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十四篇短篇信息 目录: 愚顽人(杨震宇) 无神主义者的恶行(吴主光) 看见神的拯救(朱韬枢) 愚顽人(杨浚哲) 愚顽人(十四1~7)(台北灵粮堂) 愚顽人(十四篇1~7节)(台北基督之家) 在不信的世代中持守信仰(诗14篇)(香港读经会) 愚顽人(杨震宇) 钥句:没有神 背景:《诗篇》第十四篇是「大卫的诗」,交与伶长。本篇与《诗篇》五十三篇几乎完全相同,只在第5、6节有轻微的改动。本篇诗主要用「耶和华」,而五十三篇则以「神」为主。在罗马书三篇10~12节,保罗曾引用本诗的前三节,来说明「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本篇我们看见大卫哀叹人的愚昧,不单抗拒神,更迫害神的子民(1~6节);但他渴望耶和华公义的国度在地上建立起来(7节)。 提要:本篇大卫将神的真实与世人的愚妄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这首哀叹的诗里,他描写神的子民在不信神的敌对环境中的艰困处境。首先,他慨叹普世的人如何不信神;然后,他预言恶人愚顽的结局;最后,他渴望弥赛亚的国度在地上建立起来,认定神必「救回被掳子民」,全民那时会欢欣快乐。全诗分为三段: (一) 愚妄人不认识神(1~3节)──不信有神,不行善,不明白神,不寻求神,都偏离正路; (二) 恶人压迫义人(4~6节)──吞吃神的百姓,但耶和华要作义人的避难所; (三) 盼望耶和华的拯救(7节)──但愿于耶和华要拯救祂的百姓,使他们快乐、欢喜。 钥节:【诗十四1~2】「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 钥点: 本篇我们看见大卫从神得到启示,拒绝神的人都是愚昧的。他们偏行己路(赛五十三6);没有良善的生活;为人依势欺凌;面对神的审判,他们的结局就是「大大地害怕」(5节)。今天仍有许多人提倡无神论,如尼釆的「神已死」,费尔巴哈的「神是人心理的投射」等。这些人先假定世上没有神,从这错误的观点出发,整个人生的方向和判断跟着迷失。在我们四围是否常出现这等人呢?愿我们努力传福音,使他们脱离愚顽,能得以寻求神,而顺服神。然而无论世人如何漠视神的存在,但我们决不可作「有神的愚顽人」──以自己为中心,而生活与信仰背道而驰。 今日钥节提到「愚顽人」,希伯来原文为「nabal」,含有「主动背叛」之意。他们全面的否定有神,而摆出一副不负责任、大胆挑衅的姿态。所以愚昧的人不是指那些愚笨、常识不足或没有文化的人,而是指拒绝神,与神敌对的人。愚顽人的心里说:「没有神」,因不相信神的存在,亦不理会耶和华会否审判他们的行为,所以他们就为所欲为,行为败坏,没有良善,并且肆无忌惮地压迫义人,至终过一种没有平安的生活。当人心里否认、拒绝、背叛神,并不等于神就不存在。因为「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2节),启示了祂仍关心世人、在乎世人。所以祂忍耐地等待人们的明白,并且寻求祂,为了是要怜悯人、赐恩给人。 【愚顽人说没有神】当苏联的航天员第一次驾驶宇宙飞船从太空安全回来,在其向记者发表谈话时,曾自负的说:「我在太空中,一再留意期待能在太空中看见神,但始终都没有看到祂,可见宇宙中根本就没有神的存在。」对这愚拙的定论,第二天葛理翰牧师在布道会中公开的回答说:「在纽约有一只蚯蚓从泥土里伸出头来,四处张望,它始终没有看到赫鲁晓夫(苏联当时的总理),就自以为是的下结论说,可见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赫鲁晓夫的存在。」其实不是没有神,而是愚顽人纔会说没有神! 「没有人敢说没有神,除非他的心已被罪恶硬化了,不得不希望没有神向他算账。」──马太亨利 默想:「心里没有神」是现代人普遍存在漠视神存在的心态。他们觉得内心有没有神无关紧要,最重的要是要有金钱、地位、享受、快乐、等等,所以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跟着丧失了价值观。亲爱的,你是否亦受此影响呢?切不可作只顾今生的「愚顽人」(路十二16~21)。 祷告:亲爱的主,在这不信的世代中,保守我脱离世人的愚顽,我愿以信心、盼望、和喜乐为祢而活。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无神主义者的恶行(吴主光) 大纲: (一) 人心恶,人的行为也恶(14.1) 1.「内心」不信有神 2.「行为」与神相反 3.「证实」没有一个义人 (二) 神察看证实没有一个义人(14.2-24.3) 1.
没有明白神的 2.
没有寻求神的 3.
证实没有一个义人 (三) 恶人明知故犯(14.4-14.6) 1.
他们故意不问神就吞吃百姓 2.
他们明明看见神站在义人中 3.
他们明明看见神作义人避难所 (四) 愿犯罪的以色列人蒙赦罪,得救恩(14.7) 1.
愿望神的救恩从钖安而出 2.
