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伯珊

 

{\Section:TopicID=2333}伯珊 Beth-Shan(地名)

字义:    伶俐者之家 House of sharpener,安全之家 House of safety

汇编:    撒上31:10;书17:11玛拿西一城。在约但河西,或即伯善。

―― 陈瑞庭

 

伯珊(Beth-shan)巴勒斯坦一战略重镇,位于亚热带气候的约但河谷,在加利利海以南15哩,约但河以西4哩处。伯珊矗立在耶斯列谷之东端,守护着约但河一个重要的渡口。她位于两条贸易通路的接口,一条向北通往加利利和大马色,另一条则从基列山,向西穿过耶斯列谷和撒玛利亚山峦。非利士人在基利波山上,战败扫罗王率领的以色列军后,伯珊便陷于非利士人手中。扫罗及其众子的尸体被悬挂在城墙上示众,扫罗的首级则钉在大衮庙中(撒上三十一10-13;撒下二十一12-14;代上十8-10)。后来,该城又为大卫收复。两份在胡森废丘出土的埃及文献,提到伯珊的名字,证实了胡森废丘,即伯珊遗址。该废丘高213呎,周边为1/2哩。宾夕凡尼亚州博物馆在该处进行过3次考古挖掘:第一次是192123年,在费沙尔的领导之下进行;第二次是192528年,在阿伦罗尔的领导之下进行;第三次是193019311933年,在菲茨杰拉德的领导之下进行。挖掘结果显示了自主前四千年代,直至亚拉伯早期,共有18个居住层。最有趣的是埃及占领者在大约主前14001200年间,为当地神祇修建的庙宇。另两座在非利士人占领时期(大约主前1200-1000)建立的庙宇,很可能就是放置扫罗首级和盔甲的亚斯他录及大衮庙。此外,还挖掘出大量埃及碑文,其中有两块表扬战功的石碑,一块是法老薛提一世在位时期的,另一块是兰塞二世在位时期的。以色列人占领了迦南以后,伯珊(又作「伯善」)及其他城镇分给了以萨迦支派,但显然玛拿西支派夺取了伯珊(书十七11)。所罗门作王的时候,伯珊划分为巴拿的行政区内(王上四12)。该城在主前十世纪时,可能是毁于埃及法老示撒手中。其后,伯珊在旧约时代已不大显著;至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及归回后的波斯时期,伯珊更是居民稀少,不足一提了。希腊化时期,伯珊曾被改称为「西古提波利斯」,估计是因为当时那里有埃及王多利买二世的西古提雇佣军驻守。希腊人在伯珊为他们所供奉的狄安尼索女神和丢斯神修建了庙宇。哈斯摩宁王朝时期,伯珊更成了重要的行政中心。伯珊继续繁荣,在希罗时期,更与邻近的几个商业城市,合称「低加波利」(即「十城区」,太四25;可七31),伯珊是唯一在约但河西的城市。至主后二、三世纪,她更成了生产和出口纺织品的世界中心。自1950年以来,废丘下围数处经考查后,发现从主前四千年代直到拜占廷时期,都有人居住。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发现,是两座犹太会堂(主后四世纪和六世纪)、一座圆顶拜占廷大教堂和一所修道院、多个基督教教堂、犹太墓地、一所罗马人的别墅和一个拜占廷时期的陶器作坊。在195962年的考古挖掘,亚陪巴姆和聂杰夫为以色列国家公园和古迹博物馆掘出了伯珊的罗马剧院。剧院坐落于废丘以南250码左右,宽270呎,深190呎,可容观众8,000人,建筑日期约为主后200年。――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