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何西阿書第一章拾穗

 

【何一1「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備利的兒子何西阿。」

         “何西阿”。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拯救”。本節中各君王的執政日期如下:“烏西雅”(也稱為亞撒利雅),主前790739年;“約坦”,主前750731年;“亞哈斯”,主前731715年;“希西家”,主前715686年;“耶羅波安”(二世),主前794753年。──《雷氏研讀本》

         作者身為北國先知,卻以南國君王統治的年代來紀年;這可能是因為:

   1 先知的信息亦針對南國(1:7, 11; 5:5等);

   2 南國君王為大衛的後裔,蒙神應許不愁後繼,北國君王則不屬正統。──《串珠聖經註釋》

         何西阿一名源出“約書亞”,意為“拯救”。何西阿是北國以色列的先知,何西阿和阿摩司,及南國的以賽亞為同時期的先知。看<參考資料>“本書作者”條。──《啟導本註釋》

         本書引言的開端說明三件事:第一、何西阿的信息是耶和華的話,是整體性的真理。第二、神的話臨到何西阿,使他可以領受後傳出,發揮先知的功能,為神發言。第三、神的話是為特殊的歷史時代及環境。在北國以色列即將敗亡的危急時期中,神多麼焦急地要祂的僕人傳出緊急的信息。但是神的話還不只是對北國以色列,也對南國猶大。這些話在以色列人被擄之後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歷史見證了耶和華的話。──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耶和華的話。見耶46:1注釋。何西阿以先知們坦率的特性,宣佈他的信息不是出於人,而是出於神的靈感(見提後3:16;彼後1:20,21)。──《SDA聖經注釋》

         「烏西亞」:猶大王,西元前783-742年,又名亞撒利雅,西元前750年。烏西亞王患了嚴重的痲瘋病,由其兒子約坦管理國政。

         「約坦」:猶大王,西元前750年開始攝政到735年。

         「亞哈斯」:猶大王,西元前735-721年,是約坦的兒子與繼承人。他將亞述的神明帶進猶大的崇拜生活中,甚至將他的兒子燒了獻給偶像  王下 16:2-16

         「希西家」:猶大王,西元前721-693年,是亞哈斯的兒子與繼承人。在希西家作王的時候,猶大成為亞述的屬國。

         「猶大」:以色列南北兩國於西元前932年分裂,南國猶大由大衛的子孫世襲王位,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共有19位王,於西元前587年被巴比倫毀滅。

         「耶羅波安」:指的是「耶羅波安二世」,西元前784-744年,是北國以色列諸王中在位最長,聲譽最盛的君王。

         「以色列」:以色列南北兩國於西元前932年分裂,南國以色列常常發生政變,爭奪王權。撒馬利亞為首都,共有19位王,於西元前722-721年被亞述毀滅。

         「備利」:原文是「我的水井」或「我的泉源」的意思,何西阿的父親生平不詳。

         第一章是用第三人稱來描述自己的遭遇,第三章是用第一人稱來描述自己的遭遇。很顯然第一章是傳記,第三章是自傳,第二章則是加插進來的信息。──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1 年代小注】何西阿的預言貫穿主前第八世紀,從烏西雅於猶大執政初期到希西家的結束。這部作品中惟一的以色列王是耶羅波安二世,大約涵蓋第八世紀前半。何西阿的信息大多數與耶羅波安死後混亂時期的事件有關,那段時間是在主前七二一年亞述征服以色列、撒瑪利亞城被毀之前不久,有一連串軟弱、不適任的國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何一2耶和華初次與何西阿說話,對他說:“你去娶淫婦為妻,也收那從淫亂而生的兒女;因為這地大行淫亂,離棄耶和華。”

         “娶淫婦為妻”。若是一個預期,這句子是指歌篾嫁給何西阿之後會變成一個妓女。若不是預期,他就是娶了一個已經是妓女的女子。無論如何,這段婚姻都是神所安排的,為的是要強烈地說明以色列民對神的不忠。──《雷氏研讀本》

         神要先知娶淫婦,似乎與 聖潔的屬性有所抵觸 (按利21:7,祭司不可娶妓女為妻;先知照理亦不會例外)。不過,從整卷書的論點來看,先知與妻子的婚姻象徵神與以色列民的關係,百姓起初並未偏離神(耶2:2; 2:15), 因此,初嫁何西阿的歌篾可能亦非真正的淫婦,(「淫婦」原文可譯作「好淫蕩的女子」),只是後來才變為淫婦。但有學者不同意這個觀點。

