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阿書導論短篇信息 目錄: 神的良善──何西阿書(江守道) 羅阿米]的日子(陳希曾) 何西阿書研究(巴斯德) 何西阿書精華(漆立平) 何西阿書──淫妻三兒女表記的先知(張向晨) 何西阿書(大衛鮑森) 何西阿書筆記(霍默希特) 何西阿書概論(陳終道) 何西阿書概論(賈玉銘) 何西阿書講義(文牧) 神的良善——何西阿書(江守道) 讀經: 「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備利的兒子何西阿。耶和華初次與何西阿說話,對他說:你去娶淫婦為妻,也收那從淫亂所生的兒女,因為這地大行淫亂,離棄耶和華」。於是,何西阿去娶了滴拉音的女兒歌蔑;這婦人懷孕,給他生了一個兒子。耶和華對何西阿說:「給他起名叫耶斯列;因為再過片時,我必討耶護家在耶斯列殺人流血的罪,也必使以色列家的國滅絕。到那日,我必在耶斯列平原折斷以色列的弓。」(何一:1~5) 「以色列啊,你要歸向耶和華——你的神;你是因自己的罪孽跌倒了。當歸向耶和華,用言語禱告他說:求你除淨罪孽,悅納善行;這樣,我們能把嘴唇的祭代替牛犢獻上。我們不向亞述求救;不騎埃及的馬;也不再對我們手所造的說:你是我們的神,因為孤兒在你——耶和華那裡得蒙憐憫。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開放,如黎巴嫩的樹木紮根;他的枝條必延長,他的榮華如橄欖樹,他的香氣如黎巴嫩的香柏樹。曾住在他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谷,開花如葡萄樹;他的香氣如黎巴嫩的酒。以法蓮必說:我與偶像還有甚麼關涉呢?我耶和華回答他,也必顧念他;我如青翠的松樹,你的果子從我而得。誰是智慧人,可以明白這些事;誰是通達人,可以知道這一切;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義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卻在其上跌倒。」(何十四:1~9) 小引 我們已經簡要說過四卷大先知書——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和但以理書。神若許可,我們要開始交通十二卷小先知書。這十二卷被稱作小先知,並不是因為他們的信息、他們的預言比較不重要,而是因為他們預言的範圍較小。事實上這十二卷小先知書是非常重要預言的發表;是關乎以色列國、猶大國和在他們周遭的列國,並且有關乎要來的彌賽亞國的預言。 大先知書裡面引用了小先知書的內容。例如在以賽亞書中,你能發現彌迦的講論和約珥的預言;耶利米引用了俄巴底亞;而且以西結將約珥的預言擴大了並且詳細講論。在十二卷小先知書裡,可能有一些甚至走在大先知的前面。並且我們也知道,在舊約裡面的預言,實際上是借著這十二卷小先知書而總結的。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從撒母耳的時代起到先知以利亞,其間的眾先知可說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記載;除了在列王紀中少數的話語以外。所以這些小先知書,特別是那些早期的書卷,將大衛、所羅門、亞薩和可拉後裔所寫的預言、詩篇連貫起來,並且還按著將舊約裡面所有的預言作了總結。 在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圈子裡,通常都公認這十二卷小先知書是一個單元,所以稱之為「那十二卷」,好像在新約中的十二使徒一樣。按著時間的順序來說,何西阿書到那鴻書是在亞述帝國之前和亞述帝國同時代說預言的。然後是哈巴谷書和西番雅書,他們是在迦勒底人的時代說預言的。最後是哈該書、撒迦利亞書和瑪拉基書,他們是被擄歸回之後時期的先知。 就時間來說,何西阿可能不是這十二先知書的頭一個,但是被放在這列名單之首,原因是他的預言涵蓋了較大的範圍。它正好像新約聖經裡的羅馬書,雖然不是第一卷寫成的書信,卻被放在所有書信之首;因為它乃是最具有總括性的書信。 在聖經中,何西阿這個名字與在舊約中的約書亞與新約中的耶穌是同一個字根,其意思是救恩或是拯救。何西阿是在基督之前的第八世紀說預言,那時正值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接替著作猶大王,而同時以色列的王乃是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這個耶羅波安乃是第二個,而不是起先的那一個。 當我們讀何西阿書的時候,會發現他的言語和風格有一些難以明白而且也不容易連貫。他的記述常從一件事很快的就轉到另一件事上,所以不易抓住他的意思;然而他的預言被公認為一些在聖經中最偉大的。要為這一卷書分段是很容易的。粗略的說,它可以被分為兩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是關乎個人的;第四章到第十四章乃是歸關乎國家的。 以個人的生活象徵以色列 何西阿是被神興起來向著北國以色列作先知的。他是頭一個被神使用以個人生活作為全體同胞象徵的先知。他個人的生活就是以色列全國生活的小影。他那不貞節的妻子就是以色列國對神不忠心的真實寫照;而何西阿這位忠實的丈夫就是我們的神向著我們信實的一幅圖畫。 就著一面的意義而言,先知何西阿個人的歷史是非常悲劇性的。一個先知是屬神聖潔的人,是為神說話的;然而很希奇的,神命令何西阿去娶一個妓女為妻。在聖經中妓女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一個以追求、尋找罪中之愛情為目的的人。想想何西阿,他乃是一個屬神聖潔的人,卻被吩咐去娶一個邪惡的婦人為妻,他的尊嚴和個人的榮譽都深深的受了傷害。然而為了順服神,他娶了那婦人;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的時代,神要使用一個非常的方式來向他的子民說話。神不僅借著異象將他自己啟示給我們,也不僅借著他的話語向我們說話,並且有的時候,他用一些行動來喚起我們的注意。而神就使用了何西阿個人的生活,來向他背逆不忠實的百姓說話。 為著順服神,何西阿就娶了那個名叫歌蔑的妓女作自己的妻子。歌蔑的意思乃是完全的。但她是怎樣的一個完全呢?她乃是滴拉音的女兒,滴拉音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雙生的無花果——甜美的意思。換句話說,歌蔑代表在罪中之樂的甜美。罪中之樂確有某一種的甜美,但它確是敗壞之母。 先知何西阿不僅順服神的命令,作了一件違反人性尊嚴的事,然而他也真實的愛這個婦人。從這個結合中,他得著了第一個兒子,神說他的名字要叫耶斯列,意義為他必分散;神必要使他的子民分散。 他的另一個孩子——一個女兒出生了。神說:她的名字要稱作羅路哈瑪,意思是不蒙憐憫;不再有憐憫了! 他又生了另一個兒子,神說:他的名字要叫作羅阿米,意思為不是我的子民。因著神子民們的不忠心,神說他要使他們分散,他們從此不蒙憐憫了,他要否認他們是他的子民。 雖然歌蔑嫁給了這個聖潔人,並且生了好幾個孩子,然而她那邪淫的天性和習慣仍舊存在,所以來到第三章的時候,你看見她離開了丈夫,去就另一個男人。她墮落到這樣的地步,其如同奴隸出賣了自己。那麼先知要如何的去對待這麼一個不忠實的妻子呢?很希奇的,神說:去把她帶回來,把她贖回來!所以先知何西阿就付了一個奴隸的代價去把她贖回來,他用如此的愛來愛她。他與這個婦人立約,並且說:你當在多日之內不再作任何的錯事,你當多日保守自己純淨;我也要如此行,直到那個時刻來到,我們能夠再一次的結合。這個就是先知何西阿的故事,一個非常不尋常的故事,這故事違反所有人類的常情,超過了人類的愛情,但是何西阿照著神所命令他的去行。他是如此的在愛中遵行神的命令。 一個背道的國家 先知何西阿以個人的歷史,同以色列國說話。北國以色列代表這一個背道的國,在開始的時候,神興起以色列國並賜給他們一個君王——大衛。以色列國有大衛家坐在寶座上,適以代表神的國度在地上。然而在所羅門死後,這個國度分裂為二,兩個支派的南國屬於大衛家;其餘的十個支派在耶羅波安一世治理下,他們從這個國家中分裂出去。北國被稱作以色列;而南國被稱作猶大。在預表上來說,以色列的北國代表一個背道的國家;因為他們從神原初的國度中分裂出來,他們不在大衛家合法的治理之下。 在列王紀上十二章,你可以看見耶羅波安成為北國的君王。在那時代,雖然這個國家一分為二,百姓們仍然到耶路撒冷的聖殿去敬拜神。在那種情況下,耶羅波安警覺到,如果百姓繼續回到耶路撒冷敬拜神,遲早他們都要歸回大衛家。因此基於政治上的權宜考慮,他設想出一套宗教上的法令,就鑄造了兩個金牛犢。當然,那不是什麼新事,因為在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後,當摩西在山上領受十條誡命之時,以色列人便到亞倫那裡,要求說:為我們造一個神;然後亞倫就為他們造了一個金牛犢,他們就敬拜那個金牛犢。 在此你看見,耶羅波安是回到他們以往的歷史中,並且在那段的歷史中取出一部分來,而鑄造了兩個金牛犢。他將一個安置在但,另一個安置在伯特利;然後說:這就是你們的耶和華!這就是你們的神!你們不需要到耶路撒冷去敬拜神,你可以在伯特利,或者在但敬拜神。這就是耶和華!就是領你們出埃及的神!同時,他也安排了一組宗教的體系,來維繫那個敬拜。他模仿每一件神所吩咐在耶路撒冷該作的事,有他自己的祭司團。這些祭司並不是利未人,乃是任何人只要有這個願望就可以成為一個祭司。他又為著敬拜作了一切的安排,卻仿效在耶路撒冷的敬拜樣式,然而都不過是一種假冒。外面來說,百姓仍然在敬拜著耶和華神,實際上他們在敬拜著金牛犢。換句話說,本來該敬拜造物主,反而成了敬拜受造之物——人手的工作。他們墮落成為一種自然的崇拜;以色列國背道退後變成自然的崇拜。 你再留意他們歷史,到了亞哈王,他娶了一個外邦女子——耶洗別,而借著耶洗別的蠱惑,外邦的神被引進了北國以色列。她將敬拜巴力引進了北國以色列。巴力的意思就是我主。在那時外邦的國家中,敬拜巴力是很普遍的。人們本該敬拜神他們的父,他們卻開始敬拜巴力,那個殘忍嚴厲嗜血的神。實際上敬拜巴力是自然崇拜,以致整個國家離棄了神,而進入了偶像的崇拜。他們變成為一個背道國家。那裡有虛假的宗教,那裡就會有敗壞的行為和表現。所以在何西阿的時代,他們不僅敬拜金牛犢,拜巴力,並且整個國家自君王到祭司到先知到百姓,都因著謊言、欺騙、流血、強暴、醉酒和各種的放蕩邪惡行為而敗壞了。神注視這個後退的國家,她的表現使他非常傷心。因為他深深的愛他們,他就打發他的先知們去警告他們,去審判他們,來試驗並且恢復他們;但是不論神向他們作了什麼,百姓們總拒絕悔改! 在何西阿書中,你會看見神的心是如此的被傷透了!他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他是如此的愛他們,他賜給他們一切所有的。然而他們卻轉背向他,並且去跟隨偶像。神必須管教他們,使他們腐敗。他甚至像一隻獅子將他們撕裂;但是他們仍不悔改。他們寧願到亞述、到埃及去求幫助,卻不願意回轉去歸向神,就是那惟一能幫助他們的。所以最後神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神放棄了他們,神的榮耀離開了他們,他們就被擄到亞述去。在列王紀下十五章到十七章,你看見至終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所吞滅。 神的愛 這是否意味神把他們完全放棄了呢?這是否意味神不再愛他們了呢?不!正好像神命令何西阿,回去贖回他那出走淫亂的妻子,神仍然愛著他那不忠心的子民,拒絕神慈愛的各種罪惡中,不忠貞是最大的一項,而以色列人就犯了那項最大的罪得罪了神;然而神仍然愛他們。 這個國家滅亡了!在這一段「不是我的子民」而被神放在一邊的長時期裡(這是一段滿長的時期,即便在今天仍然處在這段長時期裡),沒有君王,沒有貴胄,沒有祭司,沒有祭物也沒有祭壇。但是即使在這一段滿長的時期中,神並沒有離棄他們,而是要煉淨他們;神仍然在他們身上工作,試圖使他們裡面有感覺。終將有一天,他的愛要使他們恢復並且歸向他;那就是神的愛。 所以何西阿的信息就是神的愛。神用慈繩愛索來牽引他們。神的這些繩索雖然是長的,中間卻沒有斷開;他以永遠的慈愛來愛他們。 我們知道記載這些事是為著警戒我們。先知何西阿個人的生活,正是教導以色列國學一個重要的功課。