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全書綜合綱目 壹、全書綜合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賽亞書註解》 貳、其他綱要 【時代先知的條件】 經文:結1-2章 一.他蒙神選召(結1:) 在這異象裡以西結看見一個服事的模樣。活物有四個臉,表明主耶穌,我們服事的標準榜樣是耶穌,祂服事神不但忙碌奔跑(結1:14),也常常站住,謙卑等候在神面前(結1:24-25)。神為何用這異象來作為選召以西結的憑據? 1.認識榮耀的神。神常用祂自己的榮耀來選召人,如摩西,以賽亞,掃羅(保羅)等都是如此(出3:; 賽6:; 徒9:)。 2.認識世人的需要。世人同樣需要認識這位元榮耀的神,認識祂就有永生(約17:3),我們為此作見證,可叫人得生命(約壹1:1-3; 5:11-13)。 3.認識服事的力量。聖靈的能力是降在身上(結1:3),靈將我舉起(結3:12),進入我們心中(結2:2)。 4.認識服事的責任:對靈魂的負擔。尤其從5:-10:都是給他責任感的。 二.他有工作的託付(2:-3:;
33:; 39:) 1.到敵對苦害咒詛和可怕的國民家中去,就是悖逆的民;荊棘蒺藜蠍子中間去,就是到那些不好的環境中去,這些人正需要神的信息。 2.去沉睡的人中去作守望的工作(結3:)。許多罪人沉睡犯罪。有些義人也被世界引誘要去犯罪,離義而行惡(結3:20),這些人何等需要守望者。 3.去那些追隨財利卻不能得地的人中去(結33:23-33)。今天許多信徒確是如此,很會欣賞道理,但心卻追隨財利,就犯了許多罪。這些人需要先知去傳信息。 4.到那惡牧人中間去,牧養那些瘦弱,失喪,受傷,被逐的羊群中間(結34:)。 許多人以為時勢太惡,就不說話(摩5:13),但這樣的羊正是需要我們去牧養的。 5.到那枯骨的平原那裡去,叫他們得生命(結37:)。今日有許多沒有生命的教會,正要我們將主的生命傳遞給他們。 三.他的生命有神的陶造 1.他有明亮的眼睛。他一觀看就見異象(結1:4,15; 8:2),看見神的指示和人的需要。 2.有開通的耳朵,主無論對他說甚麼,他立刻聽見(結2:2,8; 賽50:4)。 3.有龐大的胃口,充滿了神的話(結2:8-3:3)。 4.有領會的心靈(結3:10),懂得神的話;無論是看的,聽的,吃的都領會,都消化。 5.有受管制的口(結3:26-27),說話或閉口都受神的管制,有時不能責備,有時卻要說話。 6.有硬厚的臉皮(結3:8),不怕人的淩辱譏笑(結5:15)。 7.有金鋼鑽的額(結3:8-9)。不怕碰釘子,不怕攻擊。 8.有絕對服從的意志,在每一個細節上服從:左臥,右臥,吃的分量(結4:4-17);頭髮也為作預表而被剪(結5:1-4);愛妻死也不可哭,不可舉喪(結24:15-18)。 結論: 以西結完全的順服,接受神的呼召和託付,所以才配得被神使用,成為時代的先知。 ── 黃彼得《簡明查經講章大綱》 【以西結書——神持久的旨意】 第一部分一至三章先知的準備 1、先知自己: A.時間的因素 B.當時的情形 C.主“緊急”的話 2、異象: A.時間性質與方法的不同: (1)時間—一間段 (2)性質——不同的諸異象 (3)方法: (a)客觀的 (b)借著聖靈 B.第一個異象: 包括序言 (1)敞開的天 (2)神的異象 C.敞開的天: (1)關閉的天的起源與原因 天是向誰關閉的 (2)重開的天 “人子”——那屬靈的人 (3)敞開的天的兩面: (a)在重生裡——活過來和重生之人的靈 (b)為著職事的膏油塗抹 屬靈眼光的本能(以弗所書一章) D.“神的異象”: (1)神所給的異象 (2)神進行與道路的異象 3、“神的異象”: A.