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三十七篇短篇信息

 

目录:

义人蒙福,恶人失败(杨震宇)

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吴主光)

产生在扩大里的观察(朱韬枢)

义人必承受地土(三七1~15)(台北灵粮堂)

选择生命的道路(三七16~26)(台北灵粮堂)

你当等候耶和华(三七27~40)(台北灵粮堂)

见人作恶时()(三十七篇1~11()) (台北基督之家)

见人作恶时()(三十七篇1~11()) (台北基督之家)

主承受地土的秘诀(三十七篇12~26)(台北基督之家)

义人的看见(三十七篇27~40)(台北基督之家)

当等候耶和华(37)(香港读经会)

 

 

义人蒙福,恶人失败(杨震宇)

 

钥句:以祂的信实为粮

背景:《诗篇》第三十七篇是大卫智慧的训诲诗。本篇是字母篇,每隔一节就以下一个希伯来文字母写成的离合体诗(acrostic psalm)。每字母有两节,除了2934383940节等有些微变化,其余的都合规律。根据25节描述,这篇诗是大卫年老时所写的。大卫一生受了不少的苦,此时对于世事的沧桑多变与神的永恒不变,已有深刻的体验。在这首诗里,他用许多箴言谚语来劝勉义人要信靠耶和华,耐性等候祂。祂要使他们承受地土,不用因恶人而烦恼,而恶人必从地上被剪除,因为神的公义必然显明。

提要:本篇是大卫赞美神的慈爱与信实的祷告。大卫以智慧教导人认识义人必蒙福,恶人必失败的训诲诗。在这篇诗中,他从多年的经历,教导人虽不解恶人何以亨通,仍应信靠神;然后,他警告恶人必要灭亡,自作自受;最后,他描述义人迟早会蒙福,认定了救恩出于耶和华。全诗分为三段:

()信靠耶和华的祝福(111)――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以祂的信实为粮;

()恶人遭致灭亡的审判(1222)――被祂咒诅的,必被剪除;

()义人的道路和结局(2340)――耶和华帮助他们,解救他们因为他们投靠祂。

钥节:【诗三十七35】「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实为粮;又要以耶和华为乐,祂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钥点:本篇我们看见大卫撰写这一诗篇的主要目的是劝勉人要倚靠耶和华,信靠祂是信实、公义的;故不要看恶人亨通兴旺,而心怀不平;并要耐性的等候耶和华终必有好结局,因恶人必被剪除。他一再重述义人必承受地土(91118222934)。这一篇诗给我们什么重大的教训?那就是恶人与义人的结局全然不同。因神决不撇弃祂的圣民,而使正直人、和平人、义人有好结局,必蒙保护拯救。因此,我们要细察、观看人的结局,而不是过程。约伯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伯一1,四十二1217)

此外,大卫在此诗中,三次强调:「不要心怀不平」,因为这些不平,都于事无补,只会让自己陷入嫉妒、苦毒的光景中,甚至堕入试探和罪恶中。他三次提到:「要倚靠耶和华」,因为神必扶持、赐福、立定、搀扶、恩待、保佑、抬举、帮助、解救。旧约的「倚靠」与新约的「信」的意义相近,是没有疑惑全心信赖神。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恶劣,撒但如何嚣张,你是否仍倚靠祂、等候祂呢?

今日钥节提到「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交托」希伯来文,直译为「辊」,就像卸去一个担子(书五9);但常用来作「交付」(箴十六3),或「信托」的同义字(诗二十二8)。大卫在年老时,回想他的一生,向我们述说神是怎样一位值得他信靠的神,并劝勉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的生活。因为神必会成全、保护、善待那些倚靠祂的人,并且使他们承受地土,满足地得享受神所丰盛的平安。司布真说的好,「这给我们看见当我们把无论甚么重担真正交托,或者从我们手中辊到他手中的时候,祂立刻就工作;祂并非将要工作,或者或许工作,乃是就工作——现在就工作。真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重担——忧愁的重担、难处的重担、物质需要的重担、工作的重担等等——都交托祂,祂必现在就替我们工作。」你是否将生活的一切的事,包括家庭、事业和财产,以及一切的忧虑(彼前五7)和一切的不平…都全然「交托」、辊、卸给神呢?

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18151873) 一生将生命献给蛮荒落后的非洲大陆。他为了拯救许多黑人的灵魂,吃尽无数的苦头。在非洲大陆传道的生涯中,他历经毒虫的疫灾,被饥饿所侵蚀,并且被野兽和野蛮人所折磨,他的胸部留着被狮子咬伤的一排齿痕。在壮年时,有人形容他满脸胡须,牙齿脱落,形销骨立,面容枯槁。一八七三年五月一日早晨,他被发现跪在小床旁过世了。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受了怎么多的苦,仍不丧胆呢?他每一天都会重复地念第5节,「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是神的旨意,叫我每天倚靠祂。祂也吩咐我 不要失去信心。可是,哦,我多么愚蠢,在没注意的时候,竟弃掉我的信心,背上我的忧虑。」──白尔达

默想:大卫见证以祂的信实为粮,又要以耶和华为乐(34) 故他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祂 (7)亲爱的,你人生的焦点是否放在神身上呢?你生活态度是以什么为依据呢?无论遇上多少困难,你是否仍能完全安息、放心地信靠祂,并坚定持守对主的信心,忍耐等候祂的时间到来呢?

祷告:神啊!教导我学习以祢的信实为粮,以祢为乐,将我的事交托祢,并倚靠祢。因祢是信实的,必能保守我、扶持我,也必按祢的美意成全诸事。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吴主光)

 

大纲:

 

(一)  不要为恶人心怀不平(37.1-37.11

1.        义人要安于靠神为善(37.1-37.6

2.        恶人成就不过是片时(37.7-37.11

(二)  观看神的保守作为(37.12-37.33

1.神保守义人不为恶人所害(37.12-37.17

2.神扶持义人以少胜多(37.16-37.17

3.神保守义人的日子得以长久(37.18-37.20

4.神保守义人有余,可以借给人(37.21-37.22

5.神保守义人的脚步不至仆倒(37.23-37.24

6.神保佑义人的后裔永久安居(37.25-37.29) 

7.神赐义人智慧不致滑跌(37.30-37.31

8.神保守义人直到审判台前(37.32-37.33

(三)  观看到结局为止:(37.34-37.40

1.        细看恶人与义人的结局(37.34-37.37

2.        义得救,恶人灭亡(37.38-37.40

 

释经:

 

(大卫的诗)

1.根据37.25「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我们知道这诗是大卫年老时的作品。大卫一生传道,在「恶人必遭报」这个课题上有过许多讲章,现在他回想自己的人生经验,将过往这方面许多篇讲章综合起来,写成这篇教导人不要为恶人道路通达而心怀不平的《诗篇》。原来义人变成恶人的主因,是心怀不平;义人在软弱中,会偶然短视,看见恶人的道路通达,于是思想就好像来到「善恶的三义路口」,很容易拣选走恶人的路,为要得恶人所得的利益,以致自己也变成恶人。

2.读者若要明白这篇诗,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捉紧它的分段结构」,明白每一段的重点是甚么。如果忽略这方面,就会感到段段相似,无从明白其中的思路了。所以笔者建议读者必须先看明并稍为记忆一下上述的大纲,然后才细读下文的注解。

 

一、不要为恶人心怀不平(37.1-37.11

 1.义人要安于靠神为善(37.1-37.6

37.1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37.2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

1.大卫开宗明义就带出大主题说:「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这主题的性质天然地将「义人」和「恶人」做一个比较.所以在这第一段,大卫先劝勉「义人要安于靠神为善」;下一段就论及「恶人成就只不过是片时」。但在这第一段的开始,大卫先指出「恶人快被割下枯干」,作为一个「引言」性质的开场白。这个开场白十分重要,因为它的重点在于劝勉读者将眼光放在「将来的结局」,这是胜过心怀不平的主要关键。

2.「作恶的」和「不义的」,表面上看来都很聪明,能以快捷的方法取得「眼前」许多成果他们不顾伤害到别人和公理,也不相信神「将来」会主持公平的报应。因此,心里不坚固的人会被他们的成果吸引着,内心就会出现许多挣扎,考虑要不要效法他们行恶、怀疑神将来是否真的会主持公平报应。所以,这不是单单关系目前利益这么简单,还关系是否相信神存在、神是否绝对公正良善、神是否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神会不会追究「这么小的事」……等问题。严重一点的来说,人若在这些问题上跌倒,是不能得救的。

3.所以心怀「不平」的人,开始时先对神埋怨、怀疑、和不信任;心里「嫉妒」的人,是对恶人所得的利益、产生强烈的羡慕,以致心中开始寻找下一个机会,要比恶人更快先夺得成果。这样的人,开始时未必是这样,但由于内心暗暗的羡慕、于是就渐渐酝酿而形成;这人一步一步远离公义,渐渐与恶人看齐。大卫认为,要趁着这心里不坚固的人、还未作出最后犯罪的决定之前,快快教导他如何摆脱这种思想,不然就不堪设想了。

