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忍耐、恒忍

(請參閱134恆、堅毅)

 

【待人要有忍耐】忍耐的德性不只是用在事物上,更要用在人際的關係上。聖經上說:『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又說:『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箴十九11)。心理學家說,生氣是非常傷身體;據說發一次脾氣比作一個禮拜的工作更累人,事實上,一個人生氣,不但令對方傷心,自己也受虧損。有一本靈修書籍上說:『一個人若常在家裡發脾氣,必然弄得家人內心痛苦不安;一個人若在教會裡隨意發脾氣,對弟兄姊妹所造成的傷害,久久無法撫平。』所以我們應當培養自己忍耐的德性,不輕易發怒。

 

【發脾氣往往是從鬼來的,要藉呼喊主名來勝過】千萬不要以為,脾氣是從不好的性情來的。脾氣這個東西的確是小魔鬼,人發脾氣都發鬼瘋,都是被鬼附的。誰能趕鬼呢?只有主耶穌的大名能趕鬼。你的太太發脾氣,不講理,鬼就逞能。你不要和她辯論,你要喊『耶穌是主!』這樣一喊,鬼就嚇得跑掉了,你的太太就得釋放了。

 

【保持健康的良方】靈命的光景和身體的興衰關係至為密切。你倘若希望保持健康的身體,就必須避免一切心靈的惱怒、創傷,和吹毛求疵的批評。要知道,發一個小時的脾氣,比做一個星期的工作使你付出更大的代價;短短一分鐘的嫉妒,比喝一杯毒液更傷身體。心靈冷靜、愉快,是健康的重要因素。溫柔、和平的心,比任何安眠藥更為奏效。我們聽到有些人說出來的話是病態的,這絲毫不足為奇,因為他們心裡充滿了厭惡、成見、疑慮和畏懼,即使最結實的身材,也會被這些因素所拖垮。基督徒啊,你如果希望保持神給你的健康和能力,就當避免那些有傷身體的因素。─ 宣信《如何保健》

 

【信徒的忍耐】言語義行是基督徒外表生活的見證,忍耐是基督徒內在生命性情的見證。

       忍耐不是忍氣求和;忍耐不是吞聲討好;忍耐不是多讀道德書的涵養;忍耐不是年紀高了的飽經世故。聖經所說的忍耐,是聖靈所結生命的果子(加五22~23);是有神生命,肯追求進深,常住在主裡,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不是消極的忍受而已,而是積極的、帶有屬靈能力的美好見證。─《Living Bible

 

【脾氣不好是貧窮的原因之一】有些人貧窮,是因為脾氣不好──和同事、上司處不來,辭職;和房東處不好,搬家;和配偶處不好,離婚;和人人處不好,打官司...這麼一來,還有錢得了嗎?而且這些人還不會承認這一點,乃要怨天尤人害他()窮。─ 周美德《大珠小珠落玉盤》

 

【訓練我們的脾氣】脾氣本身並不是一種壞的東西,也不是屬魔鬼的。如果我們放任我們的脾氣使它不受控制,它便會釀出不可收拾的禍事來;但如果它受一個奉獻的意志所支配,它便成為偉大能力的一種原素。有大脾氣卻能完全控制它,能使人生具有一種威嚴。無論怎樣的脾氣,靠神的扶助沒有不能控制的。如果我們有很暴烈的脾氣,使我們常常因此生氣犯罪,千萬不可因此失望。我們能制服我們的脾氣到一種地步,就是我們中間最急躁的人,在被人激怒到極點的時候,還能安靜柔和。雖然這樣,我們卻仍需要儆醒,因為一隻被馴服了的獅子,若是牠的舊性被惹動了,到底還是一隻獅子。─ 王明道《靈食拾零》

 

【甚麼是忍】這不是指忍耐的忍,乃是指忍等的忍。如雅各書五章七節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忍與慢不同,慢是有機會,而失去了機會;忍是機會還沒有到,而在那裡等待機會。人不該慢,卻該等。殷勤作工,沒有失望。不是空望,乃是信他能作。能忍的人雖會感覺痛,卻能不動。農夫忍等地裡的出產,是讓時間來作事。忍不是消極,乃是更積極,只不著急就是。

 

