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六十五篇短篇信息 目录: 赞美神的恩典(杨震宇) 主降临医治大地(吴主光) 在神的殿中知足赞美(朱韬枢) 大自然歌唱时(兰隆纳) 感恩诗(赖建国) 颂赞主恩(六五1~13)(台北灵粮堂) 赞美感恩歌不停(六十五篇1〜13节)(台北基督之家) 福杯满溢(诗65篇)(香港读经会) 赞美神的恩典(杨震宇) 钥句:这人便为有福 背景:《诗篇》第六十五篇的标题是「大卫的诗,交与伶长。」大卫回顾神以往的恩待,而激发写了这一首感恩的诗歌,因此本篇诗是以选民在锡安的赞美为始,却以「日出之地都欢呼」为终。此诗也许是写在收成的季节,因为大卫认为丰收都是神直接的祝福。无可置疑,本诗篇主要的解释跟主再来的情况有关。本诗与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篇属同一组赞美之诗,主题甚多相同处。 提要:本篇是大卫颂赞主恩的祷告。大卫体会、经验神的所是和所作,因而感恩赞美。在这首感恩诗里,他首先赞美神的眷顾。他感谢神垂听人的祷告、赦免人的罪孽、使人亲近祂,并且得享美福、知足。这一切都在神的居所、神的殿中,得以成全的。接着,他称颂神奇妙的大拯救。祂以大能束腰,用力量安定诸山。祂以权柄、力量,施行神迹奇事,使万民归服。末了,他歌颂神的恩典。他深感神以恩典为年岁之冠冕,眷顾祂的百姓,普及世人和万物,为此全地都当欢呼和赞美祂。全诗分为三段: (一)赞美神的眷顾(1~4节)──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住在祢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 (二)颂赞神的拯救(5~8节)──拯救我们的神阿,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 (三)歌颂神的恩典(9~13节)──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淌下脂油。 钥节:【诗六十五4】「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住在祢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祢居所,祢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钥点:在这篇诗中,大卫赞美他所认识是的神:(1)救赎主(1~4节);(2)创造主(5~8节);和(3)赐福者(9~13节);并且他又述说神的作为:(1)祂赦免了我们的罪(3节),使我们得以亲近祂;(2)祂是拯救的神(5节),拯救一切倚靠祂的人;(3)祂以大能管理沧海大地(6节),使全地的人惧怕,使倚靠祂的人欢呼歌唱;(4)祂眷顾大地,叫万物欣欣向荣、五谷丰收(9节),使一切被造的都欢呼歌唱,赞颂神的恩泽。亲爱的,你是否也看见神的伟大、荣耀与权能呢?是否也体会神的恩典、慈爱、眷顾和赐福呢? 今日钥节提到「这人便为有福」。大卫在这篇祷告中特别提到「有福」的人,就是 (1)蒙神所拣选;(2)与神亲近;(3)得以住在神院的人中。在旧约时代,只有神拣选作祭司的利未支人,才能居住在神殿的中,而亲近神。今天,我们都是被神拣选出来的「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因着基督的救赎和圣灵的内住,我们都能坦然无惧地直接进到至圣所,与主同住;并且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亲近祂,享受祂的怜悯和恩典,作我们随时的帮助。这是何等的有福,何等的权利!亲爱的,你是否愿意成为一个这样蒙福的人? 【神亲近】劳伦斯弟兄说:「祷告就是感觉神的同在的感觉。」神人巴斯纳的一位朋友,有一次在他祷告时到他那里去。这位朋友察觉到有一种神临近的奇妙感。这位朋友说:「当巴斯纳用手蒙着脸祷告时,我不敢在黑暗中伸手,恐怕我会摸到神。」何等羡慕这种与神亲近的祷告。 「弟兄啊!神愿意祝福你。难道这不值得你去花半小时的工夫,单独来亲近神么?…如果你持续下去,你就要看见这一天中,似乎是最难的半小时,到后来要成为你一生中最有福的时刻。」── 慕安得烈 默想:大卫见证:「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淌下脂油」(11节),表明神终年都以恩典待人;而祂为我们所拣选的路都是最好的。亲爱的,回想你过去的年日,是否常常感谢神的恩典在你身上,终年不断,如同冠冕戴在你的头上呢?回想人生过去的足迹,是否体会神多方的眷顾和赐福呢? 祷告:神啊!我要细细的体会祢的作为。我赞美祢,祢眷顾地,厚赐百物,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我感谢祢,让我体验祢多方的眷顾和赐福。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主降临医治大地(吴主光) 第六十五篇导论: 1.
我们已经研究完《诗篇卷二》第二组诗的第一部(第51至64篇)了。从本诗(第65篇)开始,是第二组诗的第二部,共有八首大卫的作品,大部份都是「晚年诗」──预言以色列人在末世大灾难最后期蒙主保守,最后仇敌蒙羞后退,主基督降临在千禧年中作王,以色列得着大复兴;这样、接驳之前的第一部(第51至64篇),就非常恰当和吻合了.因为之前的第一部十四篇诗,全部都是大卫逃避各种恶人追杀和陷害的诗;正如预言以色列人在大灾难中逃避敌基督的追杀,和被出卖国家的以色列人所陷害。 2.
对于如何开始研究这第二部──大卫写的这八篇「晚年诗」,笔者认为,很重要先来重温这最后一部诗的结构分析表:
3.读者如果细看这八篇诗的分析,你会发现分为两组:第一组有四篇(第65至68篇),都是「预言诗」,因为内容所叙述的,与历史任何事迹都无关;乃是指着末世的情况而预言的。这四篇诗的预言次序很奇怪,是以「时光倒流」的次序来叙述的: (第65篇)先及论「末世大灾难已过,天下太平,以色列人在千禧年中以亲近神为满足的福;主又赐下恩雨滋润大地,百物复兴,人人欢呼」,这是千禧年时代的最高峰、和最复兴的现象。 (第66篇),在时间上稍为倒回来、形容「主在大灾难中,用大能使仇敌投降,全地欢呼敬拜.以色列余下三分之一的人经过熬炼而得存活,所以向神还愿献祭,述说神慈爱的大作为」。 (第67篇),再倒回来继续形容「神怜悯以色列人,万民看见并称赞神的救恩;又因主按公义审判和引导万民,万民就快乐欢呼,全地也丰收」。 (第68篇),倒回到「主降临」的时刻,「仇敌因见主的面而灭亡,列国军队四散,以色列人看见主进入耶路撒冷作他们的王就欢喜.主要平定天下,列国来朝进贡,以色列复兴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 4.第二组诗也有四篇(第69至72篇),都是「借用大卫的经历」来作预表的.预表的次序却是「顺时光」次序,由主耶稣被钉十字架至主再来。这样,前面四篇以「时光倒流」方向预言到「主从天降临」;后面这四篇却以「顺时光」方向预言到「主从天降临」,编者用这种非常特别的编排方式,将「主从天降临」这件事突显出来,非常奇妙。现在请看这几篇诗的内容是不是这样?── (第69篇):借用大卫受苦的经历,预言主被同胞辱骂讥笑;主为殿焦急之时、无人同情支持,反被钉十字架,人以苦胆来安慰他。但恶人必遭报;义人却复活得永生,后裔得地为业。 (第70篇):借用(诗40:13-17)大卫受苦的经文,预言以色列人在灾难中受困苦,呼求主基督快快来降临,搭救他们.这时他们仍然相信仇敌终必蒙羞,义人得救并尊神为大。 (第71篇):又借用作者的经历,形容以色列一直以来都倚靠神.到了末期,敌基督要谋害他们,他们仍向神呼求.因为相信经过急难之后,必能复活被提,并且在千禧年中赞美主,讲论神公义的大作为。 (第72篇):借用大卫为所罗门王祷告,预言主降临,在千禧年中作王、统治全地、列国进贡、五谷丰收,荣耀遍满全地。 4.为篇幅关系,我们只从这「第二组」第二部份的八篇诗中,拣选其中六篇(第65、66、68、69、71、72篇)与读者分享。盼望读者能在细心研读每一篇之余,又能兼顾八篇诗所组成的大图画,明白其中的属灵信息──「预言大灾难过后,主降临作王,以色列得大复兴主从天降临作王」。 大纲: 一、向降临的主还愿(65.1-65.2) 1.人人等候赞美神 2.人人要向神偿还 3.人人都要来就主 二、回想所蒙的恩(65.3-65.5 ) 1.人人的罪都蒙赦免 2.因朝见神的福知足 3.神原是全人类的神 三、主降临平定天下(65.6-65.7) 1.主以大能安定诸山 2.诸海和万民都平静 四、主赐福给全地(65.8-65.10) 1.全地的人都见神迹 2.神降透雨使地肥美 3.神的河浇灌了全地 五、全地丰收欢呼(65.11-65.13) 1.以后都因神蒙恩典 2.旷野遍处都大丰收 释经: 一、向降临的主还愿(65.1-65.2) 65:1 〔大卫的诗歌、交与伶长。〕神阿、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所许的愿、也要向你偿还。65:2 听祷告的主阿!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 1.再一次提醒读者,(第65至68篇)都是「预言诗」,是以「时光倒流」次序来看预言的,所以本诗所形容的,在灵意上,是指着千禧年最高峰、最后期的预言。这时主基督已经在「锡安」(即耶路撒冷)作王许久了。所以这段文字若以大卫的历史为背境,就解不通.因为历史上从未出现过「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更从未有过「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的现象。但在主降临作王之后,这些现象就准确地照着字面的预言出现了。 2.「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这句话,使我们想到,以赛亚先知预言主基督降临之后、在锡安作王.那时: 「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罢!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犂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弥4:1-3, 赛2:3-4) 3.又有撒迦利亚先知预言,说: 「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并守住棚节。地上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的、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埃及族若不上来、雨也不降在他们的地上。