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下第二十九章拾穗

 

【代下二十九1「希西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亲名叫亚比雅,是撒迦利雅的女儿。」

         本书以四章的篇幅记叙希西家亡的史事,除了大卫和所罗门,没有一个犹大王受到如此重视,所记虽以《王下》18~20三章为蓝本,但重加整理,使各事能媲美所罗门王。《王下》只予一节简单记宗教改革,其余篇幅全用在希西家的政改和军事成就上:但本书记宗教革新的有三整章,包括洁净圣殿,献赎罪等祭(29),全以色列人代表欢庆逾越节(30)和安排百姓在圣殿中继续敬拜神。其他诸事则尽量节缩,仅用来说明一个忠于神的国家会享有的福祉。

因此,本书所记的希西家,地位重要有若所罗门,是一位中兴的明主,把读者带到国家未分裂前的状况。北国虽亡,以色列全民仍可重睹统一之局和一个欣欣向荣的重生了的国家。所罗门王朝的影子,除了反映在逾越节的盛大庆祝和圣殿祭祀等安排之外,也见于希西家的“大有尊荣赀财”(三十二27~29)、各国对他的尊敬(三十二32),以及巩固防务(三十二2~830)、扩张影响力上(三十510~1225)

读希西家王的史事可与《王下》18~20章及各注同看。29章自3节开始到30章全章所记洁净圣殿和欢庆逾越节等为新材料,《王下》未有记述。――《启导本圣经注释》

         希西家登基时,父亲亚哈斯王仍在,参王下181注:他在位时,北国遭亚述吞灭(见王下1810)――《串珠圣经注释》

         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希西家的统治时间为B.C.728~697,实际上超过了29年。这种差异是因为历代志的作者没有计算先王亚哈斯和希西家共同统治的时间(B.C.728~725)。因此本节中的29年是希西家正式登基治理的时间。 ――《圣经精读本》

         希西家可能十二岁作王,由父亲亚哈斯摄政十三年。主前715年,希西家二十五岁时才独立执政。此时对应于中国的春秋初期(770年—前476)。「作王二十九年」(1)是从希西家单独执政开始算,他可能单独执政十八年(主前715~697),与儿子玛拿西共同执政十一年。希西家年间,先知以赛亚和弥迦在南国事奉(赛一1:弥一1)──《圣经综合解读》

         ●「希西家」:字义是「耶和华是我的力量」。

         ●「亚比雅」:字义是「耶和华是父亲」。 王下 182 说希西家王的母亲叫「亚比」字义是「我父」,「亚比」应该是简称。

         ●「撒迦利雅」:字义是「耶和华记念」。──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1 年代小注】在位日期以希西家的争议最多。蒂利在坦承与圣经部分对照日期抵触的前提下,将他的日期考证为主前七一五年至六八七年,与亚述王撒珥根二世和西拿基立同时代。这时埃及的君王是沙巴科(Shabako)、舍比特库(Shebitku)、塔哈尔卡。很多学者相信希西家在主前七二七年登基的可能性更高:而希西家十四年(王下十八13)与西拿基立发生接触时,西拿基立尚是太子,代父亲撒珥根二世率兵。亚述记录证实主前七一三年曾经西征亚实突。由此时开始,这两位要角接续多年发生连串冲突,直到西拿基立登基之后,于主前七○一年围攻耶路撒冷达到高潮。

  希西家统治的经外证据包括贝特米尔辛遗址出土,鉴定为他年间的印章,上刻希西家的名字。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多处地方出土,来自主前八世纪末叶以后的御用瓶柄戳印,大概也是首现于希西家年间。除了耶路撒冷的扩张和建筑工程(见三十二5的注释)以外,拉吉的大型竖井(great shaft)也大概是在这时兴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1  圣经所记载的伟大宗教复兴】希西家的事迹见列王纪下18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1~33希西家的统治:历代志的作者似乎在所罗门以后的君王中尤其偏爱希西家,在本文大篇幅地详细记录了他的统治。作者强调了希西家的宗教改革,并重点记述了敬拜仪式及习俗等问题。希西家果断而全面地推行宗教改革的背景可归纳如下:①周边政局的影响:当时北以色列已被亚述所灭(B.C.722)。以色列灭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以色列领袖昏庸或缺乏领导能力,或征服者(亚述)势力强大,而是神对以色列罪行的审判。希西家吸取这一教训,并反省当时犹大的宗教状况,加快了宗教改革。因为当时在约阿施的鼓动下偶像崇拜在犹大全地猖獗蔓延,如果任其发展,结局将会与北以色列一样。因此希西家坚信摆脱亚述束缚的最佳方法就是推行宗教改革。可见希西家是非常明智的,他不仅用信仰的洞察力正确地剖析了以色列灭亡的原因,并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把它作为解脱外敌压迫的最佳方法;②先知的工作:当时部分人为了对付入侵西部国境的亚述军队,主张与埃及结盟,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向亚述投降,以免流更多无辜者的血,从而结束苦难。而弥迦等先知反对这两种主张,并引导百姓依靠力量和胜利之根源的神,并劝告希西家持续推行宗教改革。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九1~36洁净圣殿、再行奉献礼:所罗门王昔日建殿、献殿,希西家同样也洁殿、献殿。――《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2「希西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

