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三十章拾穗 【代下三十1】「希西家差遣人去见以色列和犹大众人,又写信给以法莲和玛拿西人,叫他们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守逾越节;」 没有被亚述人掳去(王下一七6)的北国人(“以法莲和玛拿西人”)都被邀请来参加犹大人的逾越节庆典。第10、11节记载了他们的响应。――《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希西家写信给北国的百姓。此时北国已亡,未遭亚述王掳去的人仍留在以色列境内(王下十七6)。希西家号召他们重回真神怀抱。复兴运动可以在北国推行,因为离弃正道的王和首领都已掳去亚述(6~12节;王下十七24~41)。 北国亡国前后发生的事有:1,诸王犯罪,到何细亚王时已一发不可收拾,弄到国破家亡(王下十七3~6;十八9~12);2,大批以色列人被掳往亚述(王下十七7~23);3,亚述人实行人口互迁政策,把异族人民迁到以色列地居住。狮子横行,新移民听从祭司教导,一方面侍奉耶和华神(王下十七24~41),但一方面仍侍奉自己的神(王下十七33)。――《启导本圣经注释》 「以法莲和玛拿西」:以北国的两个支派来统称北国。――《串珠圣经注释》 「以法莲和玛拿西人」(1节)是北方的主要支派,代称北方十支派。──《圣经综合解读》 ◎「以法莲和玛拿西人」,指的是北国的人民,南北两国到此时已经有200多年没有合一过逾越节。──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 希西家对北国的号召】亚述这时已经征服北国以色列(见:王下十七5~6的注释),并且乘胜进逼余下的西方诸国。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订立与亚述合作的政策,他名列于亚述贡品总目之中就是证据。希西家希望能够收复乌西雅所攻取,但被亚哈斯所丧失的一部分土地(见:王下十八4~8)。希西家必须在北方建立宗教方面的支持基础,方能实现其政治雄心。 亚述王撒珥根二世战死沙场(主前705年),大概是希西家开始这些号召活动。希西家趁亚述内乱扩张领土,最后导致西拿基立向叙利亚─巴勒斯坦发动侵略(主前701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三十1~3 重守逾越节】撒玛利亚所受的灾难,很可能驱使以色列的内部,产生一个同情希西家的政策,赞成他以耶路撒冷崇拜统一全国的改革。被亚述征服之后,北国无疑有很多难民逃往犹大,特别是混合宗教(崇拜渗入了外邦宗教的成分),如今在以色列盛行。举国庆祝逾越节与希西家统一全国的计划十分吻合。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可以同时追忆出埃及这个共有的史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三十1~12】过节的准备:南北二国邀请百姓一同上圣殿守节。――《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1~27】全国守逾越节:本段的特色如下: 1 作者对守节的仪式交代得十分详尽; 2 他重视在此事上南北的联合; 3 透过以上两点,作者好像把国家的政治景况带回分国之前的情形,而希西家仿如所罗门的再版。――《串珠圣经注释》 举行逾越节仪式:洁净圣殿,献祭结束后,希西家便举行了逾越节仪式。仪式分如下两个顺序举行的:①逾越节的准备工作(1~12节): i.选定日期(2节) :律法规定的逾越节是1月14日,但如果有不洁者或因旅行等原因没能遵守逾越节的,可在2月14日守逾越节(民9:6~11)。因此希西家首先让不洁的祭司洁净自己,第二,安排南北王朝的所有以色列百姓都能够在耶路撒冷一起守逾越节,第三,洁净当时被玷污的圣殿,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因此定在2月14日守逾越节; ii.派驿卒(6~12):有更多的犹大人因此参加了逾越节仪式,而且有部分北以色列人也为了参加逾越节仪式来到了耶路撒冷(11节)。由此可见,希西家遵守的逾越节并不局限在南犹大,同时允许北以色列人参加,可见是一次全民族的庆典(25节);②举行逾越节仪式(13~27节):仪式中有两件违例的事件: i.不洁之人(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西布伦)吃逾越节的羊羔(18~20节):根据律法,只有洁净之人才能吃逾越节的羊羔和食物(民9:6)。不洁之人(北以色列人)吃羊羔就违反了律法。这些人可能是长时间崇拜偶像而不懂逾越节的规定(18~20节); ii.