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亚 14:16-18) 我们知道,「守住棚节」最主要是聆听祭司每天颂读《圣经》.所以预言以「守住棚节」来形容千禧年时代,列国年年派人上到耶路撒冷来聆听主耶稣基督的训诲。当列国的代表聚集到锡安山之时,住锡安的以色列人却表示、他们早早就在那里「等候」要赞美主基督了。意思是,他们比世上任何国家的代表都早到,因为他们极其爱慕亲近主基督,要率先向主基督献上赞美。 4.「所许的愿、也要向你偿还.」这句话又使我们想到,《诗篇卷二》开始时那几篇「引言诗」,就是被掳的可拉后裔所作的(第42至44篇)诗。这里引(第43篇)的作者向神呼求的话,说:「神阿、求你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辨屈;求你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因为你是赐我力量的神.为何丢弃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走到神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神阿!我的神,我要弹琴称赞你。」(诗43:1-4)作者当时被掳,不知道何年何日才可以回到耶路撒冷敬拜神、赞美神.但许愿,如果能回到「神的圣山,到神的居所」,作者就要「走到神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要弹琴称赞神。」这样的许愿,如今可以「还愿」了.因为大灾难已过、分散的民已经归回、主基督亦已降临、以色列也得到大复兴,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所以,他们很兴奋、很快乐、很满足地,早早就在锡安山那里,等候主基督出来训诲他们,他们就献上赞美。 5.这里称神为「听祷告的主」,因为神果然行奇事,叫以色列人虽然亡国二千六百多年;被天主教的十字军屠杀他们;被各国贱待他们长达千年;被希特拉屠杀他们六百万,几近灭族….然而,他们还得以在末世时代复国;并且被列国围攻,又被敌基督的大军追杀,频临灭绝之际,神还在最后一刻从天降临,拯救他们.叫他们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又叫他们的地,变回流奶与蜜之地.试问有谁不称奇呢?所以现在基督降临作他们的王,列国年年都要派代表上来聆听主基督的训诲和讲道,他们就对主基督说:「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因为凡不就主而来的,主就不给他们降雨;并且主要「用铁杖打破他们,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诗 2:9)因主要作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又因为主是全智的神,不需要谋士或内阁来给他意见,所以主也是大独裁者,行事全凭自己意旨所喜悦的(弗1:5)。 二、回想所蒙的恩(65.3-65.5 ) 65:3 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 65:4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65:5拯救我们的神阿!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你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 1.
第一句:「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读起来似乎怪怪,为甚么罪孽胜了「我」一个人,而主要赦免「我们」所有人的过犯呢?原来,「罪孽」一词在希伯来原文夹有「言论」(“dabar”钦定译本通常译作“word”)一个字还未译出来;而单数「我」字的用法,在《圣经》中通常都可以用来称一整个民族。所以,我们可以将整句重译为:「罪孽虽然到底说服了我们整体,以至我们没有一个人不犯罪的,然而我们这许多的过犯,你全部都赦免了。」 2.
这句话使我们想起《但以理书》「七十个七的奥秘」,经文说:「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或作彰显〕永义、封住异象和豫言、并膏至圣者。」(但 9:24)意思是,这「七十个七的奥秘」原是为以色列民和圣城耶路撒冷而定的.等到「七十个七」都过去之后,那时、以色列人的罪过就会止住,「以后」不再犯罪;以色列人「当时」的罪恶又会除净,不再拜敌基督的像;以色列人「过去」所犯的罪孽又会赎尽,因为他们悔改信主,主就成了他们真正有效的赎罪祭;于是,他们就被引进永义,得救成为神的子民;并且那时不再有异象和预言,因为都被「封住」,不再使用.他们凡事就可以直接问主基督,因主基督已经降临作他们的王,并且人人都认识主基督为神,所以主受膏为「至圣者」。 3.
这是最希奇的事,因为自从他们的列祖出埃及以来,他们从未止息过犯罪──在西乃山下拜金牛;在旷野路上发怨言;行淫和拜巴力比珥;在快要进入迦南地之时,又因为不信,而不肯进去得迦南为业;在进入迦南地之后,又多次离开神,事奉迦南地各种居民的偶像;除了大卫称得上合神心意的仆人之外,所罗门也在晚年犯罪、引诱以色列人拜偶像;以后南北列王都不断犯罪,越来越严重,到最后,以色列人拜尽各地所有的神,就是不肯拜耶和华他们自己的神;神使他们亡国被掳,又施怜悯,让他们归回,得以重建圣殿城墙.后来他们又藐视神的祭坛和祭物,使旧约结束;到新约时代,他们更变得假冒为善,连圣殿也变成「贼窝」;神照应许使他的儿子耶稣基督降生,要来救赎他们,他们却将主耶稣杀了,钉在十字架上;又大大逼迫主的教会,到处破坏福音,叫以色列人不要相信…。所以保罗指着他们说:「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神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帖前 2:15-16)结果圣殿在主后七十年,被罗马人所拆毁,耶路撒冷城也变成废墟,以色列人就分散天下、被人抛来抛去,遭受屠杀、无处藏身.虽然如此,他们还是犯大罪,一直不肯悔改归向神。到末世时,他们竟勾结敌基督,出卖神的两位先知,把他们杀了……。像他们这样不断犯罪,硬心不悔改,世上实在很少有这么败坏的民族。然而,神为亚伯拉罕的缘故,还是纪念他们,在末后大灾难的日子,赐下「施恩叫人恳求的圣灵」,叫他们突然恍然大悟,明白耶稣是真基督.于是全家痛哭悔改归向神,以致他们的罪孽得到全然洁净,实在奇妙至极。 4.所以大卫继续预言说:「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意思是,庆幸自己还是被神看为「选民」,没有被神忘记;而且主又将他们从地的四极召回来,给他们重建圣殿,使他们得以「亲近」神,「住」在殿的院宇中,天天歌颂神。他们认为,单单是这一点「美福」,已经叫他们「知足」了。这样的「知足」,是为响应《诗篇卷二》开首的「被掳诗」,那时,被掳的可拉后裔向神呼求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的对我说:『你的神在那里呢?』……我的敌人辱骂我、好像打碎我的骨头、不住的对我说:『你的神在那里呢?』……神阿!求你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辨屈。…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走到神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神阿!我的神,我要弹琴称赞你。」(诗 42:2, 9, 12, 43:3-4) 5.「拯救我们的神阿!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其中的「威严」一词,原文是「可怕」;「秉公义应允」,原文是「以公义来回应」。所以,整句话可以重译为:「拯救我们的神阿!你拯救我们的方式虽然是可怕的,却是对的,因为你按公义来回应我们的祷告。」神垂听了末世大灾难中以色列人的祷告,但根据《圣经》预言,神听祷告和拯救他们的方式、确实非常可怕.因为神先让敌基督屠杀他们全地三分之二的人,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人还要「经火」受熬炼,「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然后,神要看看他们是否仍然坚定相信。最后,神看见他们仍然「求告主的名」、神就「应允他们」,拯救他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亚 13:8-9)意思是,神与他们全面恢复关系。所谓「熬炼」,原来是被敌基督的大军追杀。当时这三分之一以色列人想起耶稣基督曾在马太福音二十四章劝告他们说:「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太 24:16)他们就向着耶路撒冷朝东的橄榄山逃跑。本来,这是最愚拙的做法,因为橄榄山是光秃秃的,人往山上逃跑就必被敌人看见,被敌人开鎗射杀;但是他们顺服主耶稣的劝告,逃到山上。敌基督的大军看到了,就追上他们。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呼叫主的名,主就使地发生大地震.地就裂开,吞了敌基督的大军进去。以色列人看见这奇妙的拯救,就高呼「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这时,主就驾云降临,拯救他们.应验了主的话说:「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太29:39)以色列人回想自己二千多年来的悖逆,最后神这么严厉地要求他们受熬炼,他们认为神还是「对的」,是「秉公义」的,因为知道自己的罪孽实在很重。 6.「你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意思是,你本是全世界各地所有外邦人、过往二千多年来所一直相信、和倚靠的救主耶稣基督.我们以色列人虽然看见、听见,还是一直不肯相信,大大伤透你的心;所以我们受熬炼,到末世之时才蒙恩得救,本是应当的。 7.这一点又使我们想起保罗的话,说:「以色列人所求的、他们没有得着.惟有蒙拣选的人得着了、其余的就成了顽梗不化的。