          「那從淫亂所生的兒女」:是歌篾下嫁先知後生的;第二與第三個子女的名字可能暗示他們的生父並非先知本人。──《串珠聖經註釋》

         “淫亂”即背離也會去拜偶像,為先知一再譴責的大罪。“你去娶淫婦為妻”有兩種解釋,一是說此處的話為預言性質,說歌篾將有不貞的行為;一是說何西阿娶的是當時已聞名的妓女。但何西阿娶歌篾是一件真事,不是夢或一個寓意的教訓。神用先知的婚姻悲劇來描繪以色列民此時與神的關係。何西阿的兒女的名字都有象徵的意義(一4,6,9)。──《啟導本註釋》

         神與何西阿說話,「與」字可譯為「在裡面」,神在何西阿的心裡向他說話,是他內裡的感受。

         「收」並不是收留與容納,而是接受以後的事實,連兒女都是淫亂的,何西阿必須有心理的準備來承認。這裹母親與兒女同時一併提說,是指整個家庭。「這地」指整個的國家,包括以色列與猶大所有的居民。地是耶和華賜給的地土,供他們居住與生活的。大行淫亂,在動詞的用法,是指繼續的動作(Imperfect),這可指過去的進行式,已經行了淫亂,一直沒有停止。這也可描述現在的情形,淫亂仍舊沒有止息,成為繼續不斷的罪行,所以更加可怕,無法遏止。──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這地大行淫亂。何西阿的個人家庭經歷,成了重要的宗教教誨和呼籲的基礎。──《SDA聖經注釋》

         「初次」:「起初」、「開始」,是原文的第一個字。所以原句可以翻譯為「起初,耶和華與何西阿說話」。這裡是表達次序,而非表達時間。亦即去娶淫婦為妻不一定是耶和華透過何西阿說的第一句話。

         「與」:譯成「透過」比較適當。

         「淫」婦、「淫亂」:原文都是「複數」,表示反覆不斷、根生蒂固的淫亂。

         「淫亂」:原文可指「不當的性行為」、「婚外性行為」或「宗教上的不忠」。

         「淫亂所生的兒女」:原文只是「淫亂的兒女」,表達他的兒女也有淫亂的傾向。──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2 神命他娶妻】神的意旨所定的婚姻,是以色列與雅巍盟約的隱喻。這點以西結在最後變成雅巍不忠妻子的「棄嬰(以色列)」神諭已經說過(結十六143)。聖經以外的一個神命婚姻例子,見於何西阿前數世紀,哈圖西利斯之赫人年表。哈圖西利斯宣稱女神伊施他爾在夢中向他顯現,並命他取伊施他爾祭司的女兒普渡曦帕(Puduhepa)為妻。這個神命的背書消去一切對這樁婚姻的批評,並且給予妻子參與宗教和皇室活動的權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何一2聖潔的神為何竟命何西阿娶一個娼妓為妻?】

       何西阿的家庭起了變故。當初,神指派何西阿娶滴拉音的女兒歌篾為妻,神早知歌篾嫁給何西阿之後會出牆紅杏。若從何西阿的角度看來,當他回望以往的家庭變故,在在都因神命令他去娶一個淫亂的女人而有。然而,當何西阿向歌篾提親時,歌篾的行為不一定顯示有淫亂的傾向;又或者當何西阿娶歌篾時,她已有壞名聲。何西阿書一3-4清楚指出,先知是歌篾第一個兒子的父親,這孩子名叫耶斯列。至於第二、第三個孩子羅路哈瑪及羅阿米,其父親是誰,則不得而知,經文沒有提及何西阿是否他們的生父。從二2-13可知,每當歌篾生產之後,神的信息都臨到何西阿,要先知為孩子命名,他『的名字都顯出北國在宗教上犯了姦淫的罪。何西阿與歌篾成婚,為要使這段婚姻成為預表,指出耶和華與以色列國的關係。由此看來,第二及第三個孩子,是歌篾與其他男人行淫的後果。第三章的含意顯而易見,歌篾離開何西阿,她與另一個男人私奔了。但後來,歌篾墮落了,甚至要賣身為奴(可能成了妓女)。

