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八十三篇短篇信息

 

目录:

呼求救助的祷告(杨震宇)

求神消灭十国联盟(吴主光)

外邦人对神百姓的占有(朱韬枢)

我的神,求你(八三1~18)(台北灵粮堂)

神啊,求祢不要静默!(八十三篇118)(台北基督之家)

寻求神的国(83)(香港读经会)

 

 

呼求救助的祷告(杨震宇)

 

钥句: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背景:《诗篇》第八十三篇是亚萨的诗歌。此篇的时间虽不能确定,但多数解经家认为是犹大王约沙法时代,诗人蒙神默示而作的诗(代下二十14),一面安慰百姓,一面又预言神的百姓必得胜利。当时摩押人、亚扪人、米乌尼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王便寻求耶和华,在犹大全地宣告禁食,又设立歌唱的人,因赞美神而大获全胜。若将本诗与《历代志下》二十章,相互对照详加研读,更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此外,本诗篇还有进一步的应验,就是显示敌基督的显露(但七78;帖后二4;启十三1;十六14;十七)。那时,主耶稣要用口中的气灭绝他,用降临的荣光废掉他。

提要:本篇是呼求救助的祷告。在这首求告诗里,诗人以呼求神不要静默开始;然后,他描写敌人的图谋,并逐一描述他们的结盟;最后,他求神消灭敌人,使神的公义、和平的国度可以建立。全诗分为三段:

()诗人求神帮助(14) ──神啊,求祢不要静默;神啊,求祢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

()列举十个敌国(58) ──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要抵挡祢;

()求神使敌败亡(918) ──愿祢使他们满面羞耻,好叫他们寻求祢耶和华的名。

钥节:【诗八十三18】「使他们知道,惟独袮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钥点:本篇我们看见诗人将以色列历来的仇敌都数点出来。诗中所提到的十国联盟,他们位于以色列的四围,似乎都是以色列人的世仇。他们攻击神的百姓,目的是要夺神给以色列人的产业,就是迦南地。因为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因此,以色列的仇敌也是神的仇敌。于是,诗人指出敌人的图谋,不但是以色列人的问题,也是神的问题:「袮的仇敌⋯⋯⋯⋯的百姓…所隐藏的人…彼此结盟,要抵挡为此,诗人求神用祂的权能,使旋风、野火狂风暴雨成为他们的兵器击溃仇敌。面临仇敌的围困,诗人依然持定信心的祷告,是来自确信神对付他们的仇敌如已往历史上的仇敌一样。无可置疑的,耶和华拯救以色列人脱离敌人之手。亲爱的,不论你生活中的仇敌是以什么面貌出现,唯有信心的祷告才能得胜。

今日钥节提到使他们知道,惟独袮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本诗以这句庄严的话语结束。在敌人的包围之下,诗人的祷告不是做军力评估,也不只是为了消灭仇敌,也不是为个人复仇,而是愿仇敌蒙羞,以及神得荣耀。神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证明耶和华是名符其实的全能者、至高至善的主宰。因为争战的目标,不只是为了保护、拯救以色列,也是为了让人认识神,知道耶和华的名」,因而愿意寻求全地以上的至高者」。这表现诗人超越了个人民族的情感,而是以神为中心的祷告。诗人确信神不仅是以色列人的神,而是要全地都承认神的名,使外邦人归向祂,也作祂的子民。愿我们顺服及尽忠于神,在日常的生活中荣耀祂,好使人认识祂就是救主和主宰,而敬畏祂的名、寻求祂的名。亲爱的,你的祷告是否也以神为中心,让祂的名得荣耀呢?

撒但是极其强而有力,但是神更强、更有力。哈利路亚!」──戴德生

默想:当敌人来势凶凶,为要毁灭以色列人,诗人一开始就大声求告神:「不要静默、不要闭口,不要不作声」(1)。亲爱的,神向他的儿女静默不言是有祂目的,但你却要不住地向祂呼求,让祂介入你的危机吧!

祷告:主阿,祢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祢。祢是何等的可靠。我所需要的是更多的信心与依靠,深信祢的权能,祢的引导,带我行经那渺茫的未来。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求神消灭十国联盟(吴主光)

 

第八十三篇大纲:

引言:为仇敌兴起﹐求神不要静默

1.求神不要闭口静默

2.因仇敌喧嚷并抬头

一、仇敌想要彻底消灭以色列(83.3-83.5

1.仇敌同谋害隐藏人

2.他们使我们不成国

二、仇敌由多国联盟而成(83.6-83.8

1.他们同心结盟抵挡

2.亚述领导十国作恶

三、求神像以往一样打败仇敌(83.9-83.12

1.求神消灭他们像西西拉和耶宾

2.求神叫他们灭亡像俄立和西伊伯,像西巴和撒慕拿。

四、求神惊吓赶散仇敌(83.13-83.18

1.求神像旋风吹散碎秸

2.愿神使他们羞愧惊惶

3.愿神显为全地至高者

 

释经:

 

引言:为仇敌兴起﹐求神不要静默

83.1〔亚萨的诗歌。〕

1.这是最后一篇「亚萨的诗」。读者要记得,(第7383篇),是十一篇「亚萨的诗」。

(第73篇)论及作者为恶人发达安逸而心怀不平,神却教导作者明白,要从永恒的角度看,才会看见恶人的发达,只不过是暂时的;义人最终要得永生。

(第74篇)指出﹐「锡安山」已经是「日久荒凉之地」;并且「圣殿」已经遭到「焚烧…拆毁到地」,仇敌「在遍地把神的会所都烧毁了」,这是形容犹大亡国。作者不断质问神,为何丢弃他们不顾?