愿望神救赎犯罪被据的以色列人 3.
愿望以色列最终蒙赦罪而快乐 释经: 1)
人心恶,人的行为也恶(14.1) 14.1〔大卫的诗、交与伶长。〕 1.我们来到这(第 14 篇),论及末世大灾难时,神从天上证实世上再没有一个人肯悔改信主得救;与上一篇(第13篇)作者所呼喊的──「虔诚人断绝了.世人中间的忠信人没有了」,互相呼应。因为人们都支持敌基督去了;他们想要吞吃以色列。但本诗指出、恶人必不成功,因为明明看见神与以色列人同在,就大大惧怕.结果以色列得到拯救。 2.我们开始来研究本诗之前,必须指出,本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大卫将本诗改编成为(第 53 篇).这一点表明本诗写得很好,大卫特别喜爱,所以改编成为(第 53 篇)。如果我们将这(第 14 篇)与(第 53 篇)作一个详细比对,我们会发现、两篇诗只有几个字眼不同,和第5节完全不同,此外,其余部份都完全相同。可能这是因为配合不同调子,而作出的更改。 3.编者文士以斯拉认为两篇诗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将它们分开放在《诗篇卷一》和《诗篇卷二》两个不同位置,为要组成两个不同主题的信息。 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 1.「心里说,没有神」:读者应该记得、(第 10 篇)也曾论及恶人「心中的话」──「恶人以心愿自夸.……面带骄傲、说:耶和华必不追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他心里说:我必不动摇、世世代代不遭灾难。……他心里说:神竟忘记了.他掩面、永不观看。」(诗10:3-4, 6, 11)这是指恶人作恶最深一层的原因.人若以为「没有神会报应他」、或「不怕神会报应他」,试问还有甚么力量可以阻止这人,叫他不行恶呢?「心」是每一个人的中央控制系统、是明白事理的机关、是「灵」发挥功能的所在…;倘若这部份坏了,人就做出任何罪恶来。 2.
恶人「心里说:没有神」,意思是:1)「无神主义」才是恶人真正的信仰;2)虽然他没有说出来,只在心中说而已.但「无神」的信念是装假不来的,必会在他的一切言行流露出来;3)有一天被人揭发的时候,他的愚顽必得到当得的报应.那时,神和人都摒弃他。 3.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形容一个人怎样从「有神观」变为「无神观」,最后显出他的「愚顽」,说: 「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 1:18-23) 让我们来分析这段经文,看看无神主义者怎样愚顽。保罗先提出两方面证据,证明有神: 第一、「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意思是说、神对恶人忿怒的报应,是非常明显而清楚的,如同「从天上显明」那么清楚,人不能推说不知道,所以证明有神存在。历史上有许多很明显报应的事发生,就如挪亚洪水、天火降下焚烧所多玛城、攻击摩西和亚伦的叛党被地裂开吞了、拜巴力毘珥那二万四千以色列人遭到瘟疫击杀、亚哈王全家遭到彻底消灭……等等,都是很清楚的证据。即使世俗历史也是这样──试想,世上所有的暴君,有那一个不是遭到报应的呢?奏始皇、希特拉、日本天皇……等,最后都失败,遭到报应。如果有人看不见这些「报应」,是因为他们以为这些「报应」并没有照他们所看为适合的时间、适当的方式来应验而已.然而,无所不知的神道如何报应恶人才是最适当,并不需要按人所看为适合的时间和方式才算为适当。尤其是有一些报应,必须等到世界末日才实现,才能应验《圣经》的预言。例如「假基督」、「假先知」和「大淫妇」的报应.神的旨意是要他们好像很成功地发展到末世时代,迷惑普天下的人,证实再没有一个人愿意悔改,才叫世界末日来临。并且神应报他们的方式,是叫主基督「从天上,在大荣耀中,在列火中」降临,消灭他们,好彰显主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所以、神所定规的时间一到,任何恶人都会受到当得的报应。 第二、「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意思是,神存在的证据早己显明在每一个人心里,因为「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意思是、天和地的存在,就是造物主存在的最有力证据.人只要细察大自然的一切现象,就可以看到其中充满庞大的动力、奇妙的设计,显出神的永能和神性,这是没有人可以推诿的。以最简单的问题来说吧──如果没有神,万有从何而来呢?如果没有神,你这个人从何而来呢?爱恩斯坦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这个宇宙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这个宇宙可以被人思议。」意思是说,这个宇宙里头存在着许多极其深奥的定律、设计、道理在其中.但造物主却赐人高度的智慧,叫人可以思考和明白这些定律、设计和道理;造物主这样设计,真是不可思议。 有了上述两大理由证明神的存在,人若仍然不相信有神,《圣经》就认为他是「愚顽」了。保罗指出这人的「愚顽」,说:「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意思是说,明明知道神是造物主,却将被人造的偶像当作神,何等愚拙?明明知道神是荣耀的,不朽的,却以能朽坏的飞禽走兽昆虫等低等动物来构想神的形像,这种「思念」是何等「虚妄」和「无知」?人这么「虚妄」和「无知」,还自称为「聪明」,这是何等的「愚拙」? 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 1.