把节期延长了7日(23~27节):枯竭的心灵蒙受神的恩惠,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喜悦。所以百姓自发地延长了7日;③意义:希西家遵守逾越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重新恢复王国分裂之后被中断的逾越节(5b节)仪式。从而使百姓省察自己的罪过,铭记神拯救的恩惠。此外,仪式扩大到北以色列,有助于恢复民族的合一。――《圣经精读本》 【代下三十2】「因为王和众首领,并耶路撒冷全会众已经商议,要在二月内守逾越节。」 若有需要(3节;二九17),逾越节的庆祝可以从第一个月押后至第二个月(民九10,11)。――《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二月: 王国分裂后,耶罗波安把北国的圣历延后了一个月,这是为了淡漠北国百姓对耶路撒冷的宗教热心。由此可见,希西家把逾越节延后一个月,也有王国分裂之后首次把节期调整一致的目的。即把“全以色列”汇聚一起,共同信仰、敬拜神(1节)。 ――《圣经精读本》 ◎ 30:2 「要在二月内守逾越节」, 民 9:9~11 记载某些例外的状况,可以二月守逾越节。──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2~3】延迟一个月才守逾越节的办法,在摩西时代已有过(民九10~11)。现在把适用于个人的规例用于全会众,不仅祭司有时间自洁(3节),全以色列民也有时间来耶路撒冷(3,13节)。自从南北分裂后,双方的人民已有二百多年没有在一道同庆逾越节了!――《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2~3 逾越节的举行日期】逾越节通常是在希伯来历法中第一个月的十四日举行。但律法亦有规定(民九6~13),容许当日不洁或远行的人,在二月补守。希西家延期举行庆典,使北国的人可以出席。——《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三十2~3 为甚么犹大这一次是在二月才守逾越节?】神的律法中有一条,就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之下,以色列人可以延迟一个月才守逾越节(由犹太历的正月十四改到二月十四日)(参民9:10~11)。――《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3】「正月(原文作那时)间他们不能守;因为自洁的祭司尚不敷用,百姓也没有聚集在耶路撒冷;」 洁净圣殿的工作直到正月十六日才完成(二十九17)。逾越节正常是在正月十四日开始(出十二2、6),但在特殊情况下,律法也允许在二月十四日补守逾越节(民九6~11)。现在,这个条例被应用于全会众,不但祭司有足够的时间自洁(3节),十二支派的百姓也有足够的时间聚集到耶路撒冷(3、13节)。自从南北分裂后,百姓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一起守逾越节了。──《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三十4】「王与全会众都以这事为善。」 ●以这事为「善」:SH 3474,「满意的」、「适合的」、「正确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5】「于是定了命令,传遍以色列,从别是巴直到但,使他们都来,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守逾越节;因为照所写的例,守这节的不多了(或作:因为民许久没有照所写的例守节了)。」 “从别是巴直到但”即全以色列自南到北的意思。别是巴在南边,但在最北边。庆祝逾越节是全民重申大团结的机会。――《启导本圣经注释》 「从别是巴直到但」:王国未分裂前的统称,见士20:1;
撒上3:20;
撒下3:10。――《串珠圣经注释》 不多了: 可理解为“时间(time)”或“数(number)”。时间是指王国分裂至希西家王的一段时间,数(按照律法的要求)是指守逾越节的人,即多数会众。从王国分裂后,会众几乎没有聚集在一起守过逾越节,因此此节同时包含两种观点的主张也不无道理。由此,“守这节的不多了”应翻译为(按照律法规定)“众人没有聚集一起守逾越节已有很长时间了”。 ――《圣经精读本》 「别是巴」(5节)是南国犹大最南边的城市,「但」(5节)是北国以色列最北边的城市,「从别是巴直到但」(5节)代表应许之地从南到北。这句话在大卫时代用过(代上二十一2),但南北分裂以后,这是第一次使用。──《圣经综合解读》 ◎「从别是巴直到但」:指传统以色列民族的南北界,但是北界,别是巴是南界。「从别是巴直到但」表示以色列全国。──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6】「驿卒就把王和众首领的信,遵着王命传遍以色列和犹大。