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何西阿書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被冷落的神(八章)(康伯摩根)

背約律的百姓(八1~14(陳終道)

以色列人的偶像(八至九章)(鮑會園)

撒風種收暴風(1-14)(文牧)

忘記神的惡人(八章114)(臺北基督之家)

獨行的野驢(8)(香港讀經會)

 

 

被冷落的神(八章)(康伯摩根)

 

「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建造宮殿;猶大多造堅固城,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何八14)

 那是第八章的最後一節經文,本章包含了審判的信息,這審判意味著即將臨到百姓身上的刑罰與災禍。本章的筆法極為生動逼真:它以兩個嘹亮清澈的呼喊開始;翻譯聖經的人為了使語調更為優美,也為了使讀者讀起來意義較為緩和,加上了幾個字,卻略為失落了本處經文引人注目的特質。原先所用之不連貫的、引人注意的方法,是有其價值的。我們的聖經將頭一節經文譯作:

 「將號角放在你的嘴上!他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因為他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照英文聖經直譯,參中文聖經新譯本;中文聖經和合本作「你用口吹角罷!敵人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因為這民違背我的約、干犯 我的律法。」)

英文聖經的第一個字是「放」(set),但在希伯來文聖經卻沒有這個字,它是翻譯聖經的人所加上去的。再者,在「他如鷹來」這句話裡面的「他來」,這兩個字也未見於希伯來文聖經,也是翻譯聖經的人所補上去的。如果我們所尋求的,只是照著標準英語講究文筆的流暢優美,這個譯法可以說是很好的;但我的用意是要請您注意希伯來文經文裡的不連貫之處。後面跟著的,是兩個嘹亮清澈的喊叫聲:第一個是「將號角就口」,第二個則是「如鷹攻打耶和華的家」。原文沒有「放」字,也沒有「他來」。事實上,從文學的標準來看,把這幾個字加進來並未有所改善。希伯來文的筆法提示出兩個忽然響起的號角聲。先知的信息是要引人注意的信息,它是以這兩個嘹亮清澈的喊叫聲開始的:「將號角就口」,「如鷹攻打耶和華的家」。

就著我個人的經驗,我從未吹過號角;但我的確知道此處的希伯來字意思是:「將號角就你的上顎」。這個舉動所造成的聲音聽起來是否有點特別、悲傷呢?我不知道;但這是令人吃驚的一句話:「將號角就你的上顎,如鷹攻打耶和華的家」。然後先知繼續說:「因為他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他們必呼叫我說:「我的神阿!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以色列丟棄良善[或作福分],仇敵必追逼他」等等。

我再重複一次,本章是一章審判的經文;如果我們仔細地查考,就會發現先知說明了他所宣告迫在眉睫之災禍的理由;他這麼作仿佛吹出五聲的號角聲一般。或者換個方式說,他指明即將臨到之審判的五個原因,揭露這個國家的失敗與罪惡,他這麼作的時候,具有漸次加強的效果。他針對他們提出的五大罪狀是甚麼呢?首先是「違背」與「干犯」;其次是未曾求問神就立君王和首領;第三是拜偶像,設立撒瑪利亞的牛犢作為敬拜的中心;第四是與亞述結盟尋求安全的愚昧;第五則是錯誤的祭壇與它們所造成的罪。這就是這一整章的經文,然後就是我們開頭所引 的那一節經文。

然後,他以我們所引的這一節經文將整個局面總結起來:

「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建造宮殿;猶大多造堅固城,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何八14)

這樣,這顯然是個審判的信息,我們在這段話裡面見到先知宣告了那包羅一切的弊病,其它的一切只不過都是它的症兆罷了。

那麼,這弊病是甚麼呢?它可以總括在「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這句話裡面。既然作了這個總括性的陳述,先知就描述百姓忘記造他們的主之後所造成的行動。除了以色列之外,這個罪狀也適用於猶大。所描述的行動有兩個:「以色列建造宮殿」,與「猶大多造堅固城」。當百姓忘記神以後,所導致的後果是——建造宮殿,增添堅固城。最後一句話則是審判的宣告:「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我們就沿著所提示出來的路線來思想:那包羅一切的弊病;所導致的行動;結果。