(第77篇至80篇)﹐这四篇「亚萨的诗」又论及「回想出埃及至亡国的历史」,尤其是(第79篇)﹐指明「外邦人…污秽圣殿,使耶路撒冷变成荒堆。…在耶路撒冷周围流圣民的血如水﹐无人葬埋」,也是形容犹大亡国。

(第8182篇)解释,神为甚么不听他们的祷告,全因为他们以别神代替耶和华,和不肯按公义审判百姓。

所以本诗(第83篇)最后论及「亚述十国联盟来攻」,是先交待为甚么南国犹大得到保守而不至灭亡;而北国以色列,就因为诸王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所以被亚述所灭, 就亡国了。

2.读者要明白,本诗虽然形容犹大被亚述十国联盟围攻,但历史告诉我们,犹大并不是被亚述所灭,而是被巴比伦所亡。所以本诗所形容的「亚述十国联盟」来攻,必定是指犹大王亚哈斯年间,因他极大的恶行,神就让「亚述十国联盟」来攻,为要警告犹大,离弃耶和华,转去拜偶像的结果,必定败亡。后来亚哈斯死了,他的儿子希西家继位,希西家就全然归向耶和华,像大卫一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神就再一次使犹大国强盛起来。这是说,神听了本诗作者「亚萨」的祷告,保守犹大不至被灭亡。但北国以色列始终不肯悔改,神就让他们被亚述所灭,百姓被掳到亚述去。所以本诗的背境,是在北国快要亡国,南国的亚哈斯王也快要去世,以后由希西家接续作王。不过﹐二百多年之后,南国犹大诸王又像以色列诸王一样犯罪得罪神,神就将他们交给巴比伦尼布甲革撒王,把他们灭了,国民被掳到巴比伦去。

 

神啊,求你不要静默!神啊,求你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83.2因为你的仇敌喧嚷,恨你的抬起头来。

1.作者呼求神「不要静默闭口」,暗示这时听不到任何先知传递神的启示。作者在这急难来临之际,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这使我们想起扫罗在临死之前,非利士大军来攻﹐情况非常危急,但他「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藉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撒上28:6)可见神如何向人「静默」,就是放弃人,任由他灭亡,不加以解救。大卫也曾有过类以的光景﹐所以他说:「耶和华阿﹐我要求告你;我的盘石阿﹐不要向我缄默。倘若你向我闭口﹐我就如将死的人一样。」(诗28:1)如今作者说这话,表示相信﹐只要神肯说一句话,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

2.作者又指出﹐「因为你的仇敌喧嚷,恨你的抬起头来。」表示这时﹐许多仇敌前来围攻吶喊。他们公然「恨神」而不惧怕;他们反而得以「抬起头来」,很骄傲地说话﹐自夸得势。读者应该记得,(第75篇)论及神对「狂傲人」说:「不要行事狂傲!…不要举角!不要把你们的角高举;不要挺着颈项说话。」所以作者呼吁神,不要看见恶人这样骄傲得势而不作声,因为这不是神本有的性情。

 

一、仇敌想要彻底消灭以色列(83.3-83.5

83.3他们同谋奸诈要害你的百姓,彼此商议要害你所隐藏的人。83.4他们说: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纪念!83.5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要抵挡你.

1.这段经文的重点﹐是形容众多仇敌要「同谋、同心商议、结盟」﹐想要将以色列人彻底剪除、灭族,使以色列不再成国,以后再无人纪念以色列这名字。这次仇敌联盟来攻,当然是因为犹大君王和以色列民犯罪离开神,神才藉此来刑罚他们,管教他们。叫他们明白﹐离开神,就是最小的邻国也可以前来欺负他们。但神的意思原不是要消灭他们,叫他们的名从天下除灭,乃是要警戒他们,叫他们悔改。

2.我们想起神藉摩西多次对以色列人说,一切争战的成败,都在乎耶和华。只要他们不离开神,神就必为他们争战。所以摩西对以色列人说:「你们要追赶仇敌﹐他们必倒在你们刀下。你们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赶一万人。仇敌必倒在你们刀下。…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的诫命﹐厌弃我的律例﹐厌恶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诫命﹐背弃我的约…。我要向你们变脸﹐你们就要败在仇敌面前。…无人追赶﹐你们却要逃跑。你们因这些事若还不听从我﹐我就要为你们的罪加七倍惩罚你们。」(利 26:7-8, 14-18,)摩西又写了一首歌,藉以提醒以色列人,从前他们能打败众仇敌,全是耶和华的大作为,不是他们自己有本事。摩西说:「惟愿他们有智慧﹐能明白这事﹐肯思念他们的结局。…若不是耶和华交出他们﹐一人焉能追赶他们千人﹐二人焉能使万人逃跑呢?」(申 32:29-30

3.以赛亚先知也有类似的话,说:「你们为甚么屡次悖逆﹐还要受责打么?你们已经满头疼痛﹐全心发昏。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你们的地土已经荒凉,你们的城邑被火焚毁,你们的田地﹐在你们眼前为外邦人所侵吞﹐既被外邦人倾覆﹐就成为荒凉。仅存锡安城﹐…被围困的城邑。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给我们稍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赛1:5

4.在此﹐作者特别称以色列民为「你所隐藏的人」,意思是﹐神是以色列人的避难所,神要将他们隐藏和保护,不被仇敌发现。作者又认为﹐众多仇敌「同心商议,彼此结盟」,其实是要「抵挡神」。这是很聪明的祷告,表示仇敌明知以色列乃是耶和华的产业,他们还要起来攻击耶和华神。这样﹐如果耶和华不起来拯救以色列人,就等于被仇敌直接侮辱了,神怎可能视而不见呢?