信内说:“以色列人哪,你们当转向耶和华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好叫他转向你们这脱离亚述王手的余民。」 驿卒: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君王的信传达给各地方大臣及百姓。 ――《圣经精读本》 「希西家第六年,以色列王何细亚第九年,撒马利亚被攻取了」(王下十八10),北国于主前722年亡国。如果希西家曾与父亲亚哈斯共同执政13年,此时北国已经灭亡7年(7节),被掳所剩的百姓(王下十七6)与迁入的外邦人(王下十七24)杂居在一起。但希西家所关心的是神百姓团体的见证,所以不受政治的限制,邀请北方各支派「脱离亚述王手的余民」(6节)都来耶路撒冷守逾越节,让所有的百姓都有机会抓住神怜悯的手。──《圣经综合解读》 ●「驿卒」:SH 7323,「奔跑者」、「信差」。 ●「亚述王」:原文是复数型态,表示「亚述诸王」,北国以色列受过不少亚述王的压迫。 ◎有人质疑南国君王的信件怎能顺利传遍北国?很可能此时北国已经被亚述压迫得国力孱弱,或者根本已经灭亡。而这封信并没有什么政治意图,因此可以顺利传达。──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6~9】此信乃送达北国未被亚述王掳走的人民,呼吁他们转回归向神,或者神会施恩使被掳的人归回。在文学上,这封信相等于其他君王的论说(例如13:4~12)。 在内容上这信与所罗门献殿的祷告互相呼应(6~9,
参6:18~42)。作者又有全以色列的观念,以致不分南北,一同视为亚述蹂躏下的余民(6)。他又以因果神学来勉励百姓勿从祖先的罪恶(7~9)。这里亚述王俘掳北国子民一事大抵是指以色列王比加年间的事(见王下15:29),受影响的地方限于北加利利一带,较南部与沿岸一带仍未受波及(参10~11)。――《串珠圣经注释》 过去,虽然耶罗波安在伯特利和但设立了金牛犊的崇拜,以防止百姓去耶路撒冷(王上十二27~33),但仍有许多以色列人离开北国,到耶路撒冷敬拜神(十一16~17)。在亚撒的时代,又有许多以色列人到耶路撒冷敬拜(十五9~10),结果巴沙修筑了边境要塞进行阻拦(十六1)。现在,灭亡的北国已经沦为亚述的行省,北方支派到耶路撒冷敬拜已经没有政治的阻拦,所以希西家的信可以「传遍以色列和犹大」(6节)。人眼中的悲剧,却除去了属灵复兴的障碍;当我们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有没有听到神呼唤我们「转向耶和华」(9节)呢?──《圣经综合解读》 「你们当转向耶和华」(6节),这是希西家对北方以色列人的劝告,也是作者对本书最初的读者、被掳回归的余民的劝告,更是圣灵对历世历代所有信徒的劝告。百姓只有「转向」(6、9节)神,神才会「转向」(6节)余民,被掳者才能「归回这地」(9节);百姓只有「归顺」(8节)、「事奉」(8节)神,神的烈怒才会「转离」(8节)他们。这个应许不是给世人的,因为世人根本不会主动转向神,他们「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罗三11);这是神给被管教的百姓特殊的「恩典」和「怜悯」(9节),无论信徒堕落到何等的地步,只要「转向耶和华」,「祂必不转脸不顾你们」(9节)。──《圣经综合解读》 ◎ 30:6~9 看起来像是希西家劝告以色列人,但其实历代志的第一读者也经历过巴比伦掳走犹大人,所以「转向」的呼吁,对被掳归回的犹大人,也是非常合适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7】「你们不要效法你们列祖和你们的弟兄;他们干犯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以致耶和华丢弃他们,使他们败亡(或作:令人惊骇),正如你们所见的。」 ●「使他们败亡」:SH 8047,「胆战心寒」、「恐怖」。──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8】「现在不要像你们列祖硬着颈项,只要归顺耶和华,进入他的圣所,就是永远成圣的居所;又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神,好使他的烈怒转离你们。」 只要归顺耶和华: “归顺(希,‘把手伸出’)”在代上29:24中翻译为大卫的众人“顺服”于新登位的所罗门王。因此此句是人信赖和顺服神的证据,即正如把手伸向神一样,完全归向神,并把自己交付给神(王下10:15;斯10:19)的意思。 ――《圣经精读本》 【代下三十9】「你们若转向耶和华,你们的弟兄和儿女必在掳掠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得以归回这地,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有恩典、施怜悯。