那包羅一切的弊病之根就是「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每一個人都知道何謂忘記。但我們真的知道嗎?這是否意味著以色列國與猶大國——何西阿是特別向以色列國傳信息的,但正如我們所已經看過的,也不時在猶大與以色列所犯的過錯有所牽連時向猶大說話,所以包括全國在內一 一我的意思是說,這是否意味著這些人是如同「遺忘」這個字的尋常含義一樣地忘掉神呢?絕非如此!人是不可能忘掉神的。他們可以否認祂;但這麼作的時候,他們仍然是記得祂的。人不能在理智上忘掉神。這個國家當然不是照著這個詞語字面的簡單意思忘掉神。那麼,這種忘掉神的觀念是甚麼意思呢?為了要明白這個陳述,明白此處所用,以及舊約聖經從頭到尾一貫使用來描寫一種危機、並描寫一種可怕之可能性的詞語之真正意義,我們需要明白這個希伯來字真正的意思。如果我告訴你說,這個希伯來字的意思非常簡單,只是放錯位置之意,是否非常令你吃驚呢?這正是它的意思。以色列把造他的神放錯了位置。你知道把一樣東西放錯地方是甚麼意思。你並沒有忘掉它,但卻把它擺在其它不容易看見的地方。那正是這裡的觀念。

讓我們仔細查考這一點。乍看之下,這樣的陳述似乎偏離了上下文;但如果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它是一針見血的。

為了要明白這一點,讓我們暫且將它擱下,來查考Shakakh這個希伯來字在聖經其它地方的用法。

當這個國家仍在形成的時候,當其國家制度與國家意識正在蘊釀的時候,神所賜給他們的偉大領袖乃是摩西。當摩西帶領百姓經過漫長之訂立制度的時代,在他們漂流曠野之四十年期間與他們同在一起之後,他就快要離開他們了;我們只要照著申命記這卷書表面的價值——我相信這是它惟一的價值——來看它,就會發現這是摩西對這個國家的告別演說。

在這些講詞中,他一直不斷警告他們提防一個致命的危機。那是甚麼呢?忘掉神;每一次當他如此警告他們時,所用的正是這個希伯來字。我們在第四章第九節讀到:「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 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

那正是忘記的意思。忘記,乃是個人忽略了在頭腦裡相信的事,以及沒有使它們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事項。在個人的行動上、在國家的前途上、以及在對待兒女的事上,以色列人都將神冷落了。

再流覽下去,我們在第六章第10節讀到:

「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祂向你列袓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給你的地;那裡有城邑,又大又美,非你所建造的;有房屋,裝滿各樣美物,非你所裝滿的;有鑿成的水井,非你所鑿成的;還有葡萄園、橄欖園,非你所栽種的,你吃了而且飽足;那時你要謹愼,免得你忘記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耶和華。」

換句話說,摩西是說:當你進到一塊地,你將會在那裡亨通、順利的時候,要提防,免得給國家生活和個人生活帶來可怕的、災禍性的危機;要小心,以免將神忽略了、放錯位置而冷落了。

我們在第八章第11節和17節又讀到:

「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神,不守祂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恐怕你心裡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

這裡所描述的危機乃是自滿自足,當人將神冷落時,這是必然隨之而來的結果。

然而,我們在第九章第1節又讀到:

「以色列阿!你當聽。你令日要過約但河,進去趕出比你強大的國民,得著廣大堅固、高得頂天的城邑。」

4節說:

「耶和華你的神將這些國民從你面前攆出以後,你心裡不可說:「耶和華將我領進來得這地是因我的義。」 其實耶和華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去,是因他們的惡。你進去得他們的地,並不是因你的義,也不是因你心裡正直。」

7節:「你當紀念不忘。」

這些不過是從這臨別講論中信手拈來的一些例子罷了,但卻顯露出摩西察覺了百姓的危機。他看著這個國家,向前瞻望將來的歲月,他知道它最大的危機將會是忘記神。如果他們在頭腦裡不能忘掉神,也可以不將祂納入考量之中,可以將祂擺在錯誤的位置、而冷落祂。

從所引用的這四處經文中,我們看見個人的疏忽,在家裡面疏忽了訓練兒女;從這種疏忽而來的自滿自足,以及所造成的自持,驕傲地說:「我們已經使自己為大了」; 最後則是因為亨通順利而可怕地將神輕忽了,說神之所以賜福給我們、把這些東西賜給我們,乃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義,和內心的正直;因而目中無神,將祂冷落在一旁。

