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阿書第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神對以色列的審判】 一、因離棄神致農作歉收,在節期無法喜樂(1~10節) 二、因被神棄絕致胎墜乳乾,在列國中流離失所(11~17節) 貳、逐節詳解 【何九1】「以色列啊,不要像外邦人歡喜快樂;因為你行邪淫離棄你的神,在各榖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 〔呂振中譯〕「以色列阿,不要歡喜!不要快樂(傳統:到快樂)像列族之民哦!因為你行了淫離棄你的神,在各穀場上如妓女喜愛淫資。」 〔原文字義〕「外邦人」國家,百姓;「歡喜」歡喜,快樂;「快樂」歡欣;「行邪淫」姦淫,作妓女;「離棄」(原文無此字);「榖」穀類;「場」打穀場;「妓女」(原文無此字);「賞賜」雇價,酬金。 〔背景註解〕「在各榖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古時收割後打穀時,男人夜間就在穀場上睡覺看守,妓女乘機來此討生活。 〔文意註解〕「以色列啊,不要像外邦人歡喜快樂」:意指以色列正當收割的節期,無法像世人一樣歡喜快樂。 「因為你行邪淫離棄你的神」:意指以色列農作歉收的原因,乃在於離棄真神轉去敬拜偶像假神。 「在各榖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意指他們以為穀類收穫乃出於巴力假神所賞賜,而不承認是真神所賜給的。 〔話中之光〕(一)基督教中一些偏激的異端邪派,喜歡在聚會中以歌舞等活動來表示歡樂,弄得每次聚會都好像在慶祝過節。其實,真正歡樂的源頭乃是神,在聚會中享受神就有說不出來的喜樂,並不是外表行動所能表達的。 (二)基督徒若是在神之外另有享受與歡樂,那只不過是屬魂的享受與歡樂,乃是浮淺而不能持久的。 【何九2】「榖場和酒醡都不夠以色列人使用;新酒也必缺乏。」 〔呂振中譯〕「穀場和酒池不能餧養他們,新酒之供應也必使他們(傳統:她)失望。」 〔原文字義〕「榖場」打穀場;「酒醡」酒醡池,酒桶;「不夠」(原文無此字);「使用」牧放,餵養;「缺乏」令人失望的,變瘦削,欺騙。 〔文意註解〕「榖場和酒醡都不夠以色列人使用」:意指打榖場和酒醡所出產的都不夠餵養以色列人,並不是指場地太少不夠他們使用。 「新酒也必缺乏」:意指新酒的產量少得令人失望。 〔話中之光〕(一)愛神、親近神,固然不至於像「成功神學」所說的凡事順利、興盛;相反的,不信的外邦人也不至於個個都貧窮、潦倒。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行邪淫離棄真神(參1節)的人,必然得不到神的祝福。 (二)信徒若沒有了神的祝福,必然靈裡乾渴、得不到飽足,因為缺乏屬靈的供應。信徒向著神若是正常,屬靈的「榖場和酒醡」必然源源不斷的供給靈糧和滋潤、喜樂。 【何九3】「他們必不得住耶和華的地;以法蓮卻要歸回埃及,必在亞述吃不潔淨的食物。」 〔呂振中譯〕「他們必不得住永恆主之地;以法蓮必回埃及去,必在亞述吃不潔淨之物。」 〔原文字義〕「地」土地,活人之地;「歸回」返回,轉回;「不潔淨的」(禮儀上)不潔的;「食物」(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他們必不得住耶和華的地」:『耶和華的地』指神賜給以色列人的地業;全句意指以色列人必會被擄離開原來的地業。 「以法蓮卻要歸回埃及」:『以法蓮』代表以色列人,埃及代表為奴之地;全句意指以色列人將會被迫過奴役的生活。 「必在亞述吃不潔淨的食物」:『亞述』是當時擄掠他們的強國;全句意指他們被擄到亞述境內各地,為著餬口,不能嚴格遵照摩西律法上食物的規矩,連不潔淨的食物也吃。 〔話中之光〕(一)崇拜人事物各種偶像的基督徒,他們不能住在迦南美地──基督裡面,反而被擄到埃及和亞述等地,在世界裡面吃不潔淨的食物──屬魂的東西。 (二)信徒若要追求得著屬靈的食物,就必須單單敬拜、親近真神,就得以住在主裡面,享受祂無盡的供應。 【何九4】「他們必不得向耶和華奠酒,即便奠酒也不蒙悅納。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的必被玷污;因他們的食物只為自己的口腹,必不奉入耶和華的殿。」 〔呂振中譯〕「他們必不得向永恆主奠酒,也不得向他獻祭。他們的食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了的必致玷污自己,因為他們的食物(傳統:對於他們)只為自己的口腹,必不得進永恆主的殿。」 〔原文字義〕「不得」(原文無此字);「奠」倒出來,祭奠;「奠酒(次字)」(原文無此字);「悅納」令人愉快的,討人喜歡的;「居喪者」苦惱,哀傷;「玷污」玷污,變不潔淨的;「口腹」口腹之慾;「奉入」進來,收入。 〔文意註解〕「他們必不得向耶和華奠酒」:『奠酒』是獻祭的一部分(參出二十九38~41;利二十三13;民十五5~12);全句意指他們必不得向神獻祭。 「即便奠酒也不蒙悅納」:意指他們所獻的祭不蒙神悅納。 「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的必被玷污」:『居喪者的食物』被視為不潔淨,吃者必被其玷污(參民十九14;申二十六14);全句意指他們的祭物不潔淨。 「因他們的食物只為自己的口腹,必不奉入耶和華的殿」:意指他們的食物只能作為自己生存所需,不能奉獻到神的殿中當作祭物。 〔話中之光〕(一)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六24)。 (二)真神與偶像不能兩全。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林後六15~16)?我們千萬不可又要真神又要偶像,以免不蒙神悅納。 【何九5】「在大會的日子,到耶和華的節期,你們怎樣行呢?」 〔呂振中譯〕「在制定節期的日子、在過節拜永恆主之日、你們要作些什麼事?」 〔原文字義〕「大會」指定的地點或時間;「節期(原文雙字)」日子(首字);節慶集會(次字)。 〔文意註解〕「在大會的日子,到耶和華的節期」:在『節期』時必有『大會』(參利二十三1),故這兩句的意義相同。 「你們怎樣行呢?」:在節期時不能獻祭,當然甚麼也不能作了。 〔話中之光〕(一)不可敬拜別神;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神,名為忌邪者(出三十四14)。 (二)我們應當全心全意敬拜耶和華真神,免得惹動神的憤恨(參申五9)。 【何九6】「看哪,他們逃避災難;埃及人必收殮他們的屍首,摩弗人必葬埋他們的骸骨。他們用銀子做的美物上必長蒺藜;他們的帳棚中必生荊棘。」 〔呂振中譯〕「因為你看,他們雖往亞述去(傳統:他們必從毀滅中去),埃及卻要把他們收拾掉;孟斐斯(希伯來文:摩弗)人必埋葬他們;他們的銀制寶物蕁麻必佔據;他們帳棚中必生荊棘。」 〔原文字義〕「逃避」行走,移動;「災難」蹂躪,毀壞;「收殮」聚集,堆積;「屍首」(原文無此字);「摩弗人」善人的避風港;「葬埋」埋葬,掩埋;「骸骨」(原文無此字);「美物」想望的事物,悅人的事物;「長」佔有;「生」(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看哪,他們逃避災難」:意指他們無處可供逃避災難。 「埃及人必收殮他們的屍首」:意指就算逃到埃及,也無法逃過死亡。 「摩弗人必葬埋他們的骸骨」:『摩弗』是尼羅河畔古城,境內有著名的金字塔墳場;本句與前句同義。 「他們用銀子做的美物上必長蒺藜,他們的帳棚中必生荊棘」:意指他們生活的居處和裝飾用品,必因無人看顧而雜草叢生。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崇拜偶像必定不會有好的下場,他們的結局必定「死無葬身之地」;當基督再來之時,恐怕會被主說,「我不認識你們」(太二十五12)。 (二)可惜許多基督徒並不清楚認識甚麼是崇拜偶像,以致高舉他們心目中的偶像人物,或持定某些他們認為不可或缺的傳統作法,或追求某些他們所喜愛的珍貴事物,結果這些人、事、物都長出荊棘和蒺藜,招致神的咒詛。 【何九7】「以色列人必知道降罰的日子臨近,報應的時候來到。民說:作先知的是愚昧;受靈感的是狂妄,皆因他們多多作孽,大懷怨恨。」 〔呂振中譯〕「察罰的日子來了,報應的日子到了,以色列必知道的。神言人愚忘,靈感動的人瘋狂,都因你罪孽之大,仇恨之深。」 〔原文字義〕「知道」認識;「降罰」訪問,處罰,召集;「臨近」來到;「報應」報償,報復;「到了」(原文與「鄰近」同字);「愚昧」愚蠢的;「受靈感的(原文雙字)」風,氣,靈(首字);人(次字);「狂妄」發瘋;「多多」很多,豐盛;「作孽」罪惡,不公正;「大」許多,大量;「懷怨恨」敵意,仇恨。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必知道降罰的日子臨近,報應的時候來到」:『降罰和報應』同義;全句意指到了那時,以色列人就必知道這是神給他們報應、降罰的日子。 「民說:作先知的是愚昧;受靈感的是狂妄」:『民』指一般百姓;本句依降罰的日子來到之前和來到以後而有兩種不同的解釋:(1)在降罰的日子來到之前,怪罪真先知,認為他們所謂受靈感說預言,全是一派胡言;(2)在降罰的日子來到以後,那時才恍然大悟,從前受假先知的欺騙,因此怪罪假先知,受靈感說預言全是一派胡言。 「皆因他們多多作孽,大懷怨恨」:本句也有兩種解釋:(1)因他們自己作惡多端,故對真先知所說警告性的預言,大懷怨恨;(2)因誤信假先知真的受靈感說預言,以致害他們為所欲為而招神降罰,故對假先知大懷怨恨。 〔話中之光〕(一)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信徒現在就要注意準備好自己面對神的審判,在教會中要能分辨好歹,而不可糊里糊塗接納某些錯誤的教導,也不可被某些領袖人物誤導,以免當受審的時候,心懷怨恨,卻來不及了。 (二)在基督徒中間,愚昧的傳道人和狂妄的教訓,比比皆是。因此各人不可隨便的接納和聽從,而該慎思明辨,到時候無法託辭被人誤導,各人須獨自向神負責。 【何九8】「以法蓮曾作我神守望的;至於先知,在他一切的道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在他神的家中懷怨恨。」 〔呂振中譯〕「神言人是以色列的守望者,我的神之人民(傳統:同我的神。今改點母音譯之)的看守人;然而在他所行的路上都有捕鳥人的機檻,在他的神家中都有仇恨要害他。」 〔原文字義〕「守望」看守,監看;「道」道路,路徑;「網羅」捕鳥陷阱;「懷怨恨」敵意,仇恨。 〔文意註解〕「以法蓮曾作我神守望的」:本句的中文翻譯和原文意思相反,正確的翻譯應作:『先知與我神同作以法蓮的守望者』,意指先知奉神呼召作以色列的守望者。 「至於先知,在他一切的道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有二意:(1)真先知所作所為惹動人的怨恨,故到處都有設下捕捉他們的網羅;(2)假先知所作所為是為撒但作網羅,用來捕捉如同笨鳥般的人們。 「在他神的家中懷怨恨」:也有二意:(1)真先知在神的家中,亦即以色列民中被人怨恨;(2)假先知因陷害以色列民,最終難免被人怨恨。 〔話中之光〕(一)在教會中真正為神說話的人,難免會遭受一些人的攻擊,然而究竟是「怕神」或「怕人」,「討神喜悅」或「討人喜悅」,在此就可看出,誰是神的真正好僕人。 (二)只想聽好話而被「假先知」誤導的基督徒,屆時發現錯信了人,而向他們懷怨恨,卻為時已晚,只能自己向神負責。 【何九9】「以法蓮深深地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耶和華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 〔呂振中譯〕「以法蓮深深敗壞、像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永恆主必定記起他們的罪孽,而察罰他們的罪。」 