車輪的寶座:雖有許多部分,如火、閃電、狂風等等,但只指著一件事,就是寶座。有一個“人”的形象。管治一的因素,就是在寶座上的那一“人”。全本書所包括的事,都要在這個亮光中來看。 (1)有一個寶座在穹蒼之上。 (2)有一個人在寶座上。一切的管治都托給天上的那人。(約六62,徒七56,來二9)神得著了祂的人。那人已在祂該有的地位上。 無論是職事、審判、恢復、神的殿、河流、產業、城等等。每一件事皆系於祂,並受祂管治。 神一切的能力與動向都從寶座出來。 在使徒行傳中,教會的禱告、傳道、受苦、歌唱、殉道等等都受這信念和感覺所推動。 B.四活物——“基路伯”(參考八處經節):這些是屬靈事物的表號。 (1)他們數目的特徵——四——創造的數字。 (2)他們的形象——“人”(主要的)、“獅”、“牛”、“鷹”。 人——人類的代表 獅——王權與管治 牛——服侍與祭牲 鷹——屬天的性質與奧秘 (3)車輪的寶座聯於神造與救贖的能力。 寶座周圍的虹預表救贖。 這是包括在羅馬書第八章。 啟示錄第四章:四活物與創造的歌。 啟示錄第五章:四活物與救贖的歌。 這都是在基督裡的新造。 C.輪子(一15-21): 輪子的特性: (1)它們說出行動和活動性。 車輪的寶座是在行動中。 (2)它們說出沒有偏差的直行。 (3)它們接觸地,但又離地上升。 此意它們與地有關,卻不與地相聯。 (4)它們滿有眼睛——全備屬靈的知識。 (5)生命的靈是在它們裡面。 我們必須將馬太二十八章十八節,歌羅西書與以弗所書都帶到這一章中。 (l)基督是天上和地上萬有之上的元首。 (2)神是按著祂自己志所打算的行作萬事。 (3)那沒有偏差往前的行動是關係于“永遠的旨意” (4)所有行動和審判都在於全備的知識。 (5)神聖生命的能力是勝過死亡。 D.書卷(二9至三3,14): 哀號、歎息、悲傷的話在口中覺得甘甜,靈裡發苦。 十字架的矛盾: “祂拿起杯來,祝謝了。” “他們唱了詩,就出來。” “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 第二部分先知的名稱 1.“人子”: 這是以西結特別的名稱,與主耶穌的名稱“那人子”不可混雜。二者相似的點是在原則和職務上。 在寶座上與在基路伯中的人。 人是神最豐滿的思想,在人身上祂達到祂的目的。 神的斷語“甚好”和神的安息。 就在此起始有繁生。“各從其類”,“要生養及多”, 所以“人子”的意義是: A.與人原始的標本相關。 B.恢復所失去的。 一個顯示,一個代表,一個實告。 2.“守望者”(三17,三十三1-9):在開始與重受使命時。 守望者的職務: A.知道並宣告時間。 B.分辨預兆。 C.釋放準確的信息。結果是死或生。 3.“預兆”(十二6,二十四24): 注意四章、五章中扮演的信息和他妻子的死亡(二十四15-19) A.信息必須組織在傳信息者的生命裡。 B.信息必須在傳信息者的歷史和經歷中敘述。 彼得的職事是“牧養群羊”。好牧人的主要特徵乃是為羊舍去自己的魂。彼得的一生就是學習這個功課。 保羅的職事是關係於“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他一生的歷史和經歷都根據於此,他也成為這個時代的預兆。 約翰的職事特別與“生命”相關。雖然有許多痛苦,他仍比其他使徒活得更久。 神真實的僕人不是只傳教訓,在他身上教訓乃是生命、經歷和實際。 第三部分殿(四十至四十六章) 1.在一種特別意義中,第三十九章終結了預言,第四十章開始有啟示,提到神旨意的實現。二十五年已經過去,四十五年還要來。 解說上的爭辯。 幾派的說法: A.歷史字面的說法。以西結曾見過所羅門的聖殿。