 

二、仇敌由多国联盟而成(83.6-83.8

83.6就是住帐棚的以东人和以实玛利人,摩押和夏甲人,83.7迦巴勒、亚扪,和亚玛力、非利士并推罗的居民。83.8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他们作罗得子孙的帮手。(细拉)

1.这里所形容的「十国联盟来攻」,我们搜遍整本《圣经》﹐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史实。但按「亚述也与他们连合」这句话,我们就发现,在犹大王亚哈斯年间,确实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圣经》指出,亚哈斯原是乌西雅王的孙子、约坦的儿子。乌西雅和约坦都是好王,他们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只是乌西雅王因为非常强盛,名声传到远方,就心高气傲,擅自进入耶和华的殿,要在至圣所前的金香坛上烧香。神定规烧香的事奉,只有祭司才可以做,任何人或君王都不可以。所以当时的祭司长亚撒利雅,率领耶和华勇敢的祭司共八十人,上前去阻挡亚哈斯王,他还是不听。当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他额上忽然发出大痲疯。众祭司看见,立即催促他离开圣殿。他才知道自己闯了祸,赶快离开圣殿。但他的大痲疯却不能痊愈,直到死时。因此﹐他被逼住在别的宫里,与耶和华的殿隔绝。他儿子约坦继位之后,虽然也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却因为父亲被神处罚﹐患上大痲疯的缘故,也一生不敢进入耶和华的殿,连祷告亲近神也不敢。这样,等到约坦的儿子亚哈斯登基的时候,亚哈斯就不再爱耶和华他父亲的神了,乃转去铸造巴力的像﹐在欣嫩子谷烧香﹐用火焚烧自己的儿女,献给偶像;并在邱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所以,耶和华神将他交在亚兰王手里。亚兰王打败他,掳了他许多的民,带到大马色去。

2.根据《圣经》记载,亚兰王攻打亚哈斯的过程是这样:先是亚兰王利汛与以色列王比加联盟,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初时并没有全然得胜。亚兰王只能夺取犹大国「以拉他城」,将犹大人赶走,「亚兰人【有作以东人的】就来到以拉他,住在那里。」(王下16:6)如果真是让「以东人」住在这城,以东人就有份参与攻打犹大,与亚兰联盟了。

3.《以赛亚书》第七至第八章也有记载这次争战的历史,并且更深入地指证亚哈斯王不肯相信耶和华,硬要相信仇敌亚述国的神。以赛亚指出﹐当时「亚兰」和「以色列」两个国家联盟,上来攻打「犹大」,犹大王亚哈斯就大大惧怕。这时﹐耶和华吩咐以赛亚转告亚哈斯﹐说:「你要谨慎安静,不要因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以色列比加)﹐这两个冒烟的火把头所发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里胆怯。」神又向亚哈斯预言﹐二王的联盟必定失败,而且六十五年之内﹐亚兰和以色列就必定亡国。为了证明这事必然应验,神就藉以赛亚晓谕亚哈斯说:「你向耶和华你的神求一个兆头。或求显在深处﹐或求显在高处。」亚哈斯说:「我不求﹐我不试探耶和华。」以赛亚说:「你们…要使我的神厌烦么?…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因为在这孩子还不晓得弃恶择善之先﹐你所憎恶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见弃。耶和华必使亚述王攻击你的日子临到﹐你和你的百姓…。那时﹐一个人要养活一只母牛犊、两只母绵羊。因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内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我们知道﹐「以马内利」是指主耶稣。所以这预言的本意是,主耶稣降生之前,亚兰和以色列都要亡国,他们的地要变成荒废。因此﹐犹太百姓可以占领北国以色列的地。因地太多﹐他们甚至可以「一个人养活一只母牛、两只母绵羊」。那时﹐「因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内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这句话就全面应验了。

4.但是﹐还要等八百多年主耶稣才会降生,亚哈斯王岂能看见这预言会成就呢?所以神又对以赛亚先知说:「你取一个大牌﹐…写上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就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的意思〕…。」这预言写在「大牌」上,当然是要让人人都看见,知道「掳掠抢夺速临」。及至以赛亚与妻子同室,他的妻子要怀孕生子的时候﹐耶和华就对以赛亚说:「给他起名叫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因为在这小孩子不晓得叫父叫母之先﹐大马色的财宝﹐和撒玛利亚的掳物﹐必在亚述王面前搬了去。」意思是﹐「以马内利」未来临之先,亚述先来「掳掠抢夺」。这预言一方面要告诉亚哈斯王,他所惧怕的「亚兰」和「以色列」联盟很快就要消灭,所以不用怕;另一方面又要警告亚哈斯王,不要投靠亚述王,因为亚述王也会来掳掠「犹大」。

5.但是亚哈斯王不听先知以赛亚的话,硬要差遣使者去见「亚述王」﹐求他派大军前来拯救他。亚哈斯宁愿将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银都送给亚述王为礼物。结果亚述王第一次应允了他,上去攻打大马色,杀了亚兰王利汛,把亚兰国灭了,又将他的人民掳到亚述去。

6.亚哈斯王见亚述王消灭了他的仇敌亚兰王﹐就上到大马色去迎接亚述王。亚哈斯王在被攻陷的大马色城里看见一座亚兰人的祭坛,很羡慕﹐于是就照着画了图样,送回犹大国去,吩咐祭司乌利亚照样造一座,让亚哈斯王回来在这异教的坛上献早晚的燔祭和各样的祭。亚哈斯反而将耶和华的铜坛、盆座、铜海等拆了下来﹐搬到一旁不用。耶和华神就向亚哈斯发烈怒了,因为:第一﹐他不相信先知以赛亚出于善意的预言,硬去投靠亚述,不相信亚述稍迟会来掳掠他;第二﹐亚兰王是他的仇敌,亚兰人的神又不能保护亚兰国不被亚述所灭,他反而用亚兰人的祭坛,拜亚兰人的神,真是极度可恶;第三﹐他为摆放亚兰人的祭坛,而将耶和华的祭坛和其他圣物拆卸,搬到别处,真是岂有此理。