回到何西阿書來。歲月流逝,幾百年過去,而摩西所警告他們的每一件事竟然都發生了。現在,當這位熱淚盈眶、義憤填膺的先知宣告那迫在眉睫的審判時,他說:你們的弊病正是在此,這就是你們的背逆和你們的過犯、你們立了錯誤的王和錯誤的首領、你們在撒瑪利亞之牛犢、你們與亞述結盟、你們正在建造之祭壇的原由,但這一些不過都是它的症兆罷了。弊根是在於你們將神擺錯了地方,你們將祂擺錯了地方,直到你們終於將祂遺忘了。那就是一個人的危機,一個國家的危機:將神擺錯了地方。

其過程如何呢?人們是如何逐漸將神擺錯地方的呢?首先,他們在理智上同意祂存在的事實,卻沒有留意在行為上與他們所贊同的相稱。正統的真理知識也可能會毀壞一個人,就像異端肯定會毀壞一個人一樣,除非那人在生活中與所認識的真理有正確贊同和一致的行動。那正是這個國家的問題所在;無論甚麼時候,只有理智上的贊同、卻沒有相稱的舉動,必然產生屬靈感覺的遲鈍。在理智上接受神,卻沒有以順服來回應,直接意識必會衰退。我們可能將祂貶黜在聖殿中,將祂留在那裡;我們可能在主日的時候將祂貶黜在敎會中,將祂留在那裡,直到我們在下一個主日回到敎會為止。如果真是這樣,但願神憐憫我們,我們並不是基督徒。我們將神擺錯位置了;將祂冷落了。那就是以色列人的問題。那正是人性的問題,將神疏忽了,擺錯位置了,忘記祂是可以賦予我們活力的神、更新我們生命的神、調整我們心靈光景的神、激勵我們、加力量給我們、建造我們的神。但以色列忘記了造她的主。

那麼,情形既是這樣,接下來發生甚麼呢?何西阿說以色列人正在建造。我們若是查考古老的譯本,就會發現上面說的是「殿宇」,修訂本則是譯作「宮殿」(和合本的譯法同)。那個是正確的呢?兩種譯法都對,也都錯。我想這兩個字都可以用來表達希伯來原文的意思。先知所用的這個字照字面意思是「寬敞的建築物」。古代的譯經者說:那是指著殿宇說的。新近的譯經者則說它的意思是指宮殿。兩者皆可,它可以包括這兩種意思在內。真正的意思是寬敞的觀念;無論那寬敞是為了舒適,或是為了敬拜,都不要緊。國人熱衷於建造高大的建築物。有人說這些先知已經落伍了!再想想看,「強大」就代表永恆、就是神;當人們試圖在神以外建造大建築物,就表示他們將神擺錯位置了。人始終都在努力要縮小監牢的範圍,建造更大、更寬敞之地。今天在物質層面上尤其是顯出這一點來,因為所有物質活動都是反映心智和屬靈光景的症候。大建築物是今日紐約、芝加哥、倫敦、和各地的常態。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症候。賀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在他那首上好的詩<有殼鸚鵡螺〉(The Chambered Nautilus)中,描寫鸚鵡螺一直不斷在為自己造個更大的房子,大了還要更大;他觀察鸚鵡螺,寫下這首詩,其實乃是說出他已學到了生命的奧秘。

「我的靈魂哪!隨時光逝去,為你蓋造更多莊嚴的華複吧!將低矮的拱形華屋撇下!讓每一新殿宇比上一個更尊榮,以更巨大的圓頂將你與天隔絕, 直到你終於得著釋放,將你住不下的留在生命無息的岸邊。」

那是一件大事。那是人性與那無限者的搏鬥:「我的靈魂哪!為你蓋造更多莊嚴的華廈吧!」我無意探討這首詩。你不可能為你的靈魂蓋造更莊嚴的華廈;然而,卻有這樣的激情。那是想要巨大、寬敞、無限、永恆的激情。

它表現在物質方面,是可悲的徒勞。杜雷(Dooley)先生(他是那些不凡的美國人當中的一個,雖然文筆詼諧,卻精逋深奧的哲學)寫了一篇文章論機器,雖然滿帶笑謔,卻也滿了穩健的思想與睿智。他在那篇文章末了說(我不是逐字引述,而是取其意思):我們全都忙得團團轉,蓋造、建築,豎立起那些被每一個人——除了「天」以外——稱為摩天大樓之物。他最後一句話說:「我們仍然是被人用手埋葬的」。

透過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表達了這辛辣的諷刺。我們都在蓋造摩天大樓;我們拿起報紙來,閱讀關於這些巨大建築物的描述;我們造訪它們,上到最頂層,卻仍得仰望天空。確實是“摹()()”大樓,!

