生長(v.9-10)。
b. 謎底(v.11-24)
神透過先知將這謎語的意思解釋出來。
(i). 第一隻大鷹是巴比倫(v.11-14)。「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你對那悖逆之家說:你們不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麼?你要告訴他們說,巴比倫王曾到耶路撒冷,將其中的君王和首領帶到巴比倫自己那裡去。從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與他立約,使他發誓,並將國中有勢力的人擄去,使國低微不能自強,惟因守盟約得以存立」,巴比倫王曾到耶路撒冷,將人帶到巴比倫,就是貿易之地(列王記下廿四1-2),但以理等也是這時被擄到巴比倫的(但以理書一1-2)。
取一人與他立約(v.13),這人就是西底家(王下廿四17,代下卅六11)。西底家被巴比倫人管控,使以色列人不能自強(v.13),但可以存立,如果他守盟約(v.14)。
(ii).第二隻大鷹是埃及(v.15)。「他卻背叛巴比倫王,打發使者往埃及去,要他們給他馬匹和多民。他豈能亨通呢?行這樣事的人豈能逃脫呢?他背約豈能逃脫呢?」,埃及是第二隻大鷹。猶太人轉向埃及,求援助。這就是西底家的背叛(王下廿四,代下卅六)。
結果不亨通(v.16-21)。「他輕看向王所起的誓,背棄王與他所立的約。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巴比倫王的京都。敵人築壘造臺,與他打仗的時候,為要剪除多人,法老雖領大軍隊和大群眾,還是不能幫助他。他輕看誓言,背棄盟約,已經投降,卻又作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脫。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輕看指我所起的誓,背棄指我所立的約,我必要使這罪歸在他頭上。我必將我的網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網羅中纏住。我必帶他到巴比倫,並要在那裡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罰他。他的一切軍隊,凡逃跑的,都必倒在刀下;所剩下的,也必分散四方(方:原文是風)。你們就知道說這話的是我耶和華」,這是投靠埃及的下場。
「他輕看向王所起的誓,背棄王與他所立的約。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巴比倫王的京都」(v.16),西底家的下場是死在巴比倫(參列王記下廿五3-7)。
「敵人築壘造臺,與他打仗的時候,為要剪除多人,法老雖領大軍隊和大群眾,還是不能幫助他」(v.17),強大的巴比倫壓境,埃及人幫不了以色列。
「他輕看誓言,背棄盟約,已經投降,卻又作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脫。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輕看指我所起的誓,背棄指我所立的約,我必要使這罪歸在他頭上。我必將我的網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網羅中纏住。我必帶他到巴比倫,並要在那裡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罰他。他的一切軍隊,凡逃跑的,都必倒在刀下;所剩下的,也必分散四方(方:原文是風)。你們就知道說這話的是我耶和華」(v.18-21),經文兩次指出,以色列人輕看誓言,背棄盟約,是他們有這悲慘下場的原因。神是立約守約的神,祂自己守約,故祂討厭人不守約。不守約的結果就必被網羅纏住,脫不了身。雖然想憑軍隊反抗,卻必潰不成軍。人若不守約也必有這樣的下場,雖想靠自己努力找出路,結果卻是越走越糟,苦不堪言。
(iii).餘剩猶太人是嫩枝(v.22-24)。「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香柏樹梢擰去栽上,就是從儘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於極高的山上;在以色列高處的山栽上。他就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香柏樹,各類飛鳥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枝子的蔭下。田野的樹木都必知道我耶和華使高樹矮小,矮樹高大;青樹枯乾,枯樹發旺。我耶和華如此說,也如此行了」,謎底的最後是,餘剩的猶太人好像嫩枝,被栽上而發旺,成為別人的蔭庇依靠。證諸歷史,那些被擄到巴比倫的人,後來真的成為佳美的香柏樹,發出香氣。但以理,尼希米,以斯帖等等,都在外邦中成為重要人物,對人有極大貢獻。
以西結最後指出,這是神的主權,祂有權使高樹變矮,矮樹變高。人只要服在祂的旨意下,照祂的安排,祂能使壞環境變為有用,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劉銳光《以西結書信息大綱》
【被擄歸回 以西結書17章】
一丶子民被擄賣於外邦17:1-4
二丶雖然被擄蒙神保護17:5-6
三丶面對被擄投靠世界17:7-8
四丶驕傲被擄徹底毀滅17:9-10
五丶悖逆被擄守約存留17:11-14
六丶逃脫被擄必死無路17:15-18
七丶犯罪被擄是神刑罰17:19-21
八丶神使被擄歸回復興17:22-24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西結書第17章佳美應許】
高樹矮小
|
矮樹高大
|
一、二鷹二樹比喻
|
二、巴比倫來刑罰
|
三、佳美的香柏樹
|
1.鷹擰樹梢
2.栽於肥田
3.剿平叛變
|
1.輕看誓言
2.背棄盟約
3.致受極刑
|
1.栽上樹梢
2.生枝結果
3.宿在蔭下
|
|
|
|
|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十七章 佳美應許】
1) 大鷹將嫩枝擰去、1/4
2) 將枝子栽與田裡、5/6
3) 葡萄樹傾向大鷹、7/8
4) 經東風全然枯乾、9/10
5) 巴比倫擄掠立約、11/14
6) 背約向埃及求助、15/16
7) 入網羅遭受刑罰、19/21
8) 宿枝下喻表基督!22/24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提要:1 用二隻鷹和葡萄樹的比喻 11 說明神懲罰耶路撒冷背叛巴比倫投靠埃及。22 神應許種植福音的香柏樹。──《SDA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