但是同時,以色列國的歷史,像何西阿個人的歷史一樣,都導引我們學習非常重要的功課。這正是我們需要在主面前一同來思想的。 背道的教會 以色列的北國,是背道教會的一個預表。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已。個別的來說我們都是罪人。神創造我們是有一個尊貴的目的,他照著他自己的形像來造我們;我們乃是他的傑作。我們被造的時候有一個本能藉以認識神,並為著與神交通,甚至為著神能夠住在我們裡面。我們乃是為著如此尊貴的目的而被造的。然而回顧人類的歷史,我們發現,從我們的始祖亞當到我們,我們是如何的背逆了神,我們是如何的犯罪。在我們裡面有娼妓的靈,我們追求許多罪中之愛的事物;然而神仍然愛我們。他愛我們到如此的地步,就差遣他獨生的兒子成為一個人,成為像我們的一個人。聖潔的神竟渴望與我們如此不聖潔人聯合,我們沒有辦法解釋這樣的愛。像何西阿這樣一個屬神聖潔的人,去娶一個娼妓作妻子是超過我們所能理解的。沒有一個人會選擇這樣作,即便你被強迫,你也不會那樣作。但是讓我們想想神,他是聖潔的——聖哉!聖哉!聖哉!全能的神!要這樣一位聖潔的神降卑他自己,來尋找我們這樣的罪人,這是一個測不透的愛;我們沒有辦法來測度,但那就是神的所是。他是愛!他愛我們!他愛我們到這樣的一個地步,就賜下他自己獨生的兒子;他的兒子甘願成為一個人,成為我們中間的一個,但是他沒有罪,好使他能夠將我們從罪中救贖出來。神借著神的愛把我們帶來歸神自己。那就是教會的所是。教會乃是基督的新婦,基督就是神的愛子。在五旬節的那一天,聖靈降在那一百二十個門徒身上,充滿他們並且住在他們裡面。聖靈就是神!神自己在聖靈中降臨,來住在教會的裡面。那就是愛。當你讀教會歷史的時候,就知道我們乃是蒙救贖的;我們是從如此放蕩、如此罪汙中被拯救出來的。然而我們這一班蒙召與基督聯合的人,神的靈住在我們裡面,卻仍舊沒有改變我們的惡習!豈不正是如此?很短的時期內,我們就背逆了那一位愛我們的主,離開他而去尋求其他的愛,以其他的事物代替了他;教會背道退後了。本來該敬拜神的,卻反而敬拜自己的手所作的工作,我們把對基督活的信仰變成為一個死的宗教。我們創造了一種被稱為“基督教”的東西,那乃是對神真實敬拜的一個假冒。外面說來,她仍然是奉神的名;但是實際上,她已變成我們手中的工作。我們變成淫亂的人,我們愛其他的事物甚過愛神,我們失落了我們起初的愛。在教會歷史中,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神差遣他的使者來呼召他的教會歸回。有些時候我們也看見復興;但是很不幸的,這些復興只不過在表面上的,不能夠深入,很快的教會又回到她背道退後的光景。 神的道路 對於以色列國,神打發了蛀蟲和朽爛進入他們那裡。而當我們看今日的基督教,你會發現什麼呢?每一件事都發黴了且被蟲蛀蝕朽爛了。耶穌的見證被蛀蝕成為軟弱敗壞的。有些時候,他必須要像獅子一般來對付把我們撕裂。當教會在逼迫之下,她似乎有某種程度的回轉;但是當壓力一解除,舊的狀況又回來了。如此背道退後的教會,還能有什麼盼望呢?神是不是已經放棄了他的教會呢? 感謝神!即便在以色列北國那樣的光景下,神仍然有一些向著神忠心的子民。在何西阿書裡,你看見仍然有一些人像先知一樣,他們說:讓我們轉回,讓我們尋求他!在那裡仍然有一班人他們渴慕要跟隨神。而在這少數的人中間,神的見證仍然持續往前;但是對於整體說來,那似乎是一種絕望的光景。 離道反教的事已經籠罩著我們。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中,已經預言到在主到來之前,將會有一個普遍的偏離和墮落,離道反教的事要為著敵基督預備道路。如今離道反教的事是已經臨到我們了,然而神的愛仍然在這裡。 在何西阿這卷書中,我們看見兩件事情,一件就是神的道路;而另一件就是神的愛。神的道路乃是受他愛支配的。在古時神對待以色列百姓的方式,與神今日對待他的百姓——教會是相同的方式。他正在呼召我們要來回轉、要悔改;如是我們不悔改並且回轉到我們起初的愛中,他必定要審判我們;因為神乃是一位公義的神。神必須管教我們,因為他是我們的父。他必須用非常的方式來對付我們;但是請記住,即便如此,他乃是愛,乃是神先愛了我們,而不是我們先愛神!乃是神起始了整個過程。他的愛向著我們是積極的,而他的愛向著我們是恒久忍耐。 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裡,愛的第一個性質乃是「恒久忍耐」。神那恒久的忍耐,即便是今日,這個世界仍是因在神恒久忍耐而存在著;要不然,這個世界早就毀滅了。我們的主還沒有迎接他的教會的原因,乃是因為他向著他的教會恒久的忍耐,他賜給我們機會悔改並且回轉。但是這樣必然叫他受何等的苦,正好像何西阿,但他的妻子離棄了他,是何等的受苦。但是我們的神是何等的寬恕!不論我們作了什麼事,他好像都不介意。並不是他不因此受苦,但是他的愛。 但是當我們來看神的道路的時候,要知道他必須照著他的公義,並且照著他的愛來對付我們。今天在基督教中,正像當日以色列國的光景,沒有君王、沒有貴胄、沒有祭司、沒有祭壇、沒有祭物、沒有明白的、沒有生養的、沒有懷孕的;這就是今天基督教的光景。但是即使如此,那也是愛;神借著這樣的光景來把我們帶領回轉歸向他自己。 當你來到何西阿書的最後一章,實際上給我們看見了這卷書的主題。它是這樣結尾的:「誰是智慧人,可以明白這些事,誰是通達人,可以知道這一切;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義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卻在其上跌倒。」(何十四:9) 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因為設立的動機乃是愛。但是我們應該如何反應呢?若我們是公義的,就必行在其中;若我們是正直的,也會行在其中。換言之,我們會接受神的道路,我們要稱神的道路是對的,我們會悔改,我們會接受他的審判,悔改並且回轉歸向他,我們會被煉淨,好使我們可以永遠與他聯合;但是罪人卻在其上跌倒。換言之,若是我們繼續留在罪人的道中,就將有審判臨頭。 假如阿摩司書中的預言是講到神的嚴厲,那麼何西阿書中的預言就是講到神的良善。 禱告: 親愛的天父,為著你那永遠的愛,我們實在感謝讚美你!你已經用那永遠的愛來愛我們。主啊!我們實在承認我們是不忠心的,但是你仍是信實的,因為你不能背乎自己,我們實在感謝讚美你!你用慈繩愛索來牽引我們,你不會放過我們,你要繼續愛我們,直到你的愛征服我們,並且把我們帶回到你自己那裡。主啊!我們真是祈求!你使我們眼睛得開,使我們不再與你的愛作對,向你的愛降服,並且行走在你的道中。奉我們主耶穌的名。阿們!──
江守道《神說話了》 羅阿米]的日子(陳希曾) 何西阿書是很特別的一卷書。一開始,神就叫何西阿去娶一個淫婦為妻,並且生了幾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兒子名叫羅阿米。羅阿米就是[非我民]的意思;就是說:你們不作我的子民,我也不作你們的神。神藉著這個名字來形容給以色列人看,以色列人和神的關係竟然變成這樣!這是個很重要的預言,因為等到但以理預言那七十個七(但九24—27)的時候,在最後一個七跟第六十九個七中間有一段很長的間隔。因為以色列人喊著說:[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祂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太二十七25,路二十三21)所以,那段時間就是羅阿米的日子。羅阿米的日子就是非我民的時間,那段時間神根本不算數;那段時間在神面前是完全空白的。 而這段時間是教會的日子,是教會的時代,就是恩典的時代,要一直持續到末日,到三年半即一七之半大災難來的時候。 因此,何西阿的預言非常重要,就是告訴我們,以色列人的光景到一個地步、到有一個時候,神說“非我民”所以,當但以理往前看七十個七年的時候,他看見:過了六十九個七年,不算數。因為後來以色列人就被擄,飄流到世界各地,他們失去了他們的國家,那棵無花果樹就枯乾了(參可十一20) 何西阿作了九十年的先知,是盡職時間最長的先知;他親眼看見以色列國被擄到亞述去。但當他寫這個預言之時,以色列還沒有被擄。那個時候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是分立的,但是還沒有被擄。現在聖經告訴我們說,到了有一天,這個以色列要整個消失,這棵無花果樹連根都將枯乾。 [阿米]的日子 但是最後怎樣呢?何西阿書第一章十一節,第二章一節: [猶太人和以色列人,必一同聚集,為自己立一個首領,從這地上去(或作從被擄之地上來),因為耶斯列的日子必為大日。你們要稱你們的弟兄為阿米(就是我民的意思),稱你們的姐妹為路哈瑪(就是蒙憐憫的意思)。]本來是羅阿米、是非我民,現在卻變成了阿米。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等到主耶穌再回來的時候,那時我們的主耶穌是真約瑟,要和祂的弟兄一猶太人相認,那就是阿米的日子。這就是何西阿非常重要的預言。 我們再看何西阿書第十四章四至八節: [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開放,如利巴嫩的樹木紮根;他的枝條必延長,他的榮華如橄欖樹,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香柏樹。曾住在他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穀,開花如葡萄樹;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酒。以法蓮必說,我與偶像還有什麼關涉呢?我耶和華回答他,也必顧念他;我如青翠的松樹,你的果子從我而得。]這是神告訴以色列人的話。 就著字面來說,河西阿書這最後的一段,什麼時候才要應驗呢?就是等到我們的主再回來的時候就應驗。這不但是指著地上的以色列人說的,也是指著我們來說的;我們的主是真以色列,我們是真以色列人。祂就是神的僕人,就是以賽亞所說的那一位。 何西阿的預言也可應用在基督徒身上 所以,何西阿的預言也是用在我們身上。這就給我們看見,我們有偶像。我們也許外面不拜偶像:沒有外在有形的偶像,但是心中有一些東西代替了神在我們裡面的地位,這個時候,就是羅阿米的時間;在神面前就沒有日子可以計算。但是感謝主,主說:[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 ]這些話都可以應用在我們身上。 我說過,如果你到美國去,碰到一班長老會的弟兄,他們就說這段聖經是用在教會身上的。如果你碰到弟兄會或浸信會的弟兄,他們有人會告訴你,這段聖經是用在以色列人身上的:尤其是弟兄會的弟兄,一定會強調這一點。這樣的話,何西阿的預言對我們就沒有幫助了。不!你記得嗎?亞伯拉罕有二班子孫,一班像海邊的沙那麼多一屬地的以色列人;一班像天上的星那麼多一就是我們。所以你看見,何西阿書也是為著我們的。──
陳希曾《毗斯迦山——舊約》 何西阿書研究(巴斯德) 第八十六課 何西阿書 之一 題示:讀何西阿書一至兩遍,試多找幾種譯本參考比較不明白之處。 「聖經主要是用希伯來文,少部分用迦勒底文字,及希臘文寫成的。學者們窮一生之力就是要把它們譯成通順又達意之近代文字;但譯文到底是免不了有不全不確之處的,因為每一種文字均有它不同之字彙及含義。就是最有學養的語言專家亦不能把原意完全翻譯得出來;他們至多是找那些最近原意的詞藻來譯而已。這是譯本的缺點之一;因此我們絕不能以為譯本就是原來的啟示本。不過一般說,好的譯本仍是實用安全的。」
