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三十四篇短篇信息 目录: 投靠耶和华的人有福了(杨震宇) 应时常颂赞主(刘锐光) 危机应变备忘录(陈家强) 欢乐的住在神的美善里(朱韬枢) 诗篇中十字架的救恩与经历(林三钢) 主恩的滋味(三四1~22)(台北灵粮堂) 投靠神的人有福了!(三十四篇1~8节)(台北基督之家) 敬畏神的义人(三十四篇9~22节)(台北基督之家) 敬畏神的福气(诗34篇)(香港读经会) 投靠耶和华的人有福了(杨震宇) 钥句: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 背景:《诗篇》第三十四篇为大卫所作。本篇的标题说明此篇是大卫在亚比米勒面前装疯,被他赶出去,就作这诗(撒上二十一10~15)。大卫为逃避扫罗追杀,逃到非利士迦特王亚吉那里。由于非利士人原来是大卫的仇敌,若不用特别的计谋,定将被他们杀害。大卫就靠装疯而离开迦特王亚吉之后,逃回到伯利恒西南12英里处,以拉山谷里的亚杜兰洞,本篇诗可能就是在此洞中完成的。本篇诗共有二十二节,是照希伯来文写诗法写的,每一句要按希伯来文22个字母顺序写成,被称为「离合诗体」的诗篇。大卫在危难时靠装疯而得脱困境后,思想自己在最需要的时候,蒙神保守、引导,使他不至灭亡,得脱离一切的患难,不禁发出颂赞。 提要:本篇是大卫感恩的见证诗,因他深深体会到凡投靠耶和华的人便有福了。在这首感恩诗里,大卫首先以赞美神并呼吁众人当称耶和华为大;然后,他见证神拯救的经历,并宣告投靠祂的人有福了;最后,他劝勉众人一同来寻求与敬畏神,必蒙神保护、拯救。全诗分为二段: (一)投靠主的人蒙福(1~10节)――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 (二)勉励人投靠耶和华(11〜22节)――凡投靠祂的,必不至定罪。 钥节:【诗三十四8~10】「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祂,因敬畏祂的一无所缺。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 钥点:本篇我们看见大卫虽然信心动摇,因投靠耶和华,使他经历享受主恩的滋味,而见证神的良善,并劝勉他人一同来寻求与敬畏神。大卫在危难时,虽然靠装疯而得脱困境后,但思想自己在最需要的时候,却蒙神保守、引导,使他不至灭亡,得脱离一切的患难,因而不禁发出颂赞,感谢神的作为。大卫虽多次在困苦、恐惧中,但神每次都施恩怜悯他;而无论伤心痛悔和多有苦难,凡投靠祂的人,祂也都施恩拯救。 今日钥节提到「投靠祂的人有福了。」大卫为了逃脱扫罗的追杀,就尝试投靠非利士人。谁知在这过程当中,他出于恐惧,在仇敌面前装疯,被逐出境,后又逃到亚杜兰的山洞。这事件在大卫的人生里显然并不是英勇或光彩的一页。可是他回想,那时他处于一个无处凄身的景况下,而感到自已是一个困苦人、伤心人、痛悔人。他惟有投靠耶和华,呼求祂的拯救,而神就救他脱离了一切的困难。当大卫投靠耶和华后,享受到了主恩的滋味。他就向人见证,敬畏祂的人一无所缺;寻求祂的人一样好处都不缺。因为「投靠祂的人」:(1)得享长寿、美福 (12节);(2)神眼目的看顾和听他们的呼求(15,17节);(3)必脱离一切患难(17〜19,22节);(4)不至定罪(22节)。「投靠他的人」是何等有福! 本诗极其宝贵,诗中有许多神的应许:「凡仰望祂的,便有光荣」;「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垂听」;「敬畏祂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敬畏祂的一无所缺」;「寻求耶和华的,甚么好处都不缺」;「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祂的耳朵,听他们的呼。」;「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亲爱的,这里每一个应许都是多么的真实,更是你能支取和经历的。 「我寻求耶和华,后来我知道,是祂寻求我,祂感动我的灵去寻求祂;救主啊,不是我去寻找,不!是我给祢寻得了!」――佚名 默想:当大卫投靠耶和华后,享受到了主恩的滋味。