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四十四篇短篇信息

 

目录:

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陈希曾)

靠神得胜(杨震宇)

在地方教会中经历对神的渴慕(朱韬枢)

倚靠祂(四四1~26)(台北灵粮堂)

苦难中的呼求(四十四篇126)(台北基督之家)

天命无常?(44)(香港读经会)

 

 

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陈希曾)

 

可拉后裔的诗──第四十四至四十五篇

 

一、神啊!祢是我的王

诗篇第44篇一开始说:�D神啊,祢在古时,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我们的列祖,也给我们述说过。祢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祢苦待列邦,却叫我们列祖发达。因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祢的右手,祢的膀臂,和祢脸上的亮光,因为祢喜悦他们。这段诗是历史,诗人想起神如何带领他的列祖得胜并得着地土;神怎样保守、带领他们经历过大而可畏的旷野;神怎样把迦南人赶出去,将迦南美地赐给他们。当诗人在回忆这些历史的时候,我们看见他们得胜的秘诀,那个秘诀就是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

神做王使我们从罪中得释放

当我们读完旧约以色列人的历史,即能从神的话语里学到这样的功课,并从圣经的教训里可以明白这样的见证。以色列人过红海是个神迹;以色列人在旷野里漂流、生存了四十年,脚没有肿、鞋没有破,这也是个神迹;接着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到达神所赐给他们的迦南美地,他们都可以证明这些经历不是靠着自己的刀剑,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

以色列人能够进入迦南地,承受神所给他们的流奶与蜜之地,并能够站在这般蒙福的地位上,没有别的原因,�D乃是靠祢的右手,祢的膀臂,和祢脸上的亮光。这是诗人所做的见证。诗人现在是活在神的面光下,因为只有当我们看见神的笑容时,我们就能说: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乃是靠着神的右手与膀臂,以及神脸上的亮光与喜悦,使我们能够承受流奶与蜜之地。什么时候神掩面不看我们,我们就失去了能力,就失去了迦南,因为神就是那片迦南美地。这都是历史的教训,而神如同带领祂属地的子民,今天也将照样带领祂属天的子民。

4节:神啊,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这里有一个祷告和第43篇很有关系。第43篇第一节祷告说:求祢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换句话说,诗人受了捆绑得不着释放;这也表示我们虽然已经蒙恩得救,但还是被罪所捆绑。诗人现在找到了得胜的秘诀,他说:神啊,祢是我的王我们如果让神在我们的生命中做王,当我们说: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得胜在希伯来原文即是得释放;我们一得着释放,就能够进入迦南美地,享受那里所有的好处,并能看见在地如同在天一样。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仍旧被流放、被放逐,与神之间的交通仍旧有了隔绝、有了距离。我们的难处在哪里?我们此时要应用到神的话,因为神的话告诉我们,神对待祂的百姓有一条很清楚的路,就是不靠自己的刀剑,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乃是靠神的右手和神的膀臂,我们才能够得胜。所以诗人祷告:求祢出令,使雅各得着释放。这个雅各就是旧约那位会抓的雅各、诡诈的雅各,也就是43篇所说的诡诈不义的人;而且诗人正看见他自己就是雅各。这个雅各什么时候可以得胜、得释放?感谢神!这不是凭着我们自己。

十字架领我们到己的尽头

5节说:我们靠祢要推倒我们的敌人,靠祢的名要践踏那起来攻击我们的人。这个敌人就是我们的罪,我们要靠神胜过罪,这就是我们蒙恩得救以后胜过罪的光景。因为我必不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胜。我们向神完全缴械,因为我们知道凭着我们自己不能够得救;这就是诗人在这里所学到最宝贵的功课。十字架在这里不只解决我们这个罪人,十字架也解决了我们的弓和刀,因为这些都不能使我们得胜。换句话说,十字架不只使我们胜过罪,十字架也使我们不倚靠自己,把我们带到自己资源的尽头。这是十字架在可拉后裔身上所做的工作,也是同样做在我们身上,把我们的罪与己的问题都一并解决了。

