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禱告的答應

 

【垂聽】

‧經文﹕詩八十六:1

‧金句﹕求你側耳應允我,因為我是困苦窮乏的。

  有時候我們會奇怪;為什麼我們的禱告不能得到上主即時的垂聽?為什麼上主給我們的並不是我們所祈求的?下面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

  森林裏有三棵大樹,同時禱告上主,希望鋸下來以後,能用來做它們願望中的材料。第一棵樹祈求可以用來做美麗的宮殿,第二棵樹希望打造成行走遠洋的大舟,第三棵樹盼望留在森林裏,永遠朝著天,向著上主。

  有一天,伐木的人來了,把第一棵樹砍了下來,沒有用它造宮殿,只把它用來造一個普普通通的馬槽。可是一切造物中最俊美的聖嬰就在這個馬槽裡出生。第二棵樹只造成了一隻小船,放在加利利海裡,讓一個修長的年青人立在它的艙面上,向群眾講道:「我來是要讓眾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富。」第三棵樹造成了一個十字架,人把這位年青人,也就是世人中從來未有過的可愛的人子,釘死在這個木架上。從此以後,這個十字架一直指引人歸向上主。

  這三棵樹的禱告,都蒙了垂聽。

  我無論求什麼,我都深深相信,主必定願意給我,而且給的更美。 主啊,我因此願意,把一切要求交託你。順服在你腳前,因你的旨意最美。── 考門夫人,《新荒漠甘泉》,海天書樓,蒙允刊登

‧默想: 真實的盼望萬事不難,虛無的希望萬事皆空。

 

  如果神將祂子民的眼淚存在袋子裏,祂怎能不聽他們的禱告呢?―― 倪柝聲

 

     我不相信在神國的歷史中有這樣的事情:用正當的靈所獻上的正當的禱告永遠得不著答應。克勒

 

     暫緩不是拒絕。許多禱告上批著:「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神有規定的旨意,也有規定的時間。

 

【母親的禱告如無線電】戴德生牧師少年時並不信主,他母親一次在外作客,雖他有二百多裡遠,在中飯後,離席為她兒子禱告,因這是她多年終日不忘為她兒子悔改禱告。她關上了房門,決定求神應允她,否則不出來。那天下午,她禱告到不能再禱告下去了,這時聖靈才指示她,禱告已蒙應允,她兒子已經悔改了。於是她這時就改祈求為感謝,不住的讚美真神。

那天時假日,戴德生著日獨自一人來到父親的書房,想找一本書消遣,找不著合意的,就拿一篇勸世文,坐下隨隨便便地讀下去。那邊母親正禱告,這兒子正讀勸世文。當讀到「基督成了的工作」時,戴德生自言自語的說:「成了甚麼呢?」一面自己又回答說:「成就了一個完全,圓滿的救贖,為我們的罪,已付了贖價;不但為我們的罪,也為普天下人的罪。」「既然如此,我還要作什麼呢?這時聖靈的光已照進他的心中,心中已受了感動,只得跪下,接受了救主的救恩。」

相離二百多裡,母親的禱告,如同打電話,很遠也能通,發生了功效。——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穆勒先生的祈禱】信心的魁首穆勒先生,九十一歲時,自己作見證說:「神加給我力量,叫我單單的倚靠他。我靠祈禱所得的款項,至今有一千四百萬鎊。每年辦孤兒院的開銷,至少五萬鎊。這些錢都是由祈禱而來,未嘗向一人勸捐,神能自己感動他的兒女的心,捐錢給我們。我們祈禱,神就作工。神真是可靠的,我們要感謝讚美他。」——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打不通】王先生一家四口是一個敬畏神的家庭,王先生除了在教會擔任執事一職之外,也是詩班的指揮,王太太是教會的司琴。他們有兩個兒子,大的七歲,小的只有三歲,他們每天晚上用完晚餐之後必定要用十五分鐘時間舉行家庭禮拜,一同唱詩、讀聖經和禱告。雖然兒子們還小,但也很留心聽父親講解四福音內的神跡和故事。有一天,他們正在念馬太福音第六章有關禱告的經文,父親對大兒子說:「我們禱告的時候,神一定會聽見的,我們要向他感謝和祈求。大兒子不甚明白神怎麼可以聽到我們的禱告。父親便問兒子:「你有否打電話給祖母?雖然你看不見她,但你一樣可以和她說話,她也一定聽見的」。兒子恍然大悟說:「我知道了,我們向天父禱告好像打電話;但如果電話線忙碌的話,打不通又怎辦呢?或者天父沒有時間聽,是不是由天使用答錄機錄了下來,等天父有空才聽我們的禱告呢」?