         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参见342;王下183 ――《圣经精读本》

         「希西家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2),与当时整个时代的趋势截然相反,在国内外都面临许多压力。但「希西家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王下十八5),他的回转最彻底、最付代价,「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的」(王下十八5)。「效法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这是圣灵对国度君王的最高评价:在犹大诸王中,只有希西家和约西亚得到了这一好评(二十九2:三十四2)──《圣经综合解读》

         在犹大诸王中,圣经对希西家的记录最多(王下十八~二十章:代下二十九~三十二章:赛三十六~三十九章),在《列王纪》和《历代志》的记录各有侧重点。《列王纪》只有4节经文提到希西家的复兴(王下十八3~6),但在《历代志》中被扩充到84(二十九1~三十一21):而《列王纪》所记录希西家的其他事迹(王下十八7~二十21),在《历代志》中被压缩为三分之一(三十二1~33)──《圣经综合解读》

         本书把希西家复兴的记录(二十九1~三十一21)夹在亚述的两次入侵之间(二十八20:三十二1),提醒读者:这一切都是在亚述的威胁下发生的(三十二1)──《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3「元年正月,开了耶和华殿的门,重新修理。」

         “开了耶和华殿的门”。从前邪恶的亚哈斯把门封锁了(二八24)――《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元年」:希西家摄政的第一年。作者用此强调希西家对圣殿的热心。

          「正月」:指犹大历法的尼散月。――《串珠圣经注释》

         开了耶和华殿的门:在亚哈斯暴政的破坏下,圣殿被封锁(28 24),殿内的器皿也受损。于是希西家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殿门,重修圣殿。自从所罗门统治以来,在以色列人的观念中圣殿直接象征神的居所,也是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场所,因此希西家把修复圣殿作为王政统治的第一重要的事<王上 绪论,单一中央圣所的宗教、社会重要性>。希西家认为修复圣殿才是铲除在亚哈斯的统治下蔓延以色列的偶像崇拜,恢复正统信仰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给我们的教训是,今天的教会革新不应只是改编教会内部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恢复真正的敬拜。 ――《圣经精读本》

         希西家「元年正月」(3),是他独立作王的第一年。他父亲亚哈斯为了讨好亚述,封锁了圣殿、毁坏了器皿(二十八24)。但希西家一开始单独执政,就冲破感情的捆绑,用实际行动承认「我们列祖犯了罪」(6),并且洁净、修理圣殿。他的复兴包括:1、认罪(6~9)2、洁净圣殿(12~19)3、重新立约(10~11)4、重新奉献(20~30)──《圣经综合解读》

         ●「元年」:原文是「他作王第一年」、「他统治第一年」。实际的意义应该是「独立作王的第一年」。

          293 说明希西家一作王,立刻开始洁净、修理圣殿。 2824 记载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为了讨好亚兰神与亚述王,就封锁圣殿的门,毁坏敬拜用的器皿。──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3 古代近东修复庙宇的观念】无论是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还是以色列,庙宇/圣殿都是文化、经济、社会的中心。它是城市守护神明的居所,因此被认为是神祇临在之处。「照顾喂饲」神明,是城市统治者的责任。神像需要每天沐浴、穿衣、喂饲。对君王来说,维修神祇的居所与军事上的胜利同等重要。亚述和巴比伦无数建筑物的碑文,都以君王重修某某神明的庙宇,作为他虔诚的证据。同样重建或修复耶和华殿的人,也得到这种虔诚的名声。修复包括实际和礼仪两方面。荒置庙宇的建筑需要整修,或有遭窃的陈设和器皿须得复原。金器和墙上所贴的金箔可能也要重新设置。然后需要执行适当的仪式,使庙宇恢复圣洁。最后它又需要人力物力上的供给,才能正常运作。——《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3~4“元年正月”指希西家作王第一年的第一个月。他在位29(主前715~686年,包括神延长他15年的寿数在内),一登基,第一件事便是重开亚哈斯封闭了的圣殿的门(二十八24),重修破坏之处。圣殿此时尚未洁净,一定污秽不堪,祭司和利未人只可在殿外聚集。――《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3~11委派利未人准备重开圣殿:作者向来重视利未人。――《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4「他召众祭司和利未人来,聚集在东边的宽阔处,」

         “东边的宽阔处”。圣殿东门前面的宽阔处。――《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东边的宽阔处」:即圣殿外的地方。――《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4~15 利未人】约沙法年间以降,一个多世纪以来利未人都没有在耶路撒冷的祭仪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希西家按照典型的修复程序,动用传统的祭司家族来净化圣殿,使之在礼仪上回复圣洁。接着又恢复他们原有的职责(见十九15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5「对他们说:“利未人哪,当听我说:现在你们要洁净自己,又洁净耶和华你们列祖神的殿,从圣所中除去污秽之物。」

         “现在你们要洁净自己”。关于所包含的行动,参看历代志上十五章12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洁净」(5)原文是「保持自己分别、奉献自己为圣」,并不是只清洁身体。──《圣经综合解读》

         ●「洁净」:SH 6942,「保持自己分别」、「奉献自己为圣」。

         ◎洁净祭司的方式可见  29  8 

          295 中希西家王要求祭司与利未人先洁净自己,再来洁净圣殿。这一点我们是否常常忽略?唯有分别为圣的人才能执行分别为圣的职务。而希西家王能够发出这样信仰正确的命令,表示他对整个耶和华信仰并非只是「做做样子」,而是有深入认识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5~11希西家强调人须先洁净自己才能去洁净耶和华的殿。7节所述为亚哈斯的罪行,完全背弃神,使百姓称为嘲笑的对象,被杀、被掳,任令亚述人宰割。唯有回转信守与神所立之约,国运才有转机。――《启导本圣经注释》

