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以斯帖记提要 壹、书名 本书以书中最重要的女主角「以斯帖」为名;以斯帖这名可能取自波斯文(参二7,10),它的意思是「星星」。 贰、作者 本书作者未署名,但由本书的内容来看,本书作者必须:(1)犹太人;(2)对于波斯习俗、宫廷礼仪、政制相当熟悉;(3)大约生在主前第四、五世纪年间。据此条件,圣经学者们列举三位可能的作者:以斯拉、尼希米、末底改,尤以后者末底改最有可能,因他熟稔他自己和王后以斯帖的底细,并书中事件发展的细节。 叁、写作时地 本书内容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主前486至464年,波斯亚哈随鲁王执政年间。又本书十章二节似乎暗示,书成之时亚哈随鲁王已经去世,据此推断,本书大约写于波斯王朝末期,于巴比伦地。 肆、主旨要义 本书主要介绍普珥节的由来及犹太人守节期的责任。事件发生于亚哈随鲁王(大利乌王继承人)时代,波斯大臣哈曼因与犹太人末底改结怨,遂起消灭犹太民族之心。在这危急关头,神藉皇后以斯帖施行拯救;最后,哈曼自食其果,末底改则被擢升为宰相。于是末底改与以斯帖把他们脱离仇敌之日立为普珥节,并通令各地犹太人遵守。 伍、写本书的动机 给后人留下文字记录,使我们看见,犹太人虽因叛逆而被神分散到外邦各地,但他们仍是神的子民,是蒙爱的族类,受神特别保护。因此,神的儿女无论身在何种处境,深信神必能保全我们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参提后一12)。 陆、本书的重要性 本书是旧约最后的一卷历史书,因着本书中一连串事故的发展,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犹太人得以存留在地上,使耶稣基督降生的预言得以成就。本书中详细记载了普珥节的来历,可以作为神儿女的激励和警戒。神虽隐藏在暗中,但祂的眼目一直在观望着我们。再者,本书中的人物和事件,深含属灵的意义,可以让神的儿女从中学取属灵的教训。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圣经中以女人名字为书卷之名的仅有两卷,一是《路得记》,另一是《以斯帖记》,本书即为其中之一。 二、本书没有一次提到「神」,却处处可以看出神的作为,例如:神预先设下让末底改立大功的机会,却等到紧要关头,才让亚哈随鲁王因夜间失眠,读历史书而临时论功行赏,不但堵住哈曼的口,反而叫他蒙羞受辱(参六章)。 三、本书也没有一次提到「撒但」,但也可以看出牠的作为,例如:提拔哈曼,使他高过一切臣仆,又掣签定普珥日(参三章),结果反为神所利用。 四、本书列述强烈的对比:(1)筵席与禁食;(2)哭泣哀号与欢呼快乐;(3)瓦斯提和哈曼被贬,与以斯帖和末底改被擢;(4)制作木架欲挂别人,结果自己反挂其上;(5)定普珥日欲害犹太人,结果成了犹太人的欢乐记念日。 五、本书对整个故事的描述条理清晰、生动有趣。人物的个性虽无刻意描绘,但从他们的一举一动即可窥见。在修辞方面,作者用押韵、谐音、平行、对称、夸张等手法使整卷书极富文学气味。 六、本书中的许多事例都是成双成对的,例如:(1)第一章中有两次的国宴,一次是为各省贵冑,一次是为书珊平民;(2)王发两次有关后位的诏书,一次是为废后,一次是为立新后;(3)王后以斯帖两次请哈曼赴筵;(4)哈曼所制木架有两种用途,一虚一实,本为挂末底改,后成哈曼自己被挂;(5)普珥节也是一虚一实,本订十三日,后来成了十四、十五两日;(6)末底改也两次写信给犹太人。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一、本书和《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合为旧约最后三卷历史书,各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圣民和圣地如何被保全,为新约时代的来临,奠定稳固的根基。所以这三卷经书合参,使我们能更为了解神手的安排和作为。《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是说到神如何眷顾从被掳之地回归到迦南地的圣民,本书则是说到神如何保全分散在外邦各地的圣民。 