7节:惟祢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这正是我们胜过罪的生活的光景。我们终日因神夸耀,还要永远称谢祢的名。而这正是得胜的生活。在第42篇诗人是被放逐了,但到了第43篇就恢复到神的面前,恢复了与神之间的交通,在地又如同在天一样。然而第44篇又比第43篇更进前了一步,呈现出十字架所要给我们过的一个得胜生活:一方面能胜过罪,一方面也能胜过我们自己,使我们不再倚靠自己,并能终日因神夸耀,永远称谢神的名。这不只是一个称义的生活,这也是一个成圣的生活。这是第44篇前半段所给我们看见的。

 

二、漂流中学习的功课

9节到第17节:但如今祢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祢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祢使我们当作快要被吃的羊,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祢卖了祢的子民,也不赚利,所得的价值,并不加添祢的资财。祢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祢使我们在列邦中作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都因那辱骂毁谤人的声音,又因仇敌和报仇人的缘故。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似乎很难明白这段圣经,因为连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所处的环境。神又带着我们往前再走了一步:十字架不只使我们脱离罪、脱离自己,十字架还要带我们过一种生活,那是一种刚开始我们完全不明白的生活。

预言的实现:以色列人的分散与得国

这是一种什么生活呢?诗人说:但如今祢丢弃了我们,好像神放我们鸽子,把我们完全摆在一边,�D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祢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祢使我们当作快要被吃的羊,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许多人读到这里,就认为这首诗不可能是大卫的时候所写,因为那时的以色列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也认为这不可能是被掳时所写,因为那时以色列并不是分散在列邦,而是分散在一个国,就是巴比伦国里。然而我们若再读下去:祢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祢使我们在列邦中作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这段圣经又实在不可能是巴比伦时发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明白这段圣经呢?

有一件事我们必须明白,许多的诗篇都只是预言;第44篇就是一篇很重要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一直延续到今日。以色列有二次被掳,第一次是被掳到巴比伦,第二次则是主后七十年以色列人又被分散,直到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才又终于复国。在这一千九百多年间,以色列人被分散在列邦中,而且在列邦中作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这是指着以色列人第二次被漂流、被放逐、被四散的预言,直到一九四八年,神再从各地把以色列人召聚回来。

这的确是以色列人曾经在地上漂流的光景,但是我们再读下去,我们可以找到一把很重要的钥匙。第17节: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祢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用死荫遮蔽我们。倘若我们忘了神的名,或向别神举手,神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祂晓得人心里的隐秘。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以色列人在这一千九百多年间被漂流、被放逐,主要原因是他们把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并说:愿流祂血的罪归在我们身上,结果神确实让他们漂流在全世界各地。这些都因为以色列人违背了神和他们所立的约:如果顺服神,神就祝福他们;如果背叛神,神就让这些苦难临到他们身上。以色列人经过这么长久的漂流,正是因为他们背叛神、得罪神,结果就落在神政治的手底下。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就着整体的以色列人而言,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他们得罪神而漂流各地。虽然他们终日因神夸耀,并永远称谢祂的名,但是神还是要炼净祂的教会,炼净祂的百姓;这是指着一般情形来说的。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一千九百多年间,神还是留下了七千人没有向巴力屈膝,这些人圣经称他们为余民,是剩下的百姓。他们说: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祢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用死荫遮蔽我们。倘若我们忘了神的名,或向别神举手,神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祂晓得人心里的隐秘。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这些余民也包括许多被希特勒屠杀的以色列人。

我们如何解释这些话呢?保罗在罗马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罗马书第8:36节:如经上所记: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这里的如经上所记就是指诗篇第44:22节。我们再回到罗马书8:35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我们把保罗的这些话带到第44篇,就能够想起在第42篇所写的隔绝,以及第43篇所写的零距离。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是这些患难、困苦、刀剑吗?是这些苦难把我们完全带离开神吗?不!圣经告诉我们,他们的心没有退后,他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神的道路,他们仍旧至死顺服,完全站在神的这一边;为什么?因为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这一班人乃是得胜的人,也就是新约里所说的得胜者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情上,已经得胜有余了不只是得胜,而且是得胜有余,这就是十字架在我们身上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这里看见一个见证,就是虽然神使以色列人受邻国的羞辱,把他们当做将宰的羊,分散在列邦之中,但是这些患难、困苦、逼迫、刀剑,没有一样能使他们离开神的面;这些人乃是得胜者。这正是圣经借着第44篇给我们看见,在以色列人一千九百年的历史里,虽然整体而言他们得罪神,所以神让流放的事情临到他们中间,但是神还是留下七千人没有向巴力屈膝。对那些爱神的人而言,这些苦难没有使他们失去中心,反而使他们紧紧的跟随主的道路,最后就出现了这一班的得胜者。