——皮雅遜博士 何西阿先知的出現,正值北國以色列歷史面臨最深重危機的時代;整個國家的墮落已經使到神忿怒的審判是事在必行了。哭泣的耶利米之于南國猶大(約一百五十年後),就如被悲傷撕裂心腸肺腑的何西阿之於北國以色列。在這種悲劇將臨的前夕,何西阿先知苦口婆心地勸他那硬著頸項的百姓悔改,警告他們那叫人心膽俱裂的亞述大軍即將兵臨城下。但無人理會他的忠誥。耶利米怎樣眼看自己的百姓被巴比倫擄到異地,因而傷心欲絕之際寫下了耶利米哀歌。何西阿亦一樣的看見心愛的十支派從自己的土地被逐,至死看不見他們回來。他可能帶著自己所寫的先知書逃到猶大,那就是我們現今所有的何西阿書了。 背景 要瞭解一個人及他的思想,就一定要瞭解他所處之背景。這個道理對何西阿書來說更是重要。在本書開頭第一章第一節,作者便給我們一個十分豐富的背景資料:「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備利的兒子何西阿。」請特別注意上述希西家的名字,這表明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何西阿仍然作先知。亦即是說從耶羅波安二世到亞述入侵中的五十年,何西阿仍活在北國,作神的出口,因為亞述是在希西家作猶大王時來攻的(賽三十六章)。上述列王之名亦暗示出何西阿開始作先知的時候,必是在耶羅波安朝統治的末期。 從耶羅波安二世起直到被擄為奴這中間一段時間止,是以色列歷史中最黑暗腐敗的了。我們讀何西阿書時就會發現他那時代可悲的情形,比老他一輩的阿摩司先知面對的那一代更嚴重。隨著耶羅波安二世的駕崩和他兒子的被殺,耶戶的王朝亦完結了(參王下十30;十五8~12)。我們若說北國諸王中有任何一個說得上是神所膏立的,亦只有耶戶一人,其後諸王大多是弑君篡位的。撒迦利亞只作王一年半,就給沙龍殺了;他作王不到一月,米拿現暗殺了他。到米拿現的兒子比加轄作王,在位不久也給比加殺了;最後,比加也被以色列最後一個王河細亞暗殺而奪位。 這一段時間確是恐怖的,「向王盡忠」這類操守簡直是不存在的。朝廷上下均是陰謀重重,危機四伏;無政府狀態的混亂及恐懼隨處可見。情況實在是不能再槽的了(參何四1、2,七1、7,八4,九15等)。史密夫(George
Adam Smith)說:「在阿摩司的時代,人民生活侈華放縱,享樂至上,但到了何西阿的時代就變本加厲。物質主義的結果必然使那些不能像別人一樣享受的貧苦大眾羡慕垂涎,不能把持的就挺而走險,結果社會上就充滿流血毆鬥,謀殺搶劫。更可怕的是當時的祭司也參與其事!在阿摩司的時代,以色列與其他國家還算可以相安無事。到了何西阿的時代,戰鼓已聞,烽火四起:以色列亦如驚弓之鳥,四處奔走求救。他自助自救的信心沒有了,朝廷上下均朝不保夕,『
他們求告埃及,投奔亞述』(七11);但都沒有用了,他們是求救無門,自知絕望的。君王不能救他們,國亡之日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以法蓮之國祚已盡,城破家亡之疼痛緊緊地把他們抓住。」(在何西阿書,以法蓮即代表十支派之北國以色列。) 道德上及屬靈上的情況比較政治上的更差。自從耶羅波安帶領十支派離開大衛家,北上建都自立以色列國,在伯特利敬拜金牛犢就一直成為他們的網羅。起初這只金牛犢還算是代表耶和華的,但不久這偶像本身就成了敬拜的物件。耶和華被拋到九霄雲外了。結果金牛犢就成了各種偶像邪神的踏腳石,都跑到以色列的宗教去。後來再加上以色列王與外邦勢力的聯盟,敘利亞和腓尼基許多淫亂的宗教亦乘虛而入;一切敬拜自然界的宗教如巴力和亞斯他錄,開始寫進以色列的宗教史。許多叫人聽了也覺嘔心的邪教行為,像獻兒女為祭和在廟堂的淫行,也在以色列中公然舉行,他們已完全忘記了耶和華。 我們且看看作者在何西阿書中所列舉斥責的罪行——隨意起誓而心無誠實(四1、2);強暴殺人,接連不斷(四2,五2,六8);祭司結黨,無惡不作(六9,七1);全國上下公然行淫(四2、11,七4;邪行、欺騙、壓詐(十4,十二7);拜偶像的罪(四12、13,八5,十1、5,十三2);酗酒(四11,七5);全然棄絕神(四4、10,八14)。這就是當時以色列墮落的情形!阿摩司時代的犯罪情況已叫人大吃一驚,到了何西阿時代更如江河下瀉,不可收拾;人能想得出的罪行無不全犯上——淫行;酗酒、殺害、偷盜、強暴、殺人、欺騙、拜偶像等 等,沒一樣遺漏。不單如此,隨著拜金牛犢的儀式,他們竟然「與妓女一齊獻祭」,以至他們的「女兒淫亂,新婦行淫」(四14)。這樣的情況叫何西阿敏感的心靈被刺透了,他就在耶和華的名下憤怒地斥責他們。 本書之特徵 讀何西阿書時,我們很容易就發現前三章是同屬一組的,而其餘十一章又是另外一組。前三章都是敘事體,而其他的則是何西阿先知的講章。還有,前三章是一種喻意式的敘事體(這不是說所敘之事非真實,乃是說所敘之事有雙重的意思)。本段所說先知的妻子歌蔑;他們的三個兒女,耶斯列、羅路哈瑪和羅阿米;先知悲慘的婚姻生活,全是喻指耶和華和以色列的關係。綜觀本段,整個敘述時續時斷,文體卻是極之順暢易讀的。 從四到十四章就不同了。這段沒有喻意,也沒有敘事,文意的邏輯也不是十分明顯易見的。因此一些批評家說這一段是「一些講章、回顧、請求、譴責、諷刺、述史和應許等的組合。它們之間沒有什麼邏輯的關連,因此也很難分成段落;它們各成一組,其言詞之苛峻入骨,是別的書難以比較的。此段沒有什麼韻律,也沒有條理分明的辯論;作者情感之逼切,似乎連希伯來詩簡短的平行法也覺得冗長累贅,而要連珠炮發的把他心中擁塞的話立刻說完。」 一般聖經學者對四至十五章的看法,大概都是如此。因此本書就沒有什麼分段,只看成是一整體——前三章是說不忠之妻及忠心的丈夫;後十一章則是論不忠的以色列和忠心的耶和華。這種看法雖然普遍,我卻認為本書雖看似沒有結構的文體,但若能注意作者用詞的特性,仍然可以理出個頭緒。下面我們會看全書的結構和大意。 喻意式的引言 我們若真要瞭解何西阿感人的信息,逼人的激情,就要先瞭解他前三章論不忠的妻子及兒女的含意。關鍵的地方乃是:前三章不能當作一段來看,它只是何西阿書的引言。這就是為什麼作者把他的私事放在前面,而不是在中間或後面的原因了。本書之主體是是從四章一節開始的 「以色列人哪,你們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與這地的居民爭辯。」 前三章記何西阿悲慘婚姻的目的,是喻指神與以色列的關係。神指定他要如此作,目的跟「耶和華與這地的居民爭辯」互相配合,因此全書的解釋都要跟這個事實符合才行。 那麼這個引言的重要性在什麼地方呢?它是這樣的:先知藉著他自己悲慘的婚姻,終於明白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那種嚴重後果和至深的意義。何西阿曾愛過,愛得是那麼真純、深厚、溫柔。他光榮地迎娶自己選擇的女子回來,指望過一種此生不渝的快樂生活。但他們第一個孩子誕生後,他對歌蔑的忠貞開始懷疑了。痛苦充滿著他的心,後來他果然發現自己的妻子與別人行淫。他們第一個孩子耶斯列、聖經明說是歌蔑「給他生」的(一3),但第二、第三個就沒說了。第二個女兒不是他的,他為她起的名字是羅路哈瑪,意思是「不蒙憐憫」,或「她從不知父愛」。第三個兒子也不是他的,名叫羅阿米,意即「非我民」,或「非我之親」。 我們可以想像何西阿內心感情衝突之苦,和他因家庭破裂而蒙上之羞愧。他曾饒恕他所愛,卻是不忠的歌蔑。一次……兩次……他向她哀求、警告,但歌蔑全不理會。何西阿只好黯然離開她。之後,歌蔑更加墮落,她像妓女一樣為了金錢而把自己賣掉,至終淪為奴隸;但何西阿對她恩情未了,出銀把她贖回來(三2)。當然,以這樣的情況下而可以破鏡重圓的,責備和管教是免不了的(三3)。 本段敘述之所以會時續時斷,是因為每一件事均非獨立的。它們除了描述何西阿實際之婚姻慘劇外,也是喻指以色列和耶和華的關係。因此作者不得不停下來,說明喻意,使讀者能明白書中之歌蔑就是以色列,其兒女就是以色列的子民。何西阿的悲傷、忍耐、愛情,和他最後之救贖、責打、管教,也就是耶和華因以色列而生的悲傷、忍耐、愛情,和至終的救贖、責打,和管教。看哪,以色列全部的歷史就都濃縮在這三章之內了——神起初揀選以色列,以色列不忠,離叛,而至終神的悲傷、失望及蒙羞。但神不會失敗的,在末日,神「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二19);「我必將他種在這地,素不蒙憐憫的,我必憐憫,本非我民的,我必對他說,你是我民,他必說,你是我的神。」(二23) 留心的讀者會發現,第二章一節其實是應該放在第一章最後一節的,因第二節就開始講述另一件事了。同樣的,第二章是引伸第一章;而第三章所論的卻是從何西阿的時代一直延伸至末世的光景,因為它最後一節是:「後來以色列人必歸回,尋求他們的神耶和華和他們的王大衛。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他的恩惠。」(三5)不錯,以色列整部的歷史,包括過去的,和將來的,全都在這裡三章喻意式的引言內了,但這幾章聖經最深也是最可怖的意義乃是:透過歌蔑那殘忍的不忠,何西阿終於明白以色列離棄神的罪行是什麼意思;那就是屬靈的淫亂,甚至是屬靈的妓女行為。淫亂之罪可以解釋作:「在合法關係之外尋求滿足」,那不就是以色列的寫照?賣淫則更差,那是「為了金錢而出賣自己高尚之操守」;以色列確也如此!何西阿告訴我們,神從萬民中揀選以色列,好與她進入一種高貴的關係裡。他愛他們,把他們放在自己的懷中,教導他們,育養他們,又作他們的丈夫。但他們竟隨從別神!又把他們高尚之地位及權利賣掉了,終而淪為奴隸:這就是屬靈的淫行,屬靈的妓女行為。 以上是以色列的屬靈光景。我們若從這一角度看,屬靈之離叛就變得極其可怖。對神因我們之不忠而忍受的痛苦也瞭解得更透徹具體了。 上述的意義是我們讀何西阿書時不能稍忘的,因為這是四到十四章一切言論的因由,身分如此高貴而罪行如此卑鄙的確是叫人吃驚,它遠超過我們想像力之外;但我們又豈能退身局外地指責他們?當我們忘記神而走屬世的路,我們豈不一樣的不貞,且不是不慎的不貞,而是立意對神的愛的不貞。這才是屬靈淫亂可怖的真相。 憤怒卻是忍耐的愛 何西阿先知的愛是憤怒和忍耐的,就像神對他子民的愛一樣。神的愛是「恒久忍耐,卻有恩慈」,這種愛永不會讓我們離去,也不放棄我們,就是大水也不能熄滅——他雖受傷、憤怒、悲痛、失望。他對罪雖是怒不可遏,卻只說:「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阿,我怎能棄絕你?」(十一8) 前面我們說過,何西阿書四到十四章的文體是斷斷續續的,這跟當代宗教之瓦解及先知敏感的心靈又豈無關係?何西阿對那要臨的悲劇是知道的,對他人民的罪行也是清楚的,在這種矛盾衝突的心境下,又那容他舞文弄墨修詞飾句? 阿摩司書和何西阿書的分別是極之清楚的。這裡且容我再引用史密夫的話來加以說明:「這二書之對比十分強烈,而二先知不同之性格亦說明這本書在文體及風格上之分別:阿摩司書的辯詞簡潔且風格堅定,因為他是個律法的先知。不管以色列民怎樣反叛神,神的計畫仍沒受到難阻。它是一步一步按預定的完成;這就是為什麼阿摩司書的每一段均是邁向高潮的。這個高潮就是以色列民被亞述擄去為奴——我們可以把這書分成互相聯絡的大小段,每一大小段均是向前的,就如耶和華大軍邁向歷史的終局一樣。但何西阿書就不同了,他看見的不是耶和華必成之計畫,也不是神律法之不可更移。他太清楚自己百姓的罪行了,他對他們的愛也是太濃稠了,因此他的文筆充滿了不安及渴慕——對愛的渴慕。」不錯,何西阿是個渴慕的先知,是一種神對人的愛及忍耐的化身。歌蔑的不忠使他進入神因人而生的悲愁,也明白到那深邃的、忍耐的、盼望的愛,就如神對他自己的子民所施的愛一樣。 我們對神的愛瞭解得太膚淺了。我們不肯多花時間在其上,因此只知道他是個憤怒的、兇殘的、威嚇的神。不錯,神對罪的確是如此;他既是道德律的頒怖者,是人類的管治者,他對罪就不能容忍。神不單不願意容忍罪,他聖潔的屬性亦是叫他不能輕忽罪,但這不是他全面的屬性啊!比對罪的憎恨更強的就是他的愛,這是何西阿書所代表的,也是福音書中浪子比喻所要說明的。 神對人的關係有四重意義——(1)創造主;(2)君王;(3)審判官;(4)父。神創造人的基本動機在那裡呢?他對人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呢?神創造人為的就是佔有人嗎?他創造我們為的就是統治我們嗎?或是他創造我們目的就只是審判我們嗎?不,都不是。創造主、君王、審判官這三種關係都不是他創造我們的最終動機,最大也是最終的動機是他要作我們的父。神創造我們,目的就是要我們與他有交通,換言之,我們若犯罪,就會傷了神滿有慈愛的心腸;進一步說,我們若破壞了神的律法,我們也會同時破碎神的心,加略山的故事就表明這一點了。不管是何西阿那心靈受創傷的丈夫的喻意,或是主所說那憂傷等待浪子之父,其總意就是告訴我們:人若犯罪,就會叫神憂傷。迷失的靈魂之會叫父神傷痛,是因為他們對神的心來說是迷失了。 我們在這裡還要補充一下以色列拜金牛犢的意義。這個所謂代表神的聖物是神所容許的嗎?十支派一切的罪行都可追溯上耶羅波安在但和伯特利為百姓而設的金牛犢。在何西阿那一代,所有因拜金牛犢和與此有關之邪教風俗己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至終全國上下忘記真神,放情于以祭祀為名,縱欲為實的敗行中。神憤怒的審判若再遲延,他的子民只有落在一去不返的毀滅之中。何西阿時代人怎樣因拜金牛犢而自招審判,我們今天可曾因而得鑒戒?沒有,可悲的沒有。今天在天主教的教堂中安置了無數的偶像,他們也如昔日十支派的人說:這是代表耶和華的。但在實際上是不是如此?不,領導他們崇拜的是那偶像本身,是與偶像有關的一切制度。這就敞開像異教徒一樣的拜祭之門,至終只會招來神極大的憤怒和審判。因此使徒約翰勸勉我們:「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約壹五21) 我們這些更正教人士有沒有犯這種罪?真可悲,我們也沒有學到功課。近年來因著講解神話語的職事日趨式微,教會就發展了一套空洞而叫人厭煩的儀式。這一套儀式亦成了敬拜的根據,儀式行完了,敬拜也就完了。人既得不到聖經的教訓,也就空洞洞地離開禮拜堂。聖經教導的沒落就引到人心趨向世俗小學的情形,人亦愈來愈覺得坐在禮拜堂內是浪費時間的。教牧人員為彌補這個缺口,就不單不復興教導聖經這個重要的任務,反倒學效世俗的方法,用各種各樣不合聖徒體統的東西來吸引會友一時之興趣。於是教會淪為社會福利機構的有之,淪為道德重整大會之會社有之,結果神亦被排擠於門外了。這一切都像粉飾的屍骸,不管外表怎樣好看,裡面仍然是死的,是發臭的。但伯特利的金牛犢回來了,求神保守我們脫離它的網羅。 叫人能亨通,國得昌盛的是神的道,是要人忠心地傳播,信徒躬身地實行的道。因此「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 第八十七課 何西阿書 之二 題示:請再讀本書一遍,四至十四章兩遍。這一段最好用不同之譯本來讀。 「我們若看日晷,就知道日晷上的度數及數目字是多麼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太陽啊。太陽若不照在其上,我們就不知是什麼時候。這跟神的話是一樣的,也許我們都明白聖經上的字義,但神的光若不照在其上,我們對屬靈的事就一無所知。他若光照,我們就因著他而能知萬事。」
