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可福音全書綜合短篇信息

 

目錄:

大有能力的僕人(陳希曾)

得力在乎歸回安息(陳希曾)

馬可福音的啟示(陳希曾)

成熟的生命,服事的功課(陳希曾)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       可十3245;十一111      (戴伯福)

與主同死同復活      可十3839;八35     (陳慧如)

     可十3334,3839;十四36     (高尚武)

 

 

大有能力的僕人(陳希曾)

 

馬可福音彰顯的主題是神的僕人,整卷 書描寫主是一位服事眾人的忠心僕人,……

 

馬可福音彰顯的主題是神的僕人,整卷書描寫主是一位服事眾人的忠心僕人,由以下幾點可以看得出來:

 

由稱呼顯明

從馬可福音中對主的稱呼,顯出主耶穌是神的僕人。馬太、路加、約翰三卷福音書中都用「主」 (LORD)這個字稱呼主,因為馬太福音記載的主耶穌是君王;路加福音的主耶穌是完全人,約翰福音的主 是神的兒子。只有馬可福音是例外,整本馬可福音提到人們對主的稱呼上沒有用過「主」這個字。馬 太、路加、約翰三卷福音書中,稱呼「主阿」的一共七十三次;其中三十七次是門徒對主稱呼,三十六 次是別人稱呼主的。

馬可福音也有一次稱「主阿」,「婦人回答說:『主阿!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 碎渣兒。』」(七:28)這裡「主阿」原文是「先生」。

雖然人沒有稱主耶穌為主,但是聖靈至少有兩次稱他為主,「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 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十六:19)。「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跡隨著,證實 所傳的道」(十六:20)

這兩處稱「主」,不是人來到主面前稱呼他,是聖靈沒有忘記他是主。雖然他以僕人的身分出現, 但他仍然是主。正如作母親的為子女洗衣服事子女,操勞辛苦好像奴僕一樣,但她的身份仍然是母親。

 

沒有家譜

馬可福音裡沒有主耶穌的家譜。

馬太福音裡有家譜,因為馬太福音講主耶穌是王,他的家譜是大衛的家譜。 路加福音講主耶穌是完全人,他有家譜,不過這家譜是由下而上,不是約瑟的家譜,而是馬利亞 的家譜,一直追溯到亞當——第一個人。

約翰福音沒有家譜,因為約翰福音講主耶穌是神的兒子,按麥基洗德等次,無父、無母、無家譜, 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他是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那一位,當然沒有家譜。

馬可福音講主耶穌是神的僕人,僕人重在他的工作,不在乎他的家世,從來沒有僕人帶著家譜、 履歷表來上工的,所以不必有家譜。

摩西在曠野看見火燒荊棘的大異象,神叫他把鞋脫下來(出三:5)因為當時,兒子都是穿鞋的,只有奴隸才不穿鞋。這便是提醒摩西,不要以為已經學盡了埃及一 切的學問,主非用你不可;或者說今天你這樣的人被主用到,是給主很大的光榮。今天你來服事主,滾 著、爬著都要來服事他,因為這是神所給人最大的尊榮。

 

卑微的僕人

馬可福音裡沒有主耶穌大段的講道,僕人重在工作,不在乎講論,所以沒有長篇大論。甚至馬可 一開始記載的主耶穌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他沒有浪費任何筆墨去形容主的幼年情形,因為就著僕人 來說,不需要知道他的成長過程。

 

幾個特別的用字

從馬可福音的特別用字,也可以看出「僕人」的這個主題:

1.     主耶穌受試探時,馬太福音是說:「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馬可福音卻形容「聖靈就把耶 穌催到曠野裡去」(可一:12)。「催」的意思是趕,與「引」大不相同。

2.     「立刻」或「就」這個詞在馬可福音裡用得特別的多,僕人行事絕不拖拖拉拉,天上一個命 令,地上立刻就有一個動作!全部馬可福音用了四十一次之多,以第一章來看,就有十次之 多(10121820212328293042)

3.     「又」這個字證明他工作再工作,全部用了三十次,例如(:13)(:1)(四:1)(21)"_ 等等。「出去」全部用了十一次,他是隨時被打發出去作工的。

5.     「眾人」和整個工廠的需要有關,與主耶穌服事的物件有關;一共用了三十八次。

6.     個標準的僕人,自己是不作主的,凡事都要向主人問清楚再做,所以馬可福音裡,「問」 這個字,一共出現了二十九次。

7.     「帶」共用了十五次。

8.     「權柄」共用了十次。

 

滿有果效的工作

馬可形容主耶穌的工作,滿有果效,影響深遠!這個可由以下的經文得到證明: 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 ( :22)

眾人都驚訝,以致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事?是個新道理阿!他用權 柄吩咐汙鬼,連汙鬼也聽從了他。』(一:27) 我們的主一說話叫人感覺希奇,也叫人驚訝。這是他話語的職事。

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 ;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二:12)

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四:41)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 那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異能 呢? 1 (六:2)

於是到他們那裡上了船,風就住了 ;他們心裡十分驚奇(六:51)。 門徒希奇他的話。耶穌又對他們說:『小子!倚靠錢財的人進神的國, 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門徒就 分外希奇,對他說:『這樣誰能得救呢?』(十:24-26) 這一段經文前面說「門徒希奇」,後面則稱「分外希奇」,教我們看見,主無論說話、行事、行 異能,都給人很深很深的印象。

然而我們今天服事人都不是這樣,我們以蘆葦當兵器,以致於充滿了無力感。我們雖然話也說了, 主也藉著我們流汗,也有了一些服事,但是卻沒有果效。這樣的話,只證明我們有問題。如果我們是 他的僕人,如果是服事主的,那麼所有的服事應該給人深刻的印象,不只叫人希奇,而且是分外的希奇o

 

日以繼夜的服事,無遠弗屆的影響

不只如此,我們的主不停的工作,一直擴大他的影響,擴大他服事的範圍。可以說那裡有生命的 供應,那裡就有許多人聚集;我們的主耶穌在那裡,就有許多人聚集,他的工作立竿見影,服事大有果 效。我們可以看到主整日忙碌,日以繼夜,甚至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

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一:32)。 就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耶穌就對他們講道(二: 2)。 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災病的,都擠進來要摸他(三:10)。 耶穌進了一個屋子,眾人又聚集,甚至他連飯也顧不得吃(三:20)。 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裡,眾 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四:1)。 頭四章可以說是主耶穌的工作日記十天的日記,我們的主馬不停蹄地,從早忙到晚。這裡說主 耶穌來到海邊的時候,有很多人聚集要聽他說話。我們的主坐著講,群眾則站著聽。這與我們今天的 情形恰恰相反:我們是坐著聽的。今天如果沒有位子給別人坐,可能下次就沒有人要來了。

七十年前在福州有一次大復興,有一批包括倪柝聲的年輕學生在蒼前山傳福音,那時,他們沒什 麼錢,所以當他們請人來聽福音時,附帶要人記得帶凳子來,否則恐怕只得站著聽;聚完會後,還得要 人把凳子帶回去。我們以為這樣,第二次恐怕再也沒有人來了。但是,到了第二天蒼前山滿山都是搬 凳子的人,有很多人蒙恩得救。這是福州一次很大的復興。

我們主的工作就是這樣,他的服事不怕下面的人坐不住,他的服事大有果效,許多人寧可跟著他, 寧可站著聽,寧可流著汗巴不得能從主那裡聽見從天上來的話。

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就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正在海邊上(五:21)。 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麼?』(五:31) 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 們連吃飯也沒有功夫(六:31)。 我們的主忙到一個地步,現在他需要暗暗和門徒到曠野去歇一歇。我們的主是做工到連吃飯的時 間都沒有。

但願主恩待我們,在忙碌的時候,所以病能從我們身上脫落,就是因為我們告訴主說,我們沒有 時間生病。我們需要學習這個禱告。有時候神有一個緊急的差遣,此時你卻忽然感冒了,那時應該告 訴主說:主阿,我沒有時間感冒。

眾人看見他們去,有許多認識他們的,就從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 裡,比他們先趕到了(六:33)。那時,又有許多人聚集,並沒有什麼吃 的;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 天,也沒有吃的了。』(八:1_2)。 馬可藉著這些經節一再提醒我們,我們的主不只是神的僕人,而且他做工是大有果敢的。

 

工作背後的人

馬可形容主工作的時候,特別讓我們看見工作背後的人,這是別的福音書所少有的。其他三卷福 音書也講到我們的主熱心服事,但是沒有像馬可那樣形容得如此細膩,有血有肉。馬可特別引領我們 深入主那愛的感覺,也就是他工作的動機;因著這個動機,他就服事許許多多的人。他的忙碌與他的感 覺是連在一起的。例如:「有一個長大麻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1 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一:40_41)

動了慈心意思是動了憐憫的心腸。主大可以只用一句話叫大麻瘋潔淨,但是他伸手摸他;大麻瘋是 傳染病,主耶穌如果沒有將其醫好,那麼他們兩人都會不潔淨。這裡充份顯露出主的情感。馬太、路 加、約翰三卷福音書中所記我們的主,雖然也都是滿了感情的,但是沒有像馬可福音形容得那樣細膩, 我們仔細讀來,真有身歷其境之感。

 

憂愁與忿怒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複了原。」(三:5)這裡聖靈特別給我們看見主耶穌的憂愁,他的憂愁是和他的忿怒連在一起的。羔羊是有 忿怒的,當主看見我們的罪,看見人心裡剛硬的時候,他發怒了。但是為著那枯乾的手,也為那些硬 心的法利賽人,他就憂愁他們的心剛硬。許多人只會爭執,不會憂愁。但是我們的主一面生氣,一面 憂愁,他生的氣乃是義怒。因憂愁的關係他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那人把手一伸就複了原。這枯了 手的人正是代表整個以色列國,他們只講律法,只問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卻忘記安息日是為人而 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而設立的。

同樣的,我們學習服事時也會碰到剛硬的人。但是請你不要退縮,不要怕碰到反對,不要怕碰到 艱難;這一切反倒是很好的機會。有的人心是剛硬的,有的人是不能得著幫助的。如果有一天主讓我們 看見,我們不可能幫所有的信徒,我們要為著這個來感謝主。如果我們的服事使每個人都點頭,使每 個人都稱讚,這就表示我們已經落在危險的地步。因為我們乃是服事神的旨意,所以讓別人睡覺,讓 別人拒絕吧!只要是為著主說的,今天弟兄姊妹聽不見,明天便聽得見了;今天弟兄姊妹睡覺,後天便 清醒了。因為主的愛是忍耐的愛,我們的服事也應當是忍耐的服事。