这一班人为什么能被称为得胜者?因为当神丢弃他们的时候,他们和神站在一边,他们丢弃自己、弃绝自己;但是他们舍不得神的同在,不弃绝神。这就如同约伯一样,约伯痛苦到一个地步,他宁可咒诅自己的生日,却怎么都不肯口出一句咒诅神的话。什么叫做十字架?十字架乃是使我们能够与神的旨意联合。虽然临到我们的是苦难、逼迫、刀剑,是反对我们、丢弃我们的,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偏离神的路。换句话说,当神丢弃我们的时候,我们仍选择站在神的这一边,把自己也丢弃了。

舍己背起十字架的道路

这就是主耶稣所说的: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舍己就是把自己丢弃了,这就是背十字架的意思。这段诗篇就是给我们背十字架的意义,就是: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我们完全站在神的这一边,这就叫舍己。舍己的原文就是否认自己。主耶稣告诉彼得: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那个不认原文也是否认,是和舍己的原文同一个字。彼得用了否认那个字,但是他用错对象,他应该说:我不认得我自己,但是他却告诉使女:我不认得这个人

十字架的工作是要让我们丢弃自己,让我们说:我不认得我自己这个人;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背十字架,我们这个人就是得胜有余的人。什么叫做背十字架?背十字架就是做一个活的殉道者;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就是告诉我们,十字架不只叫我们胜过罪,十字架也叫我们与神的旨意联合,来反对我们自己,成为一位活的殉道者。基督徒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为死的殉道者,也就是如果神给恩典,我们也许在二十分钟内为主殉道;另一种可能是成为活的殉道者,就像老约翰一样,他需要时时刻刻背起他的十字架,需要主天天的恩典让他过一生的年日。一个死的殉道者需要的恩典大概是二十分钟,但是一个活的殉道者所需要的,乃是一生的恩典。

这就是44篇的信息。诗人在末了时说:主啊,求祢睡醒,为何尽睡呢?求祢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祢为何掩面,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我们的肚腹紧贴地面。求祢起来帮助我们,凭祢的慈爱救赎我们。我们一方面是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但是我们还是受了欺压、损失,我们还是经过苦难、饥寒交迫。这些东西虽然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但我们仍旧会经历过,难道是因为我们的神不是正义的神吗?当主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我们是被打不还手、被骂不还手,我们学了功课,然而对方对我们仍是不义的时候,我们会问:对方如何学功课呢?难道神没有正义吗?不,我们的神乃是正义的神,所以在这里有一个祷告,是求神伸张正义的祷告;但是这个祷告要一直等到我们的主回来时才应验的。我们只要负一个责任:转过左脸、走第二里路。我们不问为什么,乃是默默无声的按着主的命令去做。

这并不是告诉我们基督徒没有正义,或者是神让这些不正义的事物继续猖獗下去。不!这是我们的主告诉我们的: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失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生命在原文中就是�D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就是我们的魂伏于尘土。我们若为了主的缘故愿意失去魂,等到有一天我们的主回来,等到我们进天国,千禧年来到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得奖赏的时候。换句话说,今天我们为主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我们是失去了我们的魂,但是感谢主,因为凡为主失丧魂的,等到主回来作王的那一天必要再得着魂。

 

 

靠神得胜(杨震宇)

 

钥句:祢是我的王

背景:《诗篇》第四十四篇的诗题与四十二篇相同,作者、背景、写作时间不详。总是在以色列人遭遇仇敌恶劣打击的时候,向神呼吁。训诲诗的意思是对后辈有教诲与训导的提点。从内容来看,以色列民遭受仇敌之欺压,在失败中,向神呼求拯救。在多个世纪之后,使徒保罗发现自己也处于相同的景况里,并引用这篇22 「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说明基督徒为主的缘故,有若将宰的羊,但刀剑、苦难决不能使基督为人受死、复活后又看顾我们的大爱隔绝。

提要:本篇是求神施恩,使他们战胜仇敌的祷告。在这篇叹息哀痛的悲歌中,诗人回忆以色列人过去的得胜的历史,而以赞美耶和华为开始;接着,他向神哀诉现在受欺的苦境;末了,他恳求神兴起,本着祂一向的慈爱,拯救他们为结束。全诗分为三段:

()数算昔日的恩典(18)──神啊,祢在古时,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

()陈述今时的苦况(922)──但如今祢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

()呼求当下之拯救(2326)──求祢起来帮助我们,凭祢的慈爱救赎我们。

钥节:【诗四十四4】「神啊,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

钥点: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诗人表明过去以色列的日子,神曾赐予许多奇妙的拯救。但他叹息,「但如今」(9),在这位恩待了以色列列祖的神为何让祂的百姓战败,被敌人欺压、侮辱、抢夺、嗤笑、讽刺呢?诗人感到他们的遭遇是因为神离弃他们,向他们掩面。但他仍相信,「神啊,祢是我的王」。所以,他向神哀诉,求祂睡醒起来,以祂的慈爱来救赎他们,并带领他们靠祂得胜。此外,再大的苦难和欺压,他也没有失去信心,因为他:(1)没有忘记神(2)没有违背神的约(3)心没有退后(4)脚走正路(5)没有忘记神的名(6)没有向别神举手;和(7)甘心为主受苦。虽然有时神好像总不是第一时间响应我们,我们是否像诗人所宣告的:「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18)呢?

今日钥节提到「神啊,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诗人回忆以色列的历史,是耶和华将以色列人带到迦南,让他们得以安居。而他们每一次的战胜,都是大能的神,把胜利赐给雅各那些不配得的子孙。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的胜利不是靠着弓和刀(武器或勇力)所达成,全是因为倚靠神的能力和祂得胜的名,推倒敌人,践踏那来攻击的人。难怪诗人宣告神是王,每当祂的命令发出,胜利就是必然。亲爱的,你应当知道︰当你在恩典中长进的时候,你就会遭遇到许多仇敌;但是这些仇敌都是主的战利品。因为「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八37)因外,无论你的景况是何等困苦,神仍是你的王,是你所投靠与可夸耀的那一位!

「这是战争的口号!试探一近,仇敌似已得手,在战争的喧哗中决不可心力交瘁。这时你要仰望永生的主说:你是我的王!神子呀,求你命令得胜的行动。这样呼求,在地狱中的魔鬼必然逃跑,因为神却不忽略,雅各不过是虫,但是神为他争战,他就必然得胜。求主耶稣这位常胜者,胜过我们里面一切的仇敌。」──迈尔

默想:诗人叹息在深受敌人欺压,生活在羞辱痛苦中,但仍相信祂是那位凭祂慈爱救赎我们的神,并会带领我们靠祂得胜。亲爱的,你所认定的得胜秘诀是什么吗?信靠神,祂绝不会让你失望!

祷告:啊,祢是我,是我所投靠与可夸耀的那一位!无论的景况是何等困难,让我不靠自己的努力,乃是靠祢加给我力量而得胜。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在地方教会中经历对神的渴慕(朱韬枢)

 

第四十四篇导论

  这一篇的经节,原则上是分作三个大段。第一个大段是讲历史,第二个大段是讲今天,第三个大段是他的申述。

第一段:历史

  第一个大段是从第一节到第八节,因为那里有一个细拉,细拉就是等一等,就是结束。这一段就是讲历史。「神哪,你在古时,在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列祖给我们讲述过,我们亲耳听见了。你曾用手赶出了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12上)换句话说,主啊,那个时候的我们也不比今天好,那时候我们不也是一班堕落的人吗?不也是一班罪人蒙恩典吗?不也是一班曾经远离你的人吗?但是为什么在那一个时候,你就栽培了他们?

  这个「栽培」是一个生机的字,换句话说,不是一个陈设、陈列。不像你买一个花瓶,你把它放在那儿。在栽培里是有情感的,在栽培里是有盼望的,它是一个生机的字。那个时候,你把我们分别出来,栽培了我们的列祖,叫我们成为你的见证。你苦待众民,却叫我们的列祖发旺。

  在那个时候人提起教会,人提起教会的见证,人的里面满了羡慕。为什么呢?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他们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拯救,乃是靠你的右手。换句话说,是在你的主权里,在你的力量里,在你不断的启示和带领里。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得胜呢?因为他们有你的主权,他们有你的大能,他们不断地有你的亮光、启示。神啊,你是我的王,求你出令,使雅各得拯救!今天我们是一班需要得拯救的人。我们借着你要推倒我们的敌人,藉你的名要践踏那起来攻击我们的人,因为我们不必倚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拯救我。唯有你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我们终日因神夸耀,还要永远赞美你。

  这好像是梦话!但想一想,写一写,他就把那个属灵的真实写出来了。从外面看,今天他们的情形是一踏胡涂。但是他说,主啊,就在这样羞耻的情形里,就在这样羞耻的情形里,你要救我们脱离敌人,叫恨我们的人羞愧。所以我们要夸耀赞美你!

