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四十一篇短篇信息

 

目录:

患重病的祷告(杨震宇)

病危时遭仇敌和知己谋害(吴主光)

活出神圣的旨意(二)(朱韬枢)

弥赛亚诗篇(卫恩礼)

病中蒙恩(四一1~13)(台北灵粮堂)

当生病时(四十一篇113)(台北基督之家)

以恩慈相待(41)(香港读经会)

 

 

患重病的祷告(杨震宇)

 

钥句:耶和华必扶持他

背景:《诗篇》第四十一篇是「大卫的诗」,交与伶长。有学者相信大卫作这诗的时候,正是押沙龙图谋叛变,当时的大卫,正遭忧患煎迫、心神交瘁、病痛缠身,甚至眼见好友亚希多弗背叛他,而他同时病在床上,向神求医治(撒下十五),心灵之苦痛、难受可想而知。本诗和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篇讲的主题相同,都是大卫患病求神医治的祷告,和得拯救后的感恩。从此篇第九节中的话,可以看出大卫的遭遇,也是基督蒙难的写照。约翰十三篇十八节主耶稣引用此节的话,来指责那存心要出卖祂的加略人犹大。本诗是诗篇卷一的最末一篇,编辑诗篇的人,加上第13节作为全卷诗结束的颂词。无疑诗人经过重病,哀求而得主的医治与扶持,到最后以赞美词作为结束亦是恰当的。  

提要:本篇是大卫患重病,全心仰望神医治的祷告。本诗是《诗篇》卷一最后一首诗。这一卷诗以「有福」(2),以「有福」(四十一1)。全诗以三节为一段,第一与第四段对应,大卫表达信靠神必获拯救(131012)。第二和第三段对应,是祷告的内容。他描述恶人议论他,设计要害他;并陈述他的苦况,求神怜恤他、医治他(49)。最后一节为颂赞词(Doxology)(13),也是全卷书的结尾。全诗分为四段:

()眷顾贫穷的有福了(13)――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

()病中的痛苦(49)――有怪病贴在他身上;

()求神怜悯(1012)――耶和华啊,求祢怜恤我,使我起来;

()卷一结束的赞美词(13)――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钥节:【诗四十一3】「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必给他铺床。」

钥点:本篇我们看见大卫经过重病,求得主的医治与扶持,到最后以赞美词作为结束。本篇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卫描绘神为一位整夜站在病床边,细心守护他、看顾他、服侍他,甚至给他铺床,然后使他健康有力地从病榻上起来。神不仅广大浩瀚,也慈祥细腻,在细微之处施予满溢的慈爱,超过我们所思所想。全篇对于人的背叛、忘恩负义,对照神的信实、可靠、施恩怜悯,有着强烈的对比。此外,大卫以他亲身的经历,向我们见证:即使在最深的痛苦中,他仍确信神的怜恤、慈爱和扶持。亲爱的,遇到难处时,不要忘记「耶和华必扶持」,祂能使你渡过难关,决不会令你失望。只管专心倚靠神,蒙祂眷爱吧!

今日钥节提到「他病重在榻。」大卫患了甚么重病是我们无法可知,但他在病痛中得到了安慰,因为有神的同在与扶持,并且神使他痊愈,这不也是我们的经历么?所以,无论我们是多么的软弱,我们是所神喜爱的;即或患病时,祂的拯救、保护、安慰、鼓励和医治必会临及我们。疾病虽不是神为我们预备的,但我们的经历可以见证:有时借着疾病,叫我们更多认识祂的慈爱怜悯,更多倚靠祂的大能,更多享受祂的恩典。保罗就是一个好的榜样(林后十二79)。正如一位病重将死的圣徒,当被问及他今天的情况如何,他回答说:「我的头很安全的枕在三个枕头上,一个是无限的能力,一个是无限量的爱,一个是无限量的智慧。」亲爱的,即使你在病中卧床不起,丝毫不能减少祂对你的爱和眷顾。也更不能阻止祂的亲近和安慰。

「在病痛时最佳的反应态度,就是让所临到的病痛驱使我们转向神。信心就是寻求主的帮助及盼望。信心是相信神的爱与能力足够帮助我们,即或我们不明白为何遭遇这一切,我们仍信靠祂。」──黄迦勒

默想:大卫陷在重病之中,但「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祢必给他铺床。这是何等的安慰,何等的得激励。在病榻中日子,那种软弱无力感很强,但神是眷顾我们的神,祂的同在与扶持,使我们知道如何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信靠祂,在痛中享受祂的恩典。亲爱的,你相信当你病重在榻,祂必扶持、医治你,并且祂要为你铺床,使你在病痛中有够用的恩典吗?

祷告:神啊,虽然我会经历疾病,及其他外来的苦难,却使我以信心仰望祢。因为祢是怜恤人的神,必会记念我的软弱,看顾我和恩待我,并引领我行走世路。「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13)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病危时遭仇敌和知己谋害(吴主光)

 

大纲:

一、回想自己蒙福得医治(41.1-41.4

1.回想自己蒙福的原因:曾眷顾贫穷人

2.蒙神三种搭救之福:

第一种、蒙保全不死之福、得享地上的福;

第二种、不被交给仇敌、遂其所愿之福;

第三种、病重得扶持、得细心照顾之福;

3.回想初时的祷告:这是得罪神的报应

二、回想仇敌的攻击(41.5-41.9

1.仇敌议论大卫将死

2.仇敌说假话问候

3.仇敌认为大卫这次一病不起

4.连大卫的知已朋友也出卖他

三、回想最后的祷告(41.10-41.12

1.求神使他起来报复

2.证明神爱大卫,不让仇敌夸胜

3.为大卫的纯正、求神扶持他永远站稳

四、结语:蒙解救后献上赞美(41.13

 

释经:

 

41:1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

1.《诗篇卷一》第五组的九篇诗、预表以色列人在大灾难中,发现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可靠.最后来到这(第 41 篇)更发现、连知已朋友也不可靠,惟独神和神的话语最可靠。

2.按大卫的生平经历来说,大卫在诗中表示自己病重时,发现身边许多人都望他早死;连与他一同吃过饭的知己朋友、也「用脚踢他」。但神至终医治好他的病,叫他起来,报复一切的仇敌。研究这样的境况,必定是大卫晚年多病之时发生的事。从列王记上第一章所记载的,可以看到大卫晚年之时,因「年纪老迈,虽用被遮盖,仍不觉暖」.所以众臣仆建议,找那美丽的童女亚比煞来陪大卫睡觉,好叫他得暖。其实,大卫死时才七十岁,不应该这么老、以致有「睡觉不觉温暖」的现象.除非他的身体长期患病。所以我们推想,这篇诗就是大卫在这个时候写的。那时,大卫从哈及生的儿子亚多尼雅,趁大卫病重十分虚弱之时,自尊为王;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亚多尼雅甚至与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结盟同谋,想要在大卫未死之前夺取王位。所以大卫在这诗里所说的「仇敌」和「用脚踢他」的「知己朋友」,可能就是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

3.幸好还有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先知拿单、示每、利以,并大卫的勇士都不顺从亚多尼雅。一日,亚多尼雅设宴款待他的诸弟兄,就是王的众子,并所有作臣仆的犹大人来赴席;惟独先知拿单和比拿雅并勇士,与他的兄弟所罗门,他都没有请。拿单先知知道不妙,就教拔示巴进去朝见大卫王,将亚多尼雅想要自立为王的消息告诉大卫;并且追问大卫、从前曾经答应拔示巴,立所罗门为王,现在为甚么让亚多尼雅擅自作王?大卫王听了,就立即吩咐人,抢先在亚多尼雅自立为王之前,立所罗门作王。