——查理士·西緬 何西阿書 「愛和忍耐的先知」 Ⅰ 以色列的罪不能容忍:神是聖潔(四~七)
五重責備(四、五)
佯作悔改(六)
不能醫治(七) Ⅱ 以色列將要受罰:神是公義(八~十)
審判的號筒(八)
本段全論將臨之憤怒(九~十) Ⅲ 以色列將要復興:神是慈愛(十一~十四)
神的盼望(十一1、4、8等)
神的責打(十二、十三)
愛的勝判(十四) 本課要研究何西阿書的主體,即四至十四章。不少人努力研究,仍不能找出本書之脈胳,這是情有可原的。不單如此,何西阿先知的風格相當獨特,全不顧什麼起承轉合的規則,這叫譯聖經的人尤感頭痛。中文和合本的翻譯算很成功的了。英文欽訂本的何西阿書不少地方都會叫人感到不知所謂的,不是動詞的時式混亂了,就是事件之先後次序倒轉,讀起上來就倍感困難。修訂本作了不少改進,但若是可能的話,多參考幾種新譯本總是好的。(單就何西阿書而言,新英文聖經——New English Bible——的翻譯十分特出,值得參考)。有時雨中看山的經驗頗像讀聖經的,起初煙雨濛濛,只有山巒起伏之模糊輪廓。到雨過晴天了,不單煙消雲散,連下雨前的迷蒙都給雨水沖去了,山巒之清新玲瓏就會叫人心曠神怡。讀聖經也是這樣,我們若不能明白書的主題,作者的思想路線,讀起上來就索然無味;能堅持到底的,他終會有雨過晴天的時候,那時心靈就不單能與作者相通,也更能就自己所處之環境來應用聖經永活的道。讀聖經的目的就在這裡。 就本書而言,我們若能明白三大段的彼此關係,和每段的資訊中心,自然就能欣賞本書之完美,更能就讀者個別之情況來應用了。 本書第一大段是頗明顯的亦即是四和五章;它們是耶和華向以色列人的第一次責備。為使我們容易看出作者陳述之層次,不妨花點篇幅來把重要的經文分節列明。 耶和華的憤怒(四至五章) (1)對全國 四 1 以色列人哪,你們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與這地的居民爭辯,因這地上無誠實、無良善、無人認識神。 2 但起假誓,不踐前言;殺害、偷盜、姦淫、行強暴,殺人流血連接不斷。 3 因此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獸,空中的鳥必都衰微,海中的魚也必消滅。 (2)對祭司 4 然而人都不必爭辯,也不必指責,因為這民與抗拒祭司的人一樣。 5 你這祭司必日間跌倒,先知也必夜間與你一同跌倒;我必滅絕你的母親。 6 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 (3)戒猶大 15 以色列啊,你雖然行淫,猶大卻不可犯罪,不要往吉甲去,不要上到伯亞文,也不要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 16 以色列倔強猶如倔強的母牛,現在耶和華要放他們,如同放羊羔在寬闊之地。 17 以法蓮親近偶像,任憑他吧。 18 他們所喝的已經發酸,他們時常行淫,他們的官長最愛羞恥的事。 19 風把他們裹在翅膀裡,他們因所獻的祭必致蒙羞。 (4)對祭司、人民及王室 五 1 眾祭司啊,要聽我的話,以色列家啊,要留心聽,王家啊,要側耳而聽:審判要臨到你們,因你們在米斯巴如網羅,在他泊山如鋪張的網。 2 這些悖逆的人肆行殺戮,罪孽極深,我卻斥責他們眾人。 3 以法蓮為我所知,以色列不能向我隱藏,以法蓮哪,現在你行淫了,以色列被玷污了。 4 他們所行的使他們不能歸向神,因有淫心在他們裡面,他們也不認識耶和華。 (5)以色列必受罰 8 你們當在基比亞吹角,在拉瑪吹號,在伯亞文吹出大聲,說便雅憫哪,有仇敵在你後頭。 9 在責備的日子,以法蓮必變為荒場,我在以色列支派中,指示將來必成的事……… 14 我必向以法蓮如獅子,向猶大家如少壯獅子;我必撕裂而去,我要奪去,無人搭救。 15 我要回到原處,等他們自覺有罪,尋求我面,他們在急難的時候必切切尋求我。 留心再按上面的分段來讀一遍,作者的思想組織不是頂活現嗎?他的感情不是頂深厚嗎?不單如此,第六和七章是續論前一主題, 這一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四、五、六、七章就屬同一組的了。我們再舉一例以說明它們的關係。在這一段聖經中所用的字和表達的意念中,是十分相近的。第五章中主曾兩次說他要離開以色列: 「他們必牽著牛羊去尋求耶和華,卻尋不見,他已經轉去離開他們。」(6節) 「我要回到原處,等他們自覺有罪,尋求我面,他們在急難的時候必切切尋求我。」(15節) 五章最後一節和六章第一節,是應該有一個「說」字相連起來的:「他們在急難的時候必切切尋求我,說:來罷,我們歸向耶和華……」但他們之所謂歸向耶和華不是真心的,因此耶和華就立刻明指其非:「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們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向你怎樣作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六4)這個「歸回」在六和七章再度出現: 「來罷,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六1) 「以色列的驕傲當面見證自己,雖遭遇這一切,他們仍不歸向耶和華他們的神,也不尋求他。」(七10) 「他們歸向,卻不歸向至上者。」(七16) 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是四、五、六章中,「知識」或「認識」一詞不斷出現: 「以色列人哪,你們當聽耶和華的話,因這地上……無人認識神。」(四1) 「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六6) 「來罷,我們歸向耶和華……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六1~3) 「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四6) 最後一點,第六章最後一節的下半節說:「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但主的話仍未說完的,因此不應在這裡就中斷了。第七章第一節不是明顯地應接在第六章的話?前面說以色列家的主正要返回以色列家,第七章就說以色列家的罪叫神十分作難。在修訂本中,第七章之起頭第一個字是用小草寫的,表明是接著六章最後一句為一整句。和合本的譯法不大看得出,讀者可試看下面之排例(按修訂本): 「猶大啊,你的收場已經命定了。」(六11下半) 「在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11節上半) 「在我想醫治以色列的時候。」(七1上半) 「以法蓮的罪孽,和撒瑪利亞的罪惡就顯露出來。」(七1) 這樣譯法不是很一致嗎?神要醫治他們,他們卻屢屢犯罪。這個思想,在七章十三節再度出現——「我雖要救贖他們,他們卻向我說謊。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四、五、六、七章不斷出現的字或詞,在後面幾章聖經中就不再出現了;這樣看來,四至七章是同屬一組就無可懷疑的了。全段經文的總意就是——以色列全地無人認識神(四1、6);這是他們萬惡之首(四、五章)。他們既不知悔改,任意行惡;耶和華就立意刑罰他們,離棄他們(五6、15)。這時以色列人就假意說要「歸回』耶和華,要追求「認識」他,因為他們以為再「過兩天」或「第三天」,他就「必使我們興起」(六1~3)。但他們的所謂「歸回」是徒具外表的,因此耶和華就說,「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六6)。但耶和華的愛使他不能含忍,他要歸回醫治他們。正當他要歸回,他們的罪又再重現,使他不能歸回。全段的意思就是以色列人的罪己深至無可饒恕,他們的惡已是使神無法容忍,唯今只有等候審判了。 八至十章 何內阿書餘下幾章之信息很容易就看出來。四至七章是說以色列人的罪己深至極處;八十十章表明神極其嚴厲的審判必速速臨到他們。第八章一起頭就說:「你用口吹角罷」(或直譯「把角放在口邊罷」)——意即表明刑罰已近,要吹角喚醒沉睡的人。從八章起,幾乎每一節或每隔一節就用很重之字眼來表明神的憤怒,我們且舉出一些例子來看—— 「敵人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八1);「他們必呼叫……仇敵必追逼他」(3、2節);「撒瑪利亞啊,耶和華已經丟棄你的牛犢,我的怒氣向拜牛犢的人發作……」(5節);「撒瑪利亞的牛犢必被打碎……他們所種的是風,就是發苗也不結實,即便結實,外邦人心吞吃」(6、7節);「以色列被吞吃,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8節):「至於獻給我的祭物,……耶和華卻不悅納他們;現在必紀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 (13節);「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 (14節)。先知書使用如此嚴厲字眼的,何西阿可說是一典型代表。全段中的主要信息是: 「以色列人必知道降罰的日子臨近,報應的時候來到……耶和華必紀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九7~9)總其意即,八至十章乃是說「以色列的審判必速速來到,以色列家的報應必不延遲。」 十一至十四章 本書最後一大段的語氣跟前面十章聖經全然不同,毛頓博士(Dr.R.G. Moulton)稱這段聖經為「神的盼望」;不錯,那是神愛的盼望!看本段第一節:「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再看第四節:「我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再看八、九、十,和十一節:「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啊,我怎能棄絕你……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另參十二6、9、10,十三14,十四6。 本段充滿的都是神回顧昔日他愛以色列人的光景(十一1~4、8、9,十二3~6,十三4~6)。雖然他們因著犯罪而招刑罰(十一5、6,十三3、7、8、13);但神是多麼不忍如此行,因此緊接上述各節的,都表現出神因刑罰而引起的憂傷。 本段最重要的信息乃是神愛的最後勝利——多美麗莊嚴的結局:審判過去了,罪惡忘記了,他們的叛逆亦已醫愈,現今神的愛要率領他們。本段最後一節只是一個跋言,全書的總結應該是第八節:「以法蓮說:我與偶像有什麼關涉呢?」耶和華即回應說:「我必顧念他。」以法蓮再說:「我如青翠的松樹。」耶和華答道:「你的果子從我而得。」多完美的關係! ── 巴斯德《聖經研究》 何西阿書精華(漆立平) 第二十二講