主的歎息

馬可福音兩次講到主的歎息:「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末抹他的 舌頭,望天歎息,對他說:『以法大! 1就是說:『開了罷! 1」(七33-34)我們的主為何歎息?病從罪而 來,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因人犯罪墮落所招致;他來乃是要拯救失喪的人。你看他一面行神跡, 一面歎息;他行使能力時,我們就看見他的心。我們的主望天歎息!看見僕人的能力不希奇,看見僕人 的心才是希奇。

八章十二節:「耶穌心裡深深的歎息說。」這回主不只是望天歎息,而且在心裡深深的歎息。他說: 「這世代為什麼求神跡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跡給這世代看。他就離開他們,又上船往海那邊 去了。」他是離開又離開,出去又出去。有人接待他,有人棄絕他。有的時候他望天歎息,有的時候 他深深的歎息。

 

進到主的情感深處

不只如此,第十章十四節:「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我們的主生氣 了,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神的僕人,所以他的工作有果效。

再看其他的形容詞,耶穌見到少年的官,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 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十:21)另一處形容他的鎮靜,「忽然 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 我們喪命,你不顧麼?』」(四:37-38)我們也看見他怎樣的疲勞,又怎樣的饑餓。「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四:38),「第二天, 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H:12)

所以馬可福音裡的主耶穌,乃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主;他像你我一樣有感覺。聖靈特別藉著這種描寫 來說出我們主深處的感覺;你我從來沒有像馬可那樣深的摸到主的感覺。

再舉一例:「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三:5)原文的意思就是慢慢地看——

掃描的看。這樣的記載,在馬可福音裡共有六處(三:5 ;三:34;:32;:8;:33;十一:11)

馬可福音講到我們的主行神跡時,特別給我們看見許多的姿勢,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服事,例 如:「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末抹他的舌頭,望天歎息,對他說: 『以法大!』就是說:『開了罷!』」(七:33-34)其中第33節中用了八個動詞來形容主的動作,為著要 突出主怎樣的忠心來服事這個病人,他全部的心意充滿在動作中,是一絲不苟、全心全意的。

 

細膩的形容

另外還有許多記載將主耶穌的行事動作描寫得特別細膩,因為最好的僕人都有最細膩的心思: 「因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 都縋下來。」(二:4)原文是說「在屋頂裡面拆了個洞」

「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門徒行路的時候,掐了麥穗。」(二:23)「掐了麥穗」原文是個 完全的動作。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四:36)「耶穌在 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麼?』上(四:38)「因為人屢次用 腳鐐和鐵練捆鎖他,鐵練竟被他掙斷了,腳鐐也被他弄碎了;總沒有人能制伏他。」(五:4)「他傳道說, 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是不配的。」(一:7)「耶穌隨即招 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一:20)「次日早晨,天未亮的 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一:35)「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一:36)「就有 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二:2)「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是用四個人抬來的。」 (二 :3)

 

殷勤的作工

馬可一方面突顯出主耶穌的能力,另一方面突顯出他的感情。一個成功的僕人,事奉神有兩大因 素是不能缺少的;第一是能力,沒有能力做事不會有果效,所以我們事奉主一定要得著能力。但是只有 能力沒有動機也不能成為一個神的好僕人;「愛」就是主的動機。因著這個緣故,我們的主是最偉大的 醫生。馬可福音裡主耶穌醫病有許多的動作,只有一個""字可堪解釋;當愛成為一切動作動機時,馬 可就把我們的主各種不同情感的流露,一點一劃的勾勒出來了。

除了能力與愛兩大要素之外,神對他的僕人尚有一個性格上的要求。今天我們事奉神為什麼沒有 能力?為什麼沒有果效?原因是我們在性格上有很遠的差距。主耶穌身上最重要的性格特點,就是他 的殷勤。馬可福音裡有幾個很重要的字:「立刻」、「出去」、「又」。拿「立刻」這個詞來說,人「順 服」的程度分好幾種,作父母的都知道很多孩子不是不聽話,如果你叫他把客廳掃一掃,他延遲了半 個鐘頭或一個鐘頭才來掃,你不能說他不聽話,只是他的順服延遲了。

我們的個性就是這樣,主的命令不是不從,卻總是要慢一點。但是我們的主不是如此,他是神的 僕人,一有神的命令,他立刻就做。所以馬可福音裡面充滿了「立刻」這個字,他的順服從來沒有半 秒鐘遲延。整個馬可福音一共用了四十一次的立刻、立刻。第一章就用了十次,使我們對主忙碌的印 象非常深刻。

1.     「他從水裡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一:10) 「就」就是立刻的意思。這是第一處。

2.     「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裡去」(一:12),這是第二處。

3.     「他們就立刻舍了網」(一:18)

4.     「耶穌隨即招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一:20)

5.     「到了迦百農,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一:21),似乎他一刻也沒有停留,立刻就做了。

6.     「在會堂裡有一個人,被汙鬼附著。」(一:23)原文是「就在會堂裡」,馬上就接著發生事情。 不是說我們的主休息一下,而是立刻就發生了。

7.     「耶穌的名聲,就傳遍了加利利的四方」(一:28)

8.     「他們一出會堂,就同著雅各約翰」(一:29)

9.     「西門的岳母,正害熱病躺著,就有人告訴耶穌」(一:30)

10.   「大麻瘋即時離開他」(一:42),原文是「就離開他」。

另外還有一個字:「出去」。舉例而言:馬可福音第一章三十五節、四十五節,四章三節,五章三 十節,六章一節,八章二十七節,十一章十一節,十四章二十六節,這些地方都講到「出去」,我們 的主出去又進來、出去又進來。

另一個字是「又」,一共出現三十次。舉例而言:馬可福音第二章一節:「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 了迦百農。」十三節:「耶穌又出到海邊去。」三章一節:「耶穌又進了會堂。」四章一節:「耶穌又在 海邊教訓人。」五章二H節:「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例子實在太多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出來。

主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非常的殷勤。一開始他進到會堂,出來以後就到了西門的家裡, 然後醫治了西門岳母的痛,到了黃昏,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彼得的家門口。他一直做工,直到深夜。第 二天一早他就起來,到曠野裡去禱告,從早到晚,從晚到早,特別是馬可福音前面幾章,我們的主工 作到幾乎喘不過氣來的程度,甚至連飯也顧不得吃,親屬看見了,就出來要拉著他,他們說他癲狂了。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說他有工作狂。這裡「拉著」的意思可以翻成綁架,綁他去的意思,因為他工作 得忘記了自己。

 

神使用殷勤的僕人

你看他日以繼夜,馬不停蹄的忙碌,我們的主真是忙啊!難怪他也是找最忙的人。當他遇見彼得安 得烈的時候,他們正忙著打魚;遇見約翰的時候,他正忙著捕網;遇見馬太的時候,他忙著收稅;這些都 是最忙的人。而我們呢?我們是巴不得有一天什麼事都不做,只等主來呼召。請記得,主所要呼召的 人是最忙的人,忙到沒有時間吃飯,忙到沒有時間生病。

倪柝聲有一句話令人非常感動,他說:我沒有工夫生病。為什麼病在他身上沒有力量,為什麼病在 他身上不能持續下去?他告訴主說:主阿!我沒有時間生病。大陸時局轉移時,當時有人每天頂多只睡 三個鐘頭,他們知道能夠做工的時間已經沒有多少了,所以每天幾乎都是搶時間來工作,他們活著, 不是為他們自己。

各位讀者,我們今天事奉主的態度也當如此;什麼時候我們忙到一個地步,沒有時間來顧到自己,主就開始用我們了。我們忙著讀主的話,忙著替聖徒洗腳,忙著把福音送出去,因為我們的主就是這樣。要做神的僕人,必須有殷勤的性格,是一個殷勤的人。

 

把握時間,殷勤服事

對於一個服事主的人,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主真正服事神的時間,實在說來只有三年半, 如果把他所有的工作記載下來的話,聖經說,全世界也容納不下了。那就是說,他沒有一秒鐘是浪費 的。有很多人所以不能服事主,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時間的觀念,而一個真正殷動服事主 的人乃像救火隊的隊員一樣,他們最能把握時間。現今我們傳福音都是拖泥帶水的,沒有一點救火的 味道;但是我們的主不是這樣,他是最有時效的。

到過巴西的人,都會有一個很深的印象:令人非常^牙的,在一般人家裡很少有時鐘,甚至學校裡 也很少見。因此如果你和巴西人有約,講好是三點鐘,他常常是三點半才到。許多事都推到明天,推 到明年。

但是馬可福音記載我們的主是神的僕人,馬可特別用幾種不同的角度來形容時間。我們看見,主 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因為來往的人多。這是神的僕人。反觀我們,今天的服事太愜意、太從容、太 悠游自在了,完全不像主所指望我們該有的生活。如果我們的性格沒有被主訓練的話,這會是很大的 難處。

江守道弟兄有一次說到:如果年輕的弟兄沒有經過好的訓練就出來服事主,那是很危險的。從前你 在公司、在學校都很有壓力,而現在你拿全部時間來服事主,慢慢就會發現因為沒有壓力的緣故,可以睡晚一點,沒有緊迫感,沒有人叮嚀,漸漸的發條一定會放鬆下來。幸好江弟兄從小就喜歡讀書 所以才算是沒有浪費時間。

 

清楚描寫時間

作神的僕人對於時間充滿了感覺。所以,馬可福音對時間的描寫特別清楚: 「天晚日落的時候…」( :32)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一:35) 這就是守晨更。實在說來,一個真正服事主的人,常常是早起的人。我們的主就是這樣。這裡講到 時間,因著是神僕人的緣故,耶穌天未亮就起來到曠野去禱告。他所以工作有果敢、有能力,原因就 在此。

「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遇見了就對他說,眾人都找你。」(一:36-37)那麼早就有人來找主。前 面說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批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這表示我們的主一直做工 做到晚上,然後次日早晨天未亮便起來到曠野去禱告。這裡特別以時間形容我們的主忙碌的生活。 「過了些日子....」(二:1) 「當那天晚上……」(四:35)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裡教訓人…」(六:2)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H:12) 「每天晚上耶穌出城去」(H:19) 「釘他在十字架上,是已初的時候」(十五:25)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陽的時候…」(十六:2)