4.大卫认为,要挽救这样的人,最重要是教他们不要看恶人「眼前」的成果,乃要看他们的「人生价值」不过如「草」或「菜」,一旦「被割下」,「结局」就是「枯干」。事实上,一切属灵追求的秘诀都在于「放眼永恒」,如果只看目前或今生,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了(林前15:19)。所以保罗说:「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8

 

37.3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37.4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37.5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37.6他要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

1.为了劝勉读者不要看恶人的现况,大卫在这里说明公义的神、必会对义人生活四方面作出公义的响应:

第一、若靠神行善,神必以信实为粮养活我们(37.3);

第二、若以神为乐,神必应允我们所求(37.4);

第三、凡事交托神,神必成全(37.5);

第四、只要行公义和公平,神必使我们高升得荣耀(37.6)。

请注意,这四点是有进程的.由「行善而活」、「祈求应允」、「交托成全」、以致「高升得荣」。现在让我们逐点分析:

2.第一点:「行善」在原文是“good work”(做得好),这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责任。但大卫认为,做得好也不能单靠自己,还要凡事倚靠耶和华。至于「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意思是,只要靠神凡事做得好,神是信实的,必定赐福给你所居住的地,使你的地出产足够的粮食、供养你。所以这第一点是劝勉我们要安心行善,凡事靠神尽量做得好,生活所需,就不用愁了。

3.第二点:「又要以耶和华为乐」.意思是,生活凡事以讨神喜悦为乐,这样,神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意思是,你乐于讨神喜悦,神也乐于讨你喜悦;你求甚么,神都赐给你.叫心想事成、凡事顺利、得心应手。

4.第三点:「你的事」在原文其实是「你的路」,反而上一点「你心所求的」是指「你的事」。所以这里所说:「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应该是「当将你的前途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意思是,神不单叫你现在心所求的得到应允,连你前途所挂心的事,只要你倚靠他,他都会成全你。

5.第四点:是形容这样一生凡事倚靠神,最终神会「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意思是,你不要羡慕恶人目前行恶的成果,其实你行义和行公平,将来的成果更大、更荣耀,如同正午时分的阳光,人人都看见和羡慕。

当然大卫在这里所形容的、是光明正大的成果,远远胜过恶人现时所得的小小利益。但是,论到义人最终的结果,《圣经》的确这样预言说:「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12:3)所以这里所说的「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也是形容义人将来复活被提到天上,得着各种大小荣耀的赏赐。通常《圣经》用「得冠冕」、「与主同作王」、「在天国里为大」……等来形容我们在天上所得的赏赐,其实严格来说、这些都是借用地上的人所能了解的事物来形容而已.天上灵界的赏赐应该是地上所没有的、是难以形容的。若要形容,我想最贴切的形容,应该是「各人得不同程度的荣耀」。就如保罗形容我们将来身体复活,说:「或有人问、死人怎样复活,带着甚么身体来呢?……神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有天上的形体、也有地上的形体;但天上形体的荣光是一样、地上形体的荣光又是一样。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林前15:35-43)保罗的意思是,各人忠心行义所得的荣耀,如同天上大大小小的星一样.越忠心的仆人,得越大的荣耀。所以我们不要羡慕恶人所得的属地利益;我们所羡慕的,却是「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2.恶人成就不过是片时(37.8-37.11

37.7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达的和那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37.8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37.9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

1.反回来比较恶人的成就,大卫指出,他们的成就只不过是「片时」(下文37.10)。但是,人总是心急的、眼光短小的,所以大卫劝勉读者要「默然」倚靠耶和华,要「耐性」等候他.意思是「放长双眼,看永恒、不要看目前」。

2.「默然」与「耐性」是很好的形容词,前者是劝勉人不要因恶人的成就而「发言埋怨」;后者是劝勉人不要因神报应恶人的行动似乎缓慢而「烦燥不安」。要知道,神有神认为适当的时间,短视的人不应以自己的时间观念,来批判神的行动。神训练人的信心,往往就是训练他们学会配合神的时间观念,相信到了神认为适当的时间,一切应许就会实现。

3.目前,恶人似乎「道路通达」,和「恶谋成就」,其实神要利用恶人来报应恶人,所以不得已也要让他们享受暂时的「通达」和「成就」。就如《圣经》说:「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箴16:4)又例如,神兴起巴比伦大帝国和尼布甲尼撒王,目的是要借着他来惩罚以色列中的恶人。神利用完了,就立即将巴比伦大帝国消灭.所以巴比伦大帝国从兴起至灭亡,只不过是短短八十多年时间而已;神却纪念肯悔改的以色列人,叫他们在世界末日之前得以复国,和成为强盛。所以神对尼布甲尼撒王说:「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但4:25

4.大卫警告那些不能「默然」与没有「耐性」的人,倘若因恶人心怀不平,心里的「怒气」就会无法「止住」,这样的「忿怒」在他们里面会造成败坏,无法「离弃」(摆脱),最终就会效法恶人一样「作恶」。大卫指出,如果义人像恶人一样作恶,义人就变成恶人,神会将他们一并「剪除」。所以大卫劝勉这样的人,最紧要是「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让这样的怒气在自己里面酝酿成「作恶」的动力。读者会希奇,这义人原不喜欢恶人的,所以看见恶人道路通达,就生出忿怒;为甚么后来他自己也会像恶人一样作恶呢?答案是,他的忿怒有一部份是向神发的,认为神不应该让恶人的道路通达.至于他自己也作起恶来,因为他要抗议神不公平。其实深入一层研究他的内心世界,他里头隐藏着贪恋恶人行恶所得到的利益和好处,心中暗暗在想,神不报应恶人,也会同样不报应我;我何不趁这个机会,快快得着摆在目前的利益和好处,免得让恶人独占?如此看来,这跌倒的义人所犯的罪,比恶人所犯的更甚.因为他认识神比恶人认识神更深;他得罪神也比恶人得罪神更厉利,受的刑罚也相应更重。

5.但大卫安抚那些肯「默然」和有「耐性」的人,如果能「等候」耶和华,就是等到神所认为适当的时间来到,神必使他们「承受地土」。所谓「承受地土」,意思是目前似乎恶人争赢,得了地土.但神的时间来到,神会为义人伸冤,从恶人手中夺回地土,还给义人。本诗多次提到「承受地土」(参37.11, 37.22, 37.29, 37.34),可见「承受地土」是古时人们主要争取的利益。

6.想到「承受地土」,我们就想起亚伯拉罕和以撒。当时,亚伯拉罕住在南地,非利士人的王亚比米勒夺了亚伯拉罕的妻,又夺了他所挖的一口水井。后来神警告亚比米勒,他才将亚伯拉罕的妻和水井还给亚伯拉罕,并且起誓立约,承认那井是亚伯拉罕所挖的。(创21:25-32)可是,后来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又住在南地,并在那里耕得一块地,有一百倍收成,且成了大富户.非利士人嫉妒,就来霸占了他的地,又将亚伯拉罕所挖的水井填满了土,以撒却让给他们。但以撒又在别处挖得活水井,非利士人又来霸占,以撒又退让。之后以撒又在别处挖得活水井,非利士人又来霸占。这样,非利士人一连多次抢夺以撒的地和井,神却大大赐福给以撒.非利士人的王亚比米勒看见了,又来与以撒立约,说:「我们明明的看见耶和华与你同在,便说:不如我们两下彼此起誓、彼此立约。使你不害我们、正如我们未曾害你,一味的厚待你、并且打发你平平安安的走.你是蒙耶和华赐福的了。」(创26:28-29)可是,我们读以色列的历史就知道,非利士人长期欺压以色列人,侵占他们的地土。结果怎样呢?神藉大卫征服他们,得了他们的地,他们以后都不能再强盛起来了。这就是主耶稣所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5:5)所谓「温柔的人」,也就是大卫所说、「默然」和「耐性等候耶和华」,不会为恶人「心怀不平」和心中积存「忿怒」的人。

 

37.10还有片时,恶人要归于无有;你就是细察他的住处也要归于无有。37.11但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

