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的表率 【牧者一個嚴重的問題】在今天我們並不缺乏按正意分解基督道理的人,但太多人似乎滿足於年復一年地從事於教導根基的信仰。最令人覺得奇怪的,是他們竟不覺得在他們的工作中,並沒有神臨在的見證,在個人生活上,也沒有與人不同的經歷。他們經常服事信徒,可是他們的教訓卻不能滿足信徒心中的饑渴。我相信我的話並非太苛刻,然而我們的講壇太空洞乃是真實的事。米爾頓曾經說過:「饑餓的羊抬起頭來,卻沒得吃飽。」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神的國中,這真是一種大恥辱,看著神的兒女已經坐在天父的桌子旁還讓他們挨餓。─
陶恕《渴慕神》 【講的人比講章更重要】保羅說:「我的福音。」他並沒有將他個人的意思加到福音裏面去,也沒有把福音作為他的私有物。這一句話乃是顯示神將祂的福音放在保羅的心中與生命中,作為對他個人的託付,藉他特有的性格而將福音宣講出來;他如火一般的心靈所產生如火一般的力量,把福音如火一般的傳出去。保羅的講章不過像啟示之海上漂浮著的碎片而已,保羅其人比他的講章偉大得多,永遠活著,他的身量與樣式今日仍然畢顯,他的手仍然在影響著教會。講章不過是聲音而已,講後即行消逝,被人忘記;但是講道人卻繼續活下去。─
邦茲《祈禱出來的能力》 【造就自己纔能造就別人】傳道人應該把他最銳利、最強烈的講章向自己講。他的最困難、最入微、最勞力、最澈底的工作,乃是在自己身上的工作。耶穌基督最重大、最困難,而效果最持久的工作,是祂在十二個門徒身上的訓練工作。傳道人並不僅是講章製造者,更是聖徒製造者。唯一有這資格的傳道人,是那已經將自己造成聖徒的人。神所需要的,並不是那些具有大才能、大學問的傳道人,乃是在聖潔上、信心上、愛心上、忠心上有偉大表現的人,就是那些在講臺上用神聖的講章講道,在講臺下用神聖的生活講道的人。他們纔能為神造就人。─
邦茲《祈禱出來的能力》 【傳講的果效決定於講者本人】一篇講章所含使聽眾生命增長的能力,決不能多於講道者本身的生命所具有的能力。死人傳死信息,而死信息使人死。一切都由傳道人的屬靈品質來決定。傳福音的人必須成為福音的化身,福音所具屬神的與明顯的性質,必須表現於他的身上。愛的激動力,必須在他的心中成為一種突出的,反射的,特殊的,推動一切的,及忘我的力量。捨己的能力必須成為他的生命,化為他的心臟、血液與骨骼。─
邦茲《祈禱出來的能力》 ※ 『誠實』是作見證必要的原則;『懇切』是講道應有的態度。―― 施達雄《實用講道法》 ※ 講道者要有道德勇氣『講該講的道』。有一位神的僕人說:『我最耽心的一件事,是我敬畏人,甚於敬畏神。』―― 施達雄《實用講道法》 ※ 一個傳道人的有用與否,完全在於他是否有聖潔的生活,因為講道不過是一兩個鐘頭的事,但是一個人的生活卻時時在發聲講道。─ R.M. McCheyne ※ 傳道人身上必須有基督的形像,纔能產育屬靈的兒女。―― 賈玉銘 【須先學會醫自己】一個醫生可能會醫別人,不會醫自己,但在屬靈的事上卻不能這樣。作工的人,自己就是病人,必須自己的病得著了醫治,纔能醫治別人。自己所沒有看見的,就不能帶領別人看見;自己所沒有經過的,就不能帶領別人經過;自己所沒有學習的,就不能帶領別人學習。─
倪柝聲《人的破碎與靈的出來》 【榜樣帶出的能力】在富蘭克林的自傳裏,他提到要說服費城的居民,在晚上街道上要點燈,以防犯罪發生及便利夜晚的行人。 當他的話無法打動他們時,富蘭克林就買了一個很吸引人的燈籠,把玻璃擦亮,放在他屋前牆上突出來長長的燈架上。每晚日落後,他就把燈心點上。富蘭克林的鄰居很快就注意到從他屋前散發出來溫暖的光輝。行人都很感激這燈光照明在那小圓石舖成的街道上。直到最後,全市的人都認識到有必要在街道上安裝照明設備。 撒母耳‧強森說:「身教比言教更有效。」史懷哲也這樣說:「好榜樣不是影響別人的主要因素,乃是唯一的因素。」 馬克吐恩所說的俏皮話:「再沒有比一個好榜樣更加煩人的了。」意思相同,卻更加簡明。 因為好榜樣帶出的能力,基督徒生活更容易感染得來的而非教導來的。我們藉著神所差到世上來的耶穌基督而感染到了。 【作的比說的響亮】 【沒有遵守自己所提的標語】福特於1893年發明汽車,1903年開始設廠大量生產,給人類帶來不少方便,但同時也造成許多車禍及人命的損傷。為了防止車禍的發生,福特汽車公司懸賞向全國徵求防止車禍發生的圖案及標語。