【忍是能等不著急】雅各書五章說,種田的人要從地裡得到田產,是急不來的,要等時間到。能忍纔能等。這個忍不是一般作人所謂忍耐的忍,乃是不鬆懈、不馬虎,只知努力而不著急。作甚麼事都需要時間,下多少工夫,就會有多少成就,沒有便宜的工作。盼望一下子就作好的人,不能作神的工。作神的工是天天作,但不著急,不看暫時的,因為知道所託付的是甚麼,像農夫一樣很自然地在等――一面在田間工作,一面等。帶人很多時候是使人失望的,但忍的人不會絕望。你的工作遇到打擊要忍,時間是一個證明,時間會出來說話,時間會出來表白,會使事情水落石出,顯出真相。也許再等半分鐘,神的榮耀就顯出來了。

 

【忍需要操練】要積極而不著急,這是需要操練的。由忍而產生的性格是有價值的。對人、對事不要太快下斷語,再等幾天,底樣就出來了。對缺乏也要忍,忍就沒有告貸的事。保羅寫哥林多書的時候,他的心情多重多切,但是他能忍,這是事奉主之人必有的性格。許多人有一點為難就嚷出來,有一點事就反映出來,一件事來了馬上下斷案,這是沒有用的人。忍是等,和慢不同。不論性情快慢都要學忍。慢是有機會卻不抓住它;慢該破碎。但忍是既敏且捷;機會未到我能忍,機會一到我就抓住。我們天天服事教會,對於所遭遇的事和工作的結果,該是能忍著等的。凡沒有到收成的節令,我不著急,但我沒有鬆懈,也不懶惰。我對人、對事滿了感覺,我是敏感的,我是關心深切的,我是有眼光的,該作的我都作了,其餘的交給時間。時間相當代表神。

 

     有時你會忍耐你的兒女,卻不會忍耐你的傭人;有時你能忍耐同工,卻不能忍耐別人;我們該學各樣的忍耐。─ 楊紹唐

 

【張良的忍耐】張良在少年時本是一個遊俠少年,曾使大力士伏在博浪沙中用大鐡錐暗襲秦始皇,不中,亡命四方。後來他幫助漢高祖劉邦統一中國。漢高祖曾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智慧呢?是從忍耐得來的。張良在流浪的時候,一次走到圯橋。橋上有個老人,故意把履(鞋)摔下橋去,叫過路的張良給他抬起來,穿上。那老人見他年青又有這樣大的忍耐,後來把他所有的學問都傳給張良,張良後來才能成大功,享大名。後來宋朝的蘇軾(東坡居士)評論他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不而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基督徒在行天路的途中,會遇見許多的試探,我們不要作好勇鬥狠的小勇,而要有沉著忍耐的大勇。所羅門說:「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我們如能忍耐克己,靠著主耶穌基督,就能得勝。——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戴德生的忍耐】戴德生牧師一次在中國旅行,到了一河邊,雇船過河。和船家講好了價錢,忽然來了一個闊人,身穿綢緞,走到河邊,也要雇那隻船,好像沒有看戴先生似的。船家不肯,說已經和那位外國先生講好了。那紳士張眼一看戴先生,就伸手,一拳頭打來,正打中戴先生的鼻子,使他火星一冒。抬頭一看,那人正在他面前,他的背後就是水。戴先生舉手想把那人推到水裡。舉起的手,忽後放下,對那人說:請看,我本來想一手將你推到河裡,但是我所事奉的耶穌不許我,你本不該打我,我講好的船是我的。既然是我的,我請你坐我的船過河。那人見了戴先生的舉動,聽見了這一番話,反倒慚愧。就上船與戴先生一同坐下過河。又給他機會聽福音。——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忍耐術】人總是性急求快,喜歡走小路,跑捷徑。要知道世上偉人的成就,都要經過忍耐等候。忍耐是個藝術,最不容易學習的。試看一些偉人的忍耐:

    吉本著羅馬歷史,化了十二年的光陰。潘克羅夫著美國史,用了二十六年的時光。韋伯司特編著他的字典,也用了三十六年的光陰。牛頓編輯古史年表,修改了又重寫了十六次。姜太公八十歲才得文王的聘用,興師滅紂。孔夫子周遊列國,年老不得志,仍堅持他的學說。達爾文為了試驗蚯蚓運土,把石灰埋在土中,二十七年後才掘開驗看,可見他的忍耐。舊約載摩西在米甸忍耐了四十年,八十歲才開始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主耶穌基督在拿撒勒小城隱藏了三十年,才出來傳道。所以人要求成功,要學作工,更要學忍耐。古語說:大器晚成,美成在久遠。就有這意思。主耶穌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也是一理。——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新布補舊衣服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後517