幸好我們無論什麼時候向天父禱告,神的電話線永遠不會太忙,而且永遠是熱線電話。因為神應許我們,無論我們求什麼,只要是憑信心按照神的心意去求,就必得著。我們禱告並不是打空氣,乃是向神支取力量,在地上作個精兵與魔鬼搏鬥,試試打電話給他吧,

HE’S ON THE LINE!他等著你的電話!

經訓:「耶和華傾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他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瑪三16)。——蘇美靈《故事百感》

 

【神答應禱告】有一個小孩子,名叫亨理,年紀雖少,但是他卻知道神。他就告訴他的家人說:我們無論向神求甚麼,他總是答應我們的。他斷沒有不答應我們的事。

他家裡的大人不相信,以為神有時答應我們的禱告,有時卻不答應。一次,大雨天,眾人就對亨理說:神若答應你所有的禱告,你何不去求神,叫明天不下雨呢?亨理說:『好,我禱告去。』明天仍然大雨滂沱。眾人就問亨理說:『神答應你的禱告麼?你看,天尚大雨!』亨理說:『神已經回答我了,他說:「不」。』——倪柝聲《造就故事(卷一)》[譯]

 

【神是聽禱告公義的主】聖經記載所羅門曾經向神求智慧,判定爭活兒子的案件,後來隔了兩千多年,有一件類似奇案在德國發生。
  那是在三百多年前,柏林有位青年女子被人暗殺,當時有兩個嫌疑犯,一名亞力非,一名威廉。法官經四次審問都得不到真相。沒有辦法,最後就把兩個骰子擲在皮鼓上,看誰擲的點數多就釋放誰。先由亞力非擲,他的心情十分慌亂不安,想不到當兩粒骰子向下一擲,竟是十二點,他的臉容轉憂為喜,驕氣逼人地對威廉說:難道你能擲得比我更多嗎?威廉立即跪下禱告:主耶穌阿!禰是鑒察人心之主,禰知我真心愛這位女子,也在前幾天與她訂婚,現在法官無法破案,而亞力非的骰子又是十二點,我不知怎麼辦?願禰顯公義。禱告完畢,他把骰子一擲,兩骰雖仍是十二點,想不到骰子破了一片,多一點向上,一共十三點。這時法官受感動,當場釋放威廉,確定亞力非是暗殺者。現在這兩粒骰子和皮鼓還放在柏林博物院以警戒後人。
  耶穌應許禱告之人,神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路十八:8) ──《為甚麼要用比喻》

 

【君王的慷慨】亞力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 of Macedonia, 356-323 B.C.)同一位哲學家交好(據說,是他的老師希臘名哲學家亞理斯多德 Aristoteles, 384-322 B.C.)。他授命管理府庫的大臣,無論那哲學家要多少財物,都要照給他。
   有一天,那管庫大臣來見王,說是哲學家向他支取一個數額,他以為是大得不合理。王說:“他要得數額大,是因為他看偉大的王,足能夠慷慨付給。”即下令照他所要的給他。亞理斯多德用來作科學研究,包括採集標本的費用。

  遠比亞力山大和所有君王更偉大的神應許說:“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八一:10── 于中旻《喻道集錦》

 

【有查詢但未認領】有一貴婦去看電影。回家之後發現手上最貴重的鑽石戒指掉了。就打電話告訴戲院老板,說在某某包廂裏遺失了戒指一枚。老板說:『請你等會兒,我就去找。』貴婦等了約有一刻鐘就很不耐煩的把電話掛上。不久,戲院老板找到了鑽戒但已無人接電話了,查問電信局,他們也忘了方才接通的電話是何號碼,後來登報聲明也無人來認領。人的禱告有時也是如此,未等神的應允就中途停止,真是可惜!──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神也垂聽信徒最軟弱的禱告(羅八26~27)

   一、無言的嘆息(哀三56;尼二4;參賽六十五24)

   二、未說出的心願(詩卅八9;一百四十五19)

   三、似呢喃的哀聲(賽卅八1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蒙應允的禱告】

   一、求拯救的禱告──主阿,拯救我(太十四30;徒四12;林後六2)

   二、求幫助的禱告──主阿,幫助我(太十五25;來四15~16)

   三、求記念的禱告──主阿,記念我(路廿三42~43;賽四十九15~16)

── 丁良才《經題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