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約伯記第三十七章拾穗

 

【伯三十七1「“因此我心戰兢,從原處移動。」

         以利戶透過自然界描寫神的威能奇妙。――《串珠聖經註釋》

         「移動」:除了本節,這詞只在其他兩處經文出現。(1121 36)――《串珠聖經註釋》

         因此我心戰兢: 以利戶將雷鳴比作神的聲音(235),承認當他聽到那聲音時非常恐懼和戰兢。在聖潔的神之威嚴面前,腐敗不堪的人只能戰兢(65)。在舊約時代,關於救贖的啟示尚很微弱,神一般被描述為不可直接接近的高高在上的神。然而救贖藉著耶穌基督得以成就,所有聖徒都成為君尊的祭司,可以在基督裡面坦然無懼地進到神面前,得享直接稱神為阿爸父的特權(46;彼前29) ――《聖經精讀本》

                  ◎以利戶謹慎的不繼續發揮「苦難是神的管教」這種說法,而將論點轉移到「神比人高超」,要約伯或參與討論的其他人順服神的旨意而非抗拒質疑神的決定。──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1~5聽阿的請求是複數的,是對約伯和他朋友們說,如果不包括旁觀者在內。我們幾乎能夠想像:以利戶作出他的描寫時,正好是一場驚人的風暴真的掃過他們所有人時。雖然雷聲與閃電同時提及,重點卻是放在震耳欲聾的響聲上,相當簡單地確認為神的聲音。這裏有相當可觀的數量的重複,有些罕見字被用來指雷聲。既然第5節是首形式極好的雙行詩,帶有平行的「奇妙的」與「壯觀的」,而且,既然第6節新的開始標示出第5節是高峰,我們應該承認第2~4節為一首七行詩,被對稱的第1節與第5節包圍起來;這樣,這七行的結構浮現出類似的對稱來。一行處理「電光」(就是第卅六章中所用的簡單字眼「亮光」),被放在一對三行詩之間,這一對全都是處理聲音。這首七行詩的完整,不僅表現在它內在的對稱上,更表現在第4b節重復使用第2a節的「聽」字以作為框架上。——《丁道爾聖經注釋》

 

【伯三十七1~13冬天的雷電都為神掌管。――《串珠聖經註釋》

                  ◎自然界一向是人認識神的重要媒介,我們是否用心體會自然界中神創造的奇妙?──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2「聽啊,神轟轟的聲音,是他口中所發的響聲。」

         「聽啊,神轟轟的聲音,是祂口中所發的響聲」(2),可能是神即將在旋風中出現(三十八1),以利戶已經聽到遠處而來的雷聲,心中「戰兢」(1)。這隆隆的雷聲,正是神即將親自回應約伯所說的:「祂大能的雷聲誰能明透呢」(二十六14)。此時可能雨季即將來臨,約伯的苦難可能從春雨延續到秋雨(16),持續了整個夏天。──《聖經綜合解讀》

 

三十七2~4 風暴之神】在烏加列神話中,風暴之神巴力─哈達靠他聲音的能力使仇敵懼極奔逃(又見:詩二十九)。亞喀得的對應神祇阿達德的嗓音亦有雷聲。風暴之神巴力的肖像通常都是手執一束霹靂。──《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伯三十七3「他發響聲震遍天下,發電光閃到地極。」

 

【伯三十七4「隨後人聽見有雷聲轟轟,大發威嚴,雷電接連不斷。」

         以利戶用頌贊的詩句描寫天地間的奇妙諸現象,自己如何為這些奇景所著迷。電光照耀、雲彩浮空、水結冰、雲降雨、穹蒼覆被大地,這一切都在神的吩咐下運行。祂施行慈愛,恩及一切人類(13節;參太五45)。――《啟導本約伯記註釋》

         「雷聲轟轟」:代表神的咆哮(參耶2530 12)。――《串珠聖經註釋》

                  ●「雷電連接不斷」:直譯是「他不中斷它們,當他的聲音被聽見」。──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5「神發出奇妙的雷聲,他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

         「祂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5),這是以利戶第二次強調「神為大,我們不能全知」(三十六26)──《聖經綜合解讀》

