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代禱的職事

 

【何謂代禱?】代禱就是「代表他人獻上禱告」。如果我們真正的愛別人,我們會渴望他們獲得超乎我們本身所能給予的東西,這便促使我們負起代禱的工作。代禱是愛別人的一種方法。代求的禱告是無我的禱告,甚至是捨己的禱告。當一個信徒為他人代禱時,他乃是忘了個人的需要,集中信心和禱告的注意力在別人身上。

        代禱者是中間調停人,是站在別人與全能神中間,為神的旨意而禱告。代禱的工作是祭司式的事奉,而新約中最具挑戰性的一個教訓是,信徒皆祭司。作為祭司,被神所委任、所膏抹,我們有這個榮譽,可以為別人進到至高者面前。這不是有選擇性的,乃是神聖的義務──也是一個寶貴的特權──是一切承擔基督之軛的人所具有的。──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代禱工作的重要性】在神國日常進行的事工裏頭,沒有甚麼比代禱的工作更重要。主在世上的時候,曾留下一段為祂門徒的代禱──《約翰福音》第十七章整篇聖經都是主為門徒代禱的話語。主不但在世時為門徒禱告,直到如今祂在天上仍繼續做代禱的職事(來七25);而《羅馬書》八章廿六節說到聖靈也在替我們禱告,另外聖經更記載了許許多多古代聖徒也替人代禱。如此看來,代禱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凡是信徒都能為別人代禱】我們先要明白一個代禱的人,並不是比另外一個人好,所以纔為別人代禱;或是因為我們比別人更愛主,更像主,靈命比別人更深,真理認識比別人多,所以纔能為別人代禱。若是存有這樣的心,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絕不是憑著自己的成就來為別人代禱。我們只是憑著自己能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顧念別人,關心別人,盼望別人蒙恩,得到好處,這是我們代禱的地位。──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主耶穌代禱的榜樣】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求神赦免那些釘祂十字架的人,因為那些人所作的,他們不知道。所以代禱是「同釘十字架的職事」。從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禱告,我們可以看見兩件事:()主在十字架上時,乃是在痛苦之中為別人代禱,不是在平安穩妥時做這件事;()祂代求的對象是祂的仇敵,不是為自己的喜好,或是為自己的觀念,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祂乃是站十字架上的立場。──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摩西代禱的榜樣】摩西是世界上偉大的代禱者中的一位。他生平的一件特別事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卓越的模式,可作我們繼續代禱的事工的借鏡。這次的場合是亞瑪力人與以色列人交戰(出十七8~13)。那天約書亞帶領軍隊下到谷中打仗,摩西則和他的兩位助手亞倫和戶珥上到山頂禱告。他們那天所做的工作,也是我們大家今天受呼召去做的工作。我們大家並非都被要求做公眾領袖,但我們大家都要從事代禱的工作。正如傅賽斯提醒我們的:「我們愈深的下到決定的幽谷,我們必須升得愈高...上禱告山去,我們必須托住那些人的手,他們主要關心的是與神共同得勝。」──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保羅代禱的榜樣】保羅代禱(參弗一16~19;三14~21)的特點如下:

        ()為神的榮耀而求:保羅所求的,乃是為叫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更密切,叫人在真理上有認識,讓神的名得榮耀,皆是從大處著想,從未想到物質之事。現今我們的代禱,卻多半著重在物質之事物上求這求那,永不滿足。

        ()用神的應許:因為神的應許就是我們支取的內容,如同手握一支鑰匙,把神豐富的恩典之門打開,讓神豐盛的福氣傾倒在被我們代禱的人身上。

        ()肯付代價:保羅為以弗所教會的禱告,常常是夜間不住流淚的禱告(參徒廿31),可見他是付代價的為別人禱告,不是講一些漠不相關的話,這個禱告必定是在付代價的裏面,想到別人真正的需要,以與主同釘十字架作出發點。

        ()以神的心意為主:代禱不能照我們自己的看法,亦不能照對方的要求,總要以神的心意為主,如此我們的代禱纔能摸著神的心,打開神賜福的應許,將福氣源源不絕地降下。──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代禱工作的要素】「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裏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裏,我沒有甚麼給他擺上。那人在裏面回答說,不要攪擾我...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的給他」(路十一5~8)。我們從主耶穌這個比喻中來學習,真正的代禱包含那些要素:

        ()迫切的需要:代禱有其原因。那朋友半夜的來到,好像不是時候;他餓了,卻又買不到餅。如果我們要學習做適當的禱告,就應該向四周有需要的人敞開我們的眼睛和心胸,然後我們纔會為了這一切需要而成為代禱者,奉獻生命為周遭的人禱告。

        ()甘心樂意的愛:他將他的那位又累又餓的朋友帶到他家,也帶進他的心裏。他並不以沒有餅作為藉口,雖值半夜,仍然為他的朋友去找。為了找餅,他犧牲了舒適的睡眠。「愛...不求自己的益處」(林前十三5)。為別人而做忘我的犧牲,正是愛的本質。對弟兄姊妹沒有真正的愛,不可能為他們忠心而誠摯的代禱。