7.因此﹐耶和华神先将亚哈斯交在以色列王手里。以色列王比加在争战中﹐打败亚哈斯的大军,一日之内杀了犹大勇士十二万;又俘掳了以色列人──他们的弟兄,连妇人带儿女共有二十万,带到撒玛利亚去了。但耶和华的先知俄德出来阻止他们,劝他们不要强逼弟兄作奴婢,免得得罪耶和华。以色列王虽然向来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一次却肯听先知的话,将掳来的弟兄释放回去;并且从所掠的财物中﹐拿出衣服和鞋来,给他们穿;又给他们吃喝,送他们回耶路撒冷去。

8.亚哈斯王被打败﹐又受到恩待,却没有醒悟过来,还是背叛神。神就使「以东人又来攻击犹大,掳掠子民;非利士人也来侵占高原和犹大南方多个城邑和乡村」(代下28:18)。这样的形容,正是本诗所说的「列国联盟来攻」的现象。经文虽然只提及以东人和非利士人来侵,但本诗的作者补充指出﹐当时来攻的列国共有四个联盟,而且后来连亚述也参与这四个联盟「连合」﹐作他们的「帮手」。大致上,这四个联盟的分析如下:

第一个联盟是「以东人」和「以实玛利人」。既然「以东人」为主,「以实玛利人」就是他们请来联盟的成员。我们知道﹐「以东人」是以扫的后裔(创36:1);「以实玛利人」是亚伯拉罕从妾氏夏甲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的后裔(创25:12-18)。他们都是南地沙漠区住帐棚的人。因此﹐他们很羡慕想要夺得犹大的城邑,作自己的居所,以后就不用再住在破旧的帐棚里了。

第二个联盟是「摩押人」和「夏甲人」。「摩押人」是罗得的后裔;「夏甲人」却是亚伯拉罕的妾氏夏甲其他儿子的后裔。读者要明白,「以实玛利人」虽然也是夏甲的后裔,却与「夏甲人」有别。因为「以实玛利人」是夏甲和亚伯拉罕所生的后裔;而「夏甲人」却是夏甲与别的丈夫所生的后裔。他们也是在沙漠区住帐棚的人,也很想抢夺犹大的城邑,作为自己的居所。

第三个联盟是「迦巴勒、亚扪,和亚玛力」。《圣经》显示「迦巴勒人」住在犹大的东北方(参书13:5)。在所罗门王时代﹐他们曾作凿石头和豫备木料的建殿工人(王上5:18);「亚扪人」也是罗得的后裔,住在死海东边﹐摩押的南方;「亚玛力人」也是罗得小女儿从其他丈夫所生的后裔,与「亚扪人」有半弟兄血缘关系。他们可能因为太穷,所以当以色列人还在旷野,和进入迦南地之后,他们都常常来偷袭以色列人外围的居民,为耶和华神所最憎恨。神曾派扫罗将他们灭绝,扫罗没有做到。所以他们后来又偷袭大卫在洗革拉的家人,被大卫追杀,救回家人。现在他们也加入联盟,向犹大抢夺。

第四个联盟是「非利士人」和「推罗人」。根据《历代志下》的记载,经文只说「非利士人也来…」,但本诗却补充﹐指出他们也与「推罗人」联盟,进行「南北夹攻」。「非利士人」住在以色列南部地中海沿岸的「非利士平原」,本来非常强盛。在扫罗时代﹐曾严严管辖以色列人,不准他们有刀。但大卫多次打败他们,治服他们,他们就变得很弱了。(撒下8:1)现今他们看见犹大变得更弱,就来攻打犹大。他们邀请北方沿海的「推罗人」来合作,采取「南北夹攻」战略,叫犹大人难以抵挡。

9.至于「亚述」,是当时兴起的北方大国。亚述王先领受了犹大王亚哈斯的金银,将亚兰王消灭。所以本诗列出来侵的「联盟国」名单,没有亚兰在内。至于与亚兰联盟的以色列王比加,因为有先知劝阻他不要攻击弟兄,乃要释放犹大人回家﹐所以「联盟国」名单,也没有提及以色列。

10.但是当「以东」和「非利士」这两个联盟来侵之时,犹大王亚哈斯以为可以再向「亚述王」提革拉毘尼色求助,《历代志下》却指出﹐这一次「亚述王不但没有帮助他,反倒上来欺凌他。亚哈斯从耶和华殿里和王宫中,并首领家内所取的财宝给了亚述王,这也无济于事。」(代下28:21)经文的意思是说,这时犹大国已经落到非常软弱的地步,亚述王认为收取犹大的财宝是应该的,因为亚述王也打算攻打犹大,抢夺他一切的财物。其他邻国看见亚述王不再帮助亚哈斯,就纷纷前来分一杯羮﹐参与抢掠。因此出现本诗所说的「十国联盟来侵」。

11.至于「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作罗得子孙的帮手」这句话,意思是亚述接受了犹大王的财宝还嫌不足,想要攻取犹大。耶路撒冷本是个非常险要的城堡﹐要消灭犹大,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参撒下5:6)所以亚述就与东以人﹐和非利士人连合,一同瓜分犹大;罗得的子孙摩押人和亚扪人看见,也想来分一杯羮。亚述不但没有拦阻,还说明他们,目的是要一举消灭犹大,使他不再成国。

12.当时列国纷纷抢夺犹大国,神完全没有阻止﹐连一句话也没有启示。这是因为亚哈斯王在急难时,越发得罪耶和华。他祭祀攻击他的大马色之神,说:「因为亚兰王的神帮助他们,我也献祭与他,他好帮助我。」但那些神却使他和以色列众人败亡。亚哈斯不但不肯悔改,还发脾气﹐将神殿里的器皿都取来﹐加以毁坏;并且封锁了耶和华殿的门,又在耶路撒冷各处﹐和犹大的各城,建筑祭坛和邱坛,向别神烧香﹐大大惹动耶和华─他列祖神的怒气。