但恶人心中认为「没有神」,结果他们显出如下的愚顽: 1)
「他们都是邪恶」:「邪恶」在希伯来文是“shachath”,其 对等译字是“RUIN”.这字在《圣经》中一共出现过147 次,中文和合本《圣经》通常都将之译作「毁灭」(有29次)、「毁坏」(有28次)、「败坏」(有16次)、「灭绝」(有11次)、「灭」(有10次)、「坏」(有3次);英文钦定本则译作“destroy”(有102次)、“corrupt”(有27次)。所以这句话应该重译为「他们都是行毁坏的」才对。 2)
「行了可憎恶的事」:「可憎」是从神的观点看为可憎。与上一句合起来,应该译为「他们都是行毁坏可憎的」。 3)
「行毁坏可憎的」这句话,读起来就叫人想起但以理和主耶稣所预言,末世时代要出现的「敌基督」了(参但9:27, 11:31, 12:11,
太24:15)。主耶稣说过──「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太24:15)敌基督「行毁坏」(to destroy),因为他在「一七之半」,就是「第七十个七年」的中间,兴兵亵渎圣地,并「使祭祀与供献止息」,又「使地荒凉」──发动世界大战(但9:27, 11:40-42 );敌基督「行可憎」,因为他「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他的「像」(但11:31, 12:11);「站在圣地」,是指照「假先知」的意见,将敌基督的「像」放在以色列人圣殿的外院里,强逼以色列人敬拜;凡不拜这「像」的,都被杀害。(启13:14-15)但是他的「像」只能存留「一千二百九十日」就被以色列人拆除。(但12:11) 4)
「没有一个人行善」:原文的意思是「没有一个行为良善的人」。这句话还是从神的观点来看,因为神看见人们都行毁败可憎的事,所以神看他们没有一个是好人。其实这些人认为,既然没有神,也就不知道甚么是「好的标准」了.结果各人偏走己路,任意妄为,不肯按神的标准来行事。由于没有一个做好事的好人,整个社会就变坏,最终是整个世界败坏,引致「世界末日」来临。正如挪亚世代的人,《圣经》说:「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神就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创6:12) 2.
保罗将这篇诗配上其他经文,写成《罗马书》里头一篇讲章,说: 「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这段引用诗14:2-3, 52:2-4, 传7:20)。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萡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这段引用诗5:9-10, 10:7,
36:1-4, 140:3, 赛59:7-8)』」 分析保罗这篇讲章的结构如下: 第一、「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义」即是「对」的意思;「没有义人」就是没有一个人的行为在神面前被神看为「对」.人的心灵既然对不准神,行为也就不对,这是人败坏的主因。或问,人的心灵如何对不准神呢?答案是: 1.「没有明白的」:人心对不准神,是因为不明白神、不明白属灵的事物。心灵败坏了,对属灵的事物根本就无法明白。就如种子撒在路旁、撒在土浅石头地上、撒在荆棘丛中──都是因为听道不明白之故。对他们来说,《圣经》如同「封住的书」(赛29:11-14)。他们的悟性全然败坏,如同《罗马书》一章十九至三十二节所形容的一样。(参第 8 篇第3至4节的第7点注释) 2.「没有寻求神的」:人寻求的,若只是今生的事,就永远都不会有心寻求神。即使在其他宗教寻求神,目的亦只不过是为求财、为求顺利、为求医病、为求情欲、为求财势…而已。因此,他们心中构想的神,都是由人或动物变成的.这样、他们其实是「无神主义者」。 3.「都偏离正路」:人心不寻求神,就失去方向,如同羊离开牧人而走迷路一样,结局是成了野兽的晚餐;又如浪子离开父亲往远方去,结局是险些饿死,沦落到连猪都不如;又如流荡的星离开了轨迹,结局是「墨黑的幽暗」(犹13)……。人生若失去方向,死后也不知道往那里去,也不关心往那里去。 4.「一同变为无用」:人走了歧途,就使神对他失望,因为他渐渐「变为无用」,成了「垃圾」,结局是被丢弃在「地狱」里。(按:「地狱」原文是「欣嫩子谷」,是耶路撒冷城外倒垃圾、烧垃圾的地方。主耶稣曾借用「欣嫩子谷」来形容为魔鬼所预备的「硫磺火湖」,表示灵界一切「神看为无用的灵体」,都像垃圾一样被丢进火湖里焚烧。)这是说、神造每一样东西都有用;若神看为「无用」,就是因为失去当初神创造他们的用途。原来神造人的目的,不是要让人利用神来达成他们的目的;相反,是要被神用来达成神看为有用的目的。可惜人们多以为,有需要的时候才寻求神;若没有需要,就认为没有神.这是何等愚昧和不合理的想法。 二、「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上文说「没有义人」,是指人里头的心灵败坏了;这里说「没有行善的」,是指人的行为败坏了。因为: 1)「他们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人里头的灵败坏了,人一开口讲话,他的喉咙就像「敞开的坟墓」,让听他讲话人看见、他里头只有「死人骨头」──生命已经死透。 2)「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用舌头讲「诡诈的话」,就如青蛙用舌头捕捉猎物,或像虺蛇的舌头藏有「毒液」一样(原文并不是毒气).意思是,他自己里头没有生命,他说话也没有生命,都是「害死别人」的话.因他不断发出「咒骂苦毒」。 3)「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这是形容他们参与杀人的事,反应非常敏捷、很乐意去做。