你们若转向祂,祂必不转脸不顾你们。” 」 希西家的信措词和所罗门当日献殿的祷词(6章)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被掳掠的人因神的恩典必可回归故国(六37~38)。这正是作者同时代的人所需要的信息。――《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10】「驿卒就由这城跑到那城,传遍了以法莲、玛拿西,直到西布伦。那里的人却戏笑他们,讥诮他们。」 由这城跑到那城,传遍了以法莲、玛拿西: 以法莲和玛拿西是北以色列的地界。那么犹大的驿卒是怎样进入以色列境内的呢?有两种情况:①在北以色列灭亡(B.C.722)之前举行逾越节仪式:当时以色列受亚述的侵略,土地荒废,百姓也被亚述掳去,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犹大的驿卒没有受阻拦就可进入以色列境内;②在北以色列灭亡之后举行逾越节仪式
:希西家派的驿卒只是从事宗教活动,因此当时占领北以色列的亚述王没有刻意去阻止纯宗教目的而进入以色列的犹大的驿卒。 ――《圣经精读本》 「那里的人」(10节),可能也包括亚述「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王下十七24)来的外邦人,他们信仰掺杂,「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他们的偶像」(王下十七41)。──《圣经综合解读》 当希西家呼吁百姓「转向耶和华」(6、9节)的时候,许多人都「戏笑他们,讥诮他们」(10节),但神仍然拣选了一些人接受了希西家的邀请,「自卑,来到耶路撒冷」(11节)。教会的复兴也常常遭遇同样的嘲笑,但我们不必介意,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二十二14),我们的职责是忠心当好神的「驿卒」(10节),「由这城跑到那城」(10节)作见证(徒一8),神自己会成就祂的旨意。──《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三十11】「然而亚设、玛拿西、西布伦中也有人自卑,来到耶路撒冷。」 ●「自卑」:SH 3665,「自谦自卑」、「被压低」。──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2】「神也感动犹大人,使他们一心遵行王与众首领凭耶和华之言所发的命令。」 与北方的以色列人不一样,南方的犹大人大都被神「感动」(12节),「一心遵行王与众首领凭耶和华之言所发的命令」(12节),预备守节。──《圣经综合解读》 ◎ 30:10~12 显出北国以色列人中,大部分人已经远离信仰,即使有呼吁,他们也难以接受。但是犹大人却是一心遵守王的命令。──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3】「二月,有许多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成为大会,要守除酵节。」 “除酵节”。参看出埃及记十二章15至20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除酵节」:是在逾越节随后的七天举行(利23:5~6);由于这节期与逾越节连接,作者提及它时显然包括逾越节在内,参太26:17~19注。――《串珠圣经注释》 「除酵节」(13节),又叫「无酵节」(出十二17),是逾越节次日开始的七天(利二十三5~6),成为逾越节的代名词。──《圣经综合解读》 ●「除酵节」:在逾越节之后的七天举行 利 23:5~6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3 朝圣节期】按照希伯来历法,需要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主要节期每年共有三个(有关之讨论,见:出二十三15~17的注释)。过节期间朝圣者的人数令耶路撒冷十分拥挤。在古代近东的宗教活动中,朝圣十分有限,因为大部分的崇拜都在地方性守护神的神庙举行。 但遍远地区的居民也会来到神庙朝圣。最近发现的古代的商队客店如孔蒂拉特阿吉鲁等,可能提供了古代朝圣的证据。在这些客店壁上涂画的人可能是朝圣者(但亦有可能是商旅)。巴比伦亦可能有人上京参加新年的登基节期,但这不算是宗教方面的本分。埃及较为常见的作法,是神祇在各处属他之神庙间巡回,而不是百姓远行到某种的中央神庙。