他所的乃是為著被擄歸回後的重建,但與舊殿略有差別。 B.歷史理想的說法。以西結所記是以往沒有的,而是為著被擄歸回後應該建造的,比舊殿更完善。 C.這殿本為遺民所開始建造,並由希律續成。遺民因缺乏能力,遭遇困難而失敗,所以僅建造一個較次的殿。 D.千年國度的說法。 E.基督徒屬靈的說法。表號的和象徵的。 問題在:在基督裡——都已經應驗並成全了,難道還要回到尚未應驗並成全的立場?難道希伯來書有一天會因不適用而被棄置? “殿”、“城”、“地”與“河”的描述,倘用字面解說乃是地理上不可能的。 2.開頭要提起的幾點: A.這些末後的異象受原初異象所支配。(見四十三3,一28) B.兩個支配的因素:“榮耀”和“聖靈”(參閱此二詞)。(手拿竿的那人與聖靈是很難分開的)。 C.“至高的山”(四十2)。每一件事都是從高處來觀看,“諸天界”(以弗所書)。 3.我們必須避免陷入結構上技術的細則。技術常有抹煞生命的危險。在這幾章中是有許多技術的細則。 整個的事物說出神是何等地實和特出。我們必須認識這裡所陳述的不是“系統”而是“一位元”,祂最主要的性質乃是生命。雖然生命需要行為與次序上的確實性。但純技術上的行為與次序會抹煞生命。 所以首先的事,我們必須像以西結那樣從廣闊的輪廓和有包含性的邊界來觀看這殿。 A.範圍廣大(整個面積)。我們必須謹慎,不要把基督或教會弄得小於他們所是的。祂是包括極大的豐富。祂是充滿萬有並且萬有也要被祂所充滿。 B.面積四方,四邊相等。“四”是受造的數字。這是在基督裡的新造。 “又使眾人都明白……奧秘是如何安排的。” C.三重的目的: (1)榮耀的所在(四十三7) 榮耀在十九年前就離開了耶路撒冷,並沒有回到地上的耶路撒冷,乃是臨到這屬靈的殿。當基督被棄絕的時候,榮耀離開了以色列,再未回去,到五旬節時卻臨到了教會。 (2)管制的座位 屬天的基督和教會。 照著基督的殿。 聖靈所組成並支配的殿。 (3)神聖生命的運河。 生命由此流出。 那見證是生命。 生命是每一件事的試驗。 這定規所有侍奉的性質與價值。 D.“見有一人”(四十3)。“那像銅的人”。活物的腳(一7)。基督的腳(啟一15)。 道路和作為都在公義的審判中。 “那像銅的人”站在門口。在此,不義的人無路可入。 量度的工具: (1)麻繩。未記長度。用以測量較大的尺寸,如河。 生命與聖靈是無法測量的。 (2)竿。用以測量各種細項。 聖靈準確的性質要每件事都依照基督。 教訓: “要看”,“要聽”,“要放在心上”,“要指示”(四十三10)。 目的: “道成肉身”是每一件事的鎖鑰。 教訓:“使你們知道”,“對祂的完全認識”,“使我認識基督”。 直等到聖靈使我們自己看見,我們才能指示別人。 指示的後果,表明我們是否真實看見。 第四部分祭壇(四十三13-27)——十字架的中心性與普及性 殿的院子是正方的。祭壇就在兩條對角線的交叉點上。祭壇管治每一件事物:殿、侍奉、地,也管治其中的一切。 當十字架充充足足的在它的地位上,其他每一件事物就會在該有的次序裡,並有它該有的意義和價值。 祭壇是用銅造的。它是由“那像銅的人”測量的。 每一件事物就是在這裡,根據神對人的思想受審判。 保羅的書信和希伯來書說出十字架如何應用到教會裡各種不同的光景和需要上。 十字架關係到殿所影響的整個範圍——河。 十字架是對付下列幾件的強烈防禦物(拉三3): A.世界B邪惡的權勢C.肉體 十字架不僅是教導的道理或傳講的題目,十字架乃是一個經歷、事件、轉機和地震。 第五部分河(四十七章)、(徒二章) 以西結書一章二十六節與約翰福音七章三十九節關聯的點是基督得榮耀,並因此賜下聖靈。 細則上的幾點。 1.它的源頭。 2.朝向東面。 3.逐步進行。 4.必須先有寶座和殿。 5.二岸和樹:聖靈的道路和活的見證人。 