4.或问,为甚么大卫这么胡涂,神早就启示他,由所罗门继承他的王位,因为神要所罗门来为神建殿,何故大卫这么迟还未立所罗门为王,让亚多尼雅有机可乘呢?其实按所罗门的年龄来说,所罗门被立为王之时,应该只有二十岁.亚多尼雅比他大十几年,所以亚多尼雅不将所罗门放在眼内。后来所罗门作王,向神祷告之时,也说:「耶和华我的神阿,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王上 3:7)所以大卫一直不敢立所罗门为王,乃要等他长大成熟才立他,因为如果太早立他为王,亚多尼雅一帮人等会谋反。但大卫知道,自己一天未死,还可以压制亚多尼雅的势力。

5.按《卷一》第五组诗的结构来说,这是预表末世时,假基督要自立为王.神却等到时机成熟,才叫主耶稣基督降临,作王统全地。所以,这篇诗也道出末世大灾难时,以色列人中有许多人支持假基督、被他勾引(但11:32),连以色列高层许多领导人也是这样。但是,最后那些悔改归向神的以色列人向神呼求,神就立即差派主耶稣基督降临作王,粉碎假基督想要作全世的王的阴谋。

 

一、得医治后回想自己蒙福(41.1-41.4

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41.2 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41.3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

1.读者必须明白,大卫写诗的笔法,往往将「结论」放在开首,为要叫读者明白,这诗所形容的、是属于一种「回想」。所以这段话是大卫病愈之后,回想耶和华搭救他,不将他交给仇敌,因为他一生「眷顾贫穷人」,所以现在耶和华也「眷顾」他。

2.「眷顾贫穷的有福了」,所说的「贫穷」(poor),也可以译作「可怜」,意思是、不单单是经际上贫穷、在任何境况上落到「可怜」的地步,大卫也曾眷顾他们。「眷顾」在原文是“sakal”,钦定本译为“understand”有17次、“wise16次、“prosper8次、“consider4次……。可见,大卫这句话的意思是:「了解同情可怜人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落到可怜的地步,神也照样可怜他、并搭救他」。这个意思刚与主的教训相同,主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太5:7)又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6:37-38

3.我们无法知道大卫生平怎样眷顾「贫穷人」.但知道大卫有一颗怜恤人的心。任何「可怜人」他都予以同情和眷顾。《圣经》指出,大卫在亚杜兰洞逃避扫罗追杀的时候,以色列人中许多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大卫都一一收留他们,与他们同甘共苦。扫罗虽然一生无理地追杀大卫,大卫却善待扫罗的后人.就如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有一个儿子名叫米非波设,是瘸腿的.扫罗和约拿单战死沙场的时候,他才五岁。大卫作王之后,并没有将仇敌扫罗的后裔赶尽杀绝,像许多古代君王所作的。他反而将米非波设接到王宫里来,对他说:「你不要惧怕,我必因你父亲约拿单的缘故施恩与你,将你祖父扫罗的一切田地都归还你;你也可以常与我同席吃饭。」米非波设却叩拜大卫,说:「仆人算什么,不过如死狗一般,竟蒙王这样眷顾!」此外、大卫又将属扫罗和他的一切家产都赐给米非波设,又让米非波设必与大卫同席吃饭,如同王的儿子一样。

4.在此,大卫举出三种蒙耶和华搭救的事为例,证明「眷顾贫穷的有福」:

第一种:保全生命、得享今生之福──「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请注意,大卫在这里所提的三种福,都是今生的.他眷顾贫穷人,神就报答他,使他存活、在地上享福。要知道,来世得永生之福是出于神无条件的救恩;但今世得福却是出于人的善行──人以甚么量器量给人,神就以甚么量器量给他;人若眷顾可怜的贫穷人,以今生的财物来帮助他们,神也会照样眷顾可怜他,保全他的性命,让他多享地上的福。

第二种:收藏保护、不让敌人得逞──「求你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请注意,这里原文并没有「求」字,所以应该照上文的语气译作:「你不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大卫一生也收留极多「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人,与他们同甘共苦.所以神也应允他,在他病危之时,不将他交与仇敌,不让仇敌的恶谋得逞。从前押沙龙叛变的时候,虽然亚希多弗足智多谋,人看他的智慧如同神的智慧;神还是保守大卫,不将他交给押沙龙.押沙龙就是得到全国人支持,也是不能得逞。现在亚多尼雅虽然得到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支持,还是不得自立为王。

第三种:病患得治、蒙细心照顾──「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大卫虽然年老多病,并没有因此而软弱,以致敌人得逞;反而他感受到,神赐他美丽的童女亚比煞,天天扶持他、很细心地为他铺床,服侍周到.大卫形容这不是亚比煞所作的,乃是神亲自为他作的。这样说,大卫认为自己在地上享福,享到尽、享到老,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真的很幸福。

 

41.4 我曾说:耶和华啊,求你怜恤我,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你。

1.「我曾说…」,表示大卫回想初病之时、曾经有过这样的祷告──「耶和华啊!求你怜恤我,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你。」大卫这样祷告,有两个意义:

第一、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与拔士巴同寝行淫的罪,深怕自己现在患病,还是出于报应。由此可见,那罪影响大卫一生非常深远。这是好的,神要藉此叫大卫常常儆醒,不再犯罪;又叫大卫常常谦卑,知道自己一直蒙恩,才得神的保守,于是感恩的心就更大了。

第二、大卫表示,他凡事在第一时间认罪,深信这样、神就不会为罪的缘故、不医治他。虽然大卫没有说明他怎样犯罪得罪神,但这句话表示、他对罪非常敏感,深怕自己有一样没有察觉到的罪、得罪神,这是可以体会的。

2.大卫求神怜恤他,因为深知道怜悯是神第一个性情(参出34:6)。既然如此,大卫就以求怜恤为祷告的第一点。大卫没有解释自己如可软弱犯罪、也没有为罪自辩,只为罪求怜恤.意思是表示,自己的罪是责无旁贷、应该遭到报应的,惟有求神怜恤、从轻法落。

 

二、回想仇敌的攻击(41.5-41.9

41.5 我的仇敌用恶言议论我说:他几时死,他的名才灭亡呢?41.6 他来看我就说假话;他心存奸恶,走到外边才说出来。41.7 一切恨我的,都交头接耳地议论我;他们设计要害我。41.8 他们说:有怪病贴在他身上;他已躺卧,必不能再起来。41.9 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

1.这里所说的「仇敌」、不是指战场上的敌人,而是指身边与自己亲近、表面上关心大卫,其实是想要谋害他的人。根据《列王记上》第一章的记载,大卫晚年时、想要夺权的人计有:大卫的第四子亚多尼雅,和支持他的约押、并大祭司亚比亚他。让我们详细分析这几个人的背境:

2.「亚多尼雅」:他是大卫第四个儿子,由哈及所生。长子暗嫩被押沙龙杀了;次子基利押藉藉无名,很可能早死,或他那聪明的母亲亚比该一直劝他不要参与政治;三子押沙龙又因叛变,被约押杀了。所以四子亚多尼雅,认为自己是大卫所有儿子之中,最年长、如同长子一样,最有资格作王的一个。至于其他兄弟,计有五子示法提雅、六子以特念,都是大卫在希伯仑作王之时生的。及至大卫进入耶路撒冷作王之后,就从拔示巴生了四个儿子,就七子示米亚、八子朔罢、九子拿单、十子所罗门。但与此同时,大卫从其他妻子还生了益辖、以利沙玛、以利法列、挪迦、尼斐、雅非亚、以利沙玛、以利雅大、以利法列等九人。这些儿子会不会生在所罗门之先呢?我们无从知道。所以按排行次序来说,所罗门可能不是排行第十,而是排得更后。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亚多尼雅的年纪比所罗门大许多,最少十几年.所罗门还是「幼童」(可能未到二十岁),因此,亚多尼雅不会将所罗门放在眼内。

