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二十七章短篇信息 目录: 使徒行传读经札记第二十七章(王国显) 使徒行传摩根解经第二十七章(康伯摩根) 船上劝众 徒廿七 (柯从心) 同舟人语 徒廿七 (系 止) 幸有他在船上
徒廿七9—26 (王明道) 人生如航海 徒廿七9—26 (蔡逸士) 众人都得救了 徒廿七9—44 (史祈生) 使徒行传第廿七至廿八章 第二十七至二十八章 保罗苏醒过来,撒但的陷阱起不了作用,可是他绝不因此而放松保罗,他还是紧紧的钉牢凓保罗,一定要干掉了保罗才甘心,他利用了人贪安逸的心思,利用了来得古怪,又继续进行得不寻常的一场风暴,也利用兵士要杀掉囚犯好保守他们不失职的行动,目的还是那一个,除掉保罗,就是在海上淹不死他,登上岸,还是让毒蛇咬了他一口。这一切的事的发生,不能以偶然出现而忽视了它。在神儿女身上,特别是在神所用的人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没有一件是偶然的,即使从表面看来是偶然的,但事实上仍然不是偶然的,灵里若是苏醒的话,一定能看出那不寻常的问题来。虽然撒但向我们射暗箭的时候,我们实在是防不胜防,事实上也无法防备,我们虽无法防备,但我们的主却常作了我们的保护。保罗就是这样在海中渡过了凶险的风浪,祂的使者叫保罗得了安慰和心里的平静(廿七章22~24节),祂管理凓百夫长的心思,不许兵丁乱动,祂显出能力来不叫保罗被蛇咬死。事事都显出祂是管理环境的主,从古至今没有改变,环境的事主自己负责,只要人的顺服来配合祂的计划和工作。 属灵的事情绝不可以用常理去衡量,保罗抱凓一腔自己的热心上耶路撒冷,但是没有主的祝福,因为他没有走在主要他走的路上。连同在腓力斯和亚基帕面前,一共作了三次有记录在圣经中的见证,把亚基帕的心思冲击了一下,但是没有果效,这些见证与其说是为别人的,不如说是主让他翻覆述说他的经历和这次上耶路撒冷的经过,使他自己省察,好苏醒过来,重新恢复那『不敢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的单纯信心。现在往罗马去了,路途上并不顺利,但那确实是主要他走的路,所以就看见了『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该撒的面前,并且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廿七章24节)在那一种风暴的海浪中,保罗也曾失去了宁静,但是主用凓他得了那一船的人。在米利大(现今的马耳他岛)岛上,他把那岛上的居民带到主的面前来。用常理不能说明这些现象,但主显明一个事实,祂只能使用人的顺服去作祂的工,也就是只能用顺服的人去对付撒但。── 王国显《使徒行传读经札记》 使徒行传摩根解经第二十七章 使徒行传27:1-28:15
路加在使徒行传28:14所说的话,指明了本段经文的价值:「这样,我们来到罗马。」从散布在前面数章经文里的一些短句,可以帮助我们对此处的结局有所认识。 「我……必须往罗马去看看」(19:21)。 「你必在罗马为我作见证」(23:11)。 「你既上告该撒,可以往该撒那里去」(25:12)。 「你必定站在该撒面前」(27:24)。 「这样,我们来到罗马」(28:14)。 第一句话是保罗在以弗所暴乱之前说的。言词中表露了这位基督的宣教士心中的渴望。「我必须往罗马去看看。」他知道罗马是这个世界的战略中心。他知道罗马有条条大路通向世界各处,他渴望得着这城,作为他事工的中心基地。 然后是他在耶路撒冷的那个寂寞夜晚,饱经一天的折磨,鞭打之后,主亲自对他说的话:「你必在罗马为我作见证。」稍后是罗马巡抚非斯都对保罗说,「你可以往该撒那里去。」非斯都并未察觉,他这样说是顺了保罗的心愿,符合主的旨意。这话是在该撒利亚说的。 接下去的一句话出自天使之口。当时保罗正遭遇海难,在狂风暴雨中,天使对陷于紧张、压力下的保罗说,「你必定站在该撒面前。」 最后一句话是路加说的,他伴随保罗经历这次险象环生的旅程,最后说,「这样,我们来到罗马。」路加用「这样」涵括了整个故事;他接着立刻提到这次航程。 观察路加记载的故事细节,我们可以发现,这次航行花了大约六个月的时间。李温(Lewin)曾试着定出这故事发生的日期,他推断保罗是在主后六十年的八月离开该撒利亚,他们一行在十一月初遭遇沉船。他们在米利大岛停留三个月,然后再度于主后六十一年二月初起航,大约于同年三月一日抵达罗马。这个故事充满了地理和航海方面的趣味,揭露了当时航海的方法。但是我们最主要的兴趣还是集中在保罗身上。我们不妨先略为看看这次航程中发生的事,以便找出这个故事能够教导我们的功课。 首先注意到保罗这次旅行带着两个亲密的同伴──路加和亚里达古。使徒行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不时出现在读者面前。亚里达古首次出现是在19章,当时整个趋向罗马的运动方才开始。几乎保罗刚说完,「我必须往罗马去看看」这话不久,亚里达古就以使徒的旅伴身分出现了。在以弗所的暴乱中,众人找不到保罗,就逮捕了该犹和亚里达古。从这里我们发现他是马其顿的帖撒罗尼迦人,很可能是在使徒保罗较早期的事奉中被领归向主的。如今我们知道,他一路伴随使徒到罗马,显然使徒在罗马被囚期间,他也一直陪伴在侧;因为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提到与使徒作伴的人,他的名字皆列在其中。所以我们观察保罗所受的苦难和艰辛时,必须记住保罗身边有两个在服事的目标和热诚上与他同心的亲密朋友。 