亲爱的,你是否尝过「主恩滋味」呢?你曾否经历投靠主的人真是一无所缺呢? 祷告:神啊,投靠祢的人有福了!因信靠祢甚么好处都不缺。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应时常颂赞主(刘锐光) 大卫曾经历过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曾落难他乡并且装疯,成为羞辱,才能得脱险境。在这情况下,大多数人会自怨自艾,怨天怨地,更可能从此对神怀疑。但是,大卫却仍赞美主,并且要别人与他一样,时刻的,从心底里,喜乐地颂赞主(v.1-3)。 二. 因神供应敬畏祂的人 (v.9-17) 三. 因神靠近义人 (v.18-22) ―― 刘锐光《诗篇默想》 危机应变备忘录(陈家强) 标题指明撒母耳记上二十一章10至14节为本诗的处境。大卫逃避扫罗,遁往非利士中」),因为外邦人知道大卫非池中物,遂把他作为头号人质。大卫惟有装疯才得脱身。如果我们只看撒母耳记的史料,便以为是人的狡计成功。但是回想其中的过程,大卫说实情并非如此:逃亡得脱的秘诀,在于他曾「寻求耶和华……困苦人呼求」(4-6节)。聪明才智并不能叫人逍遥,一切皆因神「救我……救我」(4-6节)。 本诗也是局部的字母诗(参导论):每缺一个字母,接着的字母便重复两次。人生的患难不容易分类,事实上很难预计患难来势和方式。但本篇的故事要告诉读者应付危机的基本步骤。 全诗分成两部分:1至10节是从经历上学会的教训,以大卫的见证为骨干,并作结论;11至12节是真理的阐明,讲出如何处理人生,面对危机。 第1-2节 一心一意,不断赞美 「时时」:即使在亚比米勒的监视之下,人的最佳回应是「称颂」(并非运用巧计)。如此行乃是肯定造他之主的荣耀,祂才是值得「赞美」和「夸耀」的,就是值得我们倾心赞美主。这个信息切合「谦卑人」,就是身处人生低谷的人。 第3-6节 为神的荣耀作见证 祷告得着应允,因此蒙拯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4节)──这并非只适用于大卫,因为「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5节);他们「必不蒙羞」:仰望神是永不会叫人失望的。大卫有这种体验也不是特别的事,他是作为「困苦人」来「呼求」神,便蒙「垂听」(6节)。 第7-10节 所学的功课 只有当人对神的经历建基于不易的真理之上,这种经历才有宝贵的价值,才能够造就别人。那么大卫又为何能有这样的经历呢?因为「耶和华的使者」与他同在,搭救他(7节)。这位使者曾向夏甲显现,向她讲到神(创十六1),而他其实也正是神自己(创十六13;参出三2、4,十四19、24,二十三20-21;士六21-22,十三21-22)。耶和华的使者常在重要关头出现,为要向神的百姓表明心意,而在旧约中,祂的出现同时有出神格在合一中同时有多重位格的事实。大卫的见证也可以是每一个人的见证,因为使者「安营」(住在流动的居所中与百姓同行止),搭救凡「敬畏他的人」。难怪诗人邀请人来「尝尝」,来「投靠」(8节),好经历神叫人一无所缺的应许(9-10节)。 第11-14节 美善生活的秘诀 「我要……教训」:这里锁定了下面的诗意,也是大卫一心想与别人分享的。首先,美好生活的第一个秘诀竟然是「禁止舌头」(13节),「离恶行善,寻求和睦」(14节)。诗人曾以狡诈手段,从阿比米勒的宫中逃出来,然而他要在此说,「敬畏耶和华」的人尊重大卫的教导和价值观。 第15-18节 克胜艰困的秘诀 困难愈大,祷告愈要加多,「义人」的呼求可蒙神救他脱离苦楚(17节)。这里「义人」与「行恶的人」相对比,可见前者的意思既是指与神和好的人,也是指实际上一心过公义生活的人。如此1.就上下文来说,义人的祷告大有功效:(15节,「呼求」),尤指「求救」;「呼求」(17节),在紧急之时的声音;2.但是主必「靠近伤心的人」(18节)。「靠近」如近亲那样亲密的关系,不仅是就近身旁来安慰帮助,乃是如有切肤之痛(利二十一23;得二20,三12)。 第19-22节 蒙拯救的秘诀 这几节圣经大可以视作「近亲」的批注。实质上,「义人」(与神相安,作为公义,19节)并不保证免受灾难(「多有苦难」),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主必靠近这样的义人,而且要「救他脱离」(19节)和保护(20节)他,与我们并肩拒御仇敌(21节),祂更愿付出任何的代价来帮助我们(「救赎」,22节上,三十一5),作我们的避难所(22节下)。 ―― 陈家强《诗篇研究讲义》 欢乐的住在神的美善里(朱韬枢) 我们来看三十四篇,欢乐的住在神的美善里,现在你注意四个东西。第一个,神给你环境,祂要来成全你。第二个,神暴露你,祂要来制作你。第三个,神给你话,祂要来坚固你。然后第四个,神说,「这一切啊,还是我最好啊!」所以,这段话结束在耶和华的好。 第三四篇是大卫在迦特王亚吉面前装疯,被赶出来以后所作的诗(撒下二一)。也许那时,他已经逃到了亚杜兰洞,亚杜兰洞就是避难所或安息之地的意思。 这时,他一面看见众民歌颂的不可靠。那些歌唱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的人,也没有人理他。当他被斗争的时候,有谁管他?一面他又看见,那与他一同受膏的王,就是扫罗,要来除灭他。另外一面,他也看见外邦权势的狭窄,也没有路。百姓因为他的帮助起来歌颂他,「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这个道讲得真好,他的供应真是强!」但是到后来,唱歌跳舞的那些人,没有一个跟他的,跟他的人都是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这都跟我们的情形差不多啊!我们有谁敢荣耀的宣告说,「感谢赞美主啊,我们有路了!」不!我们都是没有路的,都是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但是我们都在主里来在一起了。感谢赞美主!荣耀归给神!大卫虽然经历了这一切,然而他却能在亚杜兰洞得着安息。 这位为着祂的见证在祂的慈爱里制作大卫的神,一面叫他看见只有主才是美善的,所以他说,「你们要尝尝,便知道耶和华是美善的;」(8),另一面带领他认识即或他有基督十字架受苦的经历:神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20,约十九36),他在受苦的过程里向神有寻求(3),有仰望(5),有呼求(6),有投靠(8);他自己也经历了患难(17)、伤心(18)、灵里痛悔(18)以及苦难(19);但是神救赎祂仆人们的魂(22)。他仍然时时称颂耶和华,他的心赞美祂,他的心因耶和华而夸耀(1~2)。 三十四篇(大卫在亚比米勒面前装疯,被他赶出去,就作这诗。)第一节,「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告诉撒母耳记的作者,不要把装疯的事写上去,这太丢脸了。但是圣经也把它写下来了。一面我们看见大卫好像很羞惭的逃到亚杜兰洞;另一面,来跟随大卫的人又是一班失丧落迫的「乌合之众」,这真是叫人觉得奇妙。所以你读这个诗篇的时候,你会感觉会特别深,「主啊,这样的一个人却能这样的来称颂你,这样的经历却叫他向神有何等的赞美。」诗人里面觉得,「现在我逃出来了,我要时时歌颂耶和华,赞美祂的话啊,必常在我的口中。」「常」就是不断的意思。我要不断的会赞美神。 第二节,「我的心必因耶和华夸耀;谦卑人听见就要喜乐。」第三节,「你们和我当称耶和华为大,一同高举他的名。」第四节,「我曾寻求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第五节,「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蒙羞。」第六节,「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垂听,救我脱离一切患难。」这里他说「我寻求,我仰望,我也呼求。」第七节,「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虽然是他装疯逃出来的,他却说,「唉呀,都是神的怜悯哪!若不是神的怜悯的话,我逃不出来了。」好像大卫有一个认识「我想想啊,也不是装疯的问题,也不是不装疯的问题,也不是逃不逃的问题,也不是洞的问题,也不是谁跟我的问题。都不是。」因为,跟着他的这些人,都是心里愁苦的,欠债的,逃难的。每个人来都是他的担子。 