1.大卫认为,「还有片时」,恶人就要归于无有了。到底「片时」有多长呢?这很难说,因为神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彼后3:8)。就如《启示录》所形容的,历史上有极多神的仆人冤枉被杀,他们的灵魂在祭坛下发出呼声,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神就回答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启6:10-11)这里给「片时」下一个定义,就是等到地上所有神的仆人都一同被杀,就是等到世界末日为止。那时,敌基督的大迷惑运动,成功迷惑一切住在地上的人,叫他们拜敌基督的像;敌基督自己又得以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到那时,神才给他们伸冤.一方面叫他们一同复活被提,在天上赐给他们白衣穿上,表示承认他们是公义的,他们被地上的人控告和杀害,是冤枉的;另一方面,神又叫天使倒下「神大怒的七碗」,就是发生在地上的「大灾难」,报应地上的恶人。所以,当第三位天使把碗倒下来,「江河与众水的泉源、就变成血」之时,掌管众水的天使就说:「昔在今在的圣者阿!你这样判断是公义的.他们曾流圣徒与先知的血、现在你给他们血喝.这是他们所该受的。」祭坛中也有声音说:「是的,主神、全能者阿!你的判断义哉、诚哉。」(启16:4-7)当第七位天使倒完他的碗,地上就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以致那巴比伦大城(即大淫妇)也裂开和沉没,天上就出现全体群众唱歌赞美神,说:「哈利路亚.救恩、荣耀、权能、都属乎我们的神.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因他判断了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仆人血的罪、给他们伸冤。」(启19:1-2)这是说,最终神的时间来到,恶人就得到当得的报应.但是要等候「片时」,就要以神的时间观念为准,不能以我们的时间观念为准。

2.大卫在此特别提及「恶人要归于无有;你就是细察他的住处也要归于无有」,意思是要强烈地比对上文所说,「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指出恶人自己归于无有,连他所住的一点点地土也归于无有;但「谦卑人」却「承受地土」,并且还「以丰盛的平安为乐」。这里所说的「谦卑人」(原文是“anav”,英文钦定本通常译为“meek13次,“humble5次,“poor5次,“lowly2次),其实应该译为「身份低微的贫穷人」.因为经文的写法,是为要与霸占地土的恶人形成强烈的比对;并且恶人的结果,与这个愿意等候耶和华、身份却低微的贫穷人,也是形成非常强烈的比对──恶人自己和他的住处都归于无有;但这贫穷人却承受地土,又从这地土中得到「丰盛」(农产)和「平安」(生活),生活得非常「快乐」。这样强烈的比对,造成很强烈、很有力的劝勉──何须为恶人的道路暂时通达而心怀不平呢?只等「片时」,一切不平的现象就都得到公平的报应了。

 

二、观看神暗中的保守作为(37.12-37.33

 1.神保守义人不为恶人所害(37.12-37.17

37.12恶人设谋害义人,又向他咬牙。37.13主要笑他,因见他受罚的日子将要来到。37.14恶人已经弓上弦,刀出鞘,要打倒困苦穷乏的人,要杀害行动正直的人。 37.15他们的刀必刺入自己的心;他们的弓必被折断。

1.上一大段论及「不要为恶人心怀不平」;从这里开始是另一大段,论及「神保守义人」的「八大作为」:第一、「谋害不成」;第二、「扶持义人」;第三、「日子长久」;第四、「施舍富裕」;第五、「脚步稳固」;第六、「福及后裔」;第七、「公平智慧」;第八、「保守到底」。读者可注意到,这八样作为是有进程的。神的「保守作为」十分奇妙,英文称为“Providence”,意思是神在历史上的干预行动,叫神的预旨得以成就。正如保罗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试想,如果神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至高、至善、至大、至圣的神,怎可能有本事叫历史上每一件事发生,都依照神的预旨来成就呢?因此,人如果因为恶人的道路通达而心怀不平,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大相信这位神能以干预历史,叫历史达成他旨意。

2.这里,大卫先讲论神第一个保守作为,重点在「平安」。大卫指出,恶人心中所「谋」、心中的「恨」、形于「咬牙」,在神看来都是可笑的,因为神早就预知、恶人终必失败。「他受罚的日子将要来到」,意思是,恶人终必得到当得的报应。这是说,神看每一个事件,都能由开始看到终结;恶人所谋的,只不过是事件的最初阶段而已,却以为自己可以作恶来成就一切,实在妄想可笑。

3.至于神的报应作为,大卫又形容,当恶人已经「弓上弦,刀出鞘」,作恶似乎顺利成功、并且到了最危急,快要打倒「困苦穷乏的人」(即无能为力的人)、要杀害「行动正直的人」(即被恶人冤枉的人)的时候,神的奇妙作为就彰显出来了──神叫他们的刀「刺入自己的心」,他们的弓「被折断」.意思是瓦解了他们的势力,叫他们自害己命。

4.这是说,神不用亲自出来与恶人争战,只叫恶人所作的、自害己命就够了。神一向尽量隐藏自己,又常常在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之时才采取行动;并且所采取的行动,还不是自己的行动,乃是借用恶人自己的行动,叫恶人自害己命。这一切、都是为要给恶人最后悔改的机会,好叫他受审判之时,无话可说。再者、这一切也是为要试炼义人的信心,叫义人清清楚楚看见神作为的奇妙,义人就大大赞美神,归荣耀给他。

5.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多,例如:「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一切东方人一同来攻击以色列人,神使士师基甸带领三百人大喊:『耶和华和基甸的刀』,敌在梦中醒来,就自己杀自己。」(士7章全);但以理也是这样.当其他总督总长要求王将但以理掉在狮子坑中的时候,结果他们自己反被掉进狮子坑中(但6章全);以斯帖的故事也是这样,哈曼造了一个大木架要杀害抹底改,结果自己被挂在其上。(斯9章全)……。

 

2.神扶持义人以少胜多(37.16-37.17

37.16一个义人所有的虽少,强过许多恶人的富余。37.17因为恶人的膀臂必被折断;但耶和华是扶持义人。

1.这是神保守的第二个作为,重点在于「扶持义人」。大卫形容说:「一个义人所有的虽少,强过许多恶人的富余.」意思是说,从表面上看来:1)义人只剩下一个,很孤单;恶人却众多,形成庞大的势力;2)义人失势,藉行义所得的很少;恶人却成功,并且因行恶而得的绰绰有余。可是谁会想到,当恶人的势力发展到最强盛的时候,他们最有力的「膀臂」竟然会「折断」;但耶和华却「扶持义人」,意思是,耶和华的「膀臂」成了义人的「膀臂」,力量无与伦比。

2.或问,恶人的「膀臂」为甚么会无缘无故地突然「折断」?这里所说的「膀臂」,并不是真膀臂,而是形容恶人藉以争夺更多利益的「势力」.这「势力」可能是指恶人的政治优势、或藉行贿而得的机会、或瞒天过海的不法行动……。这样的「势力」本是很脆弱的,一旦被揭发,就会全盘失败崩溃。神往往就是这样,叫历史上许多阴谋,在一夜之间全然败露;又叫义人的义行得到扶持,显出神隐形的「膀臂」常在公义的事上得胜。

3.这一点使我们想起主耶稣被耶路撒冷公会诬告,最后大祭司将主钉在十字架上,一切都似乎是大祭司和公会得势。但是,神却叫主复活,升天,并且因着被钉,而成功吸引万人来归主。正如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太12:17-21

 

3.神保守义人的日子得以长久(37.18-37.20

37.18耶和华知道完全人的日子;他们的产业要存到永远。37.19他们在急难的时候不致羞愧,在饥荒的日子必得饱足。37.20恶人却要灭亡。耶和华的仇敌要像羊羔的脂油(或译:像草地的华美);他们要消灭,要如烟消灭。

1.这是神保守的第三个作为,重点在「日子长久」。不错,因为恶人陷害的缘故,义人会有「急难的日子」、「饥荒的日子」.但耶和华「知道」他们的「日子」,意思是,他们所遭遇的各种「际遇」,神都知道.这些都是神所准许的。这些「急难」和「饥荒」之所以发生,其实为要证明他们是「完全人」,又证明他们的产业不会因而失去,因有神保存到永远。没有这些苦难,他们的「完全」根本不能显露出来。再者,神准许的「急难」不用怕,因为神会叫义人「不致羞愧」,意思是,义人坚持行义到底,决不会在恶人面前被讥笑.因为「急难」结果化为「平安」、义人的义却证实是对的。神准许的「饥荒」也不用惊慌,因为神会保守义人在饥荒的日子仍然「得饱足」,就是当众人都不得吃之时,义人却得到奇妙的供应,不致饿死。

2.至于恶人,大卫形容他们「却要灭亡」,「如烟消灭」。经文中的「脂油」一词,原文是没有的;原文反而有“Precious”(宝贵一字);「羊羔」一词,原文是“kar”,《和合本圣经》为译「羊羔」有10次、译为「撞城锤」有3次、译为「驮篓」、「草场」、「宽阔的草场」各一次。所以「像羊羔的脂油」这句话,有不少译本译为「像宝贵的草地」,也有不少译本译为「像宝贵的羊羔」。但考虑到下文的平行句形容「他们要消灭,要如烟消灭」,所以这上一句也应该译为类同的意思才对.为此、笔者赞成译为「像献羊羔脂油之时所冒的烟消灭」。我们参考雅各书形容恶人消灭,说:「你们的生命是甚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4:14)相信雅各说这话,是引用大卫这篇诗中的这句话来形容。这样,我们看见大卫将义人和恶人比对,义人的日子要永远长存;恶人的日子非常短速,如同「烟」一样,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4.神保守义人有余,可以借给人(37.21-37.22