         總結來說,何西阿有著不愉快的婚姻經歷,神使用這段婚姻來表示他與以色列的關係。北國人民的表現,實在令人痛心,他們離開耶和華神,轉向敬拜諸巴力,參與迦南及腓尼基人的墮落宗教。當初,摩西在西乃山的那段日子,神與以色列子民立約;在盟約底下,神更視以色列為妻子。然而,神必定知道,以色列不出數世紀便會背叛他,雖然以色列不忠,但神仍憐憫有加。以色列從前雖背棄神,行宗教上的姦淫,不過,當他們悔改時,神仍歡迎他們重投他的懷抱。何西阿遭遇的情形一樣;歌篾最初是純潔的,後來卻變質了。

         因此,當事情過去後,何西阿記述這段經歷時,一開始便提出是神導致這椿令人不愉快的婚姻:「你去娶淫婦為妻」(一2)。無論如何,當何西阿愛上歌篾這漂亮的女孩子時,他向神禱告:神不會用令人如此驚訝的說話回答他。神當然知道,歌篾心內有著姦淫的種子,但他對此不發一言;在何西阿結婚前,不提醒或遊說他改變主意。神能預知萬事,但他容許這段不愉快婚姻存在,實有神的旨意在其中。從這個角度看來,何西阿才寫下一2這句經文。歌篾對敬畏神的丈夫不忠,一2將這樣令人心碎的情況描寫出來,再沒有其他經文比一2刻劃得更淋漓盡致了。──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何一2~9何西阿娶淫婦:本段藉著何西阿的婚姻及兒女的名字,指出北國的問題和命運。──《串珠聖經註釋》

 

【何一2~9何西阿為何娶淫婦為妻?】

答:1 這是出於神的吩咐,要他娶一個淫婦為妻,就是娶了滴拉音Diblaim(意兩個無花果餅)的女兒歌蔑Gomer(意完全),乃是用以表示神對於墮落的以色列一種蒙愛的象徵。聖經比喻以色列是神的妻,(結十六815)。以色列國雖然拜偶像犯罪行淫,如同淫婦,但被神揀選,以他為妻,仍是以慈愛待他,永不丟棄他,(何二1920;三1)。

2 歌蔑這女子可能原為貞婦,但結婚之後離開了何西阿,與別人同居行淫而變為淫婦。在當時充滿敬拜淫亂的偶像國度中,婦女們隨俗浮沉,極難保持貞潔的品德(何一2,四1114)。何西阿身處這種環境中,貞妻難得,只有存著極大的忍耐,在順服神的旨意下,娶這淫婦為妻。他作了此事,不是犯罪,反而成全一件善舉,使他脫離罪惡墮落的生活。這個婦女雖曾一度離家出走,又與別人苟合。但何西阿仍以愛心包容,用一贖價將她買回,(何二27;三13),使她獨居多日,是以表示以色列歸神作選民後,複又背道拜偶像事奉別神,繼續犯了屬靈的姦淫。神使以色列在最後歸向祂之前,將要多日無君王無祭祀(三4)。末後的日子,以色列全家被神赦免,憐愛,感召,如同蕩婦回頭向神,領受祂的永遠慈愛和恩典。

3 何西阿娶淫婦為妻這一樁家庭悲劇,是神給他明有向以色列國所要傳的主要信息。並且以這婦人所生兒女的名字,來表明神對待以色列百姓的態度。一為長子耶斯列,意思是神所栽種的(何一45;二22)。以色列王耶戶曾在耶斯列城殺人甚多(王下九16;十114)。耶斯列平原為歷代的戰場,是以色列未來亡國之處。二為女兒羅路哈瑪,意思是不蒙憐憫(何一6),表示對以色列家決不赦免。三子為羅阿米,意思是不再是我的百姓(何一9),表示神與以色列民分離。以後何西阿又將女兒與三子兩名字首「羅」(為不之意)字除去,成為路哈瑪(意蒙憐憫)與阿米(意我民,二1),預言以色列將來必得復興,重婦於神。(何一10;二23;三5;十四48)。——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上)》

 

【何一3「於是,何西阿去娶了滴拉音的女兒歌篾。這婦人懷孕,給他生了一個兒子。」

         「滴拉音」:於原文與「無花果餅」(參撒上25:18)相似,按這解釋,「滴拉音的女兒」可作喜愛無花果餅的女子,與喜愛葡萄餅者(即拜巴力者,參3:1)意思相近。換言之,  歌蔑可能是拜巴力者。──《串珠聖經註釋》