第二段:今天的情形

  第二段,就是今天这个情形。神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丢弃就是厌恶,好像我们的感觉是,主对我们产生了厌恶,就收回了祂的同在。因为你对我们产生了厌恶,产生了排斥,收回了你的同在,所以我们在感觉上好像被你弃绝了一样,叫我们受辱。这个受辱就是公开的受辱。

  可拉的后裔在这里说,我们不是你的选民吗?我们不是你的见证吗?在那个时候,我们不是你所拣选呼召的吗?用今天的话,我们不是根据你的旨意建立你的教会吗?但是为什么,在众人面前我们公开的受了羞辱?

  有一个地方教会,好不容易培养出十几位很爱主的弟兄,突然有一天全部离开了。全部离开以后,就完全分散了。这些多年我们所培养的弟兄,就被人任意抢夺了,被分散在列国中。你要注意,有一天当你不能持守基督的时候,许多的人就要被分散出去。诗人的意思好像是说,你以贱价卖了你的子民,所得的价对你也没有好处。

  弟兄们,你敢不敢对神讲这句话?我看他跟神是很亲密的,也因为他和神很亲密,他才敢讲这句话。你把我们卖得这么便宜,对你有什么好处?天不是你的座位吗?地不是你的脚凳吗?一切不都属于你的吗?你为什么还把我们这么拿来卖掉。这算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然后,「你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诗四四13)我告诉弟兄们,今天我们中间许多不健康的情形,在三十年以前我就觉得有东西开始要出问题了。我们那个时候对基督的坚持,对教会的看见,教会生活的甜美,弟兄姊妹的奉献,教会聚会对人的吸引,整个的情形都叫你觉得你和神是一致的。但是今天我就对神说,主啊,你把我们卖了,还卖得这么便宜,对你有什么好处?这句话是很凄凉的。你使我们受羞辱,别人谈到我们,都是讽刺嗤笑我们的。

  早期人看我们,众人都向我们称羡;现在简直不能听,凡听见的话都是消极到极点的。公会的、离开我们的、曾经在我们中间的,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说出积极的话来。所以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现在我把自己往哪儿摆呢?无论我往那摆都有问题。

  然后,「都因那辱骂并毁谤者的声音,又因仇敌和报仇者的嘴脸。」(诗四四16)但是弟兄们,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一直到今天我里面还感觉,主啊,谢谢你,当你的仆人活着的时候,我们没有做任何事得罪你;当你的仆人离开了我们以后,我们还是坚持的,紧紧的跟随你。在我里面总是觉得,跟随主是一件荣耀的事。但是在经历里这的确是很艰难的。

  他又说,「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你,也没有对你的约不忠实。」(诗四四17)这句话不好读,因为旧约的先知一直在说,你们离弃了神的约了。神要说,以色列民啊!你们离弃我的约了,你们对我不忠实了!但是在这里,作者却讲出这么一句话来,他的胆子很大!主啊,我可没有忘记你,是你忘记了我!我可对你的约没有不忠实,是你对你的约不忠实!有的时候我会这样祷告,我说,主啊,我从来没有忘记你,五十年以前,我这样爱你,今天我还是这么爱你。五十年以前你给我看见基督与教会,今天我还是活在基督与教会里。我里面的那种认定绝对没有改变。主啊,我没有忘记你,也没有对你不忠实。但是他不能怪神,因为这是圣经的话。

  有个妇人,拿一点面酵,放在三斗面里,那一点面酵可以叫全团都发起来了。不是主不乐意拯救,也不是面不干净,而是一个妇人来了,她不知不觉地在这个纯净的面里放进了一点酵。因为这一点酵,叫很多的面都起来呼喊,主啊,我们也没有忘记你,我们也没有违背你的约!但是神就说了,在你们中间有了酵,因为在你们中间有了酵,所以你们没有什么路。所以弟兄们,你们要成为一个新团,你要把旧酵除去,叫你们成为一个新团。