第一件要注意的事是,船起航不久,到达西顿,保罗曾在朋友们那里停留数日。然后再度起行,到了目的地-拉,船上的乘客就转搭另一条船。保罗当时曾警告船主──不要忘了保罗是一个囚犯,还在百夫长的监管之下──此时贸然起程,必然凶多吉少。 船果然遭遇狂风,保罗仅轻微地责备这些人,因为他们未听他的劝告,然后他就说一些鼓励安慰的话,使全船的人──罗马百夫长,兵丁,船主,水手,一共有三百多人──都倾耳聆听他叙述他信心的来由。他说,「我所属所事奉的神,」他对我说过,你们必不致丧命。 不久之后,他们从船尾抛下四个锚,兵丁们都祷告,盼望船能靠岸。请留意这时保罗的行动。他发现水手想要逃出船去,他知道水手逃走后所留下的危险局面,所以立刻出面干涉。他曾说过,他相信神,他确知他们必安然获救;但是他也十分小心,豫防水手弃船逃亡。他的谨慎证明了他的勇气。他出面劝告众人进食,也显露了他的公正明达。因为他们已禁食了十四天,他自己首先作榜样开始进食。在船面临沉没粉碎的当儿,众人在他的劝告下开始进食,重新振作起精神。 接下去是保罗自己在米利大岛上遭遇的事。保罗拾来一些柴,准备添在火上,这个行动正是「使徒」一词的最佳写照。突然有一条毒蛇,咬在他手上。土人目睹此情,首先是惊讶,判断他必然作了不容天理的事,所以遭天谴,必要丧命;但是毒蛇被甩下之后,保罗竟然毫发未伤,他们就反过来,说他是神。 接着我们看到保罗在部百流家,医治他的父亲;并且医治其他的病人。路加只用简短一句话来叙述这个故事,其实它表达了一个动人的画面,显明基督的能力如何借着使徒医治病人。这个故事本身有很多含义。此处没有记载保罗传讲一句福音。毫无疑问的,他确实在传道,只是用医疗的方法传道。记载这事的作者路加本身就是一位医生。 航程到此告一段落,从此保罗的名字暂时消失一阵子;他下一次出现,是在距离罗马三、四十哩的三馆,在那里他与从城里出来的弟兄见面。罗马书16章所提到的名字中,可能有些就属于这一小群弟兄。这是一次奇妙的会面,保罗见了他们,就感谢神,并且勇气倍增,更加刚强壮胆。 纵览整个过程,首先我感到兴趣的是,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所陈现的对比。在一方面是艰难危险,似乎各方面的势力都纠结起来要拦阻这位使徒,使他无法到达罗马。如果我们不知道前面发生的事和后来的结果,我们读这故事的时候可能会一再摇头说,这人永远到不了罗马。但从另一方面看,认识了有关这人的真相,再来读此故事,我们就能用约伯记来诠释这件事;可以想象人类的第一号大仇敌多少掌握了狂风巨浪,要用它们来击碎这船。例如这里提到他们用缆索捆绑船底,这是一个专用名词,这个行动只有在船即将解体时才用到。当时的情景真是千钧一发。我们看见这场狂风是如何剧烈,它的可怕力量几乎要将船击成碎片。似乎各方来的势力都在阻挡保罗前往罗马。然而这不是我们从这个故事所得的惟一印象。在各样风暴,危险,艰难,黑暗,失望中,我们看见这个人,一直受到指引,照顾,安慰;最后,他的同伴在结尾时写道:「这样,我们来到罗马。」「这样」是指他们所经历的暴风,沉船,黑暗,就在这一切艰难之下,他们来到罗马。 再注视这个故事,看看一再临到的绝望情况。不只是一两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从人看来,这个光景是全然无望的。然而,保罗却始终保持着希望。他从未片刻沮丧,从未在任何处境中丧失勇气。 另外还有一个对比。我看见尽管由于人的愚昧,导致不断的危难,然而保罗的坚毅和力量却始终不变。 我们要来发现这人的平静,力量,和乐观的秘诀;因为我们看见狂风最猛烈的地方,这位使徒最镇定。这里面的秘诀何在?「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我们观察这个画面,其中变化迭起,我们会注意到从头至尾,使徒与主有亲密的交通。在航程中,主未向他显现。有一次,正当狂风肆虐,大浪快要将船击碎的时候,有天使夜间向他显现,对他说话。但主从未出现。然而一路上,这位使徒与他的主有交通。记得主在复活之后,到他升天的四十天之间作些甚么吗?他是在豫备他的离去。他没有敲门就进入楼上的房间。他为甚么去?是为了豫备他的离开。他与两位门徒往以马忤斯去。他为甚么加入他们,与他们谈话,又擘饼祝谢,最后他们才认出他来?为的是豫备离开。换句话说,他要他们习惯他的离开,并要他们明白,虽然他们以后不常看见他,但他总是在那里。使徒行传一开头就提到,他不是消失了,他只是暂时离开他们的视线。这一切的秘诀在于:这些人知道他就在身旁,虽然他们看不见他。这种新的属灵感觉比原先旧的、凭感官的感觉更实际、更确定。此处就是秘诀。我们看见这个人是坐在两条船上。一条船是在呼啸的狂风和滔天巨浪中浮沉,一条是在安稳的主里。他为甚么能平静安稳?因为他知道主与他同在。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除了与主相交之外,他也知道主的旨意。「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告诉保罗,「你必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当另一个危险来临时,他总是用神的力量来衡量它。他说,「我必须往罗马去看看。」保罗永远到不了罗马!那些愚昧人看到微微起了南风,就以为得意,打算启航前行。那是错误的决定,他们的船将破为碎片!保罗再三劝阻,他们却一意孤行。这时保罗知道,他的主已说过,他必定会到达罗马,所以即使船遭海难,他也会如愿抵达罗马。他知道主的奥秘。他可以这样对四周不信的人说,「如果一个人知道个中秘诀,就无功可居;若是他清楚知道前面将发生的事,他的镇静也就是理所当然,无可夸口的。」