  救主啊,我的性格暴躁,不會忍耐,媳婦天天與我作對, 求你使我聽道有幫助,會學會忍耐。一位做婆婆的在禱告。 果然,那天聚會弟兄講忍耐的道,勸人效法主,學習主的 謙卑,溫柔,凡事背十架,這位老太太聽了真感動,這篇道正 如一塊合適的新布恰好補在破了的舊衣服上,於是便高高興興 地回去了。
   事出意外,仇敵要扯這塊新布了,今天媳婦的樣子,態度比往日任何時候都難看,邊罵邊咒詛,指桑駡槐發落個沒完。老婆婆起初還用手按著這塊新布,心中想:忍耐,不要回答, 今天弟兄剛說過這個道。但誰知媳婦得寸進尺,越來越凶。老婆婆終於忍無可忍,不禁暴跳起來,大罵還口:你這個魔鬼,把你放在硫磺火中燒死!這下,新布被扯下來了,而且破得更 大。
   救主說: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 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了,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都保全了。(太9:16,17
  許多人偏不照主的話去行,總認為信主是舊生活的修補和 改良,不求重生作新人,每次聚會總是帶著舊皮袋去盛新酒,穿著破衣服去尋找新布。回家後皮袋裂開,酒又漏了,仍是空袋;回家後新布扯下,又是破洞,反而更大。
   惟願在講臺上工作的弟兄姐妹,不單單作修補匠。當向人 指出重生的門路,使人成為新衣袋,穿上新衣服。── 佚名《喻道小品》

 

【忍耐】1553年,信仰天主教的瑪麗 (Mary of Tudor, 1516-1558)作英國的女王,在當時加冕禮的行列中,她異母妹妹伊莉莎白(Elizabeth, 1533-1603)的角色,是受命捧著王冠。她輕聲抱怨嫌太重了。旁邊的法國使者諾艾力(Noailles)聽了說:“忍耐!到戴在你自己頭上的時候,就覺得輕些了。”
   以後,屬於更正教信仰的伊莉莎白,處境並不愉快,有一段時間,還曾在倫敦監獄中度過。但是,五年以後,她繼位作了女王(1558-1603)。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受愛戴的王。

  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來六:12── 於中旻《喻道集錦》

 

【忍耐】子粒種上之後到成熟,須經過一段時間(路八15)。同樣的,基督徒性情的培植,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和必須的工作及忍耐。── 申樂道《雅各書注釋》

         我想母親生孩子就最能解釋忍耐這個詞的意思。不錯,分娩的痛楚真是非筆墨所能形容,但當主親分娩的時候,她不但不會懼怕和逃避『陣痛』的來臨,反而渴望和歡迎它,因為她曉得,每當一陣痛來的時候,新生命的誕生又近一步了。她是帶著盼望和積極的心態來忍受每個痛楚,這就是雅各所謂忍耐的意思了。── 蘇穎睿《從掙扎到成長──雅各書小組查經資料》

 

【忍耐】經文:『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八37~39)。『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
有個年輕人特地拜訪一位年高的聖者,請他代禱:「我脾氣急躁,沉不住氣,請為我禱告,讓我有忍耐。」聖者答應了。他們一同跪在主前祈禱。
聖者禱告說:「主啊!讓這年輕人天天早上、晚上都受苦。」
那青年人連忙推他:「我不要受苦,我要的是忍耐。」
聖者回答說:「要受苦才能得到忍耐。」
你要勝利,須先參加戰鬥。從沒有戰鬥過的人,沒有資格談勝利。你必須與耶穌基督一同進入戰場,祂就能讓你不斷學習忍耐的功課。要自己有過受苦的經歷,才能與在曾在十字架上受苦的主有交通。主基督自己經過了各各他山上的苦難,才得到祂那輝煌的勝利。你我在基督裡誇勝的經驗,一定要經過苦難的十字架才能得到。

要令發怒的人息火,最好的方法是忍耐。――《新荒漠甘泉》 

 

【患難生忍耐】有人去見牧師說,『我實在是個軟弱的基督徒,我一點耐性都沒有。能不能請你替我禱告,好使我有耐心?』每一個熟悉神話語的傳道人都會立刻這樣禱告,『主阿,求你打發苦難,臨到這人的生活中。』因為我們培養堅忍性格的方式,就是透過患難。── 博愛思《雅各書的信息──我信!然後呢?》

 