主前第八世紀的小先知書 《阿摩司書》
《何西阿書》《彌迦書》 貳、《何西阿書》 一、《何西阿書》的作者與寫作時地 1、何西阿也是向以色列人傳神話的先知
因他是「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
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 備利的兒子何西阿。」(何 1:1)他是與阿摩司同時代的人,
可能比較稍晚幾年,大約在主前 755 年左右,開始他傳神話 語的職事。
2、「何西阿」的意義乃「耶和華是救恩」 「何西阿」(Hosea)名字的意義乃是「救恩」,或「耶
和華是救恩」。本書中的信息,顯示了神對背逆的以色列的 救恩故事。包括了神所曾作成的工作,以色列人反覆悖逆的 光景,神一再的容忍與拯救。他們的繼續頑梗,先知告訴他們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與禍患。神對他們有不變的愛,對他
們發出悔改歸回的呼籲,並有賜福的應許。《何西阿書》是 將神對以色列人的救恩故事,說的最細緻完整的書。 3、何西阿是備利的兒子,其妻名叫歌篾 歌篾是滴音的女兒(何 1:1),何西阿奉神之命娶她為 妻。她並不是一個好女子,而是一個淫婦,神卻叫何西阿娶
她為妻,並且以愛愛她。她為何西阿生了二子一女,都由神 為他們取名。神以何西阿的整個婚姻與子女故事,來豫表神 與以色列子民之間的關係(何 1:2-9)。以色列是悖逆不忠 之民,像歌篾的淫亂性情,何西阿豫表神,以永遠不變的愛, 來愛以色列民,一再的為愛贖回她。 4、何西阿先經歷妻子背叛然後才傳神的話
神是叫何西阿先奉命娶妻,生兒育女取名,又經歷了妻
子不貞的淫亂背離之痛苦後,他又憑神所賜之愛,將被人遭 踏遺棄的妻子再贖回之後,才叫他開始傳神的話。所以,何 西阿的蒙召是在婚前,不是在婚後,神使他的結婚生兒育
女,都是先知所傳信息的一部分。這是何西阿職事上的一大 特點。 5、正當以色列已經非常墮落腐敗荒涼之時
何西阿蒙召傳神之話時,是北國以色列正在往滅亡中直
奔之際,那時神已經對他們的背逆犯罪,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因此,宣告他們滅亡的日子不遠,稱歌篾所生的兒子取 名叫「耶斯列」(審判),稱他們的兒女為「羅路哈瑪」(即
「不蒙憐憫」),與「羅阿米」(即「非我民」)。雖然如 此,神仍然差遣先知去,傳呼籲他們悔改的信息。何西阿可 謂是繼阿摩司之後,專程去向以色列傳悔改信息的第二個先
知。 6、何西阿遭遇與阿摩司相似的困難與扺擋
由於何西阿所傳的信息,絕大部分都是對以色列人的譴
責,以至他也不被君王與祭司貴胄所接受,遭到以色列人的 反對。他所傳的信息也以詩歌為主,以唱歌的方式去口傳。 他也把所傳的信息寫成詩歌,成為文傳的內容。他自己唱,
也教人唱,藉著傳唱,將神的信息傳開。所以,《何西阿書》 除了第一章和第三章有關他婚姻與子女的事,以記述文體記 錄外,其他部分全以詩體寫成。他傳唱的地方,大概也以伯
特利或撒瑪利亞一帶為主。 7、何西阿傳信息直到以色列國被滅亡為止
他在以色列國作先知,盡傳神話語的職事約有三十五年
之久。他可能也是親眼看見以色列國因輕視神的警告、責 備、預言、和呼籲,而被滅亡的先知。換言之,他也作了為 以色列國送終的先知。(主前 722 年) 8、《何西阿書》的全部內容大約完成於主前 725 年前後
像《阿摩司書》一樣,本書也可能是由後人蒐集編成一
卷。本書的歷史背景,可見於《列王記》下 14-18 章,以及 《歷代志》下 26-31 章。 二、《何西阿書》的特色與重要性 1、本書是第二卷專論北國以色列的先知書
因這卷書中充滿了神對以色列無盡的愛,在小先知書中
被排在第一,這是一卷神對以色列表達了「永遠的愛」之書。 裏面有許許多多神對以色列子民,所發出的愛的呼喚。雖 然,以色列民並不是一班值得蒙憐憫,或值得神特愛的子
民。但是,神就是非常執著的愛他們,要把他們作成一班蒙 憐憫,蒙愛的子民。這就像何西阿所娶的妻,與她所生三個 兒女名字的意義所示。 2、本書告訴子民他們背逆使深愛的神痛苦
就如一個人的妻子,背棄她的丈夫去做淫婦,使深愛她
的丈夫難過病苦。但是,神卻要何西阿仍然去愛已作淫婦的 妻子,這種愛就叫「永遠的愛」,就是不因妻子的背叛而改 變的愛。神就是以這種愛,來愛以色列子民。 3、神的愛要使煩惡的人成為蒙憐憫的子民
一個淫婦所生的兒女,本是令人煩惡的,是會受到報復
審判的「耶斯列」,也是「不蒙憐憫的」(羅路哈瑪),「不 會被當作子民的」(羅阿米)。但是,一個有真愛的「丈夫」, 卻不想報復「耶斯列」,他只想施恩給她的子女,要使她的
兒女「蒙憐憫」(路哈瑪),當作他的「子民」(阿米)。 這就是神對以色列人的態度和心意。主神對我們這些新約之 下的兒女,也是這樣。 4、神的愛並非對祂子民和兒女沒有管教
在另一方面,《何西阿書》也告訴子民,要認識耶和華
神也是聖潔公義的神。雖然神愛子民,但對於子民的悖逆犯 罪,祂不能縱容。祂的責備與管教,甚至祂的懲罰與審判, 都是為達到祂永遠之愛的目的。祂斷不能讓祂的子民與兒
女,將他們的罪惡與敗壞,帶到與祂永遠愛的關係裏去。所 以,祂要一面責備,警告,預言祂的管教;祂又一面呼籲子 民悔改回轉,預言祂的救恩應許。祂以深切的愛,呼籲子民
回轉,免受責罰,祂也以無限的愛勸子民悔改,領受新生命 的祝福與救恩。 5、《何西阿書》是一卷愛與管教交織的書
神是心有愛,話語中有恩的主。神也是公義,有權能責
罰的主。神並不偏待人,無論是百姓、祭司、君王、與領袖 的錯謬背道,祂都譴責。對於拜偶像的、無悔意的、祂都明確的警告,預言他們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在《何西阿書》中,
先知向他們發出了三番的責備、也宣達了四回合悔改歸向神 的愛的呼籲。 三、《何西阿書》的主要內容與分段綱目 《何西阿書》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1、 記載他奉神之命娶妻,與生育兒女並命名的事實經 過。(何 1:1-3:5) 2、 神對以色列背逆的責備,與愛的呼召歸回的呼籲。(何 4:1-13:16) 3、先知勸以色列人悔改,神有醫治復興的應許。(何 14:1-9) ── 漆立平《聖典舊約精華》 何西阿書──淫妻三兒女表記的先知(張向晨) 何西阿之名意:耶和華救恩 先知娶淫婦,表記神救贖的子民背道另有所愛。 五個兒女的名字意義貫穿全文,顯明神子民真實的光景與神的拯救之路。 一,耶斯列:名意神栽種的,神驅散的選民 表示教會是神栽種在基督裏的新造,背道墮落時,神管教驅散他們在列 中受熬煉,教會與世界同化產生罪惡、腐敗、枯乾。 二,羅路哈瑪:名意不蒙憐憫的 在神管教之下神的憐憫恩典離開了,直到他們悔改歸回。 三,路哈瑪:蒙憐憫的,因神的光照、啟示、管教, 使他們歸回悔改,又恢復與神的愛之聯合,蒙神憐憫看顧。 四,羅阿米:非我民 當選民,教會另有所愛時,脫離基督為元首之地位,與神隔絕之兒女,不再有神之民的實際,地位成了虛假,名存實亡。 五,阿米:是我民 選民,教會經過神的管教,回轉歸向神,恢復神子民的實際,名又活過來。 大綱: 有七次愛的循環呼召,神光照─→管教─→啟示─→歸回(15次) 一,選民的悖逆與父神的挽回 一章~二章1節 二,堵絕罪惡與神的永愛 二章2節~三章 三,無知識而滅亡引向認識神 四章~六章3節 四,以法蓮背叛的歷史與神的救贖 六章4節~八章 五,列數選民罪行與神的應許 九~十一章 六,神公義的刑罰必臨與神的差遣 十二~十三章 七,選民歸回得豐盛的生命 十四章 [十四章5節] 神是天上的糧,甘露降下滋潤枯田。得生命有見證如花開放。 [ 6節] 如樹扎根在溪水旁,表示主是活泉,生命汁漿不斷供應,枝條延長,表示擴展生命境界。榮華如橄欖樹,表示主的生命是經過壓榨成油,點燃金燈台,使教會發光有見證的根基是客西馬尼園榨油的捨己爭戰禱告。 發出香氣是因玉瓶打破,舊人破碎,裏面的寶貝基督顯出莫大的能力。 [7節] 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人,住在基督裏必歸回向神,生命發旺有生命之糧的供應,有花的見證,葡萄樹開花結果是基督徒生命的延長。祂就是葡萄樹,踐踏成酒,發出香氣。 [ 8節] 如同青翠的松樹,永不枯乾。 列舉神兒女的罪行: [一章2節] 教會在地上離棄神 與世界聯合,以外邦人為元首,聽從世界政權,不以基督為元首,政教合一,如同騎在獸上的女人,神看教會是淫婦。(參啟十七章;雅四4;利十一章) [二章] 淫亂的後果 是顯出醜陋的本相,生命枯乾,事奉無路,失去神的恩賜與屬天的福分,到時神必拯救,需付出重大的代價。 [四章1~2節,七章1節] 無誠實,作假見證,滿口謊言,掩蓋真相,奉承人,為己利益求榮。 無慈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讀經不禱告,吃喝玩樂,彈彈唱唱,不認識神,無知無識。盲目跟在瞎子後面走,勾心鬥角,偷竊神的榮耀,樹立己名,因嫉妒殺人,流無辜人的血。 [四8節] 祭司,教會的領袖 藉著信徒犯罪來養活自己,把信徒引入世界,為己而活,求財,名利,地位。 [12~13節] 求問偶像,不認識神的人掌管教會 信徒凡事照他們指揮的去行。這淫心使之失迷,離棄神,與神失去關係。 教會一切活動是人與人的關係,不聯於元首。 [16~17節] 倔強,不肯悔改,神放棄他們,任憑放肆,落在仇敵手中受盡戲弄、折磨。 [五章5節] 驕傲,在黑暗中無光,不認識自己也不認識神, 自以為在事奉神,其實是神看為作惡的人。(參太七23) [7節] 詭詐對神心不誠實,失去神顯大能的幫助。(代下十六9) [11節] 聽從人的命令,被人控制、欺壓 不聽從神,懶惰,不肯下功夫從神得啟示,任人安排。(徒五29) [六章4節] 愛神的心刻變時翻,像晨霧即消, 沒有生命十字架的根基,愛神不是從基督的生命出來,乃是為己。 [7節] 如同亞當背約,為己利益背叛神。 順從神是從捨己而來,捨己是從基督愛的捆綁而來;經歷基督的愛是從親近神認識神而來。(林後五14) [8~9節] 行的道是殺人流血,領袖結黨殺人,把信徒引向世界, 不化功夫親近神,所以不明白神的旨意,也不能行神的旨意。 [七章3節] 為討人喜歡不惜出賣神行惡, 撒謊求領袖喜歡,為己的名利地位,為一碗紅豆湯出賣長子名分。 [4節] 心中淫亂另有所愛,背叛神,一有機會就顯出來。 [7節] 首領不求告神,以開會代替聖靈的管治。 [8節] 沒有翻過的餅,存偏見,不客觀。 [9節] 滿頭白髮,衰老,生命不新鮮無活力,是傳統,教條。
[11節] 求助世界勢力來管理教會,以社會歌唱家,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控制教會,實質是社交組織,假冒的教會,轉向巴力。 [ 16節] 領袖口中狂傲,被世界征服,失去神的同在,倒在刀下。 [八章1節] 不遵神命,干犯神的律法,讓邪靈乘機而入。 [ 4節] 自立首領,以全民投票立領袖,體貼肉體享受的人佔上風。 [ 9節] 獨行野驢,放肆,不受真理朿腰,任意妄為是人類第一個罪,也是最大的罪。 [ 11節] 增添許多祭壇去犯罪,各種出於人的世俗活動充滿教會。 [13節] 獻祭給神的東西,佔為己有,偷竊奉獻款。 [ 14節] 藐視神,只愛自己,造地上的宮殿,不建造天上的房屋。(該一章) [十一章2節] 塞耳不聽神的呼喚,逃避神,不讀聖經不知道神是烈火。 [十二章7節] 把屬靈的事商業化,出版無生命的書為賺錢,為出名。 ―― 張向晨《聖經六十六卷》 何西阿書(大衛鮑森) 大衛鮑森-38何西阿書