13.其实亚哈斯在位第十二年之时﹐北国以色列已经换了一位王何细亚,他作以色列王九年。这期间,以色列曾被亚述王撒缦以色打败﹐何细亚王就臣服亚述王﹐给亚述年年进贡。后来何细亚王背叛亚述王﹐转去向埃及王求助;亚述王知道了﹐就派大军来攻击以色列遍地﹐围困撒玛利亚三年,终于将撒玛利亚城攻取﹐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去,又将何细亚囚禁在监里,以色列国从此就亡国了。但亚述王还未围困撒玛利亚之前两年,亚哈斯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希西家接续他作王。这是说﹐亚哈斯虽然看见北国以色列因为离开耶和华神而败亡,他还是不肯悔改所行的,一味寻求敬拜别神﹐随从各国的风俗;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立柱像和木偶;在邱坛上烧香﹐效法外邦人所行的﹐惹动耶和华的怒气。

 

三、求神像以往一样打败仇敌(83.9-83.12

83.9求你待他们,如待米甸,如在基顺河待西西拉和耶宾一样。83.10他们在隐多珥灭亡,成了地上的粪土。

83.11求你叫他们的首领像俄立和西伊伯,叫他们的王子都像西巴和撒慕拿。83.12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

1.这里作者求神打败「亚述所领导的十国联盟」,追想到士师时期﹐两件神曾帮助以色列人打胜仗的轰轰烈烈的事迹,所以现在求神也照样消灭来攻的「列国联盟」:

第一个事迹:女士师「底波拉」打发「巴拉」追杀迦南人和他们的王「耶宾」,并他们的将军「西西拉」。那场争战,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难以忘记,因为得胜得非常清脆和轰轰烈烈。当时﹐耶宾王有「铁车九百辆」。以当时的科技来说,这样的形容表示,耶宾王的势力非常强大。让我们引约书亚分地给各支派的事为例。当时玛拿西支派不能赶出那地的迦南人﹐迦南人硬要住在那地。玛拿西支派的人却被逼要住在山地。约书亚就对他们说:「你们如果族大人多﹐嫌以法莲山地窄小﹐就可以上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之地…。」他们却回答说:「…住平原的迦南人…﹐并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铁车。」。如今迦南人拥有「铁车九百辆」,势力比以前大许多倍,以色列人怎能胜过他们呢?所以迦南王耶宾大大欺压以色列人二十年。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女先知底波拉来作以色列人的士师。她召了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来﹐对他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吩咐你说﹐你率领一万拿弗他利和西布伦人﹐上他泊山去。我必使耶宾的将军西西拉率领他的车辆和全军﹐往基顺河﹐到你那里去,我必将他交在你手中。」

当时巴拉不敢去,乃要求底波拉和他同去﹐才敢去。底波拉答应陪他去,但指出﹐这一次就是打胜仗,他也得不着荣耀。因为耶和华要将敌人的将军「西西拉」交在一个妇人手里,却不交在他手里。底波拉这样预言是要指出、神原要立男人做头,领导百姓去打败.但男人不肯做头、竟要女人做头,神就要取消男人的荣耀,让其他妇人得了他的荣耀。可见,今天的教会不应立女人为牧师或长老,做教会的头,这是不合神的心意的

于是巴拉率领一万人攻打西西拉,神使西西拉的一切车辆全军溃乱。巴拉追赶车辆和军队﹐直到外邦人的夏罗设。西西拉的全军都倒在刀下,只有西西拉将军一个人步行逃跑﹐来到基尼人希百之妻雅亿的帐棚那里。雅亿领西西拉进入帐棚,用被将他遮盖。西西拉就沉睡了。雅亿静悄悄地到他旁边,用橛子钉入他的鬓边﹐把他钉死。这样﹐神使迦南王耶宾被以色列人制伏。从此以色列人越发有力﹐胜了迦南王耶宾﹐直到将他灭绝了。(参士4章全)

2.第二个打胜仗的事迹,是「基甸」打败米甸人的「联盟大军」,并捉拿他们的王「俄立」和「西伊伯」,把他们杀了。这也是以色列人一生难忘﹐打败米甸人与列国最大联盟的轰轰烈烈事迹,将他们尽行杀绝。经文指出﹐原先因为以色列人离开神,去敬拜别神,所以神将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米甸人就来欺负他们七年。当时以色列人只能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营寨来居住。以色列人每逢撒种之后﹐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就「联盟」上来攻打他们,毁坏土产﹐直到迦萨﹐没有给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驴也没有留下。因为米甸人的人数像蝗虫那样众多,人和骆驼无数﹐毁坏全地。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极其穷乏﹐就呼求耶和华。

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阿﹐耶和华与你同在。…你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那夜﹐耶和华吩咐基甸拆毁父亲为巴力所筑的坛﹐砍下坛旁的偶像;然后为耶和华筑一座坛﹐将父亲的牛宰杀﹐献为燔祭;又用砍下来的偶像作柴。基甸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在夜间行了。

那时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聚集过河,在耶斯列平原那里安营。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召聚亚比以谢族的人跟随他。他打发人招聚玛拿西人、亚设人、西布伦人、拿弗他利人出来会合。耶和华却对基甸说:「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自己的手救了自己。」于是吩咐惧怕的人回去,剩下一万人。耶和华认为还是过多。于是神只拣选其中三百个用手捧着餂水的人,却将其余的人打发回去。耶和华对基甸说:「我要用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

当夜﹐耶和华吩咐基甸带着仆人普拉﹐下到米甸营去。听见一个米甸人醒来,将梦告诉同伴说:「我作了一梦﹐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将帐幕撞倒﹐帐幕就翻转倾覆了。」那同伴就说:「这不是别的﹐而是以色列人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的刀。神已将米甸、和全军﹐都交在他的手中了。」