「杀人」是用「手」中的刀;听到有机会参与杀人的事,他们的「脚」就跑得非常之快,好像怕失去杀人的机会一样。这样的形容,表示不但他灵里死透、讲话害死人、手和脚也非常敏捷去杀人。 4)「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这里所说的「路」,是指恶人的「人生之路」;一生所作的都是「残害暴虐」的事──到处害人、杀人、毫无怜恤。「平安的路」应译为「和睦之路」,表示他一生斗争,从未想过与人和睦,切断一切人际关系。好像生下来就是为杀、杀、杀;不明白与人和睦会带来平安快乐。 5)「他们眼中不怕神」:意思是、一生做尽坏事也怕神会报应。这与第5节好像有点冲突,因为第5节说:「他们在那里大大的害怕,因为神在义人的族类中。」其实两者的重点不同。保罗所强调的,是恶人放胆行恶,不怕报应临到「自己」;大卫所强调的,是恶人想要杀害义人,但发现不成功,因为明明看见神作「他们」的避难所。 结论:以上各点,先形容恶人在「灵」里开始败坏,继而「说出」败坏别人的话、再以敏捷的「手」和「脚」来败坏别人、甚至一生所行的路都是这样,「不怕神报应」.显示这人由里至外,已经「全人败坏」了。 二、神察看证实没有一个义人(14.2-14.3) 14.2 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14.3 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1.这段经文还是保罗引用的范围,只不过保罗将内容与其他有关的经文重组,改写成为他的讲章而已。请读者自行与上文所解释的《罗马书》三章十至十八节作比对。 2.「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意思是,神知道整个世界都败坏了,快要结束了.但神仍然想要向人施恩,要搜寻整个世界,看看还有没有一些能以明白和寻求神的人;若有,神就乐意拯救他们脱离败坏,领他们进入永生。可是神垂看的结果,叫神很失望,因为证实世人已经全然败坏了,都变成无用和可废弃的垃圾,应该弃于「地狱」(灵界垃圾池),用火焚烧。 3.或问,神躲在天上,叫地上的人怎能明白他,寻找他呢?他为何不主动向人显现,好叫人能明白他,不用寻求他呢?答案是、因为我们始祖犯了罪,神将他们赶逐离开神的面,与他们隔开之故。神曾对他们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6-17)神所说「吃的日子必定死」,是指灵性上的死,而死亡的结果就是「与神隔开」,所以神将他们赶逐离开神的面。自从始祖犯罪以来,全人类没有一个人能看见神;人人都在「死」的状态中,与神隔开。然而神很愿意拯救人脱离「死」的状态,只要人「能明白」和「肯寻求」神,神就乐意拯救他们。所以「信耶稣」的定义就等于「明白」和「寻求神」。 4.主耶稣曾说:「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路11:9-10)重点是在「凡」字,意思是,只要人肯求、肯寻找、肯叩门,这样,不论这人是甚么国籍、是怎样的大罪人、是怎样的贫穷和卑贱……,神都愿意一律「接见」,并「答应他们所求的」。「明白和寻求神」与「祈求、寻找、叩门」的意思相同,关键在于人是否愿意「信耶稣」。 5.比方说,在中国极北最偏僻的一个小乡村,如果有一个人愿意明白,愿意真心寻求神;神从天上察看到,就会差派一个宣教士去到他那里,向他传福音;或让这人收听到「良友电台」的福音广播节目;或叫这人得到一本《圣经》,从而明白福音;或叫这人有机会移民到有教会的城镇,听到福音;或差派一位天使去启示他,叫他往甚么地方去找基督徒,如同哥尼流遇见天使,天使吩咐他去找彼得来传福音给他一家一样……。总之,神有办法使这人得救。因此,不存在有人因为环境阻隔而不能听到福音的可能。彼得指出:「(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若将这句话反过来念,意思可能更加清楚──「凡愿意悔改的人,神不会让一人沉沦。」 6.但神察看的结果,发现世上的人「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这里所说:「一同变为污秽」,保罗领会成为「一同变为无用」,因为神是至圣的神,人若犯罪,玷染了污秽,神就用不着他。正如保罗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2:21)所以请读者注意,「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原意是「没有人做好事,连一个也没有」;但人若肯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可以成为圣洁,预备自己能以都好每一件事了.关键在于能否脱离污秽的事,成为圣洁──使自己的「意愿」与神的「意愿」相符。 三、恶人明知故犯(14.4-14.6) 14.4 作孽的都没有知识么?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并不求告耶和华。14.5 他们在那里大大的害怕、因为神在义人的族类中。 1.这段话,中文《圣经》译不出其中的神韵和语气来。首先我们将「作孽的」(workers of iniquity)这个生硬的词,重译为「做坏事的人」,读起来更贴切,又符合原意.因为是与上文「没有人做好事,连一个也没有」作比对。 2.现在让笔者再将整段经文重译和扩大,请读者留意其中的语气和神韵: 「做坏事的人难道真是无知么?他们是故意的.因为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事前完全没有求问神;他们早就知道神不准许他们这样做。但他们吞吃我百姓之后,就大大害怕.因为明明看见神在义人那一边,支持他们。」 3.从这段话,可见作者认为做坏事的人是「明知故犯」的.因为他们明白、神不准他们吞吃百姓──犹太人,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他们又亲眼看见神在义人那一边,支持他们,所以他们大大害怕。我们知道,「明知故犯」的罪是没有救恩的.神定规,所有赎罪祭和赎衍祭,只能赎「误犯的罪」或「不知道的罪」(参利4:2, 13, 22, 27,