在此、我们必须交待一下,后来为甚么大卫将王位传给所罗门,而不肯传给亚多尼雅。根据《圣经》指出:「大卫安慰他的妻拔示巴,与他同寝,他就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所罗门.耶和华也喜爱他,就藉先知拿单赐给他一个名字,叫耶底底亚,因为耶和华爱他。」(撒下12:24-25)但所罗门是拔示巴所生的第四个儿子(代上3:5).这一点告诉我们,拔示巴为大卫生了三个儿子之后,还是为大卫与她行淫的事而伤心,不肯受安慰;乃要等到生所罗门的时候,才肯受安慰。经文没有直接交待甚么原因,但我们推想,很可能到生所罗门的时候,大卫才挣扎成功,写成《诗篇》第五十一篇公开认罪.此举大大得神的喜悦,所以神藉拿单先知给所罗门一个别名,称为「耶底底亚」,意思是「蒙耶和华所爱」。大卫知道耶和华喜爱所罗门,就对拔示巴起誓、答应将来让所罗门继承他的王位(王上1:13),这样、拔示巴就得安慰了。

亚多尼雅可能早已知道大卫已经向拔示巴起誓,答应让所罗门继位.因为早在大卫想要为耶和华建殿的时候,虽然耶和华不许,大卫却见证说:「耶和华对我说:你儿子所罗门必建造我的殿和院宇.因为我拣选他作我的子、我也必作他的父。」(代上 28:6)这样的启示、大卫应该会公开让人人知道,好解释他为甚么预备了建殿的材料而不开工建殿。亚多尼雅虽然知道,却不将所罗门放在眼内.因为所罗门比他年纪小.所罗门自己也承认是个「幼童」(王上3:7),并且所罗门在王室里、不及他那么有体面和有势力。《圣经》指出,他长得甚是俊美、生在押沙龙之后;又效法押沙龙、常常为自己豫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撒下15:1, 王上1:5),给人们造成很有权势、很有地位的印象。他父亲虽然知道,也没有阻止他,或问他说:「你是作甚么呢?」(王上1:5-6)。亚多尼雅长期这样「自尊」.到了最后,就以为自己可以顺理成章作王了。他赢得众王子,和大卫许多臣仆、并军长的支持.其中最有力的支持,来自老将军约押、和大祭司亚比亚他。他们常常与亚多尼雅商议,要在怎样的时势,拥护亚多尼雅作王。他们因为知道大卫要立所罗门作王,所以没有拣选集体劝谏大卫的途径、来立亚多尼雅为王;却      拣选暗中谋反的途径、来协助亚多尼雅自立为王,不让大卫知道。如今,他们看见大卫病重在床,不能起来,就前来多方打探,假意问安.其实想要知道实情,趁大卫最软弱的时候,推翻大卫,宣布亚多尼雅作王。他们这一切行动和阴谋,其实大卫全都知道,只是大卫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引来杀机。

最后,亚多尼雅认为不能再忍了,约押和大祭司亚比亚他就支持他,在「隐罗结旁、琐希列盘石」那里大摆筵席,请了王的众子、并所有王的臣仆、军长来赴宴.意思要在筵席间、突然宣布亚多尼雅为王。可是,亚多尼雅没有请所罗门、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先知拿单、并大的勇士等人赴席,这一点使拿单先知和拔示巴感到,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最后阶段,若不及时通知大卫,求大卫立即照起誓所应许的,宣布让所罗门继位,日后亚多尼雅作了王,就会杀尽所罗门这边所有的人。这是配合得很好的,正当大卫求神使他起来,可以报复仇敌之时,拿单先知和拔示巴就进来求大卫立所罗门为王。本来大卫病重,不能起来;就是起来,也不容易找到机会,宣布立所罗门为王.因为亚多尼雅和支持他的一帮人,常常在大卫身边看守打探.若大卫有所行动,他们可能就起来,先杀大卫,然后自立为王。但如今是最好的机会了,亚多尼雅和支持他的人,全部都不在;神就在这个时候,听了大卫的祷告,使他的病好转,能以起来.拿单先知和拔示巴知道了,也就趁这个机会前来求大卫,大卫就吩咐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使所罗门骑着大卫的骡子,送到基训,在那里膏他为王。于是他们就这样行了。众民都说:愿所罗门王万岁。众民跟随他上来、且吹笛、大大欢呼、声音震地。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就都惊惧、起来四散。

3.「约押」:约押原是大卫的姨甥,因为约押的母亲是大卫的姐姐洗鲁雅(代上 2:16)。洗鲁雅共有三个儿子,就是亚比筛、约押、和亚撒黑.三人都作了大卫的将军,但以约押为首。大卫在父家排行最小,所以大卫的年纪,其实大过约押不多。当大卫逃避扫罗,躲在亚杜兰洞的时候,他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为怕扫罗诛九族,就都投奔大卫而来(撒上 22:1).所以约押这时已经与大卫同生共死,成为大卫至死忠心的好朋友。大卫在这篇诗中所说的「知己朋友」,相信就是指约押。约押曾经为大卫立过许多功劳,就如打败耶布斯人,夺取耶路撒冷作为大卫的首都,大卫因此立他作首领元帅。(代上 11:6)他又为大卫修造城墙(代上11:8)。他打败亚扪人和亚兰人(代上 19:15),又攻取亚扪人的京城拉巴,并且将荣耀归给大卫──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嵌着宝石的金冠冕,戴在大的头上(撒下 12:26)。又在盐谷攻击以东、杀了以东人一万二千(诗 60:1)。后来又粉碎押沙龙的叛变,在树林里作战,打败押沙龙的大军……。约押真的为大卫、为国家,做过许多轰轰烈烈的事。

不过、大卫与拔示巴行淫,杀死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的丑事,约押全都知道。因为大卫曾经写信给约押,吩咐约押派乌利亚到敌人城墙边,最危险的地方作战,结果乌利亚就被敌人所杀。(撒下 11:14)可能因为约押知道这事,约押多次违背大卫的旨意,大卫也不敢对付他。其中使大卫耿耿于怀,到死也不忘的,就是约押背着大卫、杀了两个比他更义的元帅──押尼珥,和亚玛撒。

说到押尼珥,他是扫罗的元帅。扫罗死后,他就服侍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有一次约押领导他的勇士,在基遍池旁巧遇押尼珥和他所带领的勇士,押尼珥就提议双方互派几个勇士起来「戏耍」,其实是打斗。想不到这样打斗的结果,竟然演变成争战。押尼珥在这场争战中,战败逃走.约押的弟弟亚撒黑直追押尼珥不放。押尼珥回头对亚撒黑说:「你转开不追赶我罢、我何必杀你呢?若杀你、有甚么脸见你哥哥约押呢?」亚撒黑不听押尼珥的劝告,结果就死在押尼珥的鎗下。约押因此记仇,要寻找机会杀押尼珥。(撒下 2:13-22