——《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三十13~22】守逾越节的情况:南国子民除去圣殿以外的祭坛,一起在圣殿里守节祭祀;北国中也有许多人民到圣殿来献祭,但他们触犯摩西律法,还未洁净自己便吃逾越节羊羔,于是希西家为他们祷告,并获神答允赦免他们的罪。――《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14】「他们起来,把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尽都除去,抛在汲沦溪中。」 正如祭司先前洁净圣殿那样,百姓现在把亚哈斯偶像膜拜的设备和用品(二八25)除掉。――《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这些拜偶像的坛大多是亚哈斯王修筑的(比较二十八24~25)。――《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亚哈斯治下设立的偶像祭坛,见28:24。――《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起来: 此句明确指出了希西家不仅通过君王、祭司和利未人等特殊人群,而且通过普通百姓推行了宗教改革。这说明今天的教会改革也应如此,即在圣职人员或教会的领袖的主导下,让平信徒积极参与。 ――《圣经精读本》 在「除酵节」,以色列人家中「七日之内不可有酵」(出十二19),所以在「除酵节」之前,百姓要把家中的酵打扫干净。这些「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14节)都是亚哈斯王修筑敬拜偶像的(二十八24~25),就像耶路撒冷城中的罪恶之酵。希西家洁净圣殿,百姓则起来洁净全城,除去耶路撒冷城中偶像的痕迹,预备守一个真正的「除酵节」。──《圣经综合解读》 ◎ 30:14 「把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这些应该是亚哈斯王制造的 代下 28:24~25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4 希西家能除尽邱坛,是因为──】祭司怎样洁净圣殿(29:4~5),耶路撒冷的人民也照样除去城中异教的偶像与祭坛,接着也洁净自己,好准备敬拜神(30:17~19)。历代犹大的明君都没有除尽异教邱坛和偶像(参王下14:4;代下20:33),然而希西家得到人民的帮助,终于完成这项任务。――《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15】「二月十四日,宰了逾越节的羊羔。祭司与利未人觉得惭愧,就洁净自己,把燔祭奉到耶和华殿中,」 「二月十四日」:按摩西律法规定,守逾越节的日期为正月十四日,与此日期刚刚距离一个月。 「祭司与利未人觉得惭愧」:百姓的热烈响应令圣职人员感到内疚。――《串珠圣经注释》 百姓对守节的热心(13节),使祭司和利未人「觉得惭愧」(15节)。在洁净圣殿和奉献礼的时候,祭司与利未人可能因为洁净的人数不够,以致人手不足(二十九17、34)。现在他们都「洁净自己」(15节),「燔祭奉到耶和华殿中」(15节),重新委身在神面前。──《圣经综合解读》 ●「觉得惭愧」:SH 3637,「被羞辱」、「感到羞耻」。可能是因为洁净圣殿与一月份逾越节时,祭司与利未人人数不足以满足敬虔百姓献祭的需要。29:34 30:3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5~17 逾越节的仪式】希西家的逾越节有两点与惯常的作法并不相符。第一点是举行庆典的日期不同(见:代下三十2~3的注释),第二点是以色列人特准不须遵行好几样的礼仪规定。由于到会的人很多都未能自洁,主持宰杀逾越节羊羔的是利未人。这通常是一家之主的职责,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未自洁(民九6)。然而不洁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食用逾越节羊羔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三十16】「遵着神人摩西的律法,照例站在自己的地方;祭司从利未人手里接过血来,洒在坛上。」 有关逾越节的礼仪,参看出埃及记第十二章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代下三十17】「会中有许多人尚未自洁,所以利未人为一切不洁之人宰逾越节的羊羔,使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成为圣洁。」 会中有许多人尚未自洁: 此处的“会中”大概是指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西布伦等一群人,即北以色列人(18节)。