当这些人来投靠他了,他突然说,「你们要尝尝,便知道耶和华是美善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换句话尝尝主,便知道祂是美善。他能在这里说,「我告诉你啊,我这装疯逃跑是没有什么好光采的;讲起我这个流唾沫在胡子上,也很丢脸;讲起我那个写字在门板上,也很丢脸。我好像也不会信靠神,我什么都没有。但是我愿意告诉你,我的主更是好啊!」所以就说,「你们要尝尝主啊!」不是尝尝主恩,乃是尝尝主自已,恢复本译作,「你们要尝尝,便知道耶和华是美善的」。我们若是尝过主是美善的,我们就要宣告说「主啊,你真是太好啦,主啊,我愿意把一切都给你,主啊,地上没有一个比你更美更善的了,主啊,你何等甘甜哪!」 这里的美善就是好处,记不记得在第十六篇第二节,「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所以三十四篇第八节也可以翻作「你们要尝尝主,便知道他就是那个好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弟兄啊,认真说,这一篇的重点就是这一节。神先给他看见,「这些环境」,然后再跟他讲,「这就是你」,然后再跟他讲,「我是借着我的话,叫你与我同死同活。」末了神就说,「你要尝一尝我啊!在你跟随我的路上,在你往下走的路上,在你要来的年日里,你要作一个尝我吃我的人哪!你要尝尝我,吃一吃我啊!你便知道我多好啊!」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要尝尝主,便知道他是美善的。 从第九节到第十八节,中间这一段话,是诗人复杂情绪的发表,也是诗人尝过主的美善之后的发表,第十八节,「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这的的「伤心」也可翻作心碎,耶和华靠近心碎的人。这说出,在主这样深的带领里,无论是临到他的环境,无论是给他看见他的所是,无论是要他与主同死同活,还是叫他尝尝主自己,主都要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一个跟随主的人,必定是一个常常心碎的人。为着教会的情形,他心碎;为着弟兄姊妹的情形,他心碎;为着他自己的情形,他心碎;为着神的权益在地上不得开展,他的心碎;为着神的旨意不能通行,他的心碎。」当他这样在神的工作里,来与神同工的时候,他就说了,「耶和华啊,你是靠近那些心碎的人哪。」 他又说「拯救那些灵性痛悔的人。」谁是灵性痛悔的人呢?是那些心碎的人,记不记得,路加福音记载,「法利赛人在殿里自言自语的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那里的别人就是指着那远远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宽恕我这个罪人」的税吏(路十八10~13);他就是心碎的人。所以诗人在这里说,「主啊,你要怜悯我,怜悯我们哪,我是个心碎的人。」 第十九节,「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第二十节,「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这不就是讲主耶稣了吗?(约十九36)「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说出大卫整个人的生命,是在神的保守里的。第二十二节,「耶和华救赎他仆人的魂;凡避难于他的,必不至定罪。」这些诗真丰富!我真是劝弟兄们,如果主给你们时间,有恩典,你们要好好进入这些诗的丰富,然后告诉主,「主啊,我一定要叫这些诗成为我的经历。我不愿意作一个有许多道理的人,我愿意作一个在你面前,对你有深刻神圣经历的人。」求主怜悯我们。阿们。(韬) ――朱韬枢《诗篇中的神圣经历(卷一)》 诗篇中十字架的救恩与经历(林三钢) (贰)诗篇三十四篇─ 因敬畏神而得神的拯救与供应 大卫在亚吉王面前装疯,被赶出來(撒上二十一 13~15) 引言 大卫写诗篇第三十四篇的背景,正紧接着第五十九篇。大卫获得扫羅王的儿子约拿单的帮助,确知 扫羅王定意要殺他,他不能不逃。他知道他不能躲在扫羅王管辖的境界内,但他又无处可逃。