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何西阿書第十四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最後的勸勉和復興的預言

   一、先知何西阿對以色列人的勸勉(1~3)

   二、預言以色列必要復興(4~8)

   三、結語:智慧通達人的抉擇(9)

 

貳、逐節詳解

 

【何十四1「以色列啊,你要歸向耶和華──你的神;你是因自己的罪孽跌倒了。」

   〔呂振中譯〕(希伯來經卷作何十四1)以色列阿,你要回歸永恆主你的神,因為你是因你自己的罪孽而傾覆的。

  〔原文字義〕以色列」神勝過;「歸向」返回,轉回;「罪孽」罪惡,不公正;「跌倒」拌跌,蹣跚,動搖。

  〔文意註解〕「以色列啊,你要歸向耶和華──你的神」:意指呼籲以色列民悔改,將心意轉向神。

         「你是因自己的罪孽跌倒了」:意指承認以色列民過去確曾因背棄神而絆跌;暗示若現今歸正,將來必有復興的希望。

  〔話中之光〕()悔改歸向神,乃是復興的第一步;人原來背向著神,越行就離神越遠,惟有轉向神,才能有新的起頭。

         ()我們所需要的,還不是轉向良善,也不是轉向正確的道理,而是轉向神自己;我們有了神,才能夠奔跑得好,不至於跌倒。

 

【何十四2「當歸向耶和華,用言語禱告祂說:求你除淨罪孽,悅納善行;這樣,我們就把嘴唇的祭代替牛犢獻上。」

   〔呂振中譯〕(希伯來經卷作何十四2)要帶著懺悔的話來回歸永恆主!對他說:『赦除一切罪孽哦!悅納善行哦!』那我們就獻上我們咀唇之果實(傳統:牛犢)了。

  〔原文字義〕歸向」返回,轉回;「耶和華」自有永有的;「禱告」(原文無此字);「除淨」擔當,舉起;「罪孽」罪惡,不公正;「悅納」接受,獲得;「善行」好的,令人愉悅的;「祭」(原文無此字);「代替」(原文無此字);「獻上」賠償,回報。

  〔文意註解〕「當歸向耶和華,用言語禱告祂」:意指應當向神有認罪的禱告。

         「說:求你除淨罪孽,悅納善行」:意指求神以恩慈良善悅納我們認罪的禱告,使我們得以潔淨。

         「這樣,我們就把嘴唇的祭代替牛犢獻上」:『牛犢』的原文與果子相近,故有的譯本直接翻作『嘴唇的果子』(參來十三15);全句意指如此認罪懇求,並以頌讚為祭獻給神,或者比獻祭牲更能蒙神悅納。

  〔話中之光〕()我們每一次來到神面前,首須認罪,因為認罪才能洗淨我們一切得的罪,也才能在光明中與神相交(參約壹一6~9)

         ()慕迪說:一切偉大的復興運動,無不起自肯跪下禱告的人。

         ()禱告的時候,話語是需要的,但是話語必須中肯;話語的中肯,就是摸著了禱告的竅,就是恰恰合乎神的旨意,神因此不能不答應。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十三15)

 

【何十四3「我們不向亞述求救,不騎埃及的馬,也不再對我們手所造的說:你是我們的神。因為孤兒在你──耶和華那裏得蒙憐憫。」

   〔呂振中譯〕亞述不能拯救我們,駿馬我們必不再騎上;我們的手所造的我們必不再稱為『我們的神』,因為只有在你裡面孤兒得以找到憐憫。

  〔原文字義〕亞述」一個階梯;「求救」拯救,解救;「蒙憐憫」愛,有憐憫。

  〔文意註解〕「我們不向亞述求救,不騎埃及的馬」:『亞述和埃及』是接近以色列的強國,『埃及』以出產良駒聞名於世(參歌一9);全句意指絕不依靠世人的力量得救(餐一7)

         「也不再對我們手所造的說:你是我們的神」:『手所造的』指偶像假神;全句意指絕不再以人手所造的偶像假神來取代真神。

         「因為孤兒在你──耶和華那裏得蒙憐憫」:『孤兒』乃形容以色列目前在世上軟弱無助的光景;全句意指我們無依無靠的仰望耶和華神的憐憫。

  〔話中之光〕()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二十7)。靠馬得救是枉然的,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詩三十三17)