         希西家训示利未人自洁,重新履行职责:恢复圣殿的祭祀,使神的烈怒平息,因为他们祖先离弃耶和华,以致他们战祸频频,民不聊生。――《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6「我们列祖犯了罪,行耶和华我们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离弃他,转脸背向他的居所,」

         「列祖」:指亚哈斯王及当代的人。――《串珠圣经注释》

         认罪悔改,是人与神恢复正常关系的开始。百姓不但要承认个人的罪,也要承认自己与团体的罪有分,因为神早已清楚指示:「他们要承认自己的罪和他们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并且承认自己行事与我反对」(利二十六40)。神所要得着的是「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人若只顾自己属灵、忽视团体的见证,以为「列祖犯了罪」(6)、弟兄犯了罪就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本身就是罔顾神心意的大罪。──《圣经综合解读》

          296~7 中希西家王指的是其父亲亚哈斯,不过他还是帮其父亲留了面子,说是「我们列祖」。──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7「封锁廊门,吹灭灯火,不在圣所中向以色列神烧香,或献燔祭。」

 

【代下二十九8「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将其中的人抛来抛去,令人惊骇、嗤笑,正如你们亲眼所见的。」

         「其中的人 ...... 嗤笑」:这种说法参申2825 37 249 259。亚哈斯在犹大与外族战争中,节节失败(28)――《串珠圣经注释》

         令人惊骇、嗤笑:从狭义上来说,指受亚述的侵略,北以色列和南犹大的许多地区荒废(282021)。从广义上来说,指王国分裂以来,不断受外来侵略,犹大和以色列屡屡战败(129~121828~33218~1016172423~25)。屡遭败绩的原因正是罪破坏了以色列与神的关系(王下1812)。希西家并没有从薄弱的军事和昏庸的统治中寻找遭受苦难与耻辱的原因,而是从信仰上寻找根源,从而表现出了改革者的风范。 ――《圣经精读本》

         「将其中的人抛来抛去」(8),是摩西律法对悖逆者的咒诅(申二十八25),更是亚哈斯王时代的百姓已经遭遇的被掳经历(二十八58)。律法书一直都是打开的,但百姓有了「亲眼所见」(8)的经历,也没能对律法中的话产生反应,反而继续「离弃祂「(6)。因此,神必须主动「预备」(36),先有圣灵的感动,然后才能用圣道改变人。──《圣经综合解读》

         ●「将其中的人抛来抛去」:SH 2189,「惊恐」、「战栗」、「令人吓到会发抖的东西」。──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9「所以我们的祖宗倒在刀下,我们的妻子儿女也被掳掠。」

 

【代下二十九10「现在我心中有意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立约,好使他的烈怒转离我们。」

         神是信实的,祂一次与人立约,就永远不再改变,经常改变的是人。神并没有因为人的反复无常就废弃应许,反而允许人不断回转、与祂重新立约(10),「好使祂的烈怒转离我们」(10)。但神也提醒我们,祂的等待是有期限的,「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相近的时候求告祂」(赛五十五6)──《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11「我的众子啊,现在不要懈怠:因为耶和华拣选你们站在他面前事奉他,与他烧香。”

         ●不要「懈怠」:SH 7952,「疏忽」。──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12「于是,利未人哥辖的子孙、亚玛赛的儿子玛哈,亚撒利雅的儿子约珥:米拉利的子孙、亚伯底的儿子基士,耶哈利勒的儿子亚撒利雅:革顺的子孙、薪玛的儿子约亚,约亚的儿子伊甸:」

         “哥辖的子孙”、“米拉利的子孙”和“革顺的子孙”是利未三个儿子的宗族(创四六11)――《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哥辖的子孙……米拉利的子孙……哥顺的子孙:哥辖、米拉利、哥顺是利未的三个儿子,此处是指全利未人(代上61~81) ――《圣经精读本》

         ●「亚玛赛」:字义是「重荷」。

         ●「玛哈」:字义是「握住」。

         ●「亚撒利雅」:字义是「耶和华已帮助」。

         ●「约珥」:字义是「耶和华是神」。

         ●「亚伯底」:字义是「耶和华的仆人」。

         ●「基士」:字义是「弯曲的」。

         ●「耶哈利勒」:字义是「神是被颂赞的」。

         ●「亚撒利雅」:字义是「耶和华已帮助」。

         ●「薪玛」:字义是「策划者」。

         ●「约亚」:字义是「耶和华是兄弟」。

         ●「伊甸」:字义是「快乐」。

          2912 记载利未的三个宗族哥辖、米拉利、革顺,每个宗族举两个代表。 2913~14 则是负责歌唱的利未人后裔。其中「以利撒反」算是哥辖族的,多举出此宗族,可能是希望总数变成「七」。──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12~14这里的利未人出自哥辖、米拉利、革顺三个宗族。

   1 以利撒反和希幔源于哥辖:

   2 亚萨则源自革顺:

   3 耶杜顿出自米拉利。

          上述七人的后代各派二人负责洁净圣殿。――《串珠圣经注释》

         12~14节的七对利未人包括了哥辖、米拉利、革顺三个宗族,也包括歌唱的利未人。──《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12~19利未人三大族哥辖、米拉利和革顺的子孙和司歌唱的以利撒反、亚萨和希幔的子孙负起洁净圣殿、安置圣器、重燃灯火的责任。他们大概用了七天清理外院,然后用了八天洁净正殿。