        ()無力感:再偉大的愛,也可能會有無力感;母親可以為垂死的孩子犧牲性命,但是仍然救不了他。那夜半的朋友非常願意送餅給他的訪友,但是他拿不出來。這就是一種無力感,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內心悲嘆,我的朋友來求我,而我卻沒有東西可以在他面前擺上。神的僕人若有這種無力感,就是缺少代禱的生活。

        ()禱告時的信心:這個人所沒有的,別人有。他附近有個朋友很富有,他相信他這個朋友,很願意也能夠給他餅;他有把握,只要提出要求,就可以得到。只憑此信心在半夜離開家,向朋友求餅。他知道自己拿不出甚麼,但是可以向朋友求。我們需要這麼單純的信心,相信神會按著我們所求的成就。

        ()情詞迫切的直求:他的信心雖然遭到突然而意外的障礙,但有愛心的人絕不因挫折而終止,他不輕言放棄。我們在代禱時,常會遭遇困難和延遲的答覆。神彷彿在說:「我不能...給你」。要在一切外表看來似乎不利的情況下,認定自己終將得到所求,確實不容易;然而,這正是神希望我們做的,祂極其重視我們對祂的信賴,這也是我們作為被造者所能得到的最高尊榮;因此,祂會盡力訓練我們對祂的信靠。──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重要該代禱的事項】下列是聖經裏所要我們代禱的重要事項:

        ()為萬人代禱,因為神願意萬人得救(提前二14)

        ()為猶太人的悔改得救代禱,因他們是神的選民(羅十1)

        ()為一切執政的代禱,因他們是神的差役(提前二2;羅十三6)

        ()為眾聖徒代禱(弗六18),使能更多認識祂和祂的恩召及能力(弗一17~19),靈命剛強、在愛裏生根立基(弗三16~17)

        ()為主的工人代禱,求主打發他們出去收割莊稼(太九38),開傳道的門(西四3),又使他們得著口才,能以講明福音和基督的奧秘(弗六19;西四4)

        ()為教會代禱,使能合而為一(約十七11;弗四3),並進而建立基督的身體,在真道上同歸於一,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14)

        ()為神的國度代禱,使能降臨到地上,好叫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9~10)

        ()為神手中的工作代禱,求祂在這些年間復興祂的作為(賽四十五11;哈三2)

        ()求神對付仇敵魔鬼,捆綁牠的作為並釋放牠的擄物(太十六19;十八18)

        ()求主耶穌快來(啟二十20)

──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代禱的能力】「告訴我你因何有這麼大的力氣?」(士十六15)

            這問題是我們應當向那些古今中外在神面前有能力的代禱者詢問的。主耶穌不是靠代禱來拯救我們,乃是犧牲祂的自己。祂代禱的能力根源於祂的犧牲;代禱乃是去要求得著犧牲所贏回的一切。祂在焚燒淨盡的愛火中,為罪人獻上自己,因而贏得了為他們代禱的能力。我們也只能走同樣的路。只有當一個人追求親身進入與基督同死的境地,將自己全然獻給祂、也獻給人,才會勇敢如摩西、以利亞,堅忍如但以理、保羅。代禱者的首要標誌是全心奉獻給神、全心順服神。

            一個人想要得著代禱的能力,必須停止抱怨自己在神面前信心軟弱、缺少對別人的愛、無法以禱告為樂等等。要明白你有完全適合作代禱工作的性情。眼睛被造是為了看東西,所以對於它的工作勝任愉快。你在基督裏被造是為了禱告,你既是神的孩子就有這性情;聖靈奉差遣進入你心,就是要引領你的心進入孩子般的禱告裏。如果你想成為代禱者,必須學習給聖靈更大的尊榮與地位,超過你通常所作的。

            要在大能大力中從事代禱的人必須清楚明白,基督與他在代禱的事工上是合而為一的,不只是思想上或心志上這樣承認,乃要十分真實且活潑地進入這屬天的實際裏。他進到神面前時,是披戴著基督的名字、性情、公義、配得權利、形像、靈與生命。不要在禱告中把主要的時間用來反覆祈求,乃要謙卑、安靜、充滿信心地宣告你在基督裏的地位,與祂完全聯合,可以在祂裏面進到神面前。如果一個人是在基督裏來到神面前,把基督帶到父那裏,知道父樂意使基督成為他的生命、他的法則、他所惟一信靠的,那麼他將會得著代禱的能力。

            代禱很明顯是信心的工作,不是拼命努力相信禱告將會蒙垂聽,乃是安穩地棲息於屬天的事實。這信心不會為著自己的無用與軟弱而不安,因為它是活在基督裏。這信心不寄望於感覺,乃仗賴三位一體神的信實,每一個人應當用這種信心來禱告。真正的代禱者必須是個有信心的人。代禱者也必須是個使者─隨時預備好自己,熱切地獻上自己,要親自得著答應,並傳給人。―― 慕安得烈《內在生活》

 

【代求者】「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五 16~17)

            有一種思想最攔阻人不效法聖經中聖徒們的榜樣,就是以為經上人物的行徑屬特例,我們不能期望自己也有在他們身上所看見的特點。但「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既然他的性情與我們沒有兩樣,作工在他裏面與我們裏面的恩典是一樣的,我們就沒有理由說不能和他一樣發出大有功效的禱告。禱告若要有能力,必須努力得以利亞的靈。