基甸听了,知道神真的将敌人交在他手里,就勇敢起来,将三百人分作三队﹐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瓶内都藏着火把。吩咐他们看基甸怎样行,就照着行。基甸和跟随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来到营旁吹角﹐打破手中的瓶﹐大声呼喊﹐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其余两队人也照样吹角﹐打破瓶子,并呼喊。米甸全营的人就都惊慌乱窜,耶和华使他们在黑暗中用刀互相击杀。剩下的人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亚伯米何拉」。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人就出来聚集﹐追赶米甸人﹐把守约但河的渡口﹐捉住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将「俄立」杀在俄立盘石上;将「西伊伯」杀在西伊伯酒醡那里﹐将他们的首级带到基甸那里。

基甸追赶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但因为饥饿和疲乏,所以求疏割人的首领给他们一点饼吃,疏割人却不肯;又来到毗努伊勒人那里求给他们一点饼吃,毗努伊勒人也是不肯。基甸和跟随他的人仍然努力追赶「西巴」和「撒慕拿」,直到追上,将剩下的敌军约一万五千人杀了。经文形容「因为他们坦然无惧」。基甸捉到「西巴」和「撒慕拿」回来之后﹐就惩罚疏割人的首领,「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打伤他们;又将毗努伊勒楼拆了。然后将「西巴」和「撒慕拿」也杀了。

以上这两场争战,都是得非常) 轰烈轰烈的得胜,因为以极少的人战胜敌方「庞大的联盟大军」,是历史上极少有的。

3.结果神有没有听这个诗班长「亚萨」的祷告,消灭「亚述所领导的十国联盟」呢?《圣经》没有详细交待。我们只知道,那一次「十国联盟来攻」﹐无功而回,而罪大恶极的亚哈斯王也死了,神就兴起年二十五岁的希西家接续父亲亚哈斯作犹大王。希西家知道,父亲作恶,大大得罪耶和华,所以神准许列国来攻。所以希西家一登位,就「废去邱坛﹐毁坏柱像﹐砍下木偶﹐打碎摩西所造的铜蛇。因为到那时以色列人仍向铜蛇烧香…。」希西家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甚至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的。因为他专靠耶和华﹐总不离开﹐谨守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诫命。所以耶和华与他同在,他无论往何处去﹐尽都亨通。(王下18:3-7

4.《圣经》指出,希西家渐渐成为强盛,就「攻击非利士人﹐直到迦萨﹐并迦萨的四境﹐从瞭望楼到坚固城。」(王下18:8)这样,就应验了神听本诗作者祷告的一部份了。至于这祷告的其余部份,尤其是消灭亚述,《列王记下》第十九章有详细的记载。当时神使希西家继续强盛,他就背叛亚述王,不肯事奉他。亚述王也越来越强盛,并在希西家王第六年﹐先派大军上来攻取撒玛利亚,消灭了北国以色列,将以色列民掳到亚述去。之后,亚述王再等自己发展到更强盛,就在希西家王第十四年﹐派大军上来攻击犹大的一切坚固城,想要消灭犹大国,像他消灭以色列国一样。(王下18:13

5.亚述王的将军拉伯沙基来到耶路撒冷城墙下,大声对守城的军民说:「你们去告诉希西家说﹐亚述大王如此说:你所倚靠的﹐有甚么可仗赖的呢?…你们若对我说﹐我们倚靠耶和华我们的神。…现在我上来攻击毁灭这地﹐岂没有耶和华的意思么?…你们…不要听希西家﹐使你们倚靠耶和华﹐说:耶和华必要拯救我们。…亚述王如此说﹐你们要与我和好﹐出来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果子…﹐好使你们存活﹐不至于死。…列国的神﹐有那一个救他本国脱离亚述王的手呢?…难道耶和华能救耶路撒冷脱离我的手么?」(王下18:19-35

6.希西家王听见﹐就撕裂衣服﹐披上麻布﹐进了耶和华的殿,向耶和华祷告﹐说:「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阿﹐你是天下万国的神…。耶和华阿﹐求你侧耳而听…,要听西拿基立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神的话。耶和华阿﹐亚述诸王果然…将列国的神像﹐都扔在火里﹐因为他们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耶和华我们的神阿﹐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独你耶和华是神。」

7.以赛亚先知却奉神的名回答王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听见亚述王的仆人亵渎我的话﹐不要惧怕。我必惊动他的心﹐他要听见风声﹐就归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里倒在刀下。」又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既然求我攻击亚述王西拿基立﹐我已听见了。…(西拿基立的使者)辱骂谁、亵渎谁、…攻击谁呢?乃是攻击以色列的圣者。…你向我发烈怒﹐我都知道。…我要用钩子钩上你的鼻子﹐…使你从你来的路转回去。以色列人哪﹐我赐你们一个证据。你们今年要吃自生的﹐明年也要吃自长的。至于后年﹐你们要耕种收割﹐栽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犹大家所逃脱余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结果…。耶和华论亚述王如此说﹐他必不得来到这城…。他从那条路来﹐必从那条路回去…。我为自己…﹐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拯救这城。」

8.《圣经》指出﹐「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就拔营回去﹐住在尼尼微。一日在他的神尼斯洛庙里叩拜﹐他儿子亚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杀了他。」不久﹐巴比伦王兴起,神就借着巴比伦王将亚述国消灭,这样﹐诗班长亚萨的祷告,终于得到全部应验了。神打败亚述王,比从前以色列人打败迦南人和他们的王「耶宾」,并他们的将军「西西拉」;又打败米甸人的「联盟大军」,将他们的王「俄立」和「西伊伯」杀了,更加奇妙,更加轰轰烈烈。