后来押尼珥出卖自己的主人伊施波设,打发人去见大,对大卫说:「这国归谁呢?…你与我立约、我必帮助你,使以色列人都归服你。」于是大卫设宴款待押尼珥和与他同来的人。宴后,大卫送别押尼珥,托他游说以色列人归顺大卫。约押刚刚攻击完敌军,带着许多掠物回来,听见大卫送走     押尼珥,就质问大卫为何放走他。并且派人追上押尼珥,暗暗将押尼珥带回希伯仑,大卫却不知道。约押领押尼珥到城门的瓮洞、假作要与他说机密话,就在那里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为要报杀他兄弟亚撒黑的仇。后来大听见了,虽然不敢将约押治罪,却咒诅约押说:「流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的血、这罪在耶和华面前必永不归我、和我的国。愿流他血的罪归到约押头上、和他父的全家.又愿约押家不断有患漏症的、长大痲疯的、架拐而行的、被刀杀死的、缺乏饮食的。」(撒下 3:26-29

至于亚玛撒,他是押沙龙叛变时所立的元帅。当时大卫逃避押沙龙,全体过了约但河,来到亚玛念.大卫派约押带领众军去与押沙龙打仗。临出发前,大卫再三叮嘱约押、亚比筛、和以太说:「你们要为我的缘故、宽待那少年人押沙龙。」(撒下 18:5 王)大卫的意思,一来感到押沙龙叛变的事,是自己犯奸淫的罪所带来的报应.所以押沙龙不应承担全部犯罪的后果,自己也要承担一部份;二来大卫知道,要挽回支持押沙龙的众臣仆和全国绝大部份百姓,就不能恶待押沙龙,因为他们认为押沙龙对他们有恩。可是约押这个「老粗」,不明白大卫的意思.硬认为押沙龙是该死的。当押沙龙在树林中作战之时,他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下经过,他的长发就被树枝勾住,整个人被悬挂起来。约押看见,就不理会大卫的叮嘱,趁押沙龙在橡树上还活着,用短枪将他刺透。后来大卫知道,就为押沙龙大大哀哭,意思是要让全国知道,杀押沙龙的事,与他无关.纯粹是约押个人独断独行的结果而已。约押回来,看见大卫大大哀哭,他不但没有为这事请求大卫王原谅,反而严严的责备大卫说:「你今日使你一切仆人脸面惭愧了.他们今日救了你的性命、和你儿女妻妾的性命,你却爱那恨你的人、恨那爱你的人。你今日明明的不以将帅仆人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龙活着、我们都死亡,你就喜悦了。现在你当出去、安慰你仆人的心.我指着耶和华起誓,你若不出去、今夜必无一人与你同在一处.这祸患就比你从幼年到如今所遭的更甚。」(撒下19:5-7

于是大卫就起来,坐在城门口.百姓都到他面前,表示支持他,要迎接他回耶路撒冷王宫去。大王就差人去见祭司撒督和亚比亚他,去劝犹大的长老欢迎王回宫。并且对亚玛撒说:「你不是我的骨肉么?我若不立你替约押常作元帅、愿神重重的降罚与我。」大卫说这话,支持押沙龙叛变的众人,就被挽回了。王又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里来。」可是,当亚玛撒完成任务回来之时,路上遇见约押,亚玛撒上前欢迎约押之时,约押故意前行,让刀从鞘内掉出来.约押就用左手拾起刀来、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阿!」就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所拿的刀、约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就死了。

为此,大卫临终之时,吩嘱所罗门王说:「你知道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向我所行的、就是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益帖的儿子亚玛撒、他在太平之时流这二人的血、如在争战之时一样、将这血染了腰间束的带、和脚上穿的鞋。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王上 2:5-6)约押听见风声、就逃到耶和华的帐幕,抓住祭坛的角。所罗门王依然吩咐人将他杀死,因为摩西的律法说:「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出 21:14

至于约押为甚么帮助亚多尼雅自立为王,经文没有详细交待。但推想,约押素来不甚尊重大卫,在许多事上都叛逆大卫的旨意.认为大卫常有胡涂事做出来,就如为拔示巴的缘故,吩咐约押派乌利亚到最危险的战场上作战,借刀杀人;下令不杀押沙龙,只顾私人关系,不顾军民的死活;并且想要立支持押沙龙的亚玛撒为元帅、代替他…等。如今见到大卫可能将王位传给所罗门,而所罗门却是大卫从拔示巴所生的。约押认为拔示巴只不过是乌利亚的妻子,她所生的所罗门不配继承大卫作王。虽然单拿先知传达神的启示,给所罗门起名耶底底亚,表示神喜悦他.约押却不认同,认为所谓神的启示,可能是单拿个人的意见而已。约押反而喜欢亚多尼雅,认为论年纪、论政积、论风度、论人际关系、论辈份、论背境……,在在都胜过所罗门。现在大卫既然病重,可能永远不能起来,这样,扶持大卫一个最年长的儿子起来作王,对国家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这就是约押认为自己是老臣子,不明白神的旨意、也不尊重大卫为王,只按自己看为对的意思而作,最终引至杀身之祸。

4.「亚比亚他」:他也是几十年来跟随大卫,对大卫忠心耿耿的祭司。大卫十分器重他,立他为祭司长和谋士(撒下 20:25, 代上 27:34)。他之所以跟随大卫,因为扫罗王为他父亲亚希米勒曾经接待大卫、又将歌利亚的刀交给大卫的缘故,杀了他父全家八十五人,只剩下亚比亚他一个人逃到大卫那里.大卫就收留他,以他为祭司。最后大卫病重之时,亚多尼雅又说服亚比亚他支持他自立为王,以致后来所罗门王追究,将他革职,对他说:「你回亚拿突归自己的田地去罢.你本是该死的,但因你在我父亲大面前抬过主耶和华的约柜、又与我父亲同受一切苦难,所以我今日不将你杀死。」(王上2:26

这事、《圣经》指出,「这样便应验耶和华在示罗论以利家所说的话。」(王上2:27)是的,扫罗杀亚希米勒全家八十五人,和亚比亚他被革职,都是因为神咒诅以利的缘故。因为以利放纵两个儿子犯大罪,得罪神,神就派神人来指摘他,说:「…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撒上2:30-36

从所罗门不杀亚比亚他的判案来看,亚比亚他在这一次的事上并不是主谋,也没有作过甚么恶事.他只不过是被亚多尼雅说服,以为大卫就快死了,亚多尼雅自立为王,也是天公地道的事。是的,从亚比亚他的生平来看,他的确对大卫是忠心耿耿。当大卫逃避押沙龙的时候,亚比亚他和撒督抬着神的约柜,要跟随大卫过河;大卫却派他们回去做「卧底」,暗中将押沙龙的军情,派自己的约拿单、和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向大卫通风报讯。(撒下15:27, 17:15-16

5.由于仇敌议论大卫说:「有怪病贴在他身上;他已躺卧,必不能再起来」,我们就知道,大卫这一次病倒,是不知名的病,而且可能病了许久,病势也相当重。所以这些仇敌都在问:「他几时死,他的名才灭亡呢?」意思是,等了这么久,他还未死,我们要等到何时,他作王的名份才会消灭呢?这句话又暗示,这些仇敌曾经来看过大卫多次,也议论过多次,有点等得不耐烦了。其实大卫的心非常清醒,他们的阴谋和议论,大卫全都知道。连他们在大卫面前说的「假话」、暗中议论大卫的话、和走到外边才说出来的真心话、并他们交头接耳要谋害大卫的话…,大卫都知道。