5:3, 4, 15, 民15:26-27);连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罪人代求,也是只为「他们不晓得」的罪代求(路23:34).倘若他们是「晓得」的──明知故犯的,这样连主耶稣钉十字架也不能赎他们的罪了。《希伯来书》的作者也指出:「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来10:26-27) 4.至于「吞吃我的百姓」这句话,大卫写这诗的时候,可能想到曾经有敌人攻击以色列人,抢夺和掳掠他们,如同「吃饭」一样。但是那一类敌人吞吃以色列人之先会求告耶和华呢?那一类敌人吞吃百姓是知道得罪神,而且当看见神在以色列人这一边之时,又大大惧怕的呢?笔者想来想去,在大卫的生平中,很难找到这样的敌人。所以笔者认为,这是大卫被圣灵感动,不知不觉写出预言,形容以色列人在末世大灾难时,被「假基督」与「假先知」逼迫和屠杀。 5.根据《启示录》的预言,「大淫妇」就是天主教教会;「假先知」就是天主教的教皇.天主教的十字军和异端裁判所,在过往千几年来,杀尽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近代德国希特拉的纳粹党屠杀六百万犹太人,也是得到天主教教皇的认同;到末世大灾难时,天主教教皇(假先知)与与欧盟总统(假基督)联合,想要重组「神圣罗马帝国」.那时、假基督自称是基督;假先知又迷惑普天下的人去拜假基督的「像」,凡不拜的,都被杀害。这时、以色列人已经悔改归向神,不肯拜假基督的「像」;假基督就来攻陷以色列,其实想要「吞吃」以色列的财富。天主教教皇虽然「知道」犹太人是神的百姓,却没有「求告神」就「吞吃」他们。及至看见神使地发生大地震,地裂开口,吞了敌基督的大军,他们就大大惧怕,因为明明看见神在以色列人那一边,支持他们。 6.我们这样解释,是因为上文所说:「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这段话正好是形容「敌基督」和他的同人都是「行毁坏可憎的」无神主义者;「没有一个人行善。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这段话正好是形容末世大灾难时,因为教会已经复活被提,留在世上的人,再没有一个愿意悔改信福音、和寻求神。全世界的人都支持敌基督屠杀以色列人.正如我们在(第12篇),解释第一节──「虔诚人断绝了.世人中间的忠信人没有了」,指出当神吩咐七位天使倒下神大怒的七碗,造成地上的大灾难之时,地上的人「并不悔改」,反而不断的「亵渎神」,证实那时真的「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所以,笔者这样解释,又证明文士以斯拉将这些诗篇串连起来,目的是要组成一个末世预言信息。 14.6 你们叫困苦人的谋算、变为羞辱.然而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 1.以上的经文一直用「他们」来形容世上认为没有神,又吞吃百姓的愚顽人;来到这里,作者突然转过来用「你们」来讲述,表示有另外批人在出卖「困苦人」(应该是指下文的「以色列」),使他的「谋算」失败──变为羞辱。 2.到底这样的形容,是指着甚么而说呢?如果上文那些想要「吞吃百姓」的「愚顽人」是预言敌基督所领导的欧盟大军,这里所说的「你们」,应该是指以色列的领导阶层.根据圣经预言,末世时代,以色列当权者与敌基督勾结,先出卖神的两个见证人,将他们交与敌基督杀了;又在大灾难期间,反对以色列人悔改归主,将他们出卖,使他们反对敌基督的「谋算」失败──变为羞辱,让敌基督前来屠杀他们。「然而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当敌基督的大军快要追上以色列人的时候,神却保护他们,不让敌基督将他们灭绝。 四、愿犯罪的以色列人蒙赦罪,得救恩(14.7) 14.7 但愿以色列的救恩从锡安而出.耶和华救回他被掳的子民、那时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 1.最后这节经文显示出,大卫这篇诗不是写历史,而是预言将来;因为在大卫生平的日子里,以色列人从来没有「被掳」过.证明大卫是预言末世大灾难之后,主基督降临住在「锡安」,所以说:「救恩从锡安而出」、主基督要「救回被掳的子民」.那时、以色列得着大复兴,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所以「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 2.「救恩从锡安而出」这句话也可以说,耶稣基督就是本诗所说的「困苦人」.他们将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想要「使他的谋算变成羞辱」;但神作了耶稣基督的「避难所」,使主复活升天。所以主在锡安被钉十字架所成就的救恩,应该了「救恩从锡安而出」这句话,最后这「救恩」又使末世大灾难中悔改归主的以色列人得救。然后主降临作以色列的王,住在锡安,救回被敌基督所掳的人,使以色列复兴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进入千禧年太平盛世的光景。(参但7:22) 3.严格来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这句话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时代,连犹太人也不例外,一点保罗在《罗马书》给我们力力的证实了.因为保罗说:「你这论断人的(犹太人)、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甚么事上论断人、就在甚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么?