            ()以利亞與神同活:禱告是生命的聲音,因為人活著,所以他禱告。生命所說出來的,比嘴唇所說的更大聲、更真實。要禱告得好

,就必須活得好;與神同活的人才會得知神的心意、討神喜悅,然後他才能照著神的旨意祈求。以利亞說:「我侍立在主神面前」﹝王上十七 1另譯﹞。他的禱告是從與神有真實交通的生活生發出來的。

            ()以利亞為神作工:神差他去那裏他就去,神吩咐他做什麼他就做。他所有的禱告都與為神所作的事工有關。他所求的一切,都是為著神的榮耀。只有當自我消失在神榮耀的願望裏,奉獻生命為主作工時,才會帶來禱告的能力。

            ()以利亞信靠神:饑荒時他已學會為著個人的需要信靠神,所以他敢為著更大的事信靠神,相信神必垂聽他為百姓的禱告。對神的應許和神性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使他的禱告大有功效。

            讓我們不要懼怕,以利亞的神仍然活著,在他裏面的靈也住在我們裏面。讓我們培養像以利亞那種全然為神而活、為祂作工、信靠祂的態度,我們才能學習像他一樣的禱告。這樣,我們就要看見我們的禱告也可以大有功效。―― 慕安得烈《內在生活》

 

    我們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即使我們已改變成為基督徒,自私心仍然常使我們只顧著自己,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自己屬靈的爭戰,以及自己靈命的長進,而忽略了他人。─ 萊爾

 

    禱告要寬廣,就要為他人祈求。為他人祈求是一切真實禱告的印記。禱告是一個人的靈魂被激勵到能夠為他人向神祈求。─ 邦茲

 

    為「人」禱告遠較為「東西」禱告重要,因為「人」對神的旨意和主的工作,比「東西」有更深的關係。─ 邦茲

 

    為他人代禱、代求,是我們對他人表達「愛」最有力、最實際之方法。─ 加爾文

 

    誰若盼望在主的手中有用處,就得常常在神面前屈膝,用眼淚、用傾倒出來的為教會代禱。─ 倪柝聲

 

    當我們為他人禱告時,我們不是伸出手希望為自己得到甚麼,而是站在神的一邊,在神的工作上與祂同工。─ 愛德華鮑曼

 

    禱告是屬天的平衡器。很多人不能講道,不能教導,不能公開唱詩歌,但是禱告卻是每一個人都能做的事。─ 狄克伊士特曼

 

【神封住了獅子的口】有一個少年人離新英格蘭城,出門到非洲去傳道,過了些日子,他家鄉的牧師在一天晚上為他在夜深時醒來,覺得這少年人在危險中,禱告的重擔壓在他心頭。於是他起來為他懇切的禱告了幾個鐘頭。

正當那時,非洲中部深林中發生這麼一件事:那少年傳道者和一個土人出去打獵,他們正在追趕著兩頭雄獅和一隻母獅。那少年傳道者先擊斃了一隻,並傷了另一隻,餘下一隻母獅好像是逃走了,其實牠是躲在一林子裡。這位傳道者正要上前用槍擊斃那隻受傷的雄獅時,槍沒響,那兇猛的母獅從密林中如風似的躍過來,把他摔在地上,立時牠的牙齒咬入了他的膀臂,爪子就猛力地撕他的肩膊。他喊土人開槍,可是不能,因為他在獅子之間。正在危急萬分時,土人向空響了一槍,母獅受驚向上一望,他就從爪中乘勢滾進了一個淺溝底裡,獅子既不能再跳在他的身上,轉身逃進林中去了。這個滿身是血的傳道者,當時被扶到房舍裡去,過了六個禮拜才恢復了健康。

這可驚的消息傳到了他本鄉為他代禱的牧師耳中,他看見了神如何驚醒了他,使他起來代禱,好叫他明白那奇妙的拯救。這少年傳道人是誰?就是李文斯敦。——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為萬人代求】歷史告訴我們,法國革命,英國也革命,然而法國革命流血,暴動,釀成恐怖狀況,有名的歷史家勒啟說:「當時英國可以不落入革命的狀態中,保持她的有許多原因,但最顯著的是一種新的強烈的宗教熱誠。這種熱誠,是充滿在英國中級和低級社會中間。」瑞典與挪威能和平的分為二國,也是兩國人民熱誠的祈禱所致。——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最高禱告的工作是為人代禱】宣信說:「最高禱告的工作,也許是為人代禱的工作。」他自己知道什麼是禱告的負擔和它的意義。他常作代禱的工作,不住地紀念教會,和普世福音的工作。尤其是和他同勞同工的人,他在主前不息地為他們禱告。他常勸信徒說:「要知道一件事,我們最高的事奉,最大的能力,乃是在神前為人辦事(指為人代禱說的)。並且要曉得,我們最有效的工作,乃是禱告的工作。」

倪弟兄說,誰若盼望在主的手中有用處,就得常常在神面前屈膝,用眼淚,用傾倒出來的魂,為教會代禱。我們應當在主面前,歡心樂意擔當教會的責任,為教會在靈中抵擋一切魔鬼的攻擊和計畫,用膝蓋、用眼淚、用傾出的魂,為基督的教會代禱。

