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提要 壹、書名 在希伯來文本中,《撒母耳記上下》,原屬一卷書。後來《七十士希臘文譯本》,將它們分為上下兩卷書。同時,將這兩卷書和《列王紀上下》合編成《王國記》,共有四卷書,《撒母耳記上下》分別為《王國記卷一》和《王國記卷二》;《列王紀上下》則分別為《王國記卷三》和《王國記卷四》。主後1517年出版的希伯來文本,根據《七十士希臘文譯本》的分法,將上述四卷書改稱《撒母耳記上下》和《列王紀上下》,其後,中文《和合本》即依希伯來文聖經命名。 《撒母耳記上下》,除了最前面的七章,敘述撒母耳的出身,以及成為士師統治以色列人的由來之外,其餘各章均分別記載撒母耳所膏立的掃羅王和大衛王之史實,因撒母耳是膏立他們的先知,故以撒母耳為書名。 貳、作者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說法,士師兼先知撒母耳是《士師記》和《撒母耳記上》前面二十四章的作者,他去世之後,由後繼的先知拿單(撒下十二1)和先知迦得(撒下二十四11)相繼完成了《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五章以後和《撒母耳記下》全部(參代上二十九29),並且將它們編入同一卷書。 大多數聖經學者接受猶太人的傳說,認為《撒母耳記上》第一至二十四章是由先知撒母耳所寫,至於第二十五章以後,以及《撒母耳記下》則可能由先知拿單和先知迦得先後補充完成。 叁、寫作時地 《撒母耳記上》的內容是從士師以利在世時開始,直到掃羅王去世為止。一般聖經學者推定大衛作王是主前1013年至主前973年,故本書所書寫的史實大約從主前1128年至主前1013年,前後共約115年。 至於書寫本書的時間,第一至二十四章是在撒母耳生前所寫,應不遲於主前1020年,而其他部分可能是主前1020年至主前970年之間所寫。 本書的寫作地點可能在迦南地的示羅,後面四章可能在吉甲或希伯崙。 肆、主旨要義 本書是為以色列人最著名的大衛王鋪路,從最後的士師,也是最先的先知撒母耳起,如何由「神權政治」轉到「王權政治」;在宗教方面,如何由「祭司時代」轉到「先知時代」,給後人一個清楚的交代。撒母耳從以利手中繼承了士師的職責,又在他自己手中,藉用先知的身分膏立了掃羅王和大衛王,其間,掃羅王的興起,後又被神棄絕,本書詳述他的過程,故本書的主旨要義可用「過渡」二字稱之。 伍、寫本書的動機 書寫本書的目的,是在強調「神聽見禱告」,這正與「撒母耳」的原文字義相符合。神聽見撒母耳母親哈拿的禱告(一1~28),給原來不能生育的她生下了撒母耳,她又將撒母耳獻給神,才使得撒母耳繼承以利作士師。而撒母耳本人,被公認是一個禱告的人(參詩九十九6;耶十五1),藉著他的禱告,神使以色列人得勝(七5~10);又因他的禱告,神叫他膏立掃羅王治裡以色列人(八5~7);至於他另膏立大衛為王,也因他為掃羅王的悖逆而悲傷(十六1),甚至可能為此向神禱告,所以神才差遣他去膏立大衛((十六13)。故此,本書可說是神聽人禱告的記錄,其中還記載了撒母耳的一句話:「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十二23)。 陸、本書的重要性 本書記載了以色列人歷史的轉捩點,由原來各族彼此間鬆散的關係,轉為集中在統一的治理之下。給我們後人看見,在政治上,以色列人的治理由神權轉變為王權;在宗教上,則由士師(祭司)轉變為先知。若缺少了本書,我們便無法知道以色列人歷史發展的全貌。總之,本書給我們清楚明白以色列人歷史中的「時代轉移」,其背後的原因,乃在於以色列人屬靈情況的轉變,由以利時代的墮落,經撒母耳的勸勉與激勵,專一祭拜耶和華以色列人的神,得著屬靈的復興,為其後大衛王和所羅門王共八十年的赫赫王朝,奠立了基礎。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的特點如下: 一、本書雖然是一本歷史書,卻是從神學觀點將所發生的事歷史事蹟加以評論和解釋,藉以引為後人的鑒戒。