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百夫长

 

百夫长(Centurion)官名。古罗马军制设百夫长统一小队,辖兵百人;通常每一大队有百夫长6名,10大队则成一军团,每军团设千夫长6人分统百夫长。使徒行传二十二章26节记载一百夫长为处置保罗案,而请示千夫长一事,可知百夫长直辖于千夫长之下。一般来说,百夫长是带兵的营官,颇握实权,无论上阵指挥或驻防理事,均能便宜行事。百夫长是兵卒可及的最高统领,多从行伍间擢战功卓著者任之。百夫长的职衔也有高低,可升为责任较大的百夫长,以军团第一大队的高级百夫长为最高,故此百夫长的任所可升迁至帝国全境。百夫长的权责除掌管部队的军规军纪之外,也有保境安民的任务。执法行刑也是百夫长来负责(太二十七54;可十五394445;路二十三47)。其所辖不仅有罗马本籍兵,也有外籍雇佣兵。百夫长实权在握,薪俸也高,所以得升任此职的,通常不会轻易言退。新约提及了6位百夫长,且至少有两位归信了耶稣基督。现将该6位百夫长分述如下:1.迦百农一百夫长求耶稣医治他垂死的仆人,因他深信耶稣驱病的权能,有如他驾御营兵一样(太八5-13;路七2-10)。此人颇谦恭,毫无恃权骄世的派头;他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助。他对仆役也表现了关切之情,耶稣有感于他的为人和诚信,徇其所请而治好了他的仆人。2.率领小分队处决耶稣的百夫长。他亲见耶稣死状,忍不住惊叹:「这人真是神的儿子」(可十五39);又说:「这真是个义人」(路二十三47)。另据主前四世纪的伪经《彼拉多行传》记载,这位宣认耶稣的百夫长名叫郎基努,罗马天主教素以此人为圣徒。十七世纪巴洛克派艺术家基奥万尼有大理石人物雕塑一尊,表现的就是这位百夫长幡然悔悟的情景;此像现置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内。3.该撒利亚一百夫长,名哥尼流。先是使徒彼得不肯与外邦人共享福音,经神显奇迹加以启示,始破旧念,遂向哥尼流作见证,使这位百夫长也归信了基督(徒十)4.据使徒行传二十二章25-26节记载,一百夫长提醒千夫长顾及被告保罗的罗马公民身分,遂使保罗得免于笞刑的惩戒。5.另一百夫长知道了犹太人谋杀保罗的阴谋后,便设法将保罗安全护送至该撒利亚的巡抚衙门(徒二十三17-22)6.一百夫长名犹流,奉命将保罗由该撒利亚航解罗马(徒二十七1)。中途遇风暴,士兵欲将包括保罗在内的全船犯人杀尽,以免犯人乘乱逃脱,经犹流坚决制止(徒二十七4243)。另参:「武器和战争」。――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