6.大卫最伤心的,是连他的知己朋友,就是大卫所倚靠过、吃过大卫饭的人,「也用脚踢我」。主耶稣在最后晚餐之时,曾经引用过这节经文来形容犹大出卖他,说:「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13:18)由于主耶稣这样应用这节经文来形容自己被出卖,所以按《诗经卷一》第五组诗的结构来说,这篇诗也是预言末世大灾难时,那些悔改归主的以色列人,尤其是那些「智慧人」(但11:32-35),被自己的同胞出卖,并且被杀。相信《启示录》第十一章所预言的那两个见证人,被自己的同胞出卖,才在城里的街道上被假基督所杀。(启11:7-10)所以这诗放在《卷一》最后一篇,是非常有意义的.证明《诗篇》第一篇的「引言」──义人的道路必得永生;恶人的道路必至灭亡。同样又证明,末世时悔改归向神的以色列人必得拯救;但那些被假基督勾引,以致出卖同胞的以色列人,终于消灭。

 

三、回想最后的祷告(41.10-41.12

41.10 耶和华啊,求你怜恤我,使我起来,好报复他们!41.11 因我的仇敌不得向我夸胜,我从此便知道你喜爱我。41.12 你因我纯正就扶持我,使我永远站在你的面前。

1.大卫知道了仇敌的阴谋之后,就向神呼求说:「耶和华啊!求你怜恤我,使我起来,好报复他们!」所谓「报复」,其实是阻止他们谋反。到底大卫这一次能不能从怪病中起来呢?根据这篇诗最后的赞美,相信神终于医好了他的病,使他起来。但是,根据《圣经》的记载,拔示巴和拿单先知进去见大卫王之时,是「进入内室见王」,因为「王甚老迈、书念的童女亚比煞正伺候王。」(王上1:15)这样的形容,表示大卫王还是非常虚弱.可能神使他从重病中痊愈过来之际,拔士巴和拿单就立即趁机行事,求卫王照所起的誓,立所罗门作王.不然、亚多尼雅作了王,就以所罗门一等人为罪,赶尽杀绝。神使大卫起来的时间,刚刚配合拔示巴和拿单先知进来求的时间,这是亚多尼雅一帮人所想不到的。大王立即将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召来,吩咐使所罗门骑上大卫的骡子、送到基训,在那里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人就吹角、且吹笛、大大欢呼、声音震地。亚多尼雅一帮人听见,就知道事败,纷纷逃命。

2.大卫求神使他起来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理由:「因我的仇敌不得向我夸胜,我从此便知道你喜爱我。」这句分明涉及神从前曾经向大卫表示过喜爱他,必不让他的仇敌夸胜。这应许应该是指大卫住在王宫时,耶和华使他安靖,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那时,大卫对先知拿单说:「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神的约柜反在幔子里。」拿单对王说:「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因为耶和华与你同在。」意思是说,耶和华向来喜悦你,你有心为耶和华作甚么,耶和华都喜悦。但是、当夜耶和华的话临到拿单说:「你去告诉我仆人大卫,…说:你岂可建造殿宇给我居住呢?…我从羊圈中将你召来,叫你不再跟从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常与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敌。…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凶恶之子也不像从前扰害他们…。我必使你安靖,不被一切仇敌扰乱,并且我耶和华应许你,必为你建立家室。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原文是你)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拿单就…照这默示告诉大卫。于是大卫…说:「主耶和华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你竟使我到这地步呢?主耶和华啊,这在你眼中还看为小,又应许你仆人的家至于久远……。耶和华神啊,你所应许仆人和仆人家的话,求你坚定,直到永远;照你所说的而行。」(撒下7:1-19

按以上的应许,神要保守大卫家「至于久远」,意思是,在神的保守下,任何仇敌都无法夺取大卫的王位。可是,大卫与拔示巴行淫的事,大大得罪耶和华,拿单先知却预言「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所以大卫逃避押沙龙追杀之时,对祭司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倘若他说:我不喜悦你,看哪,我在这里,愿他凭自己的意旨待我!」(撒下15:25-26)于是大卫蒙头赤脚上橄榄山,一面上一面哭。结果神怜悯大卫,使押沙龙不听谋士亚希多弗的话,因为神使亚希多弗的计谋变为愚拙!(撒下15:30-31)神就救了大卫脱离押沙龙的手。大卫就知道,神还是喜爱他,没有收回所说的应许。

如今大卫年老病重了,仇敌想要趁机夺位.大卫求神使他起来,报复仇敌.理由是神一直喜爱他,因此,仇敌不得向他夸胜。后来亚多尼雅夺位的计划被粉碎了,所罗门得以按大卫的心意继位。大卫在临死时,就嘱咐所罗门说:「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当刚强,作大丈夫,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照着摩西律法上所写的行主的道,谨守他的律例、诫命、典章、法度。这样,你无论做什么事,不拘往何处去,尽都亨通。耶和华必成就向我所应许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王上2:1-4

第二个理由:「你因我纯正就扶持我,使我永远站在你的面前。」这是说,神对大卫的应许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对神保持「纯正」,这样神就必「扶持」他。所以后来所罗门在献殿的祷告中,这样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所应许你仆人─我父大卫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遵守我的律法,像你在我面前所行的一样,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现在求你应验这话。」(代下6:16

3.按《诗篇卷一》第五组诗的结构来说,以色列人在末世的大灾难中悔改归向神.那时,他们呼求神使他们从极度弱软中「起来」,好向敌人「报复」.那时,他们也必须提出这两个理由。指出神原是喜爱以色列人,因此敌人不得向他们夸胜;而且,那时以色列人已经悔改归向神,拆毁了敌基督的像,洁净了圣殿,保持自己的纯正。结果神应允他们,叫主耶稣基督降临,拯救他们;又使以色列国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所以,大卫晚年的祷告,好比以色列人在末世大灾难的日子的祷告;亚多尼雅夺位的阴谋被粉碎,好比敌基督想要作全世界的王的美梦被粉碎;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与亚多尼雅勾结,好比末世大灾难时,部份以色列领导阶层与敌基督勾结;拿单先知和拔示巴进去求大卫王立所罗门为王继承他,好比末世大灾难中悔改归向神的以色列人凭应许求神及早叫主耶稣降临作王;结果所罗门被立为王,好比耶稣基督降临作王,平定天下乱局;所罗门王除灭亚多尼雅和约押,好比主耶稣除灭敌基督和他的同人。

 

四、结语:蒙搭救后献上赞美(41.13

41.13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

1.这是「结语」,表示神真的听了大卫的祷告,最后事情得到解决。所以大卫「称颂耶和华」,并特别强调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从亘古直到永远」.意思是,以色列国必定得以保守,不被敌人侵占,直到永远.因为神要永远作以色列人的神。虽然后来以色列亡国被掳,这应许似乎没有实现,其实不然.神自己要作王,像在士师时代作王一样。虽然多次仇敌来侵,其实是神将以色列人交与仇敌,为要惩罚和管教他们而已。从属灵的角度来看,神的旨意要让大卫的「后裔」──耶稣基督,在天上接续作王;到末世之时,又降临在地上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因此,我们解释《诗篇》,若不从这样的「属灵角度」来解,就解不通了。「属灵角度」往往比较隐藏,就如我们按《卷一》整卷的结构来解,看到整卷的灵意,其实是在预言以色列人在末世大灾难中,悔改归向神的情况──最后他们得救,假基督终被消灭。