倪弟兄說到中國拳匪之亂時,全世界各處許多信徒受感禱告,也是說出為教會代禱的需要。他說,在一九○○年,中國拳匪之亂的時候,有許多基督徒殉道。在同時,全世界各處教會,竟有同樣的知覺,知道有事要發生。許多人靈裡數天爬不起來,感覺需要禱告。這感覺不是耳目給的知識,那時在身體裡的感覺。誰敢說那時忠心的殉道者,不是因這些禱告的功效而得供應?和受恩教士那時在英國,靈中覺得很難受,需要禱告,不久事情就發生了。──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代求是世界惟一指望】慕安得烈一生的著作約有二百五十種,有的用荷文,有的用英文,有些事巨著,有些是小冊。綜合他的信息,共有三點:(一)禱告的工作;(二)聖潔的實在;(三)聖靈的需要。以下摘錄一些他關於禱告的話。他說:「神將他的話當作種子,播種在我們心裡,這種子又藉著我們向神所說的話而結果累累。我們禱告的話乃是我們播種在神心裡的種子。神留心他的話結實,使之成熟。我們也應當注意我們所種的禱告,留心是否結果。信徒不忘他所求的,才能認清神的答應。」又說:「在禱告上軟弱乃是一種病狀。基督的教會和千萬肢體的屬靈生命受到一種基本疾病的嚴重摧殘,就是忽略了在隱密處與神交通。撒但力圖佔據基督徒的內室;因為他明白,只要信徒在禱告上不忠心,他們的見證就不會影響他的過多少。」他認為禱告乃是神祝福的惟一途徑。他說:「神尋找代禱的人。他不會也不能將工作從教會的手裡奪去。神詫異,神詫異,神詫異無人代求,千萬靈魂正在淪亡,代求是世界惟一指望」(參賽五十九:16)。——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代禱的功效】斐尼牧師曾說,有一患肺病的人,生有五子,但因為貧窮,所以異常困苦。後有一商人憐恤他,供給他家的所需,他甚感那商人的恩,見他還未得救,乃切切為他禱告,無幾,那商人悔改歸主。他又為三十多間教會的牧師禱告;他知一人往印度傳道,又為那人禱告。他把所代禱的人寫在日記內,及到他死後,在出殯日,他的妻就取他的日記給與斐尼牧師,斐尼就依著他代禱的教會往傳道,結果卒有一萬人信主。── 古約翰

 

【代禱的傳福音者】內地會在中國的工作,有一段時間,非常發達,可說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地區;其中的原因,從來沒有人知曉。直到戴德生有一次去英國,才找出這原因來。有一天,他在英國某地講完了道,就有一位青年人前來對他說:「我對於中國內地會的光景,以及什麼人得救,我都知道。因為我有一位同學在中國傳道,凡有心向道的中國人,他不斷地把人名寄來,我就不斷地一一替他們禱告。」戴氏這才知道,原來在英國有一個禱告的人,不但天天禱告,而且特別題名禱告,可稱為代禱的傳福音者。雖然他未親臨其境,而所得的果效是奇妙的。——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半夜醒來代禱】有一位主的老僕人,在一個夜裏醒過來再也睡不著,心裏一直有一個催促要為不久以前離開他到外國去傳福音的幾位年青人禱告,那時他們正在海上,他不知道他們發生甚麼事情,但因著聖靈的催促,他就迫切的為他們禱告。過了那個晚上以後不久,他就收到年青人的信,提到他們在航行中遇到極危險的大風浪,後來風浪突然的停止了,他們就平安的渡過危險,他們深信一定有人在神面前為他們禱告。這位年老的傳道人查看他們遇風的那日子,正是他在那天晚上迫切為年青人禱告的一天。── 王國顯《在基督裏長進──第二輯》

 