37.21恶人借贷而不偿还;义人却恩待人,并且施舍。37.22蒙耶和华赐福的必承受地土;被他咒诅的必被剪除。

1.这是神保守的第四个作为,重点在于「施舍富裕」。当恶人沦落到异常缺乏,以致要向义人借贷,之后又没有力偿还的时候,义人反而承受地土、且从地土里得丰富,以致有多余的,可以施舍给人,恩待人。

2.如果义人不会这样看,却看恶人借了而不偿还,感到非常不平,又向神埋怨,他的义,就变成恶了。义人借给人之时,应存不指望人偿还的心态,就当施舍给人,和恩待人好了,因为神也恩待自己.这样,恶人若不偿还所借的,也会快乐。所以主说:「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太5:39-42)主所说的这个恶人,很明显是每况愈下了──先是很有威势地打人的脸;继而诬告人,夺去人的里衣;之后又以一等公民身份来欺负二等公民,强逼他陪自己走一里;但是,神的报应来了,这恶人就有了缺乏,竟然前来求义人。最后,恶人沦落到要向义人借。相反,我们又明明的看见义人越受欺负、越丰富,以致恶人打他、也打不倒;夺他里衣、不介意连外衣也由他拿去;义人不但有能力陪恶人走一里,也有能力陪他走二里;恶人缺乏的时候,他能不断的给与、不断的借出,可见他一切的损失,神不断的偿还,而且叫他更丰盛。

3.最后,大卫指出,「耶和华赐福的」,结果「承受地土」;「被耶和华咒诅的」,结果「被剪除」。大卫认为,分辨义人恶人,不但看他们进展情况,最后还要看他们的结局,才能看到一切都在乎耶和华。耶和华若赐福,谁也害不到他;耶和华若咒诅,任何恶人都要灭亡。

 

5.神保守义人的脚步不至仆倒(37.23-37.24

37.23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37.24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或译:搀扶他的手)。

1.这是神保守的第五个作为,重点在于「脚步稳固」。大卫形容义人一生都不会「全身仆倒」,因为他们走在神所喜爱的「道路」上,神保守他们的「脚步」立定,不致「全身仆倒」。请注意,神这样保守,条件必须是义人拣选耶和华所喜爱的「道路」.人若拣选恶人的路,神就不会这样保守他了。

2.「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条件也相仿,人必须拣选神所喜爱的道路,意思是真心决志跟随主到底、才能永远得救。不错,义人会失脚,我们虽然因信主而重生得救,但我们仍然居住在这个「败坏的肉体」之中,因着肉体仍未改变,我们就有偶然软弱犯罪的可能了。只要我们不是故意拣选犯罪,我们的软弱都是值得原谅的,神也乐于挽救。《圣经》指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来10:26-27)请注意、故意犯罪是没有救恩的。根据摩西的律法,赎罪祭和赎衍祭都是为「误犯」的(参利4:2, 13, 22, 27, 5:15, 15:26, 27);从来没有一种赎罪祭,是为故意犯的罪而设的。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罪人祷告,求神赦免那些钉他的人的时候,所提出的理由也是「因为他们不晓得」(路23:34).意思是,他们以为钉死的,是一个冒充神的儿子的耶稣而已;如果他们晓得耶稣真是神的儿子,就不能为他们的罪代求了。希伯来书又说:「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来6:6

3.拿彼得三次不认主为例,不错,彼得曾经对主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但这只不过是知识上的认识,而且认识得仍未够深,因为没有想到神的儿子也会失败被捕,甚至会被判处死刑.所以他的信心摇动了。如果他真的明明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他就不致会跌倒到如此地步。但他里头爱主的心仍是真诚的,不然,他为甚么会跟随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呢?所以彼得这样跟随主,虽然软弱,所拣选的路、还是神所喜爱的路,主可以为他祷告,叫他不致于失了信心。亦即是大卫所说,「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当时鸡叫两遍,主又回头看他,这就是主「手搀扶他」的意思.他就出去痛哭,向主悔改了。

 

6.神保佑义人的后裔永久安居(37.25-37.29

37.25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37.26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37.27你当离恶行善,就可永远安居。37.28因为耶和华喜爱公平,不撇弃他的圣民;他们永蒙保佑,但恶人的后裔必被剪除。37.29义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

1.这是神保守的第六个作为,重点在于「福及后裔」。大卫为强调神会保守义人,就以自己一生的观察为例,指出自幼年至年老,从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神不但保守义人一生,还保守义人的后裔,叫他们世世代代蒙福,只要义人和他的后裔肯拣选神所喜爱的道路。但是,这只不过是大卫个人的观察而已,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律.所以,我们看见主耶稣所说的故事,指出「拉撒路」这义人竟然在财主的门前讨饭,甚至饿死。(路16:20-23)为甚么呢?因为主要用「拉撒路」来揭露灵界的秘密.他虽然死了,却在亚伯拉罕的怀里得着安慰;财主却要在阴间里受痛苦。《约伯记》所记载非常丰富的辩论内容,就是义人是不是一定不会遭遇灾难?约伯三个朋友力力证明确实是这样,约伯却为自己辩护说:「鉴察人的主阿!我若有罪,于你何妨;为何以我当你的箭靶子,使我厌弃自己的性命?」(伯7:20)其实义人受苦,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神将他交给撒但,为要证实这义人的义;同时又要借着这义人受苦的见证,安慰后来极多同样受苦的人。

2.约伯和拉撒路都只不过是「特例」,一般来说,义人和义人的后裔必得照顾,这是真实的。大卫指出,义人甚至可以「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意思是证实上文37.21节所说的,并且指出这样的福,可以延至后裔世世代代,都是这样。条件只是「当离恶行善,就可永远安居。」因为耶和华「喜爱公平」,义人的后裔一天行公平的路,一天「不(被神)撇弃」,他们也成了神所喜爱的「圣民」,就是与众不同,特别归向神、属于神的人民.他们要「永蒙保佑」。

3.所以,义人与恶人后裔结局很不同.恶人的后裔「必被剪除」;义人和他的后裔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大卫重复地说这句话,目的为要警告义人,千万不要因为心怀不平而变成恶人,不然,神应许的福就会断绝,他的后裔也要灭绝。或问,这种说法,会不会有矛盾之处呢?比方说,亚伯拉罕是义人,神就应许赐福与他的后裔;但他的后裔以色列人行恶,然则日后的以色列人,既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也是恶人的后裔,究竟他们会蒙福呢,还是会遭祸呢?答案是两样都会。以色列人行恶,神会公平地按他们的行为报应他们,叫他们亡国、分散天下、又被敌人用刀追杀,就如德国希特拉屠杀六百万犹太人一样。所以以色列人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联合国形容他们是「世上最悲惨的难民」。但是,他们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神还会向他们施怜悯;甚么时候,以色列人肯悔改归向神,神还是将应许给与亚伯拉罕的福,赐给他们.为此,联合国帮助以色列人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复国;并且我们从《圣经》的预言知道,将来主降临之时,以色列要兴旺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统治全世界。

 

7.神赐义人智慧不致滑跌(37.30-37.31

37.30义人的口谈论智慧;他的舌头讲说公平。37.31神的律法在他心里;他的脚总不滑跌。

1.这是神保守的第七个作为,重点在于「公平智慧」。上文指出,神「喜爱公平」,所以义人必定也「口谈智慧,舌头讲说公平」。「智慧」之所以与「公平」拉上关系,是因为心怀不平的人以为,恶人作恶、又可以道路通达,不如我也行恶,免得恶人独占利益。大卫指出,这不是真智慧,真智慧应该认定公平才有好结果;只看目前恶人道路通达的利益,是短视、是愚拙。

2.「公平」也是「律法」里头的大原则,因为所有法官按律法审判人,都是为求公平。例如主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启示录》告诉我们,将来神报应那个喝醉了圣徒的血的大淫妇,也是以此为原则,说:「他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他,按他所行的加倍的报应他.用他调酒的杯、加倍的调给他喝。」(启18:6)主又再论公平,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1-2)所以,这公平的「律法在义人心里,他的脚就不至滑跌」,因为知道恩待别人,神也会恩待他们。如果想不通,以为恶人行恶很有智慧,以致自己也决定作恶,神也就以恶来待这样的人了;能想通这一点而不敢行恶,这才是真智慧。

 

8.神保守义人直到审判台前(37.32-37.33

37.32恶人窥探义人,想要杀他。37.33耶和华必不撇他在恶人手中;当审判的时候,也不定他的罪。

1.这是神保守的第八个作为,重点在于「保守到底」。恶人由「窥探」,到「想要杀害」,以致采取「诬告」方式来借刀杀害义人,神都不让恶人成功.意思是由始到终,神都在保守.若没有神准许,恶人休想能作甚么来害义人。