在绝望中 惟一可去的地方,是西边非利士人的境内,为此他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那知亚吉的臣仆对亚吉說:『这 不是以色列国王大卫么?……大卫殺死万万么?』大卫听見后,心中极其害怕,又无路可走,所以只得 改变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要知道人若想要装疯是很不容易,且内心非常痛苦的。但即使如此, 他仍被亚吉王赶逐出去。 诗篇第三十四篇题目注解是『大卫在亚比米勒面前装疯,被赶出去,就作这诗。』我们如果仔细讀 其中内容,就会发现这篇诗不是他刚被赶出去时所作的,而是他被赶出去,逃到犹大的旷野亚杜蘭洞时 才写的(撒上二十二章)。 那时有四百人从各城出來,投奔到他那里,而这些人都是「受窘迫的,欠债的,心中苦恼的」,說 明这不是一班良善分子,却是作惡的,在原有城池不能再居住的。如果是我,我决不敢接纳他们,怕他 们很快就会把我殺掉。然而大卫却接纳他们,不仅供应他们生活所需要,还教导他们。如第九,十节所 记:『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无所缺。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甚 么好处都不缺』等等。我们不难明白,在旷野地区,最缺乏的是糧食。大卫能养活他一家人已不容易了, 如何能养活四百多人呢。他们在旷野日子一久,就能分辨野兽吼叫的声音。有些是狮子在吼叫。有些是 豺狼在吼叫,听到狮子的声音,知道是少壮狮子或是老衰狮子。而吼叫的声音还能分辨出來,是获得獵 物时欢呼的声音,或是挨饿的声音。每当大卫听見少壮狮子忍饿喊叫的声音时,就对这班人說,連凶猛 像少壮狮子那样,还会缺食挨饿,但你我敬畏神的人,蒙神及时的供应,甚么好处都不缺。经过大卫多 次这样教导,这班四百人改变了过來,成为大卫的勇士,以后同心协力,帮助大卫,使他胜过多方仇敌, 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度。 我们如果明白这篇诗篇所产生意想不到的果效,就必须明白大卫在作这篇诗时内心的感受。他教导 的内容是「敬畏神而得神的拯救与供应」,但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乃是他经歷了十字架的死和復活所带 下的心情,或者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心情都是他经歷了十字架的死,和復活而显出神的丰盛和大能。 内容 本篇诗内容可分为三大段落: 一 呼吁人和他一同称颂神(1~3) 『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我的心必因耶和华夸耀;谦卑人听見,就要喜 樂。你们和我当称耶和华为大;一同高举耶他的名。』 一开始,大卫先說明他自己是『时时称颂耶和华……』他根据自己的经歷,呼吁那班投奔他的人, 也一同起來称颂神。我们既知道他当时被亚比米勒王赶出來,住在犹大旷野亚杜蘭洞时的情况,真意想 不到他的心情是这样超脱,又是高昂,毫无忧闷下沉的样子。其实我们如果阅讀一些属靈伟人的传记, 也常会发现相似的情形。这些情形给我们看見一个宝贵的見证,他们都满有十字架死和復活的经歷,才 显出令人羡慕的表现。 二 向人作見证(4~8) 大卫想要教导这班人,冀望他们改变,他所用的方法乃是先对他们作見证。第四节起到第六节他都用第一人称:「我」。这正是主耶稣復活后,教导并嘱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道时所用的方法:『……要在耶 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見证。』(徒一 8) 。 『作我的見证』原文是『作我的見证人』,主耶稣不是要门徒到各地用口传讲道理,乃是用生活來作見证人。我们稍为用理智思想一下,也 会明白,如果主的恩典没有在我们产生正实的功效,那末我们如何能教导帮助人呢? 大卫所作的見证并不简单。他不光有享用神恩待的经歷,他的经歷还是相当丰富,且有多种不同的 内容,为此他的見证不仅明亮还很丰富。就是因有丰富的内容,才能有效的帮助多种不同软弱的人。 (一)祈求神蒙神应允而脱離患难(4~6) 『我曾寻求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救我脱離了一切的恐惧。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 蒙羞。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垂听,救我脱離一切患难。』 1 寻求神而脱離一切恐惧(4) 2 仰望神而脸上消除羞辱(5) 3 呼求神而得脱離一切患难(6) (二)敬畏神而得神的保护与搭救(7) 『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 (三)呼吁人來尝尝主恩的滋味(8)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三 教导神的圣民(9~22) 大卫先作完自己的見证,接着他教导这班人。请注意,他称这班人是「耶和华的圣民」,好像有违 真情。其实他的态度是說出他的内心有相当确定的把握,不管这班人的以前是如何?相信神仍有能力将 他们改变过來。 他的教导有二个重点: (一)当敬畏神,就一无所缺(9,10) 『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无所缺。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 的甚么好处都不缺。』 (二)当遵行那敬畏神的道 1 当弃绝惡言和诡诈的话(12,13) 『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诡诈的话。』 2 当離惡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必蒙神看顾(14~17) 『要離惡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耶和 华向行惡的人变脸,要从世上除灭他们的名号。义人呼求,耶和华听見了;便救他们脱離一切患 难。』 3 当带着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仍投靠神,必蒙神搭救(18~22) 『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離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連一根也不折断。惡必害死惡人;恨惡义人的,必被定罪。耶和华救赎他仆人 的靈魂;凡投靠他的,必不至定罪。』 这一段有二句非常特别又宝贵的话语,第一,在十八节大卫提起「伤心的人」,「伤心」原文该译作 「破碎的心」;第二,在十九,二十节說『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離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 头,連一根也不折断。』 我们先看第二句。『他一身的骨头,連一根也不折断』使徒约翰记载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那班 犹太人非常阴险,要求彼拉多打断钉在十字架之人的腿。他们用的理由是『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 架上』,其实真正的理由是想将主耶稣的腿打断,用以证明主耶稣不是义人。羅马兵丁不明白犹太人的心 计,看見主耶稣已经断气了,就没有将祂的腿打断。约翰特别指出,这是应验诗篇上的话(约十九 31~ 36)。大卫确是被圣靈感动,在一千年前就预言这件事了。 我们回头來看第一句:『耶和华靠近破碎之心的人』,我们知道「破碎的心」这句话是大卫在第五十 一篇认罪的诗篇中所用的。那时他承认他竟犯了极大,极羞耻的罪,他虽在神面前深切的悔改,也蒙到 神的赦宥,但他感到今后无颜活在神面前,因为他知道他有罪孽,是本性变为邪惡的人,以后仍会再犯 他自己也认为太败坏的罪。今后他在神面前一直带着一颗破碎的心。 他这种心情是我们可以了解的。但是,诗篇第三十四篇的背景,大卫只是受迫害的,他没有得罪任 何人,何以还带着「破碎的心」呢?他这样說法,可能是为那班投奔他的人而說的,他们原是惡人,现 在已伤心的悔改了。