【祭壇的火常燒不熄——守望禱告】在摩爾維亞的弟兄們復興達到最高峰,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在會眾身上之後,有些弟兄姊妹想,最好定出一個時間,專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在會眾身上之後,有些弟兄姊妹想,最好定出一個時間,專一禱告。他們又想到利未記第六章十二至十三節說,舊約時代,在祭壇上必須有常常燒著的火,不可熄滅。那麼,無論在那裡有人聚集,他們這些會眾,就是永生神的殿,那裡就該有神的祭壇和聖火。聖徒的祈禱應當不斷地在那裡升到神面前。他們都覺得,教會一面仍舊是那樣幼稚,一面又有撒但這個大仇敵,所以非常需要保守她自己,而抵擋那晝夜不打盹的仇敵。這就需要有不斷地守望來抵擋他。因此,他們決定燃起自願祈求之祭,使它晝夜燒著。這個計畫開始實行之時有二十四位弟兄和二十四位姊妹,定規要輪流地在他們自己的房間裡,花一個鐘頭的時間,將圍繞在他們四圍的需要和工作,都帶到神面前。願意這樣禱告的人,很快地加增到七十七位。有人因著靈裡貧窮,或是因著特別事故,禱告不能用盡一個鐘頭,可以用屬靈的詩歌作代替來讚美神。這樣就可以為著自己和一切的信徒,把讚美或禱告的祭獻給神。這些守望禱告的人每週聚集一次,把遠近各地關於個人、聚會、或國家的消息,交通一下,使他們可以為著所得到的答應獻上讚美,或者使他們作更有心、並更切實的禱告。不只大人這樣禱告,連那些得了復興的兒童,也為他們自己定了一個同樣的計畫。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得記著給他們指定的時間。一次,舉行了兒童大蒙祝福聚會。有一個晚上,從十點鐘起直到早晨七點,女孩子們用這九個鐘頭的工夫在那裡禱告、唱詩、哭泣、敬拜神。同時男孩子們也在另一個地方切實禱告。在那時,祈禱和懇求的靈澆灌在這些孩子們身上,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藉著他們的禱告,點燒了要把基督的救恩傳遍異教各國的烈火。他們要用日夜不斷獻上祈求之祭所舉行的守望禱告,證明他們如何懂得天上的第一個定律就是祝福和能力的多少,是根據於禱告的多少。他們看見那在寶座上的羔羊,就極其歡喜,深信他必要充滿他們所大大張開的口和心。——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繩子嵌在石縫中】賈斐(Gorfield)生在極貧困的家庭中。有寡母耕種幾畝薄田過活,他自己則在船上作伙夫以養家。一日夜半忽然失腳落海,無人聽見他的呼救。忽然抓住水中一條繩子,繩子另端很松,不夠拖力,越拉越沉。此時繩子突然嵌在船邊石縫中,因此以攀上,得救上岸。他就穿著濕衣跑回家去,看見母親正在跪著為他禱告。他知道是神救了他。此後他成為神所重用的人。

 

【為人得救禱告六十多年】有一傳道人,在慕勒將死之前,問他說﹕你一生所求的,有沒有什麼事是神所未應允的。慕勒答說﹕我曾為兩個人得救的事禱告了六十二年三個月五天零兩個鐘頭,記得非常清楚,可是二人毫無悔罪改過的樣子。傳道人說﹕你希望神救這兩個人嗎?”“一定,你想神會把他孩子六十多年的禱告擱在一邊麼?慕勒死了不久,那位傳道人接替慕勒在瑞司特禮拜堂講道,就對大眾題起這件事情。一位太太馬上說道﹕你所題的那二人,其中一位是我的舅父,已經得救,前幾周故去。另一位在柏林,也已蒙恩歸主了。

 

【為中國人得救題名禱告】內地會在中國的工作,有一段時間非常發達,可說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區域。其中的原因從來沒有人知曉。直到內地會的創辦人戴德生先生有一年去英國,才找出這原因來。有一天他在英國某地講完了道,就有一位青年人前來對他說道﹕我對於中國內地會的光景,以及什麼人得救,我都知道。因為我有一位同學,在中國傳道,凡有心向道的中國人,他不斷的把人名寄來,我就不斷的一一替他們禱告。戴德生先生這才知道,原來在英國有一個禱告的人,不但天天禱告,而且特別題名禱告,可稱之為代禱的傳福音者。雖然他未親臨其境,而所得的效果都是奇妙的。

            你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們,不是還有許多沒得救的嗎?你是否天天特別題名為他們一一禱告?

 

【一直麻煩神】有位姊妹,為她哥哥禱告多年,未得答應,而且越來越遠。到有一天,她說,我知道,我的哥哥定規得救。說的時候,好象很有把握。她說,我這幾天,讀到路加十八章,那個寡婦老是求,那個不義的官不給她申冤。後來求到一個地步,把那不義之官求得麻煩了,就給她伸了冤。神給我看見,我從來沒有麻煩過神。如果我早晨起來,對神說,叫我的哥哥得救,中午也對神說,叫我的哥哥得救,晚上也對神說,叫我哥哥得救,如果我一直這樣求,到有一天,神給我麻煩了,就說,好,我就叫你的哥哥得救吧!所以,我就這麼作。我知道,我的哥哥定規得救。路加185﹕這一節聖經給她讀透了。這位姊妹本來是一非常膽小的人,但是,那一次她非常剛強。她一直麻煩神,麻煩到神沒有辦法,只好答應。到下一個禮拜,她的哥哥果然就得救了。

 

【必不停止為你禱告】有個農夫,是熱心的信徒,農事以外,時常傳道。他的大兒子是作生意的。有一個主日,他講道完畢回家,他的大兒子也作完生意回家,父子同車。他一看見他的兒子,就向他傳福音。他的兒子大大不悅的說﹕父親,我不要聽福音,請不要再向我說。你若再說,我就不回家了。他很傷心的應許了,但他說﹕讓我告訴你,我必不停止為你禱告,求神救你;因你尚不曉得為自己求。他的兒子說﹕好,你怎樣禱告都可以,但不要再向我說。過了幾個月,他的兒子聽見他在禱告,就不知不覺的自問說﹕父親真要不住為我禱告麼?旋即側耳傾聽。這位老農向神傾吐許多心裏的話。末後,用很悲傷的聲音說﹕神啊,現在要講起約翰,我的大兒子。只這一句話,已使約翰的心破碎,再也聽不下去,立即承認他的罪,接受主耶穌作他的救主。