2.当然,神若不将义人交在恶人手中,恶人不能有所作为;但这一点却不是千古不变的定律,神有时为要试验义人,也将义人交在恶人手中,结果义人被杀害的.主耶稣被公会诬告杀害,就是最好的例子了。所以这里所说的「审判」,应该也指义人被杀害之后,来到神面前受审判,神会为他们平反。基督徒必须相信,神能在今生拦阻恶人作恶害我们;即或不然,我们还要相信神在来生称我们为义。但以理三个朋友就是这样,他们对尼布甲尼撒王说:「尼布甲尼撒阿……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𨦼中救出来王阿!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阿!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3:16-18)请注意「即或不然」这句话,它表示即使被杀,仍然相信神,所以仍然不肯屈膝敬拜那金像。

 

三、观看到最后结局为止:(37.34-37.40

1.       细看恶人与义人的结局(37.34-37.37

37.34你当等候耶和华,遵守他的道,他就抬举你,使你承受地土;恶人被剪除的时候,你必看见。

1.在此,大卫指出观察的整个过程,就是:等候──>遵守──>抬举──>承受──>看见恶人被剪除。所以这句话的总意,是要义人忍耐观察神的作为,直到最后结局为止,才算为真有智慧。

2.这就是主耶稣预言圣徒受逼迫之时,劝勉我们所说的话──「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2)主预言及末世兆头之时,又说:「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0-13)许多人误会了「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真理,以为「只一次信」就可以「永远得救」.其实《圣经》的意思是,基督耶稣只一次献上自己,就成了永远有效的赎罪祭(来7:27, 9:12, 26, 28, 10:10, 12).但也要人愿意真心信才可以。所谓真心信,就是信到底,不能半途放弃。正如《圣经》说:「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来3:6)又说:「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来3:14)又说:「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亚伯拉罕既恒久忍耐、就得了所应许的。」(来6:11-15)因为「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罗1:17)意思是由信心开始,又用信心来维持,才能称义。所以,人若因为恶人的道路通达而心怀不平,以致自己也作恶,就从恩典中堕落,不能得救了。但义人不会介意恶人的道路暂时通达,乃会观察直到事情的结局为止。

 

37.35我见过恶人大有势力,好像一根青翠树在本土生发。37.36有人从那里经过,不料,他没有了;我也寻找他,却寻不着。37.37你要细察那完全人,观看那正直人,因为和平人有好结局。

1.在此大卫作一个见证,说:「我见过恶人大有势力,好像一根青翠树在本土生发。」他这话可能是指着扫罗王说的。早在大卫还是个看羊的童子的时候,撒母耳已经膏他,预言他要作王,因为神立扫罗为王,后悔了。然而,神并没有立即将扫罗的王位交给大卫,乃要等十几年时间,直到扫罗王被非利士人所杀,才将王位赐给他。在这十几年中,扫罗一直强盛得势,也一直追杀大卫,连曾经接待过大卫的祭司亚比米勒也不放过,竟杀死祭司全家八十多人,作恶多端。可是,大卫说:「有人从那里经过,不料,他没有了.」这是指扫罗被杀之后,有一个亚玛力少年人从扫罗的营中逃出来,向大卫报讯,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的追他。…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撒下1:6-10)大卫又说:「我也寻找他,却寻不着。」这是指大卫后来想要寻找扫罗的尸体,却寻不着,因为非利士人将扫罗的首级割下来,又剥了他的军装.又将扫罗的尸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后来有基列雅比的勇士,将扫罗从伯珊城墙上取下来、送到雅比那里、用火烧了(撒上31:9-12)。

2.大卫又见证说:「你要细察那完全人,观看那正直人.因为和平人有好结局。」这是指大卫自己。大卫称自己为「完全人」、「正直人」、并「和平人」,因为他追求完全(参太19:21, 林后13:9, 11, 3:15, 3:2),扫罗所指     控他的罪名,都是不真实的,并且他没有因为扫罗一直追杀他,就有报仇之心.反而多次想尽办法,要与扫罗和睦。虽然耶和华神多次将扫罗交在他手中,他也没有将扫罗杀死。第一次,扫罗进入山洞中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也在洞里头,跟随的人就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大卫就起来、悄悄的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但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他就对跟随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撒上24:4-6)第二次,大卫和亚比筛夜间偷偷进入扫罗睡觉的辎重营,扫罗熟睡、竟然全不知道。亚比筛对大卫说:「现在神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求你容我拿枪将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大卫却对亚比筛说:「不可害死他.有谁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而无罪呢?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撒上26:9-11)这样,大卫一直不肯报仇,一直饶恕扫罗,直到他被非利士人杀死为止。所以大卫认为自已「有好结局」,因为最终神将王位赐给他,并且应该永远不断人坐在他的位上,他的家也可以至于永久。(撒下7:18-21

 

2.       义人得救,恶人灭亡(37.38-37.40

37.38至于犯法的人,必一同灭绝;恶人终必剪除。37.39但义人得救是由于耶和华;他在患难时作他们的营寨。37.40耶和华帮助他们,解救他们;他解救他们脱离恶人,把他们救出来,因为他们投靠他。

1.这里大卫提到「一同灭绝」和「终必剪除」,就是论到最后结局了。当然,大卫看到扫罗和支持扫罗的都败亡了.但是这个结局若要得着全面应验的话,就必须等到「末世大灾难」和「主降临」之时,因为「末世大灾难」是神大怒的日子,要在最后一刻,一次过报应地上所有恶人,将他们灭绝。大卫称他们为「犯法的人」,保罗也称末世的敌基督为「不法的人」(帖后2:9),主耶稣也形容敌基督和假先知的工作,在末世时成功地迷惑普天下的人为「不法的事增多」(太24:12).但是到了最后,主耶稣降临、要用口中的气灭绝他、用降临的荣光废掉他。

2.大卫指出,义人「得救是由于耶和华」.这是指着末世大灾难来临之前,一切信主得救的圣徒都要复活被提,因为他们能忍耐到底,至死忠心;没有因着恶人(敌基督和他的同人)一直成功迷惑普天下的人,而心怀不平,以至对神怀疑。所以,他们被提到天上之时,就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启7:10

3.不过,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因着他们一直不信,他们不能在教会复活被提之时一同被提;他们却要留在大灾难中,最后才醒悟过来,发现敌基督的假冒,然后拆毁了敌基督的像,全体痛哭悔改归主。但敌基督还要派遣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屠杀了以色列全地三分之二的人,神的旨意为要「熬炼」剩下是三分之一的人.当他们向着橄榄山逃走,呼求神拯救他们的时候,地就裂开,吞了敌基督的大军,拯救了他们。这时,主耶稣也驾云从天降临,拯救他们,作他们的王。(参亚1314章)这就是大卫在这里所说:「(耶和华在)患难时作他们的营寨;耶和华帮助他们,解救他们.他解救他们脱离恶人,把他们救出来,因为他们投靠他」的意思了。

4.大卫劝勉我们,不要为作恶的道路通达,而心怀不平.但是,敌基督和假先知的大迷惑,就一直通达,直到世界末日.《圣经》形容敌基督全面成功通达的情况,说:「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他交战呢?又赐给他说夸大亵渎话的口.又有权柄赐给他、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兽就开口向神说亵渎的话、亵渎神的名、并他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凭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也把权柄赐给他、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启13:7)所以,要彻底地不为作恶的心怀不平,是不容易的,因为要「忍耐到底,才能得救」。但「智慧人」是有明白神永远计划的智慧,他们不看自己「外体毁坏」;却看自己的「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他们又认为所忍受的,是「至暂至轻的苦楚」,这样的苦楚若「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林后4:16-17

5.按这篇诗在《卷一》第五组诗串起来的信息来说,预言及以色列人回想自己在大灾难中不为那些与假基督勾引,出卖自己同胞的恶人,他们作恶却看来道路通达而心怀不平。当时、假基督一直以说夸大话的口来兴起和得势.《启示录》指出他们「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又「向神说亵渎的话,亵渎神的名并他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凭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也把权柄赐给他,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可以想象,那时持守信仰真道的圣徒,真不容易捱过去.所以经文指出:「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启13:5-10)所以大卫这篇诗形容、他们这样不为恶人心怀不平,乃坚持自己的纯正,耐心等候神而行善,终必得救.并且他们的公义必「在天上发光如星」。(但12:3

6.这(第 37 篇)论完「恶人恶道不可靠」之后,第 38 篇接续论及「亲友不可靠」,因为以色列人在大灾难中,连亲人也不支持他们,反而出卖他们、趁机攻击他们。正如主耶稣所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10:34-36 (第 39 篇)接续论及「财物不可靠」:当时、假基督想要称霸天下,就不惜发动世界大战,其中一个目的是为想要独占中东阿拉伯人的财富(但11:43).经文又指出:「凡承认他的,他必将荣耀加给他们,使他们管辖许多人,又为贿赂分地与他们。」(但11:39).然而、属神的人却没有羡慕这些恶人所得的财物.他们耐心忍等候神、求神免去他们的惩罚,恢服他们的力量。以上(第 38 39 篇)我们都略过了,没有详细与读者分享;我们却拣选了(第 40 41 篇)来详细研究.请读者继续细读下面的两篇诗。