神常用婚姻來預備先知,讓他們能夠體會神的感受,何西阿在婚姻中得到神很特別的指示,他從親身的經驗中學到許多功課。何西阿書第一章在講他妻子所生的三個孩子,第二章在講他的妻子──受到責備、報應和重建,第三章在講何西阿這個丈夫──他忠於妻子,他堅持妻子要盡到本分,他的妻子敬畏他。一到三章都在敘述故事,第四章到最後一章的信息,都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整卷何西阿書的主題是:人不忠心,但神是信實的,人和神的愛完全相反,神對以色列的不滿原因在此,祂對他們的憐憫原因也在此。 阿摩司在伯特利傳道十年以後,又來了另外一個先知,這是神差到北方十支派的最後一個先知,這是神最後的話語,最後的警告和最後的懇勸。我說過這個先知的預言和阿摩司的預言大不相同,他的話充滿了感情,比較不是責備,是要吸引他們來,而不是要警告他們,是溫柔,不是嚴厲,憐憫多過公義。這是北方十支派消失以前,神最後一次懇勸他們,所以我們要特別特別注意。這裡有一個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整個預言,希伯來文是chesed,這個字第一個音節的發音是/h/是喉音,在英文裡面並沒有這個字。要知道我們的聖經只是翻譯本,並不是原文,所以會有一些限制。在英文裡面,沒有舊約聖經的chesed這個字,也沒有新約聖經的agape這個字,沒有英文字能夠徹底的表達這兩個特別而且又美麗的字。 何西阿書筆記(霍默希特) 何西阿書筆記 《何西阿書》總覽及結構 先知其人: 除了先知是備利的兒子以外,有關他的情況人們一概不知。第二、三章中有關其身世的資料是特為教導以色列而準備的,所以從這部分內容中我們無法得到更多的情況。 時間: 何西阿比阿摩司晚做先知。書中唯一提到的北國的王是指耶羅波安二世;而書中所列舉的最後一位南國的王是在西元前728-687年間在位的希西底。我們可以推測,何西何生活在撒瑪利亞淪陷(西元前722年)之後,他無疑是在猶大度過他的晚年。 諸王: 以色列:耶羅波安二世(西元前793-753年)是耶戶(Jehu,西元前841-814年)王朝中最後一位比較重要的王。他被膏立去摧毀巴力崇拜以及亞哈家(House of Ahab,王下9-10章)。因為他忠實地執行上帝的命令,上帝應許他的四代兒孫一直作王:1)約哈斯(Jehoahaz,西元前814-798年);2)約阿施(Joash,西元前798-782年);3)耶羅波安二世(Jeroboam,西元前793-753年)以及撒迦利雅(Zechariah,6個月)。本書的主要人物是耶羅波安二世。以色列歷史上的其他王,如,沙龍(Shallum,西元前753年)、米拿現(Menahem,西元前753-742年)、比加轄(Pekahiah,西元前742-740年)、北加(Pekah,西元前740-732年)、何細亞(Hoshea,西元前732-722年)都沒有提及。 猶大:烏西雅(Uzziah,西元前791-740年);約坦(Jotham,西元前751-732年);亞哈斯(Ahaz,西元前735-716年);希西家(Hezekiah,西元前728-687)。 亞述:提革拉毗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西元前745-722年);撒縵以色五世(Shalmaneser V,西元前727-722);撒珥根二世(Sargon
II,西元前722-705年);西拿基立(Sennacherib,西元前705-681)。 事件: 耶羅波安統治後期,國事興旺,但他的死卻引發了混亂。耶羅波安、撒迦利雅、沙龍、米拿現都在西元前753年作王。提革拉毗列色攻打米拿現並迫使他投降。比加也被提革拉毗列色擊敗,而何細亞則被扶植上臺。當何細亞反叛時,撒縵以色五世攻佔了撒瑪利亞,並擄走了當地的居民。撒珥根二世也在西元前722年擄走了許多俘虜。他又在西元前711年進攻了非利士(賽20章)。 總覽: 上帝借用何西阿與歌篾的婚姻來喻表以色列及其與上帝的關係。以色列破壞了上帝所立的約,正如歌篾破壞了她與何西阿所立的婚約。以色列人因為不認識上帝而敬拜偶像、得罪了上帝。也因為不認識上帝。他們才作出向木偶求問的荒唐事。以色列人敬拜巴力神,這是一種生殖崇拜。人們相信通過敬拜巴力,他們就會五穀豐登、兒孫滿堂。因為他們的偶像崇拜,上帝聲言要責罰他們。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懲罰發生在西元前722年:那一年撒瑪利亞淪陷,百姓被擄。雖然如此,上帝與以色列所立的約仍然是無條件的。所以,在末世的時候以色列將得到復興。這些都在喻表中向人說明了,尤其是在11、14章中。 結構: 序幕(1-3章);發展(4-14章) 婦女: 1:2 你去娶淫婦為妻 2:2 你們要與你們的母親大大爭辯 �� 以色列的偶像崇拜(4-7章) 3:1 你再去愛一個淫婦 兒女: 1:4 耶斯列(Jezereel) 1:6 羅路哈瑪(Lo-ruhamah)
2:4 不憐憫 1:9 羅阿米(Lo-ammi)
淫亂而生的兒女 �� 對以色列的審判(8-10章) 2:6 籬笆 3:3-4分居 2:8-13 復興: 1:10-11 耶斯列(Jezereel)/阿米(Ammi) 2:14-23 巴力(Laali)/伊施(Ishi) 耶斯列(Jezereel)/路哈瑪(Ruhamah)/阿米(Ammi) �� 以色列的復興(11-14) 3:5 回轉,尋求上帝 I.歷史背景 以利沙派耶戶去擊殺亞哈的全家(王下9:1-10:36)。耶戶遵命行事,殺了數以百計的人。但他沒有吸取以前的教訓,被上帝所譴責:“只是耶戶不盡心遵守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律法,不離開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王下10:31)因為某種原因,上帝不喜悅他的行為,預言要責罰他的全家(何1:4)。這對耶戶家的責罰的預言表明,耶戶王朝在何西阿的時候仍舊存在著。耶戶在西元前841-814年間在位,約哈斯為西元前814-798年、約阿施是西元前798-782年、耶羅波安西元前782-753年(其中至少14年與他人共同執政)。沙龍在耶羅波安之子撒拁利雅登基六個月後將他謀殺。 假設何西阿的事工是始于耶羅波安二世統治的後期,他因此有可能經歷了米拿現行(西元前752-742年)、比加(西元前752-742年)以及何細亞(西元前732-722年)的執政時期(這一推測是根據1:1提及的南國諸王的情況,北國淪陷時希西家仍在位)。這期間,往年的樂觀景象消失了。如果科恩的觀點是正確的,即,《阿摩司書》的前兩章反映了以色列的太平盛世正在衰落,那麼在耶羅波安死後形勢就急劇惡化,因為亞述人不斷侵佔以色列的土地,迫使其進貢,最後侵佔撒瑪利亞,擄掠當地居民到其他的城市;這些都是先知阿摩司所預言的。 本書中亞述被八次提到,埃及十三次(儘管其中五次是指過去的事)。以色列的強大對手是新亞述帝國,它逐漸控制了帝國的西部地區,並驅逐一切敢於反抗的人。對此,從賽36章中伯沙基(Rab Shakeh)對希西家所說的話中可以略見一斑。 II.先知何西阿其人 除了何西阿是備利的兒子、他娶了一個名聲不好的女人並生了三個孩子以外,我們對他一無所知。他是以色列人還是猶大人,或像其他的一些先知(如耶利米)一樣是個祭司,都不得而知。 先知的婚姻所引起的爭論及探究,幾乎比其他任何舊約先知書的經文都多。羅利(H. H. Rowley)在一篇關於這個問題的文章中傾向于一種傳統上一直被接受的觀點:何西阿在上帝指示下娶了一個淫亂的女子。他們第一個孩子耶斯列(Jezereel)是歌篾與何西阿所生的;而有人認為其他兩個孩子並不是何西阿親生的(這取決於如何解釋2:4)。歌篾離開何西阿,和她的情夫們同居,但上帝指示何西阿將她領回家。歌篾無疑因負債累累而成為奴隸,所以何西阿不得不將她贖回。 上帝讓何西阿娶了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又在她與人通姦之後領她回家,這其中的倫理問題使一些試圖否認何西阿在娶歌篾前她就是個道德敗壞的人。然而否認這一點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儘管上帝知道她會墮落,他仍讓何西阿娶她為妻。我們或許應該接受這樣的事實,即,上帝總是讓他的先知作一些難辦的事,例如赤身赤腳行走(以賽亞)、吃糞便(以西結)等等。
III.何西阿的信息 有人認為,阿摩司傳達的是嚴厲的懲誡的信息,而何西阿宣講的是愛。法爾(G. Farr)對此有精闢的分析。他認為何西阿和阿摩司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他講到上帝要嚴懲耶戶在耶斯列殺人的罪行)。他甚至認為何西阿反而比阿摩司更加嚴厲,但只有忽略《阿摩司書》最後的部分,即上帝應許以色列將來蒙福,這個觀點才可能成立。雖然如此,他向人表明,上帝讓何西阿接受這一災難性的婚姻,借此教導他愛與恩典的道理,從而展示了上帝對他子民奇妙的愛和恩典。他對hesed這一重要的希伯來單詞的論述表明:“對於何西阿,最重要的是上帝因他的愛寬恕人、復興人;這種愛是人不配得的,是出於愛本身,而不是其他什麼動機。”“hesed”一詞出現在2:19、4:1、6:4-6、10:12、12:6中。 何西阿很看重知識:“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的上帝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4-6)這裡的知識不僅僅是理智上的認識,它是與人和耶和華之間正確的關係緊密相關。本書的最後一節經文總結了這一真理:“誰是智慧人,可以明白這些事;誰是通達人,可以知道這一切。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義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卻在其上跌倒。”(14:9) 和阿摩司一樣,何西阿也告訴人說,上帝恨惡人們毫無實質內容的宗教禮儀:“至於獻給我的祭物,他們自食其肉,耶和華卻不悅納他們。現在必紀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他們必歸回埃及。”(8:13) IV.《何西阿書》大綱 A.上帝通過何西阿與歌篾的婚姻顯明了他對以色列的神聖的愛。 1:1-3:5 1.何西阿娶了一個淫婦,婚後生了一個兒子,按上帝的指示,給他起名為耶斯列。1:2-5 歌篾這一名字在其他地方是以雅弗的後代的一支出現過(創10章、結38章)。這個名字的意義不甚明確,其詞根的意思是完成、結束。耶斯列也是一個有名的土地肥沃的谷地的名字,它橫跨以色列的北部。這個詞的意思是“上帝撒種”,可能是指這個地方物產豐富。用人名來達信息(如以賽亞的兒子),所傳達的主要是反面的信息:耶戶王朝在耶斯列犯下的血腥罪行必須受到懲罰。耶羅波安二世是這一王朝的最後一位重要的王(他的兒子只在位六個月)。 2.歌篾生下第二個孩子(女孩),按上帝的指示起名為羅路哈瑪。 1:6-7 羅路哈瑪的意思是“不蒙憐憫”。這個小女孩不得不背上“無憐憫”這樣一個名字。憐憫人的上帝(愛我,守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悲,直到千代。出20:6)現在並不憐憫人。這兩節經文是插入語,耶和華說他要憐憫猶大家。這可能是指猶大人抵禦西拿基立而言。 3.歌篾生下第三個孩子(男孩),上帝給他起名叫羅阿米。 1:9 這個男孩名叫“非我民”,他成了上帝離棄以色列民的活的象徵。 4.在預言審判中的希望。 1:10-2:1 希伯來文《聖經》在第一章第九節處結束,這一部分應被當作是自成一體。儘管上帝現在離棄以色列,但這是暫時的,總有一天他們要象海邊的沙一樣,他們要被稱作永活上帝的兒女,而不是羅阿米。其次是,猶大和以色列將合二為一,由一個人來治理。而耶斯列成了榮耀的應許,因為上帝要再次復興他的百姓。那時,他們要向他們的兄弟說“阿米”(Ammi),向他們的姐妹說“路哈瑪”(Ruhamah)。 5.耶和華以何西阿的婚姻對比他和以色列的關係。 2:2-23 經文在耶和華和何西阿之間來回轉換。我個人把這一章看作是有關上帝與以色列人之間關係的比喻,而其中的部分內容也同時指何西阿與歌篾。以色列人犯了姦淫。在整本《舊約》中,姦淫代表偶像崇拜。同時,迦南的宗教也是和性有著密切關聯的,姦淫和偶像崇拜差不多可看成是一回事。“歌篾所愛的人”給她羊毛和麻(2:5),他們實際上是迦南主豐收的神祗;人們相信他們可以帶給人豐富的物產。耶和華聲言要“塞她的道”,直到她說“我要歸回前夫,因我那時的光景比如今的還好”。(2:2-7) 耶和華向人展示了他和巴力之間長期以來的衝突:究竟誰才是創造主。因為以色列人相信巴力能帶給他們豐收,所以耶和華將使他們顆粒無收,使他們不得不承認他是主(2:8-13)。 耶和華應許以色列,有一天他要吸引她歸向他,賜給她財物,那時她就要歌頌讚美他。她將不再說“巴力”而要說“伊施”。“巴力”(Baal)是一個地道的希伯來單詞,意思是“主,或是主人”,其次是“丈夫”。這個詞可能曾被用來形容耶和華是以色列的主或丈夫。然而,這個詞並不是專用名詞,它既被用來指耶和華,也用來指迦南的神祗。所以,耶和華告訴人,在以色列復興的時候,他們將不再用它來形容耶和華是丈夫,而是用單指男人的總稱名詞伊施(Ish),其含義為“我的男人”或“我的丈夫”(2:14-20)。 到那時,三個孩子所預表的反面信息將轉為正面的信息。耶斯列將恢復其基本的含義:我要將她種在這地。上帝要重發慈愛(路哈瑪),百姓要被稱作是“我的民”(哈米