“汲沦溪”:看十五16注。

逾越节应在正月十四日举行,可能圣殿污秽不堪,也可能人手不足,未能依期完成(比较三十3)――《启导本圣经注释》

         洁净圣殿的运动:本文记述了利未人遵从希西家的命令(5~11),洁净圣殿的情况:①利未人的效率(12):他们一接到希西家的命令,就马上着手工作。因为有了他们快速的工作效率,希西家的改革才得以进一步推行;②一切遵照旨意作事(15):利未人并没有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想法去做洁净圣殿的工作,而是“照着王的吩咐、耶和华的命令”做事。被亚哈斯废弃的圣殿的器皿从而得到了洁净,并“预备齐全”(19)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九13「以利撒反的子孙申利和耶利:亚萨的子孙撒迦利雅和玛探雅:」

         ●「以利撒反」:字义是「我的神已保护」。

         ●「申利」:字义是「提高警觉的」。

         ●「耶利」:字义是「神扫除」。

         ●「亚萨」:字义是「收集者」。

         ●「撒迦利雅」:字义是「耶和华记念」。

         ●「玛探雅」:字义是「耶和华的礼物」。──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14「希幔的子孙耶歇和示每:耶杜顿的子孙示玛雅和乌薛:」

         ●「希幔」:字义是「信实的」。

         ●「耶歇」:字义是「神活着」。

         ●「示每」:字义是「著名的」。

         ●「耶杜顿」:字义是「赞美」。

         ●「示玛雅」:字义是「被耶和华听见」。

         ●「乌薛」:字义是「神是我的力量」。──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15「起来聚集他们的弟兄,洁净自己,照着王的吩咐、耶和华的命令,进去洁净耶和华的殿。」

         “照着……耶和华的命令”,正如从前在律法书上的记载(申一二2~4)――《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聚集他们的弟兄:“他们”是指利未支派家族中的14名首领(12~14)。“弟兄”是指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其他利未人。14名首领召集家族的人来共同参与圣殿洁净工作,这说明希西家的改革是全犹大国民参与的浩大的工程,同时表明百姓积极响应了他的改革运动。今天的教会工作大部分都是牧者在忙碌。通过本节,我们理应让更多的人参与事奉神的工作。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九15 分别为圣】分别为圣(和合本:「洁净」)是个礼仪上净化的步骤,使人可以与圣洁的事物发生接触。程序随文化不同而异,但大部分都共有的概念,是必须进行某些礼仪步骤来消除不洁,以保全神明庙宇的圣洁。祭司则大概是按照出埃及记二十九章所详述的规例分别为圣。——《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16「祭司进入耶和华的殿要洁净殿,将殿中所有污秽之物搬到耶和华殿的院内,利未人接去,搬到外头汲沦溪边。」

――SDA圣经注释》

         “所有污秽之物”。积聚的污垢,还有亚哈斯所奉行的偶像膜拜(王下一六15)――《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殿中」:指圣所部分(包括至圣所),只有祭司才可进去。

          「污秽之物」:包括用作祭祀偶像的器皿。

          「汲沦溪」:见王上1513注。――《串珠圣经注释》

         「汲沦溪」(16),是耶路撒冷东门与橄榄山之间山谷里的旱溪。过去,亚撒王也将不洁之物搬到汲沦溪边(十五16)。今天,这里是一片墓地。──《圣经综合解读》

          2916 说明圣殿中的污秽之物被搬到汲沦溪边, 1516 亚撒王也将宗教性的不洁之物搬到汲沦溪边。──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16 汲沦溪】汲沦溪谷与欣嫩子谷相连,后者素来被耶路撒冷的居民当作垃圾场。希西家和约西亚一样,将一切不合法的祭仪圣物搬到这谷,以求净化耶路撒冷。此外,汲沦溪谷也用作平民的坟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17「从正月初一日洁净起,初八日到了耶和华的殿廊,用八日的工夫洁净耶和华的殿,到正月十六日才洁净完了。」

         「正月初一」:希西家给利未人的训示显然是在此日前,这时他们已经自洁,然后开始洁净圣殿。初一至初七洁净殿院,至初八才开始洁净圣所。――《串珠圣经注释》

         洁净耶和华的殿:圣殿几乎被亚哈斯变成了荒凉之地。希西家为了铲除其残余影响,第一步做了洁净圣殿的工作。由此可见,为了驱逐以主的身体为殿的信徒心灵深处的撒但的种子,信徒应当用圣灵净化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如同基督洁净圣殿一样(213~25) ――《圣经精读本》

         这些祭司和利未人先用了七天洁净自己,又用了八天洁净圣殿,「到正月十六日才洁净完了」(17),所以没能赶上正月十四日的逾越节。──《圣经综合解读》

         洁净圣殿的过程让我们看见,事奉神的人不但所做的事情要准确,做事的态度也要正确:

1.祭司和利未人在洁净圣殿之前,首先用七天「洁净自己」(15)。人若不「洁净自己」,就没有资格去洁净圣殿。同样,我们若不首先求神鉴察自己,就没有资格去论断、纠正教会的肢体,否则「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罗二1)

2.虽然圣殿已经被污秽,但仍然是称为神名下的圣殿(耶七1),只有祭司才能进入圣所和至圣所。因此,尽管人手不够,祭司们也没有让普通的利未人进入圣殿帮忙,只是让他们在殿外接应(16)。同样,有瑕疵的教会也是基督的教会,人若因教会有错,就敢于放肆、践踏,实际上是用肉体对付肉体、用罪洁净罪。真正被主使用洁净教会的器皿,必然会存着敬畏和顺服的心,「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40),然后才能「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五26)