…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却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不偏待人。」(罗2:1-11) 4.保罗又对帖撒罗尼迦教会说:「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神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帖前2:15-16)所以,犹太人一直不肯承认主和悔改归向神,神就惩罚他们、叫他们漂流世界各地,长达二千五百年之久.直等到末世大灾难的末期,就是敌基督快要灭绝所有犹太人之时,他们才肯悔改,向主承认他们的罪.然后,主就从天驾降临,拯救他们。正如主耶稣在责备那些法利赛人的时候,对他们说:「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太23:37-39) 5.神真是满有怜悯的神──本来,神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没有明白的,有没有寻求神的,结果证明都一同变为无用,应该丢弃如同丢垃圾一样.但神竟然忍耐犹太人这些「垃圾」,忍了二千五百多年,最后将「开恩叫人恳求的灵」赐给他们(亚12:10),促成他们全家悔改归向神。那时,主基督「救回他被掳的子民」,叫「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 ―― 吴主光《诗篇精选研经亮光》 看见神的拯救(朱韬枢) 第一至三节,「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口里说没有神的人是说谎的人,心里说没有神的人是笨蛋,the fool。心里说没有神,那真是个笨人。「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在新约里,保罗就是引这个经节,他是写「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罗三12) 「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他这话很凶,一面来说,我现在看看这些人,是心里没有神,然后是邪恶,行可憎的事。神从天上看,也没有明白的,也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都是一片污秽。没有行善的,连一个都没有。读到这里,你要说,「主啊,怜悯我!」 弄不好我们不也就是这样吗?我们哪里愿意走正路呢?我们哪里愿意洁净自己,完全向着神呢?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啊! 第四节,「作孽的都没有知识吗?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并不求告耶和华。」这些作孽的人,其实也是有知识的,他们也该知道怎么作,但他们却把我的百姓吃了,好像吃饭一样,也不求告神。前面不过是拦阻你跟随主,只是逼你应该像鸟一样到山上去;现在不是拦阻,而是把你吃下去了!我不是随便讲,在教会中越久的人,越容易成为「吃」圣徒的人。我里面是很恐惧,「主啊,愿意我一生被你保守,只会供应人,不会把人吃下去。」第五节,「他们在那里大大害怕,因为神在义人的族类中。」换句话说,他们多少还是知道有神,因为他们不是愚顽人。因为他们知道有神,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讨神喜悦。 有一次倪弟兄拿了六万美金,恐怕等于现在的几百万,那是非常大的一笔款项,交给一个弟兄,请他把这一笔款项带到台湾去,为着台湾主的工作。你知道这个弟兄干什么?他把钱吃到肚子里去了。曲郇民弟兄去找他,说,「弟兄啊,主许多的仆人要生活,工作要开展,这笔款是为着这个用的。」他说,「我跟你说,倪弟兄还欠我钱呢!」曲弟兄就跟我讲,这个人坏起来啊,真是可怕。我开头不太相信这事,那时我刚刚信耶稣,就听见这个故事,那时候就感觉,「这怎么可能?在我们中间,在神的家,大家这么相爱,这么爱主,怎么会有这么一班人,怎么会发生这个情形?」倪弟兄听见了这事,就讲一句话,「花六万块钱认识一个人,也值得了。」人真是不简单。但是你注意,他无论嘴里怎么讲,他里面知道,神在这里,所以才有这样的话,「他们在那里大大害怕,因为神在义人的族类中。」 第六节,「你们叫困苦人的谋算变为羞辱,然而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我在想,如果那个弟兄没有吃那六万块钱,全时间的生活也许就好一点,但是信靠主也许就少一点,祷告也许就少一点;当工作的款项拮据了,全时间的生活拮据了,大家祷告也会多了,福音的灵也强了。没有人关心钱了,反正大家都没有钱,就拼命传福音。虽然他们叫我们这些困苦人的谋算变为羞辱,然而耶和华成为我们的避难所。 第七节,「但愿以色列的救恩从锡安而出,耶和华救回祂被掳的子民。那时,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欣。」以色列人的拯救,是联于锡安;神见证的拯救,是联于祂的教会。到末了,我们一定要说「神啊,我们敬拜你,因为现在我们看见了神的拯救。」 ――朱韬枢《诗篇中的神圣经历(卷一)》 愚顽人(杨浚哲) 本篇是大卫所作的诗,但不知是作于何时,所为何事。本篇与诗篇五十三篇的内容和字句大同小异,诗人怀着先知先觉的心志,悲愤痛责那些不信有神的无神主义者为愚顽人。其实这等无神主义并非始于近代,早在以色列的时代,已有些不惧怕神的无神主义者;换句话说,这种无神主义的人,是无世无主。因此,保罗引用这篇诗上的话,证明普世人类都在罪恶之中(罗三10〜18)。这篇诗可分为四段: (一)愚顽人的心语(1节) 诗人说:「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这里给我们看见,愚顽人不是在人面前说口头上的空言,乃是心里存着实恶。