 

【我的事完成了】一位鐵匠,清晨開起店門,看見吃舌的撒母耳站在門口。他的褲子濕到膝蓋,鞋子完全濕透,因他走了三英里路,路草滿了露水。鐵匠立即向他請個早安。撒母耳因為吃舌,不能即刻答覆,只點點頭。最後,經過不少掙紮,方才說出話來,他說﹕我特意來,與你一同禱告,神把你放在我的心中。我今早四時就想念到你。鐵匠請他進來,他卻不進。未等鐵匠再說什麼,他就跪下,舉手仰臉,開聲向神禱告,極其懇切敬虔。這時他的吃舌竟然不再阻礙,禱告的話十分自由暢快,向神述說鐵匠的情形,直到心中的重擔卸脫。他一說完阿門,就抓住鐵匠的手說﹕好,我的事完成了。神要我作的,我已作了。現今我要走了。說畢轉身便走。鐵匠心中深受感動,無法開店作工,就把店門關了起來,轉入屋內,高聲向樓上呼喚其妻,要她一同下來禱告。她的妻子一下樓,鐵匠竟放聲大哭,跪下禱告,真實悔改,接受主耶穌作他個人的救主。信徒若是順服聖靈的引導,不知道多少神跡要發生!

 

【撫髮禱告】有一次,有一位母親因為兒子常常醉酒,走向毀滅之路,請求一位姊妹為他禱告。這位姊妹問她自己曾否禱告。她說﹕已經為他禱告過了。這位姊妹說﹕姊妹,你必須與他一同禱告,否則,我也不為他禱告。這位母親立即醒悟過來,覺得不該如此軟弱,以致獨生子不能悔改。有一天晚上,她的兒子醉酒回家,躺在自己的臥室裏,酣酣入睡。聖靈把她引到他的身邊,她就跪在地上,把手放在他發燒的額上,一面撫平他的亂發,一面為他禱告,求神感動他的心,使他悔改。忽然他醒過來,睜眼看看母親,心中十分驚異。聖靈也就使他心靈蘇醒過來,立即喊說﹕母親,你在為我禱告...神啊,憐憫我!他就流淚悔改;二人同聲禱告。當晚他就得救了。

 

【跪在地圖前禱告】倫敦城的一處窮人住屋區內,有一間小房子,這房子就是早年戴德生的住所,也是中國內地會的產生地。那時戴德生不過是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在他那房間的牆壁上,懸掛著一幅中華全國大地圖。先生每天用幾點鐘的時間,跪在地圖面前禱告。那時中國還有十一省沒有福音傳去,也沒有一個人去為主作見證。戴德生沒有錢,也沒有差會,肯和他到中國去的朋友也不多,只有幾個朋友,每禮拜來一二次,和他一同跪在那地圖前禱告。那時,他的心裏有一遠大志向,要將福音傳遍內地。截至一九三三年止,內地會有總堂三百二十八,支堂二千三百二十五,西國宣教士一千三百多。自設立教會以來,受洗的約十五萬人。這樣的大的事業,都是由於那一個青年人的志向,和他的禱告而來。

 

【慕迪如何到英國】倫敦某教會有一姊妹,時常抱病在床,自己起初以為在世的工作完了。但是聖靈卻對她說,這病並非是神把她放在一邊,乃是要她為神複興教會的工作禱告。她就日夜為這事禱告。一日,看見報載大佈道家慕迪的工作,深深覺得應該求主帶領慕迪到她所在的教堂領會。這事怎能成就呢?因為慕迪在大西洋那邊,她在倫敦一萬個教堂中的一個,怎能與他接洽呢?一八七二年,慕迪第二次來到英國,立志不再講道,惟一心願是為從英國的解經家多學一些聖經。一次禱告聚會完畢,有人請他在倫敦北部教堂講道。他不能不允許,這就是那位常常禱告的姊妹的會堂。慕迪在那天早晨的禮拜講道,沒有一點精神,巴不得不來還好。那位姊妹聽說慕迪先生來到她所在的會堂講道,明白這事的意義。那天她就特別專心禱告。晚上,慕迪的再去講道時,很不樂意。那知當他開口講道之時,一切都改變了,聽眾莫不肅靜細聽。慕迪的舌頭也松開了,話語如同活水一般流了出來。毫無疑義,神與他們同在。當慕迪請凡要信主的人站立時,全體聽眾都站了起來,甚至慕迪自己也感希奇。那天晚上共有四百人加入教會。

 

【離席為子禱告】戴德生牧師少年時並不信主。他母親一次在外作客,離他有二百多裏遠。在中飯後,離席為她兒子禱告。因她多年終日不忘為她兒子悔改禱告。她關上了房門,決定求神應允她,否則不出來。那天下午,她禱告到不能再禱告下去了。這時聖靈才指示她,禱告已蒙應允,她兒子已經悔改了。她立即改祈禱為感謝,不住的贊美神。那天是假日,戴德生這日獨自一人來到父親的書房,想找一本書消遣,找不著合意的,就拿一篇勸世文,隨隨便便的讀下去。那邊母親在禱告,這邊兒子正讀勸世文。當讀到基督工作成了時,戴德生自言自語的說﹕成就什麼呢?一面自己又回答說﹕成就了一個完全圓滿的救贖,為我們的罪,已付了贖價;不但為我們的罪,也為普天下人的罪。”“既然如此,我還要作什麼呢?這時聖靈的光照進他的心中,使他大受感動,只得跪下接受救主的救恩。