【試煉生忍耐】這裡所謂忍耐,就是有毅力,堅忍有恆的意思。譬如一個旅行者遭遇風暴,他該怎樣作呢?迎風站定是不夠的。若欲達到目的地,他就非迎風前進不可。忍耐也是這樣;它是一種積極的,而非消極的德性。讓我講一個故事。一個青年基督徒來請他的牧師為他禱告,求主使他多有忍耐。牧師就跪下禱告,求神給他苦難。那個英年說:『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原是情你求神叫我多有忍耐,而不是多有苦難。』牧師回答說:『朋友,你當記住聖經的話:患難生忍耐(羅五3)。』── 安保吾《雅各書的研究》

 

【成功的忍耐】這裡所說的忍耐,是最高度的忍耐,成功的忍耐,百分之百的忍耐。

         有一個老人脾氣不好,想學習忍耐,所以在他的堂前掛上一塊匾額,題上『百忍堂』三字,意思是要題醒自己,並且˙使人知道他不再那樣壞脾氣了。經過了很久,他忍耐的立志好像已很成功了,心中竊喜。

         一天,有一個乞丐路過那裡,看了『百忍堂』三個字,覺得很有趣,便想試一試他『忍』的程度。『老爺!你這門上的字是怎麼念?』

         『百忍堂。』老人家很和悅的告訴他。

         『謝謝你指教!』乞丐走了,但一會兒又轉頭來:『老爺,我剛才把你所說的忘了,你那堂上的三個字怎樣念?』

         『百忍堂!』他很不耐煩的說。『謝謝你指教!』乞丐又走了,可是不久他又再轉回來:『老爺!你那堂上的三個字是甚麼字呢!對不起,我又忘了!』

         『百忍堂!告訴你百忍堂就是白˙忍堂!』老家人發脾氣,大聲吼著說。──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忍耐】印度有一個傳教士,他們有六個活潑的小孩子,家在山邊。一天喜馬拉雅山刮下一陣狂風暴雨,完全把那六個小孩子埋在小屋子裡,都被壓死了。教士夫婦為他們的孩子行葬禮時,面容很鎮靜,一無悲哀的表示。人人見了都覺得詫異。在以後悠久的三十五年歲月裡,他們在印度加爾各答城辦了一所孤兒院,院內常住著三個孤兒。在那遭風災被壓死的小孩子墳墓的石碑上,刻著這樣的字句:『感謝神,我們靠著耶穌的靈,得著勝利。』讚美主,他們不只忍受苦難及試煉,乃是利用苦難及試煉,使自己的靈性、品德,達到完全的地步。──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須忍受艱難】為了要煉出好鐵,必須經過不斷的鑄造。先把生鐵燒得赤紅,然後將它浸到鹽水或油中,鐵和液體碰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吱吱的尖叫。經過如此鍛煉成功的鐵,才是堅硬可用的;神也常以苦難來鍛煉信徒,俾得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基督徒應當像牡蠣一樣:當一粒砂石掉進牡蠣中,雖然碰撞摩擦及包容接納是十分難過的,但是至終牡蠣會把這顆砂石變成珍珠──每一個苦難都能成為福份,每一個試煉都可以成為得勝。一個人採取積極或消極的態度,會決定他的成敗!──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需要忍耐】正如一隻雞蛋,看上去十分光滑完美,但有一天這雞蛋被小雞破殼而出,就變成『不完美』了。是真的不完美嗎?不是的!因為雞蛋的存在是要讓小雞出來,它是小雞生命的前奏,若是雞蛋要保存『完美』的外觀,小雞就不能出來,他也無法達成它原來存在的目的。

         同樣,屬靈的生命是一個過程,在還未走到終結的時候,不能看見『完美』的成果。常聽人說:『神在我身上仍有未完之工!』(God has not finished with me yet)是的,正因為工作還未完成,我們需要忍耐,接受神雕琢我們的屬靈品格。若是基督徒用這樣的態度面對人生,那麼,種種的試煉也只不過是生命成長的必經過程。正如有人說:『基督徒就好像一個茶包,若不被熱水泡過,味道就不出來。』── 賴若翰《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

 