神的子民敬畏神、遵行神的律法與否,和國家興亡至為攸關。 二、本書以以利、撒母耳、掃羅、大衛等四個家族為背景,描述以色列的治理權如何由前面的家族轉到後面的家族。以利和撒母耳均因兒子行為不良而被後面的人取代,而掃羅則因本人背棄神而被大衛取代。 三、本書以哈拿和以利作對比,又以大衛和掃羅作對比;而好撒母耳卻和庸碌的以利犯了相同的毛病,都沒有把兒子們管教好,倒是壞王掃羅出了一個好兒子約拿單,卻無福繼承王位。 四、本書可說是一本動人的傳記:(1)兩個妻子之間的嫉妒、掙扎;(2)以利的媳婦難產臨死時給嬰兒起名「以迦博」;(3)神三次呼喚童子撒母耳;(4)約櫃的被擄與送回;(5)約拿單的勇敢使敵軍潰敗;(6)大衛以一塊石頭殺死巨人歌利亞;(7)約拿單和大衛互相敬愛;(8)大衛兩次放過殺害掃羅的機會;在在膾炙人口。 五、本書也記錄了如下的名詞和名句:(1)全部聖經中第一次提到「萬軍之耶和華」(一3);(2)全部聖經中第一次由婦女提到「彌賽亞」(二10原文);(3)「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三29);(4)「以迦博」(四21);(5)「以便以謝」(七21);(6)「先見」(九9);(7)「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十五22);(8)「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十六7);(9)「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十八7)。 六、從掃羅王一生的記事看來,似乎他脫離不了與「靈」的關係:(1)被神的靈大大感動說話(十10);(2)被神的靈大大感動發怒,馳援雅比人(十一6);(3)從神那裡來的惡魔大大降臨在他身上(十八10);(4)掃羅數次打發人捉拿撒母耳,甚至他親自前往,都被神的感動而由不得自己(十九20~24);(5)求問交鬼的婦人,招撒母耳的魂上來(二十八3~14)。 七、關於女巫是否有能力招義人撒母耳死後的靈魂從陰間上來呢?答案是「兩極」的。贊成那是撒母耳的真魂者的理由是:(1)掃羅認得是撒母耳;(2)撒母耳的魂所說的話都應驗了。反對的理由是:(1)邪靈也能裝模作樣,扮演撒母耳本人,並預知近期內所將發生的事;(2)義人死後靈魂安息在陰間的樂園裡,不可能被邪靈攪擾,隨意呼喚;(3)聖經定罪掃羅求問交鬼的婦人一事(代上十13)。筆者傾向於同意反對的理由。 捌、本書與其他聖經書卷的關係 本書是舊約聖經十二卷歷史書中不可或缺的一卷。若沒有本書,我們便無法知道以色列人中先知和君王的由來。同時,撒母耳一個人扮演了士師、祭司、先知三個角色,時代的轉移都維繫在他身上,並且是他確立了君王和先知的分際,各別的職責不同。因此,本書的存在,給舊約其他各卷的情況提供了說明。 本書中的「哈拿之歌」(二1~10),與新約中「馬利亞尊主頌」(路一46~55),十分相似,她們向著神的心懷,可為敬虔婦人的榜樣。 本書中的大衛,被他的弟兄們忌恨,被有權位的掃羅王逼迫、追殺,可視為新約四福音書中耶穌基督的預表,但仍不如耶穌基督那樣的完美。 玖、鑰節 「撒母耳說:“要使以色列眾人聚集在米斯巴,我好為你們禱告耶和華。”」(七5) 「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十二23) 「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十五22)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十六7) 拾、鑰字 「祈禱、默禱、禱告」(一10,12,13;二1;七5;八6;十二19,23;十三12;十四41;二十三10) 「祈求、求、呼求、哀求、求告、求問(一16,17,20,26,27;二20,25;七8,9;八18;十二8,10,17;十四37;十五11;二十二10,13,15;二十三2,4,11;二十八6;三十8) 拾壹、內容大綱 一、從以利到撒母耳(一至七章) 1.