         ()神在他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詩六十八5)。主耶穌說: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約十四18)

         ()我們手所造的本不是神,因為它們不能看、不能聽、不能吃、不能聞(參申四28);所以我們應當離棄偶像,歸向神,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參帖前一9)

 

【何十四4「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

   〔呂振中譯〕我必醫治他們的背道;我必甘心樂意地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已向他們轉消。

  〔原文字義〕醫治」醫治,痊癒;「背道」回頭,背教;「病」(原文無此字);「甘心」自願,自由奉獻;「怒氣」怒氣,鼻孔;「轉消」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當人轉向神,神也必不轉臉不顧他們(參代下三十9;瑪三7),並且要徹底根除以色列人悖逆神的毛病(參路一17)

         「甘心愛他們」:意指赦免他們的罪過,接納他們並且憐愛他們,好像他們從未犯過罪一樣。

         「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意指神原來向著他們發出的怒氣,現在轉回頭完全消散。

  〔話中之光〕()我們得醫治的前提條件是轉向神;我們一轉向祂,祂必醫治我們背道的病,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參何六1)

         ()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三十5)

 

【何十四5「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開放,如利巴嫩的樹木扎根。」

   〔呂振中譯〕我對以色列必如甘露;他必開花像百合,紮根像楊樹(傳統:利巴嫩)。

  〔原文字義〕甘露」露水,夜露;「開放」含苞,發芽;「黎巴嫩」潔白;「樹木」(原文無此字);「扎」擊打。

  〔文意註解〕「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甘露』指滋潤的意思;全句意指以色列原本落入乾旱、荒蕪的光景,神必使他們得著滋潤而欣欣向榮。

         他必開花像百合」:『百合花』潔白、芬芳、美麗(參歌二1~2;太六28~29);全句意指以色列因得著神的看顧而顯出信心的美麗。

         如利巴嫩的樹木扎根」:『利巴嫩的樹木』高大挺直,乃高貴的建材;生長時根部深入土層,故能經得起風吹而不倒。全句意指神要使以色列堅強穩固。

  〔話中之光〕()信徒是神所耕種的田地(參林前三9);祂不僅犁耕、管教我們,祂也降甘露、滋潤我們。

         ()信徒必如百合花開放,因得著神的看顧而顯出信心的美麗;又如香柏樹深深地扎根,因吸取神的豐富而顯出信心的堅固。

 

【何十四6「他的枝條必延長;他的榮華如橄欖樹;他的香氣如黎巴嫩的香柏樹。」

   〔呂振中譯〕他的幼枝必伸展出;他的榮美必像橄欖樹,而他的香氣像利巴嫩。

  〔原文字義〕枝條」細枝,幼苗;「延長」行走,離開;「榮華」壯麗,氣勢,輝煌;「香氣」香味,芳香,氣味;「香柏樹」(原文無此詞)

  〔文意註解〕「他的枝條必延長」:『枝條延長』意指枝條開展、廣袤成蔭,用以形容子孫和生命力的興旺(參創四十九22;伯十四9)

         「他的榮華如橄欖樹」:『橄欖樹』葉子長綠不衰,果實纍纍,用以形容茂盛而生生不息(參詩五十二8)

         「他的香氣如黎巴嫩的香柏樹」:『黎巴嫩的香柏樹』可煉香油,香氣四溢,用以形容無論對神或對人均能散發馨香之氣(參林後二14~16),使榮耀歸神。

  〔話中之光〕()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裡。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九十二12~14)

         ()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馨香之氣(參林後二14~15)

 

【何十四7「曾住在祂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穀,開花如葡萄樹。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酒。」

   〔呂振中譯〕他們必再住我的(傳統:他的)蔭影下,使五穀生長;他們必發旺像葡萄樹,他的名聲必像利巴嫩的酒。

  〔原文字義〕蔭下」蔭庇,陰影;「歸回」返回,轉回;「發旺」活著,復甦,更新;「開花」含苞,發芽;「香氣」記憶,記念物。

  〔文意註解〕「曾住在祂蔭下的必歸回」:『住在祂蔭下』指神的看顧與保護(參歌二3;賽二十五4);全句意指以色列民既受過神的看顧與保護,他們必要歸回。

         「發旺如五穀」:『五穀』子粒繁多,用以形容以色列民在神的看顧之下,必要復甦且繁衍興隆。

         「開花如葡萄樹」:『葡萄樹』花期短而不顯著,一開花即結果,用以形容以色列民在神的看顧之下,結果纍纍,滋長發展不已。

         「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酒」:『利巴嫩』以產美酒聞名;全句意指以色列必將名聲傳遍天下。