3.逾越节是在正月十四日举行,但圣殿已经污秽不堪,「到正月十六日才洁净完了」。祭司们并没有为了赶在逾越节之前完工,就在过程和细节上打马虎眼,而是完全彻底地遵行「耶和华的命令」(15)。同样,教会也不能为了传福音、教会增长,就在真理上含糊不清、在教导上打折妥协:相反,「我们传扬祂,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圣经综合解读》

          2917 说到「正月十六日」才洁净完成,但逾越节应在正月十四日举行,此处显示圣殿比预估的污秽,所以无法在十四日前清理完成。不过,仅用十六日就完成圣殿的清理与器具的复原,也算是非常快速的了。──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17 历法】正月是尼散月,约在公历三月至四月之间的春季。本月是宗教历中全年节期开首的月分。净化程序是由外而内的,因为殿中每一部分都需要执行独特的礼仪。圣殿达到一定的圣洁程度,某个范围便可进入。圣洁程度进一步提升,则可开启下一个范围,如此类推。将圣殿的外围地区分别为圣需时八天,而圣殿建筑本身则再用八天来执行净化程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18「于是,他们晋见希西家王,说:“我们已将耶和华的全殿和燔祭坛,并坛的一切器皿、陈设饼的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皿都洁净了:」

 

【代下二十九18 将器皿分别为圣】重新奉献圣殿分三个步骤进行:清洁圣殿,重新分别为圣,最后是启用奉献典礼。亚哈斯王取去的器皿必须重新分别为圣,因为离开圣洁特区以后,这些对象便不再洁净。——《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19「并且亚哈斯王在位犯罪的时候所废弃的器皿,我们预备齐全,且洁净了,现今都在耶和华的坛前。”」

         犯罪的时候所废弃的器皿:可能是指铜坛、铜海、铜盆、盆座等器物(王下16141718)。亚哈斯不仅将这些器皿从圣殿搬到外邦的神殿,从而玷污了它的圣洁,而且还当贡品献给了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对圣殿的侮辱夺走了全以色列百姓对圣殿的希望(代上2939)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九20「希西家王清早起来,聚集城里的首领都上耶和华的殿:」

 

【代下二十九20~30再行献殿礼:全部分为三部分:

 1 首先希西家与众首领为全国献赎罪祭和燔祭,

 2 然后有利未人按照大卫以来的规矩,在献祭时歌唱和吹奏乐器,

 3 最后献感谢祭。――《串珠圣经注释》

         ◎历代志作者描述希西家洁净并奉献圣殿,与 71~10 记载所罗门建造并奉献圣殿相似。

         ◎这一段是表明当圣殿被洁净后,希西家王一早就聚集首领们重新进入圣殿中敬拜,等于强制让所有的首领再次参与圣殿的崇拜,而且照大卫、所罗门时代的敬拜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敬拜在首领中带来的情绪是「欢喜」。──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20~36赎罪祭与感谢祭:本文记录了希西家洁净圣殿后献祭的过程。①希西家准备祭物后(21),吩咐祭司用作赎罪祭。祭祀的目的就是“为殿、为犹大人”(21节;利41314;民152425)。换言之,希西家为先王亚哈斯以来颓废的犹大王国和衰败的圣殿,以及犯罪的以色列全民赎罪。赎罪祭能够免去犹大民族因罪而应受的神的审判。利未人的赞美和奏乐对赎罪祭的进行起了重要的作用;②感谢祭和其它祭祀(31~36:献完平安祭后,百姓遵照希西家的命令奉献出了感谢祭的祭物(31a),此外还自发地奉献了很多燔祭的祭物(31b)。这次祭祀的特点是,利未人比祭司更积极地参加洁净并为祭祀服务(34b)。可见平民或普通百姓比圣职人员更热心地响应了希西家的宗教改革。百姓的这种反应是出自他们的信仰,即他们坚信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惟有求助耶和华才能得到拯救。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九21「牵了七只公牛,七只公羊,七只羊羔,七只公山羊,要为国、为殿、为犹大人作赎罪祭。王吩咐亚伦的子孙众祭司,献在耶和华的坛上,」

         “赎罪祭”。参看利未记四章2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为国、为殿、为犹大人」:「国」可能指皇室:这三方面在亚哈斯时代都偏离神。――《串珠圣经注释》

         希西家恢复敬拜的次序:首先是洁净圣殿(5),恢复人和神中间的道路:然后是献上「赎罪祭」(21),求神赐下赦罪之恩:最后是献上「燔祭」(27),表达全然奉献的心志。这样的颂赞和敬拜,才能蒙神悦纳。──《圣经综合解读》