 

【一浪捲入海一浪卷上船】非拉鐵非地方有一位老年姊妹,她有一個兒子,不守規矩,粗魯放蕩,眼中無神,後來作了水手。老姊妹一天夜晚忽然醒來,心裏覺得她兒子正在危險之中,就披上外衣,跪在床前,懇切求神施恩。禱告了兩三點鐘,負擔方才卸去,心中平安下來,知道神已經聽了她的禱告。過了幾個禮拜,她的兒子回來,一見母親就說﹕母親,我已得救了。他就述說得救經過﹕幾個禮拜之前,他們的船航行大西洋,突遇台風,桅杆折斷。船主命令把它拆去,減少危險。他被差派,冒險去工作,心中埋怨,口中不斷咒罵,神為何害得他們在此黑夜,冒著狂風暴雨,出發工作。正當他們工作之時,大浪卷來,船身一側,他就卷下海中。他在海中與浪掙紮,生死一發之間,忽然想到靈魂將要永遠滅亡,他就心中禱告說﹕主啊!我仰望你。說完,完全失去知覺。數小時後,風平浪靜,水手來到艙面,收拾災後,發覺他在艙面,立刻灌藥,把他救醒。原來一浪卷他入海,一浪卷他上船。母親為他禱告之時,正是他在遇難又蒙拯救之時。

 

【禱告了卅二年】在澳洲有一位傳道人,常去探望一個患重病的無神論者,雖屢次被咒罵,仍不灰心,繼續去探望,直到他在病危時接受主。當他接受了主之後,他的病漸漸好轉,這位傳道人就建議他寫信給他多年不見的母親,告訴她信主的事。他母親接到了信後,回信說:「你信主是使人快樂的事,但對我並不驚奇,因為我已為你禱告了卅二年。」

 

【為萬人代求】歷史告訴我們,法國革命,英國也革命;然而法國的革命,流血、暴動,釀成恐怖狀況。有名的歷史學家勒啟說:「當時的英國能不落入革命狀態中,而保守她的原因有許多,但最顯著的是一種新的、強烈的宗教熱忱。這種熱忱,是充滿在英國中級和低級社會中間。」瑞典與挪威能和平的分為二國,也是兩國人民熱誠的祈禱所致。

 

【主要邁爾先為別人禱告】主僕邁爾初任倫敦城一間教會牧師,地點正處在當時著名解經家摩根與善於講道的司布真兩間教會之間,主日聚會沒有幾個人,心中嫉妒、生氣,他懇切禱告,求主奮興其教會,但不得垂聽。主給他一幅圖畫:「司布真、摩根和他(邁爾)所服事的教會,好像是三個杯子,當司、摩兩間教會福杯滿溢時,夾在其間的杯子,當然受惠了。」主要他先為司布真和摩根二人禱告,主纔垂聽他的禱告。

 

【注視每一根指頭按序禱告】有一位在非洲教書的基督徒婦女,想出一套好方法來提醒我們,如何每天不僅為自己禱告,也為別人禱告。她說:『當我準備禱告時,便注視自己的左手。首先,我注意到離自己最近的大姆指,這提醒我為那些親近的人禱告,就是家人、親友和鄰居。』接著她指著食指說:『它使我不忘記為老師、牧師等輔導過我的人禱告,因為他們常用這根指頭向我們提出警戒。』接著又說:『中指是最長的 指頭,讓我想到為教會的長老和國家執政掌權者代禱。再下去的無名指,人稱它為最弱的一指,這使我想到為病弱無助的人代禱。最後的小指頭,它代表我自己,我以此作為禱告的結束,求主賜我所需的一切。』你不知道如何禱告嗎?這是一個多麼好的範例。當然你不一定要按照這個方式,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常為別人禱告。

 

【慕迪如何到英國】倫敦某教會有一姊妹,時常抱病在床,自己起初以為在世的工作完了。但是聖靈卻對她說,這病並非是神把她放在一邊,乃是要她為神複興教會的工作禱告。她就日夜為這事禱告。一日,看見報載大佈道家慕迪的工作,深深覺得應該求主帶領慕迪到她所在的教堂領會。這事怎能成就呢?因為慕迪在大西洋那邊,她在倫敦一萬個教堂中的一個,怎能與他接洽呢?一八七二年,慕迪第二次來到英國,立志不再講道,惟一心願是為從英國的解經家多學一些聖經。一次禱告聚會完畢,有人請他在倫敦北部教堂講道。他不能不允許,這就是那位常常禱告的姊妹的會堂。慕迪在那天早晨的禮拜講道,沒有一點精神,巴不得不來還好。那位姊妹聽說慕迪先生來到她所在的會堂講道,明白這事的意義。那天她就特別專心禱告。晚上,慕迪的再去講道時,很不樂意。那知當他開口講道之時,一切都改變了,聽眾莫不肅靜細聽。慕迪的舌頭也松開了,話語如同活水一般流了出來。毫無疑義,神與他們同在。當慕迪請凡要信主的人站立時,全體聽眾都站了起來,甚至慕迪自己也感希奇。那天晚上共有四百人加入教會。