〔原文字義〕「深深地」處於深處,使深刻;「敗壞」破壞,毀壞;「基比亞」山谷;「記念」記得,回想;「罪孽」罪惡,不公正;「追討」照料,造訪;「罪惡」罪,罪咎。 〔文意註解〕「以法蓮深深地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基比亞的日子』指那地的人為非作歹,幾乎導致便雅憫全族被滅(參士十九至二十章);本句意指以色列人無法無天,幾近難於自拔的地步。 「耶和華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意指以色列人的過犯和罪孽,必然逃不過神的降罰和報應(參7節)。 〔話中之光〕(一)基比亞的日子,全體居民同流合污,深深地敗壞。今天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參提後三1);許多教會由於錯誤的教導,幾乎全體信徒受到影響,而落入敗壞的光景中,神必記念並追討他們的罪惡。 (二)在基比亞的日子,眾人都因同性戀(參士十九22)淫行,最後招致滅亡。今天在基督教界中,也有許多傳道人和信徒,同情並接納同性戀者,將來必受神的審判和懲罰。 【何九10】「主說:我遇見以色列如葡萄在曠野;我看見你們的列祖如無花果樹上春季初熟的果子。他們卻來到巴力‧毗珥專拜那可羞恥的,就成為可憎惡的,與他們所愛的一樣。」 〔呂振中譯〕「我發現了以色列像葡萄在曠野裡;我看見你們的祖先像無花果樹上先熟的果子、頭一季出的。他們卻到巴力才珥、自己『分別為聖』歸於巴力(即:外國人的神。傳統作:可羞恥),成為可憎惡,像他們所愛的偶像一樣;」 〔原文字義〕「遇見」找到,發現;「看見」出現,覺察;「春季」起初,首先;「初熟的」初熟的無花果;「果子」(原文無此字);「巴力‧毗珥」鴻溝之主;「專拜」獻身,奉獻;「可羞恥的」羞恥之事;「可憎惡的」可憎的事物;「所愛的」愛,情人。 〔文意註解〕「主說:我遇見以色列如葡萄在曠野」:『葡萄』在曠野彌足珍貴;全句意指神選召以色列的時候,原本視如珍寶一般地愛惜。 「我看見你們的列祖如無花果樹上春季初熟的果子」:本句與前句同義;無花果樹通常需在夏季才大量結果,僅有少數初熟的果子是在春季結果,因此顯得珍稀。 「他們卻來到巴力‧毗珥專拜那可羞恥的」:『那可羞恥的』指巴力假神;『巴力‧毗珥』指巴力假神的廟所在地,靠近什亭,以色列人在那裡被摩押女子誘惑行淫,隨同敬拜巴力假神,犯了大罪(參民二十五1~9)。 「就成為可憎惡的,與他們所愛的一樣」:『可憎惡的』在聖經裡指偶像假神;『他們所愛的』指外邦女子,又指偶像假神。人們心裡愛的是甚麼,自己就會成為甚麼。 〔話中之光〕(一)在基督徒的道路上,許多人起初的時候「向來跑得好」,卻不知不覺受人拐騙,而「不順從真理」(加五7),這種情形真值得我們注意。 (二)人拜巴力就成為可憎惡的;人拜甚麼就像甚麼,人愛甚麼就像甚麼。 【何九11】「至於以法蓮人,他們的榮耀必如鳥飛去,必不生產,不懷胎,不成孕。」 〔呂振中譯〕「以法蓮呢──他們的榮耀必像鳥兒飛去:沒有生產、沒有懷胎、沒有成孕。」 〔原文字義〕「以法蓮」加倍的豐盛,雙倍果子;「榮耀」富足,尊榮,光榮;「飛去」飛,飛走;「生產」生產,出生;「懷胎」腹部,子宮;「成孕」懷孕,受孕。 〔文意註解〕「至於以法蓮人,他們的榮耀必如鳥飛去」:『以色列人的榮耀』指真神的祝福和恩賞;他們既敬拜偶像假神,就不能再得真神的祝福和恩賞。 「必不生產,不懷胎,不成孕」:意指絕子絕孫,又可轉指地不效力。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6,18)。 (二)然而,我們的心若歸向神以外的任何人事物等偶像,不但原來屬靈追求所得的榮耀必如鳥飛去,並且會失去屬靈生命繁殖的能力。 【何九12】「縱然養大兒女,我卻必使他們喪子,甚至不留一個。我離棄他們,他們就有禍了。」 〔呂振中譯〕「就使他們把兒女養大,我也必使他們喪失兒子,一個不留。