确实这样。保罗是第一个能如此说的。他在主里全然镇静,他知道他的旨意,他完全相信他的能力;这使他能在一切压力紧张下安然平静。 请留意主的行动。任何具有属灵悟性的基督徒读了这个故事之后,都无法再妄言它是「巧合」、「机遇」了。我们不能不看见主自己在掌管这一切。他在他仆人身上显出他的作为。这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保罗。他是一个受人尊重的囚徒。他在岛上受到热诚接待。他广受朋友的爱戴。任何事都是为他效力。即使咬在他手上的毒蛇也是神使用的方法,好使士人对他产生尊敬,愿意听他说话。这一切都是主的同在所产生的结果。这一切都在基督的管理之下。 我喜爱一再重复阅读这个故事,倾听呼啸的狂风和拉紧的缆索,感觉那巨浪的拍击,观看正岌岌可危的船;然后读到最后那奇妙而平静的叙述:「这样,我们来到罗马。」诗篇107篇是这个故事的浓缩,那里声明神创造狂风,他也使波浪平静。诗人最后唱道:「他就引他们到所愿去的海口。」路加则写道,「这样,我们来到罗马。」 此处有甚么重要的东西留给我们?第一,我们有一个目的地──罗马。我们可以将这个地名更改;但我们必须确定神为我们指定了一个地方。不要过分属灵化这个故事,以致丧失了它的本意。这里不是说有一天我们必然要抵达天家。在世上,我们有一个目的地,一个服事主的地方,使我们内心相信这正是主所说,「这是我要你服事我的地方。」或许很多人会说,「这是我的难题所在。我根本不知道我的目的地是那里。」那么就专心等候主。一旦目的地显明了,纵使我们中途经历各样危险,我们终必抵达。拿出地图,标明保罗从该撒利亚前往罗马的路线。这不是一条直路。他是循着一条险路到罗马;虽然曾遭遇狂风,但他内心始终平静安详,并且一路上还帮助其他的人。 最后记载了他们的到达。尽管一路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但凭着使徒的信心和平静,最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将使徒行传里的这个故事结尾和诗篇107篇的话放在一起:「保罗……就感谢神,放心壮胆。」「人因……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当我们到达他所指派我们去的地方,回顾所经的路径,将看见他如何在暴风,压力,紧张,险恶的道路中,一路引领我们。我们是否忘了赞美他?「愿人……都称赞他。」或许有些人尚未到达这地步,仍然在挣扎奋斗中,但愿他们能安然倚靠在这应许上: 「没有大水能够吞没 那航行在主的大海中之船只; 因他是海洋,大地,和诸天的主。」 如果我们被呼召去罗马,我们必须前往。所以让我们心中常吟诗歌,道路上常有亮光;当我们行过艰险的旅程时,让我们帮助兵丁,水手,和破碎的船只,同行的旅伴;因为前往目的地的过程,本身就是极佳的服事机会。── 康伯摩根《使徒行传解经》
船上劝众 柯从心
经文:使徒行传廿七章 在一千九百年前,使徒保罗要到罗马该撒面前自辩,他乘船从该撒利亚出发,到西顿然后经居比路、基利家、旁非利亚,到了每拉,在那里换乘一只亚历山大的粮船,这只亚历山大的粮船要到意大利去。在这只船上发生了几件事情:起先众人反对保罗,结果灾难临到他们身上;后来众人转而听从保罗,他们才都得救,终而达到目的地。 众人反对保罗 「走的日子多了,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行船又危险,保罗就劝众人说,众位,我看过这是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损,大遭破坏,连我们的生命也难保。」这位神的仆人由于关心众人的财物和生命所说至诚的话,竟遭多数人的轻视。原因可能是众人心想,「保罗!你的专长是讲道,你的本行是理论与哲学,你既不是船主,又不是掌舵的,你怎会知道这次的航行有危险没有?」有人也许跑去问船主和掌舵的事情到底怎样,便信了船主的话,而讽笑保罗。因为百夫长以为只有专家的话才 有权威,以专家的话为是。他们既然认为专家的话百分之百可信,神的仆人从神那里得来的启示,就反遭他们嘲笑。他们竟把人的话给「绝对化」了。这是百夫长和一般人所犯的错误,在这里也表现出人类愚拙的一面。 有人以为成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天时、地利,人和。诸位!你认为对吗?我并不以为意,因为在亚历山大粮船里的二百七十六个人都具备了这些条件,结果他们并没有成功。就地利一项来说,那些人以为在佳澳过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说,不如开船离开这个地方,或者能到非尼基过冬。」因为「非尼基是革哩底的一个海口,一面朝东北,一面朝东南。」非尼基是一个好港口,凡是有经验的航海家都知道它是一个安全可容纳大船停泊的港湾,也可躲避从各方面吹来的强风。就天时及人和来说,「那个时候,微微起了南风,」微微的南风是个好天气,这是获得天时的明证,于是众人满心得意就起了锚,张帆启航,而众人所见一致,当然是得到人和了。 今天有许多人也像那船上二百七十六个人,轻看神仆人的劝勉,不情愿接受「主」的教训,而以「人」为重,过分信赖人的才能和知识,而忽略了天上的启示。 灾祸的来临 「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那风名叫友拉革罗。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我们就任风刮去。」