         歌篾。可能有“完成”之意。這個名字的意思,沒有滿意的解釋。這就更證明歌篾是歷史上的人名。滴拉音這個名字也是如此。──《SDA聖經注釋》

         「歌篾」:是「完全」的意思。

         「滴拉音」:「無花果餅」的意思,在此可能有隱喻的意思,因為無花果餅是用在繁殖的祭禮上,是獻給巴力的祭物。「無花果餅的女兒」,大概就是表達「巴力的敬拜者」的意思。

         ◎何西阿為何知道歌篾是淫婦?有可能當時歌篾就是在巴力神廟中的神妓,或者歌篾當時就有淫亂的行為(在當時也不是不尋常的事)。──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一4「耶和華對何西阿說:『給他起名叫耶斯列;因為再過片時,我必討耶戶家在耶斯列殺人流血的罪,也必使以色列家的國滅絕。」

         “耶斯列”的意思是“神播種”,而所指的是以色列北部的一個山谷;耶戶為了謀奪王位,曾在這裏魯莽地殺害亞哈的眾子(王下一○111)。“滅絕”。在主前722年借亞述的擄掠應驗了,並且曾向耶戶作出預言(王下一○30)。──《雷氏研讀本》

         「耶斯列」:有兩個含意 ──

   1 有「神分散」的意思,暗示耶戶犯罪要受審判,北國要被擊打;

   2 亦指「神栽種」:百姓雖被分散於異邦,但神會招聚他們,把他們「栽種」於自己的土地上(參2:22-23),使他們興盛繁多。耶斯列位於加利利地與撒瑪利亞城之間的山谷,耶戶曾在耶斯列城附近殺盡亞哈家族和與他有關連的人(王下9-11)。他這樣做表面上是聽神的命令,但其實是出自政治野心的血腥行動。──《串珠聖經註釋》

         歌篾所生頭一個兒子名叫耶斯列,這個名字在此處意為“神驅除”。耶斯列原是以色列國北方一個著名的山谷。耶戶王朝得國時,在這裡殺了前朝的君王約蘭、太后耶洗別,和猶大國的君王亞哈謝(王下九1437)。現在的耶羅波安第二為耶戶王朝的第四代孫,神宣佈要討耶戶在耶斯列殺人的罪,因他假執行神的命令之名,實行其奪權之實。何西阿用“神驅除”來給兒子起名,增強了這預言的鄭重和嚴肅性。看11節及二22注。耶戶王朝傳到撒迦利雅,為臣下沙龍所弑,一代王朝,悲慘收場。──《啟導本註釋》

       我必討耶戶家在耶斯列殺人流血的罪。」耶戶家在耶斯列殺人,原是將亞哈王朝除滅,清除巴力宗教,應該是不受指責的。但是他殺人不是為宗教,而是為政治的原因。並且容忍迦南文化繼續腐化以色列,所以耶和華必然討罪,神追究的是耶戶家政治的罪惡。──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耶斯列。原文意為“神將播種”,或“神將分散”。有人指出這個希伯來語名字是一語雙關的。因為古時種子在播下時分散開來。“分散”一詞也有“播種”或“栽種”的意思。“耶斯列“的第一個含義寓指歌篾不貞的時候,結果何西阿與她“分散”, “用荊棘堵塞她的道”,限制了她的權利。後來她悔改了,何西阿就“栽種”她,恢復了她先前的地位和特權(見何2:22注釋)。“耶斯列”和“以色列”在希伯來語中也有雙關的含義:“以色列”指呼籲神拯救(見創32:28注釋),“耶斯列”指被神分散,以致毀滅。先知三個孩子的名字,都有神懲罰祂百姓罪惡的意義。

         討……罪。即“懲罰”(見詩8:459:5注釋)。

         耶斯列殺人流血。耶戶奉神的命令在耶斯列殺死了亞哈全家(王下9:6,710:17)。為什麼耶戶的行動要受到追討呢?很可能他推翻亞哈王朝的動機是罪惡的。殺死亞哈全家滿足了耶戶奪取王國的自私欲望。神毀滅亞哈家的目的是完全取消亞哈和耶洗別所宣導的偶像崇拜。雖然耶戶結束了巴力崇拜,但是他仍保留了耶羅波安所拜的牛犢(見王下10:21-31)。神的命令只實行了一半,說明他是三心二意的。耶戶廢棄了神的旨意,故要受到更重的懲罰。耶戶使個人的目的淩駕在神的旨意之上,因此對他的判決是:“我必討”。一個人可能被神使用實行祂的旨意,但如果他動機不正,就會被拋棄。

