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爭戰的禱告

 

【撒但也攻擊信徒和教會的禱告】撒但是一直在那裏攻擊信徒與教會的禱告的。牠知道如果在攻擊禱告的事上得勝,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對付撒但的攻擊,我們應當特別注意幾方面:

(一)   撒但要打擊我們對主的信靠。牠知道牠只要使我們感覺自己的不配、無能,對主失去信靠,我們就無心禱告了。

(二)   有時牠也攻擊我們的身體、思想、神經,以及其他有關身體方面的種種。當我們感覺累了,沒有力氣了,我們對禱告就會發生厭倦。

(三)   撒但有很隱藏的詭計,若不是將禱告的時間完全佔去,就是要你在禱告的時候沒有真實的禱告。有時你雖有時間禱告,卻沒有禱告的生命。

(四)   有時撒但打擊我們與主時刻的交通,使我們與主產生了一重障礙,以致我們不能和主接觸,莫名其妙的好像與主中間有雲霧隔開。

(五)   撒但定意將我們放在黑暗裏,叫我們看不見那裏有禱告的需要。我們在禱告上的責任並不小,所以當儆醒禱告。

──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儆醒禱告的意義】主耶穌命令我們應當「儆醒禱告」(太廿六41);保羅也要求信徒要「儆醒、感恩並恆切禱告」(西四2)。「儆醒」的希臘原文意思是「警戒」,而辭典對儆醒的定義是「保持清醒以防衛」或「更進一步的觀察」。所以,儆醒禱告的意思是在禱告中要保持警戒狀態。正如有一位作者所說的:「禱告中的儆醒顯示對撒但的詭計有著屬靈的先見與辨別力。」從我們開始禱告的那一剎那,撒但就開始攻擊著我們,試圖使我們的心思偏離禱告的重要事項;「禱告中的儆醒」就是留意撒但的攻擊,並以堅固的信心抵擋牠。為此,我們當留意使自己不作膚淺、沒有目標的禱告。──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摔跤的禱告】禱告中所用的「爭鬥」一詞,意思是「一種對抗」,但不是我們與神對抗,因祂是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們乃是與惡者對抗,雖然牠是失敗的敵人(約壹三8)。「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理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我們也同樣「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弗一3),並且只有在基督裏我們纔能得勝。我們的摔跤可能是與撒但在心思攪擾的摔跤,為要使心思定睛在救主基督的身上。──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奮力抓住神】當禱告遇到阻礙時,必須以禱告去除之,這就是人們所謂的「禱告通」。我們必須與撒但的詭計摔跤。當我們為別人的心思和疑惑努力呼求,直接攻打邪惡的靈界眾軍時,我們可能導致身體疲乏和痛苦。對我們而言,有時禱告就如使徒保羅所說的,是一種「爭戰」、「摔跤」,這必迫使我們「奮力抓住神」(賽六十四7)。──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隨時多方禱告祈求】我們所有的禱告,如果要得著效果,都得把我們的禱告佈置結成一個羅網似的。這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說你要禱告得十分周到,沒有漏掉一件事未曾禱告的,你不肯讓一件事跌落了出去。如果你沒有一個結成網的禱告,你就不能有一個好好得著結果的禱告。你知道一個有禱告本事的人,他在神面前是把他的心願完完全全傾吐出來的,他要用各種各樣的禱告,把他所要禱告的那件事,圍起一個網來,使仇敵不能做甚麼。我們現在的禱告真是太疏了,一點也不密。雖然是講了許多話,但是一點不周到,使仇敵仍是能有所逞的。如果我們的禱告是像網羅那樣的,仇敵就沒有門可以走進來,這樣你就要成功事情。──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保羅的禱告是勞苦、盡心竭力、打仗】保羅在歌羅西書裏告訴我們,他在那裏勞苦。當時他是關在羅馬的監獄裏,行動沒有自由,怎麼會勞苦呢?他在這裏用的字眼,意思是在那裏出力,在那裏作苦工。作甚麼苦工呢?就是禱告。他說,乃是照著神的大能大力,在那裏盡心竭力。這個盡心竭力,在原文裏意思就是打仗。他是在那裏打仗,在那裏角力。他在禱告的中間,就好像在那裏打仗一樣(西一29;二11)──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最厲害的屬靈爭戰,沒有過於在禱告中所感覺的;因撒但就是想在那裏發動攻勢。─ 達祕

 

    正確的禱告需要保持心靈的警戒狀態,呆滯消沉的心思會攔阻禱告的果效。─ 米吉爾博士

 

【撒但在盡力阻止我們禱告】當一隻老虎要攻擊牠的獵物,第一步是用牠的利爪將獵物從喉頭撕裂,直到那獵物再也不能呼吸時,牠就大功告成了。我們的仇敵撒但,千方百計要切斷我們屬靈的氣息,因為牠知道只要完成這一步,我們就必死無疑。所以我們要留心,慎防撒但盡其所能的阻止我們,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到旁的事物。只要你極少禱告,或者根本不禱告,撒但就不在乎你聽了多少篇道,發了多少張福音單張。──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在禱告中向神交涉】一次,司布真在病中,身體幾乎忍受不住,便在禱告中向神交涉。他說,作為一個父親,絕不忍心讓他兒子忍受如斯痛苦。他們在受折磨之時,他必擁抱他們,扶持他們。經過這樣禱告之後,他就漸漸平靜下來。最終病情好轉,疼痛果然減輕不少。──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找一有堅忍和決心的人】有一天,在波士頓一家報紙的分類廣告欄上,一家經紀人公司徵求一名青年,可是內容不詳,所留下的地址,只是一個郵政信箱的號碼,連電話號碼也沒有。一位青年立即寫信前往應徵,並且急切等待回首。可是頭一次寫了信去,沒有得到回音,第二次再寫信去也沒有回音。一連三次,仍然沒有回音。這位青年堅毅,就去波士頓郵政總局,在那裡守候,直到那家公司的一位職員前往開取信件,他就跟隨那位職員回到辦公室,求見經理。經理聽見這位青年的故事後,立刻雇用了他,並對他說:「我們就是要找一個鍥而不捨,像你這樣,具有堅忍和決心的人。」這位青年就是羅傑·巴蔔森(Roger Babson),後來成為美國最傑出的金融家之一。