我離開他們時,他們就有禍了!」 〔原文字義〕「養大」長大,變大;「喪」喪失,流產;「離棄」棄絕,轉變方向;「有禍」悲哀,因悲傷或絕望而痛哭。 〔文意註解〕「縱然養大兒女,我卻必使他們喪子,甚至不留一個」:『我』指真神;全句意指以色列人即或能生養兒女,也必死於戰禍和災害。 「我離棄他們,他們就有禍了」:意指人失去神的同在,等於失去了一切。 〔話中之光〕(一)教會中帶領的人屬靈情況如何,往往他們所帶領的人之屬靈情況也如何,特別是那些走下坡路的傳道人。慎之!慎之! (二)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二十5)。 【何九13】「我看以法蓮如推羅栽於美地。以法蓮卻要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與行殺戮的人。」 〔呂振中譯〕「以法蓮、據我看、他兒女(傳統:在牧場[或居所]中)是氷定(傳統似可譯∶于推羅)被獵取的(傳統:移植);以法蓮必將兒女帶出、交於肆行殺戮的人。」 〔原文字義〕「推羅」岩石;「栽」移植;「美地」居所,牧地;「帶出」前往,出來;「交與」(原文無此字);「殺戮」殺,殺害。 〔文意註解〕「我看以法蓮如推羅栽於美地」:『推羅』是地中海邊的佳美大城,以財富聞名於世;全句意指以色列人本來被放在物產豐饒且容易防守之地。 「以法蓮卻要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與行殺戮的人」:意指以色列人自作自受,將自己和後代斷送給嗜殺人命的亞述帝國。 〔話中之光〕(一)凡是真實蒙恩的信徒,都是神所栽種的田地(參林前三9);神將我們栽於那美地,就是基督(參約十五1)。 (二)主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 【何九14】「耶和華啊,求你加給他們─—加甚麼呢?要使他們胎墜乳乾。」 〔呂振中譯〕「永恆主阿,求你使他們,使他們怎樣呢?使他們墜胎小產,乳房皺縮枯乾!」 〔原文字義〕「加給」給,置,放;「加…使…(原文雙同字)」(原文與「加給」同字;「胎」子宮;「墜」喪失,流產;「乳」乳房;「乾」乾枯,枯萎。 〔文意註解〕「耶和華啊,求你加給他們」:先知在宣告神對以色列人的審判(參11~13節)之後,可能覺得與其交給行殺戮的人(參13節)手裡,寧願交在神的手中,因為祂有豐盛的憐憫(參撒下二十四14)。 「加甚麼呢?要使他們胎墜乳乾」:意指先知寧願見到以色列人生不出或養不大兒女,也不願見到他們的兒女被敵人所殺。 〔話中之光〕(一)寧可不生錯誤的屬靈兒女,而不願錯養屬靈的後代,反害了他們。 (二)在教會中,竭力傳福音得人如魚(參太四19),固然重要,正確地生養所得著的人,更為重要。 【何九15】「耶和華說:他們一切的惡事都在吉甲;我在那裏憎惡他們。因他們所行的惡,我必從我地上趕出他們去,不再憐愛他們;他們的首領都是悖逆的。」 〔呂振中譯〕「他們的壞事都在吉甲;在那裡我開始恨惡他們;因其行為之敗壞我必趕逐他們離開我家;不再憐愛他們;他們的首領都是悖逆(希伯來文『悖逆』與『首領』讀音相似)的。」 〔原文字義〕「惡事」壞的,惡的;「吉甲」滾動,輪子;「憎惡」恨惡,懷恨;「惡」惡名,邪惡;「趕出」趕走,驅逐;「憐愛」愛,情愛;「悖逆」頑固,叛逆。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他們一切的惡事都在吉甲」:下面是神對先知祈求(參14節)的回答,顯明神對以色列人老早就立意要降罰給他們,但一直隱忍至今――以色列人老早就在吉甲另立敬拜中心(參王上十二26~30),獻牛犢為祭(參何十二11),得罪了神。 「我在那裏憎惡他們」:意指神從吉甲開始,就已經憎惡了他們。 「因他們所行的惡,我必從我地上趕出他們去,不再憐愛他們」:意指由於他們拜假神干犯了神,神不再憐愛他們,定意要把他們從神所賜之地趕出去。 「他們的首領都是悖逆的」:意指以色列人的罪惡,是從他們的領袖帶領他們悖逆神、脫離大衛所建立的王朝開始的。 