我們的主是永遠的,他一直在永遠裡,現在他來到地上,工作時間只有三年半,前三十年他在沉 寂中度過,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幹地,如今三年半之間要完成神的旨意。他原本超越時空,現在受 肉身限制,所以聖靈描寫他做這件事做那件事的時候,天還沒有亮。反觀我們雖然活在時間裡,卻宛 如活在永遠裡,時間太多了,所以要去消磨消磨,做許多無聊的事。不像我們的主,三年半唯恐事情 做不完,聖經告訴我們,若是一一都寫出來,就是世界也容不下。

馬可福音形容主辦事有一個秘訣,「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二:5) 中間那個「說」字,應該是過去式才對,其他三卷福音書的動詞都是用過去式,只有馬可福音是用現 在完成式,這樣的例子,在馬可福音裡一共有一百五十次。這裡我們看見一個事奉主的人,永遠活在 今天,因為只有今天是主給我們的,明天不是我們的。一個殷勤的人,不是等到明天,必須立刻、現在就做,沒有過去式,也沒有將來式。

 

反覆的循環

馬可福音講到主的動作,常常是循環式的;發生一次,又發生一次。一個殷勤的人,對事情是不怕 重複的,今天明天你服事弟兄,結果這位弟兄又來找你了,這證明你是神的僕人。仔細讀馬可福音,我們的主常常做了又做,證明他是忠心的僕人。

舉例而言:馬可福音第一章至第三章的記載,第一段記主耶穌呼召西門和他的同伴,是在海邊呼召 的,然後在西門的家裡被接待,以後主醫治了一個癱子,法利賽人就對他不高興了;這是第一段。接下 去另一段記載是完全重複的同一個模式。從第二章13節開始,主又到了海邊,這一次不是呼召彼得,是稅吏馬太,同樣又是到他家裡吃飯,之後醫治一個枯乾手的人——這次不是腳,手腳是對應的。而 後法利賽人又對他不高興。很明顯這是兩件同類事情的循環。

再看主耶穌以五餅二魚供應五千人吃飽,這件神跡有三部份:第一、是供應五千人,第二、要渡到 海那邊去;第三、門徒們滿頭霧水,不太懂為什麼有這件事。等一會兒,主叫四千人吃飽,同樣的故事 再次發生:第一,叫四千人吃飽;第二,主說,渡到那邊去;第三,門徒又滿頭霧水,對這件事不懂。所以,仔細來讀,它是一個循環又一個循環。這就是殷勤性格的特點。

 

謙卑的性格

講到僕人就不能不講到卑微,君王什麼都是大的,僕人什麼都是小的,這裡特別是指著主的謙卑 來說的。馬可福音特別以很多小的東西來描寫:

馬可福音第五章二十三節:「再三的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他身上,使他痊 愈,得以活了。」這裡特別講到「小女兒」。

H節:「就拉著孩子的手,對他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附你起來。」「閨 女」在原文是小女兒的意思。

六章二十二節:「希羅底的女兒進來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歡喜。」原文是說希羅底的小女兒 進來跳舞,就因為是小女兒,所以特別得希律的心,這點很重要。

二十八節:「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女子。」「女子」就是小女子。

第七章二十五節:「當下有一個婦人,他的小女兒被汙鬼附著。」二十七節:「耶穌對他說:讓兒女 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去給狗吃。」

有時候我們以為主耶穌在這裡責備人,實際上卻不是。因為這裡的「狗」在原文是「小狗」(逗人 的小玩具狗),不是普通的大狗。

二十八節:「婦人回答說:主阿!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碎渣」也是 「小碎渣」。

這段聖經很有意思。後來主耶穌為什麼稱讚婦人說:「因這句話,你回去罷,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 了。」很多的禱告基本上和我們的話有關係。你看見嗎?起頭主好像是澆她冷水,事實上主要激發她 裡面的信心。

這裡所說的兒女指的是以色列人,狗指的是外邦人。現在迦南的婦人向主耶穌祈求。主耶穌是誰 呢?就是兒女的餅。這塊餅本來是為著以色列人的,所以主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好像主 耶穌不要聽他的禱告。但是婦人回答說:「主阿!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他 就是說我們是小狗不錯,但是小狗是在桌子底下,兒女們是在桌子上面吃,餅放在桌子上讓兒女們吃, 碎渣兒掉在桌子底下,所以狗就吃那碎渣兒了。迦南婦人提醒主:不是我跑到耶路撒冷去,也不是我跑 到以色列地方去,是你自己跑到外邦來,是這塊餅從上面掉下渣來,不是我來找你,是你來找我的, 你的目的就是要把餅給我們。耶穌便對她說:因這句話,你回去吧!

讀者,她真是有信心啊!我們的禱告,也當根據主的心來禱告。他要把兒女的餅給狗吃,他樂意把 恩典賜給迦南的婦人。這個迦南婦人就憑著主的心向主要,果然主就給她了。這是我們需要學的一個 禱告的功課。

 

其他謙卑的形容

第八章七節:「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了福,就吩咐也擺在眾人面前。」這些魚都是小魚,像沙丁魚一樣,是很小的。

第十章十四節:「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在原文是很小的意思。 第十四章四十七節:「旁邊站著的人,有一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欲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 耳朵。」原文在耳朵上有一個小字,砍掉的那個耳朵是小耳朵。

六十六節:「彼得在下邊,院子裡,來了大祭司的一個使女。」這個「使女」是「小使女」。所以 你看,彼得不是一個在大將軍面前否認主,而是在一個小使女面前否認主的。所以,這是彼得的羞恥。 六十九節:「那使女看見他,又對旁邊站著的人說,這也是他們一黨的。」(使女原文也是小使女)。 馬可福音裡面有很多這樣的記載,有很多東西好像都變成很小很小的,用以提醒我們這卷書講的 是神卑微的僕人。

 

 

得力在乎歸回安息(陳希曾)

 

我們的主,忙過以後,休息不是最重要仍是天不亮就去禱告,去親近神。

 

與父神交通

主除了殷勤作工,他還與父常有交通,馬可福音有十次記載主耶穌返到神面前去。許多人今天只 在人面前作工,忘記了我們更多時候應該返到神面前去。神的僕人最大的危險就是沒有返到神面前的 時候,沒有讀聖經的時候,連與主交通的時間都沒有!於是能力就慢慢失去,久而久之,他便依靠恩賜、依靠口才過於從天上來的能力。同一篇道他已經講過三、三次了,這二、三次很有聖靈的同在,於是 第四次就沒有退到神的面前,也因此漸漸喪失了能力。但是如果仔細看我們的主,便曾發現神僕人的 秘訣,他雖然在人中間忙碌非常,但他更常退到神面前去。這種特別的記載在馬可福音裡一共有十次。 以下我們要專章來看主耶穌的這十次退到神面前的事實,以及這功課對服事主的人應有的啟示。

 

退到父前得安息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 (7 35-36)

馬可福音第一章裡,我們的主非常之忙碌,從早到晚,從黃昏到深夜,那一晚上,我們不知道他 睡了多久;但是次日,天未亮他就起來了,他要到曠野地方去禱告。

我們往往都是在忙碌前禱告,忙過以後,趕快就去休息。但是我們的主不一樣,他忙過以後,休 息不是最重要,仍是天不亮就去禱告,去親近神。由此,你看見,他的根深入水源,從神那裡汲取泉 源,吸取甘露,這就是那個能力,叫他能應付第二天的工作。這種情形,我們的主並非因為這一天太 忙了,而是他的習慣如此。我們讀第卅六節,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就可知主是靜悄悄的起床外出的, 如果不是他常去的地方,西門和同伴怎能去追他?

西門知道,每一天天未亮的時候,主要退到曠野去禱告。雖然他是神的兒子,雖然他是完全被聖 靈充滿的,但是他的生命是倚靠的生命,所以你看見,他退到曠野地方去;他雖然忙碌,卻能安息在父 的懷裡。他不只一天如此,而是天天如此,成為習慣,所以西門追得上,一找就找到了。那裡有父的 地方,那裡就是得安息的地方。

 

不顯揚自己的名聲

大麻瘋即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耶穌嚴嚴的囑附他,就打發他走, 對他說:r你要謹慎,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因為你潔淨了,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那人出 去,倒說許多的話,把這件事傳揚開了,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 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一:42-45 ) 主耶穌潔淨了大麻瘋之後,一被張揚就隱退到曠野去。今天,在地上的人,有一點本領的,或擅 於言詞、有一些群眾基礎的,只要在他周圍有一點有利於他的事情發生,他必不放過那個機會。這就 是今天社會最流行的造勢。如果我們的主要為他自己造勢的話,如果他要競選彌賽亞的話,這是最好 的機會,讓人認識他的大能,甚至可以使長大麻瘋的得著潔淨。我們的主確是彌賽亞,他是不折不扣 的基督,但是當他潔淨了大麻瘋之後,卻告訴他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結果那個人反而張揚出去了。他 不要造勢,卻有別人為他造勢。聖經說:「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 處都就了他來。」

你看,他就退到曠野去,因為他是神忠心的僕人。「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 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太十二: 19-20)他默默無聲在那裡耕耘,你 聽不見他的聲音。他不肯造勢,也不給人印象他是彌賽亞,因為他是神的僕人。一個神的僕人,能夠 卑微,能夠隱藏,這是耶穌基督的形像。如果一個神的僕人像君王一樣,來有人接,去有人送,而且 路上還要鋪地毯,那就離開了聖經所給我們看見的那個榜樣。那位拿撒勒的耶穌,怎樣做了神的僕人, 當有人把他傳揚開的時候,他就不去那裡,就退到曠野地方去了。

我們的主從來不把自己交給人,他幫助別人,但是他不和這些人發生其他關係,只有救人的關係。 神的僕人有一個最大的試探,就是因著他工作有果效,以後慢慢和這些人發生其他的關係,他就得著一班群眾;群眾就是資本,結果有一些神的僕人,因此就落入網羅裡了。所以一個神的僕人,應該是隱 藏的。

 

不肯受擁戴

耶穌和門徒"退到海邊去";有許多人從加利利跟隨他。(三:7)

主耶穌治好一個手枯乾的人,法利賽人和希律一黨的人要除滅耶穌,結果我們的主就退開了。他不爭競,他不喧嚷;人要除滅他,他就離開。聖經說,耶穌和門徒返到海邊去。下麵第十三節說:「耶 穌上了山」主退到海邊,也退到山上,等一等主也和門徒退到曠野,這個時候,有一條船必須預備好, 等到主退到曠野的時候,又有很多人來了,有許多從加利利來跟從他,也有許多人從猶太南邊、耶路 撒冷、約但河外,還有推羅、西頓,四方的人都來到他那裡,他們擁擠主耶穌。