2.这里大卫以「阿们!阿们!」为结束,意思是「但愿实在如此、实在如此」。这个结束不但是本诗的结束,也是《卷一》整卷的结束。因为《卷二》、《卷三》、和《卷四》都是以「阿们、阿们」为结束的。(参诗 72:19, 89:52, 106:48)此外、再没有任何诗篇以「阿们」为结束。但《卷五》比较奇怪,却以「哈利路亚」为结束;并且最后五篇诗(诗146-150篇),每一篇都以「哈利路亚」为开始、又以「哈利路亚」为结束,非常特别。(按:「哈利路亚」的意译是「赞美耶和华」.所以《中文圣经》只记载「赞美耶和华」,而不是记载「哈利路亚」。)这一点更加强了五卷《诗篇》的编辑是有设计的,不然、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编排现象。以「阿们、阿们」来结束,第一个「阿们」表示结束本篇诗;第二个「阿们」表示结束全卷《诗篇》的结构。按《卷一》全卷的结构来说,编者认为,这最后一篇证实《卷一》开头第一篇「引言诗」所说的──「义人和恶人的道路是分开的。各人发展到末世时,必有不同的报应」。大卫晚年临终时,恶人虽然望他早死、连知己朋友也用脚踢他;但神仍因他的纯正扶持他,使他「永远站在神面前」,意思是「叫他得永生」。末世时、悔改归主的以色列人也是这样,他们虽然被那些背弃圣约、与敌基督勾结的同胞出卖,但神仍然因为他们纯正的信心保守他们,使他们得永生。

―― 吴主光《诗篇精选研经亮光》

 

 

活出神圣的旨意(二)(朱韬枢)

 

  第四一篇描述一个属神的人的生活是只有神自己的。他是一个眷顾贫穷人的人,在外在的环境里,他遭难,耶和华必搭救他;在他的肉身上,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13)。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得重病,是不是因为这个病而离开世界,不知道。总之,这是他病重的时候。但他遭难,耶和华搭救他;肉身上病痛,耶和华服事他。

  虽然在众人中间,他也受到恶言的议论,但是仇敌绝不能向他夸胜(511)。弟兄们哪,你千万不要想去打抱不平。你要知道,你坏到一个地步,没有人说你坏,你就知道你多坏。这里说,他受到恶人的议论,但是仇敌绝不能向他夸胜。他知道神所量给他的一生,就是被污蔑,被攻击,被出卖的一生,所以他说,「连我自己的朋友,我所的倚靠的,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踼我」(四一9,约十三18),就像主耶稣一样。这位诗人所经历的,也是我们这些在生命里成长的圣徒所必须经历的。我们不要盼望什么,外面的这些是是非非,你都不要怕,你好好活在主面前,接受主所量给你的一切。这经历又是与主耶稣的经历合并的。

  诗人在这里有一个结束的认定,也就是诗篇卷一总结的话,「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13)认真说,他没有资格喊那么高,但是我告诉你,你若认识神,神每一步带领都是为着永远的。这个时候,他已经看见,我每一天的生活,每一步道路,每一个经历,每一个遭遇,都是神来装备我,预备我,叫我得着更多的永远,所以末了,他有这样赞美的话。

  第12节,「眷顾贫穷的人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也搭救他。耶和华必保守他,使他存活;」这是诗人的观察。第3节,「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耶和华必给他扶持,换句话说,神必给他铺床,叫他睡得安稳,睡得舒畅。他就是在病中,主的服事也能叫他舒畅。

  第46节,「我曾说:耶和华啊,求你怜恤我,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你。我的仇敌用恶言议论我说,他几时死,他的名才灭亡呢?他来看我就说假话;他心存奸恶,走到外边才说出来。」他的仇敌提一篮苹果来看病,「哎呀,老生生,你好吗?」走到外面就说,「还没有死,还可以活几天。」

  第78节,「一切恨我的,都交头接耳地议论我,他们设计要害我。他们说:有怪病贴在他身上,他已经躺卧,必不能再起来!」不仅这样,第9节,「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你要注意,这个知己,就是平安的意思。不仅是平安,也包括有健全,扶持和保护的意思。他说,「那些给我平安,保护我,扶持我,使我健全的朋友,也是那些我所倚靠,帮助过我,吃过我饭的朋友,也用脚踢我啊!」我告诉你,这个踢是很凶的啊!那个时候,人不穿皮鞋,穿凉鞋。穿皮鞋可以用脚尖踢人,穿凉鞋就得用脚跟才能踢。认真说,不是踢,是踹!人的脚对准他肚子踹一下,叫他整个人都滚出去了。这是谁的经历?这就是主耶稣的经历。出卖主耶稣的是谁?就是同祂一同吃饭的犹大。和祂一同吃饭的,用脚踹祂!

  弟兄们,你有没有注意,最后这两篇非常奇妙;最后这两篇说到他的成熟,却一点没有描述他多成熟,只是描述他如何交通于基督的苦难。第四十篇说到他的存在,他的存在就是主的存在,「我来了,乃是要行你的旨意;我的存在,就是为着神而存在的。」然后四一篇就说到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被出卖的生活。四十篇说他的存在,四一篇说他的生活,都是联于主自己的。他说,「连扶持我的朋友,保护我的朋友,我所倚靠也吃过我饭的朋友,都用脚跟来踹我啊!」

  第12节,「你因我纯正就扶持我,使我永远站在你的面前。」这就是说我们的主。但是你要注意,从开头他以为他是纯正的,后来主赐给他纯正,现在他让纯正在他身上活出。他说,「你因我纯正,纯正是我的构成。主,这个时候,我是单单纯纯的要你。」「使我永远站在你面前,」他用「永远」这个词,就表示他属灵的境界已经和主一样了。他是看到永远去了,他永远站在主的面前。

  现在他回顾一生,其中没有说到复活,没有说到在复活里的生活,也没有说他得了多大的荣耀。但是,他却说一句话,「哎呀,我告诉你,我现在看基督徒的一生,大得胜、荣耀得胜乃是后面才来的,现在我已经够满足了!你想想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前我傻呼呼的说,当我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我便有福(一篇)。我唏哩哗啦说一大堆,现在主啊,我竟然能够把你在地上的生活给活出来了!」这个时候,他很厉害的起来说,主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着永远的!他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韬)

――朱韬枢《诗篇中的神圣经历(卷一)

 

 

弥赛亚诗篇(卫恩礼)

 

诗篇第四十一篇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

1.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

2.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

3.他病重在榻,那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

4.我曾说:耶和华阿,求你怜恤我,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你。

5.我的仇敌用恶言议论我,说:他几时死,他的名才灭亡呢?