         「国」(21)指君王。在亚哈斯的时代,君王、祭司和百姓都偏离了神,所以希西家要「为国、为殿、为犹大人作赎罪祭」(21)──《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21~24 献祭仪式】会幕奉献之时并没有献祭仪式。所罗门圣殿奉献之时,祭牲的数目则多得不可胜数。圣经没有一处地方为本段所列的数目提供指示。有关赎罪祭的资料,可参看:利未记四1~34~12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21~24节是《历代志》唯一提到赎罪祭的地方。以色列全会众若误犯了罪,本来应当用公牛犊献赎罪祭(利四14)。但希西家却用七只「公山羊」(21)作赎罪祭,可能是效法亚伦就职时为百姓所献的赎罪祭(利九3),也表明承认百姓并不是误犯罪,而是故意犯罪。王和会众「按手在其上」(23),象征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并由无辜的祭牲代自己受惩罚。──《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21~36圣殿的重新奉献礼庄严举行。先由百姓的领袖为民献赎罪祭,再为王为国家献上燔祭,然后是诗歌颂赞(25~30),最后为全会众献上感谢祭(31~36)。这一切都遵照律法的规例办理(看利3章:四1~13:七11~21;八14~15;十七6;民八12;十五1~12;十八17)。圣殿祭祀制度经过整顿后重新建立(35)――《启导本圣经注释》

         希西家洁净圣殿之后的奉献礼(20~30),与所罗门建造圣殿之后的的献殿礼相似(1~10),表明洁净圣殿实际上是亚哈斯毁坏圣殿(二十八24)之后的重建。25~30节又四次提到大卫(25262730),表明希西家恢复了大卫和所罗门时代的敬拜,也恢复了大卫和所罗门时代敬拜的喜乐(30节:七10:代上十五16)──《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22「就宰了公牛,祭司接血洒在坛上,宰了公羊,把血洒在坛上,又宰了羊羔,也把血洒在坛上:」

 

【代下二十九22  祭坛上的血预表了甚么?这种在数千年前的宗教礼仪,与我今天有何关系?】洒在祭坛上的血,代表无罪的祭牲代替献祭者的罪。祭牲死了,使献祭的罪人得以存活。直到神完全圣洁的儿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在十字架上舍去祂无罪的生命,使犯罪作恶的人类得免罪的刑罚时,这种礼仪才完成了历史使命(参来101~4)――《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23「把那作赎罪祭的公山羊牵到王和会众面前,他们就按手在其上。」

         他们就按手在其上:参见出2910,关于按手。 ――《圣经精读本》

          2923~24 「按手在其上」,这是吻合  413~18 的记载。──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24「祭司宰了羊,将血献在坛上作赎罪祭,为以色列众人赎罪,因为王吩咐将燔祭和赎罪祭为以色列众人献上。」

         “燔祭”。参看利未记一章34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为以色列众人」:这里的以色列人包括南北二国的国民,此时北国已亡,先前南北二国之间政治的藩篱业已消失。(301~2)――《串珠圣经注释》

         为以色列众人:此句与21节的“为国、为殿、为犹大”句意思相同。两句明确了献赎罪祭的目的就是为了赎以色列的罪。“以色列众人”不仅指犹大国的居民,同时包括北国的居民在内的12支派。因为耶路撒冷圣殿是当时唯一的中央圣所,因此包括北国在内的所有以色列的赎罪祭祀只能在此进行。希西家为全民献祭和摩西或所罗门的中保祷告(612~42;出3230~32),以及约西亚遵守逾越节的规定(351~19)有共同之处,即预表了为全民的罪把自己当作赎罪祭物献上的基督的死(105~7) ――《圣经精读本》

         「以色列众人」(24),包括南北两国的百姓。此时北国已经灭亡,反而消除了南北二国之间的政治障碍,所以希西家不但「为犹大人作赎罪祭」(21),也「为以色列众人赎罪」(24)──《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25「王又派利未人在耶和华殿中敲钹,鼓瑟,弹琴,乃照大卫和他先见迦得,并先知拿单所吩咐的,就是耶和华藉先知所吩咐的。」

         希西家恢复了大卫所设立的音乐崇拜(代上二十五1),这种敬拜形式并非根据人意,而是「照大卫和他先见迦得,并先知拿单所吩咐的,就是耶和华借先知所吩咐的」(25)。希西家所用的「低头敬拜」(30),也和大卫时代一样(代上二十九20)──《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25 乐器】有关琴瑟的讨论,可参看:历代志下二十28的注释。古代近东所用的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凹度不深的金属圆盘,用法是各执于一手,互相敲击。另一种则是杯形,一钹固定不动,用另一个敲击。本节所指的钹是哪一种并不清楚,但大概是用青铜制造。——《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26「利未人拿大卫的乐器,祭司拿号,一同站立。」

 

【代下二十九27「希西家吩咐在坛上献燔祭,燔祭一献,就唱赞美耶和华的歌,用号,并用以色列王大卫的乐器相和。」

 

【代下二十九27~30 歌唱】「大卫和先见亚萨的诗词」一语表示利未人可能使用某种赞美歌集或圣诗书,类似圣经的诗篇。

  古代近东大部分君主都雇用男女的歌手,在宫殿或庙宇中歌唱。马里的档案对女歌手和每日配给她们的粮食,有详细的形容。以色列的歌手至少有二十四班(代上二十五)。歌手家族有三位族长的名字记在圣经之中(亚萨、希幔、以探:代上六18~32)。这些歌手大抵都是自由人,但圣殿也有奴隶(和合本:「殿役」:拉二43~58;尼七46~60)

  圣幕的音乐有女子扮演的角色(出三十八8),但圣经并没有清楚提到殿中备有女性的歌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28「会众都敬拜,歌唱的歌唱,吹号的吹号,如此直到燔祭献完了。」

         唱歌的和吹号的作为敬拜的一部分。这是大卫时期制定的班次制度的重现(代上258~31)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九29「献完了祭,王和一切跟随的人都俯伏敬拜。」

 