 

四、求神惊吓赶散仇敌(83.13-83.18

83.13我的神啊,求你叫他们像旋风的尘土,像风前的碎秸。83.14火怎样焚烧树林,火焰怎样烧着山岭,83.15求你也照样用狂风追赶他们,用暴雨恐吓他们。83.16愿你使他们满面羞耻,好叫他们寻求你─耶和华的名!83.17愿他们永远羞愧惊惶!愿他们惭愧灭亡!83.18使他们知道:惟独你─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1.作者求神消灭敌人的联军,像「旋风的尘土」,像「风前的碎秸」。这是形容耶和华神的大能作为像「旋风」,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抵挡;又形容列国联盟大军只不过像「尘土」和「碎秸」,根本联不起来,只能被风吹散,归于无有。

2.作者又求神用火焚烧敌人的联军,像「焚烧树林和山岭」一样;又像「狂风暴雨」追赶恐吓他们一样。这是形容耶和华神是「烈火」﹐是差使「狂风暴雨」的全能者,试问谁可以抵御呢?

3.我们无法知道,耶和华的使者怎样在一夜之间,将西拿基立的大军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按耶和华神过往的作为来说,通常神都是叫敌人在夜间惊醒,以至彼此误会对方为敌人,他们就互相撕杀,敌军就全然瓦解。很可能,在他们互相撕杀之时,军营的四围就着起火来,如同火烧树林和山岭,将他们包围在火中;加上狂风吹来,火势更加猛烈。这样,大部份的军队,就这样被消灭了。剩下的少数人,急急逃走,神又用「狂风暴雨」来恐吓他们,叫他们在逃走之时,滑跌和互相践踏,并跌倒;在无人追赶的情况下,自己吓自己,以致全军分散。

4.作者认为,西拿基立竟然胆敢辱骂永生的耶和华,以为从来没有神能救人脱离西拿基立的手,耶和华神就要使他们「满面羞耻」的逃走和灭亡,好叫他们「寻求耶和华的名」,又认识耶和华是「全地的至高者」。不错﹐各国的神都不能救他们脱离亚述王的手,因为他们都是假神,是低级神。但耶和华是「全地的至高者」,比任何国、任何神都高。证实亚述人所拜的神,才是真的不能救他们脱离耶和华的手。但外邦人能不能认识耶和华是至高者,又寻求耶和华的名呢?这要等到主基督第一次来成就救恩,第二次来作王,那时﹐全地所有外邦列国就真真正正的认识主,和寻求主的名了。

―― 吴主光《诗篇精选研经亮光》

 

 

外邦人对神百姓的占有(朱韬枢)

 

第六段 神子民经历地上的行政与神居所成熟的影响()

诗篇第八十三篇

  八十三篇,亚萨的诗歌。

  第一节,「神啊,求你不要静默!神啊,求你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神啊,求你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因为你的仇敌太厉害了,「他们同谋奸诈要害你的百姓,彼此商议要害你所隐藏的人。」(诗八三3)他们同谋奸诈要害信耶稣的人,「他们说: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记念!」

  第五节,「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要抵挡你,」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住帐棚的以东人和以实玛利人,摩押和夏甲人,迦巴勒、亚扪,和亚玛力、非利士并泰尔的居民。」(67)以东人表征堕落的旧人,以实玛利人表征在宗教里凭肉体所生的人,摩押人表征在肉体里堕落极深的人,夏甲人表征在宗教里守律法的人……。总个来说,我们看见,这里有坏人和宗教人士。坏人不能摧残教会,是坏人和宗教人士连手起来,就能摧残教会。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在八十三篇,十二节,「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这些人来在一起,他们说同样的话;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我们有没有注意,这就和七十四篇,「他们竖了自己的旗为记号」(诗八三4下)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他们的堕落已经非常深了,世界已经进来了,宗教和世界已经联合了;一个个宗教的团体,成为摧毁神儿女的力量了。

  八十三篇描述地上的人,如何执行他们的行政,要得着并占有神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八十二篇,说到撒但不公正的审判,老是欺负基督徒;八十三篇,说到地上的人联于宗教的势力,以及宗教的人联于罪恶的势力,一同要把教会夺去。

―― 朱韬枢《诗篇中的教会成长(卷三)

 

 

我的神,求你(八三1~18)(台北灵粮堂)

 

本篇诗篇中将以色列人历来的仇敌都列了出来,这些仇敌或多或少都与以色列有些关系,有些关系近些,有些关系较远,但是,似乎都是以色列人的世仇。例如:以东人,是以扫的后代,但以东人待以色列人并没有兄弟之情;以实玛利人则更甚,虽然祖先都是亚伯拉罕,也正因为如此,在以实玛利人的心中对以色列人的仇恨是根深蒂固的。摩押和亚扪是罗得在所多玛被焚之后,与他女儿所生的(创十九36-38);大卫曾好意派人去探望亚扪王哈嫩,使者却被羞辱而回(代上十九1-5)。亚玛力人也是以扫的后裔,是以扫的儿子以利法的妾所生的儿子。这些仇敌与以色列人多少有些血缘的关系,这些关系并没有使以色列人得福,反倒经常找他们的麻烦。

概观以色列人这些仇敌有些共同的点,这些仇敌大多是因情欲所生,是属血气,是属肉体的,以扫轻看长子的祝福,满足于眼前肉体的享受;以实玛利是人靠自己的血气想要完成神的计划;正如圣经所言,若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加六8),以色列人的先祖顺着情欲所撒的种,使得后世子孙一直受其影响。