如经上所记:『神给他们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见、耳朵不能听见,直到今日。』大卫也说:『愿他们的筵席变为网罗、变为机槛、变为绊脚石,作他们的报应;愿他们的眼睛昏蒙、不得看见;愿你时常弯下他们的腰。』我且说、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么?断乎不是.反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若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他们的缺乏、为外邦人的富足.何况他们的丰满呢?我对你们外邦人说这话.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职分.或者可以激动我骨肉之亲发愤、好救他们一些人。」(罗11:7-14)我们读了保罗这段话,一来、感到保罗苦心一片,用「激将法」来救一些以色列人,但这方法激了他们二千多年,他们还是不肯醒悟,足见他们的顽梗;二来、感到神的恩典临到外邦人,真是奇妙。我们外邦人本来是不配蒙恩的,竟然比犹太人还要幸福;犹太人本是选民,却因为不信,被弃绝了二千多年,最后只有「余民」才能得救。 三、主降临平定天下(65.6-65.7) 65:6他既以大能束腰、就用力量安定诸山。65:7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1.这里所说:「他既以大能束腰」,是形容主耶稣像个「作战的勇士」,满有能力。通常勇士腰间的带子佩着刀,这刀代表勇士的能力。所以这话是形容主耶稣从天上满有能力地降临,正如《启示录》所形容的,说:「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他的眼睛如火焰、他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又有写着的名字、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他穿着溅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他。有利剑从他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并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醡。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启19:11-16) 2.「就用力量安定诸山,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这里形容主降临之时,有三方面的「平静」: 第一、安定诸山:原来主降临之时,地上发生大地震。经文形容这大地震、说:「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利害的地震。…各海岛都逃避了、众山也不见了。」(启16:18-20)撒迦利亚先知也预言说:「那日、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亚13:4-5)我们曾经研读过《诗篇》(第29篇),那也是一篇预言主在大地震中降临的诗,诗词形容大地震,连山岭也跳跃如牛犊,说:「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耶和华的声音满有威严。耶和华的声音震破香柏树;耶和华震碎利巴嫩的香柏树。他也使之跳跃如牛犊、使利巴嫩和西连跳跃如野牛犊。」(诗29:4-6)但是,当主一降临到地上,所有跳动的山岭都立即平静下来。 第二、平定海浪:《圣经》常常用「洪水」、「大水」、「波浪洪涛」来形容大争战。(参但9:26, 11:10, 22, 40, 诗32:6, 69:15, 144:7,
启12:15等。)当主耶稣降临之时,地上正发生哈米吉多顿世界大战,就是主耶稣所说:「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的大灾难(太24:21)这场大争战先由敌基督带领欧洲联盟(西方)的大军南下,与埃及领导的(南方)亚拉伯联盟大军作战。但俄国领导的(北方)联盟发现,原来敌基督南下的真正目的,是要独占中东的财富.于是他们也派大军南下参战,想要瓜分。最后由中国领导的(东方)联盟听见了,他们也不甘后人,派遣二万万大军到中东去参战。这样,东、南、西、北四大集团的军队大会战,这场大争战可能将全人类杀掉百分之九十以上。不过,当这场争战打到最高峰之时,主耶稣就驾云降临,揭发敌基督的假冒,平定地上的大争战。 第三、平静万民:根据《启示录》的记载,这场地上列王的大会战,是因为有「三个污秽的灵、好像青蛙,从龙(魔鬼)口、兽(假基督)口、并假先知的口中出来.他们本是鬼魔的灵,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众王那里、叫他们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争战。」(启16:13-16)我们在上一篇63.9-63.10那里已经详细解释过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指撒但自相分争,彼此意见不合,于是就各自出去迷惑列国出来争战。这是神的大作为,在历史上神常常用这个方法,使以色列的敌军大败;最后也用这个方法,叫撒但的国站立不住。(可3:24-26)可是,当世上的列国亲眼看见主耶稣驾云从天降临,他们立即恍然大悟,这才知道假基督、假先知,都是假的.在他们背后支持他们的灵,原来是魔鬼。从他们口中出来三个污秽的灵(三种互相攻击、各自不合的言论),都是鬼魔的灵。他们所行的奇事,都是一种欺骗。假基督与假先知各怀鬼胎,彼此利用;及利用完了、假基督就突然消灭假先知所领导的教会──大淫妇,将一枚核子弹投在梵蒂岗,将她焚烧。(参启17:16, 18:18)现在列国万民明白了,过往所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神学思想、不同的政治观念、不同的利益冲突……就在这一刻,全部都化解了。原来这是神的大作为,要叫魔鬼撒但中了自己的诡计。 四、主赐福给全地(65.8-65.10) 65:8住在地极的人,因你的神迹惧怕.你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65:9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满了水.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豫备五谷。65:10你浇透地的犂沟、润平犂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你赐福。 1.这段经文形容主基督降临,更新全地的情况。「住在地极的人」和「日出日落之地」代表全世界每一个地方。他们都看见主降临的大神迹而惧怕,正如《圣经》说:「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启1:7)又说:「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罢、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启6:15-17)然而,等到他们看清楚,主降临的荣光虽然如同太阳那么强烈,却不是为要消灭他们,乃是为要医治大地.正如《圣经》说:「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玛4:2)主降临的荣耀一照射,全地的污染,和所有人患的毒疮,并在战争中所受的伤,都一次过全部医好了。因此,这篇诗说:「你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哈米吉多顿核子大战本来使全地尸横遍野;陆、海、河、空都全部被污染、气候大大改变、周围都是幅射、全地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但是主的荣光将全地更新,变成极其美丽舒适的乐园,如同挪亚方舟之前的世代,人类长寿,「其中必没有数日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赛 65:20) 2.主基督更新全地的其中一个方式,是「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不过,当时的「降雨」是受主基督控制的,《圣经》预言说:「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并守住棚节。地上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的、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埃及族若不上来、雨也不降在他们的地上.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亚14:16-18)我们确实可以称这样的雨水为「恩雨」,因为世人所发动的哈米吉多顿大战已经败坏了气候和环境,如今主基督降临,医治好气候和环境,又控制着雨水,凡不肯上到耶路撒冷来「守住棚节」──听主训诲的(赛2:3-4),主都不给他们雨水──不向他们施恩。 3.这里特别提到「神的河满了水」。相信这是指《撒迦利亚书》第十四章所形容,主降临之时,大地震所造成的地势改变现象。经文说:「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全地、从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临门、要变为亚拉巴、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亚 14:4, 8-10)《以西结书》第四十七章详细描述这河滋润大地,以至「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有极多的树木。…这水往东方流去,必下到亚拉巴、直到海.所发出来的水、必流入盐海、使水变甜。〔原文作得医治下同〕这河水所到之处、凡滋生的动物,都必生活,并且因这流来的水、必有极多的鱼,海水也变甜了。…必有渔夫站在河边….那鱼各从其类、好像大海的鱼甚多……。」(结47:全)经文这样形容不算奇怪,如果读者明白,耶路撒冷以南直到亚拉巴,原是不毛之地;越偏向南就越干旱,直到西乃沙漠.