【代下二十九29~30 崇拜的姿势】部分经文显示以色列人是站着祈祷的(撒上一26;王上八22;耶十八20)。其他的经文却形容下跪(如:代下六13)、举手(诗二十八2:赛一15:哀二19),甚至完全拜伏于地的姿势(诗五8,九十九59)。姿势随祈祷的性质不同可能有所改变。在祈祷姿势方面,以色列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完全不同的。上述的每一个姿势,都有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无数例证中出现。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史料中之咒语祈祷,如以伊施他尔为物件之祈祷,暗示祈求者是俯伏于地,并且仪式化地高举双手。赫人史料也显示相似的姿式和手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29~30 在户外崇拜】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通常是在殿院之中,朝着圣所本身祈祷(诗五8;二十八2;一三八2)。耶路撒冷以外的犹太人则朝着耶路撒冷和圣殿的方向祷告(王上八44~48)。在大部分古代近东文化中,平民都无权进入庙宇,只在庙院中祷告。古代的庙宇不是崇拜的场地,而是作为神明临在的居所。崇拜虽在庙中进行,却没有集合全体信徒的定期的崇拜聚会。——《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30「希西家王与众首领又吩咐利未人用大卫和先见亚萨的诗词颂赞耶和华:他们就欢欢喜喜地颂赞耶和华,低头敬拜。」

         「先见亚萨」:这种称呼参3515 代上255――《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30  当时神的话语是用甚么途径传递给百姓的?】先见是借着异象或异梦得到从神而来的信息,并把它对以色列人或外邦人传讲出来的人。――《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31「希西家说:“你们既然归耶和华为圣,就要前来把祭物和感谢祭奉到耶和华殿里。”会众就把祭物和感谢祭奉来,凡甘心乐意的也将燔祭奉来。」

         重新奉献了洁净的圣殿以后(20~30),希西家鼓励会众向神献上代表感恩的「感谢祭」(31)。但百姓不但献上「感谢祭」,还「甘心乐意」(31)地献上了代表奉献的「燔祭」(31),就像大卫时代的官长为了预备建殿甘心乐意地献上礼物(代上二十九6)。他们重新向神委身的心,同样蒙神悦纳。──《圣经综合解读》

         “甘心乐意”。自由地。――《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代下二十九31~36希西家呼吁百姓献感恩祭和燔祭,开始圣殿献祭的日常程序。――《串珠圣经注释》

         ◎敬拜完后希西家鼓励会众也奉献祭物给神,结果祭司群没想到百姓们的踊跃,以致人力不足,由利未人协助献祭。

         ◎此处说利未人将自己分别为圣(自洁)的状况比祭司强。这并不一定是作者的偏好。常常位高权重的不一定能够好好的持守自己的角色,反倒是比较处于辅助角色的利未人反而更加敬虔,我们在教会中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状况。──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九32「会众所奉的燔祭如下:公牛七十只,公羊一百只,羊羔二百只,这都是作燔祭献给耶和华的:」

 

【代下二十九32~33 燔祭的祭牲】燔祭的规定录于利未记一1~17。完全被火烧尽的是燔祭,所献祭牲的数量记于本章32节。第33节所列的则是感谢祭的数量,这祭包括焚烧一部分作为象征,余下的则用于团体性筵席中。在公开的典礼中,这种祭礼的组合十分普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33「又有分别为圣之物,公牛六百只,绵羊三千只。」

 

【代下二十九34「但祭司太少,不能剥尽燔祭牲的皮,所以他们的弟兄利未人帮助他们,直等燔祭的事完了,又等别的祭司自洁了:因为利未人诚心自洁,胜过祭司。」

         “利未人诚心自洁,胜过祭司”,因为他们显然没有跟从乌利亚和其它与亚哈斯合作的祭司(王下一六10)――《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作者再次强调利未人的优越。――《串珠圣经注释》

         祭司太少,不能……:根据利未记的记录,宰燔祭牲和剥皮、切块等是祭司的职责(16)。但本文说祭司太少,这说明:①祭物太多(3233);②希西家推行宗教改革时,将亚哈斯时期凡崇拜过偶像的祭司都逐出,而人数减少(2823~2919)。因此希西家不得不吩咐利未人帮助祭司剥燔祭牲的皮。但这并没有违反律法的规定,因为会众献燔祭时,如果祭物多人手少,利未人可以分担祭司的职务(85~26) ――《圣经精读本》

         根据律法,个人所献的燔祭,献祭者要负责「去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块子」(利一6),但这里却要由祭司来「剥尽燔祭牲的皮」(34),可能因为这是各个宗族、家室所献的团体的燔祭。──《圣经综合解读》

         从希西家发出「洁净自己」(5)的呼吁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五天:七天的洁净时间早已过去了,但还有许多祭司没有完成「自洁」(34)。这表明许多祭司并没有认真对待希西家的呼吁,也没有预料到百姓的踊跃程度,以致洁净的「祭司太少」(34),必须由其他的利未人协助。──《圣经综合解读》

         「利未人诚心自洁,胜过祭司」(34),可能因为他们并没有像大祭司乌利亚和其他祭司那样跟从亚哈斯犯罪(王下十六11~16),所以没有包袱、积极响应。但这并不说明利未人更加敬虔,只能说明他们没有遇到祭司的试探。同样,教会中越是位高名重的人,也越容易受到地位名声的拖累,以致比普通信徒更缺乏属灵的洞见。但这也不能说明普通信徒更加爱主,只能提醒我们都要警醒,「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九35「燔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并燔祭同献的奠祭甚多。这样,耶和华殿中的事务俱都齐备了(或作:就整顿了)。」