然而,人性中喜好巨大的欲望就表現在建築物上。先知說:你們忘記神了,把祂擺錯地方了,來為你們蓋造更高大的建築物——摩天大樓!

接下來,他論到猶大說:她多造堅固城。如果建築寬敞的建築物意味著追求寬敞舒適,堅固城又是甚麼意思呢?

追尋安全感,想要確保安全。由於已失去安全感,他們追求「強大」來達到像神那樣無人匹敵的象徵。“安全第一”,你曾否在甚麼地方聽過這句話呢?其實那是我們大家整天都掛在嘴上的。美國要的是甚麼?英國尋求甚麼?法國又要甚麼?義大利求甚麼?我們所有人要的是甚麼?就是安全。為甚麼要安全呢?讓我告訴你。因為缺少了神,以及因之而來的事物。以色列這位偉大的先知曉得這一點。我們將神擺錯位置,我們現在蓋造摩天大樓、 以及戰爭機器。人類把神給遺忘了,然後就摸索著尋找寬敞舒適,為了安全而戰鬥,所作的事卻從來沒有一件是不遭上天嗤笑的,從未有五分鐘確保自己免於可能爆發的慘 禍。

我一開始就說這是一篇審判的信息,它確是如此。我們不可能轉而它顧。它結局如何呢?「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

火,那是甚麼意思呢?那是否必然意味著神將要降下物質的火來呢?不!當何西阿正在北國以色列說預言的時候,以賽亞也在遠方的猶大說預言。我們回頭看以賽亞書,聽聽他有一天所說的︰

「錫安中的罪人都懼怕,不敬虔的人被戰兢抓住。我們中間誰能與吞滅的火同住?我們中間誰能與永火同住呢? j

吞滅的火!永火!那是甚麼?地獄?不是,繼續讀下去,聽聽他問誰能住在那火中?他自己回答了他的問題:

「行事公義、說話正直、憎惡欺壓的財利、擺手不受賄賂、塞耳不聽流血的話、閉眼不看邪惡事的,他必居高處,他的保障是磐石的堅壘,他的糧必不缺乏、〔原文作賜給〕他的水必不斷絶。你的眼必見王的榮美、必見遼闊之地。」

誰能住在火裡?那純全之人,那些沒有忘記神、與祂有正確關係的人。人如果真的忘了祂,那麼祂神聖的同在將要毀滅我們。那毀滅的火乃是神本身內在的火。我們不能逃離祂。我們已經將祂擺錯位置了。祂在我們近旁。我們可能會忘記祂,我們可能離祂而行,但同時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卻都是在於祂。我們的氣息在祂手中。

祂將要賜福、或是毀滅我們,乃是根據我們與祂的關係。我們若是將神從生命的首位移開,儘管還是可以將摩天大樓蓋得高聳入雲,擴增我們的戰備,卻不能逃脫那永不熄滅的、緩慢燃燒的火,這火在各處滌淨所有衰微的事物。我們不能逃脫神;那些企圖藉宮殿與超級戰艦滿足人的生命中固有之激烈欲望,卻將祂離棄的人,祂必要毀滅他們。

­­-- 摩根《何西阿書──神的淚影》

 

 

背約律的百姓(八1~14(陳終道)

 