如今得到「神的河」大大滋润,竟然变成果树林,和大鱼塘,这才叫人希奇!!! 4.当时主基督控制着雨水.按着主基督的意思,在所需要的地上降下「透雨」,甚至沙漠也变为肥田。所以经文说:「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豫备五谷。你浇透地的犂沟、润平犂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你赐福。」这样的形容,使我们意会到,千禧年时代,因着主基督降下恩雨、祝福全地,到处都丰收,出现四境太平的景象.所以《圣经》预言说:「他(基督)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犂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赛 2:4) 五、全地丰收欢呼(65.11-65.13) 65:11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65:12在旷野的草启上,小山以欢乐束腰。65:13 草启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1.「到处丰收、四境太平」的现象到底是怎样的呢?最后这段经文形容说:「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意思是自从你作王统管全世界之后,以后每一年最值得人夸耀的大事,都是你所赐的恩典和恩雨。「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意思是、以后你所行的每一件事、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带恩典给人,像脂油一样滋润全地。所说的「脂油」,自然来自羊群。尤其是献平安祭之时,只烧羊的脂油。所罗门献殿之时,「献平安祭、用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王上8:63)可以想象,脂油必多如河水。所以「路径滴下脂油」又暗示,主基督所到之处,人人都献上平安祭(又称为感恩祭),所以到处都滴下脂油。 2.那里来这么多献为感恩祭的羊呢?经文又形容「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意思是遍山遍野都是羊群,山腰上的牧羊人也很快乐地工作,草场都被羊群盖满,好像穿上衣服一样。这是极太平安稳、全地富裕的形容。 3.「谷中也长满了五谷。」意思是农作物也蒙恩,连最狭窄的山谷也长满了五谷.都因主基督赐下透恩滋润全地所致。「这一切都欢呼歌唱」,意思是不论畜牧、农业、凡百事物都丰收、富裕、太平…,以致人人都欢呼歌唱。 4.《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节论及耶稣的家谱说:「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后裔子孙原文都作儿子下同〕」(太1:1),其实暗示主基督分两次到世上来。第一次降世如同「亚伯拉罕的儿子」,暗示主像以撒一样被献为讨神喜悦的祭;第二次降临如同「大卫的儿子」,暗示主像所罗门一样作王,四境太平、国泰民安、全国富裕。《圣经》的确记载,神应许大卫生所罗门之时,说:「你要生一个儿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静、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他的名要叫所罗门,〔即太平之意〕他在位的日子、我必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代上 22:8)后来所罗门作王,他在位的四十年,果然国泰民安.《圣经》形容说:「所罗门管理大河西边的诸王、以及从提弗萨直到迦萨的全地.四境尽都平安。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王上 4:24-25) ―― 吴主光《诗篇精选研经亮光》 在神的殿中知足赞美(朱韬枢) 第八段 经历地方教会是造在山上的城 我们现在来到第四段末了的三篇,「经历地方教会是造在山上的城」。这里你发现,诗人的看见和描述是越来越高的;可惜的是,大卫是一个旧约的圣徒,如果大卫活在新约时代,我相信他的发表和他的见证还会更高、更奥秘。在那时候,圣灵还没有下来,智慧和启示也不是那么明确、明亮;也就是说,他还不知道什么叫重生,不知道什么叫弟兄姊妹,也不知道什么叫教会的见证,但因着他向主的忠诚,许许多多属灵的事,使他有一种的摸着,叫他活在以色列民中间。不知不觉地,他就把教会生活的实际给说出来了。 第六十五篇导言 六十五到六十七篇,说出因着活在地方教会中住在神的见证里,所带进的祝福和称颂。经过这样一段长期的教会生活,的确叫他成为一个有祝福的人;当他这样蒙福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地会为主说一些话,这些话就成为他向着主奇妙的称颂了。 六十五篇是为着那些活在神见证里面的人,是以圣徒为中心的;六十六篇是为着神自己的,是说到三一神,说到基督的;六十七篇是为着全地的。在这短短的三篇里,先说到我们,再说到我们的神,再说到我们和我们的神、以及我们的神和我们,所产生在全地上那荣耀的见证。 在六十五篇,诗人的话开始于「神啊,锡安的人(就是活在神见证里的人),都等候赞美你。」照理说,应该是锡安的人都赞美你,这里却说他们等候赞美你;换句话说,时候还没有到,但又觉得时候已经成熟了,赞美应该爆发出来了。所以诗人说,我们在这里等候赞美你。 为什么我们要等候赞美你呢?他认识无论教会多得胜,多成熟,罪孽还是胜过他。这话实在是不可思议。认真说,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篇不应该再提到罪了,他已经把教会在成熟中所显出的情形给说出来了。但为什么又说到罪呢?原因乃是:教会生活只可鉴赏,不可细察。 过教会生活的诀窍,就是只可鉴赏,不可细察。你要是细察,那可不得了,一个个圣徒都变得顶不象样了!所以他说,在教会中还是有很多罪孽。虽然罪孽胜了他,但是他的过犯,神都要赦免。这里的描写很有意思,我们要知道胜过我们的是罪孽(iniquity),被神赦免的是我们的过犯(transgression);在我们里面运作的是罪孽,经过我们所显出来的就成为我们的过犯。在经历里,罪孽不会走开,过犯却会得着赦免。 譬如说,脾气是一个罪孽(iniquity),发脾气是一个过犯(transgression);脾气会胜过他,叫他发脾气。我们要从脾气里出来,必须等到新耶路撒冷才行。脾气是住在我们里面的罪孽,我们只要一受到人事物的刺激,脾气就会被惹动,接着就是发脾气,发脾气就是过犯。 人实在很古怪,任何事情都会刺激你,稍微不顺当一点,稍微不合意一点,脾气就暴发出来了。所以在教会生活中,还是有罪孽的,罪孽胜过他。今天我们来到教会中,我们要学习鉴赏;在教会生活中,不可以去细察;你一细察,就发现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被罪孽所胜。 这里诗人说,「神啊,罪孽胜了我。但是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都要遮盖。」感谢主,你赞美神的第一项是什么呢?我们不是一班圣人,我们乃是一班罪人,蒙了神的恩典!地方教会好不好?好,因为为罪人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罪人,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得了赦免。如果主赦免了,你在教会生活里,就千万不能再去记数。第二,他说,他是神所拣选的,是住在神的院中的,也就是住在教会生活中的。因为他是住在教会生活中,他必定因着神的居所,神圣殿的美福,而得着饱足。圣殿里有什么?有神!圣殿里有什么?有神的主权!圣殿里有什么?有神在祂的主权里行政的运作!圣殿里有什么?有祭司的体系,可以把神带给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带给神!圣殿还有什么?有各种的祭物,我们可以在圣殿里,把自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神!圣殿是神救赎我们的地方,赎罪的地方;圣殿也是神悦纳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献燔祭的地方。 一个住在圣殿院中的人,他总有一种感觉,神和我何等的近,我和神何等的亲,神在我身上何等的丰富、丰盈,我在神面前何等的有价值!我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乃是在神的拣选里住在神的院中的,也就是住在神的见证里的。因为这样,我要因着神的居所,神圣殿的美福而得着饱足。这一个饱足不是一般的饱足。当你享受过真正的美味以后,你再去尝其他的,就发觉不对了。你吃过最好的,你享受过最好的,你得着过最好的,你看见过最好的,这一切的最好,就叫你把所有世上的一切都看透了!亿万富翁又算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比空气还轻,完全没有办法和我们可爱的主相比。 哎呀,你这个人一住在殿里,一享受到殿里的肥甘,一有神的同在,一得着从神来的满足,一经历了神的满足,你在这种满足里,你就认识全地的一切都要倚靠神(诗六五5)。亲爱的弟兄,因为你今天这样享受到神以后,你就要起来说:哦,谁不倚靠神,谁就是愚昧到了极点!这时,你从神的角度再来看万有,你就会看见:哎呀,神所造的一切都平静了!这里说,神是以大能束腰,使诸山,诸海,波浪,和万民都平静了。束腰就是有行动,神在祂的能力里有行动,使诸山,诸海,波浪,和万民都平静了。你这样看见神以后,你就感觉一切必须要有神!你这样看见神以后,你也感觉神必须要负一切责任!你要说:哎呀,诸山,诸海,波浪,万民,都平静了!为什么呢?因为神太好了!神太高了!神太大了!神太能掌管一切了! 不仅这样,那些住在地极的人,就是全地的人,都要因着神惧怕(诗六五8上)。人没有神,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你今天不怕神,有一天你一定要怕神;没有人可以躲避神的面,所以全地都要惧怕。但是凡神所在之地,就是日出日落之地,都要欢呼(8下)。有日头,就表示有神;日出之地,就是神所在之地。日头落下,月亮就出来了,教会就出来了!日落了,就有了教会。日头是我们的主,月亮是教会,神在所有人中间,叫我们欢呼起来。没有神的人,惧怕!有神的人,欢呼!我有神,我有教会,日出日落之地都要欢呼! 