6.結果在每一件事物上有生命。 7.聖靈(河)的律乃是十字架。仍是那像銅的人來測量的。為要指示這裡所有的,主必須“使”先知走這條路。這不是客觀的真理,乃是經歷。 第六部分“耶和華的所在”(四十八35),(弗二19-22,三17、21) 1.神所有的工作都朝著一個偉大的目的進行,就是神與人豐滿和終久的同在。 為這目的有一個特別的需要就是神如何能將祂自己交托給人而不致陷入人混亂的情形。 這正是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所要作的,但祂卻是不能(約二23-25)。為此約翰福音第三章緊接著說到重生。 神必須有一些適合於祂自己的條件。 這可以解釋祂為何保留並遲延。 神若將祂自己交給那屬乎人的,對神這是危險的。 撒但的方法總是使為神旨意所創造的人攔阻神的路並阻擋祂。 所以當前的大問題是神要將祂自己交托給什麼?全卷以西結書就是這問題的答案。 A.反面的: 神不會將祂自己交托給那未經公義審判的。 (1)以色列國。 (2)列國。 B.正面的: (1)基督得榮耀的所在。 (2)基督登寶座的所在。 (3)照著基督所形成並從祂得度量的所在。 2.基督自己是個大的榜樣。神將祂自己交托給祂: A.在祂受浸之後(預表十字架)。 B.緊緊地行在每一件出乎神的事裡。 C.因受苦難得以完全。 3.三重的需要: A.清楚領會神的旨意。 B.清楚領會神的道路:殿。 C.清楚領會神的方法與憑藉:十字架。 這城代表那在其中並借著它表現神管治的器皿。 ── 史百克《耶和華沙瑪》 【第一個異象有三重目的(一至三章)】 一、在狂飆與火雲的背景,是要表明神的審判 二、在四活物和輪子的異象,是要表明地上一切的事物均只能在神的旨意及安排下才能發生 三、在至終的高潮,是要表明一切之上乃耶和華自己,他有絕對的權能統管一切 ── 巴斯德《以西結書研究》 【以西結書第二至三章】 一、以西結的使命(二1-7) 1、使命的發起是操在神手中 2、按照此處簡要的敘述,這位先知蒙召要傳講的信息,真是特別奇異 3、以西結的蒙召 二、要喫這書卷(二8-三3) 1、以西結即將成為悖逆國民的先知 2、我們為活著而喫 三、服事頑梗的國民(三4-15) 1、以西結為了他服事的聖工,變得特別強硬(8-9節) 2、在豫備作先知的最後階段,神也提醒以西結,他一定要繼續聽神的話 3、當時以西結被帶走,離開他見異象的地方,他說,他去的時候『心中甚苦』(14節) 四、奉派作守望者(三16-21) 1、隨著先知的工作而來的責任,以西結無法逃避 2、雖然這位先知的責任,是一種令人敬畏的經驗,卻也反映出神的慈愛 3、正如接受責任的力量,是由神的愛發源 五、奉命禁錮(三22-27) ──《每日研經叢書》 【渴慕神的話(二8-三15)】 一、先知吃書卷(二8-三11) 二、主的靈在我身上大有能力(三12-15) ——《新舊約輔讀》 【三個異象】 一、第一個異象(一至三章) 1、異象的主要目的 (1)表明地上一切事情的發生,都只是反映天上的旨意 (2)更重要的是叫以西結知道,耶路撒冷雖然就要陷落,但神仍在管理著一切 1、以西結見第二個異像是在第六年六月初五日,亦即是耶路撒冷傾覆前五年 2、這個異象的四個階段: (1)第一個是在第八章,我們看見猶大污辱聖殿的情形 (2)第二個是在第九章,耶和華的審判臨到他的子民 (3)第三個是在第十章,耶和華離開聖殿 (4)第四個是在十一章,「榮耀」也離開耶路撒冷 三、第三個異象(四十至四十八章) 【審判的原因(六至九章)】 一、神心傷破(六章) 二、恩期已過(七章) 三、面像滿屋(八1-19) 四、額無記號(九1-11) ──賈玉銘《聖經要義》 【審判的結局(十至十二章)】 一、神榮離開 