在那个时候,也许有人会说,「当然若听保罗的话,就不会遇到危险了!」可是太迟了,他们已面临危险,他们将接受爱的管教。因为被风浪追得过急,第二天众人就把货物抛在海里,他们的财产蒙受大损失。到了第三天又把船上的器具抛弃了。他们这样做是因为遭遇了非常的危险,才肯抛弃在船里必用的器具。 这些人的不幸不只是财物的损失,他们最大的不幸,就是连「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因为「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迫。」航海者,以太阳和星辰作为他们的指南。现在,他们的倚靠归于乌有。人,生存的勇气在于指望,现在他们存在的意志和盼望都消失了。他们正等着死神的来临。 在船上的百夫长,掌舵的,船主,旅客及那些囚犯,他们的心像要破裂似的。他们遭遇悲惨,可怜,凶险的境遇,最大的原因是人过于自信人的经验和有利的条件。他们以为真理在于多数的同意,他们信赖专家的话,凭赖最好能成功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而他们忽略了最要紧的一件事:「听神仆人的劝勉」,结果他们理想美梦成了泡影。我们和有经验,有知识的人同行还好。因为神的话是绝对的,人和环境的条件则不一定可靠。任何一个人若反对圣经的教训,拒绝主的呼召和劝勉,他必然会遭遇危险和痛苦,最后甚至失去指望。 众人听从保罗 保罗只是做神的代言者,忠实于主的话,不因为他们不听他的话而停止关怀那些可怜的人。他仍然在关心那些会经反对他的人:百夫长,船主,掌舵的,旅客和囚犯。他又向众人传达神的慈爱和拯救说:「众位!你们本该听我的话,不离开革哩底,免得糟遇这样的伤损破坏。现在我还劝你们放心,你们的性命一个也不失丧,惟独失丧这船。因为我所属所侍奉的神,祂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边说,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在该撒面前,并且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 因此,保罗劝他们放心:「所以众位可以放心,我信神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我们的一生多多少少会遭遇逆境,可是要紧的是相信神的话,「要放心」因为信的人必得救。耶稣曾经说过:「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保罗不但劝他们放心,也劝他们吃饭,因为「这是关乎你们救命的事情。」肉体不吃饭有一天会死,灵性也是如此。人要吃从天上降下来的粮食,因为这是关乎人永远得救的事。 耶洗别有意要杀害以利亚,他因此逃到旷野的一棵罗腾树下,坐在那里向耶和华求死,后来躺在罗腾树下,睡着了。「有一个天使拍他,说,起来吃能,他观看见头旁有一瓶水与炭火烧的饼,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下。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来拍他,说,起来吃罢,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他就起来吃了,仗着这饮食的力,走了四十昼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人生的旅程必然会碰到心反,意冷,没力行走天路,甚至于陷入绝望境地。我们若吃喝从天上来的粮食,仗着所吃的力,就能跑到人生的目的地——神的山。 经保罗再次劝勉,他们始承认人的有限,并虚心的领受,「于是他们都放下心,也就吃了,这样,众人都得了救,上了岸。」 传道人是神的仆人,是神的代言者,得时于否都要传道。人若不听,不遵守主的命令,其终局是悲惨,连盼望也要失去。不过人若能反悔认罪承认人的软弱,而相信神经过其奴仆启示的话,就没有一人会失落,众人都要得救,而到达人生的最终目的地——神的山。
同舟人语 系止
经文:使徒行传廿七章 我们在这条时代的船上,驶向一个历史的目的,并不是偶然的。看舷外,浊浪滔滔,冲击着船身;看前面,望不见陆地的影痕,只有愤怒的海洋,似是没有边际;看上面感觉,就要被恐怖的黑色死亡所吞噬。但是,真正的威胁,不在于外面的海浪,而在于船上的人。 从使徒行传第廿七章,「风浪的教训」,使我们看见正如我们在人生的海洋中所遇见的。那就是保罗因为主作见证,作了带锁链的使者,被逼迫,被凌辱,算是一只船上众人中的二百七十六分之一,驶向罗马去。人们看他「言语粗俗,气貌不扬」,作帐蓬的手上有着重茧,奔跑传福音的脚上有着伤痕,身上带着屡次受打的「印记」,脸上有风霜留下的憔悴和皱纹。人们知道他是保罗,但是不知道里面的「宝贝」,只看见外面甚至带些「土头土脑」的「瓦器」。(林后四7) 靠赖人力 正如在这个世代,人们欣赏的是「才干」,凭恃的是「努力」,听得太多的话是「双手万能」。保罗被带在船上,却作不得主。他们不管「风不顺」,用方法,贴岸行,总是要挣扎着前行。(徒廿七4—7) 凭仗经验 保罗说话了,他劝众人:「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这是多么不好听的话,不受欢迎的话!人们听吉祥话听惯了,因为那是迎合他们想望的,指责劝阻的话不易被接受;虽然你用上百分之百经纯的爱心也是如此。