神眷顾地,为人预备五谷,也叫地和其中发长的,都蒙神赐福。神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诗六五9上)。神祝福你。神怎么祝福你呢?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但是神会祝福你。无论如何,这里说,神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你到每一个地方教会去,每一个人都会告诉你,我们是富有的,因为我们有耶稣基督作我们全备的供应!所以他这里说,哎呀,真是肥美!这个肥美,一面可以是全地的描述,一面也可以是一个健康地方教会的描述。 他又描述,「神的河满了水……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诗六五9下)教会生活太好了,好到一个地步,神的河满了水!这水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这是说,在地方教会中,要有一道生命的水流;这个水流要产生许多的支流,这些支流都满了水,使地不干旱。现在他来考虑赞美主,主对他是何等的好,主对教会是何等的好。所以他说,在教会里有一道河,这河满了水,浇灌了地,结果叫我们都得着了饱足,好为人预备五谷。当教会在这里,当弟兄姊妹在这里,当我们一同来寻求主的时候,我们要说:神的河满了水,浇灌了地,叫我们都得饱足! 「神的河满了水,」表明借着圣徒们成长的肥美,叫生命水的河满了涌流,也叫人们得以享受生命里的丰收。这河到底有多少水?是根据教会的肚量。教会的肚量大,水的范围就广;教会的肚量小,水的范围就小。无论如何,一处处地方教会在基督的身体,就是在众教会中间,应该有一道强的河,这河涌流出生命河的水,叫人得饱足,也叫人们享受生命的丰收。 这个时候,那些活在见证里的人回顾他们的一生,他们不得不宣告说,你以你的恩惠为年岁的冠冕,与你同行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我们要来赞美神。我们赞美,是因为教会生活只可鉴赏,不可细察。你要记住这句话:教会生活只可鉴赏,不可细察。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堕落过的人,但是奇妙地,好像教会中不断的会有罪孽,我们一次次的失败软弱,主却都能赦免!你要看见,是谁住在教会生活里?是罪人住在教会生活里!我们就是一个个的罪人。因为我们这样住在教会生活里,我们认识了神,享受了神,经历了神,看见了神的经纶,与神一致,活出神的心意,作了神的见证;现在,当我们再来看全地的时候,我们看见,全地都是安稳的,神是可依靠的!这个时候,我们回顾我们的一生,我们就不得不宣告:神啊,你以你的恩惠为年岁的冠冕! 感谢主,我信主五十多年,除了1953那年,每一年我都能说:主啊,我这一年没有白活,因为这一年里,我是过了教会生活!弟兄姊妹,你看,这样的人生好不好?你这一年在教会生活里,罪孽可能还一直在那儿,但主的赦免也一直在那里。我现在遇见那些和我同年的人,我常有个感觉:主啊,我怎么也想不到,你以恩典为我年岁的冠冕。我爱你五十年,我可以在你面前做这样的见证,我可以在你面前有这样的宣告:我没有一年是白白的活过去!每一年我都在你的恩典里得着了成长,得着了装备,得着了生命的供应,得着了神圣大能的带领,得着了你各面的供备,而有了新的构成。所以我愿意起来说:你以恩惠为年岁的冠冕!「与你同行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我这一生太有味道了,所以神啊,与你同行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你还活着,所以你还可能会有旷野,你也可能会有草场,你也可能会经历小山,你也可能会经历幽谷,但是,一切都是欢呼歌唱!弟兄姊妹,你还有旷野。什么叫旷野?有一天你突然发觉,没有人要你了,这就叫做旷野。你孤单了,没有人来同情,没有人来同心,没有人来和你同在,没有人来扶持你,这时你就在旷野了。有时,你又感觉到了草场,感谢主,在草场上都是生命的供应。有时,你还到了小山;小山就是有一点成就,有一点成长的显明,像小山一样。在小山上,却得以欢乐束腰。在草场有生命的供应,在小山上可以用欢乐束腰;但是有时,你也会从山上滚到幽谷里去。一滚到幽谷,你以为这下子完了;不,你一看,谷中长满了五谷!哦,就在你最下沈,最艰难,最无路可走的时候,主说:我的丰富与你同在,那谷中长满了五谷!所以末了,你只好见证说: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第六十五篇经文 第三节,「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哎呀,我真喜欢这句,所以我也再提醒你,教会生活只可鉴赏,不可细察。第四节,「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我们是联于神、神的所是和神的经纶了! 第五节,「拯救我们的神啊,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你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神啊,人所倚靠的是你!你住在殿中,有了这样的看见,你就知道,神是可倚靠的神。第九节,「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满了水;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你眷顾地,就是眷顾教会生活;降下透雨,就是使教会生活大得肥美。神的河就是生命的水河,在教会生活中满了水。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叫人确实能够得着丰盈。预备也可以翻作坚立,也就是「时候一到,祂必坚立这城」的「坚立」,同时也是「求你给我造正直的灵」的「正直」。所以祂来预备的时候,祂是非常有把握的,祂也是在祂的正直里的。 第十节,「你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你赐福。」教会生活很有意思,常常犁出犁沟来。什么叫犁沟?譬如说,一个弟兄平常安安稳稳的,快快乐乐的,突然有一天失业了,遭遇了一件挫折的事,犁沟就犁出来了。这时他就说:谁同情我,谁了解我,我跟随主这么多年,主一点不公义,没有负我的责任! 十一节,「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不是我,是你,是神来做这些事,脂油滴在哪里呢?十二至十三节,「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滴在旷野的草场上,谷中长满五谷。这里有旷野,有草场,有小山,有谷中,一切都好,一切都欢呼歌唱! ――朱韬枢《诗篇中的教会生活(卷二)》 大自然歌唱时(兰隆纳) 普世欢腾!主治万方, 民众首当歌唱。 沃野洪涛,山石平原, 回应歌声嘹亮! 罪恶忧愁,不容再长! 世途荆棘消亡。 化诅为恩,无远弗届, 到处主泽流长。 ——Issac Watts 请想象,你陪同一个知心好友,坐在音乐厅的一个最好的座位上。你们两个人都热切地期待那天晚上音乐会的开始。节目的进行总是那么慢,四周的观众也已不耐烦地在那里低声说话。乐队席上的那些乐师们,在一阵不谐和的杂音之后,已经把声音调好。你知道,在那一面豪华的幔子之后,有一个合唱团即将演唱。 然后,乐师们都全神贯注,观众们谈话的声音也被鼓掌的声音取代了。指挥者走上了他的指挥台。他向观众鞠躬,接受他们热烈的、信任的掌声。然后,他转过身,面对乐队,轻叩他的指挥棒,举起他有力的两只手。 乐器都已举起,整个音乐厅一片安静,大家都在等着音乐的开始。然而!指挥者的手没有向下挥动!没有音乐。 你想象得到吗?去音乐厅,原要听音乐,可是结果却没有音乐。诗篇第六十五篇就是这种情形,这篇诗原来应许要有一首歌,可是开始时却是一片沉寂。 赞美的誓言 诗篇第六十五篇的副题,就像那一场没有音乐的音乐会之节目单一样,上面应许要有音乐。这个副题是如此写的:「大卫的诗、一首歌,交与伶长。」 这里有三件事情,告诉我们这首诗里有歌。这是伶长,即乐队指挥,所捜集的诗歌;这是大卫的诗;更清楚的,这是一首供人唱的歌。可是,这首诗开始时是一片沉寂。第一段,也是令人惊讶的一段,内容是这样的: (1)神阿,锡安的人 都寂静(中文作「等候」)赞美祢, 所许的愿也要向祢偿还。 (2)听祷告的主阿! 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祢。 (3)罪孽胜了我, 至于我们的过犯, 祢都要赦免。 (4)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 住在祢院中的, 这人便为有福! 我们必因祢居所, 祢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从这段华丽的词藻中,我们知道所许的愿还没有偿还。我们可以从这篇诗以后的发展看出,这一点和这篇诗的大信息是一致的。这篇诗的大信息是:在祂恩典的年岁,大自然都要歌唱。 寂静的赞美? 本书所研究的这么多诗篇的经节之中,第六十五篇第一节是最难以清楚翻译出来的。我说难解,并不是词句晦暗不明,而是不可能把两个互相矛盾的字汇联在一起。原文是「寂静赞美祢」(第一节第二句)。 在这里把「寂静」和「赞美」合在一起,那好像是不可能的,也违反了我们对诗篇的分析。在诗篇之中,赞美都带有声音的。既然如此,怎能把「赞美」和「寂静」放在一起? 十九世纪的一位解经家德里慈试图解决这个困难。他说,这里寂静取代了赞美。他说,有一种「默默而敬虔的赞美。」这个说法,又得到一个现代的解经家奇衲耳Kidner的附和。他说,「有时,这可能是崇拜的最高峰,换句话说,这是因为对神的临在之畏服,以及对祂旨意之完全顺服,而在祂面前完全的寂静。」从神学的观点上,德里慈所说的真正敬虔地顺服于神的尊贵和荣耀,或奇衲耳所说的在神面前安静赞赏,都是无可辩驳的。 但是,说「寂静的赞美」就好像说「干的水」、「冷的火」、或「沸腾的雪」一样。容我再重复一遍,在旧约文化中,赞美不是寂静的。旧约先知们叫人静默(如哈二20 ;迦二13 ;番一7)时,不是要人赞美神,而是叫人要怕,因为神就要冲出来,作可怕的审判。对神的荣耀,最合适的反应乃是歌唱。 寂静乃是以赛亚看到耶畏坐在祂的王座上时恐慌的情况。耶畏的四周有撒拉弗环绕,他们唱歌颂赞神那无法形容的圣洁。看到了耶畏的荣耀,听到了天使们那震撼地基的歌声,以赛亚嗫嗫的说: 祸哉!因为我寂静了(中文作「我灭亡了」)! 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 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 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畏。