哈拿的禱告和撒母耳的出生(一1~二10) 2.以利的失職和撒母耳的被立(二11~三21) 3.約櫃被擄和以利全家死亡(四1~五12) 4.約櫃被送回和撒母耳治理以色列(六1~七17) 二、從撒母耳到掃羅(八至十五章) 1.百姓要求立王和撒母耳禱告得神指示(八1~九27) 2.撒母耳膏立並再度確立掃羅為王(十1~十一15) 3.撒母耳臨別贈言和掃羅與非利士人爭戰(十二1~十三23) 4.約拿單的勇氣和非利士人潰敗(十四1~52) 5.掃羅擅自獻祭和被撒母耳譴責,彼此訣別(十五1~35) 二、從掃羅到大衛(十六至三十一章) 1.撒母耳膏立大衛和掃羅被惡魔攪擾(十六1~23) 2.大衛打死巨人歌利亞和掃羅妒忌大衛(十七1~十八30) 3.掃羅逼迫大衛和約拿單幫助大衛(十九1~二十42) 4.大衛逃離掃羅和掃羅殘殺祭司家族(二十一1~二十二23) 5.大衛漂泊山地和首次不殺掃羅(二十三1~二十四22) 6.撒母耳逝世和大衛與亞比該結緣(二十五1~44) 7.大衛再次不殺掃羅(二十六1~25) 8.大衛逃奔非利士亞吉和掃羅求問女巫(二十七1~二十八25) 9.非利士領袖不信大衛和大衛追擊亞瑪力人(二十九1~三十31) 10.掃羅和他兒子們同死於戰場(三十一1~13)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母耳記上註解》參考書目 于宏潔《撒母耳記上預查》 王國顯《合祂心意的人──撒母耳記上講經紀錄》 伊凡斯《聖經信息系列──撒母耳記上》 林啟健《如日初升──撒母耳記上的故事》 約翰弗蘭克《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撒母耳記上》 威爾斯比《靠主成功—撒母耳記上》 康來昌《尊重我的—撒母耳記上信息》 陳則信《默想撒母耳記上》 馮耀榮《撒母耳記上》 劉銳光《從撒母耳記上看時機》 趙典仁《心路鐫痕—撒母耳記上》 鍾鵬章《撒母耳記上課程》 《丁道爾聖經註釋》 《廿一世紀聖經新釋》 《馬唐納活石聖經註釋》 《新舊約輔讀》 《雷氏聖經研讀本》 《聖經姊妹版註釋》 《靈修版聖經註釋》 于力工《聖經助讀本》聖書書房 于中旻《聖經各卷箋記》聖經研究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串珠註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字彙中文彙編》浸宣出版社 吳羅瑜等《聖經──串珠•註釋本》福音證主協會 呂振中譯《聖經》香港聖經公會 李常受《生命讀經》台灣福音書房 周聯華等《中文聖經註釋》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倪柝聲《聖經提要》臺灣福音書房 唐佑之等《中文聖經啟導本》海天書樓 陳瑞庭《聖經人地名意義彙編》少年歸主社 梁家聲《聖經各卷簡介》 華侯活等《天道研經導讀》天道書樓 華爾頓等《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麥康威等《每日研經叢書》 賈玉銘《聖經要義》弘道出版社 楊震宇《每日讀經》 蔡哲民等《聖經研經資料》 鮑會園等《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更新傳道會 G.C.D. Howley, etc.《現代中文聖經註釋》種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聖經新釋》福音證主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