―― 吴主光《诗篇精选研经亮光》

 

 

产生在扩大里的观察(朱韬枢)

 

第十一段 与基督同作得胜的见郑──神圣见证的工作()

 

  我们说到二十四篇的时候,你觉得应该停在那里;说到三十篇的时候,你也觉得应该停在那里;到三十六篇的时候,你也觉得应该停在那里,因我们已经在一处处的地方教会生活中,我们现在是在神翅膀的荫下,享受了恩主的肥甘,喝了乐河的水,得着了生命的源头,也在祂的光中见光。弟兄们,当你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你里面有一种的认知,主啊,一切都不可能更好了!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一切都不可能更好了!如果还有需要,就需要你更看见你是谁,需要你更看见主到底是谁。所以这里就产生了三十七篇。

  三十七篇叫做「产生在扩大里的观察」。换句话说,这个时候,他是满老练的,所以他也就写忠言了,哦,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生该如何。不知不觉,他在许多真实的话中间,也就加进了胡言乱语。所以必须还要有三十八篇,神说,「你说得太多了,我要来审判你!我若不来审判你,你就不知道你是谁。」三十七篇是他的观察,三十八篇是神来制作他,神制作的结果,就叫他产生了成熟。事实上,他已经相当成熟了。而这个成熟,也可以说,是他在那里见证他的一生。我相信,写诗的大卫,那时已经是相当年长了,因为他年长,他写了这样一首诗,诗里满了哲学的韵味。

  既然他这样成熟了,神就来带领他更深一点,为什么?好预备进入诗篇第二卷里去。换句话说,他现在才刚刚开头。弟兄们,你觉得你很成熟了,很丰富了,很有长进了,很有基督了,但是你要知道,现在才是诗篇的第一卷,你还需要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你还需要后面四卷。第五卷是整卷诗篇的总回顾,叫做上行诗。上行诗就是整卷诗篇经历的一个回顾,叫你感觉你好像是对的,又好像是不够的。

 

第三七篇:「这一篇是神为着祂的见证,在祂慈爱里,许可这位在生命里相对成熟的圣徒得了饱足和享受以后而有的陈述。这一篇是满了诗人的感觉,却又带着一种跟随主多年以后,在相对成熟里的观察。」一面他有很多的感觉,一面他又有生命的老练。他有他的老练,他也有他的观察。「诗人在这里因着喜乐与享受就产生了扩大。」你有没有注意,这一篇诗跟以前的味道不太一样。以前他里面好像有一股怒气,现在因为他饱尝遍地的肥甘了,喝过乐河的水了,摸着生命的源头了,也在光中不断的见光了,这股气就没有了。弟兄们,如果你在教会中有怒气,可以说你的基督不太够。

  这个时候,他有一种扩大了。他说,「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1)你看,他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他是说,「作恶的,你要审判他啊!」现在他说,「看透了,看透了,反正就这么回事!你不要为那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

  「他见证自己是信靠耶和华,又以祂自己为乐(34);他将自己的道路交托神,神就必成全(5)。」这是他里面的把握,他能说,「我跟随主一生了,因为我跟随主一生了,我愿意说,我把我自己的道路交托神,神就必成全。」

  「在他的观察里,他劝戒属神的人要耐心等候神,就必承受地土」(79)。他跟随主一生,走到末了,他发觉一件事,每一步都是错的,结果是对的。有的人每一步都是对的,结果是错的。哎,他说,「奇怪了,我这一生好像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怎么结果这么好啊?」所以他就说,「弟兄们哪,我劝你们要耐心等候耶和华,你就必承受地土啊!」

  他能说出神是扶持义人的,也知道完全人的日子(1718)。他明白他的软弱,他说,「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或作,搀扶他的手)。」(24)这个时候,他还是知道,「无论多老练,多成熟,我还是软弱的。哦弟兄们,这是我的心声,我还是一个需要神怜悯的人啊!」

  「他现在有了自己的观察,他说,谋害人的,必谋害自己(1314),大有势力的,必归无用(35),耶和华的仇敌必要消灭(20)。他的结语是,『但义人得救是由于耶和华;他在患难时作他们的营寨。』(39)」这段话可以说是大卫的论语,因为在这里,他有了自己的观察。

  第1节,「不要为作恶的人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第3至第4节,「你要倚靠耶和华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这是诗人的观察,他这观察是作见证,他说,「我告诉你,你要以耶和华的信实为粮,又要以他自己为乐。耶和华的信实是我的食物,叫我能够往前,而他的自己乃是我的扶持。」信实和真理,是同一个字根。祂在祂的信实里眷顾你,祂也在祂的爱里养育你。

  第5节,「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这都是他的观察,每一句都是他的箴言。这个箴言是什么呢?「哎呀,你要把你的路,交托给耶和华!」事就是路。在第一篇第1节他很坚定的说,「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恶人的道路,」现在他改了,他说「当将你的道路交托耶和华」。现在他说,「哎,你还是把你的路交给主吧!你这一生干不出花样的,你当将你的道路交托给耶和华!」

  这个交托有点赖皮的味道,就像不会打球的人只负一个责任,接球传球,这就叫交托。你叫我投篮,我不会;你叫我带球走,我也不会。我什么都不会,我只会一拿到球,看到有人就丢出去,这样,我就感谢赞美主,我尽了我的责。诗人怎么交托神呢?他乃是把一切都交给主。任何东西到他手里,他就交给主。他把这个「路」当作他的一生。就着他的一生来说,这是一个道路;就着路的一段一段来说,这是一件一件的事。他说,「事情一来,你就快快把球抛出去,不要一拿球就投篮,因为你得不到的呀。你把球抛到天上去,耶和华把它降下来,一定会进篮的!」哦,真甜美!

  第7节上,「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哎呀,这句话有点凶。他说,你要像哑吧一样。默然,和哑吧同字。他说,你要像哑吧那样的来倚靠主。弟兄们,你有没有注意,我们跟随主时,话常常都说得太多了,一大堆的苦水,好像全世界没有人对,只有我们自己是对的,只有我们自己在受苦的。但是他说,「不,你越会跟随主,你越知道你这个人必须是像哑吧一样!」

  「耐性等候」,这句话不好翻。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劬劳的等候,痛苦的等候,如同妇人的生产。生产就是一个劬劳。中国人有一句话,「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产就是劬劳,生产也带着痛苦,但是生产之后,就带着特别大的喜乐。他说,你要等啊,等的过程会痛,但是你不要怕,「不要因那道路通达和那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三七7下)。当你等候的时候,别人都发了财;当你等候的时候,别人都当了长老(不是说当长老的都是恶人);当你等候的时候,别人已经变成了主的仆人。但是你还要等候在那里。他说,「你要小心,你不要因为那些通达和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

  第9节,「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这里的等候就是第7节的等候。这个等候是说你在等候的过程里,你忍受着痛苦。哦弟兄们,这是神量给我们的原则,真正等候主的人,一定懂得等候的过程之中所受的煎熬。你这样的受煎熬,你会得到这个煎熬的结果,就是「必承受地土」。地土指的就是基督。

  第11节,「但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一个等候神的人没有什么可夸的。人问你,「你现在在作什么?」你说,「我等候神,我联于神,我仰望神。」你没有可夸的,只有得到的人才有可夸的,「我现在已经作了董事长了,」有可夸的就不谦卑。等候的人乃是谦卑的人。谦卑的人,他承受地土。

  第16节,「一个义人所有的虽少,强过许多恶人的富余。」你有没有看见,当你等候的过程中,你所有的虽少,但是感谢主,你还不会没有饭吃,不过你的锅碗不是名牌的而已。这句话等于是说,「你所有的虽少,强过许多恶人开奔驰。」不是所有开奔驰的都是恶人,但是恶人容易开奔驰。这都是他的箴言。

  第17节,「因为恶人的膀臂必被折断,但耶和华是扶持义人。」你手臂伸出来,你说你了不起,神就把你打断了。耶和华扶持、托住义人。扶持,就是托住。第18节,「耶和华知道完全人的日子,他们的产业要存到永远。」有一班人,他们好像是完全人。这样的人,主知道他们的日子。

  第23节上,「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义人有个特点,他的每一步路都是主来做的。弟兄,我请问你,「到底是你找到职业的,还是耶和华帮你找了职业的?」你找到职业的,是恶人;耶和华帮你找到的,是义人。因为义人的脚步是耶和华立定的。我们人就是汲汲营营,想尽办法找一点路。这里说,「你不要自己找路啊,你要知道,你的脚步是主来给你安排的!」立定,就是安排。你的脚步是主来替你安排的。「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诗三七23下)。道路就是事,凡事交给耶和华。你把路交给耶和华,你的路就是耶和华所喜爱的。