6.他来看我,就说假话,他心存奸恶,走到外边才说出来。

7.一切恨我的,都交头接耳的议论我,他们设计要害我。

8.他们说:有怪病贴在他身上,他已躺卧,必不能再起来。

9.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

10.耶和华阿,求你怜恤我,使我起来,好报复他们。

11.因我的仇敌不得向我夸胜,我从此便知道你喜爱我。

12.你因我纯正,就扶持我,使我永远站在你的面前。

13.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

         

诗篇第四十一篇:出卖者的诗篇

    押沙龙背叛他父亲大卫王的经过,记在撒母耳记下第十一至十六章。这是诗篇第四十一篇的背境。本篇是那时期之诗篇(卅八至四十一)最后的一篇。第四十一篇最后一节是诗篇第一卷书的总结。诗篇第一篇以有福的人开始,诗篇第四十一篇以被出卖者结束。

    诗篇第四十一篇像许多其他诗篇,只有一节是论到弥赛亚。我们的主在约翰福音第十三章十八至十九节引述本篇的第九节,用来暗指加略人犹大。本篇其余的部分是大卫的经历,那时他一些最好的朋友,包括他自己的儿子,同谋推翻地的王位和国度。

    因为大卫犯了大罪,事情记在撒母耳记下第十一章,他自招这些苦果。先知拿单来到大卫面前,告诉他小母羊羔的故事,藉此控诉他犯了奸淫和谋杀的罪。大卫随即认罪,真心悔改,诗篇第五十一和卅二篇就是大卫当时所写的痛悔诗。拿单回答说:大卫,你的罪蒙赦免了,但刀剑必不离开你的家!大卫会拆散他人的家,夺了人的性命,因此他要以眼泪自吃苦果,这样的事也发生在他儿子和家人身上。他要学习,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他曾纵容他那俊美傲慢的儿子押沙龙,甚至掩耳不理他的恶行,现在他要自食其果了。

    押沙龙背叛的谋土中,有一位是亚希多弗,他曾是大卫的知己和亲信。大卫听见亚希多弗同谋背叛,便祷告说:“耶和华阿,求你使亚希多弗的计谋,变为愚拙。”他的好友出卖他。我们想到亚希多弗是拔示巴的祖父,便可明白他同谋背叛背后的动机。这正是本篇第九节的背境:“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这句话曾为我们的主所用,喻指加略人犹大和他卖主的行为。

    旧约圣经有另外三段经文预言出卖者,彼得在使徒行传第一章廿节引述诗篇第六十九篇廿五节说:“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无人在内居住。”他又引述诗篇第一百零九篇八节说:“愿他的年日短少,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撒迦利亚书第十一章十二至十三节说:“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占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这段经文在马太福音第  廿七章九至十节重述。

      诗篇第四十一篇共分五段:

      1)大卫向神的信心(13节)

      2)大卫承认己罪(4节)

      3)谋士同谋背叛(58节)

      4)谋士亚希多弗的出卖(9节)

      5)大卫求神伸冤(1012节)

      诗篇第一卷书用以下的话完结:“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

      论弥赛亚的经节(9节)——

    我们的主在楼房上引述这节经文:“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十三:18)他喻指加略人犹大。犹大本人和职业很神秘,不为人知,但他却是今日宗教社会中许多人的典型。如圣经所记,他的历史共分十二个阶段。

    预言中的犹大——我们已引用四处关于他的经文。其中并没有提及他的名字,却说出他的行为和终局。他与那用二十舍客勒银子,把约瑟卖给以实玛利人的同名,这甚具意义(创卅七:2627

    主拣选他作使徒——经过一整夜的祷告,我们的主才拣选十二使徒(路六:16)。他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可三:1319)。在事奉上,犹大与奋锐党的西门同列(太十:4)。他在使徒中排名最后,常被称为卖耶稣的。他被主拣选,但约翰福音第六章六十四节告诉我们:“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这里我们看见救主的全知能力和爱。

    人有抉择的意志,并不是一部依从命运安排的机器。犹大生平曾故意拣选自己的道路,拒绝主给他的爱和特权。他预示基督教中未归主而又作传道的人。“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太七:2223

    他在使徒中带着钱囊,却是个贼(约十二:6)——我们的主公开传道时,是凭信而活,倚靠神供给日用的饮食。我们读到:“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八:23)当主差遣使徒出去传道,他嘱咐他们:“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太十:910

    但犹大带着钱囊,受托作管钱的,却暗中偷取他们微薄的财物,作为己用!这样的事在今天屡见不鲜。穷乏的圣徒发自同情心,将物质贡献出来,后来却发现负责的人盗用公款。犹大就是犯了这罪。

    伯大尼的马利亚用香膏抹主——马太福音第廿六章和约翰福音记载逾越节前的一个筵席,席间马利亚和犹大的性情表露无遗。犹大的性格显然是他的致命伤。马利亚把那珍贵的真哪哒香膏倒在主的头和脚上,并用自己的头发擦他的脚。马利亚那爱主和奉献的行动映照出犹大的性格,请注意他的反应:

      他向主的态度:何用这样枉费呢?这香膏为甚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

      他向那女人的态度:他心中很不喜悦,并埋怨她(可十四:4

      他向金钱的态度:他是个贼!他有自己的评价和估量。圣灵的评价是“极宝贵”,但犹大所看重的只是那三十块钱。马太和马可说完膏抹主之后,便记载犹大愤愤不平的离去,去找祭司长出卖救主。“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这是牛触死奴仆的代价(出廿一:32)。马太福音第廿七章六节和使徒行传第一章十九节称这银于为血价。这是巴兰、基哈西、亚拿尼亚和撤非喇的罪(彼后二:15;约十三:2;路廿二:3;徒五:111)。有人常说:“人对金钱所存的态度是他性格的试金石。”加略人犹大就是这样,他自此就寻找机会出卖主。

    筵席前(约十三)——使徒在楼上吃逾越节的筵席,圣经六次记述犹大。“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2节)“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耶稣原知道卖他的是谁。”(1011节)耶稣又引用诗篇第四十一章九节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18节)他更直接指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21节)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犹大(27节),包着逾越的羊羔、无酵饼和苦菜。这都是给予贵宾的食物,代表礼貌和爱心,也是向人良心最后的提醒。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30节)。对出卖者来说,他将永不见天日!

    撒但进入——“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我们的主先前曾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么?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diabolus)。”(约六:7071)“魔鬼”(devil)这词若解作邪灵,应译为“鬼魔”(deuron),我们的主称呼加略人犹大作魔鬼。撒但有许多差没,任他派遣,作他可耻的工,但在出卖救主的事情上,他没有把使命交托鬼魔,而是亲自进入犹大心里,使他成为受撒但控制的人。我们的主降生时,撒但藉希律追杀他;在旷野受试探时,他试图使主偏离父神的旨意;到最后,他亲自入到犹大里面,用狡计出卖他。

    园子内的拘捕——“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门徒屡次上那里去聚集。”(约十八:l2)这是休息和祷告的地方。差投拿着灯笼、火把和兵器来到园里犹大以亲嘴、问安作为卖主的暗号。我们立刻回想押沙龙(撒下十五:56)——出卖者的亲嘴。犹大从不称呼耶稣为“主”,他称呼他“拉比”(可十四:4345)。我们的主回答他说:“朋友”(hetairos——同伴),这是圣经中最感人的事之一(太廿六:50)。

    犹大返回圣殿(太廿七:310)——当他看见耶稣已经定罪,他就后悔。他似乎从未想过耶稣会被定罪处决。他知道他是无罪的,也看见他曾多次脱离敌人的捉拿,但从未想过事情会弄到这个地步。当他知道耶稣快被处死这可怕事实后,才觉悟过来,就非常后悔了。这并不是真正的悔改,他已再不能扭转自己的心意,也不能改变祭司长和同谋之人的计划。他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祭司长却无情的回答:“那与我们有甚么相干,你自己承当罢。”这是世人向受折磨之罪犯的讥嘲。犹大手中的银钱如火烧着,他便丢在圣殿,出去自缢而死。

      自缢——犹大和亚希多弗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曾受人信任,也同是他们所出卖之人的朋友。他们都得到仁慈和礼遇,也都行了诡诈。亚希多弗的动机似是出于嫉妒和报复,犹大却是出于贪心。他们都是自缢而死的。我们的主没有引用诗篇第四十一篇九节全节,他没有说犹大是他所倚靠的,他早已认识他,也没有把自己交托他(约二:2425)。自杀是可怖的罪行,无论这是记载在圣经里或一般书籍上,都叫读者感到恶心。生命是神圣的,应该由神安排。