这就是为甚么以利亚被亚哈视为「仇敌」,米该雅被打嘴巴,阿摩司被人厌恨,耶利米受牢狱之灾,以及先知受苦以致殉道的原因了。加上「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不信从保罗所说的话。」(徒廿七9—11)现令更是一个崇尚 「专家」的世代,讲究的是「专业知识」,学有专长,有经验,说话才有力量,人们会像问亚希多一样的来求问他。但在属灵的事上,并非如此。在神引导的生命经历上,从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也没有两件事是可以套用的。用攻打耶利哥的经验打艾城,全然失败;取艾城的经验,不可用之于基逼会战。(书六—十一)靠经验,不如靠使实际作成经验的主;人若把属世的经验,用在属灵的事上,则更多半失败。 现实便宜 船上的人「多半」是怕在那海口「过冬不便」,人的贪图小便宜,重现实利益,畏苦恶劳,体贴肉体,不论何时何地,大率相似。加上「这时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徒廿七12—13)没有小便宜,不会吃大亏的。但在小「得意」之后,小的失意就来了。罗得从所多玛被天使抢救出来之后,却贪近昧远,要住「小」琐珥,移居山里,竟生出摩押、亚扪二族的始祖,其失败及恶劣影响,比死在所多玛更坏。 到狂风大作,人的力量尽了,智计穷了,那时,转机才来。在雅各肥胖之时,轻慢神、背离神,不把神放在眼中;到困苦瘦弱之时,才会归向神,「仰望造他们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申卅二15;赛十七4,7) 1、只得交托。左也怕,右也怕,不得已的时候,停息了自己的劳苦,「落下蓬来,随风飘去。」(徒廿七17)「人的智慧无法可施」(诗一O七27—28)这才走上神旨意成就的起头。 2、抛却财货。所夸口、所贪爱的,主要取去。人到危时,才肯「把货物抛到海里。」(徒廿七18) 3、不靠器皿。「把船上的的器具抛弃了。」(徒廿七19)人另一个毛病,乃是夸器皿,神在教会中兴起器皿,却成为人的夸口。必须单仰望主。 4、不靠亮光。「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 幸有他在船上 王明道
经文:使徒行传廿七章9—26节 「『走的日子多了,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行船又危险,保罗就劝众人说,『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损,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但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不信从保罗所说的。且因在这海口过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说,司不如开船离开这地方,或者能到非尼基过冬』;非尼基是革哩底的一个海口,一面朝东北,一面朝东南。这时徽微超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贴近革哩底行去。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那风名叫友拉革罗。被风抓住,敌不住风,我们就任风刮去。贴着一个小岛的背风岸奔行,那岛名叫高大,在那里仅仅收住了小船;既然把小船拉上来,就用索捆绑船底;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就落下蓬来,任风飘去。我们被风浪逼的甚急,第二天众人就把货物抛在海里;到第三天,他们又亲手把船上的器具抛弃了。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众人多日没有吃甚么,保罗就出来站在他们中间说,『众位,你们本该听我的话,不离开革哩底免得遭这样的伤损破坏。现在我还劝你们放心,你们的性命一个也不失丧,惟独失丧造船。因我所属所事奉的神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边说,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该撒面前;并且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所以众位可以放心,我信神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只是船必要撞在一个岛上。巳(徒廿七9—26) 生活在海面上每日与风浪波涛周旋的舟子,与一个船中的普通乘客相比,谁更多明白航海的事,风浪的事?这还需要讨论么?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不信从保罗所说的,那是自然的理。我们中间任何人在那个船上也不能不和百夫长表同情。 要治疗疾病不去请教医士,而去请教律师,要建筑房屋不去和工程师讨论,而去和农夫讨论,这是天下绝没有的事。百夫长不是一个咿哑学语的小孩子,焉能去做任何人所不肯去做的那种胡涂事呢? 不料到了后来才知道,那久惯驶船航海的掌船的和船主所说的话竟使全船的人都陷入极大的危险,虽然未曾丧了性命,但饱尝了惊惧痛苦,并且损失了一切所有的财物,每一个人仅仅的得了一条活路。到这时候他们才悔恨当初不该不听保罗的劝导。 这不是奇怪的事么?