結果入選的作品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停、看、聽」,亦即車子開到十字路口或平交道時,必須先把車子停下來,再左右觀察看看,並傾聽一下有否來車。獲選者因而獲得一大筆獎金。可惜在幾年後,那位獲獎者開車到平交道時,因為沒有遵守自己所提出的標語,遂與火車相撞而車毀人亡。這樣的結果,好比『實行 【牧人乃走在羊群的前頭】東方的牧人走在所領的羊群前頭,這情景在今天的以色列地仍然常見。有一個阿拉伯的嚮導帶著一隊旅遊聖地的遊客,在一次乘車瀏覽的旅程中,他提及巴勒斯坦牧羊人走在羊群前面的傳統;他正說的時候,遊客恰好看見遠處一小群羊,有個拿了一棍頗具威嚇性的棒子在後驅趕。就如所有學校學生喜歡指出老師的錯誤一樣,他們給嚮導指出那個人來。 嚮導立刻叫車子停住,下車奔走越過田野去了。幾分鐘後他回來,滿面光彩的宣告:『各位先生女士,我剛才跟那人談過了。他不是牧羊人,他實際上是幹屠宰的!』 屬靈領袖,須像東方牧人,自己要引路。我們更常常要為屬神的人照亮前面的小徑,帶他們到有鮮美青草之處。我們必須引導人到神的話之前,藉我們的教導餵養他們,也教他們要怎樣自己從聖經得食。更進一步,我們走在神子民前頭,就會先發現危險,可以給其他們預告提防將臨到的野獸(假教師和異端左道)。── 蔡偉賢《學習領導──屬靈領袖典範》 【我們已見過耶穌】有一個牧師到太平洋某島上去傳道,島上的土人聽見他講到耶穌的事,並叫他們敬拜真神。土人說:「耶穌我們已經看見過,他去年才坐船走了!他真是一個好朋友,我們做不起,他替我們做;我們有病有饑餓時,他來醫治我們,給我們吃飽。我們憂愁時,他來安慰我們。我們願意敬拜這位愛我們的神。他們說的時候,其中一個人送過來一本書,說:「你看!這不是他的書嗎?」那牧師一看,原來是一本聖經,是一年前的一位傳道人留下的。不覺歎聲說:「他已將主耶穌畫在這裡了。」 天文家窺測太陽的光焰,最強烈的達十二萬哩以上,從那裡可以想見那八十六萬六千五百哩直徑的太陽本體。從主耶穌——神的光輝——可以看見神;從基督徒可以看見基督。——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責任已託付門徒了】有一個想像的故事: 基督在天和天使長迦百列談心,迦百列說:「你在世上的工夫只有三十三年,世上還有盈千累萬的人未得救,怎樣辦呢?」基督回答說:「我將這責任交托給門徒了。」迦百列又說:「若他們不照著你的吩咐去作,放棄責任,又怎樣辦呢?」基督回答說:「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責問門徒了。」 基督在世未竟之工,是付託門徒去完成,如果我們不負起責任,就是不履行他所交托的義務,那麼,怎樣能夠照遺囑所應許的權利去得業得國呢?——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我的名實在叫基督徒】古代有一個女信徒名拍伯土亞的,當教會遭遇逼迫時,她的父親勸她離棄基督,不要作基督徒。她指著一個小茶壺向父親說:「父親,你見到這茶壺嗎?」父親說:「看是看見的。」她又問:「這茶壺可以不可以再給它起一個特別的稱呼?」父親回答說:「茶壺就叫茶壺,怎能還叫它什麼呢?」因此她堅決誠懇的對父親說:「我的名字實在叫做基督徒,決不能改名叫做別的什麼名字的。」——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你是那一種郵票?】不同的郵票具有不同的目的,有最常見的平信郵票;航空郵票較貴,它也走得快些。限時郵票比平信貴,它所帶送的信息也比較緊急、重要;而遲延、耽擱的後果,可能會不堪設想。 基督徒和郵票一樣,並不完全相同,他們的票面「價值」並不一樣,顏色和大小也不相同。請問你現在是那一種郵票?平信的?航郵的?或是限時的?這要看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神的兒女都是基督的大使──但他們並沒有完全表現出他們的身價來。我們所持的信息是最最緊急的,它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傳出去,難道你竟是一封平信,甚至是一封死信嗎?─《清晨露滴》M.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