(赛六5) 以赛亚的话,有时人译为「我灭亡了!」但是从希伯来文的动词看,这个字最恰当的译法是「我寂静了!」因为这样的译法很配合关于嘴唇的预言哀歌。他不能和天使一同赞美神,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罪。他强调他嘴唇不洁净,这表示他不愿意保持寂静,而是希望高声呼喊耶畏的荣耀。 一个寂静的赞美 英文圣经译本中,有许多译本试图把「寂静」和「赞美」合并在一起。这实在是不可能的,因为希伯来文中的「寂静」和「赞美」并不相等。这个字实在是表示期待赞美。中文和合译本译为「等候」是正确的。不过,从这篇诗整体来看,我认为这不只是等候赞美,并且是和第二行作成一个对句平行体。所以我试把这一节改译为: 锡安的神阿,人都寂静赞美你, 但所许的愿,也要向祢偿还。 这就是说,这一类型之对神的赞美,现在还听不到,但有一天终必可以听到。所许的这个愿,终有一天会兑现的。我们去听音乐会,可是却没有音乐的声音……然后?音乐将会出现的。在这篇诗结束时,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诗篇第六十五篇常被称为收获诗篇,赞美神赐下丰盛的一年。这篇诗在以色列人崇拜仪式中,如此被应用是很恰当的。可是,从这篇诗的整个味道来看,把它当作有关赞美的预言诗,可能比较恰当。从这篇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期望,就是期望耶稣作王统治之时,整个大自然都回复到伊甸园当初的光景。这种赞美现在还是寂静的,可是神所加给大地的咒诅(创三17~19 )撤除,大地更新之后,这样的赞美就要多而有余了。 大自然所渴望的 诗篇第六十五篇是一篇预期的诗篇,所预期的乃是:赞美神的新声音,就是大自然毫不拘束、毫无拦阻的赞美其创造者之新声音。这篇诗预先说出了保罗对于大自然未来之复原所加的解释。保罗的那段话记于罗马书第八章十八至二十二节。他开始时是这么说的: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罗八18,19) 然后,保罗表明了神咒诅受造之物的用意: 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妇女生产之苦),直到如今。(罗八20~22) 罗马书第八章之中,保罗把受造之物现在的情况,描写成妇女生产时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是带有期望的,痛苦终将解除。我们的诗篇,用预言的方式描写到这种痛苦的解除。正如以赛亚书第十一章详细描写耶稣作王统治之时,对于动物习性的影响,那时肉食动物要变成素食动物,掠食者要和被掠之物一同躺卧(见赛十一 6~8 ),同样的,诗篇第六十五篇描写了将来农作物生产方面所要有的改变,那时整个被造的大自然,都要照着所应许的,赞美神。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我们这篇诗开始时说,目前有一种无声或寂静的赞美,在赞美锡安的神。所许的这个愿必定可以兑现,因为神必撤除原来的咒诅。 枝子的统治 诗篇第六十五篇第二至四节的这个应许,是建立在它对那些敬虔者所可能发生的影响上。这篇诗讲到大自然,不过,它更关心的还是人。在这方面,我们发现,这篇诗篇和以赛亚书第十一章极为类似。在那段经文中,对于动物习性之改变的描写,其高峰是在第九节: 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畏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本节的这一切所指的是第六至八节所提的各种动物,但是其所暗示的意思是,人将认识耶畏的知识。第十节说到,国际性的信徒团体,都要来寻求这个「美丽的枝子」: (祂必)立作万民的大旗, 祂安息之所大有荣耀。(赛十一10第二、四句) 第十一至十六节描写到以色列人「从地的四极」 (十二节第四句)出来的第二次出埃及。在神救赎的新工作中,还有一件比豺狼与绵羊同居更令人惊讶的事,那就是属神的人也要聚在一起同住(第十三节)。 同样的,在我们这篇诗中,也没有忽略了神的统治在人的生命中所产生的结果。和以赛亚书十一章第十节类似,这篇诗中的第二节,也提到了国际性对神恩典的反应:听祷告的主阿!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祢。 所有的人都要来就以色列的神——这样的思想必定会使许多古时的以色列人发生疑问。他们会问,「那么那叫他们与神隔离的罪要怎么办?」大卫回答了这个暗示性的问题。他确切地承认了自己的罪:「罪孽胜了我!」(第三节第一句)。但是接着他加上一句,神在祂的恩典中,必赦免我们一切的背逆: 「至于我们的过犯,祢都要赦免」(第三节第二句)。 在这段经文中的「祢」,是一个强调的代名词。他提醒读者,最让罪人惊奇的乃是,神是他的救主。以赛亚书十二章第一节,描写了一个类似的愉快情形: 到那日你必说: 「耶畏阿!我要公开向祢致谢, 因为祢虽然向我发怒, 祢的怒气却已转消, 祢又安慰了我!」 这段话的背景是千禧年国中,诗班的唱诗。那时是以赛亚书第十一章所描写的那「华美的枝子」施行统治。但是,这段话也表示了对各世代的人的一个福音。神,所有的罪都是背叛祂,将要成为一切罪孽的救主(见赛十二2)。 为这个理由,这篇诗篇的作者充满了喜乐,他对那些蒙赦免的罪人高举神的赐福,现在他们可以髙高兴兴的来到神面前: 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 住在祢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 我们必因祢居所, 祢圣殿的美福知足了。(诗六十五4 ) 以赛亚的千禧年诗,也是以类似的喜乐作结束: 锡安的居民哪!当扬声欢呼, 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圣者,乃为至大。(赛十二6) 诗篇第六十五篇的第一段,所表达的是尚未兑现的赞美誓言。在这一段,作者还没有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之下,这诗篇的作者应许要赞美。只有我们赞完全诗,在最后才可发现,这篇诗的主题是:在神恩典的年岁,大自然将歌唱。第四节的 「恩典」把第一段和第三段联结在一起。第三段最重要的一句是「祢恩典的年岁」(第十一节)。 对我们王的祷告 诗篇第六十五篇的第二段,是第五至第八节,其所强调之事实是:耶畏能够回答我们渴求的祷告。这几节诗歌,是属于描述性的赞美,开始和结束时,用的都是强调性的祈使句祷告。 (5)拯救我们的神阿!
祢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 祢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 (6)祂既以大能束腰,
就用力量安定诸山。 (7)使诸海的响声,
和其中波浪的响声,
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8)住在地极的人, 因祢的神迹惧怕, 祢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这段诗歌,开始时是一个强烈的假定,假定神有能力应允我们渴切的祷告。原文第五节的第一句话是「借着祢威严的作为」,是这个祷告的开始。原文第八节的第一句话是「因祢的神迹惧怕。」原文这样的排列,文字上很美,读起来或听起来都很美,并且把这诗的前后联结起来。 诗篇作者提到「威严的作为」之同时,又提到了祂的品格,「秉公义」。我们的神实在常有令人畏服的作为,不过祂的作为不会违背自己高超的品格。这也就是为什么诗篇作者经常赞美神的良善之原因。例如:诗篇第一〇六篇第一、二节就把神的「善」和祂的「作为」联结在一起。 我们神大能的作为、令人畏服的作为,是我们赞美的来源。我们赞美的理由,是因为祂的作为符合祂的品格。祂的作为都是可畏服的,但也是秉公义的。祂的作为都是大有能力的,但也是出于祂的良善和慈爱。 诗篇第六十五篇第二段的中间部份,有一些奥秘之处。有些词汇是从迦南宗教神话故事词汇借用而来的。旧约信仰中排他性的一神主义,绝不容许多神主义的存在。但是圣经中的诗人常常引用迦南地诗人的词汇,作为比喻之用,以赞美神,同时也表示破坏异教信仰。这段所使用于赞美神为创造者的话是针对迦南神话的背景而发的。迦南人的神话中说,在创造之初,混沌之神(大海和其跟从者)和宇宙之神(巴力、年轻的生殖神)之间,有一场极大的争战。 在这一段所用的词句中,我们看到耶畏是安定诸山、平静诸海的神。祂乃是制服了一切受造之物的神。第五节第三、四句的话说,「祂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之人所倚靠的」(参第八节第一句)。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旧约的信仰乃是普世性的,这在第二节的第二句,也已经明显说明了。神既创造了宇宙万有,也要叫大地服于祂的名之下。 第五节第二部份的话,完全符合神当初拣选亚伯拉罕之时的心意。亚伯拉罕之福中的第七个因素,表示了神救赎的恩典,要包括宇宙的一切:「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十二3第三句)。 对王的赞美 由于一切都是出于祂的创造,所以神是全地的王(见诗九十三1,2 )。祂是救主,所以祂也是一切属祂之人的王(见诗四十七6 )。祂将要再临,那时祂要统治列国,作他们的王 (见诗四十七9 )。耶畏作王统治的这三部份,在旧约诗歌中,经常交互应用。祂是王,因为一切都是祂造的。祂成为王,因 为人接受祂为救主。祂将要作王,因为祂将再临,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施行统治(见赛九7 ) 。 这三部份在我们所研究的这篇诗中都出现了。第六、七节说神是创造者。第五节说祂是我们的救主。第九节说到祂是即将再临的那一位(见下文说明)。神是万有的创造者,又是祂百姓的救赎者,这个事实保证了神有能力回答我们迫切的祷告。 这些描写我们天上的王之尊荣的话语,激励了我们的心,使得我们衷心的信靠祂、赞美祂、对祂祷告。 和开始时一样,这一段诗文以强烈的祷告话语作结束。第八节第二句说,「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这句话使人想起耶畏在旋风中对约伯的挑战。祂肯定自己创造之无上奥妙。神就指着创造,诘问约伯,祂立大地根基的时候,约伯在什么地方(伯三十八4a)。然后祂接着说: 那时晨星一同歌唱, 神的众子也都欢呼!