  第24节,「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当你说「主啊,我跟随你是出乎你」的时候,你也会跌倒的。明明是好好的路,也没有石头,不知道为什么,你还会摔一跤?因为我们人是职业的失败者。如果有弟兄说,「感谢主,我没有失败,」我告诉你,他在说「感谢主」的时候,是已经在失败了。主会说,「你那个感谢,我听不见。」所以他就失脚了。失脚就是落下。他一下就落下去了。弟兄们,我告诉你,你在生活中,你走一走,你就会觉得沮丧。为什么会沮丧呢?因为你心思太重了。你要注意一句话,你要告诉主,「主啊,我是义人,我的脚步,的确是你来安排,你来立定的,如果我落下去了,我也不会全身仆倒。」神没有说你不会落下,神也没有说你落下去就完了;你落下去以后,不知道为什么,你就站起来了!你有没有这个经历,你跌倒得一塌糊涂,跌倒到末了,你发觉,「我怎么做起见证来了?我怎么传起福音来了?」有时候你很得胜,倒是没有传福音。有时候你很愁苦,你上了公共汽车,旁边的人一看也很愁苦,你反倒传起福音来了。这就是这里所说的,你虽然有时候也会失脚,却不至于全身仆倒。全身仆倒是一个字,也可以翻作被丢弃。有时候,你会失脚,你也不会丢弃,「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

  第25节,「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现在他又在发表他的观察了。他的观察对不对呢?应该也是对的,但是你要注意,原则可用,不可拘泥。他说的话是一个原则,但你不可以拘泥这个原则,你不可以看见一个讨饭的,就说他的爸爸一定是坏人。你要知道,神是奇妙的啊!

  第2728节,「你要离恶行善,就可永远安居。因为耶和华喜爱公平,不撇弃他的圣民;他们永蒙保佑,但恶人的后裔必被剪除。」这都是他的观察。第30节,「义人的口谈论智慧,他的舌头讲说公平。」哦,写这一篇诗的大卫,真像一个哲学家,满了他的观察的言论。他说,「义人的口谈论智慧」。你什么时候不说智慧,胡说八道乱讲一通,大概就不太像个义人了。如果你说长道短,「张师母借了王师母的油,二个月都没有还哪!李姊妹到陈姊妹家,拿了一本小孩读的书,说给她儿子读完就还,现在也都没有还哪!」你就不是在谈论智慧。你看这话里有没有智慧?一点智慧都没有。哦弟兄们,你不要轻看,这个箴言是有道理的,这个箴言可以提醒你:如果你的口除了智慧,除了主以外,你东说西讲,就有问题。如果你的舌头不讲论公平,也是东说西讲,那也有问题。

  第31节,「神的律法在他心里,他的脚总不滑跌。」这些话也不能说错,你愿意把它贴在墙上,也可以提醒你,但是它好像少了个东西。第34节,「你当等候耶和华,遵守祂的道路,祂就抬举你,使你承受地土」。抬举,就是二十四篇的抬起头来。「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的抬头,就是这里的抬举。他说,如果你等候主,遵守祂的话,祂就把你举起来,使你承受地土。

  第39节,「但义人得救是由于耶和华,他在患难时作他们的营寨。」营寨,就是保障、堡垒。哦弟兄们,诗篇真好!我告诉你,说诗篇不好的是傻瓜,说诗篇足够的也是傻瓜。诗篇好是好,就是少了些东西。这一篇诗,我给它起个名字,叫作「产生扩大里的观察」。这一篇诗,不能说是出于主的,也不能说不是出于主的;这一篇诗就是他的观察。他的观察也非常的合理。

  他说完以后,神说,「你说够了没有?如果够了,那你准备好了吗?(Are you ready?)」这一次的 ready 和前面不一样。前面的 ready 是他太高昂了,主所说的;这一次的 ready 是他自言自语后,主所说的。他现在预备好了之后,他就要来经历神圣的审判。诗篇很有意思,这些诗次序的安排都很有意思。当你很高昂了,以为明白神的事了(事实上,他也是很明白神的事的),但是神说,我还要再把你带往前一步。

――朱韬枢《诗篇中的神圣经历(卷一)

 

 

义人必承受地土(三七1~15)(台北灵粮堂)

 

「承受地土」在圣经有其一贯的意义,新约八福中耶稣不也曾说承受地土的条件是「温柔」吗(太五5)?「承受地土」简单的说就是在神的国有份。如何能承受地土呢?从反面说,诗人提供了一个原则:「不要心怀不平、当止住怒气」(178),为什么呢?若不止住怒气,势必与作恶的一同被剪除(9);在目前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不时有令人生气的事发生,例如,早上要出门时,发现家门口被不知明人士的豪华轿车堵得死死的,令你的摩托车无法出去,此时又有时间的压力,怎能不生气呢?真恨不得…,不是吗?但诗人在此却说「你当默然依靠耶和华,耐性等候祂」,「因为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你愿意因小失大吗?但我们并不是那么的消极,因为我们生活的态度是受永恒的影响,不愿让短暂的现在影响了永恒。我们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神,所以我们愿意将「我」的事交托耶和华,所以诗人才会说「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实为粮,又要以耶和华为乐,正因为有不同的看见才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你如何呢?

在非洲的中心,大卫•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受毒虫的疫灾,被饥饿所侵蚀,被野兽和野蛮人所折磨,并且厌倦奴隶买卖,最后他在壮年时死去,他每一天都重复念第5节,「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从其中找到力量支持他的工作,知道神会有所行动!他说,要记得,这是神的世界,不是你的,因此,放松吧!

默想

你在地上的生活态度是以什么为依据?你需要改变吗?为什么?

回应

主,愿你的信实成为我每日生活力量的供应来源。

 

 

选择生命的道路(三七16~26)(台北灵粮堂)

 

22节再次强调了本篇的主题,从创世记以来,神一直向我们启示生命的道路,申命记卅章1520节:「看哪!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选择生命,使你和你后裔都得存活…。」神会替我们作决定吗?不会的。为什么呢?这是千古以来争论的问题,但是诗人却让我们看见了另一种看法,不是用头脑的分析,而是单单信任神,信任神是扶持义人的;这样就选择了神所说的生命的道路,这种信任是不受环境影响的,即使是在患难之中,也不至羞愧,且在饥荒的日子必得饱足;所有的虽少,但却比恶人富裕。神是值得你我信任的。因为我们愿意选择神所定规的生命的道路。虽有失脚,就好像我们经常所受的经历,但却不至全身仆倒,因为神常在那用手搀扶着我们,这是对神的信任,及对神的安全感;我会失脚、我会失败,但仍可以靠着主再站起来,因主在那用祂的手搀扶着我。

2526节是一段美好的见证,这位老人家,在他经历了人生后,向我们述说神是怎样一位值得我们信任的神,在他有生之年,他没有看过神亏待过义人。人的理论、看法是可以被驳斥的,但是一个人的见证,虽可以不被人所接受,但却不能被驳斥。

默想

你有过失脚的经验吗?你相信在此时神仍用祂永远的爱爱你吗?

回应

主啊!愿我一生一世走在你所定规的生命的道路中,愿我的脚步被你立定

 

 

你当等候耶和华(三七27~40)(台北灵粮堂)

 

「等候」是属血气的人所做不来的,等候神是属灵的操练。在我们的经验中,沉不住气常是我们失败的原因。我们能否在神面前「默然等候」?这会决定我们能否从神领受到力量。保罗为歌罗西教会祷告说:「求神祂荣耀的权能,(使他们)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他们(你们)凡事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西一11)沉得住气常是保罗在各样环境中得力的秘诀,沉得住气也能看见神极奇妙的作为,这也是诗人在一篇诗所一再强调的蒙福方式。

过程并不能决定结局,然而结局却能影响过程,神要我们细察、观看那些人的结局,而不是看过程,所以这诗人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描述在第3536节,这二节,最令我雀跃的是那「不料」二字。有什么话语能完全的描述出那「不料」的含意呢?但我们却非常的喜欢那种感觉及所看到的。人生最要紧的就是结局─终久被「抬举」,抑或被「剪除」,这完全在乎人遵守主道与否。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眼光不是只看到短暂的现在,神不是早就说了吗?要我们细察和观看吗?有一群人,因远远的看见了神的赐福,而选择了神所赐的生命道路,深深的影响他们在地上生活的方式,他们不是敲锣打鼓的过生活,但却是在神面前默然的等候;希伯来书说,他们虽然尚未得着,但已远远的看见了,不是吗?这样的看见,使他们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圣经对他们的评价为何?「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来十一3840)

默想

1.你在「等候」上有什么困难?你的困难在那?为什么?

2.你如何决定怎样过你在世还有的日子?