我們的主,不肯受人擁戴,所以他吩咐門徒,叫一隻小船伺候著,免得眾人擁擠他,他就退到船上去了。不讓人擁擠他;我們的主是不肯接受人的擁戴的。這是我們的主。他身邊隨時有一條小船,你 擠不到他。所以我們事奉主,在我們的生活裡,你總得有一隻小船,隨時在那裡等著,如真有人擁戴你的時候,你不要接納。所有事奉的人,跟隨主的人,都要學此功課。

 

不爭競不喧嚷

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六:6)

這段聖經前面故事說,主回到家鄉,結果自己的人都不接納他。有人說:這不是那木匠麼?不是馬 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麼?然後聖經說,他們就厭棄他。當我們的主被人厭棄 的時候,他就離開了那個地方,往周圍的鄉村教訓人去了。

為什麼我們的主要離開?因為他知道,神的僕人是不應該爭競的,所以他就離開了。這是主給我 們的榜樣,退到曠野地方去,返到周圍鄉村去。有人棄絕你,有人攻擊你,逼迫你,你就離開,就像 以撒一樣,有人爭這口井,他就走了,再爭那口井,他又走了,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得安息。所有 喜歡爭的人,沒有多久,安息就消失了。所有愛爭的人,好像是贏了,實際說來卻是輸了 ;他的安息沒 有了。我們在地上就是被棄絕的,我們在地上就是人認為不配有的。我們的主一面忙碌,但是他一面 是隱退的人。

 

到曠野去歇一歇

使徒聚集到耶穌那裡,將一切所作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他就 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 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六:30-31) 在工作忙過一陣之後,主告訴門徒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 大家不要忘記了,這,歇一歇,不是心靈上的,完全是身體上的。我們一定要記得,不要以為事 奉神的人,就可以忽略了我們的身體。我們常常喜歡引用一節聖經:「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 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8)所以我們就忽略了我們的身體,這是大錯。我們的 身體不是鐵打的,所以主提醒門徒,要去歇一歇。你們忙碌了很有果效,很多人病得醫治,鬼也被趕 出來;但是你們來同我到曠野去歇一歇。然後他們就坐了船,這船是彼得的,暗暗的往曠野地方去了。 一個服事主的人,應該要常常躲到曠野地方去,身體需要有充份的休息,特別工作非常忙碌的人, 總得找一些時間好好的去休息休息。這是主給我們的榜樣。這個歇一歇,不僅是心靈上的,也是身體 上的,的確有它的需要。一個會忙碌的人,也該是會休息的人,一個不會休息的人,不能為主作工, 只有能為主不作工的人,才能為主作工。有的時候,我們為主作工了,忙到停不下來,結果我們反而 沒有辦法為主作工了。你看,他們連吃飯的工夫都沒有,主說,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

 

不肯運用群眾心理

他既辭別了他們,就往山上去禱告。(六:46)這節聖經之前,我們的主用五個餅、二條魚,叫五千人吃飽。眾人就要擁護他作王了,主耶穌不 肯,就趕快把門徒打發走。為什麼?因為他知道他們的動機,我們的主絕對不會在這個根基上來作王 的。這些人為什麼要擁護我們的主呢?因為他們吃餅得飽。他們想,如果讓主耶穌作王,他們的民生 問題就全部解決了,每頓飯都有主豐富的供應,當然要擁護主作王。我們的主的確是王;但是他作王的 根基並不在此。因著這個緣故,他就返到山上,然後又退到父神那邊去。

你看這個故事多麼可愛。五個餅二條魚供應了那麼多人,我們的主仍舊離開了群眾,然後退到山 上去。要得著群眾,這是一個難得的大好機會,所有懂得群眾心理的人,這是最好的機會,必定好好 掌握。主何嘗不懂群眾心理,但是他不肯運用群眾心理,他知道這樣的群眾,不過是烏合之眾。很可 惜,今天許多神的僕人,運用一些群眾的心理,要得著一班烏合之眾,結果雖然人的國度好像很大, 然而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摻雜。我們的主是神的僕人,他不抓住我們以為黃金的機會,反而是退去了。

 

默默退隱

耶穌從那裡起身,往推羅西頓的境內去;進了一家,不願意人知道 卻隱藏不住。(七:24)這是主被法利賽人反對之後,就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

 

登上高峰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 面前變了形像。(九:2)

這是變化山上的故事。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他們乃是為禱告而去的。 這事在路加福音記得很清楚。那回,彼得、雅各、約翰睡著了,忽然他們醒過來,發現主耶穌已在榮 耀裡,變了形像。因為彼得迷迷糊糊的醒過來,就說了糊塗話。這一次是我們的主退到山上,那座山 是很高的山,一般認為就是黑門山;是加利利北部最高的一座山。

 

遠離傳統,跟隨神的旨意

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入了聖殿,周圍看了各樣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 二個門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十一:11)

那一天,主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民眾高喊:和散那!和散那!這是我們的主在地上最榮耀的時候。 如果是我們的話,應該就在耶路撒冷住下去了;但是聖經告訴我們說:天色已晚,就和十二個門徒出城, 往伯大尼去了。伯大尼在這裡代表神的旨意。一般人以為耶路撒冷一向代表以色列輝煌的歷史,代表 神與他子民同在的意思,所以耶路撒冷一定代表神的旨意。但是不然,你看!到了晚上的時候,我們的 主就往伯大尼去了,因為伯大尼乃是真正叫主得著安息的地方。

這裡主的退隱,是退隱到父神前。在人來看,耶路撒冷代表神的旨意,但是耶路撒冷只能把我們 的主推到城外去,說:釘他十字架!所以今天我們也應當出到城外,我們的主是在城外釘十字架的。所 以今天如果我們服事神的兒女,你不能說,我們服事就可以,我們要問,你所服事的範圍,是耶路撒 冷呢?還是伯大尼呢?如果我們愛主,跟隨主的話,到了晚上,主還得和門徒出城往伯大尼去。離城 不是離開群眾麼?離城不是離開光榮的傳統麼?不明白神旨意的人,只認識傳統,只認識光榮。明白 神旨意的人才知道,什麼叫伯大尼。

 

在伯大尼得著安息

每天晚上,耶穌出城去。(十一:19)

主在耶路撒冷最後的一個禮拜,每天晚上都是在伯大尼過的。這裡給我們看見,伯大尼的確代表 神的旨意。伯大尼那一班人,乃是叫神得著安息的。

什麼叫伯大尼?伯大尼是三樣東西加在一起的。第一是馬利亞的奉獻;她把玉瓶打破了,把香膏獻 給主。第二是馬大的事奉。第三是拉撒路的見證。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一句話也沒有說,每次他只坐 在耶穌旁邊,等於說了許多的話。所以什麼地方是伯大尼?那就是說,在你所事奉的範圍裡,有沒有 馬利亞的奉獻?有沒有馬大的事奉?有沒有拉撒路死而復活的見證?如果有的話,這就是神旨意所在 的地方,就是我們主耶穌得安息的地方。

我們在馬可福音裡,看到主耶穌十次隱退的記載。他為什麼有安息?因為他從來不和他的工作直 接發生關係,他從來不和人群發生直接的關係,他只和父神發生關係。所以他每次忙碌過,就退到父 神那裡去。他和工作和工作的果效,都只發生間接的關係。今天,我們工作來工作去,似乎得著一些 果效,結果卻失去了我們的安息。

不但如此,因他和父神直接發生關係的緣故,有人逼迫他,有人攻擊他,有人棄絕他,他能夠退 到神的面前去。他的退隱不是因為工作有否果敢。記得他在迦百農,行了許多神跡,人還是不悔改, 他說:父阿!你的美意本是如此(11:25-26);他退到父神面前去,從父那裡重新得著能力。有人因著他 的工作,長大麻瘋的得潔淨;雖然如此成功,也不能摸著他。外面的成功與失敗都不能摸著他,退到父 神面前,服事神的旨意才是他的意願。所以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周,每天晚上他一定出到伯大尼;唯有 在那裡,他才能得著安息。

 

 

馬可福音的啟示(陳希曾)

 

主就把這原則應用在自己身上,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馬可福音最中心的啟示是什麼?雖然主的話一點一滴散見於各章節,但是他的啟示是完整的。在 馬可福音背後有一條線,我們稱之為「銀線」,這條銀線從馬可福音第一章一直貫穿到第十六章,形 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當然馬可福音最中心的啟示是:我們的主是神的僕人。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然而這 一句話太籠統,不易看出其中包含有那些東西。我們希望能找出幾句話,像鑰匙一樣,足以開啟馬可福音福音。

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 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 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 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2_45)

 

爭論不休

這些話的背景是當時主和門徒要往耶路撒冷去,快靠近耶路撒冷的時候,門徒好像不知不覺嗅到 一種空氣,覺得主似乎要完成他的使命,就是建立他的國度在地上。

當初他們跟隨主,就滿心認定他是彌賽亞。在猶太人的觀念裡,彌賽亞來的時候要建立他的國度, 等到他的國度建立,自然就把以色列人從羅馬的鐵蹄下拯救出來。門徒的思想完全是屬地的思想,雖 然他們不明白主所說的話,但是個個對前途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幻想。所以當門徒快接近耶路撒冷時, 便產生許多的爭論。

有一次主問他們,你們在路上談論什麼?他們就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為大。這樣 的爭論不止一次,特別是快到耶路撒冷的時候,又發生了同樣的問題,爭論到底誰為大。那時西庇太 的兩個兒子,一個是雅各,一個是約翰,到主那裡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什麼,願你給 我們作』」(十:約)這是一個特別的問題,他們向主要了一張簽了字的空白支票,然後可以在票面隨意填上所要的。 在別的福音書裡還說,他們兄弟倆把母親請出來,因為他們的母親是耶穌的姑媽,出面求情可能較具 功效。然而在馬可福音,我們清楚看見他們到主面前要求,耶穌說:「要我給你們作什麼?」他們說: 「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開啟馬可福音之鑰

雅各和約翰是標準猶太人,而且是標準的猶太餘民,他們等候彌賽亞來;在他們的觀念裡,那將要 來的彌賽亞是榮耀的彌賽亞,不是受苦的彌賽亞,所以要在榮耀裡分坐左右。

難怪當時門徒們聽見了就惱怒他們兩人,因為他們想坐大家要坐的那兩個位子上。 主對他們兩人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麼?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 麼?」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只是坐在 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