(第七节) 大卫似乎是呼求神再歌唱一次。正如在创造之初,晨星会合天使赞美神,现在大卫呼求神(我们也一样)叫大地再一次歌唱。这里的「日出、日落之地」包括了地上的一切。这是诗歌的描写方法,用两个相反的方向,来表示全地都包括在内。全地都要赞美其创造者——神。 神之受赞美,乃是因为祂能回答这个祷告。这个祷告是用旧约诗歌的方式,说「阿们,主耶稣,我愿祢来」 (启二十二 20 )。祂是创造之王,也是救赎的王,向祂祷告,求祂在复原的大地上,施行祂的统治。 王的来访 在这篇诗的第三部份,我们看到,耶畏访问大地之时,祂将设立恩典的年歳(九至十三节)。我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把这段诗歌重译。这里的动词是完成式,但我把它们当作「预言的完成式」,所以都译为未来式。第九节到第十三节用很强烈的感情,描写了第一至四节所许之愿的偿还,和第五至八节之祷告的蒙答应。 (9)祢将造访大地,降下透雨, 使大地得肥美, 神的河满了水 你这样浇灌了地, 好为人预备五谷。 (10)祢将浇透地的犁沟, 祢将润平犁脊 祢将降甘霖,使地软和, 称将赐福其中所生长的。 (11)祢将以恩典的年岁为冠冕, 祢的路径都将滴下脂油。 (12)将滴在旷野的草场上, 小山将以欢乐束腰。 (13)草场将以羊群为衣, 谷中也将长满了五谷, 这一切都将欢呼, 是的,它们都将歌唱! 这里我译为「造访」或「访问」的这个字,旧约的希伯来文中经常使用,含意也很广。这个字的原始意义是「想念」,接着发展为「仔细观察」,最后成为「访问」之意。 这里说,无所不在的耶畏(见诗一三九7~12 )要以恩典和供应的举动「访问」祂的百姓(见创二十一1 ;得一6 )。祂也用强烈的报应或惩罚举动「访问」恶人(见耶六15 ;诗五十九5 )。从这篇诗整体来看,毫无疑问的,这里神的「访问」,全部带着恩典。 前面我已经说过,许多人把我们这篇诗当作「收获的诗篇」。可是,如果每一次下雨,都解释为耶畏的「访问」,那么就把本诗篇中「访问」这个动词解释得太接近巴力信仰。在迦南人信仰中,巴力乃是下雨、生殖力之神。闪电乃是他投掷矛;打雷是他在天上打鼓的声音,云乃是他把雨带到地上时所乘的车。 这篇诗中的预言色彩,使我们可以用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来了解这个希伯来文动词「访问」——耶畏(很快)即将访问祂的大地,恢复其丰盛的出产。 神的河 第九节和第十节,用一种优美的夸大法,描写了神所要给这干渴的大地带来的丰富水份。这是说到即将临到的国度那些预言中所惯用的表像。以赛亚在描写到耶稣将来为王统治时之情形的经文中,有一段就把丰富的水和丰富的圣灵合在一起: 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大地(中文作「人」); 将河浇灌干旱之地。 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 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赛四十四3 ) 我们这篇诗的第九、十节,描写到神赐下充沛的水,不但植物喜欢,我们也一样欣喜。鲁益师用下面一段话说到气候的「感触」: 这两行诗给我们感觉上的喜悦,远比我所读过的希腊的任何诗都更大。这种气候上的感触,乃是真正以乡下人的眼光来看的,我们读时那种喜悦,似乎和蔬菜喜悦水一样。 今天世界上的农人,对于气候的变化毫无把握。和此相比,这首诗所写的太确定了。今天世界上的气候,不是洪水,就是干旱;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晚;今年雨量太多,明年如何谁也不知道。这就是今日务农之人对于所需之雨水的情形。那些以色列的农人,在冬天种下麦子,每五年才能有一年可以 收成,他们实在渴望有充沛的雨水。而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农人,他们辛苦种的稻田,往往台风一来,就被大水淹没,他们则渴望雨水能适可而止。 在旧约时代的埃及和迦南地之饥荒,似乎从古即有:几年好收获就有几年的饥荒,雨水充沛就是福气,雨水稀少带来灾难。可是,有一天创造者我们的主我们的王要访问大地,祂要使大地有充沛的水。那一天,神的河要充满,神要积极赐福地上所出产的五谷,所以降下充份的雨水。祂就是如此,要使大地好为人预备五谷(见第九节),那时大自然就要歌唱。 祂恩典的年岁 这一段诗歌的最高点是第十一节第一句,大卫描写神访问大地时的情形。他说,那时神要以祂恩典的年岁为冠冕。这里所用的词句,是旧约圣经中用来描写基督作王统治之词汇中,最为可爱的:祂恩典的年岁。因为这是耶畏作王统治,所以使用「冠冕」一词最为合适。 第十一节的第二句,使用了另一个意义深远的表像,「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用普通的白话说,「祢车子所经过的路途,都滴下脂油。」这里所用的是比喻性的词句,作者把耶畏比作坐在满载农作物的车上,在天上行走。祂车上的脂油滴到了地面,使大地由现在的呻吟、劳苦,转变成为得释放、有生命力、有生命,和美丽。 第十二节和第十三节乃是第十一节自然的结果。在神恩典的年岁中,从祂车上所滴下的脂油,要使原来干燥的旷野变成牧场。原来光秃秃的小山,也要长出青草,好像束腰欢喜一样。草场上因此要充满牛羊,而山谷则要长出五谷。 有一位学者论到这两节所描写的景象时说,「这是小山和旷野穿上最好的衣服而在一起欢乐之幻想。」但是,我认为这两节并不是幻想,也不是季节性或地区性的。相反的,这是以最丰富的感情,用象征性的语法,描述神作王的那个荣耀的未来世代。那时,天堂要下降,而耶稣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施行统 治。 在神恩典的年岁,大自然要欢呼歌唱。请再读一次这诗篇结束的那一句:「这一切都将欢呼,是的,它们都将歌唱!」(十三节,第三、四句)。终于我们听到了音乐声!现在我们听到了副标题中所预告的音乐了。这乃是第一节所许的那个神秘的愿了。原来是寂静的赞美,现在有了声音。那个愿现在得着偿还,音乐现在可以被听到了。第十三节的它们是指第十二节的草场和小山,与第十三节第一、二句的草场和山谷。被造之物现在已经不再受咒诅,已经又洁净又自由,可以歌唱神的荣耀了。 当然,我们这里所读到的是象征性的语法。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们的内容只是象征性的。既然说象征,那么这些词汇、必定有其象征之物。本诗篇所象征的事实是,将要来临的耶稣基督的国度。我们要和这篇诗共同期望的,乃是那种欢呼歌唱的大喜乐。如果小山、山谷、草场、牧场都要「歌唱」,那么我们为何不加入他们的行列? 再回到本章开始时,我所杜撰的那个想象的故事。如果我们说,那乐队和合唱团的指挥,没有把手上的指挥棒向下挥,我们没有任何音乐可听,那是太过于言过其词。虽然大自然还没有兑现其所许的愿,赞美耶畏,但有些日子,我们可以看到很宜人的气候,很美丽的景色,我们会感觉到好像大自然在预演未来的赞美一样。整个合唱的歌声还没有出现,但我们已经可以听到此起彼落的歌声。 今天,大自然还给我们作了一个更好的贡献。在享受温暖的春天,我们忘不了冬天酷冷的风雪。在欣赏森林茂密的山岗,我们不要忘了那些荒凉的地区。在为着我们菜园的收成而歌唱时,不要忘了,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受着饥饿的痛苦。是的,堕落就像秋天,使大地一切都凋零了。 大自然今天就像一个尚未兑现的应许。但是,有一天,一切不完全的东西都要成为过去。那时山岗、草原、牧场、山谷,都要充满活泼的音乐,赞美创造者的音乐,因为他已经设立了他的恩典的年岁。就在他恩典的年岁,大自然都将歌唱。 而我们呢?我们现在就应该尽全声歌唱! ―― 兰隆纳《赞美──诗篇的认识和欣赏》 感恩诗(赖建国) 主要经文:诗篇第六十五篇 一、前言: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赖建国,是中华福音神学院的老师,很荣幸今天可以再次跟大家来研读圣经里面的诗篇。今天我们要来看一种类型,就是感恩诗。人进到神面前来敬拜,心里面常常有一个崇敬之心,更是因为我们经历了神的恩惠,我们有一个感恩的态度,所以到神面前来献上感恩。诗篇六十五篇就是一篇感恩诗,这篇诗篇特别里面有一句有名的说:『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所以我们往往在年终感恩聚会上面,喜欢读这篇诗篇,这篇诗篇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感恩的诗。 二、诗篇第六十五篇的重点分析: 这篇诗篇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把它分段:它的第一节到第四节,是讲到神赐给人赦罪之恩;这是放在最前面,讲到在神的殿里面,罪人得到赦免,就可以来亲近神。第五节到第八节,是讲到神赐给人有保护之恩;这是讲到个人,甚至是讲到整个团体,整个的民族、国家,都得到神的保护,打退仇敌,整个国家一起在神面前来献上感恩。第九节到第十三节,是讲到感谢神供应之恩;神经过丘陵山谷、普降甘霖,让地就长出五谷,人畜都同时得着欢喜,在神面前,我们一起来献上感恩。这一篇诗篇在很多场合都可以使用,可能是人罪恶得着赦免,或者是国家经历到极大的灾祸、仇敌的攻击,或者是整个国家经历过一年的丰收,在神面前来献上感恩。但是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人来献上感恩都是非常非常合宜的。 三、等候与赞美神: 所以各位特别看到这篇诗篇,我们看第一节,那边讲到说:『神啊、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所许的愿、也要向你偿还。』。这边首先讲到就是「你」,这也是这篇诗篇的特点,全篇一共才十三节,里面二十次讲到「你」,就是讲神。神就是我们感恩、颂赞的唯一的对象,我们要来向神赞美,也要向祂来还愿。特别是还愿,我们因为神奇妙的恩典、大能的作为,而来献上感恩,只有神是我们还愿、感恩的对象。也可以讲到说,神是我们一切聚会的中心。我们来聚会,我们喜欢弟兄姊妹,我们喜欢跟大家团契跟交通,但是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在这聚会当中,是以神为中心的。 四、神的赦罪之恩: 一个人如果被罪拦阻,他就不能够来亲近神,神也不听他的祷告,他也不能够被引导进入到神的殿中,这是何等的可惜。所以有罪的人,神就给他开了一个恩门,就是赎罪祭,让人借着赎罪,就能够进到神面前。我们在旧约圣经里面讲到,人进到神面前,要献上祭物。有燔祭跟平安祭,那个是自愿献的祭,是人跟神立约的时候献的祭,人进到神面前,我们就要带上礼物来。燔祭是建立我们跟神之间垂直的关系,平安祭的话是讲到,我们建立人跟人之间水平的关系。