他们没有按照逾越节的规定(民9:10~12)自洁,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即希西家在逾越节开始前一个月派驿卒(1~3节)通知,但他们要巡回以色列全地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以色列人接到驿卒的通知,赶到耶路撒冷时逾越节节期已逼近。 ――《圣经精读本》 ◎ 30:17 本来应该是由各家自己宰杀逾越节的羊羔 出 12:1~6 。但因为太多没有洁净自己,所以利未人居然出来服务那些无法自己宰杀的人。当然,可以想象大部分人还是自己宰杀。──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7~21】宰杀祭牲本为一家之长的责任,但必须行自洁之礼,吃的人也须自信。参加的人中有些(可能来自北国)没有做到礼仪上的洁净,所以宰牲的事由利未人代办;而希西家因他们有寻求神的心意,也为不合规例而吃的事,求神饶恕。听命胜于献祭,这样,全体都可以参与,民间大大欢乐。――《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18~19】「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西布伦有许多人尚未自洁,他们却也吃逾越节的羊羔,不合所记录的定例。希西家为他们祷告说:“凡专心寻求神,就是耶和华他列祖之神的,虽不照着圣所洁净之礼自洁,求至善的耶和华也饶恕他。”」 「献与耶和华平安祭的肉,人若不洁净而吃了,这人必从民中剪除」(利七20)。但北方的以色列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守过逾越节、不熟悉律法,或者来不及洁净自己,所以希西家为他们祷告求神赦免(18~19节)。神看重人的里面过于外面,必然照着祂的应许(七14)赦免那些「专心寻求神」(19节)的人,所以「就饶恕百姓」(20节)。──《圣经综合解读》 ◎ 30:18 原因是 利 7:19~21 说明只要人自己不洁净,吃了祭肉就要被剪除。但北国人民可能因为不熟悉逾越节(可能根本没守过逾越节)洁净自己的方法,或者因为太赶,来不及洁净自己。因此希西家需要为他们祷告。 ● 30:18~19 「饶恕」:SH 3722,「遮盖」、「平息」、「赎罪」。──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18~20】希西家的中保祷告: 希西家为违反逾越节规定的人作了中保祷告,肯求神的宽恕。于是神应允了他的祷告,神的应允有如下意义:①比严守律法条文更重要的是全心敬拜神和依赖神。神不喜悦缺乏信心的祭祀(诗40:6;51:16;赛1:10~17;玛1:10),耶稣也曾为此谴责严格遵守律法却没有信心和公义的法利赛人(太23:15,16;路11:42,43)。今天的信徒应以此为鉴,不应该盲目遵守教会习惯、规定、教义本身;②信徒有义务为弟兄的罪作中保祷告。希西家明知不是自己的罪,但为百姓恳求神的宽恕。这预表了基督为我们的罪而作的中保祷告,同时教育我们,信徒作为神圣的祭司,应当为他人的罪作祷告(西1:3,9;帖后1:11)<太9:2,代祷的功效及局限性>。 ――《圣经精读本》 19节的「饶恕」,原文是「遮盖、平息、赎罪」。20节的「饶恕」,原文是「医治」。神垂听希西家的祷告,不但平息了自己的怒气,也医治了百姓灵性的残缺;因着神的赦免,百姓得着释放、「大大喜乐」(21节)和「颂赞」(21节)。──《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三十20】「耶和华垂听希西家的祷告,就饶恕(原文作医治)百姓。」 神垂听希西家的祷告,饶恕犯罪的百姓。可见义人恳求的祷告具有强大的力量,而且神会即刻应允(民27:15~23)。 ――《圣经精读本》 ● 30:20 「饶恕」:SH 7495,「医治」。 ◎此处用不一样的字「医治」来描述神听希西家的祷告,似乎是要表达神不单自己平息自己的怒气,也出手医治北国人民因为自己不洁吃祭物导致的痛苦或与南国人民的裂痕。此处没说明神怎样实际运作,但医治的事情就是达成了。──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21】「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大大喜乐,守除酵节七日。利未人和祭司用响亮的乐器,日日颂赞耶和华。」 ◎ 30:21 说明「喜乐」是节期的情绪主轴,我们庆祝教会节期时,享受了喜乐吗?──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21 除酵节】除酵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希伯来人从埃及得拯救(见:出十二14~20的注释)。