 

【伯三十七6「他對雪說,要降在地上,對大雨和暴雨也是這樣說。」

 

【伯三十七6~13本節描述了白雪與寒流交加的冬天的雨季(12月下旬到1月為止),重點強調了以下兩點:①神是天地萬物的掌管者,崇尚合理化之科學思維之人將自然法則界定為絕對真理。然而,創造並維持自然現象的是神,若神願意就可以隨時改變自然法則(1012;太1425);②神按照自己的心意使用自然現象,或為祝福的器皿,或作懲罰的工具(13)。在舊約時代,冰雹與雷鳴為神的百姓帶去了救恩與勝利,給仇敵則帶去了滅亡與失敗(1011;撒上710 1813) ――《聖經精讀本》

         這個樂章的界線,是以明顯的文法記號來標示的。它處理冬天的雨、伴隨著雪與冰凍之寒冷,使人們留在室內(7節;但希伯來文非常不清楚,NEB 可能作了太多的猜想),並且把動物驅趕進入牠們的穴中(8)。第10節又回到冰字,可能可辨識出內向性結構的大綱;但它不像第1~5節的樂章那麼清楚。當人們無助地觀察時,以利戶引進兩個結論:神徹底地控制這些事件(12),雖然它們的「遊行旋轉」可能暗示漫無目標的、混沌的勢力,NEB 較清楚地表達了這個觀念。第二(13),「祂使它發生」(RSV),是為了幾個截然不同之理由中的任一個,這裏提起三個可能性,每一個都是以「若」(中文譯本都作或為)字來引入的:「若為杖,若為祂的地,若為 h]esed[(用來指盟約之堅貞忠誠的大字,用在十12)」。因為提及地似乎並不適合,釋經學者若非將它改變,就是將它丟棄(NEB 即是如此);——《丁道爾聖經注釋》

 

【伯三十七7「他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萬人都曉得他的作為。」

         他封各人的手: 巴勒斯坦冬季常襲來刺骨的寒流,也經常刮起暴風雪與雪花。遇到這種天氣時,人們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因此當他們在家休息時,就有機會思考神偉大的權能與威嚴。 ――《聖經精讀本》

         「祂封住各人的手」(7)指神讓每個人都因冬天的雨雪而停止勞動,有機會安靜思考。這是以利戶第二次強調(三十六25),雖然「祂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5),但神不是要讓我們陷入不可知論或懷疑論,因為祂要「叫所造的萬人都曉得祂的作為」(7)──《聖經綜合解讀》

                  ●「封住各人的手」:指神讓每個人都因為下雪冰封,無法出門去做事。──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7~8冬天來臨,農人可稍作休息,等待春天收割,而百獸則紛紛冬眠。

          「都曉得他的作為」:或許是「都暫時不作工」。――《串珠聖經註釋》

 

【伯三十七8「百獸進入穴中,臥在洞內。」

 

【伯三十七9「暴風出於南宮,寒冷出於北方。」

 

三十七9 儲藏暴風的南宮】初民相信風是儲藏在天上的房室之中。神定期掃除這些房室的儲藏。迦南人和巴比倫人將風暴的顯現歸因於暴雨之神兼風神阿達德。另一個類似(但比較常見)的象喻,則形容耶和華有由風所運轉的倉庫,儲藏雨、雹,和雪,驅動它的大概是祂口中的氣。譯作「倉庫」的字眼亦可形容儲藏珍貴寶物或御用兵器的庫房。雹、雪、風、雷、電都經常被形容為神用來擊敗仇敵的兵器。此外,倉庫又可用來儲藏原料,如:大麥、蜜棗、五穀,或一般之什一奉獻等。神亦同樣按需要分配倉庫的藏品。宇宙性倉庫的象喻在古代近東並不常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伯三十七10「神噓氣成冰,寬闊之水也都凝結。」

         “神噓氣”。一陣使冰形成的冷風。――《約伯記雷氏研讀本》

         「神噓氣成冰」:當時的人以為神一吹氣就使水凝結成冰。――《串珠聖經註釋》

 

【伯三十七11「他使密雲盛滿水氣,布散電光之雲;」

 