所以在神给我们垂直的关系里面,我们更加建立我们跟人之间水平的关系,所以这个平安祭又称作「团契的祭」。 五、希腊的基督教会不唱诗歌: 我记得有一次,我带领有二十几位弟兄姊妹,我们到希腊去。第一站就到了腓立比,我们就想到,在腓立比这边,保罗跟西拉在半夜的时候,在监狱里面就唱诗歌,结果监狱的门就打开,地就震动,狱卒全家也就信主了。腓立比的教会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建立起来,希腊的教会,或是说欧洲的教会,也就是从这边开始。所以我们就想到说,我们在这里,怎么可以不唱诗歌呢?我们众人就一起来唱诗歌。我们没有带诗歌本,可是我们就用背的,因为有弟兄姊妹,他们对诗歌比较熟悉,我们就一首一首的唱、一首一首的唱。 六、三首诗歌的介绍: 我们在每一个诗歌本里面,几乎都会有的,就是约翰牛顿所写的「奇异恩典」,里面的词句打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虽然我们晓得,我们没有像约翰牛顿那么坏,没有像他的经历那么坎坷,可是那样子的诗歌,却是写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他里面特别讲到说:「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我们觉得这是我们共同的经历。 七、神的保护: 诗篇六十五篇的第二段讲到祂的保护,这里提到地极。地极是讲到远处、远方的人,连他们也要来依靠耶和华。我们蒙恩得救的经历,就会吸引许许多多还没有蒙恩得救的人,甚至远方的人,都会一起来亲近神。这边讲到山和海,这是讲到代表仇敌的攻击。因为以色列多山,而仇敌的攻击可能从北边经过山区下来,或是从海上从西边过来,这些都是讲到仇敌的攻击。他们的敌人住在山上,下来攻击以色列民;也有居民是从海上来,像非利士人,他们会来攻击以色列百姓,他们来上岸抢夺粮食,甚至抢夺人去作奴隶。 八、神的丰富供应: 在诗篇六十五篇最后一段,就是讲到神的丰富供应,这段里面让我们得到很大的安慰跟喜乐。这里面用到许多象征性的词句,我们先讲到一个背景:我们在台湾终年有雨水,而且有水库可以来灌溉,有石门水库、曾文水库、嘉南大圳。可是在以色列,那个地方全部都是看天田,他们没有水库可以来灌溉,完全依靠天上降下雨水,或者是甘露。所以以色列他们就要看天上的天,天上的云,怎么样降下雨水来。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住在以色列,他的小孩生下来,到了一两岁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天上降下雨来,他就问妈妈说:「妈妈那是什么?」。妈妈说:「那是雨。」。这小孩子好快乐,就在外面,在雨水中间欢呼,因为在以色列,他们下雨非常非常的宝贝。以色列一年只有在十月、十一月的时候下秋雨,那就可以来播种。到第二年的一、二月的时候,就会有春雨。春雨如果没有降下来,也不会影响收成,等春雨如果降下来的话,就可以让那一年丰收,所以以色列人就是要单单看天上有没有降下雨水来。 九、后言: 今天我们也恳求神,赐恩给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经历神的恩惠,也心存感谢,把我们的感恩献给神。我们经历神赐给我们赦罪的恩典,我们献上感谢。我们也经历神赐给我们保护的恩典,我们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个人献上感恩。我们更为神赐给我们丰富的供应,让我们一无所缺,我们更加来献上感谢。求主赐给我们经历神的恩惠,更是成为一个感恩的人,让我们天天经历神赐给我们丰富的恩典。求主赐福给大家,再会。 ―― 赖建国《诗篇》 颂赞主恩(六五1~13)(台北灵粮堂) 诗篇中充满了诗人赞美神的言语,读诗篇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赞美神的话,当我们觉得赞美神的言辞贫乏时,该多读诗篇,学习诗人如何赞美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赞美上的学习是要更丰富我们赞美的内容,若只是口中说『赞美主』,久了只是成了我们的口头禅,相信我们是不会满足的,若我们能从诗人赞美的篇章学习丰富我们赞美的内容后,我们就会愈发的体验赞美神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是一件喜乐的事;我们愈丰富赞美神话语的内容时,表示我们对神愈发的认识,感恩的心油然而发。 诗人将他对神的认识列了出来,说明我们更丰富的认识神是怎样的一位神,透过这样的认识使我们赞美的言语更加的丰富。我们的神是:听祷告的主(v.2);乐于赦免的神(v.3);拯救我们的神(v.5);应允我们的神(v.5);是人所依靠的神(v.5);大能的神,能安定诸山,平静大海并万民的喧哗(v.6-7);行神迹的神(v.8);眷顾赐福的神(v.9-12)。因此全篇诗篇充满了喜乐的气氛,我们的喜乐从何而来呢?因着神丰富的祝福,全地都会欢呼喜乐歌唱。 从诗人的信息中,我们至少可以学会二件事,一是常常数算神的恩典。为每一项恩典感恩;从诗人的分享里,我们看见他是认识神的,他所赞美的内容有些是关于神的属性,有些是关于神的作为,有些是关于神所祝的福(物质方面v.9-12),愈常数算神的恩典,愈能说明我们更多一点的认识神,也愈能扩大我们信心的眼睛,也愈能张开我们颂赞的嘴。二是学习『知足了』(v.4)。知足才能常乐,知足才能感恩,知足才能杜绝我们比较的心,封住我们埋怨的口,不满的言语;知足也才能让我们享受神的美福。 诗人帮助我们看见一个喜乐的方法。你喜乐吗?你不喜乐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刚信主时,很不懂得喜乐,脸上总是显出沉重的脸色,曾多次在镜子前练习笑脸迎人,非常的挫折。原来喜乐也是可以因认识神而来,喜乐也是因常存感恩的心,常向神及人说出感恩的话而来。诗人在9-12节细细的叙述神的作为,就是为要我们细细的体会神的作为,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细细的体会神的作为,神所赐的恩典是深入的,是可以浇透地的犁沟的,不是表面的,是透雨,是丰富的、持续的。让我们学习打开我们的心,开我们的眼看神这么细细的、徐徐的、持续的作为;也让神有机会、有时间在我们身上工作,给神多一点时间,也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体会、去经验。 默想 默想神在你身上的作为。 回应 主,谢谢你开我的眼睛,看见你是这么爱我,让我从认识你中,体验喜乐的泉源;我感谢你,我赞美你。 赞美感恩歌不停(六十五篇1〜13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是一篇在逾越节献上初熟果子的感恩诗;当年可能天时干旱,后因百姓祈祷许愿(1节),神赐甘霖,始获丰收(9、10节);或者是人民因时局扰乱,遭遇患难不安,但神垂听祷告,赐予拯救(5〜8节) ;所以,这是一场非常盛大的感恩崇拜。这篇诗写出神的权能与慈爱,祂在政局不安时,保护锡安,又在饥荒发生之时,赐予丰收。 赞美神恩典(1~4节):全篇诗以赞美开始,诗人将读者带至锡安,参加圣殿的崇拜,赞美神垂听祷告;愈亲近圣洁之主,诗人愈看见自身的罪污、软弱与失败,但他更看到我们的神是乐意赦免罪孽的神;他相信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且享受祂同在的喜乐。 赞美神权能(5~8节):接着诗人将大家带到海滨观潮,让人看见祂是平静海涛(7节)、安定诸山(6节)的创造主。神不但在自然界中掌权,祂也在人间掌权。因此,就算时局扰乱不安,但神拯救的权能定能使祂的百姓得着拯救(5节)。 赞美神眷顾(9~13节):最后,诗人引领读者去欣赏禾田草场。连续数节诗人都用「祢」来形容神的作为,表示诗人承认丰收之恩,都是出于神。俗语说:「靠天吃饭」若不是神降时雨甘霖,人的努力不过是枉然。 诗人的目的,是要读者一方面看见神创造的伟大、荣耀与权能,另一方面也看出神拯救的恩惠、慈爱与眷顾,以致能时常怀着感恩的心来到神面前。 保罗提醒我们要:「凡事谢恩,因为这是 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8)一个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足常乐、谦卑倚靠、常常祷告的人。时怀感恩的心,会提升我们的心灵时常居住在神的院子里,享受祂所赐一切的甜美与喜乐(4节)。 回应:亲爱的主!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住在祢院中的人,这人何等有福。主,谢谢祢拣选全身罪污的我,我要向祢承认所有隐藏的罪,并要赞美祢拯救的大能及丰富的赏赐。感谢主,祢的恩总不离开软弱的我。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祷读:诗篇六十五篇1〜3节 1 神啊,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祢;所许的愿也要向祢偿还。 福杯满溢(诗65篇)(香港读经会) 祈祷: 亲爱的恩主,感谢你赐我日用的饮食,眷顾我生活所需。 这是一首充满欢乐的赞美诗。 1.齐来赞美(1-4) 诗人呼召锡安的居民和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到神面前感恩赞美。而他自己更为神垂听祷告和罪孽蒙神赦免而感恩。他渴想可以如祭司一样在院中天天亲近神,这是何等大的喜乐满足啊! 2.宇宙之主(5-8) 为甚么凡有血气的都要赞美神?因为神不单是以色列人的主,更是宇宙秩序、普世居民之主。神以其力量安定诸山诸海,把混乱带回秩序,使喧哗归于平静。神的大能使人产生敬畏之情,所以,诗人呼吁住在地极、日出日落之地的人都一同欢呼赞美这位掌管宇宙秩序之主。 3.恩泽万物(9-13) 这位宇宙之主更以祂的慈爱眷佑万物。甘霖雨露,使土地和软,五谷丰收,山野上、草场上都满布羊群。神的恩典丰盛,让人明明可见:「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11)诗人仰观宇宙,俯察大地,能不感恩,欢呼歌唱吗? 「谢饭感恩」很多时已变成「例行公事」。我们不妨作以下的操练:尝试细细嘴嚼一口饭,思想它从一粒种子埋在土里,经雨露浇溉,然后发芽生长、禾稻成熟、辗成米粒……送到我们口里。其中已包含了无限的恩典和祝福。今天开始,在吃每一顿饭的时候,让我们「诚心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