         耶戶家。耶戶的兒子約哈斯,孫子約阿施(Jehoash Joash),曾孫耶羅波安二世,在耶戶以後相繼登上以色列王位。然後沙龍殺害了耶羅波安二世的兒子撒迦利雅,結束了這個王朝(王下15:8-12)。這就應驗了何西阿的預言和神以前對耶戶所說的話(見王下10:30注釋)。

         使以色列家的國滅絕。撒迦利雅被暗殺,結束了耶戶王朝。接著是一段政治的動亂,迅速導致了北方王國的崩潰。以色列在耶羅波安二世治下的世俗繁榮並不證明神的悅鈉。悖逆的最終後果古今都是一樣的,就是毀滅。──《SDA聖經注釋》

         「耶斯列」:以薩迦境內的一座城,耶戶於西元前842年於此叛變,殺盡暗利王朝的貴族,篡位為以色列王。王下 9:21-37,11:1-10耶斯列鄰近米吉多峽谷,位於撒馬利亞與加利利之間的耶斯列平原南端。是巴勒斯坦最重要的戰場之一,因為這裡較寬闊,能夠讓部隊列陣對壘。「耶斯列」與「以色列」在原文中是諧音字。

         「耶戶」:以色列王,統治以色列28年(西元前842-815年)。

         ◎耶戶雖然受到先知以利沙的認可,可以去擊殺惡王  王下 9:1-10 ,不過顯然殺戮過火了,參考 王下 10:12-28 ──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4 耶戶在耶斯列殺人流血】以利沙原來認可幫助耶戶登基的政治革命(見:王下九610)。膏抹耶戶的「先知之子」,在演說中要求他為被殺的先知討回血債,消滅亞哈全家,包括其妻耶洗別。耶戶照做,先在戰鬥中殺了約蘭(王下九24)以及猶大王亞哈謝(王下九27),進入耶斯列城之後,他命全體居民選邊站,然後把耶洗別從陽臺丟下摔死(王下九3233)。接著是對亞哈一「家」(他政治上支持者與政府官員的迂回說法)整肅異己。在耶戶的命令下,耶斯列地方惶恐的官員將「亞哈家的七十個兒子」斬首(王下十68)。隔天耶戶公開撇清這七十人被殺的責任,並以此為藉口,把所有官員處決(王下十911)。這大血案把亞哈的王朝與支持者全部清除,也是何西阿長子象徵性名字的由來。這名字因此成為對當朝統治者(耶戶的後代)的提醒,其王朝將要為耶戶殺人一事負責。面對敘利亞的蠶食和亞述霸權在該地區擴張,這或許也預告王朝將會結束於類似的腥風血雨中。──《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何一5「到那日,我必在耶斯列平原折斷以色列的弓。』」

         “折斷……的弓”的意思是“破壞勢力”。──《雷氏研讀本》

         「那日」:大概是指主前七二三年,當時亞述人侵以色列,北國終於淪陷。

          「弓」:代表軍事力量。把弓折斷,通常是指神使他們戰敗。──《串珠聖經註釋》

         “以色列的弓”:指北國的武裝力量。京城撒瑪利亞為亞述大軍圍攻,軍事抵抗力量曆二年餘始瓦解,淪入敵手(王下十七56)。──《啟導本註釋》

         到那日。指北方王國毀滅的時候。

         折斷以色列的弓。即摧毀以色列的軍事力量。

         耶斯列平原。懲罰這個國家的地點,就是耶戶殺害亞哈家族的地方(見王下9:15-37)。“耶斯列”一詞的含義,見何1:4注釋。

         「弓」:表示「軍事力量」。

         西元前744年,耶戶王朝的撒迦利雅王被沙龍殺害,結束耶戶王朝。此事件記載於  王下 15:10 。距離何西阿為大兒子取名的時間很短,在五年之內,果然是「再過片時」。──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5 耶斯列山谷】(和合本:平原)這塊極其肥沃、有戰略地位的谷地(名字的意思是「神撒種」),讓人可以在撒瑪利亞北部的丘陵地與下加利利東西來往,從東邊的伯珊到地中海岸的亞柯(Acco)。這塊地方自然也就成為想要控制該地區的兵家必爭之地。有好幾次著名的戰役都在此發生,其中第一次記錄在法老杜得模斯三世(主前15041450年)的年表中。進一步信息請參看:士師記六33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何一6歌篾又懷孕生了一個女兒,耶和華對何西阿說:“給她起名叫羅路哈瑪,因為我必不再憐憫以色列家,決不赦免他們。