這些話說過以後,耶穌叫所有的門徒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 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接下去434445三節,就是開啟馬可福音之鑰,尤其43節「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 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你們中間」指的是門徒之間。主說,如果你們誰要為 大,這裡有一條路,這條路和世界的路不一樣,世界的路要爭、要爬才達到。主沒有說你們要為大的 願望是錯的;為大的願望沒有錯,只是要達到的路,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找不著,主說:「你們中間,誰 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用人」也可翻作「僕人」或是「雇工」,這一點非常要緊;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則在44節:「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為首的意思,就是想做第 一;現在,不光是大,在大裡面還是要第一的,主沒有說不可以爭第一,不可以做老大,這個願望也沒 有錯,問題是整本馬可福音告訴我們,達到這一條路,在什麼地方呢?下麵說:就必做眾人的僕人。

「僕人」的希臘原文是「奴隸」,和前面的「用人」不一樣;用人有他的自由,他有一定的工作時 間,到使命完成的時候,他就回家去了。「僕人」則是眾人的奴隸,與「用人」完全不一樣,他沒有 一點點自由,他的自由已經賣給他的主人了,他根本就是主人的附屬品。

這裡的「用人」、「僕人」兩個是完全不同的身分,主說得非常明白,「你們中間,誰願為大, 就必作你們的用人;」這是指門徒中間說的,但是下面說:「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 人。」這裡的眾人,不光是門徒,乃是指所有的人。

 

做眾人的奴僕

所以,你看見麼,如果今天要求第一,我們不止要服事門徒,還要做眾人的奴僕;不只包括相信的 人,也包括那些不相信的人,基督徒服事的範圍,並不止弟兄和姊妹,也包括那些不相信的人。主說: 你們要做他們的奴隸,這樣,在你們中間就可以為首了。

這是一條和世界不一樣的路。世界,有三大誘惑:情、錢、權,世上的人可以運用各種手段、各種 辦法達到目的。只是主告訴我們,你若羡慕為大的,就應當作你弟兄的用人;如果你們中間,誰願為首, 就要做眾人的奴隸。今天主呼召我們作用人、作僕人;一面做門徒的用人,一面做所有人的奴隸。這是 主對門徒說的。

然後,主就把這原則應用在自己身上,「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 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十:45)你看我們的主,他的服事有兩個範圍:一個是神的家,一個是全 世界的人。那他怎麼作奴僕的呢?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 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因為這個緣故,神就 將他升為至高,成為千萬人中的第一人;萬口無不承認他為主,萬膝無不向他屈膝;整個宇宙之中,他 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

他釘在十字架上,因為十字架是他的工廠,顯出他是奴僕,他在那裡做了多人的贖價。

 

折腰服事

不要忘記,我們的主,他也親自為門徒洗腳,他愛世上屬他的人——聖經說有一班屬他的人,他 就愛他們到底(約十三:1)。逾越節以前,主到門徒們的腳前(約十二: 1-3);你也許覺得我們在主的腳前 不希奇,因為他是我們的主;但是在約翰福音第十三章有一幅很希奇的圖畫,我們的主竟然在門徒的腳 前為門徒洗腳!這怎麼可能呢?太不可思議了!所以當彼得回頭看的時候,他發現不是猶大,他不是雅 各為他洗腳,乃是那位主為他洗腳,那位最大的竟然作了他們的用人。

那天晚上,我們的主可能故意把那個婢女打發走開,因為根據猶太人的習慣,他們吃逾越節筵席 的時候,門口一定有一個婢女,把水準備好,客人進來的時候,一個一個的為他們洗腳。因為耶路撒 冷沙塵很大,他們穿的又是草鞋,容易沾染了街上的污穢,到人家家裡去吃飯,顯得很不自在。那個 時代,他們吃飯是躺著吃的,右手拿食物,左手靠在草席上,腳是朝外的,所以一定要有人替客人洗 腳才可以;但是那一天婢女不在了,等到坐定下來,應該是最小的為大家洗腳;大家剛才互爭為大,所 以沒有人願意出來為大家洗腳,結果我們的主出來服事大家,一個一個的為門徒洗腳。

 

降卑必升為高

在約翰福音第十三章以前,那是馬利亞在主的腳前,到了第十三章,主卻在門徒的腳前。當彼得 發現是主,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因為他做夢也想不到,在他腳前的竟然是主。

能夠在門徒腳前的那個人,一定是最大的;你我今天如果能洗弟兄的腳,那麼我們在他面前就是大 的。所以當神的兒女在神的面前有誤會,有爭執的時候,最好的一條路就是為他洗腳。什麼時候你肯 在弟兄的腳前,你就挽回了你的弟兄。

我們的主,甘為眾人的奴僕,在門徒的腳前為他們洗腳,這一幅圖畫,就是我們的主。 在整個教會裡,誰是最大的?當然是我們的王。他為什麼是教會的元首?因為他服事我們直到今 天。他在聖靈裡面仍舊服事我們,這是在神家裡面的服事。

至於為眾人的服事呢?就是他來到地上,為我們捨命,作了多人的贖價;他在十字架上把命舍了, 用他的生命來服事全世界所有的人;他降卑再降卑,因著這個緣故,他得著了全世界的人。他沒有用槍 用炮,卻招降了千千萬萬人。維多利亞女王曾說,主耶穌再來的時候,她願意把她的冠冕放在主的腳 前。為什麼?沒有別的,因為在所有聖徒的心中,只有主是最大的;他因著愛我們,為我們釘在十字架 上。

 

彌賽亞的奧秘

在點出整個馬可福音中心信息以前,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值得探討;其重要在於引導我們進入整個 馬可福音,這個問題困擾了許多讀聖經的人,特別在最近幾十年,許多聖經學者仍然孜孜不倦要解決這個問題。

在會堂裡有一個人,被汙鬼附著;他喊叫說:『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 你有什麼相干?你來滅我們麼?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耶 穌責備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罷1』(一:23-25) 我們的主是神的兒子,鬼也認識,所以鬼就喊叫說:「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知 道你是神的聖者。」當鬼認出主耶穌是神的兒子的時候,主就責備他說,不要作聲,不要張揚。 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不許鬼說話,因為 鬼認識他(一:34)

主不許鬼說話,雖然鬼認識他是神的兒子。汙鬼無論何時看見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著說:『你 是神的兒子。』耶穌再三的囑咐他們,不要把他顯露出來(三:11-12)。主明明是神的兒子,他卻囑咐 他們,不要把他顯露出來。這豈不是矛盾嗎?何以主會如此吩咐呢?這正是許多人,包括聖經學者、 神學教授亟欲解答的問題。

他遠遠的看見耶穌,就跑過去拜他;大聲呼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 穌,我與你有什麼相干?…』(五:6-7) 主不許他說話,不要把他洩露出去,諸如此類的情形很多,有(:43-45 )、(五:43)、(七:36) (:26)(A:29-30)(:9)(:24)(九:30-32)。 許多類似的聖經節,如果彙集在一起,我 們曾發現這是馬可福音很特別的地方;別的福音書雖偶有提到一點點,都沒有那麼深刻的描寫,也沒有 那麼多的記載;這個專題不妨稱之為「彌賽亞的奧秘」或是「彌賽亞的謎」。

我們的主是彌賽亞,但是他不讓彌賽亞的秘密被人知道,也不許鬼說話。他明明是彌賽亞,醫治 了許多人,卻囑咐他們不要聲張。等到門徒承認他是基督,他警戒他們不要告訴人。在變化山上,主 分明顯出他的榮耀,下山的時候,主囑咐門徒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 人。」

這個彌賽亞的秘密,多少年來,一直是引起讀聖經的人爭議的問題,有些聖經學者對這問題著書 立論,他們採取的結論是:耶穌不一定是神的兒子。一般新派神學家,根據剛才我們所讀的聖經,主張 說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分,乃是他從死裡復活以後,門徒們才把這個思想放 進去,事後再放在主的嘴裡,所以他們認為馬可福音裡許多的話不是主自己說的。

 

進入啟示的中心

我們如何面對剛才所讀的許多經節?

首先,我們絕對相信聖經是神的話,也絕對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絕對相信聖經的記載沒有錯誤。那麼彌賽亞的奧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有一條很清楚的路徑足以解惑,便是「以經解經」,用主的話來解釋主的話;在主的光中我們必得 見光。聖經明明說,他要引導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為著這個緣故,讓我們謙卑跪在神的面前,把這 些話帶到主的面前,求主為我們打開這些話。如果我們仔細讀這些話語,我們便會問:這一連串的事實,到底是在馬可福音什麼地方發生的?答案是在馬可福音前面十章裡,至於後面六章則完全沒有。所謂 的彌賽亞的奧秘只發生在馬可福音第一章到第十章裡;如此而已!從第十一章起就不一樣了:

...大祭司又問他說『你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說: 『我是!-』(十四:61-62)你看,這根本不是秘密,我們的主明明告訴他說,我是!這一點很清楚。接著: 彼拉多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麼?』耶穌回答說,『你說的 是。』(十五:2)很明顯,馬可福音後面六章聖經與前面十章聖經不一樣。整本馬可福音分為兩段,這兩段啟示的 重點不一樣。正因為沒有看見這一點,所以許多人走錯了路,而且得了錯誤的結論。

要明白馬可福音,得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從第一章到第十章,我們的主是隱藏的;從第十一章 到第十六章,我們的主是顯露的。隱藏是對的,顯露也是對的;叫我們看見神僕人的兩面。

到底頭十章講什麼奧秘?後面六章講什麼?頭十章和彌賽亞的奧秘有絕對的關係;而後面我們的 主說:「你說的是」,那是指著另外一面說的。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對馬可福音就有基礎的認識了。

 

受苦的彌賽亞

現在,我們要從主的話來解釋,為什麼前十章我們的主告訴人說不要講,不要張揚出去,雖然鬼 認識他,他禁止他們作聲,雖然他醫治好了長大麻瘋的,結果主嚴嚴的囑咐他不要告訴別人,他醫好 了瞎眼的,卻說你連這個村子也不要進去。有經文解釋得非常清楚:

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裡,有許多人跟著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醫 好了。又囑咐他們,不要給他傳名。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 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 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 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1 (太十二 15-21) 我們的主是神的僕人,他默默耕耘。他明明是神的兒子,明明是彌賽亞,因為他現在是僕人的身 分,你我就聽不見他的聲音。所以說「看哪!我的僕人」。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講到彌賽亞,都是榮耀 的彌賽亞,沒有想到受苦的彌賽亞,更沒有想到這位彌賽亞原來是作僕人的,就是以賽亞書五十三章 所說的「我的僕人」。一般猶太人沒有做僕人的彌賽亞這個觀念,一般宗教家也沒有,甚至許多神學 家也沒有這個觀念。但是聖靈指著他自己的話,很明顯地告訴了我們。