【伯三十七12「這雲,是藉他的指引遊行旋轉,得以在全地面上行他一切所吩咐的,」

         「藉他的指引」:按照他的計畫(參箴125)。――《串珠聖經註釋》

 

【伯三十七13「或為責罰,或為潤地,或為施行慈愛。」

         雲的運動在人看來是隨機的,實際上「是借祂的指引遊行旋轉,得以在全地面上行祂一切所吩咐的」(12)。因此,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偶然,我們應該留意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是「或為責罰,或為潤地,或為施行慈愛」(13)──《聖經綜合解讀》

 

三十七13 作神懲罰的雨】神可以因應需要,利用風暴來賜福或審判。風雨能夠帶來五穀賴以成長的水分,但也可以構成破壞。初民相信天氣是完全在神明操縱之下,以供賞罰之用。他們不認為世界是按照自然定律運作的。──《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伯三十七14「“約伯啊,你要留心聽,要站立思想神奇妙的作為。」

 

【伯三十七14~20本文是以利戶對約伯的直接勸告,季節背景是夏天。以利戶想要通過反問使約伯認識到神的奇妙作為,教導他當屈膝在神的權能面前。 ――《聖經精讀本》

         以利戶現在較直接地指名對約伯說話。他開始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多少帶有耶和華自己終於說話時將要用的語氣391。他一再地審閱天空中的奇事,問約伯可否知道神如何做這類的事,就如「平浮」雲彩(16節,呂譯)、鋪張穹蒼(18)。既然天空對地面上的觀察者而言似乎是牢固而堅實的,詩歌體將之比擬為鑄成的鏡子,我們就不應該引入有關它「科學上的」正確性之爭論而破壞它。希伯來人充分地察覺到諸天的構造遠比一個「翻轉的大碗」複雜多了。

17節似乎要將悶熱的夏季氣候與第6~13節所描寫的情況對比,但他為什麼要強調約伯個人的不適──「在你那鬱悶難受的衣服中冒汗」(NEB)──可就不清楚了,除非它是要使人明白這一點:人絕對無法控制天氣,不像神能照著祂的旨意來改變它。這樣,它為第19~20節作準備,雖然這兩節非常不清楚392,顯然是為了約伯甚至在像天氣這麼容易而不稀罕的事──更遑論人類事務的道德管治了──也要「命令神」(NEB)而且責罵他。比較不同譯本的第20b節,會抑止我們作出任何解釋的嘗試。——《丁道爾聖經注釋》

 

【伯三十七14~24以利戶勸約伯以虔敬的心思想神創造的奇妙,並轉身離開他反叛的道路。――《約伯記雷氏研讀本》

         神的榮美和難測。――《串珠聖經註釋》

 

【伯三十七15「神如何吩咐這些,如何使雲中的電光照耀,你知道嗎?」

 

【伯三十七16「雲彩如何浮於空中,那知識全備者奇妙的作為,你知道嗎?」

         「浮」:這字多描寫天秤兩邊高升和降落的情景。――《串珠聖經註釋》

         雲彩如何浮於空中: 雲靠著兩種力量保持平衡,即地球的吸引力與空氣上騰之力的相互作用。現代科學界定為“雲的平衡”,數千年之前就已擁有這種自然科學知識,足以令人驚歎不已。 ――《聖經精讀本》

 

【伯三十七17「南風使地寂靜,你的衣服就如火熱,你知道嗎?」

         「南風」:指從沙漠來的熱風,由於風力不強,吹拂時葉子不動,一片寂靜無聲,但熱力卻驚人。――《串珠聖經註釋》

                  ●「南風」:指沙漠來的熱風。這種風的風力不強,吹拂時葉子不動,寂靜無聲,但熱力驚人。──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18「你豈能與神同鋪穹蒼嗎?這穹蒼堅硬,如同鑄成的鏡子。」