回应

主,能在你面前沉得住气是何等的恩典,愿我学会了神工作的法则。

 

 

见人作恶时()(三十七篇1~11())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段经文诗人提到一个我们常常经历到的事就是「见人作恶」时,当我们每天翻开报纸时我们会看见,当我们看见或听见别人的遭遇时,我们会看见,而可能我们自己就遇见这样的事,这是一个不容易的功课,我们看见诗人给我们提出一些的警告:

一、当我们见人作恶时,不要心怀不平(17):不要为作恶的人却道路通达,恶谋成就而心怀不平(7)!是的!弟兄姊妹!你是否曾经因为看见作恶的人,不但没有遭受报应,反而升官发财,凡事顺利,飞黄腾达呢?我们不要因此而心怀不平,否则将给魔鬼留地步!

二、当我们见人作恶时,不要生出嫉妒(1):当我们看见人作恶不但未遭报应,反而道路通达时,我们也可能因此生出嫉妒来。嫉妒他们升官发达,飞黄腾达,以至于我们对于自己的善行产生动摇,甚至觉得愚昧,这就给魔鬼留更大的破口了!

三、当我们见人作恶时,我们要小心--不要作恶(8):一方面,我们有可能因为看见他们未遭报应而心怀不平,以至于我们就靠自己的血气去对抗他们,甚至「以恶报恶」!这就落入了魔鬼的圈套中!因此诗人提醒我们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免得我们被魔鬼所利用!求主让我们常学习看见人作恶的时候,我们能把他们交给公义的神,让神伸冤,听凭主怒!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因为看见作恶的人不但没有遭报应,反而凡事通达,以至于我们因嫉妒而动摇,以至于跟着他们一起作恶,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这是世人常有的现象,但我们属神的人要小心不要落入这样的光景中!

愿我们好好省察,我们是否正见人作恶呢?而我们是否心中有不平,有嫉妒呢?我们是否想以恶报恶呢?甚至我们是否已决定放弃善行,随波逐流呢?愿神光照、帮助我们!

回应:主啊!求祢帮助我除去我心中的不平、嫉妒与怒气,让我将一切交在祢这位公义信实的主手中!

祷读:诗篇三十七篇8

8 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

 

 

见人作恶时()(三十七篇1~11())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昨天我们分享到见人作恶时,我们不要心怀不平,也不要生出嫉妒,更不要因此作恶,今天我们要来看诗人教导我们当如何面对:

一、当倚靠神(357):一方面当倚靠神继续行善(3),继续以基督徒的标准活在世上,一方面当倚靠神来面对恶人加给我们的难处,如第3节所说的,「以神的信实为粮」,也就是倚靠主的应许、主话语的安慰来过每一天的生活,并且把我们所受的逼迫、患难交托给神,祂必为我们成全(5)

二、当以神为乐(4):也就是不要为恶人的通达而生气或嫉妒,而是以拥有神为满足,知道恶人所拥有的这世上的荣华,富贵都是虚空的,唯有神是我们心灵的满足,这就是「以神为乐」!而第4节告诉我们,当我们真正以神为乐时,我们心里所求的,我们生命中、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神必定会赐给我们!

三、当等候神(79):当我们见人行恶时,我们除了倚靠神继续行善,除了以神为乐,为满足之外,我们就是要「等候神」!等候神公义审判临到恶人,再等候片时,恶人终被剪除(2910),而倚靠神而行善的人,将承受地土(911),得着祝福及丰盛的平安!

回应:主啊!不管环境如何,我都要继续倚靠祢而行善,永不动摇!我也要以祢为我心中的喜乐,并且默然、耐性地等候神的时候!

祷读:诗篇三十七篇3

3 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实为粮。

 

 

主承受地土的秘诀(三十七篇12~26)(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篇诗篇不断提到承受地土及产业,这也是人人所追求的,更多的房子,更多的土地!而常常神也乐意赐给我们这些福分,然而神不要我们像这篇诗篇所提到的恶人一样,他们获得产业,获得地土的方法是巧取强夺,谋财害命(1214),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或藉由借贷不偿还而占据别人的财物和产业(21),这样的人他所拥有富余是神所憎恶的!因此第16节诗人说:「一个义人所有的虽少,强过许多恶人的富余!」不但如此,神也必要剪除他们(22)!那么神要把产业给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蒙耶和华赐福的义人(22)!他们有一些行为是神所喜悦的,以至于神赐福给他们:

一、他们坚定倚靠神,以致神必扶持他们,在急难中帮助他们(19),在他们失脚时仍搀扶他们(24)!弟兄姊妹们!你渴望神在你的工作事业上赐福给你吗?你必须认定一些的福是从神而来的,不是靠自己巧取强夺来的!

二、他们走在神喜悦的道路上(23):以致他们的脚步必蒙神立定!弟兄姊妹们!你渴望神赐福你手中所作的工吗?让我们先省察自己,你的道路是神所喜爱的吗?你行事的原则是神所喜悦的吗?

三、他们是一群肯给的人:他们不断恩待人,施舍给人(2126),因此他们必经历耶稣所应许的:「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弟兄姊妹们!你渴望神赐福你吗?你必须成为一个很愿意给的人,你将经历到「施比受更为有福」!

这样的义人,不但自己蒙福,他的后裔也将蒙福!(182526)

回应:主啊!愿我是蒙祢喜悦的义人,愿我的道路为祢所喜爱!我愿作一个常常恩待及施舍的人。

祷读:诗篇三十七篇23

23 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

 

 

义人的看见(三十七篇27~40)(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37节诗人教导我们当如何「细察」和「观看」,的确,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不同不在于我们不会遇见艰难困苦,而在于我们在艰难困苦中,与世人有不同的「看见」!从这篇诗篇我们看见当我们面对苦难时,当看什么呢?

一、我们当看人的结局,而非现况(34~37):诗人要我们定睛在神最终的「审判」上(33)!保罗说:「我们成了一台戏」,人生如戏,因此我们在戏中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我们下台时,能得到导演,也就是神的肯定,这才是最重要的!感谢神!因着有祂公正的审判,我们知道我们的正直、良善是不徒然的!

二、我们当看「神」:我们当更多地仰望神、等候神,定睛在神的公义与保守上!但愿当我们面对难处时,不是把难处放在我们与神的中间,阻隔了我们与神的关系,而是让神在我们与难处的中间,这样我们专注的就不是难处,而是神自己!

三、我们当定睛于「神的道」:在这样弯曲悖谬的世代中,我们不同流合污,我们仍然口中「谈论神智慧和公平的道」(3031),心中也仍然持守神的道,不跌倒(31),诗人说,神必会抬举我们,使我们承受地土(34),你相信吗?你相信当你遵行神的道,神就抬举你,赐福与你吗?愿我们如此相信,也如此经历!阿们!

回应:主啊!开我的眼睛!使我定睛于祢公义的审判,定睛于祢,也定睛于祢智慧的道,好让我永不滑跌,蒙祢赐福!

祷读:诗篇三十七篇31

31  神的律法在他心里;他的脚总不滑跌。

 

 

当等候耶和华(37)(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帮助我默然倚靠和等候你,帮助我不要因那道路通达和那恶谋成就的,就心怀不平。

 

这是一首智慧诗,同时它又采用字母诗的格式。诗的主旨劝勉义人不要因恶人得势而灰心丧志,总要继续倚靠神,走在正路上。此诗的分段为:1当默然倚靠神(1-7);2专心等候神公义的审判(8-11);3听凭主怒(12-17);4赏善罚恶的神(18-33);5劝勉和应许(34-40)。

在首两段中,诗人提出四个不要(1上、1下、7下、8下)。当义人见到恶人得势时,心里很容易怒火中烧。见到不义之事而有愤慨之心原是好的,但却不要让怒气进入心灵,因为当人的心长时间怀着忿怒,便会造成信心的损伤。心中的怒气反映出人对神的公义和能力产生怀疑,心灵因此很容易就在不知不觉中离开神,由于嫉妒恶人的成功和平顺,内心甚至渴望得着恶人所得的。

为此,诗人以六个「当」来帮助我们在恶人得势的日子中等候倚靠神。首三个「当」(1-7)都是提醒我们要倚靠神,将事情交托耶和华,信赖祂是大能的、信实的神,祂必定有公义的审判。我们要让神作祂的工作,而人只需尽自己的本分,就是行善(3)。另一个「当」是在第8节,就是人需要有永恒的眼光(9-11)才能止住怒气。在神里面我们必看见作恶的被剪除,还有片时恶人会归于无有。最后一个「当」是在34节,这是指人要谦卑自己,不是要求神按着我的期望和心意而行,乃愿意顺服神。这三种「当」能帮助我们在「公义不彰」的日子中继续倚靠神,并持守我们的纯正。

马丁路德曾有一次因长期面对困难而落在情绪的幽谷中。一日他见到妻子穿着全身黑色的衣服,就问她说:「有谁过世?」他妻子回答:「神死了。」路德就说:「胡说,神怎会死了。」她回答:「那么你就不要生活和表现得好像神死了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不同的张力,很多时候你见到好人不长命而恶人活千年的现象,求神帮助我们用信心来等候倚靠神,相信神在祂的时间和主权中,必有公义的审判和交待,而人只需靠着神的供应,继续坚持走在正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