「你們在禱告上要堅忍」(西四:2)。這是成就神的事工,達到目的的秘訣。對於某一件事要神為我們作,必須要有堅忍的禱告,不要一時因著得到答應而灰心,也不要受著任何打岔而中斷。總要不折不擾地禱告下去,直到事情成就,目的達到。但以理為耶路撒冷禱告,雖有被扔獅子洞去的危險,但仍不折不擾,冒著喪命之危,一天三次屈膝禱告,照作不誤,是一好榜樣。

司布真說,我們越常禱告,就越會禱告;這是無疑的事。凡對於禱告時作時輟的人,他的禱告決不會發生多大的效力。禱告的能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得到的,但卻不是不費力就能得到的。亞伯拉罕如果與神不常有交通,他就不能那樣為所多瑪祈求。我們的主在世為人時,時常天未黎明就起來禱告了。如果有人想毫不費力就可以成功一個禱告的偉人,他就大錯了。哦,巴不得每一個基督徒都記得,禱告的效力在於禱告的堅忍。我們應當藉著禱告來學習禱告,藉繼續禱告來使禱告繼續。

他又以擊火石為喻,來說到我們在禱告上要堅忍。他說:神的時候是不能聽你指揮的。如果第一擊不能叫火石發出火來,你就再擊一次。神聽了我們的禱告,不一定照我們所指定的時候答應我們。我們尋求他,他必向我們顯現,不過不一定照我們所希望,所定規的時間和地點。

在遠古時代,人想要取火,必須把火石擊而再擊,擊數十次才能得到;只要能得到的話,就已經滿心感激了。

對於屬天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能堅忍呢?屬天的事情比擊石取火更有成功的把握,因為我們後面站著神的應許。

信徒阿,不要絕望,神賜憐憫的時候快到了。你當用不移的信心呼求,不要因為主的耽擱而停止呼喚,再擊一次火石罷!這一次你就會得到了。——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耐心等候支票必能兌現】司布真認為禱告等於遞出一張簽了名的支票,這位簽名者乃是一位重要人物。不必苦苦哀求,只要耐心等候,支票必能兌現。他有這樣的信心,所以他雖背負許多重擔,仍能保持沉著。

一日,他和一位朋友一同進餐,對方提醒他,明早必須付給孤兒院的建築商一千鎊。司布真答說,他已為此禱告,相信必能得到這筆款項。當時一位博士也在那裡,想要勸他,說話最好謹慎一點。他還未來得及開口,便有人傳來一封電報,內說,某人到訪首都會幕,在那裡留下了一千鎊。

他說,人到銀行去支錢,決不會一會兒進去,一會兒出來;一會兒把支票放在櫃檯上,一會兒把它收回來。如果有人一天這樣作幾次的話,一定會有人以為他有精神病。凡誠心到銀行裡去拿錢的人,都是把支票交出,靜靜地在那裡等待,直到他們拿到了錢然後出去。——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他禱告忍耐出一個結果來】從前在青島,有一位同工弟兄,實在是學了禱告忍耐的功課。他在一九三四年,受引導到青島去作工。當他去到那裡時很窮,在那城裡也不認識甚麼人,開頭幾年實在相當苦。他找不到一個人與他一同聚會。以後有兩三位弟兄從煙臺遷去那裡;但是局面還是很難,住了半年,沒有後果,住了一年,還是沒有後果。一九三五年七、八月間,倪弟兄帶著幾位弟兄,從濟南到了青島,看到那裡的光景是光光的,毫無果效。大家就有一個感覺說,這位弟兄可能不該一直留在青島;一直留在那裡,沒有後果,那真是苦。那時,他在那裡真是艱難,租了人家樓梯底下的一間小房子,只有一張破床,一把破椅,真不像樣;工作上又一點果效也沒有。誰都向他說,你不如到別處去;但他就是在那裡禱告、忍耐,一再地站住。

在這種光景之下,一直挨了三年,那裡的工作才有了一點的轉機。那時,他們在一個山頂上,找到了一間房子聚會,所有去聚會的人都得爬山。有一位同工對他說,你是要人來聚會,還是要人來爬山?三年的結果,就是這麼一點點。那位同工在那裡覺得說,什麼地方沒有工可作,偏偏要在青島作工?但是他還是很起勁地在那裡作工,一點不氣餒。

又過了二年,他們的聚會的地方,從山頂搬到平地來了。從地理上是降下來了,從屬靈方面說,是升上去了。從這裡下去,青島的工作,有了一點開頭。到了一九四二年春天,那裡已有一百三十幾個人聚會了。再經過二個月的聚會,幾次的受浸,又加了二百人。到那一個年底,就變作六、七百位。那時,那裡的工作實在是開了。到了一九四九年春天他們一次受浸,人數高達七百人。

他沒有什麼特別的恩賜,但他學會了一個禱告、忍耐的功課。他口才不好,說話很遲鈍,發表很慢,但他到噶很多,那城的工作,實在是他禱告、忍耐出一個結果來。「你們要堅定持續的禱告,……」(西四:2)。——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