五、背約律的百姓(八1~14
讀經提示
1
.先知警告以色列人背約幹律的後果如何?
2
.以色列在什麼事上背棄神?
3
.以色列為什麼耕種卻沒有收成,在列國中成為沒有人尊重的器皿?
4
以法蓮賄買朋黨指什麼事?(參王下十五19
5
.為什麼以色列人增添祭壇會使他們犯罪?有何背景?
第八章全章指責以色列人自招禍患,因背棄神與他們所立的約,干犯律法,為自己用金銀鑄造偶像,擅自增添祭壇,把神的律法拋諸腦後,又在神降罰的日子用銀子聯結外邦,不歸向神、這就是他們招致亡國命運的原因。全章所給我們的重要教訓如下:
1
.背約干律(八1~4).
1你用口吹角吧!敵人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因為這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
本節是繼續六4“主說……”的口吻,是神對百姓說的。先知首先宣告他們會遭受的禍患(1~2節),然後才指出他們受禍患的原因(3~4節)。他們既背離了神,那麼儘管他們用口吹角,招聚百姓,準備抗拒敵人,但敵人還是會像鷹一般迅速來臨,攻擊耶和華的家,兵災戰禍將無可逃避。不是神不理會,而是這民違背我的約……”的緣故。按當時他們的主要敵人是埃及與亞述,神的百姓受仇敵的攻擊必有原因,若不是神要試煉他們,必是自己違背了神的吩咐,給仇敵攻擊的機會。
基督徒若背棄神,等於離棄神的眷佑。
2他們必呼叫我說:我的神阿!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
本節是模仿以色列人受管教經禍患之後,在求救中的口吻說話。神雖然不會輕易發怒,但並非不會發怒。神預料以色列人必因受管教而呼叫說:我的神阿!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但那是太遲的呼叫,他們不在未受管教之前呼求神,只得在痛苦受難之中如此呼叫了!他們已經失去可免受罰的機會,亡國的厄運已無可避免了!
3以色列丟棄良善,仇敵必追逐他。
丟棄良善就是丟棄福分。良善中文聖經小字作福分。神就是那唯一可以稱為良善的(可十18)。丟棄這樣一位神,就是自毀長城,自招災禍了!
4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他們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以致被剪除。
本節有兩件事顯明以色列人背棄神:
①憑自己設立君王首領——不按神的旨意,立神所喜歡的僕人作他們的首領,而立聽憑他們指使,迎合他們興趣的人為首領。
②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
這兩件事都有同一的原因,就是要以他們自己為中心,不要神作他們的主,不論在信仰上、生活上,都要憑己意而行。這種情形頗似今日有些教會選擇傳道、牧師的情形,不要忠心聽從神旨意的人!只要能迎合多數人歡心的人!
2
.不蒙眷佑(5~10)
上段描寫以色列人怎樣背棄神,剛愎自用,我行我素,不理會神的律法,因而招致仇敵攻擊。本段描寫他們失去神看顧的情形:
1耶和華已經丟棄你的牛犢5節)
N1V.作“Throw out your calf-idolO Samaria丟掉你的牛犢,……”,不是指神已經丟棄他們的牛犢,因神從來未接受過他們的牛犢,而是要他們丟棄牛犢,因神的怒氣已向拜牛犢的人發作。
牛犢指耶羅波安立國之初所設立,用以代表耶和華的牛犢。他們既不肯自己打碎他們的金牛犢,就只好讓外邦強敵入侵,把他們和他們的偶像一併打碎了。
2他們所種的是風7節)
沒有了神的賜福,人的一切努力都如捕風捉影,徒勞無功。神說:他們所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以色列人雖然有所種,卻像種風一般等於沒有種,因為神不祝福。按何西阿作先知時,以色列國末後的幾朝君王,都是自己篡位而作王的,不是神所膏立的。但他們卻都希望得著神的眷佑。今日不少信徒行事完全憑自己的意思,心中只有偶像,不理會神的旨意,卻想得神看顧,也必像當日的以色列人那樣,所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
3以色列……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8~10節)
他們丟棄神的結果,不但失去神的眷顧,也不受人尊重。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N1V英譯本作“like a worthless thing”,即沒有價值的東西JPSA.(Jewisn Public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本譯作“As a vessel there in is no value,即像一個器皿,其中全無價值。他們就像毫無用處、價值的東西,即將被丟棄或毀滅。
4他們投奔亞述,如同獨行的野驢9節)
這話一方面描寫他投靠亞述是偏行已路,像野驢固執難馴。另一方面也描寫他們的處境孤獨無援,既背棄神的幫助,又沒有真正的朋友。就像等待被吞吃的獵物,自取滅亡。
5以法蓮賄買朋黨9節)
大概指米拿現強收國中富人的金銀,用以賄買亞述不攻打以色列,以穩定他自己的王位(王下十五19~20)。
3
.獻祭取罪(八11~14
以色列人不可以在聖殿的祭壇以外另築別壇獻祭(書甘二1928~29)。但耶羅波安立國時,為政治上的原因自作主張,在伯特利和但兩處設金牛犢,又設祭壇供以色列人獻祭。當時已受神警告(王上十三1~10)。此後,以色列人為便利獻祭,擅自增添祭壇(見下文十1,十二11)。所以這裡說他們增添祭壇取罪,因他們獻的祭和壇既都是神所憎惡的,則越多獻祭,越多犯罪。神為他們所宣告的律法,形同虛設——“我為他寫了律法萬條,他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所以他們所獻的祭全無效用,在神看來,他們不過自食其所獻的祭肉。神也不理會他們所獻的,絕不因他們曾獻祭而不追討他們的罪。反之,必紀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13節)
他們儘管建造宮殿,多造堅固城,這不過是自欺地反叛神,粉飾太平,自以為安樂吧了!神卻按他的時候降下災禍,燒滅他們的城邑和宮殿。如果神的百姓可以有自由,獨行其是,不理會神的旨意,難道全能的神沒有自由,不能隨意施行懲罰麼?
總之,從前以色列人的悲劇,也是今日信徒的悲劇!他們以為只要繼續維持跟神的表面關係,便可以事奉心中的偶像,又不必丟棄罪惡了!其實神根本不理會他們那些表面的宗教虔誠,顯然,當他們真正覺悟,原來這又真又活的神是不容許人輕慢欺瞞的時候,沒有到神的殿中真誠敬拜的機會了!