它是一年一度的三大节期之一,照例在一月十四日举行。守节者吃无酵饼七天,并且不得劳动。节期的第一日和最后一日需要献祭(民二十八16~25;申十六1~8)。——《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三十22】「希西家慰劳一切善于事奉耶和华的利未人。于是众人吃节筵七日,又献平安祭,且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认罪。」 “认罪”。更可作:感恩。――《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慰劳」:指称赞、安慰。 显然利未人在事工上比祭司更热心(参29:34)。――《串珠圣经注释》 「认罪」(22节)原文是感恩(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三十22 献平安祭对以色列人来说有何意义,对于我而言,是否也有平安祭需要向神献上?】献平安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因神所赐的健康或者在危难中得平安,而向祂献上感谢。――《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23】「全会众商议,要再守节七日;于是欢欢喜喜地又守节七日。」 百姓再守除酵节七天,表示把圣殿重新奉献。参看列王纪上八章65节和历代志下七章9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关于守节两个七日的事,看《代下》七9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全会众商议,要再守节七日: 逾越节举行了两周的时间,这与所罗门圣殿的奉献仪式(7:8,9)有些相似。两次活动都是:①参加的人自愿延长了时间;②活动时间虽长,但都高兴地参加了活动。今天的教会礼拜、活动或节期也应如此,在信徒的自发参与下举行,同时参加的人也应当放下顾虑,全身心地敬拜神。 ――《圣经精读本》 在律法的要求之外,百姓自愿「再守节七日」(23节),与所罗门献殿礼后再守节七日相似(七8)。因为他们在神的同在和赦免中享受「大大喜乐」(21节),所以「再欢欢喜喜地又守节七日」(23节)。喜乐是蒙神赦免的记号,每个主日崇拜的讲道,都应当让我们看到自己被定罪,又使我们知道自己蒙赦免,因此「大大喜乐」,甚至愿意「再守节七日」;我们听道时若没有喜乐,或者嫌时间太长,很可能是在定罪或赦免的事上出了问题。──《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三十23~24 希西家供应祭牲】这个团体性的宗教筵席出席者所吃的肉,似乎大部分都是由王所提供。祭牲虽多,与其他古代近东文学中的数字相比,却没有不成比例之处。亚述王亚述纳瑟帕二世为自己在首都迦拉所建的王宫举行奉献宴会时,就供应了羊五千只、羊羔和牛各一千只、鹿五百只、羚羊五百只、鸟三万四千只、鱼一万尾(主前879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三十23~27】延长节期七天:这种做法与所罗门献殿礼后再守节七日相似(7:8),
全会众的欢乐也可与所罗门圣殿落成时的欢乐相比,见26节。――《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24】「犹大王希西家赐给会众公牛一千只,羊七千只为祭物;众首领也赐给会众公牛一千只,羊一万只,并有许多的祭司洁净自己。」 并有许多的祭司洁净自己: 在希西家决定守逾越节的时候,洁净的祭司人数不够举行仪式(3节;29:24)。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祭司的人数急剧增多,是因为:①希西家强行命令(1,5~9节)全犹大百姓要洁净自己
;②普通百姓对改革的积极响应唤醒了祭司(13~15)。但更重要的是③神感动了他们的心(12节)。由此可见,今天的教会复兴不仅要依靠以神的道为后盾的牧会者的领导力和信徒的参与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神的引导和恩惠。 ――《圣经精读本》 在守节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祭司洁净自己」(24节)。很可能他们之前一直在观望,直到现在才决定委身事奉。──《圣经综合解读》 ◎ 30:24 所献牛羊的数量,不如所罗门献殿 7:5 ,不过仍是数量庞大,且此时犹大的国势已经不如所罗门时代。此时还有祭司洁净自己,显见这些祭司到现在(举行了大型的节期)才确定整个国家就是要恢复耶和华信仰。