         “堅硬”。靜止而熾熱。參看申命記二十八章23節及其腳註。――《約伯記雷氏研讀本》

         「鑄成的鏡子」:古時鏡子是融化金屬而製成的。――《串珠聖經註釋》

         這穹蒼堅硬,如同鑄造成的鏡子: 希伯來人認為穹蒼是展開擴張的,猶如展平麵團或展開幔子(1042;賽4022)。並且,他們擁有“三層天”(林後122)的概念。希伯來人的穹蒼概念是在自然科學思維尚未發達之時樹立的,同時也是來自神的啟示<緒論,希伯來人的宇宙觀> ――《聖經精讀本》

 

三十七18 鑄成的鏡子】古代的鏡子是用青銅鑄造,十分堅牢,不容易打破。用這象喻來形容乾旱炎熱的夏日中,地上的石塊土壤反映烈日無休止之金光的場面。再者,初民又相信天是固體的圓拱或圓盤。──《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伯三十七19「我們愚昧不能陳說,請你指教我們該對他說什麼話。」

                  ●「愚昧不能陳說」:原文是「因黑暗不能依次陳明」。──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19~20這是答覆約伯一再要向神當面陳明他的案件(三十一35)而說的話。人怎可與神的莊嚴華麗相比,以人有限的知識,如何懂得和他說話?――《啟導本約伯記註釋》

         人思想有限,不能完全明白神的作為,所以人不能到神面前與說話,自以為義(138)。――《串珠聖經註釋》

 

【伯三十七20「人豈可說,我願與他說話,豈有人自願滅亡嗎?」

                  ●「滅亡」:原文是「被吞噬」。──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21「“現在有雲遮蔽,人不得見穹蒼的光亮;但風吹過,天又發晴。」

         「現在有雲遮蔽,人不得見穹蒼的光亮」(21),可能是旋風到來之前烏雲密佈,以利戶觸景生情,用來形容約伯對神的旨意「暗昧不明」(三十八2),有如陽光被烏雲遮蔽。「但風吹過,天又發晴」(21),比喻這種「暗昧不明」只是暫時的,因為神的心意是要「叫所造的萬人都曉得祂的作為」(7節;三十六25)──《聖經綜合解讀》

         以利戶是神的開路先鋒,雖然他也不知道天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卻相信即使「有雲遮蔽」(21),亮光也始終在烏雲之上,必要向人顯明(21)。他幫助約伯把心中的翻騰平息下來,等候天空放晴、金光再現,預備迎見神。暴風雨後的陽光將會更加燦爛,正如「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羅五20)──《聖經綜合解讀》

                  3121 直譯是「現在人不得見太陽,它在雲中光亮;但風吹過,潔淨它們」。──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21~22天朗氣清時,天空的光輝已是非常耀眼,何況神顯現時所發出的光芒和威嚴呢!

          「金光 ...... 北方」:有不同解釋,可能是描寫從神所發出的光輝。――《串珠聖經註釋》

                  3721~22 可能是當時天空中真的暫時有雲遮蔽,以利戶就拿來比喻約伯目前的現況有如陽光被烏雲遮蔽,真相終究會顯明。這段也可以解釋成現在陽光被遮蔽的狀況下,人都無法看太陽了,如果等雲散去更怎能直視太陽呢?──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21~24本文描繪了暴風雨過後明亮耀眼的金光乍現的情景,這可以說是暗示神的顯現以及由此而來的約伯之恢復。以利戶以本文結束自己的辯論,放棄激動的指責,在嚴肅靜謐的狀態中頌贊神的大能、威嚴與公義。――《聖經精讀本》

         以利戶的講論以可畏的平靜語氣來結束,暴風已經止息,陽光穿透橫阻的雲彩。有些釋經學者對於第21節的位在這裏不滿,因為以利戶已經開始教化了,卻又在這裏回頭描述自然界;但不需要像一些人所作的一樣,把第21節移到另一個地方,我們在前面已經好幾次看見這種事了。最後承認神可怕的威嚴(22)為最後斷言祂的偉大作預備。

發現和合本與 RSV 在第22a節優美的譯法──金光出於北方──竟有如此不確定的希伯來文根據,真是一件格外無趣的事。希伯來文提及金(就是普通的金屬),可能是指暴風雨後的晚霞,但這一定不會出現在北方;如果它是許多學者感到極有吸引力之提議──北極光,那麼我們就看見一個完全不同的夜空景色,與到目前為止都在以利戶這篇講論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暴風無關。——《丁道爾聖經注釋》