 

以色列人的偶像(八至九章)(鮑會園)

 

  以色列人分為南北兩國,北國稱以色列,南國稱為猶大。北國從此轉離耶和華,直到滅亡。神一再指責他們的罪,他們始終不能脫離耶羅波安帶領他們拜金牛犢的罪。他們敬拜神是真誠的,但走錯方向,拜了偶像還不知是偶像,犯罪不知是在罪中生活,得罪神也不知道是得罪神,還以為是敬拜神。

  第九章也是責備他們拜偶像的罪。

{\Section:TopicID=227}他們敬拜偶像的情形

  1. 拜偶像出於無知。如同使徒行傳第十七章的雅典人一樣,敬拜神但不認識神,所以他們敬拜的是未識之神,所有的神,甚至從來未聽過之神都敬拜。

  可見人心或許不認識神,但敬拜神的心是存在的。因為人是按神的形像,樣式而造的,故不能離開神而生存。

  「他們必呼叫我說,我的神阿!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八2)這句話的重點在「我」字和「你」字。他們口裏說認識神,心裏卻與神未建立關係。

  若明白整個基督的信仰,和一切信條,但未與基督發生關係,也不是敬拜。

  2. 為方便而造成的偶像。他們離開耶路撒冷起立北國之時,在政治上分開,所以回到耶路撒冷聖殿敬拜神不方便,耶羅波安便想出一個方便的方法,就把樹立拜牛犢的祭壇。於是他們轉離耶和華,直到亡國。

  若為環境方便,而改變敬拜方式,這與聖經沒有衝突,這是錯誤的說法。

  記得日本入侵華北時,我剛在那兒,日本與中國基督教成立所謂「華北基督教團」,代表所有基督教可在政府中有發言權。日本人所拜的是神道教,我們所拜的是真神。日本人提議互相參加敬拜,那時有人提出反對,有人則說為了環境,委屈一點吧,我們仍可傳福音呀!試問改變了敬拜方式,是不是真誠的敬拜。

  有位神學畢業生,要到某國傳道,因領取入境證有困難。有人說,可用遊客身份申請。當時我反對,試問若果辦事人員問到那裏做甚麼?你回答說是為傳道抑回答是為遊歷?若說謊,是神所不許的。

  比如說有人要在書局偷一本聖經去送給一個人,希望救他的靈魂,你說神會許可你做嗎?