二、本书和《路得记》是两本互相对比的书,《路得记》是说到一位外邦女子嫁给犹太人,后来成了大卫王的曾祖母(参太一5~6),且带进了耶稣基督的降生(参太一16);本书是说到一位犹太女子嫁给外邦君王,后来借着她保全了犹太民族,对于耶稣基督的降生具有不容忽略的功绩。《路得记》里处处充满了爱,并且是以波阿斯和路得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题,但希奇的是,在他们两人之间却从未提过一次「爱」字;而在本书里处处充满了神的奇妙作为,但希奇的也是,本书从头至尾也未提过一次「神」字。 三、本书和《罗马书》分别列在旧约与新约中,表面上彼此似乎毫不相关,但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相同的主题:本书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描述,而《罗马书》则是从真理的角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本书是《罗马书》的图画素描,而《罗马书》则是本书的文字解释。所以,我们若要了解本书的属灵意义,便须对《罗马书》下功夫,方能掌握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 玖、钥节 「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四14) 「各省各城、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纪念遵守这两日,使这普珥日在犹大人中不可废掉,在他们后裔中也不可忘记。」(九28) 拾、钥字 「筵席、摆筵、设筵」(一3,5,9;二18;五4,5,8,12;六14;七1;八17;九17,18,19,22) 「禁食」(四3,16;九31) 「发怒、忿怒、大怒」(一12,18;二1;三5;五9;七7,10) 「快乐、欢欢喜喜、欢呼快乐、欢喜快乐、欢乐」(一10;五9,14;八15,16,17;九17,18,19,22) 拾壹、内容大纲 【神的预备、干预和拯救】 一、亚哈随鲁王的筵席(一至二章)——神的预备 1.亚哈随鲁王大摆筵席(一1~8) 2.王后瓦斯提抗命被废(一9~22) 3.以斯帖被立为新后(二1~18) 4.末底改立下大功(二19~23) 二、以斯帖的筵席(三至七章)——神的干预 1.哈曼高升,气末底改不跪不拜(三1~6) 2.哈曼阴谋除灭末底改和他同族(三7~15) 3.末底改求以斯帖向王乞恩(四1~14) 4.以斯帖请同族禁食三日夜后设筵请王和哈曼(四15~五8) 5.哈曼立木架欲将末底改挂在其上(五9~14) 6.王在赴筵前夜失眠,读历史书得知末底改立功(六1~3) 7.命哈曼给末底改尊荣,哈曼反受羞辱(六4~14) 8.哈曼在以斯帖的筵席上触王怒(七1~6) 9.哈曼反被挂在自备之木架上(七7~10) 三、普珥节的筵席(八至十章)——神的拯救 1.王将哈曼的家产赐以斯帖,又将追回的戒指赐末底改(八1~2) 2.王将末底改高升,又准犹太人向仇敌报仇(八3~17) 3.犹太人杀戮仇敌(九1~16) 4.设立普珥节,犹太人以这日为设筵欢乐的日子(九17~32) 5.末底改作王的宰相(十1~3)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帖记注解》 以斯帖记(Esther,Bookof)旧约书卷,叙述一名犹太妇女嫁给外邦国王后,保护同胞的故事。作者以斯帖记是一卷佚名作品。九章20节所载「末底改记录这事」,表示此书若非全部,至少也有一部分是他所写的。以斯帖记全书没有神的圣名出现,可能是基于作者有意叫这卷书成为波斯宫廷记录的一部分。如果列上神的圣名,就办不到了。 本书作者对于波斯宫廷的生活和习俗知道得相当多。因此,末底改可能就是大利乌(主前521-486)和亚哈随鲁(主前485-465)作王时提到的宫廷官员末都卡。写作年代、缘起和目的如果亚哈随鲁就是死于主后465年的薛西斯,我们会直觉地赞同此书写于此后不久。但许多近代学者则赞同较晚的写作年代。旁经《传道经》写于主前180年,曾提到那段时期;书中列出不少犹太英雄,却没有包括以斯帖和末底改。有些人认为马加比时期是写作本书的年代。