圣经提到愚顽人时,并不是指生来头脑愚钝无知的人,乃是指不信神、否认神的傲慢人。先知以赛亚将愚顽人与贤明人作一对照说: 「愚顽人必说愚顽话,心里想作罪孽,惯行亵渎的事,说错谬的话攻击耶和华。」(赛三十二6由此可见,诗人所指的愚顽人,不只是不信神的无神主义者,也包括那些高谈没有神存在的无神论者。按「愚顽」这句话的语根,是指「凋谢」之意,就是说人若没有连繋于生命的源头之神,他们就宛如枯叶凋谢,不久就衰落。无怪乎圣经说:「愚顽人说美言本不相宜」(箴十七7);诗人祷告说:「求你救我脱离一切的过犯。不要使我受愚顽人的羞辱。」(诗三十九8)「耶和华啊,仇敌辱骂,愚顽民亵渎了你的名,求你纪念这事。……神啊,求你起来为自己伸诉!要纪念愚顽人怎样终日辱骂你。」(诗七十四18、22) (二)愚顽人的证实(2〜3节) 圣经记载说:「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却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都没有。」为甚么神要从天垂看世人呢?因为世人的生活行动,都是神所要察看的(诗十一4 ;伯三十四21〜22 ;代下十六9)。因此,在挪亚的时代,神观看世界, 见世界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却败坏了行为(创六12)。在亚伯拉罕的时代,神仍然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 果然尽像那达到祂耳中的声音那样(创十八21)。当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难堪的时候,神就对摩西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也听见了 ;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出 三7〜8)。 (三)愚顽人的作为(4节) 经文记载说:「作孽的都没有知识吗?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并不求告耶和华。」这里给我们看见,无神主义的愚顽人,第一步就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他们一方面忘记了神、不敬拜神;一方面又实行恶事,变为污秽。保罗写罗马书的时候,引用诗人在这里的话,证明世人都在罪恶之中(罗三10〜12)。 愚顽人的无神主义,既然不承认有神,因而必然的,「他 们吞吃我〔神〕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按「吞吃我的百姓」, 乃是恃势凌人压迫榨取百姓之意。这些人宁愿取不义之财过奢侈的生活,却不愿向神献上祷吿。诗人在这里所说的话,是痛责当时腐败堕落的祭司,请参看先知书说明(何四6〜9 ;玛二7〜8)。今天的传道人,应当引为鉴戒。 (四)愚顽人的结果(5〜6节) 圣经记载:「他们在那里大大地害怕,因为神在义人的族类中。你们叫困苦人的谋算变为羞辱;然而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这两节经文告诉我们,愚顽人的结果是失败的,因为5节说:「他们在那里大大地害怕,因为神在义人的族类中。」这是神起来为祂的百姓伸冤的时候,「那时,祂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诗二5)。愚顽人以为神不追究他们的行为,其实乃是神宽容他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人若藐视祂的怜悯,就必受祂可怕的刑罚(诗五 十21〜22 ;太二十二7)。无怪乎希伯来书的作者说:「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十31)不过约翰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约壹四18)「你们叫困苦人的谋算变为羞辱;然而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6节)诗人在这里首先责备愚顽人任意行事,他们以为没有保护义人的神,所以他们叫困苦人的谋算变为羞辱。「然而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神既是他们的避难所,是他们的力量,是他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四十六1);神既是他们的力量,也必成为他们的岩石,成为他们的山寨,是他们的盘石,是他们的盾牌,是拯救他们的角,是他们的高台(诗十八1〜2)。 (五)诗人的愿望(7节) 圣经记载说:「但愿以色列的救恩从锡安而出。耶和华救回祂被掳的子民那时,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关于「救回被掳的子民」有两种解释: 其中一个解释为被掳的人「归回」(参西二8) :大卫在本诗最后的一节,表明他有先见之明,知道恶人将要掳掠神的百姓, 然而神必亲自来救回他们,那时全国的人都要欢喜快乐。总而言之,诗人感叹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横行霸道,到了完全绝望的地步。他体会到以色列的救恩要从神的圣城而来,他相信当神让以色列人从苦境中转回来之时,他们就要唱得胜的诗歌了。 「救回祂被掳的子民」,另一种解释为「从苦境中转回」(伯四十二10)。不只是选民这样等待,连所有受造之物都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等着主耶稣再来将罪恶的咒诅挪去(罗八19〜23)。到那时再没有说没有神的愚顽人了。 