  隨機應變,應付環境的敬拜方式,一定不是神所喜悅的。

  3. 高舉自己而立偶像。「他們投奔亞述,如同獨行的野驢,以法蓮賄買朋黨。他們雖在列邦中賄買人,現在我卻要聚集徵罪他們。」(八9-10)神興起亞述刑罰他們,利用亞蘭人攻擊他們,是要他們對付罪。但他們卻用錢去買朋友來幫助,不澈底明瞭困難的原因,只應付目前的困難。

  共產主義以思想解決困難;人文主義叫人相信自己,以解決困難;納粹主義卻以武力來解決困難。這都是人想出來應付目前困難的方法。

  4. 明明認識神,但另立標準。明知人類中的罪惡,死亡等問題無法解決。所以不得不承認宇宙中有權柄,不得不承認有神的掌管凓。但為了應付目前困難,自己立一個評判標準。「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11節)「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建造宮殿。」(14節)以色列百姓知道神的尊貴,知道屬靈的事的重要,但今日情況,無法得主的喜悅,神無法賜福。便用另外的方法,增添祭壇,以為增加一個祭壇,顯出我更愛主。

  或許有人說,教會增添教友,不是顯得我更愛主嗎?我的事奉工作更成功嗎?過去一間教會,今有分堂;過去是小教會,今建大教會,別人會說我更成功。可是他忘記造他的主,主重要?還是聖殿重要?不是憑外表來衡量屬靈的成就。

  今天教會所需要的不是更大的禮拜堂,而是需要有愛主的弟兄姊妹;不是加添教友,而是要加添熱心事奉。

  神若果祝福教會,效果多,教友多,我們應感謝主。但不可用數目代替屬靈生活的果子,以免增添教友,成為我們的偶像。

{\Section:TopicID=228}真正敬拜神的方法是甚麼?

  1. 如果要真敬拜神,不能按私意,要按神的話語。神的律法包括一切,不要說,聖經沒有說不可買馬票,便可以買馬票。因為神的律法包括一切屬靈的生活。

  神的話是摩西所當遵守的,也是二十世紀教會所當遵守的。不是知識少,年紀老,小孩子才遵守;我有學問便不用遵守。

  2. 要出於真誠的心。屬靈的事是永遠建在心靈中的,不是建在外表上。以色列百姓只獻牛羊,不顧自己生活的糜爛,是不可以的。雖然傳福音,行異能,但若沒有屬靈生活是與主無關的。我們不能用口親近神,心卻遠離神。

  3. 要出於由靈裏愛主的心。不是出於愛主的心,不能作事奉的工,主不要心裏與祂持相反的人事奉祂。

  主要的不是效果,不是外表,主耶穌要的是內心愛主的人事奉祂。

  神用基甸所帶的三百人,不用起初的三萬二千人,免得他們說是我有能力戰勝敵人。

  4. 要真正從內心承認耶穌為主。只口裏承認主的人,不是以主耶穌為主。所以真正敬拜的人,必定以耶穌為主,不單是個人的救主,也是生活的主,家庭的主,事業上的主。因為「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約四24)── 鮑會園《何西阿書信息》

 

 

撒風種收暴風(1-14)(文牧)

 

這一段再以「吹角」來發出警告作開始(參五8),這一章將是何西阿傳講的另一個事件的概要。

這一段的背景,與上一段(指五8-16)相當接近。事情發生在西元前七三三至七三二年間,北國以色列一直處在危機之中,外有敵人威脅,內有腐敗犯罪。此時的何西阿好像一位守衛,接受指示,把號角放在嘴唇上,準備吹角提醒危險正在逼近。這一段話比前一段更加憂鬱陰沉;審判比以前更加接近,而聽眾對何西阿所講的卻無動於衷。講話的重點是:罪、罪孽,重複的講。

. 他們被定為假冒偽善者。他們對神說:「我們……認識你。」(2)但是他們的行為並不能和他們的話相稱,因此他們必將受審判。

. 他們自立首領並拒絕神的引導(4)。這樣的人一旦被立為主,然後所有的一切,都隨著世界潮流而行。這不可能引導大家走向解救之路。

. 他們倚靠偶像。他們製造金牛犢的像(4-5),這犯了第二誡。他們的行為和當時外邦人沒有其麼區別。

. 他們與鄰國建立聯盟,以此來尋求安全(8-10)。他們忘記與神之間曾立過的約,而去與其它國家立約結盟,以為這些可提供他們安全。

 

何西阿揭露以色列國的罪:「以色列忘記了造他的主。」(14)

 

 

忘記神的惡人(八章114)(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惡人,就是忘記神的外邦人(詩九17)

這是聖經給「惡人」所下的定義,然而我們這些屬乎神的基督徒,會不會也常常在生活中忘記神,以致成為神眼中的「惡人」?