久惯驶船航海的舟子,对于海面的事有着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竟看不出来这次行船所要遭遇的危险,保罗怎么竟会看得出来呢?不,那并不是保罗看得出来,乃是那位知道万事的神指示保罗的。不过这次保罗所得的指示并不是神明暸的指示,乃是保罗因着与神同行,忠心事奉神,在灵中自然而然的感觉到未来要遇见的事。 注意他对众人所说的话必不是说,「众位,神指示我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损,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乃是说,「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损,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他没有说神指示他,乃是说他看出来,但他竟看得一点也不差。他们后来所遭遇的果然和保罗所看出来的完全相同。富有航海的知识和经验的舟子所看不出来的事。 与神同行的人竟能看得出来,神的忠仆真是世界的宝贝阿。假使当时百夫长和全船的人都听从保罗的话,留在佳澳,等到过了冬再走,他们岂不是可以完全逃脱了这一次极大的惊恐和损失么?可惜他们听从掌船的和船主的话,却不听从保罗的话,结果便受了那样大的损失。神本来要救保罗,并借着保罗拯救全船的人脱离这次的惊恐和损失,那些人却拒绝了神的恩典,以致投到祸患里面怎能不令人叹息呢! 岂但保罗那次行船的情形是这样呢?凡忠诚事奉神与神同行的人,无论走到那里都常有这种情形。神要借着他们拯救他们周围的人脱离要来的灾祸。神借着他们的口对众人发出警告。无奈大多数的人都像当日的百夫长和船上的人那样拒绝这样的劝告。如果有几个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再说出一些话来,和那些与神同行的人所说的不同。一般人更不肯听那些与神同行的人所说的话了。 殊不知世上常有许多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无论怎样有知识有经验的人,不但遇见的时候要惊惶失措,无法应付,甚至在事情临到以前,看不出来一点征兆。但那些与神同行的人却在灵中感觉到要临到的事。这些与神同行的人程度也许不高,知识也许不丰富,但他们因为与神同行,便能知道许多世上有知识的人所不知道的事,远超过那些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像当日保罗在那只船上一样。 知识和经验都是好东西,都有相当的功用,但知识有时穷尽,经验也有时完全失去了效用,惟独与神同行的人却常蒙神的保守,得着神的引领和指示。世界上缺少有知识的人不太要紧,缺少了与神同行的人便是世上最大的不幸了。如果世上有与神同行的人,但他们却不被人尊敬,不被人信任;人也不听他们的话,如同当日百夫长和船上的众人待保罗一样,那岂不是更令人痛心的事么? 那一船的人虽然因为不听保罗的劝告,以致遭遇了危险,但到底他们还是沾了保罗的光,他们的性命到底还是因保罗蒙了保固。因为我们听见保罗在那全船的人都绝瞭望的时候对他们说:「现在我还劝你们放心,你们的性命一个也不失丧,惟独失丧这船。因我所属的神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边说,『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该撒面前;并且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看出来若不是因为有保罗和他的同伴在船上,那一船的人便都丧命了。「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神救他们众人就是因你的缘故,神把他们给了你,所以使他们脱离那可怕的死亡。 这里我们又看见,只要有一个与神同行的人在某处,那一个地方的人多少总要因他得一些好处。他们如果完全听从他的话,那固然要得大福,蒙大恩,纵使他们没有听从他的话,只要有他在他们中间,他们多少也要得些福。可惜世上的人不但不听从那与神同行的人所说的话,而且还要误会他们,攻击他们,逼迫他们,把他们从众人中间赶出去。及至他们被众人赶出去以后,众人便要遭遇他们该遭遇的灾祸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城祈求的事来了。他对神说,「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么?」神回答说,祂若在所多玛城里看见有五十个义人,就为这五十个义人,饶恕那地方的众人。可惜那里没有五十个义人!亚伯拉罕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减少义人的数目。他最后减到十个人,神也应允了他;他无奈那样大的城邑竟没有十个义人,于是所多玛便被硫磺与火烧灭了。 从这里我们更清清楚楚的看出来,不但义人所说的话使人得福,所作的事使人得福,就连他们在一个地方居住,在一个地方停留,都能使那里的人蒙福。敬畏神的人是何等宝贵何等光荣阿,世上的伟人不能和他们相比,世上的英雄不能和他们相比,连世上的君王也不能和他们相比。我们岂不可和他们相比。我们岂可不勉力追求作敬畏神,顺服神,与神同行的圣徒呢? 我们再留意,当日保罗在那只船上不但不是船主,不是一位尊贵富足的搭客,而且是一名囚犯。但那只船的安危和这二百七十多个人的生死都系在他的身上。他那时没有地位和权柄,也没有金钱和势力,但他有神的同在,因此变成了当日船上最重要的一个人。是一个人如果有神同在,他比有地位有权柄的人更重要,更尊贵,也比有金钱有势力的人更重要,更尊贵。没有甚么都不要紧,只要有神与我们同在,我们便是世上最不可缺少的人。 人生如航海 蔡逸士