 

【未聽道能信主】有位姊妹讀了一本書,上面寫著﹕一個人在倫敦,為一個兩千裏外的人禱告,那處正有變動,藉著那個禱告,那人得蒙保守。這位姊妹看後,想起她有一位哥哥,住在福建潮州,尚未得救。她就試著為他禱告,求主使她哥哥得救。過了不多時日,忽接她的哥哥來信,告訴她說﹕我莫名其妙,想起要讀聖經,想起自己的罪,若不悔改,好象地獄就在眼前。就在那一天,我悔改接受了救主。從未聽道,竟能信主。這是代禱的功效。

 

【為別人禱告】一位牧師為一位瀕死的婦人禱告。他剛要起來,婦人說道:『且慢』。將手按在他的頭上說道:『我要為您禱告』。禱告的非常懇切。『十年的工夫,我天天替您禱告』。牧師去時,滿臉淚痕。覺得心中有一種奇熱。他知道這位婦人是熱心愛主的。但總未想到她會天天替他禱告。他自問道:『我不知道在我的六百會友之中,有多少位替我禱告』。一定不是全體的,但總有人是他夢想不到的。這個思想對他很有幫助。義人的禱告,實在是大有功效的。(多少青年離開罪,是因他們想,家中有老母代禱。無論甚麼地方或對甚麼人,總是大膽為福音作見證的。別人怕的事,我獨不理會,因想有多少人代禱,一定會化凶為吉的。我也不住的早晚替別人,或託我代禱的人禱告我那在天上的父。誠心的禱告,他沒有不聽的)

 

【為家中人禱告】小維麗的父母都不是基督徒,可是他們知道基督教是好的。他的母親教他禱告文,到臨睡時也教他簡短的禱告。『我要去睡覺』。小孩子也隨著他母親背誦:『神祝福爸爸,神祝福媽媽。神祝福維麗,使我做一個好的小孩子』。一天晚上,他看著他媽媽的臉說道:『媽媽,您禱告麼』?『寶貝,我不禱告』。『爸爸禱告麼』?『我沒聽見他禱告過』。『你為甚麼叫我禱告呢』?『你可以作好孩子』。『媽媽,您不願意做好孩子麼』?『是,我也願意作好的』。『那您和爸爸為甚麼不禱告呢』?『我想我們沒有這個心思』。『媽媽!或者神聽我的禱告。你想神把全家都交我一人禱告麼?似乎您和爸爸幫忙一點兒才好』。以上的話深入他母親之心。不久全家就變成一個禱告的家庭。

 

【病婦人之代禱】慕迪先生為十九世紀傳道之王。他初次到英國去傳道,覺得人心非常的冷淡。散會後有一婦人對慕迪說:『請先生到我家去,因為我的姊姊急欲見你』。慕迪就隨著婦人到她家一看。有一位年老的婦人病臥在床已七年之久。病婦人說:『慕迪先生,我早已聽見你的工作,我已禱告了三年,天天盼望你到我們這裏來領會。感謝主今天你來了。我今天要格外的替你禱告』。慕迪聽完就心中火熱的嚷道:『感謝主』。當晚就有一百多人認罪悔改。因此英國的教會就復興起來。

 

{\Section:TopicID=4495}代求的種類】

   {\Section:TopicID=4496} (1) 為困苦的人代求{\ShowRefList} 10:12, 17, 74:21

   {\Section:TopicID=4497} (2) 基督徒領袖為信徒代求{\ShowRefList} 6:22-26; 撒上 12:23; 2:17; 1:9-10, 15:13; 林後 13:7; 1:16; 1:3, 9-11; 西 1:9, 4:12; 帖前 3:12-13, 5:23; 帖後 1:11-12, 2:16-17; 4; 5:14-15

   {\Section:TopicID=4498} (3) 為一般信徒代求{\ShowRefList} 代下 6:41; 42:8-9; 36:10, 40:16, 67:1, 70:4, 90:16, 122:6, 125:4; 62:6-7; 6:18; 5:16; 約一 5:16

   {\Section:TopicID=4499} (4) 父母為兒女代求{\ShowRefList} 17:18-20; 撒下 12:16; 1:5

   {\Section:TopicID=4500} (5) 為敵人代求{\ShowRefList} 29:7; 5:44; 23:34; 7:60; 提後 4:16

   {\Section:TopicID=4501} (6) 為萬人代求{\ShowRefList} 提前 2:1

   {\Section:TopicID=4502} (7) 為傳道者代求{\ShowRefList} 15:30-32; 林後 1:11; 6:19-20; 西 4:3-4; 帖前 5:25; 帖後 3:1-2; 13:18-19

   {\Section:TopicID=4503} (8) 為掌權者代求{\ShowRefList} 6:10; 提前 2:1-3

   {\Section:TopicID=4504} (9) 為未得救的人代求{\ShowRefList} 10:1

――《主題彙析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