有些属灵的长辈常将以色列人的历史看作是一部信徒属灵生命的成长历史,以色列人在历史上所遭遇到的,也会以不同的面貌在信徒属灵历史呈现,诗人在本篇所举仇敌的特征─属情欲的、属肉体的、属血气的,在我们属灵生命中也会成为我们的仇敌。亚玛力人曾在利非订的旷野与以色列人争战,按实力来说,以色列人不是对手,佗是摩西在山上举手祷告时,山下的争战就得胜,当祷告的手下垂时,山下的战事就战败,所以,亚伦与户珥一直扶助摩西的手,使争战彻底的得胜(出十七8-16)。从这历史中,我们至少可以看见一件重要的事,信徒的争战必须按着属灵的方式才能得胜,不论我们所遭遇的攻击是装扮成何种面貌,唯有祷告才有得胜的可能。

正如诗人在此的祷告,他不是做军力评估,他向神的求告是厉害的,诗人求神显出祂的权能,使旋风、火焰成为我们的兵器击溃仇敌。诗人的祷告不是为了消灭仇敌,而是『好叫他们寻求你耶和华的名』(v.16)、『使他们知道,惟独你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v.18)

默想

在我生命、生活中的仇敌是以什么面貌出现的呢?

回应

主,求你显明你是全地至高的神。

 

 

神啊,求祢不要静默!(八十三篇118)(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首集体请愿的诗歌,第18节清楚地描述这些抵挡神的人如何同谋奸诈,并且一一列出仇敌的名字。接着第915节神的子民呼求神,当初神如何在他们的列祖遇见外人的攻击时伸手拯救,如今恳求神也快快地施行拯救。并且诗篇中用自然界强大的力量,例如狂风、烈火、暴雨来比喻仇敌不能抵抗神的作为,这些诡诈的人所能做的就是羞羞惭惭地低头,承认神的全能和荣耀的名。

    今日神的百姓不见得遭遇到立即性的生命伤害,台湾风气开放,宗教自由,让我们免于因为信仰对立所带来的生命威胁,但是我们却面临到灵性危机,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正在四处寻找可吞吃的食物,透过传播媒体的渲染,许多抵挡神的价值观正一点一滴地渗入神子民的心中:先消费享受后慢慢付款的刷卡文化,让人渐渐地沈迷于追求物质的享受,殊不知智者警告我们:「阴间和灭亡永不满足,人的眼目也是如此。」(箴二十七20)。四处可见、司空见惯的清凉画面,大言不惭、言语麻辣的谈话节目,让人觉得保守身体的圣洁是十八世纪的陈腐思想,又怎会相信圣经说淫妇的家是在阴间之路,下到死亡之宫(箴七27) 莫要指责这是属于社会的败坏情况,倘若不谨慎小心,属神的儿女也会在这些罪恶上有份,事实上今日的基督徒中也有许多人身陷这样的罪恶而无法自拔!

    魔鬼真是很可怕的,四处布下罪恶网罗要伤害神的儿女,我们应该再次体认自己身为神儿女的身分,是神所宝贵的,切切在神面前祈求神的手保护我们,并且求神在祂的教会中施行拯救的工作,好让祂的教会得蒙保守,仇敌的阴谋网罗不能伤害神的百姓。

回应:亲爱的天父,恳求祢怜悯祢的儿女,在末后危险的世代能够被祢的真理所保守、洁净,并且求祢伸手拆毁恶者的网罗,好叫祢的儿女不致辱没祢的名,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祷读:诗篇八十三篇1

1  神啊,求祢不要静默! 神啊,求祢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

 

 

寻求神的国(83)(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求你怜悯我,垂顾我,向我显明你的作为。

 

神的国受到灭命的威胁(28),敌人来自四方八面。十个外族,代表全地都包围着神的子民;北方有泰尔和迦巴勒,南方有亚玛力,东方有以东人、亚扪、罗得的子孙——亚摩利人和摩押人,西方有非利士人,全都是以色列的亲戚或邻居,此外还有象征中东大帝国的亚述。敌人是强大的,原文用了七个动词来描述敌人的动作——「喧让」——声威、人多势众,「抬头」——昂首傲慢,「同谋奸诈」——多国结盟、势力雄厚,「商议」——有组织有计谋,「说」——发出挑战,「结盟」——集合行动,「剪灭」——除灭以色列全族,消灭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即除灭神天国的计划。他们要谋害神的人民,所以他们就是神的仇敌。诗人不是着眼于某一次的攻击,而是面对敌人终年不绝的野心,不断的攻击为要得神的住处。他们受着猛烈的威胁,危机四伏,对比之下,他们觉得神默然、闭口不作声(1)。

神的子民被重重围困下,仍视至高的神为唯一的力量,向祂哀求和投诉。他们不是随私意求,而是按着神过去拯救的作为祈求。米甸是一个例子,他的事迹记载于士师记48章。米甸将军西西拉和迦南王耶宾,被神所兴起的士师底波拉和一位妇人雅亿除掉。隐.多珥的战场上,人数多如蝗虫的米甸大军被杀戮,米甸王西巴和撒慕拿虽有一万五千人,也不敌基甸的军队。神拣选软弱却信靠祂的人,祂不在乎人多人少,因为是祂亲自作战。

祈求的目标不是以色列胜利,而是让耶和华的名得以被认识和尊重,亦是为了耶和华统治全地,也是为了敌人能寻求神的名(1618)。敌人联合时的趾高气扬,将面临被「追赶、恐吓、羞愧、惊惶、惭愧、灭亡」。对比敌人结盟要夺神的地的势力(全诗有七次提及神的名),经文让我们看到,惟独神有能力统治全地,可以呼狂风唤暴雨。神的势力才是至大的,无人能及,且不受威胁。我们还投靠谁呢?

我们往往忽略神的能力,容易被困难吓倒。让这诗的祷告转化我们的心灵,我们呼求天国的王,同时注视祂在地上的作为。只要我们想念祂,顺服祂,预视祂的得胜,便可以在任何威胁下,都如神一般静默安息。