)(2:23)。 6.上帝對他子民強烈的愛顯明在他讓何西阿在歌篾離開他和其他人同居之後將她領回家這一行動之中。 31:1-5 何西阿不得不贖回歌篾(可能是因負債而淪為奴隸,並不是從她的情夫那兒領回)。他領她回家,讓她獨居,遠離男人(可能也包括何西阿自己)。這也是上帝對以色列之大愛的表現,他要人遠離(不信靠)君王、首領、祭祀和各種偶像。在末日,以色列要戰兢地來到上帝面前,並歸回他們的王大衛。以上這些也是預表彌賽亞的作為。 B.何西阿斥責以色列進行偶像崇拜。 4:1-7:16 何西阿的信息不像阿摩司的信息那樣清楚明白。他的信息中包含詩歌、象徵、類比、以及對以色列不忠行為的圖畫式的描繪。我們大致可以這樣劃分:4-7章論偶像崇拜;8-10章論審判;11-14章論復興。 1.強調認識耶和華的重要性。 4:1-19 耶和華與以色列人爭辯,因為“這地上無誠實、無良善、無人認識上帝”。法爾的《<何西阿書>中恩典辨析》對這三個詞作了很重要的分析。誠實有時譯作忠實,原文為hesed。它指上帝對他的子民的慈愛、恩典和憐憫。接受這種誠實的人逐漸地(如詩16篇)被稱作hasid,從這個詞演化出現代的Hasidim。因為上帝厚待他的子民,他願意人也如此彼此相待。認識上帝因而就是知道他給我們的奇妙恩典,並與他人分享這種寬恕的恩典。這樣,“我的民因無知而滅亡”(4:1-6)就不難理解了。 因為1-6節涉及了祭司,接下來的經文可能指的是上帝對祭司的審判。“他們吃我民的(贖)罪(祭)”指的就是祭司們的惡行。祭司並不比普通人強,這樣,“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的意思是指兩者都將受到審判(4:7-10)。 知識的問題(心[認識]是人認識的器官)再次出現。姦淫、酒並新酒奪去人的心,以色列人因而求問無生命的木偶或相信占卜而不是尋求上帝的引領。這種偶像崇拜或姦淫在當時很普遍,甚至新娘也犯姦淫(可能是做某種廟妓)。但是,耶和華不會單獨責罰新娘,因為男人們對此更有責任。“這無知的民必致傾倒。”(4:11-14) 耶和華極力勸阻猶大不要追隨以色列去犯罪。吉甲和伯亞文是祭拜的中心。耶和華說,很難期望以色列歸回他(4:15-19)。 2.耶和華責備以色列和猶大,預言要責罰他們。 5:1-15 在本書中,猶大是第一次和以色列一同受到上帝的譴責。以法蓮因敬拜偶像而受到指責,猶大也犯罪跌倒(5:5)。“到了月朔,他們與他們的地業必被吞滅”(5:7)這節經文不易理解。基爾(Keil)認為這是用局部代表整體的修辭法:新月代表獻祭,它不能幫助以色列,反而證明了他們的失敗。 經文中以色列和猶大前往亞述的事有可能是指在以賽亞的事工中有很重要的意義(賽7章)亞蘭、以法蓮聯盟與亞哈斯之間的爭戰嗎?如果這樣,猶大派人到亞述(強大的君王耶雷布)求援。提革拉毗列色欣然出手,襲擊了撒瑪利亞並抓走了許多戰俘(王下16,17)。然而,以賽亞告誡猶大,正是這些被擄的人將回來審判他們。這就是何西阿所謂的“向猶大家如少壯的獅子”。後來以色列向撒縵以色進貢,暫時延緩了不可避免的命運;事實上這是徒勞無益的,因為亞述不能“醫治你們(猶大)”(5:8-15)。 3.何西阿勸說以色列,並抱怨她的頑梗。 6:1-11 這段經文的開頭部分好像是以色列所作的悔罪的祈禱。沃爾夫認為這禱文提到了雨,因而有迦南宗教的成份。這也就是說,他們把對耶和華和巴力的崇拜混同起來,向耶和華祈求醫治(6:1-3)。 但耶和華拒絕了他們流於表面的悔罪。他們的忠誠(良善)像早晨太陽出來後的雲霧和朝露一樣消失了(6:4)。耶和華借先知的口譴責他們並預言要責罰他們。究其原因,這是因為上帝喜愛良善(即忠誠)勝於獻祭,喜愛認識上帝勝於燔祭。這並不是說上帝反對祭祀制度,而是說他拒絕虛情假意外表上的祭祀(6:4-7)。 百姓的行為證實了上帝對他們的指責。在基列,有祭司在示劍的路上被人殺害。但是猶大仍有希望,上帝將復興他的子民(6:8-11) 4.悖逆耶和華造成的混亂和紛爭。 7:1-16 第七章通過“醫治”一詞使它與上一章聯繫起來。6:1-3的禱文是:上帝雖象獅子一樣撕裂以色列,卻要醫治他們。在7:1中,耶和華說:當他想醫治以色列時,他所看到的竟全是罪惡(7:1-2)。 緊接下來的經文可能反映了以色列被擄前最後一段時間裡的混亂景象。耶羅波安二世死後,一年中發生了兩起謀殺。示拿死後也是這樣。首領們心懷陰謀,熱如火爐,急於爭權奪利,他們“燒滅他們的官長,他們的君王都僕倒而死,他們中間無一人求告我(耶和華)”7:3-7。 以法蓮到外邦人那裡尋求解決自己的問題的途徑。他們雖受到外邦人掠奪,但他們仍不願歸向主。這樣,他們象愚笨的鴿子猶移不定,先投奔埃及,後又投奔亞述。 所以上帝要撒網,將他們帶回來。而當他們聚集(舉行崇拜儀式)求雨(巴力/耶和華)時,上帝將不再應答他們(7:12-16)。 C.何西阿宣講定罪的信息 8:1-10:15 1.耶和華的責罰將要降臨,因為以色列人離棄上帝的律法,轉而敬拜偶像。8:1-14 耶和華吹響準備戰鬥的號角,因為仇敵將要攻打主耶和華的家。以色列受上帝責罰的原因在於他們違反了上帝的聖約,違抗他的律法或命令。 第四節經文是否指何細亞通過謀殺而登位(王下15:30-31)?以色列人似乎變得更加虔誠,但上帝已經丟棄了他們的“牛犢”(8:4-7)。這裡提到了一頭牛犢而不是兩頭,這是因為但支派所在的加利利已被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所攻佔(王下15:19)。提革拉毗列色三世論到這次戰鬥時說:“至於米拿現,我像暴風雪一樣摧毀了他。他……像孤鳥一樣逃竄,(並拜倒在我的腳前?)。我讓他回到自己的地方(,迫使他進貢,)他(向我獻)上金、銀、鑲彩邊的亞麻衣,……我把以色列(即Omri的家,Bit Humria)……所有居民及其財物全數帶回亞述。他們推翻他們的王以加,我就讓何細亞作他們的王。我把他們獻給我們的(貢物)10他連得的金子和1000(?)他連得的銀子帶回亞述。 以色列的損失極為嚴重(被吞吃)。他們派人四處求援,但人們對此漠不關心。然而,既使有人願意,上帝也會攔阻這種幫助。“君王和首領所加的重擔”可能是指向撒縵以色所納的貢物(王下17:3,8;8-10)。 以色列人增設了許多祭壇,同時他們的罪更加深重。上帝有律法萬條,他們卻視而不見。他們的種種宗教活動都無法讓耶和華喜悅。 2.警告以色列不要歡樂,因為上帝要責法她。 9:1-7 應該把這一章和上一章的背景聯繫起來理解(注意8:13;9:3-6歸回埃及的經文),但本章第一節卻顯示了以色列人歡樂的心態。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得以逃脫西元前732年亞述猛烈的進攻。雖然大馬色淪陷,百姓被擄,但秋收帶給人一絲樂觀的心情,這是上一章中沒有的。 上帝責備“你”(第二人稱)(9:1),卻責罰第三者(第三人稱)。沃爾夫認為這可能是在一個公共場合中何西阿的宣講;其中第一節經文可能是針對祭司,然後何西阿轉而警告其他人。“妓女的賞賜”一詞真是一針見血。 如果有人反駁何西阿,認為耶和華的賜福顯明在五穀豐收之中,他的回答卻是:“酒醡不夠以色列人使用,新酒也必缺乏。”不僅如此,他們要歸回埃及,就是上帝曾經拯救他們出來帶他們進入迦南的地方。而其他人要被擄到亞述,他們在那裡將無法獻祭來得上帝的悅納(9:2-6)。 眾人似乎咒駡何西阿是傻瓜,是瘋子。這樣,何西阿可以算是與先知以利沙(王下9:11)和耶利米(29:26)同列。何西阿認為百姓這樣對他都是他們的罪惡所致。第八節不容易理解,但經過一番調整,也許可以看出經文的本義:以法蓮曾作我上帝守望的(而我是)先知,(以法蓮)在他一切的道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抵擋我),在上帝的國中(上帝的家中)懷怨恨(A watchman of Ephraim with my God[and am I]a prophet. Yet
[Epheraim] is the snare of a bird catcher in all his ways [against] me. And
there is only hostility in God’s territory <house of his God>)。在這段經文結束時,先知說那時以色列的罪和便雅憫淩辱利未所犯的罪一樣,後者的結果是引發了內戰,便雅憫支派遭到屠殺(士19)(9:7-9)。 耶和華再次提醒以色列有關她的情況。她象曠野中無用的野葡萄。她不顧上帝拯救她出埃及的恩典,轉向巴力毗珥(Baal-Peor),拜(如在拿細耳)那可羞恥的。這是《何西阿書》中的許多“首先 的事件。《民數記》25:1-5記載了以色列人與敬拜巴力的人媾和的可恥的事情。而在宗教方面,以色列人也有類似的罪行。上帝因而要在他們相信巴力能保佑的事上懲罰他們:懷胎、生兒育女(9:10-14)。 正如基比亞(Gibeah)代表士師時代人們的極端墮落(9:9)以及出埃及中的巴力毗珥(9:10),吉甲(Gilgal)則是代表掃羅在他執政初期背棄他的主耶和華。吉甲顯然也是一個祭祀中心(4:15;12:11;摩4:4;5:5)。上帝的懲罰是將他們驅逐出他的家(即他的國)(9:15-17)。 3.上帝借用兩個比喻,聲言要懲罰以色列。 10:1-15 a. 以色列是茂盛的葡萄樹。10:1-10 耶羅波安二世執政期間,以色列有了極大的發展。但令人痛惜的是,她把所得到的物質上的祝福當作她敬拜異教的神衹的結果。以色列增設了許多祭壇,為的是使之與她的興盛相稱。然而上帝將要摧毀的她的祭壇和柱像(10:1-2)。 何西阿盼望以色列人悔改,承認他們沒有敬畏耶和華。他們認識到人間的君王(何細亞?)不能幫助他們。他們訂立完全無用的約(國與國之間的協定?),公平成為毒藥(poison)(摩5:7;6:12)。伯亞文的牛犢指的是亞述王所征斂的大量貢物。撒瑪利亞及其君王將被亞述吞併。他們將在基比亞(Gibeah)被擊敗;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對他們從士師19章所記載的開始至今所犯的罪惡的懲罰。 b. 以法蓮是馴良的母牛犢。10:11-15 耶和華首先講起以法蓮的被選召。她被上帝看為“馴良的母牛犢“,這是說:她要事奉