经文:使徒行传廿七章9—26节 一、航海的意义 人生在世如航海。航海的船只有好多种类,如客船、商船、渔船、邮轮、探险船、气候探测船、军舰种类也分了很多。各船都有其目的、各不相同。我们人类的工作也都不相同,分士、农、工、商。有的船是为了赚钱,有的都没有赚钱。航海总要有目的,使命及有目的地,要先立好计划。神使我们到世上来,都有祂的旨意。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荣神益人。 二、出发的准备 1、修船:船只回来要验查有没有故障或破损,在出发前要修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常常检讨、反省,有什么地方亏缺了神的荣耀,有没有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也要爱人如己。信仰与行为有没有一致。心思念头有没有成圣、口、眼、耳、手、脚有没有荣耀神的名。有没有参加教会的聚会?(希伯来十25)「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是否爱世界过于爱神?在神的圣工有没有贡献你的恩赐。每天要有灵修的生活、祷告、读经、悔改认罪的生活。 2、训练:船员要有航海的智识,学习各种技术,各种机器操作方法,也要学习游泳。灵性方面要操练。圣经里面有各种智识及指示如何操练。各种技术要操练到很熟。祷告读经、见证,领会都须学召及操练。这些工作没有人天生就会,是从训练、学习而来的。基督徒都必须操练灵性方面的功夫,才能胜任航海的生活。 3、积蓄食物:补给食物,杂货,日用品、米、水等。基督徒要追求灵性上的粮食、各方面的营养都要吸收,不可重于某一种殓物、偏食。我们不可以从聚会、听道、祷告、查经得到神的话。耶稣就是生命的粮(约六35)。 4、汽油:要发动一切的机器需要汽油,航海的旅程中必须足够的汽油。没有汽油船只不能行驶,汽油是动的原动力。灵性上的动力是神的能力,就是祷告。没有祷告得不到能力。祷告是灵性上的原动力。由祷告从神那里得到新的能力。祷告是灵性上的呼吸、有呼吸才能活。祷告是与神交通。 5、救生设备:船只里面要准备救生设备,如灭火器、救生船、救生衣等。万一,遇着大祸或遇海难时,可应用这些救生设备而避免灾害。灵性的救生设备就是信心,我们必需要有信心,才能胜过一切的灾害。 6、注意气候预测:出航前要注意气候预测,免得过台风的灾害。在我们的生活上,常常要注意听神的警告,圣灵的感动。神常常通过我们的祷告、听道、读经当中发出祂的警告。我们要警觉、谨慎我们的行为,免得遇到灾害。 7、船员:船只需要各种船员、工作人员要充是,不能缺。我们教会也需要各种人才。我们要发掘人才,动用每一个人。各人恩赐不同、都要贡献我们的能力、时间,同心协力于主的圣工。传福音、带领人归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分工合作、在个人的岗位上尽忠尽职为主作工,成为忠实的仆人。(太廿五23) 三、航海的生活 1、船长:航海上一切要听船长的命令或指挥。人生的船长见谁?是耶稣基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听耶稣的命令及指挥而行。 2、指南针:航海上常常要依靠指南针,才能知道方向,才能到目的地。人生的指南针是什么?是圣经,神的话(箴七1)我们要遵照神的话而行。 3、无线电通信:航海中常以无线电通信联络消息。人生的旅程中要常以祷告与神联络,可以听到气候警告,神的警告。 4、灯塔:航海需要灯台的光来指示危险地带。人生中耶稣是世上的光。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我们要接受神的光来照亮人生的旅途。 5、船内容易犯罪:船内没有警察,因此常常在船内赌钱、打架、饮酒。人生也是如此,常常会犯罪。我们要脱去旧人、旧行为,在耶稣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要有改变的生活。(林前五17) 6、归航:航线上有归航。人生也有归途,是回天家。这是人生的盼望,有归宿。不是回地狱、或阴间。耶稣替我们预备了地方(约十四1—3)。 7、依靠神:航海有很多危险,有意外事故,船只的故障,敌人的攻击,天气变化,台风等各种危险。人生也是如此,有孤单,寒、暑、病老死、天灾地变,很多危险。我要以祷告依靠神,万事交托在神的手中,仰赖神的带领及保守得到平安。 众人都得救了 史祈生