         “羅路哈瑪” 的意思是“ 不蒙憐憫”。這孩子象徵以色列的困境。──《雷氏研讀本》

         「羅」:於原文有否定的意思,因此,後來神提到以色列的複興時,他們的名字便略去「羅」字(參2:1)。──《串珠聖經註釋》

         “以色列家”:本書中“以色列”多數指北國。“猶大”則指由大衛王朝統治的南國(比較王上十二120)。“羅路哈瑪”意為“不蒙憐憫”(比較二1),神不再象從前專愛以色列人那樣愛護北國(看申七68)。從本節和8節未象3節那樣提到何西阿,後來的兩個子女或非何西阿的親生。──《啟導本註釋》

         「路哈瑪」是耶和華立約的愛。這個音譯的用詞,字源是肚腹(womb),是母愛的深情。兒女從母腹出來,是受母親的眷愛。所以這基本的涵義是父母對兒女那種親切的愛,神對以色列人的愛也是這樣。祂為他們建立聖約,為要憐憫與恩待他們。但是當他們拒絕祂的愛,離棄祂,破壞了聖約,就失去神的恩慈。這是羅路哈瑪,「羅」是「不」,神必不再憐憫以色列家了。沒有憐憫,就是忿怒、惱恨(參閱亞一12及申十三18)。──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生了一個女兒。有人注意到這裡不像講述耶斯列那樣,說給“他”生了一個孩子(見第3節)。於是他們認為羅路哈瑪不是何西阿所生,而是歌篾通姦的結果。如果把何2章理解為先知與他的妻子歌篾的真實經歷,這個推斷就更顯合理(見何2:4注釋)。

         羅路哈瑪Lo'ruchamah)就是不蒙憐憫的意思。保羅在提到何西阿的預言時,顯然把該詞理解為“不是蒙愛的”(羅9:25)。彼得在說到“從前未曾蒙憐恤”(彼前2:10)的民族時,無疑指的也是這段經文。以色列民族當時正處在慈愛的神不能再憐憫的地方(見創6:3)。

         決不赦免他們。七十士譯本為“我決然與他們對立”。這顯然指很快將來臨的被亞述人囚擄。──《SDA聖經注釋》

         「羅路哈瑪」:「不蒙憐憫」的意思。這個詞在希伯來文的慣例中是不能當名字的,何西阿取這種名字顯然將引起眾人的注意。──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一7「我卻要憐憫猶大家,使他們靠耶和華他們的神得救,不使他們靠弓、刀、爭戰、馬匹,與馬兵得救。』」

         雖然以色列被亞述攻陷,西拿基立來圍攻耶路撒冷的時候,神卻介入來拯救耶路撒冷(王下一九34,35)。──《雷氏研讀本》

         「爭戰」:或指「勇士的兵器」(參詩76:3)。──《串珠聖經註釋》

         以色列國被亞述所亡,神卻保守了耶路撒冷未被西拿基立攻下(王下十九3435)。時為主前701年。──《啟導本註釋》

         軍事的力量是異族侵略者所倚仗的,他們窮兵黷武,以強權勝公理。神的子民卻不然,只專心倚靠神。歷史的見證說明一切。耶羅波安二世曾致力於國防的措施,極力恢復王國往昔的榮華(參閱王下十四25)。但是以色列已經失去神的憐憫,最後仍遭受敗亡的厄運。──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我卻要憐憫猶大家。南方王國“猶大家”的屬靈狀況要比北方王國好多了。猶大雖然靈性軟弱,但這個國家從整體上說,仍堅持敬拜神,尊重律法,維持聖殿的崇祀,奉獻預指“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的祭牲。所以神在拋棄以色列王國,對南方王國表現出憐憫,以示對比。

         使他們……得救。神確實在西元前723/722年使猶大免受撒瑪利亞的厄運,後來又在亞述軍營中擊殺了185,000人,救他們脫離了西拿基立的手(王下19:35,36;賽37:36,37)。

         不使他們靠弓……得救。猶大雖然沾染了偶像崇拜的風習,但在很大的程度仍保持對神的忠誠和信賴,不像以色列那樣依賴軍事力量。這裡列舉了兵力的配置,是為了特別強調了神解救祂的子民時,並不需要弓劍、馬或馬兵去奪取勝利;即使使用了它們,離了祂也不能得救(見詩20:7;賽31:1)。──《SDA聖經注釋》

         ◎有許多人認為第七節是南國的編者加進去的一段話,可能跟亞述西拿基立王攻打猶大的事件( 王下 19:32-37 )有關。不過後面1:11 就提到猶大,這裡提到猶大也不是真的不合文理。──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一8「歌篾給羅路哈瑪斷奶以後,又懷孕生了一個兒子。」