那时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赛十一9)。 ―― 杨浚哲《诗篇选读》 愚顽人(十四1~7)(台北灵粮堂) 本篇与诗篇五十三篇略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顽人不是指愚笨无头脑的人,而是指故意不听神、不靠神、不敬畏神的人。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人最大的愚顽就是否认至高者的存在。在愚顽人的心「没有神」,所以生活就可以为所欲为,毫无准绳,行为败坏,没有良善(1〜3节),剥削别人(4节),至终将过一种充满战惊、没有平安的生活(5节)。他们从错误的观点出发,整个人生的方向和判断跟着迷失,他们越聪明,所做的愚眛决定就越多。 人类总以为可以用比神更好的方法管理这世界,但他们不会如愿以偿的。因为这世界仍然属于神,神从天上垂看世人(2节),祂在义人的族类中(5节),祂帮助义人(6节),祂已为弱者确立保障。祂要从锡安而出,救赎被掳的子民,义人要欢喜快乐活在神的救恩中(7节)。 愚顽人,不要神管理他们的一生,他们的结局是败坏、没平安;顺服神的生活却是有保障,有着永远的快乐。你我要做甚么选择呢? 默想 我是否愿意让神来管理我的生活?我顺服神的管理吗? 回应 亲爱的主,我愿将我的一生交由你管理,也愿世人脱离愚顽,能以寻求你,顺服你。 愚顽人(十四篇1~7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篇诗篇一开始就提到愚顽人,什么样的人是愚顽人呢?有人也许觉得那些智商低的人是愚顽人,那些没有学问的人是愚顽人,然而诗人告诉我们怎样的人是愚顽人呢? 第1节说:心里说没有神的人是愚顽人。保罗在罗马书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接着保罗也说,不相信有神的人是「愚拙的人」!神虽然看不见,但借着奇妙的受造之物,我们必定能知道有一位神!正如当我们看见一间房子,虽然我们看不见造它的人,但我们必定知道有一位造它的人,因此心中说没有神的人真是愚顽人。感谢神!知道有神的人比那世上许多自认为智商过人、学识丰富,但却不承认有神的人,更有智慧! 第2节及第4节告诉我们不认识神的人是愚顽人。我们不仅承认有一位神、知道有一位神,我们也应当竭力来寻求认识祂,正如箴言所说的:「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这世上有许多的学问、知识、聪明,然而认识神才能使我们有真正的智慧,认识神让我们明白人活着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这岂不是最大的智慧吗?认识神也让我们更明白我们当如何面对人生各样的遭遇、如何战胜罪恶,这岂是世上的知识能给我们的呢?但愿我们都作一个认识神的智慧人! 第3节让我们看见不敬畏神的人是愚顽人。那些知道将来要面对审判,以致走在正路上、努力行善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第5~7节我们看见真正的聪明人就是那些投靠神的人、以神为避难所的人。因为只有神才是最可靠的,一个懂得倚靠神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必因神而快乐、欢喜! 回应:主啊!谢谢祢给我认识祢的聪明。主啊!我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我要不断地追求认识祢、我要敬畏祢、我要投靠祢,这便是我的聪明! 祷读:箴言九章10节 10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在不信的世代中持守信仰(诗14篇)(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帮助我有属天的眼光,以致在这不信的世代中,仍能持定我的信仰。 诗篇十至十三篇都是探讨义人受苦、恶人得势这问题,当人没有看见所谓的报应,恶人就更猖狂,而义人的信心就会受到冲击,这篇诗篇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在不信的世代中仍持定信仰。 大卫一开始就描述恶人的情况,「愚顽人」(1)不是指人智商的高低,乃是指那些目中无神、敌挡神的人。「没有神」也不是指那无神论的思想,古时是没有真正的无神论者,这是指到人以为神是不会插手过问人的事情,此乃一种「实际的无神论」(practical atheism)。特别当人见到世上好像没有所谓的报应时,就认为神对世间一切不闻不问!但诗人却马上从世上的观点转移到天上,耶和华实在是察看人生活行为的(2~3)。恶人除了违背神的律法外,他们还欺压义人,他们行恶并非不知道是非黑白,因为人心中都有神所赐的良知(参罗2:15),人作恶是因为人心中的「愚顽」。然而诗人再次将「镜头」转到天上。神是在祂子民中,并且是他们在困苦中的避难所和帮助(6)。诗人在第7节表明他的心愿,「被掳」不是指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历史事件,这是指义人的生命像被囚禁在这世界中,而诗人盼望神子民的生命得到释放,以致能得着真正的喜乐。 我们面对信仰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无神论的思想,乃是人认为神和信仰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无关,这是一种「实际的无神论」。当人的恶行没有「实时的报应」,人就觉得一切都可随心所欲而不会有甚么后果。今日不少基督徒受到这种思想影响,以致信仰与生活抽离。求神帮助我们看见神是在天上垂看世人,特别是祂子民的行为,叫我们对神有敬畏的心,并且知道祂行走在基督徒中间,成为我们的帮助,也成为我们的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