【甚麼是忍耐】『忍耐』的意思是『長期控制忿怒而不輕易採取報復的一種自制能力』,譬如有一群小毛狗在大狼狗的身邊玩耍,牠們可能咬牠的耳朵,抓牠的鼻子,大狼狗只要揮一揮前爪,或咬一咬牙齒,就可以輕易傷害這些小毛狗;但牠不願意這樣作,這就是牠有能力報復,但是拒絕報復!──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農夫的忍耐乃是盼望的忍耐】學田徑的人都知道『四百公尺賽跑』最為吃力。雖然有比它更遠的賽程,但四百公尺比賽必須一直衝刺,而且是最長的衝刺。再好體力的人,跑到三百九十公尺的時候,肺都似乎要爆炸一般;如果不是知道再跑十公尺(超過四百公尺)就可以休息,沒有人能夠承受得了!農夫的忍耐是有盼望的忍耐,他知道忍耐勞苦一個短時期之後,就可享用地裡寶貴的出產。──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好像待產的母親】忍耐的意思,就好像待產的母親,等候著新生命的降生。雖然生產是痛楚,但對母親來說,她不但湖無畏懼,而且還期待著這些痛楚,因為每次的陣痛,都表明新生命降生的時刻近了。我們等後主來,也應持這樣的態度和心志。── 蘇穎睿《從掙扎到成長──雅各書小組查經資料》

 

【忍耐至終就會明白神的旨意】嬰孩在生病吃藥時,母親常要抱緊他的身子,捏住鼻子,才能把藥灌入口中。等到漸漸長大了,明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也就能甘心忍耐了。孩子的性情不會忍耐,靈性幼稚也正是如此──非得環境順利了才能快樂,一不順利則憂懼叢生,工作有果效則暢快喜樂,若無果效則集躁萬分這些都是長不大的現象。──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蘇格拉底的忍耐】蘇格拉底是希臘時代最有名的哲學家,有「西方的孔子」美譽。
他有一個最為人所熟知的美德,就是忍耐。不僅對他的悍妻百般忍耐,就是對不相識的人也重不與計較。
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到街上散步。突然有個年輕人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手中拿了一根棍棒,打了他後拔腿就跑。
他的朋友見狀立刻就追了出去,但卻被蘇格拉底給攔了下來。
「為什麼不讓我去抓他?難道你怕了他不成?」他的朋友不解的問。
此時蘇格拉底一邊揉著傷處,一邊笑笑的回答說:「老朋友,如果一頭驢踢了你,難道你要踢還牠嗎?何必跟驢一般見識呢?」
他的朋友點點頭,兩人相視大笑而去。

 

【學習忍耐】有個做生意的基督徒,覺得自己最需要忍耐,因他最大的弱點就是容易冒火,這使他非常難過。他就開始向神禱告,求使自己有忍耐的心。不久,他請了一個新的打字員,那知這個打字員的動作非常遲緩,是他從來未見未聞的,這使他幾乎發瘋。有一天,他頓悟這就是神對他要求忍耐的答應。當明白神如何答應他的禱告時,他才開始學習忍耐。我們多次不知神答應禱告的方法,以為神沒有答應我們的禱告;其實神早已答應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忍』讓一步,海闊天空】有人幽默的說︰臺北市交通之所以混亂,是因為太多駕車的人迷信『路是人走出來的!』觀念,以致任意變換車道、違規轉彎回轉、闖紅燈、超車事件層出不窮。最近我看到在和平西路與羅斯福路交叉處有一極顯目的看板,是給駕車者最幽默的建言︰『路是人讓出來的,我讓你讓,路就顯得更寬廣。讓一步,何等瀟灑!』將這句話應用在人際關係上,『忍』讓人一步,何等瀟灑,路就更寬廣。

 
【恒心忍耐──多一點耐性 】                                     
讀經:以弗所書六章1-4
金句:「多一點耐性!」不要總是那麼的急躁,這是與家人相處所當具備的美德。
    曾有個孩子月考成績考得不太理想,他很自責,一再地說:「我很笨,我很笨。」父親安慰他:「你不笨!」但是,這個孩子仍然無法釋懷,不斷地自責說:「我真笨!」父親急著大吼:「你真是笨蛋!我說你不笨,就是不笨!懂了嗎?」
    讀了這個故事,你會有什麼感想呢?這是你親子溝通的寫照嗎?
  很多為人父母的人,對於別人的子女會很有耐性地諄諄教誨、誘導,唯獨對於自己的家人及子女,卻缺乏耐性,這種缺乏耐性的溝通態度,會導致一切的關懷與支持前功盡棄。── 施達雄
默想:愛的真實表現是溫柔的聲音。

 

【你有忍耐嗎?】

   一、忍耐的實行

         1.如同奔跑路程(來十二1)

         2.如同結出果子(路八15)

   二、忍耐的條件

         1.敬虔(彼後一6)

         2.信心(帖後一4;來六12)

         3.喜樂(西一11)

   三、忍耐的結果

         1.靈性老練(羅五4)