──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25】「犹大全会众、祭司、利未人,并那从以色列地来的会众和寄居的人,以及犹大寄居的人,尽都喜乐。」 寄居的人尽都喜乐: 这预示了福音的全球性。即全人类将在神的道里面,超越种族、民族和身份的界限,共享永生的喜悦。 ――《圣经精读本》 守节的有四类人:1、犹大全会众;2、祭司和利未人;3、部分北方支派的百姓;4、在以色列和犹大地寄居的外邦人(25节)。律法早就宣告,逾越节所表明的救恩也是向外邦人开放的:「若有外人寄居在你们中间,愿意向耶和华守逾越节,他要照逾越节的律例典章行,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归一例」(民九14;出十二48)。──《圣经综合解读》 ●「喜乐」:SH 8057,「欢乐」、「高兴」。 ◎ 30:25~26 中「喜乐」似乎成为神给这些守节之人的回报。我们经历过这种喜乐的敬拜吗?──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三十26】「这样,在耶路撒冷大有喜乐,自从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时候,在耶路撒冷没有这样的喜乐。」 神设立逾越节,是为了让以色列人纪念当年离开埃及为奴之地(出十二27)。此时北国已经沦为亚述行省、南国已经沦为亚述的藩属国,这时百姓在神面前同守逾越节,思想神的拯救和释放,有着特殊的意义。百姓借着守节,认识到自己活在神的国度计划之中(26节),并且因着国度的应许,在逼迫之下也能「大有喜乐」地(26节)等候。──《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三十26 由上次守节到这次已过了……】自从上次在耶路撒冷守逾越节以来,已过了二百多年,才再一次盛大地守这节期。――《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26~27】所罗门时代的喜乐到“第二个所罗门”希西家作王后重新涌现,祷告也为神悦纳。――《启导本圣经注释》 虽然百姓还活在亚述威胁的阴影之下,但大卫和所罗门时代的「喜乐」(七10;代上二十九9)已经重现(21、23、25、26节;二十九30、36),希西家的祷告也像所罗门的祷告一样蒙神悦纳(七12),「他们的声音蒙神垂听,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27节),百姓的「喜乐」也逐渐增长(23、25、26节)。──《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三十27】「那时,祭司、利未人起来,为民祝福。他们的声音蒙神垂听,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 对于本书最初的读者、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回归的百姓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第二次出埃及;并且也像希西家一样,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欢欢喜喜地守除酵节」(拉六22)、等候国度的复兴。而主耶稣在被钉十字架之前,也将祂的喜乐存在门徒心里(约十五11),好让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难处之中,也能像祂一样,「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来十二2);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三20)。──《圣经综合解读》 【思想问题(第30章)】 1 希西家致函北国余民,呼吁他们从罪恶中回转,好蒙神怜恤。这呼吁对今日犯罪软弱的信徒是否适切?你认为这些信徒需要怎样的说明才会回转呢?参加6:1~2。 2 圣职人员因百姓的热心而感到惭愧(15)。你有没有因别人对主的热心而获得激励,抑或无动于中,甚至找理由去贬抑别人的热心呢? 3 17~19节记载希西家为未经自洁而吃了逾越节羊羔的北国百姓代祷,求神饶恕,这做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效的地方? 4 守节期间,利未人的热心工作得到希西家的「慰劳」(22),你猜这对利未人有什么帮助?你若是领袖,可从这里得到什么提点? 5 为什么祭司利未人的祝福、祈祷蒙神垂听(27)呢?教会要怎样才可以使祷告上达天上的圣所?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