〔話中之光〕(一)以色列人在吉甲另立敬拜中心,按表面看,他們似乎也在拜那領他們出埃及地的神(參王上十二28),但是神說這是惡事且憎惡他們。所以我們不能單單信靠任何藉口,而要看那奪去人心的是甚麼。 (二)通常教會或眾教會的錯誤,是因首領悖逆神所造成的。所以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來十三7)。留心察看教會領袖人物的存心是否悖逆,為人是否正直,而不可盲目跟從人。 【何九16】「以法蓮受責罰,根本枯乾,必不能結果,即或生產,我必殺他們所生的愛子。」 〔呂振中譯〕「以法蓮受擊打,他們的根枯乾了,果子(希伯來文『果子』與『以法蓮』讀音相似)結不了啦;就使生產了,我也必殺死他們所愛的胎兒。」 〔原文字義〕「責罰」打擊,責備,懲罰;「根本」根;「枯乾」乾燥,枯萎;「結」生產,製作;「生產」生出,生產;「殺」殺死,處死;「所生」腹部,子宮;「愛子」想望的事物,悅人的事物。 〔文意註解〕「以法蓮受責罰」:意指以色列人因上述原因(參15節)受神責罰。 「根本枯乾,必不能結果」:意指以色列建國的根基不正,不能得到好結果。 「即或生產,我必殺他們所生的愛子」:意指他們所努力的結果,必被神消除。 「結果…生產…所生的愛子」:本節也可用來指農作物的生產和人口的增加,都不蒙神祝福。 〔話中之光〕(一)良禽擇木而棲;好的基督徒必須選擇正常的教會,以免受累。 (二)教會的屬靈情況正常,所生養的屬靈兒女才會正常。 【何九17】「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祂;他們也必飄流在列國中。」 〔呂振中譯〕「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他;他們必成了流離飄蕩於列國中的。」 〔原文字義〕「棄絕」鄙視,拒絕;「聽從」聽,順從;「飄流」流盪,游移,失散。 〔文意註解〕「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祂」:注意,這裡的稱呼已經從『你的神』(參1節)改為『我的神』,因為以色列人離棄他們的神,神也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祂,祂也必不垂聽他們的呼求。 「他們也必飄流在列國中」:意指他們被神棄絕的結果,就不再受到神的保守和保護,而從祂所賜的美地上被趕出去(參15節),在列國中流離失所。 〔話中之光〕(一)凡不聽從神的,必被神棄絕;信徒應當注意,聽從教會領袖,而不聽從神的,這在神面前是不合理的(參徒四19)。 (二)信徒誤信傳道人的話,而不聽從神的話,就會被神棄絕,離開神而在世界上流離失所。所以我們應當學習庇哩亞人的榜樣,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參徒十七11)。 叁、靈訓要義 【神的子民崇拜偶像的結局】 一、必失去屬靈的享受(1~3節) 1.像不信的外邦人一樣,僅有屬魂的、浮淺的歡樂(1節) 2.缺乏靈糧的供應與心靈深處的滋潤和喜樂(2節) 3.9流落在世界裡,以不潔淨之物為精神食糧(3節) 二、必被神棄絕(4~7節) 1.神不悅納他們的敬拜和奉獻(4節) 2.招致神的咒詛而陷入淒涼的光景(5~6節) 3.親身體驗神的審判和刑罰(7節) 三、為神說話的人自取其辱 1.因誤導別人而被懷怨恨(8節) 2.瞎子領瞎子,同陷坑裡(9節) 3.自己成為可憎惡的,與他們所愛的一樣(10節) 4.失去生養的能力,不受人尊敬(11~12節) 5.貽害他們所帶的人,不如不生不養(13~14節) 6.因悖逆神而連累全體跟從的人(15~17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何西阿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何西阿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