 

【伯三十七22「金光出於北方,在神那裡有可怕的威嚴。」

         “金光”。指神從“北方”出來。參看詩篇四十八篇2節的腳註。――《約伯記雷氏研讀本》

         金光出於北方: 本文與21節形成對偶句,描繪了北風卷走重雲,耀眼的金光燦爛升起的景像。通過本節我們可以推導出以下兩點:①若用光比喻神,用風浪比喻艱險坎坷的人生(8411;撒下225),就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本節的含意。神自始至終看顧自己試煉中的百姓,並在適當的時候以大而可畏的權能與威嚴施惠助危(3320),因此當遭遇試煉時,聖徒不應灰心失望,應思想試煉的含義,智慧地克服一切;②當我們面對蔓延於整個世界的龐大罪惡勢力時,稍不留意就會掉進絕望之淵。然而,暴風雨後的陽光卻會更加燦爛,正如罪在哪裡顯多,耶穌基督的恩典就在哪裡顯多(520) ――《聖經精讀本》

         「金光出於北方」(22),可能是天空透出一道陽光,也可能以利戶已經看到了神在旋風之後透出的金光。──《聖經綜合解讀》

 

【伯三十七23「論到全能者,我們不能測度;他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義,必不苦待人。」

         「論到全能者,我們不能測度」(23),這句話與「神為大,我們不能全知」(三十六26)、「祂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5)前後呼應,成為以利戶最後的結論。雖然這句話是三位朋友(9;十一7)、約伯(10;二十六14)和以利戶的共識(三十六26;三十七523),但他們的理解卻各不相同。

   1.以利法一面說「祂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9),一面自稱「這理,我們已經考察,本是如此」(27),斷言約伯是因罪受罰,自相矛盾。

   2.約伯認為「祂行大事,不可測度」(10),「祂從我旁邊經過,我卻不看見」(11),所以無法理解神為什麼讓自己受苦。

   3.而以利戶卻認為,雖然「祂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5),但我們能確信「祂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義,必不苦待人」(23),神必會叫「風吹過,天又發晴」,讓我們清清楚楚地明白祂的旨意(7節;三十六25)。所以,人應當「敬畏祂」(24),不必糾結苦難的原因,而要尋求苦難的目的,「祂就把他們的作為和過犯指示他們,叫他們知道有驕傲的行動」(三十六9)──《聖經綜合解讀》

                  ●「大義」:「豐盛的公義」、「很多的公義」。

                  3723 以利戶的結論中,認為神不苦待人(或者意義接近是「不無故苦待人」,這點應該是錯誤的,約伯就是被苦待。但這樣的錯誤並無損以利戶整段講論的力量與洞見。

                  ◎我們會不會也太快懷疑神的公義、智慧與能力?忽略了神的作為是我們難以測度的?── 蔡哲民等《約伯記研經資料》

 

【伯三十七24「所以人敬畏他;凡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他都不顧念。”」

         “敬畏他”。承認神的可畏,完全順服地在祂面前下拜。約伯沒有回答以利戶,可能因為他在以利戶的話中看到一些真理。――《約伯記雷氏研讀本》

         本節或作「因此人人都敬畏 , 不會苦待心中有智慧的人」。――《串珠聖經註釋》

         「凡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祂都不顧念」(24),這句話與「無智慧的人蒙你何等的指教!你向他多顯大知識」(二十六3)對應,回應約伯對三位朋友的挖苦。雖然約伯也知道「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二十八28),但以利戶卻提醒約伯,一個真正「敬畏祂」的人,並不是「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24),不應該諷刺挖苦別人(二十六2~4)──《聖經綜合解讀》

 

【思想問題(36 37)

 1 按這兩章對神的描繪,人面對這位滿有權柄、能力的神時,還應質疑或批評 的作為麽?約伯可否以神將苦難加在他身上為不公平?

 2神行事人雖不能測透,但 的屬性卻是人所認識的,這是什麽呢?參3723。由此看來,人當如何回應神的作為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