又有些人认为它是出自古巴比伦的宗教故事,以斯帖是女神伊施他尔,末底改则是男神玛尔杜克。圣经完成之后的著作中,最早提到普珥日的,可能是写于主前75年左右的《马加比二书》十五章36节。以斯帖记宣称所记载的事迹发生于主前五世纪,以斯帖被选为皇后是故事的中心。如果定为较晚年代作品,本书可视为用来鼓励处于逼迫时代的犹太人。以斯帖记的一个明确目标是解释犹太教普珥日的由来(九16-28)。「普珥」一词或许和亚述文「普罗」一字有关,意思是用来拈阄的小石子。教导和正典资格以斯帖记完全没提及神,甚至连一点点天意的表示都没有,这是其主要神学问题,所以引起犹太教和基督教界一些学者质疑其正典资格。但细心观察,本书有明显的神意尺度。举例来说,四章16节的「禁食」除了不吃食物之外,也暗示祷告;以斯帖的时势造英雄不是出于偶然,哈曼的失败也非意外。只是从负面来看,将哈曼众子问吊的极端措施所反映的集体罪恶观,可能不合今天的标准(九13、14)。其中所隐含的,也不出神在逼迫时刻仍保护其约民的主题。以斯帖记成为历史上犹太人最爱读的书,正是由于这事实。不过,尽管其实际含义如此,依然不能免除人们对本书能否归入圣经正典之一的质疑。以斯帖记出现于犹太正典的第三部分,是弥基录五个经卷的一部;其搭配是路得记、雅歌、传道书,和耶利米哀歌。七十士译本(旧约的希腊文译本)在以斯帖记中含有额外的107经节,这些增加部分在英文译本中列为旁经。甚至晚至宗教改教时代,以斯帖记的正典资格仍受质疑,有些现代福音派学者更怀疑其价值。赞成其正典资格者所持的理由是:(1)犹太教和基督教会双方都接受书中的历史,以及(2)此书作为教导神眷顾犹太人的例证是有价值的(参罗九至十一;启七,十四)。内容提要以斯帖记描述亚哈随鲁王的帝国疆域。从印度一直延伸到埃提阿伯(一1-9)。帝国的中心设于波斯境内的书珊。皇后瓦实提由于违抗王命不肯出席宫筵而被废,国王下诏选立新后(一10-22)。一位名叫哈大沙、无父无母、由亲属抚育的犹太少女,被选代替瓦实提皇后的位置(二1-18)。选立后不久,以斯帖和末底改协助拯救了王的性命(二19-23)。在朝中身处要职的官员哈曼,由于讨厌末底改,阴谋杀害犹太人(三1-15);末底改透过皇后以斯帖介入干预。皇后呼召书珊的犹太人禁食以求拯救(四1-17)。由于以斯帖的妙策,亚哈随鲁彻夜难眠(五1至六1)。他审阅历史,才发现末底改以前的功绩没有获得适当的奖赏。哈曼入宫原打算发动毒计杀害末底改,王却命令他加荣耀予末底改(六1-14)。哈曼的阴谋被发现后,终于自食其果而被问吊(七1-10)。国王加封末底改,同时颁旨保护犹太人不遭侵害(八1-17)。犹太人得国王亲许,将原先要按哈曼阴谋杀害他们的兵丁全部屠戮(九1-16)。为庆祝犹太民族得救,他们举行大庆典(九17至十3)。 这庆典以后成为普珥日,犹太人设筵欢宴,互赠礼物,特别施赠穷人。背景有几个历史问题值得注意:(1)根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载,亚哈随鲁的知名妻子名亚美斯特里;不过,国王的后妃可能不止一个。(2)二章5-6节表示末底改曾在主前597年被流放,那么,到亚哈随鲁作王时,他该有120岁左右了;但这两节经文可能是指末底改的曾祖父,而不是他本人。(3)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一场筵席摆了180天,以斯帖花了12个月美容,绞刑架高达83呎,犹太人杀死亚哈随鲁的75,000臣民,这些数目简直奇怪得不可思议。然而,有些事听来像神话,有时候竟然被发现是历史事实(参斯一4,二7、12,七9,九16)。以斯帖记有几个要素,指出本书的真实历史背景。一般认为亚哈随鲁就是薛西斯。薛西斯的父亲大利乌给我们传下一些著名的铭刻和浮雕,其中之一显示大利乌坐在御座上,薛西斯站在他身旁。薛西斯被认为是个拿不定主义、易受谄媚和奸臣的影响、处理内政委实不高明的君王。但在战场上,他却是一个凶猛、追求达到目标的强大领袖。他在埃及镇压叛乱,是集结海军进攻雅典的前奏。在撒拉米一场海战,希腊军队靠着战术和勇气,才拯救了希腊不受波斯完全征服。亚哈随鲁最终战败,退居他在波斯波立和书珊的优雅王宫。他弃绝埃及和巴比伦的传统诸神,热心敬奉波斯的善灵亚胡拉马慈达。DonaldM.Lake另参:「以斯帖」;「波斯」。――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