然而我们讀到下一句,「他一身的骨头,連一根也不折断」就知道前一句不是为他们 而說的,大卫乃是說出他自己心情感觉的话,这样才有可能在一千年前就将弥赛亚的事预言出來。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破碎的心」这句话,不是单因自己的败坏邪惡的。我们外面犯罪的行为,不过 是将内心原有的,表现出來而已。我们感到伤心,绝望的乃是我们这个人!这个人是已经无可救药了, 如果神不施拯救,并继续保守,我们是毫无指望可言。为此就一直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而活。 感谢神,祂叫主耶稣降世成为一个人,不仅在十字架上替我们受死,担当了我们该有的惩罚,祂更 是与我们聯合,将我们这个败坏的人与祂一同钉死了,使我们今后活着的,不再是自己,乃是基督在我 们里面活着。诗篇第三十四篇正說出大卫有了十字架死和復活的经歷,才显出神大能的作为。 ―― 林三纲《诗篇中十字架的救恩与经历》 主恩的滋味(三四1~22)(台北灵粮堂) 这是一篇脱险后感恩的见证诗,诗的背景记载于撒母耳记上廿一章11〜15节。全诗以赞美神,并呼唤他人一同加入开始(1〜3节),然后见证神的良善,并邀众人同享主恩(4〜10节),最后勉励会众敬畏神(11〜22节)。 大卫尝过主恩的滋味,知道神是美善的。主恩不仅能耳闻、知道,而且可以品尝、经验,如诗篇卅六篇7〜8节,「神阿,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他们必因你殿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我们可以在神的慈爱中吃喝饱足。 因着神是美善的,敬畏信靠祂的人可以一无所缺(9节),寻求祂的一样好处都不缺(10节);但要享受美福(12节),必须敬畏神,如何敬畏神呢?在此教导我们要: 1.管制口舌(13节); 2.离恶行善(14节); 3.追求和睦(14节)。 敬畏神的人,他们必蒙神赐福: 1.长寿享福(12节); 2.神听他们求(15,17节); 3.神救他脱离祸患(17〜19,22节); 4.不至定罪(22节)。 主恩的滋味是甘甜的,主所赐的福乐是丰满的,是世人所羡慕的,但这一切宝藏,必须循着敬畏神的道路走上去,才能寻见。 默想 我渴慕亲尝主恩的滋味吗?我是否学习常敬畏神? 回应 亲爱的主,我乐意成为敬畏你,寻求你的人,好叫我能多尝主恩的滋味,常享属天美福。 投靠神的人有福了!(三十四篇1~8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8节大卫说「投靠神的人是有福的」!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大卫写这篇诗篇的背景记载在撒母耳记上二十一章,大卫为了逃避扫罗的追杀,所以他来「投靠」迦特王亚吉,之后,就在亚吉王可能会出卖他的危机时刻,大卫借着「装疯」的巧计而被赶出来,逃过了一劫,因此当大卫作这篇诗篇时,他很深地感受到: 一、 「投靠人」是没有保障的!大卫的一生经历过许多的苦难,许多仇敌的追杀,而他也不断经历「投靠人」是不可靠的,他曾请求他最好的朋友约拿单帮助他,也曾请求他的属灵导师帮助他,都无济于事,连他拯救过的基伊拉城,他帮助过的人,都出卖他,他也曾逃到异国求助,但每次都是灰头土脸的继续逃亡的生活,因此大卫深深地感受到「人的不可靠」,人心的险恶! 二、 大卫他虽然尝尽了「人不可靠的滋味」,他也尝到了「主恩」的滋味!也许大卫能想出「装疯」的巧计,是神给他的智慧,因此他在被赶出来的时刻,心中却充满赞美、感恩与喜乐!他尝到投靠神真是有福的滋味!他经历到神在他恐惧时,救他脱离一切的恐惧(4节);他经历到仰望人会羞愧,但仰望神的必不羞愧(5节)!他经历到了人没有保护、搭救他,但当他呼求神时,神的使者就安营保护,搭救他,救他脱离一切患难(6、7节)!他经历了人心是何等的险恶与无情,但神却是何等的美善(8节)! 但愿我们也都来投靠祂,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投靠祂的人真是有福的!」 回应:主啊!我要来投靠祢,尝一尝祢恩典滋味,以至于我能与大卫,与众人一同称祢为大! 