经文:使徒行传廿七章9—44节 这一段圣经记载,保罗从耶路撒冷被押送到罗马时的一段危险的旅程。这次航海费时约六个月,从地中海的西西里岛航行到希腊。全船共二百七十六人,在风浪中几乎全部都要丧失生命,但因为神仆人的同在,他们有惊无险,转危为安。 这惊险的航程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写照。世界如同苦海,我们都如航海的人。少年时得意扬扬,像这次航程的开始一样,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便以为得意,不理会神仆人的忠告,贸然开船。加上船上装满了货物粮食,打算一帆风顺,不愁吃用;焉知天有不测风云,到头来,货物都抛在海里,连船上的器具都抛弃了,最后得救的指望也绝了。这时,他们才肯听主仆的话,受他的指挥,终至得救。 一、主仆成囚犯 保罗在耶路撒冷基帕王面前受审的时候,原可无罪释放;但因犹太人反对的势力非常凶猛,每次想谋杀他,保罗知道得了自由之后,性命也难保,于是以罗马公民的身份上告于该撒。主曾亲自对保罗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徒廿三11)。保罗实在是抓紧这个应许才甘愿为囚的。结果他在罗马,自己所租的房子里,足足住了两年,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他乜在那里写了狱中书信,给我们后代的信徒极大的帮助。 保罗身为圣仆,却与囚犯同行,正如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与死囚同钉一样。主临去世前对门徒说:世人若恨你们,你们该知道,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约十五18)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描述: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演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软弱的,被藐视的,被人咒诅、逼迫、毁谤。人把我们看做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林前四9—13)在希伯来书说得更干脆—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来 十一38) 这是世界一种反常的现象:不容义人活着。但事实上,罪人又往往因义人而得益。我们记得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俄摩拉两城的祷告,神应许他,城内若有十个义人,我也不灭那城。可见神肯为极少数义人的缘故,宽容无数的罪人。这次有拉革罗狂风小姐的来临,若非保罗的同在,全船二百七十六人都要丧生了。世人看不起神仆人,但神在世人面前要高举祂的仆人。 二、一跃为船主 保罗在船上不过是囚犯之一,服在百夫长与船主之下;但风浪来到时,全船的人都惊惶无状,船主与掌船的也无能为力,这时保罗便挺身而出了,我们看见保罗一跃而为船主,发号施令,维持秩序。 神的仆人什么时候被高举呢?在苦难的时候,在世人靠自己没办法的时候。约瑟在监牢里被高举,在七年大饥荒的时候显出他的智慧来。但以理在作俘虏时被高举,在狮子坑里被高举,君王解决不了问题,要怒杀众臣时,他显出了神赐的特别智慧来。保罗不是航海家,也没有渔夫对海洋的常识,他那指挥若定的智慧,执行船主职务的能力,全是从神那儿来的。 神的仆人因谦卑而受高举,被高举后,他们仍然谦卑,将荣耀全归给神,同时以爱心服务众人。保罗在众人绝望的时候起来安慰他们,预言他们不会丧命,只会丧掉身外之物。在水手想逃走的时候,保罗又看出他们的诡计,拦阻了他们。到风浪的第十四天,保罗又劝众人吃饭,并且带领拿着饼,在众人面前祝谢了,擘开吃。众人看见他爱心与信心的行动,于是都放下心,也就吃了。本来保罗只为同行的路加和其他弟兄们谢饭,现在一下子增加到二百七十六个人,他传福音的工作因爱心的见证而展开了。 前保罗曾警告他们不可启航,最好留在佳澳过多,他们不听。保罗现在不是可以大大责备他们自讨苦吃吗?或是趁此风浪大作的时候,向他们讲神的审判,不是最好的机会吗?但神仆人在苦难中传的是安慰的信息,宣告神必保守的应许,给他们生存的勇气,供给他们肉身的需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三、信心救全船 这个神迹中,我们看出保罗的信心与神奇妙的保守。在众人得救的指望都没有的时候,保罗怎能劝他们放心呢?原来他的境遇虽与众人相同,他所信靠的却与众人不同,他有控制风浪的主作后台老板。他说我所属所事奉的神,他的生命是属乎神的,他的工作是事奉神,因此他放心,在他工作未完以前,神必留他的生命在世上,他再请众人放心,因他信神怎样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这是他以往的经验给他信心的凭据,使他的信心日见增深。目前虽然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保罗信心的眼睛所看见的却是黑云之上荣耀的主,他所听见的是风浪之外的微小的声音,因此他发出的言语是信心的预言:性命一个也不回失丧,惟独船要损坏,并且他们要撞在一个岛上。 神的保守非常奇妙,船在风浪中飘来飘去,终至撞在一个岛上,而且各人连一根头发都不至于损坏。照理说,他们极可能全船覆没的。这是神迹,但神行奇迹并不叫人偷懒,保罗叫众人吃饭说,这是关乎你们救命的事。人不能控制的风浪,神控制;人能作到的吃饭,神并不代劳。换言之,神救他们脱离风浪的危险,却要他们自己负饿死的责任。神不是姑息的神,我们的信仰不是逃避现实。 保罗一个人救了全船的二百七十六个人,因神明诡,我将全船的人都赐给你了。今天神也将全家的人都赐给你了,或是全学校的人,全工厂的人,全城的侨胞,全校的华人学生,你的信心在哪儿呢?你爱心的见证又如何?只要你献上自己,神迹必发生在你的周遭,借着你使多人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