         “平安祭”。参看利未记三章1节的脚注。“奠祭”。参看利未记二十三章1014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耶和华殿中的事务」:指圣殿日常的祭祀仪式。――《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35~36 献祭和节期】圣经的节期不论目标、内容,还是起源,都与古代近东其他民族有别。古代近东的节期在新年或季节转换之时举行。以色列人则抱着对耶和华恩典感到亏欠的心,参与节期。邻邦节期的活动一般包括哀悼时期、游行,和神圣戏剧(以及其他娱乐)的表演,又提供向神明求问谕示的机会。——《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九36「这事办的甚速,希西家和众民都喜乐,是因神为众民所预备的。」

         关于希西家和百姓喜乐的原因,新译圣经说“因为神为众民预备”了洁净圣殿的事和祭祀,但希伯来原文和英译圣经则说“神为百姓预备的事迅速完成”。结合两种版本,此句应翻译为“神为众民准备的事迅速完成了,希西家和百姓因此而喜乐”。希西家的改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不能不说是神惊人的作为。可见,           希西家登基之前,他的父亲倒行逆施(二十八1~4),甚至「用火焚烧他的儿女」(二十八3):北国经历第一次被掳(王下十五29),南北两国都沦为亚述的藩属国。在人看来,这些环境让希西家触目惊心、痛定思痛,又有先知以赛亚和弥迦的劝告,所以希西家能带起复兴。但实际上,无论是环境的压力、还是先知的工作,都不是促使希西家回转向神的根本原因。因为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先知,并没有改变亚哈斯王和玛拿西王,也无法彻底改变百姓的心思。希西家的复兴迅速取得成功,实际上「是因神为众民所预备的」(36)──《圣经综合解读》

         神早已宣告,百姓必将继续败坏下去,「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赛六11)。但神也宣告:百姓必「像栗树、橡树虽被砍伐,树墩子却仍存留。这圣洁的种类在国中也是如此」(赛六13)。因此,希西家年间的短暂复兴,完全是神「预备」的结果:神在任凭亚哈斯倒行逆施的同时,也预备了先知以赛亚和弥迦,预备了希西家回转的心(10),预备了敬畏神的祭司和利未人(12~15)。而神「预备」这一切,并非为了在地上复兴国度,而是为了保留国度的余种,预备基督所要带来的真正复兴:「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给我们稍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赛一9)。国度的复兴,从来都不是人敬虔、悔改或努力的结果,而是神主动的「预备」,「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罗十一5~6)──《圣经综合解读》

在亚哈斯王的邪恶的统治下,神仍然预备一部分虔诚的人,帮助了希西家的宗教改革。也就是说,希西家的宗教改革在人看来,来得很突然,但事实上神为此已酝酿了很长时间。――《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29)

 1 希西家在那些方面可与先王大卫、所罗门媲美?他们在信仰上有什么可供我们借镜?

 2 恢复敬拜耶和华的事宜由那些人带领进行?他们有什么影响力?若要教会复兴,你首先应为那些人祷告呢?

 3 希西家向祭司和利未人的呼吁(11)对今日的传道人、教会领袖有什么提醒?

 4 洁殿礼中,献燔祭时有利未人、会众唱诗奏乐(27~28),假如把这部分删去,你猜敬拜的情况会如何?这对今日教会崇拜的唱诗与奏乐有何提示?

 5 你认为当日洁殿礼是否徒具表面的仪式?参30 36节。有意义的敬拜除了具备合宜的程序、领崇拜的技巧外,还需要会众怎样的参与呢?

 6 虽然祭司和利未人的工作清楚划分,但当有实际需要时,利未人便负起了祭司部分的工作(34)。今天你的教会有否在组织制度上硬化,以致不能按情况而稍作变动,发挥教会应有的功能呢?

 7 作者强调利未人在宗教改革上有良好的表现,甚至有些祭司也不及他们热心(34)。由此看来,宗教职分的高低与对神热心的程度是否必然成比例呢?一般信徒在对主的热心上是否理应比专职事奉主的人为小呢?

 8 作者对宗教改革的成功下了什么结语?参36节。当你在教会的事工上有显著的成绩时,这话给你什么提醒?

 ──《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1~三十一21  宗教改革】作者在故事的开首即记述希西家的宗教改革──虽然在此之前希西家已经与父亲亚哈斯共同执政了十多年(见上文):他大概相信读者对希西家的生平已有基本的认识。事实上他这样的安排是要对亚哈斯拜偶像的歪风提供强烈的对比。――《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九1~三十二33  希西家事迹】在解释本书有关希西家的生平记载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 本书重视希西家在宗教上的贡献,用了三章记载此事:列王纪则相反,只有一节提及希西家的宗教改革(王下184)

 2 与其他犹大王的记载比较,本书以四章的篇幅记载希西家的事迹,可见作者对希西家政绩的重视:

 3 本书作者所描写的希西家具有完美的形象,是大卫──所罗门王的活现(参全书简介)――《串珠圣经注释》

         ◎历代志用了四章来记载希西家王的事迹,是除了大卫和所罗门外,篇幅最多的犹大王,可见其被重视的程度。

         ◎历代志省略了希西家王生病痊愈,寿命增加15年的事情王下 201~11 ,这件事可以说是希西家王的败笔,因为他这15年的执政,导致未来巴比伦掳走犹大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