1、神的榮耀原在基路伯上(九3) 2、繼則從基路伯上升停在門檻上 3、又同基路伯停在東門口 4、再從城中上升停在城東的山上 5、終從山上離開上升(十一24) 二、被擄至外邦 ──賈玉銘《聖經要義》 【喻言的預言(十三至二十四章)】 一、犯罪的原因(十三章-十四章) 1、因荒場中的狐狸——假先知(十三章) (1)能見虛假的異象 (2)能行謊詐的占卜 (3)本已心發預言 (4)用未泡透之灰抹牆 (5)誘惑敷衍地行事 (6)不能為國家堵破口 (7)為利獵取人命(17-23節) 2、因信仰上的絆腳石 二、罪刑的表明(十五-十九章) 1、被焚燒的葡萄樹(十五章) 2、辜恩的女子(十六1-65) 3、羽毛豐滿的打鷹(十七1-21) 4、佳美的香柏樹(十七22-24) 5、酸倒牙的葡萄(十八1-32) 6、少壯獅子的哀歌(十九1-14) 三、罪罰的公義(二十-二十四章) 1、因神人中間的證據已失去——不守安息日(二十1-49) 2、因殺敵之刀已出鞘(二十一1-32) 3、因已成為流血的城(二十二章) 4、因二姊妹邪淫的醜行(二十三章) 5、因傷心到欲哭無淚(二十四章) 6、因主必為王審判以色列家(二十33-44) ──賈玉銘《聖經要義》 【比喻與箴言(十五1-十九14)】 一、葡萄樹的比喻(十五1-8) 二、不忠貞的妻子(十六1-63) 三、鷹鳥柏樹葡萄(十七1-24) 四、酸葡萄的俗語(十八1-32) 五、以寓言為哀歌(十九1-14) 六、葡萄樹的比喻(十五1-8) ──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以西結書第廿至廿一章】 一、歷史的重寫(廿1-8上) 二、失敗與赦免的歷史(廿8下-21上) 三、一段恐怖的歷史(廿21下-31) 1、以色列人的歷史,是一部任意妄為的記錄 2、進一步看見人類心智的任性 四、叛逆或施恩?(廿32-44) 1、具有危險性的妥協 2、要有一些盼望的成分 五、南方的刀(廿45-廿一7) 1、以西結非常關切他本國的同胞,是否瞭解神的信息 2、這位先知的事奉工作,不僅要求他去走第二哩路,而且迫使他筋疲力竭,在情緒方面敲起喪鐘 六、磨快的刀(廿一8-17) 七、巴比倫王的刀(廿一18-27) 八、攻擊亞捫人的刀(廿一28-32) ──《每日研經叢書》 【預言列國的將來(二十五至三十二章)】 一、先論與選民有血統關係的三國(二十五章) 1、先言與猶太人有血統關係者 2、向兄弟行強暴其罪尤重 二、再論其餘的四國(二十五15-二十八章) 1、論非利士(二十五15-17) 2、論推羅(二十六-二十八章) (1)直言其荒涼的景象(二十六章) (2)繼以大商船為喻言(二十七章) (3)終以撒旦化身為表明(二十八章) a、其全然美麗(12節) b、曾在神伊甸園中(13節) c、受造之完美(13節) d、曾為掩蓋約櫃的基路伯(14節) e、從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15節) f、後來被神察出不義(15節) g、從神的聖山被驅逐(16節) 3、論西頓 4、論色弗尼至古實(二十九-三十二章) (1)論失敗的外交政策(二十九章) (2)江河之乾涸(三十章) (3)觸目的殷鑒(三十一章) (4)像網打上來的大魚(三十二章) ──賈玉銘《聖經要義》 【守望人和牧人(三十三至三十五章)】 一、守望人——先知的責任(三十三1-20) 1、守望人的責任(1-9節) (1)作百姓的眼 (2)代神的口 (3)為屬靈的號角 (4)為主的代表 2、守望人的信息(10-16節) (1)對神方面 (2)對善人方面 (3)對惡人方面 3、守望人的關係 4、守望人之被輕視(23-33節) 