 

掌權的僕人,服事的君王

我們拿了這把鑰匙,再回到馬可福音,就很清楚了,從第一章到第十章,這一段我們看見一個做 王的、掌權的僕人;其重點在僕人,The Servant who reigns。到了H章一直到十六章,我們看見 一位做僕人的王;其重點在王,是一個服事的君王,The King who Serves。說他是君王,因為他服事, 做奴僕的時候,就變成眾人中的第一人;到了馬可福音最後一章神就把他升為至高,萬口無不稱頌,萬 膝無不跪拜;因為他為我們舍了性命,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聖靈從兩個角度讓我們認識主是怎麼樣的僕人。從第一章到第十章,特別給我們看見一個作王的 僕人,重點在他是僕人,但他內裡的生命是個作王的生命。他是個尊貴的僕人、君尊的僕人,是個管 理的僕人。

接著從十一章到十六章,我們看見一個君王,但這個君王是服事的君王,這是個掌權的人,但他 的職事卻是服事。明白嗎?在這個世界上,君王和奴僕不可能並存,你如果是君王,就不可能是奴僕;反之,如果你是奴僕,便不可能是君王。但是在主耶穌基督的身上,這二者卻是合而為一的。

頭一段主是僕人,但是莫忘他是掌權的僕人,是君尊的僕人,是作王的僕人。到了第二段,重點 是君王,但這個君王是服事的君王。這個君王和其他的君王都不一樣,他是個殷勤服事的君王。其他 的君王乃是地上的君王,頭戴寶石的冠冕,但是這位服事的君王沒有寶石的冠冕,只有荊棘的冠冕。他雖貴為君王,卻從沒有停止服事過。君王和奴僕的身份居然同在一個人的身上,這是最特別的地方。約瑟的故事也是這樣,他裡面有個作王的生命,註定有一天要坐在寶座上。在他真正坐在寶座上 以前,無論把他擺在任何環境,希奇的很,他都是作王的。他雖然被賣到埃及做奴隸,但是主人把所 有的都交給他管理。這是個管理的奴僕。等到他被放到囚牢裡,司獄就把所有的囚奴都交給他管。這就是代表從第一章一直描寫到第十章的主。後來當約瑟真的坐在寶座上,他一方面坐在寶座上,但另一方面是用糧食來分給別人,服事眾人。這是幅最奇妙、最奇妙的圖畫。馬可福音所啟示的主也是這樣。

 

 

成熟的生命,服事的功課(陳希曾)

 

一個人如果屬靈生命真的豐滿,他必定 是個謙卑的人,像成熟的麥穗頭下垂一

樣。

 

四個段落

從馬可福音前面十章,我們清楚知道主服事眾人,做眾人僕人,所以有許多的神跡奇事,特別是 醫病趕鬼,都在前面十章裡。在頭十章裡,聖靈的啟示是一位作王的奴僕,就是彌賽亞奧秘所貫穿的。 分析一下頭十章聖經,可分成四個相等部份的段落,其間有三座山將之錯開:

第一段( :1-:6)劃分段落的山: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他要差他們去傳道。」(三:13-14)

第二段(三:7-六:6)劃分段落的山:他既辭別了他們,就往山上去禱告。」(五餅二魚之後)(六:46)

第三段(六:7-八:26)劃分段落的山: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九:2)

第四段(:27-:52)

以上四個段落,第一段落自成一個體系,後面三個段落成為另外一個體系。 第一個體系告訴我們,我們的主怎樣做眾人的僕人,他無論到那裡;人從耶路撒冷,或約但河外或 從推羅西頓等四方蜂湧而來。我們的主到處醫病、趕鬼,服事了許許多多的人,最後主只好叫一條小 船伺候著,避免眾人擁擠他。然後他到了山上,召了十二個門徒來。

以後,聖靈很明顯地轉移了他啟示的重點,雖然他仍舊服事眾人,但是慢慢地從第三章7節起一 直到第十章52節這第二個體系裡,聖靈叫我們看見我們的主怎樣在家中做僕人,他怎樣服事門徒。

 

從撒種到成熟

仔細來看第二個體系,我們的主怎樣在家中作僕人,如此我們才能曉得主今天是怎麼服事我們的; 才知道今天我們能蒙恩長大,主不知道用了多少工夫!

請看第二段落:第四章說:「你們聽阿!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這是春天時節,那撒種的人實 在說來,就是我們的主:那個僕人,所撒的種,就是神的話。

我們的主是撒種的人。不要忘記,撒種的人乃是流淚撒種的。為什麼要流淚撒種呢?當天旱收成 不佳的時候農夫出去撒種,他拿著種子,一面撒一面哭,因為全家性命都掛在這種子上,遇上乾旱, 種子撒出去很可能沒有收成,所以說:「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 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 把他擠住了,就不結實。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 的。」這四種情況裡,只有其一能成功。所有作父母的在醫院裡把初生嬰兒抱回來,都是滿懷希望的; 過了二十年、三十年以後,同樣是從醫院抱回來的,有的使父母倍感安慰,有的則使父母失望了。同 樣是生命成長,生命種子撒出去的時候,落地情形不一樣,成長也就不同。這是一個階段。

主在馬可福音第四章講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說到有種子撒在各種土裡,然後主解釋說這個撒 種的人所撒的種就是「道」,道就是神的話。這就是主今天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我們的主是流淚撒種 的人,他手裡的種子就是神的話,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的話。他試著要把種子種到我們裡面去,種子何 時變成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就是我們所聽到神的話在我們裡面活過來了,Logos變成Rhema。 這是第一步,第一個故事。基督徒的成長便是從這裡開始的,沒有主的話,我們不可能成長,聖靈試 著用各樣的方法撒種,把Logos撒在我們裡面,在我們裡面能長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變成Rhema。 當我們被活的話(Rhema)充滿,我們就長大了。

然後,在第四章裡講第二個故事:「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 滿的子粒。」(四:28 )

馬可告訴我們,當生命成長的時候,有好幾個階段,先是發苗,然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 子粒;經過三個階段,最後種子達到成熟的階段。當麥穗豐滿成熟,穗子的頭是下垂的;一個人如果屬 靈生命真的豐滿,他必定是個謙卑的人,像成熟的麥穗頭下垂一樣。在這裡馬可叫我們看見,生命要 在我們裡面漸漸長大,一直長到成熟的地步。

 

慎防畸形的發展

然後主再給我們看見第三個撒種的故事。

又說:『神的國,我們可用什麼比較呢?可用什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 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 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 他的蔭下。』(四:30-32) 芥菜種比百種還小,但是長起來,比各樣菜都大。根據神的定例,萬物各從其類,聖經中的芥菜 是灌木類,後來竟長成一棵大樹。雖然今天猶太地的芥菜比我們的芥菜大一點,但是從來沒有一棵長 得高大像樹一樣,這一定是畸形發展,是農夫所想不到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主要流淚撒種,因為 肉體仍舊在我們裡面,所以這個生命有了畸形發展的情形。

馬丁路德說,你可以讓鳥從頭上飛過,但是你不能讓鳥在頭上作窩。主說凡看見婦女動淫念的, 就是犯了姦淫罪了。那個看見是第二次的看見,不是第一次的看見;第一次的看見沒有犯罪,等到淫念 產生,意志贊成而再去看,就等於你讓鳥在頭上作窩,舉手投降,這個時候“罪"就產生了。如果我們 不肯對付的話,慢慢的就形成那棵畸形發展的芥菜樹了。

教會歷史裡面,特別是在神的兒女中間,已經發生了許多醜聞,那些故事都是前面所講的故事。 難怪我們的主要流淚撒種,因為他知道,我們體貼肉體的話,會使得芥菜種變成一棵大樹,這就是主 所說的比喻,只有馬可福音記載得這麼完全。這是生命成長的故事,特別說明了主服事我們只有一個 目的,希望我們能夠長大,但是不要畸形發展,乃要成為豐滿的子粒。麥子成熟的時候是結穗,不是 高大,不是突出的。

 

從豐收到傳遞

那麼,生命成熟,我們的主就不必服事了麼?不!現在到了第三個階段,是從馬可福音第六章7節 到第八章26節,是主以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之後。根據別處的聖經告訴我們,那時剛好是逾越節, 正值大麥小麥豐收的時候。前面一段我們看見的是撒種,現在這一段則是豐收,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等到進入最後一段(八:27-十:52),在變化山上,彼得曾說糊塗話,他說:「這裡真好;可以搭三座棚, 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為什麼要搭三座棚呢?因為那時住棚節快到了。

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日,一個是逾越節,一個是住棚節;逾越節在正月,住棚節在七月。猶太人的日 曆裡,一年中分作兩個循環;第一個循環以正月逾越節為主,是大麥小麥豐收之時;第二個循環以七月 住棚節為主,是葡萄和橄欖收成之時。

這裡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撒種,第二個階段是豐收,第三個階段是傳遞。每個階段的特點 非常重要。如果光有逾越節,那麼神的工作便不算完成,必須逾越節加上住棚節,這一年才算完整、 代表主服事我們不止是撒種,而且要達到豐收的地步,這是第一個循環。

接下來第二個循環是葡萄和橄欖的豐收。一串一串的葡萄掛在樹上表示生命已經豐富了,這時猶 太人全家都搬到葡萄園去把葡萄摘下來,放在一個由大磐石鑿出來的池子裡,經過腳踩,慢慢葡萄就 變成酒了,由大池流到小的酒池,到了冬天,猶太人家家都可享用。那時,葡萄樹只剩下禿幹,它的 生命已經付出。所以屬靈生命不是以成熟為最高目的,它的最高目的是把生命分出去。等到春天,它 又再發苗,再長葉,然後生出葡萄來,再經酒榨,又是另外一個循環。

 

開啟心眼,跟隨主蹤

在後面兩段的最後一部份,有一段很有趣的經文:

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 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耶穌囑附他們說: 『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他們彼此議論說: 『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罷!』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為什麼因為沒 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麼?你們的心還是愚頑麼? 你們有眼睛看不見麼?有耳朵,聽不見麼?也不記得麼?(八:14-18) 主責備門徒之後,接下去的經文是主把他們當幼稚園小孩子一樣的問話:

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 1 他們說:『十二個』,『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 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耶穌說:『你們還是不明白 麼?』(八:19-21)

講到收成,門徒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之後主就醫治了瞎子,起初瞎子看見人像樹一樣,第 次看見人才像人。這個故事是講收成的一段。