         照古代育嬰的方法,斷奶約在三年之後,那時幼兒已可消化其它食物,所以不再需要母奶。但是最主要的是在斷奶前,還多需要母親的照顧。斷奶期有時比三年長,或者完全斷奶,要等多幾年。──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斷奶以後」:意味著過了兩、三年的時間。當時小孩子斷奶,要大加慶祝,表示小孩子沒有母乳也可以生存了。

         這裡提到「斷奶以後」,表明了神等了三年,還是等不到以色列人的悔改,終於做了類似「離異」的宣告,宣告以色列人不是他的子民。──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一9「耶和華說:“給他起名叫羅阿米,因為你們不作我的子民,我也不作你們的神。

         “羅阿米”的意思是“非我子民”。這孩子象徵以色列被拒絕;這以色列曾在西乃山與神立約作神的子民(出一九18)。──《雷氏研讀本》

         「作你們的神」:原文並無「神」字,全句可譯作「我也不是你們的自有永有(的神)。」──《串珠聖經註釋》

         “羅阿米”的意思為“不是我的民”(比較二1),是說神不承認以色列國為祂的子民。

三個子女的名字所含的譴責,一個嚴厲過一個。但看10節及二2122注。──《啟導本註釋》

         「羅」仍是否定的用意,「阿米」是我的子民。以色列不再是耶和華的子民,完全被棄絕。這是有關聖約的關係,神與以色列人立約,耶和華是聖約的神,以色列人是聖約的民。

         因為你們不作我的子民。」以色列自己放棄這尊貴的身分,不是神棄絕他們。「子民」是指以色列民族的整體,是包括北國與南國的。

         我也不作你們的神。」此處的「神」字是~ehyeh,直譯出來是「我是」,可聯想神向摩西啟示的名字"I am that I am"(「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

──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羅阿米Lo'`ammi) 就是非我民的意思。有人據此認為何西阿最終得知了歌篾的通姦。先知說這個孩子不屬於他家。這個孩子的名字象徵神與北方以色列王國的關係。

         你們不作我的子民。強調神因以色列民族的罪而拋棄他們。祂解除了與他們所立的約。──《SDA聖經注釋》

         「不作你們的神」:原文是「不作你們的我是」,那個「我是」就是耶和華在曠野向摩西啟示的名字  3:14。這一句話更深刻的顯示神要否定當初盟約的關係。──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一10「“然而以色列的人數必如海沙,不可量,不可數。從前在甚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將來在那裡必對他們說,你們是永生神的兒子。

         何西阿預言審判來臨,但也瞻望復興之一日。北國以色列在主前722年亡於亞述,沒有複國(王下十七16)。猶大國雖然亡於巴比倫,七十年之後,百姓卻得以回歸故土。本節和《以賽亞書》十一13都應許,將來以色列和猶大會復興,並且成為一國。保羅和彼得曾引此經文說明外邦人得聽福音,成為神的子女(羅九26;彼前二10)。──《啟導本註釋》

         「然而」確是一個有力的轉捩點。這是對將來一種瞻望,看見復興的前景。以色列自行破壞聖約,神與他們的關係不復存在,但是這種聖約的關係必須恢復。──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然而,以色列的人數。與以色列王國崩潰的預言結合在一起的是復興的應許(第4節)。要注意這與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創22:17),和給雅各的應許(創32:12)的相似性。復興的應許不但涉及十個支派,也包括整個以色列和猶大(見11節注釋)。然而以色列人沒有實現神為他們規劃的輝煌前途。使徒保羅敘述了這個預言將實現在外邦人身上(羅9:25,26)。

         永生神的兒子。這一應許實現在基督教會中。不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只要憑者信心接受福音,都會被接納到神的家中(羅9:24-26),成為永生的承受者(見約1:11,12;羅8:14-17;加3:26,29;啟21:7;參保羅在羅11章裡闡述如何嫁接到真以色列的無花果樹上)。

         神承認以色列為祂的”子民”,是以立約的關係為基礎的。Lo'`ammi(羅阿米)暗示約的廢除,“你們是永生神的兒子”則暗示約的恢復。──《SDA聖經注釋》

         「如海沙」:是神給以色列族長的應許。創 32:12,15:5,22:17-18

         ◎以色列人拜巴力與其妻,就是追求人口增長。但這裡指出,真正使他們人口增長的,是耶和華,導致他們人口減少的,反而是對巴力的崇拜。──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一10~11何西阿預言審判之後,再向百姓保證他們最終必得到復興——在數量和屬靈上。耶斯列在第4節代表一個審判的地方,在第11節被視為神在王國時代祝福以色列民的地方。──《雷氏研讀本》