二、牧人(三十四-三十五章) 1、偽裝的牧人(三十四1-10) 2、神自己作牧人(11-12節) (1)在密雲黑暗中尋找群羊 (2)從萬民中領回故土 (3)神親自牧放領導 (4)牧放在佳美牧場 (5)要秉公施行判斷 3、要興起大衛作牧人(23-31節) (1)牧人的職位(24節) (2)牧人的牧場(25-31節) a、言要與他們立和平之約 b、言聖山四圍成為福源 c、給他們興起有名的產物 (3)牧人的得勝——要消滅攻擊群羊的敵人(三十五章) ──賈玉銘《聖經要義》 【論以色列復興信息(卅三-卅九)】 一、先知為守望者(卅三1-20) 二、耶路撒冷敗亡(卅三21、22) 三、西頓額外信息,有關猶大的審判及假先知的情況(卅三23-33) 四、牧人們與羊浛(卅四1-31),以色列諸牧人的失敗,耶和華親自牧養以色列民 五、以東與以色列(卅五1-卅六15) 六、復興的諸因素(卅六16-38) 七、平原枯骨復生(卅七1-14) 八、猶大與以色列(卅七15-28) 九、最後爭戰末事(卅八-卅九) ──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猶太復興(三十六至三十九章)】 一、聖地復興(三十六章) 1、聖地復興的原因(1-23節) (1)因耶和華向外人心憤恨 (2)因耶和華向選民心回轉 (3)耶和華為已名發熱心 2、聖地復興的景象(24-38節) (1)選民的心地改變如伊甸 (2)帕勒斯聽地改化如伊甸 二、民族復興(三十七1-14) 1、異象 (1)對平原的骸骨說預言 (2)向四方的風說預言 2、實驗——此異象的實驗有兩步 (1)初步的應驗 (2)最後的應驗 3、靈意——此異象有兩句話是最要緊的 (1)先知對骸骨發言 (2)先知向風發言 三、國度復興(三十七15-27) 1、二族合一 2、大衛為王 3、作神聖民 4、神永在中間 ──賈玉銘《聖經要義》 【聖殿的量度(四十-四十二20)】 一、引言(四十1-4) 二、東門(四十5-16) 三、外院(四十17-19) 四、北門(四十20-23) 五、南門(四十24-27) 六、內院(四十28-37) 七、獻祭在內院(四十38-43) 八、祭司的屋子(四十44-46) 九、內院的面積(四十47) 十、殿前的廊子(四十48-49) 十一、聖殿的面積(四十一1-4) 十二、旁屋的構造(四十一5-15) 十三、聖殿的內部(四十一16-26) 十四、外院的聖屋(四十二1-14) 十五、量度的總結(四十二15-20) ──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榮耀的聖殿(四十至四十六章)】 一、神殿的聖山 1、此聖山要高出諸山 2、聖山四圍要成為福源 3、萬民都要流歸這山 二、山上的聖殿 1、新建築 2、新樣式 3、新制度 4、新職事 三、殿中的榮耀 1、此即政治的中心 2、亦即宗教的中心 3、為人生命生活的中心 ──賈玉銘《聖經要義》 【榮美地與全美城(四十七至四十八章)】 一、二水合流(四十七1-12) 1、約旦河流之改變 2、生命活水之暢流 (1)自寶座湧出 (2)水越流越深 (3)苦水皆變甜 (4)產物豐盛 二、地界擴展(四十七13-20) 1、神應許亞伯拉罕之言必驗 2、帕勒斯聽地之四界劃清 三、區分地業(四十七21,四十八29) 1、外人亦于地業有分 2、與原來的分配不同 3、利未祭司與王皆有地業 4、有聖供地與俗地 5、聖殿居聖地中央 四、重建聖城(四十八30-35) 1、新城四圍 2、新城的門 3、新城的名字 ──賈玉銘《聖經要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