    窑户的田——犹大颠然打算置买这块田地,但因着马利亚的奉献,他的计划受到阻挠。他既不能如意地使用那三十块钱,就好像灯蛾扑火一样,走到自己想走的田地去,了结余生。彼得在使徒行传第一章十八至廿节详尽的说:“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住在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接看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由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或者当他想自缢时,绳子突然断

裂了,结果他死时的情形就如彼得所描述的一样。

    马提亚取代他的位(徒一:2026)——由于圣经从此再没有提及马提亚,有人以为彼得匆匆作了这事,其实保罗纔是神所拣选代替犹大作使徒的人选。保罗使徒的职份的确是相当独特的。但彼得说明取代犹大而得以列在十二使徒中的人必须具备的资格。“所以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就是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我们必须照圣经的记载,接受马提亚是神所拣选的。

    犹大返回自己的地方——我们的主告诉西门彼得,他要往父家里预备地方(约十四:l3)。但另有一处地方是为灭亡之子预备的,大罪人也是“灭亡之子”(帖后二:3),他将要进到同样的地方。这地方是:

    隔离之地——犹大在地上与主相近,但如今却有深渊限定(路十六:26

    黑暗之地——他在夜里出去,结果被丢在外面的黑暗里(太廿五:3O

    污秽之地——他是污秽的,神叫他仍旧污秽(启廿二:11

    失望之地——永远的刑罚,没有盼望(太廿五:46

天堂和地狱,两处地方,哪一处是为我预备的呢?

── 卫恩礼《弥赛亚诗篇》

 

 

病中蒙恩(四一1~13)(台北灵粮堂)

 

有人问一位病中的信徒身心的光景时,他说:「我的头枕在三个枕头上,一个是无限量的能力,一个是无限量的爱,一个是无限量的智慧。」那全能、全爱、全智的神总不停止爱祂的儿女,祂用全部的爱来爱祂的儿女,甚至不惜成为卑微的人,来表明祂的爱。祂能、祂肯,并且祂在最适当的时候,用最适当的方式爱祂的儿女,即使祂的儿女在病中,也丝毫不能减少或阻止祂的爱。人在病中,比平常较容易反省,即使是些微的过犯也是历历在目,并不是说所有的病都是因为犯罪所引起的,但我们却是可以说,罪会造成我们身、心、灵的伤害。这位爱我们的神,祂说: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鞭伤使我们得医治(赛五十三5),神是怜恤我们的神,祂乐意医治我们,祂乐意把我们从病中释放出来,即使在病中,祂的恩典也不减少。

 

诗人说:「求你怜恤我,使我起来…因我的仇敌不得向我夸胜,我从此便知道你喜爱我。」我们是多么的软弱,仇敌总是有办法在我们耳边说些什么来达到它的目的,它总是想办法摧残人的信心,对卧病在床的人说「他几时死,他必不能再起来」所带来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而我们又常会相信它的话,可见我们心也充满了矛盾。但是诗人在此向神祷告,求医治,目的是让仇敌无话可说,不能诋毁我们的信仰。另一方面,能因此得知主是喜爱我的,这是何等的安慰,何等的得激励。我们的「确知」、「确信」可以帮助我们抵挡仇敌向我们信心所射来的火箭,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且能使我们在地上平安的度日(心灵平安)

默想

1.从诗人的诗中,可看见什么是有福的人?

2.我目前的光景可否在神面前得蒙喜悦呢?

回应

主,愿我能在你面前得蒙喜悦,能在你面前侍立服事你。

 

 

当生病时(四十一篇113)(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篇诗篇诗人似乎重病在床(3),我想这是许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因此我们从这篇诗篇来看,当我们生病时,当如何面对呢?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不应只仰望人的医治或安慰,我们当仰望的是神的安慰及医治,诗人在重病中体会到人无法安慰他,甚至落井下石,不断地议论及伤害他(59)!也许我们生病时,不会遇见人如此的对待,但我们有时会觉得人的安慰及医治是何等的有限!因此诗人在重病中他转向祈求神的怜恤及医治,第3节诗人说他「重病在榻,耶和华扶持他。」甚至「给他铺床。」他体会到只有神能带给他真正的安慰及医治,但愿这节经文也成为我们在生病中的帮助!而诗人之所以这样把握神会在病中安慰扶持他的原因,乃因他知道平时自己一直照着神所喜悦的,作一个「眷顾贫穷」的人,有解经家说,这里的「眷顾贫穷」应解释为「眷顾软弱疾病者」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怜恤。」若我们是一个常常怜恤别人的人,神也必定会怜恤我们!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除了仰望神的扶持之外,我们当在神的面前认罪悔改,第4节诗人祈求神医治的同时,他也承认自己得罪了神,今天,这应该也是我们生病时的属灵习惯,我们从不反对生病应当寻找医生的帮助,但我们这些有神的人,我们应当如同诗人一样,有一个属灵的习惯,就是先在神的面前,求圣灵光照我们有何需要认罪之处,因为神会借着疾病来管教我们的过犯,因此当我们生病时,先认罪悔改应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回应:主啊!赦免我,常常生病的时候,如同没有神的人一样,仰望的是人的安慰与医治,求主让我学习更仰望的是祢的安慰与医治,以及寻求圣灵的光照,使我再次被洁净,愿我也能如同诗人一样,经历祢为我铺床!

祷读:诗篇四十一篇3

3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祢必给他铺床。

 

 

以恩慈相待(41)(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帮助我的心向你敞开,求以你的恩慈来滋润我的心,使我能以恩慈待人。

 

这诗篇的历史背景应与第38篇相若,当时大卫正在逃避他儿子押沙龙的追杀,并且身患怪疾(8)。故此大卫当时的处境十分艰难,他渴望有人伸出眷顾的手来帮助他(贫穷一词可指身体的软弱,1)。但这节经文亦可解作大卫在神面前的信心宣告:他过去曾以恩慈眷顾有需要的人,所以他深信恩慈的神必然会搭救他。

大卫能有这样的信心,因为他知道神是恩慈的神,祂对患病的人之眷顾是何等温柔细致(3)。但恶人却连一点恩慈也没有,他们不单没有怜恤大卫,反而恨不得他早日离世,他们甚至渴望大卫的子孙全都灭绝(5,「名才灭亡」)。除了恶人对他没有恩慈外,就连大卫所信任的好朋友,就是那些从前与他一同吃饭的人,都伤害和背叛他(9),他们见利忘义,出卖曾以恩慈待他们的大卫。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曾引用这节经文来应用在自己身上,用意是警戒犹大,盼望他的心能醒悟,回转到神面前(参约1318-27)。这显明主耶稣恩慈的心肠。在这诗篇中,那些人没有以恩慈待大卫,因为他们的心中给虚假、仇恨和利益所充满,以致完全没有空间来领受神的恩慈。本诗篇告诉我们:以恩慈待人的,必经历神的恩慈;没有以恩慈待人的,正反映出他们没有经历过神的恩慈。

在路加福音736-50中,主耶稣在法利赛人西门的家里坐席,一位有罪的妇人带着香膏来膏耶稣的脚,西门心里因此批评耶稣,主就向他说了两个欠债人的比喻。这比喻说明了那罪妇对耶稣有这样感激、爱的行动,完全是因为她经历了神赦罪的恩典,反之西门对主丝毫没有爱的表示,因为他未曾经历过神的恩典。你曾经历过多少神的恩慈?你对神有否爱的回应呢?爱神的必定会对人有爱和恩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