  然后他说,「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步没有偏离你的路,但你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诗四四1819)这真是可怜的光景!野狗之处就是荒野,就是被丢弃之地。野狗是是成群的,是非常残暴的。它们来咬食、吞吃的时候,是一群一群的过来,一点怜悯都没有。几乎可以说,野狗是一种最残忍、群居的动物。你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死荫遮蔽我们。「倘若我们忘了我们神的名,或向别的神伸开双手祷告……但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2022)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做这些事,我们没有求告别的神的名,我们没有离开你给我们的托付,我们没有离开你所给我们的异象,但是在这样的情形里,我们为着你的缘故终日被杀。

第三段:申述

  这里诗人说,「求你起来帮助我们,因着你慈爱的缘故救赎我们」。(诗四四26)这句话很有意思,这里他不是说因着你的公义救赎我们,因为前面诗人陈明他没有违背神的约,也没有伸手向别的神的祷告。但是诗人知道虽然他有许多优点,可是他还是个罪人蒙恩典,所以他求神,因着祂慈爱的缘故来救赎。

  诗篇卷二起头的三篇诗,第四十二篇,诗人要神的殿。第四十三篇,诗人要神自己。第四十四篇,诗人要神兴起,醒起,起来,作祂的工作。因为有这样的渴慕,就产生了四十五篇。

――朱韬枢《诗篇中的教会生活(卷二)

 

 

倚靠祂(四四1~26)(台北灵粮堂)

 

读这篇诗篇似乎读到了以色列人的历史,虽是浓缩版,却可以清楚的看见以色列人千百年来在神手中的经历,在「古时」、「列祖的日子」,在时间的水流,不单回想了神在那时如何恩待列祖,而且,从列祖的身上,他们学了一件很重要的功课,那就是「不靠自己,乃是靠神」。神如何恩待了列祖,而苦待了列邦,列祖为何能发达?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你的右手,你的膀臂,和你脸上的亮光」,因为「你()喜悦他们」,这是得胜的秘诀及关键,得神的喜悦,而「倚靠」却是得喜悦的途径。

这位恩待了以色列列祖的神为何让祂的百姓在仇敌的手下受辱,神为何如此对待属祂的百姓呢?诗人没有解释神如此对待以色列百姓的原因,诗人却将神所作的事让我们看见。我们看见了什么呢?看见了以色列人在神手中被锻练的过程。列祖如何在神的手中蒙恩,并不表示后代一定蒙恩,神要他们与祂有个别的经验,因为「倚靠」不是在课室、讲堂中可以学会的,实际的生活才是学习「倚靠」的课室,神把他们放在一个学习倚靠的环境,好让他们体验恩待他们列祖的神是怎样的一位满有丰富恩典、怜悯的神。

不论祂把我们放在什么样的环境,祂仍是那位凭祂慈爱救赎我们的神。虽然有时神向我们沉默,或是暂时遮蔽祂的面,我们如何呢?「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你的路」(18)。中国的信徒在中共统治后,他们经验了极大的逼迫与迫害,但是他们却没有忘记神,也没有违背祂的约(17)。仍能求主凭着祂的慈爱救赎我们(26)。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在中国信徒的血泪见证传了出来,在在振撼人心的见证,我们亲眼看见主听了中国肢体的祷告,主成就了他们的祷告,「用祂的慈爱救赎他们」。不仅如此,数以千万的人因此而能认识主,归向主,虽然,我们至今无法知道,神为何容许中共得到政权,但我们不能不赞叹神的作为及计划奇妙。

约伯在大试验中说,「祂试验我之后,我必如精金」(伯廿三10),诗人描写这种情形时说,「他必不怕凶恶的信息;他心坚定,倚靠耶和华。」(诗一一二7)心坚定,脚步就不易偏离正路,你心正坚定的倚靠神吗?祂必能保守你不失脚。

默想

1.在倚靠神的功课上有什么心得?有什么困难之处?