  〔話中之光〕()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將我隱藏在你翅膀的蔭下(詩十七8);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詩九十一1)

         ()神的看顧與保守無微不至,使我們的靈命長大成熟,彰顯祂的榮形,散發祂的香氣。

 

【何十四8「以法蓮必說:我與偶像還有甚麼關涉呢?我──耶和華回答他,也必顧念他。我如青翠的松樹;你的果子從我而得。」

   〔呂振中譯〕以法蓮哪,我和偶象還有什麼關係呢?是我應了他,也是我監視他。以法蓮唱:『我如同青翠的松樹。』永恆主和:『你的果子是從我而來的。』

  〔原文字義〕關涉」(原文無此字);「顧念」觀看,觀察;「青翠」茂盛,新鮮;「而得」找到,發現。

  〔文意註解〕「以法蓮必說:我與偶像還有甚麼關涉呢?」:按原文『以法蓮』和『我的果子』諧音,故有雙關的意思:(1)指悔改歸向神之後的以色列民;(2)指將來被神復興之後所結的纍纍果子(6~7)。這二者均與偶像不再有關連。

         「我──耶和華回答他,也必顧念他」:這是神對上一句問話的回答,以色列全然在神的看顧之下,他們的現狀與偶像絲毫無關。

         「我如青翠的松樹」:意指神的看顧如常綠的松樹一樣,長久不斷,且富有生命的供應。

         「你的果子從我而得」:本句回話對上第一句雙關語中的第二個意思,意指將來被神復興之後所結的纍纍果子,都是從神而得的。

  〔話中之光〕()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林後六14~16)

         ()我們只要離棄偶像轉向真神,神就必顧念我們,正如神的話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六17~18)

         ()主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

 

【何十四9「誰是智慧人,可以明白這些事;誰是通達人,可以知道這一切。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義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卻在其上跌倒。」

   〔呂振中譯〕誰是智慧人,讓他明白這些事吧!誰是明達人,讓他領會吧!因為永恆主的道路是正直的,義人行走於其中,違犯者卻跌倒於其上。

  〔原文字義〕明白」分辨,理解;「通達」(原文與「明白」同字);「知道」認識;「道」道路,路程;「正直的」筆直的,正確的;「義人」公正的,公義的;「罪人」背叛,反叛;「跌倒」絆跌,蹣跚,動搖。

  〔文意註解〕誰是智慧人,可以明白這些事;誰是通達人,可以知道這一切」:這兩句乃是平行同義句子,意指智慧通達人必能在經歷中體認而分辨出這個道理。

         「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意指合乎神旨意的行事法則,乃是正直而不彎曲,平坦而不起伏。

         「義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卻在其上跌倒」:道路雖同,結果卻因人而異。順從神的義人,行走在其上,必平安順利;悖逆神的罪人,因不肯遵循神道,前程必然多舛,結局也必絆跌。

  〔話中之光〕()真正的智慧是知道神隱藏在基督裡的奧秘(參林前二6~7);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祂(弗一17)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

 

叁、靈訓要義

 

【神的子民悔改歸向神】

   一、如何才能悔改歸向神(1~3)

         1.知彼知己──知道惟有祂是真神,又知道自己敗壞可憐的光景(1)

         2.心思轉變──悔改、認罪、向神禱告(2)

         3.不靠別的,單單靠神──不靠勢力,不靠偶像,只靠那憐憫人的神(3)

   二、悔改歸向神的結果(4~8)

         1.神必不再發怒,反要醫治我們背道的病(4)

         2.神必供應我們生命的需要,使我們欣欣向榮(5)

         3.神必看顧我們無微不至,使我們的生命發旺長大、結果、榮耀神(6~7)

         4.徹底脫離偶像假神,得著神作我們的一切(8)

   三、悔改歸向神乃是正確的抉擇(9)

         1.惟有智慧人才能明白這個道理(9節上)

         2.惟有義人才能行走在正直的道路上,不順從的人必要跌倒在其上(9節下)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何西阿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何西阿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