現在來看講傳遞的那一段,與前段是遙遙相對的。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 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十:32)

然後,雅各、約翰爭坐榮耀寶座的左右邊,我們的主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所喝的杯, 你們能喝麼?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麼?』(十:38)

這一段裡,門徒同樣是滿頭霧水,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走十字架的道路,不明白為什麼主走在前 頭,他們跟往耶路撒冷去,又害怕又希奇。於是他們又像小朋友一樣說:「我們能喝。」事實上門徒不 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之後耶穌又醫治了一個瞎眼的人,不過這個瞎子和前面的瞎子不同。 r耶穌說:『你去罷;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 跟隨耶穌。」(十:52)

這個瞎子眼睛開啟,就跟隨耶穌。前面門徒害怕,結果這瞎子就在路上跟隨耶穌,因為主開啟了 他的眼睛。

比較這兩段聖經,一段講到逾越節,另一段講到住棚節;一段講到這一年的第一個循環,另一段講 到這一年的第二個循環。這兩段都講得門徒滿頭霧水;然後提到主耶穌醫治瞎眼的事,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主要開啟門徒的眼睛,因為門徒兩次都看不見;第一次他們對「餅」是瞎的,主要醫治他們,藉五 個餅兩條魚給五千人吃飽來開他們的眼睛,結果他們看人像樹一樣,依舊模模糊糊,所以主又第二次 給四千人吃飽,他們還是不明白。結果主告訴他們,他們就是那個瞎子。我們的主,他服事就是要開 門徒的眼睛,讓他們明白餅是什麼意思;所以這一段最重要的焦點是「餅」。

後面一段講到十字架的道路,講我們的主往耶路撒冷去,往十字架的道路上去,門徒們不懂,相 反地他們要的卻是寶座——同樣的我們也不懂十字架的道路。這時候,主的教導重點在「杯」。主說: 「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麼?」走十字架的道路與這杯有關係,不能喝這杯就不能與主一同上路。主 開瞎子的眼睛,門徒就是那瞎子,一旦他們眼睛被開啟、看見了,就能跟隨耶穌往耶路撒冷的路走去。

 

服事的生命

我們從這兩段得到什麼功課和教訓?主撒種,我們也成熟了,也收成了,是不是目的就達成了呢? 不是!我們的難處就是我們懂得屬靈生命成長,卻不懂得那餅,也不懂得那杯。為什麼今天我們要收成? 為什麼經過豐收?為什麼是餅呢?為什麼我們的主像對兒童一樣告訴門徒說:「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 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之後又問,「七個餅分給四千人, 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主問話的重點不在他行了什麼神跡,乃是告訴 門徒,在這兩個神跡裡面還剩多少? 一次是十二籃,另一次是七筐子。主教導門徒,讓門徒瞭解什麼 是餅?餅和麥子不同在那裡?原來什麼時候麥子變成了餅,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麥子經過磨石碾碎, 再經過火烤終於到了一個地步,你可以用它來服事別人;現在你手中的食物,可以拿去服事人了。

親愛的讀者!主今天讓我們生命豐富,從來不是為我們自己的緣故,主讓我們經過聖靈的工作,從 麥子變成餅,主要把我們擘開,拿去供應別人、服事別人,叫許多饑餓的人得飽足。這兩個神跡是很 特別的,其他的神跡都是我們的主行神跡,門徒在旁邊作壁上觀。唯獨這兩個神跡,是主邀他的門徒 一同在這神跡裡有份。清楚麼?我們的主在這裡明顯告訴門徒說,他在曠野裡擺設筵席,把五餅二魚 叫五千人吃飽,等於當年我們的神在曠野裡為摩西和眾百姓擺設筵席一樣。今天,我們的主就是當初 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那位神。他把筵席擺設在眾人面前,擺上的就是供應生命的餅。

根據猶太人的規矩,如果大戶人家擺筵席,家裡的用人也一同有份;用人為大戶人家忙碌,分食物 給大戶人家的朋友,等到席散,用人可以將剩下的食物帶回去。門徒這時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大戶人 家的用人。主問他們:「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 「十二個。」本來五個餅二條魚,連一個人也吃不飽,但是當分出去的時候,你們得著了十二籃,後

來又得著了七筐子。你們為什麼得著?怎麼得著的?因為你們站在用人的地位上。所以,今天基督徒 的生命豐富,不是為著自己,乃是為著要把生命分給別人。這就是餅的秘密。主要開我們的眼睛,一 次是五千人,一次是四千人。

 

十字架的道路

不止如此,還有一條十字架的路。什麼叫做背起十字架?我們通常把它讀得太高、太玄了,其實 背十字架的路就是葡萄所經過的路。葡萄所經過的路,就是把生命分出去的路。我們今天拿什麼來服 事神的兒女?乃是把主所給我們豐富的生命再分出去;把主所給我們的安慰再去安慰別人。這叫作我們 的福音。直至做眾人的僕人,被人踩在腳底下,此時才稱作背起十字架跟隨主。

十字架在馬可福音裡特別指著我們做僕人說的。我們憑著自己個個都是要做主人,沒有一個人不 願意坐在寶座上;但是現在,神好像把車輛賜給別人乘坐,卻讓這車輛從我們頭上輾過。什麼時候你願 意把你的頭讓別人的車輛輾過,你就服事了弟兄姊妹。這就是十字架的道路。

我們的生命永遠不是為著我們自己,像葡萄一樣,過了住棚節,開始豐收了,被榨成酒;到了冬天, 在每一家裡面,他們都能得著酒的溫暖;我們也是這樣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主耶穌怎樣做家中的僕人, 我們也要做家中的僕人;他怎樣做眾人的奴僕,我們也要做眾人的奴僕。因此,許多神的兒女們到邊荒 去,為著要使千萬人的靈魂得救,把命都擺上。他們甘願做神的僕人。

但願主恩待我們,叫我們看見,每次我們喝葡萄酒、喝這杯的時候,永遠不要忘記我們都是瞎眼 的,求主開我們的眼睛,我們才會知道,我們的主服事我們是服事到這個地步。

 

榮耀的圖畫

馬可福音第二大部分是十一章至十六章。不錯!因為有苦難,有眼淚,但是我們的主終於勝過了一 切。當彼拉多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麼?」他說:「你說的是!」為什麼我們的主能說那句話?因為 他的命為他們舍了。他不但是猶太人的王,還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所以馬可福音最後有一幅圖畫 非常美麗,是在第十四、第十五章裡,有幾次講「王」,是最榮耀的一段聖經:

可以救自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祭司長和文士也是這樣戲弄他,彼此說: 『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 下來,叫我們看見,就信了。』(十五:30-32) 現在,不僅是猶太人的王,而且是以色列的王,是基督。前面,這些祭司長和文士,他們彼此說: 「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你看見麼?從他敵人口裡說出來的,這個人救了別人,不救自己。我 們的主在十字架上用他的生命服事別人,以致他不能救他自己。請注意,這裡有一個服事的君王,作 僕人的君王,他作王的時候,為了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他作王的時候,經過酒榨;他作王的時候,救 了別人,不救自己。十字架是我們的主登基的地方,也是他的工作坊。這就是馬可福音第二大部分, 十一章至十六章所給我們看見的。

 

再進一言

我們的主從第一章至第十章,一方面作眾人的奴僕,另一方面作門徒的用人。感謝主,因為他服 事了所有的門徒,所以在門徒的心中,主是最大的。因為他服事了千千萬萬的人,趕鬼、醫病,所以 他是千萬人中的第一人。他就是君王,是個君尊的僕人。之後從第十一章開始,他不僅服事我們,更 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他服事眾人、服事門徒到把生命全舍了。

讓我們記得,誰的愛最深,誰的服事最多,他身上就最有權柄。我們的主不是用槍和炮征服我們, 而是以荊棘的冠冕贏得我們,以生命將我們贖回。親愛的讀者,現在我們要承認他是宇宙中最大的, 是千萬人中的第一人。但願主恩待我們,叫我們真的看見馬可福音那位神的僕人,和他一同受苦,也 要和他-一同得榮耀。

感謝讚美主!我們今天這些人,都是主用他的生命服事我們的結果。沒有他的服事便沒有今天。一 直到今天,他仍舊在我們的生活裡面,在我們的路上服事我們,替我們洗腳,洗去許多污穢,用話安 慰我們。我們今天所以能夠在他的面前,是他服事我們的結果。

但願主藉著他的話勉勵我們,但願教會不是爭權奪利的地方,而是充滿暗中服事別人的人。但願 主恩待我們,叫我們看見主的身上有奴僕和君王兩種身份,是用人也是大臣,這是世界所不明白的。 當作丈夫的人說:因我是頭所以你要聽我,那麼,他便已經失去了神所給他的地位。他作丈夫,不是因 為他有優越的地位;他作頭,實在說來,是服事他的妻子。所以當他真正服事的時候,所有作妻子的都 會心甘情願的順服。只有真正跟隨主的人,他的身上是奴隸和君王結合在一起,是用人和大臣結合在 一起。在他的身上,你一方面看見他的服事,另一方面看見權柄;一方面你看見他是作王的僕人,另一 方面是殷勤服事的君王。

親愛的讀者!他是我們的主人,我們是他的用人;今天如果我們走這條道路,遲早有一天在我們身 上也是這二面的連結。這就是約翰和雅各所學的功課。雅各是第一個為主殉道的門徒,他也舍了性命 去服事他那個世代。雅各果然得著了他所要得著的。因為主說: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他們說:我 們能!主說:是,你們要喝!所以,他第一個為主殉道了。約翰呢?他是十二個門徒裡面走最長的道路, 也是最艱難、最黑暗的一條道路。最崎嶇的道路,最需要主的恩典;他作的不是一個死的殉道者,而是 天天作活的殉道者。在約翰的身上,同樣你看見他是奴隸,也是君王。求主恩待我們,帶領我們到約 翰、雅各的地步。

不只如此,主也把馬可帶到榮耀的境地。馬可剛開始不過是幫手,雖然他途中膽怯逃走了,他是 個半途而廢的人,是那個赤著身子狠狽逃走的少年人;他的失敗不只一次。但是,主在他的身上服事再 服事,最後保羅說他在傳道的事上與我有益處。這樣的馬可他終於被我們的主成全了。彼得也是如此, 他最後說:讓我倒釘十字架,因為我不配這樣與主同釘十字架。這些人都是主所服事過的人,就是從這 二個失敗的僕人的口中,給了我們馬可福音。求主使用這卷書成為震撼我們的書,叫我們從今天開始 有重新的改變,有重新的事奉。叫我們被感動,不再作被動懶惰的人,讓我們起來服事他、跟隨他, 以馬可福音作為事奉的標竿,效法主成為神忠心的僕人!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    戴伯福

             經文:馬可福音十章3245;十一章111

 

    初代教會紀念耶穌受難約有四十天(六星期)之久,稱為大齋節,屆期信徒禁食,減食,加緊祈禱,克己行善;今天許多基督徒真是忽略。十六世紀初葉,多馬,阿肯卑斯著作一書,名叫FlmitationofChrist」,翻譯是「效法基督」,其中幾句話,實在感人的心腸,動人的肺腑,他說:

    一、今天愛慕耶穌天國的人為數甚多,而願意背負祂的十字架的人卻為數稀少。

    二、許多人渴慕安慰,卻少有人歡喜分擔憂患。

    三、許多人仰望主的神蹟,卻很少人追隨主的十字架。

    四、想與耶穌一同坐席的人甚多,願意效法主刻苦克己的人很少。

    試想那些吃五餅二魚的人幾千幾萬,然而有多少人跟隨主飲苦茶,到各各他山上去呢?那些仰望主神蹟受主醫治的人很多,但是同情耶穌到十字架下去的人有多少?各位兄姊,你我現今如何?是否像當時那些人一樣呢?本日起要進入主的受難過,我們是感慨無量的,我們默想主的受難有何益處?感謝主,至少有兩點的意義:

    一、叫我們怨恨罪惡,追求成聖的生活。何事叫我們的主受難呢?是我們的罪連累祂受死嗎?