祷读:诗篇三十四篇8节 8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 敬畏神的义人(三十四篇9~22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篇诗篇诗人不断提到「敬畏神」(7、9、11节),也不断提到「义人」(15、17、19、21节),敬畏神的义人是神所喜悦的「圣民」(9节),敬畏神的义人一样好处也不缺(9、10节),是得享美福的一群人(12节)。但愿我们就是那敬畏神的义人!而诗人在此也教训我们怎样的人才是「敬畏神的义人」。 敬畏神的人是「勒住自己舌头」的人(13节):言语是人最需要留意的部份,雅各书中提到,人若能勒住自己的舌头,就是一个完全人,因此一个真敬畏神的人,必须是一个禁止舌头不出恶言,不弄诡诈的人!但愿我们都因为敬畏神,因为知道神喜悦我们用舌头来赞美祂,用舌头来说造就、安慰、鼓励人的话语,以至于我们能勒住自己的舌头! 敬畏神的人是「追求和睦」的人(14节):我们从使徒约翰的书信中,明白神的心意乃是「若我们不能爱看得见的弟兄,就不能爱看不见的神!」真实认识及经历神的爱的基督徒,必定以爱待那看得见的弟兄姊妹!因此追求和睦的人才是真实爱神,敬畏神的人!弟兄姊妹们!你真知道真正的敬畏神不是很会读经,祷告,敬拜神,而是去追赶和睦吗?但愿我们因为明白神要我们追求美好的人际关系,以至于我们面对冲突时,我们成为「主动」、「积极」去解决冲突的基督徒! 敬畏神的人是「灵性痛悔」的人(18节):一个敬畏神的人不是常故作刚强样子,而是一个承认自己的软弱,常为自己的罪灵性痛悔的人!你是一个常常承认自己软弱的人吗?你常常为自己的软弱痛悔吗? 回应:主啊!我愿学习勒住自己的舌头,也愿意更注重和睦,主动积极追求和睦,也愿我常为自己的灵性痛悔,因为我知道这是敬畏祢之道! 祷读:诗篇三十四篇18节 18 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 敬畏神的福气(诗34篇)(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帮助我在每时刻中,看见你的同在和掌权,以致我能凡事谢恩,得享在你里面的平安。 这是一首感谢诗。诗人在困难中经历了神的拯救后,向神献上感恩和赞美,并且借着自己的经历来帮助神的子民投靠神,过敬畏神的生活。这诗的背景是大卫在亚比米勒面前装疯,被他赶出后所作的。当时大卫在逃避扫罗王的追杀,在无处躲藏之际,只能逃到仇敌非利士人的地方,却被人发现了行踪,他在情急智生下装疯才得以脱离险境。大卫那时的处境实在是危险万分,他内心有很大的恐惧(4),但在危难中,大卫定意寻求神,因而经历到神奇妙的拯救。 这诗篇让我们看见如何处理恐惧,当人的目光只注视困难的环境,而让「困难」进入心中时,人自然就有恐惧。但当人在困境中看见神的同在和眷顾,他就能经历出人意外的平安(「有光荣和脸必不蒙羞」,5)。大卫在信心中,看见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祂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7),因此他就能脱离恐惧的捆绑。人如何才能「见到」神的同在呢?人需要有敬畏神的心,敬畏神就会不怕人的威吓(参彼前3:14-15)。 当大卫经历神的拯救后,便呼唤神的子民来投靠神,尝尝主恩的滋味,并要立志过敬畏神的生活,因为敬畏神的人必然蒙福,甚么好处也不缺(10)。敬畏神的人在言语上是诚实和洁净的,并与人有和好的关系。敬畏神的人虽有苦难,但必蒙神的保守,连一根骨头也不折断(20)。 有一首诗说到忧虑和恐惧对人所带来的伤害:「叫人衰老的,是我们的忧虑和恐惧,而不是工作的苦辛。忧虑和恐惧缩短我们的寿命,让很多人的自传写到一半就停。给生命套上枷锁的,是我们的忧虑和恐惧,而不是操作的艰辛。」其实人人都知道忧虑和恐惧的坏处,问题是人靠自己是无法做到无忧和无惧的,因为在生活中,人总是会面对困难和冲击,但基督徒靠主却能得胜,只要我们学习凡事谢恩,就不会受惧怕和忧虑所困扰。人如何才能凡事谢恩呢?只要你看见神的同在和掌权,就能在任何处境中向神感恩。因此敬畏神的心带来感恩,而感恩带来的是喜乐和平安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