         2.滿有盼望(羅十五4)

         3.承受應許(來六12;十36)

── 麥希真《工人的講道》

 

【忍】

   ()等候――忍不重在忍耐,乃重在等候。

         1.患難中忍耐(羅五3;箴十八14)

         2.逼迫中忍耐(太十28;廿四13)

         3.環境中忍耐等候(羅八25)

         4.忍受十架苦難、羞辱、頂撞和冤屈(來十二2~3)

         5.生命長進要忍耐等候(路八15)

         6.忍耐等候事奉(提後二24;四2)

         7.對權柄的忍耐(箴廿五15)

         8.事奉神的人不可急,不可慌,能忍能等才有用。

         9.慌急會失去機會;忍是沒有機會等機會。

         10.該忍不該慢;殷勤勞苦事奉,不盼很快結果,雖積極卻不著急。

         11.忍要用在緊的人身上;有的人不著急,是無所謂、不關心教會的事奉。

         12.相信全能的主常在時間裡作事,也常用時間作事。

               (1)神的試驗、撒但的攻擊、環境的壓迫、人的為難,遇難處不著急,要難處過去。

               (2)對人、對事不清楚神旨,應當忍、當等。

               (3)忍的用處就是配合環境時間作工;若不忍就失去時間功用,也失去時間裡的神,真是小不忍則亂神的大謀。

               (4)不是瞎忍、糊塗的等,乃是有感覺、有眼光、有消息,透徹周圍環境而等時機來作工。

   ()忍就是吃得消:

         1.忍是利刃刺在心中,還能受得住吃得消。

         2.環境中一切難處,把它吃了;等一段時間,就把它消化了,成為益處(民十四9)

         3.愛是恒久忍耐,恒久受苦(林前十三4;創廿九20)

   ()忍就是狠的意思(太廿五24);就是厲害。

         1.對自己要狠,不原諒自己,對付自己(約十二25)

         2.作事狠――作得認真,作得透徹,作得完美。

         3.對人――因愛而成全他,有時也要狠,太同情、過於體貼,就不可能成全人。

   ()如何操練變成忍的性格:

         1.人的忍是有限度的,也是會偏錯的。

         2.三而一的神、神的愛、神的話是我們的忍耐。

               (1)神賜忍耐(羅十五5)

               (2)基督的忍耐(帖後三5)

               (3)靈果忍耐(加五22)

               (4)神愛是恒久忍耐(林前十三4)

               (5)忍耐的道(啟三10)

         3.在一切環境人事物中,學習活在靈中,住在愛裡,操練有忍耐等候的性格。

──《性格操練》

 

【堅忍(忍耐到底)

   {\Section:TopicID=3416}A. 應許人得永恆的保障{\ShowRefList} 37:23-24, 138:8; 32:40; 5:24, 6:37, 39-40, 68-69, 10:27-30, 16:27, 29-33, 17:8, 11; 1:3; 4:9, 20-22, 5:1-5, 8:15-17, 28-30, 33-35, 37-39, 11:29; 林前 1:8-9; 林後 1:21-22; 4:6; 1:4-5, 4:30; 1:6, 2:12-13; 西 2:2; 帖前 5:23-24; 提後 1:12, 4:18; 6:11, 7:24-25, 10:14, 22-23, 11:1; 彼前 1:3-5, 5:10; 約一 2:1-2, 3:9, 14, 18-20, 4:13, 5:10-11, 13, 18; 1, 24

   {\Section:TopicID=3417}B. 勸諭人要堅忍{\ShowRefList} 代上 16:11; 17:9; 18:24; 12:6; 6:8; 10:22; 4:3-8; 22:31-32; 8:31-32, 15:4-10, 14; 11:23, 13:43, 14:21-22; 2:6-8; 林前 10:12-13, 15:1-2, 58, 16:13; 林後 13:5; 5:1-4, 6:9; 6:13, 16, 18; 1:27, 3:12-16, 4:1; 西 1:22-23, 2:5-6; 帖前 5:21; 帖後 2:15-17; 提前 6:11-12; 提後 2:12, 3:14, 4:7-8; 2:1, 3:14, 4:14, 6:4-6, 11-12, 10:23, 35-36, 11:27, 12:1-13; 1:2-4, 12, 5:10-11; 彼前 1:5-7; 彼後 1:10-11, 3:17; 21; 2:10, 17, 3:5, 11-12, 21, 14:12, 16:15, 21:7, 22:11

――《主題匯析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