2.从中国信徒的经验、见证,你学到什么功课。

回应

主阿,每当我感觉艰难时,求你伸手扶起我下沉的心。

 

 

苦难中的呼求(四十四篇126)(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是篇遭遇国耻的诗。犹太人被敌国侵略,受败北之辱,而诗人觉得他们既然未忘记神,为何却遭神的遗弃?故祈求神为他们兴起,拯救祂的百姓。

旧日的荣耀(18)是诗人追想「在古时」列祖如何蒙神施恩怜悯,「祢栽培我们」「祢叫我们(2)诗人了解他们列祖能得胜,完全是神的旨意和引导,「不是靠自己靠祢(3)是信靠神的结果。基于此,他用信心的口吻向神祈求:「神阿,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我们靠祢要推倒我们的敌人

今日的凄凉(916)五次哀怨的提到「但如今祢使我们受辱成了笑谈诗人认为现今的屡战屡败,被人剥夺、掳掠、充军到异国,受尽讥诮和欺凌的脸孔,完全是神不与他们同在,神遗弃了他们

祈求的基础(1722)述说诗人大感不解之处,诗人认为「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1718)同时也因「我们为你的缘故(22)受迫害,但神为何弃他们不顾呢

然而,诗人所说「没有忘记祢没有背约心没有退后脚也没有偏离」是真的吗?或许对于诗人或少数人这是真的,但绝大多数的以色列人并非如此。神说他们所遭遇的痛苦完全是因自己的败坏。可是诗人祈求神纪念这少数人的忠心,向以色列施恩。

不过,「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箴十七3)受苦并非完全是因为罪的因素,有时候,苦难与挫折也是神训练、造就祂儿女的方式

祈求的内容(2326)是诗人迫切祈求「主阿求祢兴起」虽有痛苦、虽有不解,但苦难并没有改变诗人对神的信靠,他也没有逞血气之勇,反而促使他迫切仰望神,追想神的恩典,再接再厉的回到神面前来倚靠祂。

犯罪、挫折、失败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人生经历,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我们是选择离开神或回到神面前呢?

回应:主啊!求祢帮助我,不论成功或失败,不论遭遇那种境遇,都不要离开祢的面。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祷读:诗篇四十四篇26

26 求祢起来帮助我们!凭祢的慈爱救赎我们!

 

 

天命无常?(44)(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教导我以平静的心境接纳临到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

 

虽然这首诗歌的写作日期未能确定(有以为是在以色列人被掳前、被掳时期或在波斯统治时期),但肯定是以色列人面对外族入侵时所写的一篇民族苦难的集体哀歌。这首诗歌可分为三大部分:

1.历史的沉思(1-8):以色列人是一个重视历史和教育的民族。长辈有责任把历史、律法、信仰和人生道理教导下一代(参申53166-8)。他们从长辈口中知道了过去的历史和神在他们中间的作为,包括出埃及、立国等。在过去的历史中,他们看见他们的得胜并非靠以色列人的兵强马壮,而是靠赖神的恩典和救赎,是神对他们的栽培和扶植。神特别恩待他们而丢弃其他民族,全基于祂与列祖所立的约。

2.今日的哀歌(9-22):9-13节写尽了以色列人今日的苦况,是一阕动人的哀歌。诗中多次用「你使」、「你把」(10-1113-14),甚至认为神卖了祂的子民,显然他们的苦难与被神弃绝有关。但神为甚么弃绝祂的子民呢?这却是令人百思不解的地方。神不是应许向敬畏祂的人守约施慈爱吗?他们并没有忘记神,也没有违背与神立的约,更没有偏离神的道,神为甚么丢弃他们呢?历史给人启迪和鉴戒,但过去的历史经验似乎不适用于今日。

3.信心的超越(23-26):虽然以色列人不明白耶和华对他们的苦难为甚么不干预、不介入;但他们仍深信耶和华的祝福和保守,他们仍肯定惟有耶和华是他们的拯救。祂的离开只是短暂,因为神的沉默和不介入,诗人形容一向不打盹、不睡觉的耶和华「睡着了」。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向神苦苦相缠,不断哀求,要把祂摇醒。他们凭着信心,深信他们的哀哭必达到神的耳中。

痛苦是难以承受的,但不明所以的痛苦更难承载。约伯所经历的是个人不明所以的苦难;这首诗歌所描述的群体也是经历不明所以的苦难。也许今天我们同样面对许多不明所以的苦难或人生的荒谬;正是这些生命中黑夜的时间,让我们更紧靠神、更抓住祂,甚至要与祂苦苦相缠,深信有一天,神会被「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