上帝。踹谷是一項輕鬆的工作:踹谷的牲畜可以自由的走動,並吃場上的穀物。然而,有更重要的責任要以法蓮來承擔,就是耕田和耙地。這些工作在何西阿看來,代表著一種公義和尋求良善的生活。但以法蓮卻“耕種奸惡,收割罪孽。“(10:10-13) 因為他們的悖逆,上帝要責罰他們。有關沙勒幔(Shalman)和伯亞比勒(Beth-abel)的情況不易確定。有人認為沙勒幔是撒縵以色的簡寫形式,另有人認為他是提革拉毗列色提到過的摩押王撒拉瑪努(Shalamanu)。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他們之間曾發生過一場毀滅性的戰鬥,將要發生的戰鬥會和它相似。何西阿預言,以色列的王將要被完全消滅(10:14-15)。 D.何西阿傳達復興的信息。 11:1-14:9 1.耶和華列舉了他對以色列一直以來的慈愛的作為以及復興以色列的應許。 11:1-11 請參考沃爾夫更有啟發性的論述。他列出其中以第一人稱出現的話,並將第一節中耶和華對以色列的愛和8-10節中上帝的憐惜之情聯繫起來,由此說明本段經文的整體性。 耶和華愛以色列,領她出了埃及。他呼召以色列人作他的兒子,但先知們要求他們悔改的呼籲卻不被人理睬。上帝憐愛以色列,但得不到她的回應。因為以色列人犯罪得罪上帝,雖然他們不會被遣返埃及,他們卻要被擄到亞述,而且上帝要責罰他們的城市(11:1-7)。 耶和華為以色列(第二人稱“你”)感到痛惜哀傷。他為她的苦難而哀痛,並表示他不能像毀滅押瑪(Admah)和洗扁(Zeboim)一樣毀滅她。而且,上帝要象獅子一樣吼叫,把以色列人從西方、埃及和亞述帶回,把他們安置在他們自己家中(11:8-11)。 2.耶和華回溯歷史,譴責以色列和猶大。 11:12-12:14 經文四次提到以法蓮:以法蓮用謊言圍繞我(11:12);以法蓮吃風(12:1);以法蓮說“我果然成了富足”(12:8);以法蓮大大惹動主怒。耶和華譴責猶大(第三人稱)(11:12-12:1;包括雅各,第三人稱)。耶和華又呼籲他們(第二人稱)悔罪(12:6)。12:7-8是上帝的另一次譴責。在12:9-11中,上帝以第一人稱說話。最後,經文回顧歷史,對比先知摩西和先知何西阿的時代,並預言以法蓮被責罰(12:12-14)。 耶和華譴責以法蓮,以色列和猶大充滿詭詐(11:12),其中特別單獨提到以法蓮“吃風”:因為她充滿謊言,行為殘暴,並企圖聯合亞述和埃及來保護自己(12:1)。 猶大是上帝的選民,和以色列一同為上帝所眷顧,她也受到上帝的譴責。雅各的生活對以色列人極具寓意。他與上帝較力,不肯放棄,直到上帝顯明了自己,從而認識了上帝。但以色列卻與上帝敵對,現在上帝催促她歸向他。經文12:6轉換為第二人稱,這種轉換是本書中上帝向人的呼呈所採用的形式(12:2-6)。 耶和華以第一人稱呼籲以色列悔改。以法蓮行事詭秘,吹噓自己的富足(這可能反映了早期以色列比較興盛的時期)。耶和華提醒他們,他是他們的上帝,曾領他們出埃及;他說,他已通過許多先知,各種異象(默示)和比喻啟示自己,但他們無動於衷。而且,到處都充滿了偶像(12:7-14)。 3.對以法蓮敬拜偶像的最後譴責。 13:1-16 以法蓮蒙上帝祝福(茂盛的枝子),但因為他們敬拜偶像,特別是拜巴力,他們不再擁有智慧(13:1-3)。 耶和華再次提醒他們,在曠野中,當以色列年幼的時候,上帝是如此施恩眷顧他們。然而他們卻忘記了他,因此上帝要象獅子一樣吞吃他們(13:4-8)。 他們曾寄以厚望的王顯然不再幫助他們(是否這是指被謀殺的比加[Pekah]和比加王[Pekahiah])。上帝告訴他們,他已在烈怒中將王廢棄了。 耶和華似乎向人表明,以色列的罪惡已到極致,必須受到懲罰,如果落入陰間將無法逃脫。事實上,上帝呼籲死亡和陰間降災給以色列人(13:12-14)。 耶和華用簡潔、形象的語言預言北國的毀滅。這樣一個在上帝的眷顧和引領中開始逐漸興盛的國家,落到這樣毀滅性的結局,真是令人傷心。而這就是所有離棄上帝的人的結局。 4.最後呼籲以色列人歸回上帝。 14:1-9 耶和華呼求以色列歸向他。他告訴他們應如何認罪禱告:“求你除淨罪孽,我們就讚美你。我們將不再敬拜偶像,也不向他國求助。因為你施恩於人”(14:1-3)。 耶和華再次以第一人稱應許以色列:只要她悔改,他就將醫治他們背道的病,使他們興盛(14:4-7)。 他直接轉向以法蓮(第二人稱),急切的呼求他們,讓他們認識到他是青翠的松樹(參10:1,茂盛的葡萄樹);他是結果的,何必再尋求偶像呢?(14:8) 最後的總結(第三人稱)讓人明白、深思這樣的道理:義人要行在耶和華的道上,而罪人卻在其上跌倒(14:9)。 何西阿書概論(陳終道) 一、著者 何西阿書概論(賈玉銘) 概論 何西阿書系十二小先知書之第一卷。這十二小先知書,原或訂為一冊稱為小先知書的原因,並非因這十二小先知。在會眾中的地位小,或是他們的感力小、關係小,不過因為他們所寫的書篇幅較小。按聖經所記,有數位關係最大、感力最深、工作於時代有最大影響的先知,亦未嘗有什麼著作留到後世。這十二先知,有七位在被擄以前,二位在被擄之時,三位在被擄以後。於被擄以前的七位中,有三位是以色列國的先知,即何西阿、阿摩司與約拿。 一、著者 何西阿是第一個著書的先知,他比猶大國的先知以賽亞還較早一些。他為先知之年數最多;當他預言以色列國被擄的事,尚在耶羅波安第二為王最興盛之時。他亦或親見以色列國亡於亞述。他前後為先知約有九十年之久。 (一)他的名稱 1、何西阿——即救恩之意,與約書亞原名相同。其名何西阿正是表明一個先知最大最要的本分,即傳講主的救恩。 2、備利的兒子——即水井之意。他也有一個別名各利的兒子,先知中有人得此別名,是因為看他所住的地方:如彌迦稱為摩利沙人彌迦,那鴻稱為伊勒歌斯人那鴻。有人是因著他的父親得此名稱:如約珥稱為比士珥的兒子約珥,約拿稱為亞米太的兒子約拿。本處則稱何西阿為備利的兒子何西阿。這或為尊重他的父親,或因父親的名字與先知的職務有關,如備利意即水井,表明為先知者,應當作一個活水並,從此流出活水來,叫許多圍憊的心靈可以得著活水的滋潤。如此說來,這備利的兒子何西阿在當時悖逆的會中,必有極大的效感。不但宣傳救恩——何西阿,也是輸入靈恩——備利的兒子。 (二)他受的詔命 1、他是主所召的——是主親自召的,“主的話臨到他”。他為先知不是自取自立的,他是清楚受了主的詔命。 2、他所說的是主的話——“耶和華的話臨到備利的兒子”。他所講的話,真是不易相信,卻是主的話,人不得不聽。 (三)他處的時代 1、為先知之年最長——自幼為先知,至老年仍為先知,他的閱歷深,見識高,為眾所知,為神所用,有極大的尊榮。 2、為先知所處之時期不同——他為先知是在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渡安作以色列王時。這些王有道或無道,他皆能儘先知之責,頗為不易。 3、在國族多難之時——在烏西雅與耶羅波安時,國家屢次受神責罰,有地震(摩1:10);蝗蟲(珥1:1-4,摩7:l;何4:3),正是神的杖臨到會眾之時。 4、當以色列尚在興盛之時——耶羅渡安第二在位時,乃以色列國正在興盛之時,神也借他的手拯救國人(王下l4:25)。 5、乃國民犯罪之時——在本文中所敘述之罪,正是當時國民之真相。 二、要旨 本書要旨,是論“主的救恩”。與何西阿在以色列國同對為先知的,有阿摩司與約拿。惟阿摩司是論選民受刑,約拿是論外邦悔改,何西阿則論主施救恩。這三卷書的要旨是緊緊相連的,按歷史的經過,也是正適相合的。正如選民因悖道受刑,救恩就臨到外邦人;等到外邦人的日子滿足時,神必重施恩給那如同淫婦的雅各家,將他們收回;即如何西阿再收回淫奔之婦似的。其書分上下兩半,上半一至三章是論個人家庭;下半四至十四章是論國家民族。前半不貞之妻子與後半不義之民族連成一對,而前半寬懷之丈夫亦正可表顯後半厚愛之上主。 三、品評 教中人士對於何西阿娶淫婦一端,每多懷疑,或加以批評,以為聖潔之神,如何能令先知娶淫婦為妻呢?又聖潔之先知如何與淫婦聯絡而生不潔之子女呢?諒此事僅作為寓意決不能為事實。但聖經又確實言之,神命先知娶淫婦,乃以身為表樣,顯明會眾淫惡背道的真相,令他們觸目驚心,借此警告提醒,希望他們或者知所鑒戒。也顯出那些不可愛的會眾如何蒙神所愛的真際。查新舊約皆證明本書之真實: (1)舊約(何2:11較耶7:34,l6:9,25:10,結26:13;何3:5較耶30:8-9,結34:23;何13:15較結l9:12) (2)新約(太2:15,9:13,12:7;羅9:25-26;彼前2:10) 四、分段 (一)一種分法 1、淫亂的婦人(1:1-3:5) 2、犯罪的百姓(4:l-13:8) 3、特別的恩榮(13:9-14:9) (二)二種分法 1、先知家庭所表明(1-3章) (1)先知的妻子(1章) (2)家庭之悲觀(2章) (3)歌篾之歸回(3章) 2、會眾犯罪之懲責(4-10章) (1)犯罪之原因(4:1-6:3) (2)罪犯之責罰(6:4-l0:l5) 3、上主大愛之顯著(11-14章) (1)神之眷念先知之教言(11-13章) (2)先知之勸告、神之應許(14:l-8) (3)結語(14:9) 五、靈訓——靈性的淫亂 神愛他子民,不但如父母愛子女,甚至如丈夫愛妻子,在舊約中屢言以色列民如婦人,悖逆的以色列人即是淫婦。新約則言教會是個貞潔童女,許配了基督(林後ll:1-2)。到主二次再來教會被提以後,羔羊始婚娶(啟19:6-8)。在何西阿書歷歷詳述以色列人在神前,如何顯出種種的不貞潔;於新約啟示錄十七章也可顯見一個屬巴比倫的教會,如何成為一個大淫婦了。在本書內最寶貝的靈訓,是神如何愛一個不貞潔的妻子。以色列雖然悖逆,親附偶像,神還是不丟棄他們,仍然設法使他們轉回。一個世俗的教會,失德的信徒,主的愛仍未改變。“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賽54:10)。與世界行淫的信徒啊,何不想到主愛,急速轉回呢? 何西阿書講義(文牧) 何西阿的生活和所處的時代 在舊約時代,很少有像先知何西阿這樣別具風格、知覺敏銳的先知。有關他的一生的經歷,我們可以從何西阿書開頭三章的資料中得知。 1.
他生活在西元前第八世紀,他工作的年代,大概是在西元前七五0至七二二年間。 2.
何西阿本人是北國以色列的居民。他在這個國家生存的最後十年出來工作。以色列國被亞述國滅於主前七二二年。 3.
何西阿作為一個從神而來的使者,對這個處在道德和靈性急速衰敗的國家,發出警告。雖然他的信息在當時並不被多人留意接納,但是,由於它們具有那種超越的洞察力和屬靈的能力,因此一直被保存下來。 4.
相信在何西阿死後,他的朋友覺得他的信息的重要性,因此把他發表過的講章和宣告,合併成何西阿書。 5.
先知何西阿生活的那個時代是道德和靈性衰敗的時代,和何西阿同時代的另一位先知是阿摩司同樣注重以色列人的道德和宗教生活;何西阿比較注重人民的靈性生活。根據他的宣講,以色列人的信仰是受到外來的影響所侵蝕。當時拜巴力的宗教是淫亂的,神的百姓一旦參與,就毀壞他們獨一真神的信仰。對何西阿來說,失去對真神的純正信仰是那個時代最嚴重的問題;因為一旦失去對真神的純正信仰,隨之而來的就會是各種犯罪的行為。 何西阿書的特點 1.
這卷書是他作先知的部分文集。它缺乏連貫的結構。前面三章好像是一個單元,注重描寫何西阿的家庭和婚姻生活。相信大部分的經文,是先知在不同時期的傳道、預言、和宣講。 2.
每一篇演講只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有完整的意義,而一旦這些特殊的情況被忽略時,將使經文變得難以理解。因此我們研讀何西阿書,要經常去推測和聯繫當時的歷史環境。 重點與內容: 1. 一位信實的丈夫與一位不忠的妻子 -- 個人的感情(1-3章) 何西阿蒙召作先知(一1-3) 何西阿兒女的出生(一4-9) 將來的希望(一10-二1) 因淫亂而離婚(二2-15) 新約的盼望(二16-23) 何西阿再婚(三1-5) 2. 一個信實的主與一個不忠的以色列 -- 國家的寫照(4-14章) a. 以色列的過犯(4-8章) 神抱怨以色列人(四1-3) 對祭司的譴責(四4-19) 給祭司、首領、王室的信息(五1-7) 響起警鐘(五8-9) 兩國的失敗(五10-六3) 愛如早晨雲霧(六4-11) 民族的背叛(七1-16) 撒風種收暴風(八1-14) b. 審判臨到以色列(9-10章) 約的終止(九1-9) 愛的悲哀(九10-17) 君王和牛犢(十1-8) 戰爭的喧囂(十9-15) c. 以色列的復興(11-14章) 說謊抵擋真理(十一12-十二14) 判以死刑(十三1-16) 孤兒得蒙憐憫(十四1-9) 何西阿書的信息 何西阿書從頭到尾,貫穿著兩個信息:神的審判和神的愛。它們並不互相排斥,可以說是一件事物的兩面。 何西阿宣講神即將施行審判,並不是說神的天性是暴躁的,而是因為以色列人的行為是那樣的惡劣和頑固,以致招來神的審判。 審判是基於律法的,因為以色列人犯罪不遵守律法而被審判。然而在何西阿書中,還有一樣比審判和律法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神的愛。這愛貫穿著每一件事,也支配著每一件事。神的愛在先知的宣講中,常常突口而出;由於審判的信息帶來悲傷,常常被神的大愛帶來的希望所掩蓋。雖然我們可以稱何西阿為“宣講詛咒之先知”,不過在舊約,何西阿對神的愛卻有獨到的看見。 何西阿書也含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雖然他不是一位歷史學家,但是他以遼闊的眼光來看世界的事態,並且瞭解它們與神的關係。他回顧以色列國怎樣神跡般地開始,神的愛怎樣臨到他們的身上,拯救他們從為奴的埃及地出來。至於現在神的愛雖然暫時被祂的審判的陰影遮住,但是最終,神的愛一定要顯明出來。 對於以色列的歷史,一般有兩種不同的看法:認為她的過去是失敗的,現在是虛假的,將來也必定是暗而無光。但是何西阿卻運用他對歷史的敏感,認為過去的失敗喚醒我們紀念神的信實,這能夠影響我們現在的思想和將來的行動。 何西阿被稱為以色列最急進的先知之一也是對的。他的信息不但具有我們前面提到的特色(神始終不渝的愛),而且在語言方面也特別感人,特別容易挑起讀者的注意。愛情和婚姻失敗的比喻,在何西阿書的開頭幾章,也特別能引起他同時代的人的震撼;甚至現代的讀者,也容易受其感染。先知闡明神本性的比喻也是反傳統和突出的;神學語言很少用母熊、少壯獅子、或者蛀蟲、朽木等,來比喻神與我們的關係(參五12;十三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