    二、讓我們感激主愛,實行愛主的生活。何事使我們為主而活呢?是因祂的贖罪受感激勵我們嗎?

    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就是受難周的開始。主受難與復活的記述,占了四福音書的四成:馬太福音廿八章佔有八章,約三成,路加福音廿四章佔有六章,二成半,馬可福音十六章佔有六章,約四成,約翰福音廿一章佔有十章,約五成;尤其主最後一周間的記事最多,可見其重要性何大。主最後一次要進京,祂向門徒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 (可十33上)。「看哪」,是注意的話,這句話在聖經裡特別提醒人(參看約一29;啟一7;啟廿二712)。

    耶穌一生中曾數次上耶路撒冷去,然而這次與從前不同,算是最後一次,因祂騎驢進入,終要到各各他十字架上了。比方一個患者,他知道今由醫院正門進入,終要移到「太平間」從後門出去,或像上戰場,或作敢死隊,你想他的心境如何?主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當時主本身、門徒及群眾的心情各有不同。

    一、耶穌深知,進京受難,成就預言(參看可十3234;路十九3133):主深知祂這次進京,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祂、淩辱祂、吐唾沫在祂臉上,且要鞭打祂、殺害祂;主仍然奮勇,願飲苦杯,謙卑順服至死,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各位兄姊,你是否願意效法基督,受苦捨己,背起十字架跟隨主呢?

    二、門徒不懂,僅想享福,相爭為大(參看可十3545):這些事(主要受難)門徒一樣也不懂得,難怪他們聽見主將要騎驢進京作王,他們開始相爭為大,有人想作左右相,恐怕猶大必要爭取作財政部長了。各位兄姊,你我如何?能體貼主的聖心,晝夜勞苦,作主聖工,搶救靈魂,等主再來嗎?

    三、群眾盲從,口裡稱讚,心卻離主(參看可十—111;太廿一111):群眾看見主騎驢進京,以為主要作地上的王,領導他們反抗羅馬、建立國家。因此,他們就狂熱地歡迎主,主卻知道,他們不過幾天,那喊「和散那」的口,將要改喊「釘祂十字架」了。各位兄姊,你是否誠心稱頌主,尊主為大,跟主永不離呢?

 

與同死同復活    陳慧如

             經文:馬可福音十章3839節;八章35

 

一、喝主的杯、受主的洗、行主的路

    今天是棕樹主日,主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進入受難周。我們紀念主耶穌的苦難,祂曾說:「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麼?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麼?」  (可十38),接著祂又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可十39),就是說主耶穌所行的路,我們是否能行?基督徒是跟從主耶穌的人,因此: 主耶穌所喝的杯,我們也要喝: 主耶穌所受的洗,我們也要受: 主耶穌所行的路,我們也要跟著行。這是必定的,必喝的杯,必受的洗,必走的路。這些都是與主的死有關,基督徒受洗歸入耶穌基督,就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完全與主連合在一起,與祂同死(同釘十字架)、同埋葬、同復活。主的苦難和祂的榮耀都與祂共受。主喝這苦杯,我們卻因此而得到福杯;主行此路(即坎坷艱難的十字架的路),我們卻因此而得到生命的路。

 

二、人生的終局(目標)不是死乃是復活

    耶穌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我們思念主的死,主的受難,要想到你、我本身的死;我們思念主,祂有祂的本質(即神)——不變的品格:取奴僕的形象,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為救世人而釘十字架。此時,我們難免想到你我的「死」的問題。人們感覺內心空虛,人生渺茫恐怖而無所歸宿,這是因為對於生命不知有其意義,對於生活不知有其目的,這樣沒有生命意義和生活目的的人,虛度一生,無所適從,無所寄託,這對國家、同胞、世人毫無益處,這是需要迫切地考慮並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耶穌受難被釘十字架上是為要拯救世人,救我們脫離罪惡,代替罪人而死,使世人得了生。馬可福音八章35節記載:「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就救了生命。」聖經中信徒的死有幾句寶貴的經訓,其中有: 詩篇一二六篇15節中提到:「耶和華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 啟示錄十四章13節中說:「如今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人人都難免一死,死就是有限的人與無限的神之會合的瞬間,是息勞而進入永恆,問題是在是否為主的緣故喪掉生命,你是否為主而死。

    人生的終局並不是死,而是榮耀的日子的開端,是苦難人生的畢業。這是巴特博士所說:「人生的終局(或目標)不是死,而是復活。」我們的肉體死後有永遠的生命,死是榮耀快樂的人生的開始,人應高唱「榮耀頌」、「哈利路亞」!我們基督徒看「死」並非悲傷的事,因為這是榮耀的日子的開始。

 

三、金恩博士死逢其時其地,為主喪掉生命卻得生命

    我們思想我的死,到底為何而死?是否死逢其時、其地?一九六八年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金恩博士的死是有價值的,他是個牧師,在他的講道中他說:「人身為奴僕並非羞恥的事,而身為奴僕的主人,才是羞恥的事,真正謙卑的人才是有福的;我們追溯過去,不必想到榮譽與恥辱,我們應認識到,將來是屬於那些真誠、純正及具有愛心的人。真理是永存的,而虛偽是不能立足的,只有愛才能產生力量,而真正謙卑恭敬者,才能得到真誠及愛。」他說如果將來有人發表關於我的贊辭,告訴他們不必提及我得過諾貝爾和平獎,也不必提及我得過三、四百個獎狀,或哪一所學校畢業,這些都無關緊要,我希望有人提起我為他人服務而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提起馬丁路得金恩曾去愛人,曾設法使餓者得飽食,赤裸者得衣穿,在監獄者得探望,出外者得安居。我要你們說,我設法愛人類及為人類服務,這樣實行「愛與服務」而喪失自己的生命的人生才有滋味,才有意義,才有價值。他說這些,乃是要人為基督、為人作奴僕服務人群奉獻生命,才能得永生,得生命。每一個基督徒,當死臨到你時,你是否像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一樣,放棄自己的生命來服務人群?我們要知道耶穌為我們受了這麼大的苦難,請問今天你我為主耶穌基督受了多少的苦?

  

    高尚武

       經文:馬可福音十章33343839節;十四章36

 

    主耶穌率領著門徒,從加利利直向耶路撒冷前進。途經比利亞時,就把自己將在耶路撒冷遭遇的事告訴十二個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將要定祂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祂,吐唾沫在祂臉上,鞭打祂,殺死祂。過了三天,祂要復活。」  (可十3334),門徒們還不明白神的旨意,更不能體諒到主耶穌痛苦的心情。下面是他們的反應:

    彼得拉著主耶穌勸祂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太十六22),但主耶穌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十六23)。

    門徒爭論誰為大(參看可九34;路廿二24)。他們因耶穌嚴責彼得「只體貼人的意思」,才知耶穌定然受害,自然他們不懂受害的意義。那時猶太和加利利通國已有數萬的門徒,耶穌受害以後,群龍無首,三年多的辛勞,將付諸東流,因此他們爭論「誰為大」——誰有資格作首領?其性質仍然是體貼「人」的意思。所以耶穌不得不給他們解釋傳福音工作上的「為大」、「為尊」,與外邦國度迥然不同的分別(參看路廿二2529)。

    雅各、約翰進前來對主耶穌說:「夫子,賜我們在禰的榮耀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可十37),主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麼?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麼?」  (可十38),雅各、約翰回答說:「我們能。」主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可十39),又說:「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  (路十二50)。這裡所講當受的洗,是將要受之血洗——十字架上被釘流血,和肋旁流出來的血和水(參看約十九1834)。主耶穌所喝的杯,是痛苦,是犧牲,是鞭打,是羞辱,是流血,是死亡。是順服神的旨意,走上各各他的十字架上。

    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禰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稱的意思。」  (參看太廿六3940;可十四36;路廿二42;約十八11)。

    主耶穌昭示門徒也必喝這苦杯。當耶路撒冷的教會成立以後,隨即產生了慘烈的逼迫,少年掃羅是逼迫教會的先鋒,無論男女,都鎖拿下監。但門徒已深深地領悟基督的訓言,只有同領苦杯(愛靈之心的激勵),福音才能興旺。每當他們受一次殘害,福音就長足的推展,主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參看徒二47),但掃羅(歸主後更名保羅)終於在大馬色的路上蒙主光照,變成主的大使徒了(參看徒廿148)

    可見門徒必須喝耶穌所喝的杯,受祂所受的洗,否則便與祂無分了;在受苦上有分,才能在祂的榮耀上有分。使徒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林後四17 

    老約翰說:「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那裡來的?』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他們不再饑,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

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啟七91013141617)。

    這些得救的人,沒有一個是從逍遙椅上來的,今日的教會冷淡,信徒軟弱,很難在世人的眼前彰顯神的榮耀,是否我們的生活太享受、太美滿了呢?耶穌沒有枕首之處(參看太八20),聖徒們四面受敵,心裡作難,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也當為耶穌被交於死地,因此福音興旺,為教會奠下不朽根基。今日的信徒與傳道人,與他們的生活情形相比,實在相去甚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