 

【何一11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必一同聚集,為自己立一個首領,從這地上去,因希耶斯列的日子必為大日。”

         「這地」:有兩個解釋 ──

   1 指以色列民被擄之地,整節的意思是以色列民將從被擄之地歸回,與猶大聯合;

   2 指迦南地;「從這地上去」指從該地蓬勃發展。──《串珠聖經註釋》  

         “從這地上去”可指從被擄之地歸回,但也有在迦南地象樹木欣欣向榮之意。“耶斯列”原文有二義:一為“神驅除”;一為“神栽種”。4節的耶斯列取第一義,神將消除其王朝;此處取第二義,神要培植他的子民(二2123);那是神復興以色列民的大日。──《啟導本註釋》

         「一同聚集」是指「聯合」,他們聯合起來,成為一支軍隊,有力來對付外患。這也必指民族整體的統一。在真實的合一中,必有共同的願望與行動,那就是為自己立一個首領。

         這一個首領是神自己嗎?不是神,神不是由以色列來立的。這也不是指彌賽亞,因為這似指以色列行政司法與軍事的首領,也可指宗教的領袖。但他必須是神所差遣的,是神所悅納的,好似大衛那樣,合乎神的心意。

         「耶斯列」的原意為耶和華播種,現在已經在地上滋生成長,可能特別指人數的增多。以色列必被招聚,從各方歸來,合成一群。他們在聯合中就興盛增長,在地上再繁榮起來。──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這裡同時提及猶大和以色列,說明神的計畫是讓祂的選民聯合成一個國家。以後的先知也強調了這個真理(見耶3:1850:4,5,33;結37:16-22等)。在猶大被擄之後歸回的人中,就有以色列各支派的代表(見拉6:17注釋)。

         從這地上去。顯然指被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俘擄後回歸。

         耶斯列。在第4節裡何西阿用“耶斯列”指百姓的分散,在這裡(何2:22,23同)先知則用“耶斯列”表示神向祂子民播撒慈愛和憐憫。──《SDA聖經注釋》

         「地」:指的應該是迦南地,即以色列人目前居住的這塊土地。

         「上去」:可以解做「佔領城池」或「種子萌芽鑽出土地」。

         「從這地上去」:很可能是當時的諺語,表示「在這塊土地上繁榮起來」的意思。

         ◎西元前734年以色列聯合敘利亞攻打猶大,兩國之間更是充滿敵意。因此先知在此的預言更有其特殊的意義。── 蔡哲民《查經資料》

 

【何一11猶大人從何地上去?耶斯列的日子何以為大日?】

       答:「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必一同聚集,為自己立一個首領,從這地上去……」(一11上)下有小字,「或作從被擄之地上來」。先知何西阿豫言這事的當時,民眾還在祖國。按小字的解釋,此豫言是指他們將會從被擄之地巴比倫上去聖地(王下廿四1016 ,拉二12)。因聖地是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標誌,而耶路撒冷高於海平面二千五百英尺,所以說是上去;猶如在正常的時代,以色列的民眾男丁,於指定的節期,每年三次的由各支派上去聖城(申十六16),其意甚明。在文理本的意譯:「猶大族與以色列族,將合一處,簡立一長,自異邦而歸……」(一11上)其意思或者不一定是指被擄之地,百姓選民將要全體結合一起,從異邦各國上去聖地,而返故土。

         「因為耶斯列的日子必為大日」(一11下),文理本譯作「耶斯列受佑之日,稱其日為大日」。耶斯列這名字是神栽種的意思(二23)。先知何西阿照神的默示為長子起了這名字,其實是指以色列國,因耶斯列為以色列的大城(一411)。耶期列平原,現稱為以斯得倫Esdraelon,是歷代的戰場,以色列王耶戶曾在這城殺滅約蘭、耶洗別和亞哈的眾子(王下九1-十14)。但神必報應,刑罰的時辰已經來到,以色列國將要在此滅亡(何一45),直到他們的希望遠景臨到,複得先知的豫言。他們一個轉變,從黑暗而進入光明,從神公義刑罰的威脅,而變為神的慈愛應許,他們仍是屬神的子民、神的兒女,必得庇佑復興的日子,所以稱那日為大日。――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