以色列被稱為「耶和華的家」,被稱為「神的子民」,但是卻違背神的約、干犯神的律法,仿佛不認識神的外邦人一樣,其實他們不是不認識神,他們是神所揀選的,但是卻偏行己路,立自己的首領,不要耶和華作他們的「王」;製造自己的偶像,不要耶和華作他們的「神」,他們故意忘記神,走自己的路,自絕於恩典之外!

今天的你我會不會也是這樣呢?被稱為「基督徒」,但在每天的生活中卻不願意讓基督作我的「王」,把生命的主權交給祂,不願意讓基督作我的「神」,讓祂掌管我的人生!

以色列人偏行己路的結果是如同這章聖經所說的,丟棄「福分」(3節中的「丟棄良善」,聖經中小字註解是「丟棄福分」),這是多悲哀的結果,當上帝呼召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時,應許要賜福給他的子子孫孫,並且是極大的祝福,但是,以色列人卻因為偏行己路,丟棄「福分」,自絕於恩典之外;不但如此,不只沒有了祝福,並且經歷聖經所說的,「仇敵必追逼他」,一路走來災難禍患不斷,而這樣的結果是以色列人自己所造成的,因為他們故意忘記施恩與他們、造他們的主!

今天,神也透過這段經文提醒你我,我們所遭遇的難處,是否因為自己偏行己路,是否因為我們忘記神,不要神掌管我們的人生,而這樣的結果是不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

主今天仍然呼召我們──「回轉」!

回應:天父上帝,我求禰不要任憑我走自己的路,我再次把生命的主權交給禰,讓我活在禰的愛與祝福裡。

禱讀:何西阿書八章3

3 以色列丟棄良善(或譯:福分);仇敵必追逼他。

 

 

獨行的野驢(8)(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感謝你!能夠每一天研讀你的話語,是我的福氣。

 

本章經文讓讀者進入一個十分緊張和驚恐的氣氛中。神再一次叫先知「吹角」(1,另參58),代表他要向以色列人宣告神的審判。由於以色列人違約、干犯律法,所以神要叫他們的敵人如鷹一般攻打他們,到時即使他們口中表示悔改、又大聲呼喊耶和華的名字,亦於事無補(2)。他們將看到亞述的大軍以急促可怕的步伐臨近(13),而且神的震怒要臨到他們身上(5)。

先知形容以色列好像「獨行的野驢」(9)。野驢身軀矮小、力氣大、奔跑速、脾氣固執古怪、任性、不合群。先知以這些野驢的特性來比喻以色列百姓對神的態度,並指出他們的六大罪行:1)以人的意思立國家的君王,沒有尋求耶和華的旨意(4上);2)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4下);3)以人手所作的代替神(6);4)因著臣服於亞述,使自己在列國中失去應有的獨特身分(8);5)不按律法的要求獻祭(11-13);6)因自我中心和驕傲,以致忘記了造他們的主(14)。

以色列人行淫離棄耶和華,深深的敗壞,他們所做的一切就如同是在風中撒種,最後當然是徒勞無功。先知更進一步的指出,他們必因著自己所犯的罪而招致神的審判:1)他們的收成和土產會被奪去(7);2)外邦列國會聚集攻擊、殺戮他們,甚至他們本來用作獻祭的地方也會被敵人拆毀(46);3)為了「賄買」列邦,國家加諸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以色列的國力亦因而日漸衰微(10);4)到了最後,以色列要亡國、受辱,百姓被擄到外邦,漂流在列國中(8),面對他們祖先昔日在埃及時被奴役的相同命運(13),而他們最終得拯救的盼望,終必幻滅。

先知以「獨行的野驢」來形容以色列人的頑梗、固執、偏行己路,並指出這些「獨行的野驢」所要面對的審判。可幸的是,神是愛,即使他們是如何的頑梗,神仍然愛他們。今日,我們又會否因著自己的頑固或其他原因,以致從人生應有的方向中走迷了呢?請默想以下的經文:「我們都像一群迷失的羊,各走自己的路。但我們一切的過犯,上主都使祂替我們承當。」(賽536,現代中文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